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六十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九)

○第六现前地。先示大意。

【疏】所以来者。已说诸谛相应慧。次说缘起流转止息相应慧。寄缘觉地。故次来也。又四地出世。未能随世。五地能随而不能破染净之见。此地观察无染净法界。破彼见故。故瑜伽云。前地虽能於生死涅盘弃舍一向背趣作意。而未能於生死流转如实观察。又由於彼。多生厌故。未能多住无相作意。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令得圆满。故次来也。

○名现前者。瑜伽引深密经云。现前观察诸行流转.又於无相多修作意.方得现前。多修无相.此约地初.观十平等。观察流转.此约地中。已入地竟.方观缘起故。摄论云。由缘起智.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此释正顺今经。

○由斯六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现观察行流转愚。即是此中执有染者。诸行流转.染分摄故。二相多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净相故。相观多行。未能多时住无相观。初愚即执苦集。後愚即执灭道。本分名微细烦恼习者。执细染净.即是烦恼。形於前地.故说为微。唯识形後.名为粗相。

○由断此愚。便证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後方净故。摄论名为无染净法界。後成般若行。亦得自他相续无染净果。其揆一也。

○後正释文。亦有三分。初赞请分。二正说分。三重颂分。今初。

菩萨既闻诸胜行 其心欢喜雨妙华 放净光明散宝珠 供养如来称善说

【疏】九颂分二。前八颂半赞。後半颂请。赞中分二。初一菩萨赞。

百千天众皆欣庆 共在空中散众宝 华鬘璎珞及幢旛 宝盖涂香咸供佛

【疏】余诸天赞供。於中三。初一天众。

自在天王并眷属 心生欢喜住空中 散宝成云持供养 赞言佛子快宣说

【疏】次一天王。

无量天女空中住 共以乐音歌赞佛 音中悉作如是言 佛语能除烦恼病 法性本寂无诸相

犹如虚空不分别 超诸取着绝言道 真实平等常清净 若能通达诸法性 於有於无心不动

为欲救世勤修行 此佛口生真佛子 不取众相而行施 本绝诸恶坚持戒 解法无害常堪忍

知法性离具精进 已尽烦恼入诸禅 善达性空分别法 具足智力能博济 灭除众恶称大士

【疏】後五颂半天女。於中初三句。集经者序述。标赞佛果。佛语下。正赞。此句赞教。次一偈赞理。次三偈赞行。於中初偈悲智无碍行。後二十度圆修行。本绝诸恶者。见恶可除.非真持戒。善达性空.即般若度。分别法.即方便度。智力即二度。博济兼愿。

如是妙音千万种 赞已默然瞻仰佛

解脱月语金刚藏 以何行相入後地

【疏】後偈。半结默。半结请。

○第二正说。亦分为二。初地行。後地果。前中同於前地。亦有三分。一胜慢对治。二佛子至如是观已下。明不住道行胜。三佛子至以如是十种下。明彼果胜。亦初分即入心。後二即住心。住中。前即摄正心住。後即摄善现行。及随顺善根回向。至文当知。今且依论。然三分虽同.而渐超胜。胜相云何。谓第四地说众生我慢解法慢治。第五地中说身净慢治。今第六地说取染净相慢治。所治渐细。故曰胜也。所治既细。後二亦过。染净慢者。前观四谛。苦集名染。灭道为净。又十平等随顺如道。但约净说。染相未亡。对染有净。亦名取净。今以十种染净平等法而为能治。下观缘起。虽有染净。悟空深故.不名取慢。今初胜慢治中分四。一牒前标後。二徵列十心。三结得入地。四辨行分齐。今初。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现前地。当观察十平等法。

○二徵列十心。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无体故平等。无生故平等。无成故平等。本来清净故平等。无戏论故平等。无取舍故平等。寂静故平等。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有无不二故平等。

【疏】列中十句。初总。余别。总云一切法者。论云。是十二入。以三科中。蕴不摄无为。处界摄尽。而处次於蕴。又名生门。顺无生义。故偏举之。言无相者。论云。自性无相故。谓十二入缘成之相。有来即无。非推之使无。故云自性无也。别中九句.明九种相。皆自性无故。论云。相分别对治有九种。谓体生等九。是其所治。无之一字。是自性无。以为能治。论以初自性无。贯下九句。故但显所治相之差别。一无体故平等者。论经云。无想。论云。十二入自相想。谓内六根。取外六尘之相。总名为想。即十二入之体。故今经云体。想取像以为体故。亦自性无故。经云。无体故平等。下皆准此。上遣分别心。二生者。念展转行相。谓诸入苦果。虚妄分别为本故。三成者。生展转行相。谓生即苦果。从果起因。故云展转。上二遣染分依他。但举缘成。已显无生无成义矣。四即遣净相。谓本来自净。非灭惑方净。故云平等。五遣分别相。谓道能分别.拣择灭惑。若有分别.则有戏论。今本无戏论。故无分别。上二遣净分依他。六遣出没。谓真如之性。在妄为没。离垢为出。今妄体即真。故无可舍。真体即空。故无可取。七遣染相。即由上义。染本寂静。即是真如。无别真矣。上二遣圆成。即十二入之真性。八遣我非有相。此有二意。一类前释。谓有执言。但我非有。不无於事。故云。如幻等事。有亦不实。二者此句遣无。由上以无遣有。恐便执无。故遣云。如幻梦等。但无其实。非是全无。故不应执我非有相。诸喻虽异。大旨无殊。九遣成坏相。成即是有。坏即是无。缘起为成。无性为坏。缘成即无性。故有无不二。上之九句。初七以无遣有。次一以喻遣无。後一不二遣俱。则双非入中矣。又此不二.则不坏有无。谓说空遣於有执。说有为遣空迷。有是不异空之有。空是不异有之空。无别空有而为二也。是遣俱句。又既不二。亦不坏有无。(【校】有无.纂要作於有。金陵会本作有。兹据嘉兴藏南藏疏本及续藏会本改正。案钞云。疏又既不二亦不坏有无下.第二明不坏有无以成俱句.遣俱非也。)则不异无之有。是不有之有。不异有之无。是不无之无。则亦遣俱非。斯乃四句百非诸见皆绝。方为般若现前之因。

○第三结得入地。(【校】结得.嘉兴藏南藏疏本及探玄记作结行。)

菩萨如是观一切法。自性清净。随顺无违。得入第六现前地。

【疏】文有五句。一牒前所观十平等法。二自性清净者。远离前地染净慢垢。三随顺真如十平等法。四以无分别心.无违所观。五由前四能。得入六地。

○第四辨行分齐。

得明利随顺忍。未得无生法忍。

【疏】分齐中二句。得明利忍。对前显胜.未得无生。对後彰劣。仁王经中说有五忍。谓伏.信.顺.无生.寂灭。前四各有下中上。地前得伏忍。三品九地。如次配次三忍。十地及佛。得寂灭忍。若璎珞中。开出等觉。则亦有三品。今四五六.皆得顺忍。此当上品。治於细慢。故云明利。言随顺者。顺後无生忍故。然约实位。初地即得无生。今约寄位。当七八九。寄位何以有此不同。谓若约空无我理为无生者即初地证如。所以名得。今不得者。有四义故。一约空理浅深。初地观法虚假。破性显空。但名无我。今此地中。破相趣寂。但名平等。若约证实反望。由来常寂。无相可生。斯理转深。故七地方得。言约契本常寂。斯理最妙。故十地後得。(【钞】言证实反望者。上之二义。但破空性相故。今此已证。反望性相。本来常寂。何俟破竟。方说无我及空平等。)二就行分别。六地已前。渐起诸行。谓初愿次戒等。故名为生。七地已上。念念顿起一切诸行。故云无生。三约空有二法。六地已前。空有间起。名之为生。七地已上。寂用双行。故名无生。四约修分别。行修未熟。名之为生。行修纯熟。名曰无生。此则七地已还。未得无生。故经就八地。方显无生。(第一胜慢对治竟。)

○第二不住道行胜中分三。初总显心境。二别明观相。三佛子菩萨至如是十种下。结成观名。今初。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复以大悲为首。大悲增上。大悲满足。观世间生灭。

