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降六师缘品第十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园之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洴沙王。已得初果。信敬之心倍复隆厚。常设上妙四事[四事: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这四种日常所须资具。]所须。供养于佛及比丘僧。乐人同善。志兼劝导。

【白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王舍城竹园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在一起。当时洴沙王已得证初果,信奉崇敬之心愈加深厚,常置办上等的四种所须资具供养佛及比丘僧众。他希望众人都共同行持善法,所以决心一并加以劝化。

【古文】

国有六师[六师:天竺外道之六师也。一富兰那迦叶,二末伽黎拘赊黎,三删阇夜毗罗胝,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五迦罗鸠驮迦旃延,六尼犍陀若提子等。

]。富兰那等。先素出世。邪见倒说。诳惑民庶。迷冥之徒。信服邪教。众类广布。恶党遍满。时王有弟。敬奉六师。信惑邪倒。谓其有道。竭家之货。供给无乏。

【白话】

国内有富兰那等六位外道邪师,先已出世,以邪见谬论欺惑大众。痴迷者信仰这些邪教,徒众党羽遍布四方。国王有个弟弟十分敬奉六师,迷信这些邪见谬论,认为六师有道行,竭尽家财供养,使他们无有缺乏。

【古文】

佛日初出。慧流肇润。无心拔擢。没在重网。兄王洴沙。甚爱重之。殷勤方便。晓令奉佛。弟执邪理。不从王教。数数敕令请佛供养。弟白兄王。我自有师。不能复往奉事瞿昙。然王有教理无有违。当设大会不限来众。若其自至。我当与食。

【白话】

佛陀如日刚刚出世,智慧法流开始滋润众生。王弟却无心接受救拔,自甘陷于重重迷网中。兄长洴沙王对他十分爱重,想尽办法劝晓他信佛,其弟坚持邪见,不服从国王的教诲。国王多次命令他迎请供养佛陀,其弟对兄长说:“我有自己的师父,不能再去承事瞿昙。不过兄王下了命令,也理当不能违背。应当举办一次大聚会,不限制来者身份,如果他们主动到来,我将供给他们饮食。”

【古文】

许王之后办设供具。饶敷床座。事讫设会。遣人往唤。六师之徒。寻皆来集。坐于上位。怪佛及僧不自来至。即往白王。王前数数。敕请瞿昙。今为设会。日时欲至。如何不来。王告弟言。汝虽不能躬自往请。可遣一人白于时到。王弟受教遣人白。时佛与大众。来至会所。见诸六师先坐上座。佛与众僧。次第而坐。

【白话】

答应国王后,便开始置办供品,铺设许多座位。准备就绪立即召开大会,派人去召请。六师徒众不久纷纷来到,坐在上位。王弟责怪佛及众僧没有主动前来,就去禀告国王:“大王先前多次令我斋请瞿昙,如今已为他们举办大会,时间快到了,为什么还不来呢?”国王告诉弟弟道:“你即使不能亲自去迎请,但也可派个人对他们说时间已到。”王弟接受教诲,派人去说。于是佛陀与僧众来到会所。看见六师等人已先坐在上首,便接着依次坐下。

【古文】

佛以神足。令此六师合其徒类。忽在下行。六师情耻。各起移坐。坐定自见。还在其下。如是再三。移坐就上。犹自见身。乃在下末。更无力能。俛[俛: fu, 通“俯”。弯腰,低下头屈伸。]仰而坐。

【白话】

佛以神足通,使六师及徒众突然退至下位。六师感到耻辱,各自起身移至上座,坐定后发现自己仍在下位。就这样三次移身至上座,结果还是见到自己坐在下位,再也无能为力,只得垂头丧气而坐。

【古文】

檀越行水。至上座前。佛语施主。先与汝师。担水往师前。即举罐。罐口自闭。其水不下。还往佛前。从佛作次。尔乃水出。咸得洗手。洗手既竟。次当咒愿[咒愿:佛僧众接受施主供养前,为施主祝愿他们获得所希求的世间圆满或出世间的解脱功德。]。檀越捉食。在上座前。佛语檀越。本[本:起始;开头。]不为我。往汝师前。自令咒愿。受教寻往。至六师所。六师口噤。不得出言。但各举手。遥指于佛。佛便咒愿。梵音声畅。

【白话】

施主依次供水来到上座前,佛对施主说:“先给你的师父。”他便端水到六师前,刚举起罐,但罐口却自行封闭,水倒不下来。于是还回到佛陀座前,从佛开始依次供水,水才能倒出,众人都得以洗手。洗手已毕,接着应当做咒愿。施主拿着食物来到上座前。佛对施主说:“不应从我开始,先往你师父的座前,请他做咒愿吧!”施主听后便去六师那里。六师这时却不能张口,说不出话来,只得纷纷举手遥指佛陀。于是佛便做咒愿,梵音优美流畅。

【古文】

咒愿既竟。次当行食。欲随上座。作次付之。佛又告言。先与汝师。即便持食。从六师付。食皆忽上。住虚空中。各当其上。取不可得。行食与佛并僧遍讫。食乃还下。各在其前。佛与众僧。一切食讫。澡漱还坐。

【白话】

咒愿已毕,接着应当依次供食。施主想从上座开始次第奉献,佛又告诉他:“先给你的师父。”于是就拿着食物从六师开始奉献。食物却突然都上升安住在虚空中,恰好停在各人上方,却无法取到。等到给佛陀及僧众都供完食品后,空中的食物才落在六师各自面前。佛及僧众、一切会众吃过后,洗漱还座。

【古文】

次当说法。佛语檀越。令汝师说。寻请六师。六师复噤。但各同时。举手指佛。于是如来。广为众会。出柔软音。畅演法性。分别义理。应适众情。闻佛说法。咸得开解。洴沙王弟。得法眼净[法眼净:明见真谛谓之法眼净。通于大小乘言之。小乘为于初果见四真谛之理,大乘为于初地得无生法忍。]。其余众人。或得初果。至第三果。出家尽漏。发无上心。住不退地。随心所务。悉得其愿。各乃识真。信敬三宝。薄贱六师。舍不承供。

【白话】

接着应当讲法。佛对施主说:“让你的师父先说。”于是请六师说法。他们又不能张口,只得同时举手指佛。于是如来用柔软的声音,广为在场众人畅演法性,解析义理,非常相应众人根机。众人闻佛说法后,都得以解悟法理。洴沙王的弟弟得法眼净,其余众人得初果至三果不等,有的出家尽漏,有的发起无上心,有的住于不退地,随心所求各得所愿。众人由此认识了真相,信敬三宝,轻贱六师,舍弃他们不再承事供养。

【古文】

于是六师。甚怀恼恚。各至闲静。求学奇术。天魔波旬。惧其情怯。不能宣布恶邪之毒。即下化作六师之形。于一人前。现五人术。飞行空中。身出水火。分身散体。百种现变。

【白话】

于是六师非常恼恨,分别去闲静地求学奇异的法术。天魔波旬害怕他们产生畏惧心理,不能继续宣扬邪恶的流毒,就从天而下化作六师的形相,分别于一人前显现其他五人的法术。他们飞行空中,身出水火,分散身体,示现上百种变化。

【古文】

愚痴之徒。更相恃赖。忿前见辱亡失供养。六师悉集。各共议言。我曹技能。不减瞿昙[瞿昙:qu tán佛陀在家时的姓,外道对佛不恭敬的称呼。]。缘前一辱。众心离散。比来众师。神术显变。今察奇妙。足任伏彼。当诣国王求决胜负。作议已定。即诣王所。自说智能神化灵术。贪共沙门。讲格奇变。对试之后。可否自现。

【白话】

六师等人愚昧无知,从而更加互相信赖,对先前遭受耻辱、失去供养的事愤恨不平。他们集会商议道:“我们的法术并不亚于瞿昙,只因先前遭受侮辱而使众心离散。近来众位大师大显神术,极为奇妙,看来足以胜伏他了。应当去找国王,请求与他决出胜负。”商议已定,立即前往国王那里,各自讲述自己的智慧能力、神变灵术,急着同沙门讲辩法性,较量神变,认为比试之后,有没有能力自然明了。

【古文】

王笑之曰。汝等何痴。佛德弘大。神足无碍。欲以萤火与日争光。牛迹之水。与巨海比大。野干之微。与师子捔[捔jué:角逐;较量。]猛。蚁蛭之堆。与须弥等高。大小之形。昭然有别。迷惑高企。何愚之剧。

国王嘲笑道:“你们何等的愚痴啊!佛陀威德弘大,神通无碍。想以萤火与太阳争光;以牛蹄迹之水与大海比大;以狐狸的弱小与狮子较量勇猛;以蚂蚁洞口的小土堆与须弥山比高……大小之别一清二楚。你们迷惑无知,期望过高,真是太愚痴了!”

