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杂病下

备急第一方二十七首 论一首

阿魏药

主一切尸疰恶气,疗人有亲近死,尸恶气入腹,终身不愈,遂至死亡,医所不疗,亦主一切疰,神效方。

阿魏药三两,碎之如麻子大

上一味以馄饨〔1〕面裹半两,熟煮吞之,日三服之,服满二七日永瘥,忌五辛油面生冷醋滑,以酒服之,即瘥。

〔1〕馄饨 “馄”原作“”,今改。按“”,同“馄”。《广韵•魂韵》:“馄,馄饨。,同馄。”

玉壶丸

主万病皆用之。

雄黄二两 八角附子二两,炮 藜芦二两 丹砂二两 礜石二两,烧 巴豆仁二两,去皮

上六味,以王相日童子斋戒,天晴明时合,先捣巴豆三千杵,次纳礜石,又三千杵,次纳藜芦,又三千杵,次纳雄黄,又三千杵,次纳丹砂,又三千杵,次纳附子,又三千杵,次纳白蜜,又三千杵,讫,更治万杵佳,无丹砂用真朱四两代之,每纳药即下少蜜,恐药飞扬,盛密器〔2〕中封之,勿泄气,安清净处,大人丸如小豆许。服药下病者,宿勿食,旦服二丸,不知者暖粥饮发之,在膈上者吐,膈下者利,或但噫气而已,即愈。一切万病,量之不过一丸二丸,莫不悉愈。必以王相天晴明日合之,大有神验,若非此日合之,极不中用,徒事苦耳。

〔2〕密器 “密”原作“蜜”,据《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万病丸散改。按“蜜”,同“密”。周密。毛奇龄《故明户部尚书原任广东布政使司左部政使姜公墓碑铭》:“见事敏而虑事蜜,难巨不沮。”

仓公散

主万病方。

矾石〔1〕烧 皂荚炙,去皮子 雄黄研 藜芦熬

〔1〕矾石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万病丸散作“特生礜石”四字。

上四味等分为散,主卒鬼打鬼排〔2〕鬼刺,心腹痛,吐下血便,死不知人,及卧魇啮脚踵不觉者,诸恶毒气病,取药如大豆,纳竹管中吹鼻,得嚏则气通便活,未嚏更吹之,以嚏为度。

〔2〕鬼排 古时以为鬼厉之气排触于人而致病,亦即鬼击。《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三•鬼击候:“鬼击者,谓鬼厉之气击著于人也……一名为鬼排,言鬼排触于人也。”又,《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万病丸散作“鬼痱”。

备急丸

主暴病胀满方。

大黄 干姜 巴豆去皮心,熬

上三味等分,先捣大黄干姜下筛,研巴豆如脂,纳散中合捣一千杵,即用之,蜜和为丸亦佳,密器贮之勿令歇气〔3〕。主心腹暴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刺痛,口噤气急,停尸卒死者,以水〔4〕若酒服大豆许三四枚,捧头起令得下喉,须臾不瘥,更服三枚,腹中转鸣得吐利,即瘥。

〔3〕歇气 “气”字原脱,据《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万病丸散补。按“歇”,(气)散泄。《说文解字•欠部》:“歇,气越泄。”“歇气”,谓药气散泄。

〔4〕水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万病丸散作“暖水”二字。

千金丸

主百鬼病风疰〔5〕,梦与神交通,邪病腹胀,恶肿气,卒中忤方。

〔5〕风疰 病证名。因体虚感受风邪,客于荣卫,邪气游走而致,症见皮肤肌肉掣痛,游走无定,或一年后头发堕落,颈项掣痛,两目疼痛,鼻中酸切,牙齿虫蚀等。详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四•诸注候及风注候。

礜石二两,烧 附子二两,炮,去皮 雄黄二两,真朱二两 巴豆仁二两 藜芦二两 蜈蚣二枚,炙 麝香半两 犀角三分

上九味捣三千杵,每一服二丸如小豆,不知至三丸,五更一点服,至日中解,解乃食白米粥。忌热食酒肉,五辛一切皆忌之。

真珠附著散

主诸风,鬼疰毒气,猫鬼所著方。

真珠 雄黄 丹砂各半两 干姜一两 蜈蚣一枚,炙 桂心一两 天雄半两,炮 莽草半两 细辛一两 蜀椒半两,汗,去目闭口者

上一十味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

大附著散

主一切蜚尸鬼疰,风痹,百处痛如针刀刺痛,呕逆澼饮,五劳七伤,万病方。

附子七分,炮,去皮 乌头七分,炮,去皮 蜈蚣二枚,炙 芫青八分 雄黄七分 朱砂七分 干姜七分 细辛七分 蜥蜴二枚 人参七分 莽草七分 鬼臼〔1〕七分

〔1〕鬼臼 又名马目毒公,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的根茎。性味苦辛平,能祛痰散结,解毒祛瘀,主治痨伤吐血,瘿瘤瘰疬,痈肿蛇伤等。

上一十二味捣散,酒服半钱匕,日再。

太一神明陷冰丸

主诸病,破积聚,心下胀满,寒热鬼疰,长病咳逆唾噫,避除众恶,杀鬼,逐邪气鬼击,客忤中恶,胸中结气,咽中闭塞,有进有退,绕脐绞痛恻恻随上下,按之挑手,心中愠愠〔2〕如有虫状,毒疰相染灭门方。

〔2〕愠愠 抑郁不舒貌。《集韵•迄韵》:“愠,心所郁积也。”《素问•玉机真脏论》:“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张隐菴注:“愠愠,忧郁不舒之貌。”

雄黄二两 芫青五枚 桂心二两 真珠一两半 麝香一两 附子一两半,炮,去皮 乌头八枚,炮,去皮 犀角一两 鬼臼一两 巴豆仁一分 蜈蚣一枚,炙 人参一两 杏仁三十枚,去尖皮两仁,熬 射罔〔3〕一两 丹砂二两 蜥蜴一枚 斑猫七枚,去翅足,熬 当归二两 藜芦一两 大黄二两 礜石二两,烧 樗鸡〔4〕七枚 地胆七枚 牛黄一两

〔3〕射罔 为毛茛科植物草乌头汁制成的膏剂。性味苦热,有毒,主治瘰疬结核,瘘疮毒肿,头风头痹,腹中癥结,疟疾疝气等。

〔4〕樗鸡 又名莎鸡,为樗鸡科昆虫樗鸡的全虫。性味苦平,有小毒,能益气强志,补中,主治心腹邪气,腰痛等。按:今以樗鸡为红娘子,已少入药。

上二十四味捣末,蜜为丸,捣三万杵,丸如小豆。先食服二丸,日再服,不知稍稍加。以药二丸著门上,令众恶不近;伤寒服之,无不即愈;若至病家及视病人,夜行独宿,服二丸,众邪不近,亦可佩之。

