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顾氏医镜

耳病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耳为肾,之外候,以肾开窍于耳也。经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又曰:液脱者,脑髓消,胫酸耳数鸣。又曰:精脱者,耳聋。故治耳者,当以补肾为主。然有因外感而耳聋者,如经言:手少阳三焦,是动则病耳聋,浑浑沌沌,盖热邪感入少阳,热气拂郁故也。仲景言: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盖言肝经之风热上壅故也。宜从本门以施治。有因气逆而耳聋者,如恼怒则气上逆,肝胆之火,客于耳也。宜平肝降气清火。有痰火上升,郁于耳而为鸣,甚则闭塞者,多缘饮酒浓味所致,宜消痰降火。

有因气虚、因血虚而聋者,以补气补血为主,各加降火之品。丹溪言:耳聋皆属于热,诚哉是言。若人瘦面黑,筋强骨劲而聋者,此精气俱足,乃寿考之征,不须治之。赵氏云:耳鸣以手按之而不鸣,或少减者虚也。手按之而愈鸣者实也,不可不察。又嘉言云:人当五十以外,肾水渐衰,真火易露,故肾中之气,易出难收,况有肝木之子,疏泄母气,而散于外,是为谋虑郁怒之火一动,肾气从之上逆,耳窍室塞不清,较之聋病天渊。聋病因窍中另有一膜,遮蔽外气,不得内入,故以菖蒲、麝香等药开窍为治。不知肾气至上窍亦隔一膜,不能越出窍外,止于窍中,汨汨有声,如蛙鼓蚊锣,鼓吹不己。故外入之声,为其内声所混,听之不清,若气不上逆,则听清矣。故余悟此理,凡治高年逆上之气,屡有奇效。立方施治,大意全以磁石为主,以其黑色入肾,重能达下,又能制肝木,复以地黄、龟胶群阴之药补之,更用五味、山萸之酸以收之,令肾气归元,听自清矣。夫收摄肾气,乃为治老人之先务,不可不知。又有耳疮、耳肿、耳痛、耳痒。薛氏云:皆属肝经风热,血虚火盛,或肾经虚火等因,宜审施治。

八仙丸 左归丸饮 保阴煎〔俱见虚劳〕肾虚,耳中潮声、蝉声,无休止时,妨害听闻者,选而用之。耳疮。耳肿、耳痛、耳痒、属肾经虚火者,亦并选用。耳鸣加磁石、〔堕气补肾。〕猪肾〔虚热耳聋甚易。〕如耳中脓血,不闻人声,属肾热者,八仙去萸肉五味,加花粉〔清肃肺气。〕磁石〔引肺金清肃之气,下降于肾,则热自除。〕石菖蒲〔开听户而收脓血,少许。〕外用青黛、黄柏。为末吹之。〔耳脓多属湿热,〕此皆壮水之剂。

龙胆泻肝汤〔见胁痛〕治恼怒气逆,肝火上冲而聋者。

宜加羚羊角〔平肝火,下逆气。〕代储石〔性寒,质重降火镇逆。〕此泻肝火之要剂,其平肝降气镇逆之品,在所必加。

清痰降火汤〔自制。〕治痰火上升而聋者。

贝母、栝蒌霜、花粉、茯苓〔消痰。〕苏子、橘红、枳壳〔利气。〕连翘、黄芩〔降火。〕加竹沥、梨汁。甚者加黄连,如醇酒浓味过度,壮实者可用礞石滚痰丸。

【举例】

一妇耳内外肿痛,胸胁不利,寒热往来,小便不调。立斋曰:此肝火伤血所致。先用龙胆泻肝汤四剂,诸症顿退,又用加味逍遥散而愈。

一人耳内不时作痛,痛极欲死,痛止如故。立斋诊之,六脉皆安,意其有虫误入,令急取猫尿〔生姜擦鼻、即出〕滴耳,果出臭虫而安。

一小儿患耳聋,经年服药不效,殊不知此肾疳也,用六味丸加桑螵蛸,服之而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