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剑南东道四

陵州

陵州仁寿郡今理仁夀县禹贡梁州之域汉犍为郡之武阳县东境属益州部南有陵井周地图记云晋孝武太原中益州刺史毛璩置西城戍以为扞防周闵武帝元年又于此置陵州因陵井为名隋大业三年废州为隆山郡唐武徳九年割隆山属睂州永徽四年分贵平置籍县天寳元年改为仁寿郡乾元元年复为陵州

元领县五

仁寿 贵平 井研 始建 籍县

州境

东西一百二十七里 南北三百一十八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三千四百九十里 东北至西京三千七十里 东北至长安二千二百一十里 东至资州二百三十五里 南至荣州三百六十里 西至睂州八十里 北至成都二百里 东南至荣州二百一十里 南至嘉州九十里 西北至眉州一百里东南至简州一百八十里

唐开元戸三万四千七百二十八皇朝户一万二千三百九十二客一万三千一百一十五

风俗

与益州同

土产

贡麸金元采于遵江水唐神光元年起 细葛缎进鵞溪绢出梓州立武县鹅溪 出续断子一名百两金五月五日采旧常进 苦药子永真年中亭进

仁寿县依旧一乡本汉阳武县之东境周地图记云后魏定蜀于此置普宁县属懐仁郡隋开皇三年罢懐仁郡以普宁属陵州十八年改普宁为仁夀县 三嵎山益州记云东嵎西嵎南嵎三山相对去陵井各一里鼎鼻山按郡国志云周之九鼎沦一于此故后人往往见鼎耳因名之 朝女山郡国志云昔有一女于此山得道今肘胫足迹尚存故曰朝女聂山 甘井古盐井也其傍有神庙今谓之聂社是也 陵井本狼毒井今名陵井按郡国志云昔张道陵此处得盐井因披排车引役人唱排车乐愿心齐力祀玉女于井内玉女无夫后每年取一少年掷盐井中若不送水即竭又蜀郡国志云西山有大蟒蛇吸人上有祠号曰西山神毎岁土人庄严一女置祠旁以为神妻蛇即吸将去不尔则乱伤人周氏平蜀许国公宇文责为益州总管乃改画为神婚合媒婚姻择日设乐送玉女像以配西山神自尔之后无复此害始因张道陵今谓陵井 徤儿庙拒公孙述死吴汉表为立祠后人祭祀不缺 飞泉山在县东二里旧名东嵎按图经隋仁和元年獠反百姓曽于山顶避难遂有飞泉涌出獠平泉涸因呼为飞泉山丽井山在县东二十里按图经昔有十二玉女于此山汲咸泉煎盐以玉女美丽其盐为名今灶迹犹有存仁寿水在县西十里东流合波支水 圣泉在县南七里其水碧色患疮疾者洗之多愈投银即变成色孕妇饮之坠胎俗以为圣泉 石臼泉在县东北二里石臼中縁州在山上居人无井多汲此泉众泉皆涸此泉常涌 仁寿故城在县东二里后魏废帝元年置普宁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仁寿县唐贞观九年移入于城西牢固塜在县东南六十里高一丈五尺十道志云昔

日蒯叅至孝母于此修墙牢固因此为名

贵平县州东北九十里元【阙】乡今七乡也本汉广都县之东南境属蜀郡后魏恭帝二年置和仁郡仍立平井贵井可昙三县旧治和仁城开元十四年移治禄川贵平山在县二十三里从简州平泉县及益州广都县迤逦八县 禄水在县三十七步流入仁寿县 唱车庙在旧县南九里汉朱辰为巴郡守有惠于人吏人送辰到蜀回至此为辰立庙以其山近盐井闻推车唱歌之声为名今盐井推辘轳皆唱为号令 平井益州记云官有两灶二十八镇一日一夜收盐四石如霜雪也井研县南一百五里依旧七乡本汉武县地东晋置西江阳郡梁置懐仁郡魏置蒲亭县隋大业元年因井研镇立研县唐武徳四年自拥思茫水移治今所县以界内石研为名 井镬山在县北二里其山俯临井镬因以为名 拥思茫水在州南一百五十里从南县界濑下六池东流即名拥思茫水湍流迅急不通舟船西南入平羌县界

始建县西北五十五里元旧六乡本汉武阳县地隋开皇十年于此置始建镇大业五年改镇为始建县旧治拥思茫水唐圣厯二年移治荣祉山 鐡山在县东七十里周地图云蒲亭县有鐡山诸葛亮取为刀器因封宇文度为鐡山侯 彭□山在县九十二里彭□獠之姓也

籍县西北一百里十乡梁天监中于此立席郡隋废郡为县始曰席后之语讹今为籍 木梓山在县六十里出梓木 丹砂山在县南四十里本山出赤土强以为名左思蜀都赋云丹砂出其坂即此也 沐马川在州北一百二十五里蜀先主于此置籍田牧马于此江中俗因名沐马川今割属广都县 道江水从县北三十五里过 鱼水在县南三十五里从县界夷歌乡来入睂州青神县界

陵井监

陵井监按图经汉时有山神号十二玉女为道人张道陵指陵上开盐井因此陵上有井名陵州今州上有玉女庙甚灵监司奏之若以火坠井中即雷吼沸涌烟气上冲溅泥漂石甚可畏也或云井泉傍通江海微有败舡木浮出其井煎水为盐厯代因之至唐万岁通天二年右补阙郭文简奏卖水一日一夜得四十五函半百姓贪利失业长安二年停卖水依旧税盐先天二年加课利有三千六百二贯伪蜀井塞国朝乾徳三年平蜀陵州通判贾连重开旧井一昼一夜汲水七十五函毎函煎盐四十斤日获三千斤至雍熙元年春冬日收三千八百一十七斤秋夏日收一千四百四十七斤葢水之有长短也又仁寿县界别有五井

