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之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辩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此系仲景原文)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此少阴病热困极之状也。少阴者。肾经也。肾为水藏。主寒。其脉当沉。今曰脉微细者。与沉相类之脉也。邪在三阳。脉皆洪大。传入少阴。则变微细者。此热邪深而脉内伏也。成注云。邪传少阴。则气行于阴而不行于阳。故但欲寐。愚以此非真寐。乃热极而神志昏愦。若欲寐然。条辩谬以欲寐为静。若果静。则邪去而无病矣。此与仲景立论之意大悖。愚按少阴病但欲寐。此仅举病热之端。以故不及治法。)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

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此条少阴病。非自三阳经传来者。乃少阴经自中之寒气已深。内迫于脏故见以上等证。正文与注俱见中寒论中)

病患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此亦少阴真寒证也。注见中寒论中)

(见后例)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此火逆证也。正文与注见第十二卷救逆论中)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此条乃阳邪传入少阴之证。夫曰少阴病者。此承首条但欲寐。而申言治法之不可误也。诊其脉于细沉之中带数。可见热邪虽伏而终不可掩。乃热入于里之征也。里指胃府而言。仲景云三阴经受病。已入于府者。可下而已。病热在里。正当议下。故云不可发汗。)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此条少阴病。乃寒邪直中之阴证。故不可汗而并无可下之理。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此条病。亦寒邪直中少阴之证。脉暴微。为阳气得回故为欲解。可见脉微不但指阴证而言。则是首条云。脉微细。为阳热传阴之证。无疑矣。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 卧手足温者。可治少阴病恶寒而 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上二条皆真寒证。(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此条言少阴中风。虽不明指其证。要之辩其脉。可以知其证之轻矣。少阴中风。

风为阳邪。其初必自太阳经传来者。但邪在太阳。脉本阳浮阴弱。传至少阴。又自有微细之本脉。曰微细者。其脉于尺寸之间。浮沉取之俱微而细。乃阴阳皆微细也。夫微细之脉。为表邪已缓。里邪深伏。兹者。阳脉虽不细而见微。此在表之风邪已解也。阴脉不微细而反浮。此在里之正气自和也。尚论篇云。阳微则外邪不复内入。阴浮。则内邪尽从外出。

故为欲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注已见前第三卷太阳上编)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此条系真寒证。故宜用艾灸法。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此条乃少阴经邪热。传入太阳府证也。少阴肾经也。与太阳膀胱经为表里。少阴病八九日。寒邪郁而变热。热势已极。有不入阳明胃府而入本经之府者。故云热在膀胱也。一身手足尽热者。言其热自内达外。与表热不同。膀胱为多血之经。肾又开窍于二阴。热在膀胱。则下焦之血受伤故从前后便而出也。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桃仁承气汤。芍药地黄汤。愚以桃仁承气汤。仲景用以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下焦有蓄血者。此条证。成注云。血散下行。上汤断难借用。如欲用药。还宜芍药地黄汤。郭白云云。未见方。愚意云。想即是芍药地黄二味药。煎汤服也。)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此条少阴病乃传经热证。厥冷也。热深者。厥亦深。热邪深入。表虽发厥而无汗。成注所云。热行于里者是也。医人不知。不攻其里。而反用麻桂等药。以强发其汗。汗不得出。则在内燥热已极。必击动。少阴之血而出于上窍。错经妄行。故从口鼻。

或目中出也。条辩云下厥者。以少阴居下而热深也。上竭者。以血妄逆而几尽也。汗与血一而已。得汗固非易治。得血其治尤难。此为最逆之候。愚按此条论。仲景但云。难治其非必死之证明矣。补亡论常器之云。可芍药地黄汤。)

少阴病恶寒。身 而利手足逆者。不治。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 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以上四条皆中寒死证(正文与注俱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少阴病至六七日。传经之热已深。少阴属水。水生气。成注云。肾为呼吸之门。息高。

