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三十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第七力林菩萨。

尔时力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疏】智了三种世间。性相诸边不动。故名力林。

一切众生界 皆在三世中 三世诸众生 悉在五蕴中

诸蕴业为本 诸业心为本 心法犹如幻 世间亦如是

【疏】十颂显佛离相真智。於中分三。初四徧明世间。次五双遣世及出世。後一观成利益。今初略有二观。初二偈摄末归本观。显众生世间空。後二缘生无作观。兼显器世间空。今初也。初二句。推假名众生。不出三世。显是无常。次二句。推三世众生不出於蕴。显无有我。次句蕴由业生。以明果空。显非邪因。次句推业唯心。明心外无法。次句体心如幻。不离性空及与中道。如幻无性故。非有非无故。末句以本例末。则上五一如。皆展转缘生故。

世间非自作 亦复非他作 而其得有成 亦复得有坏

世间虽有成 世间虽有坏 了达世间者 此二不应说

【疏】二缘生无作观中。初偈无作故缘成。後偈缘成即无作。(【钞】疏文有二。初总科。谓前偈上半无作.下半缘成。後偈上半缘成.下半无作。)今初言不自他作者。通遣诸非。一约外道。非自性等作。亦非梵天等他作。但以虚妄.无业报故。广如三论破。(非自性等作者。即明非自作也。外道宗计之盛.不出数论胜论。数论计自性能作。自性即冥谛能作。而我非能作者。但是知者。而疏言等.即等於我。我为能作者。即胜论师。次言亦非梵天等作者。且等取安茶论师所计。第一疏已明。自在.即涂灰外道所计。合上为共作。离上为无因。故但举自作。四句已备。但以虚妄者。即总破四句。四句之计.皆无业报。言广如三论破者。不欲繁文。指广有原。然三论皆破。百论广破二宗。今取顺非四句作苦。且依十二门论释云。然自性一计.第一疏钞已广破竟。卫世计我为自。今当更释。即观作者门.第十偈云。自作及他作。共作无因作。如是不可得。是则无有苦。长行以因缘门释。则通小乘大乘等。次约破外道说。先总叙云。如经说。有裸形迦叶问佛。苦自作耶。佛默然不答。世尊。若尔。苦不自作者。是他作耶。佛亦不答。世尊。若尔。苦自作他作耶。佛亦不答。世尊。若尔者。苦无因无缘作耶。佛亦不答。释曰。下论破有二意。一约性空。结云。如是四问.佛皆不答。当知苦则是空。第二约外道说。)二约小乘。非同类因自作。亦非异熟因他作。以皆相待。无自性故。三约因缘相待。如十地论.及对法所明。(三约因缘者。十地在下。对法云。自种有故不从他。待众缘故非自作。无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故非无因。斯则以因为自。以缘为他。假因遣缘。假缘遣因。假无用以遣共。假有功遣无因。十地更广。)四约以因望果。中论云。自作及他作。共作无因作。如是说诸苦。於果则不然。此自他言。含於二意。一以果为自。以因为他。论云。果法不能自作己体故。二以因为自。以缘为他。此明不从因缘.无果待对故。离既不成。合亦不成。故论云。若彼此共成。应有共作苦。彼此尚无作。何况无因作。彼此即自他也。下半二意。一不碍缘成以遣无因。二非但不碍幻有。亦由有空义故.能成因果。是则不动真际。建立诸法。又非但说於苦.四种义不成。一切外万物.四义皆不成。成坏之言.显兼器界。(下半二意者。即经而其得有成。亦复得有坏。前意则上半性空.不碍下半缘成.即事理无碍义。後意由上性空.成於下半。即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则是事理相成门。又非下。即是中论结例之言。成坏之言者。中论正约正报。今经意在双含耳。)後偈缘成即无作者。向约幻有.虽言成坏。幻有即空。故不应说。是则不坏假名.而说实相。