【古文】

六师复言。验事在后。大王未见我等殊异。是使偏心谓望[望:观待;比较。]彼大。决试之后。巨细自定。王又告曰。欲试可试。但恐汝等自贻毁辱。正使与佛捔神足者。当使我曹具睹异变。六师言曰。期后七日。愿王平治讲试之场。

【白话】

六师又说:“事情的结果还在后面呢!大王尚未见到我等神奇的变化,这才心存偏见说是比较之下瞿昙为大,等比试之后就高低自明了。”国王说道:“想比试当然可以,只不过担心你们会自取其辱。假使一定要与佛较量神通的话,一定要让我们都能目睹奇异神变。”六师说道:“以七日后为期,请国王整理出讲试的场地。”

【古文】

六师去后。王即严驾。往至佛所。以事白佛。六师纷纭。欲得讲术。以理呵语。其意不息。唯愿世尊。奋其神力。化伏邪恶。尔乃从善。因使我曹得睹其变。佛告洴沙。我自知时。

【白话】

六师走后,国王立即备车前往佛处,将刚才的事告诉佛:“六师纷纷想与佛较试讲辩法术,我以理责备劝解,他们却不肯罢休。恳请世尊大显神力,调化降伏这些邪恶之辈,令其弃恶从善,也由此让我们得以目睹神变。”佛告诉洴沙王:“我自知时。”

【古文】

洴沙谓佛可共捔神。即敕臣吏。平治博处。安施床座。竖诸幡幢。庄严交络。极令丽妙。其当会日。一切企望。

【白话】

洴沙王认为佛已同意比试神通,立即命令官员整治宽敞的地方,安放床座,竖起各种幢幡,庄严肃穆,极其华丽妙好。所有人都期盼着比试的那一天。

【古文】

于时如来及与众僧。从王舍城。往毗舍离。毗舍离中。诸律昌[律昌:梵文音译,贵族之义。]辈。与诸人民。皆来奉迎。诸人后日。求佛不在。问实乃知。至毗舍离。六师之徒。舋张唱言。久知瞿昙智术单浅。诸人犹豫。不信我言。剋期捔术。自省不如。历然逃去。至毗舍离。

【白话】

而此时佛与僧众从王舍城去往毗舍离。毗舍离城中的众豪贵和民众都出来迎接。王舍城人日后找不到佛陀,经过询问才知道已经去了毗舍离。六师等人于是大放狂言:“早知瞿昙智慧、法术浅陋乏少,众人迟疑不信我们的话。如今约定日期较试法术,他自知技艺不如望风而逃,已去了毗舍离。”

【古文】

诸六师辈。贡高转盛。各共相率。当必追穷。时洴沙王。办设供具。满五百乘车。王与群臣十四亿众。各办粮食。悉随佛往。前后络绎。集毗舍离。六师复往白诸律昌。听我曹等。与此瞿昙。捔试神力。谈讲实性。若见听者。期来七日。

【白话】

六师及其徒众由此更加傲慢,互相激励决心穷追不舍。这时洴沙王置办了满满五百车的供品,并与十四亿臣民各带粮食都去追随佛陀,络绎不绝地会集到毗舍离城。六师又去对众豪贵说:“请允许我等与瞿昙较试神力,讲谈实性。如果同意的话,以七日后为期。”

【古文】

时诸律昌。复往白佛。六师群迷。自谓有道。求与如来共捔神力。唯愿世尊。垂神降伏。佛又告言。我自知时。诸律昌辈。合率臣民。严治设办。如洴沙王比。悉皆企慕。望在明日。

【白话】

众豪贵又去对佛讲:“六师痴迷无知,自以为有道,请求与佛较试神力。恳请世尊施展神力降伏他们。”佛又答道:“我自知时。”诸豪贵便率领臣民如洴沙王等人一样整治场地、置办用具。众人都盼着第二天进行比试。

【古文】

佛与众僧。至拘睒[睒:shǎn]弥。拘睒弥王。名曰优填。将诸群臣。亦来奉迎。毗舍离人。明晨问佛云佛已往拘睒弥国。六师闻是高心遂盛。合徒聚众。规必穷逼。诸律昌辈。办致供具。五百车载。用俟供养。将领国人七亿之众。并洴沙王。集拘睒弥国。观佛六师共捔神力。前后满道。络绎而至。

【白话】

佛与众僧又去了拘睒弥。拘睒弥国王名为优填,也率领群臣出来迎接。毗舍离人次日清晨询问佛的去向,说是佛已前往拘睒弥国了。六师听闻此事心中更加骄傲,聚集徒众商定一定穷追紧逼。毗舍离的豪贵们置办五百车供品,用作供养,率领七亿国人与洴沙王等人涌向拘睒弥城,观看佛与六师较试神力。前后人群挤满道路,络绎不绝地到来。

【古文】

六师既到。见优填王。腾说事情。如上之辞。沙门自省。内无顾恃。屡屡逃避。不可要勒。须王克定令与我试。优填白佛。说六师辞。世尊。宁可与捔之不。佛复告言。我自知时。优填望佛在其国试。严治设办。如洴沙王比。日到当会。

【白话】

六师抵达拘睒弥国以后就去面见优填王,像上次所说一样讲述了先前的事情,说道:“沙门自知无所仗恃,屡屡逃避不见踪影,无法阻止。需大王决定下来令其与我等较试。”优填王向佛转述了六师的话,问:“世尊,是否要与他们较试呢?”佛又回答说:“我自知时。”优填王希望佛在其国内比试,也像洴沙王等人一样认真整治、置办。众人齐聚比试地。

【古文】

佛复舍去。与比丘僧。至越祇国。越祇国王屯真陀罗。将诸人民。来迎世尊。拘睒弥人明日乃问。云佛已去向於越祇。六师徒众。寻逐其后。时优填王。与八亿众并洴沙等诸国人民。悉共往诣。集越祇国。六师见王。广自陈说。当令瞿昙与我共试。

【白话】

佛又离开拘睒弥,与比丘僧众们到了越祇国。越祇国王屯真陀罗率民众出来迎接世尊。拘睒弥人次日询问,说是佛已经去了越祇国。六师及其徒众随即紧跟其后追赶。这时优填王与八亿民众与洴沙等诸国人民共同前往,会集越祇国。六师去见越祇国王,大肆陈说之后要求:“快叫瞿昙与我等较试。”

【古文】

屯真陀罗。复往白佛。佛犹答言。佛自知时。王亦严办。会日垂至。佛与众僧。即向特叉尸利。此国中王名因陀婆弥。与诸臣民。亦来奉迎。屯真陀罗。与五亿人洴沙王等诸王臣民。亦皆逐佛。向特叉尸利。

【白话】

屯真陀罗又去跟佛讲,佛依然答道:“我自知时。”国王也认真进行准备,比试日期将至,佛与僧众又去了特叉尸利。其国王名为因陀婆弥,也和臣民们出来迎接世尊。屯真陀罗与五亿民众以及洴沙王等诸王、臣民也都追赶佛前往特叉尸利。

【古文】

六师已到。白因陀婆弥。极自匡张。高谈大语。听与瞿昙捔试神力。因陀婆弥。复往白佛。佛故答言。我自知时。严办日到。佛复舍去。与诸众僧。至波罗奈。波罗奈王名梵摩达。亦与人众。躬来迎佛。

【白话】

六师到达后,对因陀婆弥国王极尽欺诳,高谈阔论:“请允许我们与瞿昙较试神力。”因陀婆弥又去禀告佛,佛依然答道:“我自知时。”国王也是认真准备。日期将至,佛又离开特叉尸利,与僧众到了波罗奈。波罗奈国王名为梵摩达,也亲率民众出来迎接佛。