【疏】有二。先如是观已。结前。所以结者。由前观察随顺。得至不住道故。後复以下。正显。文有四句。前三辨能观心。後一标所观境。前三皆悲。後一是智。由此相导。故名不住。故论结云。不住生死涅盘故。今初三中。为物观缘。总称大悲。随观不同。故分三别。一首者。初义。先起大悲而观缘故。故论云。不舍过去现在未来。大悲摄胜故。以虽同一切智观。观三世流转。厌离有为。而以大悲为先。故胜二乘。二增上者。论云。一切法中智清净故.谓以道相智观。不唯但观三世。而徧了诸法。故云一切法中。以此导前.令悲增上。故下经云。大悲转增。三满足者。论云。一切种微细因缘集观故。谓以一切种智.委照无遗。故名微细。三悲为次。後後转深。智转胜故。据论现文。初则双明悲智。俱护烦恼小乘。後但唯语於智。义当但护烦恼。既三俱称悲。即下三观。则皆双护凡小。俱通二利。皆双不住也。後句标所观者。前灭後生。染生净灭故。(【钞】前灭後生者。无明缘行。前缘已灭。引起後故。若前不灭。则堕常故。若後不生。即是断故。无明缘行者。由前灭故。後方得生。十二皆然。自是一义。言染生净灭者。无明缘行。行缘识等。即是染生。无明灭故行灭者。斯为净灭。下引杂集。名染净观。又次经云。由着我故。世间生为生。不着我者。则无生处名灭。)(初总显心境竟。)

○第二别明观相。即缘起观。先明大意。然缘起深义。佛教所宗。乘智阶差。浅深多种。(【钞】然缘起等者。自古诸德多云。三教之宗。儒宗五常。道宗自然。佛宗因缘。然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似有因缘。而非正因缘。言道生一者。道即虚无自然故。彼又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谓虚通曰道。即自然而然。是则虽有因缘。亦成自然之义耳。佛法虽有无师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缘显。则亦因缘矣。故教说三世。修因契果.非彼无因恶因。故楞伽经大慧白佛言。世尊说常不思议。彼诸外道。亦说常不思议。何以异耶。佛言。彼诸外道。无有常不思议。以无因故。我说常不思议有因。因於内证。岂得同耶。是则真常亦因缘显。净名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法华亦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下经又云。一切诸法。因缘为本。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则真空中道.亦因缘矣。若尔。涅盘十六云。我观诸行。悉皆无常。云何知耶。以因缘故。若一切法从缘生者。则知无常。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缘生。是故无常。则外道有因缘矣。释曰。此明外道在因缘内。执於缘相。以为常住。是故破之。言无常耳。今明教诠因缘妙理。具常无常。岂得同耶。况复宗者。从多分说。所以因缘是所宗尚。不应致疑。乘智阶差者。乘谓三乘五乘。三乘观缘。已如上说。五乘人天。亦以戒善为因缘矣。智谓智慧。如下所引。下智观者。得声闻菩提等。)龙树云。因缘有二。一内。二外。外即水土谷芽等。内即十二因缘。今正辨内。然外由内变。本末相收。即总含法界一大缘起。染净交彻义门非一。下当略示。(然外由内变下。三融通无碍。外诸器界。内识顿变。增上之果。亦因自业。故云内变。言本末相收者。内即是本。外即是末。以唯心义。则内收外。托境生心。则末亦收内。若以法性为本。法性融通。缘起相由。则尘包大身。毛容刹土。是故合为一大缘起。)

○今经文内。略显十重。穷究性相.以显无尽。非唯寄位.同於二乘。言十重者。一有支相续。二摄归一心。三自业助成。四不相舍离。五三道不断。六三际轮回。七三苦集成。八因缘生灭。九生灭系缚。十随顺无所有尽。各有逆顺。即成二十。故下经云。如是逆顺观察。逆即缘灭。顺即缘生。论主复以上三悲观门.解此十重。则成六十。古人兼取彼果分中三空观之。则有一百八十重.观於缘起。

○论三观者。一相谛差别观。二大悲随顺观。三一切相智观。初但观二谛有为.无有我故。即大悲为首观也。二悲随物增。即大悲增上观。三即委悉穷究因缘性相诸门观故。即大悲满足观。初一下同二乘一切智也。次一自显菩萨道相智。後即上同诸佛一切种智。故涅盘云。十二因缘。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故.得佛菩提。初二菩提.即初观意。余二各一。可知。前约为物.三皆称悲。今约观心.三皆智观。是知三句.各有悲智相导。融此三观.唯在一心。甚深般若.於是而现。

○然论三观.虽徧释经。而与十门.开合不等。初一切智观。摄经十门.总为三段。一成答相差别。此摄十中初门。二第一义差别。摄经第二门中之半。三名世谛差别。摄余八门半。所以分三者。初一显妄我非有。後二显真俗非无。真辨缘性。俗明缘相。义理周备故。

○第二大悲随顺观。分十为四。一观众生愚痴颠倒。摄十门中第一门。二余处求解脱。摄第二门。三异道求解脱。摄次四门。四求异解脱。摄後四门。此之四观.初一就情彰过。後三就法辨非。於中二是所依理非。对彼正理。名所取我以为余处。三是所依行法非。举其法非。明其行失。後一明所求果非。以苦欲舍苦故。(第二大悲随顺观中。亦二。先正明。一观众生愚痴颠倒者。谓痴迷性相。倒执我所故。二余处求解脱者。谓诸凡夫.愚痴颠倒。应於阿赖耶识。及阿陀那识中求解脱。乃於余处我我所中求解脱故。第二一心门。明唯一心。可於中求。心外无法故。三异道者。论云。颠倒因。此有四种。一冥性因。二自在因。三苦行因。四无因。如次四门破之。一自业助成门。明有支各有二种。由业能生。非由冥性。二不相舍离门。明以无明等为行等因。非由自在。三三道不断门。明业惑而为苦因。欲求脱苦。当断业惑。反修苦行。是起妄业。计苦行心.即是烦恼。如是妄想.宁是解脱因耶。四三际轮回门。谓既以前际二支.是中际五支因。中际三支.是後际二支因。何得言无因耶。四求异解脱者。谓不识真解脱。求三界苦等为解脱故。真解脱者。有四种相。一离一切苦相。二无为相。三远离染相。四出世间相。此四即涅盘乐常净我。故下四段破之。一即第七三苦集成。但有妄苦而无真乐。二即第八因缘生灭。无有常德。三即第九生灭系缚。但是染缚。无有净德。四即第十随顺无所有尽。以顺有故。非是出世。故无我德也。此之四观下。二出四所以。亦拣四门之别相也。)

○第三一切相智观。摄十为九。一染净分别观。摄初半门。二依止观。摄初门後半.及第二门。三方便观。四因缘相观。五入谛观。六力无力信入依观。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观。上五门.如次各摄一门。八无始观。摄八九二门。九种种观。摄第十门。释相差别。至文当知。(第三等者。一计我缘生为染。无我缘灭为净。二依止观.摄初门次半。及第二门者。谓初门有二佛子。从後佛子。明迷真起妄。缘相次第。半门明依第一义。以不知故.即起诸缘。是为染依。第二门。明见第一义。诸缘转灭。便为净依。三方便观。即第三自业助成门。谓因缘有支。各有二业。为起後方便。若灭前前。则後後不生。是解脱方便。四因缘相观。即第四不相舍离门。谓有支无作故。既由前前。令後後不断。助成後後。则後後无性。何有前前。能作後後。即以无作为缘之相。五入谛观。即第五三道不断门。三道.苦集谛故。逆观.即灭道故。六力无力信入依观。即第六三际轮回门。谓此三际为因义边.名为有力。为果义边.名为无力。若约三际。前际於现五有力。於当二无力。中际爱等.於当有力。於现无力。以斯三际.化彼凡夫.令信入依行。七增上慢信入观.即第七三苦集成门。不如实知微苦我慢。即增上慢.若知微苦.非增上慢。不知令知.名为信入。八无始观。此有二意。一约俗说。因缘为生灭之本。生死无际故.因缘无始。二约真说。见法缘集。无有本性可为依止。故名无始。摄八九二门者。第八门.因缘生灭。但一念缘生.即是不生。故云无始。第九门随顺转故而生。非有本也。九种种下。即随顺无所有尽门。由随顺有故.有欲色爱等之殊.故云种种。)然其三观.俱通二利。若随相分别。相谛观.即自利。次大悲观.明其利他。一切相智。通於二利。於中分别。复各不同。前五自利。次二利他。後二二利成熟。(言次二利他者。即六力无力。及七增上慢。皆令他信入故。)

