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悬示卷第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原本清初刊於鼓山。中经补版.别无他刻。今依补刊本重刊。但略易其行款排列。版心酌标品科。间有正讹考异之处.以【校】字识之。)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经前悬示。疏论各有十门。取其大意。略立六段。一明处会品第。二分经之大科。三显经之宗趣。四判经属圆教。五示圆义分齐。六明所被之机。今初处会品第。

此一部全经。疏分为七处九会。三十九品。论分为十处。十会。四十品。疏论稍殊。意各有在。

【疏】七处九会。三十九品者。

○初会菩提场。普贤菩萨为会主。说毗卢遮那如来依正因果法门。自第一卷至十一卷。共六品经。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三昧品。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毗卢遮那品。

○第二会普光明殿。文殊师利菩萨为会主。说十信法门。自十二卷至十五卷。共六品经。六品者。如来名号品。四圣谛品。光明觉品。菩萨问明品。净行品。贤首品。

○第三会忉利天宫。法慧菩萨为会主。说十住法门。自十六卷至十八卷。共六品经。六品者。升须弥山顶品。须弥山顶偈赞品。十住品。梵行品。初发心功德品。明法品。

○第四会夜摩天宫。功德林菩萨为会主。说十行法门。自十九卷至二十一卷。共四品经。四品者。升夜摩天宫品。夜摩天宫偈赞品。十行品。十无尽藏品。

○第五会兜率天宫。金刚幢菩萨为会主。说十回向法门。自二十二卷至三十三卷。共三品经。三品者。升兜率天宫品。兜率天宫偈赞品。十回向品。

○第六会他化自在天宫。金刚藏菩萨为会主。说十地法门。自三十四卷至三十九卷。共一品经。一品者。即十地品。

○第七重会普光明殿。如来为会主。说阿僧只数量法门。及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及普贤等诸菩萨。说十大三昧等等妙法门。自四十卷。至五十二卷。共十一品经。十一品者。普贤菩萨说十定品。十通品。十忍品。佛说阿僧只品。心王菩萨说如来寿量品。诸菩萨住处品。(上明差别因)青莲华藏菩萨说佛不思议法品。普贤菩萨说如来十身相海品。佛说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上明差别果。)普贤菩萨说普贤行品。(明平等因。)说如来出现品。(明平等果。)上自二会来至此。一遍明六位因果。

○第八三会普光明殿。普贤菩萨为会主。说离世间法门。自五十三卷至五十九卷。共一品经。一品者。即离世间品。此二遍明六位因果。

○第九会逝多林。如来善友为会主。有本末二会。初世尊放光现相。答诸菩萨念请。为本会。次文殊师利菩萨从善住楼阁。出往人间。开悟六千比丘。及指善财参五十三知识。为末会。通为入法界品。自六十卷至八十卷。共一品经。一品者。即入法界品。此三遍明六位因果。

【论】十处十会。四十品经者。

○第一会在菩提场。示现初成正觉。凡六品经。同上。

○第二会在普光明殿。说十信位。凡六品经。同上。

○第三会在须弥山顶帝释宫中。说十住位。凡六品经。同上。

○第四会在夜摩天宫。说十行位。凡四品经同上。

○第五会在兜率天宫。说十回向位。凡三品经。同上。

○第六会在他化自在天宫。说十地位。凡一品经同上。

○第七会在第三禅天。说等觉法门。谓之普贤佛华三昧会。此会来文未足。如缨络本业经具云。彼经是化三乘人已。後如来领至菩提树下。却说初成佛时说华严经会次第。计此一会一品。通为十处。十会。四十品经。为此经十十成法。皆圆满故。

○第八会在普光明殿。说十定法门。其定名入刹那际。为刹那是极短促。思虑不及之地。不同三乘别论生灭。如来出世.始终不离刹那际。为此定体.称法界性。更无长短始终。三世总为一际故。不同古人释此会为重会普光明殿。岂可见两度三度重叙普光明殿。即云重会三会。令他作去来之见。如经意者。但以佛自体无作大悲为母。以一切种智为佛。以法无性无所依为时日岁月。以一切众生根器为明镜。佛于一切众生心海。任物自见。各得自法。皆令向善。及得菩提。非是如来有重去重来相故。但明此普光明殿。是如来自性一切智种智之都体也。为依报所居。此刹那际定。是佛一切智种智之法性故。意在总括一切法界众海会等总体。如王宝印.一时顿印。不可作重会去来之见。

○第九会在普光明殿说离世间品者。明从此重起信心发行。修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定。十通。十忍。乃至如来出现佛果位终。皆悉不离普贤旧行。为如来出现品前三十六品经。是自乘普贤行满。出现品後离世间一品。纯是果後利他普贤恒行。普印十方.无休息也。如善财见慈氏如来已。却令见文殊师利者。明今至果。不离初信之门。便闻普贤名。见普贤身等。普贤身者。即果後普贤之行。此品不同彼古人释此会为三会普光明殿者。以法界门。不可作世情去来之见。如上所说。

○第十会在逝多林。说法界品。明此一会。普含诸会。及十方刹海法界虚空界总之一会。重重无尽。无尽重重。以六相十玄该之。以无思之心照之。可见。

○又云以世主妙严品为一会。以普光殿三会为一会。通前世主妙严品为二会。上升须弥.夜摩.兜率.他化.第三禅为五会。通前两会为七会。法界品只园人间为第八会。善财大塔庙处为第九会。以虚空法界一切处会为十会。古人云。九会者。为未知有十一地在第三禅说。此经总十法为准。不可说九也。

