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独山莫友芝子偲

经部一

《五经》古注

乾隆中仿宋相台岳氏本刊。道光中贵州、广东皆有翻本。贵州本无卷端玺印。 (福建翻本有玺印而不精,近日印本尤漫漶。江宁书局翻本无玺印,颇佳。 戊戌在京,见厂市各书肆俱有厂刊本《五经》,价十金一部而印本漫漶,据说为道光间所印。)

《五经》白文

明赵用贤刻本。诸藩刻本亦多嘉靖庚子卫王府本。

《六经》白文

古香斋巾箱本

篆文《七经》白文

《易》、《书》、《诗》、《春秋》、《周礼》、《仪礼》、《四书》有明刊本,半页九行,行十三字。 国朝内府刊本,半页八行,行十二字。李光地、张照等奉旨校阅。

《九经》白文

无锡秦氏巾箱本。《易》三卷,《诗》、《书》各四卷,《春秋》十七卷,《礼记》、《周礼》各六卷,《孝经》一卷,《论语》二卷,《孟子》七卷,合五十卷。附《大学中庸章句》一卷,小学二卷。 卢抱经曰:“《九经》小字本,吾见南宋本已不如北宋本,锡山秦氏本又不如南宋本,今之翻秦本又不及焉。”按秦版以附小学者为真宋刊。《五经》白文字小至每半页二十行,版式又小,与秦本不同。又有《九经》,略似秦本之十四行板,大小亦略似,盖即其所出抱经所谓“南宋不如北宋”者也。又见一南宋《九经》,半页二十行板,大小略似秦板者。《天禄后目》有南宋刊巾箱《九经》白文,不知其廿行抑十四行。

《十三经》古注

明永怀堂葛氏刊,又有翻本。今在浙犹存,同治辛卯见新印本。江西稽古楼《十三经》古注巾箱本。其《春秋》三《传》用闽齐伋删注,与葛本同。其《四书》古注、朱注并列。

《六经》注

有正统本、怡府明善堂巾箱本、汲古阁本、今天都黄晟巾箱本及今扬州鲍氏本。诸本《春秋》皆刻胡传,惟鲍氏并四传合钞。又扬州黄氏刊本,其《春秋》独用《左传》,与内府刊《六经》同。按明正统中,内府刊《五经四书集注》大板甚佳。《易》兼程、朱传义,《诗、书集传》连音释、纲领、序辨,《大学、中庸章句》连或问,惟《春秋》为胡传。此后刻《六经》者,纲领、序辨等不全,皆不如正统本。同治五年,金陵开书局,刻《五经》、《四书》,程注、传义分刻,各还两家旧式,甚善。《春秋》用《左传》,惜不依岳本而据姚本。 《注疏》有十行,行十七字,附音释本,系宋元旧刊。至明正德后递有修补之页,即明初南雍所集旧板也。阮氏所藏,凡有十经,独阙《仪礼》、《孝经》、《尔雅》三种。所作《校勘记》据此本为多。后又得《孝经》,凡十一经。至嘉靖中,闽中御使李元阳等,即用此十行本重写,刊为《十三经注疏》。每半页九行,行廿一字,所谓闽本也。南监中诸经板仍十行之旧,其初本阙《仪礼》,以杨复《仪礼图》补之,亦宋元旧板。嘉靖五年,陈凤梧刻《仪礼注疏》于山东,以板送监。十行,行二十字。闽刻《仪礼》即据其本。经文佚脱数处,亦未能校补。后南监《周礼》、《礼记》、《孟子》板尽无存,余亦多残缺。神宗万历中,乃依闽版刻北监《十三经》。崇祯时,常熟毛氏又依北监板刊《十三经》,讹误甚多,不及其《十七史》多据古本重刊,胜于监板也。 本朝乾隆初,殿板注疏句下加圈,校刻甚精。嘉庆乙亥,阮文达太傅巡抚江西,重刊十行本于南昌府学,共四百六十卷,后附《校勘记》,然不若单本《校勘记》之详备。学者但得阮氏《校勘记》全文,不论何本注疏,皆可据以校读矣。惟苏州翻刻汲古阁本,至为恶劣。

通志堂《九经解》

百四十种,千七百八十六卷。崑山徐氏传是楼所藏旧本,纳兰成德校勘。翁覃溪有单刻目录。

《皇清经解》

百八十三种,千四百卷。道光九年仪征阮氏 刻于广州。

《易》类

《子夏易传》十一卷

旧题卜子夏撰。 纳兰成德刻《通志堂经解》本。 《学津讨源》本。 王谟辑《汉魏遗书》本一卷。 孙堂辑《廿一家易说》本一卷。 张惠言辑本。 吴骞《义疏》二卷。 此书晁以道称张弧伪作。通志堂所刊,已非张弧之旧。王谟以下诸人所辑,则并非此书,皆自他书辑出。惟吴骞本最精审。

马融《易传》一卷

荀爽《易注》一卷

王肃《易注》一卷

虞翻《易注》一卷

干宝《易注》一卷

《九家易集注》一卷并孙堂所辑

《周易虞氏易》九卷 《消息》二卷

国朝张惠言校补惠栋辑本,而略为融贯。嘉庆中,阮氏为刊行,又刊入《经解》。近时通行,场屋士子利其参互之说,作《易经》文,捃摭敷衍,矜奇炫博。实则汉学诸经,惟《易》一类最为杂乱无理,程子教人先看王弼,因其一扫汉人之芜秽也。

《周易郑康成注》一卷

汉郑玄撰。 《玉海》后附刊本有元刊。 《秘册汇函》本附刊李氏《集解》后。

《新本郑氏周易》三卷

汉郑玄撰。 国朝惠栋编。 《雅雨堂丛书》本十卷。 孙堂廿一家注本。又丁杰辑补十二卷,《湖海楼丛书》本。 又张惠言《辑义》二卷,见阮氏刻《经解》。 又孔广森 辑本十二卷。 广东新刊《经学汇函》本。