蜥蜴丸

主癥坚水肿,蜚尸遁尸寒尸丧尸尸疰〔1〕,骨血相注,恶气鬼忤,蛄毒,邪气往来,梦寤存亡〔2〕,流饮结积,虎狼所啮,猘犬所咬,鸩毒入人五脏,服药杀其毒,毒即消,妇人邪鬼忤之,亦能遣之方。

〔1〕蜚尸遁尸寒尸丧尸尸疰 为尸病证候之五种。尸病证情复杂,变化多端,然其大体略同,诸候之间稍有差异。与今传染病有一定联系。《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三•尸病诸候凡十二论,可资参阅。

〔2〕梦寤存亡 谓夜梦死生之事,言其心神被扰而不宁。按“寤”,做梦。《说文解字•梦部》:“寤,昼见而夜梦也。”

蜥蜴二枚 蜈蚣二枚,炙 地胆五十枚 䗪虫三十枚,熬 杏仁三十枚,去尖皮双仁 蜣螂十四枚,炙 虻虫三十枚,去翅足,熬 朴消七分 泽泻半两 芍药五分 虎骨一两半,炙 甘草一两,炙 桃奴半两 犀角半两 巴豆仁七分 鬼督邮半两 赤桑鸡半两 干姜一两 款冬花三分 甘遂五分

上二十味,治巴豆杏仁如膏,纳药末研调,下蜜,捣二万杵,丸如麻子。未食服三丸,日一,不下加之,不取吐下者一丸,日一。有人风冷疰癖坚二十年,亦得愈。

金牙散

主鬼疰风邪,鬼语尸疰,或在腰脊胸胁,流无常处,不喜见人,意志不定,面目脱色,目赤鼻张,唇干甲黄〔3〕等,并治之方。

〔3〕甲黄 谓爪甲色黄。按“甲”,爪甲。《管子•四时》:“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阴生金与甲。”尹知章注:“阴气凝结坚实,故生金为爪甲也。”

蜈蚣一枚,炙 人参一两 蜣螂七枚,炙 雄黄一分 徐长卿十四枚 蜥蜴一枚 桔梗三分 铁精三分 桂心一两 鬼臼半两 金牙一分,烧 野葛一分 附子一枚,炮,去皮 毒公三枚 芎 半两 石长生半两 椒目半两 大黄一分 甘草一分,炙 芫菁十四枚 鬼督邮半两 蜂房一分,熬 曾青一分 真珠一分〔1〕 蛇脱皮一分,熬 丹砂一分 乌头半两,炮,去皮 狼毒半两 斑猫四枚,熬 石膏五分茹一分 芜荑半两 鬼箭半两 藜芦半两 狸骨一分 雷丸半两 狼牙一两 干漆一分,熬 亭长 贝母一分 凝水石五分 牛黄一两 胡燕屎一两 鳖甲半两,炙 滑石半两

〔1〕一分 “分”字原缺,据文义补。

上四十五味为散,酒服一刀圭,日再,稍加,如有虫,皆随大小便出矣。

大金牙散

主南方百毒,瘴气疫毒,脚弱肿痛,湿痹,风邪鬼疰。

金牙烧 雄黄 丹砂 龙胆 防风 玉支 大黄 曾青 茯苓 桂心 松脂 干姜 乌头炮,去皮 斑猫去翅足,熬 亭长 细辛 消石 野葛 大戟 商陆 蛇脱熬 芫青 鹳骨 芫花 附子炮,去皮 寒水石 人参 贯众 龙骨 蜀椒汗,去目闭口者 露蜂房熬 巴豆去皮心 蜥蜴 蜈蚣炙 礜石烧 天雄 狸骨炙 石胆 莽草

上三十九味各等分为散,以绛囊佩带之,男左女右,未食以浆水或酒随意服一刀圭,以知为度。

小金牙散

主南方瘴气疫毒,脚弱,风邪鬼疰方。

金牙五分,烧 女萎〔2〕三分 莽草三分 干姜 桂心 天雄炮,去皮 细辛 萆薢 〔3〕各三分 犀角屑 乌头炮,去皮 麝香 虎杖〔4〕 黄芩 雄黄 朱砂 蜀椒半两,汗,去目闭口者 黄连一两 牛黄一分 蜈蚣一枚,七寸者,炙

〔2〕女萎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万病丸散作“萎蕤”。

〔3〕萆薢 原作“萆薢”,据《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万病丸散改。

〔4〕虎杖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万病丸散作“由跋”。

上一十九味为散讫,纳牛黄麝香,更捣三千杵,温酒服一钱匕,日三夜二,以知为度。带之避不祥,吊丧〔5〕问病皆塞鼻,良。一方用由跋,无虎杖。

〔5〕吊丧 谓悼念死者。按“吊”,追悼死者。《说文解字•人部》:“吊,问终也。”

又大金牙散方

所主与前方同,传尸〔1〕骨蒸,病家合,佳。

〔1〕传尸 病名。因感受毒气(痨虫),内侵脏腑而致,症见寒热羸瘦,少食咳嗽等。因其病转相染易,常一人病死复易他人,乃至灭门,故名传尸,后称劳瘵,与今之结核病等相类。《外台秘要》卷十三•传尸方引苏游论所述甚详,可资参阅。

金牙二两,烧 大黄一两 鳖甲一两,炙 栀子仁一两 鬼督邮一两 鼍甲一两,炙,一作龟甲 桃白皮一两 铜镜鼻一两 干漆一两,熬 桂心半两 芍药半两 射干半两 升麻半两 徐长卿三分 鸢尾半两 由跋〔2〕三分 蜂房半两,熬 细辛半两 干姜半两 芒消半两 莽草半两 龙胆 狼牙 雄黄 真珠各三分 白术一两半 射罔一分 羚羊角半两,屑 马目毒公半两 犀角半两,屑 甘草半两,炙 狼毒半两 蜣螂七枚,炙 地胆七枚 樗鸡七枚 芫青七枚 雷丸七分 龙牙一两半 杏仁一两半,去尖皮双仁,熬 巴豆十四枚,去皮心 桃奴十四枚 铁精一合 赤小豆一合 乌梅七枚 胡燕屎一两半 鹳骨二两 石膏二两 蛇脱一尺,熬 斑猫七分 活草子一两半

〔2〕由跋 为天南星科植物由跋的块茎。性味辛苦温,有毒,主治毒肿结热等。

上五十味为散,酒服一刀圭,加至两刀圭,日三夜一,以知为度。绛囊盛带之,男左女右,一方寸匕,省病问孝,夜行途中,晨昏雾露亦如此,密封勿泄气。清斋七日合之,一一如法,童子沐浴,寂静无人处合,勿令人知之,买药勿争价。

太一神明丸

主腹中癥瘕,积聚支满,寒热鬼〔3〕,长病咳逆吐血,杀鬼邪气,蛊疰,胸中结气,咽中如有物,宿食久寒方。

〔3〕鬼(jiè 介) 鬼病。按”,病。《广韵•卦韵》:“,病也。”

