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脉诀乳海

卷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八里脉交变略例论

洁古曰。八里脉者。乃右手三部。寸关尺受邪者也。阳乘阴也。是微沉缓涩迟伏濡弱八里脉也。有里之表。乃三阴经络。各称标之名也。有里之里者。

乃三阴之本。脾肾肝总称之名也。且三阴标者。为阴中之阳。本者。为阴中之阴也。盛则归于胃土。乃邪染有形。故里之表。是阴中之阳。当渍形以为汗。宜发之。主宜缓。

内经曰。脉长者。为外病。脉短者。为内病。入里之脉。俱短脉也。俱在右手三部受邪者也。病入于内。为阳邪乘乎阴也。顾有里之里。有里之表。里之表者。邪在三阴经络中。为三阴之标也。三阴标者。仍是阳邪。尚未入于胃土。故不可轻下。而当缓散之。若是里之里。阴中之阴也。邪归于胃土。而染于有形迹之中。下之则愈。盖里之表。渍形以为汗者。身肤渍渍潮润。乃阳邪在里中之表。本来正汗。非若取汗之证。发越而出者。主宜缓也。

里之里。是阴中之阴分也。当急下之。客宜急。是知诸中客邪当急。诸主自病。当缓。前说七表。乃春夏具三阳。后说八里。乃秋冬具三阴。经中论反交错生疾。得本位以常法治中。互相为病。当推移所在主客。相合脉证。根据缓急治之。假令恶寒也。里之表也。当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缓发之。是渍形以为汗也。如不恶风寒而反欲去衣。身凉面目赤。四肢逆。数日不大便。小便赤涩引饮。身静重如山。谵语昏冒。脉沉细而疾数者。是足少阴经反受火邪。是里之里病。乃阴中之阴。阳邪也。此客邪当速。急下去之。以大承气汤除之。

里之里者。本中之里也。客邪尽净。里证急矣。故宜急下。凡客邪至于中者。中在经络之中。虽为表而渐入里矣。尚可缓乎。故宜急表也。诸主自病者。非外来之病也。五行中相乘相克。互相交变。多见八里脉也。宜分别脉证。相合与相异治之。有轻重之分。如证宜急。而脉不宜急者。脉宜急。而证不宜急者。止从缓而不宜急也。缓则能守其和平。急则乃交错生疾。必当以本位常法治中。当推移所在主客。与相合脉证。根据缓急治之。是多从脉而不从证也。若是交变互相为病。当分主客脉证。或证当汗。而脉不可汗。证当下。而脉不可下。或脉可汗。而证不可汗。或证可下。

而脉不可下。互相交变。而又互相推移。主客轻重与缓急之法。如经中谓渍形以为汗者。用麻黄又兼附子。一以治标。一以治本。是从其缓也。

如不恶风寒。而反欲去衣等证。此是阴中之阳。邪在内矣。宜急治其里。

治其里。是多从证。而不从其脉也。

今将七表脉有下者。八里脉有汗者。七表脉有汗者。八里脉有下者。此四论为古今之则。于七表脉论。八里脉论内。交五说之。更有脉与证相杂之法。当取仲景内桂枝脉(里)得麻黄证。(表)麻黄脉得桂枝证。递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如桂枝证二停。麻黄脉一停。当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法。或麻黄证二停。桂枝脉一停。当用麻黄二桂枝一汤法。更有麻黄脉桂枝证。取脉为主。脉便为二停。证为一停。用麻黄二桂枝一汤法治之。或桂枝脉麻黄证。

亦脉为二停。证作一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法治之。大抵圣人谓脉者。司人之命。故以脉为主。多从脉而少从证也。举世脉证交互二法。是不合全从于脉。亦不合不从于证。如合证当两取之。如证在交变法中。即合从脉不从证也。然亦不拘。亦当临时消息。传受递从。元证来理。所投去处。没天之时令。且七表有下者。为内外皆阳缓下。八里有汗者。为内外皆阴缓汗。

七表有汗者。为外阳而内阴急汗。八里有下者。为外阳而内阴急下。故素问说标本之化。立四因之法。为此一说也。表里标本之化。七表论内说之。

脉证互参。谓桂枝证得麻黄脉。不宜过用麻黄。必兼以桂枝。勿使麻黄大泄之意。此为证属阴不足。而脉属阳有余。故用麻黄二。多从脉之意。

桂枝一。少从证之意。不致偏僻之咎。今其阴阳扶抑之法。而太过不及。

自位乎中和之道也。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何病之有。

八里脉

卷四

微脉指法主病

一微者阴也。指可寻之。往来甚微。再再寻之。若有若无曰微。主败血不止面色无光。

微者。阴土也。何为阴土。雨土 雾之象也。血实则脉实。血虚则脉虚。今云指下寻之。往来甚微。则阳已衰矣。再再寻之。若有若无。则血已脱矣。

夫营出中焦。中焦治则能摄血。血足则能华色。今脉见微。则为阴盛阳虚。不能摄血。以致败血不止。血去则不能华色。是以面色无光也。

按脉经云。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一曰小也。一曰手下快。一曰浮而薄。一曰按之如欲尽。

卷四

歌曰

指下寻之有若无。漩之败血小肠居。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时多骨木枯。

指下寻之。其中往来甚微。再再寻之。若有若无。然何以至如是之虚也。

夫心主血者也。脾摄血者也。今脾不能摄血。以至心包络之血漩流而下。入于小肠。然小肠主出而不主纳。不能久居。必下漏。而为崩中之证矣。然崩中日久。则阴已衰而阳无所倚。传变而为虚寒。白带因之而下矣。夫骨。肾所主也。肾主闭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斯骨有所濡润。

而不至于枯槁。今崩中而继之以漏下。则精血已竭。骨无所濡。而如木之枯槁矣。

按经云。微则为虚。又云。微而紧者有寒。又云。微弱者。有寒少气。

卷四

又歌曰

微脉关前气上侵。

关前。阳部也。微脉而见关前。则上焦之阳气衰。阳气衰则阴气上逆。故曰气上侵也。

按脉经云。寸口脉微。若寒为衄。宜服五味子汤。摩茱萸膏令汗出。又云。

寸口微无阳外寒。

当关郁结气排心。

关主中州。脾胃所居之地。然脾为阴土。生于相火。胃为阳土。生于心火。

微脉而见关中。是为纯阴而无阳矣。阴霾之气闭塞。阳明之气不行。阳明者胃也。胃之上管。当于心下。故曰郁结气排心也。四气调神论云。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此之谓也。

