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1篇 吠陀时代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雅利安人的宗教起源和征服

第1章 概述

雅利安人定居在旁遮普的时代称为吠陀时代。有关该时代的历史资料现记录于《梨俱吠陀》中。《梨俱吠陀》是一本世界上独一无二且历史悠久的宝典。翻阅它,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河流域并定居在旁遮普的历史画面便一幕幕跃然纸上。当时萨特莱杰河以东的土地还鲜为人知,雅利安人带着胜利者的骄傲,充满勇气,满怀自信,骁勇善战,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席卷了这片土地。这一点和后世被动且喜欢沉思的雅利安人截然不同。雅利安人为了抢夺土地并据为己有,与原住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所以,这个时代是雅利安人征服原住民的时代。根据赞歌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雅利安人崇拜各种神奇的自然现象。他们将这些自然现象神化,并向这些神祈求财富和新领地。同时,雅利安人又大力歌颂他们取得的胜利。当时的雅利安人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为很多个部落,没有种姓的区别——非要说有的话,只是对本民族和原住民进行了区分。此外,职业也是没有贵贱之分的。平时耕自家的田且拥有大量畜牧群的酋长们,在战时还要保护自己的部落、抢占原住民的土地,并经常向战神[1]吟唱热情洋溢、元气饱满的赞歌。那时还不存在寺庙和神像,族长们就在家中燃圣火,斟牛奶,捧米麦,供动物,奉神酒。他们以这样的方式祈求族人能够获得幸福、健康和财富。族长就是君王。当时还存在能够代替君王执行祭祀仪式,吟唱赞歌的职业僧侣。但婆罗门姓和刹帝利姓并未形成。人民一般从事畜牧业或耕作业,都能享受到平等的自由。这个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一直持续到约公元前1400年。为了方便命名,我们姑且称这个时代为“吠陀时代”。

萨特莱杰河

第2章 雅利安人和当时的文学

与其他民族不同,雅利安人拥有属于自己的古代记录——《吠陀经》。《吠陀经》不是通过刻在石柱或岩石的表面,而是通过雅利安人世代口口相传保存下来的。《吠陀经》不仅记录了战争和王朝兴衰,还记录了文化发展的轨迹,是一本可以探索人类精神世界发展状况的古籍。下面我就来叙述一下《吠陀经》中记录的雅利安人的历史。雅利安人属于雅利安民族的一个分支,原居住地是中亚的高原。这点毫无疑问。在没有进入印度前,雅利安人就有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他们脱离了群婚杂居,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结构——父亲就是一家之主;已经在豢养牛、羊、猪、狗等动物;虽然制造业还处于萌芽阶段,但已经知晓造房和造船的技术;既有毛皮的衣服,也有植物纤维织的衣服。有证据显示雅利安人当时已经在使用金银。他们用颜色来称呼金银,将金银分别叫作黄和白。他们还使用另外一种金属,至于是什么金属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农业从一开始就存在,“arya”的意思就是“耕作者”。“雅利安”就是从该词根衍化过来的。毋庸置疑,农业就是雅利安人的主要产业。此外,一家之主们还要带领着他们的族人和家畜到处迁徙。在这个时代,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雅利安人拥有利用金、石、骨、木制作的弓、矢、刀、枪。我们无从考证雅利安人当时使用的是何种政体。只知道他们既有族长,又有首领。不管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族人都称他们的族长和首领为保护人、抚养人或光荣领袖。既然雅利安人达到这样发达的程度,那具有分辨善恶的能力也是理所当然的。雅利安人将风俗习惯和合理的民间谚语当作威严的法律,并自觉遵守。他们的宗教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还停留在对神奇的自然现象表示崇拜的程度。最先引起雅利安人注意并使他们开始崇拜的是像天空、太阳、黎明、风雨和雷电这样显著的自然现象。因此,他们的宗教还是幼稚的、朴素的,描述诸神的神话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在仪式方面还没有变得繁琐。通过这些自然现象,雅利安人意识到了神力的存在,并对这些神表示虔诚的崇拜和满心的敬仰。以上描述的是雅利安人居住在中亚高原时的情形。上述内容看似是想象,其实都是从西欧和东印保留下来的语言中推论得出的。现在,西欧和东印的语言虽然相去甚远,但有证据显示,这些语言实际上是同源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冒险者们到处漂泊迁移,寻找新的食物和草地,进一步向外扩张自己的势力,从而奠定了建国的基础。雅利安人发展的顺序和路线已无从考证。根据麦克斯·穆勒的研究,雅利安人向外扩张的路线大致可以分为两条:一条是向西北行进,这部分人最终成为欧洲人种的起源;另一条是向东南行进,这部分人最终成为现今印度人种的起源。进入印度的冒险者,开始定居于旁遮普,后来因为宗教信仰分裂成两个部族。据说崇拜天界诸神的冒险者止步于旁遮普,而崇拜阿修罗的冒险者则继续往西,进入了波斯。不过,关于人种分支的推测,学者间还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向西的冒险者在建立了波斯后,又继续前进,最后进入欧洲。创作《梨俱吠陀》中赞歌的是最后停留在旁遮普的冒险者。笔者说的雅利安人,特指雅利安民族中的这一分支。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在这里先解释一下吠陀到底是什么。

作为印度宗教、哲学和文学的根源,吠陀这两个字代表的是智慧。吠陀[2]中记载的内容被认为是神的智慧的启示录。吠陀文学由三部分组成:

一、赞歌——由韵文写成

二、神传——关于仪式的书,由散文写成

三、奥义——主要由散文写成,中间夹杂有韵文

我们通常所说的吠陀特指赞歌部分。赞歌又由五个集录组成。四吠陀指的就是这五个集录:

一、《梨俱吠陀》——最古老最重要的部分

二、《黑夜柔吠陀》——关于活祭的部分

三、《白夜柔吠陀》——同上,对黑书进行了修改

四、《娑摩吠陀》——关于神酒祭祀的部分

五、《阿闼婆吠陀》——最新的部分,也是最吸引人的部分

《黑夜柔吠陀》和《白夜柔吠陀》通常合称为《夜柔吠陀》。四吠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其中又以《梨俱吠陀》最为重要。《梨俱吠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笔者就是通过研究《梨俱吠陀》追寻雅利安人发展的轨迹,才得以进一步探求到了印度宗教思想发展的状况。印度宗教思想的发展状况不仅仅是雅利安人发展的体现,也是人心自然发展的体现。研究《梨俱吠陀》的结果是产生了比较神话学。比较神话学的出现奠定了宗教学的基础。雅利安人将《梨俱吠陀》完整保存至今是人文史上一件天大的喜事。印度人认为《梨俱吠陀》是远古时期的东西,或者是公元前五千年或三千年的东西,其实《梨俱吠陀》完成的年代并没有那么久远。欧洲学者根据天文学的材料推断,《梨俱吠陀》完成的时间是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虽然这也不是定论,但不管怎么说,该书完成的时间绝不会晚于公元前13世纪。《梨俱吠陀》由一千[3]章赞歌组成,其中包含一万首颂歌。全书共分为十卷,除了第一卷和第九卷,其余八卷都分别号称是由一个人的作品组成。大概是同一个家族的多个创作人用同一个名字创作的。这些赞歌的创作人被称为“仙人”。有名的仙人共有八位——一般认为就是上述八卷赞歌的创作人。第一卷有一百九十一首赞歌,共包含了十五个人的作品。第十卷也有一百九十一首赞歌,作者人数更多。这些赞歌由师父口头传给弟子,数百年间完全依靠口口相传一代代流传下来。这个时代产生的赞歌,都在下个时代由人们收集编纂完成。第十卷中的大部分赞歌都是在下个时代完成的,但也被当作是上个时代的作品,被人传颂并流传至今。下个时代的末页,人们对《梨俱吠陀》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计算出了其中的赞歌数、颂歌数和句子数。不过,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颂歌的数量统计结果也会有所不同。统计的结果显示,颂歌的数量最少有一万零四百零二首,最多有一万零六百二十二首。对其他吠陀的调查还有待下个时代进行。

迁徙中的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

第3章 吠陀时代的宗教

一言以蔽之,吠陀时代的宗教就是自然崇拜。笼罩大地的天空,放出红色光芒的曙光,让万物生长的太阳,包围世界的空气,日夜都不可缺少的火,使土地变得肥沃的雨水,这些自然现象使印度人很早就开始了对神的崇拜。特别是古仙人,他们用尽满腔热情表达对这些神的崇拜,甚至忘记了其他神的存在。只从赞歌来看,某些观点认为古仙人只崇拜特定的某位神。因此在吠陀时代,人们对神的崇拜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崇拜,并没有发展成为宗教。所以学者在命名时深感困惑。吠陀时代的宗教处于由单纯的自然崇拜到发展成一个宗教期间的中间阶段,但必须承认吠陀时代的宗教似乎有着某种神奇的力量,因为吠陀时代的宗教是诸神的起源。

《梨俱吠陀》中出现的诸神,可以分为三类:

一、单纯受人崇拜的上古神灵

二、仪式中受人敬拜的神

三、有着泛神论倾向的神

泛神论产生后,对单纯受人崇拜的上古神灵的信仰,以及对仪式中受人敬拜的神的信仰还依然存在。譬如,太阳和雷电对人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所以无论如何,人们还是自然流露出对它们的敬畏和崇拜。除了上述三种神,还存在着人们仅仅在祭祀仪式时口头赞美的其他诸神。所以《梨俱吠陀》中的神除了第二种和第三种外,要判断哪些神是先产生的,哪些神是后产生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研究诸神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最常见的神单独列出来,调查一下该神的特性以及和人类的关系。印度人将诸神分为上、中、下三级,即天上的神、空中的神和下界的神。每一级又分为十一个级别,共三十三个级别,命名为“三十三天”。下面就对其中最重要的那些神作简要的介绍。

第1节 天上的神

帝奥斯——光明之神。将天空作为崇拜的对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天空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根据观察角度的不同,人们赋予这些自然现象不同的名字,以此来表达对天空的崇拜。毫无疑问,其中最古老的是对光明dyu的崇拜。帝奥斯就是光明之神。在雅利安民族的其他分支中,这位神被尊称为zeus、jupiter、deus、tiu、zio、jovis等,受到各族人的崇拜。可见,帝奥斯神一定是在雅利安民族分裂前就已经存在。在希腊和罗马,帝奥斯是至高无上的神;但在印度,帝奥斯的重要性很快就输给了其他神。[4]在《梨俱吠陀》中,帝奥斯和大地被合称为“天地”,受到世人的崇拜。人们认为天地是所有神的父母。书中并没有将天单独作为崇拜的对象,也没有只写给天的赞歌。通常文字“天”代表的是天空,并不代表作为神的天。

伐楼那——最古老的神之一,包容万物的神,天的神化。人们一般认为伐楼那与帝奥斯所代表的“天”是不同的。帝奥斯代表的“天”实际上包含在伐楼那代表的“天”里面。前者是可见天,后者是不可见天。不可见天创造了天地,支撑着天地,作为宇宙的主人,神中的王者,受到世人特别的崇拜。据说太阳和星星是伐楼那的眼睛;鸟和风都无法到达他的世界。不可见天最原始的力量推动着星星和月亮在它们对应的轨道上运行;他能看穿人心,让人远离罪恶,还能让人长命百岁。所以,不可见天不仅是物质世界的第一位神,也是精神世界里宇宙的支配者。他几乎让吠陀的自然崇拜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希腊语中存在和不可见天同义的词,叫做“uranus”;和“明空”对照来看,“uranus”又是“夜空”的意思。波斯语中用“varuna”代表乐土,用“mithra”代表太阳。所以伐楼那神也一定在雅利安民族分裂前就已经存在。后来,伐楼那神被贬下凡间成为水神,雨神完全取代了他的地位。

阿底提——前两位神都是光明之神,而阿底提神与前两位神相比,是更能体现光明的神。他的名字有“无边无际、永久永恒”的含义。阿底提神是无边无际的天空的化身,作为最古老的神,向世界传达无限的思想。其他雅利安民族没有对阿底提神的崇拜,所以阿底提神应该是雅利安民族进入印度后才创造出来的。阿底提神有很多孩子。不同地方对他们的叫法也不同。譬如,有varuna、mitra、aryaman、bhaga、savitri、daksha、ansa等。人们称他们为“阿底提之子”。其中savitri、varuna和mitra是抽象的神,在诸神产生后才出现。这些抽象的神的出现,可以看作向泛神教转变的第一步。后来,阿底提神的孩子中又多了indra、pushan、vishnu。人们将一年十二个月分配给阿底提神的每一个孩子,因此阿底提神的孩子数量也就达到了十二个。