【古文】

特叉尸利人民。明日乃知佛去。六师追逐。寻迹驰往。因陀婆弥。与六亿众洴沙王等一切随逐。六师既到。如前白王。王如前辞。往白于佛。佛亦答言。我自知时。严办日到。佛复舍去。与比丘僧。往迦毗罗卫国。

【白话】

特叉尸利的人次日才知佛已离开。六师立即寻着佛的去向追奔过去,因陀婆弥与六亿民众以及洴沙王等也共同前往。六师到了波罗奈国,像先前一样告诉国王,国王也如前所述禀告于佛。佛仍然答道:“我自知时。”国王也认真准备。日期将到,佛又离去,与比丘僧众前往迦毗罗卫国。

【古文】

迦毗罗卫诸释种辈。率诸大众。皆来迎佛。波罗奈人。明日乃知佛去。六师徒众。续复驰逐。梵摩达王。与八亿人洴沙诸王六国人民。皆悉前后。随逐佛往。六师既到。向诸释种。纷纭自说。广引术能。听与瞿昙。共决神力。释种复往白佛。具宣其事。佛又告言。我自知时。

【白话】

迦毗罗卫诸释迦族人率领大众,都出来迎接佛。波罗奈人次日才知佛已离开。六师徒众又继续追赶,梵摩达王与八亿民众以及洴沙王等、六国人民也都陆续追佛前往。六师到达迦毗罗卫国后,向释迦族人大肆吹嘘,广述各自的法术、本领,请求和瞿昙决试神力。释迦族人也向佛禀告,详细讲述此事。佛又答道:“我自知时。”

【古文】

严治设办。剋日垂至。佛与众僧。往舍卫国。舍卫国王名波斯匿。与诸臣民。皆悉迎佛。释种明日乃知佛去。六师率徒。从后追之。释种将领九亿人众洴沙王等诸国人民。亘川满野。逐趣舍卫。

【白话】

该国也认真准备、置办。日期将至,佛与众僧又前往舍卫国。舍卫国王名为波斯匿,与众臣民都来迎接佛。释迦族人次日才知佛已离开。六师率领徒众从后面追赶,释族带领九亿民众,以及洴沙王等诸国人民,满川遍野地追随至舍卫国。

【古文】

六师等到。见波斯匿。具自陈说本末情事。欲与瞿昙决捔神力。临期逃避。不可要勒。今与大众。逐至王国。大王。当使与我等决。波斯匿王。亦用为笑。说佛殊变难可思议。云何以汝卑陋凡细。与大法王捔试力能。

【白话】

六师等人赶到后,面见波斯匿王,向他详细陈述了事情的始末:“我们想与瞿昙较试神力,可他却屡屡临期逃避,无法阻止。如今我们和大众追至您的国土,大王应当命他与我们比试。”波斯匿王嘲笑道:“佛的神变不可思议,为何你们非要以卑微、弱小的能力与大法王相比试呢?”

【古文】

六师凶凶。言气遂高。波斯匿王。既往见佛白言。六师殷勤乃尔。唯愿世尊。垂神化伏。普使一切别伪识真。佛告王言。我自知时。波斯匿王。寻敕臣吏。平治场地。多积香花。敷设床座。竖诸幢幡。严办已讫。大众都集。

【白话】

六师气势汹汹,语气更为嚣张。波斯匿王便去见佛,说道:“六师如此迫切,恳请世尊施展神力予以调化降伏,让所有人都能辨清真伪。”佛告诉国王道:“我自知时。”波斯匿王便命令官员整治场地,积聚很多香花,铺设床座,竖起各种幢幡。认真准备后,大众都云集一处。

【古文】

腊月一日。佛至试场。波斯匿王。是日设食。清晨躬手授佛杨枝。佛受嚼竟。掷残着地堕地便生。蓊郁而起。根茎踊出。高五百由旬。枝叶云布。周匝亦尔。渐复生华。大如车轮。遂复有菓。大五斗瓶。根茎枝叶。纯是七宝若干种色。映灿丽妙。随色发光。掩蔽日月。

【白话】

腊月一日,佛到了比试场。波斯匿王此日设斋,清晨亲手给佛奉上杨枝。佛接受嚼过之后,将残渣抛在地上,落地马上就长出幼芽,郁郁蓊蓊拔地而起,根茎猛长。高达五百由旬,宽度也是这样,枝叶密布。树上逐渐长出花朵,大如车轮。接着又出现果实,大如五斗之瓶。根、茎、枝、叶完全由七宝构成,各种颜色辉映璀璨、亮丽殊妙,随着彩色发出的光芒映蔽了日月。

【古文】

食其菓者。美逾甘露。香气四塞。闻者情悦。香风来吹。更相掁[掁;chéng,触动。]触。枝叶皆出和雅之音。畅演法要。闻者无厌。一切人民。睹兹树变。敬信之心。倍益纯厚。佛乃说法。应适其意。心皆开解。志求佛者。得果生天。数甚众多。

【白话】

如果食用果实,味道甜美胜过甘露,香气四溢,闻之悦意。香风吹来时,枝叶相触都发出和雅的声音,宣说佛法要义,令听者无厌。众人目睹此树的奇妙变化,敬信心更加清净深厚。佛便随应其意乐而说法,使他们都得以心开意解,立志成佛以及得果生天的为数众多。

【古文】

次第二日。优填王请佛。于时如来。化其两边。成两宝山。严显可观。众宝杂合。五色晖耀。光炎炜晔[炜晔:wěi yè。]。若干种树。行列山上。华果茂盛。出微妙香。其一山顶。有成熟粳米。滑美百味。甘香附口。人民之类。自恣而食。其一山上。有柔软之草。肥脆[脆:经中为“月+巽”。]甘美。以俟[俟:si,等待。]畜生。须者往噉。饱已情欢。一切众会。睹山显异。食已怀悦。仰慕遂深。佛更称适。为说妙法。各得开解。发无上心。得果生天。其数亦众。

【白话】

第二日,优填王请佛。当时如来在他的两旁分别变现两座宝山,庄严挺拔颇为壮观。山上众宝杂聚,五色辉映,光彩照耀。各种各样的树木一排排地生长在山上,花果茂盛,发出微妙的香气;其中一个山顶长着成熟的粳米,味道甘美香滑可口,人民任意取食;另一山上长着柔软的青草,茂盛甘美,为畜生们准备着,需要的可随便食用,吃饱后都欢畅无比。会众目睹此山显现的灵异,尽情食用后,心怀喜悦,仰慕之情更加深厚。佛便应机为其演说妙法,使他们得以心开意解,发起无上心、得果生天的也为数众多。

【古文】

到第三日。屯真陀罗。请佛供养。奉佛净水。俟以澡漱。佛吐水弃。化成宝池。周匝四边。各二百里。纯以七宝共相间杂。众色相照。光明焰奕。其池中水。八德具足。水底遍满七宝之沙。八种莲花。大如车轮。青黄赤白。红绿紫杂。香气芬馥。馨彻四远。随莲花色。各发光明。光明显照。晖曜天地。大会睹此宝池奇妙。欢喜称叹佛无量德。佛因观察。随众人心。方便说法。各令开解发无上心。得果生天。尽增福业。数多难计。

【白话】

到第三日,屯真陀罗王请佛供养。他以净水奉佛,佛洗漱后,将漱口水吐在地上,立即变成一个宝池,四边各长二百里,完全是七宝间杂构成,五颜六色交相辉映,光彩晃耀。池水具足八种功德,水底遍满七宝沙。有八种莲花,大如车轮,具有青、黄、赤、白、红、绿、紫、杂等色,香气芬芳,远飘四周。随莲花的颜色发出不同光明,辉映明亮照耀天地。与会大众看到宝池如此奇妙,无不欢喜赞叹佛的无量功德。佛于是加以观察,随顺众人意乐,方便宣说妙法,使他们各自得以心开意解,有的发起无上心、有的得果生天,全都增长福业,人数多得难以计算。

【古文】

到第四日。因陀婆弥王请佛。佛于是日。令其宝地[大正藏为:池。]。四面自然。有八渠流。还相灌注。自然回转。水流有声。其声清妙。皆说诸法。五根五力七觉八道三明六通六度四等大慈大悲。劝发开导。说种种法。一切闻睹。心皆开解。发心求佛。得果生天。增积福慧。数甚众多。