云何为世间 云何非世间 世间非世间 但是名差别 三世五蕴法 说名为世间

彼灭非世间 如是但假名 云何说诸蕴 诸蕴有何性 蕴性不可灭 是故说无生 分别此诸蕴

其性本空寂 空故不可灭 此是无生义 众生既如是 诸佛亦复然 佛及诸佛法 自性无所有

【疏】第二五颂双遣中。初半偈假徵。次半标答。次偈出体释成。蕴是世间。缘成寂灭.即出世间。故净名经云。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一体说二。故云假名。(【钞】故净名下引证。即不二法门品。第十二那罗延菩萨曰。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而於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是也。又思益第一云。五阴是世间。世间所依止。依止於五阴。不脱於世间。菩萨有智慧。知世间实性。所谓五阴如。世间法不染。又云。五阴无自性。即是世间性。若人不知是。常住於世间。若见知五阴。无生亦无死。是人行世间。而不依世间。凡夫不知法。於世起诤讼。是实是不实。但是二相中。我常不与世。起於诤讼事。世间之实相。悉已了知故。与此大同。)次二句徵蕴名体。世以蕴为体。蕴以何为体。次二句标答。上句答体。下句答名。应名无生五蕴。既云性不可灭。则显前非事灭。(则显前非事灭者。然灭有二种。谓理及事故。上出世间亦有二种。一约事出。谓地前为世间。登地为出世。此约事灭。由偈但云。彼灭非世间。则通二释。以此文证。明非事灭。二者约相名世。约性为出世。即今文意。即约理灭。合於净名思益等经。)次一偈.释成空故不灭。亦非事在不灭。则知本自不生。是无生义。(则知等者。既言空故不可灭。是无灭义。而结云。此是无生义者。以无可灭故。是本自不生。即法自在菩萨曰。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後偈例出世间。显智正觉世间.亦应缘无性。又证无性之理为自体故。(又证无性之理者。前约应身论无性。此约真身论无性。)

能知此诸法 如实不颠倒 一切知见人 常见在其前

【疏】末後一偈明观益者。佛以实为其体故。见法则常见佛也。

○第八行林菩萨。

尔时行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疏】照理观佛而起正修。故名行林。

譬如十方界 一切诸地种 自性无所有 无处不周徧

佛身亦如是 普徧诸世界 种种诸色相 无住无来处

【疏】十颂观佛体相普同德。於中分二。前七约喻显修。後三见实成益。前中复二。初二地种无性普周喻。喻佛无生徧应德。

但以诸业故 说名为众生 亦不离众生 而有业可得 业性本空寂 众生所依止

普作众色相 亦复无来处 如是诸色相 业力难思议 了达其根本 於中无所见

【疏】後五业相无依成事喻。喻佛难思现用德。於中二。三偈喻。二偈合。前中初一明业果互依。次偈明相依无性。业不离生.故业性空。因业有生.故生无来处。後偈双结难思。显成真观。若逆推其本。业复有因。卒至无住。无住无本。故无所见。无见之见。方了业空。(【钞】若逆推等者。前偈因业有生。即是顺明。今明生依於业。业亦从缘。故云性空。已是逆推。言卒至无住.即净名经意。彼逆推云。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虚妄分别为本。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今经中三.并摄在业。众生即身。空寂无来.即无住本。)

佛身亦如是 不可得思议 种种诸色相 普现十方刹

身亦非是佛 佛亦非是身 但以法为身 通达一切法

【疏】二颂合中。初偈难思普应。合上业果互依。次二句以互不相是.合互依无性。身若是佛.转轮王等即是如来。佛若是身.正觉之心.应同色相。後二句结示真体。唯如唯智。合第三偈.难思达本。(【钞】身若是佛者。谓色相之身。即金刚经云。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後二句结示。三即如如。四即如智。)