《陆氏易解》一卷

吴陆绩撰。 樊维城刊《盐邑志林》本。 《津逮秘书》本三卷。 《学津讨源》本三卷。 《敏求记》云,三卷本旧抄。 孙堂《廿一家易注》本重校补一卷作《周易述》。 《经学汇函》本。

《周易注》十卷

魏王弼注,《系辞》以下韩康伯注。 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仿宋相台岳氏本。 又明味经堂刊本。(味经堂刊本,线外有耳,标某卦。其刻法如宋本,后附《释文》。) 永怀堂葛氏本。 又《汉魏丛书》、《津逮秘书》、《学津讨源》、天一阁皆有单刊《略例》。 《说郛》中刊《略例》无邢注。 毛氏影写宋相台本,每半页八行,行十七字。每卷末俱有“相台岳氏刊梓荆溪家塾”篆文木记。 江宁翻相台本、闽翻相台本以下《书》、《礼》、《左传》并同。 (味经堂刊本线外有耳,标某卦,其刻法如宋本,后附《释文》。)

《周易正义》十卷

唐孔颖达撰。 明嘉靖闽刊本。 万历十四年北监本。 毛氏汲古阁本。 乾隆十一年殿本。 嘉庆二十一年江西南昌阮刊本。 诸本附《略例》,阮本无之。此书一名《周易兼义》。阮氏《校勘记》缩聚,有钱遵王校宋本。 卢抱经传校明钱求赤校影宋抄本前有长孙无忌《上五经正义表》,宋本半页十行,行大字十八,小字廿四。元本半页九行,行十七字。

《周易集解》十七卷

唐李鼎祚撰。 《秘册汇函》本十一卷。 《津逮》本。 《学津》本。 雅雨堂卢氏本题云《李氏易传》。 《天一阁目》有明宗室朱睦桔、西亭氏刊本,后附《略例》一卷。 朱睦桔刊本亦十七卷,附《略例》一卷。《序》言得李中麓家宋本重刊。毛氏十七卷或即据此本也。 昭文张氏有影宋刻十卷本,云十七卷乃毛刻所分,非原次也。 嘉庆戊寅吴周孝垓刊本。 阳湖孙星衍嘉庆三年刊巾箱本《周易古注》于《岱南阁丛书》中,亦题曰《周易集解》十卷。每条先列李氏《集解》,次列王注,又自采汉儒说附于后。 此书惟《新唐志》作十七卷,余目录家及李自序俱作十卷,毛乃并改合《唐志》。张氏影宋即毛旧藏。 《汇函》本。

《周易口诀义》六卷

唐史徵撰。 武英殿聚珍本。 福建翻刊聚珍本。 岱南阁巾箱本。 《汇函》本。(道光已酉江西刊《逊敏斋丛书》本。)

《周易举正》三卷

唐郭京撰。 《津逮》本。 《学津》本。 天一阁本。 郑珍有影宋刊抄本绝精。

《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

宋刘牧撰。 通志堂本。 《道藏》页本。

《周易口义》十二卷

宋倪天隐述。 康熙二十六年李氏刊本。 丁德明刊本。

《温公易说》六卷

宋司马光撰。 聚珍板本。 闽翻本。 河南新刻《经苑》本。

《横渠易说》三卷

宋张载撰。 明刊白口本。 通志堂本。(收吕柟刊。)

《东坡易传》九卷

宋苏轼撰。 明万历丙申闽齐伋刻朱墨套板本。 明焦竑刊《两苏经解》本。 《津逮》本。 《学津》本。 吴三鲸刊本。(闽本不佳。)

《易传》四卷

宋程子撰。《经籍志》十卷。 钱曾云宋刊本六卷。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六卷。 宋本每页廿四行,行廿二字。 御儿吕氏《二程》全书本。 河南程氏祠堂本。 同治丙寅金陵局本。(明刊广东崇正堂本《周易传义》十卷,明中宫刊二十四卷,皆合刊也。)

《易程传》六卷

宋本光绪八年遵义黎钦使庶昌在日本国得元本,每页大字二十二行,行廿一字。即在东京据以重刊,极精。

《了翁易说》一卷

宋陈瓘撰。 《四库》从吴玉墀家绍兴中陈正刊本传抄。 山阴淡生堂祁氏有写本。 了翁疑是了斋,当考 。 (字正同,刊于常州官舍。)

《吴园易解》九卷

宋张根撰。 聚珍本。 闽翻本。 《墨海金壶》本。 《河南经苑》本。 自《说卦传》以下残阙。 澹生堂写本尚有《序论》五篇,《杂说》、《泰论》各一篇,惟《序论》残阙过半。昭文张氏旧抄同,谓刊本更阙多字。

《周易新讲义》十卷

宋龚原撰。原字深甫,遂昌人。少与陆佃同师王安石。官至宝文阁待制。王安石自以《易解》少作未善,不专以取士。故绍圣后,原与耿南仲注《易》并行场屋。见晁公武《读书志》。其书《四库》未收,阮文达公元抚浙时,获本进呈内府。

《周易新讲义》十卷

宋耿南仲撰。 《宋志》作《解义》。晁公武云,绍武间场屋行之。今存者间有阙文。日本国《佚存丛书》本题龚原撰。

《紫岩易传》十卷

宋张浚撰。 通志堂本。 何义门以为明书帕本不足凭。

《读易详说》十卷

宋李光撰。 诸家书目或作“读易老人解说”。《宋志》作《易传》。 缺《豫》、《随》、《无妄》、《暌》、《蹇》、《中孚》六卦及《晋卦》六三以下,《復》与《大畜》亦有阙文。《系辞》以下无解。

