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圆觉经析义疏卷第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贤宗后学 通理 述

嗣法门人 心兴 较订

△三净业章四。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殷。三师资缘合。四应求开示。初二。一众中具仪。二谢前受益。初。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净诸业障为主。(迷识四相。迷智四相。非善能净诸业障者。不能问与解故)余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余可知。

△二谢前受益。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至)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威德章。次第磨炼。辩音章。交互磨炼。近为现前新学。远为末世初心。故称大悲世尊。次第三观。已为我等略说。尚可以心言仿佛。二十五轮。又为我等广辩。诚所谓不可思议。前章偈云。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故称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众同闻。各欲随顺。故云得未曾有。然正行才修。邪魔竞起。如我释迦调御。历恒沙劫。勤苦修此境界。一切炼磨功用。实难寻究。今则睹见。犹如一念之顷。炳然齐现于心。其庆幸欣慰。为何如哉。莫可形状。故以深自为言。具仪谢前竟。

△二请后显殷二。一请后除疑。二至二显殷。初。

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至)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按前章总标轮数中云。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等。然既曰本无修习。是显本性。由来清净。是故当机菩萨。即摄此以为发问之端。而云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前又云。一切菩萨等。依于未觉幻力修习。然未觉。即是不觉。不觉必有染污。是故当机菩萨。即蹑此以为致疑之由。而云。因何染污。使众生迷闷不入。迷即不觉。闷即不通。不入者。不能证入。较之果人。殊类天壤。如此深疑。非佛不能释除。故云。唯愿如来等也。广为者。祈勿辞劳。我等者。总该时机。开谓通其迷。悟谓觉其闷。既通其迷。复觉其闷。则法性现前。不期证入。而自能证入矣。然法性即是圆觉。以能为诸法之性故。大疏云。若直谈本体。则名觉性。若推穷诸法。皆无自体。同于一性。即名法性。今推破四相。豁融诸法。令同觉性。故云开悟法性。令此大众等者。谓此间众生证入。展转传至末世。末世众生证入。展转传至将来。如是展转相传。乃至最后后际。一切众生。永不至迷闷不入。故云作将来眼也。请后除疑竟。

△二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请后显殷竟。

△三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因问而赞善诏告。称能而诫听许说。皆师缘与资缘合故。为求入觉。故曰咨问。咨者谋义。谓有所谋而问也。方便者。入觉之善权法故。若非能净诸业障者。问不及此。故世尊以乃能称之。

△二资与师合。

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奉谛听之教。知入觉有望故欢喜。闻当说之许。恐议论盈耳故默然。亦资缘与师缘合故。师资缘合竟。

△四应求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二。一开示障道四相。二斥迷无功劝修。初二。一开示迷识四相。二开示迷智四相。初三。一迷识执相。二别成凡小。三总斥迷闷。初。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至)我人众生及与寿命。

一切众生。该六道。与小乘也。从无始来者。遥指晦昧真心以来。晦昧真心。展转变起八七五六诸识。今云妄想者。且指第六意识。以凡夫小乘。唯知有第六意识。八七五皆不知故。然第六意识。于诸识中。已属至妄。况夫妄想。又是于第六意识上所起虚妄念想。诚为妄中妄矣。为此妄想所迷。固执五蕴身中有我。名为我相。计我展转趣于余趣。名为人相。计我盛衰苦乐种种变异相续。名为众生相。计我一报命根不断而住。名为寿者相。此四相中后三。虽随境转计。要皆以我相为本。金刚论中。名为迷识境也。迷识执相竟。

△二别成凡小。

认四颠倒为实我体(至)厌流转者妄见涅槃。

固执名认。四相皆违真逐妄。是颠倒法。颠倒则不实。由迷识故。认取固执。以为真实我体。此又颠倒之甚也。由此认为实我。于违我者生憎。于顺我者生爱。故云便生僧爱二境。然我人等。本属虚妄。乃又执违我者为可憎。顺我者为可爱。故云于虚妄体。重执虚妄。此又妄之至也。虽妄之至。而卒不可断。故云二妄相依。谓妄体与妄境。相依而住故。或耽著有为。而造有为之业。或趣向无为。而修无为之道。然业道通称为妄者。盖以识心不了虽修道亦是妄故。由妄业故。循有为因。而受报于天上人间。故云妄见流转。谓流转于生死也。厌流转者。顺无为道。而感果于声闻辟支。故云妄见涅槃。谓灭度于分段也。别成凡小竟。

△三总斥迷闷。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至)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由此二字。蹑前由此妄见流转。妄见涅槃。以此为障。则不见清净觉性。不见则不能入。故云不能入清净觉。非觉二句防问。恐有问云。一切众生。皆证圆觉。云何不能入。想是觉性违拒。诸能入者耶。故此防云。非觉违拒诸能入者。谓非是觉性违逆拒阻。使之不入。不惟不违拒。亦复不随顺。即如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有诸能入者。即如前文。菩萨修习三种观法。即能证入。虽能证入。亦非觉性随顺。令其入故。总言入与不入。无关于觉也。以是之故。凡夫动念。起惑造业。二乘息念。沉空滞寂。俱属妄念。不契真乘。故云皆归迷闷。谓迷而不觉。闷而不通也。大疏云。此文正是结答前问。前问因何迷闷不入。今答云。由认四相。展转生过。纵离六道。复堕二乘。是故不入。次云非觉违拒等者。由前问云。因何使诸众生不入。故此答云。非觉违拒。使之不入。但由认我。故不入也。开示迷识四相竟。

△二开示迷智四相三。一承徴引说。二次第别明。三总以结示。初。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至)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首句承前徴起。大疏云。动念任许背觉。息念即合契真。何故动息俱称迷闷。由有下约本起无明为释。引起重说迷智四相义也。直解云。本起无明。谓最初一念不觉。生相无明也。法身无我。(法身即指真如。本经称为净觉真心)由一念无明。迷本法身。成陀那识。为我相根本。自此皆是无明用事。故云为己主宰。其意以主宰即我。以我者主者义也。一切众生。通指六道凡小。生无慧月者。从父母受生已来。无有智慧之目。不能照破无明。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故云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谓依于无明而建立故。从此无明。永不能断。盖以无明。不能断于无明。所谓动念息念皆归迷闷者。正以此故。恐犹不信。故仍以喻明。而云譬如有人。不自断命者。喻显无明。不能断于无明。为可信故。是故者。谓以是无明不断之故。不惟动念息念皆归迷闷。即从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亦不能脱离迷闷。故教以当知。令其自行审验。试看有爱我者。则我与随顺。随顺即是无明。非随顺而违我者。便生憎怨。憎怨亦是无明。为缘憎爱心之枝末无明。将养从无始之根本无明。如是从三贤以去。乃至十圣等觉。相续求道。未免为智所迷。仍堕四相。故云皆不成就。承徴引说竟。

△二次第别明四。一徴释我相。二徴释人相。三徴释众生。四徴释寿者。初。

善男子云何我相(至)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初承徴标定。上科云。相续求道。皆不成就。意显为智所迷。仍堕四相。且徴云何名为迷智我相。此承上徴起也。下乃标定。谓诸众生心所证者。言我相隐微。根自心起。于若事若理。有所证取。其体方现。

○善男子。引事证释。承上隐微难见。有证方现之语。恐其不明。故引事以证释也。故曰譬如有人。非喻指事言。即如譬如有一件事也。百骸者。人之身分。调适者。百骸无恙。调和顺适。忽忘我身者。百骸调适。不觉有自己之身。如南郭子綦。嗒焉丧我。故云忽忘。四肢者。两臂两股。弦谓直不能屈。缓。谓柔不能申。此皆摄护将养。乖于方法。微加针艾者。或略用针刺。或略用艾炙。以必证取是事。即知有我。由此一事。可以证知。故前云有所证取。方现我体。

○善男下。取理深明。蹑前不唯于事。心中有所证取是我相。其心乃至证于如来。(约所证果言)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约所证理言)毕竟了知者。谓彻底深证。清净涅槃者。显无明已脱。殊不知纵使果证如来。毕知涅槃。亦是心中有所证取。故云皆是我相。徴释我相竟。

△二徴释人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至)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初承徴标定。上于迷智我相。已经辩明。此徴云何名为迷智人相。下乃标定。谓诸众生心悟证者。悟由心发。故曰心悟。谓从心发悟。悟得彼之能证者是我。此悟不忘。即为迷智人相。谓对彼我故。说名为人。

○善男下。蹑前详释。悟有二句。谓悟得上来能证以为有我者。自不复认彼为我。是于彼我全空矣。所悟二句。谓彼我既空。是所悟之境。(指前能证之智)已非是我。以此例知能悟之智。亦应如是非我。应忘情也。设或转计能悟之智。业已超过一切能证之者。是依然为智所迷。对彼我相。故曰悉为人相。然证者。而云一切。人相。而曰悉为者。正显凡有所证。不忘能证之智。皆名我相。凡有所悟。不忘能悟之智。皆名人相。

