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第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

宋 林 億校正

明 趙開美校刻

沈 琳仝校

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中第六合六十六法,方三十九首。并見太陽陽明合病法。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了太陽傷寒表實無汗之麻黄湯證,及其加減證和禁忌證,兼述了太陽陽明合病之葛根湯證,補述了桂枝湯治療雜病之榮衛不和的自汗出證。在論太陽經邪之後,又簡述了蓄水于下之五苓散證、火鬱于上之梔子豉湯證、少陽氣鬱兼三焦不暢之小柴胡湯證、熱與血結之桃核承氣湯證和抵當湯、丸證。更以太陽病誤治後之變證,以五臟病爲例論述了心陽虚心悸之桂枝甘草湯證、脾虚水氣上冲之苓桂术甘湯證、邪熱壅肺作喘之麻杏甘石湯證、腎陽虚水泛之真武湯證等。

統觀全篇,所賅甚廣:外則論榮衛之不和,内則論氣血之失暢,上則論火鬱胸膈,下則論水蓄膀胱,兼及五藏雜病證治。

太陽病,項背强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第一。七味。

太陽陽明合病,必自利,葛根湯主之。第二。用前第一方。一云用後第四方。

太陽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第三。八味。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不止,葛根黄芩黄連湯主之。第四。四味。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黄湯主之。第五。四味。

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不可下,宜麻黄湯主之。第六。用前第五方。

太陽病,十日以去,脉浮細而嗜卧者,外已解。設胸滿痛,與小柴胡湯。脉但浮者,與麻黄湯。第七。用前第五方。小柴胡湯,七味。

太陽中風,脉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第八。七味。

傷寒,脉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大青龍湯發之。第九。用前第八方。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欬,小青龍湯主之。第十。八味,加減法附。

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小青龍湯主之。第十一。用前第十方。

太陽病,外證未解,脉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第十二。五味。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第十三。七味。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爲逆,解外宜桂枝湯。第十四。用前第十二方。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復下之,脉浮者,當解外,宜桂枝湯。第十五。用前第十二方。

太陽病,脉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在,發汗已,發煩,必衄,麻黄湯主之。第十六。用前第五方,下有太陽病,并二陽并病四證。

脉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黄湯。第十七。用前第五方。一法用桂枝湯。

脉浮數者,可發汗,宜麻黄湯。第十八。用前第五方。

病常自汗出,榮衛不和也,發汗則愈,宜桂枝湯。第十九。用前第十二方。

病人藏無他病,時自汗出,衛氣不和也,宜桂枝湯。第二十。用前第十二方。

傷寒脉浮緊,不發汗,因衄,麻黄湯主之。第二十一。用前第五方。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與承氣湯。小便清者,知不在裏,當發汗,宜桂枝湯。第二十二。用前第十二方。

傷寒發汗解半日許,復熱煩,脉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第二十三。用前第十二方。下别有三病證。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嘔不渴,無表證,脉沉微者,乾薑附子湯主之。第二十四。二味。

發汗後,身疼痛,脉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第二十五。六味。

發汗後,不可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湯。第二十六。四味。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第二十七。二味。

發汗後,臍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第二十八。四味,下有作甘爛水法。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第二十九。五味。

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頭眩,脉沉緊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湯主之。第三十。四味。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虚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第三十一。三味。

發汗若下之,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第三十二。五味。

發汗後惡寒,虚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與調胃承氣湯。第三十三。三味。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躁,不能眠,欲飲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第三十四。五味,即猪苓散是。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第三十五。用前第三十四方。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第三十六。四味。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第三十七。用前第三十四方。下别有三病證。

發汗吐下後,虚煩不得眠,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第三十八。梔子豉湯二味。梔子甘草豉湯、梔子生薑豉湯,並三味。

發汗,若下之,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第三十九。用上初方。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梔子豉湯主之。第四十。用上初方。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卧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第四十一。三味。

傷寒,醫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第四十二。二味。下有不可與梔子湯一證。

太陽病,發汗不解,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真武湯主之。第四十三。五味。下有不可汗五證。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禹餘粮丸主之。第四十四。方本闕。下有吐蚘,先汗下二證。

傷寒,醫下之,清穀不止,身疼痛,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第四十五。桂枝湯用前第十二方。四逆湯三味。

太陽病未解,脉陰陽俱停。陰脉微者,下之解,宜調胃承氣湯。第四十六。用前第三十三方。一云,用大柴胡湯。前有太陽病一證。

太陽病,發熱汗出,榮弱衛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風,宜桂枝湯。第四十七。用前第十二方。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脇滿,不欲食,心煩喜嘔者,小柴胡湯主之。第四十八。再見柴胡湯,加減法附。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第四十九。用前方。渴者屬陽明證附,下有柴胡不中與一證。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項强,脇下滿,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第五十。用前方。

傷寒陽脉濇,陰脉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第五十一。用前方。小建中湯六味。下有嘔家不可用建中湯,并服小柴胡湯一證。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第五十二。用前第五十一方。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微煩者,大柴胡湯主之。第五十三。加大黄,八味。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脇滿而嘔,日晡發潮熱,柴胡加芒消湯主之。第五十四。八味。

傷寒十三日,過經讝語者,調胃承氣湯主之。第五十五。用前第三十二方。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宜桃核承氣湯。第五十六。五味。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讝語,身重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第五十七。十二味。

傷寒腹滿讝語,寸口脉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第五十八。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門。第五十九。下有太陽病二證。

傷寒脉浮,醫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第六十。七味,下有不可火五證。

燒針被寒,針處核起,必發奔豚氣,桂枝加桂湯主之。第六十一。五味。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第六十二。四味,下有太陽四證。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温温欲吐,胸中痛,大便微溏,與調胃承氣湯。第六十三。用前第三十三方。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在,脉微沉,不結胸,其人發狂,以熱在下焦,少腹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當湯主之。第六十四。四味。