【评曰】此经处会品第。疏论所以不同者。各有其意。不必轩轾。其普光明殿重会三会之说。在圆融行布之间。疏所以分者。以圆融不碍行布也。论不分前後往来之相.一时顿说者。以行布不碍圆融也。其言似反。其意正合。故疏释升须弥品云。言尔时者。即前二会时。主伴齐徧。演前二会之法也。何须举前二会。欲明前会不散。成後会故。後必带前。合成法界无碍会故一一法会无休息故。後後诸会皆同时故。若散前会。即无後故。所以唯约觉树会者。此为本故。得佛处故。理实第二亦同此徧。若同时徧.何有九会。若有前後.何名同时。应云。即用之体.同时顿徧。即体之用.不坏前後。犹如印文。观此。则疏意尤圆。善得六相之意。不滞一边也。

○二分经之大科。此一部全经。清凉国师疏分为五周四分。而枣栢李长者论。略作十段长科。亦有五种因果徧周义。

【疏】五周四分者。

○一所信因果周。即举果劝乐生信分。谓第一会菩提场。说毗卢遮那依正因果法门。自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凡六品经。前五品。显如来依正果德。後一品。明佛本因。劝励大心众生。令生欣乐。以起净信。故名所信因果周。亦名举果劝乐生信分。

○二差别因果周。即修因契果生解分。谓第二会普光明殿起。经历忉利。夜摩。兜率。他化自在。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重会普光明殿。说十定。至菩萨住处。共六品经。明差别因圆。後佛不思议法。如来十身相海。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共三品经。明差别果满。又十定以下六品经。明等觉。佛不思议法品以下三品经。明妙觉。

○三平等因果周。即於前会。说普贤行.如来出现.二品经。明平等因果。前普贤行.明因该果海。次如来出现.明果彻因源。因果不二.故名平等。连上差别二周。通名修因契果生解分。

○四成行因果周。即托法进修成行分。谓第八会三会普光明殿。说离世间法。即成行因果周。普慧云兴二百问。普贤瓶泻二千酬。通明六位因果。自五十三卷。至五十九卷。共一品经。初通明五位之因。後明八相之果。此托圆融法界。进修成行。位位交罗。一位具足一切位。故没其位名。但明圆融之行。故名托法进修成行分。

○五证入因果周。即依人证入成德分。谓第九会逝多林。说入法界法门。以诸菩萨念请。有三十问。具问如来果海中事。以果海离言。故如来但现相以答。复放光摄受。光中具见所问之事。令其现证。是为本会。次文殊师利从善住楼阁出。渐往人间大塔庙前。令六千比丘顿证。次指善财童子南询。参五十三知识。通名末会。及善财末後见普贤身。入普贤菩萨一毛孔中。顿圆旷劫之果。故前三十八品。但该罗六位因果。令生信.发解.依之起行造修。至此。方为证入。故云依人证入成德分。若无实证。则前解行。俱为虚设。故以证终。

【论】十段长科者。

○一明始成正觉。即世主妙严品是。

○二明举果劝修。即现相品已下。至毗卢遮那品。总五品经是。及前世主妙严品亦是。乃是举佛所成之果。劝令人修。

○三明以果成信。即从佛名号品已下。至贤首品。六品经是。亦通取前世主妙严品已来总是。便以十个智佛以为自心之果。以不动智佛为首。明自心智。随分别性。无所动故。

○四明入真实证。从升须弥山顶品已下六品经是。以十住为体。住佛智慧家故。

○五明发行修行。从夜摩天宫已下四品经是。以十行为体。行佛行故。

○六明智悲相入。从升兜率天宫品已下三品经是。以十回向为体。体圆真俗。成大悲故。

○七明蕴修成德。他化自在天中。十地一品经是。蕴修前三法。令惯习成就故。

○八明利生自在。从十定品已下。至离世间品。总十二品经是。以十地中蕴德成功。十一地利生行满。方名法行圆满佛。於始於终.无作体性.不移毫念。为以法界圆明大智之性。为十住见道之初。无时念故。三世无性故。总一时故。此非情识所知。唯智会故。

○九诸贤寄位。即已上六位诸菩萨。并佛出现品亦是。皆从性海大智境界中。方便出现其身。寄位成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位十一地法门。令凡夫信入。仿学依蹟。不迷其事。

○十明令凡实证者。以法界性中。安立十信等六位进修方便行。不离体用。不坏方便。其智弥高。其行弥下。逐根行满。故名进修。随力堪能。安立诸位。随位知行。令不迷因果。使学者善明总别.依位成功。不滞始故。不离初故。即如下文善财等众。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各列有五百。具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五位。一位有十。通为五百。如六千比丘。通信亦不退。总云六千。一万诸龙。以明万行。如是之众。并是凡夫。皆信是法界佛果智门故。而登十住十地诸位。故名令凡实证。

【评曰】疏论分经。大意皆同。论唯第九诸贤寄位一科。重收前六位。谓已上六位诸菩萨。并佛出现。是从性海大智境界中。方便出现其身。寄位成十信等。令凡夫信入。仿学依蹟.不迷其事。与疏不同。愚谓六位法门。乃三世诸佛修行成道之成式。亦是毗卢遮那如来因地修证之门。前菩提场一会。既举其所成之果第二普光明殿已下诸会。明信住行向地等位。乃示其由因至果之蹟。离世间一品。则明其诸位之行。而法界一品。举善财一人。经历诸位.一生顿证。令大心凡夫.见贤思齐。直下承当。依法修证也。