○善男下。以理深明。蹑前不唯悟彼证者是我。为人相。其心乃至圆悟彼所证涅槃。俱是我者。亦为人相。者即人耳。承上漫说圆悟。设或心存少悟不忘。纵使备悉殚尽。逐位所证之理。皆名人相。由悟证是我故。徴释人相竟。

△三徴释众生。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至)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初承徴标定。上于迷智人相。已经辩明。此徴云何名迷智众生相。下乃标定。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谓于自心发起照了。了明得彼我人。二相俱非。自是所证所悟。不及于心。以有此心。即众生相。盖以了我了人。心迹愈多故也。

○善男下。假言例明。谓假世人之言。比例发明也。譬如有人。例彼自心。作如是言。我是众生。例彼心存了智。卓然独立。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例彼心存了智。卓然独立。自然非彼能证。及与能悟。能例中云何非我。所例中即是云何非证。释以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例了智独存。则证所不及。故非证。能例中云何非彼。所例中即是云何非悟。释以我是众生。非彼我故。例了智独存。则悟所不及。故非悟。此借世人语词。以为义势。显第三了智卓然。非证悟所能及也。

○善男下。结成此相。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者。谓了彼心有所证者。为我相。了彼心有所悟者。为人相。但以有我者必有人。有人者必有我。故浑言皆为我人。我人不及者。即指了智卓然。存有所了者。则是了证了悟之心迹未忘。由心迹未忘。必至起灭不停。展转滋多。由此结成名众生相。徴释众生竟。

△四徴释寿者。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至)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初承徴标定。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承上了证了悟。皆自心体上发起智照。而我人相所不及。故得心照清净。且指业识心言。以四相未空故。因心照清净。而众生相现。故对众生相上发起觉照。觉彼所了之我人二相。所有能了之智。俱属我执。而欲断之。

○一切下。正明其相。殊不知即此一念觉心。便是一切业智。谓第八识上微细分别也。不言识而言智者。此属修证。反妄归真。转有漏业识。成无漏业智也。所不自见者。谓此微细分别。原从八识上起。八识不能自见。虽不自见。常在其中潜续。犹如人之命根。常在身中潜续寿命。而人不自觉知。由此所以名寿者相。总结次第别明竟。

△三总以结示二。一结示同尘。二结示不断。初。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至)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初法说。若心照见。则是从自心上发起照见。此是后一相。一切觉者。指前三相。皆为尘垢者。总属迷智境也。此先标定。下乃承释。盖以能觉之后一。与所觉之前三。俱是于清净心中。分自分他。立能立所。障于胜进。不得真修。故云觉所觉者。不离尘故谓染污于清净心也。

○如汤下。喻明。如汤销冰者。汤喻智照。以火煎水而成汤。喻正念悟心而成智。冰喻我执。因寒凝水而成冰。喻妄念迷心以成执。用汤销冰。喻以智断执。谓冰既销矣。无别有冰。喻执既断矣。无别有执。知冰销者。显汤亦不存。谓冰因汤销而成水。此汤随冰销亦成水矣。至此冰汤俱忘。唯一清水更谁能知冰为汤销者。此是异喻。反明前文觉所觉者。皆为尘垢。染污净心。果其执断智泯。能所双亡。当下唯一清净真心。又谁能知我执为智断者。向下以法结合。存我觉我。亦复如是。先正合。言能觉之我。与所觉之我。二俱互存。则染污净心。不得显现。合彼前喻能销之汤。与所销之冰。二俱互在。则障碍净水。不得澄清。次反合。如其一念不生。能觉所觉。二俱互泯。则尘垢销灭。唯一净心矣。合彼前喻汤冰互融。障碍全销。唯一清水矣。结示同尘竟。

△二结示不断三。一不断不成圣果。二展转徴释其故。三验知我根未尽。初。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至)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正像已过。名为末法之世。此际众生。尤在可愍。故偏言之。不了四相者。迷识迷智。二种四相。皆不了明也。不了则不断。不断则我执俱在。所以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有为者。自执由我作为。是世间因也。世间之因。酬因之果。还在世间。或天上。或人间。或为轮王小王。或为宰官长者等。纵饶修到非非想天。报尽还来。散入诸趣。欲成出世圣果。则终不能也。然出世圣果有二。若惟不了迷智四相。自不能成大乘圣果。(十地等妙)设复不了迷识四相。虽小乘圣果。(三果无学)亦不能成也。是故句。有以衰例盛之义。谓以是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不成圣果之故。则知汝等生植盛时。不了四相修因。亦可名为正法末世。可不慎哉。不断不成圣果竟。

△二展转徴释其故三。一一向错认。二我不解脱。三法不解脱。初。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至)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初徴。谓以何以故。不了四相。久修不成圣果耶。释中谓四相皆我。名一切我。不了则认。认则心生保爱。妄计涅槃。如前我人二相中。有证有悟。名成就故。即其相也。不言有了有觉者。可例知故。譬如下。喻明不成。四相皆我。有损于道。义似乎贼。而乃妄计为自所成果。故以认贼为子喻之。大疏云。贼若在外。犹可堤防。养之为儿。如何检慎。又知贼是贼。贼无能为。养之为儿。宁无损败。如六根取境。犹可制御。藏识妄我。难以辩明。因致如来藏中功德之宝。念念衰耗。故以其家财宝。终不成就喻之。所谓久修不成圣果者以此。(问。据上所云。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则一切我。似指所证所悟。而前释四相。却指能证能悟。能了能觉。则一切我。似指能证能悟等。岂能证能悟等是我。而所证所悟等亦是我耶。答以金作花。花花皆金。以纸作花。花花皆纸。能证能悟等。既皆是我。所证所悟等。岂离我哉。则一切我。通该能所言之亦无不可。又何所疑乎)一向错认竟。

△二我不解脱。

何以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至)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初徴。谓以何以故为一向错认也。释中我爱者。四惑之一。按相宗中。第七识随缘执我。与四惑相应。一者我痴。谓愚于我相。迷无我故。二者我见。谓非我法中。妄见我故。三者我慢。谓恃所执我。心高举故。四者我爱。谓于顺我者。深耽着故。今谓第七识。随缘执我。常与四惑相应。自应不断我爱。故云有我爱者。既有我爱。于顺我者便爱。故应亦爱涅槃。但势必伏我爱根。为涅槃相。今现有我爱。所爱者岂真涅槃。谓之错认。不其然乎。又顺我者。既已取爱于我。违我者。必应取憎于我。是又有取憎于我者。为我所憎焉。如是则有我憎者。亦憎生死。然憎生死者。必爱涅槃。乃不知爱者。真生死故。是知为爱涅槃。别憎生死。则所爱涅槃。名不解脱。以未离我爱。是真生死。正为系缚法故。我不解脱竟。

△三法不解脱。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至)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初徴。与上二不同。上二俱是以已说者。未能便了。故但用何以故而徴之。谓如上所说者。何以故耳。此是约未说者。令其明了。故以云何当知等而徴之。佛意以前说经劫修道。不能成就圣果。必是我相法相。俱未解脱。然我不解脱。如上已明。云何当知法不解脱。故次呼善男子而释成之。末世习菩提者。即求成圣果人也。以己微证者。我相中证。人相中悟。众生相中了。寿者相中觉。皆有分证之相。称之曰微。然证则自计蕴(身心)净。悟则自计我净。了则自计人净。觉则自计生净。故云为自清净。惟余觉所了者。即是一切业智。正是我相根本。故曰犹未能尽。然既以己微证。为自清净。即是法相。虽是法相。亦不离我相根本。谓是我之法故。既我相根本。犹未能尽。法相岂能解脱。以此应徴。义可思知。展转徴释其故竟。

△三验知我根未尽。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至)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此虽验知我根未尽。实借此以证法未脱也。赞叹彼法。即生欢喜。正是法执未脱。便欲济度者。方便开示。济其怠惰。度令精勤。欲其修习彼法。望其同得也。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瞋恨。亦是法执未脱。便欲诃责。不待言而知故。则知我相坚固执持者。谓执所得之法。不令遗忘也。藏识即是第八阿赖耶识。按相宗第七识。内缘第八见分为我。既是第八见分。自应潜伏藏识。又潜伏者。对下游戏诸根而言。盖以诸根不动。无法可执。故曰潜伏。及诸根才动。随于彼之六尘境上。任运执我。故曰游戏如世间贼人。无可盗。则潜而伏之。有可盗。则任运无惧。如玩游。如行戏也。曾不间断者。恒审思量我相随故。开示障道四相竟。

△二斥迷无功劝修二。一分类为斥。二警䇿正修。初四。一斥有我无功。二斥说病无功。三斥窃德无功。四斥增慢无功。初。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至)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初承上正明。谓如上所说观之。而彼末世之修道者。必要断除我相。设若不除我相。则证。悟。了。觉。不离我。人。众生。寿者。以是之故。不能入清净觉。赞喜谤瞋。即其证焉。

