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六十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第六请分中三。初说已默住。二是时下。三家五请。三尔时金刚藏观察下。许说分齐。所以默者。将欲演之。必固默之。欲令大众渴仰请说故。所以俟请者。畧有二意。一增诸菩萨尊敬法故。二前本分中举地叹胜。为增乐欲。令此请中生正解故。云何生解。谓由请故。得说默之由。显地体甚深.离於言念。令众先解。後闻说分。不随声取。离谬解故。即复由此.故有第三示说分齐。今初。

尔时金刚藏菩萨。说此菩萨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复分别。

【疏】初默可知。

○第二请中。三家请殊。即分三段。谓初解脱月请。二大众请。三如来请。所以要三家者。显法深妙。令闻解故。众首显扬。当机渴仰。化主加劝。事方周故。道大兼亡。法应请故。为顺请主。此众堪闻。言不虚故。为成请者。如来护念而生信受。言有徵故。此约因请生请。亦是次第。又佛请者。即名为加。谓众虽已请。要假主佛威光.方堪说故。亦名为教。如来教说。显刚藏说。传佛教故。又前二家请。显此地法.因人修故。後一家请。显此法佛所证故。前之二请.余经容有。後之一请.余经所无。法华三请.但是一家。良以地法甚深。寄位难说故。(【钞】道大兼亡。道微则自济。道大则兼亡。亡字无心。此训无。下若加於心。兼忘两字.出於庄子。意於自他两忘。若人相忘於道术。鱼相忘於江湖。虽有深意。非此所用。为顺请主者。此第二家因第一家起也。谓初刚藏云。法深难受.故止不说。次解脱月叹众堪闻请云。此众无诸垢。志解悉明洁等。众若不请。则非堪闻。令解脱月.此言虚谬。故大众请.则言不虚。为成请者。即第三请。亦蹑第一家生。谓解脱月末後双叹人法请云。佛子。愿承佛神力。分别说此不思议法。此人当得如来护念而生信受.何以故。说十地时。法应如是。得佛护念。得护念故。於此智地。能生勇猛。即其文也。为成此言。故有第三如来加请。文云。若为善逝力所加。当得法宝入其心。即护念生信有徵也。此言因於天台而生。谓法华疏叹身子三请云。余经无此殷勤之请。唯华严解脱月请金刚藏。可为连类。而彼因人请於因法。此请佛慧。故亦不同。今此翻明法华劣此。略言但是一家。细分乃有多异。且列四门。彼是一家。此有三家。一不同也。彼之一家。但是声闻。此有三家。是佛菩萨。二不同也。彼唯三请。此有五请。三不同也。彼唯因人请。此有佛请。四不同也。但彼云。法华请果。华严请因者。然此请因.乃是佛因。说分等中.因果兼说。是故经云。此是菩萨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净法光明门。又云。如来大仙道。智起佛境界。第十地後校量佛德。地影像分。十山依地。十德依海。皆明因果相顺。又有因果二分。令於因门.彻见果海。所入智地.亦通果故。法华虽然请说佛智。及下广说。但示因门。故说众生皆有知见。诸佛智慧。即此证道。其智慧门.即此教道。教证二门.该因彻果。非此独因。各随所弘。自扬圣教耳。)又三请次第者。初解脱月者。彼众上首故。余问则乱。何缘大众不乱问耶。众调伏故。由前二止三请。抑扬时众。故次众请以表虔诚。然非争起。依前请仪.同声齐请。故亦不乱。後听说理穷。故如来劝说。今初众首请中。总有三请。所以三者。顺世仪式。少不殷重。多则繁乱。正得中故。以止有三。抑扬当时。调伏机故。二家助成。各唯一请。(抑扬当时者。三止皆抑。三请皆扬。)然依三请。应分三段。若兼三止。应分为六。以前默住之止.通为五请之本。不可唯属於初。故止请相乘。且为五段。一怪默腾疑请。二法深难受止。三叹众堪闻请。四不堪有损止。谓虽有堪者。亦有不堪故。五双叹人法请。谓不堪闻者。以法深故。亦得佛护.固应为说。於是刚藏理穷。更无违请。就初请中分二。初明大众覩默生疑。二解脱月下。腾疑为请。今初。

是时一切菩萨众。闻菩萨十地名。不闻解释。咸生渴仰。作如是念。何因何缘。金刚藏菩萨唯说菩萨十地名。而不解释。

【疏】言何因何缘者。疑怪之辞。为因说者不能说耶。为缘听者不堪闻耶。金刚藏下。出所疑事。

○二腾疑为请中二。初序请因。

解脱月菩萨。知诸大众心之所念。以颂问金刚藏菩萨曰。

【疏】序请因。谓领众疑故。

○二以颂正请。

何故净觉人 念智功德具 说诸上妙地 有力不解释 一切咸决定 勇猛无怯弱

何故说地名 而不为开演 诸地妙义趣 此众皆欲闻 其心无怯弱 愿为分别说 众会悉清净

离懈怠严洁 能坚固不动 具功德智慧 相视咸恭敬 一切悉专仰 如蜂念好蜜 如渴思甘露

【疏】文有五偈。显说听无过.是以应说。即分为二。初偈说者无过。亦遣大众何因之疑。後四听者无过。亦遣大众何缘之疑。虽似初二徵默所由.为拂众疑。後三请说.为遂众欲。文影畧耳。非不互通。故依前判。今初叹说者净觉无过。偈初二字。偈末三字。合为徵问之辞。谓有中间净觉无过。何故不解释耶。圣德虽多。偏叹净觉者。是说因故。觉即觉观。由此得为口加行故。具能所治.无思发言.故云净觉。净觉之人.名净觉人。三字为总。余皆是别。别叹净觉.有二胜能。一摄对治。谓念智具。念谓四念。智谓如智。三离诸过。谓余十字。具字两用。初中由有能治。所治不生。所治有二。一者杂觉。谓凡夫寻伺.与四倒相应。即迷事倒。以四念为治。二杂觉因。忆想分别。谓随名相转。即迷理倒。以真如智为治。前唯凡夫。後通凡小。言离过者。离三种过。一由无瞋等功德具故.离悭嫉过。谓无瞋治嫉。等取无贪。无贪治悭。不等无痴。无痴即前念智摄故。二由前已说上妙地。故无说法懈怠过。三由有乐说辩力.无不乐说过。

第二叹听者无过中。四偈分三。初二叹同生众。论云。同法决定故。有乐闻故。次一偈.叹异生众。论云。复示余者心净故。後一偈双叹。论云。又显此众。皆堪闻法故。今初二偈。前偈叹根。故云决定。後偈叹欲。故云欲闻。若有欲无根.虽闻不解。有根无欲.设闻不受。故须双叹。今初同法.即是同生。拣後异生。决定即是根器。拣後乐欲。初句为总。论云。决定者。黠慧明了故。黠慧即根。黠能知教。慧入证故。次二句别。论云。决定有三。一上决定。愿大菩提。故云勇猛。二名闻决定。他善敬重。故云无怯弱。由内无怯弱.外着大名。三摄受决定。谓彼说者善知故。即经说地名。由堪摄受。方为说耳。下句徵默。可知。後偈叹欲中。初句所欲之法。次二句正明有欲。後句结请。其心无怯弱者。论经云。佛子智无畏。无畏即无怯弱。契理之心.即名为智。然智有二种。一证法故。此属前根。二现受故。此属今欲。欲亦须智。故於乐闻。心无怯弱。总前二偈.根欲双具。诸地妙义.愿为说之。第二一偈。叹异生众。但云众会故。双叹根欲。初句为总。心无浊故.名为清净。三句为别。别离六浊。一不欲浊。谓无心餐采故。离懈怠治之。二威仪浊。不恭肃故。严整治之。三五盖浊。贪名等故。洁净治之。四异想浊。谓贡高杂染.轻慢杂染等。皆名异想。今说行坚固不动治之。五不足功德浊。善根微少故。於彼说中.心不乐住。具功德治之。六愚痴浊。谓愚暗不了故。智慧治之。第三一偈.双叹二众。云一切故。相视为总。论云。迭共相瞻者。示无杂染故。余皆是别。咸恭敬等。无轻慢杂染。下半喻显。敬法转深.何有杂染。然蜂之念蜜。渴之思浆。喻希法喜解脱之味。更言好蜜。复思甘露。显法之妙。思渴情深。

○第二法深难受止。

尔时大智无所畏金刚藏菩萨。闻说是已。欲令众会心欢喜故。为诸佛子而说颂言。

【疏】文中二。先序意。後偈酬。前中令众欢喜。是总酬答相。谓说偈本为除前疑恼。得心喜故。酬答有二。一堪酬答。自有大智故。二不怯弱酬答。不畏大众之不堪故。论云。此二示现自他无过故。故後偈意明法难说。非己无智而不能说。但言难闻。非斥大众全不堪闻。

菩萨行地事 最上诸佛本 显示分别说 第一希有难

微细难可见 离念超心地 出生佛境界 闻者悉迷惑

【疏】偈中。五偈分四。初二颂明法难说。遣上何因之疑。成上有智。次颂显法难闻。遣上何缘之疑。成前无畏。三一偈。喻难说闻。後一偈。举难结默。初中分二。前偈显难说之法。後偈彰难说所以。今初。偈末难字。即是总相。谓难得故。难得所以。後偈明之。此难有二种。一最难。体出名相。故经云第一。二未曾有难。在相所无。故经云希有。上二明难相。何者是难法体。即偈初二句。菩萨行者。是出世间智。谓即是证道。证心涉境。故名为行。地事者。谓十地事行。即是教道。相差别故。最上者。通说上二胜故。诸佛本者。释上证智得菩萨行名所以。行是因义。觉於佛智。所以名佛。今此证智。亦觉佛智。故为彼本。本即因也。此之教证.於何处成难。谓显示分别说。证道亡心。故难显示。教道依证。亦难分别。第二释难所以者。彼前菩萨行事所以难者。由住微妙深义故。难得有四。一微细难得。显非闻慧境故。二难见难得。亦非思慧心眼见故。三离念难得。亦非世间修慧境故。以地智是於真修。故非地前心数分别缘修之境。四超心地难得。非唯非地前之境。亦非登地已上报生善得修道智境。谓变易所起异熟心识.名为报生。生便能知无常等故。名善得修道智。以非照实之智.故亦不测地智。知无常等.未忘心境.名为心地。以七地已还.皆容出观故。又此善得修道智.即加行後得智。非根本故。所以拣之。(【钞】名善得者。生而即得。不假修习。故名善得。其由生而知之者上也。言无常等。等取苦空无我及常乐我净。以昔久修无漏因故。变易酬彼.名为报生。言以非照实者。释不能知。夫照实者。忘心体极。今报生识。虽知无常等。不契合故。不能知此。未忘心境者。心地之言。通有二义。一就体性。如梵网经说。卢舍那佛心地法门。谓心体包含。生成住持。亦如法华一切智地。斯为妙也。今言心地是所拣者。即是心量法门。故楞伽说。觉自心现量。非心之心量。我为说心量。心量即心地故。)既非四心之境。是谁境耶。即佛智境。何者是智。见实义故。出生有二义。一生彼佛智故。二出离於生。是无漏故。末句云。所以难说者。恐闻者随闻取着。悉迷惑故。