【白话】

到第四日,因陀婆弥王请佛。佛在这一天让那个宝池四面自然出现八条渠水,相互灌注,自然回转。水流发出清妙音声,宣说种种妙法,如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三明、六通、六度、大慈大悲四无量心等,劝化教导众生,演说种种妙法。所有耳闻目睹的众生都得以心开意解,发心成佛、得果生天、增上福慧的为数甚多。

【古文】

次第五日。梵摩达王。请佛供养。佛于是日。口中放光。金色赫奕。遍大千土。光明所触。一切众生。三毒五阴。皆自然息。身心快乐。譬如比丘得第三禅。众会叹怪。志慕佛德。便为说法。各得开解。发大道心。得果生天。进福修慧。数甚众多。

【白话】

到第五日,梵摩达王请佛供养。佛在这一天,口中放出明亮的金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光明照触到的一切众生三毒、五盖都自然息灭,身心安乐犹如比丘僧得到第三禅定的境界。与会大众惊叹不已,发愿追求如来功德。佛便为他们宣说妙法,使其都得以心开意解,发大道心、得果生天、增进福慧的为数甚多。

【古文】

第六日中。诸律昌辈。次复请佛。佛于是日。普令大会一切众生。心心相知。各各一人知一切心。所念善恶。志趣业行。咸自惊喜。钦羡佛德。佛便为说若干妙法。皆得开解。誓求佛者。得果生天。数甚众多。

【白话】

第六日中,毗舍离的豪贵们接着请佛。佛在这一天普令在会中的一切众生心心相知,每一人都能知道一切人心中的善恶想法、志趣、业行。众人惊喜万分,敬叹佛的功德。佛便为他们演说种种妙法,使其全都心开意解,誓求佛果、得果生天的为数众多。

【古文】

到第七日。释种请佛。佛于是日。化诸会者。悉令自见为转轮王。七宝千子。诸王臣民。肃恭承已。侍仰无减。各自惊怪。喜庆无量。便为说法。投适其意。亦发无上正觉之心。得果生天。甚难计数。

【白话】

到第七日,释迦族请佛。佛于这一天变化与会者,令其全都见到自己成为转轮王,拥有七宝、千子及众王臣民,受到与轮王同等的恭敬承事、侍奉仰戴。众人都感到十分惊异,欣喜无限。佛便随应众人意乐说法,令他们也发起无上正觉之心,得果生天者难以计数。

【古文】

又第八日受帝释请。为佛作师子座。如来升座。帝释侍左。梵王侍右。众会一切。静然坐定。佛徐申臂。以手接座。欻[84 欻:xu,忽然。]有大声。如象鸣吼。应时即有五大神鬼。摧灭挽抴[抴:yè,拉。]六师高座。金刚密迹。捉金刚杵。杵头出火。举拟六师。六师惊怖奔突而走。惭此重辱。投河而死。

【白话】

到第八天,佛接受帝释天的邀请。帝释为佛做狮子座,如来升座后,帝释侍立在左边,梵天王侍立在右边,所有与会者也都安静地坐下。佛缓缓伸出手臂,用手接触法座,突然间发出巨响,犹如大象吼叫。这时立即出现五大鬼神,摧毁、拖倒六师的高座,金刚密迹拿着金刚杵,杵头出火,举向六师。六师惊恐万状,狼狈逃窜,并因受此大辱,羞惭之下跳河而死。

【古文】

六师徒类。九亿人众。皆来师佛。求为弟子。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在身。皆成沙门。佛为说法。示其法要。漏尽结解。悉得罗汉。于是如来。从八万毛孔。皆放光明。遍满虚空。一一光头。有大莲花。一一华上。皆有化佛与诸大众。围绕说法。众会睹兹无上之化。信敬之心。倍益隆盛。佛即为说。随其所应。有发大心。得果生天。进福增善。数甚众多。

【白话】

六师的九亿徒众都来皈依佛陀,请求做弟子。佛说:“善来比丘。”于是须发自落,法衣披身,都成为沙门。佛又为其宣说妙法,开示要义,使其烦恼永尽,解开烦恼之结,都证得阿罗汉果位。于是如来身上八万毛孔皆大放光明,遍满虚空,每一光端都有一朵大莲花,每朵莲花上都有化佛,大众围绕而为说法。与会者目睹这些无上神变,信敬心更加增盛。佛便随应众人根机宣说妙法。发起大心以及得果生天、增进福善者为数甚多。

【古文】

到第九日。梵王请佛。佛自化身高至梵天。威严高显。巍巍难极。放大光明。晖赫天地。一切仰瞻。皆闻其语。佛为种种显示法要。亦令多众发心求佛。得果生天。数亦难计。

【白话】

到第九日,梵天王请佛。佛变化自身高达梵天界,威严显赫雄伟无比,并且大放光明照耀天地。众人仰首瞻望,都能听到佛的法语。佛为其开示种种法要,也令许多众生发心求取佛果,得正果生天者无法计数。

【古文】

到第十日。四天王请佛。尔时世尊。普令大众见佛色身。遍诸天中。从四天王。至色究竟。皆见佛身。放大光明。各为大众。说微妙法。咸遥仰视。了了见之。一切众会。甚增敬仰。佛为说法。随应其意。皆发大心。住不退地。得果生天。不可称计。

【白话】

到第十日,四大天王请佛。当时世尊普令众人看见佛的色身,遍满所有天界,从四天王天至色究竟天都能看见佛身大放光明,并且分别为大众宣说微妙法义。在场的一切大众都遥遥仰视,见得一清二楚,更加敬仰。佛随应各人心意宣说妙法,令他们都发起大心,住于不退地,得果生天者不可计数。

【古文】

第十一日。须达[须达:又作须达多、苏达哆。译作善授、善与、善施、善给、善温。为中印度舍卫城之长者,波斯匿王之大臣。其性仁慈,夙怜孤独,好行布施,给孤独。]请佛。佛于是日。于高座上。自隐其身。寂灭不现。但放光明。出柔软音。分别演畅诸法之要。在会之人。闻法解悟。有发大心。住不退者。得果生天。亦甚众多。

【白话】

第十一日,须达请佛供养。佛在这一天在高座上,隐去自己身形,寂灭不显现。只放出光明,发出柔软的声音,抉择宣说诸法精要。在场的人闻法了悟,有发起大心住于不退转地的,得果生天的也非常多。

【古文】

第十二日。质多居士。请佛供养。佛于此日。入慈三昧。出金色光。遍照大千。光触众生。三毒心息。自然兴慈。等视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如弟。爱润之心。都无增减。然后为说若干妙法。亦发大心。住不退地。得果生天。难可称量。

【白话】

第十二日,质多居士请佛受供。佛在这一天入慈心三昧,发出金色光芒遍照大千世界,佛光照触众生时,令其三毒炽恼息灭,自然生起慈心,犹如父母、兄弟般平等看待众生,慈爱利益心毫无区别。然后为他们宣说种种妙法,也令发起大心住于不退转地,得果生天的难以计数。

【古文】

第十三日屯真陀罗王。次复请佛。设施供养。佛于是日。身升高座。放于脐光。分作两奇。离身七仞[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为一仞。一说,八尺为一仞。]。头各有华。上有化佛。如佛无异。化佛脐中。复出光明。亦分两奇。离身七仞。头有莲花。上有化佛。如是转遍大千国土。一切瞻睹。愕然惊喜。佛为应时。随意说法。亦发大心。住不退者。得果生天。数甚众多。

【白话】

第十三日,屯真陀罗王接着陈设供品请佛受供。佛在这一天,身体飞升高座之上,脐中放光,分作两股,距身体有七仞长,顶端各有莲花,花上各有化佛,如同原佛没有差别。从化佛的脐中又放出光明,也分作两股,距身体七仞长,顶端有莲花,花上有化佛……就这样辗转无尽直至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瞻视之后皆深感愕然,又惊又喜。佛趁机随应其心意说法,也令其发起大心,住于不退转地以及得果生天的为数甚多。

【古文】

第十四日。优填王请佛。时优填王。花散佛上。佛即应时。变其所散花。作千二百五十七宝高车。高至梵天。晃喻金山。杂宝众色。曜丽相照赫然。金光震朗。殊妙难量。神珠璎珞。杂厕其间。诸高车中。皆有佛身。放大光明。遍三千土。众会睹变。喜敬交怀。佛便说法。应病投药。皆发大心。或住不退。得道生天。数复甚多。