《易小传》六卷

宋沈该撰。 通志堂本每卷分上下,合十二卷。 宋本有《系辞补注》附卷末,今本已佚。 澹生堂抄本有《系辞补注》一卷,向藏山阴沈氏诒经堂,止十数叶。

《泰轩易传》六卷

宋李中正撰。中正字伯谦,清源人。是书后有嘉定庚辰广川董洪跋,称泰轩先生以易名吾邦,凡卦爻之义,皆于六画之中求之云云。后又有日本国天瀑山人跋,称是书为足利学所贮文明中影本。日本《佚存丛书》以活字板摆印。 《四库》未收。阮相国曾以进呈,见《研经室外集》。《提要》:“是书《宋史?艺文志》不载,亦不见于诸家书目。” 近重刊《佚存》本。

《汉上易集传》十一卷《卦图》三卷《丛说》一卷

宋朱震撰。 通志堂本。

《周易窥馀》十五卷

宋郑刚中撰。 按明文渊阁、菉竹堂《书目》俱有此书。

《易璇玑》三卷

宋吴沆撰。 通志堂本。 何义门云,汲古阁后得旧本有序文,写付东海,后人竟未补刻。全书亦尚有讹处,不曾修板。

《易变体义》十二卷

宋都絜撰。 缺《豫》、《随》、《大壮》、《暌》、《蹇》、《大畜》、《中孚》七卦。

《周易经传集解》三十六卷

宋林栗撰。 秀水曹倦圃有写本。 通志堂本已刊,因栗与朱子为难毁其板。 《四库》著录系曝书亭藏本传钞。

《易原》八卷

宋程大昌撰。 聚珍板本。 闽翻本。 《新安文献志》尚载三篇,则正德时尚有传本。

《周易古占法》一卷《古周易章句外编》一卷

宋程迥撰。 明刊本,曹倦圃藏。 天一阁刊本。 《说郛》本《古占》一卷。

《周易本义》十二卷

宋朱子撰。 内庭仿宋刻本前列九图,后附《五赞筮仪》。 又康熙五十年曹寅刻本。 又宝应刘氏获古斋重刊宋本附载吕氏《音训》,惟不载九图、《筮仪》为谬。 (方功惠重刻内府本。)

《易学启蒙》四卷

朱子撰。御儿吕氏刊《朱子遗书》本。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 宋本《易学启蒙》上下每半页七行,行十五字。 通志堂本。

《郭氏传家易说》十一卷

宋郭雍撰。 《宋志》亦十一卷。聚珍板本。 闽翻本。 杭州缩巾箱本。 (祁抄。)

《周氏易海撮要》十二卷

宋李衡删定。 通志堂本。(《淡生馀苑》刊,止一卷。)

《南轩易说》三卷

宋张栻撰。 《四库》著录系曹溶从元刻传抄本。 元至元壬辰胡顺父刊本,末有钩摩旧本三小印,一作“谦卦”,一曰“赣州胡氏”,知顺父即赣人,一曰“和卿”,盖其字也。

《复斋易说》六卷

宋赵彦肃撰。 通志堂本。

《杨氏易传》二十卷

宋杨简撰。 明万历乙未刘日升、陈道亨刊本。 钱曾云,每卷端题曰“慈湖堂 经义考”,作十卷。

《周易玩词》十六卷

宋项安世撰。 通志堂本。 《读书附志》云,其子寅孙刊于建安书院。乐章识于后。

《易说》四卷

宋赵善誉撰。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丛书》本。 缺《豫》、《随》、《无妄》、《大壮》、《晋》、《暌》、《蹇》、《解》、《中孚》九卦。

《诚斋易传》二十卷

宋杨万里撰。 聚珍板本。 闽覆本。 《河南经苑》本。 近慈溪叶氏刊本。 黄丕烈有宋刊本。 明嘉靖壬寅尹耕疗鹤亭刊本。

《大易粹言》十卷

宋方闻一编。 大兴朱氏藏有宋刊本,今已售出。《四库》著录即从此本传抄。 《天禄后目》有宋本十二卷,首卷总序,末卷诸家论易五篇云。 《四库全书》改标方闻一编,可以不必仍定为曾穜撰。淳熙中曾穜守舒州,命闻一辑是书。刊板置郡斋,后摹印漫漶,张嗣古、陈造先后修之。

《易图说》三卷

宋吴仁杰撰。 通志堂本。

《古周易》一卷

宋吕祖谦编。 通志堂本。 又李调元辑《易古文》三卷,函海本。 刘台拱繙刻《本义》后附此书。 (陈伯巳曰,其门人王莘叟等受晦菴刻之临淳。)

《古易音训》二卷

宋吕祖谦撰。久无传本。 嘉庆壬戌宋咸熙从董真卿《周易会通》中抄出刊行。

《易传灯》四卷

宋徐总干撰。 《函海》本。 《经苑》本。

《易裨传》二卷

宋林玉撰。 通志堂本。 《四库》著录系元至正间陈泰刊本传钞。

《厚斋易学》五十二卷

宋冯椅撰。 原本各自为书,《中兴艺文志》可考。

《童溪易传》三十卷

宋王宗传撰。 通志堂本。 何云后阙二卷,非全书也。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三十卷,即崑山徐氏原本。

《西溪易说》十二卷

宋李过撰。 《四库》 著录系吴玉墀家抄本。 《天一阁目》有此书,缺庆元戊午《自序》,书中亦多缺文。

《丙子学易编》一卷

宋李心传撰。 通志堂本附俞氏《周易集说》后,盖俞石涧之节本,视原书特十分之一耳。 此本原初俞炎所钞,后有炎《跋》,曰“此书系借闻德坊周家书肆所鬻者,天寒日短,并日而抄其可取者。”盖所存不及十之一矣。