太陽病,身黄,脉沉結,少腹鞕,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第六十五。用前方。

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有血也,當下之,宜抵當丸。第六十六。四味。下有太陽病一證。

太陽病,項背强几几,無汗惡風〔1〕,葛根湯主之〔2〕。方一。

葛根四兩 麻黄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減二升,去白〔3〕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倣此。

〔1〕風 本書卷七、《玉函》卷二、《外臺秘要》卷二“風”下有“者”字。

〔2〕葛根湯主之 《脉經》卷七作“屬葛根湯”。

〔3〕白 《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作“上”。

按語

本條與前桂枝加葛根湯證相比較,兩證僅在無汗與有汗之分,故其治療方藥亦只是有無麻黄之别。

太陽與陽明合病〔1〕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方二〔2〕。 用前第一方。一云,用後第四方。

〔1〕合病 二陽或三陽同時受邪而發病。本論用“合病”凡七處,計有太陽陽明合病三條,太陽少陽合病一條,三陽合病兩條,陽明少陽合病一條。

〔2〕方二 《千金翼》卷九下小注:“用上方,一云用後葛根黄芩黄連湯”。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方三。

葛根四兩 麻黄三兩〔1〕,去節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二兩〔2〕,切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減二升,去白〔3〕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1〕麻黄三兩 《玉函》卷七作“麻黄二兩”。《註解傷寒論》卷三“麻黄”下有“湯泡去黄汁,焙干稱”。

〔2〕生薑二兩 本書卷七作“生薑三兩”。

〔3〕白 《玉函》卷七作“上”。

按語

上兩條論述太陽、陽明兩經合病。因未入裏,故應見二陽經表之證。至於嘔吐和下利,是因經邪不解而影響胃腸之氣不和,胃不和則嘔,腸不和則利。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1〕不止,脉〔2〕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連湯主之。方四。促,一作縱。

葛根半斤 甘草二兩,炙 黄芩三兩 黄連三兩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1〕利遂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遂利”。

〔2〕脉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上有“其”。

按語

誤下後利遂不止,應分清寒熱。葛根黄芩黄連湯證爲表裏皆熱之“協熱利”。凡下利而兼發熱、惡寒,其人小便黄赤者,服此湯多效。本條與太陽下篇中桂枝人參湯證條之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裏不解的“協熱利”比較,此熱彼寒,虚實自分。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1〕無汗而喘者,麻黄湯主之。方五。

麻黄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2〕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箇,去皮尖〔3〕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4〕,不須歠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1〕惡風 《千金要方》卷九作“惡寒”。

〔2〕去皮 《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無。

〔3〕杏仁七十箇,去皮尖 《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箇”作“枚”。《玉函》無“去皮尖”。《千金要方》“枚”下有“喘不甚,用五十枚”。

〔4〕覆取微似汗 《玉函》卷七作“温覆出汗”。

按語

本條論太陽傷寒證治。寒爲陰邪,其性收歛,故能外閉衛陽而内滯榮陰,出現諸般疼痛。其痛之理,猶如《素問•痹論》所云:“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黄湯。六。用前第五方。

按語

雖言太陽陽明合病,但證情以喘而胸滿爲主,其腹不滿,故知邪氣側重在太陽,宜麻黄湯。如側重在陽明而見下利之證,則宜葛根湯主之,以麻黄入太陽而葛根入陽明也。

太陽病,十日以〔1〕去〔2〕,脉〔3〕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脇痛者,與小柴胡湯。脉但浮者,與麻黄湯。七。用前第五方。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參 甘草炙 生薑各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4〕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以 《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作“已”。

〔2〕去 猶過也。

〔3〕脉 《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上有“其”字。

〔4〕煎 將液汁加熱濃縮。

按語

本條論太陽病日久的三種轉歸:一爲邪退正復,其病已解;二爲太陽之邪内傳少陽;三爲時間雖久,邪仍在表。從而示人判斷疾病之傳變與否,當以脉證爲據。

太陽中風,脉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1〕,此爲逆也。大青龍湯方。八。

麻黄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2〕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枚〔3〕,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4〕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5〕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一作逆虚,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1〕筋惕肉瞤 筋肉抽動。《仲景全書•註解傷寒論》“惕”作“愓”,“愓”者動也,“惕”者敬也(見《説文》)。作“愓”義長,與“瞤”義相應。

《説文•目部》:“目動也。”段玉裁注:“《素問》肉瞤瘛,注動掣也。”肉瞤,在此作肌肉跳動。

〔2〕去皮 《玉函》卷七無。

〔3〕十枚 《玉函》卷七、《千金要方》卷九、《註解傷寒論》卷三、《金匱要略》卷中皆作“十二枚”。

〔4〕碎 《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下有“綿裹”。

〔5〕温粉 炒温之米粉。

按語

大青龍湯證爲外有表寒,内有鬰熱所致。外寒不解則鬰熱不宣,乃致煩躁。大青龍湯是表裏雙解之峻汗劑,正虚之人不可妄投。

傷寒脉浮緩,身〔1〕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2〕青龍湯發之。 九。 用前第八方。

〔1〕身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上有“其”。

〔2〕大 《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上有“可與”二字。

按語

尤在涇認爲本條是表寒化熱,熱將入里,故脉由緊變緩,證由身疼變爲身重。聯繫上條,可以把本條視爲大青龍湯證的進一步發展。

《金匱要略》云:“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故部分注家將本條與《金匱》之溢飲證相參,認爲是發越溢飲之邪,其義亦可參。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欬〔1〕,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方十。

麻黄去節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炙 桂枝各三兩,去皮〔2〕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3〕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4〕。若渴,去半夏,加栝樓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黄,加蕘花,如一雞子,熬〔5〕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黄,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6〕。且蕘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7〕。 臣億等謹按,小青龍湯,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蕘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則止也。又按《千金》,形腫者應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發其陽故也。以此證之,豈非仲景意也。

〔1〕乾嘔發熱而咳 《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作“咳而發熱”