【论】此一部之经。总有五种因果徧周义。

○一示成正觉因果徧周。即世主妙严品是。通下五品经总是。

○二进修因果徧周。从佛名号品已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位中。共二十品经是。

○三定体徧周。即十定。十通。十忍等品是。

○四行海徧周。即普贤行品。离世间品是。

○五法界不思议大圆明智海徧周。即法界品是。以此一部之经。五品之内。品初皆有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以为品首者。明此五法。是一时.一法界.一刹那际.一体用.一切诸佛一共同之法。如是之法。不离十定之中刹那际。降神。入胎。示现成佛。入涅盘。不离一刹那际。更无移也。

【评曰】五周之义。疏论稍殊。各有所主。大旨无乖。读者详之。

○三显经之宗趣。

【疏】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一切诸经。各自有宗。然楞伽云。一切法不生。不应立是宗者。斯言遣滞。若无宗之宗。宗说兼畅。今此经者。以法界理实缘起因果不思议为宗。而法界等言。诸经容有。未显特异。故以不思议贯之。则法界等皆不思议。故为经宗。所以龙树指此经为大不思议经。斯良证也。净名但明作用不思议解脱。盖是一分之义。未显法界融通等不思议。故不同也。其中释义有四门。第一别开法界以成因果。谓普贤法界为因。遮那法界为果。是故因果不离理实法界。第二会融因果以同法界。第三法界因果.分明显示。第四法界因果.双融俱离。性相混然.无碍自在。已上四门.各有十义五对。互为宗趣。具如疏明。上之四门。初一即体之用。次一即用之体。三即体用双显。四即体用熔融。又初一即因果缘起。次一即理实法界。三即双明。後一即不思议。既以第四融前。则四门一揆。

【论】此经名毗卢遮那大智法界本真自体寂用圆满果德法报性相无碍佛自所乘为宗。法华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此经云。有乐求佛果者。说最胜乘。上乘。无上乘。不思议乘等。是为令初心者。志乐广大。还得如来大智之果。与自智合一无二故。此经宗趣.甚深难信。若有信此经中如来大智境界佛果法门而自有之。胜过承事十佛刹微尘数诸佛.经於一劫.所有功德。贤首品颂云。一切世界诸羣生。少有欲求声闻乘。求独觉者转复少。趣大乘者甚希有。趣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甚难。为此经宗趣。说入佛果.不逾刹那。但隔迷悟。说无量劫.不移一时。说从凡夫地创见道时。因果一时.无前後际。不见未成佛时。不见成正觉时。不见烦恼断。不见菩提证。毕竟不移毫念。修习五十位满。一切种智.悉皆成就。总别.同异.成坏.一时自在。皆非世情所见。是故难信也。其所信者。如经下文。十信之位。金色世界.不动智佛。上首菩萨名文殊师利。此云妙德。云金色者。明白净无垢。即法身之理。不动智佛者.即理中智也。一切凡圣。等共有之。故云一切处文殊师利。一切处金色世界。一切处不动智佛。今之信者。当信自心无依住性妙慧解脱.是自文殊。於心无依住中。无性妙理.有自在分别.无性可动.名不动智佛。理智无二.妙用自在。是故一切诸佛。从此信生。故号文殊为十方诸佛之母。亦号文殊为童子菩萨。为皆以信为初生故。信心成就。即以定慧观智力印之。一念相应。名十住初心。便成正觉。取能行行处。号曰普贤。取妙慧无依处.号曰妙德。取善能分别知根之智.号之为不动智佛。且能信处.号曰信心。自契相应。名为住心。为住佛所住妙慧解脱.相尽无生法故。若心外有佛.不名信心。名为邪见人也。一切诸佛皆同自心。一切众生皆同自性。性无依故.体无差别。以此同体妙慧。知诸佛心。及众生心。应如是信解。不自欺诳。是故此经宗趣。为大心众生入佛根本大智佛果。一念契真.理智同现.即名为佛。为法界道理。见则无初中後故。是故法华经。为回三乘劣解者。令龙女非器.刹那成佛。明信心广大.非权施设。所修实教.不迂滞故。言龙女年始八岁者。表今生始学。非旧学故。言畜生女者。明非过去积修。乃此生所信法门.理直无滞故。法界体性。非三世收。一念应真.三世情尽。智无出没.即佛果故。为劣解众生.兴度八相等事。娑婆世界举众遥见龙女即往南方无垢世界成佛者。解云。南方者。为明为正。以主离故。离为明。为日。为虚无。即无垢也。举众遥见者。明三乘权学。信而未自证。故言遥见。夫法界一真。自他相彻。若当自得。焉得称遥见。此经即令善财一生得佛。解云。一生者。从凡夫地起信之後。十住初心契无生也。即任法界智生。非业生也。至文广释。今且略明此经宗趣佛果法门竟。博达君子。可试思焉。

【评曰】此经宗趣。疏折衷诸家。以法界理实缘起因果不思议为宗。而论於法界之上。加毗卢大智之言。而法界下。加体用法报性相无碍等言。与疏法界缘起不思议之义.其意大同。但疏中广明法界缘起.义甚玄妙。而论令大心众生。於此经中自信如来大智境界佛果法门.本自有之。金色世界.明白净无垢法身之理。不动智佛.即理中智。自心无依住妙慧。是自文殊。凡圣共有。故云一切处文殊师利。一切处金色世界。一切处不动智佛。意尤痛切。读者毋忽。