按脉经云。关脉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宜服附子汤。生姜汤。附子丸。针巨阙补之。

尺部见之脐下积。身寒饮水即呻吟。

尺部者。纯阴之地。寒水之乡也。所赖者。下焦命门之真火相济。得以温分肉。消水气。不至有凝结积聚之患。今尺部见微。则下焦之元阳衰而身寒。膀胱之寒气结。而脐下积矣。然两尺属肾。微为阴土。土来克水。故引水以自救。及至饮水。则又无相火以温暖分消。复助寒气。故作痛而呻吟也。

按脉经云。尺中微。无阳厥冷。腹中拘急。又云。尺脉微厥逆。小腹中拘急有寒气。宜服小建中汤。

卷四

沉脉指法主病

二沉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缓度三关。状若烂绵曰沉。主气胀两胁。手足时冷。

沉者。阴水也。水性沉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水之性也。水性漂流。缓度三关。水之状也。水性濡 。状若烂绵。水之形也。然水性阴冷。冷则生气。

故气胀两胁。而手足时冷也。

按脉经云。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一曰重按之乃得。经云。沉为水为实。又为鬼疰。

卷四

歌曰

按之似有举还无。气满三焦脏腑虚。冷热不调三部壅。通肠健胃始能除。

夫沉脉主气。为诸阴之首。今云按之似有举还无。是沉而无力也。刘氏曰。沉而无力为气。假令其人冷热调和。则脏腑充实。而上中下三焦之气。自然和畅。而无壅滞之患矣。今因冷热不调。则卫气不得行于阳分。

卫气不行于阳分。则三焦之气满。而脏腑虚矣。治之者。当用辛温之药利之。以通其肠。复用温补之药和之。以健其胃。肠胃之气宣通。则三部之气条达。使卫气复行于阳分。而脉道自无沉匿矣。

按经云。沉而迟。腹藏有冷病。又云。脉来沉沉泽泽。四肢不仁。而重土祟。

又云。沉而滑为下血。亦为背膂痛。千金方作下重。

卷四

又歌曰

寸脉沉兮胸有痰。

寸部所以候胸中者。今寸部见沉。是为水气泛而为痰矣。

按千金方云。寸口脉沉而滑者。胸中有水气。面目肿。有微热。为风水。又云。寸口脉沉。大而滑。沉即为血实。滑即为气实。血气相搏。入脏即死。入腑即愈。脉经云。寸口沉胸中痛引背。又云寸口脉沉。胸中引胁痛。胸中有水气。宜服泽漆汤。针巨阙泻之。又云。寸口脉沉。胸中短气。又云。寸口脉沉而坚者。病在中。又云。寸口脉沉而弱者。曰寒。又云寸口脉沉而弱者。发必堕落。又云。寸口脉沉而紧。若心下有寒。时痛。有积聚。又云。寸口脉沉而喘者。寒热。

当关气短痛难堪。

关所以候腹中者。中气温和。则舒畅而无痞满疼痛之患矣。今关中而见沉。则为腹中有冷气。腹中有冷气。则闭塞而不通。闭塞而不通。则腹中疼痛。呼吸不利。而气短难堪矣。

按脉经云。关上沉。心痛。上吞酸。又云。关脉沉。心下有冷气。苦满吞酸。宜服白薇茯苓丸。针胃管补之。

若在尺中腰脚重。小便稠数色如泔。

尺部者。阴部也。所以候肾与三焦膀胱者。左肾主水。右肾主火。膀胱为水。三焦为火。故水火既济。阴阳相维。而后腰脚得以便利。水道得以澄清。今尺中而见沉脉。是有阴而无阳。有水而无火。致使阳气不行。则腰脚重滞。决渎失职。而小便如泔矣。

按脉经云。尺中沉。引背痛。又云。尺脉沉。腰背痛。宜服肾气丸。针京门补之。

卷四

缓脉指法主病

三缓者。阴也。指下寻之。往来迟缓。小于迟脉曰缓。主四肢烦闷。气促不安。

(按他本于小字下有一驶字)

缓者。阴土也。何为阴土。皇极内篇。以脾为二阴之土故也。夫脾为二阴之土。而脉缓者何也。脉经新撰有曰。脾者土也。德则为缓。恩则为迟。是以太阴之脉缓而迟。故指法曰。指下寻之。往来迟缓。小于迟脉也。脉经又曰。缓脉小驶于迟。何也。夫驶者。疾也。大抵平人脉。四至闰以太息。共成五至。迟脉者。一息三至。其意盖曰缓脉者。比平人之脉。则又稍迟。较之迟脉。则又小驶耳。故其主病。则皆脾病。经曰。土不及。其病内舍心腹。

外在肌肉四肢。以其四肢属脾。故四肢烦闷也。经又曰。去不及甚。病留满痞塞。病而留满痞塞。则中气不和。所以气促不安也。洁古曰。证在太阳。风伤卫。当服桂枝汤。易云。四肢烦满。气促不安。枳术汤主之。按脉经云。缓脉去来亦迟小驶于迟。一曰浮大而散。阴浮于阳同等。

卷四

歌曰

来往寻之状若迟。肾间生气耳鸣时。邪风积气冲背脑。脑后三针痛即移。

缓脉。指下寻之。一来一往。如丝在机。不卷其轴。其状有似乎迟。此太阴湿土之气也。土气盛。则下加于肾。肾主藏者也。肾气被克而起。故曰肾者生气。肾开窍于耳。肾气不藏。则上冲于耳。故又耳鸣。况缓脉又主风痹之疾。痹者风寒湿三者合而成也。夫肾与膀胱。相为表里。今脉而见缓。知有积久之风邪。湿气。循足太阳之经。夹脊上冲于背。而为疼痛。治之者当于脑后针足太阳膀胱之穴。以夺其风邪之气。则其痛自瘳矣。

他释皆云当取之浮白穴。夺肾之邪。其痛即止。脑后是浮白穴。主耳聋背项痛也。愚按浮白。乃足少阳之穴。非肾穴也。其穴在耳后入发一寸。

非脑后也。或者曰。浮白乃足太阳少阳之会。针之以取其邪焉可也。张世贤曰。太阳中风。脉缓。颈项强急。难以转侧。可针风池风府隐白三穴。

再服桂枝汤。则痛可移也。若缓大者。属脾脉。

按经云。缓而滑曰热中。

卷四

又歌曰

缓脉关前搐项筋。

缓脉主湿。经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关前寸部也。寸主头项之事。寸部而见缓脉。乃湿气客于足太阳之经。而项筋为之搐强矣。