雄黄四两 真珠二两 丹砂二两 藜芦一两半 附子一两半,去皮,炮 斑猫二十枚,熬 杏仁八十枚,去尖皮双仁,熬 地胆二七枚 矾石一两,烧 赤足蜈蚣二枚,炙 巴豆七十枚,去皮心 鬼臼三两 特生礜石五两,烧

上一十三味下筛咀,礜石令如麦大,桑白皮如钱大十四枚,令于铁器中熬桑白皮焦黑止,捣二千杵,纳丹砂雄黄诸药,合捣四千杵,白蜜和为丸。服如小豆大,纵不知病进退,绕脐相逐,上下不定,按之挑手,心中愠愠〔1〕如有虫者,病走皮中,相次即取一丸摩病上,急挼手下皮青,不青当白黑,若有赤,病死皮中也。右为蜂蛇所中,中恶,服一丸,一丸著疮中,若不知,更加至三丸;卒得飞尸,腹中切痛,服三丸,破一丸敷疮上,即愈;夜梦寤惊恐,问病临丧,服一丸,渍一丸涂之,止恶邪气,不敢近人;卒中鬼魅,狂言妄语,一丸涂其脉上,一丸涂人中,即愈;鬼魅逐人,以一丸涂门户上,鬼不敢前;蛊毒病,一宿勿食,明旦服一丸,不知,增至二丸至三丸,以知为度;癥结宿物,勿食服四丸,但欲癥消服一丸,日三,病下如鸡子白,或下蛇虫,下后以肥肉精作羹补之。狐鸣,以一丸向掷之,狐即于其处死。神秘不妄传。

〔1〕愠愠 原作“温温”,据王本改。

桔梗丸

主诸疰万病,毒疰鬼疰,食疰冷疰,痰饮,宿食不消,并酒澼方。

藜芦二两,熬 皂荚二两,炙,去皮子 巴豆仁二两,熬 桔梗二两 附子二两,炮,去皮

上五味末之,蜜和,捣万杵。欲服宿勿食,旦服两丸如梧子,仰卧勿眠,至食时,若膈上吐,膈下利,去恶物如蝌蚪虾蟆子,或长一尺二尺。下后大虚,作羹补之,三四日将养,病不尽更服如初。

十疰丸

主十种疰,气疰劳疰,鬼疰冷疰,生人疰死疰,尸疰水疰,食疰土疰等方。

雄黄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藁本一两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 桔梗一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 皂荚一两,炙,去皮子 蜀椒一两,汗 麦门冬一两,去心

上一十味末之,蜜和,空腹服一丸如小豆大,日二,稍加,以知为度,极效。

大麝香丸

主鬼疰飞尸,万病方。

生麝香半两 牛黄半两 蜈蚣一枚,炙 丹砂半两 雄黄一两巴豆仁五十枚,去心,熬 杏仁五十枚,去尖皮双仁,熬 桂心半两 地胆七枚 芫青七枚 亭长七枚 蜥蜴一枚 獭肝半两,炙 大黄半两 犀角半两,屑 礜石半两,烧 细辛半两 藜芦半两 斑猫七枚,去翅足,熬 鬼臼 矾石烧 附子炮,去皮 真珠各半两

上二十三味捣为末,蜜和,捣三千杵,饮服如小豆一丸,日二。蛇蜂蝎所中,以摩之,愈。一方地胆作蚺蛇胆。

蜈蚣汤

主恶疰邪气往来,心痛彻胸背,或走入皮肤,移动不定,苦热,四肢烦疼,羸乏短气方。

蜈蚣一枚,炙 牛黄一分 大黄三分 丹砂三分 细辛一两 鬼臼一两 黄芩半两 当归一两 桂心一两 人参三分 麝香一分 附子一两,炮,去皮 干姜一两

上一十三味咀,以水一斗煮十一味,取三升,去滓,下牛黄麝香末,搅令均,分三服。

鹳骨丸

主遁尸飞尸,积聚,胁下痛连背,走无常处,或在脏,或在腹中,或奄然而痛方。

鹳胫骨三分 雄黄一两 藜芦半两 野葛半两 莽草一两 芫青十四枚 斑猫十四枚,熬 巴豆四十枚,去皮心,熬 丹砂二分 牡蛎一两,熬 桂心半两 蜈蚣一枚,炙

上一十二味捣筛,蜜丸,服如小豆大二丸。一方丹砂作丹参。

江南度世丸

主万病,癥坚积聚,伏尸〔1〕,长病寒热,疰气流行皮中,久病著床,肌肉枯尽,四肢烦热,呕逆不食,伤寒时气,恶疰忤,口噤不开,心痛方。

〔1〕伏尸 病证名。因尸病病根停遁,沉痼隐伏,不能祛除,而其病反复发作无时,故名。详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三•尸病诸候。

麝香一两 细辛二两 大黄一两 甘草二两,炙 蜀椒三两,汗,去目闭口者 紫菀一两半 人参二两 干姜一两 茯苓二两 附子一两半,炮,去皮 真珠一两 丹砂一两 乌头半两,炮,去皮 野葛一两 牛黄半两 桂心一两 蜈蚣二枚,炙 雄黄一两 鬼臼一两 巴豆六十枚,去皮心,熬

上二十味捣末,蜜丸。饮服如小豆大二丸,稍加至四丸,日二。加獭肝一两,大良。

大度世丸

主万病,与前同方。

牛黄一两 大黄一两 雄黄一两 细辛一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 真珠一两 甘草一两,炙 人参一两 射罔一两 丹砂一两 鬼臼一两 莽草一两 鬼箭二两 桂心二两 蜀椒一两,汗,去目闭口者 紫菀二两 巴豆仁八十枚,去心,熬 干姜二两 野葛一尺 蜥蜴一枚 蜈蚣一枚,炙 地胆十五枚 芫青二十枚 樗鸡三十枚 茯苓一两 麝香二两

上二十六味捣末,蜜丸。饮服二丸如小豆,日二丸,先食后服之。

细辛散

主风入五脏闷绝,常自燥痛,或风注入身,冷疰鬼疰,飞尸,恶气肿起,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内或外,针灸流移,无有常处,惊悸,腹胀气满,叉心头痛,或恍惚悲惧,不能饮食,或进或退,阴下湿痒,或大便有血,小便赤黄,房中劳极方。

附子二分,炮,去皮 秦艽三分 人参三分 牡蛎三分,熬 蜀椒三分,汗,去目闭口者 干姜五分 桂心五分 茯苓一两 桔梗一两 防风一两半 白术一两 当归一两 独活一两 柴胡五分 黄芩三分 乌头半两,炮,去皮 甘草三分,炙 麻黄三分,去节 芎三分 石南半两 莽草半两 牛膝半两 天雄半两,炮,去皮 栝楼半两 杜仲半两,炙 细辛二分

上二十六味捣筛为散,仍别秤之,合和也,旦以清酒服五分匕,讫,如行十里,势欲歇〔1〕,更饮酒五合,佳。

〔1〕势欲歇 谓药力将尽。按“歇”,尽竭。《尔雅•释诂下》:“歇,竭也。”

