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李白选集

蜀道難[1]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噫吁嚱[2]!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注釋】

[1]蜀道難:南朝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四〇列於《相和歌辭·瑟調曲》,並引《古今樂録》曰:“王僧虔《技録》有《蜀道難行》,今不歌。”又引《樂府解題》曰:“《蜀道難》,備言銅梁、玉壘之阻,與《蜀國絃》頗同。”宋本题下注:“諷章仇兼瓊也。”此乃宋人編集時所加的夾注。認為李白寫此詩是諷刺章仇兼瓊。其實,章仇兼瓊天寶初為劍南節度使兼益州大都督府長史,並無據險跋扈之事;且李白有《答杜秀才五松山見贈》詩曰:“聞君往年游錦城,章仇尚書倒屣迎。飛牋絡繹奏明主,天書降問回恩榮。”“章仇尚書”即指章仇兼瓊,説明李白對此人很有好感。故謂此詩“諷章仇兼瓊”説不可信。

[2]噫吁嚱:歎詞。宋庠《宋景文公筆記》:“蜀人見物驚異,輒曰‘噫吁嚱’,李白作《蜀道難》,因用之。”吁嚱,咸本校:“一作嚱吁。”吁,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呼”,《又玄集》作“嘻”,《唐文粹》作“嘘”。

以上第一段。《唐宋詩醇》云:“二語通篇節奏。”

蠶叢及魚鳧[3],開國何茫然[4]!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烟[5]。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横絶峨眉巔[6]。地崩山摧壯士死[7],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8]。

【注釋】

[3]蠶叢、魚鳧:傳説中古蜀國的兩個君主名。揚雄《蜀王本紀》:“蜀王之先,名蠶叢、柏灌、魚鳧、蒲澤、開明……從開明上至蠶叢,積三萬四千歲。”

[4]何茫然:多麽模糊。茫然,混沌不清貌。

[5]“爾來”句:爾來,從那時以來。四萬八千歲,極言歲月悠久,非實際數字。不,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又玄集》作“乃不”,《樂府詩集》作“乃”。秦塞,猶秦地,指今陝西西安一帶。塞,山川險阻處。通人烟,指互相交往。此句表明詩中所謂蜀道,是指蜀至秦的道路。古蜀國本與中原不相交通,戰國時秦惠王滅蜀(前三一六),蜀地始與秦地交通。

[6]“西當”二句:太白,山名,又名太乙,秦嶺主峰,在今陝西眉縣南。冬夏積雪,望之皓然,故名太白。因在長安之西,詩人立足於長安,故云“西當”。鳥道,僅能容鳥飛過的通道,形容山峰極其高峻。可,宋本作“何”,據他本改。横絶,横渡,跨越。峨眉,山名,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有山峰相對如蛾眉,故名。二句謂只有鳥可以從太白山間的鳥道横飛到峨眉山頂。

[7]“地崩”句:《華陽國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許嫁五女於蜀。蜀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攬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時壓殺五人及秦五女,并將從,而山分為五嶺。”

[8]“然後”句:天梯,喻高險的山路。石棧,在峭壁上鑿石架木築成的通道,即棧道。相,宋本作“方”,據他本改。鉤連,銜接。鉤,《又玄集》作“勾”。

以上第二段,寫蜀道的來歷。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9],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10]。黄鶴之飛尚不得過[11],猨猱欲度愁攀緣[12]。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13]。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14]。

【注釋】

[9]“上有”句:六龍回日之高標,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又玄集》、《唐文粹》作“横河斷海之浮雲”。六龍回日,古代神話中日神御者羲和每天趕着六龍所駕之車,載着日神在天空從東往西。見《初學記》引《淮南子·天文訓》注。高標,指蜀道上成為標誌的最高峰。此句為仰視,極言山高,六龍也只能拖着日神的車由此轉回。

[10]“下有”句:《文苑英華》作“逆折衝波之流川”。衝波逆折,指激浪衝撞巖石而逆流。回川,迴旋的川流。此句為俯視,寫谷深水急。

[11]“黄鶴”句:《又玄集》作“黄鶴之飛兮上不得”。得,宋本校:“一作過。”《唐文粹》作“能”。過,宋本無“過”字,據他本補。黄鶴,善於高飛之鳥,即黄鵠,古書中鶴、鵠二字通用。

[12]“猨猱”句:猨猱,指身體便捷、善於攀援的猿類動物。緣,一作“援”,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又玄集》作“牽”。

[13]“青泥”二句:青泥,嶺名。《元和郡縣志》卷二二興州長舉縣:“青泥嶺在縣西北五十三里(今甘肅徽縣南,陝西略陽縣北),接溪山東,即今通路也。懸崖萬仞,山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青泥嶺。”盤盤,盤旋曲折貌。百步九折,形容山路曲折盤旋,轉彎極多。縈巖巒,環繞着山峰巖巒。

[14]“捫參”二句:捫,摸。歷,越過。參、井,兩星宿名。古代天文學者把天空中星宿的位置和地理區劃相對應,並以天象卜地區吉凶,叫做分野。參宿是蜀分野,井宿是秦分野。撫膺,撫摸胸脯。撫,《又玄集》、《唐文粹》作“拊”。膺,胸脯;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文苑英華》作“心”。

以上第三段,描繪蜀道之艱險。

問君西游何時?畏途巉巖不可攀[15]。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16]。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17]。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顔[18]!

