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四分律钞简正记卷第十二(从九十中三十一戒毕随戒篇)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吴越国长讲律临坛赐紫清凉大师景霄纂

背请戒。缘中辨施粥。诸记多说不着。今依大德。引僧祇律。都有四人。一佛初成道时。难陀䟦罗二女。施香蜜乳粥。二在阿那频国。沙㝹长者。施稠粥。三毗舍佉母。四难陀母。四缘中。上二未有咒愿文。第三毗舍佉母施粥时。佛便说偈也。偈云。持戒清净人。所奉此明所。施田诤堪消。物供也恭敬。随时以粥施。此明能施心净十利饶益。于行者。此总标数也。色(一)力(二)寿(三)乐(四)词清辨(五)。宿食(六)风除(七)饥(八)渴消(九)。更有大小便通适。略而不说。成十也。上依法宝。科此十利。若搜玄。将色力合为一。却将词清辨。分为二。便云。一者词清。二者辨说。无理甚矣。未可依承。或有云。色力开为二。依法宝词。清辨分为二。依搜玄。若尔并大小便。即有十一利也。违戒疏文。思之。是名为药。佛所说。结前行施。能益于他。若生人天长受乐。明来报也。应者已下结劝施僧。

云施至三十一者。释名牒举钞文(云云)。

云五缘至也者。无因缘者。引律解也。无病及请缘也。然病人苦恼。去则增剧。住则有益。施主体之不生讥故开之。律中不问正食不正食。俱结也。

云不犯等者。若请居士请。大住。我当与食。我等为沙门释子故。设此宿处食。若不得沙门释子。亦当与余人也。此即诸檀越。共请住也。若次第请者。即是各各请也。律云。若儿女姊妹及妇。次第请食无犯。此谓一家多人。为次第请。一家尚开。多家理得。

云展转至三十二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十诵至者。四分名展转食。展前家转至后家。十诵名数数食。僧祇云。处处食也。总一判为背请戒者。谓皆前向后故。大德又释。今云背请。准戒疏意。有二义故。一则道俗通知。二则摄义得尽。答云。展转处处。随名则局也。

云五缘至犯者。无因缘者。谓病施衣功德月等。五随咽犯者。不待饱也。戒疏背请。有四句。初前后俱正提。二前正后不正吉。三前不正后正不犯。四前后俱不正不犯。

云律中至大同四分者。戒疏云。既列二请俱。有背罪。若受请已。自食或食僧食。彼生恼微。不犯背罪。先许后违。但犯吉也。注稠粥亦是者。下文自释也。僧祇等者。彼云有二比丘。各各别受。一家长请。第一比丘语。第二比丘言。长老今日。共到我檀越家食云。其第二比丘。应白自檀越。若不白辄往得。二罪。一不白请家。二犯背请。大同四分者。彼不白请家得提。四分。不白同请人得提。故云大同也。其词曰。大德一心念我某甲。先受某甲请。今有某缘事。欲入某聚落。至某家。白大德知。云又至家者。戒疏云。所以开病者。病人苦恼。施主体之苦也。不形命难济。既非情愿。不作时限。施衣时者。有二利故。一为济比丘。待形施时。不取后须。难得恐非理。乞损业烦他。二谓益施主。衣食两利。俱得反报。又多论云。前家食请。后家衣食。听背无罪。二前家食请。后家衣请。取衣向前家不犯。向前家竟曰不食。违信结吉。三前后俱食。背前犯提。又有三句。前后不食请。听背不犯。二前家食衣。后家单衣如前。第二句说。三前家衣食后家单食。皆前犯提。若一日受众多请等者。此律要须实舍与人。不令施主有虚设费。若准祇五二律。即开心念。假设方便开防背罪。五百问等者。若主人慊代。此约别请。若僧不请。即代得也。不得随病食者。随其所病宜吃。不得何食。或食冷或食热。或食兼恶非病所宜。听背前向后。所便处食也。不得至第四家者。多十二文。开病者背。不至第四家。此律但言。开病者。不堪一坐食。乃至既非情欲。不作时限。并不论数多少。今引他宗。不至第四。恐乖节俭之行。兼涉无穷之过。

云律不犯等者。不正食华果细磨等。食少不足。是殿干饭少。而不饱无请者。既无请处食。今犯何或食已。更得食者。古解云。受前家食已。更受后家食。或容犯足不犯别众(此非解也)。玄云。或一处有前后食。既同一主异食。亦无背罪。必不坏威仪。亦不犯足。案斯一释。[辛/干]犹可。下言不坏威仪。亦不犯足者。此时未制。足食戒。何畏犯足(思之)。

云别众食戒三十三者。释名者。戒疏云。但以能别之人。食处成众。以众别他。不与同味。故众处得罪。若尔所别之处。岂无众耶。答所别之中。一人亦犯。若犯约所别名。众者则𧮤他。能别非众亦犯。今律据能别之人。故云别众。若据理合。云众别食。今从本意故。云云此是所防。

云然。至不集者。先引律中别请。次引初缘。谓今师先于律文中。搜求有几种犯境。七处所明。皆约别请。乃兼缘起别乞。只有二种。又乃文繁难以寻。是以钞主。先永求初缘。贵在易知。后方引也。谓律初缘因。调达害佛。后教阇王煞父。恶名流布。利养断绝。遂则通己五人。家乞食故制戒。制戒之后。诸比丘病。乃至沙门施食。七种别请。皆语请者。云但请三人。我等不得别众。明知。此律只有二也。所以不论不集者。既言但请三人。明知。戒内更有多人。但不满四。食处不成众即不犯。都不论集与不集也。难调人。即调达是。多论明界内不集等者。约其多论。若界有人不集。即成别众。亦名别请别乞。四分之中。体是别众。不论集与不集。多论于此二中。有其集犯。谓僧并坐亦名不集犯。若作遮心界内。无人亦犯。故钞云。亦有别请。别乞不集。僧次即约有容来遮。即成不集。别众无人。不遮不犯。故云亦有不集者。

云今至别者。开两章也。今分三相者。约其当宗。他陪分为三相。一僧次。二别乞。三别请也。各明犯缘者。上三各有别众故。云各明。引证据别者。引其多见。二论证据。三前各有集不集别相也。

云初至犯者。谓上来三相。各有犯缘。今但列僧。次七缘别请。别乞亦有七缘例。取此七所解。但改别请。别乞之名。为异也。

云多至次者。二处设食者。谓于僧界内。别向二处院中。设食此二处。须向布萨处。请一人表请。同或送一分食。表味同其布萨处。不用请送。余二院以常住处。本无别众也。自处不须展转者。二院之中。彼此相望。不用互送。互及请。若聚落界者。谓自然界中。亦有僧次别众。谓二施主。同一自然界中。各设食即打槌。以表不隔。作法同故。若不尔互请一。人又不尔。者互送一分表味同故。不作此三。即是别众。又于此三。不必具足。随一便得故。首疏云。于三事中。但作一事。即得更有异。比丘入等者。谓入作法。自然二界也。更须如前作。三相中一相也。或先僧次等者。谓无是僧次。请来而上二界外。更有清净比丘。入来未曾食遮。不许集即此僧次。变作别请。别请体是别众。若不遮等者。先虽别请。由无遮。约变成僧次。以僧次体非别众。今既不遮。无别众过。即成僧次也。如上等者。谓如上二界。互送互请。辨其作相。如是立法。明其僧次。无界内不集之别众也。

云别乞至故者。四句如下。引证中广说也。同一主故。同时受食犯者。先出论意。谓或四人。同时乞。或各各别乞。各不相知。虽先后而至前家。为受食。同一主故犯。多论无犯者。约散乞。一处聚食。不犯律据一家。并乞共食。便犯云。若别请至犯者。应令作法者。恐此唱。令名为作法。如下自述。若准此言等者。谓准界内。无人亦犯之言也。未假界内不集者。谓若作遮意。未假界内。不集方犯。设使尽集。亦犯次第并坐者。证前别请。虽则同集。还成别众。如有施主。别请四人。共在堂中食。施主但供四人。不与僧同味。亦犯别也。若欲无过。且吃僧家食。一口后食。施主食但成益。食不成别众也。下广证中更明。云准此至俱结者。准僧中并坐。成犯之言。僧次一种。唯局不集者。谓僧次请来。要须界内。有人不集。始犯别众。必无人不犯。别乞别请。体是别众。众不问界内。有人无人。若集不集。但食处成。众皆犯也。

云今至常有者。约缘者。约七种缘也。随相者。随三种相也。通而辨之故。曰总明大德。又解据理。僧次别乞别请。每一相中。皆具此七。三七合二十一缘。今钞虑繁。但向此总科。不更列。故曰总别。问约缘随相。如此总明。意为何事。钞释云。令人已下具也。

云初至上卷者。可知。

云二至种前标中。云总明。今此即是总意也。

云先明至中者。能别僧体也。此体未论四人。但据自行以说也。即是僧次者。体净之僧有别。此僧即应(去呼)僧次。显恶戒非别。不应僧次。以罗汉法请人者。是罗汉。知我明日设会。即降不更一一标名也。

云多论至得罪者。长请日限。即二请也。随意请人。明是别请。大善无过者。既不别请。一切无遮。凡圣普心。何善大也。不能无遮者。谓施为限。不能不遮门。师比丘劝化。施主令唱作法。劝六十腊表。是上座一夏。及沙弥表。极下座从上至下。但得一人。此别请及遮。变成僧次。无遮尽施主请期。并无过也。不作二法者。玄云。初日无遮。是一法唱六十夏。入是二法。不清净罪者。谓提罪也。设有续供。即前唱法。不须更唱者。大德云。此据从初日。相续不断。以说唱法。即许不失。若中间暂停。十日半月。即须已后更唱前法。已坏也。僧房卧具者。谓僧物有限。不许更过理。须唱召来者。共用也。此谓施主。于僧寺中。别请别院。而供养者。故有此文。若在俗家。则无此事。知之。

云若施主至之者。谓一大界。一施设食。堂小坐不足。出外坐者无犯。处虽有异。以食味同故。二处僧祇者。玄云。是法同食别界。虽二处食别。仍同一说戒。以布萨处。是众同之本。无过不布萨处。别彼布萨处。即有过生。须请僧次。一人不然。即送一分食。若不尔者。此僧犯别众罪。若施主别请僧次四人等者。前来且约一界二处。僧祇以论。今或有施主。外请僧次四人。入僧布萨处(此谓人从外来。食在当界也)。或将食入界。别请比丘者(此谓食从外来。僧在当界也)。约此二处。正食之时。界内有僧。不集俱犯别众人。适来文中云。别请僧次比丘者。是别请僧次四人。非谓标名。请一人也。故文云。别请僧次四人之例。若尔既是四人成众。何故文中。言别请比丘耶。答经论文中。多约比丘。以为众也。或可为简。尼等四众。故标比丘。若是一人。即何须作法人。多迷此(思之)。应布萨处。请僧次一人等者。此谓设法离过也。若道界远者。此约一作法界。三由旬即道路遥远故。先取次第行者。以表先食僧食。一口后行。此之食义。同添益故耳。云若至不者。聚落界内者。谓可分别。不可分别。集僧分齐说也。无僧界者。无作法界。一向是自然。于二处食者。二檀越舍。并六十三步内也。应打犍捶。已下设法也。可知。应好隐悉知。聚落有无者。应须作是隐悉。若聚落自然界。四相周币。即等聚落。若自然四相不周。纵广。六十三步。已上二处。或有比丘。在内是别在。外非别不集。无失或有人。妄解即成惑乱。知之。

云。或至等者。僧次若遮变成别请别请。不阻变为僧次。乃至唱一人等。则上作法。请僧次一人也。斯约两请。互明转变也。

云善见至犯者。别乞四句者。总标也。或四人一时乞者。谓四比丘一时行乞。共见一檀越。语云与我四人饭。檀越即许。或别别乞各不相知者。谓四比丘前后行。俱就一檀越。别乞与我一人饭。如是四人各不知。是一檀越而同一主。一时往受食犯者。通释上二句也。或四人一时乞檀越。既许四人一时往受食。或别别乞。虽乞时各不相知。然然檀越既许。前后至来虽异。而受食时亦同也(辨初句竟)。二各去一时。受各处食者。谓四比丘共乞檀越许。许四人遂各各去檀越家。己一时受食还归各食。四分不犯堕者。谓四分约食处。成众即犯。今既各食非众故。不犯也。论但据同时。受食即犯。不论食时。成众不成众也。三各去各食。不犯者。谓四人共乞。如四人各去檀越家。各受各食。律论并不犯。食处不成众故。约律不犯。又不一时受。准无过四别乞。别去一时受犯者。谓四人前后行。俱就一檀越别乞。与我一人。饭檀各许。各许前许者。前去至檀越。家后许者。后去至檀家。虽前后至。时有殊而一时受食故。犯已上四句。准论中三句犯。准第三句不犯。若依律文。初后二句。犯中间二句。不犯外难。初句中别。别乞一时。往受食犯。第四句亦是别。别乞一时。受食犯若为取异。初句便在施主。家而食第四句。将还别处。四人同食也。此段钞文。甚难晓之上。所解判并依法宝。若依玄。将别请别乞。通为四句。颇至周遮。况此文势。但引别乞。未论请。既不遵用不更叙录。且据正义。如前云。义云至别众者。谓本是僧次。请来体别。众由遮门外。比丘不许。他入此僧次。乃变成别请。此别请体是别众也。后食时不论。门外有人。无人俱犯也。宝云若定名者。此由名僧。次别众。若门外。僧已下今师。准此僧次。已变成别请之义。若门外僧。虽在六十三步外。但食时有遮心。若定名者。此乃呼为别请别众也。多论但云。僧次界内。不集成别众。不论界外。六十三步。外有僧。是以钞主。约义明之。成其别请别众也。或有解云。此言外者。望家内僧。得外名。非谓六十三步外。若在自然。外有何犯耶(此释全不见竟)。

