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三十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梵行品第十六

○此品四门分别。初来意。

【疏】来意有六。一前是正位。今辨位中之行。故次来也。二前明诸位别行。今辨诸位通行。三前通道俗。今别显出家所行。四前明随相差别。今显会缘入实。(【钞】言随相者。即如前别行。行既不同。即是随相。今此观意。於身无所取。於修无所着。乃至受无相法。观无相法。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等故。)五为显入住之因。谓自他二种梵行净故。则入初住也。(以说位竟。恐物寻因。故令修此。如先知灭。後示道故。)六别显初住成佛。则类前诸位。位位成佛。不由他悟之相也。具上诸意。有此品来。(谓前一一位末。皆云欲令菩萨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此但总标。故今释云。与此观行相应。即得初心成佛。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二释名。

【疏】释名者。梵是西域之音。具云勃嚂摩。此翻为净。拣上净行。立梵行名。离染中极。故名为梵。即梵为行。故名梵行。持业释也。亦有云。真境为梵。智契为行。或涅盘为梵。修因为行。此二依主释。梵行以何为体。体略有三。一者即戒。戒能防非。故得称梵。二者四等。三者是慧.涅盘五行中。梵行.即四无量。亦七善知。今此品中。具含三义。(【钞】涅盘五行者。即涅盘十一圣行品。谓一圣行。二梵行。三天行。四婴儿行。五病行。即四无量等者。经具此二。古德出体。亦用此二。其梵行品在十五经。四无量义次下自明。亦七善知者。经云。善男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梵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於大乘大般涅盘。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何等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义。三知时。四知足。五知自。六知众。七知尊卑。彼文广释。今当略示。知法.谓知十二部经。知义.谓一切文字语言善知其义。知时.谓如是时中.堪修静虑。如是时中.堪修精进等。知足.谓饮食衣服药等。知自者。谓我有如是信戒等。知众.谓刹利婆罗门等。知尊卑.云善男子。有二种人。一者信。二者不信。菩萨当知.信者是善。不信者不名为善。信复二种。一者往诣僧坊。二者不往。往诣者善。不往诣者。不名为善。如是礼拜。听法。至心思义。如说修行。求声闻乘。回向大乘。展转皆同初二。故後结云。回向大乘。最上最善。不出尊卑之名。意云。善者为尊。不善者为卑。则後後尊於前前耳。)然此三各二。戒有二者。一随相。二离相。今文即相无相。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乞食正命。是随相也。於修无所着.则戒相如虚空。即离相也。四等二者。一有缘。二无缘。生缘法缘。皆名为有。今即缘无缘。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是有缘也。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即无缘也。慧有二者。一有分别。二无分别。今即分别是无分别。谓於十法一一推徵。是分别也。观无相法.了知平等.离念契玄.即无分别也。上三中二义.各初义通凡小.後义唯大乘。此二不二.为实教梵行。若一行具一切佛法.方是华严之梵行也。梵即是净。但以性净故.即行净。行净故.则智慧净。智慧净故.则心净。心净故.一切功德净。乃至成佛.功归於行.故云净行。然前信中之净。随事造修。悲智兼导。至此纯熟。了心自性。悲智无二。故小有不同。

○三宗趣。

【疏】宗趣者。即以悲智无二.事理双修.观行为宗。疾满一切佛法为趣。

【论】将释此品。约作三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随文释义。第一释品名目者。何故云梵行品。梵者。此云净也。云以其净行利众生故。常居世间.行一切行法.化利众生。无行可得.则无行不净。是故名为梵行也。又约能问之主.名曰正念。无念之念。名为正念。随行无念。名为正念。行念总无.以斯益物。名第一义天。以天有慈。名为天子。又约能说之人.名为法慧。随行无念。名之为法。以法简情。名之为慧。起情乖理。名无法慧。达理情亡.名为法慧。今约能问之主.所说法人.及所说法。总名净行品。品者。均分理教义。第二释品来意者。前品明住佛无所住之门故。还行无行之行。是故此品须来。无住之住.名为佛住。无行之行.利益无众生之众生。名为净行。是故此品须来。第三随文释义者。科此一品经。约作七门分别。如文具明。

○第四释文。文分为二。先问。

尔时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萨言。佛子。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梵行清净。从菩萨位。逮於无上菩提之道。