○其次善男下。据理反显。谓反显能入净觉。恐谓不除我相。不能入清净觉。已知彼修道者。虽修无功矣。且毕竟如何能入。故云若知我空。谓证知空无我理。既能证知空无我理。自然闻毁不瞋。故曰无毁我者。闻毁既已不瞋。闻赞又复何喜。设若闻赞生喜。许以济度说法。则是有我说法。是人我未断故。我既未断。人等亦然。故尔超略人相。而云众生寿者。亦复如是。以是而知我相既空。人相。与众生寿者。一齐俱空。如是则证悟了觉。乃随分入清净觉矣。斥有我无功竟。

△三斥说病无功。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至)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为度众生。而说自所得法。殊不知说自所证。正是我相。说自所悟。正是人相。说自所了。正众生相。说自所觉。正寿者相。故谓其为说病为法。如此则是以盲引盲。是故名为可怜愍者。盖以其说者听者。两无功故。然说者虽精勤说法。为度众生。作净觉因。而听者虽精勤研究。信解修习。趣净觉果。皆为增益诸病。盖以我相未断。人等相因。以是之故。不能入清净觉。斥说病无功竟。

△三斥窃德无功。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至)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者。谓彼于我相根本未尽。不能了达四相皆空也。以如来解。及所行处等。谓如来于因地之中。久空四相。有所解皆为净解。有所行皆为净行。而众生不了四相。乃依佛所说之理而解。依佛所说之行而修。便执为自己修行。是谓窃取如来之德。以为己德。殊不知四相不了。俱堕有为。清净解行。终不成就。亦何益哉。斥窃德无功竟。

△四斥增慢无功。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至)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或有众生者。即指增上慢人也。未得谓得者。约涅槃断果说。谓此人乍断迷识四相。才离分段生死。相似涅槃。而实未得清净涅槃。即便自谓已得。未证谓证者。约菩提智果说。谓此人乍断我执烦恼。才证偏真觉性。相似菩提。而实未证圆满菩提。即便自谓已证。(此不过略具增上之心。恃己于他讲演者。切不可以四波罗夷中。大妄语罪责之)设见有胜于己。更希前进者。则心生嫉妒。谓嫉我不能。妒彼胜我。此皆依于我相。(迷智境中我相)故曰由彼众生未断我爱。(相应四惑中后一)是故者。以是未断我爱之故。四相竞生。清净觉相。岂复能入。故以不能结之。分类为斥竟。

△二警䇿正修。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至)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初警示趣果迷因。末世希望成道。则是已发菩提心者。既发心希成道果。应须先悟自心。依本经即是圆觉真心也。依此心修习。即是成佛正因。今乃无令求悟。则是迷于正因。漫说不修。纵使修习。终不成就。况且惟是要益多闻。仍复食彼余唾。便谓自己发明。故云增长我见。是反成障道法矣。

○但当下。䇿令应急断惑。但当精勤者。不管悟与不悟。但当精一其心。而无异缘勤劳其身。而无惰志。准下文即惟以断惑为急务也。降伏烦恼者。谓先断迷识四相。略显空无我理。得相似涅槃。救然眉之急故。虽救然眉。犹虑焚身。故又劝以起大勇猛。勇谓进修不退。猛谓冒难不屈。未得清净涅槃。务须令得。未断迷智四相。务须令断。果其贪瞋爱慢等。对境不生。则是清净涅槃。所谓未得者已得也。果其彼我恩爱等。一切寂灭。则是迷智相尽。所谓未断者已断也。大疏云。贪者。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瞋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瞋。不安忍行所依为业。慢者。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此是根本烦恼中三。略引大疏释之。余三经既不具。无容强会。又不释爱者。以爱无别性。贪所摄故。又大疏云。谄曲嫉妒。即小随烦恼。各别起故名小。但是贪等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名之为随。谄者。为罔冒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贪痴二分为体。嫉者。徇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瞋一分为体。此虽四字。但是小随之二。以谄即具曲。嫉即具妒。俱依大疏释之。经不具者。不敢妄赘。而云对境不生者。显种习俱尽。设不尽者。对境即生。谓其是清净涅槃者。以此闻赞不喜。亦不欲施恩济度。闻谤不瞋。亦不欲舍恩诃责。是谓彼我恩爱。(彼若赞我所得。是彼之爱。我若喜欲济度。是我之恩)一切寂灭者。对动言寂。是但销我相之枝叶。并寂已灭。乃进除我相之根本。谓其为迷智相尽者以此。

○佛说下。许以渐次成就。谓理由顿悟。乘悟并销。事必渐除。因次第尽。若是人者。先断迷识四相。次断迷智四相。是为渐次成就。

○求善下。教以近友输诚。谓毫𨤲之差。千里之谬。渐次成就。恐落岐途。故须求善知识。开导指示。方能不堕邪见。又求善知识。但取其知见真正。不论其种性高低。设若于所求时。不取知见。别于种性高低处。而生憎爱。犹是我相未尽。故云则不能入清净觉海。觉而云海者。以海出众流。流流入海。喻彼大圆觉心。出生一切诸法。教化众生。成就大圆觉心。如文殊章云。有大陀罗尼。名为圆觉。流出一切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取喻如海。良有以也。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二)一颂开示障道四相。二颂斥迷无功劝修。初(约义略颂)。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至)不得成菩提。

既呼其名。又称为汝者。显诏告之切故。当知者。应当了知。我爱不可不除。四相不可不断也。一切二句。正显我爱当除。无始妄流转者。谓从无始来。凡夫执我爱。而起惑造业。流转于分段生死。二乘厌流转。而修道证灭。流转于变易生死。皆如空华。同归虚妄。未除二句。正显四相当断。四相皆由我起。长行云。伏我爱根。名涅槃相。今既四相未除。我相仍在。涅槃断果非真。菩提智果焉成。故不得也。颂开示障道四相竟。

△二颂斥迷无功劝修(约义略颂)二。一颂分类为斥。二颂警䇿正修。初。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准长行分类为斥有四。一有我。二说病。三窃德。四增慢。今此中爱憎生于心。乃义颂有我。谓顺我者爱。违我者憎故。谄曲存诸念。则义摄后三。以说病为法有谄媚听者义故。窃德增慢。有曲护己短义故。是皆有碍胜进。故多迷闷。迷不觉。闷不通也。既迷且闷觉城安入。故总以不能斥之。长行分类别斥。皆云不能入清净觉是也。觉而言城者。有二义。一谓途中多迷。进城则觉。喻已证圆觉。如金出矿。冥不复重为矿故。二谓门通四路。出则可行。喻既证圆觉。仍思度生。随方皆可到故。颂分类为斥竟。

△二警䇿依正修。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瞋痴(至)究竟非成就。

准长行此科有四义。首则警示趣果迷因。今云若能归悟刹。归即顺也。悟刹。即是所悟之境。以圆觉妙心为悟境故。若能反彼。无令求悟。归顺圆觉。而为悟刹。则成佛之正因具矣。何迷之有。次则䇿令应急断惑。先去贪瞋痴者。劝断迷识四相。四相总由我起。今云贪瞋痴。皆属我相。贪谓于顺我者。生贪爱心。瞋谓于违爱者。生瞋恚心。此二皆属我爱。谓同依我爱起故。痴即我痴。谓愚于我相。迷无我理故。准长行尚有爱慢二字。然爱即是贪。贪所摄故。不言慢者。以五言难容。依长行可知故。又长行有小随之二。偈亦不具。以谄曲二字。贪瞋二分所摄。嫉妒二字。瞋一分摄故。此皆迷识而有。我人众生寿命。亦以此而建立。法爱不存心者。劝断迷智四相。然证悟了觉。皆为法爱。存心则执成四相。不存心则解入净觉。三则许以渐次成就。而今云渐次可成就者。谓若惟执顿悟。未必能成就净觉。今既能归悟刹。又能于二种四相。渐次断除。则清净觉海可入。故云成就。四则教以近友输诚。我身本不有者。净觉成就。了达五蕴皆空。是已达空无我理也。既达空无我理。则违我者。不以为违。憎何由生。顺我者。不以为顺。爱何由生。如是则求返善友。必能输诚。蒙彼开示正见。终不堕邪。设若于彼所求。别依种性高低等。而生憎爱之心。纵有所得。究竟非真成就。以彼既有憎爱。则是我相根本。犹未尽故。净业章竟。

△四普觉章三。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三应求开示。初二。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殷。初二。一众中具仪。二谢前成益。初。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普觉菩萨为主。(作止任灭。药病双关。觉则成药。执则成病。菩萨普能觉了。故为众代问)余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余可知。

△二谢前成益。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至)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为怜末世众生。说病为法。今假现前大众。预为开导。故称大悲世尊。快说禅病者。快字下应作逗。谓庆幸意也。若合下三字。则是当机菩萨为众庆幸之语。犹云快哉。佛之所说。真为禅病。盖以证。悟。了。觉。皆由禅定而得。但执则成病。不自觉知。今蒙如来开示。深悟迷智四相。快何如之。一向未曾说者。今乃说之。故云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四相融于胸襟。故心意荡然。谓空洞无碍也。净觉入于言下。故得大安隐。谓解脱无窒也。具仪谢前竟。