则邪热甚而水将涸。肾虚不能纳气归源。其鼻息但呼出。而声甚高。故主死也。或云。此亦中寒死证。殊不知少阴经中寒者。乃命门火衰而阳虚也。阳虚则气馁。而鼻不能报息矣。今云息高。明系热证无疑。)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以上证三条方二首(俱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此条少阴病虽得之二三日。当是三阳经传来者。少阴之脉。出络心。注胸中。肾经邪热。上凌于心。故发烦也。第少阴病热。当但欲寐兹则不得卧者。何也。盖热微则昏沉而欲寐热甚则反扰乱而不得卧也。成注云。与黄连阿胶汤以扶阴散热。或问云。心中烦。不得卧。非少阴独有之证。何以知其为少阴病邪。余答云。此条少阴病。必口燥舌本干而渴者。否则心烦不得卧。几与阳明病无别矣。学人临证。宜细诊之。)

卷之九 辩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扰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成注云。阳有余。以苦除之。黄芩黄连之苦以除热。阴不足。以甘补之。鸡子黄阿胶之甘。以补血。酸。收也。

泄也。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泄邪热。

琥按上方。乃治足少阴肾水不足。手少阴心火有余。火有余者。阳热内盛也。阳热盛。必以苦泄之。以寒胜之。故用黄连为君。黄芩佐之。水不足者。阴血下虚也。阴血虚。必以甘温补之。酸平收之。故以阿胶鸡子黄为君。白芍药为使也。且也。白芍药能敛阴益血。成注反云其泄邪热。殊非善解。

琥又按此方。凡系好色之徒。精血内虚而病邪热者。宜用之。或问好色之徒。复病风寒。此系阴证伤寒。须急投附子四逆辈。犹恐未及。若用上药。是以寒治阴。不几速其死邪。余答云。人身一阴阳耳。而阴阳之根蒂。皆本于肾。好色之徒。两肾受伤阴虚者多。阳虚者少。阳虚者。命门火衰也。阴虚者。肾中水竭也。凡人入房过度。则精多所遗。所遗之精。皆为水而属阴。况其作强之时。心火先炽。火炽则水流。水愈流则火愈炽。五内燥热。外复伤寒而病邪热。两热相夹。肾水必枯,其人发烦躁。而舌黑生芒。则就死矣。语云。伤寒偏打下虚人者。正此谓也。又今人有耽于淫乐。

精泄不止而死者。世俗不云走阴。而反云。走阳何谬之极邪。或又问云。诚如吾子所言。则是人病伤寒。无所谓阴证矣。

余答云。有之阴证者。中寒也。其病乃是阳虚阳虚之人。命门火衰。其平日必言语低微。饮食不化。四肢无力。腰以下冷前阴不举。小便清白。此为真气不足。复为外寒所袭。表里四末皆冷。是为真阴之证。然亦不全因入房所致即小儿亦有病阴证者。以胃中阳气虚。不能作郁热故也。其证详中寒论中。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上二条证并汤方(俱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上二条证。并汤方(俱见中寒论中)

少阴下利。便脓血者可刺。(此条即上条桃花汤证。愚意云可刺者。当是可灸之讹。正文与注并灸法俱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此条病亦真阴证。正文与注并汤俱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此条少阴病。亦自三阳经传来者。热邪传入少阴。少阴之经气虚。故下利。其咽痛胸满心烦者。以其经之脉循喉咙。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尚论篇云。少阴邪热。充斥上下中间。无所不到故也。成注云。与猪肤汤以调阴散热。)

卷之九 辩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成注云。猪。水畜也。其气先入肾。少阴客热。以猪肤解之。加白蜜以润燥除烦。白粉以益气断利。琥按上汤。

