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温热舌苔辨证篇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出叶天士《温热论》)

若三焦不从外解,必致里结,里结于何,阳明胃大肠也。凡人之体,脘在腹上,其位居中。或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

舌苔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遽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菀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再前云或黄或浊,须要有地之黄。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中有虚象,大忌前法。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表证必无,或十之存一,亦要验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加槟榔、青皮、枳实、元明粉、生首乌等。若未现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恐其中有湿聚太阴为满,或寒湿错杂为痛,或气壅为胀,又当以别法治之。

再黄苔不甚浓而滑者,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若虽薄而干者,邪虽去而津受伤也,苦重之药当禁,宜甘寒轻剂可也。

再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绛,深红色。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此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可也。纯绛鲜泽者,包络受病也,宜犀角、鲜生地、连翘、郁金、石菖蒲等。延之数日,或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就闭,非菖蒲、郁金所能开,须用牛黄丸、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恐其昏厥为痉也。

再色绛而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烁津液,即黄连、石膏亦可加入。若烦渴烦热,舌心干,四边色红,中心或黄或白者,此非血分也,乃上焦气热烁津,急用凉膈散散其无形之热,再看其后转变可也,慎勿用血药,以滋腻难散。至舌绛,望之若干,手扪之原有津液,此津亏,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闭心包也。

再有热传营血,其人素有瘀伤宿血在胸膈中,挟热而抟,其舌色必紫而暗,扪之湿,当加入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参、桃仁、丹皮等。不尔,瘀血与热为伍,阻遏正气,遂变如狂、发狂之证。若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若紫而干晦者,肾肝色泛也,难治。

舌色绛而上有粘腻似苔非苔者,中挟秽浊之气,芳香逐之。舌绛欲伸退场门,而抵齿难骤伸者,痰阻舌根,有内风也。舌绛而光亮,胃阴亡也,急用甘凉濡润之品。若舌绛而干燥者,火邪劫营,凉血清火为要。舌绛而有碎点白黄者,当生疳也;大红点者,热毒乘心也,用黄连、金汁。其有虽绛而不鲜,干枯而痿者,肾阴涸也,急以阿胶、鸡子黄、地黄、天冬等救之,缓则恐涸极而无救也。

其有舌独中心绛干者,此胃热、心营受灼也。当于清胃方中,加入清心之品,否则延及于尖,为津干火盛也,舌尖绛独干,此心火上炎,用导赤散泻其腑。

再舌苔白浓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含甘守津还之意。舌白而薄者,外感风寒也,当疏散之。若白干薄者,肺津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为上者上之也。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就干也。勿忧之,再从里透于外,则变润矣。初病舌就干,神不昏者,急加养正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矣,不可救药。

又不拘何色,舌上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热极也,当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轻,旋即生者险矣。

舌苔不燥,自觉闷极者,属脾湿盛也。或有伤痕血迹者,必问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而便为枯证,仍从湿治可也。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不能退场门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而毒延口也,用大黄磨入当用剂内,则舌胀自消矣。

再舌上白苔粘腻,吐出浊浓涎沫,口必甜味也,为脾瘅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省头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则退。若舌上苔如碱者,胃中宿滞挟浊秽郁伏,当急急开泄,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膜原达出矣。

若舌无苔,而有如烟煤隐隐者,不渴肢寒,知挟阴病。如口渴烦热,平时胃燥舌也,不可攻之。若燥者,甘寒益胃;若润者,甘温扶中。此何故,外露而里无也。

若舌黑而滑者,水来克火,为阴证,当温之。若见短缩,此肾气竭也,为难治。欲救之,加人参、五味子,勉希万一。舌黑而干者,津枯火炽,急急泻南补北。若燥而中心浓 者,土燥水竭,急以咸苦下之。

舌淡红无苔者,或干而色不荣者,当是胃津伤,而气无化液也。当用炙甘草汤,不可用寒凉药。

若舌白如粉而滑,四边色紫绛者,温疫病初入膜原,未归胃腑,急急透解,莫待传陷而入,为险恶之病,且见此舌者,病必见凶,须要小心。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