○四判经属圆教。

【疏】。以义分教。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初即天台藏教。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深密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无性.俱不成佛。故今合之。总为一教。此既未尽大乘法理。故立为初。有不成佛。故名为分。三终教者。亦名实教。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立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四顿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达摩碑云。心有也。旷劫而滞凡夫。心无也。刹那而登正觉。下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立为顿。如思益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於一地。不同於前.渐次修行。不同於後.圆融具德。故名为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别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达摩以心传心。正是斯教。若不指一言以直说即心是佛。心要何由可传。故寄无言之言。直诠绝言之理。教亦明矣。是故禅宗。不出顿教也。)五圆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正觉等。依普贤法界。帝网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圆教。如此经说。(圆义分齐中广明。)

【论】中广引东土西天诸家立教讫。乃云。通玄自参圣教。随己管窥。以述意怀。用呈後哲。准其教旨。略立十种教。总该佛日出兴始终教意。何者为十。第一时说小乘纯有教。第二时说般若破有明空教。第三时说解深密经.和会空有.明不空不有教。第四时说楞伽经。明契假即真教。第五时说维摩经。即俗恒真教。第六时说法华经。明引权归实教。第七时说涅盘经。令诸三乘舍权向实教。第八时说华严经。於刹那际。通摄十世圆融。无始终前後通该教。第九共不共教。(谓同闻异解。)第十不共共教。(谓华严会上。十方云集。诸来菩萨。及天龙八部等。各各差殊。同得闻毗卢遮那果德法门。具同具别.圆融自在。)如是十教。总是如来於本法界.一刹那际.一时.一声.顿印如响。随诸众生自分根力渐顿不同。是故于今。以圆数故。略分十种教门。用彰进修解行差别。

【评曰】论立十种教。总依如来无三世智海.一刹那际一时顿说。由根不同.差别自生。正是华严圆顿教旨。虽别是一家之论。与诸古德所立。大旨无违。今录其条目于此。以备参考。广释如论。

○五示圆义分齐。

【疏】已知此经.总属圆教。未知圆义分齐云何。然此教海宏深.包含无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语其横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总无不包。方显深广。其犹百川不摄大海。大海必摄百川。虽摄百川.同一咸味。故随一滴.逈异百川。前之四教.不摄于圆。圆必摄四。虽摄于四.圆以贯之。故十善五戒.亦圆教摄。尚非三四。况初二耶。斯则有其所通。无其所局。故此圆教。语广.明无量乘。语深.唯显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顿同实故。二别教一乘。唯圆融具德故。以别该同.皆圆教摄。今明别教一乘。略显四门。一明所依体事。(即事法界。)二摄归真实。(即理法界。)三彰其无碍。(即事理无碍法界。)四周徧含容。(即事事无碍法界。)各有十门.以显无尽。初中十者。一教义。(教即能诠。即前五教。乃至香光等。义即所诠。即五教等一切义理。)二理事。(理.即生空所显。二空所显。无性真如等理。事.即色心身方等事。)三境智。(即五教所观之境.能观之智。总收不出二谛.二智。别即小乘四谛涅盘为境。无漏净慧为智。及他心等十智。始教亦通四谛.二谛等为境。加行根本後得等智。终教则是三谛等境。权实无碍等智。顿教则无境为境。绝智为智。圆教则无尽之境。无尽之智。)四行位。(五教修行不同。得位差别。位通因果。)五因果。(自互不通。如七方便等为因。须陀洹等为果。等觉已下皆因。妙觉为果等。)六依正。(依即国土。正即佛身等。)七体用。(体即法报等。用则应化等。)八人法。(人则觉者等。法则菩提等。)九逆顺。(逆则婆须无厌等。顺则观音正趣等。)十应感。(应即赴感佛菩萨等。感即当机菩萨众生等。各随五教以辨差别。已上十对。总相该收。为十玄所依体事。若以义取。随一事上即有十对。故下但约一尘。即具十对。上明所依体事竟)

○第二摄归真实者。即真空绝相。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亦有十义如法界观。(杜顺和尚法界观中。总有三观。一真空绝相观。二事理无碍观。三周徧含容观。即今疏後之三门。摄归真实.即真空绝相。於中自有四句十门。一会色归空观。二明空即色观。三色空无碍观。四泯绝无寄观。此为四句。前二各四。故为十门。具如法界观。上摄归真实竟。)