持心如金刚 深信佛胜智

知心地无我 能闻此胜法

【疏】第二一偈显难闻者。论云。已辨难说。复显难闻。然偈中举具德能闻。反显难闻。兼欲使人学能闻故。於中三句举德。末句结成能闻。初中初句为总。谓持听法心。坚如金刚。则能得闻。下二句别。坚有二种。一决定信坚。即第二句。若无此坚。於他分法。不能入故。二证得坚。即第三句。若无证坚。於自分法。不能入故。深信之相云何。谓於佛智。设心智不及。仰推佛智。非我境界。是深信相。即胜鬘三种正智中。仰推智也。所信是何。谓佛智慧。以此地智。上同佛智故。佛智有二。一菩提智。是自行证法。称性无边。二化生权智。是利他教法。随机隐显。种种差别。即是法华诸佛智慧。及智慧门。於此二深。皆能信故。(【钞】即是法华下。证成胜义。即方便品初云。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论释云。诸佛智慧。即证甚深。其智慧门。即阿含甚深。故此二句。即佛教证二道。故古人云。二深先唱。警察羣座之心.是也。彼经自释。如来知见。广大深远。即实智也。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即权智也。所以难解者。一当体深故。二权实隐显故。故云唯有诸佛。乃能知之。下广文云。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即智慧门难入也。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即智慧甚深也。昔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门闭。今云三乘。是方便门开。开则见实。故彼经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故方便门。如莲之华。真实相者。如华之莲。此华不有则已。有则华实双含。此经不说则已。说则权实双辨。一经唯为说佛智慧故。彼文云。说佛智慧故。诸佛出於世。以佛智慧。不离教证。权之与实。故说二深。即以略示法华经宗。此二亦即净名经中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故地智二道。彻果海之二深。是所信也。於此二深。皆能信故。结成信义。)云何证坚。此亦有二。一知是能证。二心地是所证。言无我者。通能所证。心地即二空真理。下句结成。既知难闻之义如是。具上二坚。方闻上来微细胜智。

如空中彩画 如空中风相

牟尼智如是 分别甚难见

【疏】第三一偈。喻显说闻中。上半喻。下半合。此中喻意。不单取虚空。以无画处空。不为喻故。亦不单取画。以壁上画。不将喻故。正取空中之画。风喻亦然。於中能依风画。以喻阿含。所依之空。以喻证智。然空中风画。不可言无。谓若依树壁。则可见故。亦不可言有。依空不住故。非有非无。故不可说。文意正尔。下合可知。

我念佛智慧 最胜难思议

世间无能受 默然而不说

【疏】第四一偈。举难结默者。若准上义。以二事说。以二事闻。则可说可闻。但是难见。如何不说。故有此偈。意云。说闻本在证见。难见说之何益。况复加以难信。故我默然。初句所证见法。次句难证。难中之难。故云最胜。次句难信。非地前证信。故曰世间。上三句举难。後一句结默。

○第三叹众堪闻请。前已叹竟。此复叹者。由闻上言。证信难得。显示此众。有信有证。有堪能故。先长行。後偈颂。今初。

尔时解脱月菩萨闻是说已。白金刚藏菩萨言。

佛子。今此众会。皆悉已集。

善净深心。善洁思念。善修诸行。善集助道。善能亲近百千亿佛。成就无量功德善根。舍离痴惑。无有垢染。深心信解。於佛法中。不随他教。

善哉佛子。当承佛神力而为演说。此诸菩萨。於如是等甚深之处。皆能证知。

【疏】前中分二。先叙请。後佛子下。发言正请。於中三。初陈众集。二善净下。叹众德。三善哉下。结请。二中十句。初总。余别。总谓善净深心。离教证过。故名善净。深心有二。一具修一切诸善行故。即下教净。二与理相应故。即下证净。下九别中。前五阿含净。後四证净。谓顺教修行。名阿含净。证理起行。名为证净。教通地前。证唯地上。今初五中。一善洁思念。即欲净。随所念阿含。得方便念觉净。谓得方便。即不取念相。名为善洁。二善修诸行者。求净。三业敬顺。起求法行故。三善集助道。即生得净。愿得益众生。处上上胜生。生而便得悲智胜念。以助正道故。四善能等。即受持净。亲近多佛。意在多闻忆持故。五成就善根。即行净。为求地上真证法故。习少欲头陀等离着善根。(【钞】离着善根者。欲入证时。先须修行离着之行。十二头陀。皆为舍着故。)後证净四中。一舍离痴惑者。得净。现智善决定故。谓真见道中。得无分别智。非比知故。名为现智。相见道中。以後得智。审观理智。故决定无惑。亦可俱通。相见道中。亦名现观。真见道中。决理无惑。皆破无明。故云舍离痴惑。二无有垢染。即不行净。修道中一切烦恼不行故。相见道後。至金刚无间道中。皆是修道。复数修习无分别智。故名修道。灭二粗重。皆使不行。对见道中初断所知。故云垢染。三深心信解。即无厌足净。不乐小乘。但於上胜佛德。深心希欲。信解决定故。四於佛法下。不随他教净。趣菩萨地尽道中。自正行故。(上叹德竟。)第三善哉佛子下。结请可知。

○二偈颂。

尔时解脱月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愿说最安隐 菩萨无上行 分别於诸地 智净成正觉

此众无诸垢 志解悉明洁 承事无量佛 能知此地义

【疏】偈颂中。初偈直举法请。不颂前文。上半举法请说。下半彰说有益。後偈颂前请。可知。

○第四不堪有损止中二。先长行。

尔时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虽此众集。善净思念。舍离愚痴及以疑惑。於甚深法。不随他教。

【疏】长行中亦二。先领前所叹。对下有损。所以言虽。

然有其余劣解众生。闻此甚深难思议事。多生疑惑。於长夜中。受诸衰恼。

我愍此等。是故默然。

【疏】後然有下。举损违请。於中二。先举损。劣解之人。通凡小等。皆是迷法之器故。多生疑者。正行相违。犹豫义故。惑者。心迷於理。能破坏善法。远离善法故。此明现损。於长夜下。明其当损。後我愍下。结默违请。

○二偈颂。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虽此众净广智慧 甚深明利能决择 其心不动如山王 不可倾覆犹大海

有行未久解未得 随识而行不随智 闻此生疑堕恶道 我愍是等故不说

【疏】偈中亦二。初偈颂前段。净明有信。余皆有证。如山如海。双喻教证。(【钞】如山海者。动谓动摇。覆谓翻覆.今於教决信不动。更无翻覆。於证亦然。)後偈颂後段。以取相故。但依於识。不能依智。

○第五双叹人法请中。复重请者。示彼疑惑。应须断之。岂可避之。避之不说。有多过咎。何等过咎。不得成就一切佛法。文中。先长行。後偈颂。

尔时解脱月菩萨。重白金刚藏菩萨言。佛子。愿承佛神力。分别说此不思议法。此人当得如来护念而生信受。

【疏】长行中三。初标请。次何以故下。释请。後是故佛子下。结请。

○释中二。先直徵释。後转徵释。今初。

何以故。说十地时。一切菩萨。法应如是得佛护念。得护念故。於此智地.能生勇猛。

【疏】前中。先徵意云。何以当得佛护而能信耶。释云。法应得护。由得护故。必能信受。

○二转徵释。

何以故。此是菩萨最初所行。成就一切诸佛法故。譬如书字数说。一切皆以字母为本。字母究竟。无有少分离字母者。佛子。一切佛法.皆以十地为本。十地究竟。修行成就.得一切智。

【疏】转徵释中。先徵後释。徵意云。何以说十地时。法应得佛护耶。下释意云。如来说法.不离教证。最所要故。文中三。谓法.喻.合。法中最初所行者。依阿含行故。成就一切诸佛法者。是证智故。二喻中。以字母喻於地智为诸法本。论云。书者。是字相。如嘶字。师子形相等者。以书记字。非正字体。言师子形者。谓[夙-夕+几](【校】[夙-夕+几].准钞应作◇。)字。如蹲踞形。(【钞】以书记字下。疏释论。书即色法。字即是文。不相应行故。言非正字体。言师子形者。牒论解释。然嘶字。本从◇娑(上)字流出。即十二音中第四字。谓娑(上).娑(平).枲.嘶.苏(上)..苏(引).洗.鳃.苏.骚.毵.索。今嘶字。即第四字。梵语轻重。今古小殊。大旨无异。若作十二梵字者。◇娑(上).◇娑.◇枲.◇嘶.◇苏(上).◇苏(引).◇洗.◇鳃.◇苏.◇骚.◇毵.◇索。)字者。论云恶阿等者。即十四音。正是字体。字即文也。等余十二。然有十四音。二音不入字母。谓里黎二字。数者。名句。此二是数义者。谓有二字多字名。必以多字成句。故皆数也。说者是语言。(即十四音者。此下疏释论。此译带古。然恶字。合是第十四字。若准兴善三藏译金刚顶瑜伽字母云。一阿(上)。二阿(长)。三伊(上)。四伊(长)。五坞。六污。七[口*吕][口*吕]。(引去)。八力嚧引。九曀。十爱。十一污。十二奥(引)。十三暗。十四恶。其里黎字。即金刚顶中[口*吕][口*吕]力嚧字。各是二合。故成十四。谓有二字者。若一字名.不名为数。二字名.三字名等.皆名为数。如色.即一字名。末那.即二字名。阿赖耶.即三字名。言必以多字成句者。终无一字句故。说者语言。义当色法。)皆以字母为本者。明末依本。喻果依因。字母究竟者。明本能摄末。喻因无不摄。上二顺明。无有少分离字母者。反成上二。(是则上书字数说.总是声名句文.共为教体。故此四事.总摄一切能诠教法。皆用字母而为其本。)言字母者。即迦佉等三十四字。以前十二音.入此三十四字。则一一字中.成十二字。复有二合三合。乃至六合。展转相从。出一切字。故名为母。论经名为初章者。以梵章之中.悉谈字母.最在初故。然五天口呼.则轻重有异。书之贝叶.字体不殊。梵天之书.千古无易。不同此土.篆隶随时。故此为母。亦常楷定。(即迦佉等者。若古三藏说。谓牙齿舌喉唇。各有五音。及会音有九。牙音五者。即迦(上).佉(上).誐(上).伽(去引)。仰。(鼻声呼.去)。齿音五者。左.蹉(上).惹酇(才可).娘(上)。舌音五者。谓吒(上).姹(上).孥(上).荼(去).拏(旄爽反.仍鼻声呼)。喉音五者。多(上).他.娜.驮.囊。唇音五者。谓跛.颇.麽.婆(去重).莽。(鼻声呼之)。会音九者。野.罗.逻(上).嚩.(无可反).舍.洒.娑(上).贺.乞洒。(二合)。已上三十四字足。若般若三藏云。前五句中。一句之内.即有五音。如迦齿音。佉气从喉出。誐字喉音。伽字胸藏音。仰字鼻音。其余四句。准例皆然。则一一字者。谓将上阿(上)阿等十二字.徧入三十四。如初迦字十二音入。便成迦(上).迦.鸡(上).鸡.俱(上).俱.计(上).改.姑.哠.甘.伽。(去)。入迦字既尔。入佉字三十三字亦然。复有二合等者。如以罗字半体入迦字时。便成舸罗(二合)字。成十二字。言罗字半体者。罗字具足梵字者。◇字是也。半体者。◇一半是也。若入迦字者。迦字梵书◇。若入半体。谓◇此字是也。◇(即迦逻字)。即云迦罗。(二合.理下反.一)。何罗。(里迦反.二)。吉里。(三)。吉梨。四。古鲁。(五)。姑卢。(六)。吉礼。(七)。吉梨。(八)。古路。(九)。古涝。(十)。吉滥。(十一)。吉逻。(来下反.十二)。若以迦佉字合沙字。为遏塞迦。即三合字成十二字。梵字样若此◇。言四合者。遏悉怛逻。五合者。遏悉怛梨(上)也。言六合者。谓遏谶(上)弥(上)雉持也。但至六合。字已无边。如一字王。但有二合云部林。有三合云唵部林。此等诸义.故非正要。经有论有。故须略知耳。梵天之书者。谓大梵天王劫初之时。作此书字。以教众生。不同此方者。古书随时。有多名目。史籀是大篆。李斯为小篆。蔡邕八分。程邈为隶书等。皆随时有别。)三合中。初合末依於本。後十地究竟。合因无不摄。所以须此二者。若但言为本。容非是末。如以百钱为本。成多财货等。今明如水为海本.无海非水。故云究竟无有离者。又为本者。非但因为果本。亦乃後为前本。地前望证。修阿含故。初心即以智观如故。(【校】上钞舌音五中.孥(上)应从嘉兴藏南藏钞本及续藏会本作拏(上)。又旄爽应从嘉兴藏钞本作旎爽。)