△二请后显殷二。一虑后详请。二至三显殷。初。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至)今彼群盲不堕邪见。

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者。正法流行之际。虽去佛犹不远。至于像法。则去佛远矣。若更历末法。则一往渐远。愈趣愈下。卒至不可。返矣。当斯时也。贤友逃形。圣师不作。或潜隐于岩谷。或伏藏于海隅。正教既其衰微。邪法自尔增盛。如火炽然。鲜有不被其焚者。然亦有乘大愿力。来度迷津。故上章教以求善知识。不堕邪见。但彼之顺行逆化。道迹良多。设不得如来明示。难免误认。故初问使诸众生。求何等人。盖求佛于顺行逆化。众多人中。明明说出。当求何等样人。为善知识也。然既求其人。必依其法。但恐其所说之法。未必如其所得。故次问依何等法。谓求佛说出。于彼所说法中。当依何等之法。而为教仪。又既依其法。必行其行。但虑其行有多门。习艰并技。故三问行何等行。谓求佛说出。于彼所行多门行中。当行何等之行。而为专习。又既行其行。必有所得。但虑其所得之中。道分真似。药病双关。故四问去何等病。谓求佛说出。于彼所得真似道中。当去何等似病。而存自他两利之真药。又既得其道。还须自己发心。但发心有权。实。顿。渐。偏。圆。故后问云何发心。谓求佛说出。于权实顿渐偏圆中。当云何而发因地之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者。自明所问意也。言末世众生。无智自辩。动陷邪途。犹如群盲。故今详问。果蒙如来开示。自令不堕邪见。虑后详请竟。

△二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前后皆同可知。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现前大众。因面授。而开正知正见。末世凡情。因传说。而免邪教邪宗。善哉问也。理合重言。若非乘大愿力。发普觉心者。不能如斯致问。故称之曰。汝等乃能问而言咨者。有所谋而问。佛已知之。下即出其所谋。五问中独言修行者。以前之求人依法。后之去病发心。皆为成就修行事故。能施末世等。正世尊出其所谋。盖以末世众生。不得正知正见。畏堕邪宗。不成圣道。菩萨谋求世尊。使其得正知见。作无畏道眼。不堕邪见。可成圣道。故而致问。世尊喜其所问。故诫以汝今谛听。许其当为汝说。正师缘与资合耳。

△二资与师合。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奉谛听之诚。喜当说之许。知世尊不吝慈悲。遍益来今。故而及众默然。静心澄听。又资缘与师合也。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四。一示求人。二开示法病。三开示行病。四开示发心。初二。一正示求人。二兼示承事。初二。一明求人。二明获益。初。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至)不着声闻缘觉境界。

将发大心者。谓欲要发大乘心。尚未敢发。以苦无知识引导。恐堕邪见。其意必是求善知识。欲要依之而修行者。汝前代问。令彼求何等人。吾今示汝。当求一切正知见人。然正知见人。当以二法验知。一者心不住相。不为人天福报所迷。二者不着声闻缘觉。不为小乘因果所滞。依如是人。自不被邪见所惑。明求人竟。

△二明获益。

虽现尘劳心恒清净(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虽现等。皆指所求人言。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见近时学人。亲近知识。偏责知识之短。不取知识之长。才舍此而至彼。复嫌彼而逝他。徒费草鞋。空劳身力。余常示以清凉有言。明正为南。方尽南矣。益我为友。人尽友焉。试看世尊告普觉菩萨曰。虽现尘劳。心恒清净。尘劳即是烦恼。如贪瞋痴慢等是也。此言善知识。为度尘劳众生。必先显现尘劳。与之相亲相近。乃以权巧方便而摄化之。至观善知识之心。恒常清净。而尘劳不与焉。又云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过即不律仪事。此言善知识。为度有过众生。必先示有诸过。与之相依相附。乃为之赞叹梵行。而开导之。至观其依附之久。再不令彼众生。入于不律仪中。此皆示现同事。新学者。宜应知所辩焉。求如二句。乃世尊结答普觉之语。汝前问求何等人。必求如是具大乘根。有德操之人。方堪引发大心。导以正修。即可因此正缘。得成无上正等菩提。由是观之。善知识为益良多。诚不可不求也。正示求人竟。

△二兼示承事。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至)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初明承事。见如是人。已知是得成菩提正缘。故应当供养。谓敬修四事。不敢有违故。然又以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是拚舍身心。修行其法。故云不惜身命。谓纵有丧身失命因缘。亦不顾惜也。彼善知识。见其能如是故。则示之以顺行。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为其作准作则。令彼众生。依而习之。乃至转为种种过患众生。则示之以逆行。于四威仪中。示现种种过患。如淫杀盗妄等。乃急于为之赞叹梵行。而作折伏。彼诸众生。虽见此等。心亦无有憍慢。谓已知其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慧故。设不知者。必生憍慢。憍。谓矜己胜彼。慢。谓轻彼劣吾。然知则必能仿行。顺逆皆能修也。不知则惟堪顺修。则劣于和识远矣。况夫句。有以重况轻之意。言种种过患。事该淫杀盗妄。乃违犯律仪之最胜者。见之尚不生于憍慢。况夫出家知识。贪着抟食。及与财物。在家知识。爱染妻子。及与眷属。纵有违犯律仪。尚无大过。见之不惟不生憍慢。而一切恶念皆不起也。

○善男下。次明获益。亦世尊结答普觉之语。善男子。当知于彼善友。所示种种过患。不起憍慢等诸恶念。于此可见正念纯熟。心地清净。随因感果。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契真心也。从此智慧心华。开发明曜。普照十方刹土。成佛度生。不外是矣。开示求人竟。

△二开示法病二。一开示依法离病。二开示离病即正。初。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承上文业已开示。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成正觉。今复指示。于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当离于四病也。妙法即圆觉。以其包罗法界。涉入无碍。故称妙法。若依此法。不堕邪见。此正示依何等法也。四病即作任止灭。若能离病。即成正行。依此修习。皆可入圆。此正示行何等行也。据菩萨问处。分条别问。而世尊答处。总示以事善知识中。善知识所证妙法。即是可依之法。无别有法可依也。离病正行。即是应行之行。更无别行应行也。故示劝以应离。净名云。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也。开示依法离病竟。

△二开示离病即正二。一历明四病。二总示邪正。初四。一作病。二任病。三止病。四灭病。初。

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至)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初寄言总徴。既属总徴。通冠下四。应令为一科。孤句不便别分。故寄言于此。

○一者句标定。若复下释成。若复有人。指一类修行者言。显不修行者。无此计故。作如是言。盖是从心起念。发如是妄计之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此是错会前幻观中义。起种种行。欲求圆觉也。实不达彼先悟净觉。然后以净觉心。发起幻智。观彼幻众。而起幻行。乃至幻相永灭。方满菩萨清净妙行。今乃虚妄计度。谬仿彼行。欲求圆觉。岂可得哉。当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岂容作得。故曰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固其宜矣。作病竟。

△二任病。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至)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二者句标定。若复下释成。若复有人。仍指一类修行者。反显不修行者。无此妄计。作如是言。亦是从心起念。作如是妄计之言。我等今者。是妄宰己先定于中矣。如此而曰。不断生死。则生死常轮。如此而曰。不求涅槃。则涅槃永背。涅槃生死。无起灭念者。谓涅槃由他永背。而无求起之念。生死由他常轮。而无断灭之念。一味任彼一切。随诸法性。生死者。任他生死。涅槃者。任他涅槃。此错会普眼章中。觉成就故。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等义。而自作此无可无不可之妄计。而乃以之欲求圆觉。岂可得哉。当知彼圆觉性。虽本无修习。不妨幻力修习。岂是任用随他之所能有。故曰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任病竟。

△三止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至)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三者句标定。若复下释成。若复有人。准前可知。作如是言。仍是从心起念。作如是妄计之言。一切妄念。皆由自心而起。今欲永息诸念。岂从外招。故云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其意以由诸念故。见一切法。起动差别。设若永息诸念。则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此错会清净慧章。居一切时。不起妄念等义。而自作此永息诸念之妄计。殊不知息愈勤。而念愈多。才起一念息心。则是于妄念上。又添一层妄念。一念既尔。念念皆然。欲求永息。岂可得乎。而乃以之欲求圆觉。实不能尔。当知圆觉清净。本自离诸妄念。何庸更止念以求合。故曰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止病竟。

△四灭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至)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四者句标定。若复下释成。若复有人。亦准前知。作如是言者。谓从心妄计。作如是永断烦恼之言。其意以身心受报。皆因烦恼所使。今欲断之。使不再生。故曰永断一切烦恼。既永断之则无惑。无惑则无业。无业宁有身心受报。故云身心毕竟空无所有。又身心为根尘总相。根尘等为身心别相。身心既空无所有。何况六根五尘。及法尘之虚妄境界。又安所存。故云一切永寂。此错会前灭观中。断诸烦恼。随顺寂灭等义。实不达彼。以净觉心修习。全无许多妄计。今妄计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如以方木。欲逗圆孔。吾固知其不入也。当知妙圆觉性。具足恒沙德用。无碍难思。住寂之心。岂能契合。故曰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历明四病竟。