治少阴客热。虚燥下利之药也。猪肤甘寒。白蜜。甘凉。白粉甘平。三物皆能清热润燥补虚。热清则烦满除。燥润则咽痛解。虚补则利自止矣。

或问下利一候。乃水来侮土。今者少阴经有热邪。当是湿热利。何为而云。有燥热也。余答云。下利既多。则亡阴致虚而津液去。故燥咽痛心胸烦满。此是燥热之征无疑。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此条少阴病。亦阳邪入于阴经之证。经中客热。故咽痛。

用甘草汤者。甘以发其热。缓其痛也。服汤后不瘥者。与桔梗汤。即于甘草汤内加桔梗。以开提其邪。邪散。则少阴之气自和矣。)

卷之九 辩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卷之九 辩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成注云。桔梗辛温以散寒。甘草甘平以除热。甘梗相合。以调寒热。或问仲景于甘桔二汤证。无所谓寒热者。成注云。甘梗相合。以调寒热。何也。余答云。少阴为寒水之藏。今者热客其经。故成注又云。寒热相搏。则为咽痛。乃热邪与经中之寒气相搏。故宜用甘梗相合以调和之也。)

武陵陈亮斯云。咽痛既属热邪。何不兼用寒凉之味。不知少阴病真藏气寒。得热证。犹为易治。若纯寒。则已滨于死。故虽属热证。不敢轻用寒凉。以其热非极热。而骤用寒凉。势必变极寒之证。其去死不远矣。此猪肤汤治热痛热利。亦止用粉蜜。猪肤不用苦寒。兢兢防正气之虚寒而热证之易变为寒证。同一意耳。学人不可不识此意。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此条少阴病。亦系阳邪所传入者。邪热客于经络。甚至咽伤生疮。比之上条咽痛。则更剧矣。不能语言声不出者。以少阴之脉。入肺循喉咙肺属金。主声金空则鸣。肺受热邪所实故喉咙为之窒塞也。或问仲景言咽痛。咽以咽物。于喉何。与而云。语声不出邪。余答云。喉与咽相附。仲景言少阴病热咽痛。而喉咙即在其中。)

卷之九 辩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苦酒汤方

半夏(洗破如枣核大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考内台方第一味用苦酒。上共三味。今此方第一味半夏。第二味鸡子。则是内上苦酒上字。无着落矣。宜校正之。)

成注云。辛以散之。半夏之辛以发音声。甘以缓之。鸡子之甘。以缓咽痛。酸。以收之。苦酒之酸。以敛咽疮。

或问成注云热伤于络。则经络干燥。使咽中伤。生疮。既燥热矣。何以方中犹有半夏。余答云。咽中生疮。乃湿热也。此证之始。由三阳经有寒邪。传入少阴。郁而变热。又寒之中湿气居多。郁热之内。岂无留湿。湿热相搏。咽中生疮。语声不出。成注云燥热者。误也。故上方用半夏以去湿散邪。鸡子白以清热降火。苦酒之用。一以敛半夏之太辛。

一以消疮肿而疗咽伤也。此方乃清燥兼施之剂。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此条少阴病。乃自太阳经传来者。风寒入于少阴之经。郁热未甚。亦作咽痛。用半夏散者。取辛甘发散之义也。)

卷之九 辩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以上各等分)

以上三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成注引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半夏桂枝之辛以散经寒。甘草之甘。以缓正气。琥按上汤中用甘草。当是助正气发风邪。缓咽痛成注但云缓正气。恐有遗义。)

或问仲景半夏散。云治客寒咽痛。条辩独云。风热。何也。余答云。半夏散中有桂枝。本治太阳中风药。仲景止云寒者。风亦自寒中来也。风寒伤太阳之表。传入少阴之里。未有不郁而成热者。但有热甚不甚之分耳。半夏散虽非治热之药。然以辛甘发散其风寒之邪。而热自解。成注但云。客寒。亦未尽其义。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白通汤方。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云云至)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加减法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云云至)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加减法以上四条证并四汤方(俱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条少阴病。乃伤寒邪在少阳。传入少阴之证。四逆者。四肢不和顺也。成注云。伤寒传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此非寒厥之宜温补。亦非热厥之宜寒泻矣。止宜用四逆散。以解其热。而散其邪也。其或咳。或悸等证。此里热之候。尤当析辩。加药法。不可误也。)