○第三结请。

是故佛子愿为演说。此人必为如来所护。令其信受。

【疏】结请可知。问。若依上义。诸佛有力能令信者。何故今後众生。於彼法中。亦有谤意。答。有二种定。则不可加。一感报定。以先世今世。造定业故。二作业定。宿恶熏心。猛利缠起。难晓喻故。上如释种。下如瑠璃。(【钞】上如释种等者。并如观佛三昧经。及智度论等说。释种报定。是故必为瑠璃王杀。瑠璃王作业定。故佛不能谏。)

○二偈颂。

尔时解脱月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善哉佛子愿演说 趣入菩提诸地行 十方一切自在尊 莫不护念智根本

此安住智亦究竟 一切佛法所从生 譬如书数字母摄 如是佛法依於地

【疏】颂中。初偈颂标请。後偈颂释请。略不颂结。颂释中。长行法中无究竟之言。而喻中有。今此反前。欲显具有。又法中。明本能生末。合中明末依於本。皆影略耳。

○第二大众同请。

尔时诸大菩萨众。一时同声。向金刚藏菩萨而说颂言。

【疏】同请者。上来众首请说。显众堪闻乐闻。今大众展诚。自陈有根有欲。文中先叙请。(【钞】有根有欲者。有根故堪闻。有欲故乐闻。)

上妙无垢智 无边分别辩 宣畅深美言 第一义相应

念持清净行 十力集功德 辩才分别义 说此最胜地

【疏】後正偈请。於中二。前四偈半。叹人堪能请。後一偈。叹法成益请。今初亦二。前二颂叹说者。余叹听者。前中初五句。叹说者自成教证。後三句。叹能令他入。今初。初四句叹证。一句叹教。此中叹证辩才有三。一真实智。为辩所依。即经初句。无漏故无垢。过小故云妙。二辩体性。即第二句。谓堪能分别无边法义故。三者辩果。即下二句。依前起辞乐说。故名为果。一诠表深旨。字义成就。即下句。二滑利胜上。字义成就。即宣畅句。二有一句叹阿含。谓念持於教。得净慧无疑。名清净行。三句叹能令他入者。初句令入证。谓已入地者。令得佛十力。未入地者。令得入地。故云集功德。集功德.即论经净心。净心即初地。由集德成故。後二句。令入阿含。辩才分别说者。意令受持十地法故。说主既内具二力。外令他入。何故不说。

定戒集正心 离我慢邪见

此众无疑念 惟愿闻善说

【疏】二有二颂半叹听者中二。初偈叹众有根。後一偈半。叹众有欲。今初。由有根故。堪受教证。初句有治。次二句离所治。下句结请。结请惟愿是总。惟愿有二。一求阿含。二求正证。有二妄想。不堪闻教。一我。二慢。以我慢故。於法法师。不生恭敬。以定戒为治。谓若有定。则心调伏。故内无我慢。戒则善住威仪。外相不彰。有二妄想。不堪得证。一邪见。颠倒见故。二疑念。於不思议处不生信故。有二对治。则能得证。一正见。善思义故。即经集正。谓积集深思故。二者正心。信心欢喜故。

如渴思冷水 如饥念美食 如病忆良药

如蜂贪好蜜 我等亦如是 愿闻甘露法

【疏】二叹有欲者。显示大众求法转深。於中一偈喻明。半偈法合。前有四喻。喻四种义门。示现正受彼所说义。一受持。谓求闻慧。初闻即受。随闻受持。如水不嚼。随得而饮。二助力。谓求思慧。嚼所闻法。助成智力。如食咀嚼。以资身力。三远离。谓求修慧。依闻思行。能去惑习。如服良药。药行除病。上三三慧。四安乐行。谓求证智。即三慧果。圣所依处。现法受乐行故。如蜜众蜂所依。故云贪也。後法合中。能求一向是法。所求犹通法喻。以一甘露。总合四喻。甘露有四能故。一除渴。二去饥。三愈病。四安乐故。

善哉广大智 愿说入诸地

成十力无碍 善逝一切行

【疏】二有一偈。叹法利益请。直观经文。似当结请。今依论判。故云叹法。善哉是总。所说法中善具足故。善哉有三。一所依。即广大智。说地必依此慧故。二体性。即第二句。正说入诸地。则地地转胜故。三者地果。即後二句。谓具十力无障碍佛菩提故。行亦果行。如出现品说。

○自下第三如来加请。前虽二家四请。为显法胜。复待佛加。前来为分主伴。主佛唯明意加。今欲具於身口。故复重加。又前默与威神。令有加请。今加为说.不与前同。若尔。诸佛前已具於三业。何得复加。前但是加。未是请故。今以加为请。并异於前。上力被下。说以为加。因加劝说.目之为请。加即是请。故云加请。长行则以加为请。偈颂则以请为加。不以常口求请。而以云台发言。不以常身展敬。而以光业代者。为不轻尊位故。要复请者。为重法故。前加分中.不加大众。今此加者。前若即加。说主无由三止。此若不加。请主前言得佛护念.便为无验。文中通有八业二身。且分为二。先长行有二身七业。後偈颂.但明请业。前中二。先此佛光照十方。後十方佛放光照此。二光互照。必互相见。二段皆有二身七业。今初。

尔时世尊。从眉间出清净光明。名菩萨力焰明。百千阿僧只光明以为眷属。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靡不周徧。三恶道苦.皆得休息。又照一切如来众会。显现诸佛不思议力。又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诸佛所加说法菩萨之身。

作是事已。於上虚空中。成大光明云纲台而住。

【疏】分二。先明光体业用。後作是事已下。正明所作。今初。先明光本。上加於下。多用眉间之光。亦表将说中正之道。出清净下。正明体用。於中文有六业。一觉业。即光明体。谓是光照菩萨身已.自觉如来力加故。觉照光用.故曰焰明。二百千下。因业。能生眷属义故。三普照下。卷舒业。舒则普照十方。卷则还入常光。今文畧无卷业。若兼取下文如日身中於空中住。义则通有。四三恶下。止业。五降伏业。论经云。一切魔宫.隐蔽不现。今经阙此。六又照一切下。敬业。显现佛会.令物敬故。七又照十方下。示现业。正为令众见说听者皆得佛加.堪说听故。长行受身加之名.偏从此立。二正显所作。即二身之一。言二身者。一流星身。往他方世界故。论不指经。古德共指卷舒敬示三业当之。以是往来光体.如星流故。二如日身。谓如日处空。即此所作。於上空中为台是也。故以身业相对.应成四句。一业而非身。谓八中除三。二身而非业。即如日身。三亦身亦业。即流星身。四非身非业。此经所无。即论经彼此相见。以身约有体。业约有用。三则双具。四则非正所为故。

○二十方佛放光照此。

时十方诸佛悉亦如是。从眉间出清净光明。其光名号眷属作业.悉同於此。又亦照此娑婆世界佛及大众。并金刚藏菩萨身师子座已。於上虚空中成大光明云纲台。

【疏】放光照此者。正为照此。然其作业.亦周十方。七业二身.不殊此佛而加。又亦照此娑婆。经文以主佛普照。此不待言。伴佛普照。正意为此加被相故。

○第二偈颂。

时光台中。以诸佛威神力故。而说颂言。

【疏】偈颂明请业中二。初偈所依。望前犹属於身。

佛无等等如虚空 十力无量胜功德

人间最胜世中上 释师子法加於彼

【疏】後正偈请。五偈分二。前四加请所说。後一教说分齐。前中亦二。初二偈举法请。後二偈举益请。前中亦二。初偈正显作加。後偈显加所为。今初加於彼三字是总。此偈正为加故。其世中上.亦总亦别。望加於彼是别。以二种加中.是具果加故。望四胜义是总。以上即胜义。具四种胜。为世中上故。言四胜者。亦如世王。一自在胜。所作无碍故。即经初句。言佛无等者。由离二障。解脱自在.不染如空。十地已还。皆无等故。重言等者。唯与佛等。欲显佛佛等正觉故。二力胜。经即十力。能伏邪智之怨敌故。三眷属胜。即无量胜功德。及人间最胜。四种姓胜。谓家姓胜故。即释师子法。於中又二。一释师子。是生家胜。谓应生释姓轮王贵胄故。诸佛同加。偏语释者。以现见故。是主佛故。二法之一字。是法家胜。谓非但生家胜。诸佛皆同真如法中住故。由上四义.故称法王。名世中上。上云二种加者。一具身加。依法身故。谓释师子。是有法所依之身故。二具果加。证佛果故。即是世中上。及别明四果胜。异未成佛之色身故。今此具德之人。加金刚藏。

佛子当承诸佛力 开此法王最胜藏

诸地广智胜妙行 以佛威神分别说

【疏】第二偈加所为者。欲令开现法藏义故。文中初句。及下句。以佛威神.是说所依。余文正辨所为。开胜藏一句是总。下十字是别别叹胜藏。有其二种。一义藏成就。二字藏成就。义藏即胜妙行。行者。诸菩萨行。所谓助道法故。妙者。真实智故.即是证道。胜者。神力胜故。是不住道。染净无碍。故云神力。如是显示深妙胜上之义。二字藏者。即诸地广智及分别说。谓说十地差别相故。(上举法请竟。)