《易通》六卷

宋赵以夫撰。 《四库》著录系抄本。

《周易经传训解》二卷

宋蔡渊撰。 《四库》著录系从吴玉墀家藏本传抄。

《易象意言》一卷

宋蔡渊撰。 《大典》本首尾全。 《四库》从《大典》本录出。 杭州聚珍板本。 闽覆本。 《艺海珠尘》本。 吴氏《听彝堂丛书》本。

《周易要义》十卷

宋魏了翁撰。 天一阁写本。 了翁有《十七家易集义》,仲子静斋刊于紫阳书院,今佚。此《要义》又有传是楼抄本,见昭文张金吾《藏书志》。 郁松年藏宋刊本甚精。

《东谷易翼传》二卷

宋郑汝谐撰。 通志堂本郑作赵,缺真德秀《序》。 (郑如网刊于闽峤漕司。又有卢陵刊本。)

《朱文公易说》二十三卷

宋朱鉴编。 通志堂本。 昭文张氏有元刊本。

《易学启蒙小传》一卷

宋税与权撰。 通志堂本附《古经传》一卷。 《提要》附《古经传》一卷。

《周易辑闻》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

宋赵汝楳撰。 万历间周藩刊本。 通志堂本。 又名《易序丛书》合十卷。 《道古堂集》有《跋》。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 (《道古堂集》以《易序丛书》宝祐丁巳序板行,竹垞云即辑此三书,非也。)

《周易详解》十六卷

宋李杞撰。 缺《豫》、《随》、《无妄》、《大壮》、《暌》、《蹇》、《中孚》七卦及《晋》后四爻。

《淙山读周易记》二十一卷

宋方宝孙撰。 《四库》著录系抄本。

《周易传义附录》十四卷

宋董楷撰。 通志堂本。 昭文张氏有元刊本,分十七卷。《凡例》后有“至正壬午桃溪居敬书堂刊行”木印。吴兔床有居敬堂刊本,每页二十四行,行二十二字。

《易学启蒙通释》二卷

宋胡方平撰。 通志堂本缺《自序》一首,仅有《后序》。

《三易备遗》十卷

宋朱元升撰。 通志堂本。

《周易象义》十六卷

宋丁易东撰。 《四库》著录系《大典》本,缺《豫》、《随》、《无妄》、《大壮》、《暌》、《蹇》、《中孚》七卦及《晋》卦后四爻。张目有残。宋本自《丰》至《未济》凡二卷,则《中孚》卦可补阁本之缺。 易东尚有《大衍索隐》三卷,今存二卷,系二老阁写本。

《周易集说》四十卷

元俞琰撰。 通志堂本祗十三卷。《天一阁目》有抄本十二卷。《自序》称自至元甲申始作《易解》,至皇庆癸丑成书,盖元人也。《四库》题宋人,误。

《易图通变》五卷《易筮通变》三卷

元雷思齐撰。 通志堂本但刊《易图》。《自序》题元大德庚子,《四库》题宋人,误也。 又此书在道藏太元部若字号中。

《读易私言》一卷

元许衡撰。 通志堂本。 《说郛》本。 《学海类编》本。 旧在集内元文类,《中州文表》俱载之,而何焯以为李简书,误也。

《易本义附录纂注》十五卷

元胡一桂撰。 通志堂本。“注”《提要》作“疏”。

《易学启蒙翼传》四卷

元胡一桂撰。 通志堂本。 元刊每页十六行,行十六字。

《易纂言外翼》八卷

元吴澄撰。 《四库》系《大典》本。王渔洋云,康熙丙辰得之京师,私刊本也。全谢山云,《外翼》十六卷,今已罕见,独杨止菴尝述之。 (《易纂言》三卷,通志本至治癸亥、万历甲寅两本。)

《易原奥义》一卷《周易原旨》六卷

元宝巴撰。 《四库》著录系抄本。

《周易程朱传义折衷》三十三卷

元赵采撰。 《四库》著录系吴玉墀家抄本。

《周易衍义》十六卷

元胡震撰。 《四库》著录系吴玉墀家抄本。

《易学滥觞》一卷

元黄泽撰。 聚珍板本。 闽覆本。 《经苑》本。

《大易缉说》十卷

元王申子撰。 通志堂本。 何义门云,吴任臣家有元刻,徐仅从抄本付刊,未能借校。

《周易本义通释》十二卷

元胡炳文撰。 通志堂本。 嘉靖元年邓杞刊本。 旧抄本十卷,附辑录《云峰易义》一卷。

《周易本义集成》十二卷

元熊良辅撰。 通志堂本。

《大易象数钩深图》三卷

元张理撰。 通志堂本从《道藏》付刊,又刊《易象图说》三卷。

《学易记》九卷

元李简撰。 通志堂本。 何云,东海从李中麓家藏抄本付刊,后得元刻本,未能校正修板。

《周易集传》八卷

元龙仁夫撰。 《别下斋丛书》本。

《读易考原》一卷

元萧汉中撰。 附朱申《周易旁注经图》后,盖亦朱氏节录,非汉中原本矣。

《易精蕴大义》十二卷

元解蒙撰。 缺《豫》、《随》、《无妄》、《大壮》、《睽》、《蹇》、《中孚》七卦 及《晋》卦后四爻。

《易学变通》六卷

元曾贯撰。 缺《豫》、《随》、《无妄》、《大壮》、《晋》、《暌》、《蹇》、《中孚》八卦。

《周易会通》十四卷

元董真卿撰。 通志堂本。 元刊十一行,行十九字。

《周易图说》二卷

元钱义方撰。《四库》著录此及下《爻变义蕴》,并吴玉墀家抄本。 曝书亭写本。

《周易参义》十二卷

元梁寅撰。 通志堂本。 (朱竺夫藏旧抄本,赵清常手校。)