【疏】文二。先叙问答之人。正念天子问者。天.净也。表所问事理。染相绝故。梵依天行而得成故。念与无念.二而不二.为正念也。法慧答者。表巧慧穷法。(【钞】梵依天行者。涅盘天行.经文不释。指在华严。古人出体。亦有二义。一指八禅。二即净天。净天即第一义天。见第一义.梵行成矣。故依天行得成。)後佛子下。正显问端。於中先举所问境。次云何下。述所问相。问相有二。一问行净所因。谓随相持戒之梵行。云何得离相之清净。二从菩萨下。问因所得果。

○第二答。答前二问.即为二别。先答行净所因。後若诸菩萨下。答因所成果。斯即观成利益也。今初分二。先明自行清净。即离相之戒成。後复应修习下。明利他之行净。即无缘之四等。二种智慧。通在两文.为能净故。前中分四。一总示所应。二所谓下。列名略释。三若身是下。广陈修相。四如是观已下。显观成相。今初。

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修梵行时。应以十法而为所缘。作意观察。

【疏】作意者。不堕无记故。观察者。以慧推求故。

○第二列名略释。

所谓身.身业.语.语业.意.意业.佛.法.僧.戒。应如是观。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

【疏】初列十法。即列上所缘之境。後应如是观下。释上作意观察所以。唯令观十法者。一为成圆数。二梵行缘体.不离此十。谓身口意三。是行所依处。三业行因。三宝行缘。戒为行体。问。以善三业.归於三宝。得受随戒.何要观耶。答。若不观察。取相坚持。同权小故。见戒从缘。起心持戒。为迷倒故。云何观耶。广在下文。今略释之。意云。十中随一若是。余九即非。明假众缘以显无性。况十中各十。一一推徵。相尽理现。名真梵行。

○第三广陈修相。即寻思观也。所观十法.即为十段。前六通染。是故但约染净相违。名非梵行。亦不析破彼法自体。後四唯净。顺於梵行。故分析体空。何有梵行。十中各先总牒观境。後以十事徵显其非。今初身具。

若身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为非善。则为非法。则为浑浊。则为臭恶。则为不净。则为可厌。则为违逆。则为杂染。则为死屍。则为虫聚。

【疏】一非善者。身通不善体非顺理。梵行善性体能顺理。二法既殊。明身非梵行。梵行何在。他皆仿此。当知梵行之言。贯通诸句。二体是无记。非可轨法。三饮食资成。四自相臭恶。五自性不净。六种子住处等皆悉可厌。七四蛇违反。八业惑所依故。九是身无知。又要当死。究竟不净故。十八万户虫。户有九亿。全以虫聚成其身故。(【钞】身通不善者。五阴成身。行阴广摄。言体非顺理者。顺理生心。名为善故。二体是无记者。色是报色。故为无记。四自相臭恶者。此中示五不净。即智论云。行者依净戒住。一心行精进。观五种不净相。一种子不净。谓揽父母精血。业因识种。以成身分故。二住处不净。於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故。三自体不净。谓三十六物以成身故。四自相不净。亦名外相不净。谓九孔常流。眼出眵泪。耳出结矃。鼻中流涕。口出唾涎。大小便道。常出不净。五究竟不净。气绝已後。膖胀臭烂。甚成可恶。今疏已暗配。种子住处等者。然五不净。皆悉可厌。以上配自性自相。下配究竟。故牒此二等取余三。言皆可厌者。智论五皆有偈结之。一种子偈云。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由白净生。但从秽道出。二住处偈云。是身为臭秽。不从华间生。亦不从薝卜。又不出宝山。三自性偈云。地水火风质。能变成不净。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洁。四外相偈云。种种不净物。充满於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偈云。审谛观此身。必归於死处。难御多反覆。背恩如小儿。结云。行人修此观成。破净倒想。故五种皆可厌也。八万户虫者。诸经多说。下十藏品自有明文。观佛三昧海经观相品云。云何菩萨降魔时。白毫相光。乃至云。魔有三女。至菩萨所。白菩萨言。我是天女。盛美无比。今以微身。奉上太子。供给左右。可备扫洒。太子寂然。身心不动。以白毫拟之。令三天女。自见身内。脓囊涕唾。九孔筋脉。一切根本。大肠小肠。生藏熟藏。於其中间。回伏宛转。踊生诸虫。其数满足有八万户。户有九亿诸小虫等。游戏之时。走入小肠。皆有四口。张口向上大虫游戏。入大肠中。从肠中出。复入胃中。复生四虫。如四蛇合。上下同时。唼食诸藏。滓尽汁出。入眼为泪。入鼻为涕。聚口成唾。放口成涎。薄皮厚皮。筋髓诸脉。悉生诸虫。细於秋毫。众数甚多不可具说。其女见此。即便呕吐。从口而出。无有穷尽。全以虫成者。即大婆沙中说人身内并是虫聚。虫头在内。食人所食。虫尾在外。辫作人皮故。)今此梵行体是可轨。性能澄净。芬馨清洁。贤圣所欣。顺法顺教。体无杂染。与智相应。众善集成。彼岂当是。於十事求。梵行叵得。当知梵行。离相离性。下九准之。