云四食处成众者。牒举犯缘也。云善见至比丘者。余三竟者。待三人食竟后。一人食即表。不成众多论。四句钞引三句。更有三比丘。在地一在空也。殡已下释。成不别之义。云多论至也。或共一处食不犯者。各持己食。共处而餐。若四人各自乞。共处食亦无犯。若尔律文。何结犯耶。钞引律云。据一家。并乞四人。一时受食犯。必如论中。即无失也。云人有至堕者。食一处二味同。无犯界内有人。遮不与食。二处俱犯。此谓露地者。解上文也。在露地者。须申手内。若在外者。即是食别。同第四句故。须简之局。成第三句。要令处一取此四人。并时露地。须申手内也。覆处不假。相接自然。成其一处也。

云五界内不集者。牒举犯缘也。

云五分至故者。五众往者。莫非皆是为解脱出家故。僧结界者。作法僧界也。聚落界者。自然可分不可分也。家界者。亦约人家六十三步说也。旷野者。五里也。一拘卢舍者。道行六百步也。注文上沙弥等。非别众者。准论狂殡沙弥三人。非别古来有破钞者。云不与沙弥。及殡人食。是盗僧祇。不与殡元非犯也。以财法俱已。故云除恶戒等。玄云。钞总相而言。此文偏据沙弥请来。免四比丘已上别众。上之狂殡。且约添成非别耳。云四分至得食者。别请别乞。论并同故。云如律但加不集。僧次请来。同界不集。如前列也。故注云。如上所列。

善见五种。足四不犯者。注文。此请狂痴者。简滥故。下开缘中。脚跟躄病体。具足自身虽开。余三是犯。今则不尔也。问曰前文列缘具七戒犯。今此随释之中。何故但解五缘。阙五正食。狂时中及第七咽。咽犯缘耶。大德云。咽咽犯者。皆缘所食之物。是五正食。则犯若非五正。亦亦无咽。咽犯故。所以将此两缘通。在前五之中解竟。寻文自晓。不可更重列释(思之不因记。家云钞文省略也)。

云律中不犯。开七缘者。如戒中是也。

云一至是者。施衣时者。通十二月中。随有衣施处。总得道行。为四船行为五次。途中多难正行则开。暂停亦制。何以得知。故十诵云。昨日来今日食提。即日行别食不犯。船行亦尔(人多迷此意知之)。

云六大众至也者。戒疏准留陪。尼律中不白。大众知广释文中云。大众者。谓四人若过也。食足四人。长一人为患等者。此缘两家聚落。东限与四人食。西家限与一人食。彼此二家。施心限局。各不能通融。既是俭时诸处乞食。复是难得。若不开者。西家一人。与东家四人作患。由是患故。开令不患(患字训犯)。如是乃至百千人。长一人为患者。但使食是难得。悉开不犯。是名大众集时。注文可委。已上且衣戒。疏申于此解。更有释者。虑繁广在大记。京者。天子所都之处。训大也。辇者。帝王所乘之宝车。谓不能举其上尊之。但指所乘之物。如云陛下。亦指所坐陛之下等。今此亦是也。鄙俗者。鄙恶聋俗。汉子之人。秦坊酒肆之中。餐啖由自命客均。分饭食𣫍迹者。劝莫行此事也。广如讣请中者。指下卷就座命客法。白施主令入。乃至指示某僧坊中。有僧食等(云云)。

七沙门施食等者。谓西土九十六种外道。皆名沙门。今此即准律文。是萍沙王姊。往尼犍处。出家学道。欲诣伽蓝设食。比丘不敢。遂乃白佛。佛开沙门施食听受也(此且开受缘)。又准五分。萍沙王第二。是外道沙门。请众食而力不能广。乃众人忧愁白佛。佛开听沙门施食。时别众食。

云又准至等者。僧次不犯者。体非是别。又乃不遮故。五分衣时者。彼文云。通十二月。作下二衣。非谓五月一月也。都合九缘者。四分七并外宗二也。此乃皆是开缘。增一等者。佛在罗阅祇城。有师子长者。至舍利弗所。礼拜白言。愿受我请。又至目连迦叶罗云等处。请五百上首。大设供养。佛后问罗云。今日几人。谁为上座。答云。我和尚舍利弗为上首。及诸神德五百人。佛问罗云。彼长者。获福多不。罗云答曰。得福无限。若人设一罗汉。尚得福不可量。岂况五百。佛言。不如僧次请一沙门比丘。十万亿俗。不可为喻。余文如钞(云云)。贤愚经等者。彼云时姨母。手自纺续。作一端金色氎。待佛还宫。以用持上。佛言。可以施僧。得福无量。遂次第僧中行之。无敢受者。到弥勒前。便乃受之。着已入城。乞食众人。皆看金色袈裟。无有猒足。

云律至吉罗者。自益者。谓自己有利益也。注中益他或别者。此中益字训传也。钞文有缘白入。无缘白入出。所以出入须白者。入谓护家内比丘。出谓护檀越。莫不俱为于人心。况生疑怪也。若不白违。制边犯吉。更有别解。不正云不犯。如上开者。九缘皆开也。可知。

云取归妇至三十四者。释名牒举(云云)。犯者上二缘者。一归妇。二估客也。无缘者。病时开也。今无病缘过三钵者。多论有三品钵。上钵取一不犯。二则犯中钵取二不犯。三即犯下钵取三不犯。四即犯今云过三钵者。是下钵也。若一人取。过三钵犯。若四人取过。三钵前。三人不犯。以不过限故。后一人犯。以过故。

云足食戒三十五者。释名等(云云)。

云五缘至犯者。如文。

云律至咽咽堕者。此五本非具缘。自是律文。广释之中。波离问佛。有几处应足食。佛答云。有五处。约知成足。更食即犯。钞与戒疏。并呼为缘。知持来缘。乃至第五知。舍威仪缘等。

云僧祇至不成遮者。四不复受益者。钵中之食。既可饱足。更不拟再受益也。注中少一口已者。据食欲了。只欠一口。故云已也。便言不作断心者。戒疏云。有人解云。境饱足者。谓我饱食足。我食未饱。虽起重坐。得食无过。此非正量者。准理门论量。有三种。现量比量圣言量。各有似正。今既乖文。则非圣教正言之量。食无饱期者。若任凡心待饱。何时饱足也。断此四句分别。一食足境不足。谓不正虽饱未犯。二境足食不足是正食少。三食境俱足。是正食多食。一口亦犯。四俱不足。不正食。又少开。饮麨浆者。谓麨浆以非纯正开饮满足糒者(音备说文云干饭也)。

辅篇云。取干饭炒之。然后磨以筛之为末。十满中。爱作糒也。余同四分者。谓饭麨鱼肉也。麨者。大德云。将麦蒸。蒸了铠之。以水𣷽。𣷽了却炒似麦饭也。有人不会。即妄说云。将麦炒了。舂磨为名之为麨。错也。𢇲者(靡皮反)。谓关西荆州。呼为𢇲。若北人冀州等。唤作穄。此间亦名为穄。又于粟米。许𪍿麦者。大麦也。莠子者。稗子错麦迦。师者错麦。是此土之言。即小麦迦师。是西梵之语。盖双举也。一根者。一切草根也。五果者。第五是果子也。僧祇五。正同此者。谓五正。名体大同。四分祇。无干饭也。五杂正者。祇中唤不正为杂。正即如四分。枝叶等。即非正食处。处食之无犯足。又无别众说。正名不正名者。若云米粥。是正即遮。但云叶粥不正。即不遮也。

云义至遮者。约境立名。不论饱足。时有等者。谓有年少。见上座来。不起犯罪。故须陈意也。尼不恭敬。僧戒中者。谓尼行八敬见。新受戒人。亦须起来。今为一坐食。虽见不起。便陈情言。我不作余食。法白已即不违敬法也。僧祇八遮者。一自恣。足檀越自恣。与五正食。及杂正等。自恣劝食。比丘言我已饱足。如是起离坐。不作残食法提。二少欲足。檀越与正食。比丘动手现少欲相。如是离坐。不作残食法提。三秽污足。行食时净人。手有疮疥。与及身衣不净。比丘恶之言。不用过去。如是离坐。己不作法同前。四杂足者。净人持乳酪器。成饭麨行。比丘见恶之。语云不用五不便足。净人行食。比丘问云。是何食耶。答麨。比丘云。发风我不便过去。六谄曲足。净人行五正食。杂正等。比丘摇头宿钵。作不食相。七停住足。净行人五正食。比丘言。莫先行饭。且行饼果之类。八自己足。比丘先有麨。寄在檀越家。从檀越素水拟和麨。白衣问云。须麨不。比丘意谓。越与我水麨。白衣却将比丘麨囊。授与比丘。见是自己者。心中爱惜。乃言置地。以我不须如是舍威仪。己不作残食犯提。举急况缓意者。四分约受得。已入手食。一口已号名境。足祇文并未入手。及食但口中说等。便遮于后故也。

云四分至加法者。僧俗二食。俱得加法者。律云时有比丘。早起受得僧食也。置入村。彼受请还。余比丘边作余食。彼或分食。或都食尽(此僧食缘也)。时有比丘。往檀越家。乞得食不知得作法不。佛言得。今钞准此故。云俱得也。云若作至律文者。覆藏食者。粗覆与者。上恐对首人食之。

云五分至不成者。尼具有残食。法者破古云。尼是女类。食不消化故。无食足犯。今云不然。尼律开通。文自明也。又五分广辨僧残食法竟。则云。比丘亦如是也。此依戒疏释。

云义云至戒者。约期作法。为食一口。准如他部。若都不食。云是我残得者。准此义今食未竟不须作法。真云我残与汝得成。此据前人。欲得食。若知前不欲。强劝犯得戒也。

云律至犯者。不受作余食法者。此约一向不受。谓从旦米未曾受食。余如文。

云劝至三十六者。释名(云云)。

云五缘至犯者。消文竟依戒疏云。此与前足食戒何异。而分为两答。前戒自己犯。此戒自他同犯。又有四义故。开为二。一前戒是身犯。此戒是口犯。二前戒病缘。乃开此戒无开。三前戒是贪心犯。此戒通三心。四前戒是自食犯。此戒他咽食。以空犯故。

云非时至三十七者。释名所知。

云智论至故者。彼第一因解。如是我闻一时义。破荡时相。不可得故。因即问云。若法无时等。此约真谛发问也。意道。真如理性本无时节。云何约时。而制遮非时食为戒耶(问竟)。答中我已说。世界至不应难者。论意我先来已说。俗谛世界。假有时名字法。虽有而非实。汝今不应。将真谛来难。我俗谛也。亦是毗尼中等者。谓毗尼结戒。约世法故。为众生许时。为实时即不可。非时讥责。如迦留陀夷。即是其事如以来遮。非时而结。戒以护人心也。亦欲护佛法等者。谓佛结戒。令正法久住。见论亦云。毗尼藏。但佛法方住等。定佛弟子礼法者。谓外书制礼。是俗中礼法。今佛制时。食轨仪是佛弟子。礼仪法则也(上依玄释也)。宝云。要定受戒时。分夏腊三时。入师房求教诫等(此解局也)。故世尊等者。谓佛结戒防讥。不应求世间名字。与真如理性。辨相应不相应也。若尔等者。领解前旨也。实时不说者。释也。谓理本时毗尼教中。不得混乱。若白衣外道。闻说真谛无时。即生邪见也。又真如理性。小圣尚不能。世界时分。多人共解故。曰以通多分故。云今至故。是毗罗三昧经。萍沙王问佛。何故日中食。佛言。早起诸天食等。今制日中。断六趣因故。又表是中道。七佛所行也。并如文可委。