《周易文诠》四卷

元赵汸撰。 《四库》著录系抄本。 《经义考》八卷,此本旧抄只四卷,首尾完具,不似有所缺佚,或后人合并欤?昭文张氏有旧抄本。

《周易大全》二十四卷

明胡广撰。 明官刊本。 菊仙书屋本。

《周易经疑》三卷

元进士临川涂潜生易菴撰。 见昭文张金吾《爱日精庐志》,谓元刻本。按潜生字自昭,宜黄人,曾为赣州濂溪书院山长。《经义考》载潜生《易主义》一卷,已逸。引杨士奇曰,《易主义》,潜生专为科举设。此书题曰《经疑》,元取士以《经疑》,或即《主义》欤? 《四库》未收,阮文达曾以进呈。

《易经蒙引》十二卷

明蔡清撰。 嘉靖八年建阳书坊初刊本。 林希元重刊本。 宋兆禴重订刊本。

《读易馀言》五卷

明崔铣撰。 《四库》从黄登贤藏本传抄。

《易学启蒙意见》五卷

明韩邦奇撰。 正德甲戌李沧刊本。

《易经存疑》十二卷

明林希元撰。 乾隆壬戌裔孙廷刊本。

《周易辨录》四卷

明杨爵撰。 刊本。

《周易象旨决录》七卷

明熊过撰。 康熙中刊本。

《易象钩解》四卷

明陈士元撰。 守山阁本。 道光癸巳刊《归云别集》本。

《周易集注》十六卷

明来知德撰。 万历辛丑郭子章刊本。 康熙戊辰崔华刊本。 宝廉堂本。 嘉庆中蜀中翻刊本。

《读易纪闻》六卷

明张献翼撰。 《四库》从吴玉墀家藏本传抄。 刊本。 献翼又有《读易约说》三卷、《杂说》二卷、《臆说》三卷,原刊本《经义考》云未见。 《四库》未收。

《八白易传》十六卷

明叶山撰。 刊本。

《洗心斋读易述》十七卷

明潘士藻撰。 万历丙午刊本。

《像象管见》九卷

明钱一本撰。 万历甲寅刊本。

《易义古象通》八卷

明魏濬撰。 刊本。

《周易像象述》五卷

明吴桂森撰。 《四库》著录系抄本。是书成于天启乙丑,其上方朱字评语称景逸高先生批者,高攀龙笔;称钱师批者,钱一本笔也。 顷收旧抄本实六卷,首有天启乙丑自序、崇祯丙子同郡张玮序。 (《提要》谓其经文用注疏本,惟删卦首六画。六卷,旧抄本实未尝删,疑《库》本传写之失耳。)

《易象正》十六卷

明黄道周撰。 康熙癸亥刊《石斋九种》本。

《周易演旨》六十五卷

明程玉润撰。以一卦为一卷,并后《系辞》上下《传》为六十五卷。大意申畅程《传》,凡《传》义及朱子《本义》异同者,多调停其说。 《四库存目》有程氏《易窥》,作十册,无卷数,云未见此书。疑即《经义考》所载《演旨》之初稿也。 路小舟有崇祯壬午刊本。

《儿易内仪》六卷《儿易外仪》十五卷

明倪元璐撰。 有刊本。字画恶劣,解亦穿凿,特以人重耳。《四库》易类收书稍滥。 刊以崇祯辛巳五月。 (粤雅堂刊本。)

《易学》五十卷

明卓尔康撰。尔康,仁和人,字去病。《明史?艺文志》:“卓尔康《易学全书》五十卷”。 《四库提要存目》仅有尔康《易学》残本十二卷,盖乾隆中采进已无全本。此本吴骞拜经楼所藏旧抄全帙,其《说卦传》二卷独存刊本,锓付录始此两卷,明末之乱,遂未及完耳。

《卦变考略》一卷

明董守谕撰。 刊本。

《古周易订诂》十六卷

明何楷撰。 乾隆辛未刊本。

《周易玩词困学记》十五卷

明张次仲撰。 国初刊本。 康熙己酉自序刊本六卷。

《易经通注》九卷

国朝顺治十三年,大学士傅以渐等奉敕撰。 《提要》称原稿藏左庶子 曹本荣子孙家,至开四库馆,湖北巡抚采进。

《日讲易经解义》十八卷

康熙二十二年大学士牛钮等奉敕编。 内府刊本。 外省翻本。

《御纂周易折中》 二十二卷

康熙五十四年大学士李光地等奉敕撰。 内府刊本。 各直省刊本。

《御纂周易述义》十卷

乾隆二十年大学士傅恒等奉敕撰。 内府刊本。 外省翻本。

《读易大旨》五卷

国朝孙奇逢撰。 容城刊本。

《周易裨疏》四卷附《考异》一卷

国朝王夫之撰。 《昭代丛书》壬集刊本。 道光二十二年湘潭王氏刊《船山遗书》本。 同治四年湘乡曾氏刊《船山遗书》本。

《易酌》十四卷

国朝刁包撰。 雍正中与《潜室札记》合刊于江西。

《田间易学》十二卷

国朝钱澄之撰。 桐城刊本。

《周易象数论》六卷

国朝黄宗羲撰。 西麓堂刊本。

《周易象词》二十一卷附《寻门馀论》二卷《图学辨惑》一卷

国朝黄宗炎撰。 《四库》著录抄本。 《昭代丛书》癸集刊本。

《周易筮述》八卷

国朝王宏撰。 乾隆癸丑滋德堂刊本。

《易经识解》五卷

国朝阁学徐秉义纂辑。秉义有《九经识馀》,今存《易》、《书》、《诗》、《春秋》四种,体例与郑方坤《经稗》相类,而征引较详。张金吾《藏书志》抄本。

《仲氏易》三十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集》本。 阮刻《经解》本。

《推易始末》四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集》本。 《龙威秘书》本。

《春秋占筮书》三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集》本。 《龙威秘书》本。

《易小帖》五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集》本。

《乔氏易俟》十八卷

国朝乔莱撰。 道光辛丑戴繇刊本。

《周易通论》四卷

国朝李光地撰。 《榕村全书》本。 贵阳道光间刊本,许滇生校。 文贞易学精深,远出元明诸儒之上,当与所修《折中》及《文集》、《语录》参看。

《周易观彖》十二卷

国朝李光地撰。 《榕村全书》本。 江宁刊本。 道光间贵阳刊本,许滇生校。

《大易通解》四卷

国朝魏荔彤撰。 《提要》作十五卷《附录》一卷。

《易经衷论》二卷

国朝张英撰。 《张文端全集》本。

《易图明辨》十卷

国朝胡渭撰。 耆学斋刊本。 守山阁本。 咸丰三年伍崇曜刊《粤雅堂丛书》本。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