按脉经云。寸口脉缓。皮肤不仁。风寒在肌肉。宜服防风汤以药薄熨之。

摩以风膏。灸诸治风穴。

当关气结腹难伸。

脾主中州。中州治则阴阳升降。上下宣通。而气无结滞之患。今缓脉见于关中。乃阴邪湿气。结塞中州。清者不得上升。浊者不得下降。而腹难以舒伸也。

按脉经云。关脉缓。其人不欲食。此胃气不调。脾气不足。宜服平胃丸补肺汤。针章门补之。

尺上若逢 结冷。夜间常梦鬼随人。

尺上若逢缓脉。则为冷气结于下焦。而为 瘕之疾。何也。夫尺。阴位也。

缓。阴脉也。冷。阴气也。夜间。阴盛之时也。常梦鬼随人者。群阴合。而从其类也。

按脉经云。尺脉缓。脚弱下肿。小便难。有余沥。宜服滑石汤。瞿麦散。针横骨泻之。

卷四

涩脉指法主病

四涩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前虚后实。无复攻序曰涩。主腹痛。

女子有孕。胎痛。无孕败血为病。

涩者。阴金也。何为阴金。夫沉。阴也。涩为阴为里。当于沉中候。故指法曰。

寻之似有。重手取之而似有。亦不若他。脉之往来分明也。举之全无。谓浮取则不得也。举之全无。则前虚矣。寻之似有。则后实矣。脉经谓其往来难短且散。即前虚后实之谓也。无复次序者。即参伍不调。如雨沾沙之谓也。夫脉者。血之府也。犹沟渠之水。水多则滑。水少则涩。血盛则脉滑。血虚则脉涩。腹痛者。血虚而作腹痛也。血所以养胎者也。若有孕而见涩脉。则为血虚。胎失其养而痛矣。若无孕而见涩脉。则为伤精败血之证。夫涩属金。为气多血少。即下文所云血衰气旺定无妊。血旺气衰应有体也。

按脉经云。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丹溪心法曰。涩为血虚。为有郁。

卷四

歌曰

涩脉如刀刮竹行。丈夫有此号伤精。妇人有孕胎中病。无孕还须败血成。

何谓如刀刮竹行。谓其往来蹇涩。中有一止也。诸家论涩脉。谓如轻刀刮竹。但言其往来蹇涩。未尽其如刀刮竹之旨。所谓如刀刮竹者。谓以轻刀刮竹。遇节而即止。故诀云。涩脉如刀刮竹行也。然丈夫以气为主。

女子以血为主。丈夫而见涩脉。则为伤精之证。以其精生于气也。至若女子而见涩脉。则有胎病败血之证。以其胎养于血也。

按脉经云。涩而紧痹病。又云小弱而涩骨。及经云。滑者伤热。涩者中雾露。

按儒门事亲云。修弓杜匠。其子妇年三十。有孕已半岁矣。每发痛。则召侍媪待之。以为将产也。一二日复故。凡数次。乃问戴人。戴人诊其脉涩而小。断之曰块病也。非孕也。脉诀所谓涩脉如刀刮竹形。主丈夫伤精。

女人败血。治之之法。有病当泻之。先以舟车丸百余粒。后以调胃承气汤。加当归桃仁。用河水煎。乘热投之。三两日。又以舟车丸桃仁承气汤。

泻青黄脓血杂然而下。每更衣。以手向下推之揉之则出。后三二日。又用舟车丸。以猪肾散佐之。一二日。又以舟车丸通经如前。数服病十去九。俟晴明。当未食时。以针泻三阴交穴。不再旬。块已没矣。此与隔腹视五脏者。复何异哉。

卷四

又歌曰

涩脉关前胃气并。

关前。寸脉也。所以候中者。胸为气海。足阳明之胃经。为多气多血之府。

今见涩脉。则为血少。血少则气乘其虚。而并居之故。曰胃气并也。

按脉经云。寸口涩。无阳少气。又云。寸口脉涩。是胃气不足。宜服干地黄汤。自养调和饮食。针三里补之。

当关血散不能停。

关所以候中焦者也。营出中焦。涩为气多血少。当关而见涩脉。则为中焦之血。散而不守。然有气以行之。故不能停止而复下也。

按脉经云。关上涩。无血厥冷。又云关脉涩。血气逆冷。脉涩为血虚。以中焦有微热。宜服干地黄汤。内补散。针足太冲上补之经云。关上脉涩而坚大。而实。按之不减有力。为中焦实。有伏结在脾。肺气塞。实热在胃中。

注云。涩脉与有力反。今并言者。浮之涩大。按之坚涩。故言有力也。

尺部如斯逢逆冷。体寒脐下作雷鸣。

尺部乃寒水之乡。得相火以相济。故一身得以温暖。涩为阴金。尺部而见涩脉。母藏子宫。则金不畏火。是为金寒水冷。而阳翳无光。故体寒逆冷。冷则生气。故脐下作雷鸣也。

按脉经云。尺中见涩。无阴厥冷。又云。尺脉涩。足胫逆冷。小便赤。宜服附子四逆汤。针足太冲补之。又曰。尺脉涩。下血下利多汗。

卷四

迟脉指法主病

五迟者。阴也。指下寻之。重手乃得隐隐曰迟。主肾虚不安。

迟者。阴土也。何为阴土。土之性也。缓迟则较缓更甚。故亦曰土也。观其指法。则曰重手乃得隐隐。是病在里而为阴可知矣。自古迟则寒。此节独不言寒。而专言肾虚不安者。何也。以迟为阴土。是土不务其德。而乘其所胜。夫土所胜者。水也。肾为水藏。乘其虚而克之。肾其能安乎哉。

按脉经云。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一曰举之不足。按之尽牢。一曰按之尽牢。举之无有。经云。迟则为寒。