△二总示邪正。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至)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首二句结示清净。谓彼果能离四病者。则知彼是清净修行。作是下。依分正邪。谓作是观。离于四病。而修习圆觉者。是人得入圆觉之正性。名为正观。若乃他观。修习圆觉。不必离于四病者。是人不得入圆觉正性。名为邪观。依正观而修。则为成佛夷途。依邪观而修。必沉入魔险道。有志圆觉者。不可不辩。开示法病竟。

△三开示行病二。一示修行入圆。二示解脱除病。初。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至)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末世众生。去佛遥远。欲修行者。致障多缘。不假善友调停。难免不入邪径。应当尽命等。正诫勉之语。尽命供养者。尽其形命。供给四事。勿朝勤而夕惰。及日亲而月违也。寻常称善友为知识。呼知识为善友。随说者便。不甚分疏。今经文既两用。释当类别。盖既称为友。应指同学等侣。但取其赋性善良。与之共住。有彼此互相劝勉之益。故以善友称之。必令尽命供养者。恐彼四事不足。不能安心办道。相与切磨箴规。成其益焉。善知识者。应指亲近师承。具正知正见。能识法识机。乍亲则解粘去缚。久近必抽钉拔楔。故称为善。教以执弟子礼。善侍巾瓶。故名为事。欲求亲近者。或因其执礼善侍。或见其时至机熟。不待请而来教故。应断憍慢者。憍谓自高。慢谓轻彼。愚痴无知者。间或有之。如云。知识尚来近我。我又何必往求。只此二语。则是憍且慢矣。若复远离者。或为折兹憍慢。或为应他机感。去就两有所益故。应断瞋恨者。瞋谓立时生忿。恨谓结怨在心。愚痴无知者。亦间有之。如云。任去不复追随。自此永不求彼。只此二语。则是瞋且恨矣。然此憍慢瞋恨。皆为障道因缘。故各以应断嘱之。现逆顺境者。顺如戒定慧等。逆如贪瞋痴等。皆为曲顺机宜。权巧示现。逆固非逆。顺亦非顺。故云犹如虚空。既顺逆犹如虚空。自能了知善知识之身心。毕竟平等。并不因善人而现顺。亦不因恶人而现逆。盖与诸众生。同一。

○觉性体。无有异视。又何容生憎生爱于其间哉如是修行。方入圆觉者。谓如我所说。如是供养善友。事善知识。依之修行。离于障道因缘。故云方入圆觉。示修行入圆竟。

△二示解脱除病。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至)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上文以供养善友。事善知识。依之修行。方入圆觉者。为其无怨亲憎爱等。诸障缘故。以是而知末世众生。所以不得成道者。非无所因。故云由是无始等也。无始者。远指晦昧真心。不得其始之时。晦昧真心。依于无明。转成阿赖耶识而计我之心生焉。由计我故。妄分自他。设有违自而顺他者。便起憎心。又有违他而顺自者。使起爱心。于人既尔。于法亦然。由此而于人中法中。起憎起爱。熏成一切爱憎种子。纳于八识田中。谩说不知修行。纵使修行。亦不过除其现行。而识田种子。故未解脱。道云何成。以遇缘即兴。能为障道缘故。是知欲成道果。必将识田种子。尽解脱也。得尽解脱。其相云何。故云若复有人。为借人而示相故。怨家者。怀胜怨于心。遇则有损。乃人中之最可憎者。父母者。系至亲于身。依则有益。乃人中之最可爱者。而云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则胜怨无过憎。至亲无过爱。故云心无有二。盖必于自他憎爱。种现俱尽者。乃能如此。故云即除诸病。谓种现俱尽也。又前之四病。皆由憎爱而生。果其种现俱尽。则诸病皆不有矣。然已上约人中憎爱。而四病属法中憎爱。人中憎爱。虽种现俱尽。何以并诸病而俱无耶。恐有是疑。故次下为之例明。于诸法中。自他憎爱者。如自起作心。他起止心。必爱作而憎止。若自起止心。他起作心。必爱止而憎作。如止作既尔。任灭亦然。是名法中憎爱。除此者。但尽现行。若观彼烦恼生死。如菩提涅槃。心无有二。则是种现俱尽。故云亦复如是。谓亦复如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是也。夫自他憎爱。为致病之亲因。实障道之胜缘。发起虽由我执。肇始端在无明。前已散漫开示。恐不介意。今于开示去病之后。再为叮嘱。最忌在知识边起。且欲令种现俱尽。生兹末世。悬受佛慈。三复诚言。不禁流涕。有志圆觉者。尤宜留意。开示行病竟。

△四开示发心。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至)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此科如金刚般若中。开示降心。文义大同。圭峰憨山。兼有此论。彼经云。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今云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彼经乃教以用四心降妄心。今经直教以发四种心。以四心既发。则妄心不待降故。又彼经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略分胎卵湿化等十。是名所度众生。今云尽虚空界。一切众生。则十类俱该。平等普度。不择怨亲难易等。即广大心也。又彼经云。我皆令入无余涅槃。无余则超过有余。是到家法。今经云。我皆令入究竟圆觉。究竟则跨越始本。亦到家法。即第一心也。又彼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实无则不见众生可度。虽无量无边。不生难度之想。今云于圆觉中。无取觉者。亦是不见众生可度。如是乃能常度。即常心也。又彼经云。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初徴何以故者。谓以何以故。必定不要见众生为可度耶。释中以若见众生可度。则四相一时俱作。即非菩萨。今经无徴词。直言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即不颠倒心也。弥勒偈。颂彼经义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此四心之所由名也。又彼经云涅槃。此经名圆觉者。准前文殊章云。有大陀罗尼。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是知圆觉即是一心。菩提涅槃。皆随缘异称耳。如是发心。不堕邪见者。显示我人等相。皆邪见故。总结应求开示。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准长行有五。偈颂为四亦略。乃约义略颂)四。一单颂正示求人。二合颂依法离病。三合颂修行解脱。四正颂开示发心。初。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至)心远二乘者。

既求正知见人。且又远于二乘。即当遵依。今不颂者。准长行可知也。

△二合颂依法离病。

法中除四病谓作任止灭。

法中句。颂依法离病。作止句。颂别示病相。不颂离病即正者。义中含故。

△三合颂修行解脱。

亲近无憍慢远离无瞋恨(至)戒根永清净。

亲近二句。乃略颂修行入圆中义。着能于知识边。无憍慢瞋恨之心。即是修行可以入圆也。亲近者。知识俯就机宜。学者易生憍慢。是障道缘。故以无戒。远离者。知识别应他缘。学者易生瞋恨。亦障道缘。故以无止。见种下五句。乃重颂长行中。解脱憎爱即除诸病。文不甚类。盖约义颂也。见种种境界者。谓见彼知识现逆现顺等。种种境界。心当生希有者。见顺不生过爱。见逆不生过憎。总以内心作希有想。难逢难遇。纵有恶行。还如佛之出世。盖生心如佛想耳。既如佛想。则顺行固不疑其犯非律仪。而逆行亦自知其戒根清净。如此而亲近知识。非自他憎爱。种现俱尽者。无能为也。合颂修行解脱竟。

△四正颂开示发心。

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至)证觉般涅槃。

一切众生。该尽空界。平等普度。即广大心也。究竟者。超过始本。证入圆满觉性。即第一心也。无彼我人者。是已达无取觉者。即不颠倒心。由于常心也。发此四心。即是正智正慧。依之修习。离于自他憎爱。便得超出邪见。正因既成。妙果堪陟。故云证觉般涅槃。谓证入圆觉。乃般涅槃。是知金刚般若。称为无余涅槃。今经称为究竟圆觉者。无足异焉。总结大科四问四答教修分竟。

△四一问一答示果分三。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三应求开示。初二。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殷。初二。一众中具仪。二谢前受益。初。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圆觉菩萨为主(示真实果法。非深证圆满觉性者。不能契故)余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余可知。

△二谢前受益。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至)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近受现前之请。遐被末世之机。故称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应现前机。广说净觉种种方便者。通指自信分以来。由解分。而至修分。如来重重开示。皆为广说修习。净圆觉中。种种方便。逆指即如除病离相。修观灭幻等。令末世众生者。遐被未来。不惟现会法众蒙益。将此法门。展转传于如来灭后。正法像法已过。末法之时。令彼末世众生。依此种种方便。渐次修习。于最上圆觉便可登陟。故曰有大增益。具仪谢前竟。