国朝纳喇性德撰。 通志堂本。

《周易劄记》二卷

国朝杨名时撰 。 《杨氏全书》本。

《周易传义合订》十二卷

国朝朱轼撰。 《朱高安全书》本。 传义合刊宋元板已有之,非自《永乐大全》 始也。

《周易玩词集解》十卷

国朝查慎行撰。 《昭代丛书》巳集刊本。

《易说》六卷

国朝惠士奇撰。 璜川吴氏刊本。 阮刊《经解》本。

《周易函书约存》二十四卷《约注》十八卷《别集》八卷《约存》十八卷《别集》十六卷

国朝胡煦撰。 乾隆癸巳胡氏刊本。

《易笺》八卷

国朝陈法撰。 京师刊本。

《楚蒙山房易经解》十六卷

国朝晏斯盛撰。 刊本。

《周易孔义集说》二十卷

国朝沈起元撰。 学易堂刊本。

《易翼述信》十二卷

国朝王又朴撰。 刊本。

《周易浅释》四卷

国朝潘思榘撰。 刊本。

《周易洗心》九卷

国朝任启运撰。 《钓台全书》刊本。 近苏局刊本。

《丰川易说》十卷

国朝王心敬撰。 刊本。

《周易述》二十三卷

国朝惠栋撰。 乾隆庚辰雅雨堂刊本。 阮刻《经解》本。 雅雨刻实二十一卷,《四库》并其缺卷数之上海李松补全十五卦、二传,并附原书《刊误》一卷。未及合刊。 又江藩有《周易述补》四卷另刊,刊本行。 又刊入阮氏《经解》。

《易汉学》八卷

国朝惠栋撰。 毕氏《经训堂丛书》本。 《昭代丛书》壬集刊本。 又坊刊本。

《易例》二卷

国朝惠栋撰。 《贷园丛书》本。 借月山房汇抄本。

《周易本义辨证》五卷

国朝惠栋撰。 常熟蒋氏省吾堂刊本。

《易经揆》十四卷附《启蒙补》二卷

国朝梁锡玙撰。 乾隆十七年刊本。

《周易观象补义略》四厚册

国朝诸锦撰。锦字襄七,号草庐,秀水人。雍正甲辰进士,乾隆丙辰诏试鸿博,授翰林检讨,官至右春坊右赞善。其《毛诗说补》、《飨礼》等,《四库》并已著录,而未及是书。此书集诸儒之说而断以己意,末题子婿范成编次。嘉庆末,禾人戴光曾得此稿本于吴中,其《提纲》一卷及《下经》自《姤》初一下至《杂卦》,皆其手书,尤可宝贵。今归海宁查氏。

附录

《乾坤凿度》二卷

是书为《永乐大典》所载《易纬》八种之一,下七种并同。 内府十行本。 聚珍板本。 闽覆本。 杭缩本。 又重刊稍大之本。 嘉庆十四年侯官赵氏刊《七纬》本。 又天一阁刊本。 钱曾有宋刊本,云以校天一阁本,多讹脱。 秀水章全考定句读刊本。 《经学汇函》本。 (明杨之森刊,又蔡文范刊。)

《周易乾凿度》二卷

又雅雨堂刊本。

《易纬稽览图》二卷

又《艺海珠尘》本。

《易纬辨终备》一卷

《易纬通卦验》二卷

《易纬乾元序制记》一卷

《易纬是类谋》一卷

又《艺海珠尘》本

《易纬坤灵图》一卷

右易类

经部二

书类

单《孔传》,武英殿仿宋岳本、葛本。《天禄后目》有《纂图注尚书》十二卷。单《孔传》,《石经考文提要》所据南宋巾箱单注本,似即此书。

《尚书正义》二十卷

汉孔安国撰。唐孔颖达疏。 闽刊本。 北监本。 汲古阁本。 殿本。 江西本。 明永乐二年甲申刊《尚书注疏》二十卷。 阮氏《校勘记》未列此本。 日本国于道光丁亥年新刊影宋本《尚书正义》,洋纸颇精。 元板本。

《洪范口义》二卷

宋胡瑗撰。 《墨海金壶》本。

《东坡书传》十三卷

宋苏轼撰。 明焦氏《两苏经解》本。 闽刊朱墨本。 《学津讨源》本。

《尚书全解》四十卷

宋林之奇撰。 通志堂本三十九卷,阙《多方篇》。 海昌蒋生沐单刻此《多方篇》入丛书中。

《郑敷文书说》一卷

宋郑伯熊撰。 《函海》本。 《艺海珠尘》本。 《经苑》本。

《禹贡指南》四卷

宋毛晃撰。 聚珍本。 闽覆本。 杭缩本。

《禹贡论》五卷《后论》一卷《山川地理图》二卷

宋程大昌撰。 通志堂本。 《指海》本有图。

《尚书解》二十六卷

宋夏僎撰。 聚珍本。 闽覆本。 宋淳熙间麻沙刘氏书坊本。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十六卷,经文下有重言重义,盖从麻沙坊本重录者。板心有“怡颜堂抄书”五字。

《禹贡说断》四卷

宋傅寅撰。 聚珍本。 闽覆本。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本。 《河南经苑》本。 义乌陈坡刊本。

