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施抒[shū,舀出,汲出]海缘品第三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耆阇崛山:qi shé jué梵语。又作只阇崛山、耆阇多山、崛山。意译作灵鹫山、鹫头、灵山。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为著名的佛陀说法之地。其山名之由来,一说以山顶形状类于鹫鸟,另说因山顶栖有众多鹫鸟,故称之。]中。与尊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念须侍者。诸尊弟子。憍[憍:jiāo]陈如等。各共观察。知佛所念。

【白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弟子在一起。这时世尊心里想需要一位侍者,众位大弟子像憍陈如等,都作了观察,知道了佛的想法。

【古文】

时憍陈如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合掌长跪白佛。贪得侍近。捉衣持钵。唯愿垂愍。赐教听许。佛告之曰。汝年老迈。自须给侍。何忍使汝复见供事。时憍陈如知佛不听。礼已还坐。

【白话】

于是憍陈如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长跪对佛说:“我希望能近前服侍您,为您拿衣持钵,恳求世尊垂悯,答应我的请求。”佛对他说:“你年老体弱,自己还需要别人服侍,如何忍心让你来侍奉我呢?”憍陈如知到佛不允许,行礼后便回到座位上。

【古文】

摩诃迦叶。舍利弗。目揵连。及诸弟子。五百人等。次第白佛。皆求给侍。佛皆不听。时阿那律。试观佛意。见佛志趣。心存阿难。如日在东照于舍宅。光从东牖[牖:you 指窗户。]直至西壁。世尊志意亦复如是。

【白话】

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及各位弟子共五百人,依次对佛说,都要求服侍佛,佛都不答应。当时阿那律试着观察佛的想法,知道佛的意向是想让阿难做侍者。就像东方的太阳照向屋舍,阳光从东面的窗户,一直照到西面的墙壁,世尊的意向也是如此。

【古文】

诸大弟子。皆亦观知。时舍利弗。及目犍连。从坐处起。到阿难前。语阿难言。世尊志意。欲得于仁以为侍者。仁有善利。独蒙称可。宜速往白求为佛侍。时贤者阿难。见诸上座来到其前。又闻其语。寻起合掌。白上座言。世尊德重。智慧深远。以我常近亲侍奉事。惧招罪尤。自遗殃患。

【白话】

各位大弟子也都观察到了,这时舍利弗和目犍连便从座而起,到阿难前,对阿难说:“世尊的意愿,是想要你做侍者,你有很多优点才能,只有你得到佛的亲睐认可,你应当赶紧去说,要求做佛的侍者。”当时贤者阿难,见各位上座来到他面前,又听他们这样讲,立即站起来合掌,对上座们说道:“世尊德高望重,智慧深远,我害怕将来因常时亲近侍奉佛陀,招致罪过,为自己带来祸患。”

【古文】

舍利弗等。复语之言。今观世尊。专注致意。欲得于仁以为侍者。如日初出照于室宅。光从东牖。直照西壁。世尊注心。亦复如是。又复世尊。究人情能。知仁堪任。是以留意。宜时速白求为侍者。

【白话】

舍利弗等人又对他说道:“现在看来,世尊是专心一意想让你做侍者,就像刚升起的太阳照向房舍,阳光从东面窗户,直照西面墙壁,世尊的意愿也是这样。而且世尊深知人的性情能力,知道你堪当重任,因此留意于你。你应该赶紧去说,请求做侍者。”

【古文】

贤者阿难。重得是语。思惟是事。靡知所如。复更合掌。白诸上座。若令[大正藏为:今]世尊赐我三愿。我乃堪任为佛侍者。何谓为三。世尊故衣。勿与我著。世尊残食。莫令我噉。时节进现。随我裁量。得此三愿。乃能侍佛。

【白话】

贤者阿难,再次听了这些话,思惟这件事,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又合掌对各位上座说:“如果现在世尊能答应我三个心愿,我才能做佛的侍者。是哪三个心愿呢?世尊的穿过的衣服,不要给我穿;世尊吃剩的食物,不要让我吃;觐见世尊的时间,由我来安排。答应这三个心愿,方能去承侍佛陀。”

【古文】

舍利弗等。闻是语已。具以其事。往白世尊。佛闻此已。告舍利弗。诸弟子等。阿难所以求索不著我故衣者。阿难长虑恐诸弟子怀嫉妒者。而生此心。国王臣民。诸檀越辈。施佛贵价细软之衣。阿难贪此。故求给事。

【白话】

舍利弗等人听完这些话,就把此事详细地告诉世尊。佛听完后,告诉舍利弗和各位弟子:“阿难之所以要求,不穿我穿过的衣服,是他长远考虑,担心有些弟子会生起嫉妒心:‘国王臣民和各位施主,供养佛陀昂贵细软的衣服,阿难为了贪求这些,所以才要求服侍佛陀。’

【古文】

复索不噉我残食者。虑诸弟子复生此心。如来钵中。所食之余。甘美百味。世无此食。阿难嗜故。而来侧近。阿难所以索自裁量。时节进现者。虑诸弟子及外道众来求进现。有所难问。不知时节。傥相恼触。

【白话】

他又要求不吃我吃剩的食物,也是担心有些弟子会生起嫉妒心:‘佛的钵中,吃剩的食物,甘美百味,世上没有这种食物。阿难贪吃,才来到佛的身边。’阿难之所以要求由他来安排客人觐见的时间,是考虑众弟子及外道徒众来拜见佛陀,有的会向佛问难,如果他们掌握不好时间,或许会打扰佛陀。

【古文】

又为侍者。当候时节。饮食所宜。便身益体。一一制度。虑过见及。是以先豫索此三愿。又复阿难。不但今日索自知时。过去世时。奉侍于我。善知时宜。

【白话】

再者作为侍者,应当观察时节,考虑饮食是否适宜,是否有益身体。每一件事都要掌握分寸,担心沾染过患。所以,他预先求此三种愿。而且,阿难不但今日要求自己掌握时节,在过去世时,他侍奉我,也很懂得适宜的时间安排。”

【古文】

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不审过去奉事于佛。善知时宜。其事云何。佛告舍利弗。汝欲闻者。谛听著心。当为汝说。唯然世尊。诺当善听。

【白话】

这时舍利弗又问佛:“不知他过去侍奉佛陀,很好地了知适宜的时间,是怎么一回事?”佛对舍利弗说:“你想听的话,应该谛听,记在心里,我将为你宣讲。”舍利弗说:“是的,世尊,我会好好听闻。”

【古文】

佛告舍利弗。乃往过去无数无量阿僧祇劫。有大国王。领阎浮提八万四千小国八十亿聚落。王所住城。名婆楼施舍。于是城中。有一婆罗门。号尼拘楼陀。聪明博达。天才殊邈[邈: miǎo 高远,超卓。]。王甚宗戴。师而事之。

【白话】

佛告诉舍利弗:“在过去无数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位大国王,统领阎浮提八万四千个小国,八十亿个村落。国王居住的城市,叫婆楼施舍。在此城中,有一位叫尼拘楼陀的婆罗门,聪明渊博通达,天才超卓。国王非常器重和尊敬他,拜为国师而承侍。

【古文】

八万四千诸小国王。悉遥敬慕。瞻仰所在。四远贡献。遣使咨承。略而言之。如奉大王。于是婆罗门。富敌王家。但无子息可以绍继。出入坐卧。每怀此愁。不知何方可以得子。即祷祀梵天。天帝四王。摩醯跋罗。及余诸天日月星宿。山河树神。种种祷祀。无所不遍。

【白话】

八万四千个小国王,也都对他遥相敬慕,仰望其处,从四方送来贡品,并派使者来咨询承事,简单地说,就像侍奉大王一样。于是婆罗门富可敌王,但没有子嗣可以继承家业。行住坐卧,都为此忧愁,不知怎样才可以求得一子。因此他祈祷梵天、帝释天、四大天王、摩醯跋罗以及其他的天神、日月、星宿、山河、树神等等,种种神灵没有不曾祈祷过的。

【古文】

克诚积报。经十二年。其大夫人。便觉有身。聪明女人。能得知此。自知所怀。必是男儿。即以情事白婆罗门。婆罗门欢喜。倍增怡跃。即敕家内夫人婇女。来共拥护。夫人进止。饮食床荐。极令细软。调适称给。莫违其意。