【白话】

第十四日,优填王请佛。当时优填王以花撒在佛身之上,佛随即趁机把他撒的花变做一千二百五十辆七宝高车,高度达到梵天界,比金山还要明亮。各种珍宝和色彩亮丽互照交相辉映,金光四射殊妙难量。宝珠、璎珞交错镶嵌在上面,每辆高车之中都有佛身,大放光明照遍三千大千世界。众人观此变化,心中满怀欢喜敬仰之情。佛于是宣说妙法,如同因病施药,令其都发大心,或住不退地、得果生天,数量依然甚多。

【古文】

第十五日。洴沙王请佛。佛豫敕王。唯须食具。王但严办器物。极令饶多。食时已到。诸器悉满。甘饍百味。种种异美。普令众会饱足有余。食已身心自然安乐。于时世尊。以手指地。十八地狱一切都现。无量尘数。诸受罪人。各各自说。我于本时。作如是恶。今受此苦。一切众会。具悉闻见。甚怀悲愍。衣毛惊悚。佛为说法。应适其意。有发大心。住不退者。得果生天。不可称数。地狱众生。缘见佛闻法。心生敬仰。皆遥自归。终皆得生天上人中。

【白话】

第十五日,洴沙王请佛。佛预先告诉他只须准备餐具,于是洴沙王就认真备办各种器皿,令其极为繁多。吃饭的时间一到,所有器皿自然都装得满满的,出现各种珍馐美味,足以令在场人全部吃饱喝足,而且吃后身心自然安乐。这时世尊用手指地,十八种地狱全部显现,里面有微尘般无量无边受苦的人各自陈述自己当时造下什么罪恶,导致如今受此苦报。所有在场者都耳闻目睹,心中十分悲愍,同时衣服、毛发都因恐惧而颤抖不止。佛于是针对他们的心意说法,众人听后有发大心住于不退转地的,有得果生天的,皆不可计数。地狱中的众生由于见佛闻法,心中生起敬仰,远远地进行皈依,最终都得以转生人间天界。

【古文】

时洴沙王。长跪白佛。世尊奇相。三十有二。身手诸相。犹曾得见。未睹如来足下轮相。愿见示众。咸共敬观。佛即出脚。普示众会。一切见佛足底轮相。端严昞著。文理如画。分别显了。观之无厌。王益欢喜。重白佛言。不审世尊。本作何德。而乃致此轮相之妙。佛即告王。由我过去自修十善。复以教人。故得斯相明显如是。王又白佛。不审世尊。自修十善。复以教人。其事云何。愿见开示。

【白话】

这时洴沙王长跪对佛说:“世尊有三十二大丈夫奇相,身上和手上的妙相我们都曾看见,只是没见到如来的足轮相。希望能以之示众,令我等皆得瞻视。”佛就伸出脚向众人周通展示。所有在场者都看见佛足底端庄、显著的轮相,纹理如画般清晰明了,让人百看不厌。国王更加欢喜,又对佛说:“不知世尊曾经积下什么福德,才获得如此美妙轮相?”佛便告诉国王:“因为我过去自修十善,又以十善教化别人,才获得如此明显的妙相。”国王又对佛说:“不知世尊自修十善,又以之教化别人的事迹是怎样的呢?恳请为我们宣说。”

【古文】

佛告王曰。善听着心。乃往无数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施陀尼弥领八万四千国。八十亿聚落。一万大臣。王有二万夫人。皆无有子。王甚忧愁。惧绝国嗣。即广祷祀祈愿诸天。王第一夫人。名须梨波罗满。经数时间。便觉有身[大正藏为:娠。]。自怀妊后。心性聪了。仁慈矜哀。劝人以善。日月已满足。生一男儿。端正超异。姿相显美。身诸毛孔。皆有光明。

【白话】

佛告诉国王:“仔细聆听!无数阿僧祇劫以前,此阎浮提有一位名为施陀尼弥的大国王,统领八万四千小国、八十亿村落、一万大臣。国王虽有两万夫人,但都没有儿子。国王为此十分忧愁,恐怕断绝了王位继承人,就广为祭祠祈祷众天神。国王的大夫人名叫须梨波罗满,经过一段时间后,便感觉怀孕了。自从怀孕以后,她的心性变得十分聪明仁慈,怜愍并经常劝人向善。孕期满后,生下一男儿,长得端正超凡,姿态美妙,而且身上的毛孔都能放出光明。

【古文】

王甚欣庆。睹之无厌。即召相师。占其吉否。相师披见。叹言奇哉。是儿之相。挺特殊伦。德绥四域。天下敬戴。王益欢喜。敕为立字。相师白王。有何异瑞。王言此儿怀妊已来。其母聪慧仁慈劝善。余瑞虽众。甚怪此异。相师惊喜。而白王言。母豫辩慧。自身光明。当为立字。名那波罗满。此言慧光。

【白话】

国王非常欢喜,对他百看不厌,于是召来相师占卜吉凶。相师打开襁褓一看,赞叹道:‘太奇特了!这孩子的相貌奇伟绝伦,其德行必能安抚四方,受到天下人的敬爱。’国王更加欢喜,令他给孩子取名。相师问国王:‘有什么奇异的瑞相吗?’国王说:‘这孩子的母亲怀他以来,变得十分聪慧仁慈,并劝人向善。其他虽也有很多瑞兆,但我们对这一征兆最感奇异。’相师惊喜地对国王说:‘母亲变得聪慧善辩,他自身也放出光明,应当为他取名为那波罗满(汉语“慧光”)。’

【古文】

太子长大。智慧殊人。父王崩薨。葬送毕讫。诸王臣集。劝令嗣位。太子固辞云不能当。诸臣各曰。大王已崩。唯有太子。更无兄弟。今言不肯。推让与谁。太子答言。世人行恶。必不执顺。若加刑罚。罪我不少。若能寜民。普行十善。我能堪任领受国事。

【白话】

太子长大以后智慧超人。他的父王死后,葬送完毕,诸位小王和大臣会集一起劝请继承王位。太子坚决推辞道:‘我不能接受。’诸位大臣都说:‘大王已去世,只剩下太子一人,没有别的兄弟。如今你说不愿继位,那么想将此位子推让给谁呢?’太子答道:‘世人多行恶业,一定不会遵纪守法。倘若对他们施加刑罚,我便会得到不少罪业。如果能带领人民广行十善,我才能够承担,执掌国政。’

【古文】

诸臣言善。唯愿升殿。十善之道。当敕修行。太子尔时。寻登王位。告下人民。普行十善。一切敬顺。改心易操。魔王妒忌。欲败王化。密作封书。告下诸国。前敕行善。既无利验。唐自劳苦。修无益事。自今以往。听民恣心。作十恶事。勿更弹责。

【白话】

诸位大臣说:‘好!恳请您马上升殿就位。十善之道可以下令施行。’太子随即登上王位,通告臣民全都奉行十善之道。所有民众十分敬信顺服,纷纷洗心涤虑。魔王见此非常妒忌,想败坏国王的教化,便偷偷伪造国王的书信通告下属各国:‘先前下令修行十善,却没什么利益瑞相,看来只不过是徒自劳苦,做无用功而已。自今以后,允许人民随心所欲做十恶事,不要有什么畏惧心。’

【古文】

诸王得书。怪此异诏。何缘越理。劝人从恶。各遣亲信。重问所由。王闻是语。愕然惊曰。我无是令。何缘乃尔。即敕严驾。躬行诸国。观见臣民。宣改异化。

【白话】

小王们得到书信后,十分奇怪这份反常的诏书为何违背正理,劝人行恶。于是各派亲信重新询问此事的缘由。国王听说后十分惊讶,说道:‘我并没有下这道命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呢?’立即下令备好车驾,亲自巡行各国、看望臣民,通告纠正反常的法令。

【古文】

魔于道边。化作一人。身处大火。盛炎炽然。于中哭叫。声悲酸切。王即前问。汝何以尔。而白王言。我生前时劝人十善。今受此苦。痛毒难忍。王重答言。何有是事。劝人修善。反更受苦。又复问言。劝行十善。令汝受苦。前受劝人。行十善者。得善报不。答言。前人得善福耳。但教他故独受此苦。王闻欢喜答言。但令前人得善福者。甘心受苦。不以为恨。魔闻是语。即隐形去。