芥子薄

主遁尸飞尸,又主暴风毒肿,流入四肢头面,诸风方。

芥子一升,蒸熟

上一味捣下筛,以黄丹〔1〕二两搅之,分作两处,疏布袋盛之,更蒸使热,以薄痛处,当更迭蒸袋,常使热薄之,如此三五度即定。

〔1〕黄丹 即铅丹,为用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性味辛咸寒,有毒,能解毒生肌,坠痰镇惊,主治痈疽溃疡,金疮出血,惊痫癫狂,疟疾痢疾等。

太一备急散

主卒中恶客忤,五尸入腹,鬼刺鬼排及中蛊毒注,吐血下血及心腹卒痛,腹满寒热,毒病六七日方。

雄黄二两 丹砂一两 桂心一分 藜芦七铢 附子五分,炮,去皮 蜀椒半两,汗,去目闭口者 野葛二十一铢 芫花十铢 巴豆仁三十五个,去心,熬

上九味,惟巴豆别治如脂,余下筛,以巴豆合和,更捣之,令和调,瓷器中贮之,密封勿泄气。有急疾,水服钱五匕,可加至半钱匕,老小半之。病在头当鼻衄,在膈上吐,在膈下利,在四肢当汗出。此所谓如汤沃雪,手下皆验,秘之千金,非贤勿传也。

治暴心痛,面无色,欲死方 以布裹盐如弹子,烧令赤,置酒中消,服之即愈。

还魂汤

主卒忤鬼击飞尸,诸奄忽气无复觉,或已死口噤,拗口不开,去齿下汤,汤入口活,不下者分病人发,左右捉,踏肩引之药下,复增取尽一升,须臾立苏方。

麻黄四两,去节 桂心二两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枚,去尖皮双仁

上四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卒中鬼击及刀兵所伤,血漏腹中不出,烦懑欲绝方 雄黄粉以酒服一刀圭,日三,血化为水。

论曰:凡诸大备急丸散等药,合和时日天晴明,四时王相日合之。又须清净,不得污秽,于清净处,不令一切杂人猫犬六畜及诸不完具人女人等见,则药无灵验,不可具言。若不能如法,则必不须合之,徒弃财力,用之与朽木不殊。余以武德〔2〕中合玉壶丸,时

〔2〕武德 唐高祖李渊年号,公元618—626年。

值天阴,其药成讫,后卒不中用,终弃之。此等多是上古仙圣悯苦厄人,遂造此方以救之,皆云买药不可争价,当知其深意云尔。

蛊毒第二论一首 方七首 灸法一首

论曰:亦有以蛊涎〔1〕合作蛊药,著食饮中与人者,惟此一种令人积年乃死。

〔1〕蛊涎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蛊毒作“蛇涎”。

治人中蛊,人有行蛊毒以病人者,若服药知蛊主姓名,当使呼唤将去方 凡中蛊之状,令人心腹切痛如物啮,或吐血下血,不急治,食人五脏〔2〕尽则死。验之法,唾至水中沉者是也,取败鼓皮烧作末,水服方寸匕,须臾自呼蛊主姓名,可语令去〔3〕,则愈矣。

〔2〕食人五脏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蛊毒“食”作“蚀”。

〔3〕去 原作“知”,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蛊毒改。

治人有中蛊毒,腹内坚如石,面目青黄,小便淋沥,变状无常方

牡羊皮〔4〕方广五寸 犀角一两,屑 芍药一两 黄连一两 栀子七枚,擘 蘘荷〔5〕四两半 牡丹皮一两

〔4〕牡羊皮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蛊毒作“羖羊皮”,《外台秘要》卷二十八•蛊毒杂疗方作“羚羊皮”。

〔5〕蘘荷 为姜科植物蘘荷的根茎。性味辛温,能活血调经,镇咳祛痰,消肿解毒,主治女子月经不调,老年咳嗽,疮肿瘰疬,目赤喉痹等。

上七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蛊毒方

槲木北阴白皮一大握,长五寸,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空腹服之,即吐出。

又方 烧猬皮灰,以水服方寸匕,瘥。

又方 槲木北阴白皮 桃根 猬皮灰 乱发灰 生麻子汁

上五味,先以水浓煮槲皮桃根,取汁一升,和麻子汁,著灰等一方寸匕,令病人少食讫,服一大升,行百步,须臾著盆吐出水中,以鸡翎擿吐水盆中,当有如牛涎犊胎及诸蛊形并出,即愈。

治猫鬼方 烧腊月死猫儿头作灰末,以井华水服一钱匕,日一,立瘥,大验。

治猫鬼方

相思子一枚 巴豆一枚,去皮 萆麻子一枚 朱砂半两 峭粉〔1〕三分

〔1〕峭粉 即轻粉,为粗制氯化亚汞结晶。性味辛寒,有毒,能杀虫攻毒,利水通便,主治疥癣瘰疬,水肿臌胀,大小便闭等。

上五味捣作末,以蜜蜡和为丸,带之即不著人,先著者酒服麻子大一枚,良。

又方 多灸所痛处千壮,自然走去,甚妙。

药毒第三方一十二首

野葛毒方 鸡子一枚打破,并吞之,须臾吐野葛。

又方 煮甘草汁,冷饮之。

又方 服鸡屎汁。

解诸药毒,鸡肠散方

鸡肠草三分 荠苨 升麻各一两 蓝子一合 坌土一分 芍药 当归 甘草各二分,炙

上八味捣筛为散,水服方寸匕,多饮水为佳。若蜂蛇等众毒虫所螫上血出,著药如小豆许于疮中;药箭所中〔2〕,削竹如钗股,长一尺五寸,以绵缠绕,水沾令湿,取药纳疮中,趁疮深浅令至底止,有好血出即休也;若服药有毒,水服方寸匕,毒解病愈。

〔2〕药箭所中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解百药毒作“为射罔箭所中”六字。

野葛毒口噤方 取青竹去两节,注脐上〔3〕,纳冷水注中,暖即易之,立活,忌酒,数易水。

〔3〕注脐上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解百药毒作“柱两胁脐上”五字。

一切诸毒方

甘草三两 粱米粉〔4〕一合 蜜半两

〔4〕粱米粉 “粱”原作“梁”,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解百药毒改,按“梁”,通“粱”。《说文通训定声•壮部》:“梁,假借为粱。”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纳粉一合更煎,又纳蜜半两,服七合,须臾更服之。

钩吻〔1〕众毒困欲死,面青口噤,逆冷身痹方

〔1〕钩吻 原作“钓吻”,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解百药毒改。按“钩吻”,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全草。性味辛苦温,有毒,能祛风攻毒,消肿止痛,主治疥癣湿疹,瘰疬痈肿,风湿痹痛等。

