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李觏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李觏〗(1009-1059年)字泰伯,学者称盱江先生,亦称“直讲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俊辩能文。庆历二年(1042),举茂才异等不第。以教书为业,学生常数十百人。皇□初,由范仲淹荐为试太学助教,上《明堂位定制图》。嘉□中,召为海门主簿,太学说书。曾倡立盱江书院。范仲淹门人,其著名弟子有孙立节、徐唐、曾巩等。他反对象数迷信和有神论,抛弃儒家经注中诞漫谬说,以平凡人事解释《易义》。他认为,作为宇宙本体的“太极”,是物质性的气。初太极分化,阳气高于上为天,阴气卑于下为地,阴阳二气结合产生具体形象的五行万物。天地万物有自己发展的规律,万物之始谓“元”,成长谓“亨”,宜物发展的条件谓“利”,物之特征谓“贞”,这即是“天道”。并进一步解释,走(兽类)者得气以怀胎,飞(鸟类)者得气以产卵,百谷草木得气以萌芽,此其为始(元)。胎不死,卵不坏裂,芽出士,此为通(成长)。人有衣食,兽有山野,虫豸有陆,鱼介有水,则其宜。坚者可破而不可软,炎者可达而不可冷,流者不可使之止,植者不可使之行,此其为干(事物本质)。所以,元、亨、处、贞是事物发展规律。他还指出,事物是变化的,因此要“量时制宜”。五行相生来必吉,相克也未必凶。用之得其宜,则虽然相克而可成吉;用之失其宜,虽然相生也可成凶。水克火,可用水救火;火克金,可用火炼金;金克木,可用金属工具建筑房屋;木克土,可在土中植植物;土克水,可用土防水患。因此,他认为“吉凶由人”,社会治乱,人事吉凶,皆取决于人。只有通其变,才能使民宜之。在社会观方面,他提出功利主义。认为“人非利不生”,为何不可言利?欲是人之情,为何不可言欲。言而不以礼,是贪与淫,是罪过。不贪不淫而日可不言,是“贼人之生,反人之情”(《原文》)。孟子曰:“何必日利”,是过激。“焉有仁义而不利者乎”。因此,他认为治国之实,必须本于财。盖城郭宫室,非财则不能完成;衣服车马,非财则不能具备;百官群吏,非财则不能给养;军旅征戍,非财则不能供给;郊社宗庙,非财不事;兄弟婚媾,非财则不能迎亲;诸侯四夷朝觐聘问,非财则不能接待;矜寡孤独,凶荒灾疾,非财则不能抚恤。所以,贤圣之君,经济之士,必先富其国。而且指出,生民之道,食为大事。食不足,虽有礼义,民无法教化。为解决财富问题,他提出以土地为本,无地而责之耕,犹如徒手而使战。并指出土地占有的不合理,是社会危机的根源。贫民无立锥之地,而富者田连阡陌。耕者不能免饥,养蚕者不能得衣。而“不耕不蚕,其利自至”。其原因是“耕不免饥,土非真有也。”(《潜书》)解决的方法是“均田”、“平土”。认为田均则耕者得食,食足则蚕者得衣。“均田”、“平”是“均贫富”的根本。他还提出圣人顺人之性欲而制作的国家起源论。他认为,生人之初,饥寒交迫为民之大患。于是圣王教人种植百谷、炮燔烹炙,饲养犬豕牛羊,酱酒□酏以为饮食。后来出现家庭,圣人以为夫妇不正,则男女无别;父子不亲,则人无所本;长幼不分,则强弱相侵。于是为之婚姻,以正夫妇;为了奉养,以亲父子;为之伯仲叔季,以分长幼;为之朝觐会同,以辩君臣;为之公、卿、大夫、士、庶以区别上下。礼仪,是圣人顺人之欲而制作。他不拘家法,质疑先儒。认为孟子是王霸之罪人,王霸率诸侯而奉事天子,孟子则劝诸侯为天子;家家可以行仁义,人人可以为汤、武,则六尺之孤,可托者谁?孟子自以为好仁,吾知其不仁甚矣;孟子非《六经》,乐王道而忘天子。吾以为天下可以无孟子,不可以无《六经》,无王道可以,不可以无天子。故吾作《常语》以正君之义,以明孔子之道,以防乱患于后世。李觏的唯物主义宇宙发生论、功利主义,开理学之新径,为陈亮和叶适所继承和发扬,在理学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著作有《周礼致太平论》、《平土书》、《礼论》、《退居类稿》、《皇□续稿》等。1981年,中华书局整理出版《李觏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