卷四

歌曰

迟脉人逢状且难。遇其季夏不得痊。神工诊得知时候。道是脾来水必干。

今人皆言三至为迟矣。究未得迟脉之情状也。其于指下寻之。重手乃得隐隐耳。故曰。迟脉人逢状且难也。今人皆言迟则为寒矣。究未尽迟脉之体性也。其理又主脾来克水。肾虚不安。如此则迟脉不专主于寒可知矣。然脉迟而曰遇其季夏不能痊者何也。以迟脉属土。季夏又值土旺之时。水得土而绝。故曰遇其季夏。不能痊也。然季春季秋季冬。皆土旺之日。何独见畏于季夏也。不知季春虽土寄旺之月。而木气尚余。

子能扶母。即迟脉来见。土其畏木而不暇克水。季秋亦土季旺之月。而金气尚余。金能生水。纵迟脉来见。子受母荫。而水不畏土。季冬亦土寄旺之月。水适当旺。旺者不受邪。纵迟脉来见。亦无所畏。惟季夏乃土正旺之时。谓之长夏。言其生长于火也。况火为土之母。所畏者水耳。今借居土后。则火挟子势。而反来侮水。夫火乃耗水坚土之物也。今得土以合之。而水未有不涸者矣。故曰。遇其季夏不能痊也。

按经云。迟而涩。中塞有 结。又云。迟而滑者胀。又云。迟而缓者有寒。仲景曰。如阳明脉迟。不恶寒。身体 然汗出。则用大承气汤。又洁古曰。

迟。阴也。季夏。阳也。此证为失时反候。阴盛阳虚治之。宜泻心肺。补肝肾。

泻心者。导赤散。补肾者。地黄丸。

卷四

又歌曰

寸口脉迟心上寒。

寸口。阳位也。所以候胸中者也。心居膈上。迟脉为寒。今见寸口。故曰。心上寒也。

按脉经云。寸迟上焦有寒。心痛咽酸。吐酸水。宜服附子汤。生姜汤。茱萸丸。调和饮食以暖之。脉影云。手足厥冷。气胀攻痛。主上焦寒。

当关腹痛饮浆难。

关所以候腹中者。关脉见迟。为寒湿之气大作。燥热之气不行。寒湿之气作。故腹痛。燥热之气不行。故饮浆难也。

按脉经云。关迟胃中寒。宜桂枝丸。茱萸汤。针胃管补之。脉影云。关迟中焦寒。吞酸吐水。

流入尺中腰脚重。浓衣重覆地也嫌单。

尺部法地。所以候腰以下之疾者。迟为寒湿之脉。腰脚者。肾之所主。尺部而见迟脉。则为寒湿之气。客于下焦。故腰脚重也。人身之所以常温暖者。以下焦命门之真火。得以温分肉也。今尺部而见阴寒之脉。则寒气作。而真火无光。是以浓衣重覆也嫌单耳。

按脉经云。尺中迟。下焦有寒。背痛。又云。尺脉迟。下焦有寒。宜服桂枝丸。针气海关元补之。

卷四

伏脉指法主病

六伏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呼吸。定息全无。再再寻之。不离三关曰伏。主毒瓦斯闭塞。三关四肢沉重。手足时冷。

伏阴。木也。何谓阴木。厥阴之木也。厥阴者。阴之尽也。阴已极。则阳将绝矣。脉之所往来指下者。正以阴阳相维。和合交结。而脉道乃行。今阴已极。而阳将绝。则脉道不行。故指下寻之似有。呼吸定息全无。即脉经所云伏脉极重。手按之着骨乃得也。然脉之所以往来于寸关尺部者。正以三焦之气。呼吸相通耳。今阴毒之气。壅遏三焦。

使荣卫之气。不得行于十二经隧之中。故上焦绝。则寸不行。中焦绝。则关不行。下焦绝。则尺不行。虽依稀隐现于寸关尺部之中。而实不能往来于上下。故曰。不离乎三关也。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气将绝。故四肢沉重。而手足时冷矣。

按脉经云。伏脉极重指按之着骨乃得。一曰手下裁动。一曰按之不足。

举之无有。一曰关上沉不出。名曰伏。经云。伏者霍乱。

卷四

歌曰

阴毒伏脉切三焦。不动荣家气不调。不问春秋与冬夏。徐徐发汗始能消。

阴毒伏脉切三焦。上文已详言之矣。所谓不动营家气不调者。何也。盖以寒伤营。阴寒之气。壅遏三焦。则营气不行。营不行。则脉不出。须得温经发表之剂。如阴毒甘草汤之类。以调其荣气。而后脉始出也。或曰。温经发表。秋冬可施。如遇春夏。岂宜概用。不知阴毒之证。非他病可比。温经散表。阳气方回。虽值春夏。亦宜舍时从证。故池氏曰。积阴冷毒之气。

而伏滞于三焦。致卫气不调。荣血不行。三焦之气。闭塞。若有此证。不必问四季。须是发散。通其三焦。其病可除也。夫所谓徐徐发汗者何也。洁古曰。渍形以为汗。麻黄附子细辛汤。或秋冬以升麻汤。春夏以麻黄汤。

当缓与之。经曰。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予尝读史记左编。一病患以冬月误服白虎。其脉伏而四肢厥冷。诸医拟进四逆理中等剂。东垣曰不可。

只宜用轻清之剂。引寒气出于经络之中。如升麻防风羌活等药。其病果愈。是皆徐徐发汗之义也。戴起宗不知此理。谓不当汗。乃引仲景脉浮者。病在表。方可汗等语。独不知仲景亦常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则知发汗又不可以脉之浮沉论也。况阴毒一证。乃一时暴疾。祸如反掌。戴氏误以为荣积卫积藏积。而改作徐徐调理。噫。阴毒伤寒。而可徐徐调理乎哉。诀之所谓徐徐发汗者。非治之徐徐。乃处方之徐徐。如洁古所谓渍形以为汗。又曰当缓与之之谓也。

卷四

又歌曰

积气胸中寸脉伏。

寸所以候胸中者也。胸为气。每宗气之所行也。今宗气不得随营气而行。故积于胸中。而上部之脉伏矣。

按脉经云。寸口脉伏。胸中逆气。噎塞不通。是胃中冷气。上冲心胸。宜服前胡汤。大三建丸。针巨阙上管。灸膻中。

当关肠癖常瞑目。

肝藏血。脾摄血。肝脾俱候于关。关脉伏。则为肝脾二经。不能藏摄其血。

斯肠癖之疾生矣。目得血而能视。血脱则目不欲见人。故目常瞑也。

按脉经云。关上伏。中焦有水气泄溏。宜服水银丸。针关元。利小便。溏泄便止。

尺部见之食不消。坐卧非安还破腹。

经云。饮食入胃。先入于肝。夫肝。厥阴之木也。今因内伤饮食。宿滞不消。

肚腹胀满。欲破而坐卧不安。以至厥阴风木之气。壅遏于下不得上升。

故尺部之脉见伏也。治之者。当用吐药。以探吐其宿食。则厥阴风木之气。得疏通以上升。而尺部之脉。可以复出矣。经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