若为善逝力所加 当得法宝入其心

【疏】第二举益请者。显所说法利他。有三时益故。二偈分三。初半偈闻时益。若得上加。则法宝入心。成闻持故。

诸地无垢次第满 亦具如来十种力

【疏】次半颂修时益。上句修时因圆。下句所修果满。

虽住海水劫火中 堪受此法必得闻

其有生疑不信者 永不得闻如是义

【疏】後一偈转生时益。即具坚种人。上半顺明.明有信之益。下半反显.举无信之损。(【钞】即具坚种人。谓具金刚种。虽在八难。而得闻经。以彰闻经益之深远。种子无上。故地狱天子。三重顿圆。)论经但有顺明。偈云。虽在於大海。及劫尽火中。决定信无疑。必得闻此经。今经堪受.即决定信义。此中大意云。若有信有机为堪受者。无问恶道善道难处生者。皆得闻经。以难不障闻。故言虽也。海水劫火.即是转生难处。大海即是恶道。畜生趣故。故论云。龙世界长寿。亦得闻此经。偈言虽在於大海故。而言长寿者。如有经说。右脇着地。未动之间。已经贤劫千佛出世。更一转亦尔。但暂卧息尚尔。况其一生。劫火中者。即是善趣。论云。虽在色界光音天等。亦得闻此经。偈言。及劫尽火中故。此即指二禅已上为长寿天难。然论无长寿之言。而前龙趣却有长寿。且三恶为难。不必长寿。恐是译人误将此中长寿。入於前文。然二经中。文皆巧略。若具。应言劫尽火起时。在光音天中。故论为此释。以火起时。初禅无人。二禅不为其坏。於中得闻故。等言。等取三禅四禅。免水风灾。长寿天难。乃至无色。亦皆得闻。今举初摄後。及对水成文。故云劫火。按智论等。通上二界。除五净居。皆长寿难。今不取初禅者。以彼有梵王。多好说法。有觉有观。闻法障轻。又正已烧。故不说之。上顺论释。八难之中。善恶二趣。各举其一。理实八难。皆容得闻。又劫火之言。兼佛前後。劫坏之时.无佛出故。修罗地狱。容在海中。则兼数难矣。今经但云劫火。则正在火中。亦容得闻。以众生见烧。烧处有不烧故。(火中之言。即法华意。华藏品已引。故华藏云。劫烧不思议。所现虽败恶。其处常坚固。即明火中闻也。火浣之布。火中之鼠。炎铁团内而有虫生。众生业殊。岂妨火中闻法。方对海水之内.正在其中。)问。若依前义。云何堪受法人.复生难处。答。此约乘戒缓急。应成四句。一乘缓戒急。生长寿北洲.不闻法要。(一乘缓戒急者。事戒严峻.纤毫不犯。三种观心.了不开解。以戒急故.人天受生。或随禅梵世.躭湎定乐。世虽有佛.说法度人。而於此类.全无利益。设得值遇.不能开解。震旦一国.不觉不知。舍卫三亿.不闻不见。着乐诸天.及生难处.不来听受。是此类也。譬如禁系之人。或以财物。求诸大力。申延日月。冀逢恩赦。在人天中.亦复如是。冀善知识。化导修乘。即能得解脱。若於人天不修乘者。报尽还堕三恶道中。百千佛出。终不得道。)二者乘急戒缓。生三涂中。不碍闻法。故佛会中.多列龙鬼等类。(二乘急戒缓者。是人德薄垢重。烦恼所使。是诸事戒。皆为罗刹之所噉食。专守理戒。观行相续。以事戒缓。命终即堕三恶道中。受於罪报。於诸乘中。随何乘强.强者先牵。若一乘强。即闻华严等。)三者乘戒俱急。则人天闻法。(三乘戒俱急者。谓具持众戒.理事无瑕。於诸妙乘.观念相续。即於今生.便应得道。若未得道。此业最强。强者先牵。必升善处。随戒优劣.欲色等殊。随乘胜劣.运出亦异。若一乘急.即於人天等身中.闻华严等。)四乘戒俱缓。则处三涂。诸根不具。又不闻法。(四乘戒俱缓者。谓具犯众戒。又复无乘。永坠泥犂。失人天报。神明闇塞.无得道期。展转沈沦。不可度脱。)今海水劫火.是二三两句.余二无乘。故经论不明。即後半意。勉旃学徒。愿留心法要。故涅盘云。於戒缓者.不名为缓。於乘缓者.乃名为缓。(涅盘第六。当四依品。因明菩萨忘犯获法。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菩萨摩诃萨。於戒纵缓。本所受戒。为具在不。佛言。善男子。汝今不应作如是说。何以故。本所受戒。如本不失。设有所犯。即应忏悔。悔已清净。乃至云。善男子。於乘缓者。乃名为缓。於戒缓者。不名为缓。菩萨摩诃萨。於此大乘。不作懈慢。是名奉戒。为护正法。以大乘水而自澡浴。是故菩萨。虽见破戒。不名为缓。释曰。此意唯以大乘为乘。今疏文意。亦取大乘正法为乘耳。故结劝云。留心法要。旃.犹之也)

应说诸地胜智道 入住展转次修习

从行境界法智生 利益一切众生故

【疏】第二一偈。教说分齐中。应说诸地者。总劝说也。说地何义。谓应说前字藏之中。诸地广智三渐次相故。次修习言.即为总相。言渐次者。渐明非顿。次辨不乱。云何为三。一观渐次。二证渐次。三修行渐次。此即十地之中。加行.根本.後得.三智。为地地中初中後相也。胜智道者。即观渐次。道者因也。以加行智为正证胜智之渐次。故名胜智道。次入住展转者。是证渐次。入者。入地心。住.即住地心。未转向余地故。展转.即出地心。地地转所住处故。即此三心证智。自为渐次。第三句.即修行渐次。以後得智.要由证真修行.方能了俗。故名修行渐次。言法智者。正辨後得智体。缘法别故.名为法智。此智从二境生。一由证真。故云从行生。故论云。行者入住。展转成就故。二外能了俗。故云从境界生。故论云。境界者。此行种种异境界故。谓以正证之行.行於俗境。是後得也。利益众生一句.结说之益。亦是後得智境。问。地地正证者。如初地中正智。亲证真如。则後九地中。不应更证。以如无二无异故。古德释云。如虽一味。约智明昧。有十亲证。此亦顺理。

○自下第三许说分齐。谓所说不过义说二大。是地分齐。於中二。先叙说仪意。後正显偈辞。今初。

尔时金刚藏菩萨。观察十方。欲令大众增净信故而说颂曰。

【疏】观察十方。是叙说仪。论云。示无我慢.无偏心故。观十方佛。将欲承力。故无我慢。观十方机.拟将普被。故无偏心。故上下文皆云。承佛神力。普观十方也。亦可普观物机.不慢旁人。普观诸佛.不偏一佛。欲令大众增净信者。是叙说意。谓众先有信.深渴所闻。今更示说正地二大.增益闻者.堪受正义。不如言取.名增净信。若准论经。更有增喜。彼经云。欲令大众重增踊悦。生正信故。以踊悦即是净信。故今畧无。论云。踊悦有二种。一义大踊悦。为得义故。二说大踊悦。因此说大.能得义故。(【钞】示说正地。该通二大。远公以示说为说大。正地为义大。乃成穿凿。)义名所以。深广称大。即是当法受名。说名诠表。因於此说.得彼义故。依所得义.故名为大。大之说故。依他受称。闻於二大皆踊悦者。因诠得旨。湛净无疑。法喜内充。故增踊悦。大意如此。然二大体相。贤首释云。此经宗要有六。一所依果海。如太虚空。二地智所证十重法界。如空所画之处。三根本智能证法界。如能依画相。四此地後得。随事起行。悲智不住。五诸地加行所起行解。为趣地方便。六寄法显成诸地差别。如第二地中.十善为正。三地禅支等。於此六中.前三合为义大。後三合为说大。古德因此。复辨可说不可说义。然下论自明因果二分.说不说义。非无眉目。故今叙之。於中先就义大。次约说大。後辨双融。义中有三。一约果海。可以总标.令人知有.名为可说。不可指斥示人.名不可说。二约证处。既此所证.离相离名。还云此法不可说闻。以此遣言之言.当彼法故.名为可说。有言斯遣.名不可说。三约本智。谓以遮诠易解.故名可说。直诠不逮.故不可说。(谓以空中鸟迹.喻於证智。说有空中之迹.即是可说。不可示其长短大小.即不可说。)摄论云。无分别智。离五相故。谓睡眠昏醉等。以直诠不到。故约遮诠以示彼法。二就说大中亦三。一约後得智。随事行相.可以言分别.是则可说。是出世间.故不可说。二约加行智。谓是意言观故.是则可说。观中行相.言不至故.名不可说。三约所寄法。可以寄此表示令人解十地.故名为可说。不可以此即为十地.名不可说。三约双融中。此上六中.各说即是无说。无说即说。无二俱融。准思可知。又果海离缘。故不可说。所证就缘.是则可说。二所证非修.故不可说。能证修起.是则可说。三正证离相.故不可说。後得带相.是则可说。四後得无分别.故不可说。加行有意言.是则可说。五加行观无分别.故不可说。寄法表地.是则可说。此上不可说.皆各不异於可说。以真理普徧故。可说不异不可说。以缘修无性故。是故下文.虽说一分。义亦不少。故论云。如实满足摄取故。意在於此。涅盘亦云不生生等.皆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故说不说.不可局执。余至下明。(上来叙意竟。)

○第二正显偈辞。有十二偈。大分为二。前七显义大。後五明说大。今初分四。初四偈。总显地智微妙。二有一偈。类地行微。三有一颂。寄对彰微。四有一颂.喻显地微。今初分二。初二总显地微。後二别显微相。今初。

如来大仙道 微妙难可知 非念离诸念 求见不可得

无生亦无灭 性净恒寂然 离垢聪慧人 彼智所行处

【疏】初正显地智微妙之相。故论云。此偈依何义说。依智地故。依者据也。云何知依智地。上来本分请分。皆依智地。後说分中。亦说智地。即今此中第六偈云。智起佛境界。亦依智地。明知此显地智微妙。非别明佛果。言微妙者.二偈总相。即前地智超言念故。余皆是别。别中初句是微体。余皆是微所以。於中难可知。总显所以。下六句别显所以。云何难知。此有二义。一说时难知。口欲辩而辞丧故。二证时难知。心将缘而虑息故。上大仙道.是所证说。大仙是佛。故言微妙。道者是因。修行证智之因。得大仙果故。六句别显微所以中。初句即说时难知。言非念者。非有念虑分别心者之境界故。何以非是念虑境耶。以此地智自体无念故。故云离诸念也。由上二义.如是圣道.名为甚微。下之五句.明证时甚微。於中复有总别。初句为总。求欲证见。难证得故。以无见无得。方能证故。下四句别。有四甚微。第一观行。第二依止。第三清净。第四功德。初句即功德甚微。不生者.契理出世故。不灭者.非一往灭。不舍利益众生事故。即无住涅盘。寂用无碍功德。次句即清净甚微。性离烦恼。非先有染。後时离故。名为性净。如此。则无不离之时。故恒寂然。即性净涅盘。言离垢者。即观行甚微。谓观智中离无明垢故。不同世间八禅为无明杂故。聪慧人下。即依止甚微。聪慧人者。登地以上有智之者。彼人之智.能行地智。(【钞】言依止者。为行依故。)何智能行。若就总就实.唯一实智。见一实谛故。若就别兼权.则通三智。一加行智。增上善胜解故。二根本智。增上善寂灭故。谓灭诸惑.证寂灭理故。三後得智。随闻明了故。云何行处。此之地智.是彼证智自证知故。依彼地智.说证智生。故说行为。非正证时有能所行也。上四微中。功德异小。观行异凡。依止清净.拣异外道自尊之者。以智断异故。前清净微是断德。不同彼有见惑及灭心想为清净故。依止即是智德。不同彼以六行而伏惑故。上依增胜。若通说者。并异凡小。