【白话】

魔王于是在道边变成一个人,身陷大火之中,火势炽盛猛烈。他在其中大哭大叫,声音悲痛凄惨。国王便上前问道:‘你为何这个样子?’那人回答道:‘我因先前劝人奉行十善,如今才受此苦报,惨痛不堪。’国王回复说:‘怎么会有劝人修善反而受苦这种事呢!’又问道:‘如果是劝人修行十善才令你受苦,那么先前受劝行十善的人是否得到善报呢?’那人答道:‘对方已得到福善,但我因教化他们而独自感受这种痛苦。’国王听后十分高兴,说道:‘只要能令对方得到福善,应该甘心受苦,不以为憾。’魔王听了这话随即隐身而去。

【古文】

遍行诸国。宣十善行。人民伏化。慎身口意。正化弥布。一切钦崇。王德隆赫。嘉瑞而降。金轮先应。七宝具臻。游化四域。导善为务。如是大王。欲知尔时施陀尼弥王者。今现我父净饭王是。尔时母者。今现我母摩诃摩耶是。彼慧光王。十善化民者。今我是也。我缘彼世自行十善。又以劝民令行十善。是以今日得是足下千辐相轮。

【白话】

国王行遍各国,宣扬十善。人民听从教化,严守身口意,从此正法风化遍布天下,万民景仰。国王功德显盛,瑞相纷纷降临。首先感得金轮宝,随后七宝具足。国王于是自在巡游、教化四方,以引导人民行持善法为己任。

大王,想知道当时的施陀尼弥王是谁吗?即是现今我的父亲净饭王;当时的母后,即是现在我的母亲摩诃摩耶;那位以十善教化人民的慧光王,即是如今的我。我因为在那世自己修行十善,又劝导民众修行十善,所以才得到今日足下的千辐轮相。”

【古文】

时洴沙王。复白佛言。六师群迷。不自度量。贪着利养。生嫉妒心。求与世尊捔试神力。言佛作一。我当作二。佛现神变。妙难思议。六师穷缩。乃无一术。惭形愧影。投水而死。徒类散解。自遗殃患。念其迷惑。何剧之甚。

【白话】

这时洴沙王又对佛说:“六师徒众痴迷无知,不自量力,贪恋利养,产生嫉妒之心,所以才寻求与世尊较试神通力。说什么‘佛能变一个,我就能变出两个’,结果佛显现微妙不可思议的神变,令六师技穷退屈,显不出一样法术最后自惭形秽,投水而死,徒众也纷纷散去,落个自讨祸殃的下场。想一想他们的痴迷糊涂,真是太严重了!”

【古文】

佛告大王。不但今日。六师之徒。诤名利故。求与我决。自丧失众。过去世时。亦共我诤。我亦伤彼。夺其人众。王即长跪。寻白佛言。不审世尊。过去世时。与六师斗夺其徒众。其事云何。愿具说示。

【白话】

佛告诉大王:“六师等人不仅今天为了争名夺利而寻求与我决斗,导致自己丧命,徒众失散,过去世中他们也曾与我相争,我同样摧灭了他们,并夺走他们的徒众。”大王随即长跪问佛:“不知世尊过去世中与六师争斗、夺走他们徒众的事情,是怎样的呢?希望详细宣说!”

【古文】

佛告王曰。善着心听。乃往过去无量无数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国王。名摩诃赊仇利。领五百小国。王有五百夫人。无有太子可以继嗣。王自念言。吾年转大。无有一子以续国位。若其一旦崩亡之后。诸王臣民。不相承受。便当兴兵枉害民命。国将乱矣。何苦之剧。念是事已。心没忧海。

【白话】

佛告诉国王:“仔细聆听!过去无数阿僧祇劫以前,此阎浮提中有一位名为摩诃赊仇利的国王,统领五百小国。他有五百夫人,却没有太子可以继承王位。国王暗自心想:‘我的年龄一天天增长,却没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王位。倘若我一旦去世,诸王与臣民很难相互接受,便会大兴兵戈、枉害民命,国家就将大乱。真是太痛苦了!’想到此事,内心就陷入了忧愁的大海。

【古文】

时天帝释。遥知王忧。即从天下。化作一医。来诣王所。问王忧意。王即如事。宣示语医。化医白王。莫复忧虑。我当为王。入雪山。采合众药。与夫人服。服药之后。皆当有娠。王闻是语。差用释忧。即语医言。能尔者善。

【白话】

这时帝释天远远就知道了国王的忧虑,便从天而降,变成一名医生来到国王面前,问他为何犯愁。国王就如实把真相告诉给医生。化医对国王说:‘不用再为此事忧虑。我可以为国王进入雪山采集多种药材配制给夫人服用,她们服药之后一定全都会怀孕。’国王听了这话略微释怀,对医生说:‘如果能这样的话,真是太好了!’

【古文】

是时化医。即往雪山。取诸药草。担还王宫。以乳煎之。与大夫人。夫人嫌臭。情又不信。化医归天。后不肯服。余小夫人。尽共分服。服未经久。寻觉有娠。各以情事白大夫人。夫人闻已。情乃忧悔。即问所服有余残不。答言已尽。复问。前草今者在不。答言犹在。寻敕取乳。更用重煎。持与夫人。夫人便服。服之数日。亦觉有娠。

【白话】

于是化医就去雪山采集各种草药担回王宫,用奶煎药,先给大夫人吃。大夫人嫌味道太臭,心里又不相信,结果直到化医返回天界,还是不肯服用。而其余的小夫人将药汤全都分着服下了。服药不久,都感觉有了身孕,便各自把情况告诉了大夫人。大夫人听了以后,才感到忧愁后悔,就问:‘药汤还有吃剩下的吗?’回答说:‘已经吃完了。’大夫人又问:‘先前的药渣还在不在?’回答说:‘还在。’她马上命令用奶重新煎熬。煎好后端给大夫人吃,她立即喝下去。服药后几天也感觉有了身孕。

【古文】

诸小夫人。月满各生。皆是男儿。端正殊异。王见诸子。欢喜踊跃。悒迟念想于大夫人。夫人月满。亦生一男。面貌极丑。形如株杌[株杌:zhu wu干木头。]。父母见之。情不欢喜。因共号之为多罗睺柁。此言株杌。敕令养育。

【白话】

诸位小夫人怀孕期满各自生产,结果都是长得特别端正的男孩。国王看着这些儿子十分欢喜激动,可想起大夫人又感到忧虑不安。大夫人怀孕期满也生下一个男孩,此儿相貌极其丑陋,就好像株杌一样。父母看了以后,都不喜欢,于是一起给他取名叫多罗睺柁(汉语“株杌”),下令养育。

【古文】

年渐长大。其余诸兄。皆以纳娶。唯有株杌。不以在意。后会边国。兴兵入界。五百王子。领兵往拒。始战军败。退来趣城。株杌王子。问诸兄言。何以退走。如恐怖状。兄辈语言。往斗不利。他军见逐。是以走退。株杌言曰。如斯军贼。敢见侵倰。取我先祖天寺之中大弓贝[贝:螺号。]来。我欲往击。

【白话】

他的年龄渐渐长大,别的兄长们都已娶了妻子,只有株杌对此事不大在意。后来赶上邻国兴兵犯境,五百王子领兵前往抗敌,刚一开战便败北而退还城中。株杌王子问各位兄长:‘为何如此惊恐地跑回来?’兄长们说道:‘出征不利,被敌军追赶,所以跑回来。’株杌说:‘如此大胆的贼军,竟敢来侵犯我国,快把我家先祖天寺里面的大弓和贝取来,我要去击败他们。’

【古文】

其先祖是转轮王。即遣多人。(往)取舁[舁:yu]来。(而授)与之。取弓舒张。弓声如雷。弹弓之音。闻四十里。持弓捉贝。便独往击。到先吹贝。声如霹雳。彼军闻声。惊怖散走。敌退乃还。

【白话】

他的先祖是转轮王。于是立即派遣人众去将弓及贝抬来给他。株杌拿起大弓,拉开弓弦,声如雷震。弹弓弦的声音,四十里内都能听到。然后拿着弓和贝,独自一人前往抗敌。他到了阵前先吹贝,声响如霹雳一般,敌军听见后都吓得惊慌逃窜。退敌后他才回到城中。