○第三彰其无碍。然上十对.皆悉无碍。今且约事理.以显无碍。亦有十门。一理徧於事门。(谓无分限之理。全徧有分限事中。故一一纤尘.理皆圆足。理不全徧。则理可分。事不全摄。则事不即理。如一纤尘。事事皆尔。正徧此时。不妨余徧故。亦非余处无理.全此全彼。亦非二理。)二事徧於理门。(谓有分之事。全同无分之理故。一小尘.即徧法界。以事无别体。还如理故。若不全同.则不如理。然相徧二门.超情难见。何者。谓事既有分。理即无分。如何得徧。若尘徧法界。尘应非小。理徧同事。应如小尘。今明由事与理.有非一非异义故。以非异故.全同。以非一故.不坏分无分。则事理两分。如海之波。一波全徧大海。以同海故。大海全在小波。以海无二故。全在一波。亦全在诸波。同一海故。)三依理成事门。(事要因理成者。以诸缘起。皆无自性故。由无性理。事方成故。故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又离真心。无别体故。)四事能显理门。(谓由事揽理成。故事虚而理实。以事虚故。能显实理。事若有实。实理则隐。以事虚故。全事中之理.挺然显露。如波相虚。令水现也。)五以理夺事门。(谓事既全理。则事尽无遗。如水夺波。波相全尽。)六事能隐理门。(谓真理随缘而成事。遂令事显理不现也。如水成波.动显静隐。)七真理即事门。(谓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无我理故。空即色故。理即是事。方为真理。)八事法即理门。(谓缘集必无自性。举体即真故。上之二门.正明二谛不相违义。)九真理非事门。(谓即妄之真.异于妄故。如湿非动。)十事法非理门。(谓即真之妄.异于真故。如动非湿。上七八二门.明事理非异。九十二门.明事理非一。故为无为。非一非异。第四回向云。於有为界示无为法。而不灭坏有为之相。於无为界示有为法。而不分别无为之性。)上之十事。同一缘起。故云无碍。约理望事。有成(依理成事。)有坏。(以理夺事。)有即(真理即事。)有离。(真理非事。)事望于理。有显(事能显理。)有隐。(事能隐理。)有一(事法即理。)有异。(事法非理。)逆(夺事非事。)顺(成事即事。)自在。(欲成即成.欲坏即坏。)无障无碍。(成不碍坏。坏不碍成。显不碍隐。隐不碍显。故云无碍。)同时(正当成时。即是坏等。故得同时。)顿起。(四对皆无前却。故云顿起。)深思。令观明现。以成理事圆融无碍观也。

○第四周徧含容。即事事无碍。且依古德。显十玄门。於中文二。先正辨玄门。二明其所以。今初。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如海一滴。味具百川。以是总故。冠於九门之初。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又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一尘既尔。法法皆然。)二广狭自在无碍门。(别中先辨此者。是别门之由。由上事理无碍中。事理相徧故。生下诸门。且约事如理徧故广。不坏事相故狭。故为事事无碍之始。七十六经摩耶夫人云。善男子。我身形量。虽不踰本。然其实已超过世间。量同虚空。悉能容受十方菩萨受生庄严宫殿。此文即广狭自在也。如一尺之镜。现千里之影。)三一多相容不同门。(由广狭无碍.所徧有多。以己望多。故有一多相容。相容则二体俱存。但力用交彻耳。如一微尘。舒己徧入一切法中。即摄一切令入己内。舒摄同时。无障无碍。一尘既尔。尘尘互摄。亦复如是。华藏偈云。以一刹种入一切。一切入一亦无余。体相如本无差别。无等无量悉周徧等。即其文也。如一室千灯。光光涉入。)四诸法相即自在门。(由此容彼。彼便即此。由此徧彼。此便即彼。故有相即门。如一微尘废己同他。举体全是彼一切法。而恒摄他同己。令彼一切即是己体。一多相即.混无障碍。此约有体无体。故言废己。废己。即无己体也。同他。他有体也。如金与金色。不相舍离。)五秘密隐显俱成门。(由互相摄。则互有隐显。谓摄他他可见。故有相入门。摄他他无体。故有相即门。摄他.他虽存而不可见。故有隐显门。经云。东方入正受。西方从定起等。东方入定为显。西方定起为隐。以但见入定。不见起故。然此三门.皆由相摄而有。相入.则如二镜互照。相即.则如波水相收。隐显.则如八日月。隐显同时。)六微细相容安立门。(由此摄他.一切齐摄。彼摄亦然。如琉璃瓶。盛多芥子。隔瓶顿见。故有微细相容门。十回向云。一毛孔中悉明见。不思议数无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礼一切世间灯。即其文也。)七因陀罗网境界门。(由互摄重重。故有帝网无尽。如天帝殿.珠网覆上。一明珠内.万像俱现。珠珠尽然。又互相现影。影复现影。重重无尽。故千光万色。虽重重交映。而历历区分。亦如两镜互照。重重涉入。传曜相写。递出无穷。)八托事显法生解门。(由如帝网.一即一切。故有托事显法门。如见一花叶。即是见无尽法界。非是托此别有所表。下云。此花盖等.从无生法忍之所生起等。故擎拳竖指。触目皆道。)九十世隔法异成门。(由上八皆是所依。所依之法既融。次辨能依。能依之时亦尔。十世者。离世间品云。过去说过去。过去说现在。过去说未来。现在说过去。现在说平等现在说未来。未来说过去。未来说现在。未来说无尽。九世摄归一念。故云十世。三世区分。名为隔法。而互相在。即是异成。如一夕之梦。经於数世等。)十主伴圆明具德门。(由法法皆然。故随举其一。则便为主。连带缘起。便有主伴。以此圆教。理无孤起。必摄眷属。如现相品。佛眉间出胜音菩萨。与无量诸眷属俱出。即人眷属。佛放眉间光明。无量百千亿光明以为眷属。即光明眷属。又法界修多罗。以佛刹微尘数修多罗以为眷属。即法眷属。故随一一皆有眷属。眷属即伴。故证主伴。如长空明月。列宿围绕。万器百川。星月炳现。)此上十门.同一缘起。无碍圆融。随举一门.即具一切。(如一事尘具此十门。而具余教等十门。则为百门。事法既尔。余教义等亦然。则为千门。若重重取之。亦至无尽。如一千钱。共为缘起。一钱为首。则具一千。余亦如是。则有千千。千千之中。随取其一。亦具千千。故至无尽。於此十门.圆明显了。则常入法界重重之境。)