○第二两颂别显微相。

自性本空寂 无二亦无尽 解脱於诸趣 涅盘平等住

非初非中後 非言辞所说 出过於三世 其相如虚空

【疏】论云。此甚微智.复有何相。此徵体相也。是智有二相。初二句明同相。智体空寂故。後六句不同相。智位差别故。今初同中。上句总。下句别。总中.此是谁相。彼智相故。故言自体。此智自体.以何为相。谓本空寂。何以言同。此即性净涅盘。上同诸佛。下同众生。一切众生皆有此故。横同诸法。诸法皆如故。此如即是自体空故。一切皆以空为自性。智性色性.本无差别。一切皆有安乐性故。(【钞】安乐性者。即涅盘性。)下句别者。论经加一有字。云有不二不尽。释云。此智空寂.其相云何。谓离三种空摄。是真空相。三种空者。即地前空乱意菩萨。一疑空灭色。取断灭空。此失空如来藏。即损减也。二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三疑空是物。取空为有。今云有者。即初离谤摄。不谓断灭如兔角故。言不二者。即离异摄。不谓异此空智.更有异空。言不尽者。离尽灭摄。不谓有彼此自体。彼此转灭故。此明非灭有体之智.成有体之空。亦非空有物可转灭也。离此三空.即见自性本空。空如来藏。今阙有字。如何会通。以不尽摄之。谓有体故不尽无。则异於断灭。若无可尽灭。则非有物。义如前说。三种空义.如宝性论第四所明。二有六句明不同相者。即方便净涅盘。涅盘是果。此云何是。约分证故。又是所依果海。如下十山十德.不离海故。此当义大不可说故。今明地智。应是菩提。那言涅盘。若分相门。则所证为涅盘。今显相融。即智之性.为性净涅盘。智出惑障.为方便净涅盘。二而不二。难说甚深.良在於此。文中解脱是总。余皆是别。总谓净相解脱。故异前也。宝性论第四云。清净有二种。一自性清净。谓性解脱。即前同相。二离垢清净。谓得解脱。即此净相解脱。别中以别显总。别有二种。一何处得解脱。即经於诸趣也。此显所脱。谓烦恼为趣缘。业为趣因。生为趣果。故三杂染.皆诸趣摄。若脱因缘.则无生果。二云何解脱。即下五句。此明解脱之体。五句即显五种解脱之相。一等二际.是观智相。二断烦恼.是离碍相。後三体德圆备.即是涅盘之相。(五句即显五种解脱之相者。标也。下唯列三。後三合故。若具。应云三明般若。是观行相。四明法身。是转依相。五明解脱。是无碍相。今以後三合为涅盘。前之二义.亦三德开出。般若约决理边.即名观智。约契合边.即名观行。无间道断即断惑相。解脱道证.即证无碍相。故虽五句。但是三德。)言平等者。谓世间涅盘.平等摄取。非如声闻。一向背世间故。以世间之性.即涅盘故。中观云。世间之实际。即是涅盘际。无毫末差故。二断惑相者。谓三时无断。方说断故。故云非初非中後。(杂集第七云。从何而说烦恼断耶。不从过去。已灭无故。不从未来。以未生故。不从现在。道不俱故。此即三时无断义也。中观广说。即以三时门明无断义。无断即是性空。以有性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故成断义。)(第二断烦恼竟。)非言辞下三句明三德者。初句即般若。是观行相。谓无分别观.体绝名言.真智内发.不同声闻依声而悟。前云观智.约其决了。此云观行.约行契极。次句法身.是转依相。谓转无常依.云出过三世。故此微智.依常法身。论云。非如无常意识智。依止无常因缘者。此拣未转依时。今为所转依也。无常意识智.是彼能依。无常因缘.即是所依。持种本识.是无常因。所持染净诸种子等.是无常缘。依此因缘.起无常意识。今转无常识成妙观察智。转无常意成平等性智。以为能依。依彼本识如来藏性.真如法身.以为所依。论云。如修多罗中决定说者。是了义故。涅盘经说。转无常识.获常识故。诸大乘经.其文非一。问。所依本有.可得是常。能依修起.宁无生灭。若依唯识.所依常故.能依亦说为常。非自性常。是有为故。若起信等.始觉同本.亦皆是常。胜鬘经云。一切法常住故。(胜鬘经者。若别说三身。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则说化身。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即叹报身。一切法常住。即叹法身。是故我归依。总归三身。既云一切法常住。则上二身.岂非常住。亦同法华世间相常住。世间尚犹常住。三身岂得无常。)三其相如虚空.即解脱相。不同声闻.犹有智障。二障双亡.故如空无碍。三德之义.已见上文。然圆满在佛。圆教十住.即许开发。此中约因.即言分得。所依果海.等佛无差。(见上文者。即问明品。然下出现品.复当广明。然圆满在佛下。约位分别。即天台智者意。约圆教六即以明。一理即三德。谓一切众生平等共有。即三杂染。烦恼即般若。结业即解脱。苦报即法身。迷成三杂染。体即三德。二名字三德.谓於圆理。若因若果.解了分明。三观行三德。三德圆修。障无不寂。理无不照。寂照双流。彻见心性。又一空一切空.即是般若。一假一切假.即是解脱。一中一切中.即是法身。四相似三德。谓六根清净。身如琉璃。照法实相。业系不覉。五分真三德。如初发心住。得如来一身无量身。说法智慧。所作自在。六究竟三德。即是如来。今此即当分真三德。今云圆满在佛。即究竟三德。十住开发。即是分真。此中约因.即言分得。亦分真也。从十住初心.直至十地.皆名分真故。所依果海.即等究竟。)此不同相。由得前同。成斯不同。能显前同。令离障清净。无别不同。如融金成像。像非金外。

○第二一偈类地行微。

寂灭佛所行 言说莫能及

地行亦如是 难说难可受

【疏】於中上半。牒前地智离言.以为能类。下半正举地行.以为所类。初中。谓彼前地智。显二涅盘.皆言不及。寂即同相.性净涅盘.自性寂故。灭即不同相.方便净涅盘.要智缘灭.非约性灭故。此二涅盘.是佛所行。故言不及。行者。证也。言不及者。说听皆难也。何不直说无言。而云言所不及。若一向无言.何由悟解。令寻言求理。而知理圆言偏。故但云不及。下半所类者。谓非唯证智如是深玄。而令智眷属行.亦难说受。论云。地者境界观。行者智眷属。智眷属者。谓同行。同行者。谓檀等诸波罗蜜。言境界观者。如为境界。照达名观。此即加行。设地是地体。意在举地取行。故云地行。将此地智.修行檀等。故名同行。同彼事而行故。斯即後得。为证智眷属也。

○第三一偈寄对彰微。

智起佛境界 非念离心道

非蕴界处门 智知意不及

【疏】寄对彰微者。对闻思等以显微故。初句举法体。智是所起地智。即前五偈所明根本之智。起者。即加行後得。二皆观如。如即佛境。并为能起。次二句明难说。於中初句。非心数故难说。非念者。非思慧境故。离心道者。非报生识智境故。报生识者。如上违请中辨。後句明不同三科.有色心根境。故不可说。论经云。非阴界入说。论释非说云。离文字故。今经畧无说字。门即是说。故法华中以说为智门。下句明不可闻。智知者。唯证智知故。意不及者。如闻取故。即依智不依识也。

○第四一偈喻显地微。

如空中鸟迹 难说难可示

如是十地义 心意不能了

【疏】上半喻。下半合。此中喻者。不唯取空。余处虚空.不为喻故。不唯取迹。砂土上迹.不为喻故。正取空中鸟迹。论云。鸟行空中.迹处不可说.相亦不可见者。总显喻相也。处即迹处之空。相即空处之迹。不可示其长短大小令见。不可说为有无等。此中迹处之空.以喻证智。空处之迹.以喻阿含。故论合云。如是鸟迹住处.名句字身住处也。何以不可说。论云。虚空处鸟迹相不可分别故。意云。鸟足履砂.则有迹及处。由履空故.处迹难分。名句字身亦尔。菩萨证智所摄.故不可说闻。若说若听.心意不能了也。故以证摄教。如空摄迹。令名句等。非如声性也。以是证智之名等故。上明粗相非有。顺喻不可说闻。後明细相不无。以喻可证。论云。非无虚空行迹故。谓迹处之空.异於余空。喻非无地智。空处之迹.异於无迹。喻非无名句字身。以有鸟行.必有迹故。故论云。非无地智名句字身。即双合也。谓有诸圣亲证如故。证尚不无。况於言教。又以空摄迹.迹不可示。以迹摄空.空亦非无。喻以证摄教.教不可示。以教摄证.证可寄言。喻意正尔。若欲开鸟异迹。则鸟喻言诠。迹喻差别地相。则有三事。而迹处中。以迹随於鸟.迹相非无。以迹随於空.迹相非有。喻以差别随於诠.差别非无。地相随於证.差别非有。若更开迹处之空异太空者。则迹空喻证智。太空喻果海。迹空随於迹.地智可说。迹空随太空.则地智离言。虽通此义。在论无文。若以迹喻证智。如前风画中辨。(【钞】言如风画中辨者。以上空中风画.例同今迹故。然彼处本论。但以风画喻阿含。所依之空喻证智。然其阿含.约言教说。次下疏云。若将二喻喻所诠者。仍有两重。一以风画喻地相。所依空喻证智。二以风画喻地智。所依空喻果海。今取例第二意。然其风画三徧用之。方成四事。一喻言教。二喻地相。三喻证智。兼所依空.喻所证十如。四太空喻果海。然其风画.离於空中风画.无别风画。如鸟异迹故。无空处之画。以喻地相。画喻能诠。)以斯鸟迹之喻。映下十地之文。则寄位浅深之言。施戒禅支之类。一文一句.莫不深玄。岂谓地前为深地上为浅。故论总结云。此中深故.示义大踊悦。此中鸟迹.亦双喻教证.难说难闻。何异请中风画之喻。故论云。云何复说。论答云。汝等不应如声取义。此意云。上喻及法.是显默不说之意。此中喻及难说.诫众舍着.许为宣说。意不同也。若以着心.随声取义。有五过失。一不正信。以随言解.不称实故。二退勇猛。不能忘相趣实理故。三者诳他。以己谬解为人说故。四者谤佛。指己谬解是佛说故。五者轻法。以浅近解.解深旨故。谓法如言.不殷重故。意令大众自知。无此五过。所以酷明难说难闻。今人以地上为浅者。并陷斯五失。故叹难说闻。则翻斯五失.以成五德。已说深义。令生正信。