苏利耶、娑维特丽、普善和毗湿奴是印度人民在不同的角度崇拜太阳得出的不同叫法。太阳作为天空中最显著的自然现象,理所当然受到了印度人民来自不同角度的赞美。天空中掌管光辉的神苏利耶;掌管人间并赐予神生命的神娑维特丽;还有带给世人恩惠的畜牧和营养之神普善——一些地方又称“跋伽”。而且因为普善神拥有能够三步就横跨天空的神通,所以还有“毗湿奴神”这个称谓。

在代表太阳神的各种名字中,人们用尽各种华丽的辞藻赞美苏利耶。苏利耶神上古时代就存在,是从乌莎斯中诞生出来的。后来,苏利耶神又爱上乌莎斯,一直跟随在乌莎斯身后。据说人们祭拜苏利耶神,能消除自身的罪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梨俱吠陀》中的太阳绝对不是邪恶的。而在《阿闼婆吠陀》中太阳却被神化为了世人厌恶的死亡之神。这是气候的变迁导致的《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的众多差异中的一种。

毗湿奴神是最具太阳神力的神。毗湿奴神虽然在吠陀中不是最重要的神,但在后世的往世书文学中却作为三位一体主神中的一位,与梵天和湿婆天齐名,成为非常重要的神。这是因为毗湿奴神的性质发生了改变。远古时,毗湿奴神只不过是一位三步就能横跨天际的神。这三步有人称为日出、日中、日落;还有人认为这三步是指火、电、日。毗湿奴神有三个住处,其中一个在黄泉国。毗湿奴神后来之所以被世人大为赞美就是出于这个原因。毗湿奴神住在黄泉国这件事唤起了当时人们希望和太阳融合在一起的想法。这种融合的思想成为泛神论思想得以扩展的重要原因。

伐楼那

苏利耶

太阳就是以上述各种不同名字和形式受到世人的崇拜。由此可见,印度人对太阳的崇拜根深蒂固。印度人对太阳的崇拜起源最早、影响最深、影响范围最广。

乌莎斯是拂晓神化后产生的一位女神。人们认为乌莎斯原始时代就开始存在。希腊语中的eos与拉丁语中的aurora,和乌莎斯来自同一个词根。与乌莎斯女神有关的赞歌可以说是吠陀神话中最优美、数量最多的。据说乌莎斯女神是人类的朋友,她像年轻的少妇一样,一直保持着微笑;她会拜访每一个家庭,给他们带来财富;她充满生气,永远不老,是掌管人类年纪的女神。吠陀的赞歌用最动听的旋律表达对伐楼那神的敬意,用最美妙的赞歌表达对乌莎斯神的崇拜。据说在世界上的各种宗教诗歌中,对这位女神的赞歌是最优美动听的。这位女神的别名也有很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梵天 阿须云

阿须云——曙光化身的双生子、骑士。人们一般认为阿须云神是乌莎斯的丈夫或兄弟。阿须云神骑马为乌莎斯引路,因此而得其名[5]。双生或指天地,或指昼夜,或指日月。人们一般比较认可昼夜的说法。因为靠近昼夜明暗的分界线,将黑夜和白昼分离为双胞胎。所以也可以说阿须云神是半明半暗的曙光之神。这两位神是诸神中年纪最小的。据说他们既年轻又英俊,全身都是金色的,早上载着光明而来,在乌莎斯之前为她策马开道。后来这两位神成为了菩萨。

第2节 空中的神

除火神外,吠陀中因陀罗神的赞歌数量最多,可见人们对因陀罗神最为崇拜。人们对因陀罗具体是什么神还不明了。有人认为他是掌管风雨的神,有人认为他是苍穹,或者年,或者太阳的化身,甚至有人认为他就是火神。从赞歌的内容来看,这位神同时具备了天上、空中和下界神的特点。很难将因陀罗神分到其中的某一类。人们一般认为因陀罗神是空中雨气的化身。这位神在其他雅利安民族中并未出现。所以因陀罗神应该是印度独有的神。大概因为雅利安人离开故土,来到气候炎热的旁遮普,所以对太阳这样的光之神很难提起崇拜的兴趣。而能够带来降雨的雷电和风云,自然就成为了印度人民感激的对象。由此印度人民崇拜的中心由天上转移到了空中。因陀罗神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神。因陀罗神是天地的孩子,为了战斗而生。所以因陀罗神是所有神中最刚强的。他嗜酒好战,有着灵活自由的身体,以闪电为武器,手持箭、钩和网,乘着两匹马拉着的金色马车,带领摩录多神,打败了魔鬼乌里特那。因陀罗神还帮助印度人民赶走了入侵的野蛮民族。因陀罗神战斗的故事被创作成了有趣的神话。乌云滚滚而来,人们期待着即将到来的降雨。可是偏偏因为魔鬼乌里特那作怪,大雨迟迟未落。乌里特那具有封印雨的能力。这时,因陀罗神就用雷电驱赶乌里特那。双方打斗的声音响彻天际。最后因陀罗神打败了乌里特那,让大雨重新降临人间。就这样,渴望下雨的芸芸众生都感到欣喜若狂。所以,跟因陀罗神有关的赞歌都充满了活力。还有一则与因陀罗神有关的有趣的神话。帕尼族[6]掳走了家畜[7]。因陀罗神遍寻未果,于是就派出神犬[8]寻遍四方,终于发现光明之神被囚禁在比卢城中,她经受住了黑暗之神的百般诱惑,回去将这个情报报告给了因陀罗神。因陀罗神随即派兵攻打比卢城,救出了光明之神。从此黑暗散去,天地又恢复了光明。这其实是将黑夜过后就是黎明的自然现象,采用拟人的方式写成了神话故事。这里的因陀罗代表的就是天空。麦克斯·穆勒认为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固然包含了一部分史实,其实参考的就是这一则神话故事。将史实和神话融合在一起的表现手法在古代十分常见。后世的帝释天就是以因陀罗神为原型创造出来的神。

摩录多是指一群神。摩录多神虽然不是重要的神,但作为纯自然神,他们的装扮令人感兴趣。摩录多神是风雨神化的产物。他们开始由七位神组成,后来增加到原先的三倍。有时他们的数量又会增加到一百八十。赞歌中对摩录多神的描写可以说是惟妙惟肖。据说他们的装扮光芒四射。他们头上戴着黄金头盔,身上佩戴金锁宝石,手拿箭和剑,身形像鹿一样美但嘴里又能发出狮子般的吼叫。连山岳都要跪拜在他们跟前。摩录多神就这样全副武装,追随因陀罗神南征北战。