其人当吐不吐者死。此之谓也。(上吐字。乃吐药之吐。言用吐药而仍不吐。则死矣。)

按脉经云。尺中伏水谷不消。又云。尺脉伏。小腹痛。症疝。水谷不化。宜服大平胃丸。桔梗丸。针关元补之。(桔梗丸云结肠丸。)

又按东垣曰。食塞胸中。食为坤土。胸为金位。金主杀伐。与坤土俱在于上而旺于天。金能克木。故肝木生发之气。伏于地下。非木郁而何。吐去上焦阴土之物。木得舒畅。则郁结去矣。此木郁达之也。

卷四

濡脉指法主病

七濡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再再还来。按之根据前却去曰濡。主少力。五心烦热。脑转耳鸣。下元极冷。

濡。阴水也。他本俱释为阴金。非也。洁古曰。浮涩弱属金。沉滑濡属水。是以知濡为阴水也。然濡而为不及之水者。何也。谓阳已竭。而阴无所附也。指下寻之似有者。非若他脉之真有。而似乎有也。则为阳已竭矣。再再还来。是阴欲附也。按之根据前却去。是阴欲附而无所附也。经云。阳为阴使。今阳已竭。故主少气力。阴无附。故五心烦热。水不足。故脑转耳鸣。

阳已衰。故下元极冷。

按脉经第一篇。有软脉而无濡脉。要知濡即软也。又云。软脉极软而浮细。一曰按之无有。举之有余。一曰小而软。软一作濡。曰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轻手相得。

卷四

歌曰

按之似有举之无。髓海丹田定已枯。四体骨蒸劳热甚。脏腑终传命必殂。

按之似有。阴无所附也。举还无。阳已竭也。髓海丹田定已枯。肾水已涸也。四体骨蒸劳热甚。谓水已涸。而虚火煎熬也。脏腑终传命必殂。谓肾病传心。心病传肺。肺病传肝。肝病传脾。脾复传肾。经曰。传终者死。是传其所胜也。

按经云。三部脉濡弱。久病得之不治自愈。治之死。卒病得之生。

卷四

又歌曰

濡脉关前人足汗。

关前。阳位也。濡。阳衰之脉也。足汗。多汗也。汗阴血所化也。阳部而见阳衰之脉。是阳气已虚。不能卫护其阴。则阴气外泄。故其人多汗耳。

按脉经云。寸口脉濡。阳气弱。自汗出。是虚损病。宜服干地黄汤。薯蓣丸。

内补散。牡蛎散并粉。针太冲补之。

当关少气精神散。

夫精气神。乃身之三宝也。经曰。精生气。气生神。是以精极则无以生气。

气少则无以生神。中焦者。荣气之所出也。今关部而见濡脉。则中气大虚。而精与神亦为之耗散矣。

按脉经云。关上濡下重。又云关脉濡。苦虚冷。脾气弱。重下病。宜服赤石脂汤。女萎丸。针关元补之。

尺部绵绵即恶寒。骨与肉疏都不管。

尺所以候下焦者也。尺部而见濡脉。是为阳衰于下。故恶寒。经云。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温于骨髓。故骨髓不温。即内不着骨。骨肉不相亲。即肉濡而却。肉濡而却。故齿长而枯。发无润泽。发无润泽者。骨先死。戊日笃。己日死。土胜水也。

按脉经云。尺中濡少血。发热恶寒。又云。尺脉濡。若小便难。宜服瞿麦汤。

白鱼散。针关元泻之。千金翼云。脚不收风痹。

卷四

弱脉指法主病

八弱者。阴也。指下寻之。如烂绵相似。轻手乃得。重手稍无。怏怏不前曰弱。

主气居于表生产后客风面肿。

弱。阴金也。何为阴金。不及之金也。何谓不及之金。指下寻之。如烂绵相似云。然沉脉指法。则曰状若烂绵。而此亦曰如烂绵相似者何也。不知沉为阴水。故寻之似有。举之全无。弱为阴金。故曰轻。手乃得。重手稍无。

所谓怏怏者。轻手乃得也。不前者。重手稍无也。大抵浮以候气。沉以候血。浮以候阳。沉以候阴。浮以候表。沉以候里。今云重手稍无。是阴已竭也。轻手乃得。是阳欲根据也。怏怏不前。是阴已竭。而阳无所根据也。经云。阴右。内阳之守也。今阴竭于内。则阳无所根据倚。是血已竭。而气独居于表也。大抵于脉多见于生产后。去血过多。客风乘虚而入。乃使面目浮肿也。

按脉经云。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一曰按之乃得。举之无有。

卷四

歌曰

三关怏怏不能前。只为风邪与气连。

言阴血已竭。而阳无所根据。虚邪贼风。与气相连。乘虚而独居于表也。

按经云。弱为虚为悸。

少年得此须忧虑。老弱逢之病却痊。

弱脉阴金也。金象属秋。少年者。春夏之令也。老弱者。秋冬之令也。少年得之。谓之逆。老弱得之。谓之顺也。

卷四

又歌曰

关前弱脉阳道虚。关中有此气多疏。若在尺中阴气绝。酸疼引变上皮肤。

寸。阳位也。寸部见弱。谓之阳道虚。尺。阴位也。尺部见弱。谓之阴气绝。关。

阴阳交会之所也。关部见弱。谓之阴阳不相维。故曰气多疏也。然尺部见弱。何以酸疼引变上皮肤也。尺以候肾。肾虚则病酸疼。尺所以候下焦者。卫出下焦。卫气者。阳气也。所以温分肉。而实皮肤者也。尺部而见弱。则阴气绝。而阳无所根据。则不能温分肉。而实皮毛。故酸疼引变于皮肤之上也。