卷之九 辩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四逆散方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成注引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枳实甘草之苦甘。以泄里热。芍药之酸。以收阴气。柴胡之苦。以发表热。琥按上方。虽云。治少阴。实阳明少阳药也。)

内台方议曰。四逆者手足不温也。四厥者。寒冷之甚也。四厥为阴寒之邪。四逆为传经之邪。乃阳热已退。邪气不散。将欲传阴而未入也。此只属阳。故与凉剂以治之。用甘草为君。以和其中而行四末。以枳实为臣。而行结滞。以芍药为佐。而行营气。以柴胡为使。而通散表里之邪也。琥按上云。阳热已退。言阳经之邪热。敛而退入于里。以故外不热而四逆。仲景用四逆散者。乃和解邪热。兼消里实之剂。

后加减法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成注云。肺寒气逆则咳。五味子之酸。收逆气。干姜之辛散肺寒。并主下利者。肺与大肠为表里。上咳下利。治则颇同。愚意云。亦有肺热而咳者不可拘也。下利亦然。)悸者。加桂枝。五分。

(内台方注云。气虚不能通行于心。则心下筑筑而动悸也。桂枝入心。故加之。愚意云。亦有邪热乘于心包而动悸者。

不可以气虚例。治之。)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条辩云。茯苓味淡渗而利窍。故宜加之。)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

炮令拆。(成注云。里虚遇邪则痛。加附子以补虚。愚按前成注于方后云。热淫于内云云。枳实甘草之苦甘。以泄里热。

盖里热宜泄。虽腹痛。未必是虚。若用炮附子。必致大害条辩顺文作解。其误甚矣。建安许氏云。古金镜方中倍加芍药五分。以其能止痛也。后人改作附子。此岂从治之法邪。)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七。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成注云泄利下重者。下焦气滞也。加薤白以泄气滞。)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此治少阴热利分理之法也。成注云。下利不渴者。

里寒也。此以下利而渴。知非里寒。至六七日。正当热邪传里之时。经云足。少阴之脉。其直者入肺中。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下利本有水渍。经中之热。与水搏结。侵于肺。则咳逆于胸。则呕。凌于心。则烦。少阴之病本欲寐。

今者反不得眠。其为热甚而躁动。明矣。与猪苓汤以清降邪热。通调水道。斯利止而呕渴等候自平矣。

或问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焉知非少阳阳明病。余答云。少阳阳明。若见此证为里实。其脉必弦大而长。此条病。脉必微细。故知其为少阴下利之证无疑。猪苓汤方见前第六卷阳明篇中。)

内台方议曰。少阴下利不渴者。为寒。今此下利渴。又咳而呕。心烦不得眠。知非里寒。乃里热者。故用猪苓为君。茯苓为臣轻淡之味。而理虚烦。行水道。泽泻为佐而泄伏水。阿胶滑石为使。镇下而利水道者也。

琥按阿胶之用。不但利水。其气平而味甘微咸。上以益肺气而清化源。则咳止。下以滋肾阴而除经热则利平。此成氏未悉之义。学人不可不知。

琥又按上方。乃治阳明病。热渴引饮。小便不利之剂。上条病亦借用之。何也。盖阳明病。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乃水热相结而不行。兹则少阴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亦水热搏结而不行也。病名虽异。而病源则同。故仲景法。同用猪苓汤主之。不过是清热利水。兼润燥滋阴之义。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条系邪传少阴。热入于府之证。少阴病得之二三日者。非才得病二三日。即口燥咽干。谓少阴口燥咽干之病。已得之二三日也。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邪热传于经。以故口燥咽干。成注云邪热已甚。肾水将干。急与大承气汤下之。以全肾也。汤见前第六卷阳明篇中。或问大承气汤。乃下胃府实热之药。与少阴病热。肾水干之证无与。成注云与。大承气汤。急下之以全肾。何也。余答云。仲景于论例中原云。