○二明德用所以。问。有何因缘。令此诸法.得有如是混融无碍。答。因广难陈。略提十类。一唯心所现故。二法无定性故。三缘起相由故。(有十门。)四法性融通故。(亦具十门。)五如幻梦故。六如影像故。七因无限故。(谓诸佛菩萨因中常修缘起无性观。今所起果。具斯无碍。)八佛证穷故。(由冥真性。得如性用。)九深定用故。(海印三昧。)十神通解脱故。(由十通.及不思议解脱。)由上十因。令前教义等十对。具上同时等十门。以为别教一乘义之分齐。

十地论云。一切所说十句中。皆有六种差别相门。以显缘起圆融之法。勿以阴界入等事相执取。言六相者。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一总相者。谓一含多德故。二别相者。多德非一故。三同相者。多义不相违故。四异相者。多义不相似故。五成相者。由此诸义.缘起成故。六坏相者。诸缘各住自性。不动移故。亦如梁等。共成一舍。总则一舍。别则诸缘。同则互不相违。异则诸缘各别。成则诸缘办果。坏则各住自法。余一切十句。皆应随义类知。

【评曰】缘起之法。不起则已。起则圆融。十玄六相.其义一揆。其舍喻。详如贤首教义分齐所解。见初地。

【论】教义差别.亦有十门。一佛日出兴教主别。二光明表法现相别。三问答所诠主伴别。四所示因圆果满别。五地位所行行相别。六重令善财证法别。七明六位菩萨来众别。八明所施法门理事别。九与诸三乘得果别。十所付法藏流通别。具如论广释。

【评曰】疏论发明经中圆义。最为详尽。不能具引。有志入斯广大法门者。宜博览深思焉。

○六所被之机

【疏】夫教因机显。离机无言。上说义理宏深。未委被何根器。若明能应者。十身圆音。今直彰所被。通有十类。前五拣非器。後五彰所为。前中一无信非器。以闻生诽谤。堕恶道故。二违真非器。依傍此经以求名利。不净说法。集邪善故。三乖实非器。谓如言取文。超情至理不入心故。上三皆是凡愚。故下文云。此经不入余众生手。四狭劣非器。谓一切二乘。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故虽在座.如聋如瞽。五守权非器。谓三乘共教诸菩萨等。随宗所修行布行位。不信圆融具德之法。故下经云。设有菩萨。无量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不闻此经。或时闻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故。後五显所为中。一正为。谓是一乘圆机。故出现品云。此经不为余众生说。即通指前五。唯为大乘不思议乘菩萨说。即正为之机。谓一运一切运.圆融行位.即深不思议。又能徧达诸教.即广不思议。故文云。非余境界之所知。普贤行人方得入等。二兼为。谓即时虽未能悟入。而能信向成种。如出现品食金刚喻。故地狱天子。十地顿超。大海劫火.不能为障。约未悟人.故名为兼。(十地品偈云。虽在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闻是也。)三引为。即前权教菩萨。不受圆融之法故。十地之中寄位显胜。借其三乘行布之名。彼谓同于我法。後因熏习。方信入圆融。以离此普法.无所归故。权教极果。无实事故。四者权为。即是二乘。谓既不闻.况于受持。故诸菩萨权示声闻。或在法会而盲聋。彰其绝分。或示在道而启悟。知可回心。五远为。谓诸凡夫.外道.阐提.悉有佛性。今虽不信。後必当人。故出现品云。如来智慧大药王树。唯除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二乘。堕无为坑。及坏善根非器众生。溺大邪见贪爱之水。然亦于彼.曾无厌舍。前三非器.是溺邪见。第四非器.是堕深坑。故皆拣之。今四及五.明佛无厌舍。故示而诱之。熏其成种。又彼品中。明不信毁谤。亦种善根。谓谤虽堕恶。由闻历耳。终醒悟故。又云。如日亦与生盲作利益故。又如大海潜流喻中。明无不具有如来智慧故。又破尘出经卷喻中。若除妄想。皆见佛智故。此皆明有自性住性。即是所为。况法性圆融。感应交彻。无有一法而非所被。

【论】此经法门付嘱何人者。谓付嘱大心凡夫。如来出现品云。佛子。此经珍宝。不入一切余众生手。唯除如来法王真子。生如来家.种如来相诸善根者。佛子。若无此等佛之真子。如是法门.不久散灭。何以故。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读诵。书写。分别解说。唯诸菩萨。乃能如是。解云。生如来家者。自觉自身法身根本智。与佛真性。性相平等。同无性味。混然法界.自他情尽。唯佛智慧.明彻十方。无性无依.无生死性。名为生在佛家。以自体无作平等悲智力故。绍隆正法。统治众生。随所应作.以法调伏。令诸众生。差生死业。所有一切安乐之法。皆悉乐之。是则名为持佛家法。又云。种如来相诸善根者。解云。证佛法身.性同法界。同佛悲智。如是信修。理事不殊。性相平等。如是学者。种如来相。同佛善根。不同权教。付嘱三乘声闻菩萨。又三乘之教。多付嘱诸圣。及未生佛家诸凡夫。此经付嘱最上大心凡夫。唯求如来不思议乘生佛家者。若无大心凡夫。此经当灭。何以故。为此经难信。设有圣说。凡夫不信不证。此经当灭。若圣位菩萨。有一切佛世界微尘数。如来何虑此经散灭。当知如来意者。令诸大心凡夫而起信修。得生佛家。不念已齐佛位诸菩萨众。诸有行者。应如是知。