【白话】

精诚不断,终有感应,过了十二年,他的大夫人,便感觉有了身孕。聪明的女人能知道自己所怀的是男是女。她自己知道所怀必是男孩,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婆罗门。婆罗门听后十分欢喜,更加愉悦。即令家里的其他夫人婢女,都来照顾她,夫人的行动、饮食、床席,都安排妥帖,所有供给恰当称心,不敢违背她的意愿。

【古文】

十月已满。便生男儿。身紫金色。头发绀[绀:gàn 指天青色。]青。端正超异。人相难有。婆罗门见。喜不自胜。即召相师。来共相之。相师披观。叹未曾有。此儿相好。福德弘广。天下所瞻。如子赖母。其父欢喜。敕为立字。

【白话】

十月怀胎,生下一个男孩,身体紫金色,头发天蓝色,非常端正庄严,人中少有。婆罗门见后,喜不自禁,立刻召来相师为他看相。相师仔细观看后,感叹曾所未有:‘这孩子具足相好,福德弘大无比,天下人都将敬仰他,如同子女依赖母亲。’他父亲很高兴,请相师为他起名。

【古文】

天竺作字。依于二种或依星宿。或依变异。相师便问。怀妊以来。有何变异。其父答言。此儿之母。素来忌恶。少于慈顺。不修慈慧。自怀妊来。心性改异。矜怜苦厄。如母爱子。志好布施。无有贪惜。

【白话】

天竺国起名有两种方式,或者依照星象,或者依照奇特变化。相师便问道:‘怀孕以后,都有什么奇特变化?’他父亲答道:‘这孩子的母亲,一向嫉妒恶劣,一点也不慈爱调柔,不修慈悲惠施。自从怀孕后,心性转变。同情怜悯困苦的人,如同母亲慈爱自己的孩子,而且喜好布施,没有一点吝啬。’

【古文】

相师闻之。欢喜而言。是此儿志。故使然也。当为立字号摩诃阇迦樊。(此言大施。)其儿渐大。父甚爱念。别为作宫。立三时殿。冬温夏凉。春秋居中。安诸妓侍。以娱乐之。其儿聪明。好乐学问。诵持俗典。十八部书。文既通利。并善其义。学诸技术。靡所不通。

【白话】

相师听后,高兴地说:‘是这个孩子的意志,才使她变成这样。应当为他取名叫摩诃阇迦樊(汉语“大施”)。’这孩子逐渐长大,父亲非常疼爱他。单独为他建造了宫殿,造了三季节宫室,冬暖夏凉,春秋两季不冷不热,安排各种歌妓侍女,供他娱乐。这孩子很聪明,喜好各种学问,能诵持十八部世俗典籍。文章读得通畅流利,而且善解其义,学习各种技艺、没有不精通的。

【古文】

其后大施。白其父言。久在深宫。思欲出游。父闻此语。即敕臣吏。我子大施。欲出游行。扫洒街陌。除诸不净。竖诸幢幡。散华烧香。庄严道路。极令净洁。施设办已。大施于是乘大白象。七宝挍饰。椎钟鸣鼓。作倡伎乐。千乘万骑。导从前后。行大御道。往诣城门。

【白话】

过后大施对他父亲说:‘我长期在深宫里,想出外游览一下。’他父亲听后,便命令官员:‘我儿子大施,想到外面游玩,你们要打扫街道,清除各种不净物,竖起各种幢幡,散花烧香,使道路整洁庄严,非常干净。’安排好后,大施便坐上大白象,用七宝作装饰,敲钟擂鼓,一路歌舞,千车万马,前呼后拥,在宽大的御道上行驶,前往城门。

【古文】

于时国中。人民之类。于楼阁上。夹道两边。竞共观看。无有厌足。皆各言曰。甚奇甚妙。睹其威相。犹如梵天。转复前行。见诸乞儿。著弊坏衣。执持破器。卑言求哀。匃我少少。大施见之。而问之曰。汝等何以辛苦乃尔。或有答言。我无父母兄弟妻子。贫穷孤茕[茕:qiong 指孤独无依。]。无所恃怙。或有答言。我有长病。不能作役。自活无路。或有答言。我之不幸。数遭破亡。债负盈集。身口所切。无方自济。是以行乞。以继余命。大施闻已。酸叹而去。

【白话】

那时,国内百姓,在楼阁上,或在道路两旁,争相观看,无有满足,纷纷说道:‘太奇妙了,看他的威严相,就像梵天一样。’大施继续向前走,见到一些乞丐,穿着破烂衣服,拿着破碗,低声下气地乞求:‘给我一点东西吧。’大施见后就问道:‘你们为什么如此辛苦?’有的答道:‘我没有父母兄弟,妻室子女,贫穷孤独,无依无靠。’有的答道:‘我一直患病,不能作工,无法养活自己。’有的回答:‘我很不幸,多次遭灾,导致家破人亡,负债累累。身口所逼,无法养活自己,只好来乞讨,以保全性命。’大施听后,心酸悲叹地离开。

【古文】

次复前行。见诸屠儿。披[披:原文为[皮+刂],pi 析肉,剥也。]剥畜生。稍割称卖。大施见问。咄作何等。各各答言曰。祖父已来。屠杀为业。若舍此事。无以自济。大施叹息。舍之而去。

【白话】

接着往前走,见到屠夫们正在剥牲畜的皮,割肉称卖。大施问道:‘喂,你们在干什么?’屠夫们都回答道:‘从祖辈以来,就以屠杀为业,如果不做这事,就无法养活自己。’大施叹息不已地离去。

【古文】

次见耕者。以犁垦地。虫从土出。虾蟆[虾蟆:亦作“蛤蟆”。青蛙和蟾蜍的统称。]拾吞。复有蛇来。吞食虾蟆。孔雀飞来。啄食其蛇。大施问之。此作何等。答言。垦地于中下种。后当得谷以自供养。并复当得以输王家。大施闻已。深叹而去。

【白话】

又见耕田的农民,用犁耕地,小虫从土里被翻出来后,被蛤蟆吞食,又有蛇将蛤蟆吞食,孔雀飞来,又将蛇抓住吃掉。大施问他:‘你们在做什么?’回答说:‘耕好地再播种,以后会收获粮食来养活自己,而且还要缴纳给官府。’大施听后,深深叹息着离去。

【古文】

次复前行。见诸猎者。张网设罝[罝:ju捕兔网。泛指捕兽的网。]。捕诸禽兽。见诸禽兽。堕罝网中。自挽自顿。不能得脱。悲鸣相唤。各怀怖惧。大施见之。何以作此。各共答言。我等唯仰猎杀为业。若不为此。存活无路。闻其语已。酸伤而去。

【白话】

又往前走,见到一些打猎的人,布好网捕捉各种禽兽。看到一些禽兽陷入网中,使劲挣扎,不能逃脱,哀鸣呼唤,各个惊恐万分。大施见后问道:‘为什么做这些呢?’。他们回答道:‘我们只能靠打猎谋生,如不做这些,就无法生存。’大施听了这话,痛苦伤感地离去。

【古文】

次复前行。见捕鱼师。张设罗网。所得甚多。积著陆地。趣能动摇。复问其故。咄何以尔。各前答言。祖父已来。无余生业。唯仰捕鱼。卖供衣食。

【白话】

又往前走,看到捕鱼的渔夫撒下鱼网后,捕了很多鱼,堆积在地上,有的还在不停地挣扎。又问其原因:‘喂,为什么做这些?’他们都上前回答道:‘从祖辈以来,没有别的谋生之路,只靠捕鱼卖后买些衣服粮食。’

【古文】

大施见已。甚怀愍悼。而自思惟。是诸众生。皆由贫穷乏衣食故。为此恶业。杀害众生。欢喜极意。寿终之后。当归三涂。从冥入冥。何其怪哉。作是念已。回驾还宫。思忆是事。愁忧不乐。

【白话】

大施看到后非常悲悯他们,心里想道:‘这些众生都是因为贫穷、缺衣少食的缘故,才做这些恶业,杀害众生,满心欢喜。命终以后,他们便会投生在三恶趣中,从黑暗走向黑暗,这多么荒唐啊!’想罢这些,他掉转方向返回宫中。因心里总想着这些事,所以一直忧愁不乐。

【古文】

往见其父。求索一愿。父语大施。随汝所求。终不相违。即自说言。先日出游。睹彼人民。以求衣食。劳形役思。杀害欺诳。具诸恶业。意甚矜怜。思欲拯给。唯愿垂恩。施我大藏。听自恣施济众所乏。父告之曰。我聚财宝。尽为汝故。汝意欲尔。奈何相违。

【白话】

大施便去见他的父亲,请求满足一个愿望。父亲对大施说:‘随便你求什么,我都不会违背你的意愿。’大施说道:‘前些天出外游玩,见到那些百姓,为求衣食,劳累身心,做杀生欺诈之事,造下种种恶业。心里很怜悯他们,想赈济帮助他们。恳请您降恩,把库中财宝给我,任我随意救济那些贫穷的众生。’父亲告诉他说:‘我积聚财宝都是为了你,你既然想这样做,我怎会违背你的意愿呢?’