云多论至及之者。又云等者。谓前据粗相。而论今更细辨。且西天有三时。亦约十二月分之。从十二月十六。至四月十五为春。从四月十六。至八月十五为夏。从八月十六。至十二月十五为冬。今此土四时。亦约十二月辨。但加秋也。于此四时日月。昼夜长短不定。夏至日。日极长。夜极短。冬至日。日极短夜长。春分秋分二日。昼夜平等。降兹已外。延促不定。今若辨时非时。钞云。昼夜各分九时。而同须臾者。意将多论。昼夜各有九时。同于僧祇。俱舍三十须臾也。今先明须臾者。故俱舍云。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昼夜。今春分秋分二日。昼夜平等。各有十五须臾。从旦至中。七须臾半是时。过中已后七须臾半。并夜十五须臾。都二十一须臾半。俱号非时。今多论有九时。从旦至中。四时半名时。过中已去。更有四时半。并夜九时。都十三时半。俱号非时也。夏至日极长。俱舍有十八须臾。于中九须臾。名时过中后。九须臾。并夜十二须臾。都亦二十一须臾。名非时。冬至日反说即是(云云)。中间诸日。𮞅促不定。可以准知。多论日夜。十八时。亦类此多少。问多论昼夜。共有十八时。僧祗俱舍。昼夜共有三十须臾。其数不等。何故钞文。将多论十八时。同他俱舍三十须臾。请为和会。大德释云。俱舍中三十个。腊缚为一。三十须臾。为一昼夜。且一须臾。既有三十腊缚。十须臾即三百腊缚。三十须臾都九百腊缚。若准多论。一时即有五十腊缚。十时五百。又有八时。五八四十即四百。并前都计九百腊缚。虽则十八时。与三十须臾。似有参差然。彼此总是九百腊缚不异。故云事同须臾也。诸记中并未委此义。但是诵语消文。或有云约冬至夏至。日极长极短时。如僧及俱舍。须臾不别(此解未恐未了)。玄意别不更释之。日下近地等者。约日行南道。近冰山上过。同于近地。热渐退寒渐增。非谓也下。日在须弥半腹平转故。且天上有一百八十道。夏至日在此第一道行。行此后一日。向南行一道。越四十五道。是立秋。更过四十五道是秋分。又过四十五道。是立冬。又过四十五道。是冬至。在南第一道。上日有十二。夜有十八。从此却向北行。经四十五道。是立春。又四十五道。是春分。又四十五是立夏。又四十五是夏至。此日有十八。夜有十二也。夏中热者。盖以日行北道。近须弥及七金山。金性热。又去人近。又南州北面阔。摄日光多故。冬寒反此。正法念又云。冬日极南海有冰山。此日近冰山山之地故。二十四半月之相者。谓一年十二月。分为半月。即二十四也。准俗二十四气量之者。俗中有二十四气。一气亦是半月日。二十四半月。即成二十四气也。若作脚影。事同上经。准脚影之步身为度。且如正月一日。至十五是一半。此十五日。准气合为用。步身影长九脚半为时。步身影长七脚少三指为非时。从十六日至三十日。是第二气。此十五日。九脚为时。六脚少三指为非时。如是例之。不能繁录。若作克漏者。戒疏云。唐国𠷳漏。分为百克。出家时节。昼夜分百克。夏至极长。昼六十。夜四。十冬至夏之。极长昼十八夜十二者。约夏至日也。长夜夏之者。大德回文云。夜长反之。即夜十八昼有十二。约冬至日说也。

云四缘至堕者(如文)。

云律至堕者。四天下亦尔者。谓四天下。皆以午前而齐也。今时日月。则一日一夜。币四天下。如南州日出。东则日没。北则夜半。如是迁移比对可知。若有神通者。于此方食竟。更往西方食。不犯。如是一日中。得四度食不犯。由是午前故也。日正中时名非时者。谓僧祇律。自有一须臾。名曰时非时。于此中食犯吉也。有人破钞句云。日正中时名时。为一句非时。若食得吉。以彼不同四分非时食犯提(此全未达意)。非时浆等者。戒疏云。口手二受。明相未出。受法不失。名之为。时明出失法得罪。不应服。名非时也。苏油口法未失名时。八日时过失法名非时。尽形药有病加服名时。无病辄服名非时。注文。以曾加口法无病不许服者。通释三药。谓上三药有法时在。无病不得服。犯有轻重者。谓此三药。总名非时。若更服用二药。并结非时堕罪。唯尽形一药。结非时吉。故云犯有轻重也。若不加口法至堕者。凡非时七日尽形三药。皆为病开。若加口法。即知为病。文中牒其病缘。时过病尽。故不合服。若但手受。恐无病滥服。若病服四药。并犯堕故。戒本除水杨枝者。此引不食戒。彼明不受杨枝及水得入口中。由不受故。而不合咽。此中引用。其意即别。若是非时水及杨枝。为洗口故。得入口中。虽许入口。以非时不病故。不得咽也。有人不体。错非钞文。得尝食者。彼律缘中。诸比丘雇作人。为比丘煮食。或淡酸等。诸比丘慊贵。彼云。我不能为比丘煮得。以此白佛。佛开煮时为尝。引此文势。释上杨枝水等入口。但不合咽。与非时不病服四药同故。

次引十诵至二俱犯堕者。若约他宗。已上所列能所俱提。若四分。非时残宿能教但吉。今钞意取同犯。云戒严制不作。抑亦诫劝也。不者堕者。五百问文中。食了须用灰等。若不用恐口中有余食味。咽即犯也。

云中律至堕者。吐下药者。吐上吐下。下即痢也。煮麦头不破者。麦是时药。煮不破故开。喉中还咽不犯。若出喉如见论也。

云食残至三十八者。释名牒举钞(云云)。

云三犯者。如文。

云律中至宿者。玄云。此有三意。初正释残宿名。二于一切下释成不净。三四药下通辨四药。一一如文。

云问至也者。钞文先对残宿作四句。后将内宿作四句。为简滥故。寻文易晓。然前四句中第三句。与后四句中第三句。如何取异。故须简之。前约食安界外。明日食得单提。后据安界内。明日食得提兼吉也。有云。净地无内宿者。古人云。结净竟。或有比丘。在净地内。共食同宿不犯。若不免犯。用结何为。今云。若不结者。遍界总犯。今结了界中不犯。岂非是益。文中除去比丘者。今引律文。净地之内。不许有人。故云除去也。故知有也者。审定之词。既有比丘在中。决定有内宿。成犯故。

云律中至哉者。坐禅比丘为缘起者。难曰。夫犯戒者。皆约恶心。今坐禅比丘。但为者缘。是节俭故。因何制戒。可引文答云。为防未来已下。释通也。忌倚道业者。谓忌心谓忌心倚于真如。至理本来。无相便轻侮。于圣戒三乘。不轻戒者。菩萨持息世戒。与性重无别等。

云十诵至受者。不净残宿盐食吉罗者。谓咸苦故。体是尽形。虽残宿但制吉。顺正记云。盐体净不受腻。本不合有残宿。但为能显食中味故。人常须之。故制残宿。若食犯吉(此释妙得文旨)。注文者。律药法中。六群比丘。以盐苦宿不应食。既云不应。同是吉也。不得燃火者。防自煮也。不得吹挠者。防恶触也。注文义准者。准上易净心断之义也。应从沙弥受者。玄云。恐有食腻故。必无腻。虽触不受理通。

云十诵至食者捽去者(所中反。说文云。从上取也)。如郁单越者。是无我所心之理故。

云僧祇至无犯者。谓过中及过须臾。为二时。故祗云。时中受者。过发瞬食者提。停置过须臾者。犯二提。谓非时及停食。此约停置。若合药过须臾不犯。注文可知。净巾无过者。谓不曾盛果。又日别洗之曰净也。若乞食作念。为沙弥者。谓有未受物。落中相混。比丘手执。便是恶提。故作方便也。

云律至不犯者。好罅(呼亚反。说文云裂痕)。

云不受食至三十九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十门至解者。总列名数。未劳解判。云初至尽者。制意缘起如文。

云二至故者。此文有三段。一明自性。二求得。三在此处受食。即度等言。此处通一切处。下文明明。若破戒下。非能受人也。并如文易会。

云三所对至不成者。除自己者。谓不得自右手过食者。左手中不成受。及同类者。同类是大比丘。不得自度与余比丘也。余三类众生者。人非人畜生也。被交者。谓教他始解也。本为证明。若在人中。余二趣劣。不能作证故。牛上受食者。祗云。有比丘欲远行。从他借净人。发时告云。我无净人有牛。若须者当取。使净人长囊盛粮食等。方法如文中(云云)。人天畜生飞鸟皆成者。大德引见论云。畜生准约牛及猕猴。飞鸟约鹦鹉。迦叶从帝释受食者。大德引五分云。帝释见小五衰相现生怖。下来间问佛。佛令求福。施新出定僧饭。帝释欲施迦叶食。乃观见迦叶。舍富从贫。初从定起。遍行乞食。帝释遂化作贫里织师以饭也。后持归伽蓝中餐啖。觉有天味。遂入定观见。是帝释施饭。迦叶恐受不成。白佛。佛言成受。引此证从天受食义也。猕猴边受蜜者。祇云。佛在黎耆河边时。有猕猴行。忽见树空中有无蜂熟蜜。遂来取佛钵。诸比丘遮。佛言莫遮。此非恶意。猕猴便持钵取蜜。奉佛。佛不受。谓未净故。猕猴不解佛意。将谓有虫。乃转钵四面局之。见钵中有流蜜。遂持往水边洗之。水濽钵中。持还上佛。佛即受之。谓己水净坏味故受。今引此证上畜生成受义也。轻系地狱者。十诵云。目连槾陀耆池边受食。又亿耳见人间日苦夜乐。谓大海边。及诸山畔。诸小地狱。受苦不重。曰轻系也。若八寒八热大狱等。即不成也。余文结释可见。

云四至变者。牒第四之名开。泛明及想转变两章也。

云初中至互受者。五种尘钞文具列。今师注云。恐是细者不可见故。所以不用受。若粗可见者。即显须受也。余不犯者。谓尘大可除。余虽被尘。触而不失。故云不犯。细者更受者。谓有细尘。犹不可除。连缀于食。故须更受。难云。前十诵中。五种尘不须受。钞主释云。应是细者。今此论文。何故细尘亦须受耶。可引下注文答通(云云)。迸入钵中成受者。谓比丘并坐。彼比丘受得食已。余食迸入己钵中故成受。若本净人手中。迸入钵者。则不成受。僧尼互净互受者。玄云。僧有残触。于尼成净。尼亦反此。互手遇受。皆成受食。形执别故(顺正记。约当疏更洗手。重从净人受。名互受。非也)。

云善见至未取者。一搦者(如革反取也)。大泽者。谓空向死人处也。未取者。回文应言。先净取米也。

云僧祇至好者。以臂汗流入手。即当受者。幽释云。额头以离身故须受。臂汗流入手。以不离身。才入手时。即当受也。注云准此等者。准臂汗流入手成受。额汗作意亦成也。准僧祇好者。谓若咽汁受方是好。

云二至等者。生互不失受者。谓姜受净已。于后生牙。牙处割落更令净。非生牙处。虽连生相。不失受法。谓先已作净法。本为防生故。若尔牙家何用更净。答新有生相。异本质故。本防之处不失。新生之处。必须受也(此且一释)。更有解云。生牙之处。令净人大一触。由手按故。不失受法。如人触食。促手按器。则不失也。可以例之。此释亦正。注四分亦尔者。阿难为佛。祇桓门外温饭。是也。记中前记识者。谓酪食不尽。即记识言。此中有净物生。我当作非时七日药。如酪出苏。甘蔗成石蜜等。虽变不失。云五受食至说者。地及水中者。受食不过此二处。若身在空中受食。此二处若身在空中受食。此处不成受。由空无所依故。如前受中者。此更引论疏。略同第二能受门中已述。

云六至诸者。牒名可知。云一至得者。至物边者。令比丘申手。自至物边也。余文易知。

云二至成受者。文有四句。身非心者。疏云比丘申钵。心缘别事。投食于中。不缘所受。由前有心。故得成也。第二句中。有三意。初明句义。二毗尼下引教证。三若准下令加诸。疏云。若人送比丘食。心摄属。心摄属己。施主置食而去。除不手受。此食亦成受。母论云。毗舍离国谷贵。乞求难得。神足比丘。往外道国乞食。外人慊其不净。以食。置地舍去。诸比丘白佛。佛言将来着前。即是与竟。成受。身心平等者。了疏云。由手授领。心不缘余。名平等也。曾经足名非所遮。已足成遮。则不成受。非身心者。疏文如钞。身心不关者。当下食时。身心与食。不相关涉。是非心亦成受故。

云三单心至净人者。单心无对者。单有受心。不用身手。对受彼食故。邪见人不与比丘食者。僧祇云。有登瞿国。是边地邪见。恶(乌故反)比丘故不授食与。当作满荼逻规。此云坛。规地作相。说文云。规圆也。以规地作其相全。置食安中。若叶蔽钵者。或以树叶敝掩于地作相。成以钵置一家作相。并得成受。不相解同之者。别国之人。不可言语。不肯授食与比丘。亦如前云受受。是同也。火烧马屋相。五分。时有贩马人。请佛及僧行水已。及人报来。火烧马屋。彼语比丘言。可自取食。言已便去。佛言若无净人听。以施主语为受。禅眠等者。谓僧祇。若比丘床上坐禅若眠。净人持食来着坏中。若觉者。即是受。若不觉者。欲食时当令人更受。若不欲食。当自捉与净人等。云四连绊触碍者。以物相连。不得自在。名为连计。遥掷至物。中间解上。然后方落。故云触碍云僧祇至处受受者。谓僧祇。若比丘乞食时。店肆家以斗盛麨。与比丘。斗锁连诣计。或五升四升相连。比丘尔时应语施主。解后诸斗已授我。若锁不可得解者。即盛麨之。授与比丘。其余升斗锁连。仍在俗世手中。是名器物相连不断。或受非威仪。乃至已下。彼律有十门。越取触碍。故云乃至也。祇云净人上树食果。比丘言与果。净摇即树。果落堕比丘器中。名受非威仪。若下果时。触枝叶者。果下中间着枝叶。净人及比丘。二心各惊。故失前法。应生心受受成也。以无口加故者。见论无口加法成受。但得非威仪。四分。中间不触碍成无。祇更加口法也。僧祇井上悬食下等者。祇云兰若比丘。无净人。自抒井水。食时无暇出。恐水还满。令绳连食下。下时并腹中有草木应避。井底比丘。一手挽绳。一手承食。口言受受。但云避草木。不云触着成受不成受(此是连解中触碍也)。故钞云。勿突生果木者。恐更触碍。净人及比丘。二心各惊故。远本下食授食之心。又须准前树上下果。触碍熏入。生心口云受受。不尔不成。故云勿突也。若屋上者捍(寒旦反)。说文云。以手捍取。谓手约绳而作受取意也。彼律云。阿练若比丘。一手把绳上头。净人置食挂时。比丘一手捍绳。作其受意。口云受受。