【古文】

父王异遇。尔乃爱待。深思方便。欲为娉娶。时一国王。名律师跋蹉。闻其有女。端正绝世。王即遣使。往告求婚。指其一兄貌状示之。言为此儿。求索卿女。使奉教到。具腾王辞。律师跋蹉。即许为婚。

【白话】

从此父王对他改变了态度,开始喜爱他,并想办法准备给他娶妻。当时有一位名叫律师跋磋的国王,摩诃赊仇利王听说他有个女儿,长得美貌无比,就派遣使臣前往求婚。国王指着株杌一位兄长的相貌给使臣看,教他说:‘为这个王子求娶您的女儿。’使臣奉王旨到了那个国家,完全传达了国王的话,律师跋蹉便答应了这桩婚事。

【古文】

使还白王。王大欢喜。寻遣车马。往迎将来。自敕株杌。莫昼见妇。自今以后。常以日暮。乃见交会。时诸子妇。后共谈语。各叹其夫种种才德。时株杌妇。亦叹我夫猛健力士之力。身又细软。甚可敬爱。余妇语曰。汝不须言。汝夫状貌。正似株杌。若汝昼见。足使汝惊。

【白话】

使臣回来告诉国王,国王大为欢喜,随即派遣车马前往迎亲,将新娘带回来并亲自嘱咐株杌:‘不要白天会见妻子。’从此以后,总是在日落以后,株杌才同妻子会合。众王子妃背后在一起谈话,各个赞美自己丈夫的种种才华和功德。这时株杌的妻子也赞美她的丈夫说:‘我的丈夫勇猛强壮,是个大力士,身体又很细软,非常可敬可爱。’别的妃子们说:‘你就不必说了,你的丈夫相貌恰似株杌一般难看。假使你白天看到他,足以使你大吃一惊。’

【古文】

株杌妇闻。忆之在心。豫掩一灯。藏着屏处。伺夫卧讫。发灯来看。见其形体。甚用恐怖。即夜严驾。还至本国。夫明乃觉。甚用悒戚。捉弓持贝。寻迹逐往。到其国中。依一臣住。

【白话】

株杌的妻子听了这话,记在心中。她预先遮盖住一盏灯,藏在暗处,等她的丈夫睡好以后,拿出灯来照。见到他的形相,极为恐怖,于是当夜就备车跑回本国。丈夫天亮后醒来不见妻子,十分愁恼,拿起弓贝沿路追赶。到了她的国中,投靠一位大臣家住下。

【古文】

后六国王。闻律师跋蹉有绝妙之女。各贪欲得。兴兵集众。竞共来索。时律师跋蹉。甚用愦恼。合诸群臣博议其事。正欲与一。其余则恨。作何方便。却此凶敌。有一臣言。当分此女。用作六分。一军与一。其意可息。或有臣言。且出重募。有能却军。以女妻之。分国共治。重加赏赐。王即然之。便行宣募。

【白话】

后来有六个国王听说律师跋蹉王有如此美貌的女儿,都起贪心想要得到,于是大兴兵马,竞相前来索娶。这时律师跋蹉十分愁闷,集合大臣们广议此事。假使只将公主交给其中一国,别的一定怀恨,想什么办法才能拒退这些凶狠的敌军呢?有一位大臣说:‘应当把公主分割做六份,一国的军队给一份,他们的心就可以满足了。’又有大臣说:‘姑且出重金招募人才,如果谁能击退敌军,便将公主许配给他,并同他平分国土一起统领,以此来重加赏赐。’国王同意了这个意见,便进行宣布,招募能人。

【古文】

时多罗睺柁即持弓贝。出城趣贼。吹贝叩弓。六军惊骇。怖不能动。即入军中。斩六王首。夺取冠饰。摄录其众。律师跋蹉。甚用欢喜。以女贡之。奉为大王。领摄七国。一切军兵。将诸士众。与妇还国。父王闻来。往出界迎。见子所领军众极盛。以国让子。劝作大王。其子不肯。云父犹在。理不应尔。

【白话】

于是多罗睺柁拿着弓和贝,应召出城奔向敌军。他吹起贝拉响弓弦,六国的军队都惊惶失措,吓得动弹不得。株杌便闯入军中斩下六个国王的首级,夺下其冠饰,收降了他们的兵众。律师跋磋大喜,就把女儿献给他,并奉他为大王,统领七国所有军兵。多罗睺柁率领众多士卒,与妻子一起返回祖国。他的父王听说他回国,迎出国界,看见儿子统领的军队人多势众,便想将王位让给儿子,劝说他做大王。多罗睺柁不答应,说:‘父亲还健在,这样做不合道理。’

【古文】

还到宫中。穷责其妇。汝前何以夜弃我亡。其妇答言。君身极丑。初见惊怖。谓非是人。多罗睺柁。捉镜自照。乃见身首。酷似株杌。患厌其身。自不喜见。便至林间。乃欲自杀。帝释遥知。即下到边。问所由缘。慰喻其意。与一宝珠。而告之言。常以此珠。着汝顶上。可得殊异如我端正。寻喜奉受。安其顶上。觉身倍异。

【白话】

回到宫中,他狠狠地责备妻子道:‘你先前为何夜间舍我而逃。’妻子答道:‘夫君身相极其丑陋,我初次见到十分惊恐,以为不是人。’多罗睺柁拿镜子自照,才看到自己的体形及面貌酷似株杌,自己也厌患自身不愿再看,便走到林间想要自杀。帝释远远知道了此事,就下到他的身边询问为何如此。听说真情以后,帝释安慰开导他,又送上一颗宝珠,告诉他:‘你经常把此珠戴在头顶,就可以变得像我这样端严。’多罗睺柁马上欢喜收下,将宝珠安放在头顶上,感觉身上有很大的变化。

【古文】

还至宫中。自取弓贝。欲至外戏。妇见不识。寻语之曰。汝是何人。莫触此物。我夫若来。傥相害损。寻语妇言。我是汝夫。妇殊不信。而语之言。我夫极丑。汝形端正。汝是何人。说是我夫。夫即却珠。还示故形。妇乃惊喜。云何乃尔。夫即具悉。说得珠意。妇自是已后。敬爱其夫。株杌之名。从是灭除。便更称之。名须陀罗扇。

【白话】

回到宫中,自己取弓和贝想到外面去玩耍。妻子看到没认出是他,对他说道:‘你是谁?不要碰这些东西,倘若我丈夫回来看见恐怕会伤害你。’他便对妻子说:‘我就是你丈夫。’妻子一点也不相信,对他说:‘我丈夫长得极其丑陋,你却容貌端严。你到底是谁,敢冒充我丈夫。’其夫就从头顶卸下宝珠,显出原来的形貌。妻子见了分外惊喜,问为何会这样?丈夫便将得宝珠的经过全部讲给她听。妻子从此以后对他的丈夫甚为尊敬、喜爱,株杌这个名字也由此消失,人们改称他“须陀罗扇”。

【古文】

后自生念。当率兵众更起宫城。即出观行平博之处。敕诸人众。是中可作。有四龙王。人形来问。欲作城者。为用何物。须陀罗扇言。当用土作。龙复白言。何不用宝。答言。城大那得多宝。龙复白言。我当相与。寻化四边。作四大泉。而语之言。用东泉水。而作堑者。便成琉璃。用南泉水。用作堑者。可成为金。用西泉水。而作堑者。可成为银。用北泉水。而作堑者。可成玻璃。

【白话】

后来他自己心想:‘应当率领兵众再建造一座宫城。’于是就出外寻查,找到一处平坦、广阔的地方,命令众人:‘在这里可起宫城。’有四个龙王变作人形前来问道:‘你想用什么东西建筑宫城呢?’须陀罗扇说:‘将用土建造。’龙王们说道:‘为何不用宝物?’须陀罗扇答道:‘宫城很大,到哪里去找那么多宝物呢?’龙王说:‘我们可以给你。’随即在四方化现出四大泉水,并对他说:‘用东泉水注到沟渠里,就能变成琉璃;用南泉水注到沟渠里,就能变成金子;用西泉水注到沟渠里,就能变成银子;用北泉水注到沟渠里,就能变成玻璃。’

