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二十一章 乡治问题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欧洲国家,积市而成;中国国家,积乡而成。此彼我政治出发点之所由歧,亦彼我不能相学之一大原因也。是故我国百家之政论,未有不致谨于乡治者。其在道家,彼所理想之社会,所谓:

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其民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此则无数世外桃源之村落而已。其在墨家,所谓:

里长,里之仁人。……乡长,乡之仁人。……(《墨子·尚同》篇)

盖一切政治教化,皆以乡与里为基本也。其在法家,则言乡治益纤悉周备矣。《管子》曰:

野与市争民……乡与朝争治。(《权修》篇)

朝不合众,乡分治也。(同上)

若欧洲之今日,盖市尽夺野之民。即中国之今日,亦朝尽攘乡之治者也。吾侪读《管子》此数句极简之文字,窃叹其在千岁之上,乃道出今日全人类之时敝若睹火也。其乡治之规模奈何?彼书曰:

分国以为五乡,乡为之师;分乡以为五州,州为之长;分州以为十里,里为之尉;分里以为十游,游为之宗。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筑障塞匿,一道路,博出入,审闾闬,慎筦键,筦藏于里尉。置闾有司以时闭,有司观出入者以复于里尉。凡出入不时,衣服不中,圈属群徒不顺于常者,闾有司见之,复无时,若在长家子弟臣妾属役宾客,则里尉以谯于游宗,游宗以谯于什伍,什伍以谯于长家,谯,敬,而勿复。一再则宥,三则不赦。凡孝弟忠信贤良俊材,若在长家子弟臣妾属役宾客,则什伍以复于游宗,游宗以复于里尉,里尉以复于州长,州长以计于乡师,乡师以著于士师……三月一复,六月一计,十二月一著。凡上贤不过等,使能不兼官,罚有罪不独及,赏有功不专与焉。……(《管子·立政》篇)

又曰:

政既成,乡不越长,朝不越爵,罢士无伍,罢女无家;士三出妻,逐于境外;女三嫁,入于舂谷。是故民皆勉于为善士。与其为善于乡,不如为善于里;与其为善于里,不如为善于家。是故士莫敢言一朝之便……皆有终身之功……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有不善可得而诛。政成国安,以守则固,以战则强。(《管子·小匡》篇)

此种制度,是否曾全部实行,虽不敢断言,即以理想论,其高尚周密,则既可师矣。其在儒家,孔子云:

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乡饮酒义》)

《论语·乡党》篇记:“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可谓孔子极喜为乡村的生活。儒家好礼,而其所常习之礼,则乡饮酒与乡射也。故司马迁谒孔林时,犹见孔门后学“习乡饮乡射于孔子冢”(《史记·孔子世家》)。乡饮以教让,乡射以教争,盖其人格教育之第一步在此焉。

故曰:“观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孟子井田之制,其目的亦以善乡治。故曰:

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汉儒衍其意以构成理想的乡治社会曰:

夫饥寒并至,虽尧舜躬化,不能使野无寇盗;贫富兼并,虽皋陶制法,不能使强不陵弱。是故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五口为一家,公田十亩……庐舍二亩半,八家……共为一井;故曰井田。……

井田之义,一曰无泄地气,二曰无费一家,三曰同风俗,四曰合巧拙,五曰通财货,因井田以为市,故曰市井。……别田之高下善恶,分为三品……肥饶不得独乐,埆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土易居……是谓均民力。在田曰庐,在邑曰里,一里八十户,八家共一巷,中里为校室,选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皆受倍田得乘马,父老比三老孝弟官属,里正比庶人在官者。

民春夏出田,秋冬入保城郭。田作之时,父老及里正,旦开门坐塾上,晏出后时者不得出,暮不持樵者不得入。

五谷毕入,民皆居宅,里正趋缉绩,男女同巷,相从夜绩,至于夜中。故女功一月得四十五日,作从十月尽正月止。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

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

十月事讫,父老教于校室,八岁者学小学,十五者学大学,其有秀者移于乡学。……

三年耕,余一年之畜;九年耕,余三年之积;三十年耕,有十年之储。虽遇唐尧之水,殷汤之旱,民无近忧。四海之内,莫不乐其业。故曰什一行而颂声作矣。(《公羊传·宣十五年》何注)

此种社会制度,曾否实现,能否全部实行,自属别问题。要之在物质生活上采合作互助的原则,在精神生活上以深厚真挚之同情心为之贯注,儒家所梦想之“美善相乐”的社会,此其缩影矣。呜呼!今世社会主义者流有从事于新村生活之创造者,亦何莫非理想?夫天下固先有理想而后有事实也。儒家之乡治精神,其或实现于今日以后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