云十诵至受二者。彼云。白衣捉苏油瓶。注比丘钵中不断。比丘生疑白佛。佛言是注下流非上流。不破受法(此是连畔)。注文中国行道人者。即修行道人也。净衣踞坐者。谓西土之人。例皆跪足。足上有泥。恐污三衣。为净衣故。令其踞坐。双足踏地。名为踞坐。前施食案者。即土埵埵上布草置钵。如是食也。若食着叶草。小停不落。称本受心成受(此名触碍受)。若即落者。与受心违。故不成也。稍稍受我者。渐渐授我也。如一箩饭。谓前举一边。授与比丘。次举一边授与比丘。为渐渐也。此谓一边互离地。由与地连绊受。虽脚蹑水。若下镬时。要须口加云受受受。此是触碍受。谓𩝞触着所踏水上。碍不至地。称本受心。故得成也。

云五心境至中者。净人三法。一知是食非。二有施。三如法授与。比丘以三法者。一比丘与净人。所授相应。二为食非余。三法手授食。无七过者。一内宿。二内煮。三自煮。四恶触(上四是吉)。五非残宿。六非贩卖。七非犯竟残药之身肥恍也(五观广解如对施篇中也)。一切文句纵广道应知者。了疏中。詺律为纵广道。行此道得至一切义中。故名广道。律中广明此义。故曰应知。解云已下。是了疏解。余一切文句者。谓除律五篇正制已外。所余防护正戒文句。广其正制。名纵广道。即前列五句观食法是也。故制令应知。疏解出家。人受食等。是律正制。不受得提。先须观门。然后餐啖。望正制戒本。此观即为纵广道也。

云八正受至得者。如文。

云凡至法者。牒名也。

云一至污者。钞文都六段。过时法满。更无有受等者。如后第十依文解中。非时七日过限亦随等文也。谓时已过。法期又满。此中更有口手二受也。此谓时中记识者。会前祇文。若不记识。转变即失受也。注文非谓有污者。古师云。净水恐手上有秽污腻触也。今云但表净心。如瓶沙王女施园。金瓶行水。何处手中有污。

云十依文解者。牒名也。正依戒文解故。钞阙具缘。今依戒疏具缘犯。一是四药。二辄自取不受。三食咽犯。

云四至吉罗者。谓无前病缘。不受而食得吉。何不犯提。以有受法在。故不犯提。为无病。与无受之缘。不相当故。不应也。

云不犯已下。如文。

索美食四十者。释牒钞(云云)。

云四缘至犯者。美食者。多论云。以价贵难得。能愈病故。有四句。一美是食非美药。乳酪是。二是美药非美食。生苏油是。三二美食二美药。肉晡冥是。四非美食非美药。诃梨勒是。

云祇至重者。谓肉汁堪煎作脂。能治风病。喜往乞也。八种乳酪者。祇云。无病不得往得作苏家色乞苏。押油家。采蜜家。笔笮甘蔗家乞石蜜。养牛家乞乳作酪。捕鱼家乞鱼。屠儿家乞肉。

犯重者五百问。唤提作重也。

云律不犯至一切得者。如文。

云与外道至四十一者。

云五缘至犯者。一是外道者。戒疏云。是出家外道。以在家者。但犯小罪。由出家名同。真伪难别。生人惑倒故重。三自与食者。律开亲里父母恩重。若据祇中。尚乃不开。纵与须使净人。若慊责。但答云。出家人不得。佛已制戒。若不食亦随意。非置地使人者。以食味是通。理共独食。置地使人。不生惑倒故开。

云五分至与者。无见人者。空见人也。此人不分别胜负好恶彼此。不取僧过也。

云不嘱至四十二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五缘至犯者。食前后者。谓大食小食后。若大食入聚。如下戒条。非此犯也。四无缘者。谓迦提月。施衣作衣。白已去皆因缘。

云僧祗至白施主者。二堕者。如上背请戒一不白请家。二是背无请。得二提也。义准者。今师约一人之义。无同请者。即准背请戒中。若乞食在诸家。即自白施豆。若在寺内。即白净人。施主后来。问其净人。即知去处。祇云。有二比丘。各各别受一家长请。若一比丘语第二比丘言。长老。今日共到我檀越家食去。此即是请。第二比丘。应白本檀越已不犯。不者提。第二比丘亦应如是。例准。

云四分至入门堕者。准此与时经同者。彼经约二十四半月。辨时非时。且正月一日。至十五日。约脚步身影。九脚半为时。正是食时。此经即约中前通论。都有九脚半影。四分。约中前分食前后两时。食前时者。二脚半三指影。为食时。从明相出。至小食时也。食后者。七脚少三指。为非时。从十食后。至日中前也。钞通取四分食前后二时。都有九脚半。与经通论。故曰与时经食时同也。不同非时者。谓非时入聚。随有比丘。或路上见白并得。此要须嘱同受请者成。觅即知处。不恼于人。其白词句云。长老忆念。我某甲杂同食行至余家。答云尔。祇文云不犯经下卷者。多敷坐具者。戒疏云。多家同会。处处待僧。随至何处。皆是请处。不嘱不犯。明日没供先往提者。恼施主也。如讣请篇中述。大德云。此戒云同利者。谓同僧受檀越之利。今诸方寺院。敛嚫钱等。百钱抽十。名为同利。此非法也。有或问出在何文。即三藏中。并无说处。

云食家至四十三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四食至也者。四食者。于中分二。先泛明。次释钞。且泛明者。故俱舍云。如契经言。世尊在人天众中。作如是语。我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诚悟于一法。谓一切有情。皆依饮食而住。外道闻之抚掌大笑。一切有情。依仰饮食。谁不知之。何假菩提树下。唯佛得悟。世尊反问。问汝既知一切有情依食住者。汝因何自饿。汝又知食有几种。三界有无。如何分别。有漏无漏义复云何。于是外人。莫能酬对。故佛一一为彼解说食。今此准论疏。略分五门。一释名。二出体。三界系。四有漏无漏。五明废立。初中有总有别。问曰。食是何义。答是资益义。谓能资益诸根大种故。次别名者。一段。二触。三思。四识。言段食者。四尘所成形质名段古云抟食。可抟握故。摄义未周。新云段食。有分段故。于中有二。一细段食。谓诸天及劫初时。及婴儿食。全无便秽。如油沃沙。散入支体故。二粗段食。即今所食物也。又光影炎凉。于人有益。亦名为食。今人所见。但是食具。未能资益。由如乐具。故正理论云。食者。非在手中器中。可成食事。要须进度咽喉。牙齿咀嚼堕。生藏中。摄益诸中。方成食事。二触食者。根境识三和合名触。三思食者。悕求受境想念名思。四识食者。为诸识蕴了别名识。二出体者。段食虽具八事成。但以香味触三为体。不取色。故俱舍云。非色不能益。自根解脱故。如眠见色时。不能资益。且自根大种。尚不能资持。何况资益诸根大种。又不能益于诸解脱者解脱。谓第三果人及罗汉。虽断欲贪。见色无益。须得食物。二触食。以心所中触为体。非色触为钵体。三思食者。故正理云。思食者。准与意识相应。四识食。即是识蕴。三界系者。段食准欲界。余三通三界。问段食何不通上二耶。答要离段食贪。方能生上故。四有漏无漏者。段食唯有漏。余三虽通无漏。今为食者。唯取有漏门。何不通取无漏。答食者资益义。无漏触思识。破坏三有。不能资益故。论引经云。食者能令部多有情安住。及能资益。诸求生者。部多谓已生五趣。求生谓中有身。常嘉寻求当生处故。以香为食。无漏触思识。无此义故不取。五明废主者。问诸有漏法。皆有资益三有之义。何故世并尊唯说四食。答约增胜说四无失。问其胜者何。答颂云。前二益此世。所依及能依。此明前二食胜也(前二者段触也)。所依者。谓有情身根。段食于彼能资益故。能依者。谓心心所。触食于彼能为资益。此云二食于已生。有资益功能。最为殊胜。故云此世所依及能依。后之二食者。颂云。后二于当有。引及起如此。于当有身为资益义。谓思业能引当为。思力引已识种子力。能趣当为。由业所熏识种子力。当为力方便起。故此二食能益当来。最为殊胜。前二如养母。已生身故。后二如生母。生未生故。若准论中。四句分别。一是段非食。谓所饮啖为缘。损坏诸根大种。二是食非段。谓触等三食。三亦段亦食。谓所饮啖为缘。资益诸大种。第四句者。为除前相。触等三食。皆为此四句。然就中是触等而非食者。谓无漏触为缘。损坏诸根大种。余四可知。问五趣四生。皆具此四食不。答并具。若尔如何地狱有段食耶。答吞热丸。饮洋铜汁。虽能损坏。亦能暂时消除饥渴。得食相。故亦为食。又孤独地狱。饮食如人。故五趣中。俱有四食(已上五门。总多泛四食义竟)。次结归钞意者文云。四食之中。是触食家。眼根对色。故名触食。故律云。女以男为食。男以女为食。此触即心所诚法。界女所欲。由似食故。

云四至也者。以着宝衣等。此是多<<pic>x43p0323_01.gif</pic>劝义。若第二义。以男女为宝。夫人未以余衣覆身。名未藏宝也。不犯相略而不说。律云。舒手及户处坐。若二比丘为伴。乃至难缘等不犯。

云与女坐至四十四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四缘至犯者。如文。云多论至不犯者。如文。

云律不犯至开者。如文。

云独与至四十五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四至犯者。注云净人见闻屏处者。准二不定中。明见闻牙离吉。俱离提。

云十至吉罗者。前食家不犯等者。谓释前强坐戒。互受一日戒不犯者。谓不犯者提。如前已明。今后两戒。纵互受戒。亦犯提。以招讥故。由夫主不在。又前戒隐此吉。至此方显。文势似难。寻之易解。

云躯他至四十六者。释名牒举。

云四至犯者。无诸缘碍者。如下病无威仪等。是遣去犯者。律约离见闻即犯。云律至慊者。如文。

云过受四月至四十七者。释名牒钞。

云六缘至犯者。一是药诸者。事镜云。四药中过受三药犯提。准伽论云。受时食亦犯提。七日尽形。此律下文。医所教服药。故知是犯。若非时药贱。又疗患义劣。过受义希。但犯吉。故十诵云。过四月已。更索苏等。七日及终身。椒姜等犯提。若索阿罗勒毗醘勒浆但吉。

云僧祇至过者。春夏分若过皆犯者。谓此律缘起。是夏四月请。今准祇文。春分亦犯。但是过限。不论三时半月一月等。

云律至吉罗者。除四缘如戒本者。一常请者。施主云。我常施药。更请者。断已后续。分请者。自持到伽蓝中。分作分好与比丘。五分名为自送请。尽形请者。我当尽形寿与药。戒疏。问常请与尽形何别。答但就能所自分也。或为云尽二人形。故名尽形也。过药限堕。过夜限吉者。律文四句料简。药之与夜。夜时节日月分齐。药即参苓。味敷分二果。初句云。夜有限齐(定四月当分请)。药无限齐(谓与种种之药)。第二句。夜无限齐(当常请是)。药有限齐(与参不与苓也)。第三俱有。第四俱无可知。准律四句。不分轻重。今钞分轻重者。据制戒义也。本为索药过限故结提。若四月止夜齐。非索药。过限故结提。若四月止夜分。非索药相。即不应索。故犯吉也。思之。

云观至四十八者。释可知。

云多至故者。制意如文。

云四至犯者。一是军陈者。戒疏车幕。长聚称军。行列相对曰陈。大德云。象军用四人马军用八人。车用十六人。步军三十二人。不同今时二十五人为一旗。百人为一队也。

云四分至不犯者。天王者。天子也。若出即为军陈遮从也。

云有缘军中至四十九者。释名(云云)。

云四至犯者。无上沙门果者。阿罗汉三果等。欲令前人获此果故。听往曾经二宿等者。谓前人恳请事获已即往。其事才讫便反。若未了。应一宿。又不了再宿。若又不了。至第三宿。明未出须去。若不去明现犯。

云观至五十者。释名。

云至四犯者。祇云。若在城中住。贼来围城至令比丘尽出城。现多人相。不故着。不犯。方便着即提。

云饮酒五十一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三至犯者。一是酒者。一是唐三藏有三名。一梵云窣罗。此云米酒。二云迷隶耶。此云根茎华果酒。三云末陀。引云蒲桃酒。大德引疏云。是毒水能昏泛人。兼诸放逸。从水作酉。日入酉即渐昏黑。不能升举也。二无缘者。病开也。