【古文】

儿得父教。即敕宣下一切人民。摩诃阇迦樊。欲大檀施。有所须者。皆悉来取。唱令已讫。沙门婆罗门。贫穷负债。孤苦疾病。诸城道路。前后而去。诸人民辈。有从百里二三五百千里来者。复从三千五千万里来者。皆强弱相扶。四方云集。

【白话】

儿子得到父亲的许诺,即刻令人宣告一切人民:‘摩诃阇迦樊准备大行施舍,有需要的都可过来领取。’宣布完毕,沙门、婆罗门、贫穷负债的、孤苦生病的,从各个城市的路上,前后络绎不绝而来。那些百姓,有从百里二三五百里千里之外赶来的,也有从三千、五千、万里之外赶来的,都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

【古文】

一切给与。满其所愿。须衣与衣。须食给食。金银七宝。车马辇舆[辇舆:niǎn yu 秦汉后专指帝王后妃所乘的车。]。园田六畜。称意而与。如是布施。经数时中。诸藏之物。三分已二。时典藏吏。往白其父。摩诃阇迦樊。自布施来。藏物三分。已施其二。诸王信使。当有往返。愿熟思惟。后勿见责。

【白话】

大施布施一切,满足他们的愿望:须衣服的给衣服,须粮食的给粮食,金银七宝、车马轿子、田园牲畜,都按求者之意施与。如此布施持续一段时间后,仓库的财物已布施了三分之二。这时典藏吏就去告诉他的父亲说:‘自从摩诃阇迦樊布施以来,仓库中三分财物已布施了二分。与众国王之间的信使往来都需要花费,希望您深思熟虑,以后不要责备我。’

【古文】

父闻吏语。自思惟言。吾爱此子。不能距[距:龙藏为“拒”。]逆。宁复空藏。何能中断如是布施。复经数时。用残藏物。三分复二。吏复更白。前所残物。三分之中已更用二。诸王信使。事须报遗。今藏垂空。愿更重思。

【白话】

父亲听了官吏的话,心里想道:‘我很爱儿子,不能违背他的意愿,宁可耗尽库藏财物怎能中断这样的布施。’又过了一段时间,仓库中剩下的财物又用掉三分之二。官吏再次呈禀道:‘上次所剩财物又用去三分之二,诸王的信使,应该有礼尚往来,现在库藏接近耗尽,希望您再重新考虑一下。’

【古文】

时婆罗门而语吏言。吾爱此子。爱心隆厚。未曾违失。面折其意。汝可方便。假设因缘。来求物时。乍称不在。且令余残延引日月。吏得语已。即闭藏户。小复他行。乞儿来集。至大施所。大施将来诣吏求物。其吏不在。比行推觅。经历时节。困乃得之。虽复得物。不称时要。

【白话】

这时婆罗门对官吏说:‘我爱这个儿子,爱得很深,从未当面反对而违背他的意愿。你可方便行事虚构理由,当他们来索要财物时,假装不在,让剩下的财物多留存一些时日。’官吏听了这番话后,便关闭仓库,之后就到别处去了。乞丐们会聚到大施那里,大施领他们到官吏处要东西,结果官吏不在。到处寻找,经过一段时间,费尽周折才找到他,东西虽然拿到,但不合时间要求。

【古文】

大施自念。今此小吏自力何敢不承受我。将是父意。故使尔耳。又人子之法。不宜空竭父母之藏。令其尽也。今此藏中。所残无几。作是念已。我当云何多得财宝。用满我意。济给群生。

【白话】

大施心想:‘如今这个小官吏,凭他自力怎敢不承事我?必定是父亲的意思,才会这样。而且按理做儿子的,也不应耗尽父母的财物,令其一无所有。况且现在的财物,已经所剩无几。’接着又想道:‘我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财宝,以满足我的意愿,救济众生呢?’

【古文】

即问诸人。今此世间。作何事业。可得多财用之难尽。或有人言。多种五谷。修治园圃。可得多财。或有人言。多养六畜。随时蕃息。可得多财。或有人言。不避剧难。远出行贾。最得多财。或有人言。唯有入海。采求珍宝。最得多财。

【白话】

他便问众人:‘现在这个世上,做什么事业才能获得很多财物,用之不尽呢?’有人说:‘多种五谷,栽培果园菜园,可以得到很多财物。’有人说:‘多养牲畜,随时繁衍,可以得到很多财物。’有人说:‘不畏艰难,出远门经商,才能得到最多财物。’有人说:‘只有到海里取宝才能得到最多财物。’

【古文】

大施闻此。而自言曰。耕种养畜。远出行贾。既非我宜。得利无几。唯有入海。此计可从。我当力励。求办此事。作是念已。往白父母。今欲入海。求多珍宝。还用施给。济民所乏。唯愿见听。得遂所志。

【白话】

大施听后,自言自语道:‘耕种谷物、饲养牲畜、出远门经商,这些既不适合我,又得不到多少利益。只有入海的办法可行。我应当努力,成办这件事。’想罢这些,就去对父母说:‘我现在打算到大海去寻找很多珍宝,回来后用于布施,救济贫穷百姓。恳请允许我实现自己的志愿。’

【古文】

父母闻语。惊而问言。世人入海。穷贫无计。分弃身命。无所顾恋。汝有何事。复欲习此。若欲布施。我家所有。一切众物。及藏中残。尽令汝用。莫入大海。又复海中。众难甚多。水浪回波。摩竭大鱼。恶龙罗刹。水色之山。如是众险。难可经过。汝有何急。投身此难。我等命存。终不相听。宜息汝意。勿多纷纭。

【白话】

父母听后,吃惊地问道:‘世间人到大海去,都是穷困得无法生存,理应不惜性命,无有顾恋。你有什么必要想效仿他们呢?如想布施,家中所有的东西,及库中所剩下的财物,你都可以用,千万不要到大海里去。而且大海之中,有非常多的灾难,惊涛骇浪、摩竭[摩竭:类似现在的鲨鱼或鲸鱼,非常庞大。]大鱼、恶龙罗刹、水中暗礁,这些险难,实在难以经过。你有什么紧迫的事,非得要投身到这种险难中?只要我们活着,就不会答应。你应当打消这个念头,不要再多说了。’

【古文】

大施闻此。愿不从心。甚怀悒[悒:yi指忧郁不安。]戚。而自心念。我今所愿。欲办大事。设复贪身。事何由成。以身布地。伏父母前。而自言曰。若必顾留。违我志愿。伏身此地。终不复起。

【白话】

大施听后,因不能满足自己的所愿,深感忧戚,心里想道:‘我如今的愿望是要成办大事,如果贪恋自身,事情怎能成办?’便五体投地,匍匐在父母面前,说道:‘如果一定要挽留我,违背我的志愿,我就伏身在这里,再也不起来。’

【古文】

父母闻此。心怀灼然。与诸内官。前谏喻曰。海道辽远。险难事多。往者甚众。来还者鲜。念我求子。祷祀诸天。精诚恳恻。靡所不遍。经十二年。因乃从愿。适汝长大。欲得舍我。念弃此志。还起饮食。