二井见在

营井在县南二十五里隋大业元年开水淡遂废国朝乾徳三年重开日收盐四十斤

蒲井在县南四十里唐武徳初开水淡遂废至国朝太平兴国三年重开日收盐三十八斤五两

五井废

赖宾井 石羊井 赖因井 仁寿井 奴襄井井研县二十一井 五井在

研井在州南一百三十三里唐时日收盐八斗贞观二十一年崩壊总章二年重修伪蜀栈塞不开至皇朝乾徳三年重开日收盐四十九斤

陵井在州南一百九里唐时官私日收盐五斗五升龙朔元年壊上元元年重开伪蜀栈塞至国朝乾徳三年重开日收盐三十斤一十两

棱井在州南一百里伪蜀已前废至国朝太平兴国三年重开日收盐五十三斤八两

律井在州九十里僞蜀已前废塞至国朝太平兴国三年重开日收盐五十五斤

田井在州南一百五十一里伪蜀已前废塞至国朝太平兴国三年重开日收盐三十六斤

一十六井废

獠母井 还井 赖伦井 石烈井 茫井 宋井桶井 栁泉井 赖郎井 遮井 新井 董川

井 潘令井 小罗井 依郎井 带井

始建县七井 一井见在

罗井泉旧废至国朝乾徳三年重开日收盐三十五斤

六井废

塔泥井 石缝井 赖胡儒井 赤石井 赖子井赖溲井

贵平县一井

上平井在州东北九十三里唐朝日收盐一石七斗五升与百姓分利伪蜀废国朝乾元三年重开今日收盐一百七十斤

右陵井盐井诸县计十井日收盐四千三百二十三斤

荣州

荣州和益郡今理旭川县禹贡梁州之域古夜郎之国汉武开西边道为南安县地属犍为郡齐于此立安阳郡隋初废之以其地属资阳郡唐武徳元年置荣州领大牢城威逺二县贞观元年置旭川婆日至如三县二年割泸州之越隆来属六年自公井移州治大牢仍割嘉州资官来属八年又割泸州之和义来属废婆日至如隆越三县永徽二年移州治于旭川天宝元年改为和义郡乾元七年复为荣州

元领县六

旭川 威逺 应灵 资官 公井

一县废 和义【并入威逺】

州境

东西二百五十里 南北一百四十五里

四至入到

东北至东京三千七百七十里 东北至西京三千三百五十里 东北取资普二路至长安二千四百九十里 东至合州五百里 南至戎州三百一十里 西至嘉州二百一十里 北至陵州二百六十里 东南至泸州水路相兼五百四十里 西南至嘉州三百一十里 西北至陵州三百三十里 东北至资州二百一十九里

唐开元戸五千六百三十九皇朝戸主五万一十一客一万六千七百四

风俗

夏人少蛮獠多男不巾栉女衣班布姓名颠倒不知礼法

土产

麸金 羗活 黄连 旧贡班布 有盐井五十七

旭川县旧四乡今三乡本汉安南县隋开皇十年于此置大牢镇十三年改镇为县唐贞观初于此立旭川县乃移郡于此 滇池周回三百里水出骏马日行五百里事同大宛 马鸣戍益州记云汉剌韦拔夜过此地有神马嘶汉中马嘶以应之故有此戍也 成都市九州要记云和义郡古夜郎之地武帝时有南中令使通僰道无功唐防因杀之令曰恨不见成都市而死防即立市如成都以杀之故曰成都市 竹王庙蜀记云昔有女人于溪浣纱有大竹流水而触之因有孕后生一子自立为王因以竹为姓汉武使唐防伐防牱斩竹王有此故故土人不忘其本立竹王庙嵗必祀之不尔为人患 明月祠其神如圆月民祀以祈福 荣徳山在州东北四十二里其山在川谷之中独拔五百余尺中有老君祠刻石为像有小路至山顶以木为梯 落阳水从陵州始建县界南流入界

威逺县东七十里旧三乡今五乡本汉资中县及后汉汉安县地属犍为郡隋开皇二年于旧威逺戍置威逺县唐武徳元年割属荣州皇朝并和义入威逺 独孤水自陵州始建县界流入又南流遇公井县界出泸州富义县界 葛仙山在县东十五里古老相传云葛僊公曾游之地今又隋地割属昌州 十江水从资州内江县南流入县界五十步又东流入泸州富义县界通舟船 废和义县在州东北一百七十里本汉资中县地后汉汉安县地隋大业三年置和义县唐元和十三年移于旧县安置以便水陆贸迁之宜从东川节度使李逢吉之请皇朝乾徳五年废入威逺县

应灵县西南一百五十里旧五乡今三乡本汉南安县地属犍为郡隋置太平镇寻改为县唐武徳元年割资州之大牢威逺二县于公井为县六年自公井县移州于大牢威逺二县界贞观初移于旭川县天寳元年改为应灵县 大牢溪水一名赖溪

资官县西北九十里元四乡也本汉南安县地晋义熈中置资官县属犍为郡唐武徳初改郡为县属嘉州贞观六年割属荣州旧名资宇误 鐡山在州西北一百里从资州月山县西来其山出鐡 拥思水在县西二十里从陵州始建县界南流至县西又南入戎州宜宾县界

公井县东南九十里旧二乡今五乡本汉江阳县地属犍为郡后周置公井镇唐武徳元年于镇置荣州改为公井县贞观六年州移于大牢 野容山从当县界至嘉州犍为县界东西长三百余里南北七十里惟此山大在邑界

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五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