○二身业。

若身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行住坐卧。左右顾视。屈申俯仰。

【疏】身业者。身之作用名为身业。语意亦然。十中。四仪无记。余六通善恶。故非梵行。

○三语具。

若语是梵行者。梵行则是音声风息。唇舌喉吻。吐纳抑纵。高低清浊。(【校】唇丽藏宋藏元藏作胸。)

【疏】语具十事。初一语体。次五语缘。谓风触七处而出於声。此略无脐轮牙齿。後吐纳等四是辨语相。十事望业。皆是语体。此唯无记。故非梵行。(【钞】谓风触七处者。即智论第七云。如人欲语时。口中有风。名优陀那。还入至脐。即有响出。响出之时。触七处过。名生语言。如有偈说。风名优陀那。触脐而上去。是风七处触。项及齗齿唇。舌咽及以胸。是中言语生。愚人不解此。惑着起瞋痴。然楞伽第二第三。皆有其文。第二云。佛告大慧。头胸喉鼻。唇舌齗齿。和合出声。释曰此有八处。加鼻一种。鼻塞。语虽小壅。而亦得语。故论略无。第三中说。但有七事。经言云何语。谓言字妄想和合。语依咽喉。唇舌齿齗颊辅。因彼我言说。妄想习气。是名为语。释曰於前八中。略无头胸鼻。而加颊辅。言字妄想者显言空故。次经即云。大慧。云何为离一切妄想言说相。大慧。菩萨於如是义。独一静处。闻思修慧。缘自觉了。向涅盘城。习气身转变已。自觉境界。观地地中间胜进义相。是名菩萨摩诃萨善义。释曰此即下观破意。)

○四语业。

若语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起居问讯。略说广说。喻说直说。赞说毁说。安立说。随俗说。显了说。