【注釋】

[15]“問君”二句:西游,成都在長安西南,故自秦入蜀,可稱西游。何時,一作“何當”,意同。畏途,令人害怕的險路。畏,《又玄集》作“長”。巉巖,峥嶸高峻的山石。

[16]“但見”二句:號古木,在枯樹上悲鳴。古,《樂府詩集》作“枯”,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石”。雌從,一作“從雌”,又一作“呼雌”,《唐文粹》作“雌呼”。林間,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花間”。

[17]“又聞”二句:子規,鳥名,即杜鵑。蜀中最多,相傳古蜀國王杜宇,號望帝,死後魂魄化為子規。春暮即鳴,夜啼達旦,啼聲悲淒,似説“不如歸去”。夜月,一本無“夜”字,《文苑英華》作“月落”。瞿蜕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以此二句十字斷為五言二句。

[18]凋朱顔:青春的容顔為之變老。凋,凋謝。朱顔,紅顔,指年輕人的容顔。

以上第四段,渲染蜀道的陰森氣氛。

連峰去天不盈尺[19],枯松倒挂倚絶壁。飛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20]。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21]?

【注釋】

[19]“連峰”二句:連峰,連綿的山峰。去天不盈尺,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入烟幾千尺”,《又玄集》作“入雲幾千尺”。

[20]“飛湍”二句:飛湍,飛濺的激流,指瀑布。瀑流,瀑布,與“飛湍”同義。瀑,宋本作“暴”,據他本改。喧豗(hui),喧鬧聲。砯(ping),水擊巖石之聲,此用作動詞,撞擊。宋本作“冰”,據他本改。後句謂激流衝擊山崖發出的轟響在千山萬壑間回蕩,聲如雷鳴。

[21]“其險”二句:一本無“也”字。若此,一作“如此”。嗟,感歎聲。胡為,何為,為何。

以上第五段,直接描繪蜀道險峻,並對西游者表示關心。

劍閣峥嶸而崔嵬[22],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23]。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24]。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25]。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26]!

【注釋】

[22]“劍閣”句:劍閣,今四川劍閣縣東北大劍山、小劍山之間的棧道,為三國時諸葛亮率衆所開。後成為秦蜀間的一條主要通道,為歷代戍守要地。唐代於此設劍門關。峥嶸、崔嵬,皆高峻貌。

[23]“一夫”四句:語本晉張載《劍閣銘》:“一夫荷戟,萬夫趦趄。形勝之地,非親勿居。”匪,同“非”。四句意謂劍閣形勢險要,若非親信防守,一旦叛變,將會發生像豺狼吃人那樣的禍患。萬夫,宋本作“萬人”,據他本改。匪親,《又玄集》、《唐文粹》作“匪人”。

[24]“朝避”四句:懸想叛亂發生後的情況。猛虎、長蛇,喻據險叛亂者。吮,吸。虎,《又玄集》作“獸”,乃避唐人諱改。

[25]“錦城”二句:錦城,成都。錦官城的簡稱。故址在今四川成都市南。三國蜀漢時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後人即用作成都的别稱。按: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無此二句。

[26]長咨嗟:長長地歎息。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令人嗟”。

以上第六段,從社會人事寫蜀道之險,勸西游者早日歸家。

【評箋】

殷璠《河岳英靈集》卷上:至如《蜀道難》等篇,可謂奇之又奇。然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調也。

孟棨《本事詩·高逸》: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師,舍於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歎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换酒,與傾盡醉,期不間日。由是稱譽光赫。

王定保《唐摭言》卷七: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業贄謁賀知章。知章覽《蜀道難》一篇,揚眉謂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二:提“蜀道難”,篇中三致意。用“噫吁戲”三字起,非無謂,後人學襲,便成惡道。“西當”二句:好形擊。“地崩”二句:天工人力,四語盡之。“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此中着二語,意本《陽關三疊》。“連峰去天不盈尺”:有“捫參歷井”句,此不必。“枯松”句:一幅好畫。“磨牙”二句:雄語説難住。“錦城”二句:只此十個字,是一篇之主。末二句:言盡意無盡。

劉辰翁曰:妙在起伏,其才思放肆,語次崛奇,自不在言。(《唐詩品彙》卷二六引)

謝榛《四溟詩話》卷一:江淹有《古離别》,梁簡文、劉孝威皆有《蜀道難》。及太白作《古離别》、《蜀道難》,迺諷時事。雖用古題,體格變化,若疾雷破山,顛風簸海,非神於詩者不能道也。又卷二:九言體,無名氏擬之曰:“昨夜西風摇落千林梢,渡頭小舟捲入寒塘坳。”聲調散緩而無氣魄。惟太白長篇突出兩句,殊不可及,若“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迴川”是也。

