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新方言

釋親屬第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廣雅》:翁、公、叜、爸、爹、㸙,父也。今通謂父爲爸。古無輕脣,魚、模轉麻,故父爲爸。或謂之爹。惠、潮、嘉應之客籍謂父爲叜,音如宿。或書作叔,非也,世無以叔呼父者。公稱今多移於王父。曹州無賴相呼爲老㸙,依曹憲止奢反。

《説文》:媼,母老稱也。從女,𥁕聲。讀若奧。《廣雅》:媼,母也。山西平陽呼祖母曰媼,媼音小變作尼到切。又,《廣雅》:嬭,母也。今多謂祖母爲嬭嬭,或以稱母。

《説文》:蜀人謂母曰姐。今山西汾州謂母爲姐。湖南别謂祖母爲唉姐。

《廣雅》:毑,母也。與姐分言。《玉篇》云:姐古文作毑。曹憲亦同音子我、子倚二反。案:毑從也聲,似不當與姐同字。今淮西、蘄州别謂母爲毑,音如貤,與也聲合。

《方言》:南楚、瀑洭之閒謂婦妣曰母姼,稱婦考曰父姼。郭璞音多,曹憲又音多可反。案:姼《説文》本訓美女,音尺氏切;其爲婦妣、婦考之稱,與爹、㸙、姐、社同字。《廣雅》爹、㸙竝訓父,曹憲音爹爲大可反,《廣韵》兼入麻部音陟邪切。曹憲音㸙爲止奢反。《説文》云:蜀人謂母曰姐,淮南謂之社。尋《淮南·説山訓》云:社何愛速死?高誘注:江、淮謂母爲社,雒家謂公爲阿社。然則呼母爲社即與姐同,呼公爲社即與爹、姼同,皆今韵麻部字,其紐微有清濁弇侈,然古人不甚分也。姼從多聲,正與爹同。婦考爲姼,姼即爹、㸙、社也;婦妣爲姼,姼即姐、社也。《廣韵·四十禡》陟駕切下有奼字訓美女,即《説文》姼字之訓,又多聲字如哆、奓、䐒,《廣韵》皆在陟駕切下,故知姼可讀陟駕切;〈由郭、曹二音舌頭轉舌上。〉爹切陟邪,姼切陟駕,平去之異耳。今人謂婦考曰丈人,義已無稽;〈丈人本長老之稱。《漢書·匈奴傳》且鞮侯單于自謂:我兒子,安敢望漢天子?漢天子我丈人行。師古但云:丈人,尊老之稱。且鞮侯未娶漢女,其非婦考明甚。直以己新嗣位,漢武已老,故尊言丈人耳。樂府《婦病行》曰:婦病連年累歲,傳呼丈人前一言,當言未及得言。此則婦人稱其尊者爲丈人也。亦不涉於婦考。〉謂婦妣曰丈母,名實乖謬。〈丈本丈夫,不應以稱女子。《顔氏家訓·風操篇》:中外丈人之婦,猥俗呼爲丈母。稱爲猥俗,其繆可知。〉原其言丈,本是音譌。山西猶稱婦考曰姼人,婦妣曰姼母,音正作陟駕切。蓋里巷殊言,猶存故訓;文士皮傅,一箸紙筆,音義便差。此類實多,無足深怪。