荠苨八两

上一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冷如人肌,服五合,日三服,夜五服。

又方 煮桂汁饮之。

又方 煮蓝汁饮之。

凡六畜五脏著草自动摇,得诸醋盐不变色,及堕地不污,又与犬不食者,皆有毒,杀人。凡食饮有毒者,浇地地坟起〔2〕者,杀人。凡肉汁在器中盖密,气不泄者,皆杀人。凡脯肉〔3〕熟肉,皆不用深藏,密不泄气,杀人。若中此毒者,皆大粪灰水服方寸匕,良。

〔2〕坟起 隆起。《左传•僖公四年》:“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

〔3〕脯肉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解食毒作“生肉”。

治恶毒药方

狗舌草一把,去两头

上一味以水五升铜器中煮取汁,溲面〔4〕作粥,食之。

〔4〕溲面 “溲”原作“搜”,据文义改。按“溲”,以液体调拌。《广韵•有韵》:“面。亦作溲。”

药毒不止,解烦方

甘草二两 粱米粉一升 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甘草,取二升,去滓,歇大热,纳粉汤中搅令调,纳白蜜煎,令熟如薄粥,适寒温,饮一升。

从高堕下第四方一十一首

胶艾汤

主男子绝伤,或从高堕下,伤损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疮伤经内绝者方。

阿胶炙 艾叶熬 芍药 干地黄各三两 当归 干姜 芎穷 甘草炙,各二两

上八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令烊〔1〕,分再服;羸人三服。此汤正主妇人产后及崩中伤下血多,虚喘欲死,腹痛下血不止者,服之良。《千金》一方只四味。

〔1〕烊 原作“洋”,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被打改。

坠马及树,崩血,腹满短气方

大豆五升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一服令尽,剧者不过三作之。《千金》云:治人坠落车马,心腹积血,唾吐血无数。

治落马堕车及诸踒折〔2〕,臂脚痛不止方

〔2〕踒(wò 沃)折 因猛折而筋骨受伤。“踒”原作“踠”,今改。按“踠”,同“踒”。足折伤。《集韵•过韵》:“踒,《说文》:足跌也。一曰折也。或作踠。”

芎一两半,熬 泽兰一分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汗 当归 桂心 附子炮,去皮,各半两 甘草三两,炙

上七味微熬令香,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凡是伤至骨〔3〕皆服之,十日愈,小儿伤损亦同。

〔3〕伤至骨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被打作“伤损”二字。

又方 黄芪 芍药各三两 蜀椒一合,去目及闭口者,汗 乌头半两,去皮,炮 大黄一两 当归 附子炮,去皮 干姜 桂心 续断 干地黄 通草各二两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散,先食讫,温酒服一方寸匕,日三。

生地黄汤

主因损小便血出方。

生地黄八两 柏叶一把 黄芩 阿胶炙 甘草炙,各一两

上五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治瘀血腹中,奥瘀不出〔1〕,满痛短气,大小便不通方

〔1〕奥瘀不出 谓瘀血深郁于内而不能排出。按“奥”,深。《国语•周语中》:“民无悬耜,野无奥草。”韦昭注:“奥,深也。”

荆芥半两 大黄 芎各三两 䗪虫三十枚,熬 桂心 当归 甘草炙,各二两 蒲黄五两 桃仁四十枚,去皮尖及双仁者

上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折踒瘀血,蒲黄散方

蒲黄一升 当归二两

上二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先食讫服之。

又方 虻虫去足翅,熬 牡丹皮等分

上二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血化为水。

又方 菴草〔2〕汁服之,亦可散服之〔3〕,日三。

〔2〕菴草 即菴,为菊科植物菴的全草。性味辛苦温,能行瘀,祛湿,主治女子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

〔3〕亦可散服之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被打作“亦可服子”四字。

又方 大麻根若叶

上一味捣取汁数升,饮之即下气通苏息〔4〕。无青者,干者煮汁亦得。《千金》云:治踒折骨痛不可忍,并主瘀血,心腹胀满,短气。

〔4〕下气通苏息 谓降下逆气而使气息通顺。按《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被打,此方“治腕折骨损,痛不可忍……亦主坠堕挝打瘀血,心腹满,短气。”

又方 茅根切,捣绞取汁,温,和酒服一升,日三,良。

金疮第五方六十二首

金疮止血散方

钓樟根〔5〕三两 当归 芎 干地黄 续断各一两 鹿茸半两,炙 龙骨二两

〔5〕钓樟根 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根。性味辛温,无毒,主治金疮出血等。

上七味捣筛为散,以敷血即止,酒服一钱匕,日五夜三。

治金疮箭在肉中不出方

白敛 半夏洗去滑,各三两

上二味捣筛为散,水服方寸匕,日三。浅者十日出,深者二十日出,终不住肉中,效。

金疮肠出令入方

磁石烧 滑石各三两

上二味捣细筛为散,白饮服方寸匕,日五夜二,三日当入。

治刀斧所伤及冷疮,牛领马鞍疮〔1〕方

〔1〕牛领马鞍疮 病证名,即牛皮癣。因营卫不足,血虚风燥,或风湿热毒蕴于皮肤而致,症见患处慢性瘙痒,皮肤厚而坚硬,如牛领之皮,故称。详参《肘后备急方》卷五。

续断 松脂各一两 鹿角 牛骨腐者 乱发烧,各二两

上五味捣筛细为散,以猪脂半斤并松脂合煎令和,下铛于地,纳药搅令冷凝,用之。疮有汁,散敷之。

金疮烦闷方

白芷 芎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三味熬令变色,捣筛为散,水服方寸匕,日五夜二。

消石散

主金疮先有石发,烦闷欲死,大小便不通方。

消石 寒水石 栝楼 泽泻 白敛 芍药各一两

上六味捣筛为散,水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稍加之,以通为度。

琥珀散

主弓弩所中,闷绝〔2〕无所识方。

琥珀

上一味随多少,捣筛为散,以童男小便服之,不过三服,瘥。

弩筋散

主弓弩所中,筋急不得屈伸方。

故败弩筋五分,烧作灰 秦胶〔3〕五分 杜仲半两,炙 大枣三枚 干地黄二两半 附子炮,去皮 当归各一两

〔3〕秦胶 即秦艽。

〔2〕闷绝 昏闷不省人事。按“闷”,昏闷,失去知觉。《梁书•王僧辩传》:“僧辩闷绝,久之方苏。”

上七味捣筛为散,以温酒服一方寸匕,日三,稍加至二匕,以知为度。

续断散

主金疮中筋骨〔1〕,续绝方。

〔1〕金疮中筋骨 “中”字原脱,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火疮补。

续断三两半 芎 苁蓉 当归各一两半 细辛半两 附子炮,去皮 干姜 蜀椒汗,去目闭口者 桂心各三分 蛇衔草 干地黄各二两 芍药 人参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一十四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千金》有地榆,《古今录验》又有杜蘅。

蓝子散

主金疮中药箭,解毒方。

蓝子五合 升麻八两 甘草炙,各四两 王不留行各四两

上四味捣筛为散,水服二方寸匕,日三夜二。水和方寸匕如泥,涂疮上,干易,毒即解。

泽兰散

主金疮内塞方。

泽兰 防风 石膏 干姜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 附子炮,去皮 细辛 辛夷 芎 当归各半两 甘草一两,炙