〔2〕去皮 《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無。

〔3〕洗 《玉函》卷二無。《注解傷寒論》卷三作“湯洗”。

〔4〕一升 《註解傷寒論》卷三下有“加減法”三字。

〔5〕熬 炒、烘、焙。 《説文•火部》:“熬,干煎也。”《方言》卷七:“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熬,關西隴冀以往謂之,秦晉之間或謂之。”“”同“炒”,“”與“焙”聲近意通。

〔6〕若渴……去皮尖 此七十字《註解傷寒論》不作原文而作爲注釋之文。

〔7〕且蕘花不治利……疑非仲景意 此二十字《千金翼》卷九、《註解傷寒論》卷三無。

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1〕者,此〔2〕寒去欲解也。 小青龍湯主之。 十一。 用前第十方。

〔1〕渴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渴”上并有“而”字。

〔2〕此 《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下有“爲”。

按語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是對本證外寒内飲之病機的概括。小青龍湯集麻黄、細辛、桂枝于一方,通散之力較峻,易動陽耗陰,故不宜久服。一旦病情轉緩,投苓桂术甘湯爲宜。

太陽病,外證未解,脉浮弱者〔1〕,當以汗解,宜桂枝湯〔2〕。 方十二。

桂枝去皮 芍藥 生薑各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須臾歠熱稀粥一升,助藥力,取微汗。

〔1〕脉浮弱者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其脉浮弱”。

〔2〕宜桂枝湯 《玉函》卷七作“桂枝湯主之”。

按語

自此以下四條,擴展了桂枝湯的治療範圍。歸納其義有三:一,在論麻黄湯諸證後又論述桂枝湯證,示人對太陽表病脉證進行虚實對比。二,凡屬于太陽病,脉見浮弱者,此時不論有汗無汗,均應捨證從脉,不用麻黄湯發汗,而要取桂枝湯以解肌。三,在小青龍湯證之後,再論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乃是對比鑑别,以揭示咳喘證辨證論治之内涵。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1〕。 方十三。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芍藥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厚朴二兩,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1〕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 《千金翼》卷九作“宜桂枝湯”,又下有“一云麻黄湯”五字小注。又《千金翼》卷九另有一條作“宜麻黄湯”又下有“一云桂枝湯”五字小注。

太陽病,外證未解〔1〕,不可下也,下之爲逆,欲〔2〕解外者,宜桂枝湯。十四。用前第十二方。

〔1〕未解 《玉函》卷二、《註解傷寒論》卷三“解”下有“者”。

〔2〕欲 《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無。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脉浮者不愈。浮爲在外,而反下之,故〔1〕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當須解〔2〕外則愈,宜桂枝湯。 十五。 用前第十二方。

〔1〕故 《玉函》卷二、《註解傷寒論》卷三下有“知”字。

〔2〕解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下有“其”字。

太陽病,脉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黄湯主之。十六。用前第五方。

太陽病,脉浮緊,發熱,身〔1〕無汗,自衄者,愈。

〔1〕身 《玉函》卷二上有“其”。

按語

上兩條論表邪不從汗解而從衄解。衄以代汗,汗血同源,故衄解又稱“紅汗”。

發汗後衄解,責之太陽病八九日不解的“陽氣重”;不發汗而衄解,责之風寒在經,不得隨汗而出。兩條合觀,以見衄以代汗之機。

二陽併病〔1〕,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爲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2〕者,陽氣怫鬱〔3〕在表〔4〕,當解之熏之。 若發汗不徹〔5〕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6〕,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脉濇故知也。

〔1〕併病 一經證候未罷,又出現另一經證候,二經證候有先後次第之分者,謂併病。本論言併病者凡五處,太陽陽明併病二條;太陽少陽併病三條。

〔2〕緣緣正赤 滿面通紅貌。

〔3〕怫鬰 悒鬰,憂鬰,鬰悶。此引申爲陽氣被外邪所抑鬰。

〔4〕在表 《玉函》卷二作“不得越”。

〔5〕不徹 《脉經》卷七作“不大徹”。

〔6〕若發汗不徹……不得越 此十五字《玉函》卷二無。

按語

太陽陽明併病,須辨併於經和併於腑。併于陽明腑,其人續自微汗出,不惡寒;併于陽明經者,其人面色緣緣正赤,發熱和額頭痛亦常可見。

脉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1〕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裏虚,須表裏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1〕乃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而”。

脉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 何以知然〔1〕? 以〔2〕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1〕知然 《玉函》卷二作“故”。

〔2〕以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此爲”。

按語

上條尺脉微爲陽氣不足,本條尺脉遲爲陰氣不足。凡陰陽之氣虚者,雖有表證,亦不耐攻伐,故均禁用麻黄湯發汗。許叔微治傷寒挾虚者,用小建中湯加當歸、黄芪之法,可資參用。

脉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黄湯〔1〕。十七。用前第五方。法用桂枝湯。

〔1〕麻黄湯 《玉函》卷二下有“一云桂枝湯”。《脉經》卷七作“屬桂枝湯證”。

脉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黄湯。十八。用前第五方。

病常自汗出者,此爲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脉中,衛行脉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十九。用前第十二方。

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二十。用前第十二方。

按語

以上兩條説明了桂枝湯有調和榮衛之功,故不但可愈太陽中風之榮衛不和,亦可療雜病之榮衛不和的自汗出證。

傷寒脉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黄湯主之。二十一。用前第五方。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1〕承氣湯。其小便清者〔2〕,一云大便青。 知〔3〕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二十二。用前第十二方。

〔1〕與 《玉函》卷二作“未可與”。

〔2〕小便清者 《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大便反清”。《脉經》卷七“大便反清”下有小注云“一作小便者”。

〔3〕知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皆作“此爲”。

按語

通過辨小便顔色,以測知病之表裏之情,這在臨床實踐中,頗有一錘定音之義。

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脉〔1〕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二十三。用前第十二方。