若能见佛身 清净如法性 此人於佛法 一切无疑惑 若见一切法 本性如涅盘

是则见如来 究竟无所住 若修习正念 明了见正觉 无相无分别 是名法王子

【疏】二有三偈明见实中。初颂见佛即了法。以见佛称性。不疑同体故。(【钞】以见佛称性者。三宝同体。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故经云。清净如法性者。如即称义。人信法性。难信法佛。故致如言。实则佛身即法性也。)次偈见法即见佛。了法即性净。知佛不住性相故。後偈明了正修行。照了无相。心寂分别。寂照双流.故名正念。则从佛法生.是法王子故。又上三偈。初知离名为法。次知法名为佛。後知无名为僧。穷见三宝之实。

○第九觉林菩萨。

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徧观十方而说颂言。

【疏】照心本末.名为觉林。十颂显於具分唯识。大分为二。前五约喻显法。後五法合成观。前中二。前二约事。後三约心。乍观此喻。似前喻所作。後喻能作。细寻喻意。前喻却亲。喻真妄依持。後喻心境依持。然依生灭八识.但有心境依持。而即如来藏心.故有真妄依持。以会缘入实.差别相尽.唯真如门。即前喻所显。摄境从心.不坏相故.是生灭门。即後喻所明。存坏不二.唯一缘起。二门无碍.唯是一心。故下合中.但明心造。欲分义别.喻显二门。是名具分唯识。(【钞】具分唯识者。已如上释。正取真妄合成.以为具分。乍观此喻等者。即拣刊定云。前二喻真妄心所作.以辨唯识。次二喻真妄心能作.以辨唯识。今言似者。大种异色.似画师所作。然不离心有彩画者。似能作也。则粗观似尔。细寻不然。细寻已下。即显正义然依生灭下.辨二所由。显法相宗.但是心境依持。而即如来藏下。辨具二所以。於中先总。後以会缘入实下。别示二相。即以起信真如生灭二门为二义耳。存坏不二.唯一缘起。结归华严。会缘入实.坏也。不坏相故.存也。二门无碍者。结归起信.依一心法.立二种门。故须具足二义.方名具分唯识。问。唯识第九。说其所转依.有其二种。一持种依。谓第八识。二迷悟依。谓即真如。何以说言。然依生灭八识.唯有心境依持。答。彼虽说迷悟依。非即心境持种。以真如不变。不随於心。变万境故。但是所迷耳。後还净时。非是摄相即真如故。但是所悟耳。今乃心境依持。即是真妄非有二体。故说一心。约义不同。分成两义。说二门别。故论云。然此二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故。以此二门不相离故。广如问明.及玄谈中。)

譬如工画师 分布诸彩色 虚妄取异相 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 色中无大种 亦不离大种 而有色可得

【疏】今初二偈真妄依持。即真如门摄一切法也。初偈初句。总喻一心。次句喻随缘熏变。成依他也。次句不了依他。故成徧计。第四句喻依他相尽。体即圆成。(【钞】初偈依持真妄者。含真含妄。有能有所。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故下合云。心如工画师。次句随缘等者。起信论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有其染心。楞伽经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亦是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次句不了等者。以经云。虚妄取异相故。故起信云。一切诸法。皆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第四句喻依他等者。以言大种无差别故。大种即喻真如。谓心体离念.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从缘无性。即真如矣。又一二两句。即不染而染。三四两句。即染而不染。故有後偈。喻不即离。)後偈喻依圆真妄.非即离义。上半不即。能所异故。大种中无色.身所触故。色中无大种.眼所见故。又能造无异.画色差别故。喻妄依真.能所异故。性无差别.相不同故。下半不离义。谓所造青等.离能造地等.无别体故。假必依实.同聚现故。喻妄必依真.性相交彻故。然大必能造色。非色能造大。喻妄必依真起。真不依妄生。故不云。然不离於色。有大种可得。(大种中无色.身所触故者。坚湿煖动.皆是触故。言色中无大种.眼所见故者。约显色说。青黄赤白.眼之境故。直就法体。大种是触。色即是色。若就根得。谓身及眼。又能造无异者。然取增胜。地多则黄。水多则白。火多即赤。风多则青。而坚湿煖动.共造於青。亦共造於黄赤及白。在能造边.同一坚等。及所造边.即有青等。故云能造无异。画色差别故。喻妄依真下。合。先合能所异故。亦应具言。真中无妄.圣智境故。妄中无真.凡所知故。从性无差别下。合上又能造无异等。假必依实等者。诸宗正义。坚等为实。色等为假。唯成实宗。色香味触.实也。地水火风.假也。以其是数论弟子。後入佛法。尚顺本师故。故智论云。精巧有余。而明实未足。然大必能造色下。通妨。妨云。上非即中.既云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今非离中.何不言大种不离色。色不离大种。答意可知。上明真妄依持。但取心中真如一门.对妄染说。)

