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八章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儿童的心理处境及其矫正

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将会成为一种顽固习惯,进而影响他看待世界的视角,以及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如果他在童年时期形成的错误看法没有得到矫正,那么他长大后的行为模式将很难改变。所以,对儿童的教育应该及早进行。

儿童的自动定位

众所周知,孩子在无意识之中对他们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的理解是一致的。在家庭中长子、次子和幺子都根据他们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以不同的方式成长着。孩子早期的处境对他们来说是其性格发展的一种磨炼和锻造。

对儿童的教育应该及早进行。当孩子慢慢长大,他会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行为模式,这一模式会指导他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景做出相应的反应。孩子年幼时,我们不会发现他以此指导未来行为模式的端倪。但经过几年的练习之后,这种行为模式就会固定下来。孩子再也不能客观地对事物表达看法,而是受制于他对自己以往生活经验的无意识的理解。如果孩子对某一情景产生错误理解和判断,那么,这种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就会决定他的行为。如果他在童年时期形成的错误看法没有得到矫正,那么即便是关乎逻辑和常识的定论也不能改变他成人后的行为模式。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总会印上一些具有他自己特色的东西。教育者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孩子有自己的个性,所以我们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法则来教育大多数的儿童。这也是我们采取同一教育原则对待所有孩子却取得了不同效果的原因。

如果我们看到孩子几乎以相同的方式来对同一情景做出反应时,我们不能认为这是自然法则在发挥作用;真实的情况是,当孩子们对情景缺乏理解和认识时,他们可能会犯下同样的错误。当家庭中有新生儿来临时,之前的孩子往往会因此产生嫉妒心理。对于这样说法,反驳的意见以为,这种情况也有例外,如果在新生儿降临之前,我们给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工作,那么嫉妒情绪就不会发生。在这方面存在错误观念和行为的孩子,就好比走到了山路的分岔路口,不知道何去何从。然而,他们最终将找到正确的方向,成功地抵达目的地。他们听到人们惊讶地说,“几乎所有走上这条路的人都迷失了方向。”那些看上去简单轻松的路总是以方便的优势诱惑着徘徊在路口的孩子们,以此将他们引上歧路。

孩子性格的形成还会被一些其他的情景影响。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成长在同一个家庭中的两个孩子表现得一好一坏。如果我们能够做一番调查,就能得知,那个表现得坏的孩子往往对优越感有着过于强烈的渴望,他希望能够控制所有人以及周边环境。他总是在家庭中大喊大叫,以便引起别人的注意力。而那个表现得好的孩子的情况则恰恰相反,他总是表现得安静乖巧,他是家里的宠儿,也是那个表现得坏的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对于孩子在同一家庭出生表现却大相径庭的情况难以理解。通过调查得知,那个好孩子发现用他良好的行为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可,并且能够使自己在表现欠佳的兄弟姐妹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位置。显然,当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之间出现了这种性质的竞争时,那个表现得坏的孩子就没有超越那个表现得好的孩子的希望了,于是,他就在截然相反的方向上努力,尽可能地调皮捣蛋。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调皮的孩子有可能会表现得比其他的兄弟姐妹更好。同时,经验还告诉我们,对于优越感的过度渴望会使他朝着某个极端的方向不断努力。这种情况在学校中屡见不鲜。

儿童行为和内心的背离

我们不可能因为两个孩子成长在同一个环境中就预言他们会变得完全相同。更何况,没有任何两个儿童能够在一模一样的条件下成长。性格良好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受到不良儿童的影响。实际上,许多孩子在最初都表现得很不错,但后来却变成了问题儿童。

这里有一个17岁女孩的案例。女孩在10岁之前都表现得乖巧安静。她有一个大她11岁的哥哥,她的哥哥一直以来备受家人宠爱,因为11年来他都是家里的独子。当女孩出生时,他的哥哥并不嫉妒她,不过,他却依然以被宠坏的孩子的角色继续他的行为。当女孩长到10岁的时候,她的哥哥有很长一段时间离开了家里。女孩就替代了哥哥坐到了独生子的位置上,地位改变以后,她变得和哥哥一样我行我素起来。她家境富足,家里会满足她幼时提出的所有要求,但随着她不断长大,她的要求就不能得到全部满足了。她对此非常失望与不满,于是开始利用家庭的信用去借钱,很短的时间内,她就背上了一大笔贷款。也就是说,她开始选择另一条道路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当她的要求被母亲拒绝的时候,她就把过去的良好行为抛之脑后,不断地大吵大闹,最终变成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

从这个案例和其他类似的案例中能够得到这样一种结论:一个孩子可能会用行为良好来满足自己对优越感的追求,但当环境发生改变时,我们就不能担保这种良好行为能够保持下去。如果我们借助心理问卷所获得的信息对孩子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就会知道,孩子身上所具备的性格特点、生活风格以及他的情感发展,无一例外地服务于追求优越感、获得别人的认可与尊重和提高自身价值的行为。