【疏】语业十事。通善恶故。亦非梵行。安立说者。谓假施设。随俗说者。随世名言。余可思准。

○第五观意。

若意是梵行者。梵行则应是觉。是观。是分别。是种种分别。是忆念。是种种忆念。是思惟。是种种思惟。是幻术。是眠梦。

【疏】观意十事。觉是寻求。观是伺察。觉粗观细。是不定法。言分别者。以慧拣择。三分别中是自性分别。七分别中任运分别。种种分别者。三中随念计度故。七中余六。谓有相。无相。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故。(【钞】三分别者。即杂集第二云。有三分别。谓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七分别者。论云复有七种分别.谓於所缘任运分别。有相分别。无相分别。寻来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忆念者。追忆曾习。唯缘过去。思惟者。以慧筹度。通去来今。并有一多.各成二种.上六皆别境摄。(上六皆别境摄者。别境有五。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下当频释。)种种忆念。义兼恶作。幻术。通思通念。眠是不定。意识亦行但取境昧略。轻眠有梦。亦通善恶。觉之势故。(种种忆念者。即上引唯识偈云。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是。释曰。初二字.标位总名。论云。悔眠寻伺。於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触等。定徧心故。非如欲等。定徧地故。立不定名。次五字。分别名字。悔谓恶作。悔所作故。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此即於果假立因名。先恶所作业。後方追悔故。悔先不作。亦恶作摄。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业。是名恶作。释曰。此有二意。一悔先作恶。二悔先不作善。既追善恶。即种种忆念摄。二各二之三字。释不定义。下长行释云。应言二者.显二种二。一谓悔眠。二谓寻伺。此二二种。种类各别。故一二言。显二二种.眠是不定者。即上论长行云。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暗劣。一门转故。昧拣在定。略别寤时。今显睡眠非无体用。有无心位假立此名。如余盖缠心相应故。释曰谓睡眠位下。释上不自在言。谓令身不自在。坐亦睡眠故。他摇动时。亦不觉等故。此令心极暗昧。轻略为性。不能明利沈审故也。意识亦行。即是论中一门转故。显五识不行。定心一境。略而不昧。故云昧拣在定。寤广缘境不得称略。故云略别寤时。故眠有二。显有别体.必依於心。而五无心。一熟眠者。假立为眠。非实眠者。眠必与心而相应故。如余盖等。言轻眠有梦者。拣异熟眠。得显此眠。是不定摄。通善恶故。梦有善恶故。)此十是心所。不离心故。同名意也。徵破准前。(此十是心所下。谓既释於意。意是心王。而说所者。所不离王故。又五蕴中.除其色蕴意业摄故。【校】上钞今显睡眠非无体用。今应从唯识论及述记作令。案令字牒上令身不自在之令。)

○第六观意业。

若意业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是思想寒热饥渴苦乐忧喜。

【疏】意业十事。皆意之用。故名为业。约徧行五徵之。一思二想.次四是触。後四是受。作意一种。总徧十段。故前云作意观察。此中思等。与意何别。但思等心所不二义故。一扶持心王属前所摄。二依心起用。属此位收。故多从受境以辨。若欲破者。既约徧行通於三性。故非梵行。余准前知。

○第七观佛。

若佛是梵行者。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识是佛耶。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神通是佛耶。业行是佛耶。果报是佛耶。

【疏】观佛十事。观於三身。若依小乘.初五法身。以无漏戒等。及眷属无漏五蕴为法身故。次二报身。以三只百劫所修万行.感相等故。次一化身。神通化现故。业行通为三身之因。果报通语三身之果。若依大乘。前八皆是化身。後一报身。业行通语二身之因。涅盘是果。离系果故。菩提是报。报本愿故。(【钞】以无漏戒等者。等取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从已转受名。广如十藏品。言及眷属无漏五蕴者。即色受等。前无漏戒.虽转五成。而各取一以为其主故。今辨定慧等同时心心所。为眷属五蕴。)今一一推徵。若一是佛。余者应非。一一皆佛。则有多佛。和合成佛。则无自性。故中论云。非阴不离阴。此彼不相在。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阴合为如来。则无有自性。进退推求.佛体寂灭。尚非是有。岂当是无。邪见深厚者。则说无如来。诸法性空中。思惟亦不可。(尚非是有者。第三遮难。难云。若尔。应无如来。便堕断见。故今遮云。邪见有二。谓有为浅。谓无为深。破汝浅邪。何堕深壑。皆中论文。并如上引。)是知真佛。既超心境。依斯成行。行岂相耶。

○第八观法。

若法是梵行者。为寂灭是法耶。涅盘是法耶。不生是法耶。不起是法耶。不可说是法耶。无分别是法耶。无所行是法耶。不合集是法耶。不随顺是法耶。无所得是法耶。(【校】上二句.疏主所见经本原无。系纂要依流通本补足。)

【疏】然法有教理行果。今就後三。略能诠故。入中初一理法。次一果法。余六通三。约理可知。约行者。谓不善不生。妄想不起。言语道断。智无分别。定无行处。如智两冥。此六究竟.即是果相。今推徵云。若一是法。余则应非。一一皆尔。若谓总是。则和合不实。随得一法.即应得余。和合而成.则无和合。若以无合而为法者。无合之法。岂当有耶。又此举法。皆举寂灭不生等者。欲明一一自虚。法即非法。梵行何从。(【钞】余九皆十句。此独八者。应是梵本脱漏。今依流通本补足。【校】上七字.非钞文。系纂要添注。)