○已知大意。次正释文。依经十段。而并以论三观次第释之。更无别理。(古德解释。总有四重。一直释经文。後三方依论三观重释其义。不知直释.名为何观。既别无观.如何异论。设有别观.又不出名。亦令论主释未尽理。故云但以三观释之。更无别理。)经之十段。前五佛子。次三复次。後二又字。以为拣别。唯初门中。中间有一佛子。

○今初有支相续门。先依相谛差别观。三段之中。当成.答.相.三字。即分为三。初至则无生处.辨定无我。即论明成。谓双举解惑。释成无我故。则知缘集但是妄我。二复作是念下。倒惑起缘。即论明答。谓对难释通无我义故。三後佛子。迷真起妄.缘相次第。即论明相。此三若望十门。皆显妄我非有。三自相望。合之为二。前二显起因缘。明缘无我。後一起缘次第。明缘有相。经依此义.中间加一佛子。皆有染净。今初成者。将观缘起。先释成无我.辨定所宗。一以贯诸。则显十门.皆成无我。此是正破我执习气。

作是念。世间受生.皆由着我。若离此着。则无生处。

【疏】文中二句。初言世间受生.皆由着我者。即反举惑情。明我非理。但是苦集故。若离此着.则无生处者。即顺举解心。明理非我。是灭道故。此直顺经文。已无我义成矣。(【钞】但是苦集者。世间受生.即是妄苦。着我之心.即是集因。是灭道者。若离此着.即是道谛。则无生处.即是灭谛。【校】上钞四十一字.纂要及金陵会本误作疏文。兹据嘉兴藏南藏钞本及续藏会本改正。)又论主反徵惑情显成无我。初徵着我。明凡应同圣过云。若第一义中实有我相者。此按定所执。着我之心.即是第一义智。此反以纵立。谓称实我知故。次云。不应世间受身处生者。以理正徵。谓若我是灭理。着心是道。则凡应同圣.得於涅盘。何以着我.世间受生耶。此中应为立过云。若第一义中实有我者.凡应同圣.为立宗。以有能证第一义中实我智故.为出因。如诸生尽圣人.为同喻。此则凡应同圣.凡既同圣.即无凡夫。复成一过。次反徵後句.明圣应同凡过云。又复若第一义中实有我相者.若离着我.应常生世间。以不称实.同於妄执.非第一义智故。此中应为立过云。以理实有我.圣应同凡.为宗。次圣证无我.违理倒惑.非圣智故.为出因。如诸凡夫.为同喻。此则结成圣应同凡过。圣既同凡.则无圣人。复是一过。是以经云。若离此着.则无生处。则反显妄情.定是过也。二过既成。则无我理.昭然可见。

○第二倒惑起缘。即论明答。答外伏难故。两难二答。一执情徵理难。情乖正理答。二常求下。执相徵实难。相不依我答。今初难云。若实无我。云何着我。如空中无人。岂计有人。既着於我。不着无我。明知有我。答云。由无智故。於无我处.执着於我。非由有我。如翳见空华。岂空中有华。第二难云。若实无我。何以贪着於我。世间受生。为缘次第。明知有我。方得为缘。次第生起。答云。正由无我计我。痴爱为本。倒惑造业。乃至老死。何要我耶。答意正尔。

○就文分三。初明倒惑顺起染缘。二此因缘故下。正智逆观.结酬无我。三菩萨如是下。就人结观。今初。然十二支.即为十二别。亦无间然。而诸论中.多摄为四。一能引支。谓无明行。能引识等五果种故。二所引支。谓识等五。是前二支所引发故。三能生支。谓爱取有。近生当来生老死故。四所生支。即生老死。是爱取有近所生故。此约二世一重因果。明生引别。若依三世两重因果。则生引互通。今经并具。(【钞】言生引互通者。无明行中有爱取有。爱取有中有无明行。识等五果.即生老死。俱是果位。并如下说。)且依十二支分为五。初辨无明支。

复作是念。凡夫无智。执着於我。常求有无。

【疏】无智是痴。常求有无.即是有爱。(【钞】论云。此示无明有爱。是二有支为根本故。有爱。即三有之爱也。亦同涅盘。生死本际。凡有二种。一者无明。二者有爱。是二中间。即有生老病死。)然依三世。诸惑谢往。总名无明。略举发润.有支本故。若约二世。虽诸烦恼皆能发润。而发业位。无明力增。故名无明。(然依三世下。通难释成。应有难云。既举二支为有支本。那得上判唯属无明。故为此通。初依三世.即俱舍云。宿惑谓无明。则过去若无明若爱。皆名无明。二依二世。即唯识文。诸惑皆能发业。岂无爱耶。)唯取能发。正感後世善恶业者以为其体。希常为有。於有乐事。欲常住故。求断为无。於有苦事。愿断灭故。

○二明行支。

不正思惟。起於妄行。行於邪道。

罪行。福行。不动行。

积集增长。

【疏】文有七句。初三行过。次三行体。後一结成。初云不正思惟者。是行俱无明。涅盘说此为无明因。亦无明摄。蹑前起後故。因果互举。次句就人彰过。谓起妄行者.必是凡夫。无明为因.求有造业故。故初地云。凡所作业.皆颠倒相应。反示菩萨胜义。谓菩萨虽行於有。起於善行。以明为因。不求有造。不名妄行。下句就法彰过。论云。示於解脱处不正行故。若行涅盘路。方为正道。次三句辨行体相。以三业相应思.造三行故。谓由迷异熟愚。违正信解。起感三涂恶业.及人天别报苦业。皆名罪行。然别必兼总。唯感别报。非行支故。由迷真实义愚。不知三界皆苦。妄谓为乐。起欲界善业.名福行。八禅净业.名不动行。(【钞】以三业相应者。总出业体。亦即唯识第八三性分别门。大乘三业。皆思为体。动身之思.名为身业。发语之思.名为语业。思之当体.即是意业。三行。即是经中三句。皆通三业。则通色非色位。谓由下。显三业相。然愚略有二。一迷异熟义愚。二迷真实义愚。初愚谓迷当报。不知善恶感当苦乐。故於现在恣情造恶。谓杀生等。有三品故。成三涂因。如二地说。及人天者。五戒及下品十善。是人总报之业。前曾损他。感诸根缺等。即是别报。曾决罚他。亦招此报。故为苦业。然别下。释感别报。非属行支义。唯识亦云。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以无明支。於发业中。有能通发总别报者。有能但发总报之者。亦有但发别报之者。唯取初二为无明支之所发起。行支所摄。第三非是行支所摄。故疏拣云。唯感别报。非行支故。由迷真实者。即第二愚。三界苦果。业惑是集。即道理胜义。故名真实。今谓苦为乐。迷业是集。故起福行。八禅净业。亦是此愚。)後句结成行支。谓作已无悔。积集增长。有迁流故。

【论】积集增长者。三恶道。积集增长恶业。欲界.积集增长有为善业。上二界.积集增长有漏八禅。声闻。缘觉.净土菩萨.积集增长净业。成变易生死之身。一乘菩萨。积集增长.具佛悲智。虽总十二缘生。乘缘各有差别。若於三界中具缚凡夫。以十二缘。成诸恶业。二乘观十二因缘空无体性。折伏现行烦恼。得有为无漏。净土菩萨。以修四谛。十二缘。行六度门。生於净土。一乘菩萨。以如来知见。修十波罗蜜。四摄。四无量。三十七品助菩提行。成一切种.一切智智。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无限圆满佛。大慈大悲。大智佛果法门。乃成法界无作自性缘起大圆明普光明智。恒以一切众生生死海。便为一个道场。恒以十方佛刹.众生刹.住居毛孔。夫缘生之法。性自本无。众生横计。诸圣嗟叹。枉流生死.无自觉知。故劳圣叹.大悲示护。是故诸仁。应当顺理善观。离诸慢业。便得识种业谢。智果开敷。三界报亡。等悲垂俗。任性缘起。不没死流。初现色身。应根利物。