姼既同社,故爲母稱。山西平陽謂叔母曰姼,姼音多駕切;〈多可之轉。〉謂父曰爹,亦同此音。陝西西安呼父亦爾。

幽、侵對轉,舅、妗雙聲,故山東謂舅妻爲妗。〈本火占切,今渠甚切。〉叔、審雙聲,故通語謂叔母爲嬸。此雖鄙言俗字,然音均不相越也。

《詩·國風》傳:良人,美室也。漢時後宮有良人。此男子謂婦爲良人也。《士昏禮》:媵衽,良席在東。《孟子·離婁》篇: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此女子謂夫爲良及良人也。婦爲良人,故字變作娘,今謂處女爲姑娘。夫爲良及良人,故相承用郎,今謂幼男爲郎。然良又爲尊稱。《少儀》:負良綏。注:良綏,君綏也。《左傳》戎帥稱大良、少良。此皆郎字。〈《廣雅》:郎,君也。即《少儀》之良。〉秦、漢天子侍從稱郎,亦本良人,《呂氏春秋·序意》良人請問十二紀,是也。良人即良家子,所居曰郎門、郎屋,〈今湖南亦稱營壘爲良子,以良家子起爲士卒所居也。〉故晉、宋至唐郎爲尊稱。今閩、廣乃以郎爲賤稱,則以聲近獠故,無關本義。郎爲男子尊稱,故娘亦爲女子尊稱,今人稱母爲娘,是也。《廣韵》孃訓爲母,娘訓少女,特承唐人假借臆書之習,其實孃借爲娘。今江寧呼母猶作良音,此爲得語柢矣。孃字《説文》本訓煩𢺕,與𤕦訓亂同義;〈《廣韵》嬢字亦有訓亂一義。〉又訓肥大,與䑋訓肥同義;皆不訓母。古無娘字,故或借孃爲良。今人皆云書孃爲正,斯失之矣。

《爾雅》:男子先生爲兄。《詩》用兄字即今況字。兄、況古音同。段玉裁曰:今人呼兄爲況老,乃古語也。朱駿聲説,杭州呼兄爲阿況,亦曰況老。章炳麟案:徽州黟縣稱兄爲況漢。

《説文》:周人謂兄曰𥊽。古魂切。經典相承用昆爲之。見紐雙聲相轉,今稱兄爲哥。或云:《晉書·吐谷渾傳》:鮮卑謂兄爲阿干。干轉爲哥,此實夷語。非也。今紹興猶謂兄爲昆,正與哥聲相轉。詳夫親屬相呼,本於嬰兒初語,其聲不過𠀀、丂二者而已。呼父曰考,語本於丂;呼保母曰阿亦曰可者,字變爲妿,語本於𠀀;呼兄曰哥,語亦本𠀀;〈可、阿、哥皆得聲於𠀀。〉或古語流傳如是也。至鮮卑言阿干,契丹謂皇子爲哥兒,滿洲謂皇子爲阿哥,此如中國呼爸語由父轉,然今四裔亦多謂所生爲爸;夷、貉之子,生而同聲,固莫能相外也。

《釋名》:長婦、少婦或曰先後。《史記·封禪書》:見神於先後宛若。今山西大原以南兄弟婦稱先後。

《曲禮》:大夫曰孺人。字轉作嬬。《廣雅》:妻謂之嬬。〈《廣韵》嬬訓妻名,有人朱、相俞二切,人朱爲本音。〉音轉如乃,〈古無日母,故今嬬音轉在泥母。〉今人尊稱婦人曰嬬嬬。〈與嬭異字。〉又,《説文》:嬬,下妻也。廣州謂妾曰嬬,音亦如乃。

《説文》:母,牧也。引伸老嫗皆稱母。字變作娒。《説文》:娒,女師也。讀若母。娒變爲姏。《廣韵》:姏,老女稱。武酣切。紹興謂女師爲老姏。

《漢書·高帝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如淳曰:俗謂老大母爲阿負。古無輕脣,負音如倍,音轉作婆。《廣韵》:婆,老女稱也。婦、負同聲,婦轉亦爲婆,故今謂妻爲老婆。〈或謂婆本皤之聲轉,則無解於稱妻也。〉

《説文》:㚤,婦官也。漢有鉤弋夫人,弋即㚤字。《春秋》姒氏,《公羊經》皆作弋,則㚤即姒姓之姒。漢亦謂妾爲姬,蓋貴者後宮取備百姓,故弋、姬皆爲妾稱。《漢書·文帝紀》:母曰薄姬。如淳曰:姬音怡,衆妾之總稱。㚤轉平聲亦爲怡,今人謂妾曰姬娘,音正如怡。世皆誤作姨;姨爲妻之姊妹,非姬妾字也。

《豳風》:鬻子之閔斯。傳:鬻,稚也。《邶風》:昔育恐育鞠。笺云:育,稚也。《廣雅》:毓,穉也。鬻、育、毓同字。今江、浙或謂兒爲育,育音侈如忸。順天、開封音轉如紐。

《方言》:崽者,子也。郭璞音宰。今通謂子爲崽。成都、安慶駡人則冠以崽字,成都音如哉,安慶音如簪。

《爾雅》:艾、育,養也。育既訓稚,故艾、養亦訓稚,幼艾、少艾皆謂稚也。稚亦曰養,福州稱小子爲養。古言養卒,言竈下養,今亦謂養爲小子矣。〈凡器物語末加兒字、子字者,福州皆加養字。〉