○第九观僧。

若僧是梵行者。为预流向是僧耶。预流果是僧耶。一来向是僧耶。一来果是僧耶。不还向是僧耶。不还果是僧耶。阿罗汉向是僧耶。阿罗汉果是僧耶。三明是僧耶。六通是僧耶。

【疏】观僧十事。前八约人。後二就德。且依小说。言预流者。始超凡地。预圣流故。一来者。修惑未尽.一度来生欲界中故。不还者。欲界惑尽。更不还来生欲界故。阿罗汉者。此有三义。一名杀贼。已断一切诸烦恼故。二名不生。三界之生永以尽故。三名为应。应受人天大供养故。有四向者。向於果故。谓断三界见惑有十六心。至第十五道类忍时。名初果向。至第十六即入修(【校】修.纂要误作见。)道。名须陀洹果。欲界修惑分为九品。断至五.二向。断六.一来果。断七.或八品。名第三果向。九品全断尽.即得不还果。次断上二界修惑。乃至有顶八品惑尽.名阿罗汉向。三界见修都尽。得阿罗汉果。今此欲明梵行.粗陈名目。若广引婆沙俱舍杂集瑜伽.则清净梵行.有累名数。力有余者.付在说时。此中观意。谓僧名和合。而有八辈。一若是僧。余则应非。又一一别辨。则无众义。集此无众。岂成众耶。况於入流.无所入等。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则其体自虚。後二就德。德若是僧。何须八辈。离法无人。离人无法。一一穷究。为僧者谁。僧体既虚。梵行安寄。

○第十观戒。

若戒是梵行者。为坛场是戒耶。问清净是戒耶。教威仪是戒耶。三说羯磨是戒耶。和尚是戒耶。阿闍黎是戒耶。剃发是戒耶。着袈裟衣是戒耶。乞食是戒耶。正命是戒耶。

【疏】戒为行体。亦赖众缘。从缘成戒.戒性如空。起心持者。是谓迷倒。无善无威仪。不杂二乘心。是名持净戒。此戒乃名真梵行也。(【钞】第十观戒文三。初总明。上来九门.结观於後。独今此段.先明实观。戒性如空者.即法句经。六度皆有偈文。布施云.说诸布施福。於中三事空。究竟不可得。施福如野马。戒云.若说诸持戒。无善无威仪。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忍云.若见瞋恚者.以忍为覊鞅。知瞋等阳焰。忍亦无所忍。精进云.若说诸精进。为增上慢说。无增上慢者。无善无精进。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定云.若学诸三昧。是动非坐禅。心随境界流。云何名为定。般若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生种种见。一亦不为一。为欲破诸数。浅智之所闻。见一以为一。结云.若有闻斯法。常修寂灭行。知行亦寂灭。是则菩提道。释曰。今疏释戒。但用戒文。而离迷倒。余者乃义引。不杂二乘心者。即涅盘文.是名持净戒等。总结上文也。)其中十事。前八是受。後二是随。受中坛场得戒之处。问净教仪。并教授师。三说羯磨.即得戒法。和尚.得戒根本。阿闍黎者。正即二师。义兼七证。剃发着衣.是戒外相。随中乞食.四依之一。正命。谓离四邪五邪。

若依菩萨戒.类例上文。具如善戒经。及弥勒菩萨所造受菩萨戒羯磨所辨。此上十境.正约菩萨。旁兼声闻。设依小受.修观则为菩萨。即如此方。又善戒经欲受菩萨戒。皆先具受前之三戒。故所观境.通於大小。其能观智.唯实教大乘。(若依菩萨下。第三料拣。前列十事。参大小乘。此方菩萨律仪阙故。於中有四。一总引二文。彰大小异。弥勒羯磨.唯请一师.须归三宝。别有羯磨文等。此上十境下。次出对会所以。以西天大小抗行。寺居不杂。是故结云。即如此方也。谓依小乘受。行大乘行。又善戒经下。三正示大小二相不同。言先受前之三戒者。彼经第五菩萨戒品云。在家出家。戒有三种。一者戒。二者受善法戒。三者为利众生故行。释曰。此即三聚也.次云。云何名戒。所谓七众戒。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摩诃萨若欲受持菩萨戒者。先当净心。受七种戒。七种戒者。是净心趣菩萨戒。如世间人.欲请於王。先当净治所居屋宅。是七种戒.俱是在家出家菩萨所受。菩萨戒者。亦复如是。俱是在家出家菩萨所受。释曰。上语七众。通於男女等。今辨三戒.唯约比丘。谓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此三以为菩萨戒前之方便也。彼经云。若言不具优婆塞戒.得沙弥戒.无有是处。不具沙弥戒.得比丘戒.亦无是处。不具如是三种戒.得菩萨戒.亦无是处。譬如重楼四级。乃至不从三级至第四者.无有是处。释曰。以此故须先受三也。故所观境下。四结成本义。所观通大小者。依菩萨受.亦是所观。依小乘受.亦是所观。能观智唯实教大乘者。即相同性。离相戒故。上来寻思观竟。)

