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附录二 历代文献著录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1.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王隐《晋书·束晳传》云:大康元年,汲郡民盗发魏安釐王冢,得竹书漆字科斗之文。科(斗)文者,周时古文也。其字头粗尾细,似科斗之蛊,故俗名之焉。大凡七十五卷,《晋书》有其目录。其六十八卷皆有名题,其七卷折简碎杂不可名题。有《周易》上下经二卷、《纪年》十二卷、《琐语》十一卷、《周王游行五卷》,说周穆王游行天下之事,今谓之《穆天子传》。此四部差为整顿。汲郡初得此书,表藏秘府,诏荀勖、和峤以隶字写之。勖等于时即已不能尽识其书,今复阙落,又转写益误。《穆天子传》世间偏多。

(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

2.《晋书·束晳传》

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晋),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其中《经》《传》大异,则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寿百岁也;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公孙叚》二篇,公孙叚与邵陟论《易》。《国语》三篇,言楚、晋事。《名》三篇,似《礼记》,又似《尔雅》、《论语》。《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师春”似是造书者姓名也。《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梁丘藏》一篇,先叙魏之世数,次言丘藏金玉事。《缴书》二篇,论弋射法。《生封》一篇,帝王所封。《大历》二篇,邹子谈天类也。《穆天子传》五篇,言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图诗》一篇,画赞之属也。又《杂书》十九篇,《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简书折坏,不识名题。冢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晳在著作,得观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迁尚书郎。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二十五史》本)

3.《隋书·经籍志》

史部·起居注类

《穆天子传》六卷,汲冢书,郭璞注。

起居注者,录记人君言行动止之事。《春秋传》曰:“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周官》:“内史掌王之命,遂书其副而藏之,是其职也。”……晋时又得汲冢书,有《穆天子传》,体制与今起居注正同,盖周时内史所记,王命之副也。

4.《旧唐书·经籍志》

史部·起居注类

《穆天子传》六卷,郭璞撰。

5.《新唐书·艺文志》

史部·起居注类

郭璞《穆天子传》六卷。

6.《宋史·艺文志》

史部·别史类

郭璞注《穆天子传》六卷。

(以上皆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影印《二十五史》本)

7.宋王尧臣等《崇文总目》

史部·传记类

《穆天子传》六卷。

8.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史部·传记类

《穆天子传》六卷 晋太康二年,汲县民盗发古冢所得,凡六卷,八千五百一十四字。诏荀勖、和峤等以隶字写之云。按《春秋左氏传》:“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有车辙马迹焉。”此书所载,即其事也。穆王好巡狩,得骅骝、绿耳之乘,造父为御,以观四荒,北绝流沙,西登昆仑,与《太史公记》同。汲郡收书不谨,多毁缺。虽其言不典,皆古书,颇可观览。郭璞注本谓之《周王游行记》。勖之时,古文已不能尽识,时有阙者,又转写益误,殆不可读。

9.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史部·起居注类

《穆天子传》六卷 晋武帝时汲冢所得书。其体制与起居注正同,郭璞为之注。起居注者,自汉明德马皇后始,汉魏以来因之。

10.宋王应麟《玉海》

艺文·传记类

《穆天子传》,《中兴书目》六卷。晋太康二年,汲郡民发古冢得之。其书言穆王游行之事,侍中荀勖等校正,郭璞为之注。《序》曰:谨以一尺书纸写上,请付秘书缮写,藏之中经,副在三阁。诏荀勖和峤以隶字写之。六卷,八千五百一十四字。

(以上皆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宋高似孙《史略》

《穆天子传》,按《左氏传》:“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有车辙马迹焉。”此书所载,即其事也。穆王得盗骊、绿耳之乘,造父为御,以观四荒,西绝流沙,西登昆仑,与《太史公记》合。竹书所传《穆天子传》六卷,所历怪奇,亦几于《山海经》者。虽多残阙,皆是古书。

(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丛书集成新编》第1册《专科书目》)

12.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四部正讹下》

《穆天子传》六卷,其文典则淳古,宛然三代型范,盖周穆史官所记。虽与《竹书纪年》、《逸周书》并出汲冢,第二书所载皆讫周末,盖不无战国语参之。独此书东迁前,故奇字特多,阙文特甚,近或以为伪书,殊可笑也。

《三坟补逸上》

春秋战国之书,亡于秦汉而出于晋之汲冢而传于后者,厥有三焉:魏《纪年》也,《逸周书》也,《穆天子传》也。《纪年》合乎《鲁史》,《逸周》合乎《尚书》,《穆天子传》合乎《山海经》。匪其事之合已也,其文、其义、其体合者往往如一手。而粹者往往足以破千古之疑。世以伊尹、季历而置《纪年》,以世俘、王会而置《逸周》,以西王母、昆仑、玄圃而置《穆天子》,是谓举一而废其百。夫《周书》迄于太子晋,《纪年》迄于慎靓王,皆春秋之末,战国之衰也。浮夸之议,其时即左氏且弗免。乃史迁之采上古其淫诞怪恢,盖不可胜道也。以二书较之乎丘明、司马,吾以为驳者犹未若彼之众,而其粹者可与暴圣贤之心迹,核皇王之轨度,昭昭乎弗可掩矣!《穆天子传》虽非二书比,而其叙简而法,其谣雅而风,其事侈而核。视《山海经》之语怪,霄壤也。录之以资闳洽,亡宁愈于《神异》、《洞冥》之陋哉!故余为详次其可信者,而稍白其可疑者,读者将亦以余为好奇也。

《三坟补逸下》

《穆天子传》文绝类《山海经》而事实大不同。自景纯取《山海经》以注《穆天子》,而《穆天子传》残缺不易读。好古之士率先熟《山海经》胸中,骤读《穆天子》,而景纯之注又分列其下,故只以为同而弗以为异。试寻其本文核之,则二书之旨,有天壤之悬者矣!

(以上皆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子部·小说家类

《穆天子传》六卷。汲冢古本,晋郭璞注。所记周穆王西行之事,为经典所不载,而与《列子·周穆王篇》互相出入。知当时委巷流传,有此杂记。旧史以其编纪月日,皆列起居注中,今改隶小说,以从其实。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排印本)

1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子部·小说家类

《穆天子传》六卷 晋郭璞注,前有荀勖序。案《束晳传》云,太康二年,汲县人不準盗发魏襄王墓,得竹书《穆天子传》五篇,又杂书十九篇,《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事》。案今盛姬事载《穆天子传》第六卷,盖即《束晳传》所谓杂书之一篇也。寻其文义,应归此传。《束晳传》别出之,非也。此书所纪,虽多夸言寡实,然所谓西王母者,不过西方一国君;所谓县圃者,不过飞鸟百兽之所饮食,为大荒之圃泽,无所谓神仙怪异之事。所谓河宗氏者,亦仅国名,无所谓鱼龙变见之说。较《山海经》、《淮南子》犹为近实。郭璞注《尔雅》,于“西至西王母”句,不过曰西方昏荒之国;于“河出昆仑墟”句,虽引《大荒西经》,而不言其灵异。其注此书,乃颇引志怪之谈。盖释经不敢不谨严,而笺释杂书则务矜博洽故也。

案:《穆天子传》旧皆入起居注类,徒以编年纪月,叙述西游之事,体近乎起居注耳。实则恍惚无征,又非《逸周书》之比。以为古书而存之可也,以为信史而录之,则史体杂、史例破矣。今退置于小说家,义求其当,无庸以变古为嫌也。

(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