心中无彩画 彩画中无心

然不离於心 有彩画可得

【疏】後三约心者。喻於唯识心生灭门。於中初一.亦明心境不即离义。(【钞】初一亦明心境者。对上真妄.故有亦言。然後三偈。亦似上二偈。此偈似前第二偈。以因不即离之便。故先明之。後二偈似前初偈。至下当知。)上半不即。心中无彩画.不可见故。彩画中无心.无虑知故。喻能变所变.见相别故。下半不离。随心安布故。喻离心则无境界相故。(见相别者。且顺上喻.有知无知。以见分合心.有虑知义。以相分合画.无虑知故。以器世间.即是第八之相分故。喻离心者。三世所有.皆是一心作故。)要由心变於境。非是境能变心。故云唯识。不言唯境。但云然不离於心有彩画可得。不言然不离於画而有心可得。(要由心变下。解妨。妨一如前。答意亦尔。)

彼心恒不住 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疏】次一偈。喻能所变之行相。明画师巧思不住.变态多端。所画非心.谁相知者。法合彼心者。真妄和合心也。恒言遮断。不住遮常。如瀑流故。含一切种.故云无量。相甚深细.名难思议。(【钞】次一偈喻等者。大同前喻心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等。先明喻中。先释上三句。所画非心下。释第四句。法合言真妄和合心者。拣异法相宗心。即起信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名阿赖耶识是也。恒言遮断等.即唯识论.释第八识初能变中.第九因果譬喻门。具云。恒转如瀑流。论先问云。阿赖耶识.为断为常。答云。非断非常。以恒转故。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後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瀑流。因果法尔。如瀑流水.非断非常。相续长时。有所漂溺。此识亦尔。从无始来.生灭相续。非常非断。漂溺有情.令不出离是也。含一切种者。即第三因相门。彼偈云。一切种。相甚深细.即含二门。彼偈云。不可知执受处了。其了一字.即第五行相门。其执受处.即第四所缘行相门。其不可知.即能所缘行相之内差别之义。论先问云。此识行相.所缘云何。(即合问也。)谓不可知执受处了。了.谓了别为行相故。处.谓处所。即器世间。是诸有情所依处故。执受有二。谓诸种子。及有根身。次论云。不可知者。谓此行相。极微细故。难可了知。(此明见分。)或此所缘内执受境亦微细故。外器世间量难测故。名不可知。故经偈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次句顿现万境。下句喻所变境.离心无体。(次句顿现者。亦即彼果相门。云异熟。论云。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即通辨此识能变之义。此是第一能变。顿现万境。故楞伽云。譬如明镜。顿现万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下句喻所变等者。以无体故。无可相知。故问明品云。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又常不住者。无住为本故。无量难思。总标深广。下二句释。示现一切。广故难思。各不相知。深故难思。(又常不住下。上约法相。常不住言.是刹那生灭。今明不者即是无义。常不住者.即常无住。无住即实相异名。故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斯法性宗真心随缘成万有。故深广难思。【校】上钞心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等。等.纂要及南藏钞本金陵会本误作第。兹从嘉兴藏钞本及续藏会本改正。)