〔1〕脉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上有“其”。

按語

汗後餘邪未解,不堪再用麻黄湯峻汗,而以桂枝湯代行其事。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1〕陽自和者,必自愈。

〔1〕陰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上有“而”字。

按語

仲景從病之本在於陰陽不和,推及病之愈由於陰陽自和,可謂善於發揚《内經》治病必求于本之義。無論治病用何法、何方、何藥,必使其陰陽自和方爲上策。其言甚簡,其義無窮,臨床醫工應奉爲施治准則。

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1〕,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1〕小便不利者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作“其人小便不利”。

按語

“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乃是“陰陽自和者,必自愈”的具體説明。非獨如此,陽明病之大便鞕,當問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以津液當還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亦是陰陽自和的例證。故治病不但要以陰陽自和爲前提,更應注視陰陽自和的表現及其調諧作用,這一點更爲重要。

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脉微細。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1〕,脉〔2〕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方二十四。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1〕無表證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上有“而”字。

〔2〕脉 《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上有“其”字。

按語

煩躁一證,當分陰陽寒熱。“晝日煩躁,夜而安靜”,脉見沉微,知陽虚已甚。晝則陽氣得助,夜則陰氣得助,故陽虚之煩躁爲晝發夜安。

發汗後,身〔1〕疼痛,脉〔2〕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3〕主之。方二十五。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四兩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生薑四兩

右六味〔4〕,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5〕,桂枝湯,今加芍藥、生薑、人參。

〔1〕身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下有“體”字。

〔2〕脉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上有“其”字。

〔3〕桂枝加……新加湯 此十七字《玉函》卷七、《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皆作“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

〔4〕味 《玉函》卷七下有“咀四味”。

〔5〕云 《玉函》卷七作“方”。

按語

汗後正虚身痛,治用新加湯,以補榮衛氣血之不足,其身痛自愈。本方在臨床上用以治療婦女産後,或失血後身痛,脉見沉遲無力者,甚佳。

發汗後,不可更行〔1〕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黄杏仁〔2〕甘草石膏湯。方二十六。

麻黄四兩,去節 杏仁五十箇,去皮尖 甘草二兩〔3〕,炙 石膏半斤,碎,綿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4〕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5〕,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黄耳柸〔6〕。

〔1〕更行 猶言再用。《周禮•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鄭玄注:“行,猶用也”。

〔2〕仁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作“子”。

〔3〕二兩 《玉函》卷七作“一兩”。

〔4〕煮 《玉函》卷七、《千金翼》卷十、《注解傷寒論》卷三上有“先”。 是。

〔5〕煮取二升 本書卷四作“煮取三升”。

〔6〕黄耳柸 “柸”,《千金翼》卷十作“杯”。 本書卷四亦作“杯”。“耳杯”爲古代飲器,亦稱羽觴,橢圓形,多爲銅制,故名,實容一升。

按語

麻黄湯治無汗之喘,功在散寒;麻杏甘石湯療有汗之喘,功在清熱。寒熱皆用麻黄者,以麻黄善能宣肺而爲治喘之聖藥。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方二十七。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按語

心陽虚心悸證,治用桂枝甘草湯,要注意以下三點:一,要保持藥味單捷之特點;二,桂枝用量要大于甘草一倍;三,藥要一次頓服。如此,方可温復心陽。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方二十八。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擘

右四味,以甘爛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爛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按語

欲作奔豚之證,非奔豚已發,乃水氣悸動于下之狀。以理測知,本證當有小便不利一證,治用苓桂棗甘湯,通陽利水以伏其邪。製甘爛水法,當進一步研討。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方二十九。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薑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1〕二兩  人參一兩

右五味〔2〕,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甘草 《註解傷寒論》卷三、《千金翼》卷十下有“炙”字。是。

〔2〕味 《玉函》卷七下有“咀”二字。

按語

氣滯脾虚兼濕邪,乃是本條腹脹之因。

下利腹滿用“理中”,便鞕腹滿用“承氣”,如大便不瀉不秘,或脾家虚實相兼之腹滿者,用厚薑半甘參湯多驗。

傷寒若吐、若下後〔1〕,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2〕,脉沉緊,發汗則動經〔3〕,身爲振振〔4〕摇者,茯苓桂枝白〔5〕术甘草湯主之。方三十。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白术〔6〕 甘草各二兩,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7〕。

〔1〕若吐、若下後 《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作“吐、下、發汗後”。《玉函》卷二作“若吐、若下、若發汗”。

〔2〕眩 目眩。《説文•目部》:“眩,目無常主也。”《釋名•釋疾病》:“眩,懸也,目視動亂如懸物摇摇然不定也。”

〔3〕動經 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傷動經脉。”

〔4〕振振 動摇不定貌。

〔5〕白 《脉經》卷七無。

〔6〕白术 《金匱要略方論》卷中、《玉函》卷七作“白术三兩”。

〔7〕服 《玉函》卷七下有“小便即利”。

按語

本條論心脾兩虚之水氣上衝證治。臨證觀察,水氣上衝之見證甚多,可見胸滿、心悸、短氣、欬嗽、眩暈、咽喉不利等。仲景概稱“氣上冲胸”,乃省文也。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虚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方三十一。

芍藥 甘草各三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1〕,以水五升〔2〕,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疑非仲景方〔3〕。

〔1〕味 《玉函》卷八下有“咀”。

〔2〕五升 《玉函》卷八、《千金翼》卷十作“三升”。

〔3〕疑非仲景方 《玉函》卷八、《千金翼》卷十無。“方” 《註解傷寒論》卷三作“意”。

按語

本條論陰陽兩虚之證治。從“惡寒”一證領會,當以陽虚爲主,其脉自當沉微。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方三十二。

茯苓四兩〔1〕 人參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2〕,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3〕。