伐由——风之神。伐由是因陀罗神的手下,经常和因陀罗神一起坐在金色马车上。与风之神有关的赞歌数量也很多。吠陀的众神中,与天上的太阳神和地上的火神相伴的,不是空中的因陀罗神,就是风之神。可见他们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楼陀罗——暴风雨之神。吠陀中关于这位神的赞歌几乎没有。后世暴风雨之神变成了湿婆,并成为了三位一体主神中的一位,因此才变得非常重要。暴风雨之神的特点是:一方面具有能够带给人畜疾病的破坏之力,另一方面又具有能够治愈这些疾病的修复之力。由暴风雨之神演变而来的湿婆神,也叫荒神。荒神具有慈悲之心的同时,也具有和暴风雨之神相同的令人恐惧的破坏之力。

因陀罗

伐由

第3节 下界的神

阿格尼

阿格尼是火神,自古就受世人崇拜,特别在印度,他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吠陀中将火神视为最古老最崇高的神。火神有三个不同的分身,即天上的太阳神、空中的因陀罗神和下界的火神。这三位神分别掌管着这三个地方,拥有同等的地位。非要分高低的话,那么太阳神是伟大的,比太阳神更伟大的是因陀罗神,而比因陀罗神还伟大的就是火神。所以,吠陀中关于火神的赞歌数量是最多的。追溯火神的起源,不外乎就是祭祀时用的火和日常生活中用的火。所有的祭祀都要用到火,所以火又被称为是神的使者。因为任何时候只要摩擦就能生火,所以火神是所有神中最年轻的。火神能成为如此有威严的神,是因为“神”这个词本来就是光明的意思。所有的神力都是通过光让世人发现的。因此地上的人认为,火和天上的光一样是具有神力的。再加上火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所以人们对火表达相应的崇拜也是理所当然的。

苏摩——神酒的化身。神酒本来是用月树的汁制作的一种具有兴奋作用的饮料,是婆罗门爱喝的一种酒。因为婆罗门喜欢,所以他们认为神应该也会喜欢。于是在供奉神明的时候,婆罗门经常使用这种酒。吠陀中关于神酒的赞歌也很多。《娑摩吠陀》中几乎都是对神酒和祭祀方法的描写。将神酒神化的年代应该比吠陀产生的年代还要早。波斯语中的“豪摩(haoma)”与“苏摩”源于同一个词根。这就是神酒神化的年代要早于两国人民分裂年代的证据。神酒和火神以及因陀罗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神酒之所以有兴奋作用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火神的力量。因陀罗神又借助火神的力量,增强了勇气,最后建立了丰功伟业。据说神酒不仅是用来供奉神的,也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东西。人类喝神喝的酒,一定能长生不老。所以苏摩神本身就和未来是有联系的。关于苏摩神的赞歌,大多数都充满了人类对未来的期望。《梨俱吠陀》的最后一个部分,甚至将苏摩神当成月亮,认为月亮是天上的苏摩神。

普利提维——大地的化身。天上的诸神因为具有神力,所以得到世人的崇拜。大地虽然被神化的时间也很早,但后来地位一落千丈。人们一开始认为普利提维神是万物的母亲,和天空结合,生下了诸神。但大地是被人踩在脚下的。和不可捉摸的天空、火、水等相比,人们对待大地的方式自然就没有那么恭敬。因此关于普利提维神的赞歌也就非常少。

图中的奶牛是普利提维幻化的

第4节 其他神

阎摩

阎摩——死神。死神在古代不是邪神,在后世才黑化成令人恐惧的神。吠陀赞歌中关于死神的内容最早出现在描写日落的部分。日落代表着死亡,所以落日很容易就和来世产生了关联。既然有来世,那就必定有在那个世界里统治亡者的神。阎摩最初是指落日,而吠陀中的阎摩已经明显人格化,并成为了统治亡者的神。德高望重的人死后,身体就会发出灿烂的光芒,并重生在充满光明、净水粼粼的幸福国度,还会陪伴在死神的左右,享有无穷的幸福。死神实际上是生活在该幸福国度的仁慈的君王。当时,死神并非如往世书文学中描述的那样,是惩罚罪人的邪神。阎摩本来是生活在没有悲哀病苦的上古时代的君王。随着罪恶和病痛逐渐蔓延,死亡也如期而至,年事已高的阎摩就带领着他的随从,离开现世,前往另一个世界,并继续以王者的身份统治着那个世界。因此,作为发现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道路,并成为了死后获得永生的第一人,阎摩随即成为了指引其他亡者前往这个世界的向导,并经常派他的两条狗到人间。据说这两条狗四眼宽鼻,周身散发着恶臭,极其遭人厌恶。阎摩本身并不遭人讨厌,但他的使者——那两条狗却受世人憎恶。这两条狗的名字叫sarameyas。希腊语中有和该名称同源的单词hermeias。阎摩是天空诞下的双胞胎中的一个,他还有一个妹妹叫阎蜜。

吠陀中的女神只有两位,一位是乌莎斯,另一位就是萨拉斯瓦蒂。萨拉斯瓦蒂就是辩才天女,最初是河流的名字。因为人们总是在该河边进行祭祀仪式,所以这条河也变成了神圣的存在。该河后来作为赞歌中的女神,至今仍受世人崇拜。人们对女神萨拉斯瓦蒂的信仰从吠陀时代开始,一直持续至今,历史悠久绵长。比较有名的女神还有杜尔迦、迦梨、拉克希米等,但她们都是后世才产生的。

布瑞哈斯帕提——祈祷之神。人们因为坚信祈祷的语言具有能够控制事物、左右神意的力量,所以就将祈祷的语言也神化了。该现象和人们认为火和酒里面蕴含神力的想法是一致的。祈祷之神最初也不是什么重要的神,到后世地位才扶摇直上。奥义书哲学中将至高无上的神的名字命名为“婆罗门”,就是这种想法的体现,佛教也没有反对这种想法[9]。在后世的往世书文学中,祈祷之神成为三位一体主神中地位最高的一位,甚至还演变为宇宙的创造者。

普鲁沙——金刚之神。普鲁沙是最原始的,拥有千首、千眼、千足的不死之人。金刚之神后来成为了宇宙大精神[10]的典型代表而备受世人关注。关于金刚之神的赞歌还成为了种姓制度萌芽的标志。现将关于金刚之神的赞歌翻译如下。《梨俱吠陀》第十卷第九十首赞歌中写道:

包含宇宙大精神的普鲁沙,

有千首、千眼、千足,

他从左右包围了大地,

却未超过他一个手掌的距离。

他就是这个宇宙,

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事物。

他就是永恒的主宰者。

他的四分之一构成了一切众生,

他的四分之三是天上永恒的存在。

拥有普鲁沙之名的他生出了遍照者,

而遍照者又生出了普鲁沙。

对于普鲁沙,神和人都献上祭品,

感谢普鲁沙为自己做出的牺牲。

当他们分解普鲁沙时,又是怎么分的呢?