【白话】

父母听了这话,心急如焚,与家吏上前劝说道:‘大海路途遥远,艰难险阻众多,去的人多,生还的人少。想我当初求子,祈祷祭祀各位天神,精诚恳切,没有不曾祈求的。过十二年,历经周折,才算如愿。难道你刚刚长大,便要舍我而去?希望放弃这个念头,起来吃点东西。’

【古文】

从一日二日至于六日。如是种种。谏喻求晓。其言如初。执志不回。父母心惧。自共议言。此儿前后。欲有所为。要令成办。未曾中退。就令入海。犹望还期。今必拒遮。到其七日。交见其祸。为之奈何。宜当听去。转复在后。

【白话】

从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六天,像这样以种种道理解劝开导,但大施所说还是与从前一样,志愿坚定,决不改变。父母心里害怕,一起商议道:‘这孩子从小到大,想做什么事情,就要把它办成,从未半途而废。如果同意他到海里去,还能指望他回来;若现在一定要阻拦他,到第七天肯定出现危险,那该如何是好?还是答应他前去,把担忧留在以后吧。’

【古文】

言议已决。俱来儿边。各捉一手。而语儿言。听随汝意。起还就食。大施闻此。即起就饭。饭食已讫。即起出外。广行宣令。告语众人。我今躬欲入海采宝。谁欲往者。可共俱进。我为萨薄。自办行具。

【白话】

商议完后,都来到儿子身边,一人握住一只手,对儿子说:‘我们随你的心意,起来吃些东西吧。’大施听后,便起来吃饭。吃完饭后,随即来到外边,广泛宣布号令,对众人说:‘我现在准备亲自到海里取宝,有愿意去的,可同我一起去,我作为商主,自己准备一切行具。’

【古文】

于时国中。有五百人。闻是令已。佥[佥:qiān 指都;皆。]然应命。即办所须。克定发日。日到装驾。辞别趣道。王与群臣。并其父母诸王太子。臣民之类。数千万人。送到路次。各赠妙宝。供道所须。啼哭断绝。于是别去。

【白话】

这时国中有五百人听到号令后,一起响应。便即刻准备所需物品,商定好出发日期。出发日到,众人备好车马,与亲友辞别上路。国王与群臣和他的父母、各小国王、太子、臣民等,数千万人到路边送行,每人都送给他们精美的宝物,供其路上使用。大施一行人在痛哭声中辞别而去。

【古文】

转行数日。止宿旷野。值遇群贼。来欲伺盗。菩萨怜愍。即以所赍[赍:ji 指持;带;送。]。尽用丐与。转前到城。城名放钵。城中有婆罗门。名迦毗梨。于时大施。往到其所。欲从贷索三千两金。

【白话】

行进了数日,露宿在旷野,遇到一群盗贼准备伺机偷盗。菩萨怜悯他们,便把所携带财物都布施给他们。辗转前行到一座名为放钵的城市,城中有位名叫迦毗梨的婆罗门。这时大施便到他家中,准备向他借三千两黄金。

【古文】

时婆罗门。有一妙女。身紫金色。头发绀青。端正绝世。更无俦类。八万四千诸小国王。皆为太子。求悉不许。是时大施。到其门中。问迦毗梨。欲共相见。其女在内。闻外语声。欢喜惊起。语父母言。在外语者。斯是我婿。

【白话】

婆罗门有个美丽的女儿,身体是紫金色,头发是天蓝色,端庄绝世,没有能比得上她的,八万四千个小国王都为其太子向她求婚,但都没有答应。这时大施到迦毗梨的门口,询问迦毗梨,准备同他相见。他女儿在屋内,听到外面说话的声音,高兴地突然站起来对父母说:‘外面那个人,就是我的夫婿。’

【古文】

时迦毗梨。即出相见。睹其色状。知必非凡。闻其须金。一切许给。又复左手。提金澡罐。右手捉女。语大施言。今我此女。容妙殊异。诸王遣使。各为子求。今睹萨薄。端正相似。请以此女。用相奉侍。

【白话】

迦毗梨便出外同大施相见,看到他的肤色长相,知道一定不是一般人。听说他需要黄金,便满口答应。于是迦毗梨左手拿着金澡罐,右手拉着女儿,对大施说:‘我这个女儿,容貌举世无双,各王都派遣使者为其太子求婚。今天看到商主,相貌端庄与我女儿相似,请让我女儿来服侍你吧。’

【古文】

大施答言。我今方当涉难入海。焉知能得安全还不。预受君女。此非所以。迦毗梨言。若令吉还。当为我受。是时大施。即许可之。时迦毗梨。欢喜便与三千两金及余所须。于是共别。转前到海。敕语贾人。牢治其船。令有七重。候风以至。推著海中。以七张大索。系于岸边。

【白话】

大施回答说:‘我现今正要冒着危险到大海里去,不知能否安全返回?预先接受您的女儿,这样做不合道理。’迦毗梨说:‘如果平安归来,当接受我女儿。’大施便答应了他。迦毗梨很高兴,便赠与他三千两黄金及其他所需物品。辞别之后,前行到海边,大施命令商人把船加固,令有七层厚,等大风来时,把船推到海中,用七根大缆绳,系在岸边。

【古文】

便摇铃唱令。告众贾人。汝等皆听。海中之难。黑风罗刹。水浪洄澓[洄澓:hui fu 指湍急回旋的流水。]。恶龙毒气。水色之山。摩竭大鱼。众难甚多。百伴入海。时一安还。谁欲退者。可于此住。索断之后。欲悔无及。若能坚心。不顾身命。分舍父母兄弟妻子。际遇安隐。得七宝还者。子孙七世。食用不尽。作是令已。便断一索。日日如是。七日复唱令已。断第七索。

【白话】

接着摇铃宣布,告诉那些商人道:‘你们都听着,海中的危难重重,有黑风、罗刹、大浪漩涡、恶龙毒气、水中暗礁、摩竭大鱼,危险甚多,百人同行入海,有时只剩一人能平安返回。谁想退出,可就此停止,缆绳砍断以后,想后悔也来不及了。反之,如能坚定信念,不顾身命,舍得下父母、兄弟、妻子儿女,如能平安顺利,采得七宝返回,则子孙七代都享用不尽。’发布命令后,便砍断一根缆绳。每天都这样,第七日宣唱完毕,便砍断第七根缆绳。

【古文】

望风举帆。船疾如箭。普与众贾。到于宝所。大施多闻。明识诸宝轻重贵贱色貌好丑。示诸贾客。如是色宝。致之不重。价贵可取。如是辈宝。致重价贱。各共莫取。又复约敕。取宝多少。当令得中。多则船重。重则沉没。少虽船轻。不补劳苦。

【白话】

迎风起帆,船如箭离弦,不久就与众商人一起,到达珍宝所在地。大施见多识广,把各宝物的轻重、贵贱、颜色形态的优劣,一一告诉那些商人:‘像这种颜色的宝物,带着它不重,价格也很昂贵,应该拿上;像这样的宝物,既重又便宜,大家不要拿。’又规定:‘取多少宝要适中,多了船就重,重了就会沉掉;少了船虽轻,但不值得这番劳苦。’

【古文】

诫语已讫。各勤采拾。积著船上。宝足装严。便欲求还。于时大施。不欲上船。诸人悉集。问其意故。大施答言。我欲前进至龙王宫求如意珠[如意珠:一种有求必如其意的宝珠,乃出自龙王或摩竭鱼的脑中,或是佛的舍利所变成。]。尽我身命。不得不还。众贾闻此。愁惨无聊。各共白言。我曹之等。凭赖萨薄。捐弃所重。冒险至此。冀望相因。全济还家。今者云何。欲见弃舍。

【白话】

告诫完毕,大家都开始努力采集,堆积在船上。宝物装满后,便整理行装准备回国,这时大施却不愿上船。众人都聚集过来,问他原因。大施答道:‘我想继续前行,到龙王宫求取如意珠。尽我身体性命,得不到决不返回。’众商人听后,忧愁无助,纷纷说道:‘我等众人,依赖商主您的帮助,抛弃所爱重的一切,冒险到此,希望能依靠您,全都平安返家,如今为什么要舍弃我们呢?’