〔1〕茯苓四兩 《註解傷寒論》卷三作“六兩”。

〔2〕三升 《玉函》卷八作“一升二合”。《千金翼》卷十作“二升”。

〔3〕二服 《千金翼》卷十、《註解傷寒論》卷三作“三服”。

按語

茯苓四逆湯爲四逆湯加人參茯苓而成。成無己認爲,薑附以扶腎陽,茯苓人參以養心陰。

發汗後惡寒者,虚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1〕。 方三十三。 《玉函》云,與小承氣湯。

芒消半升 甘草二兩,炙 大黄四兩,去皮,清酒洗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煮兩沸,頓服。

〔1〕與調胃承氣湯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皆作“宜小承氣湯”。

按語

寫熱而及寒,言實又論虚,對比求辨,明析隨證施治之理。

太陽病,發汗後,大〔1〕汗出,胃中乾〔2〕,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3〕,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4〕者,五苓散主之。方三十四。即猪苓散是。

猪苓十八銖,去皮〔5〕 澤瀉一兩六銖 白术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

右五味,擣爲散〔6〕,以白飲〔7〕和服方寸匕〔8〕,日三服。多飲煖水〔9〕,汗出愈。如法將息。

〔1〕大 《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上有“若”。

〔2〕乾 《脉經》卷七作“躁煩”。 “乾”下“煩躁”無。

〔3〕欲得飲水者 《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其人欲飲水”。

〔4〕消渴 此指渴而多飲之症狀,非指多飲、多食、多尿的消渴病。

〔5〕去皮 《玉函》卷七無“去皮”。《千金翼》卷九作“去黑皮”。

〔6〕擣爲散 《金匱要略》卷中、《玉函》卷七、《註解傷寒論》卷三作“爲末”。《千金要方》卷十作“水服”。

〔7〕白飲 白米飲。《千金要方•脱肛》猪肝散條有“若不能酒,與清白米飲亦得。”

〔8〕方寸匕 量器。宋《政和證類本草•序例》:“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爲度。”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録》考秦漢一寸約爲今之二點三釐米,是知方寸匕即邊長約爲二點三釐米的方形藥匙。

〔9〕多飲煖水 《千金要方》卷十無“煖”字。

按語

本證爲太陽表裏氣化不利之蓄水證治。五苓散解表化氣,外疏内利。

發汗已〔1〕,脉浮〔2〕數,煩〔3〕渴者,五苓散主之。三十五。用前第三十四方。

〔1〕已 《玉函》卷二作“後”。

〔2〕浮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下有“而”。

〔3〕煩 《脉經》卷七上有“復”。

按語

既爲太陽蓄水證,自當有小便不利。仲景不言,是其省文。五苓散既可開鬼門,又能潔净府。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方三十六。

茯苓二兩〔1〕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三兩,切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茯苓二兩 《玉函》卷七作“茯苓三兩。”

按語

五苓散證爲水蓄于下,茯苓甘草湯證爲水停於中,故前者口渴而後者不渴。厥陰病篇中有“傷寒厥而心下悸,當先治水、宜服茯苓甘草湯”之語,當與此合觀,以全茯苓甘草湯之證治。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1〕水逆,五苓散主之。三十七。用前第三十四方。

〔1〕名曰 《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作“此爲”。

按語

本條補述了五苓散可治療“渴欲飲水,水入則吐”之“水逆”證。證情中自有小便不利者,乃詳于前而略于後。

未持脉時,病人手叉〔1〕自冒心,師因教試令欬,而不〔2〕欬者,此必兩耳聾無聞〔3〕也。 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虚故如此〔4〕。 發汗後,飲水多〔5〕必喘,以水灌之〔6〕亦喘。

〔1〕手叉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作“叉手”。

〔2〕不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下有“即”字。

〔3〕聾無聞 《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作“無所聞”。

〔4〕如此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作“也”。

〔5〕多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下有“者”。

〔6〕以水灌之 以冷水洗浴。太陽病下篇“以冷水潠之,若灌之”、不可下病篇“汲水灌其身”,“灌”字均指洗浴。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爲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1〕。 發汗吐下後〔2〕,虚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音到,下同。心中懊憹〔3〕,上烏浩、下奴冬切,下同。 梔子豉〔4〕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5〕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三十八。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箇〔6〕,擘 香豉四合,綿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7〕二升半〔8〕,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爲二服,温進一服,得吐〔9〕者,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10〕

梔子十四箇,擘 甘草二兩,炙 香豉四合,綿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11〕者,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

梔子十四箇,擘 生薑五兩 香豉四合,綿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1〕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 《玉函》卷二、《千金翼》卷十無。

〔2〕發汗吐下後 《脉經》卷七上有“傷寒”。

〔3〕心中懊憹 《外臺秘要》作“心中苦痛懊憹”。“懊憹”(ào náo奧撓),煩悶殊甚,而又難以名狀。

〔4〕豉 《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無。

〔5〕梔子甘草豉湯 《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作“梔子甘草湯”。

〔6〕箇 《玉函》卷七、《千金翼》卷十、《註解傷寒論》卷三作“枚”。

〔7〕得 《千金翼》卷九作“取”。

〔8〕二升半 《外臺秘要》卷二下有“去滓”。

〔9〕吐 《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上有“快”。

〔10〕梔子甘草豉湯方 《千金翼》卷十不載本方,但云:“於梔子湯中加甘草二兩即是”。

〔11〕吐 《玉函》卷七上有“快”。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1〕者,梔子豉湯主之。三十九。用上初方

〔1〕窒 《脉經》卷七作“塞”。《千金要方》卷九下并有“氣逆搶心”四字。《説文•穴部》:“窒,塞也”。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1〕,梔子豉湯主之。四十。用上初方

〔1〕未欲解也 《玉函》卷二作“此爲未解”。

按語

以上三條,論汗吐下後熱鬱胸膈之證,或虚煩不眠、或心中懊憹、或胸中窒塞、或心胸結痛,證狀雖異而病機相同,故均以梔子豉湯治之。至于少氣者加甘草、嘔者加生薑,乃示人隨證加減之例。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方四十一。