上一十一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脓多,倍甘草;渴,加栝楼半两;烦热,加黄芩半两;腹满短气,加厚朴三分;疮中瘀血,更加辛夷半两。

蒲黄散

主被打腹中有瘀血方。

蒲黄一升 当归 桂心各二两

上三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甘菊膏

主金疮痈疽,止痛生肉方。

甘菊花 防风 大戟 黄芩 芎 甘草各一两 芍药 细辛 黄芪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 大黄 杜仲各半两,炙 生地黄四两

上一十三味捣筛,以腊月猪膏四升煎,五上五下,芍药色黄膏成,绵布绞去滓,敷疮上,日三。

桃仁汤

主金疮瘀血方。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及双仁 虻虫去翅足,熬 水蛭熬,各三十枚大黄五两 桂心半两

上五味切,以酒水各五升煮取二升,服一合,日三服,明日五更一服。

马蹄散

主被打腹中瘀血方。

白马蹄烧令烟尽

上一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亦主女人病血,消之为水。

金疮内漏方 还自取疮中血著杯中,水和尽服,愈。

金疮腹中有瘀血,二物汤方

大麻仁三升 葱白二七枚

上药使数人各捣令熟,著九升水中煮取半,顿服之。若血去不尽,腹中有脓血,更令服之,当吐脓血耳。

金疮内漏血不出方

牡丹

上一味为散,服三指撮,五日尿出血。

治金疮因房惊疮方 烧妇人裆作灰,敷之。

金疮方 取马鞭草〔1〕捣筛,薄疮一宿,都瘥。冬用干叶末。

〔1〕马鞭草 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性味苦凉,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主治湿热黄疸,水肿,喉痹,痈肿疮毒等。

麦门冬散

主金疮乳痈,诸肿烦懑方。

麦门冬去心 石膏研 柏子仁 甘草炙,各半两 桂心一分

上五味捣筛为散,酸浆和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烦懑,气上胀逆,长服之佳。

治金疮出血多,虚竭,内补散方

苁蓉 芍药 当归 芎 干姜 人参 黄芩 厚朴炙 桑白皮 吴茱萸 黄芪 桂心 甘草炙,各一两 蜀椒三分,去目及闭口者,汗

上一十四味捣筛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

治金疮烦懑方 赤小豆一升以苦酒浸之,熬燥复渍之,满三度色黑,治服方寸匕,日三。

治金疮苦不瘥方 白杨木白皮熬令燥,末服方寸匕,日三服。又以末敷疮中,即愈。

治金疮刺痛不可忍,百方不瘥方 葱一把水三升煮数沸,渍疮即止。

治金疮烦痛,大便不利方

大黄 黄芩等分

上二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先食饮服如梧子七丸,日三。

金疮 以桑白皮裹,令汁入疮中,或石灰封,并妙。

凡金疮出血必渴,当忍啖燥食,不得饮粥及浆,犯即血出杀人。

凡白血不止 粉龙骨末于疮上,立止。

又方 割取人见著鞋上有断乳十枚,布疮上,立止。

又方 末雄黄敷疮,当沸汁出,即瘥。

又方 刮贝子〔1〕末,服一钱匕。

〔1〕贝子 原作“具子”,据文义改。又,《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火疮作“贝齿”。

又方 煮葛根,食之如食法,务令多。

兵疮方 捣车前汁敷之,血即止。

又方 以人精涂之,瘥。

又方 以柳絮裹敷之,血便止。

又方 以熟艾急裹,数日乃解。

又方 以人尿屎相和,绞取汁,饮三升,顿服令尽。

金疮惊而坚肿,剧者杀人方 捣生地黄蛴螬虫敷之,烧瓦熨其外令温,地黄燥则易,瓦冷则易。

凡刺在肉中不出方 牛膝根茎捣敷之即出,虽已合犹出也。贞观中有功臣远征,被流矢中其背〔2〕上,矢入四寸,举天下名手出之不得,遂留在肉中,不妨行坐,而常有脓出不止。永徽〔3〕元年秋,令余诊看,余为处之。

〔2〕脊柱。《改并四声篇海•肉部》引《俗字背篇》:“,脊也。”

〔3〕永徽 唐高宗李治年号,公元650—655年。

瞿麦丸方

瞿麦二两 雄黄一两半,研 干地黄 王不留行各五分 麻黄去节 茅根 败酱 防风雀李根皮 牛膝 大黄 蓝实 石龙芮 蔷薇根皮各□两

上一十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酒服十丸,日二,稍稍加至二十丸,以知为度。忌猪鱼生冷等,可直断口味。凡箭镞及折刺入身中,四体皆急,当合此药服之,令四体皆缓,缓则其镞必自跳出。余常教服此药与断肉,遂日日渐瘦,其镞遂跳出一寸,戴衣不得行,因即错却乃得行动,已觉四体大缓,不比寻常,终冬至春,其镞不拔自然而落,取而量之,犹得三寸半。是以身必须断口味令瘦,肉缓刺则自出矣,故以记之。

又方 磁石末敷之,止痛断血。

凡金疮深,不用早合,若合则以滑石朱粉则不合。

治凡竹木刺在肉中方 以羊屎和猪脂涂之,出矣。

又方 鹿角末,水和涂之,即出。

治因风水肿方 卒刺涉水成肿,取韭并盐捣,置上,以火炙药上,热彻即愈。

火烧疮方 取新牛屎,承热涂之。

又方 烧桃叶,盐和煮作汤,洗之。

又方 以酱汁涂,立愈。

又方 桑灰水敷,干则易。

又方 井底青泥涂之,佳。

又方 青羊髓涂之,佳。无青羊,白黑羊亦得。

治灸疮及汤火所损,昼夜啼呼不止,兼灭瘢方

羊脂半两 猪脂一分 松脂半两 蜡一分

上四味,于松明上以小铫火烧猪脂等皆消,以杯承取汁,敷之。松明是肥松木节〔1〕也。

〔1〕肥松木节 “肥”原作“服”,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火疮改。

治灸疮脓坏不瘥方

腊月猪脂一斤 薤白十枚 胡粉一两

上三味,先煎薤令黄,去之,绵裹石灰一两煎〔1〕,去之,入胡粉膏中,令调涂故帛上贴之,日三度。

〔1〕煎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火疮“煎”下有“数沸”二字。

又方 白蜜一两 乌贼鱼骨

上二味捣末相和,涂上三五度,瘥。

治火疮方

柏白皮半两 竹叶一两 甘草二两

上三味以猪膏一斤煎三沸,三上三下,药成去滓,待冷涂之。《集验》有地黄四两。

治漆疮方 汤渍芒消五两令浓,涂,干即为,勿住。

又方 取市上磨刀石槽中泥津涂之。

又方 取矾石纳汤中,洗之。

又方 羊乳汁涂之。

又方 漆姑草〔2〕挼,敷之。

〔2〕漆姑草 又名漆姑,为石竹科植物漆姑草的全草。性味苦辛凉,无毒,主治漆疮秃疮,痈肿瘰疬,小儿乳积,跌打损伤等。

又方 末贯众,涂之。

沙虱第六方三十一首

治沙虱毒〔3〕方 以麝香大蒜合捣,以羊脂和,著小筒中带之〔4〕。又方 雄黄 朱砂 常山等分

〔3〕沙虱毒 病证名。因人行于有沙虱之山水间,沙虱著身而致,症见初起之时皮上正赤,如小豆黍或米粟粒,以手摩之则痛如针刺,三日后令百节强,疼痛寒热,赤上发疮等。详参《肘后备急方》卷七、《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五•沙虱候。