胡應麟《詩藪·内編》卷二:樂府則太白擅奇古今……《蜀道唯》、《遠别離》等篇,出鬼入神,惝恍莫測。又卷三:太白《蜀道難》……無首無尾,變幻錯綜,窈冥昏默,非其才力學之,立見顛踣。

胡震亨《唐音癸籤·詁箋六》:太白《蜀道難》一詩,新史謂嚴武鎮蜀放恣,白危房琯、杜甫而作,蓋采自范攄《友議》。沈存中、洪駒父駁其説,謂為章仇兼瓊作。蕭士贇注又謂諷幸蜀之非,説不一。按白此詩,見賞賀監,在天寶入都之初,乃玄宗幸蜀、嚴武出鎮之前,歲月不合。而兼瓊在蜀,著功吐蕃,亦無據險跋扈之迹可當此詩。皆傅會不足據。《蜀道難》自是古曲,梁、陳作者,止言其險,而不及其他。白則兼采張載《劍閣銘》“一人荷戟,萬夫趦趄。形勝之地,匪親弗居”等語用之,為恃險割據與羈留佐逆者著戒。惟其海説事理,故苞括大,而有合樂府諷世立教本旨。若第取一時一人事實之,反失之細而不足味矣。諸解者惡足語此?

又《李詩通》卷四:兼瓊在蜀,禦吐蕃著績,無據險跋扈迹可當此詩;而嚴武出鎮在至德後,玄宗幸蜀在天寶末,與此詩見賞賀監在天寶入都初者,年歲亦皆不合;則此數説似並屬揣摩。愚謂《蜀道難》自是古相和歌曲,梁、陳間擬作者不乏,詎必盡有為始作?白蜀人,自為蜀詠耳。言其險,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風人之義遠矣。必求一時一人事實之,不幾失之細乎?

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蜀道難》一篇,真與河嶽並垂不朽。即起句“噫吁嚱,危乎高哉”七字,如累棋架卵,誰敢併于一處?至其造句之妙:“連峰去天不盈尺,孤松倒挂倚絶壁。飛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每讀之,劍閣、陰平,如在目前。又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不惟劉璋、李勢恨事如見,即孟知祥一輩亦逆揭其肺肝。此真詩之有關係者,豈特文詞之雄!

沈德潛《唐詩别裁》卷六:筆陣縱横,如虯飛蠖動,起雷霆乎指顧之間。任華、盧仝輩仿之,適得其怪耳,太白所以為仙才也。

按:此詩寓意歷來衆説紛紜。宋本題下注“諷章仇兼瓊”,胡震亨已辨明章仇兼瓊無據險跋扈之迹,故不可信。唐范攄《雲溪友議》卷上、《新唐書·嚴武傳》皆謂:嚴武鎮蜀,時杜甫在蜀中,房琯亦為屬下刺史,李白寫此詩為房、杜危之。蕭士贇《分類補注李太白詩》則謂諷玄宗於安禄山亂時幸蜀之非計。今按嚴武鎮蜀在肅宗上元二年(七六一),玄宗幸蜀在天寶十五載(七五六),而李白此詩早收入天寶十二載(七五三)結集之《河岳英靈集》,可證以上二説之非。胡震亨《李詩通》、顧炎武《日知録》謂“即事成篇,别無寓意”;近人詹鍈謂送友人入蜀。然此數説又未盡達此詩之意。無寓意,送友人入蜀,何以將蜀道寫得如此艱險?今按:陳陰鏗《蜀道難》末二句曰:“蜀道難如此,功名詎可要!”可知《蜀道難》此題原來就有功業難求之意。中晚唐之際的詩人姚合《送李餘及第歸蜀》詩曰:“李白《蜀道難》,羞為無成歸。子今稱意行,蜀道安覺危?”可知唐人認為李白寫《蜀道難》,是寓有功業無成之意的。正如《行路難》寓有仕途艱難之意一樣。孟棨《本事詩》和王定保《唐摭言》記載《蜀道難》被賀知章贊賞,皆稱“李白初自蜀至京師,舍於逆旅”,“名未甚振”,當即指出蜀未幾、初入長安之時。李白初入長安,為的是追求功業,結果却無成而歸。由此證知,此詩當是開元年間初入長安無成而歸時,送友人而寄意之作。詳見拙著《李白叢考·李白兩入長安及有關交游考辨》。全詩七言為主,又有三言、四言、五言、九言、十一言,隨着感情起伏變化而長短錯落。詩中將豐富的想像,奇特的比喻,驚人的誇張,奔放的語言,磅礴的氣勢融匯一體,形成雄奇飄逸的風格,使舊題樂府獲得了嶄新的生命,表現出詩人傑出的藝術才能。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