【评】疏明所被之机十类。前五拣非器。後五彰所为。而所为之中。其引为。权为。远为。皆前之所拣。一切收尽。更无遗余。可见此法门.无一人而非其所被。广大无尽.不可思议。论中则谓此经不付嘱入圣位诸菩萨。唯付嘱最上大心凡夫。求如来不思议乘生佛家者。若无大心凡夫。此经当灭。此言尤为痛切。有志入圆顿法门者。应如是知。如是担荷。不然。则虽终日读诵。与在座聋瞽者。何以异乎。

○经题品目。(二)先解经题。

大方广佛华严经

【疏】释此经题.先略後广。略中此七字有六对。一经字是教。上六是义。即教义一对。二严字是总。上五是别。即总别一对。三华为能严。上四皆所严。即能所一对。四佛是所严所成之人。上三皆所严之法。即人法一对。五广者是用。上二皆体。即体用一对。六方者是相。大者是性。即性相一对。故此七字。即七大性。大者.体大。方者.相大。广者.用大。佛者.果大。华者.因大。严者.智大。经者.教大。则七字皆大。七字皆相等。今各以二义释之。一大字体大者。具常徧二义。徧者。涅盘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下经云。法性徧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常者。涅盘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下经云。法性无作无变易。犹如虚空本清净。诸佛境界亦如是。体性非性离有无。然渊府不可以拟其深妙。故寄大以目之。实则言思斯绝。故下经云。法性不在於言论。无说离说恒寂灭。诸佛境界不可量。为悟众生今略说。二方字相大者。体上恒沙性德.即是相大。具正法二义。并无偏伪.故称为正。皆可轨持.目之为法。故下经云。凡夫无觉解。佛令住正法。诸法无所住。悟此见自身。三广字用大者。用如体故.无不周徧。然亦二义。由体有二义故。一者能包。二者能徧。故下经云。譬如虚空.具含众像。於诸境界.无所分别。又如虚空.普徧一切。於诸国土.平等随入。今用称体。一称体之包.则一尘受世界之无边。二称体之遍.则刹那弥法界而无尽。上之三字。即体。相。用。无有障碍.为所证之法界也。四佛字果大者。亦有二义。一者能觉。佛陀梵言。此云觉者故。二者所觉。即大方广。若别说者。觉上用者.觉世谛也。觉上体者.觉真谛也。觉上相者.觉中道也。三谛相融.三觉无碍。为妙觉也。五华字因大者。亦有二义。一感果华。喻於万行成佛果故。或与果俱。或不与俱。俱如莲华.表因果交彻故。不俱如桃李华。不坏先因後果故。二严身华。喻於神通众相等。必与位果俱故。故下经云。若见花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花开敷。若见树花。当愿众生。众相如华。具三十二。六严字智大者。亦二义。一以万行饰其本体.即严上大方广。如莹明镜。镜虽本净.非莹不明。二以万行功德.成佛果之人。若琢玉成像。又饰本体.如铸金成像。以行成人.如巧匠成像。七经字教大者。亦二义。谓贯与摄。贯者。贯华严之妙义。摄者。摄法界之海众也。(上略释竟。)次广释者。总有十门。今唯举第三具彰义类一门。以解题中大等七字。谓大等七字。义皆无量。并略以十义释之。然古人亦各十义释其七字。不知以七字更互相释。今明大义。则七字皆大。方则七字皆方。广则七字皆广。佛则七字皆佛等。初明大十义者。一体大。谓若相若用.皆同真性而常徧故。即是大字。涅盘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此明体不变易。又云。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此明体徧。二相大。谓恒沙性德.无不具故。互相即入.微细重重等。具十玄门。皆其相故。即经方字。方者.法也。三者用大。谓业用普周.如体徧故。即经广字。涅盘云。又大者。能建大义。即是约用。四果大。谓智断依正。普周法界故。即经佛字。五因大。谓发菩提心。起解行愿证。精勤匪懈。成诸位故。即经华字。六智大。谓大智为主.运诸万行。徧严一切.无所遗故。即经严字。七者教大。谓一文一句.无不结通。徧於一切十方三际.重重无尽故。即是经字。八者义大。谓所诠法。尽穷法界。乃至帝网.无所遗故。即总是六字。九者境大。以上法门.普以无尽众生为化境故。十者业大。谓尽三际时。穷法界处。常将此法.利益众生.无休息故。二方十义者。方者。法也。即前十大.皆名为法。谓体法。相法等。三广十义者。广者.多也。用多繁兴。包无不尽故。则前十皆多。即明一徧一切.名之为大。一摄一切.名之为广。亦可反此。四佛十义者。即是十佛。大即法界佛。方即本性佛。广即涅盘佛。及随乐佛。佛即成正觉佛。华即愿佛。及三昧佛。严即业报佛。经即住持佛。总不离心。七字皆是心佛。释十佛义.如八地中。及离世间品辨。五释华十义者。一含实义。表於法界含性德故。二光净义。本智明显故。三微妙义。一一诸行.同法界故。四适悦义。顺物机故。五引果义。行为生因.起正觉故。六端正义。行与愿俱.无所缺故。七无染义。一一行门.三昧俱故。八巧成义。所修德业.善巧成故。九芬馥义。众德住持.流馨弥远故。十开敷义。众行敷荣。令心开觉故。然华有二种。一草木华。喻万行因。然或与果俱。或不与俱。二严身华。通金玉等。喻於神通众相等。唯与果俱。前十义中。一五九十。局於草木。余通二华。六释严者。即上十华。同严一佛。为严不同.亦是十义。(为严不同者。如以十宝严一金佛。一真珠严。二珊瑚严等。一佛十严。历於十佛。便成百严。约圆融修故。)又上十华。如次严前十佛。即是十义。而总别无碍。(如次者。义同一度成一佛故。总别无碍者。总融上二。行布圆融。二无碍故。)更有十义。一用因严果以成人.是华严佛。由因得果故。二以果严因以显胜。成果之後。令一一因行。皆无际故。三以人严法而显用。谓佛旷劫修因。方显法之体用。故四以法严人以显圆。若不得法之体用。因果不能圆妙故。五以体严用以令周。谓用不得体。不周徧故。六以用严体而知本。若无大用。不显体本之广大故。七以体严相而知妙。谓相若有体。便即入重重故。八以相严体以明玄。体若无相.不显体深玄故。九以义严教超言念。由所诠难思。能诠言离故。十诸因互严以融摄。如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等。(如上十种释名之义。若约相融。皆持业释。若约当相。皆依主释也。如第一用因严果。是华严之佛故。二即佛之华严故。三即佛华严之大方广。四即大方广之佛华严。五即大之方广。六即方广之大。七即大之方。八即方之大。九即大方广佛华严之经。十即诸因互严。乃含多义。谓施之戒。戒之施。定之慧。慧之定等。前四成对。後一非对。但可大等严经。不可以经严大等。故不成对。又为欲显因互严故。如禅非智无以穷其寂者。举一为式。余可类取。谓禅无智.但是事定。若得智慧观於心性。为上定故。智不得禅。乃为散善分别慧故。慧若有定。如密室灯。寂而能照。离动分别。成实慧故。所言等者。等余万行。如施不得戒.非是真施。破戒行檀。非真福故。戒不得施。亦非真戒。悭贪不息。非真戒故。不舍财法。正犯戒故。余并可知。)七释经十义。一涌泉。(义味无尽。)二出生。(出生诸义。)三显示。(显示诸义。)四绳墨。(辨诸邪正。)五结鬘。(贯穿诸法。)六摄持。(摄持所化。)七常。(常恒之说。)八法。(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九径。(众生径路。)十典。(令见闻正故。)