梔子十四箇〔1〕,擘 厚朴四兩,炙〔2〕,去皮 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黄〔3〕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4〕者,止後服。

〔1〕箇 《玉函》卷七、《千金翼》卷十、《註解傷寒論》卷三作“枚”。

〔2〕炙 《註解傷寒論》卷三作“薑炙”。

〔3〕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黄 《玉函》卷七無“水浸”。《玉函》卷七、《註解傷寒論》卷三“炙令黄”作“去穰炒”。

〔4〕吐 《千金翼》卷十上有“快”。

傷寒,醫以丸〔1〕藥大下之〔2〕,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方四十二。

梔子十四箇,擘 乾薑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3〕者,止後服。

〔1〕丸 《玉函》卷二作“圓”。

〔2〕之 《千金翼》卷十作“後”。

〔3〕吐 《玉函》卷七、《千金翼》卷十上有“快”。

按語

火鬱于上,寒居于中,治以梔子乾薑湯,行温清并用之法。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按語

脾虚便溏之人,禁用梔子湯。推而廣之,凡苦寒之品皆在所禁。如因病情所需而又不能不用時,應宗梔子乾薑湯法。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一作僻。 地〔1〕者,真〔2〕武湯主之。 方四十三。

茯苓 芍藥 生薑各三兩,切 白术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1〕振振欲擗地 肢體顫動欲仆倒於地。《廣雅》卷一:“振,動也。”“振振”,顫動不止貌。 “擗”通“仆”,《脉經》正作“仆”。 “仆”,跌倒。

〔2〕真 《千金翼》卷十作“玄”。

按語

腎主水,在于陽氣之温化,汗出亡陽,腎失温化,則水寒之邪内生。治用真武湯,扶陽消陰以制水。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1〕則痓〔2〕。

〔1〕汗出 《注解傷寒論》卷三作“發汗”。

〔2〕痓 《玉函》卷五作“痙”。《脉經》卷七下有注云“一作痙”。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脉急緊〔1〕,直視〔2〕不能眴,音唤,又胡絹切,下同。一作瞬。不得眠。

〔1〕汗出必額上陷,脉急緊 《玉函》卷五作“汗出則額陷,脉上促急而緊”。《脉經》卷七作“汗出必額陷,脉上促急而緊”。《千金翼》卷十作“汗出必額上促急”。

〔2〕直視 《千金翼》卷十無“直視”以下八字。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1〕則寒慄而振。

〔1〕發汗 《玉函》卷五、《脉經》卷七作“汗出”。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粮丸〔1〕。 四十四。 方本闕。

〔1〕與禹餘粮丸 《千金翼》卷十無。《註解傷寒論》卷三“丸”下有“闕”。

病人有寒,復〔1〕發汗,胃中冷,必吐蚘〔2〕。 一作逆。

〔1〕復 反也。

〔2〕蚘 《千金翼》卷十下有“一云吐逆”四字小註。

按語

以上七條,論禁汗之理及誤汗之變。其禁汗之理,無外陰陽氣血已虚,故有“强人傷寒發其汗,虚人傷寒建其中”之説。今世之益氣解表、滋陰解表、助陽解表等法,即是爲虚人傷寒所設,頗可參用。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爲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爲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爲逆;若先下之,治不爲逆。

按語

證有表裏,病有緩急,故其治療應有先後緩急之分。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1〕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四十五。用前第十二方

〔1〕救 猶治。

按語

承上條表裏先後緩急之治法,舉例陳述先表後裏雖爲治法之常,而裏虚之人又當行先裏後表治法之變。知常達變,方可云醫。

病〔1〕發熱頭痛,脉反沉,若不差,身體疼〔2〕痛,當救其裏。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1〕病 《玉函》卷六、《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上有“師曰”。

〔2〕疼 《玉函》卷六上有“更”字。

按語

從“若不差”三字推敲,似已用過温經解表之法。其所以不差者,恐藥不勝病,温陽之力薄也。故改用四逆湯法,以温固其本。

太陽病,先下〔1〕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2〕表裏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3〕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裏未和〔4〕,然後復下之。

〔1〕先下 《玉函》卷六、《註解傷寒論》卷三下有“之”字。

〔2〕以此 《玉函》卷六、《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無。

〔3〕冒家 《玉函》卷六、《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下有“當”字。

〔4〕裏未和 《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無。《註解傷寒論》卷三“裏”上有“得”字。

按語

“冒”而汗出病愈與“戰”而汗出邪解,其理相近,皆爲本虚而邪氣微也。

太陽病未解,脉陰陽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脉微〔1〕一作尺脉實者,下之而解〔2〕。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四十六。用前第三十三方。一云用大柴胡湯。

〔1〕陰脉微 《脉經》卷七無“脉”字。下有小字注云“陰微一作尺實”。

〔2〕下之而解 《脉經》卷七下有“屬大柴胡湯證”。

按語

對于戰汗來説,有一戰而汗出病解者,有經兩次戰汗而邪去人安。至于正虚之人,戰而不汗,必以扶正之品,助其汗出而愈。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爲榮弱衛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四十七。方用前法。

按語

此條應與太陽病上篇“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桂枝湯主之”合參。“榮弱衛强”是對太陽中風證病機的總概括。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脇苦滿,嘿嘿〔1〕不欲飲食,心煩喜嘔〔2〕,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脇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欬者,小柴胡湯主之。方四十八。

柴胡半斤 黄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薑各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3〕,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樓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樓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藥三兩;若脇下痞鞕,去大棗,加牡蠣四兩〔4〕;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温覆微汗愈;若欬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1〕嘿嘿 《註解傷寒論》卷三作“默默”。“嘿嘿”(mò默),又寫作“嚜嚜”、“墨墨”,心中鬰悶不爽貌。《素問•刺腰痛篇》:“默默然不慧。”