【古文】

大施答言。我当为汝自誓求愿。令汝曹等安隐还国。诸贾人闻。心怖乃安。大施导师。手执香炉。向于四方。而自立誓。我不惮劳。涉海求珍。用济群生饥乏之困。合集此德。用求佛道。若我至诚。所愿当就。令此众贾及船珍宝。不逢恶难。安全还国。作誓已讫。众贾前抱导师手足。涕泣怆[怆:chuàng 指悲伤。]恨。辞别还国。断索举帆。还阎浮提。皆蒙安隐。得出大海。

【白话】

大施回答说:‘我会为你们发誓求愿,让你们平安回国。’那些商人听后,惊惧心才得以平静。大施导师手捧香炉,面向四方发誓道:‘我不惧艰辛,入海求取珍宝,用以救济众生饥饿贫穷的痛苦,合集这些功德,用求佛道。如果我至真至诚,自己的愿望当会成办,让这些商人和一船珍宝,不遭受险恶艰难,安全回国。’立誓完毕,众商人上前抱住导师商主的手足,悲痛哭泣,辞别后准备回国。他们砍断缆绳,扬起风帆,驶向阎浮提,最终都平安地驶出了大海。

【古文】

与众别后。前入于水。水可齐膝。行经七日。转复前行。其水渐深。可齐于岐[岐:qi,龙藏为“歧”。]。复经七日。如是前进七日齐腰。七日齐项。七日恒浮。到一山边。两手捉木。刺山而上。经乎七日。乃彻山顶。于彼山上。平行七日。复还下山。七日彻下。

【白话】

大施与众人告别后,走入水中,水深齐膝,走了七天。又继续前行,水逐渐加深,没过大腿,又走了七天。就这样往前走,七天齐腰,七天齐脖子,再过七天,人完全浮在水中。之后到达一座山附近,双手抓着山上的树木,蹬山而上,经过七天,才到达山顶。在山顶上平行走了七天,之后又下山,七天才到达山底。

【古文】

到于水边。水中皆有金色莲花。有诸毒蛇。其毒极盛。悉以其身。缠莲花根。菩萨见此。即自端坐系心摄念。入慈三昧。念诸毒蛇本生之时。皆由嗔恚嫉妒倍盛。故生此中。受斯恶形。极以慈心。矜怜悲念。慈心已满。彼诸毒蛇。皆自除歇。

【白话】

来到水边,水中长着金色的莲花,在莲花的根部缠绕着毒性极其厉害的各种毒蛇。菩萨见后,便端身正坐,收摄心神,进入慈心三昧定中。想到这些毒蛇过去世时,都因嗔恨嫉妒心太强烈,才投生为蛇,感受这种恶形。便以自己的强烈的慈心,怜悯悲念它们。慈心圆满后,那些蛇的毒自行消失了。

【古文】

大施即起。蹑花而行。复经七日。乃得度蛇。转复前行。见诸罗刹。闻人香臭。皆来求觅。大施已见。摄心慈观。诸罗刹辈。敬心自生。软语来问。欲何所至。

【白话】

大施便起来,踏花而行,又走了七天,才得以渡过毒蛇地带。又往前走,看到各种罗刹,他们闻到人的气味后,都来寻找。大施见后,摄持自心修慈悲观。那些罗刹,心生敬仰,过来柔声相问:‘您要去什么地方呢?’

【古文】

大施具答。欲求如意宝珠。罗刹欢喜。而自念言。此福德人。去于龙宫。其道犹远。云何使此经涉辛苦。我当接过于诸险难。即时接去。度四百由旬。乃还放地。

【白话】

大施回答道:‘准备去寻找如意宝珠。’罗刹很高兴,心中想道:‘这是个大福德之人,到龙宫去,道路还很遥远,为什么让他在此地历尽辛苦呢?我应当带他渡过这些险难之地。’于是罗刹背着他,越过四百由旬,才把他放在地上。

【古文】

于是大施。转自前行。见一银城。白净皦[皦:jiǎo 指光亮洁白。]然。知是龙城。欢喜往趣。见其城外。有七重堑[堑:qiàn 指沟壕。]。满诸堑中。皆有毒蛇。其毒猛盛。视之可恶。大施导师。念诸毒蛇。皆由前身怒害多盛。故受如斯可恶之形。念慈哀愍如视赤子。慈心已满。毒蛇悉除。即起蹈[蹈:dǎo 指踩,践踏。]上。行诣龙城。

【白话】

于是大施继续前行,见到一座银城,洁白光亮。知道这是龙城,便高兴地急忙前往。见城外有七重壕沟,所有壕沟中,都有毒蛇,这些蛇毒极其猛烈,看到后感到很可恶。大施菩萨想到这些毒蛇,都因前世嗔心太重,所以才感受这种恶形。于是心生慈爱怜悯,观为自己的幼子一般。慈心圆满后,蛇毒都消失了,便站起来踏在蛇上走至龙城前。

【古文】

见有二龙以身绕城。交头门阃[阃:kun 指门槛,此处指城门。]。见于大施。仰头愕视。大施寻时。复入慈心。龙毒便除。低头不视。大施即前。蹑上而过。城中有龙。坐七宝殿。遥见菩萨。惊起自念。今我城外。七重堑中。皆有毒蛇。余龙夜叉。无敢妄越。斯是何人。能来至此。

【白话】

见二条龙,身体围绕龙城,龙头交错于城门。见到大施,二龙抬头惊视。大施即刻又入慈心观,龙毒便消失了,低下头不再看。大施于是上前,踩在龙身上过去。城中有龙王坐在七宝殿中,远远看见菩萨,惊讶地想道:‘我的龙城外,有七重壕沟,沟中都是毒蛇,其它龙和夜叉都不敢妄自经过。这是什么人,能来到这里?’

【古文】

即前迎问。作礼恭敬。请令就座。坐七宝床。种种美膳。以用供养。食已谈语。问其来意。菩萨答言。阎浮提人。贫穷辛苦。求于财宝供衣食故。杀害欺诳。具造众恶。命终之后。坠三恶道。意甚怜愍。欲救济故。涉险远来。见于大王。求旃陀摩尼[旃陀摩尼:指如意珠。]。往用救济。积此功德。誓求佛道。若不拒逆。唯见给与。

【白话】

便上前迎接问候,行礼后,恭敬地请他坐在七宝座上,用各种美食来供养他。食用过后开始交谈,龙王问其来意。菩萨答道:‘阎浮提众生,贫穷辛苦。为求财物衣食,便杀害生灵,相互欺骗,都造下了各种恶业,命终后,必然堕在三恶道中。我非常同情,很想救济他们。所以冒险远道而来求见大王,只为求取旃陀摩尼,去救济众生,并以此功德,誓求佛道。如不反对,就请把它施舍给我。’

【古文】

龙王答言。旃陀摩尼。难得之宝。汝故遐险。正来为此。若能开意。留住一月。受少微供。因为说法。旃陀摩尼。尔乃可得。菩萨可之。龙王日日。供设百味。作诸妓乐。供养菩萨。菩萨便为具足分别四念处[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慧。

【白话】

龙王答道:‘旃陀摩尼,是很难得的珍宝,你远路涉险而来,正是为此。如果你能答应在此地留住一个月,接受我们的微薄供养,并为我们宣说佛法,你就可以得到旃陀摩尼。’菩萨答应了他。龙王于是每天用各种美味、歌伎音乐来供养菩萨。菩萨便为其详尽讲解四念处法。

【古文】

经一月竟。辞当还去。龙王欢喜。解髻[髻:ji 指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发髻。]宝珠。以用奉上。因而言曰。大士慈普。悲济难及。此志强猛。必至佛道。我愿为作智慧弟子。

【白话】

经过一个月后,便告辞回去,龙王很高兴,便解下发髻上的宝珠,献给菩萨,并说:‘大士大慈大悲,想普救众生,人所难及。此志坚定勇猛,必能成就佛道。那时我愿做您的智慧弟子。’

【古文】

菩萨可之。而问之言。今汝此珠。有何力能。即答之言。此珠能雨二千由旬[由旬:是印度计里程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一切所须。菩萨自念。此珠虽快。故未办我旷济大事。诸龙大小。送到门外。重相辞谢。于是别去。