〔4〕著小筒中带之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蛇毒作“著小筒中带,欲用取敷疮上”一十一字。

上三味,五月五日午时童子合之〔1〕。

〔1〕童子合之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蛇毒此下有“用敷疮上”四字。

又治水毒〔2〕方 凡水毒中人似射工,初得之恶寒,头微痛,目眶疼,心中烦懊,四肢振焮〔3〕,腰背百节皆强,筋急,两膝疼,或吸吸〔4〕而热,但欲睡,旦醒暮剧,手足逆冷,二三日则腹中生虫,蚀〔5〕人下部,肛中有疮〔6〕,不痛不痒,令人不觉,急治之,过六七日下部出脓溃,虫上蚀五脏,热盛烦毒,下痢不禁,八九日名工不能医救矣。觉得之当早视,若疮正赤如截者为阳毒,若疮如鳢鱼齿者为阴毒,犹小缓,不过二十日杀人。欲知是中水毒,当作五六斗汤,以小蒜五升咀,投汤中,消息勿令大热,去滓以浴,若身体发赤斑纹者,则非他病也。

〔2〕水毒 病名,即水毒中人。因误饮有毒之水或于毒水中洗濯而致,症见恶寒头痛,心中烦懊,筋骨强急,或身体发斑,或下部生疮等。详参《肘后备急方》卷七、《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五•水毒候。

〔3〕四肢振焮 谓恶寒高热而四肢颤动。按“焮”,烧,炙。《玉篇•火部》:“焮,炙也。”此谓热。

〔4〕吸吸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蛇毒作“翕翕”。

〔5〕蚀 原作“食”,今改。按“食”,与“蚀”同。《洪武正韵•陌韵》:“食,与蚀同。”

〔6〕肛中有疮 “肛”原作“肚”,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蛇毒改。

水毒方 捣苍耳取汁,服一升,以绵沾汁滓,导下部中,日三。

又方 取蓼一把捣取汁,服一升,不过三服。

又方 取蓝〔7〕一把捣,水解,以洗面目身令遍。

〔7〕蓝 为蓼科植物蓼蓝的叶或全草(大青)。其叶的加工制成品(青黛、蓝靛)亦供药用。性味甘寒,能清热解毒,主治温热发斑,咽痛,疳蚀,肿毒,疮疖等。

又方 取大莓根〔8〕末,饮之,并导下部,生虫者用汁。夏月常多赍此药屑入水浴,以方寸匕投水上流,无所畏,又避射工,凡洗浴以少许投水盆中,即无复毒也。

〔8〕大莓根 “莓”原作“莓”,今改。按“莓”,与“莓”同。《说文解字•部》:“苺,马苺。”王筠句读:“凡以马名者,皆谓大也。”又,《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蛇毒作“蛇苺根”。

蠼螋尿疮方 取茱萸东引根土,以醋和涂。

又方 烧鹿角末,和醋敷上。已有疮汁出者,烧道边故蒲席敷之。疮表里相当,一名浸淫,取猪牙车骨年久者捶破,烧令脂出,热涂之。

蠼螋疮方 取小豆末,醋和涂之,干即易,小儿以水和。

又方 取楝木枝若皮烧灰敷上,干者膏和。亦治小儿秃及诸恶疮。

又方 取槐白皮半斤切,醋浸半日,去痂洗之,日五六。

狐尿刺〔1〕方 凡诸螗螂〔2〕之类,盛暑之时多有孕育,著诸物上必有精汁,其汁干久则有毒,人手触之,不王相之间则成其疾,名曰狐尿刺,日夜碜痛,不识眠睡,百方治之不瘥,但取朴公英〔3〕茎叶根中断之,取白汁涂之,令厚一分,涂即瘥,神验。

〔1〕狐尿刺 病名,亦称恶刺毒,狐狸刺。因接触螳螂、野狐等昆虫动物的分泌物或排泻物而引起的皮肤病,症见患处皮肤干燥,肿胀焮痛,甚则溃烂成脓等。详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狐尿刺候。

〔2〕螗螂 即螳螂。柳宗元《平淮夷杂》:“裒兇鞠顽,锋猬斧螗。”潘纬注:“螗,虫也。《后汉史》作螳”。

〔3〕仆公英 即蒲公英。

凡热伤疮及狐尿刺,肿痛不可忍,并风寒者 皆马屎若生桑木取得〔4〕烟多熏之,汁出即愈。

〔4〕取得 “取”原作“趣”,今改。按“趣”,同“取”。《庄子•天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成玄英疏:“趣,取也。滑,乱也。顺心则取,违情则舍。”

恶刺方 五月蔓菁子捣末,和乌牛乳封之。无,即凡牛乳亦得。

又方 取野狐屎烧灰,腊月猪膏和,封孔上。

又方 取桑灰汁热渍,冷即易。

又方 以针砂和胶清涂之。

又方 取故鞋网如枣大,妇人中衣有血者如手掌大,倒勾棘针二七枚,三味合烧作灰,以腊月猪膏和,涂之,虫出。

又方 蔓菁子五升

上一味微熬末研,小儿尿一升合纳疮口中,周回厚一寸,以煻火烧一升,投纳疮于中渍之,立愈。

又方 煮槐白皮,取汤渍之。

又方 以苦瓠煮作汤,渍之。

又方 取五月五日蛇皮烧灰,腊月猪膏和,敷之。

又方 取故鞍鞯毡〔1〕烧灰,腊月猪膏和,封之,虫出。

〔1〕故鞍鞯毡 “毡”原作“旃”,今改。按“旃”,通“毡”。《说文通训定声•乾部》:“旃,假借为毡。”“鞯”,衬托鞍的垫子。《集韵•先韵》:“鞯,马被具。”“故鞍鞯毡”,即衬托鞍的旧毡垫子。

又方 取樗根白皮切一升,泔渍,煮三沸,纳孔中,亦可渍之。

肉刺〔2〕方 割头令血出,纳铅丹如米许,曝之。

〔2〕肉刺 病名,即鸡眼疮。《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脚趾间生肉如刺,谓之肉刺。”详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肉刺候。

又方 以刀割却,以好墨涂遍,瘥。

狗咬方 即以冷水洗疮,任血出勿止之,水下血断,以帛裹,即愈。

蛇啮方 以人屎厚涂,以帛裹缚,登时毒消。

蛇毒方 重台〔3〕末唾和封,瘥,大验。

〔3〕重台 即蚤休,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及其数种同属植物的根茎。性味苦辛寒,有毒,能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主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等。