〔2〕喜嘔 善嘔,好嘔。

〔3〕味 《玉函》卷七下有“咀”。

〔4〕牡蠣四兩 《千金翼》卷九作“牡蠣六兩”。

按語

本條論少陽病證治大法。少陽爲甲木,其氣喜條達忌抑鬱。少陽氣鬱,疏泄失司,可病及肝膽,乘于脾胃,内連三焦,故病兼肝脾不和、三焦不暢等諸多證情。然其病機却在於“鬰”,故以小柴胡湯疏氣解鬰而和寒熱。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摶,結於脇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1〕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一云藏府相違,其病必下,脇膈中痛。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四十九。用前方。

〔1〕嘿嘿 《註解傷寒論》卷三作“默默”。

按語

承上條,對小柴胡湯證在病因、病机、證候特點上又作了更進一步的説明。

得病六七日,脉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温。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脇下滿痛,面目及身黄,頸項强,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穀者噦。

按語

上兩條論小柴胡湯所治之廣,本條則指出小柴胡湯所治之禁。既知其治廣,又曉其治禁,方可正確使用而無害。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强,脇下滿,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五十。用前方。

按語

三陽證見,因有少陽參其間,汗下之法禁用。今治從少陽,待少陽樞機一利,則可令太陽之氣得開,陽明之氣得闔,諸證悉解,乃和法之妙用。

傷寒,陽脉濇,陰脉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1〕主之。五十一。用前方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2〕,炙 大棗十二枚,擘 芍藥六兩  生薑三兩,切 膠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3〕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4〕建中湯,以甜故也。

〔1〕小柴胡湯 《玉函》卷二上有“即與”二字。

〔2〕甘草二兩 《玉函》卷七、《金匱要略》卷上作“甘草三兩”。

〔3〕内 《玉函》卷七、《註解傷寒論》卷三下有“膠”字。

〔4〕用 《玉函》卷七作“服”。

按語

本條論少陽病兼土虚木旺之證。先與小建中湯者,乃“見肝之病,知其傳脾,當先實脾”之義也。若不差者,仍腹中痛,再與小柴胡湯時,宜遵仲景之減黄芩,加芍藥之法爲宜。

傷寒中風,有〔1〕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2〕,却復〔3〕發熱汗出而解。

〔1〕有 《玉函》卷二下有“小”字。

〔2〕蒸蒸而振 劇烈振戰。

〔3〕復 《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註解傷寒論》卷三作“反”。

按語

本條要旨,辨證要着眼于“抓主證”這一點上。主證既明,治焉有差。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五十二。用前第五十一方。

按語

本證爲裏虚心悸,故主以小建中湯。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1〕在者,先與小柴胡。 嘔不止,心下急,一云,嘔止小安。鬱鬱微煩者,爲未解也〔2〕,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方五十三。

柴胡半斤 黄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薑五兩,切 枳實四枚,炙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3〕,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4〕,温服一升,日三服。

一方加大黄二兩。若不加,恐不爲大柴胡湯〔5〕。

〔1〕仍 《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續”。

〔2〕嘔不止……爲未解也 此十五字《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作“嘔止小安,其人鬰鬰微煩者,爲未解”。“嘔不止”,《脉經》卷六作“嘔止小安”,小字注云“一云嘔不止心下急”。

〔3〕七味 《玉函》卷七作“八味”。

〔4〕煎 《玉函》卷七下有“取三升”。

〔5〕一方加大黄二兩。若不加,恐不爲大柴胡湯 《玉函》卷七作“一方無大黄,然不加不得名大柴胡湯也”。《玉函》卷七、《注解傷寒論》卷三、《金匱要略》卷上有“大黄二兩”。是。

按語

本條論少陽之邪内繫陽明之證治。“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可稱爲大柴胡湯三證。《金匱要略》云:“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爲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可與本條互參。臨證時尚可見大便秘結,小便黄赤,脘脇苦痛,脉弦滑,舌苔黄膩等證。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脇滿而嘔,日晡所〔1〕發潮熱,已〔2〕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3〕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消湯主之。五十四。

柴胡二兩十六銖 黄芩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切 半夏二十銖〔4〕,本云五枚,洗 大棗四枚,擘 芒消二兩〔5〕

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臣億等謹按,《金匱玉函》方中無芒消〔6〕。别一方云,以水七升,下芒消二合,大黄四兩,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服五合,微下即愈。本云,柴胡再服,以解其外,餘二升加芒消、大黄、桑螵蛸也。

〔1〕所 《玉函》卷二無。

〔2〕已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無。

〔3〕以 《外臺秘要》卷一無。《註解傷寒論》卷三作“而”。

〔4〕二十銖 《玉函》卷七、《外臺秘要》卷一作“五枚”。

〔5〕二兩 《註解傷寒論》卷三作“六兩”。

〔6〕臣億等謹按《金匱玉函》方中無芒消 《玉函》卷七有“芒消二兩”。是。

按語

柴胡加芒消湯證與前大柴胡湯證相比,同屬少陽内繫陽明之證,但有輕重之分。

傷寒十三日〔1〕,過經讝語者,以〔2〕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鞕,而反下利,脉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爲内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五十五。用前第三十三方。

〔1〕日 《註解傷寒論》卷三下有“不解”。

〔2〕以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内”。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方五十六。後云,解外宜桂枝湯。

桃仁五十箇,去皮尖 大黄四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芒消二兩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按語

本條辨太陽蓄血證治。注家對蓄血之部位説法不一,或云血蓄膀胱,或云血蓄於小腸。從臨床觀察,血蓄膀胱者爲多見。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讝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方五十七。

柴胡四兩 龍骨 黄芩 生薑切 鉛丹 人參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兩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黄二兩 牡蠣一兩半,熬 大棗六枚,擘

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1〕,柴胡湯今加龍骨等。

〔1〕本云 《玉函》卷七作“本方”。

按語

上條證見少腹急結,其人如狂,治以桃核承氣湯。本證以胸滿煩驚,小便不利,治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兩證之病位有上下之分,而邪氣亦有在气在血之異。