△二请后显殷二。一请后方便。二至三显殷。初。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至)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当机菩萨。自指现前大众。故云我等今者。耳提面命。亲从佛闻。故云已得开悟。谓开悟云何生信。云何发解。云何起修。非独指解分为开悟也。末世众生。生在佛后。未得亲奉金言。不知云何生信。云何发解。云何起修。故云未得悟者。既未得悟。或随分思察。或建场克期。皆可由于自便。设若逢于夏首。必当安居修习。然安居仪式。大小攸分。故以云何为问。谓或以大乘。或以小乘。求佛克定仪式。乃敢遵照修习。若不然者。恐误修无所用耳。圆觉清净。境界。五住不杂。二死不染。弥满清净。中不容他。故此圆觉中。三种净观者。谓前说修习圆觉。用三种净观。皆约已悟者说。如彼文云。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等是也。今约末世未悟。但不知奢摩他中。以何为首。三摩提中。以何为首。禅那中。以何为首。故并问也。惟愿大悲者。求佛哀愍。为诸大众者。近益现在。及末世众生者。遐益后来。施大饶益者。令其随顺修习。进证大圆觉果故。请后方便竟。

△二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准前可知。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当场一问。现会与末法两利。故重言善哉而赞美之。进示果头之法。非具足圆觉者。不能设问。故曰汝等乃能。显降斯则不能也。如是方便者。略明有二。一通相方便。谓修习圆觉之通方便。二别相方便。谓三种净观之别方便。观佛答处自知。得别方便。则三观可成。得通方便。则圆觉可证。是为菩萨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既师缘与资合。故教以谛听许以当说。谓时下即当说也。师与资合竟。

△二资与师合。

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奉教欢喜者。奉诫许之教。喜不枉问故。及众默听者。希闻二方便。得大饶益故。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三。一开示通相方便。二开示别相方便。三开示钝根修证。初四。一随分思察方便。二克期修习方便。三结夏安居方便。四入期示无误取。初。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至)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善男子者。呼当机令着意。勿虚听也。一切众生者。不论有佛时。无佛时。但有具大乘性者。皆总该之。若佛住世。总指有佛时也。若佛灭后。总指无佛时也。又无佛之时。法运有三。一正法时。谓去佛不远。法未邻邪。有教。有理。有行。有果。二像法时。谓去佛渐远。像教仅存。有教。有理。有行。证果者几希矣。三末法时。去佛遥远。空腾似量。教理虽有。行界两亡。今上云若佛灭后。兼正像而总言之。下云若法末时。乃别指空腾似量时也。必别指者。以此时教理虽有。行果两希。尤在可愍故。有诸众生者。有佛时多有。以耳提面命。发菩提心者多故。无佛时在正法亦多有。以法未邻邪。发菩提心者亦多。像法时则不多。以像教仅存。发菩提心者少故。至末法时。空腾似量。发菩提心者间有。有则名为具大乘性。既具大乘种性。必能信佛所证圆觉。良以大圆觉心。惟佛独证。故称秘密。以余众不能知故。虽余众不知。设有具大乘种性者。亦能信佛必证。并信我若成佛时。亦必证。因而发心修习。故称欲修行者。伽蓝。略梵语。具云僧伽蓝摩。此云和合众园。谓方来僧众。和合共住。清净园林。德腊俱尊者。可以主之。故云在也。四事务令无阙。徒众方能安处。如是则未免夤缘。故云有缘事故。不能一向修习。故云随分思察。谓随其所应修之分际。分分思察。先令妄尽远净觉。次令随顺还圆觉。如我前与普眼菩萨。已经逐一而说。随分思察方便竟。

△二克期修习方便。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至)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初道场克期。既不主持伽蓝。亦不匡徒领众。故曰无有他事因缘。以上科主持伽蓝。匡徒领众。皆为利他分中事故。利他事繁。不能一向修习。故惟令随分思察。今既无有利他事中因缘。唯以自利为重。故令即建道场。道场者。修道之场。而云建者。或方。或圆。或大。或小。周围标定分际。如法诵咒结场。务令与外人外事不相涉故。当立期限者。克期奋勇。道易成故。若立长期。百二十日者。约上根。一期之内。誓期必证。谅其期。得四个月也。中期百日者。约中根。恐过长则力倦。无若合中。促其期于两旬日也。下期八十日者。约下根。一期不成。还容再修。于彼中期。减两旬日。则已是也。然如来既定三期。非无所为。盖以人根不齐。务令下根者种。中根者熟。上根者脱。设不然者。则上根自能远图。中根或可勉就。至于下根。鲜有不望岩者矣。安置净居者。于道场内。安置净修之居。如结戒场。大界为不失衣界。内又结小界。为作法办事处也。

○若佛下。礼佛求忏。若佛现在者。如来住世时也。如来住世。道场不能往礼。惟当正念思惟。谓思惟佛之法身。遍一切处。随所礼处。即是佛故。若佛灭后。如来去世时也。如来去世礼佛应须设像。设像不过木雕泥塑。惟在心存是佛。目睹想佛。生正忆念者。谓忆念法身常住。本无有灭。即此木雕泥塑。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华者。幡华于前。中为幔而结构之。华悬于空。类天散而飘鼓之。如今之设坛礼忏。务期尽美尽善。极力竭诚。即真供养。谨运一心。经三七日。稽首十方佛名。求哀忏悔。忏谓忏除前𠎝。悔谓悔不更造。身心既净。道果堪成。如涤净器。以备成贮甘露法味。

○遇善下。获效径修。遇善境界者。或礼应光华。或梦验佳祥。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自然获得心意轻安。谓既不昏沉。亦无掉举也。然虽如是。亦不过三七日。以感应道交。理方定故。一向者。蓦直去。绝拟议。永不退故。摄念者。摄妄念。成正观。契圆觉故。克期修习方便竟。

△三结夏安居方便三。一标大异小。二对佛陈词。三逾期随往。初。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至)心离声闻不假徒众。

大疏云。然建道场。或在伽蓝。或于余处。期限未满。夏首已临(若)入众安居。则乖誓约(若)自终限期。又犯毗尼。道场中人。由此疑惑。如来远念故为辩明。(设)为俗乖律。则非(今)因大废小无失。故决定毗尼经说。持声闻戒。是破菩萨戒。持菩萨戒。是破声闻戒。言当为者。既经夏首。不便出入游化。大小两乘。皆当作安居法也。清净有二。一心性清净。约菩萨说。二境界清净。约声闻说。止住即是安居。然既知克期修习。求证圆觉。纵安居亦当作心性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者。不必将心又入声闻境界。清净场故。又声闻安居。必先集众问和。且安居亦必白僧。须假徒众。令既不入彼众故。不假也。标大异小竟。

△二对佛陈词。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至)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初届期白佛踞修。至安居日者。遵佛制。顺此方四月十五。为前安居日。大小两乘。皆至此日安居。即于佛前者。显是大乘。以小乘作僧事办。白僧即是。今云佛前者。以大乘作佛事办。应白佛故。作如是言者。谓对佛作念。如是如是而说。非出声唱言也。我者。显自陈言。非关他故。比丘。及尼。是出家二众。优婆塞。夷。是在家二众。按小乘安居。唯许出家二众。今是大乘。且是约心性安居。非关方处。通在家亦无伤。故即约克期同修之四众。而总言之。踞菩萨乘者。谓依踞菩萨大乘之法。修习真如寂灭行故。盖寂灭者。依真如而立名。谓真即无妄。离言说相名寂。如即不变。离心缘相名灭。称此理而修因。名之为行也。

○同入下。正陈菩萨安居。同入清净。实相住持者。行行契真。名为同入。清净实相者。在本经名为净觉。约起信即是心真如门。清净者。一念不生。实相者。守其自性。即此一念不生。守其自性。便是住持。如道场之安置净居。类戒场之内结小界。虽理事有异。而分限颇相似故。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者。大圆觉性。在本经首称大陀罗尼。依华严即是一真法界。为我伽蓝者。陀罗尼。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一真法界。该真如门。合生灭门。修因证果。总在里许。有伽蓝义。如克期之建立道场。类戒场之不失衣界。其分限亦颇相似。身心安居者。最初元以真如不守自性。变起藏识心海。其次又以境界风动。转生前七识浪。从此前五识趣逐外尘。第六识内。缘影事。因而带累五蕴身心。不能安居。今既同入清净实相住持。前五识既不趣逐外尘。第六识亦不内缘影事。累不及蕴。故得身心安居。至于第七末那。向以六识为用。内缘八识为体。今既身心不动。则六识不行分别。是第七无用。外无所缘矣。外无所缘。自不计八识为我。而内亦无所缘矣。内外无缘。则第七末那。居然平等性智。而藏识心海。仍归真如。起信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即是涅槃自性。谓涅而不生。槃而不灭故。不生则不系于有。不灭则不属于空。故云无系属故。据此则是同安居于圆觉普照。寂灭无二性中。无系属于方隅界限故。如上所说。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者。意在于此。

○我今下。敬请不例余众。声闻安居期限亦属佛制。不敢违故。蒙允则虽违无遇也。不依声闻者。称性安居。与彼不同故。当与十方等。谓佛及菩萨。皆住清净实相。以圆觉为伽蓝自亦与之同故。三月安居者。定以三月为期。不类声闻。前后两安居故。所以不拘小节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者。恐彼不能随大。并小亦失故。对佛陈词竟。