○自下第二复显说大。令生正信。五偈分三。初一偈半。正显说大三成就义。二有三偈.彰己无过.诫众除失。三有半偈.示说分齐。但是说因。今初。

慈悲及愿力 出生入地行 次第圆满心

智行非虑境 是境界难见 可知不可说

【疏】言三成就者。一因成就大。谓慈悲愿力为起行本。故名为因。二因渐成就大。谓闻思慧等为出世智因。起之不顿。故名为渐。三教说修成就大。谓即修慧。真修契实.如於正证。可寄言诠。故名教说。教说二字.正拣义大。非如果分不可说故。因成就大.即初二句。慈悲是利他。愿通二利。力通上三。以二利熏修。不同二乘。故名为力。下句即二利之功。出生地行.正是因义。二因渐成就大.即此第二字。论云。说闻思慧等次第。乃至能成出世间智因故。此云等者。通有二义。一者等上。以其修慧是第三大。故不等之。二者等修。修有二种。一者缘修。属此门摄。二者真修。属第三摄。由等义有包含。故但云等。不尔。何不但言闻思修。而以等替修。三圆满下。明教说修成就大。此有二种。一满足修。即初八字。二者观修。即後两句。真修位极.世虑都寂.能满地智.名满足修。真智内发.寂照分明.名为观修。初即称性寂然。後即寂而能照。犹莹明镜.垢无不净.如满足修。鉴无不彻.如彼观修。此二种修.望於真证。犹彼等妙。等觉等於妙觉.而但是因圆。妙觉舍行.方称果满。此亦然也。二修如於出世.但是因分之终。正证舍修.方名果分。诸有智者。请鉴斯旨。文中虑即闻思。智即真修之智。心即真修心体。谓若无闻思缘虑之心。方名真修之心圆满。故唯真修之智所能行耳。次观修中是境界者。即真修之境。难见者。非闻思能见。可知者。唯真修自心寂照方知。知即见也。既难可见。亦难可说。而随修以显.说大中收。不同果分.但是深义。(【钞】既难可见下。通妨。妨云。既难见闻。何不义大中收。後而随修下。会释。)

○第二彰己无过.诫众除失。

佛力故开演 汝等应敬受 如是智入行 亿劫说不尽 我今但畧说 真实义无余

一心恭敬待 我承佛力说 胜法微妙音 譬喻字相应 无量佛神力 咸来入我身

【疏】分二。初半偈总明。後二颂半别显。今初。由说听者各有二过。不能得证。故并彰离。说二过者。一佛不随喜说。今云佛力开演。则知佛已随喜。二不平等说。今云汝等应受。则情无彼此。听二过者。一见诤过。言我法是。彼法非。如是执着种种诸见。二於说法者不生恭敬。今令敬受.双离二过。谓敬法故.无见诤过。以敬人故.无第二过。第二别显中。上虽离四过。事但有三。一承力。二开演。三敬受。今三段广之。初一偈广开演。次一偈显敬受。後半偈显承力。今初。上但云开演。未知广畧。今显略而非广。上半显智入之行深玄。广说不尽。言智入行者。地法为所入。证智为能入。行此智行.则入地法。又智入是证智。行是事行。下半今虽畧说.摄广无遗。真实者.即智入行也。无余者.若事若理.无不具故。第二显敬受者。即示恭敬相。初句正明。三句出因。恭敬有二。一身正恭敬待。如威仪住。堪受说法故。二心正恭敬待。如心决定.堪能忆持故。心敬则身必恭敬。偈但云心也。下释恭敬所因。谓由善说故。初句对人彰己善说。说之一字.论经名善说。善说者。对於当机.无谄无憍慢故。承佛力者。示己无增上慢。不言齐佛故。次二句对法彰己善说。胜法二字.即是所诠。次六字是能诠。其相应二字.通能所诠。文虽三节。义乃四重。一今之所诠.示现何事。所谓胜上地法。故云胜法。二复徵云。所诠是地。能诠多种。或以色香威仪进止.皆为能诠。为用何法为能诠耶。故论云。以何事。答云。我用八种梵响微妙音声以为能诠。不用香等。故经云微妙音。三复徵云。用此音声。复有多种。为直尔用。为喻类显。故论云。云何事。答云。非直尔显。寄喻类明。故云譬喻。然喻有二种。一是譬事为喻。如下节节引金庄严具大海珠宝等。二借法相事.况出於理。晓喻时听。亦名为喻。今通此二。四复徵云。虽知喻显。喻亦多种。为依世间不善文字而为喻耶。为依出世善字喻耶。故论云。依止何事。答云。依於善字。经阙善言。论经具有。云何相应。通能所诠。一以妙音声与喻相应.是约能诠。二约善字与理相应.是通所诠。故论云。善字有二种。一随方言音.善随顺故。二字句圆满.不增不减.与理相应故。又与能诠三事相应.则与理相应也。(【钞】三事.即声字譬喻。)第三广承力者。论云。前言承佛神力。未说云何力。故说此也。无量佛者。畧有三类。一是主佛。二十方金刚藏佛。三十方一切佛也。

○第三示说分齐。

此处难宣示 我今说少分

【疏】於中上句牒前所请。兼结上来义说二大.为此处也。难宣示义。广如上辨。下句许说少分。论上解云。前言十地如是。不可得说闻。今言我但说一分。此言有何义。是地所摄.有二种。一因分。二果分。说者。谓解释。一分者。是因分。以於果分为一分故。然因果二分.古有多释。全乖文旨者.今所不论。有可通者。正而用之。直望论意。即指义大为果分.故不可说。说大为因分.是则可说。更以义取.畧有二种。一唯就十地以明。以证智为果分。方便寄法等并为因分。此复二义。一以修证相对。则方便造修为因分。息修契实为果分。二以诠表相对。则以寄法显地差别为因分。真实证智为果分。如初三地寄同世间。次三寄二乘及禅支道品等。令众因此表解地义为因。所表证智。是此因之果。斯皆证智.言所不及.故不可说。如彼鸟迹.同於虚空。方便寄法.可以言显.故云可说。如空中鸟迹。约鸟说异。是以一迹通有二分。即可说不可说也。二约究竟佛果。对普贤因说。义通一部。谓即此证智.冥同究竟果海为果分。如迹处之空.不异太空。地相之因.同普贤因。以广说.则有无量差别事.殊胜愿力.复过於此故。是则迹处之空.随於空处之迹.亦有说义。地智亦可寄言标举故。问。上论云。是地所摄有二。如何说为究竟果耶。答。岂不向言冥同果海。故上论云。此智是谁证。偈言佛所行故。又上加分云。不思议佛法。又地影像分云。彼十大山.因大海得名。大海亦因十山得名。菩萨十地亦尔。同在一切智。因一切智得名。彼因果相顺故。是知论主亦用究竟之果为十地摄。

【论】此中大意有十。文自具足。不须更释。其十事者。一诸佛摩顶.明印可许说。二总举十种地名。三默止待请方宣。明法可贵.不轻授物。四解脱月知时而三请。五金刚藏菩萨恐器劣而三止。六大众咸同请。七明堪闻者.诸佛所加。不堪者.元自不闻。八明光台出音劝说。九明佛光灌顶。十明金刚藏菩萨辞退。法深难说。畧说少分。大意明此十地体。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一地.互作依止故。是故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总有十地行门次第。为以一个如来自在无碍大智。同行一个十波罗蜜以为方便进修故。总是初会十普贤法故。是故解脱月菩萨.以字母等.喻一切书字及数说.无离字母。一切佛法皆以十地为本。明此十地法.通因彻果。不离如来根本智。依十普贤行.修差别智故。满萨婆若海故。是故从初举果劝修中。放眉间光。名菩萨力智光明。入佛足下轮中。用成十信。今还於如来眉间放光。名菩萨力焰明。灌金刚藏菩萨顶。用说十地。足下光明.以果成因生信。此光明说十地。是所信之果终。是故今还放初所信之十地智果之光。用灌加持金刚藏菩萨顶。令说此十地之行。从顶入者。明十地是一切菩萨中道智果顶故。至一切智之尽处故。是故如来出现品.法界品.总於如来眉间放光。总明果体智光圆满处故。又光从顶入者。明以从智顶处世行悲.称十回向中所发大愿.令行满故。明此十地.长养大慈悲门.赴所愿满足故。是以善财知识.以十女天表之。十一地明悲满从智.徧利众生。以佛母摩耶生佛表之。须妙得其意。方可成信解之门.升进之路。不穷大教.无可指南。

○自下大文第七明说分中。三门分别。一来意。谓请仪既终。已示分齐.彰其地实。地实难明。寄显在相。相即因分。从此已下。广明地相。令寻相得实。故有此来。又请分生其正解。此後显其行修。故次来也。

○二释名。演畅宣陈十地差别。故名说分。以上请分.通请十地。对请辨说.理必宜通。为欢喜在初.受斯总称。故论云。自此以後。正说初地。既有初地说分。即知十地皆有说分。

○三释文者。十地即为十段。就初地中。七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断障。四证理。五成行。六得果。七释文。

○初来意者。十地之中.最初断障证理。得圣性故。

○二释名者。此论所释.已见本分。当经有释.备於下文。今引他部.成立正义。唯识第九云。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此有三义。一得位。二证理。三成行。由此三故.名极欢喜。

○三所断障者。唯识第九中.异生性障.是此所断.谓二障中分别起者。依彼种立异生性故。二乘见道现在前时.唯断一种.名得圣性。菩萨见道现在前时.具断二种.名得圣性。此言异性.即是凡夫。梁摄论中.名凡夫性。此论本分中.名凡夫我相障。此障障於初地。上来就能起烦恼是根本故.说断二障。若具说者。亦断恶趣诸业果等。由斯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执着我法愚。即异生障。二恶趣杂染愚。即恶趣诸业果等。此业果等.虽非是愚。愚品类故。下九地中.愚皆准此。

○四所证理者。由断前障.证徧行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梁摄论中.名为徧满。徧满一切有为行故。意明无有一法非二空故。此地最初。偏证徧满。

○五所成行.畧有四种。一约增胜.修成施行。二约所成.起十大愿。三约修成.谓信等十行。四约实行.谓十度等行.无不皆修。余所修行.释文自显。(【钞】二约所成者。大愿昔发。至於初地.能如愿作。故称所成。复名为行。谓信等者。即净治地法。文在行校量中。一信。二悲。三慈。四舍。五无有疲厌。六知诸经论。七善解世法。八惭愧庄严。九具坚固力。十供养诸佛。依教修行。)

○六所得果。畧有四种。一得当地满时调柔等四果。二得檀行成大财果。三依摄论通达障空。得一切障灭果。四通论得唯识三性三无性理智及奢摩他毗鉢舍那等果。然上诸门.多依行布。若约圆融.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一行一切行。一得一切得也。

○第七释文。分二。先长行。後偈颂。前中.若直就经文.应分为二。初明地法。後佛子菩萨住此地多作阎浮提王下。地果。前中先广明。後佛子是名下。总结。前中有三。初明入心。次佛子此菩萨以大悲为首下。明住地心。後佛子菩萨住此欢喜地已.以大愿力得见多佛下。明其出心。十地之文.大体皆尔。故依慈氏论.於十地内.皆有三心。仁王上卷亦云。地地上中下三十忍。地地中.始生.住生.终生.不可得等。理必然也。而论以出心为调柔果所以。至下当明。今且依论判。长行中二。先明初地说分。後佛子菩萨住此下。校量胜分。前中依论总有百句。分为三分。初四十句明住分。二佛子菩萨住欢喜地下三十句。释名分。三佛子此菩萨以大悲下三十句。安住地分。若通取校量胜。即为初地四分。初云住者。出世菩提心生。坚守初地。更不退失。故称为住。即始住入心。初虽住地。未得名善。更起信等。地中善住。故名安住。即地中正住。及後一分。并是住心。其释名分。十地应齐。但从义显.偏释三地。谓初.及八.十。余畧不论。以初地是得圣之始。释名故用初。八地无功用初。法云菩萨地尽。名无数劫满。故偏释也。然十地中.既三心齐证。则地地之中.皆摄前之三位。此中住分.摄发心住。其释名分.摄欢喜行。後之二分.摄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皆文义相顺。如文思之。今初住分。文分为二。初别显住法。後菩萨住如是下。结住入位。前中四十句。分四。初十依何身。次十为何义。三有十句以何因。四有十句有何相。初谓深种善根为所依身。次为得佛果为所缘境义。上二皆发心缘。三以大悲为发心之因。四以过凡得圣为发心福利之相。瑜伽四十七。亦有四相。论依经造。故同於此。又此四事.即三种菩提心。深种善根是深心。次为求菩提是直心。三即大悲心。具此三心。成後入地之相。又此四段.各具含三心。可以思准。今初依何身十句。