傷寒,腹滿讝語,寸口脉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五十八。

按語

辨脉法云:“脉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爲肝脉。腹滿讝語又見肝脉,爲木來乘土之證,故刺期門以瀉肝。

木乘土爲縱,與下條木反侮金之“横”對舉,稱之爲順。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1〕,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門。五十九。

〔1〕水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作“酢漿”。《千金翼》卷十作“酨漿”。

按語

肝氣有餘,不僅可以乘脾,而且反能侮肺,其氣横逆已極。故刺肝之募穴期門,以瀉其實。

以上兩條,是以五行乘侮之理説明五藏病變的相互影響。但似有缺文,註家爭議較多。

太陽病,二日反躁,凡〔1〕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2〕,一作二日内,燒瓦熨背,大汗出,火氣入胃。 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讝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3〕者,此爲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鞕,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1〕凡 《註解傷寒論》卷三作“反”。是。

〔2〕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 《玉函》卷二作“而反燒瓦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

〔3〕振慄自下利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作“振而反汗出者”。

按語

本條論火劫迫汗所發生的各種變證,其中如陽氣被邪熱郁遏不得下達,及陽氣驟然下達又導致上虚等情況,這種病機和症狀在臨床屢見不鮮,具有一定實踐意義,不可不察。

太陽病中風,以火刼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黄。陽盛則欲衄,陰虚〔1〕小便難。陰陽俱虚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2〕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讝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1〕陰虚 《註解傷寒論》卷三下有“則”字。

〔2〕劑 通“齊”。

按語

太陽中風,誤用火劫發汗,造成陽盛陰虚,以及陰液枯竭之危證。推而論之,例如温病,反投辛温之品,陰虚誤用温陽之劑,其助熱劫陰之弊,又何異於火劫之逆?醫貴變通,應從文中求義。

傷寒脉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方六十。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牡蠣五兩,熬 蜀漆三兩,洗去腥 龍骨四兩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按語

本證論火療損傷心陽,與上條火劫亡陰形成對比之文。

救逆湯有温補心陽、滌痰飲、歛心神之效。方中蜀漆難求,今多以常山代之。

形作傷寒,其脉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1〕必讝語。弱者發熱脉浮,解之當汗出愈。

〔1〕火 《註解傷寒論》卷三下有“者”。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1〕,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爲火邪。

〔1〕汗 《玉函》卷二下有“者”。

脉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爲實,實以虚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按語

以上兩條論火逆動血之證,雖有咽燥衄血和清血等不同見證,但是屬於邪熱耗血動血之病機則一。

微數之脉,慎不可灸,因火爲邪,則爲煩逆,追虚逐實,血散脉中,火氣雖微,内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煩乃有汗〔1〕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1〕有汗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下有“隨汗”。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1〕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方六十一。

桂枝五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

〔1〕奔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作“賁”。

按語

奔豚之發,其因有二:火針刺人,先驚其心,即《金匱要略》云“病有奔豚,從驚發得之”,此其一。針處被寒,邪從虚入,而誘發奔豚,此其二。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方六十二。

桂枝一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牡蠣二兩,熬 龍骨二兩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按語

本條論火逆輕證。煩躁爲驚狂之漸,不可忽視。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有温補心陽、潛歛神氣之功,凡心陽虚而神氣躁動不安之證,皆可施用,不必拘於句下。

太陽傷寒者,加温針必驚也。

按語

仲景列舉以上火逆證十條,推其大意,旨在言表病不可火療,温熱之證猶當禁忌。因爲火療迫汗有亡陽竭陰、焦骨傷筋之弊。據此例推,就爲辛凉甘寒以治温熱病之法,開闢了先河。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脉細數者,以醫吐之過〔1〕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爲小逆。

〔1〕過 《玉函》卷二作“故”。

按語

本條論太陽病由于誤吐造成胃氣受傷的種種證候。其中“欲食冷食”證,與以後第二條的“數爲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辨出虚熱爲假,胃氣虚寒方爲其真。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爲吐之内煩也。

按語

前言太陽病誤吐致胃氣虚寒證,此則論太陽病誤吐致邪熱傷胃證。誤治雖同,而病機轉變寒熱虚實不一。究其因,素體有别,因從類化之故。

病人脉數,數爲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虚,脉乃數也。數爲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温温〔1〕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調胃承氣湯。六十三。用前第三十三方。

〔1〕温温 《玉函》卷二作“嗢嗢”,亦通“愠愠”、“藴藴”。 謂蓄積鬰結之感。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1〕在,脉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鞕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抵當湯主之。方六十四。

水蛭熬 蝱蟲各三十箇,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箇,去皮尖 大黄三兩,酒洗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1〕仍 《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續”。

按語

本條所論蓄血證,比桃核承氣湯證爲重。因瘀血已成,遂見發狂而少腹鞕滿。

太陽病身黄,脉沉結,少腹鞕,小便不利者,爲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1〕也,抵當湯主之。六十五。用前方。

〔1〕諦(dì地) 《説文•言部》:“諦,審也”。 此言審察無疑。

按語

太陽蓄血有桃核承氣湯證、抵當湯證、抵當丸證。三者之間,瘀有輕重,證有緩急。本條瘀血而現身黄,後文瘀血而見身熱,可知瘀血有發黄和發熱之證。驗于臨床,信而有徵。

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爲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方六十六。

水蛭二十箇〔1〕,熬 蝱蟲二十箇,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五箇,去皮尖 大黄三兩

右四味,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1〕二十箇 《玉函》卷七、《註解傷寒論》卷三作“二十五箇”。

按語

本條無身黄、發狂等證,乃因瘀而不甚,可用峻藥緩攻之法爲宜。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裏急也。

按語

對本條體會有二:一,小便不利可致水飲内停于下,故見“必苦裏急”,從而補述了五苓散證亦當有此證情。二,飲水過多,亦可致水停于心下,故“渴欲飲水者,當少少與飲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令胃氣和則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