【白话】

菩萨答应了他,又问他说:‘你这个宝珠,有什么用处?’龙王回答说:‘这个宝珠能降下二千由旬内一切所需。’菩萨心想:‘这宝珠虽然很称心,却不能成办我普济众生的大事。’大大小小的龙,相送到城门外,菩萨多次道谢辞别后离去。

【古文】

转复前行。遥见一城。纯青琉璃。其色清洁。复前往趣。其城外边。亦七重堑。诸堑之中亦满毒蛇。菩萨见已。念此诸蛇。嗔妒所致。故来此中。受此毒形。端坐入慈。极加哀念。慈心已盛。毒皆得除。径蹈其上。往趣城门。

【白话】

又继续前行,远远看见一座城,由纯青琉璃所做,颜色清洁。又往前走,见城外也有七重壕沟,各沟之中也布满毒蛇。菩萨见后,心想这些毒蛇因嗔恨嫉妒的缘故,所以才在此感受这种毒形。便端身正坐入慈心观,极为哀怜它们。他的慈心如此强烈,以致蛇毒都消失了。于是便踩在蛇身上,向城门走去。

【古文】

亦见二龙。以身缠城。交头门阃。已见菩萨。擎头怒视。菩萨寻时。思惟慈心。慈心已满。其毒复除。便复低头。菩萨蹈过。尔时城中。有一龙王。坐七宝殿。遥见菩萨。惊起自念。计我城外。七重蛇堑。诸龙夜叉。无能越者。此是何人能来至此。

【白话】

在此也见二条龙,身体缠在城上,龙头交错于城门,见到菩萨后,抬头怒视。菩萨即刻观想慈心,慈心圆满后,龙毒也消失了,便低下头。菩萨便从龙身上踩过去。这时城中有个龙王坐在七宝殿中,远远看见菩萨,吃惊地站起,心想:‘想我龙城外,有七重蛇沟,其它龙和夜叉没有能越过的,这是什么人能来到这里?’

【古文】

寻下迎问。恭敬作礼。请诣殿上。坐七宝床。办诸百味。盛美饭食。食竟徐徐。谈问所由。菩萨因答故来之意。唯欲求乞旃陀摩尼。龙王白言。旃陀摩尼。甚为难得。苟欲得者。愿受我请。二月住此。并见开示菩萨之行。龙王供设种种饮食。作诸妓乐。而以供养。菩萨具足为其分别四神足[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是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所修的行品,也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事。

【白话】

随即下来迎接问候,恭敬行礼,把菩萨请到殿中,坐在七宝座上,供养各种丰盛美味的饮食。食用过后,慢慢攀谈,问到他的来意,菩萨告诉他到这里的原因,是想求取旃陀摩尼。龙王说道:‘旃陀摩尼非常难得,你如想得到,希望能接受我的邀请,在这里住两个月,并为我等开示菩萨修行法门。’于是龙王供养置办各种饮食、歌伎音乐。菩萨便为其详细讲解四神足法。

【古文】

经二月已。辞当还去。龙王即出髻中宝珠。以用奉上。因立要誓。大士慈心。悲济群生。其心广大。必至佛道。我愿为作神足弟子。菩萨可言。如汝所愿。又复问此。所与宝珠。力能云何。龙即答言。此珠能雨四千由旬一切所须。菩萨自念。此珠转胜。虽复殊妙。未称我意。诸龙大小。送出门外。各怀恋恨。

【白话】

经过两个月后,便告辞回去。龙王取出发髻中的宝珠赠与菩萨,并发下重誓:‘大士用心良苦,悲悯救济众生,心地广大,未来必定成佛。那时,我愿做你的神足弟子。’菩萨答应他道:‘就如你所愿。’又问道:‘所给的宝珠能力怎样?’龙王答道:‘此宝珠能降下四千由旬内的一切需要。’菩萨心想:‘此宝珠更殊胜一些,虽然更加殊妙但仍不能合我心意。’大大小小的龙送出城门外,都非常留恋遗憾。

【古文】

于是别后。转更前行。见一金城。其色晃晃。甚为妙好。菩萨往趣。见其城外。亦七重堑。诸堑之中。亦满毒蛇。菩萨自念。此诸毒蛇。亦由前身习毒憎妒怒害盛故。受此毒形。端坐入慈。极加爱念。慈心已至。毒蛇皆除。便前登蹑[蹑:niè 指踩;踏。]。蹈上而过。

【白话】

于是辞别以后,又继续前行,不久见一座金城,颜色晃耀,非常漂亮。菩萨向前走去,见城外也有七道壕沟,各沟中也充满毒蛇。菩萨心想:‘这些毒蛇,也是因前世经常串习嗔恨嫉妒的缘故,才感受这种毒形。’便端身正坐入慈心观,极为哀怜它们。慈心圆满后,蛇毒都消失了,便上前踏在蛇身上而过。

【古文】

到于城门。亦见二龙。以身缠城。交头门阃。已见菩萨。仰头愕视。菩萨如法。入于慈定。龙毒得除。低头而视。即前蹑上。度入城中。

【白话】

到达城门口,也见到二条龙,身体缠绕城墙,龙头交错于城门。看到菩萨后,二龙抬头惊视。菩萨同前一样,入慈心定,龙毒消失了,低下头。菩萨便上前踏着龙身,走入城中。

【古文】

彼时城中。亦有龙王。处于宝殿。遥见菩萨。愕然自念。我此城外。有七重堑。满中毒蛇。余龙夜叉。无能越者。今此何人。能来至此。心极奇怪。寻下迎问。致敬为礼。请令上殿。施七宝床。让之令坐。坐已具食种种美味。

【白话】

那时城中也有个龙王,坐在宝殿中,远远看见菩萨,惊奇地想道:‘我这龙城外,有七重壕沟,沟中都是毒蛇,其他龙和夜叉,没有能越过的。这是什么人,能来到这里?’心里甚感奇怪,急忙下殿迎候,非常恭敬地行礼,把菩萨请到殿中,坐在七宝座上。坐后供养各种丰盛美味的饮食。

【古文】

食已徐问所以来意。菩萨答言。阎浮提人。薄德穷苦。劳身役思。杀害欺诳为衣食故。具十不善。命终之后。复堕三剧苦中。意甚愍伤。思欲救济。承海龙王。有如意珠。故涉遐险。唯望得此。龙王答言。如意宝珠。此难得物。大士故来。望当相与。若欲得者。四月留住。受我微供。并见教诲。菩萨寻可。

【白话】

食用过后,龙王慢慢地询问其来意。菩萨答道:‘阎浮提众生,缺少福德,贫穷困苦,身心劳顿,为了衣食杀生欺诈,常行十不善业。他们命终后,将堕入三恶趣中。我非常同情,很想救济他们。听说龙王您有如意宝珠,所以冒险远道而来,希望能得到它。’龙王回答说:‘如意宝珠,是件难得的东西。大士专程前来,希望我能给予。如想得到它,请留住四个月,接受我微薄的供养,并希望给我一些教诲。’菩萨随即答应了他。

【古文】

龙王欢喜。日日施设百味上美。躬自斟酌[斟酌:zhēn zhuo 指倒酒;注酒。]。奉进甘食。亦复敕作种种妓乐。菩萨恒为分别诸法名字本末。广宣其义。龙王敬慕。专意听受。朝夕问讯。不失时节。随时所须。龙自裁量。诸龙夜叉。来欲求现。可进可退。自立限度。奉事四月。善知时宜。

【白话】

龙王很高兴,每天奉上各种美味佳肴,亲自斟酌款待,奉进美食,又令作各种歌伎音乐供养菩萨。菩萨常给他讲解诸法的名称及其因缘,并广泛地宣说其义。龙王敬慕不已,专心听受,朝夕问讯,从不失时,并按时奉上所需物品,龙王又自行掌握。所有龙及夜叉,想来求见菩萨,进退有度,龙王自行安排,侍奉四个月,非常懂得时间安排。