○三明识支。

於诸行中。植心种子。有漏有取。

【疏】谓既发行已。由行熏心.令此本识.能招当来生老死故.名之为种。若无行熏。终不成种。故云。於诸行中。植心种子。即是所引识等五种。於一刹那。为行所集。无有前後。约为异熟六根之种.名六处支。为异熟触受种。名触受支。除本识种。为识支体。及此三种。诸余异熟蕴种。皆名色支。故无前後。因位难知。但依当起分位。说五有殊。五不离心。但名心种。又隐余四。就现说故。论云。此中起心种子者。示生老死体性者。谓未来二果。以此识种为亲因故。次有漏有取。成上种义。谓行及识等名言种子。皆通无漏。今与三漏相应。故名有支。如初地中。以欲等四流。起心种故。有漏是爱。有取是取。爱取润故。能招後有。(【钞】如初地下。引证。彼经云。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起心意识种子。有漏下。别释经文。既举爱取。种未润时。但名所引。爱取润竟。故名能生。)

○四辨名色支。

复起後有。生及老死。所谓业为田。识为种。无明闇覆。爱水为润。我慢溉灌。见纲增长。生名色芽。

【疏】初之二句。文含二意。一者成上种义。由起生死.心得种名。二者总标後义。现行名等。皆生老死故。即同初地。於三界田中。复生苦芽。所谓下。别。亦有二意。一通约十二。自至生名色芽。是识生名色。(【钞】言现行名等皆生老死者。等取五果。谓识。名色。六入。触受。此五从初结生。直至於受。诸增长位。总名为生。诸衰变位。名之为老。蕴坏为死。不离此五。依三世说。现在五果。即是过去生老死也。)二为显前来。已具十因。则辨有支。生於生死。名色居初。次第辨耳。谓由前心等五种。有漏有取。爱取润故。复起後有。是标有支。生於二果。今别显有支之相。(二为显下。此明二世一时。而辨能生所生支。於中有六。一略标举。於中有三。初标十因生於二果。二名色下。通妨。谓有问言。若生二果。应云生生老死。何言生名色芽。答云。谓欲显於当来二果差别之相。次第说五。故识在於种。名色居初耳。三谓由下。就经略辨。下别当具。)文有六缘。一业为田。即是行种。望所生果.但为增上缘故。二识为种。即是识等五种。为後生死作亲因故。三无明暗覆。论主取前经无明。故云。前说无智暗障。无明覆蔽。此则依於等能发起。远为助故。亦是举於前世。例今世故。(远公意。无明有四。一迷理无明。义通终始。二发业无明。在於行前。三覆业无明。此在行後识前。四受生无明。与识同时。或在识後。望过去种子心识。在於识後。望能生识。与识同时。今是第四受生无明。)

【论】无明暗覆者。覆谓覆葢自己如如之本智故。为智自无性.逐境缘迷故。随迷苦极.自觉迷除故。以觉无我智.无明即无故。迷我成妄。觉我成智。觉之与迷.本无二性。为智之与迷.各无自性。皆悉从缘而有迷悟故。为根本智自性无性故。不自了知是智非智。但随境起.逐境情生.起於我见。至於苦极.厌苦求真。若自未厌苦源。设圣者化时不信。从斯发起有二种发心。一者久从生死苦.厌苦发心。有得三乘一乘之果。名自觉圣智。亦名佛智.自然智.无师智。二依先觉者劝.令知苦本.方能发心。夫发心者。有此二种。若言要依先佛发心者。即有常过。即同外道常见。即先觉者.以谁为师。转转相承.不离常见。若有古时常佛为展转之师。即古佛自体自真.不随妄者。即不可践其古迹。为真自常真.不可以真随生死故。即生死是常生死.佛自是常佛故。若也众生定有生死者。生死自常生死。不可得成真故。此是断见。此二种俱非。不离断常也。为一切众生生死无性。本无生死。横计生死。本非生死。一切诸佛.本无自性故。实无菩提。亦无涅盘。而众生妄谓诸佛有菩提涅盘。若有众生能如是知者。名为发心。名为诸佛。名为见道。而能开悟一切众生。是达无明者。无明本无。诸佛亦无。名为觉者。但以无依无住无体无性妙智.能随响应.对现色身。能以此理.教化众生.名为大悲。故不可有得有证。有忻有厌。有取有舍。有古有今。有真有假。发菩提心也。如是发菩提心。不为长夜无明之所覆故。

【疏】四爱水为润。论主指前常求有无之爱。即是举例。亦即是前标中有漏。以前有爱.无明摄故。五我慢溉灌者。即是取支。要数溉灌.方生有芽。我语等取.为我慢故。若悟无我.容不生故。(【钞】我语等者。即上论云。缘爱复生欲等四取。释曰。一欲取.二见取。三戒取。四我语取。今顺经中我慢之言。先举我语.以等余三。)六见纲增长。亦是取支。见取摄故。我见为本。诸见生故。令无漏法.不能坏故。名之为网。(令无漏下。出见网名意。网即是喻。已下种子。复加土覆。恐有虫鸟。罗之以网。则禽兽不能侵。今此已下生死之种。更罗见网。则无漏鸟兽.不能侵损。决定受生。)论总释云。如是住.如是生心者。总显生名色芽。由无明爱。令上识种.安住业地。名色心生故。如初地中.始於无明。终至识支。皆名邪见。然远公诸德皆云。我我所者。受生之时。自见已身。名之为我。见父母精血。名为我所。又谓父母是我夫妻。当受生时。与父母竞色。谓己诤得。便起胜想。故名为慢。我生者。我唯此处生。不於余处生。此并通取中有求生之爱。於理无失。然上诸句.皆明能生。生名色芽.即是所生。今以前辨识种.隐於余四。今辨现行.略其总报所依。欲显识与名色.次第相生义故。复欲显其通种现故。故有隐现。(今以前下。明隐显。五种但显心种。五现但显後四。五种得名。望於五果。岂得五果而无识耶。故云略其总报。总报即第八识。大乘第八是识支体。余之七识.名色支摄故。依於第八.故云所依。欲显识生下。二出隐显所以。)然名色等.必有所依本识。故初地云。於三界田.复生苦芽。所谓名色共生。论云。共阿赖耶识生故。即此後文云。与识共生。(明名色与识不相离故。如二束芦。先正明。故初地下。引证。总引三文。一引前经。但云苦芽。不局名色。二引论释。既名色共阿赖耶生。则知名色.依现行识。三即此下。引文证。次下当释。以此三文.即知此中具於二支。隐於识支。显名色耳。)

○五辨六入等八支。

名色增长生五根。诸根相对生触。触对生受。受後希求生爱。爱增长生取。取增长生有。有生已。於诸趣中起五蕴身名生。生已衰变为老。终殁为死。於老死时.生诸热恼。因热恼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

【疏】然此一段。意欲答於受生所以。故具出诸惑隐显等殊。不在显相。显相在於後段。

○二约逆观结酬无我。

此因缘故集。无有集者。任运而灭。亦无灭者。

【疏】初二句.约生明无我。但曰无明等集。非由我集。又上句拣无因。下句拣邪因。後二句.约灭明无我。刹那性灭。无使之然。(【钞】下句拣邪因者。以我为因。是邪因故。此卫世意。彼以神我为作者故。若僧佉师。则以冥性而为作者。我是知者。而非作者。)

○三就人结观。

菩萨如是随顺观察缘起之相。

【疏】如是观者。即随顺缘起之理。

【论】十二缘体。众生情有。而实理无。善达理无缘性。便即生死为不生死。此上一段。明由着我。因有十二有支。若作无我观。得离我所。诸虚妄缘。便为法界大智无作自性缘生故。