《书说》三十五卷

后十三卷宋吕祖谦撰,前二十二卷其门人时澜增修。 通志堂本。 《天禄后目》有宋刊巾箱本,第十三至三十卷刻本;第一至十二卷、第三十一至三十五卷汲古阁影宋抄本。 严先生有宋残本十六卷,自《尧典》至《武成》,首无叙目。首卷题“门人巩丰仲至抄”,即时氏据以芟夷剪裁者。纸墨良善,书中有《禹贡图》一纸,旁小字一行,云“丁未六月蔡清刊”。 (此书原本其门人巩丰仲至抄,时澜据之以删润者。世无知之者矣。严云经删后反不如原书之曲畅。其本后归许闻生。)

《尚书说》七卷

宋黄度撰。 明吕光洵与唐顺之校本。昭文张氏有旧抄本,经注皆大字,又有双行小注补注所未及。通志堂刊本改注为小字,而删其注中之注,不得为完书。脱文阙字更难枚举。张本乃千顷堂旧抄。 通志堂本。 今黄氏家塾刻本较通志堂为完善。

《五诰解》四卷

宋杨简撰。 《墨海金壶》本。

《絜斋家塾书钞》十二卷

宋袁燮撰。 《四库》本,亦从《永乐大典》录出。

《书集传》六卷

宋蔡沈撰。 明正统十二年刊《五经四书》本。内府邹季友《音释》最善。 宋元明刊本均载《小序》,唯近世坊本不载耳。《汇纂》亦载也。 咸丰丙辰祝同君刊正依统本精校。 同治五年望三益斋刊亦依正统本附《音释》精校。 明有嘉靖丙辰刊本。 明又有熊振宇、杨一鹗两刊。 道光戊子旌德朱琳立本斋刊本。阳湖孙氏有元坊刻本,改《集传》为《集注》,六卷作十卷。附邹氏《音释》,每句皆作小圈,读法或作连圈。黑口,巾箱本。每半页九行,行二十七字。 (近洪氏景刊元本。)

《尚书精义》五十卷

宋黄伦撰。 河南《新刊经苑》本。 余氏万春堂刊本。

《尚书详解》五十卷

宋陈经撰。 《四库》从汪如藻家抄本传抄。 聚珍板本。

《融堂书解》二十卷

宋钱时撰。 聚珍板本。 闽覆本。 杭缩本。

《洪范统一》一卷

宋赵善湘撰。 《函海》本。 《艺海珠尘》本。 《经苑》本。

《尚书要义》十七卷《序说》一卷。

宋魏了翁撰。 所佚七、八、九三卷,阮文达曾以抄本进呈。 宋本有“旷翁手识”一印,“山阴祁氏藏书”一印,“澹生堂经籍记”一印。明末祁彪佳所藏也。 鹤山诸经《要义》皆宋本,无别刻,剧可宝贵。 (苏州局本。)

《尚书集传或问》二卷

宋陈大猷撰。 通志堂本。 昭文张氏有旧抄。 陈氏《尚书东斋集传》十二卷宋刊本,禾中胡氏有之。《四库》未见。

《尚书详解》十三卷

宋胡士行撰。 通志堂本。

《尚书表注》二卷

宋金履祥撰。 通志堂本。 《金仁山全书》本。 昭文张氏有宋刊本,云金氏刊本未善。通志堂刊本亦有异同。何义门云,通志堂据元刊本。金有残阙,伊人以意补之。 有宋刻本,藏花山马氏及吴氏瓶花斋。 昭文张氏有顾伊人藏宋末元初刊本。不分卷,遇宋讳间有阙笔。板心有齐芳堂、存耕堂、章林书、阮讷斋等氏。 《金仁山书说》全载《通鉴》前编中。昭文张氏有旧抄《尚书金氏注》残本,较之《表注》甚详,惜其不全,而不知其全固在也。考金氏《书说》,当于《通鉴》前编求之。学者不可不知。 湘潭袁芳英漱六有宋刊单《孔传》本,书匡上下甚宽大,全录金氏《表注》,芳英以为仁山手批。

《书纂言》四卷

元吴澄撰。 正德辛巳刊本。嘉靖己酉顾应祥据以刊于滇中。 通志堂本。

《尚书集传纂疏》六卷

元陈栎撰。 通志堂本。 此书与董鼎辑录大同小异。 昭文张氏有元泰定丁卯梅溪书院刊本,旧藏汲古阁。蔡氏序后有木记。 明淡生堂祁氏旧抄本,附《书序纂疏》一卷。

《读书丛说》六卷

元许谦撰。 《四库》著录从吴玉墀家本传抄,第二卷中脱四页,第三卷中脱二页,第五卷、第六卷各脱四页。 元至正六年刊本。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 《学海类编》本。

《尚书辑录纂注》六卷

元董鼎撰。 元建安余氏勤有堂刊本。版页十行,行大字二十,小字二十四。多《书序纂注》一卷。 通志堂本。

《尚书通考》十卷

元黄镇成撰。 通志堂本。 昭文张氏有元天历刊残本,云通志堂刻卷一阙两页,卷四阙一页。

《书蔡传旁通》六卷

元陈师凯撰。 通志堂本。 昭文张氏有至正乙酉崇化余志安勤有堂书坊刊本。有余氏印行木记,乃卢佳威丘集后先旧藏。

《读书管见》二卷

元王充耘撰。 通志堂本。 梅鹗《跋》称“是书得之西皋黄氏,写者草草,其末尤甚。”

《书义断法》六卷

元陈悦道撰。 《四库》依抄本。

《尚书纂传》四十六卷

元王天与撰。 通志堂本。 元至大刊本,

《尚书蔡传音释》六卷《序》一卷附《尚书纂图》

元邹季友撰。 明刊本。 《天禄后目》有元至正刊邹氏《音释》本。云:季友,邹近仁字,鄱阳人杨简弟子也。昭文张氏亦有元至正刊本。按季友字晋昭,近仁乃其大父。《天禄后目》所刊大误。 高均儒有明司礼监刊本亦佳。