他的嘴变成了什么?他的两臂?

他的双腿?他的两足呢?

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

他的两臂变成了刹帝利,

他的双腿就是吠舍,

从他的两足又生出首陀罗。

萨拉斯瓦蒂

迦梨

拉克希米

布瑞哈斯帕提

这首赞歌是种姓制度萌芽的表现,其中还蕴含着泛神论倾向。

布瑞哈斯帕提神和普鲁沙神与之前提到的诸神有着截然不同之处。之前的神都是由具体的实物神化而来的,而这两位神则来自于抽象事物的神化。因此可以推断出,这两位神是后来才产生的。这两位神相对来说是比较新的神。简言之,吠陀时代初期,人们对于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物要么害怕,要么崇拜。受外界的影响,人们信仰的中心经常会发生变化。后来随着精神层面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伐楼那神看穿人心的能力感到恐惧,所以对其肃然起敬;折服于因陀罗神的威严,所以举行祭祀活动反省自身的行为。人们的精神层面由此转向沉着内省,因此才产生了对上述两位抽象化的神品格的憧憬。

第5节 对待神的态度

以上对雅利安人在五河时代主要崇拜的诸神做了介绍。雅利安人对待诸神的态度,是一边对诸神表达最虔诚的信仰,一边祭拜和歌颂诸神。这是不争的事实。通过祭拜诸神,人们祈求获得家畜、土地和长寿;通过歌颂诸神,人们祈求能够杀死敌人,或将敌人赶出自己的领地。换言之,雅利安人不是被动地服从于神,而是坚信凭借自身的力量能够左右神意。这就是他们对待神的态度。尽管如此,雅利安人还是受天地的神秘庄严震撼。歌颂诸神中的某一位时,他们就好像完全忘记其他诸神的存在一样,用尽满腔的热忱将这位神当作至高无上的存在来膜拜。所以在歌颂地位高的神的时候,吠陀中的赞歌总是将他当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譬如,因陀罗神是高于神和人的存在;苏摩神是天地之王,是万物的胜利者;伐楼那神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者,是诸神和人类的王;阿格尼神则是诸神中最有力量的神,任何事物都无法靠近他那充满力量的炽热火焰等。所以,某位古仙人通常都只对其中一位神表达崇拜之心,并将该神当成唯一的存在。学者们在考虑应该如何对这种史无前例的单神崇拜命名的时候,总是深感困惑。麦克斯·穆勒称其为“更替神教”。

第6节 怀疑思想的起源

随着时间的流逝,僧侣们开始思考诸如宇宙的秘密、未来的命运这样的大问题。思考的结果是产生了存在至高无上神的想法。至高无上神是高于自然神、统治自然神的存在。在世人发现至高无上神的种种力量后,至高无上神就以各种不同的名字,受到世人的崇拜。他全知全能的神力在各个方面都有展现。而且人们还试图用至高无上神的理论来解释创造天地的秘密。这是雅利安民族第一次尝试对该类问题做出解释。就这样,《梨俱吠陀》中关于宗教的研究开始从自然、自然神以及自然现象的崇拜过渡到对创造天地的秘密的探求。这在《梨俱吠陀》第十卷中有体现。这个部分非常有名,翻译如下:

当时既没有“有”,也没有“无”,

既没有天,也没有地。

什么东西覆盖着?

是不是不坏的深水?

当时没有死,也没有不死,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东西。

起先宇宙没有界限,

全部都是不坏的深水。

在广袤天空的围绕之处,

他因冥想之力而生。

这里因欲望而生。

这就是创造的源泉。

智者们在心中以智慧探索,

在“无”中发现了“有”之联系。

这里还产生了一股力量,

这创造是从哪里来的?

谁才真的知道这一秘密?

诸神们是在这一创造之后才出现的?

因何而生?

谁才知道这个秘密呢?

这创造是从哪里出现的?

只有在天上统治这个世界的他,

才知道,或者他也不知道。

由此可见,僧侣们已经意识到有和无的对立,以及诸神也是被创造出来的。更进一步来说,万物都起源于这不存在有和无的原始的混沌世界。在混沌中,先是有了冥想和欲望,并以冥想和欲望为动力产生了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就是万物的萌芽。最后,在对是否有人知道这一创造过程的问题上保持怀疑的态度,这其实就是关于宇宙的唯心主义泛神论思想的表现。起源于神话的宗教选择了与该神话相关的哲学的发展道路,并成为后世大放异彩的各派哲学的起源。

《梨俱吠陀》中还有章节对人类力量的渺小发出感叹:单凭人类的力量不仅不能感知可见世界的宏大,对神秘的不可见世界更是一无所知。该部分出自《梨俱吠陀》第十卷,也很有名,翻译如下:

起先出现了金胎,

他生下来就是万物的主人。

他创造了大地和天空。

他赋予万物生命和力量,

诸神们都要听从他的命令;

他的藏身之处永恒不灭,

他的影子就是死。

他的力量时而沉睡时而觉醒,

他是世界万物的主宰。

他支配着所有人和动物。

因为他,天辽阔,地坚硬,

因为他,天,不,应该是最高的天才得以撑起,

因为他,才有了光明和空气。

赋予诸神生命,

用充满力量的眼睛,

环视着富含水气的混沌,

他是力量的源泉,

他是人类祭祀的缘由,

他是凌驾于诸神之上的唯一的神。

这位神到底是谁?

我们应该向哪一位神供献祭品?