○第三迷真起妄缘相次第者。即论相差别也。论云。若因缘无我。以何相住.因缘集行。谓当相名住。生後为行。故经意云。迷诸谛理。起相集耳。然成答相三。通是有支相续。而两重缘相。差别云何。略有五异。一前约妄我起缘。即迷我执。此约迷谛起缘。即迷真实义。二前约缘起。此约缘次故。前通取十因一处。共起名色。此中一向单说次第。三前通三世二世。以许十因同一世故。义取亦通五世。此唯三世。以名色等.唯约现故。义取亦通一世。(【钞】三约世有通局。言义取亦通五世者。後段当明。言此唯三世者。此句标也。以名色等。唯约现故者。出所以也。前段名色等五。就种为义。则是二世。後列五果。皆约现行.即果酬昔因。依於果上。复起爱取。招後生死。则有三世。今此段中.既唯约现。故但有三。义取亦通一世者。至下当知。)四前文欲明三世并备。於无明中说有爱故。於现在中说无明故。此中三世.互有隐显。不许相通。(四前文者。约缘有隐显。言於无明中下。出备相也。无明在於过去。说有爱取。则备三惑矣。行即是有。未润名行.润即有故。有二业矣。必依七苦。别说为五。总说为二。故此明过去备十二矣。但举经文无明之中。说有爱取。例余必有。言於现在中说无明故者。明现在中具十二也。现在爱取之内。既有无明。则三惑具矣。则所润有行。已同过去有於二支.无明行也。现在八支。居然可知.增长衰变。亦具生老死矣。)五前为答难。此为辨相。如论意故。有斯五异。两处辨缘。共明相续。总破痴倒。故但束为十门之一。文中亦二。初顺後逆。顺中初无明支。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於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

【疏】言於第一义不了者。然十二支。皆依真起。无有自性。故下偈云。观诸因缘实义空也。而无明最初。亲迷谛理而起於行。既横从空起。不可复原。故令无明。特受迷称。(【钞】瑜伽问云。何因缘故。无明等支。作如是次第。答。诸愚痴者。要先愚於所应知事。次即於彼发起邪行等。此无明约人迷理。横从空起。)别有暗法.名为无明。非但遮诠。明无而已。

○二行支。

所作业果是行。

【疏】业即罪等三业。是彼无明所起果故。故偈云。所作思业愚痴果。而论云。是中无明所作业果者。所谓名色者。此出果体。体谓行体。即名色故。远公释论云。行有三业。意业为名。身口为色。

○三识支。

行依止初心是识。

【疏】论云。於中识者。彼依止故。彼即是行。此中语倒。应言依彼。故论经云。依行有初心识。谓由行熏心。有当果种。乃至现行故。瑜伽云。因识为缘。相续果识。前後次第。

○四名色支。

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

【疏】初一识字。即是现行识支。识为种边.唯是赖耶。在现行位.通於六识。今拣现非种。故云共生四蕴。识蕴已属所依识故。若言四蕴曰名。羯剌蓝等为色。则所依现行之识.亦唯赖耶。(【钞】羯剌蓝等者。此云杂秽。父母不净为杂。深可厌患为秽。而言等者。此上初位。等余四位。故俱舍总云。最初羯剌蓝。此云薄酪.一也。二云。次生頞部昙。此云胞也。三从此生闭尸。此云软肉。四闭尸生健南。此云坚肉。五次鉢罗奢佉。此云支节。此之五位.皆名色支。此第五位.亦六处摄。)论云。名色与识共生故者。此言拣滥。恐人误谓名共色生故。又云。识名色递相依故者。释前共义。谓识由名色得起。名色依识得存。如水与尘.互相依持以为泥团。亦如束芦。乃至命终。相依而转。故上答文。总名苦果为名色芽。

○五六处支。

名色增长为六处。

【疏】谓四七日後。诸根满位。六处明盛。名增成意处。色增成余五。俱舍十一.五果之中。前三胎内。余二胎外。

○六触支。

根境识三事和合是触。

【疏】触谓触对。虽有三和。於三受因。尚未了知。但能触对。(【钞】六触者。即根境识三和所生。能有触对。故名为触。)

○七触共生受支。

触共生有受。

【疏】分别三受。领纳於触。名触共生。此前四支.唯约现行。(【钞】七受支。俱舍云。在淫爱前受。谓五六岁去。至十四五来。已了三受因差别相。未起淫爱。但名为受。涅盘经云。染着一爱.名之为受。谓衣食爱。俱舍颂云。从此生六受。五触身余心。谓於六触生於六受。谓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等。六中前五.名为身受。依色根故。色根聚集。即名为身。身之受故。意触所生。名为心受。心之受故。领纳於触。已如前释。此前四支下。总结行相。若小乘说。约位明支。五皆现行。今就大乘。识支通种。故四现行。)

○八爱支。

於受染着是爱。

【疏】以三受中乐受。缠绵希求。故云染着。即是中下品贪。此虽通缘内外二果。诸论多取缘外境爱增上果生。(【钞】八爱支。俱舍云。贪资具淫爱。谓十五六後。贪妙资具。淫爱现行。未广追求。但名为爱。)

○九取支。

爱增长是取。

【疏】虽摄余惑。而爱润胜故。说是爱增。然上二支.通现及种。(【钞】九取支。俱舍云。徧驰求名取。取谓贪也。年既长大。贪五欲境。四方驰求。不惮劳倦。爱取别者。初起名爱。相续转盛.别立取名。虽摄余惑下。即唯识论。正是彼论会此经文。然上二支者。爱支初起。即是现行。当念即能熏识成种。依此爱种而生於取。取即现行。是故经云。爱增为取。下会四缘中。爱望於取有因缘者。以爱种子.增成於取。取即爱种之现行故。故同一贪。初心为爱。转盛名取。即此爱种。便是取种。是故二支.皆通种现。)

○十有支。

取所起有漏业为有。

【疏】由四取心中所起诸业.故名有漏。此业亲能招当果.故名之为有。此约三世。不同前段.爱取合润业等名有。此前之业.已隔现行名色等故。

○十一生支。

从业起蕴为生。

【疏】约增上缘.云从业起。始从中有.未衰变来.皆名为生。(【钞】十一生支。言约增上缘者。以经云。从业起蕴名生故。业是善恶。生是无记异熟果故。若约因缘。从二取种.亲生於生。义如前说。)

○十二老死支。

蕴熟为老。蕴坏为死。

【疏】即诸衰变位.名为蕴熟。故上二支.体通五蕴。唯是现行。欲令生厌.合五成二.以显三苦。老非定有.附死立支。别离等五.余时虽有。死时多故。偏就死说。(【钞】欲令生厌下。通妨。略有三妨。一云。未来生死.即现识等。何以现在立五。未来立二。俱舍通此。但云。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现在五果。未来说二。故云略果。现在二惑。过去说一无明。故云略因。由中已广.故初後略。比二可知。过此更说。便为无用。上即论意。若尔。何不初後目所不覩.广说因果.可比於中。是故应言。示迷本际.因合一惑。现所起惑.明示始终.令其不行。当相辨差.明示五位。当果令厌.合为老死。然唯识论。虽约二世。亦有此问。论云。何缘所生但立生老死。所引别立识等五支。答云。因位难知差别相故。依当果位.别立五支。果位易了差别相故.总立二支.以显三苦。则今疏文.含於二意。欲令起厌.合立二支。即是前意。合立二支.以显三苦。即唯识意。谓生显行苦。老显坏苦。死显苦苦。)然此一段有支亦通一生前後建立。余支可知。唯生一种.通取於前耳。思之。(然此一段下。以义重释。谓即於今生初迷谛理。二即作业。三业依初心为识。如下一念缘生。但通取一生长时。故云前後建立。言唯生一种通取前者。谓有问言。既云一生。生在初托胎时。今居有後.那言一生。故今答云。通取前来诸增长位。皆从有起。此有虽是过去之有。但取所生。以成十二。亦可有支之後所起五蕴。即名为生。既云义取。不可克定。)

○後逆观。

死时离别。愚迷贪恋。心胸烦闷为愁。涕泗咨嗟为叹。在五根为苦。在意地为忧。忧苦转多为恼。如是但有苦树增长。无我无我所。无作无受者。复作是念。若有作者.则有作事。若无作者.亦无作事。第一义中.俱不可得。