【古文】

四月已竟。菩萨辞去。尔时其龙即解髻中如意之珠。用奉上之。因立誓愿。大士弘誓。慈心旷济。悲彼群生。不惮勤劳。必能成佛。拔济涂炭。愿作侍者。总持弟子。

【白话】

四个月后,菩萨告辞而去。这时龙王便解下发髻中的如意宝珠,赠与菩萨,并立下誓愿:‘大士有宏大的誓愿,有旷济众生的慈心,悲悯群生,不辞辛劳,未来必能成佛,来济度这些受苦受难的众生。愿我那时能做您的侍者,成为一名具不忘陀罗尼的弟子。’

【古文】

菩萨许之。又复问言。所可施珠。力能何如。龙王答言。此珠能雨八千由旬七宝所须。菩萨欢喜。而自念言。阎浮提地。七千由旬。此珠之德。副我所望。前后所得。凡有三珠。系在衣角。即起出城。诸龙大小。送到城外。各怀悲恋。遂共别去。

【白话】

菩萨答应了他,又问他说:‘你给我的宝珠,有什么能力?’龙王回答说:“此宝珠能降下八千由旬内的七宝所须。”菩萨很高兴,想道:‘阎浮提的地域,有七千由旬,看来这个宝珠符合我的愿望。’此时他前后得到的宝珠共有三颗,均系在衣角上,然后便起身出城。大大小小的众龙都送他到城外,都非常悲伤留恋,菩萨与之一一告别离去。

【古文】

菩萨到前。捉珠求愿。若今实是旃陀摩尼。当令我身能飞虚空。求愿已讫。即举其身。径能飞翔。出于海外。已度海难。小眠休息。是时海中。有诸龙辈。自共议言。我曹海中。唯此三珠。其德甚大。难有般比。此人皆能。索得持去。可惜此宝。当还摄取。言议已竟。密解持去。

【白话】

菩萨前行到一处,拿出宝珠求愿:‘如果这真是旃陀摩尼,则应让我能在空中飞行。’求愿完毕,便身子腾空,能在空中飞翔。飞出大海,度过海中危难后,他小睡休息片刻。这时海里的一些龙共同商议道:‘我们海中只有这三颗宝珠,用处非常大,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这个人却都要把它们拿走,实在太可惜了,应当将其取回来。’商议完毕,便悄悄地解下宝珠并将其取走。

【古文】

菩萨眠觉。看珠不在。即自思惟。此中无人。必是海龙。持我宝去。我为此珠。经涉遐险。今垂还国满我所愿。虽取我珠。吾终不放。会当尽力抒此海水。誓心克志。毕命于此。若不得珠。终不空归。

【白话】

菩萨醒后,发现宝珠不在,便想道:‘这里没有旁人,一定是海龙拿走了我的宝珠。我为得到这宝珠,历尽艰难险阻,现在眼看就要回国实现愿望。虽取走了宝珠,但我绝不会轻易放弃。我将竭尽全力舀此海水,发誓定要实现志愿,死而无悔。如拿不回宝珠,绝不空手而回。’

【古文】

思惟已定。即行海边。得一龟甲。两手捉持。方欲抒海。海神知意。来问之曰。海水深广。三百三十六万里。正使一切人民之类。尽来共抒。不能使减。况汝一身。而欲办此。菩萨答言。若人至心。欲有所作。事无不办。我得此宝。当用饶益一切群生。以此功德。用求佛道。我心不懈。何以不能。

【白话】

思惟后,立即来到海边,找到一只龟甲,便两手握住,正要舀海水。海神知道了他的意图,过来问他道:‘海水又深又宽,有三百六十万里,即使让所有的人民都来舀其水,也不能使它减少。何况只有你一人,如何能成办此事。’菩萨回答道:‘如果人有诚挚之心,那么想办什么事,没有办不成的。我得此宝珠,是用来饶益一切众生,并以此功德求取佛果。如果我坚持不懈,为什么不能办到?’

【古文】

是时首陀会天。遥见菩萨。一身一意。独执勤劳。欲用充济。安乐一切。我曹云何不往佐助。展转相语。来至其所。菩萨下器。一切诸天。尽以天衣。同淹水中。菩萨出器。诸天举衣。弃著余处。

【白话】

这时候,首陀会天远远看见菩萨一人专心独自勤劳,想救济一切我等众生,得到安乐,我们为什么不去帮助他呢?于是相互转告,来至其前。菩萨把龟甲放入海中,那些天神也将天衣一同放入水中;菩萨拿起龟甲,天神便提起天衣放到别处。

【古文】

一反抒海。减四十里。二反抒之。减八十里。三反抒之。减百二十里。其龙惶怖。来到其所。语言止止。更莫抒海。菩萨寻休。龙来问言。汝求此宝。用作何等。菩萨答言。欲用给济一切众生。龙复问言。如汝言者。我曹海中众生甚多。何以不与。必欲得去。

【白话】

这样舀海一次,海水减退四十里,舀两次,减退八十里,舀三次,减退一百二十里。那些海龙惶恐不安,便来到菩萨前,对他说:‘停下停下,不要再舀海了。’菩萨随即便停下来。龙过来问道:‘你求取这宝珠,作什么用?’菩萨答道:‘想用来救济一切众生。’龙又问道:‘如你所言,我等海中众生也很多,为什么不救济我们,定要将其取走?’

【古文】

菩萨答言。海中之类亦是众生。然无剧苦。如阎浮提人民之类。为钱财故。杀害欺诳。作十不善。死堕三途[三途:指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此三途就是三恶道的别名。]。我以人类。解于法化。故来索宝。先充所乏。后以十善。而劝诲之。龙闻其语。出珠还之。尔时海神。见其精进。强力所作。即作誓言。汝今如是。精进不休。必成佛道。我愿为作精进弟子。

【白话】

菩萨答道:‘海中的也是众生,但它们没有大的痛苦。像阎浮提的众生,为了钱财的缘故,杀生欺诳,做十不善业,死后必堕三恶趣。我因人类可以用正法调化,故来求取宝珠,先解除他们的困乏,然后以十善业来劝导教诲他们。’龙听后,便将宝珠还给他。这时海神见其精进、坚韧不拔,便立誓道:‘你现在如此精进不休,将来必成佛道。那时,我愿做你的精进弟子。’

【古文】

菩萨得珠。复更飞去。到便先问入海同伴贾客。即下在地。同伴见之。惊喜无量。皆共叹言。甚奇甚特。转复前行。到放钵城。迦毗梨婆罗门。闻于菩萨海中吉还。欢喜踊跃。出迎问讯。并请同伴。为设客会。办具种种肴膳饮食。

【白话】

菩萨拿到宝珠后,又腾空飞行,到一地后便先打听那些结伴入海的商人。随即从空中降到商人前。同伴见到他,非常惊喜,都感叹道:‘太神奇了!’又往前走,到了放钵城。迦毗梨婆罗门听到菩萨从海中平安回来,欢喜踊跃,出去迎候,并邀请其同伴,为他们摆下宴席,置办了各种美味佳肴。

【古文】

食讫谈叙行路恤耗。是时菩萨持其宝珠。指历其家。婆罗门家内。诸藏悉满。会者睹此。叹未曾有。时迦毗梨。庄严其女。若干种宝。校饰其身。躬手自捉金宝澡罐。先洗自手。后牵女臂。授与菩萨。

【白话】

用餐过后叙谈一路上的坎坷艰辛。这时菩萨拿出宝珠,在他家依次指了一遍,婆罗门家里各种仓库立刻变满。在场的人见后,都感叹前所未有。这时迦毗梨便打扮他的女儿,各种珠宝装饰其身,并亲手拿起金宝澡水罐,先自己洗手,然后拉着女儿的手臂,交到菩萨手中。

【古文】

菩萨为受。迦毗梨欢喜。严五百妓女。择取才能工为妓者。具五百白象。众宝庄校。极令奇异。用送其女。菩萨敕伴。驾乘进路。城中大小。送到道次。作众妓乐。导从还国。

【白话】

菩萨接受其女。迦毗梨很高兴,严饰五百个歌伎舞女,都是选取才能出众的做伎者,又备下五百头白象,用众宝装饰,奇异无比,送与他的女儿。菩萨便令同伴驾车上路,城中的老少,送到路边欢歌妙舞,送他还国。