【评】国师以十门解释经题。而具彰义类一门。大方广等七字。各以十义更互释之。倾无余蕴矣。故余录之。以便好略之机。更前後九门。是乃纵无尽之智辨。穷法界之诠旨。至于摄归一心.泯同平等。则至矣尽矣。所谓唯证相应。名佛华严。智力有余者。不可不博览而深究之。盖一经之玄极。尽在是也。

○次释品目。

世主妙严品第一

【疏】世者。时也。即是世间。有三。一器世间.即是化处。二众生世间.即所化机。三智正觉世间.即能化主。主者。君也。即佛及诸王。地神.水神.林神.山神.即器世间主。天王.龙王.夜叉王等.即众生世间主。如来.是智正觉世间主。亦总化上二。徧统前三。故并称世主。妙。谓法门体用.深广难思。即主之所得。严。谓严饰。乃有多义。一器世间严。谓其地坚固等。二众生世间严。谓众海各具法门威德故。三智正觉世间严。谓於一切法成最正觉。三业普周.法门无尽故。所以长行诸王之严.偈颂赞德.皆显严佛。众生不严.不感佛兴。正觉不严.不能为主。器界不严.非真佛处。复由佛严.显遇者有德。众生严.显辅佛超胜。如是互严.亦为妙严。诸经无此广严。但初名序品。今唯明序。已兼正故。广赞诸严.以为华严之由序。(已上疏释经题品目竟。)

【论】释经题品目者。何故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解云。大者.无方义。方者.法则义。广者.理智徧周义。佛者.智体无依住义。智自在义。华者.徧法界无尽行义。以行能开敷自他果故。华是感果义。开敷义。严是庄饰义。明初发心住位.以十信中有作行华。开敷十住位中妙理智慧果故。复生无作十种行华。常以法行互严。用净自利利他之道故。行为严饰义。世主妙严者。以此初品。有诸神天八部之众。皆为世间主。各将十佛世界微尘数随身部从。或但云无量。来严道场。此为依众成名也。故云世主妙严。又佛及菩萨。皆为世间主故。以能主导众生.总为世间主。亦此初品.总标一部。一部都举。总有二百二十八众。形状不同.各各部类。或言一佛世界微尘。或十佛刹微尘。或言无量。以严海会。故言世主妙严。或以佛福报境界.妙严依正。亦得称为世主妙严。为如来亦为世间主。主导众生故。此为依主得名。品者。均别义。明五位及信心。同异差降。意类别叙。进修生熟。各有条贯.次第分明。令後学者。自识本行.进修不惑。故为品类均别义也。第一者。非是次第前後之第一。为法界门中。无前头在後之次第。皆是一时.无二念。同时显着诸品之第一。一多缘起同时之第一。是名同时具足相应门。一多相容不同门。以十玄门及六相义。通融品名。亦如是可知。不可如情所计。故名第一。(已上论释经题品目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悬示卷第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