【疏】逆观中。一结是苦树。谓无明行引识至受.为苦芽。爱缘引受至有.是守养。生老死为苦树。从芽守养是增长义。又於现法中。无明造业为小苦树。若爱取润.则得增长。不润尚灭。况更增耶。又初二为根。次二为身。次三为支。次三为华。後二为果。(【钞】後逆观中。初结成苦相。有三节。一二世因果相望。唯取七苦为苦树。惑业五因为苦缘。五种为苦芽。二果为树。此瑜伽第十。二又於下。以因为果。云於现法中。现法之时.亦是二世之义。若爱取润则增长者。亦润行种。及识种耳。三又初二下。通取十二缘.若因若果.为一苦树。无明发业故.为苦树根。若不发业.不受後有果故。识与名色.为苦树身。以识与名色.从因至果.互相依持.为生死体故。次六入触受.依名色上开显增长.对境领受.如枝依身而开别故。约二世说。但是因中约果说耳。次爱取合润成有。决定当生。故喻如华。上十为因故。後二是苦果。上三皆依二世。後之一释.可通三世。依过二因。招识名色之体而为树身。六入触受.现行开显等为枝。已是苦树竟。依上复起当因。故三为华。感当二果。为苦树果。则虽是一树.义有两重。)无我无我所.二结成无我。无作无受.三结成於空。(结成於空者.经有者字。则似人空。人空即上无我。今无作受之体。在因为作。在果为受。)复作是念下。四以我况法。结成胜义故。(结成胜义者。上显无病.所病有异。今明空理。一理无差。故异上空。)由前缘相。皆是似义。故逆观中。直显真实。性相无碍。故为甚深缘起之观。正在於此。又无作作者。即显缘生。非天人作。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法住法界。故於此一观。已为甚深。况加後二。(又无作作者下。约法住智。结成甚深。故瑜伽云。云何法住智。谓如佛施设开示。无倒而知。次重徵释云。如世尊言。是诸缘起。非我所作。亦非余作。所以者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法住法界。云何法性等。答。是诸缘起.无始时来.理成就性。是名法性。如成就性.以无颠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由此法住.以彼法性为因。是故说彼名为法界。释曰。但观论文.疏自明了。)

○二约大悲随顺观者。四观之中。此第一门。即当第一愚痴颠倒观。论总释云。随所着处。愚痴及颠倒。此事观故。谓十二因缘.是所着处。痴迷性相.倒执我所。下别释意。明痴随所迷。立二颠倒。一从初至则无生处。明迷缘性之无我。执我成倒。以着我故.则世间生。明是颠倒。若离此着.则无生处。反显此着.必是颠倒。二复作下。竟初一门。明愚缘相之缘生.疑惑颠倒。谓无智故.常求有无。滞断常之二涂.故云疑惑。致缘相之相续.明是颠倒。今菩萨顺彼众生愚倒之事.起悲观察。名为事观。

○三约一切相智观。九观之中。此门摄第一观全.及第二之半。谓初成答二文.名染净分别观。此有二意。一着我为染。离我为净。二着我故.缘相生为染。离我故.缘相灭为净。後相经文.即属第二依止观。谓虽依第一义。以不知故.即起诸缘。是为染依。见第一义.诸缘则灭。便为净依。相谛观中.不知故成缘相。大悲观中.不知便为颠倒。然上相续一门。经文无二。随义分三。初明倒惑起缘.实无有我。成一切智观。次顺痴倒事。成道相智观。後委究解惑染净性相。成种智观。又初顺根本。次顺後得。後即无碍。虽无我所.不坏相故而起大悲。能所本空.悲而无着。双穷性相.不滞自他。三观一心.成无碍智。甚深般若.宁不现前。一门尚然。况加余九。

○第二一心所摄门中。然此一门。乃含多意。且分二别。一摄末归本门。二本末依持门。今初。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疏】依论三观。初约相谛。即当第二第一义谛观。论生起云。云何第一义差别。如是证第一义。则得解脱彼观故。此明修观所以。以第一义.是缘生之性。若见缘性.则脱缘缚。故修彼观。而论经虽云。皆一心作。意取能作一心。故云第一义观。(【钞】若取三界虚妄.即是所作.便属世谛。今取能作.为第一义。)论云。但是一心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此言则总。转者起作义。亦转变义。(论云下。引论释经。从此言则总下。疏释论。上取观名.唯是能作。今云三界唯心转故.则通能所。然能所有二。若法性宗。以第一义随缘成有.即为能作。所有心境.皆通所作。以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是现识因故。若法相宗。第一义心.但是所迷。非是能作。有三能变.谓第八等。故一卷唯识论云。又复有义。大乘经说。三界唯心。唯是心者。但有内心。无色香等外诸境界。此云何知。如十地经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故。心意与识.及了别等.如是四法.义一名异。此依相应心说。非不相应心说。心有二种。一相应心。所谓一切烦恼结使受想行等.皆心相应。以是故言.心意与识.及了别.义一名异故。二不相应心。所谓第一义谛.常住不变.自性清净心故。言三界虚妄.但一心作。是相应心。今依法性。故云第一义心以为能作。言转者起作义.亦转变义者。即唯识意。彼论第二总释三能变云。能变有二。一因能变。二果能变。释此二变.皆云生起。故彼论云。一因能变。谓第八识中等流异熟二因习气。等流习气.由七识中善恶无记.熏令生长。异熟习气.由六识中有漏善恶.熏令生长。释曰。种子生现行.名因习气。於中有二。先标後释。等流.即七识中三性种子.各生自现。唯除第八.不能熏故。异熟习气.唯除第七。七是无记.非异熟因。前是因缘。此增上缘。论云。二果能变。谓前二种习气力故。有八识生。现种种相。释曰。即前二因.所生现果。谓有缘法能变现者.名果能变。种种相者.即第八识相应心所相见分等。论别释云。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释曰。即以现识三性种子.各自生现。论云。异熟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即前异熟及异熟生.名异熟果。果异因故。释曰。八识是总果。故是异熟主。主引生余。感六识业。名之为满业等。以上论文。皆以生起而释变义。故疏云。转即转生。亦转变义。又下论中.释第二能变。依彼转缘。彼云。转.谓流转。显示此识.恒依彼识.取所缘故。彼疏释云。流是相续义。转是生起义。谓依第八。或种或现。相续起义。又彼论第一。释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云。转.谓随缘施设有异。又云。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又云。变.谓识体转似二分。释曰。言彼相者.即上我法。识体.即是自证分。此相见俱依自证起故。上来正意。为证以起以变.释论转字。然已具於能变之相。前後经疏.皆要此文。)

○然此一文.诸教同引。证成唯心。云何一心而作三界。略有三义。一二乘之人。谓有前境。不了唯心。纵闻一心。但谓真谛之一。或谓由心转变。非皆是心。二异熟赖耶。名为一心。拣无外境。故说一心。三如来藏性清净一心。理无二体。故说一心。此初一心。菩萨不为此观。後二一心。经意正明。通於三观。约清净一心为第一观。通此二心为後二观。後二一心.略如问明。广开有十。初之一门。假说一心。谓实有外法。但由心变动故。下之九门。实唯一心。二相见俱存.故说一心。此通八识。及诸心所。并所变相分。本影具足。由有支等熏习力故。变现三界依正等报。如摄大乘。及唯识等。诸论广说。(八识心王。及诸心所。皆有二分。当体即见分。从并所变下。即是相分。相有二义。一识所顿变。即是本质。识等缘境。唯变影缘。不得本质。由有支等者。影变因果。)三摄相归见.故说一心。亦通王数。但所变相分.无别种生。能见识生.带彼影起。如解深密经。二十唯识。观所缘缘论。具说斯义。四摄数归王.故说一心。唯通八识。以彼心所.依王无体。亦心变故。如庄严论说。五以末归本.故说一心。谓七转识.皆是本识差别功能.无别体故。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又云。譬如巨海浪。无有若干相。诸识心如是。异亦不可得。既云离水无别有浪。明离本识无别前七。六摄相归性.故说一心。谓此八识.皆无自体。唯如来藏平等显现。余相皆尽。经云。一切众生即涅盘相等。楞伽云。不坏相有八。无相亦无相。如是等文.诚证非一。七性相俱融.故说一心。谓如来藏.举体随缘.成办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灭。即此理事.浑融无碍。是故一心二谛.皆无障碍。起信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乃至不相离故。又密严云。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及如金与指环喻等。又胜鬘云。自性清净心。不染而染。难可了知。染而不染。亦难可了知。皆明性净随染。举体成俗。即生灭门。染性常净。本来真净。即真如门。斯则即净之染。不碍真而恒俗。即染之净。不破俗而恒真。是故不碍一心。双存二谛。深思有味。八融事相入.故说一心。谓由心性.圆融无碍。以性成事。事亦熔融。不相障碍。一入一切。一中解无量等。一一尘内。各见法界。天人修罗.不离一尘。其文非一。九令事相即.故说一心。谓依性之事.事无别事。心性既无彼此之异。事亦一切即一。上文云。一即是多多即一等。十帝网无碍.故说一心。谓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复有一切。重重无尽。皆以心识如来藏性圆融无尽故。上之十门。初一小教。次三涉权。次三就实。後三约圆中不共。若下同诸乘。通十无碍。一部大宗。非独此品。随一一门.成观各异。可以虚求。(上之十门下。约教分别即具五教。涉权是始教。就实通二。一即终教。终教亦名实教故。其摄相归性。亦通顿教。以後三教.皆同一乘。并拣於权。故顿亦名实。後三圆融.即是圆教.而言不共者。圆教有二。一同教。二别教。别即不共。不共实顿故。二同教者。同顿同实故。今显是别。故云不共。若下同诸乘下。约融通说。若下同同教一乘。即收次三就实。若同於三乘。亦收前四。以其圆教。如海包含。无不具故。)