按脉经云。寸弱阳气虚。关弱无胃气。尺弱少血。又云。寸口脉弱。阳虚自汗出而短气。宜服茯苓汤。内补散。适饮食消息。勿极劳。针胃管补之。又云。关脉弱。胃气虚。胃中有客热。脉弱为虚热作病。其虽曰有热。不可大攻之。热去则寒起止宜服竹叶汤。针胃管补之。又云。尺脉弱。阳气少。发热骨烦。宜服前胡汤。干地黄汤。针关元补之。

又按仲景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而发热也。

卷四

九道脉法论

云岐子曰。九道脉者。从天地九数之理说也。经曰。善言天者。必有应于人。

是以天有九星。地有九州。人有九脏。亦有九野。故立九道脉。以应天地阴阳之法也。以长为干。清阳发腠理。以短为坤。浊阴归六腑。以虚为离。心中惊则血衰。以促为坎。脉进则死。退则生。以结为兑。发在脐傍。以代为中上主上中下三元正气。以牢为震。前后有水火相乘之气。以动为艮。主血山衰。以细为异。主秋金有余。此九道脉。以应九脏九宫之法也。

九道脉

卷四

长脉指法主病

一长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如持竿之状。举之有余曰长。过于本位亦曰长。主浑身壮热。夜卧不安。

长者。阳也。干之象也。易曰。干之九五。亢龙有悔。此之谓也。经曰。长则气治。何病之有。今则三关如持竿之状。举之有余。过于本位。是长之太过者矣。故主阳邪热毒之气。乘其三焦。阳盛则热。故其见证为浑身壮热也。阳盛则乘其阴。故夜卧不安也。

按洁古曰。长法干。此阳明脉。故尺寸俱长。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当汗。

阳化气也。

长脉迢迢度三关。指下来时却又还。阳毒在脏三焦热。徐徐发汗始能安。

长脉迢迢度三关者。言脉三关通度。迢迢而长也。指下寻之却又还者。

言脉往来甚盛也。长脉为阳。三关通度。则知阳邪热毒。客于三阴之标。

三焦之内皆热也。夫既曰阳毒在脏。而曰汗者何也。洁古曰。在三阴经络中有邪者。是也无汗乃阴中之阳。可汗而已。是经络无形受邪。法当去之。为三阴标之病也。今阳邪为患。若得微汗。则阴气复舒。阳毒随汗而解矣。正如夏月炎蒸。亢旱得雨。即清凉也。云岐子曰。徐徐发汗者。为在标之深远。急则邪不能出。发之以升麻汤。发在阳明标。一法加羌活麻黄中。治法以地骨皮散。治浑身壮热。

按脉经云。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

卷四

短脉指法主病

二短者。阴也。指下寻之不及本位曰短。主四肢恶寒腹中生气。宿食不消。

短者。阴也。坤之象也。坤属土。脾土旺则能消化饮食。使清阳之气。实于四肢。浊阴之气。归于六腑。自然上下宣通。脉经舒畅。何至有气壅之患也。倘一为生冷宿食所伤。则阳气郁遏于阴中。不得畅达于外。清浊相干。而腹中之冷气生矣。今云指下寻之。不及本位。言其中手而短也。经曰。短则气病。四肢属阳。阳气伏则不能实于四肢。故四肢恶寒也。阳气郁。则胃气不行。故腹中生气。要知皆由宿食不消之所致耳。

按丹溪心法曰。长为热流通。短为寒凝结。又脉经第一篇载。脉二十四道。有数脉。散脉。革脉。而无长脉。短脉。牢脉。至第九篇。始见长为阳。短为阴之说。又以动为阳。以弦为阴。第十三篇云。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

细则气少。

卷四

歌曰

短脉阴中有伏阳。气壅三焦不得昌。藏中宿食生寒气。大泻通肠必得康。

洁古曰。宿食生寒气。何由通肠。谓阴中伏阳故也。使三焦之气。不得通行于上下。故令大泻通肠。使三焦之气。宣行于上下。故用巴豆动药也。

外药随证应见使之。此在长短脉交论内细说之。病久温白丸。新病备急丹。愚谓短脉阴中有伏阳者。何也。脉不及本位。中手而短也。不及本位。则为阴。中手而短。乃伏阳也阳气伏于阴中。使三焦之气。郁而不行。

故曰气壅三焦不得昌也。然三焦之气。所以壅遏而不行者。由于其人内为生冷宿物所伤。故三焦之阳气不行。而脏腑之寒气生矣。若以大黄芒硝之药利之。则硝黄性寒。究不能除其生冷之气。而病终不得除。

当以辛热之药。如备急丸之类。大泻其腹中宿物。则三焦之气。可以复行。而病始得康健也。

按经云。短疾而滑酒病。又云。短而数心痛。心烦。脉经云。寸口脉中手短者。曰头痛。

卷四

虚脉指法主病

三虚者。阴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亦然。曰虚。主少力多惊。心中恍惚。小儿惊风。

虚者。阴也。离之象也。离中虚。在天为火。在人为心。心主血脉。血实则脉实。血虚则脉虚。今指下寻之不足。举之亦然。则心血虚矣。心血虚则神无所倚。故少力多惊。心中恍惚。易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若小儿见此虚脉。则易于成惊。何也。小儿乃方长之气。脉当有力。今反见虚脉。则为先天不足。或脾胃虚弱。风火易乘。故主惊风之证也。治之者。宜益其元气。培其脾土。气血充足。而风木不得以乘之。惊风之患。庶可免矣。张世贤释谓治以湿青丸。加减小柴胡汤。则虚虚之祸。其能免乎。

按脉经云。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卷四

歌曰

恍惚心中多悸惊。三关定息脉难成。血虚脏腑生烦热。补益三焦便得宁。

心主血脉。心中恍惚而多惊悸。血虚可知矣。及候其脉。则寸关尺部三关之内。寻按俱虚。而不成息数。自非一脏一腑之虚。乃三焦之虚也。夫三焦。五脏六腑之本也。三焦之血虚。则脏腑之烦热生矣。治之者。当补益其三焦。夫心血虚。而曰补益其三焦者。何也。正以心火也。三焦亦火也。补益三焦。即大易所云。明而作离。大人以继明之义也。不然。则为日昃之离。安可久也。