蛇蜂毒方 取瓦子摩其上,唾二七讫,然后抛瓦子,却安旧处。

瘿病第七方九首

治五瘿方 取鹿靥〔4〕酒渍令没,火炙干,纳于酒中,更炙令香,含咽汁,味尽更易,尽十具即愈。

〔4〕鹿靥 原作“鹿厌”,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瘿瘤改。

又方 小麦面一斤 特生石十两,烧 海藻一斤

上三味,取三年醋一升渍小麦面,曝干,更浸令醋尽,各捣为散,每服两方寸匕,日四五服,药含乃咽之。忌姜辛猪鱼生菜辛菜,吹火读诵及大语用气。

又方 昆布三两 海蛤二两 松萝二两 海藻三两 白敛二两 通草二两 桂心二两

上七味捣为散,每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 小麦一升,醋一升,夜浸昼曝 昆布洗,各二两 海藻洗

上三味捣为散,食后饮服方寸匕,日三,以瘥为度。

又方 昆布一两 海藻一两 海蛤二两 半夏一两,洗 细辛一两 土瓜〔1〕一两 松萝一两 通草二两 白敛二两 龙胆二两

〔1〕土瓜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瘿瘤、《外台秘要》卷二十三•五瘿方并作“土瓜根”三字。

上一十味捣筛,酒服方寸匕,日再。不得作生活劳动〔2〕也。

〔2〕不得作生活劳动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瘿瘤作“不得作重用力”六字。

又方 昆布二两

上一味切如指大,醋渍,含咽汁尽,愈。

又方 海藻一斤 小麦面一升

上二味,以三年醋一升以溲面末,曝干,往反令醋尽,合捣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忌怒〔3〕。

〔3〕忌怒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瘿瘤作“忌努力”三字。

陷脉散〔4〕

主二十三十年瘿瘤及骨瘤〔5〕石瘤肉瘤〔6〕脓瘤〔7〕血瘤〔8〕,或大如杯盂,十年不瘥,致有漏溃,令人骨消肉尽,或坚或软或溃,令人惊惕,寐卧不安,体中掣缩,愈而复发,治之方。《千金》云陷肿散。

〔4〕陷脉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瘿瘤、《外台秘要》卷二三十•白瘤及二十三年瘤方并作“陷肿散”,尚并有胡燕屎,为一十一味。

〔5〕骨瘤 病名。因肾气亏虚,寒湿挟痰,气血凝滞而致,症见瘤体坚硬,生长迅速,推之不移,皮色紫褐等。

〔6〕肉瘤 病名。因思虑伤脾,脾气郁结而致,症见瘤体坚实柔韧,皮色不变,无热无寒等。

〔7〕脓瘤 病名。指瘤体宽大,溃后化脓,流出脓汁之病证。

〔8〕血瘤 病名。因血结气滞,经络不通,复受外邪而致,症见瘤体皮色紫红,软硬间杂,血络隐现等。

乌贼鱼骨一分 白石英半两 石硫黄一分 紫石英半两 钟乳半两,粉 干姜一两 丹参三分 琥珀一两 大黄一两 蜀附子一两,炮,去皮

上一十味捣为散,贮以韦囊,勿令泄气。若疮湿即敷,无汁者以猪膏和敷之,日三四,以干为度。若汁不尽者,至五剂十剂止,勿惜意不作也。著药令人不疼痛,若不消,加芒消二两,益佳。《千金》有胡燕屎一两。

治瘿方

昌蒲二两 海蛤一两 白敛一两 续断一两 海藻一两 松萝一两 桂心一两 蜀椒一两,汗,去目闭口者 羊靥〔1〕二百枚,炙 神曲三两 半夏一两,洗 倒挂草一两

〔1〕羊靥 原作“羊黡”,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瘿瘤、《外台秘要》卷二十三•五瘿方改。

上一十二味各捣下筛,以酱清牛羊髓脂丸之,一服三丸如梧子,日一服。

阴病第八方一十四首

治丈夫阴下痒湿方 以甘草一尺,水五升煮洗之。生用。

又方 以蒲黄粉之,不过三。

治丈夫阴肿大如斗〔2〕,核中痛方

〔2〕大如斗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阴“如”下有“升”字。

雄黄一两,研粉 礜石〔3〕二两,研 甘草一尺,生用

〔3〕礜石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阴作“矾石”。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洗之,神良。

治丈夫阴头痈肿,师所不能医方

鳖甲一枚

上一味烧焦末之,以鸡子白和敷之。

治丈夫阴头生疮,如石坚大者方 刀刮虎牙及猪牙末,猪脂煎令变色,去滓,日三涂之。

又方 乌贼鱼骨末,粉之,良。

治妬精疮〔1〕方 丈夫在阴头节下,女人在玉门内,似甘疮作臼齑〔2〕蚀之大痛,其甘即不痛,以银钗绵缠腊月猪脂熏黄,火上暖,以钗烙疮上令熟,取干槐枝涂之,以麝香敷疮上令香,黄矾青矾末敷之,小便后即敷之,不过三度。

〔1〕妬精疮 即秽疮,亦即杨梅疮。

〔2〕臼齑 “齑”字原脱,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阴补。“齑”原作“齐”,今改。按“齐”,通“齑”。《说文通训定声•履部》:“齐,假借为齑。”《集韵•齐韵》:“齑,郑康公曰:凡醯酱所和细切为齑。一曰捣辛物为之。通作齐。”“臼齑”,谓细切辛味之物。《世说新语•捷悟》:“齑臼,受辛也。”

治男女卒阴中生疮痒湿方

黄连 栀子各二两 甘草一两 蛇床子二分 黄檗一两

上五味下筛,粉之,干者以猪脂和涂上,深者绵裹纳中,日三。

治下部痛痒生疮〔3〕,槐皮膏方

〔3〕下部痛痒生疮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五痔作“谷道痒痛痔疮”,《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杂疗痔方引《小品》作“谷道中痒痛痔疮”七字。

槐白皮五两 赤小豆一小合 白芷二两 楝实〔4〕五十枚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双仁 甘草二两,生 当归二两

〔4〕楝实 《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杂疗痔方作“陈豉”。

上七味切,以苦酒渍一宿,旦以猪膏-升微火煎,白芷黄即成,去滓摩上,日再,并纳下部中三寸,瘥。

治阴jing头疮方

当归三分 黄连半两 桃仁二两,去皮双仁 小豆一分 槐子半两

上五味作末,粉疮上,日三。

治阴头生疮方 蜜煎甘草涂之,即瘥,大良效。

治阴疮黄汁出方 煮黄檗汁,冷渍,敷蛇床黄连末,极效。

又方 桃仁二七枚熬令黄,去皮尖双仁,末之,酒服,良。

又方 生地黄一把并叶捣,取汁饮之,良。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