三阴经受病。已入于府者。可下而已。则是上条少阴病乃入府证也。少阴邪热。已入于府。胃府实热。以故口燥咽干。

用大承气汤以泄府实。而经中之邪热自除。且少阴之藏本肾属水。胃府属土。泻土所以救水。故成注云然也。)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条少阴病。亦热邪入府。所当急下之证。

少阴之藏本水。经中热极。则迫其水液下流。而肾燥。肾愈燥。则肠中之物愈坚。以故下利。止清水耳。色纯青者。肾将竭而肝木反来侮之。故色青也。心下痛为实。口干燥为热。故与大承气汤。以下实热之邪。)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条病。虽系少阴。实则阳明。实热证之显见者也。少阴邪热。

传入阳明胃府。成注云。阳明内热壅甚。腹满不大便。阳明病土胜肾水则干。急与大承气汤。以救肾水。或问少阴之邪。

既传阳明而见腹胀等证。何以不入阳明篇中。余答云。此条病实承上二条。口燥咽干之证而言。以故系之为少阴病。否则与阳明病。实无以别矣。学人宜细诊之。)

(附例)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此条自厥阴篇移附于此。愚意云。少阴病可下者。亦当于脉候决之。少阴者。两手尺中之脉也。趺阳者。两足跗上高骨间动脉也。少阴主肾水。趺阳主胃土。兹者。少阴脉弱。趺阳脉强。是为负于趺阳。则肾水已亏。胃土太旺。故宜用大承气汤。以泻土救水。虽下之。亦为顺候也。)

琥按趺阳脉。图经原名冲阳。脉在足跗中指端。上行五寸。去陷谷穴三寸。足阳明脉之所过也。为原。故一名会原。

诊法。病重者。切此以决死生。伤寒。以胃气为本。趺阳之脉不衰。知胃气尚在病虽危。犹可治也。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云云至)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上二条证并汤方(俱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此条系真阴证之宜用灸法者。正文与注详中寒论中)

(琥)按以上方论。乃仲景治少阴病法也。少阴之经有真寒。有热病。今止就少阴热病。从阳经传来者。一十七条悉为解说于前。又考昔贤治少阴热病法。与仲景论稍有异旨者。复为详辩于后。务使学人临证施方。略知通变云耳。

卷之九

附昔贤治少阴病方论变法

庞安时云。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经。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也。宜大承气汤下之。补亡论常器之云。未可下也。更详余证。可下则下之。

琥按上庞氏云云。即仲景论例中语也。其用大承气汤者。又即仲景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其说同也。但一云。五六日。一云。二三日。若论传经之时。不止二三日矣。此必是口燥咽干之证。已得之二三日。故云宜急下也。

琥又按常器之云。未可下者。以脉沉故也。殊不知少阴热病。可下之脉沉。必沉脉中兼数疾。或有力。此的系可下之脉。昔人言不尽意。在学人以意会之而已。又少阴病。邪气传经之脉本微细。邪气入府之脉必沉实。愚尝诊之。最为有准。

云岐子云。少阴经病。口燥舌干而渴者。胃中实热而有痛。脉沉而疾者。宜大承气汤。少阴经病。口干燥而渴。自利清水。心下痛胃实也。脉沉而疾者。宜大承气汤。少阴经病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干燥而渴。饮水。大便难者。

胃实也。脉沉而疾者。宜大承气汤。

琥按上云岐子云云。即仲景少阴病。所当急下之三证也。仲景原论中不言脉。而此独言脉。更觉详悉。

海藏老人云。少阴证口燥舌干而渴。脉尺寸俱沉。沉疾。则大承气汤。疾而无力者。不可下。如大热。而脉反细小。

不可下。宜泻心汤。

卷之九 附昔贤治少阴病方论变法

(难知)一物黄连泻心汤

(此方出古本东垣书第九卷此事难知中)