在学校中我们还能遇到这种类型的孩子,他们和我们以上描述的似乎是矛盾的:这种孩子在学校总是表现得懒惰、自闭,他们对外界的批评始终表现得无动于衷。他们看似没有一点追求优越感的渴望,终日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如果我们教育孩子的经验丰富,就会看出,这也是孩子追求优越感的一种方式,尽管这种方式显得极其荒唐。这样的孩子对用正当途径取得成功不抱有一点信心,所以他们就逃避所有能够使自己得到提高和改善的手段和机会。他们将自己与其他人隔离开来,给人留下一种性格冷漠的印象。这种冷漠并不是他们的全部人格特征;我们通常可以发现,藏在冷漠背后的,往往是一颗颗异常敏感、脆弱的心灵,他们的冷漠只是为了规避伤害与痛苦。他们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这样外界的事情就无法触动甚至伤害他们了。

如果我们可以找到办法让这种孩子开口说话,那么就会发现,他们过于关注自己,每天都做着白日梦,沉浸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之中,并总是把自己幻想成伟大的人物。在梦境里,我们丝毫找不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他们在梦里扮演着万众瞩目的角色,要么是仰视万物的英雄,要么是集权力于一身的君王,要么是拯救世人于苦难之中的烈士。这些孩子的救世主形象不仅展现在他们的梦境之中,在现实生活里他们也是如此。我们相信,当别人处于危险的境地时,这类孩子会挺身而出,施以援手。那些做着当救世主白日梦的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训练自己扮演这样的角色,如果他们还没有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一旦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将扮演这样的角色。

有些白日梦会重复出现。在奥地利君主时期,许多孩子都做着这样一个白日梦——拯救国王或王子于危难之中。父母自然不会知道孩子有着这样的幻想。那些过于沉溺在白日梦中的孩子们不能适应现实,他们往往无法将自己发展成一个有用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现实和想象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有些孩子采取了折中的办法,他们一面沉迷于幻想之中,一面试图在现实生活中做努力。还有一些孩子则表现得很消极,他们完全不为适应现实做任何努力,而是越发地沉迷于自己构建起来的虚幻世界中不能自拔。当然,也有些孩子对于幻想世界没有一点兴趣,而是只专注于现实,即使选择书籍,他们也只读有关旅行、狩猎和历史等方面的书。

毫无疑问,一个孩子当然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但更应该接受现实。孩子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于成年人,他们看待世界非黑即白。如果要理解儿童,我们就不要忘记这样一个极端重要的事实,即孩子总是把世界划分为泾渭分明或者完全对立的两个部分(上或者下;绝对的好或绝对的坏;聪明或者愚蠢;优越或者自卑;全部或者一点没有)。摆脱这种认知方式是有一定难度的。例如,从科学的角度上区分冷和热只是温度和级别上的不同。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出现在儿童身上,在哲学思考的初级阶段我们也能发现这种思维方式。早期的希腊哲学占主导地位的就是这种绝对对立的思维方式。直到今天,有些哲学家依然以对立的方式进行价值判断。在有些人心中,生与死、上与下、男与女等都是性质对立的形式。这种孩子气的认知方式和古代哲学的思考方式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相信,那些习惯性地将世界分为尖锐对立的两个部分的人,仍然保留着儿童时期的思维方式。

理想化的思维方式

对于那些按照这种完全对立的认知方式来生活的人,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格言来描述他们的思维:“不是全有,就是全无。”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这个世界上是行不通的。不过,依然有很多人按照这种方式来生活。人类要么拥有所有,要么一无所有——这是不可能的。在这中间还存在无数的过渡层级。拥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一方面饱受自卑心的煎熬,另一方面被自卑心驱使而变得野心勃勃。历史人物恺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谋取王位的时候被他的朋友杀害了。孩子身上存在的古怪特征——偏激、固执等,都能在“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中找到根源。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具有偏执性格特征的小女孩当作事例加以说明。有一天,她的母亲将一个橙子递到了她的手上,她接过橙子之后立即将它掷在地上,并且固执地说:“你给我的,我都不会喜欢,我喜欢什么,我会自己拿!”

那些懒惰的孩子“拥有全部”的可能性不大,于是便会沉迷于“一无所有”的、虚无缥缈的幻想之中。但是我们也不能过早得出结论,说这个孩子已经无可救药。那些内心敏感脆弱的孩子很容易逃避现实,因为这些孩子不具备适应和调试能力,他们与现实世界发生冲突时,习惯性地躲进自己筑建的虚拟世界之中,以此来获得保护。不仅作家和艺术家需要和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科学家同样如此,因为科学家也需要出众的想象力。白日梦里的幻想不过是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一种回避的手段罢了。纵观历史,人类的领袖人物正是那些想象力丰富,并且能够将想象力与现实结合在一起的人。他们之所以成功,不仅仅因为他们在学校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还因为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具有不畏挫折的意志和勇气。从众多伟人的生平事迹中我们能够看出,尽管有些人没有足够重视现实,但他们身上的勇气和卓越的洞察力就足以使他们应付周围的世界。因此,当条件成熟时,他们的勇气就足以使他们直面现实,通过努力而取得成就。当然,想将孩子培养成伟人,在这里是没有既定模式和捷径的。但是我们要记住,对待孩子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而是应该鼓励他们,千方百计地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以此拉近他们的理想和现实世界的差距。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