譬如工画师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 诸法性如是

【疏】三一偈。重喻上来不相知义。谓非唯所画之法自不相知。喻所变之境.无有体性。能画之心.念念生灭.自不相知。故亦不能知於所画。双喻心境.皆无自性.各不相知。故言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又虽不知画心。而由心能画。喻众生虽迷心现量。而心变於境。又由不能知所画。但画於自心。故能成所画。喻众生由迷境唯心。方能现妄境。又喻正由无性.方成万境。故云诸法性如是。(【钞】能画之心者。心虽虑知。今取生灭不住。故不能知。以前念已灭。後念未生。未生无体。能知前念。前念已灭。复无可知。前念亦不知後。前念已灭。无有能知。後念未生。亦无所知。能知之心既不自知。安能知所。双喻心境下。合文可知。然释此偈。总有四意。一明性空。以性空故。不能知自心。二又虽不知下。明虽性空。不碍缘起。三又由不能下。明由迷真起似。若悟自心。不造妄境。四又正由下。即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耳。云诸法性如是者。通结四意。然唯识论第一能变。有两偈半。而有十门。上随用已辨。今当具出。偈云。初阿赖耶识.(即自性门。)异熟(二果相门。)一切种.(三因相门。)不可知执受.处(四所缘行相门。)了(五行相门。)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六相应门。)唯舍受.(七五受俱门。)是无覆无记.(八三性门。)触等亦如是.(同上第八。)恒转如瀑流.(九因果譬喻门。)阿罗汉位舍。(十断伏位次门。)上十门.疏中已有。随配可知。前後有此相。当例可知。)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疏】第二五偈合中。分四初一偈合初二句。初句合最初句。心者。即总相之心也。下三句。合第二句。诸世间者。即诸彩色。此句为总。下出诸相。即蕴界处。故云无法不造。故晋译云。造种种五蕴。正法念云。心如画师手。画出五彩。黑.青.赤.黄.白.及白白。故上文云。布诸彩色。画手譬心。六色.如次喻地狱。鬼.畜.修罗.人.天。若言种种.则十法界五蕴等法.皆心所造。(【钞】心者。如前喻中已辨。第二句者。此句有二。一从能画。即属上因。二从诸世间之言。即属於果。则上半是因能变。下半属果能变。故唯识云。能变有二。一因能变。谓第八识中等流异熟二因习气。(即种子现行门。)此二习气.俱名因变。此总辨也。论云。等流习气.由七识中善恶无记.熏令增长。(三种子中.各生自现。除第八识.不能熏故。)异熟习气.由六识中有漏善恶.熏令增长。(除第七识.及无记者。非异熟因故。前是因缘。此增上缘也。)二果能变者。谓前二种习气力故.有第八识生。现种种相。(即前二因所生现果。谓有缘法.能变现者.名果能变。种种相者。即是第八相应心所见分等也。)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即现八识三性种子。各生自现。名等流果。所生之果。与能生种性是一果故。)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故云异熟。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即前异熟及异熟生。名异熟果。果异因故。释曰。以五阴无法不造。皆异熟也。如次喻等者。谓黑即地狱。黑黑业报故。黄即中方。修罗非天。亦复非人。季孟间故。人白者。多善业故。天白白者。因果俱善故。九地当广。则十法界五蕴者。谓六道四圣。四圣中.佛在後偈。二乘菩萨.摄在种种之中。既言无法不造。亦不拣二乘菩萨。更云等法者。以今经无法不造。三科万类.皆心造也。)

如心佛亦尔 如佛众生然 应知佛与心 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 普造诸世间 是人则见佛 了佛真实性