黄连无分两并无用水煎法易老随证加减例附后烦者。加栀子。(烦心烦也。仲景少阴热病。有心烦一条。)

燥者加香豉。(燥。即口燥是也。加香豉者。火郁则发之也。)呕者。加半夏。(呕者。胸有饮也。加半夏以涤饮。)

满者。加甘草。(满。胸满也。加生甘草。引黄连一味。直至满所。以泄实热。)腹痛。加芍药。(少阴热病。有腹中痛一条仲景加炮附子者。误也。今加芍药。以能和营血。止腹痛。)脉迟。加附子。下焦寒。加干姜。(此二条。与制汤本义相反。今从删。)大便硬者。加酒浸大黄。此比之大承气为少缓耳。虽下之与脉细小无害。

琥按上方。乃海藏治少阴传经热证。口燥舌干而渴。止因尺寸脉细小。不敢用大承气。而以此汤代之者也。观乎此。而知昔贤读仲景书。不轻用仲景方。盖慎之至耳。今医。治伤寒。但知证书。而不细察夫脉者。不其大害矣夫。

琥又按仲景辩少阴证。相传为足经。主肾。今海藏反用黄连一味。为泻心汤者。乃知手少阴亦有伤寒病也。

又云。少阴渴逆者。失下也。阴消将尽。阳逆上行。使阴不纳也。或舌挛。言语不正。反昏冒。与咽痛者。少阴也。

速下之。大承气汤。若阳极。脉微将尽者。不宜下。宜泻心汤。凉膈散。去硝清肺亦可。

卷之九 附昔贤治少阴病方论变法

(难知)凉膈去硝散方

(此方本治上焦热甚。气中之血药也。今借用之。以治少阴渴逆之证。)

山栀子仁(一两) 连翘 黄芩 薄荷(各一两半) 大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两。水二盏。同竹叶七片。煎至一盏。去滓。入蜜少许。食后服。

琥按上主疗云。少阴渴逆。肾热也。然至舌挛。言语不正。昏冒。咽痛。虽为肾热。实则阴不纳阳。阳热已极。

逆而上行。上干于心矣。脉微者。乃阴气微而将尽也。此为脉中无神。故不可用下药。以大泄其热。止须用凉膈散。又去硝以清肺。盖金为水母。肺清。则肾经之热。亦随之而解矣。此读仲景书。而神于通变。不执死方者欤。

又云。少阴心惊悸。邪热入阴。肾水乘心。是以心悸。是水犯火也。不当治水与火。治在于木。故仲景用四逆散调之。(此即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四味药也。方已见前。)

琥按上主疗云。治木者。乃肾热极。反调其肝。实则泻其子也。又仲景于四逆散方后云。悸者。加桂枝五分。兹则专主悸。而不加桂。可见用药之法。不可执也。

(琥)按仲景治少阴病。用大承气汤者。共三证。一则口燥咽干。一则自利纯青水。心下痛。口干燥。一则腹胀不大便。乃火土过极。水将涸矣。故用大承气汤泻土。即所以救水。土为水之贼也。然病患之脉。必两尺沉数。有力者。

宜下之。无力者。不宜下也。宜滋阴泻热。玄黄膏主之。

卷之九 附昔贤治少阴病方论变法

(添加)玄黄膏方

玄参 生地黄(各四两) 大黄(酒浸一两)

上三味。蒸一伏时。合捣。令相得。如膏。每用取两许。投百沸汤中。热绞取汁一升。作一服。腹胀者。加浓朴枳实各五钱。

上方。乃入手足。少阴兼走阳明之药也。阴虚人及老人血少者。大宜服之。

(琥)总按以上方论。乃治少阴经热病。通变之法也。少阴热病所急者。止一下证。所难者。亦止一下证耳。学人苟能临证切脉。神而明之。则旧论新方。何一非济人之良法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