云律至故者。酒为十过者。一损颜色。二少力。三目视不明。四现嗔恚相。五坏福田业。失资生相。六增众疾。七益斗讼。八无好名称。九智慧减少。十命终堕恶道。五分降亲龙得酒等者。彼云。佛从狗睒弥。往䟦陀越邑。彼有一毒龙。常雨大震。坏人田苗。居士常念。谁有威力。能降此毒龙。忽闻佛与千二百弟子来。欢喜出迎礼敬。白佛。愿降此龙。时娑竭陀。在佛后摇扇。佛乃回顾。敕往降之。彼奉佛命。礼谢而去。向彼龙宫。却坐一面。便先出烟。比丘亦出烟。龙又举火灯。比丘亦举火灯。龙出五色火。比丘亦出五色火。于是化龙身小如箸。内钵中持来白佛白佛敕送向世界中间。如壮士屈伸臂顷。持送贼既了。不久却还。居士甚喜。愿受我请。嘿而受之。此比丘。在俗时喜饮酒。往长者家。饮黑酒极多。还狗睒弥弥僧坊外醉卧。坐唾狼藉。衣钵纵横。便接钞文(云云)。乃至渐断酒制。应回文云渐制断酒。自佛制后。不敢更饮。然此比丘。宿习力故。若不得酒。诸病皆发。饮食不销。不知云何。以此白佛。佛令𭊴酒气。𭊴又不差。佛令以酒煮羹麨。由不差。佛听以少酒与之。得已方差。佛言。既差渐渐断之。除破僧者。以醉故称天人师。必无人信也。

云四分至开之者。但使酒乃至草木作者。律中有梨汁酒。阎浮果酒。及蒲桃酒等。无酒色香味者。律有四句。一是酒有酒色香味。二是酒无酒色香有香味。三是酒无酒色香有酒味。四是酒无酒色香味(四句皆提从境制定也)。钞云。无酒色香味者。举第四句。反以前三句。若非酒等者。律亦有四句。一非酒有酒色香味。二非酒无酒色有香味。三非酒无色香有味。四非酒无酒色香味。钞云非酒有色香味。四句中举初句。摄后三句也。准四句文。非酒四句。但言不应饮。不云得罪。今准五分结吉。二俱有罪。故法文云。并不合饮。甜酒者。僧祇云。和酿讫。始变生甜也。酢者。味变坏成酢也。糟医者([用]见反)。谓澄酒下滓也。注文非取境犯者。古人义也。谓先有方便心者。今师释也。古人见中酒戒。五句境想。三句皆约是酒纵使比丘。作非酒疑。或作非酒相迷心。亦犯堕者。即云莫不约境而犯。不就心论。今师云。岂有智人。一生不𭊴酒气。欲酒饮水误而咽之。可结他提。今律文疑想迷心结正重者。据先有方便之心。欲饮此酒。或举盏时。却生非酒想疑。约从心边。但合犯吉缘。为前有方便心。冥然契合。故结堕罪。若无前心。直尔想疑。终不结重(已上取戒疏意解之)。想宗学者破南山云。酒戒律自分明约境。今便臆课。从心无教。可据法宝云。当宗不了。不可依承酒戒从心。非戒约境。是以钞主。下引十酒证成上义。如上开之者。若知非而误饮。如上来第二句无酒想。即开不犯。又必是酒。又无色香味。容有误义。或可约舌。不别味鼻根坏等。此是明文有开。固非臆说也。云律不犯者。蘖者(仪哲反。说文云。是米芽也)。此能檗消米。将蘖作酒。啖此多令人醉故。

云水中戏者五十二者。释名牒举。

云多至念者。制意如文。

云三至犯者。列缘可知。

云律中至罗者。如文。

云不犯已下。如文。

云系枥至五十三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四至犯者。列缘可知。

云僧祇至吉罗者。指指比丘。祇律九十中。名相指戒。与此相似。彼缘起中。因尼坐不正。十六群见了。以手遥指而笑。故制也。差会以指指者。彼月直知事人。差次食以指指言。某甲去犯。

云不犯至开者。如文。

云不受至五十四者。牒举可知。

云五缘至提者。随作根本者。五篇之中。随犯何罪。达谏提者。随作五篇。下一一皆有也。

云谓至也者。谓根本违谏。二罪同时结也。后作六聚通结堕者。既不受谏。随前作夷残兰提吉等六。皆结连谏提也。故知此罪要作前事。方结违谏罪。若正谏不受。但得吉罗。问前违僧。谏竟即犯。不待作前事。今此得作方犯。何以不同。答前有僧法可违。谏竟即犯。此是屏谏。无信法违。故作前事方犯。

云不犯至之者。谓指恶性不受谏戒。彼云。若无智人来谏。报云。汝可问汝师。学知谏法。然后来谏于我。若非法谏不受等。一切不犯。

云怖至五十五者。牒钞(云云)。

云五缘至吉罗者。六尘事一一等说者。谓将色等六尘。示人令见。即云我见恶虫兽等。文虽广列六尘。而怖相不显。今钞引祇文释。彼云色怖者。谓闇地悚耳。皱面反眼吐舌。乃至曰一指喡喡作怖相等。声者。或长引声短声。乃至作钟鼓声等怖。香者。或言蛇香军耶鬼香等。味者。或问今日啖何味。或云若啖此味。必死癞病等。触者。或以极重物押。语云壁倒。或轻衣覆。语言口云堕。或将华触。云是百足蛇等。法者。为说怖他言。汝生草中大小便。堕地狱饿鬼畜生也。一一相现者。谓六尘中。随一一相现。有解云。二相现。谓身相口相。身乐口相。此亦为对古人。但有示怖。而无说怖。今此俱有(此解示得)。不问怖者。戒疏云。欲明轻怖。极圣尚遭。况余下类。义须灭疏。文显佛无怖心。但属能怖结犯也。

云不犯等者。如文。

云半月至五十六者。释名牒钞。

云五至犯者。如文。

云四分至不犯者。眷后四十五日者。谓从三月初一日。至四月半。是夏初一日。从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半。是合上二部七十五日。此据西天说也。今东土极晚。亦可移时。故多论云。随国土早晚极用。此限洗也。要着僧竭支者。诸记相传云。是僧祇支也。大德不许此解。不可祇支洗浴。此是泥洹僧。亦云舍勒。即今行裙子是。亦非䏶裈之类。喜生欲者。准多论云。昔有罗汉比丘洗浴。有一比丘后入。见罗汉身体。鲜净细耎。便生染心。不久男子根堕落。即生女根。遂休道为俗生子。后还遇见。即便识之。知本所因。即请归舍。求哀忏悔。用心纯志。还得男根。故知今时不得露形浴也。

云僧祇至下卷者。一切僧次第入者。玄云。古人据祇文。得用常住僧物。供浴所须。既明打木次第入之。故知是僧物也。余如下卷者。指诸杂篇。广明浴有利益。及方法等。

云露地至五十七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四至犯者。如文。

云五分至生地者。炎高四指者。谓前列缘。依四分。但云有焰。不说高促。故取五分四指便犯(亦是人指挋尺四寸)。随作事者。谓随后添薪益木。或炙身煮物。整顿前火聚敛等。皆犯提。旋火作轮者。谓以手持此等之火。而旋为轮亦犯。若坏若生等。约义合有。若在生地即犯。故引祇证之。

云律不犯。如文。

云藏五十八者。释名可知。

云三缘至开者。注文。五大色非佛开者。谓是非法。不开贮畜。故结小罪。未熏钵虽非正物。佛开畜之不遮。故得提也(准此文势是和会之竟也)。

云律至罗者。注文应不犯持罪者。谓不犯阙持衣之罪也。玄云。罪官急不许。或着俗服。三衣收藏。一家。应不犯不持衣罪(法宝约沙汰僧尼以释。亦可也)。

云真实至五十九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四至俱得者。戒本列五众者。戒疏云。真法两部不合。更互而作。何故戒文通列耶。答欲明五众。俱有犯相。虽轻重有异。而净施义同。故通列名。至于净法。自从当众。故辨相文中云。今为净故与长老。作真实净。验知。唯局因同类。不犯在怀疑。若准善见。展转通五众也。展转问不问俱得者。谓作法时对别人故。物不付彼。后用此物。不假更问本施主。

云着至六十者。释名牒钞(云云)。

四缘至犯者。如文。

云善至衣者。遭贼缘等。等取烧漂也。初得故亦名新者。谓初得他故。不如法色。亦号新衣。不染坏色。俱犯提也。

云四至不见者。谓被褥等。并及俗衣。不点净吉。轻衣者谓三衣已外自余衣。不点净畜并吉。注文准此等者。今师约此染净二义。准于诸部释也。古云三衣不染。今云三衣长衣。并须染更点净。不染得提。不净犯吉也。三种记者。五分中。比丘与外道。俱为贼剥衣。守逻人捉得。令各自认取本物。遂被外道。先来总选。将好衣服去。以此白佛。因此制三种色。青黑木兰。随一一认不作。着着得罪。复有云。三种者。一染。二点。三割缕。即异俗人。并外道也。

云多论至也者。落沙者。此云性性血也。又僧亮注涅槃经曰。落沙从钵罗奢华中出。出时煞虫。可用染也。若点着吉。此犯堕者。此五大色。若准多论。不点而着。憍奢耶者。幽中最细也。钦婆罗者。此云细毛衣。亦云杂碎衣。好衣二种净。一谓割缕净。二点净。所言割者。谓割三五缕也。以染汁粗。且令二种作净。若着终须染也。余衣加一法。谓除上二细耎衣外。即须染也。青者铜器覆苦酒者。祇云。青为三种。一铜青。如文。二长养青。即蓝淀青。三石青。即硿青是。不持下二青作净也。黑者。祇云。名字泥。不名字泥。且名字泥者。即呵梨勒。鞞醯勒。呵摩勒。令䥫器中。是名字泥也。不名字泥者。谓实也。泥即池泥井泥。如是等一切泥也。木兰者。呵梨勒等三果汁。置生铁上磨。持作点净即是。青铜等为青色。果汁泥等。为黑色。木兰赤色。此如法三色也。犹同四分木果皮者。笺色字合纵木也。玄云。似蜀地木兰色。以四分是北地翻修。正将蜀地木兰为正。木果色也。

云五分至作净者。细揲亦尔。祇云。趣一角作净。若一条条补者亦作净。一切衣乃至。细揲亦作净。谓新物细揲成衣。细揲物雅众多。为却刺故。但趣一角作净。不须段段别作。故云亦尔也。

云夺至六十一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多至戒者。五缘者。一是畜生。二畜生想。三为煞心。四兴方便。五命断。

云饮至六十二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前至断者。谓前戒是限分中制。要须断命。此是深防中制。为养物命。但知为虫。饮用结罪。不待命断。断即属前戒收之。

云五缘至犯者。第四饮用。第五随咽。不待中死。

云鼻柰耶至身者。彼云。有二比丘。深山中住。未曾见佛。便欲礼觐。春后火热。路经广野。水少虫多。其一比丘。语一比丘言。所饮此水。度兹广泽。得觐于佛。一伴答言。我受佛戒。如何坏耶。即不饮。因此命终。生三十三天。戴百宝冠来。见佛已。头面礼足。在一面住。佛与说法。便得见谛。其饮虫水者。在后方至。佛遥见来。脱忧多罗。示黄金体。汝是痴人。饮如钞引。

云僧祇至得者。用树叶拭者。谓是干枯之叶。生者不合。舍利弗以净天眼等者。谓尊者以净天眼。见空中虫。如水边沙等。无处不有。遂断食三日。佛言知已语令食。凡制虫水。齐肉眼所见。漉囊所得。不制天眼。更有细虫。天眼不见。唯佛见眼。如微尘十分之一。极为细矣。

云僧祇至用者。不得猒课看者。此是此人时俗语也。今此间即云。影向看俱。是不子细之㒵。事不得已。心中甚猒。身但强收。故云猒课也。如大象戴竹木车一回之倾者。祇云。不得太速。不得太久。当如大象一回顷。无虫方用。若有虫者。应漉用之。不得语。莫伤煞虫者。祇云。若不可信者。应自洒虫。不得语令洒莫煞伤虫。恐前人邪见。或性好煞生。若闻劝莫煞。便故故煞也。七日不消者。虫生七日一变。故令安七日不消水中。无煞生罪也。不得持器绳借人者。恐同教他煞也。不得唱此水有虫者。祇云于。注水池中。若见有虫。不得唱告。长老其水有虫。令他生疑。不乐他。若不知或作无虫想。犹免其罪。今若告他知了。即决定有虫想故。是以劝令自着。

云此至中者。彼文因说漉袋。乃广彰用水方轨等。

云疑至六十三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五缘至知一是比丘者。多论云。十三难癫狂比丘但犯吉。学悔六夜别住四羯磨并是提也。前人闻知者。若未闻知未犯。外难曰。戒文中云。约他须臾不乐始犯。今何才闻知即犯。岂不相违。答非约他人不乐而犯。盖熟能恼人之意。欲令前境少时不乐故也(此依戒疏解)。

云律至开者。六事悭者。举数总标也。初中举受。为疑悭下。二举随。为疑悭。若以生时者。汝非尔许时生等。约俗年以恼。若年岁者。汝未尔许岁等。约夏腊悭也。若受戒语云。汝年不满。界内别众约人众恼也。若羯磨者。汝受时作白。羯磨不成。约七非悭也。若犯六聚者。语云汝犯夷乃至吉。通约六聚悭也。若犯圣法者。语云。汝所门者。则犯波罗夷。非比丘等。此别约大妄语悭也。故祇云。若比丘临受具足时。若羯磨不成。应弹指语云。长老汝羯磨不成就。若临受持不语者。后不得令疑悔。注文若即用语者。女律开者。如此彼二律。俱开无疑恼罪也。云律不犯者。其事实尔者。谓前人实有此事。复非实心。利益彼意。不欲为悭也。语令知还本处受者。谓律文上。第三第四事。皆令还本处受。故注解云。佛令还本处。期问得戒不得戒也。以受戒托缘。非相难识。若于事诸有疑。须还本处受戒处。详审知遇。方可受之。则于后无滥。问既曾闻羯磨。即是偷法。便属难收。何得再受。答为许闻故。非是偷也。不成难收。得再受也。为性粗疏。不知言语者。前人立性疏慢。不识言改善轻重。恐出言犯遇人法。便得向云汝所说者。犯其圣法。意在前人改革。不是故有恼意等。并不犯。