以上对《梨俱吠陀》中关于宗教的部分做了详尽的描述。值得注意的是,后世作为印度宗教精髓的三位一体的思想、轮回的教理以及种姓的区分都没有在这本书中出现。发现三位一体思想的时间要更靠近后世;轮回思想的萌芽要在下一个时代的《爱达罗氏森林书》中才出现;种姓的思想也被认为是在下一个时代才形成。如前文所述,《梨俱吠陀》第十卷中关于普鲁沙的章节正是种姓思想萌芽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雅利安人在印度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然对曾居住过的北方故乡念念不忘。北方的故乡住着诸神和古仙人。人们在那里能够听到来自天上的歌谣。印度人认为,高高的天上有极乐净土,那里聚集着诸神和古代的英雄,亲切和勇敢的人也都在那里,享有永久的和平与宁静。印度人的脑中总是会闪现这样的画面:北方的故乡才是他们心中的理想国度。

第7节 古仙人

吠陀时代既没有寺庙,也没有进行祭祀的固定场所,连神像都没有。各家的一家之主都亲自制作祭火,并往圣火里洒神酒,以此来向上天祈求家人的幸福和无尽的财富,希望能够逢凶化吉,长命百岁,还希望能够征服当地的原住民。当时还没有婆罗门,也不盛行森居苦行之风。当时的仙人和一般人一样,拥有家人和财产。他们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放下犁和锄头,拿起剑保护神赐的文明。因此,各家的一家之主都身兼僧、士和农这三个职责。其中自然不乏特别擅长唱歌,又精通祭祀仪式的人。到了这个时代的末期,以此为职业的僧侣就出现了。他们名利双收,深得王族的尊敬,并获得了丰厚的布施。这些人中又出现了精通各种祭祀仪式,并拥有突出作词写歌能力的人。他们更是被赐予了锦衣玉食和万贯家财。现存的赞歌都是后人将各家代代相传的诸仙的作品收集而来的。现将《梨俱吠陀》全十卷的作者名字列举如下:

第一卷:多名仙人合著;第二卷:格里萨摩闼著;第三卷:毗奢密多罗著;第四卷:婆摩提瓦著;第五卷:无名氏著;第六卷:巴拉瓦伽著;第七卷:婆悉多著;第八卷:卡瓦著;第九卷:鸯耆罗著;第十卷:多名仙人合著。

毗奢密多罗与诱惑他的女神

如上所述,十卷有八卷都只冠以一位仙人的名字。人们一般认为这八卷应该是收集了属于同一个家族的多名仙人的作品,他们以家族的名义作词写歌。所以用流派的名字来称呼他们比较合适。这些仙人中,又以毗奢密多罗和婆悉多最为优秀。他们同时受到大善见王“sudas”的赏识。一山不容二虎,毗奢密多罗和婆悉多间存在很多争论。分别继承了这两位衣钵的派系也都各执己见,继续不停地争论。该矛盾还曾一度发生激化。后世认为婆悉多属于婆罗门“brahmana”,而毗奢密多罗则属于刹帝利“kshatrya”。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并没有这样的种姓区别。后世的《鱼往世书》“matsya purana”中认为《梨俱吠陀》的仙人总数是九十一人,其中包含僧侣、将士和平民。由此足以反证,当时并没有种姓的区别,赞歌是雅利安人共通的东西。也许当时的古仙人又可以分为神仙、僧仙和帝仙[11]。但该说法还没有得到认可。当时的仙人既是僧侣,又是士兵,有时还是平民。由这些古仙人写出的《梨俱吠陀》可谓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宝典。

第4章 社会生活

第1节 种姓未分

吠陀时代的印度版图北至雪山,西以苏莱曼山脉为界,东至沙罗室伐底河,往南估计延伸至大海。这就是当时的整个印度。至于其他地方,世人还不知道。有时,会有冒险者勇往直前深入恒河和亚穆纳河流域。但在《梨俱吠陀》的记载中,五河[12]这个名字出现的次数最多,而恒河和亚穆纳河的名字全书只出现了两次。雅利安人在旁遮普地区定居后,根据地势自然形成了五个部落。形成当时这五个部落的农牧民族创造的灿烂的印度文明,后来凭借着五个部落的文物为世人所知。那么在社会和家庭方面,这些民族日常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呢?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农牧民族中不存在后世认为不自然的等级制度,也没有束缚人民的不健全的教条。在当时,人们可以自由地吃肉,认为航海是一件光荣的事;仙人也不必过着森居苦行的生活。广义上来说,一家之主就是仙人,他们在自己家中祭拜神明,献上赞歌。他们的妻子则紧随其后辅助仪式的进行。这些一家之主中有一些特别擅长作词写歌、精通大型祭祀活动。当有特别重要的祭祀活动时,王公贵族们就将这些人招来主持祭祀活动,并给他们重赏。人们就称这些人为大仙人。虽然人们称这些人为大仙人,但大仙人并没有成为种姓的一种。而且这些人作为世俗之人,拥有妻儿财产,有时候还要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儿财产拿起武器。当时的武士和仙人毫无区别。通观整本《梨俱吠陀》找不出半点种姓区别的痕迹。印度的种姓问题是极其重要的,笔者会不厌其烦地做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上是从消极的角度对种姓问题做了说明。如果从积极的角度进行阐述的话,各种证明也有不少。后来代表种姓的词“varna”最初是“颜色”的意思,主要用来区别白人和黑人。现在没有一个词专门用来指代雅利安人里的白人。刹帝利这个词当年只表示“强大”,一般只适用于形容诸神。代表婆罗门的“维富罗”这个词也只表示“贤明”的意思,只用于形容诸天神。婆罗门在任何情况下只表示“作歌者”的意思,完全没有其他含义。类似的例证有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下面这一节的内容。一个仙人这样祈祷道:

看,我是作歌者,

我父亲是医师,

我母亲忙推磨。

我们都从事不同的工作。

就像牛在牧场里自由地吃草一样,

我们也为了财产而祭拜您。

苏摩酒啊!