○第四辨观成之相。望前寻思。即为观益。望後得正觉果。此但如实观成。文分为三。初约所观十境如实观成。二此中何法下。约所成梵行如实观成。三如是观察下。结成梵行清净之相。今初。

如是观已。於身无所取。於修无所着。於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

【疏】初有十句。初六句明三轮清净观。一不取能持戒众生。言身兼口意也。二不着所修行事。三不住於戒法。亦即是事。亦通不住前法。次三句以三时门。明不住持戒时。兼释上不取等。言三世推求不可得故。已灭未至。空理易明。现在多滞。偏语空寂。以刹那不住。过未分之。故空寂也。(【钞】初六句者。具离三轮。然准瑜伽第六。六度各有三轮不同。施二轮者。一施者。二受者。三施物。今皆离之。戒离三轮者。离众生事时分别。忍离三轮者。离自他过失分别。进离三轮者。离众生高下事用分别。定离三轮者。离境界众生惑分别。般若离三轮者。离境界智众生分别。今言六句明三者。一即离众生。二三皆离事。亦通不住等者。以第三句通不住前众生及事。不住即离故。次三句三时门。通是离时耳。)次二句明二空观成。作受者人。业报是法。後二句以不迁理。释成因果空义。此世不移动。谓不从今至後。彼世不改变。谓不从後至今。是为因自昔灭.无力感果。果不俱因.无力酬因。何有报受。以物各性住。性本空故。

○二约所成梵行如实观成。

此中何法名为梵行。梵行从何处来。谁之所有。体为是谁。由谁而作。为是有为是无。为是色为非色。为是受为非受。为是想为非想。为是行为非行。为是识为非识。

【疏】有十一句。初句总显无名。十已空故。余句为别。一不从他生。二非属身等。皆十已空故。上二句约缘以徵。次二句就体以徵。初句明离前十外.无别无作戒体。十外有体.不假前十。次句亦无有作。作之受随。前以空故。次句双非显中。无性防非故。次五句约五阴。有二意。一就戒体。有说无作戒体。体即是色。有说非色非心。五蕴之内.初一是色。後四是心。今言为是色者。显非是色。以其所立无表依表生.表色无表色。今明观意。表色尚空。何有无表。为非色者。显非非色也。从色生於戒。尚不名为色。从色生於戒。岂是非色耶。言为是识者。意显非心。若言是心者。一切皆有心。应常有梵行。是知非心也。若言非心。木石应梵行。是知非非心也。若言非色非心行蕴摄者。但是行蕴。应皆名戒。二就修行梵行之人.不离五蕴。若即蕴者。有蕴皆梵行。若离蕴者。岂是我梵行。故後结云。皆不可得。

○第三结成梵行清净之相。以无得故。

如是观察。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

【疏】文有十一句。初句为总。次九句别显无得。一由上三世皆空故。二由於身无所取。於修无所着故。三言心无障碍者。即前於法无所住故。如风行空.无有碍故。四作受二念不现行故。五虽空不碍涉有故。六七涉有不迷於空故。受观无相。受谓忍可於心。观谓起用於境。八结归平等。大般若曼殊室利分云。我不见有一法非佛法者。故无法不等。九一收一切。方显具德圆融。末後一句。总以结酬。由上义故。名净梵行。上辨自利行净竟。(【钞】虽空不下。此释方便自在。即显虽无持犯。而七支皎净。三业无瑕。摄善利人.无不为矣。以前观空.非断灭故。我不见有一法下。前已曾引。谓不毁不持。法界平等。由此该融。故有第九。一具一切也。)