云覆至六十四。释名牒钞。云五缘至明相。如文。

云善至一切吉罗者。百千共覆者。谓百千同知。一时共覆故。各结提罪。非展转覆。下引十诵注文云。向一人说不犯。故知展转不成覆也。若犯人凶恶等者。谓凶粗暴恶。若依王力大臣力。凶恶人力。或致夺命因缘。毁伤梵行。与护根相应者。自守其根。不管他事。前人虽犯。我心犹预。不说非覆也。除粗者。除夷残是粗。覆得提也。覆余罪者。下三篇得吉也。问或覆兰得何罪。大德云。准多论。覆二逆得对首兰。与提罪钵不异(法说并不[钵]家论也)。自覆罪者。戒疏云。自造七自覆七得一促。各得一吉无提。除尼者。谓比丘覆尼亦犯提。故言除也。尼若覆僧罪得兰。外难。覆既犯兰。必须发露。若发露罪。莫成举大比丘。违于八敬法不。大德云。不然。但在当众中发露。不往大僧中。不名举也。思之。余人者。下三众得吉也。

云不犯至开者。无人向说者。唯伽论云。有比丘犯残。昼在比丘处。夜在无比丘处。夜在无比丘处。若夜无比丘处。终身不发露。不犯露他罪。若发心向说者。玄据无人处为言。或有约始知。方欲向说。明相即出。故开无犯也。

云与年至六十五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四缘至犯者。和上犯提。余犯轻也。

云多至无损者。上卷则受戒篇。下卷则沙弥篇。俱明所度年岁大小等。鉾楯者。多论六十已上不得。僧祇七十已上。不堪造事者。许度之故。是相违之㒵也。二情两通无损者。多论六十已上不许。意道。不堪持戒。以志弱也。僧祇七十已上受者。即据志性耐强。堪持戒也。若论堪。者堪二文俱许。若志劣者。二文俱遮。

云律中至吉罗者。律问五节。一先不知。二信受者语。三傍人证。四父母言。五数胎因也。复有三位。一计胎年。二数润月。三约布萨。若论父母语者。祇云。父母不知者。生年又无者。观颜貌。富乐家子。形大年小。当观手足成就。复不知者。当问何王何岁。国土丰俭旱涝时节生等。开和上堕余人吉者。既计胎润。得戒不疑。和尚免提。众僧无吉。若据成犯相中。约和尚四句。僧知不知等。有十六句。得罪差别。一知。二谓。三疑。四不知。和上了了知年不满。故曰知。未满满想。但观其相作满意。名之为谓。犹预不决曰疑。都无所了。名曰不知。余众僧缘彼前境。四心亦尔。以众僧四心。对和上知心。作四句。一和上知众僧知。二和上知众僧谓。三和上知众僧疑。四和上知众僧不知(和上四提。众僧二吉。初句第三句犯吉也)。次众僧四心对和上谓。亦四句。一和上谓众僧知等。例解(此曰和上合无罪。众僧同前)。次众僧四心对和上谓。亦四句。一和上疑众僧知等(和上四提众僧同前)。次众僧四心对和上。不知心。亦四句一和上不知众僧知等(和上合无罪众僧同前)。问和上疑心既轻。何以犯提。答夫与人受戒。理合捡问安详。审谛。然后受之。既若坏疑。即不合受。误他不得。悭处不轻。虽是疑心。亦犯提也。

云令至解者。诸部会通者。十诵僧祇。不满得戒。五分母见二论。分开三种。次第得戒。将十祇二文会通。四五二律。亦同年月不满。通皆得戒也。勘余历术者。此则依俗。以文比校。为勘阴阳律吕。遍涉支干。故谓之历。作法数其近促。故称为术。即唐国六七家历法等是也。今并比勘(此依诸家所解竟)。法宝云。堪余也。堪谓人姓。余乃人名。古有堪余算法。今钞依之。后人抄写。错书勘字也。总括明练者。搜求并尽。故云总括。无细不委。谓之明练。如此之文。指在首疏。故云如大疏也。促通略举一句者。以今望古谓之通。古人举极小沙弥。年满月不满者。许依律三种。开数得戒。今师举极小沙弥。若依律三种开。数得戒。今举极小沙弥。若依律三种开文。纵使年月俱不满。亦获戒。举此极小沙弥一句。今古虽同。若许律三种开文数。数何论年月不满。向下举之。以定昔人要年月不满。得戒之谬解也。故戒疏云。如昔解受者。俗年日月俱少。不开胎闰。本俗年满。日月不满方开。今解但数胎月。得满二十。俗年不满。开无所犯(上是疏文)。

云谓至也者。戒疏云。今且约极小沙弥。腊月三十日。生年满二十。正朝受具。计实年。始十八二日。欠二十三月二十八日。未满二十故。且同古人。通举极小之位。于上次开法。增年于下也。便以胎闰增之等者。对此受后开算。律文但有三位。古德据此方历术。更添频大。即成四位。言四位者。一胎内五位。二闰余。三频大。四约一切十四日布萨。初胎内者。简胎外也。婆沙俱舍。胎外亦有五位(婴儿童子中年盛年第五衰老)。胎内者。谓胎亦不定。如西天罗云。六年在胎。生死苦比丘。六十年在胎。此方老子。八十年在胎。或有十二月在胎。更八月九月等。今约多分以言。例是九月在胎也。五王经云。一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苏。四七日如软肉团。五七日如坚肉团。六七日五疱开张六情完具。七七日成人。上之五位。前之四位。位各七日。唯第五位。有三十四今七日。并前三十八七日。三七二十一。成二百一十日。七八又五十六。添前二百十日。都二百六十六日。此诸日中。并与母同气。欲趣产门。与母分气。又得四日(母入气子出气)。并前都二百七十日。今将日勒成月。得九月。此九月中。四月大。又抽取四月。又生受二日。并前六日。即沙弥年十八九月六日也。

约闰余者。此位诸家算法不同。今且依一家而算。颇为雅妙。戒疏。夫日月有三。谓天上日月。人间日月。阴阳日月。上二不定。后一是定。今将阴阳日月。以定人间日月。应天四时。故置余也。又固文昌观国诗。及南山归敬仪云。天体右行。日月左转。朝起扶桑。暮入蒙记。日夜游于十二神。相去三十度十六分度七之。周十二神。总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始周一天形。日月各归本为位。今一年有十二月。每月有三十二分。以月初日及月末日。此二日行周天等。足三十二分。中间二十八日。以日行疾。每日但有三十一分半。一月中既除初后两日。中间二十八日。各剩半分。即一月出得十四分。十月出一百四十分。又二月二十八分。一年计得百六十八分。即用三十二分为日。将一百六十分为五日。已外犹剩八分。此八是小分。即四大分中之一数。故言四分度之一一也。即一年出得五日并八小分。又一年有十二日。且约六大六小。于六大月中。抽取六日。并前成十一日。及八小分。今将前十八年。九月六日沙弥。通计。六闰奇二十七日。且一年出得十一日。并八小分。其八小分。置而未论。且计日数。一年出得十一日。十年出一百一十日。又八年出得八十八日。并前成一百九十八日。将此勒为日。三十日为一月。且将一百八十日为六月。已外剩十八日。又前来每年有八小分。适来未论。今即将来计算。既每年下剩八分。今将四年下所剩四八。即三十二分为一日。八年为二日。十二年为三日。十六年为四日。已外二年下。二八十六分。勒成半日。并前四日半。将此四日半。添前十八日。成二十二日半。又前来更有胎内九月六日未论。今于九月中。出得九十分。又四九三十六。并前成一百二十六分。又六日出得三分。都一百二十九分。用四日除之。三四十二。一百二十分。又二四如八。并前一百二十八分。勒为四日。犹剩一分。今将四日。添前二十二日半。成二十六日半。又将一分添前半日为一日。以强收弱故。此位算出六闰。奇二十七日。今将三个闰月。添前十八年外。零九月为一年。已外剩三月二十七日在。将前六日中三日。添二十七日为一月。并前成四月。犹剩三日。即沙弥年。十九四月三日(抄写细详之)。三频大者。三月连大也(必[死]三月连小故。不合为频小。今时设有者。即日月参差也)。谓横前十九年四月开。且十年一百二十月九十月。又二九十八。成一百八月。并前二百二十八日。又零奇四月。都二百三十二月。勒四十九月。为一章。得四章。余三十六月。欠十五月。不成一章。且第一章。从初一月至十六月。为一频大。又从第十七月。亦依前数。至十六月后。得一频大。又从初至十七月。后得一频大。一章抽得三日。四章得十二日。三十六月。不成一章。抽取二日。故戒疏云。频大之法。四十九月。而成一章。章有三频大。初两十六月。后一十七月。各一频大。如是周与后始。则前用一百九十六月。为四章。章有三月。总得十二日。已外三十六日。约两频大。足成十四日。添前沙弥十九。四月三日。成十七日也(此依疏文为准。诸记中皆错计也)。四约一切十四日布萨者。谓且据不闰。以说一年十二月。六大六小。大月黑白。各抽二日。都得十二日。小月但于白月中。抽一日。都得六日。计一年抽得十八日。十年一百八十日。九年九十日。又八九七十二。都三百四十二日。前四月中。又抽六日。都计三百四十八日。今勒二十八日。为一月。三百三十六日。为一年。余剩十二日。在并前十七日。成二十九日。还勒二十八日为一月。余剩一日在。岂非五月一日。并是虚年。约一切十四日布萨。已上并是古师。年满月沙弥四位算了。尚剩五月一日。今师不然。此既虚年。已满少受前。开算。故戒疏云。为受前开计。受后开计。受后开计。答感戒白四时生。不由后计方得。据此以明。虚年既满。得受无疑。前开何损。若尔。何者是受后生疑。答此约年月。二俱不满者。但于前古人。小沙弥上退。除剩日。便是年十九也(已上准古四位算竟)。

云此长至戒者。此谓立今一句。定昔时谬解此长(去声)。指适来所剩五月一日。并是于布萨位。抽得兼是。含虚二十八日成月。今须约实。一依常途。二大三小。准戒疏于五月中。前白半月。还他五日。后半还二日(成七)。于五月一日。抽除七日。将一日除第五月一日。于第四月中。除后六日。但成四月二十三日(此约实也)。次退灭者。于虚年正月一日。上退除此四月二十三日。先将一日。退受戒一日。次将四月退十九年。后之四月。又将二十二日退。第八月中。后二十二日。便至八月八日。即当虚年十九。八月八日。受戒生疑。故开此算。和上众僧。并无提吉。沙弥得戒。

云然至所述。六七家历法者。自皇帝至开元历。总有二十四家。明其历法。并有增减。则李淳风。一行禅师。大衍。刘歆。周髀等。今钞。言一家者。诸记皆云。依麟德笇法。如上略述。犹长五月一日。更有王弼作。易纬笇法。不能再述。故云更不重申(法宝释云。钞依一家是堪余所。笇等。如前已辨也)。诸部不满得戒。如疏者。戒疏云。十诵云。若不满二十。或忘不知。僧问满不。答满得戒。僧祇。若不满等。谓言已满二十得戒。更有见论五分。各有开文(繁而不叙之)。

云发至六十六者。释名牒举(云云)。

云五至结者。若余私净者。简余斗诤。不能陷僧。若自身四诤灭已。更发犯吉。以希故轻。若发他诤数故重也。此戒僧尼。互发皆提。二僧如法灭者。谓如法毗尼。如佛所教。识病识药。名如法灭。三知者。谓知法灭。已更发者提。若不知非犯。故下文。观作不观想。亦不犯观。谓深达药病起灭之。方今发净者。不知如法灭。谓非法灭。所以辄发不犯。四辄发起者。准律三句。发起皆提。一不善观。不成观者。疏解云。道僧不识。四诤体相起之因本。促是闇心断理。故云不善观(观谓观察。若作如是观。不成观也)。二不善解。不成解者。疏云道僧不达。七药体相。差别之义。名不善解(解者决了。若作如是解者。以无终益。不成正解故也)。三不善灭不灭。成灭者。疏云。道僧不识。药病相对。除灭之方轨。违理判净故。不善灭者。不能究竟消殄。故云不成灭也。此皆犯提。

云与至六十七者。释名牒举(云云)。

云六至吉罗者。负债人者。欠债不偿。是贼家气分。期行结吉也。

云恶至六十八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五至提者。说欲不障道者。多论云。利此是外道。弟子聪利甚故。拟人佛法中。行于倒乱。其人不久。通达三藏故。倒说欲尽其智。辨不能令成。

云随举至六十九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四至结者。随顺同事者。律文供给。所须中有法。谓教习定慧。学问诵经等。则为衣服。饮食。床敷。卧具。医药等。皆一一结提。五分云。虽舍恶见。僧未解羯磨。亦提提。