快朝着因陀罗神流去吧。

我们可以看到,父亲是医师,母亲是磨谷者,他们的孩子却是作歌者。通过这点完全可以证明当时还没有种姓的区别。后世的往世书,费尽苦心对这四种种姓的由来做出诠释。这些书为了说明一个人既可以是战士,也可以是作歌的仙人,虚构了好多奇妙的神话。我们暂且不管这些构思的文学价值,从事实来看,这样做根本就是一件徒劳无功的事。在四种种姓出现前,一个人既是战士又是作歌者,这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在这点上,梵学泰斗麦克斯·穆勒、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韦伯和鲁道夫·冯·罗特三人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

种姓制度下的两个阶层

第2节 女子

当时的女子协助丈夫准备祭品,进行祭祀活动,祈求死后能够一起登天。她们用臼和杵捣出月树的汁并用毛制的滤器过滤,从而制作出神酒。一般的女子只是协助丈夫进行祭祀,不过,其中也不乏受过教育,且能够咏诵赞歌的女子。这些女子则和男子一起参加祭拜仪式。当时并不存在女子不能接受教育的规定。蒙面的已婚妇一样可以和社会接触。譬如,有一位女子叫毗婆罗。身为女性的她创作赞歌,参加祭祀活动,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当时不存在女子必须结婚的宗教制约,所以也有女子选择不结婚而留在父母身边。结了婚的女子就要像乌莎斯一样,一大早起来做家务,并做好丈夫出门工作需要的一切准备。简而言之,女子就是要顺应自然,解决自己生活上的问题。社会并没有给女子过多的束缚。

第3节 结婚

结婚的时候女子多少有些选择的自由。有些女子选择了自己爱的男子,并同其结婚。当时自选的制度[13]还没有确立,但已经出现了该制度的萌芽。当时,父亲必须对女儿的自选进行严格的监督——这和现在是一样的。还有歌曲歌唱了让自己的女儿穿上美丽的衣裳去和男子约会的场景。人们结婚的时候一般要向婚姻之神毗婆薮祈福。结婚当天,父亲先要将女儿献给苏摩、乾闼婆[14]和阿格尼这三位神,然后才能让女儿出嫁。与此同时,男子则要祈求造物主赐给自己子嗣,对阿厘耶门神发誓要和妻子白头偕老,向因陀罗神祈求幸福能够降临到妻子和子女身上。就这样,男方以全身心的爱迎接新娘入门。另外,当时还没有结婚一定要将头发中分的习俗。

和古代的其他国家一样,印度王公贵族之家也盛行一夫多妻制。印度早期没有一夫多妻制。通过后世流传的赞歌中妻妾间互相咒骂的内容来看,一夫多妻制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在吠陀时代的后期。越接近该时代的末叶,一夫多妻制普及发展的程度就越高。

现在人们不允许寡妇再婚,但很明显在当时是允许的。娶了寡妇的人叫didhishu,再嫁的人叫parapurva,再婚老婆生的儿子叫paunarbhava。通过现存的这些单词来看,毫无疑问当时是允许再婚的。贞妇的风俗是到近代才产生的,在古代完全找不到踪迹。所谓贞妇,是指在火化亡夫时,要被一同扔进火中陪葬的妇女。该现象可能是出于对吠陀中关于火葬的赞歌中一个单词的误解。不法的僧侣将该误解当作真理,结果让无辜的人惨死。这真的是件叫人痛惜的事。

夫妻如果没有生儿子,那么所有的遗产都要传给孙子。如果有一男一女,男子就负责祭祀祖先,同时获得遗产。而女子因为要嫁人,所以不得参与遗产的分配。这就是后世风俗的萌芽。即男尊女卑的社会,儿子继承家业,祭祀祖先;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就将所有的遗产都传给孙子。有证据表明,在无子嗣的情况下,人们还可以收养男孩。因为有赞歌提到:别家的小孩能够带来幸福,长大后要让他回到原来的家,绝不能占为己有。这就是后来收养法的起源。

第4节 死者

当时处理死者的方式有火葬和土葬两种。不过,后来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火葬。因为火葬实际上是区别白人和黑人的一种方式。野蛮的原住民将尸体掩埋于土中,并在土上立上石碑。而雅利安人则和希腊民族、罗马民族一样,认为火葬是最为严肃的方法[15]。雅利安人相信一个人出生后接受宗教仪式的洗礼能够获得第一次重生;死后通过火葬可以让灵魂从污秽的肉体中分离出来,获得第二次重生,继而进入第三生。这样才是完整的一生。火葬时,朋友们从四周将死者围起来,口中默念:眼睛归于太阳,呼吸化作风,四肢回归到来时的土、水、草、木中去。雅利安人相信借助火的力量,可以让不死的灵魂前往正义之国。当时轮回的思想还没有形成。围绕死者的朋友们都坚信死者一定能够前往幸福的国度,并与祖先再次相会。所以他们是唱着赞歌欢送死者的。此外,死后就要独自踏上旅途,这时就需要有引路使者,即掌管死亡的阎摩的使者——徘徊在人间的那两条狗。吠陀时代,人们相信人死后应该要前往祖先的国度,这也可以说是人生前的任务。该任务就是有必要相信神、祭拜神。因此,祭祀活动之所以有必要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幸福,也是为了死后的幸福,更是为了祖先的幸福。畜牧时代,随着一家之主权力的不断壮大,形成了祭拜祖先的风俗;到了吠陀时代,尽管时代不同了,但人们在听从僧侣的话祭拜诸神的同时,依然保留着祭拜祖先的旧风俗。当时的善和恶是极其原始的概念。祭拜诸神,救济僧侣,就是善;反之则为恶。结果是善人死后得以升天,恶人则无法升天。道德的观念、因果报应的思想还未脱离物质的范畴。当时的人们似乎还未产生诸如无形的功罪之类的想法。

第5章 社会概述

第1节 农业

古代雅利安人以农业为主。《梨俱吠陀》中有不少事例可以证明这一点。雅利安人完全不同于突雷尼民族。突雷尼民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突雷尼代表的就是“迅速移动”的意思。而雅利安民族的雅利安则是“耕作者”的意思。雅利安人以胜利者自居,称呼自己为“arya”,以此将自己和蛮族区分开来。从种姓的角度来命名的话,这个时期早就有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区别。吠陀中关于祭拜田园之神的赞歌,很大一部分都是关于农事活动的,抒发了雅利安人天生热爱农业的情感。后世文学中,再也没有作品表达对田园生活的憧憬了。

第2节 畜牧

关于畜牧的赞歌没有农业的多。畜牧方面,雅利安人崇拜的神是普善。普善原指太阳,从畜牧业的角度来看,人们将普善看作是保护雅利安人迁移的神。普善因此受到世人的赞颂。雅利安人自从定居旁遮普后,就不再过从前那样寻找水源和草地的游牧生活。他们关于畜牧的赞歌似乎都是为了追忆往昔。

第3节 贸易和交通

吠陀本来就是关于神的赞歌,没有关于贸易和商业的内容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其中也有提及关于买卖成交及高利贷的内容。当时似乎已经有了流通的货币,但还没有资料表明已经出现铸造的钱币。另外,赞歌中还有涉及水路运输的内容。至于这里的航路是指海还是河,虽然已经无从考证,但应该是指河。通晓航路的神是伐楼那。伐楼那原来是天上的神,后来变成了水神。此外,吠陀中还有人们在船只遇难时向阿须云神寻求救助的赞歌。