【古文】

大施父母。自与儿别。忧结迷愦。啼哭过哀。其目俱冥。盲无所见。儿还到国。礼拜问讯。父母闻声。以手摩扪[扪:mén 指抚摸。]。尔时审知大施还国。

【白话】

大施的父母自从与儿子分别后,忧心重重,迷闷昏愦,啼哭哀伤过度,导致双目失明,什么都看不见。儿子回国后,跪拜行礼,问讯父母。父母听到他的声音,伸手抚摸,这才确认是大施回国了。

【古文】

悲喜交代。穷责其子。汝实无状。舍我入海。困苦我曹。微命趣存。汝大海中。得何等物。菩萨出珠。以授父母。父母手捉。而自言曰。今我藏中。如斯石比。亦不少也。何用辛苦。方乃得此。菩萨取珠。指父母眼。目欻明净。如风除云。既还得视。

【白话】

悲喜交加,极力地责备儿子:‘你实在是无礼,丢下我们到海里去,让我们受尽困苦,勉强维持着性命。你到大海里,到底得到了什么?’菩萨拿出宝珠,递给他的父母,父母拿着宝珠说:‘我们仓库里,像这种石头,也有不少,你又何必费尽辛苦才弄来这个东西呢?’菩萨拿过宝珠,向父母双目一指,他们的眼睛忽然明亮起来,如风除云,两人又能看东西了。

【古文】

心遂欣豫。感此珠德。叹言甚奇。汝虽辛苦。功不唐捐。菩萨复捉其珠。而从求愿。若是旃陀摩尼者。使我父母。下自然当有七宝奇妙珍异床座。上有严净七宝大盖。言讫寻成。一切皆喜。

【白话】

父母心里才高兴起来,感受到这宝珠的功德,叹道:‘太神奇了,你虽历尽千辛万苦,但所作没有虚耗。’菩萨又拿着宝珠向它求愿:‘如果是旃陀摩尼,使我父母座下自然会有七宝奇妙珍异床座,顶上有庄严洁净的七宝大伞盖。’话音刚落,所求皆成,大家都很欢喜。

【古文】

菩萨复更捉珠求愿。令我父母及王臣民一切诸藏皆悉盈满。即以其珠。四向历讫。如语悉满。莫不惊喜。即时遣人。乘八千里象。告阎浮提一切人民。摩诃阇迦樊。海中吉还。得如意珠。其德殊异。却后七日。当令其珠雨于一切珍宝衣食。随人所须。自恣而取。皆各斋戒。储俟以待。

【白话】

菩萨又拿着宝珠求愿:‘让我父母及国王、臣民的所有仓库,都得以充满。’随即拿宝珠指向四面八方,如愿所求,皆得实现,众人莫不惊喜。随即派人乘八千里象,告示阎浮提内的一切人民:‘摩诃阇迦樊从大海中平安而归,获得如意宝珠,其功德不可思议。七日后,当让它降下一切珍宝衣食,随人所需,自行拿取。你们都应守持斋戒,准备好在那里等候。’

【古文】

告下遍已。七日头到。大施菩萨。沐浴其身。著新净衣。至平坦地。即持其珠。著高幢头。手执香炉。四方求愿。阎浮提人。贫穷辛苦。欲得济给令无有乏。若当实是旃陀摩尼。便当次第雨众所须。

【白话】

传达完毕后,到第七天早上,大施菩萨沐浴其身,穿上干净的新衣,来到平坦的地方,便拿出宝珠,挂在高大幢幡顶上,手捧香炉,向四方求愿:‘阎浮提众生,贫穷辛苦,我想救济他们,让他们不再缺衣少食。如果真是旃陀摩尼,便应当依次降下人民所需的一切。’

【古文】

求愿已讫。四方阴雨云。即时风起。吹诸不净。瑕秽粪扫。皆悉除去。次雨微水。以淹尘土。次雨饮食。百味上美。次雨五谷。次雨衣服。次雨七宝种种奇珍。阎浮提内。众宝积满。人民之类。自恣而取。上妙衣食。盈溢有余。视诸珍宝。犹如瓦石。

【白话】

求愿完毕,阴云密布,立刻起风,各种不净物、肮脏的粪便都被吹走。接着下起小雨,掩盖住尘土。随即降下各种百味甘美的饮食。接着降下五谷。接着又降下衣服。接着降下七宝等各种奇珍之物。阎浮提内到处都是各种珍宝,人民随意而取。上等美妙的衣食等,绰绰有余,看各种珍宝犹如瓦石一样。

【古文】

尔时菩萨。观民充足。即遣臣吏四远。告下阎浮提内。咸使闻知。汝等群民。先由穷乏。求于衣食及诸财宝。更相欺诳。杀害极意。见利忘义。不推罪福。命终皆堕三涂之中。从冥入冥。受罪多劫。常相悲怜。无由相济。故忘形苦。涉险入海。得此宝珠。来用相救。汝等既已更无乏短。念自克励勤修十善。摄身口意。慈仁孝顺。精进御意。勿怀放逸。

【白话】

这时菩萨见人民无所缺乏,便派遣官吏到四方宣告阎浮提内人民,都使他们听闻:‘你们这些百姓,以前由于贫穷困乏,为得到衣食及各种财宝,便互相欺诳,肆意杀生,见利忘义,不思维善恶,命终后都将堕入三恶趣中,从黑暗走向黑暗,多劫中感受痛苦。我常常悲悯同情你们,却无法救济,所以才不惧辛苦,冒险到大海里求得此宝珠用来救济你们。你们既然已经没有了贫乏,便应自行勉励,勤修十善业,收敛身口意,要仁慈孝顺,精进守护自心,不要心怀放逸。’

【古文】

种种方便。广敕奉善。因作文书。告诸王臣。腾其法诲。咸令闻知。更相劝督。勿妄为非。尔时一切阎浮提内。既蒙大恩慈泽沾润。各思何方。仰酬至德。又蒙优教。敕使修善。咸皆慕义。专习慈敬。制身口意。不妄犯非。命终之后。皆得生天。

【白话】

种种方便,广为宣教令其奉行善业,并写下文书,宣告各小王臣子,宣扬他的教诲,让大众都知道,使之相互劝勉监督,不要胡作妄为。这时阎浮提内一切人民,蒙受此大恩德后,都在想如何才能报答这种深恩厚德。又听蒙其教化,告诫要修持善业,都非常仰慕他的大义,便都一心一意修习慈爱恭敬,收敛身口意,不胡作非为。命终以后,都得以转生天界。

【古文】

如是舍利弗。欲知尔时父婆罗门尼拘楼陀者。今现我父净饭王是。尔时母者。今现我母摩诃摩耶是。时大施者。今我身是。银城中龙者。今舍利弗是。琉璃城中龙者。今目犍连是。金城中龙者。今阿难是。时海神者。今离越是。阿难为龙王时。奉事于我。善知时宜。乃至今日。素自知时。阿难。欲得此三愿者。随从其意。

【白话】

就是这样,舍利弗,要知道当时父亲婆罗门尼拘楼陀,就是如今我的父亲净饭王;当时的母亲,就是如今我的母亲摩诃摩耶;当时的大施,就是现在的我;银城中的龙王,就是现在的舍利弗;琉璃城中的龙王,就是现在的目犍连;金城中的龙王,就是现在的阿难;当时的海神,就是现在的离越。阿难做龙王时,侍奉我时非常了知时间安排,以至到了今日,素来善知时宜。阿难,既然想要这三个心愿,就随你的意愿吧。”

【古文】

阿难闻此。欢喜踊跃。从座处起。长跪白佛。当尽形寿为佛侍者。时诸会者。闻佛所说。感念大恩。专心克励。思惟四谛诸法出要。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有种辟支佛善根因缘者。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有得住不退地者。咸共欢喜。顶戴奉行。

【白话】

阿难听后非常高兴,从座上起来,长跪在地对佛说:“尽此一生都愿做佛的侍者。”那时那些在场大众,闻佛所说,感念大恩,专心致志,刻苦自励,思惟四谛诸法的要义。有得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的;有种下辟支佛的善根因缘的;有发起无上真正道意的;有得住不退转地的。大众都非常欢喜,恭敬地奉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