《説文》:婗,嫛婗也。《釋名》:人始生曰嬰兒,或曰嫛婗。山東謂幼女爲婗子,亦以稱婢。兒、婗、孺古皆在泥紐,音轉爲怒。《治要》引《桓子新論》:哀帝時,待詔伍客言漢朝當生勇怒子。帝爲怒子,非所宜言。今揚、越愛憐其兒皆呼爲怒。又轉爲𪋐。《説文》:𪋐,鹿麛也。奴亂切。江南、浙江亦謂小兒爲𪋐。

《埤蒼》:髫,髦也。〈《文選·楊仲武誄》注引。〉李善曰:髫與齠古字通,大𦕼切。〈《七命》注。〉案《毛詩》傳云:髦者,髮至眉,子事父母之飾。故未冠通曰髫。《校官碑》:髫髦克敏。《楊仲武誄》:曾未齔髫。《七命》:玄齠巷歌。是也。今浙江紹興謂十五六歲童子爲齠人,杭州云齠牙,音皆如韶。凡云韶年者,竝齠、髫之借也。〈今小兒翦髮爲鬌名曰髫子,音如鞀。俗書桃子,蓋鬌形亦似桃,以聲爲訓,義亦得兩通也。〉

《説文》:奼,少女也。𡍩下切。今人謂處女爲小奼,讀如姐,以姐爲之。姐爲母稱,非也。

《方言》:臧、甬、侮、獲,奴婢賤稱也。侮、嫚雙聲相轉,〈古侮音如母。〉亦轉如蠻。四川謂婢曰蠻,其气買攜養之童豎曰蠻男。蠻即侮之音轉。山西平陽謂養子曰蠻𥾨怛。𥾨本下没切,今侈如𠯏。〈居乙切。〉《説文》:𥾨,絲下也。繭滓絓頭,引伸爲凡相贅屬之稱。怛,餘音也。蠻亦侮字。

《説文》:俾,一曰:門侍人。案:在男曰俾,猶在女曰婢。浙東或謂僕爲俾頭;或曰俾子,猶在女曰婢子矣。俾音近鼻,因以生義,非也。俾亦使也,《廣雅》𤺊、徒、牧、圉、侍、御、僕、從、扈、養、保、傭、童、役皆訓使。雙聲轉變,俾亦作辯。《書序》:王俾榮伯作賄肅慎之命。馬本俾作辯。《廣雅》:辯,使也。〈凡伻、𢖊等字亦音轉。〉辯通作班。〈《史記·五帝本紀》述《堯典》辯于羣神,楊雄《大常箴》、光武《封泰山刻石》皆作班于羣神,是其證也。〉淮南謂役使曰班子,在男曰男班子,在女曰女班子,自餘多言跟班,皆辯字也。班亦𠔯也。《説文》:𠔯,賦事也。布還切。𠔯與僕同從菐,是故僕亦曰𠔯。𠔯、俾聲又相轉,若《説文》云頒一曰鬢也,《孟子》言頒白者,皆借頒爲𩔾,〈《説文》:𩔾,須髮半白也。府移切。〉《地理志》卑水縣,孟康音卑爲班矣。

《晉書·樂志》曰:但歌四曲,自漢世無弦節。作伎冣先唱,一人唱,三人和。《賈子·匈奴》篇曰:上使樂府幸假之但樂,吹簫鼓鞀,倒挈面者更進。但樂亦即但歌。但歌不被管弦,引伸之能但歌者即謂之但。《淮南·説林訓》:使但吹竽。注:但,古不知吹人。以徒歌,故云不知吹。〈王念孫欲改但爲徂,近人又欲依《文子》改但爲倡。改爲伹者固非;《文子》書亦後出,以不解《淮南》但字之義,臆改作倡,不足據也。〉今傳奇有云旦者,起自元曲。其始衹有正生、正旦,即所謂作伎冣先唱者,本是但字;直稱其人爲但,猶云使但吹竽矣。古語流傳,𧥷元猶在,相承至今。其佗淨、丑諸名,元初無有;事既後起,其語亦不根矣。

《説文》:嫪,婟也。郎到切。婟,嫪也。胡誤切。秦有淫人曰嫪毐。今江南運河而東謂淫人爲婟嫪,音如固老。安徽謂其所私亦云。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