《尚书句解》十三卷

元朱祖义撰。 通志堂本。 何云,《六经》皆有《句解》,不过节旧注,并无心得之义。

《书传会选》六卷

明刘三吾等奉敕撰。 明官刊本。 明味经堂刊本。

《书传大全》十卷

明胡广等奉敕撰。 明官刊本。 诗庾阁本。

《书传集解》十二卷

明黄谏撰。《经义考》作《书传集义》,云未见。张氏《爱日精庐藏书志》有此书,稍有缺佚。 钱唐丁丙有此书残本,是汲古阁旧藏。刊印极精,盖即张氏本也。张《目》云,以唐宋金元诸儒说附《传》下,间下己意,订正不少。所载书说,今已失传者,四十馀家。大抵引先儒之说十之七,下己说十之三。每卷首末俱有项氏万卷堂图籍印,又汲古阁毛氏家藏三印。 是书《千顷堂书目》有而《明史》失收。

《尚书考异》六卷

明梅鷟撰。 《平津馆丛书》六卷。 道光五年旌德朱琳立本斋 刊本。

《尚书疑义》六卷

明乌明衡撰。 《四库》据天一阁抄本。

《尚书日记》十六卷

明王樵撰。 明刊《尚书日记》未定本有二。 又有《书帷别记》刊本。樵晚年增删《日记》,又以《别记》并入,成此十六卷。 万历乙未刊。 崇祯五年庄继光重刊。

《尚书砭蔡编》一卷

明袁仁撰。 明原刊。 《学海类编》本题《尚书蔡传考误》。 瓶花斋 写本。

《尚书疏衍》四卷

明陈第撰。 《四库》依开万楼抄本。 《陈一斋全书》刊本。

《尚书注考》一卷

明陈泰交撰。 《四库》依瓶花斋抄本。

《洪范明义》四卷

名黄道周撰。 石斋九种本。

《日讲书经解义》十三卷

康熙十九年大学士库勒纳等奉敕编。 康熙中内府刊本。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二十四卷

康熙六十年大学士王顼龄等奉敕撰。 雍正中内府刊本。 各省覆刊本。

《书经稗疏》 四卷

国朝王夫之撰。 《昭代丛书》癸集本。 湘潭刊《船山遗书》本。 湘乡刊《船山遗书》本。

《古文尚书疏证》八卷

国朝阎若璩撰。 乾隆乙丑刊本。 此书有胡渭过 刊本无之。 又武亿刊本。 吴氏刊本。

《古文尚书冤词》八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尚书埤传》十七卷

国朝朱鹤龄撰。 康熙刊本。

《禹贡长笺》二十卷

国朝朱鹤龄撰。 刊本。

《禹贡锥指》二十卷《图》一卷

国朝胡渭撰。 康熙中漱六轩刊本。 阮刻《经解》本。

《洪范正论》五卷

国朝胡渭撰。 康熙刊本。

《尚书解义》一卷

国朝李光地撰。 《榕村全书》本。 榕村又别有《洪范说》一卷。

《尚书识馀》二十五卷

国朝徐秉义撰。 钞本。

《书经衷论》四卷

国朝张英撰。 《张文端全集》本。

《尚书质疑》 卷

国朝顾栋高撰。隐括大意为若干篇,盖其进呈稿本。近乃刻行。

《尚书地理今释》

国朝蒋廷锡撰。 借月山房汇钞本。 泽古堂丛钞本。 指海本。三书皆一板,易主而易名。 阮刻《经解》本。

《尚书考辨》四卷

国朝宋鉴撰。鉴字半塘,安邑人,官广东南雄府通判。嘉庆四年刊。卷一《今文古文考辨》,卷二《真古文尚书三十一篇考辨》,卷三、四《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考辨》。

《尚书后案》三十卷

国朝王鸣盛撰。草创于乙丑,成于己亥。凡三十五卷。 王氏元刻本。 阮刊《经解》本。

《尚书集注音疏》十二卷附二卷

国朝江声撰。其自写刊之本,经、注、疏皆用篆文。 阮刻《经解》本。

《尚书今古文注疏》三十卷

国朝孙星衍撰。上四书并以今文为主,而不信伪古文。 平津馆本。 阮氏《经解》本。

《尚书释天》六卷

国朝盛百二撰。自序。 乾隆十八年刊于任城书院。 羊城亦同时刊。

《禹贡会笺》十二卷

国朝徐文靖撰。《位山六种》本。 乾隆十八年赵氏刊本。

《禹贡分笺》七卷

嘉庆二十四年,海盐方溶撰。其门人黄振堃刊于银花藤馆。卷一:《图》。二、三、四:北、中、南三条《水图志》。四:《水道汇》。五:南北条《山表》。六:三条及运河《诸水归合表》。七:《禹贡释文》 。于今昔水道离合迁改之由甚明晰。

附录

《尚书大传》四卷《补遗》一卷

旧本题汉伏胜撰,郑玄注。据其玄序文,乃胜之遗说,张生、欧阳生等录之也。 雅雨堂本三卷。 孙晴川八种本三卷。 量丰垣考纂本三卷。 《汉魏遗书》本 。 陈寿祺重校补本五卷。 卢抱经校补本。 樊氏刊本。

《书义矜式》六卷

元王充耘撰。 《四库》依天一阁抄本。 近年广东仿元刊本。

《书义主意》六卷

王充耘撰。前有谢孙升至正七年序。 刘锦文至正戊子序其书,依《尚书》篇次拟题。一题下为总括二、三语,又申论百馀言、二百言。总括者曰破,申论者即示以主意也。后附《群英书义》二卷,则锦文与盱江张泰同编选。锦文乃建安书坊,其《主意》如今之题镜,所附《选义》若今之房行墨艺选本矣。 同治改元,郘亭在皖口收此影元刊钞本。谢序失去首页。传是楼有钞本。

右书类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