按脉经云。尺脉虚小者。足胫寒痿痹脚疼。

卷四

促脉指法主病

四促者。阳也。指下寻之极数。并居寸口曰促。渐加则死。渐退则生。

促者。阳也。坎之象也。夫促而取象于坎。何也坎。陷也。一阳而陷于二阴之中也。促者数。而并于寸口中。有一止也。故取象于坎也。人身之阴阳和。则脉道往来和缓。今曰指下寻之极数。是阳已盛矣。并居寸口。是阳已盛而驱策其阴血。如人疾趋。时复一蹶也。所谓渐加则死者。阳愈亢而阴愈竭。乃乘危而着鞭。则其死也必矣。若能渐退。则阴阳和合。有既济之功。故曰渐退则生。

按脉经云。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又按黎氏曰。阳邪上忤。故有偏盛。其脉按之有余。举之洪数。不游三关。

并居寸口。虽盛疾。必时一止而复来。谓之促。令人三焦不和。气逆而厥。

上盛下虚。上溢下绝。其候渐进者死。渐退者生。又刘守真曰。促脉者。阳也。数而时一止也。主聚积气痞忧思所成。亦或热剧失下。则令脉促。下之则平也。

卷四

歌曰

促脉前来已出关。常居寸口血成斑。忽然渐退人生也。或若加时命在天。

关。阴阳之交也。已出关则尽溢于寸口矣。并居寸口。则阳并于上阳盛则烈其阴血。而斑疹生焉。洁古曰。升多而不降。前曲后倨。如操带钩曰死。渐退者。以阳得阴则解。加进之者。独阳脱阴。故知命在天也。池氏曰。

促脉急而数。其脉溢。关至寸口。乃水火相乘。而风壅血气衰。故发血斑。

其脉渐加溢进即死。退居本位即生。

按脉经云。寸口脉促上击者。曰肩背痛。

卷四

结脉指法主病

五结者。阴也。指下寻之。或来或往。聚而却还曰结。主四肢气闷。连痛时来。

结者。阴也。兑之象也。兑为泽。阴阳和而后雨泽降。今指下寻之。脉道或往或来。聚而却还。是阴独盛而阳不能入也。即脉经所谓缓时一止复来者曰结。为血留而不行。气滞而不散。是龙蟠而不雨也。四肢属阳。血留而不行。气滞而不散。则阴阳不相维。故四肢气闷矣。连痛时来者。即下文之大肠疼痛也。

按脉经云。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按之来缓时一止者。名结阳。初来动止。更来小数。不能自还。举之则动。名结阴。

又按刘守真曰。结脉者。迟缓而时一止为阴也。主阴盛发躁烦满。乃阳厥极深。以至身冷脉微欲绝而缓弱。时一止者。亦胸烦躁。此止为热极而非寒也。皆须以标本明之。

卷四

歌曰

积气生于脾脏傍。大肠疼痛阵难当。渐知稍泻三焦火。莫谩多方立纪纲。

脉结而云积气者。何也。凡人之身。左属肝主血。右属肺主气。结脉象兑。

兑居西方。为人生之右。当知有积气生于脾脏之傍。肚腹之右也。然积气而生于脾脏之傍者。何也。营卫生会篇曰。谷气入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又营气篇曰。谷入于胃。乃传于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

专精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手太阴出。注手阳明云。今脉而见结。如人步履维艰。而复见一蹶。是脾胃之气。

不能转输于肺。而肺又不能传送于大肠。是以留滞于脾脏之傍。而为积气故也。然脉结而云大肠疼痛者。何也。辛不病而庚病也。辛不病而庚病者。何也。辛于丙合为水。寒气主之。庚于乙合为金。燥气主之。辛金者。阴金也。肺金是也。庚金者。阳金也。大肠是也。以阳金之燥气。留滞于大肠。故阵阵而作疼痛也。然大肠痛而泻三焦火者何也。以燥气近于火。金其畏火者也。阴金受制于脏。阳金受制于腑。从其类也。夫大肠者。

府也。故受制于三焦。治之者宜泻三焦之火。不使助其燥金之气。则痛自减。而疾自瘳矣。但结脉终属于阴脉之极。不得峻用苦寒。亦不得急于攻伐。只宜稍泻三焦之火可也。诚恐后人以腹痛之故。误投辛热。则津液枯而燥愈甚。求其愈也难矣。故叮咛告戒之曰。莫谩多方立纪纲也。

按李东垣兰室秘藏七圣丸。治大肠疼痛。不可忍。全引用此诀。附七圣丸方。羌活一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另研。一两五钱。大黄八钱。煨槟榔。桂去皮。木香川芎。以上各五钱。上除郁李仁另研入内。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食前取大便微利。一服而愈。切禁不得多利大便。其痛滋甚。又按刘守真痔疾论曰。手阳明大肠。名曰害蜚。六元正纪论阳明又曰。司杀府大肠。谓害蜚谓金。能害五虫。又曰。

司杀府谓金主杀。既有此二名。何以自生虫。盖谓三焦相火盛而能制阳明金。故木来相侮。内经曰。侮谓胜己也。木主生五虫。叔和云。风主生于脾脏傍。大肠疼痛阵难当。渐觉稍泻三焦热。莫谩多方立纪纲。此言饮酒多食热物。脾生火热。而助三焦气盛。火能生土也。当泻三焦火。热退。使金得气而反制木。木受制则五虫不生。病自愈矣。

卷四

代脉指法主病

六代者。阴也。指下寻之。动而复起。再再不能自还。曰代。主形容羸瘦。口不能言。

六代者。阴也。中土之象也。代而谓有中土之象者。何也。谓其动而中止也。然促结之脉。亦动而中止。不谓之土也。以促结虽动而中止。无有常数。代则不然。动而中止有常数也。何谓止有常数。假令五动一止。仍是五动也。七动一止仍是七动也。代有常数。而谓之土者何也。以土主信。

不失其期也。凡病之不失其期者。皆土之为病也。动而中止。不失其期。

而谓之代者何也。谓一脏无气。而以他脏代之也。平人之脉。一动肺。二动心。三动脾。四动肺。五动肾。周而复始。至五十动不止。以成大衍之数。

故曰平人。假令七动一止。谓心脏无气。再而后起。不能自还。是心脏无气而脾脏代之也。故所主之病。形容羸瘦。形已脱矣。口不能言。气已脱矣。形气俱脱。不死何为。

按脉经云。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结者生。代者死。又刘守真曰。代脉者主缓弱而无力。不能动。因而复动。病必危而死。