云随殡至七十者。释名牒(云云)。

云犯至也者。四缘犯一。是被殡沙弥。二知是。三同事止宿。四随顺结犯。

云拒至七十一者。牒钞。

云五至结者。外难前不受。屏间谏戒。正不受时。促犯吉要须待后。造作前事。方所随六聚。结违谏提。今亦违屏谏。何得言词了。即结提。答前谏作犯。要作方结。此谏止犯。故言了犯(上依戒疏解也)。

云十至中者。四事者。即四重也。言我不学。所以结提。五人不为说。毗尼者。下诸虽篇。引十诵云。一试问。二无疑问。三不为悔所犯问。四不受语问。五结问。并不须答。反上即答。

云毁至七十二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多至碎者。一偈者。略教试也。即善护。于身口言。是五篇杂碎者广也。以犯不少种类。寔多名为杂碎也。

云五至住者。钞总标五。促列三缘次第。四发言毁。五言了结。此依疏添也。

云五分至罗者。令人远离等者。此释第三作灭法意也。随经律者。随经文中。有说戒律处。如涅槃经等。而毁亦提。若通呵者。何用此戒。一提。若诵序文。非戒条。何故亦犯钞。答云说二百五十戒义等(云云)。又若呵序。序中既总说二百五十戒义。即是通呵。但犯一罪。毁毗昙契经吉者。约胜劣论也。

云不犯至开者。如文。

云恐举至七十三者。释名者。戒疏云。有师名为乍惊张戒。若是不摄耳者。何故言我今始知。又不摄耳。在他心内。何得证他曾闻。若是不摄耳。应开重听(上叙古义)。今师难云。若尔便是妄语诳僧。我今始闻也。今立二名。因时名不摄耳。果时名恐举。先言由其实不摄耳。是以不知。今既始知。恐被举治。乃先首过。此是所防(云云)。

云四至结犯者。如文。

云祇至听者。四三二众。如初句者。如初句云不能诵一部。当诵五众戒。今若依次第。即合云。不能诵五众。当诵四众。三众。二众。一众。及偈等(众者篇也。唤五篇。为五众故)。不得坐禅者。恐不专听也。

云同羯磨至七十四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四至犯者。一是僧物者。十诵五祇。并云施现前应分物。非是常住物也。故十律云。时陀骠衣坏。居士多与现前僧应分物。众僧乃将赏他。四分促云。有人施僧。贵价衣不言。常住现前。亦不了也。二同赏他者。多云凡僧和合。不问羯磨不羯磨。呵者并犯。

云不与欲七十五者。牒钞(云云)。

云五至结者。如法僧事者。戒疏云。此唯约断四诤事不与欲犯提。余法事但吉。四诤不灭。容破僧故。双脚出户者。若方便欲去。或一脚出户。皆吉也。

云五分至吉罗者。应(去呼)三羯磨者。单白白二白四屋下。随出一提者。五分云。随几过出。一一提。随出一一已还出。随数结犯。今师约此义。传欲入僧。未说而出。为离众失僧祇等者。彼有两缘。一者说法毗尼。二作折伏羯磨。乃至别住羯磨等。若有缘欲去。须白及与欲说法。毗尼者。应白不白者。越中间止作余语者。谓听他人受诵经竟。作其余言语去时。不白不犯。沙弥在中。若起亦吉者。五分云。若僧不羯磨断事。及私断沙弥得在中。比丘起者犯吉。非谓沙弥。辄吉得吉也。

云律至开者。如文。

云与欲至七十六者(云云)。

云四缘至结者。如文云多至吉罗者。如文。

云屏至七十七者(云云)。

云五缘至说者。闻便犯者。戒疏云。听此语未向彼说提。但闻即犯。若待向说自属两舌戒收。若尔何故。戒疏文云。听此语向彼说者提。答此约能听人心听此净事。有意。向彼陈说。非谓往彼说时犯也。问何故两舌。须向彼说。始犯此才闻便结。答前是未有诤。待说方有诤起。故说时结。今此先有诤。岂待向说。故闻便犯。

云。律中至罗者。祇云若二比丘。在堂比丘。欲入弹指。动脚作声。若堂中比丘。闻有人声。即嘿住不语者。前比丘却须退。若故语不止者。即入无犯云。不至开者。如文。

云嗔打至七十八者(云云)。

云四至犯者。如文。

云律至吉罗者。由先得戒人。虽犯重打亦提。若十三难。本受不得戒者。打但吉义。同于结一把。砂一一随者。约豆数结罪也。非随着人数结。

云律至等者。智论律中等者。彼论中。因辨供养。真佛及化佛。得无限福。若恶心毁真化二佛。俱得达罪。若尔毗尼中。何故煞化人不犯。可引钞。释云。律中结戒为世间事等(云云)。假名者。于诸五蕴上。假立人畜等名。即于人畜上。约世讥谦结戒轻重。不观后世得罪多少者。约业罪说也。如鞭打牛羊等者。正释上文。结业轻重意也。

云搏至七十九者(云云)。犯具四缘。一大比丘舌。二嗔心。三作意。四举手便犯。舒文略无。今依疏列。

云前至提者。前是限分中。制打着方犯。此是深防中。制手拟便犯。须定罪相。若本为打不搏但犯吉。即是打家方便。若标心本为搏。不打动心时。即是搏之方便拟之。即犯根本。祇云。六群以侧掌。为力用。拟于人故。号为搏。若举手向。多人随境数犯也。

云无根至八十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略至别者。指第二无根谤戒八缘犯等。云如彼。

云突入至八十一者(云云)。

云四至犯者。一是刹利王者。准祇四句。一是王非刹利入者无犯。二是王是刹利。非灌顶入亦不犯。三是王是刹利是灌顶。无国土分入无罪(四分文中此三句皆吉)。四是王是刹利。是灌顶有国土分入者提(四分亦尔)。所言灌顶者。即四分戒文云。浇头是也。即受职之法。律云。取白牛右角。盛四大海水。及一切种子。置金辇上。使诸小王举之。王与第一夫人。共在辇上。婆罗门以水灌顶。立之为王。故云刹利王种也。若婆罗毗舍首陀种。以水灌顶。作如此立。亦得名为刹利灌顶种也。以水洗种子者。取滋闰反发生义。以表王养万民右甬者。取吉祥义。

云律中至罗者。如文。

云捉至八十二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此至语者。多论明文者。准论云。若捉金银等七宝及宝器等皆提。若提自他说净宝皆提。今引此欲破昔义故。不用旧语者。道疏云。此名捉遗落宝戒。若非遗落捉犯等罪。今云不然。虽以舍遗之宝为缘从制戒后。但捉即犯。何论遗与不遗也。

云具至犯者。戒疏四缘。一是宝物。二非塔者庄具。三非余缘。四捉便犯掌。依此四足。可禀承。钞文不合开。为初二开缘也(思之)。一重宝等。即异古首疏云。一是遗落宝也。通自他者。戒疏云。问佛制宝物。自捉不合。何得使他亦犯。答审是非法。自他同犯。多论云。使人亦犯。必有所开。自执无罪。及装饰具者。谓铜铁铅锡白镴等诸宝装严也。非住及宿处者。非此二处即犯。在此二开之住处者。开僧伽蓝。毗舍佉母。入祇桓。见佛遗却璎珞故。开及宿处者。开寄巧师。处捉金也。四无心盗者。若有盗心。捉离犯夷。非此我摄。

云多论至放者。不得后放者。不得在净人后。放捉时应净人。在前放时。应比丘在先。即是佐助。若先捉后放。即是正捉。非佐助也。

云多至堕者。除矛(牟侔反)槊(所角反)准论矛槊皆提。故除也。

云四分至堕者。谓非伽蓝。并及宿处。皆名余处。

云僧祇至上者。停二三年者。表久无人。来取是无主物虽有性名。时既久违。亦是无主。进退如上者。如上盗戒中。明指得伏藏处说也。或有指畜宝中等。

云成论至物者。给孤独者。即须达长者。好给孤独之人。因此立称长者。欲买祇陀园。布金不遍思惟。当取何藏金。足此是取伏藏也。须达是二果人。尚取此物。故知不属王。若属于王。则当时亦不合取。余如文。

云非时至八十三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五缘至结者。注文即寺内净人。院多有迷意。云不是村故。今注出也。

云十诵至不合者。四分日中已去。名曰非时十诵。无比丘等者。其文似倒理合。云无比丘者。路中见应。白又无者。见尼三众。应白又无者。发心已去。今注出也。祇文约食。以论虽食。早竟了便。是非时作。白长老等者。正陈词也。所以须白者。有二义。一为不障僧法中。恐作羯磨。不知所至。令僧生恼。二欲令前人。不得自在。入白衣家也。左右旋者。即显非直遇之相。同入聚故。结五分等者。若俗所经。从村聚中。至日暮须。往宿处为至八难等。不白简择。此事者。谓简所对比丘也。论自释言。谓白同戒。观察正行。威仪带僧。伽梨等。此人可白。余不知法不可白。故云不合。

云律至如上者。如文。

云过量至八十四者。释名牒钞(云云)。云五至犯者。二僧床及己者。钞准祇文。僧受用边犯。戒疏。唯约己界床。则依四分结也。

云本至八指者。不截方犯者。此谓本来作时。拟截成时未犯。不截便犯。若标心本不拟。截作成即犯。一尺三寸强。四分者。宝云以周尺一尺二寸。为唐一尺。又以三寸六分。为唐三寸。更有周四分。在即是强字。收四分也。思之。或钞中。作弱字者错也。更有云。四分五分者非也。上之四分(平声)。是尺余量。下五分。即是律名知之。随坐一一堕者。若终一坐一堕。己有分故。若他床坐者。越非己分故。但不应坐。此非法之床也。水筒盛脚埋等者。怨速烂坏也。当部约业道边。祇文约受用边用。不指量何耶。答诸国用法。不等俗情。又异但唯佛为定。以兹常量。则永无乖也。用人指量者。约佛倍人。即八寸高支床离地也。四等分之者。十诵疏作此解也。以四八三十二。成三尺二寸。今将二八寸为脚。第三八寸入梐。第四八寸截除。还用支脚。准此验知。上湿下处。开用人指也。降四岁共坐者。降减也。四人相望。得减四岁者共坐。若满五。即是阇梨位。不合共坐。床指不过八指也。

云四分至无犯。如文。

云兜至八十五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五至悔者。蒱台者。即冬月蒱华也。先辨后悔者。先辨此褥。不得与人方悔罪也。

云骨至八十六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五缘至弃者。既云同上。但改兜罪等。即是应云。一骨牙角。二[阿-可+台]针筒。三为己。四自作使人。五成使犯。又应欲故者。要先打破后悔罪。反还主不受者。持意为作。还主无用故。不受之主生恼者。示为某作。今却与他。既是非法僧。又不用故。令辨置也。外难此因财生犯。何不入三十中。答以小故。不入也。若尔如野蚕绵。亦是小物斩坏又同。何故三十中收。答彼虽坏竟。犹得涂坏。是以不同。

云律至一切不犯者。锡杖头标䂎者。诸记云。锡杖头上。标此层级。与作即纂(准此全于上尺)。大德云。义净三藏。解锡杖。都有三分。上一分。是锡。中一分是木。下一分。或牙骨及角等不定。今云标纂。即最头边。犹如此间纂杖无别。伞盖子者。散者作此盖。以仰风雨也。子者盖下庄饰具也。斗头镖者(疋烧反说文云釰锁下饰也)。此谓盖下有斗。是此斗饰具也。缠盖斗者。绕褁尔盖斗口饰也(此依诸家解)。㠋记云。律文无此三字。抄文添云。即是伞上曼上方板子也。玦[王*刃]者。杜预云。玦如镮。而不相连。[王*刃]者。是镮内小见子。宝云。犹似俗中宝腰带。鸟玦不异此间师僧即无。西大皆有。若着裙子时。以条绳系定玦。[王*刃]在绳头。然后作摄等。钩衣鈏者(胡。八反说文云是横物也碍)。钩谓袈裟钩。子鈏者。状若此方宾楖子。异系向条子上。钩于䩙耳也。眼将者。眼患热用此椑故。𮢏汗刀者。身有汗以此刮之。𢸈齿物者。如今扬枝。头利去齿中不净物也。桃耳椑者。耳中结𦡲之类。用以挑之。禅镇者。坐禅时安顶上。状似毬子。薰鼻筒者。鼻中有疾。引烟而入疗之。已上诸色。既非针筒。是故不犯。

云过量至八十七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五至便犯者如文。

云律至吉罗者。互减互过皆堕者。上扁房戒九句。则有如有减有过。今此戒准律但过不过。然则不过便是如也。又下不犯中。有其减文。取共成句。理亦无失。一长中过广。广中不过。二广中过长中不过。三俱过皆捉。钞言。互减过者。且长广减。长减广过。即皆犯也。自他作成者。自则为己作他。谓令他为己作。戒皆提。若不成者。即自为己作。不成及令他为己作。不成及为他作。成不戒皆吉也。