佛子。若有众生深种善根。善修诸行。善集助道。善供养诸佛。善集白净法。为善知识善摄。善清净深心。立广大志。生广大解。慈悲现前。

【疏】初总。余别。总云若有众生者。是具行之人。依地持论。是解行人。有如是心。则入初地。入已。此心常现在前。下诸地中.初之十心.类此可知。言深种善根者。正是总句。论经名厚集。集即种也。若约圆融。则不定时数。若依行布。谓一僧只。已积资粮。故云深种。别有九种集。前六护烦恼行。後三护二乘行。前中即增上三学。初戒.次定.余四是慧。慧中.前三如次.是闻思修。後一所成出世之智。後三中.初二护二乘心。谓大志护狭心。大解护小心。後一护二乘行。已知其意.云何九集。一行集。即经善修诸行。善作眷属持戒故。三聚非一.故名为诸。不净尸罗.不生三昧。故首明矣。二定集。即经善集助道。善作眷属三昧故。即明得等。及四静虑。以定亲资慧.故名助道。皆云眷属者。慧为主故。三亲近集。即经善供养诸佛。供佛为欲集闻慧故。四聚集。即经善集白净法。聚思慧善思量波罗蜜等诸善法故。谓依闻思彼若名若义.自性差别.有上下故.成煖顶位。治诸蔽漏.故云白净。五护集。即为善知识善摄。由内修行实证.得外教授故。修行实证.即如实智。亦分上下.立於忍位.及世第一。上五皆同加行。下四皆已入地。(【钞】谓依闻思等者。以前之五集.明四善根。古来诸德.皆云权教似小.拟议立四。华严即无。然华严正约四十二位。文无彰灼四善根名。论无释文。义旨含有。是约五位收摄之义。且十地皆有十句加行。起十种心。此心未满。犹属初地。满成二地。二地加行。十心未满。属於二地。满属三地。下七皆然。未知初地。亦起十心。十心已满。即入初地。未满属何。例於下九。即在地前。回向会竟。既非回向。当属何人。为加行位.理极成矣。又上深种善根之人.地持判属胜解行人。有如是心。即入初地。明知未具是地前也。今约五位。初地加行.属加行摄。况论释十句。前五约闻思修等。第六方名净心集者。前为加行。文理更明。虽局初地。而以地前望於地上。即为十地之加行也。故於十地.总有三处总集方便。谓初地。八地。及与十地。然初地方便.复有二种。一收三贤.皆为趣地之远方便。二者取加行为近方便。三贤别会.已广说竟。今为加行.於理无违。复有人言。此中十句.唯属初地。四加行位.总属十地。斯人不晓。唯识论文云。为入见道.复修加行。明知即是初地加行。故四加行义.通於总别。勿复粗心。言四加行者。唯识第九偈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论曰。菩萨於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起加行。伏除二取。谓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取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六净心集。即善清净深心。以得出世间正智。於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名为善净。智能契理.故曰深心。七广集。即立广大志。深心广利故。八信心集。即生广大解。以求一切智智故。九现集。即慈悲现前。谓多行慈悲。无时暂舍。故云现前。然小乘无求佛意。故於护小心中。明自利心。求一切智。小乘亦有自利三学之行。故今护行之中。但举利他慈悲。於中慈依苦苦.坏苦。以正在苦.思愿乐故。悲依行苦。拔彼妄乐.不知行苦之所迁故。三界不离三苦。故为慈悲之境。又明与乐即能拔苦。故慈依二苦。拔苦即与真乐。故悲依行苦。已知总别。集为同相。戒等异相。畧说为成。广说为坏。如上具明。

○第二为何义者。为求佛果。先别显求果之相。後佛子下。总结发心。

为求佛智故。为得十力故。为得大无畏故。为得佛平等法故。为救一切世间故。为净大慈悲故。为得十方无余智故。为净一切佛刹无障碍故。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为转大法轮无所畏故。

佛子。菩萨起如是心。

【疏】十句。初总。余别。总云佛智。谓无上智.知断证修故。约无作四谛。说此四别。修究竟故.亦得名修。(【钞】总云佛智等者。上句举经。谓无上智.即论总指其体。知断证修故。论别显其相。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苦是报法.不可言断。但可言知。以令生厌。集则可断。灭是理法.但可云证。道是心法.可以进修。约无作者。此疏释论。拣非权小。如四谛品。言修究竟故者。释妨。恐有问言。既是佛智.何得有修。通意可知。)此智差别有九种。皆悉求之。一力佛智。问记为业。以十种力.随机答故。(一问记业。记即答也。)二无畏佛智。破邪见业。拣异菩萨。复称为大。三平等佛智。得人法无我.教授众生证入之业。(三中平等有其二义。一二无我理。生佛平等。二令众生平等皆证。)四救佛智。以四摄法化众生业。五净佛智。能为救摄因业。慈悲净瞋恚故。(五中救摄因者。由慈净瞋。能用四摄。广利乐故。)六无余智佛智。常以佛眼观世间众生业。十方徧观。故云无余。七无染佛智。若顺今经。以无障碍智.严其依报。自然应化。令其信乐为业。论经阙於净刹。八觉佛智。一念知三世众生心心数法为业。九转法轮佛智。解脱方便善巧业故。言善巧者。於百亿阎浮提同时转大法轮故。法轮即是能令众生解脱方便。然上九句.皆先标智体。後显其业。初三自利。後六利他。利他之中.四摄是利他之行。慈悲是利他之心。後四利他之智。二总结发心中。言起如是心者。若直望经文。即指前十心。而论云。即是本分中愿善决定者。上求佛智.即是愿故。前本分中。指此文云。愿善决定者。如初地中发菩提心。即此本分中愿者。即指此文。前指於此.即摄上之十句佛智。此指於前.即摄前文六决定义。彼是总句中指。此是总结中指。总摄别故。(【校】疏释经十方无余智云。十方徧观.故云无余。案今经除丽藏及北平刻纲要本外.皆误作十力无余智。纂要亦同。兹据丽藏改正。与晋经论经探玄记及疏释合。)

○第三明以何因。生如是心。意云。何因求大菩提。谓以大悲为众生故。

以大悲为首。智慧增上。善巧方便所摄。最上深心所持。如来力无量。善观察分别.勇猛力.智力.无碍智现前。随顺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

【疏】十句.初总。余别。别有九种大。一增上大。细行苦智慧增上生故。谓若了苦苦坏苦.智非增上。论又云。智者。因果逆顺染净观故。此约了事名智。论云。慧者自相同相差别观故。此约了二谛通理为慧。复是一门别义。言自相者。因缘之有.是法自体故。同相者。二空真如.等一味故。念生迷此.故起悲心。同六地中大悲增上观。其逆顺等.亦如六地广明。二善巧等。即摄大。四摄曲巧.随宜摄故。三最上下。淳至大。淳至即最上义。谓向发大心。许尽生界。无尽利益。故曰深心。缘此悲增。淳厚至到。故云最上。常以此二.持此菩萨。四如来力无量者。无量大。摄取如来无量神力。生物信故。五善观等。即决定大。於上妙法.决定信解.令善观分别。於诸众生.决定能度.为勇猛力。於所治障.决能对治.为智力。无碍智现前.通结上句。六随顺自然智.即随顺大。七能受等.即受持大。能取大胜法.授与众生故。大包一切。胜即佛法。授与即教化。智慧故能授。八广大如法界.即最妙大。摄受胜妙功德故。九究竟下。住尽大。无量爱果因.尽涅盘际故。为成十句。合於此二。後之二大.如本分说。但前云无常爱。此云无量者。胜用非一故。上九大中.前七悲体。次一悲德。後一悲能。七中前三自分。一拔苦智。二拔苦行。三拔苦心。後四胜进。

○第四有何相。正显得位福利之相。

佛子。菩萨始发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如来家。无能说其种族过失。离世间趣.入出世道。得菩萨法。住菩萨处。入三世平等。於如来种中.决定当得无上菩提。

【疏】文有九句。初总。余别。总云始发如是心者。指前二段。即得超凡夫地者。以得出世间圣道故。超即过义。二入菩萨位下。别。有八种过。论皆先法後喻。此入圣位。生如来家。如世王子。生王家故。故句句皆有相似法言。一入位过。初成出世间心。如始住胎相似法故。瑜伽住品.名入菩萨正性离生。二生如来家者。即家过。生家相似法。谓如世人.虽受胎报。若在凡家.不足为胜。要在王家.方为显胜。菩萨亦尔。若在外道法中出家.不足为胜。今得佛所证法。方为尊胜。梁摄论云。生法王家。具足尊胜。下诸句例.皆蹑前拣胜。三无能下。种性过。子相似法。大乘行生故。谓大行成立。如得王体分。堪绍佛种。是子义也。非贱非客故。梁摄论云。以过二乘.及世间种姓故。四离世下。道过。以非有漏故.离世间趣。如非鬼畜等王之体。成无漏故。入出世道。如要人王之体分故。梁摄论云。永不作杀生等邪行故。五得菩萨法.即法体过。以同体大悲为菩萨体故。以化他事.即是自事。若无大悲。法身不具。如拣异残缺。瑜伽云。设有问言。菩萨以何为体。应答。以大悲为体。六住菩萨处者。处过。谓不住道。是其住处。不同凡小。染世舍世.以滞二边。如世王子。不处鄙陋。七入三世平等者。业过。谓证平等真如以资慧命。拣无滋味。则寿命夭促。不任绍继故。是命相似法。八於如来下。毕定过。佛种不断.显因毕定。得无上道.显果毕定。如世王子。虽依正精胜。志气不立.所作不成。今志气成立。决定绍位。名成就相似法。

○第二结住入位。

菩萨住如是法。名住菩萨欢喜地。以不动相应故。

【疏】住如是法者。指上四段。名住欢喜地者。是初住地义。以不动相应故者。释成住义。一证真理不复失故。二乘异道不能动故。然不动有五。一种子不坏名不动。即种性地已上。二起行不退名不动。即此初地已上。地持云。初地已上.如明分月。日夜增长。善法不退。亦复如是。三空有无间不动。即七地。四无功用不动。即八地已上。五究竟不动。即佛地也。(初四十句明住分竟。)