【疏】次二颂。合前初偈下半。於中二。初一举例以合。由成前诸言。谓如世五蕴.从心而起造。诸佛五蕴亦然。如佛五蕴。余一切众生亦然。皆从心造。然心是总相。悟之名佛.成净缘起。迷作众生.成染缘起。缘起虽有染净。心体不殊。佛果契心.同真无尽。妄法有极.故不言之。(【钞】然心是总相者。法界染净万类万法.不出一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故名总相。余染净二缘.各属二类。然总说十法界中.六道为染。四圣为净。佛果契心下。释其下半。上有三法。而但说心与佛二法无尽。不言众生者。谓众生有尽故。心即总心。以真为体。本自不尽。佛果契心。始本无二。同一圆觉。故亦无尽。迷真起妄.无始有终。不言无尽。然其佛果契心。则佛亦心造。谓四智菩提.是净八识之所造故。若取根本。即净第八。若依真谛三藏。此佛净识.称为第九。名阿摩罗识。唐三藏云。此翻无垢。是第八异熟。谓成佛时.转第八成无垢识。无别第九。若依密严文具说之。经云。心有八识。或复有九。又下卷云。如来清净藏。亦名无垢智。即同真谛所立第九。以出障故。不同异熟。为九有由。又真谛所翻决定藏论九识品云。第九阿摩罗识。三藏释云。阿摩罗识.有其二种。一者所缘。即是真如。二者本觉。即真如智。能缘即不空藏。所缘即空藏。若据通论。此二并以真如为体。释曰。此二即起信一心二门。本觉在生灭门。一心即真如故。故论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无论八九.俱异凡识。即净识所造四智三身等。)若依旧译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则三皆无尽。无尽即是无别之相。(若依旧下。二会晋译。则三皆无尽。而二经互阙。唐阙众生。晋阙无尽。故有第三.别更立理。)应云。心佛与众生。体性皆无尽。以妄体本真。故亦无尽。是以如来不断性恶。亦犹阐提不断性善。(应云下。是第三也。若取圆足。合如是译。则三事皆具无差之相。又得显明。以妄体下。出妄无尽之由。是以如来下。引例证此。即涅盘经意。天台用之。以善恶二法.同以真如而为其性。若断恶性。即断真如。真不可断。故云性善不可断也。佛性即是真实之性。真实之性即第一义空.如何可断。性恶不断。即妄法本真。故无尽也。)又上三各有二义。总心二者。一染。二净。佛二义者。一应机随染。二平等违染。众生二者。一随流背佛。二机熟感佛。各以初义.成顺流无差。各以後义.为反流无差。则无差之言.含尽无尽。(又上三下。第四别开义门。则却收晋经以无尽理。谓唐经无尽.但得二法。又唯约净。次言三皆无尽。又遗有尽之义。今云无差。尽与无尽.俱无差也。亦显染净本无差矣。言心总二义.一染.二净者。净即自性清净。染即本来之染。染净无二。为一心耳。言各以初义成顺流无差者。众生本有染故。随流背佛。佛随其染。岂相违耶。逆流例此。)又三中二义。各全体相收。此三无差.成一缘起。上约横论。若约一人。心即总相。佛即本觉。众生即不觉。乃本觉随缘而成此二。为生灭门。下半此二体性无尽.即真如门。随缘不失自真性故。正合前文。大种无差。若谓心佛众生三有异者。即是虚妄取异色也。(若竖说者。於一人上.即有三法。即观行之人.宜用此门。)後一偈.反势合。谓妄取异色.则不知心行。若知心行.普造世间。则无虚妄.便了真实。即正合大种无差。兼明观益。(【校】上钞若断恶性.即断真如.嘉兴藏钞本作若断善性.即断真如。)