○第二本末依持门。此下终於十门。皆是世谛差别。缘相本寂。但应观真。何以复观世谛差别。论云。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故。俗为真诠。了俗无性。方见真耳。中论云。若不知世谛。不得第一义故。此观有六。一何者是染。染依止观。即双辨能依所依。摄此半门。二因观。观染因故。摄次二门。三摄过观。唯苦集故。四护过观。护凡邪见故。五不厌厌观。防小慢故。上三次第。各摄一门。六深观。显因缘之理。妙过情取故。此摄後三门。六中初二建立染相。次一就染观过。次二正观防非。後一观行深极。(【钞】此观有六下。依总开别。谓於世谛八门半中为六观故。於中三。初列释。一一观中。文皆有二。观字已上.依论标名。观字向下。是疏辨意。因有自他。故须二门。即染依止.名为他因。第二因观.名为自因。染有四句。故摄三门。他因即第三自业助成。自因即第四不相舍离。故皆染因。摄过即第五三道不断门。谓惑业苦。惑业集故。护过即第六三际轮回门。说此能除外道三过。三过如下.不厌厌观.即第七三苦集成门。凡小不厌。菩萨厌故。深观.即後三门。四句求生.不可得故。无生而生.故曰深观。岂同情取。)今此半门.即染依止观。因缘有分为染。而此染相.依止一心故。论云。此是二谛差别。以纯真不生。单妄不成。一心之真.杂染之俗.此二和合.有因缘集。经中二。初总。

如来於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

【疏】谓依一心。分别十二。则十二为一心所持。而特言如来说者。一心顿具。非佛不知故。谓显如来过去觉缘性已.展转传说故。

○次徵释。

何以故。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於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

【疏】徵意云。十二有支.三世行列。前後引生。何以今说.皆依一心。後释中。论无别解。古来诸德.但云离本识心。一切不成。而其释相.经生越世。此虽不失依持之义。未为得旨。今谓说主巧示。非唯三世不离真心。今一念心.顿具十二。弥显前後.不离一心。此同俱舍第九。明刹那十二因缘也。故今不必依次。意显一心顿具。随事贪欲与心共生者。此则总指所行之事。贪事非一。随取一事。於一念中。则具十二。谓行此贪事。必依心起。复了别前境。故心即识支。事是行者。贪事即是意业之行。若形身口。亦是二行。不知贪过能招於苦。名於行迷惑。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者。名色是总。为二所依。名与共生。故晋经云。识所依处.为名色。故俱舍云。识俱三蕴.总称名色。意明以受蕴自是受支故。名色增长是六处者。俱舍云。住名色根.说为六处。谓六根是别。以别依总。开成於六。称住名色。贪必对境为触。受必领触。贪即是爱。名受无厌。爱摄不舍。即是欲取。爱取润前六支成有故。但前诸有支生.即是有义。有所起者。即前诸法。起.便是生义。生熟为老者。物生即异故。老坏为死者。刹那灭故。又依大乘。当相坏故。故经云。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故。此若不断。则名连缚。十二支位。五蕴皆名分位。即此顺後无始来有。名为远续。(【钞】论云连缚者。如品类足论。谓徧有为。十二支位。所有五蕴。皆分位摄。即此悬远相续无始。说为远续。上皆论文。释曰。连缚要因果无间。相连起也。若情非情。皆有生灭。念念相续故。刹那连缚。徧一切有为。分位缘者。要约顺生受业.及不定业。三世十二支五蕴分位。若远续者。即前分位远相续耳。)大小理通。或六八识异耳。非圣教量。孰信斯旨。论主不解。殆似疎遗。(大小理通者。二总结。亦是释妨。谓有问言。今释一乘唯一心法。何以却引俱舍为证。故为此答。一心之义.小乘立六.大有八等。则不同也。若一刹那具十二支.则大小皆具。非圣教量者。结示令信也。自古不为此释。今总约一念十二。故以圣教量证。非臆说矣。言论主不释殆似疎遗者。论主造俱舍论。非是不知。将为易解。故不解释。由论不释。令後误解。即似疎遗。殆者。近也。近似之言。显非失矣。)此文正辨同时异体十二有支。若同时同体。亦具十二。谓迷第一义.即是无明。有漏有取.便名为行。体即是识。亦即名色。即是意处。对境名触。领境名受。染境名爱。着境名取。招报为有。体现名生。即异灭为老死。以此十二有支。约时通说。总有六种。一依五世说十二支。谓过去无明行。复从过去过去烦恼生。此则烦恼生惑业。过去二因生现五果。则惑业生苦。若现生未来。未来更生未来。则苦复生苦。此依三世推因徵果。假说有五。非约展转。不堕无穷。二依三世。三依二世。四依一世。前後建立。并如初门中辨。五同时异体。六同时同体。即如此文。

○二约大悲随顺观中。即当第二余处求解脱。谓是凡夫愚痴颠倒。常应於阿赖耶识.及阿陀那识中求解脱。反於余处我我所中求解脱故。经明唯是一心。则心外无我法。当於一心中求。亦同净名.诸佛解脱.当於众生心行中求。言阿赖耶.此云藏识。能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名惟在异生有学。阿陀那者。此云执持。执持种子.及色根故。此名通一切位。此二即心之别名。论主意明心含染净。故双举二名.释一心义。求义云何。若有我执.成阿赖耶。若我执亡.则舍赖耶名。唯阿陀那。持无漏种。则妄心斯灭。真心显现。故下偈云。心若灭者生死尽。即妄灭也。非心体灭。

○三约一切相智观。即当第二依止观。明此缘集.依於二种。一依第一义。已如前说。二依心识。即是今文。前唯约净。此通染净。依义如前。又前即依真起妄。此即显妄依真。(即当第二者。疏有二释。唯依第一义.故唯约净。此明有支依持故通染净。第二释中。依真起妄者。不了第一义谛.名无明等故。显妄依真者。十二因缘.皆依一心.如是而立故。【校】上钞.分位缘者.要约顺生受业。者.应从嘉兴藏钞本作起。)

○第三自业助成门。

佛子。此中无明有二种业。一令众生迷於所缘。二与行作生起因。行亦有二种业。一能生未来报。二与识作生起因。识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有相续。二与名色作生起因。名色亦有二种业。一互相助成。二与六处作生起因。六处亦有二种业。一各取自境界。二与触作生起因。触亦有二种业。一能触所缘。二与受作生起因。受亦有二种业。一能领受爱憎等事。二与爱作生起因。爱亦有二种业。一染着可爱事。二与取作生起因。取亦有二种业。一令诸烦恼相续。二与有作生起因。有亦有二种业。一能令於余趣中生。二与生作生起因。生亦有二种业。一能起诸蕴。二与老作生起因。老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根变异。二与死作生起因。死亦有二种业。一能坏诸行。二不觉知故.相续不绝。