△三逾期随往。

善男子是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然大乘既以清净实相为住持。以大圆觉性为伽蓝。即是安居。何必夏首。盖为惜事表法。示现夏首安居。亦为令彼本无大志。邈示夏首安居者。知所耻焉。过三期日。随往无碍者。大疏云。道场三期日满。小乘夏限未终。以本非小乘安居故。不妨随往无碍。结夏安居方便竟。

△四入期示无误取。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至)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末世修行。邪正难分。求菩萨道。最宜慎重。况夫既入三期。未免尺水丈波。若是彼从佛所闻一切境界。如奢摩三摩禅那。渐修。顿修。圆修。乃至二十五轮观等。取之而修。终有巨益。若非彼从佛所闻一切境界。如事水。事火。事天。奉时。奉方。奉尘。乃至二十五冥谛等。取之而修。必招奇损。故以终不可取而示戒之。开示通相方便竟。

△二开示别相方便四。一修习奢摩方便。二修学三摩方便。三修学禅那方便。四遍修即名佛出初。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至)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初示方便。言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修奢摩他。如前已闻命矣。若末世未悟众生。欲修奢摩他者。最初从何下手。故教以先取至静。谓先当忆想一切所有诸法。皆如幻如化。不生取着。不造业。不受报。则至静矣。如此虽能了于生死。仍复取着涅槃。若知涅槃亦如幻化。则是静极。如是则圆觉妙心。脱体毕露。故曰便觉。如前普眼章云。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等是也。

○如是下。明修习。言静极非可遽至。修习必由渐来。故先言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谓先从一身静也。如前普眼章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乃至云。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以是而观。即知此身毕竟无体。是为一身静故。如一身既尔。一切身亦然。情世界既尔。器世界亦然。不及细陈。但超略言之。故云至一世界。觉亦如是。如依镜生垢。去得一分垢。即能显得一分光故。

○善男下。显利益。若觉遍满句。牒上觉遍一界。然觉性灵明。有境必照。故于一界众生。凡有起一念处。皆能了知。如觉遍一界既尔。觉遍百千世界亦然。然此于六通之中。似属他心。若复能于百千世界众生。有念皆知。又非声闻他心之所能及。他心既尔。通通皆然。佛知佛见。不外是矣。亦如垢尽镜明。凡有临于镜光者。无不照焉。如普眼章云。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等文。乃极力发挥此旨。此若不明。当细阅彼文自知。

○非彼下戒误取。准前可知。修学奢摩方便竟。

△二修学三摩方便。

善男子若诸众生(至)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初示方便。若诸众生。指末世未悟者说。末世未悟。欲修三摩提者。最初从何下手。故教以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以为如来为菩萨者。无非修因证果而得。如是则为我之师。我之友矣。

○依种下。明依修。谓既忆想已。为欲师之友之。即便依彼所说种种法门。渐次修行。设遇心若驰散。即当精勤辛苦修诸三昧。定慧均等。方成妙悟。

○广发下。冀当益。恐现前不悟。更冀将来。故教以广发大愿。如弥勒章云。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等。是也。自熏成种者。谓广发此愿。自能渐次熏习。以成悟证种子。纳于八识田中。才出头来。一闻千悟者。固有之矣。

○非彼下。戒误取。亦准前可知。修学三摩方便竟。

△三修习禅那方便。

善男子若诸众生(至)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初示方便。若诸众生。仍指末世未悟言。末世未悟众生。欲修禅那者。最初从何下手。故教以先取数门。谓数息观也。盖以修奢摩时。先取至静。偏于静则堕声闻缘觉。修三摩时。先取忆想。偏于想则近凡夫外道。今则摄想念于一息。超出凡外。化至静于计数。不落闻缘。威德章禅那成时。超出碍无碍境。此数门乃其渐耳。

○心中下。明修习。了知者。了了分明。知彼一出一入之间。有生念。住念。灭念之不紊故。念才起为生。念既起为住。念将尽为异。念既尽为灭。今不言异者。以是将灭。以灭念摄故。所以诸经论中。有言三相。有言四相者。无足异也。分剂头数者。生有生的分剂。住有住的分剂。灭有灭的分剂。一数至十数。从头数之。务使了了分明。其所以摄散入寂。化寂不住之方便。再无有过于此者。又此上乃约初心修习。静坐时数息言之。如是下。又约久修工纯。四仪不废。故曰周遍四仪等也。分别念数者。谓分析辩别。一出一入之间。有生念。住念。灭念。又合此分剂为一息。如是一息一息。从头数之十数。无不了知。其所以摄散入寂。化寂不住之工。较前益绵密矣。

○渐次下。显利益。然摄散入寂。不被事碍。化寂不住。不被理碍。如是渐次增进绝待灵心欲发。由彼潜兴密运之力。不唯知息知念。知数。竟至无所不知。有法皆了。先且举一最难知者为例。故云乃知百千等。佛意以百千世界最远难知。一滴一滴之雨。最繁难知。此且得知。其余近者。减者。不待言矣。犹如目睹句。喻明所知了了。如观掌果。非依俙见也。

○非彼下。戒误取。仍准前知。修学禅那方便竟。

△四遍修即名佛出。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至)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是名句。总结上三。言未悟之人。先依此修。故云初首方便。若诸众生者。约末世未悟者言。三种所修法。约如上所列而说。遍修者。一法不遗。精进者。以悟为期。悟后之修。任运流入果海。悬记佛出。非漫说耳。开示别相方便竟。

△三开示钝根修证。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至)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若如来灭后。末法之世。其利根修证。不待言矣。设有根性迟钝众生。以既悟觉心。欲求佛道。屡修屡废。不得成就。盖由昔业所障。应当勤求忏悔。事忏。则严设华坛。礼佛诵经持咒。理忏。则晏坐静室。观察罪性叵得。遇善境界。得心轻安。然后一向摄念常起二种希望。一者希望断憎爱惑。二者希望求胜上心。断憎爱惑者。憎谓于违情境。起憎恶心。亦即根本烦恼中瞋。以憎则必瞋故。爱谓于顺情境。生爱染心。亦即根本烦恼中贪。以爱则必贪故。嫉妒谄曲。皆小随烦恼。以是根本烦恼等流之性。故名为随。虽名为随。乃各别而起。故名为小。嫉谓徇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故名嫉妒。瞋一分摄。谄谓罔冒于他。矫设异仪。险曲为性。故名谄曲。贪痴各一分摄。又此与憎爱。通名为惑。盖惑者不明。不明即痴。如憎之不已。而继之以嫉妒。爱之不已。而继之以谄曲。其痴为何如哉。所以根本烦恼中。但言憎爱。不显痴义者。以痴固有之。无容更显耳。求胜上心者。求即是发。以为求必发故。胜上心。即无上菩提心也。菩提心超出权小。名为胜心。一切心无能加于其上。名为上心。三种净观。乃指从前所说。承悟所修三观。此以钝根。恐其不能兼修。故且教随学一事。谓随其本意。于三观中。且学一观之事。以事专于一。则易成故。设于此观不得。或因宿习不对。故又教其复习彼观。如是而递互修习。总教以心不放舍。渐次磨炼。必求证入。果到时至机熟。自应推门落臼。如世尊雪岭六年。成道必待腊月八日。即其证焉。总结应求开示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准长行分三)一颂通相方便。二颂别相方便。三颂钝根修证。初(准长行分四。一随分思察方便二克期修习方便。三夏首安居方便。四入期示无误取。今不颂一三)分二。一颂克期修习方便。(即长行第二)二颂入期示无误取。(即长行第四)初(亦惟约义略颂)。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至)然后正思惟。

偈颂所说。不出长行。恐不着意。故教以当知。假当机儆余众也。虽通说一切众生。而大悲深怀末世。以彼去佛遥远。正道难行故。欲求无上道。即已发阿耨菩提心者。当先结三期者。人根不齐。对三根结上中下期。使其有所希望心故。忏悔无始业者。礼佛求忏悔先业。而荡心器。以备承受甘露法故。经于三七日者。先业已忏。心器已净。趣求佛道。志方定故。然后正思惟者。离于妄想。修正观。契正觉也。

△二颂入期示无误取。

非彼所闻境毕竟不可取。

长行云。终不可取。此云毕竟不可取。皆深戒之词也颂通相方便竟。

△二颂别相方便。(长行分四前三即是三观。偈但标其名义。合而为一乃分二)一合颂三观名下带义。二结颂遍修即名佛出。初。

奢摩他至静三摩正忆持禅那明数门。

奢摩下带至静二字。三摩下带正忆持三字。禅那下带明数门三字。皆略示初首方便之义。

△二结颂遍修即名佛出。

是名三静观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

首句总结上三。长行中初首方便四字。此不颂者。以三名下。已各带示。上相离未远。不颂即知故。精勤修习。悟本觉而成始觉。是即名为佛出世也。颂别相方便竟。

△三颂钝根修证。

钝根未成者常当勤心忏(至)佛境便现前。

初首方便。以悟为期。悟后之修。利根者。自能成就。设有钝根。不能成就者。定由宿业所障。故当勤心忏悔。无始罪障。果得诸障消灭。自然佛境现前。见光见华。验知清净。不作圣心。从此进修。如风帆扬于顺水。再无不成者矣。总结以上正宗分竟。