云不犯至法者。准律有四开缘。一应量。二减量。三得过割截。四若作两重。上三易知不解。第四言作两重者。律云。若㲲作两重也。意道。若无作。一重过量即犯。今意无拟。作两重意。虽过未犯也。注文通量者。通长五尺。广四尺。于长中。通作一缘。不取初量。截断施缘。若不更增广长。各半搩手等。诸部不许者。僧祇云。更增者。对头却刺。互减过提。十诵作不盖缕边净者。谓依初制。不更增大。故云净又尺不益缕边。是过量作只可说。净不堪受持。故云净也(恐不如前解)。伽论不接头者。四分七百结集。不许者。彼䟦阇云。得畜不截。坐具钞主云。是䟦阇檀行十事已集閰浮。僧断了。故云不许截却。外者未审。为是初量。为是增量耶。下注文。初量外等者。谓初量过故。须截却也。谓初制长佛。二搩手广。一搩手半。则𤄃三尺。长四尺。更增广长。各半搩手。又各一尺。则长五尺。广四尺。作坐具时。合先准初制。四周安缘。都长四尺。广三尺。此是初量。后更向长边广边。各增一尺。刺着初制。量缘外是如法坐具。今过量作者。且取一边一头七寸来缘为其增者。此增由各合有三寸。来在。又须准初量亦合有缘。今不截安缘。据此一头一边。亦是不截。今将引初量。一头一边之缘。及增者三寸。通在初量。而不截断。约合截此一头一边。及增者各三寸。净许一段。长五尺。一段长三尺落。故云截初量也。非是增者。古来云。截却增量外也。若是初量。犹尚未过。何须截却增者。但有七寸已来。岂是减。不可言截也。此义不正。今师简之故。云非是增者。余说净者。所截除者。若是应量。固宜须说。纵非应量。准论亦须。若已过十日等者。制令舍之。应量作提。悔不应量。作吉忏也。

云覆至八十八者。释名牒举(云云)。

云律至也者。如文。

云不犯至堕者。略同前戒者。己为他他为己。得已成者。乃至叠作两重等。并开如前坐具。戒应量减量。俱不犯差后过十日。结堕者。缘身患疮。故佛开之为护涅槃僧故。不用净施。今既差缘谢故。十日内须说即犯。

云雨衣八十九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文相至知者。指雨衣戒也。

云与至九十者。释名牒钞(云云)。缘起中。难陀短佛四指。诸比丘遥见。谓是佛等后制难陀着。黑衣为简异故。诸比丘即与佛衣。色并同也。六群意云。我曾既衣色与佛并同。亦量亦合齐等。遂即与佛等量。或过量作故制也。

云多至知者。常人半之即八尺也。戒疏问云。余之三戒定制量限三衣一戒不定量者。答余三非是沙门道。明正仪随其大小皆得受用。故出定量。此三法衣道服标戒。若定出量。人有长短。不称威仪。随其身分。不出定量。故有与佛等过作也(上来尺九十单提已竟)。

大段第六辨四提舍尼戒。文二。初四字总标。二初戒下列标。

初云四提舍尼者。若据记中。引戒疏。以七门分别。今恐文繁。义非急要。略而不叙。但释名也。具足应云。波罗提提舍尼(此六字连呼不得析开也)。此翻向彼悔。今云可呵法者。亦从对治得名也。

云初至也。释名也。准理合云。在俗家。从非亲尼。取食戒第一也。

云五至结者。如文。

云四分至如此者。不论自他二食者。若尼自己食。或尼从他檀越。乞得食也。约缘通之者。约缘通皆成犯。故祇云。尼有大福德。日乞食。供五百比丘。明他食也。五分卷中等。彼缘白佛。佛制不得。从街巷中受。受者犯也。四分制在村内。犯村外不犯。今五分巷中。当四分村外。此盖缘起部行别不同。故云缘起如此也。

云律至得者。所以简亲者。戒疏云。俗家人情。相委亲非讥过故。听病人苦恼。讥丑不生。济令亦开。置地使人。敬相无抱。所以复开也。

云在至戒者。释名牒举。可知。

云四至结者。如文。

云五分至尔者。若二处者。彼有三节。初云二部僧食。随一部呵。亦名可竟。若别坐别食别出者。是中入檀越门比丘。应向出门比丘。有何教檀越。与比丘食。答言某尼应问。约来未答。已约来了是入门比丘。亦名约来。又有出城门者。应向出者。如上亦得。后坐人亦尔者。亦问前坐人。约来尼未等。

云律至者。须待食竟者。谓待食遍。故言竟也。若尼自为(声平)檀越者。自作施主。偏则无犯。问何不开亲及与病者。答既是众中。偏心授食。招过无殊。故不开亲病缘。合开文存略也云学家过受戒者。释名牒举(云云)。钞欠列缘。戒疏具五。一见谛学家。二僧作法制。三无因缘。四白取置地使人。五食犯。

云事至明断者。钞意为事。希略与不出也。上言见谛。是证三果。犹在学地。故曰学家也。准此自约者。准此无度受施。全其俗家。因福故。穷困自息贪求。是明断也。

云有难至四者。释名牒举(云云)。

云五至犯者。如文(已上尺提舍尼戒。已竟也)。

大门第七众学戒文。分三段。初总牒名。二衣戒列释。三自下通结。

初云众学戒。疏五门。非要不叙。今略释名者。唯以此篇。不列定数。但云众学者何。答威仪微细量等。河沙有何数目。故总标之。目为众学。今此一百。且就喜犯以标之。若据梵语。或叉迦罗尼。此云应当学。西天语倒。即云学应当。今取文顺故也。向六聚总制学之。名为学处。何局此篇。云应当学。答余则易持难犯。此戒易毁。难护。故前文云。专玩在心。乃名守戒等。若就所防影名。即云众突吉罗。今隐所防就。能治行。故云众学。

云威仪至叙者。威仪之要具。在诸门者。威仪则是非威仪。身口所犯不应之罪。具在上下诸篇之中。约略收摄将尽也。今撮摘数十者。生起此篇吉罗。释相之意。缉(七入反)续也。叙者次也。缉续其文。次第解释(更有异说非正不叙)。

次列释中。云初至者。释名者。梵云涅槃僧。或云泥洹僧。引翻为方衣。即今僧尼所著裙也。西国诸人。所有内衣。直将横叠。背后前遮。手张两角左右掩掖。仍以长绳。四币缠腰。抽拔使正安。四摄而已。若绳断解裙。便堕地。今引方僧。着裙例加腰带纫结。实有整齐缘。若垂地亦乖法律。今言齐整者。多论去踝一搩手。五分云。一时已上。母论齐踝。上三指钞意。取此成齐整相也。云律至此犯者。褰者缩也。应忏吉者。根本罪也。对首一说。悔以故为故。又犯非威仪吉。责心灭也。若不故作者。即是误为。则无非威仪。但有根本一吉责。心悔诸戒。并列同此。

云。不犯已下。如文。

云二至知者。垂前一角者。下垂一角。谓偏披时。角垂左肘之中也。多罗叶者。垂前两角。此谓通披时。两角前垂也。故祇云。披衣时。不得如缠轴。应当通肩披。着纽齐两角。右手捉时。不得手中出角。如羊耳摄。已安缘者。谓身宽缘急也。

三反抄等者。祇云。不得反抄衣。两肩上若值风。两得抄一边。偏袒右肩。得抄左边。通肩披者。得抄右边。不现肘也。长老比丘。即还下之。后戒坐异前也。

云已后至可知者。从此上来四戒。已后尽此篇来少。约存略而解。其戒文中。一条之事。皆有两戒。如云衣缠头入白衣舍。及白衣舍。坐自下但解衣。缠头入白衣舍。更不释其坐也。又下敬佛诸戒甚多。但举二三。故云约略也。不复记数者。更不记五六七八。乃至一百等数。不能一一记之。但大途云。涅槃五十六十标举。故曰可知。

云律至开者。衣缠头者。下自释云。总以三衣用缠头。非是余衣。开缘如上者。谓同上内衣戒。患疮开主。

覆头者。光律师解云。不得以妄想。覆真如头。入三界白衣舍(此本过分今尺如抄)。不犯如文。

跳行者。大德云。跳行与跳行坐两戒。若为分之。今应作此解。双脚从床上。跳来这边坐。又跳去那边坐。故云跳行白衣舍坐也。诸记中。不评量故。迷此相绝多故也。开缘如钞。蹲坐并相及开缘。如文。

叉腰匡肘者。应师云横举。肘叉腰也。开缘如缠头戒者。有病协下生疮。及作时等摇身者应师。师覆身也。又云典覆也。

掉臂者。此云乘臂前却也。乘臂向前。又向后即是掉也。十诵云。白衣呵言。如种谷人不异也。

覆身等者。如文。

顾视者。村落中。回顾瞻视处处看也。不犯可知。

静嘿等者。辨相开缘。如文。

戏笑者。祇律。在师前不得露齿。而笑事忍之。起无常苦空无不想也。不犯如文用意受食等者。五分云。左手一心擎钵。右手扶钵缘也。非辨羹饭者。违失之非。今既一心。即不辨也。开缘如文。

平钵受食等者。注戒疏云。言不平钵者。谓离偏邪钵过也。

羹饭俱者。缘起中饭。至羹尽羹来。饭尽恼施主故。若须羹等者。或只要羹。或须饭随偏。食尽不犯。以次食者。谓钵中处。处食不着。次第取。

饭覆羹中。若请食者。文云请食羹时。有比丘。食羹污手钵污衣手巾。有疑。不敢以饭覆羹。佛言听请食无犯。比坐者。五分。初缘直制不得视比坐钵中多少。后因五百比丘。在一家食。食已共相语言。希有此食。于中有不得者。下座比丘言。若佛听我等。视他钵者。便知谁得。谁不得。不得者。教与也。佛告比丘。听视比坐。但莫生慊心即得。

系想钵食者。祇云。端心观钵得放钵在前。共比坐语者。若有缘须语。须看左右者。须手扶缘等也。

张口待者。五分。诸比丘饭至口犹不敢开。佛言不近不远。便听开口也。

含食语者。祗云。和上阇梨问。能便声不异者听。答不然咽已方答。若恐慊者。应述口有食不得。答五分白衣。益食问须不须。比丘不答。使讥言憍慢。不共人语。佛言听导须不须。

遗落食者。此律六群。揣饭啮半。半在手中。披呵而制。祗云麨团饭。令段段可口。食果等不犯。今时有人。满匙挑饭。于口不容。半落钵中。与上缘同也。

颊食者不得。口中回食。从一颊回至一颊。当从一边嚼。即明也。

不嚼饭作声者。祗云。不得㗘㗱声。此律呵云。唼唼如猪食不(上音子入)。

异噏饭者(许入反)。祇云。薄粥乳酪。羹饭不得噏作声。当徐徐咽。十诵。因摩诃男。自手下饭与乳诸比丘噏食作声。于中。有一比丘。先是伎乐儿闻声。便起作儛。诸比丘大笑。口中饭粒。而出有从鼻中出。俗人讥之。佛问彼比丘。汝以何心。而儛不欲出。诸比丘吸食。及戏笑罪过。佛言不得大吸饭食。应学。

不䑛食者。祇云。月有监食人。欲知生熟咸酢。听着手掌内舌䑛也。除此外不评。

振手者。食粘手[(厂@((既-旡)-日+口))*本]振之。污傍人也。

把散饭食者(蒲巴反)。此律六群。手把散饭食。居士讥之。如似鸡鸟故。合是平声呼也。开如前戒者。同振手食戒也。

不污手捉食器者。西天以手吃饭食之手。名曰污手。祇开以菜拭腻。

洗钵水者。十祇。皆以水杂饭。弃俗舍。居士讥言。紫妻子言分布施为福。一粒计百工。比丘不合弃也。

生草上等者。祇云。夏月生草。茂无空缺处。当在牛马行处。若无即转石上。又无在干菜上。又当以木承之无犯。

水中不便睡者。如文。

不立大小便。如文(已上总是敬僧威仪竟)。

次敬法威仪中。云不生者。以都有八条戒。钞文。约略解之。故通言不恭敬。说法中也。

覆头者。以衣等覆也。

褁头者。大德云。随方而说也。西天俗人。不褁头若以物包褁。即是不敬也。此间褁幞头。即表敬。露头却不敬。然于本分幞头之上。更别将余物重褁。又是不敬。何妨有此道理。有人云。约正褁头时。与说法者。非也余文易知(已上敬法竟)。

第三敬佛威仪中。云不至通开者。都有二十六戒。钞文约略而解。

除坚牢者。此约三宝物。为坚牢。不现狼藉相者。得着革屣入塔者。亦约西天表不敬也。

塔下留食除一坐食等者。若非一坐食。及不作残食法比丘。若余人随食中。草得即旋逆。以净处故。少时亦不许。停死尸者。臭气护塔。神嗔也。三开亦尔者。如上担死尸戒。有病须此道。汗强力呼去。三种开也。

云携至法者。为在通法者。开萍沙王。前说戒除王疑心。而令佛法不壅也。

黔梨者。秦始皇时。谓民曰黔黎也。黔者。说文云。黑首也。梨者众也。谓黑有不少也。无再开法者。初为除疑故开后。既无疑却制。故无开法也。已上第二列料竟。

三通结。云自至用者。威仪决正法中者。此论两卷。俨禅师撰也。决解尼二部律僧相。如下卷衣法中。引云决正二部。律论等是也。抄恐文繁。故指广文。如彼流通要用。已上第七众学竟。前来有七始。从四弃俗乎。众学。七段之文。总当料竟。更有七灭诤。当第八段。及七佛。略教明反。人戒经。并具在讲本注戒。彼引戒疏。粗解大纲。今顺钞消文。不更广述。固非疏略也。

四分律钞简正记卷第十二

吴越国天长寺长讲律临坛崇福普济戒光大德赐紫志贞写此一部丁巳岁记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