卷四

歌曰

代脉时时动若浮。再而复起似还无。三元正气随风去。魂魄冥冥何所拘。

代脉时时。其状若浮。但浮脉按之有神无间断。代脉按之无根。而有间断。虽有时再起。而止有常数。是一脏气绝。而以他脏代之也。夫神所以御气气所以御精。三者互摄。则魂魄自相拘守。今脉而见代。则三元之精气。神已散而魂魄亦相离而失守。不死何为。此节正与肺藏歌内魂将魄共连之句。互相遥映。

按脉经云。代散则死。

卷四

牢脉指法主病

七牢者。阴也。指下寻之即无。按之即有。曰牢。主骨间疼痛。气居于表。

七牢者。阴也。震之象也。震为雷。云岐子谓其有水火相乘之气。今指下寻之即无。按之即有曰牢。牢者坚牢也。其脉沉弦有力。动而不移。乃病根深痼。而成不拔之势也。指下寻之即无。表虚也。按之即有。里实也。所谓里实者。邪气实。所谓表虚者。正气虚也。在内之邪气固。则水火相煎。

故骨间疼痛。在外之正气虚。则血不外荣。而气独居于表。

按脉经第一篇。有革脉而无牢脉。千金翼以革为牢。其脉经则曰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

卷四

歌曰

脉入皮肤辨息难。时时气促在胸前。只缘水火相刑克。欲待痊除更问天。

脉入皮肤。则轻手于皮肤之上。不见其脉。即前指下寻之即无也。凡脉有往来。则辨息易矣。今云辨息难言。按之即有。而且坚牢不移其处。及举之皮肤之间。不见其有脉。夫肺为华盖。乃五脏六腑之首。居于胸中。

主气而司呼吸者也。今肺气衰。则火来乘之。木来薄之。水者。金之子。所以制火者也。今金气衰。则不能生水。火反乘金之势。而煎熬其水。犹釜底之薪燔。而釜中之水涸也。时时气促者。只缘水火交战于胸中。互相刑克呼虽出于心肺。吸不得归于肾肝。故时时气促也。即经云。不及则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由此观之。四大分张。五行乖乱。欲望其痊除也难矣。

按脉经云。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篇内寸口无牢脉。于关部则曰关脉牢。脾胃气塞盛热。则腹中响。响宜服紫菀丸。渴脾丸。针灸胃营泻之。

于尺部。则曰尺脉牢。腹满。阴中急。宜服葶苈子茱萸丸。针关元丹田中极。

卷四

动脉指法主病

八动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举之还无。再再寻之。不离其处。不往不来曰动。主四体虚劳。崩中血痢。

八动者。阴也。艮之象也。艮为山止之象也。经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所谓藏精而起亟者。何也。言人身之阴血。每从阳气以行。数数而起应。故能随阳行于十二隧之中流。注冲任之内。故女子月事以时下。而无疾病矣。倘阴血不能随阳气以行。则蓄于内。积止如山。积久而忽下。如山之崩也。今云指下寻之似有。举之还无。谓阴血不能随阳气而行也。不离其处者。谓血蓄于内。止而不动也。不往不来者。谓血不随阳气以行。

而脉道不往来也。夫气。血之帅也。血之不行。由于阳气之不能帅血。以行四肢。诸阳之本也。气既不能帅血以行。故四体虚劳。阴血积久。有时而忽溢。在女子则为崩中。在男子则为血痢耳。

按脉经云。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伤寒论云。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又经云。动为痛为惊。

卷四

歌曰

动脉根源气主阴。

夫人身有阴阳二气。非止于气为阳。血为阴也。要知气血者。有形之阴阳。阴阳者。无形之气血。阴阳和。则气血相守而不相离。常营行于经隧之中。循环无已。今脉而见动。则为阴阳不相维。阳动而阴静。静则易以止。故血伤不行。止久而忽下也。究其根源。乃因阴气不能随阳气。以行耳。

三关指下碍沉沉。血山一倒经年月。

池氏曰。动在指下。隐隐按之。沉沉如水中一石。轻举之。脉不动。重按之。

微有力而碍指。乃阴虚内损。女人经血来如山崩不止。治之宜八珍汤。

智士名医只可寻。

此非利语也。庸医但见崩中之疾。以为血热妄行。徒用凉血之剂。或用药以劫之。殊失治崩之旨矣。不知崩中之疾。由阳气不能帅血而行。阴血不能起亟而应之。以至冲脉停留。月事不能以时下。久之而溢出。故如山之崩漏而下耳。法当大补其气。使阳生而阴长。阳气壮。得以帅血而行。不至有停积之患。则崩漏自止矣。若非智士名医。安能达其元奥也哉。

卷四

细脉指法主病

九细者。阴也。指下寻之。细细似线。来往极微曰细。主胫酸髓冷乏力泄精。

九细者。阴也。云岐子取象于巽。主秋金有余。夫巽者风也。言人之精血衰冷。如秋风之微弱萧瑟也。气主 之。血主濡之。气血盛则能变化精微。内渗骨空。以实其骨髓。外荣肌内。以淖泽毛发。今指下寻之。脉道细细似线。且来往极微。是从弦上减至极细而微矣。仲景曰。弦则为减。以曰减则为寒。今减之又减。以至极细而微。则为肾水虚冷可知矣。所以精道不固。则内无以实骨空。而胫寒髓冷。乏力泄精之证作矣。

按脉经云。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

卷四

歌曰

乏力无精胫里酸。形容憔悴发毛干。如逢冬季经霜月。不疗其 必自痊。

血盛则脉盛。血衰则脉衰。上文言脉道细细似线。来往极微则脉道衰矣。足胫属肾。胫酸属虚。皆由无精以实骨空。以至胫酸而乏力也。血不足则不能华色。而形容憔悴。精不足则不能淖泽肌肤。发毛干枯。然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夏脉当浮大。秋冬脉当沉细。若秋冬而见此细脉。

则为顺四时。其病当不治自愈。若春夏见此沉细之脉。是于长养之时。

而见凋残之气。则为反四时矣。安能保其无大咎也。

按脉经云。寸口脉细。发热吸吐。宜服黄芩龙胆汤。吐不止。宜服橘皮桔梗汤。灸中府。又云。关脉细。脾胃虚腹满。宜服平胃茱萸蜀椒汤。白薇丸。

针灸三管。

又按三部九候论云。尺脉细而急者。筋挛痹不能行。又云。尺脉细微。溏泄。下冷利。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