【疏】文亦三。初约相谛观者。此下二门.即当因观。因观有二。一他因观。二自因观。他因者。全赖前支生後支故。此拣自性。故大悲观中。拣於冥性。一切相观。名为方便。唯从无明生於行故.名为自因。此拣余因。能生於行。亦犹於酪。定从乳生。不从石出。故大悲观。破於自在等因。一切相智。显因缘相故。三观取意小异。文旨大同。诸德不寻论文。妄为异释。(【钞】故大悲下。引二观为证。大悲观中。冥性即外道之自生。与自性义同。故以他因破其自生。自在即外道从他生义。故以自因破其他生。一切相智中他因。乃前为後之方便。自因即为因缘之相。此义极显。故举酪喻。正喻自因。亦与他因。酪不从自生。必假乳为因故。此则乳为酪家他因。以乳非酪故。要从乳生。不从蒱石等生。故乳为酪家自因。以若不要从乳生者。因同非因故。若无他义.乳即是酪.俱失因果。三观取意下。总结。由大同故。得引为证。)今此一门。即他因观。经明各有二业。则一是自业。二是助成。而并云他者。特由无明迷於所缘。方为行因。若了所缘。宁起妄行。又初明自业。显是他义.二明生後。显是因义。余十一支。仿此思准。(以自业之他。助成後支之因。)然生起之因.即增上缘。以缘名因。从通义说。於四缘中。诸支相望。增上定有。故缘起经。及此文中。唯明有一。余之三缘。有无不定。故略不明。谓爱望於取。有望於生。有因缘义。以爱增为取。识增为有故。若说识支是业种者。行望於识。亦作因缘。余支相望.无因缘义。无明望行。爱望於取。生望老死。有余二缘。并以现行相望.无间引生故。行等思心.可反缘故。有望於生。受望於爱。无等无间。有所缘缘。以种望现故。所生现行.却缘种故。余支相望.二俱非有。(无明望行者。二辨余二缘。自有三义。初三位具二。先举论文。从并以下。疏释。并以现行相望。总出有二缘所以。言无间引生者。明有等无间缘。要是现行心心所法。前念谢灭。引生後念故。无明心心所灭。引行思心。爱心所灭。引起取心。此中爱支。亦约现行。生及老死。但是识与名色。增长衰变.增长心灭。引生衰变。故此三位。有等无间。言行等思心可反缘故者。明有所缘缘。等者。等於取及老死。谓行之思。可得反缘前无明支。故无明支。即是行家所缘缘也。二取亦心所。故得缘爱。爱是取家所缘缘也。老死心所可缘於生。生即老死所缘缘也。皆言反缘者。後支缘前故。)其十二支。各初自业。不异前之二门。论主唯解老死二业者。以此难故。举一例诸。然无明无因。老死无果。故前十一各与後支为生起因。老死无果。与谁为因。经文意显与无明为因。则无明非无因。老死非无果。故云不觉知故。相续不绝。不觉知者。即无明也。是以十二因缘。犹如寻环。如汲井轮无有断绝。反显若能觉知。则无复生死。论主总以二业为後生因。故云。坏五阴身。能作後生因。以不见知。故能作後生因。意明前阴但灭。则後阴生。故初为因。後意不知。即是无明。无明为因。则十二支。相续不绝。不见此意。徒自云云。(不见下。结弹古释。远公云。不知虽是无明。死支为主。摄属死支。如似生时。亦有结业。名为生支。即是云云。不见论意。今明老死能生无明。故为此释。诸德既昧。故曰云云。)

○二约大悲随顺观。四观之中。此下四段。明第三异道求解脱。论云。颠倒因有三种。性因。自在因。苦行因。及无因。此有四因。如次四门破之。前三是邪因。故并云颠倒。(颠倒因有三种.後列乃四。或欲合前二以应前三。不知上三是邪因。故并云颠倒。後一自是无因。邪因无因。合成四过耳。)一性即冥性。谓僧佉计此为所知因。谓知此冥性。即得解脱。故前云。异处求解脱。显其理非。此中虽云所知。意取行非。二即迦罗鸠驮。计自在天为所求因。谓自在天瞋。众生爱苦。自在天喜。众生受乐。求其喜故。三删闍夜。计苦行为所修因。但修苦行。以酬往业。则得脱故。四无因。即耆多。计众生不由因得。万法自然。若知此者。便得解脱。众生於上邪因无因异道中求。经欲以正折邪。故举四门。令於中求。不应於上邪见中求。此门即破冥性。谓因缘有支.各二种业。而能生彼因缘事。不由冥性。故断前支缘。则後支不续。一生之中。便得解脱。汝之冥性。纵八万劫知。亦无脱期。

○三约一切相智观。即当第三方便观。谓因缘有支。各有二业。为起後方便。若灭前前。即不生後後。是解脱方便。

○第四不相舍离门。三门同前。初约相谛。即当自因观。自因之义。已见上文。又论云。自因观者。无明等自生因观缘事故。谓离前支。无後支故。如不离无明有行等。则无明唯是行自因也。以是自故。令行不断。以是因故。但云助成。若唯不离无明有行.则成太即。不应言无明缘行。若全离无明有行.则成太离。无明则非行因。故论云。异则不成。(【钞】若唯不离下。反释。太即。则无明即行。不得言无明与行为缘。太离。则无明不干於行。何殊色於行耶。)不即不离。则名自因。亦二义成矣。故论主引中论偈云。众因缘生法。是则不即因。亦复不异因。非断亦非常。初句泛举也。次句以是所生。非能生故。亦复不异因者。从於能生。生所生故。非断亦非常者。不即故不常。不异故不断。文中先顺。後逆。今初。

佛子。此中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者。由无明乃至生为缘。令行乃至老死不断助成故。

【疏】顺中。而论云。无明有二种。一子时。二果时。是中子时者。令行不断。有二种义故。缘事示现者。子是种子。果是现行。现行之果。虽前已谢。故不取之。种子续故。令行不断。能助成行。故取子时。亦可初起无明。名之为子。迁至行时。名之为果。由前等引之力。令行不断。助成行故。偏取子时。余十一支。皆有二时。例此可了。

【论】此一段.明无明等十二有支.皆总由迷根本智。以妄心成识。更相助成。於一一缘中.皆有十二。以互体更相助成。有一百四十四。於三世上.各有一百四十四。总共为四百三十二。总由迷本真智.号曰无明。於无明中.因根境识三事而生五蕴。以五蕴对六根缘.生一切触。总以意识为主。而随根境识.能作种种生死业缘。乃至八万四千一切尘劳。从此而起。但自了根境识三事一性。一性者。所谓无性。达自性理。以普光明智.普印诸境。妙用恒寂。无明成智。名为一切种智海。

○後逆观。

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者。由无明.乃至生不为缘。令诸行乃至老死断灭不助成故。

【疏】论云。先际後际灭。中际亦无。(【钞】论云。先际後际灭中际亦无者。意云。若前际无明行无。中际五果则无。後际爱取有无。中际苦果。後更不生。总显无因。则无果义。而谓爱取有为後际者。即次第六段。三际轮回门中。将爱取有。以因从果名後际。)是故不说者。十二因缘。不出三际。过未既无。中岂得有。是故不说有不断助成义。又不说者。灭则灭前诸义故。不假说子果等殊。(前约经明。故云不断助成。後约论意。故云不说子果。)

○二约大悲随顺观。破颠倒因中。以自在天为众生因。今以无明等为行等因。尚不从於余支。岂得从乎自在。

○三约一切相智观。即当第四因缘相观。有支无作故者。既由前前。令後後不断。助成後後。则後後无性。何有前前。能作後後。即以无作为缘之相。是种智境。(约一切下。三种缘生中。无作缘生也。三种缘生者。如十藏中。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无作缘生。是事起故是事起。是无常缘生。无明缘行。是势用缘生。今前二观是无常义。今是无作。又无常义。初门已明。势用一门.徧於前後。亦广在初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六十八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