第4节 家畜

现在雅利安人驯养的动物全部都是当时人们曾使用过的动物。其中,军马是雅利安人在和黑色蛮族战斗时最有用的动物。因此雅利安人也将军马当作崇拜的对象,并赋予军马“dadhika”之名。战时,大象也作为大王的坐骑。吠陀中也有关于大王和军师一同坐在大象上的赞歌。但雅利安人并没有让大象参加战斗。其他家畜如牛、羊、狗等早就被驯服并为人所用。当时家畜作为主要的财产,还能用于贸易活动。战争这个词一开始是“希望得到牛”的意思。当时的雅利安人虽然以农业为主,但有时也会带着家畜到处迁徙。

被驯服的大象

第5节 工艺

当时的雅利安人有布料,也有毛皮。他们有人造的车,有铁工、铜工、木工、理发师,还有其他技术工匠。在铁质的器具、武器、黄金装饰品方面,雅利安人都有了显著的发展。赞歌中不仅提到了盔甲、金色的头盔、盾、矛、手斧、剑、弓箭、箭服、战车和军鼓等各式武器,还提到了金制的马装、金首饰、宝玉、腕饰、踝饰、胸甲、金冠等。毋庸置疑,当时的军事装备、武器、装饰等工艺水平已经非常高了。此外,从铁城、石市等单词的存在来看,可以得出人们将铁、石应用于建筑中的结论。通过有使用千根柱子造的房子来看,雅利安人当时的建筑一定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雕刻方面,没有找到可以确定当时雕刻水平的遗迹。考古学家仍然没有找到能追溯到佛教时代的雕刻作品。

第6节 军事

雅利安人进入旁遮普后,赶走了原先居住在此的蛮族。不过当时蛮族并没有俯首称臣,甘受蹂躏。因为敌不过骁勇善战的雅利安人,蛮族放弃了平原的土地,在周围的山地安营扎寨。他们伺机截断雅利安人的交通要道,掠夺财物;出其不意地攻击雅利安人的村落;妨碍雅利安人的祭祀活动,污蔑诸神。诸如此类的事屡屡发生。但蛮族没有留下任何古代遗物。我们要了解他们当时的状况,只能通过研究获得胜利的雅利安人流传下来的文献。印度白人和蛮族黑人间似乎进行了长年累月的激战。白人虽然憎恨黑人,鄙视黑人,但也害怕他们的攻击。所以印度有很多赞歌是向因陀罗、阿须云等诸神祈求能够歼灭蛮族的。这些蛮族中出现了勇士奎师那,而白人这边则出现了最后的胜利者库萨。经过长期的斗争,雅利安人才将旁遮普纳入到自己的版图。所以雅利安人十分厌恶和痛恨蛮族黑人。白人将黑人看作是乱叫的狗,看作没有舌头的民族[16],看作猪狗不如的畜生。所以将黑人统统杀掉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胜者对败者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另一方面,黑人始终敌不过骁勇善战的白人,他们特别害怕白人的军马。原先住在该地的黑人蛮族逃跑的逃跑,被杀的被杀。渐渐地整个旁遮普都成为了雅利安人的领土。黑人中除了逃跑和被杀的,还有一些黑人对雅利安人俯首称臣,甘愿为奴为婢。就这样,雅利安人完成了向东的扩张。蛮族分裂为白人化和非白人化两个部分。因为白人总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所以他们就像其他获得胜利的民族一样,自信心膨胀,同时对自己的神表示崇拜,觉得自己的神要比黑人蛮族的神来得优秀。该自信心成为了雅利安人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以上对印度不同人种间的战争做了介绍。其实属于同一种族的白人间也存在内部的冲突。大善见王威震四方。其他十个部落的白人都对他嫉妒不已。据说这十个部落的白人曾联合起来对付大善见王,后来大善见王反而将他们统统收服。大善见王不仅凭借一己之力平息了内乱,还大力保护文学和宗教。因此,当时的大仙人婆悉多和毗奢密多罗就是在大善见王的保护和厚遇下,才得以留下千古流传的巨作。当时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凭借武勇建立国家的时期。时势造就英雄,英雄不仅打败了黑人蛮族,还吞并了临近的其他部落。所以酋长们都祈求自己能够百战百胜;仙人们也祈求酋长们能够生出打败敌人并取得胜利的子嗣。当时的白人是以武立威的。其他几个部族的酋长也都是凭借自己的手脚闯出一番事业,保护自己的家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当时的酋长主要通过世袭制产生,有时也采用民主选举制选举。

奎师那

婆悉多阿伦达蒂

注解:

[1] 指下文中的空中之神因陀罗。——译者注

[2] 吠陀是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500年间,印度编纂的一系列宗教文章的总称。“吠陀”这两个字是“智慧”或“知识”的意思。吠陀文学由三部分组成:赞歌、神传和奥义。吠陀一般特指赞歌的部分。——译者注

[3] 或一千零一十七,或一千零二十八。——原注

[4] 印度的富饶主要是依靠降雨,所以雨神后来成为了最受世人崇拜的神。降雨只不过是发生在天空中的各种自然现象中的一种。气候的不同,会导致各地区处于最高地位的神的不同。——原注

[5] 阿须云,其意为“骑士”。——译者注

[6] 邪恶势力(译者按:帕尼族是《梨俱吠陀》中提到的一个部族)。——原注

[7] 此处指代“光明之神”。

[8] 曙光(译者按:sarama是因陀罗神养的雌犬)。——原注

[9] 记录祭祀仪式的部分被称为梵书,也就是婆罗门书,执行祭祀仪式的僧侣也被称为婆罗门。这里将至高无上的神也命名为“婆罗门”,就是人们认为祈祷的语言里也是有神力的表现。——译者注

[10] 宇宙最初是一片混沌,在这混沌中,逐渐产生了意识,就是所谓的宇宙精神,即普鲁沙。——译者注

[11] “神仙”指古仙人,“僧仙”指僧侣中的仙人,“帝仙”指刹帝利中的仙人。——译者注

[12] 五河相当于上文提到的旁遮普地区。——译者注

[13] 自选是指在古印度,适婚年龄的少女可以从求婚者名单中自由选择一位男性作为自己未来的丈夫。——译者注

[14] 香神或乐神。——原注

[15] 在波斯,因为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他们习惯采用风葬。——原注

[16] 意为没有语言。——原注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