【论】从佛子菩萨始发如是心已下。有五行经。都结菩萨能发此三十种广大志乐。始发如是心。即超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如来家。此一段通收前十住中初发心住。同此十地中初欢喜地。生如来家。为佛真子。为明同乘一如来智慧为体故。明五位中差别行.及差别智。无前後始终.一时同进故。非同三乘逐情法故。法行虽广。是一佛智.印诸法非前後故。故此十地法.返成前十住十行十回向法。非是此十地别有法来。犹如萝菔。从根生叶。复以叶滋根。亦如种谷。以果生苗。苗熟果成。还初果也。如善财见慈氏如来。慈氏如来还令却见文殊。明果不离因中果也。又如人初生。至三十而长终。但以长初生为大故。非别有大来。又初生至老大时无先後也。以智为先导。非情所收。无先後异也。此一乘五位法门.智为先导.无前後故。五位之行教.辨升进同异差别。虽立升降差殊。但明一法界智中阶级。非如情见阶级故。以智照之可见。亦如龙女。一刹那际三生。具行成佛是也。三乘之种.不体会法华经会权就实之意。返云是化。要经三只劫。方得成佛。此是法界大智宅外门前之见也。犹住草庵。且免三界粗苦之乐。得三种意生身。住火宅门外。权设三车。是以几案有凭据之乘。以净土秽土有二别故。未入法界大智。生死涅盘无依住故。若智悲无限。佛本报居华藏海宅故。以众生海即佛海故。众生智是如来智故。於一毛孔.以智所观.一切刹海凡圣同在其中。於一刹那中.普见无限三世劫海.无有始终。不同权教。定时劫净秽。全作差别法故。此经十地之法门。莫以三乘留惑.或以愿力.不取净土.留身秽境.以悲化众生等解。皆不称此之法界普光明大智本宅之门。须改三乘之见网眇目者。令圆灭存留惑及净秽土之漏身。始可称智身之广大。入此不动广大智身。方名欢喜地.不动相应也。亦是十信中不动智佛为体。十住十行十回向随升进立名。至此位.归本名故。论主乃为颂曰。无限智悲成佛德。佛以智悲成十地。还将十地成诸位。前後五位加行门。不离十地智悲起。是故十住初发心。发心即入十地智。虽然五位方便殊。只为成熟十地智。犹如迅鸟飞虚空。不废游行无所至。亦如鱼龙游水中。不废常游不离水。如是五位行差别。不废差别不离智。所有日月岁差别。以智法印无别异。体智不成亦不坏。以明诸位除习气。了习无习悲行成。万行常兴无作智。如无碍智是观达。无碍因观行所成。

○大文第二释名分中二。一总标。(【钞】释名分者。此中论有生起云。已说住义。次说释名。云何多欢喜。示名欢喜。(此问得名。)以何欢喜。(此问喜相。)此地中菩萨欢喜。复以何念。(此问喜因。)初说十句。(此答喜相。)後说二十句。(此答喜因。)释曰。上论疏已摘用。故不并举。恐寻论者。怪不见文。故此具出。)

佛子。菩萨住欢喜地。

○二别显。於中分二。初正明喜相。後佛子下。出喜所因。然喜相对依何身。以深种善根.得此位故。後喜因中。有念当得喜。对为何义。以所求果.定当得故。有念现得喜。对有何相。以现离凡得圣故。其第三以何因。悲心恻怆。喜义不显。故不对之。今初正明喜相。

成就多欢喜。多净信。多爱乐。多适悦。多欣庆。多踊跃。多勇猛。多无鬬诤。多无恼害。多无瞋恨。

【疏】喜相中十句.初总余别。总有三喜.云多欢喜。一心喜。谓入观之心适悦。二体喜。出观喜受相应。三根喜。由前心体。欢喜内充。外及五根.轻安调畅。故此喜者。亦名为乐。又内及观心.即无喜之喜。不同二禅浮动之喜。故梵本他经.多名极喜。喜之极故。别中九。一敬喜。证三宝体。得不坏信.增恭敬故。二爱喜。乐观真如法故。上二即喜行之心。即是心喜。次三正是喜之体相。三调柔喜。身心徧益。皆适悦故。即六根喜。四庆喜。自觉所证。胜地前故。此句论当第三。前觉後悦.义甚次第。五踊跃喜。身心徧益。增上满足故。增上过前。是踊跃义。六勇猛喜。自知堪受菩提。去果不遥。故云勇猛。此一喜能。上六皆自行喜。下三化他。离於喜障。(【钞】此一喜能者。喜行成就。能摄菩萨。故名为能。此与念当得喜有何异耶。答。念当逆念当果。此念念之自能。故不同也。)七无鬬诤喜。自心调伏故。论义解说时.不令自他心扰动故。八无恼喜。化摄众生时.但以慈柔。不恼他故。九不瞋恨喜。见不如说行。当时不瞋。後无恨故。

○第二彰喜所因中二。先念当得故喜。後念现得故喜。各有十句。今初。

佛子。菩萨住此欢喜地。念诸佛故生欢喜。念诸佛法故生欢喜。念诸菩萨故生欢喜。念诸菩萨行故生欢喜。念清净诸波罗蜜故生欢喜。念诸菩萨地殊胜故生欢喜。念菩萨不可坏故生欢喜。念如来教化众生故生欢喜。念能令众生得利益故生欢喜。念入一切如来智方便故生欢喜。

【疏】初总余别。总云念诸佛者。论云。如佛所得。我亦当得故者。文中虽皆念他。并是以他类已。故判为念当得也。若别显义相。统收十句.不出因果人法.一佛。二法。是果中人法。後八皆因。初一是人。谓二地已上。乃至普贤之位。余七是法。於中更有总别。菩萨行为总。别中六句。次第显前菩萨行。一以何法为所显。谓波罗蜜净。以是行体故。二彼之行体。显相云何。谓一地去一垢。净一度。即菩萨地殊胜故。三何谓此行全显。谓第十菩萨地尽。去障尽故。则行不可坏。上三自利。余三利他。皆法云之行。一能受诸佛法明.为教化法。二能云雨说法.则众生得利益。三受佛智职。入大尽等。是一切智行。亦可後三通於诸地。又上十句.初佛。次法。余皆是僧。僧中有人有德。可知。

○第二念现得中二。初正明所念。二何以故下。随难徵释。今初。

复作是念。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故生欢喜。亲近一切佛故生欢喜。远离凡夫地故生欢喜。近智慧地故生欢喜。永断一切恶趣故生欢喜。与一切众生作依止处故生欢喜。见一切如来故生欢喜。生佛境界中故生欢喜。入一切菩萨平等性中故生欢喜。远离一切怖畏毛竪等事故生欢喜。

【疏】前中十句。初总。余别。总云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者。转离一切凡夫取着事故。然事有粗细。粗则外六尘境。通是一切凡夫取着境故。细谓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亦为地前凡夫取着境故。别有九种转离。然此九种。对前有何相中总别九句。文虽不次。法体全同。以是念前福利相故。故论二段之中。皆以相似不相似拣。谓与地前不相似故。(【钞】总别九句者。初即第二生如来家过。二即总句超凡夫地。三即第一入菩萨位入位过。四即第四离世间趣得道过。五即第五得菩萨法法体过。六即第三无能说其种族过失种姓过。七即第六住菩萨处处过。八即第七入三世平等是业过。九即第八於如来种中决定当得无上菩提名毕定过。余八全同。唯第九舍转离相。文小不同。故疏会释。)九中一入转离。经云。亲近一切佛。以了法如。常见佛故。此显事不相似。谓即前生如来家.以佛法为事。不似凡夫六尘事故。二远转离。三近至转离。此二示自身不相似。谓初即过凡夫地。识为身故。後即入菩萨位.智为身故。四断转离。即行不相似。谓离世间趣行。行出世净行故。五依止转离。即迭相依止不相似。谓得菩萨法。大悲为体。依众生起。还与众生为依。不同凡夫不起悲心。不为他依故。六近见转离。是他力不相似。谓以大乘行成种性无过。见佛得助道力。不似凡夫。非器不得故。七生转离。即处不相似。谓不住道是佛境界。亦菩萨住处。依之起行.名生其中。八平等转离。即生业不相似。谓证三世平等之性。以资慧命而生智业。不同凡夫杂染业也。九舍转离。即成就不相似。谓成就离障毕定胜位。舍约离障。成约得位。即前第八毕定过。成就相似法故。由离怖畏。决得无上菩提。前就行位。此就断位。言怖畏者。论云。不爱疑虑忧想。共心相应故。不爱是所畏事不活等五。令心憎恶故。疑虑忧想.正是畏体。所畏不定.便生疑虑。所畏决定.便生忧想。由心畏故.相现在身。名毛竖等。(即前第八下。会通前文。此断前行。故须会释。谓前明者。志气成立。决成菩提。於如来种中。即是行义。行断虽殊。决成菩提。义则同矣。)然此九句。与有何相.文同符契。皆已义引.不得异解。由上诸义不相似故.名为转离。非唯离障.名转离也。

○第二随难徵释。由舍转离。文义广故。重徵释之。

何以故。此菩萨得欢喜地已。所有怖畏悉得远离。所谓不活畏。恶名畏。死畏。恶道畏。大众威德畏。如是怖畏皆得永离。何以故。此菩萨离我想故。尚不爱自身。何况资财。是故无有不活畏。不於他所希求供养。唯专给施一切众生。是故无有恶名畏。远离我见无有我想。是故无有死畏。自知死已。决定不离诸佛菩萨。是故无有恶道畏。我所志乐。一切世间无与等者。何况有胜。是故无有大众威德畏。菩萨如是远离惊怖毛竪等事。

【疏】义有四重。谓怖畏与离。各有因果。而文分五节。一总徵。二列名总答。三转徵。四举因显相。五菩萨如是下。结酬初徵。今初。徵意云。何以此中说离畏耶。二答意云。以五怖畏是初地障。得初地时。法尔离故。又离此即是此地利益。翻畏名喜。此相最显。故於释名分中辨之。三转徵者。此之一徵.文含四意。一云.何以名为不活等畏耶。二云.何因而有此五畏耶。此二是怖畏因果。故论上生起云。何者是怖畏。云何怖畏因。三何以名为得永离耶。四因何令此得永离耶。此二离畏因果。若得离因。自然无果。故论上云。远离此因.无怖畏故。四举.因显相者。谓正举离因。显离果相。反显畏因.及畏果相。故通有四意。酬前四徵。如不爱自身。何况资财。是离不活因。则反显爱身资财。是不活畏因。若不畏不活。即是离畏果。则反显畏於不活。是此畏果。余四例然。又此离因.即是能治。其怖畏因.即是所治。五怖畏果.不活与死.二相何别。惧无资缘。身不存於朝夕。名不活畏。惧其因尽。正舍报时.名为死畏。大怖之极.无过死故。又不活通於三业。死唯约身。故论云。第一第二第五依身口意。第三第四依身。死约爱於善道。惧舍身故。恶道畏者。憎於恶道。惧得彼身故。但说五者。打缚等畏。皆五摄故。此怖畏因.畧有二种。一邪智妄取.想见爱着故。二善根微少故。然此二因。通五怖畏。善根少者。亦乏资财。惧不活等故。有爱着者。未能忘怀。畏大众等故。若取相显。初一为前三畏因。後一为後二畏因。邪智即是分别身见。取我乖理。目之为邪。邪心决断。名之为智。由有此智.妄取於我.及我所想。以成执见而起爱着故。我见为主。我所随生。爱着於我.则有死畏。见有我身.惧舍命故。爱着我所.有前二畏。但着财利.有不活畏。着利兼名.有恶名畏。但无我我所。则三畏因亡。然不活因.举我况所。意但取所。後二因者。功德善少.畏堕恶道。智慧善少.畏於大众。又过去善少.今畏大众。现在善少.当畏恶道。今具福智。兼二世善以为对治。故初三离因.即二空智。後二离因.即二庄严。五菩萨如是下。结酬初徵。前云何以能离。今酬由上三段如是义故。所以能离。意正如此。(第二三十句释名分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六十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