【古文】

寻时敕作。如语成宝。便令作城。方四百里。复敕作宫。方四十里。宫城街陌。楼观舍宅。树林浴池。悉是四宝严净显妙。略如天上。宫城既竟。七宝来应。总摄四域。化民修善。

【白话】

须陀罗扇马上下令动工,果然如龙王所说变成宝物。接着下令筑城,方圆四百里;又下令建造宫殿,方圆四十里。宫城内的街道、楼阁、房宅、树林、浴池等都是用以上四宝建成,极为庄严洁净、高显美妙,几乎与天界无别。宫城建造完毕,又感得七轮宝现前。须陀罗扇于是完全统摄天下,教化民众广修十善。

【古文】

如是大王。欲知尔时摩诃释仇梨者。今见我父净饭王是。尔时母者。今我母摩诃摩耶是。彼多罗睺柁丑王子者。今我身是。彼时妇者。今瞿夷[瞿夷:释迦妇女的通称,此专指耶输陀罗。]是。彼妇公者。今摩诃迦叶是。彼六国王。欲以兵力逼求女者。今六师是。于彼世时。与我诤色。我伤害彼。夺取兵众。乃至今日。疾名利故。求与我试。无术称心。投水而死。我摄徒类九亿人众。为我弟子。

【白话】

大王!想知道当时的摩诃释仇利是谁吗?就是如今我的父亲净饭王;当时的母亲,就是如今我的母亲摩诃摩耶;那位多罗睺柁丑王子,就是如今的我;当时的妻子,就是如今的瞿夷;那位妻子的父亲,就是如今的摩诃迦叶;那六位想以兵力逼娶公主的国王,就是如今的六师。他们在那一世与我争夺女色,我摧灭了他们,夺取了他们的兵众。直到如今,他们依然因为嫉妒名利的缘故,来找我比试,结果没办法如愿,投水而死,我摄取了他们九亿徒众做自己的弟子。”

【古文】

时洴沙王。复白佛言。多罗睺柁。本作何行福德力强。形如是丑。佛复告王。皆有因缘。乃往过去无量难计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奈。国有仙山。名曰律师。时仙山中。有一辟支佛。身有风患。当须服油。至油师家。从其乞索。

【白话】

这时洴沙王又对佛说:“多罗睺柁原本造下何等行业,导致富有福德勇力,却形貌如此丑陋?”佛告诉大王:“这都是有因缘的!过去无量不可计阿僧祇劫以前,此阎浮提中有一个叫波罗奈的大国家,国中有座名叫律师的仙山。当时在仙山之中有一位辟支佛,身患风疾,需要服用油来医治。于是此辟支佛便去油师家向主人乞要。

【古文】

油师嗔恚。逆呵责之。头如株杌。手脚如轴。不肯生活候伺他家。不规钱买。但欲唐得。虽嗔呵责。然与油滓。辟支佛受已。适复担去。其油师妇。从外而来。见辟支佛。心甚敬仰。问言快士。从何而来。持此油滓。用作何等。时辟支佛。如实语之。

【白话】

油师十分嗔怒,恶言责骂道:‘瞧你头长得像株杌,手脚像车轴!不肯自力维生,只知到别人家里等着要。不按常理花钱买东西,只想白白得到!’油师虽然嗔怒责骂,但还是给了一些油渣。辟支佛接受后刚担走,恰逢油师的妻子从外面回来。她见到辟支佛心中十分敬仰,问道:‘大士是从什么地方来?拿这些油渣作什么用呢?’辟支佛如实告诉了她。

【古文】

妇便恨恨。还唤将来。即取其钵与满钵油。怨责夫言。汝实不是。云何乃以油滓与之。令还忏悔。除汝口过。油师心悔。粗还辞谢。夫妇同心。白辟支佛。若更须油。日日来取。后辟支佛。数返取油。感其恩力。于油师前。现神足力。飞升虚空。身出水火。分合身体。种种现变。

【白话】

妻子听后十分生气,叫上辟支佛一起回到家,拿着他的钵盛满油给他。责备丈夫道:‘这实在是你的不是,怎么能拿油渣送给人家呢?’并且令他赶紧忏悔,以消除先前恶语的罪过!油师这时也生了后悔心,略略地作了道歉。夫妻二人商量好后对辟支佛说:‘如果你还需要油,可以天天来取。’后来辟支佛便多次去他家取油。因感念他们的恩德,便在其前大显神通,飞升到虚空中,身上冒出水火,分合身体,现出种种变化。

【古文】

油师夫妇。见其神变。倍用欢喜。甚增敬仰。夫见是已。便语妇言。汝所施油。当共同福。受其果报时。共为夫妻。妇语夫言。汝兴恶言。向于快士。方施油滓。无有净心。所生之处。当极丑恶。云何共汝作夫妇耶。

【白话】

油师夫妇见到他的神变,更加欢喜,倍增敬仰之情。丈夫见此事后,便对妻子说:‘你施油的功德,我们应该共同享受。以后感果时,但愿共为夫妻。’妻子对丈夫说:‘你对大士恶言相向,然后才给了点油渣,一点清净心都没有!所以来世投生将极为丑陋,我为什么要和你作夫妻呢?’

【古文】

夫复答言。我常辛苦。积聚油具。云何独施。不与我共。终不听汝。要作夫妇。妻复言曰。若为汝妻。见汝形丑。夜弃汝亡。夫答之言。正使汝亡。我当逐汝。要得乃止。夫妇语竟。向辟支佛。身心自归。欵[欵:kuǎn同“款”。]诚悔过。时辟支佛语油师夫妻。缘汝施油。我病得瘥。今汝夫妻。欲求何愿。恣汝所求。悉当令得。

【白话】

丈夫答道:‘我总是很辛苦地积累油具。为何你独自布施不与我共享功德呢?这样我坚决不同意,一定要作夫妻!’妻子又说道:‘倘若来世再作你的妻子,看见你长得丑陋,我就在夜间弃你而逃。’丈夫答道:‘假使你真的逃走,我一定去追赶你,直到得到你为止。’夫妻两人说罢,面对辟支佛全身心地皈依,诚心悔过。这时辟支佛对油师夫妇说:‘由于你们施油给我,我的病才得以痊愈。现在你们夫妻有什么愿望,尽管请求,我都会令其得以实现。’

【古文】

夫妻欢喜。长跪立愿。令我夫妻所生之处。天上人中。一切从意。如是大王。欲知尔时卖油人者。多罗睺柁是。是时油师妇者。多罗睺柁妇是。缘于尔时见辟支佛。言似株杌手脚如轴。虽施油滓。嗔色与语。由是因缘。所生之处。初形甚丑。如前恶言。

【白话】

夫妻欢喜长跪而立下誓愿:‘愿我夫妻不管转生到天界还是人间,皆能够称心如意!’大王!想知道当时的卖油人是谁吗?就是多罗睺柁。当时的油师妻,就是多罗睺柁的妻子。因为当时见到辟支佛,说他头似株杌、手脚如车轴,虽然给了些油渣,却疾言厉色,由于这个因缘,他转生到任何地方,开始都长得十分丑陋,和他骂辟支佛的话一样。

【古文】

缘后忏悔喜施好油。所生之处。还得端正。缘以油施。常得多力。数千万众。无敢当者。福德报故。作转轮王。食福四域。五欲从心。善恶之业。其报不朽。是故一切。当念道要。慎身口意。遵修道行。

【白话】

又因为后来作了忏悔,乐于施舍好油,所以在他转生的地方,最终又变得端庄悦意。因为以油布施,所以常常感得力大无比,成千上万的人都不敢同他相抗。福德感召的善报,所以成为转轮王享有天下,随心享受五欲。可见善恶业果报的确是不会空耗的,所以一切众生都应当牢记这一正道关要,严守身口意,谨修道行。”

【古文】

佛说是时。洴沙王等。诸王臣民。四辈之众。天龙鬼神。闻佛所说。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有种辟支佛善根本者。有发无上大道心者。或有迁住不退地者。一切欢喜。礼敬奉行。

【白话】

佛说此经时,洴沙王与诸王、臣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以及天龙鬼神等,听闻佛语,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的,有种下辟支佛善根的,有发起无上大道心的,有证入不退地的。一切欢喜,礼敬奉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