心不住於身 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

【疏】三一偈有二义。一双合前真妄心境不即离义。上半合前二三偈之上半。即前互无不即之义。心即能变及心体故。身即所变。谓有根身。是识相分。及性之相故。下半双合前两偈下半不离之义。谓虽不相住。而依心现境。依体起用。作诸佛事。体用不碍。为未曾有。(【钞】上半合前二三偈之上半者。心不住於身。却是色中无大种。身亦不住心。即大种中无色。此合第二偈上半也。若合第三上半。云心不住於身.即彩画中无心。身亦不住心.即心中无彩画。心即能变者。心境依持中心也。及心体故者。即真妄依持中真也。)二又将合前第四偈。谓上半合前恒不住义.及各不相知。而能作佛事.合示现一切色。自在未曾有.合无量难思议。为兼此义.不以互无言之。而言不住。译之妙也。晋经但云。心亦非是身。但得前文互无之义。(为兼此义等者。美斯经也。若不合第四偈。但合第二三偈。应云。心中无有身。身中无有心。即互无之言也。则不显於彼心恒不住义。然不相住.与恒不住.义则小异。文则兼之。若将此不住同前不住者。以心念念灭故.不能住身。身念念灭.安能住心。思之可见。)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疏】末後一偈结劝。即反合前画师不知心喻。若不知心。常画妄境。观唯心造。则了真佛。上半有机。下半示观。然有二释。一云。若欲了佛者。应观法界性上一切差别.皆唯心作。以见法即见佛故。二观法界性是真如门。观唯心造即生灭门。是双结也。又一是真如实观。一是唯心识观。大乘观要.不出此二。观此二门.唯是一心。皆各总摄一切法尽。二谛双融.无碍一味。三世诸佛证此为体故。欲知彼者。应当观此。既为妙极。是以暂持。能破地狱。(【钞】是以暂持者。即纂灵记云。文明元年。洛京人。姓王名明干。既无戒行。曾不修善。因患致死。见彼二人。引至地狱。地狱门前见有一僧。云是地藏菩萨。乃教王氏诵一行偈。其文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菩萨既授(【校】授纂要南藏续藏作受。嘉兴藏及金陵本作授。)经偈。谓之曰。诵得此偈。能排地狱之苦。王氏既诵。遂入见阎罗王。王问曰。有何功德。答。唯受持一四句偈。具如上说。王遂放免。当诵偈时.声所及处.受苦之人.皆得解脱。王氏三日方苏。忆持此偈。向空观寺僧定法师说之。参验偈文。方知是旧华严经第十二卷。新经当第十九。夜摩天宫无量菩萨云集说法品偈。)

○第十智林菩萨。

尔时智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疏】鉴达诸佛。逈超色声。心言绝路。故云智林。颂显此德。

所取不可取 所见不可见

所闻不可闻 一心不思议

【疏】十颂分二。初一标章。後九解释。今初。若准晋本。第四句云。所思不可思。则四句皆标章。今经则上三句标章。第四句总结。谓标章遮过。令不依识。明佛三业。非凡境故。第四总结显德。示智入门。谓若了唯一真心。言思斯绝。则合菩提之体。故梵本第四句云。於不思何思。即是以一真心而成三业。三业不离一真。形夺相融。不可以一多思也。又非唯佛之三业.同一真心。亦与观者真心.非异非一。故难思议。若能离於思议。则终日见闻。亦无所见闻矣。

有量及无量 二俱不可取 若有人欲取 毕竟无所得

不应说而说 是为自欺诳 己事不成就 不令众欢喜

【疏】後九别释中。即分三别。初二释不可取。次四释不可见。後三释不可闻。今初也。初半偈夺以正释。後一偈半。纵以生过。然有量等.实通三业。为对下二.且就智明。有如理智.不可言量。有如量智.不可言无。又一智即是一切智故。众智所用.不相杂故。後纵中。初半纵其令取.必无果利。後一偈显取之失。夫说法者。当如法说。法无所得。而欲取得。心计有说。执石为宝。是谓自欺。理无谓有.是为自诳。终不契理.故云己事不成。污他心识.故不令众喜。又以量无量取。则堕断常。自损损他。故皆不可。