○第二大科明利他行净。文分为二。初观深智。即利他之方。後慈念众生。成无缘四等。是则自利利他。上求下化。皆具足也。今初。

复应修习十种法。何者为十。所谓处非处智。过现未来业报智。诸禅解脱三昧智。诸根胜劣智。种种解智。种种界智。一切至处道智。天眼无碍智。宿命无碍智。永断习气智。於如来十力.一一观察。一一力中有无量义。悉应咨问。

【疏】文三。初举法应修。谓梵行体也。缘体宛然.一心湛寂。梵行用也。不思不造。万行沸腾。故不但心观圆明。复应广集佛智。二何者下。徵起别列。可知。三於如来下。结劝广学。

○第二慈念众生成无缘四等。

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

【疏】文有四句。一双起慈悲。如犊母随子。二思惟药病.成大法喜。三即行无求.以成大舍。四智了诸境.导成无缘。此中五喻。广如十忍。然释有通别。通则可知。幻.似有不实故。似有故假。不实故空。此二不二.成中道智。如梦者。虚妄见故。如影者。从业缘现故。如响者。属诸因缘故。如变化者。须臾变灭故。若如是了境。即终日化而无化。亦为众生说如斯法。是谓利他梵行清净也。

○第二大段答因所成果问。

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於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疏】文中分二。先标前因深。初总指前文。不生二解。别举其要。即所行无二。二一切下。酬其果满。先标後释。初由理观深玄。了性具足。万行齐修。故令大果无边德用.现证在即。一切.明其果大。疾现.语其证速。後初发心下。释。先释疾现之言。後释现前之相。今初.上言疾得。疾在何时。故云.初发心时。何法现前。谓无上菩提也。後知一切下。释现前之相。亦是出其所因。何者。夫初心为始。正觉为终。何以初心.便成正觉。故今释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觉法自性.即名为佛故。下经云.佛心岂有他。正觉觉世间。斯良证也。斯则发者。是开发之发。非发起之发也。何为现前之相。夫佛智非深。情迷谓远。情亡智现.则一体非遥。既言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则知此心.即一切法性。今理现自心.即心之性.已备无边之德矣。成就慧身者。上观法尽也.正法当兴。今诸见亡也.佛智爰起。觉心则理现。理现则智圆。若镜净明生。非前非後。非新非故。寂照湛然。不由他悟者。成上慧身。即无师自然智也。又不由他悟.是自觉也。知一切法.是觉他也。成就慧身.为觉满也。成就慧身.必资理发。见夫心性。岂更有他。若见有他。安称为悟。既曰心性.自亦不存。寂而能知.名为正觉。岂唯定之方寸。不取则於人哉。况初後圆融。不待言也。

【论】了知境界已下。可四行半经。明了法如幻.观终获益成佛分。如上观行。令身口意业.佛法僧戒.色受想行识.身边二见.三世远近总无。又无能观所观心。不沈不掉。不生不灭。任理无思。如来十种智力.因斯而现。夫佛智非深。只为迷心逐相。情亏也智隐。一体也智现。执障都亡。十方廓然自在。处尘不为小。周空不为大。穷其迹.十方无纤毫之踪。兴其用.则不出刹那之际。身行徧周.等虚空而无尽。若存其有.即一切刹海.现色象重重。若置其无.万境不可窥其体。以不思不惟而知众法。将不造不作而办大功。非生死变其志。非苦乐移其性。若非神之称理者。不可以情想知。不可以灭心得。以此如来设净行之教。观法尽也。始正法当兴。则诸见亡而佛智起。见亡智应.名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是故後学之士.应法修行。不可以逐境沈沦.迷流永劫。更欲解其上义。虑将言丰障理.以乱後学之心。但如上所说之经.多少自然恰中。如一百四十愿名净行者。是十信位中.以愿成世间知见万法以为净行。此十住位中.以行体无为无性.名为净行。以此净行.成智用自在。此净行品.成十住中初发心之佛果。亦为已後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作佛果故。从此无性之行清净故。一切诸行皆清净。诸行净则智慧净。智慧净则其心净。其心净则诸法净。诸法净名法界净。法界净即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国土净。行此法平等者。名为净行也。(梵行品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三十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