有欲赞如来 无边妙色身

尽於无数劫 无能尽称述

【疏】第二有四偈。叹佛色身深奥。释不可见章。文分为二。初一法说。後三喻况。今初。非色现色.故称为妙。物感斯现.是曰无边。又色即是空故。边即无边。又净识所现.空色相融故。身分总别.乃至一毛.皆无边量。摄德无尽。具上三义.岂可以尽言。

譬如随意珠 能现一切色

无色而现色 诸佛亦如是

【疏】次三喻中分二。初一摩尼随映喻。喻佛地实无异色。随感便现。故言无色而现色。喻全似法。故但合云。佛亦如是。

又如净虚空 非色不可见 虽现一切色 无能见空者

诸佛亦如是 普现无量色 非心所行处 一切莫能覩

【疏】後二偈净空现色喻。喻佛法身。体非是色。能现粗妙一切诸色。初偈喻。後偈合。四句对前。但二三前却。此是分喻。故委合之。以空但不可眼见。而可心知。佛所现色。心行处绝。故为分喻。心眼尚不能见。况肉眼哉。此即见中绝思议也。问。二喻岂不违经。上云有无边妙色。今云非色无色耶。亦违诸论。佛有妙色。为增上缘。古德云。若约初教大乘。义如前说。若实教大乘.佛地无此色声粗相功德。但有大智大悲大定大愿诸功德等。然诸功德等.并同证真如。若众生机感。即现色无尽。既无不应机时。故所现色.亦无断绝。此以随他为自。更无别自。约此为有。故云无边妙色。今约自说。不约随他。故云无色非色也。亦可前喻初教。後喻实教。(【钞】古德云下。贤首答。後有云。若尔下。苑公破。然上二解下。今疏会释。)有云。若尔。彼能现体.为有无耶。十莲华藏尘数之相.皆示现耶。八地七劝.言佛色声.皆无有量。宁不违耶。若执佛果.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者。无漏蕴界.穷未来际.徧因陀罗网.皆非实事。亦违涅盘.灭无常色.而获常色。然上二解.各是一理。并符经论。今当会之。摄末从本。唯如如智。自受用色智所现故。摄相从性。但有如如。既所现即如。何妨妙色。故有亦无失。然如外无法.何要须现。万法即如.如即法身.更何所现。故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於理未失。如色相即.有无交彻。若定执有无.恐伤圣旨。故今二喻.前後相成。摩尼现色.但云无色。无即但是无他.非无自体。净空现色.既云非色。非即非其自体.不独无他。前喻自受用身。後喻法身。此二不二为佛真身。故下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所现众色形。令入此法中。

虽闻如来声 音声非如来 亦不离於声 能知正等觉 菩提无来去 离一切分别

云何於是中 自言能得见 诸佛无有法 佛於何有说 但随具自心 谓说如是法

(【校】其自心.纂要误作具自心。)

【疏】第三三偈释所闻不可闻中。初约应声。缘感便应.离相离性.故声非如来。应不差机.非声之声.故云不离。故以声取.是行邪道。若离声取.未免断无。(【钞】故以声取者。结成上义。上句即金刚经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後句即兜率偈赞意。故偈云。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天鼓无心.出现当辨。)次颂约体释。湛然不迁。心离分别。尚非心见。安可耳闻。犹如天鼓.无心出故。此即闻中不思议也。後偈释疑。疑云。为是有法不可闻耶。为是无法不可说耶。上半顺後句答。次疑云。若尔。何以现闻教法。下半释云。但自心变。非佛说也。若依权教。此约有影无本。然本影相望。通有四句。若依此宗。果海离言.故无有说。用随机现.谓如是说。而此本质.亦是自心。余如悬谈中说。(若依权等者.本影四句.即如玄谈。若依此宗。四句皆用。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质亦自心。)

【论】初颂已下。有十段经。明十行之中.各申自行法门因果分。已下如名之义。各叹当位所行之法。达名知法。可知。(夜摩天宫偈赞品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三十八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