△三流通分(正宗既陈。现有众已蒙深益。世尊云殁。未来机。不获亲领。接续慧命。要愚四依。阐扬法门。还冀五德。然传讲虽凭慧力。而护持要假威神。贤善首一一请问调御师疑款教酬。大教流通。自应。百千万世。而无滞无壅矣)分四。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三应问教酬。四总结流通。初二。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殷。初二。一众中具仪。二谢前受益。初。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贤善首为主。(能宏人天小乘曰贤。能宏始终大乘曰善。能宏圆顿一乘曰首。请问流通。端赖斯人)余众皆伴。故云大众中。三业䖍诚。俱照文殊章释。

△二谢前受益。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至)开悟如是不思议事。

信解行证。极力开示。现会末世。普令受益故。称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者。约教则广说无蕴。约机则广被无遗。称大悲称世尊。正为此也。开悟上。文稍不足。若加普令二字。照应广为二字。义则足矣。如是不思议事。通指正宗十章。谓如是如是生信。如是如是发解。如是如是起行。如是如是证果。一一皆能开晓。一一皆能悟彻。其受益诚为不可思议事也。具仪谢前竟。

△二请后显殷二。一请名持护。二至三显殷。初。

此大乘教名字何等(至)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此大乘教。指上正宗所说。已知其为文义。是大乘教法。若为随顺时机。取益当来。应立名字。敢问此经名字。当称何等。必求佛说者。以因名思义。乃可奉命传持。佛若不说。我等云何奉持。此请经名奉持。为第一问也。奉持此法。度生令信。全凭开导经功。佛若不说。我等云何开导。敢问依经修习。能得何等功德。此请修习功德。为第二问也。依经修习。魔心生妒。尺水丈波。要假护持。敢问世尊。以云何力。使我护持经人。此请拥护持人。为第三问也。又持经得护。修习则魔事不生。流布无功。化他则逢难便退。敢问世尊。流布此经。功成至何地位。此请流布何证。为第四问也。请名护持竟。

△二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释义准前。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既为现前菩萨。又为末世众生。益有两关。故重言善哉而赞美之。会众意同。共推贤善首出问。主伴之心。惟佛能知。故以汝等称之。乃能者。显余众未必能问。如何后所说。修习所得之功。流布所至之地。令恶魔。及外道。无能恼乱。皆系经教功德。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等。皆系经之名字。若非深证圆觉。自他两利。假经教之力用。纵有问。亦未必能如是之详且备也。为诸菩萨者。正为现在。及末世众者。兼为后来。如上所释。益有两关者。以此经教功德名字。上释乃能处。业已略叙。至下释佛答再指诫以谛听。许以为说者。正显师与资合。设不合。则不诫。亦不许也。师与资合竟。

△二资与师合。

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贤善首菩萨是请主故。所以奉教欢喜。及诸大众者。发请意同。所以默然而听。此亦意显资与师合。设不合。则不喜。亦不听也。师资缘合竟。

△三应问教酬(准前贤善首请问有四。一请名奉持问。二修习功德问。三拥护持人问。四流布至地问。今答中。四义俱有。但与前次第不同。又四答中。正答之外。间有□添之文。随四答前后)今亦四一答请名奉持问。二答流布至地问。三答修习功德问。四答拥护持人问。初二。一起乐生信。二依问正答。初。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至)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初为起欣乐。法华云。诸佛世尊。出现于世。唯为一事。若不说此者。出世无所为故。是知此经。乃诸佛共说。而言百千万亿恒沙者。亦无数之数。实无佛不说也。守之者。非时不说。必时至乃说。护之者。非机不传。必机熟乃传。是知三世如来。守此护此。务令此法常住。无有坏灭。法华弥陀等经。咸称诸佛护念者。亦斯意耳。必言此者。为令现会菩萨。于是经起欣乐心故。

○十方下。为生信重。本经云。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然既称教授菩萨。则应为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又既称大陀罗尼。则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是知得证圆觉。便能明了一切法义。故为十二部经清净眼目。必言此者。为令末世众生。于是经生信重心故。起乐生信竟。

△二依问正答。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至)汝当奉持。

初正答经名。经有五名。题惟取二。初中又减去三字。总释名题中业经详释。余三名亦略叙其义。此则似无容更赘。然经中义既无尽。而名又何妨。再释。第一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是法义总别为名。谓圆觉是法。大方广是义。此法能总一切法。此义能持无量义。故又以陀罗尼称之。以梵语陀罗尼。此翻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故。是则上五字是别。下三字是总。名题中取别遗总。故第一。名惟存五字。第二名修多罗了义。是境智相对为名。上称此经。为十二部经清净眼目。十二部则十二分也。今称为经者。以分虽各有别名。凡属佛说者。皆可以经名之。是知修多罗三字。即通指十二部经。其间所诠法义。如顿渐偏圆等。皆为所照之境。了义二字。即是圆觉妙慧。于彼十二部经。顿渐偏圆等义。一一皆悉能了。即为能照之智。境智相对。故以修多罗了义名之。第三名秘密王三昧。是定动无碍为名。三昧者。即普贤章所谓如幻三昧是也。静观诸法。皆如幻化。于诸法中。一念不生。即成三昧。名之为定。既知幻已。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得大自在。喻之为王。名之为动。然此动非离定而有。乃即定而动。此定非离动而有。乃即动而定。或有众生但见定而不见动。则动成秘密。或有众生。但见动而不见定。则定成秘密。其实无碍。故以秘密王三昧名之。第四名如来决定境界。是真如不变为名。如来者。能证圆觉人也。能证圆觉。直以圆觉度生。而生多迷闷。因以真如门而接济之。如文殊章中所释。灭妄还净觉是也。决定境界即是真如。本经名为净觉。以不变故。称为决定。灭妄显故。称为境界。若依此而随顺修习。即还圆觉。一经能事。不出乎此。故为名也。第五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是藏性随缘为名。上名约顿教一乘人立。言顿教一乘人。虽背圆觉。迷途未远。但以真如门接。略加随顺。便至圆觉。此名约终教等大乘人立。言终教等大乘根性。背圆觉迷途渐远。若但以真如门接。恐其间不无点额。乃又以生灭门而曲成之。如来藏即是真如。因其中具足佛性。又能依此出生诸佛。故易为如来藏。名自性差别者。自性随缘。而成生灭门也。生灭门中。则有多种差别。谓倏以无明不觉。便生三细。境界为缘。复长六粗。所谓迷途渐远是也。迷途渐远。以此门而曲成之者。令知从真既可起妄。返妄便即归真。就路还家。更无烦希奇仰异。况夫归真近圆。其进证又何难哉。如本经弥勒章之五性差别。净慧章之五种随顺。皆约生灭门中。曲成圆觉之义。以斯立名。良有以焉。

○最后一句。兼答奉持。准前贤善首请云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今世尊既云五种名字。末复教以汝当奉持。奉谓奉以自修。持谓持以教人。自他两利。皆须因名思义。故教以汝当。谓应当因名思义。而奉持之。则自他两利。其庶几乎。答请名奉持问竟。

△二答流布至地问。(问在第四答在第二又答前有加添之文应分二)一至地之由。二依问正答。初。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唯显如来境界者。谓如来自无始发心已来。如何生信。如何发解。如何起行。如何证果。如何从因至果。一切所有境界。皆于此经显示。言唯显者。不涉余乘。况夫异学。益知其无与于此经矣。或问。如来境界。不可思议。经唯二卷。岂能尽收。故世尊又以唯佛如来。能尽宣说示之。如文殊章。初说本起因地。圆觉章。终说遍修遍证。纵是钝根。还许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况夫中间。说五性差别。说五种随顺。说次第三观。说二十五轮。说四相之迷识迷智。教以并销。说四病之任灭作止。令其勿留。其说可谓详且尽矣。夫何遗焉。至地之由竟。

△二依问正答。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至)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者。先叙能流布人。依此修行者。正叙所流布教。前问流布此教。惟显利他。此答依此修行。兼显两利。盖未有自不利。而能利他者。故此兼显。正见其自能受持。又能以兹流布。不便双称。故浑言修行。渐次增进者。生信发解。起行。至于佛地者。即是证果。设问如何依此修行。便能尔耶。以此经惟显如来境界。依之修行。自应至于佛地。所以将欲答问。先出至地之由者以此。答流布至地问竟。

△三答修习功德问(问在第二。答在第三。又答后有加添之文。亦分为二)一依问正答。二较量功德。初二。一法说二喻显。初。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至)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是经借言显理。明理忘言。不立文字。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名顿教。大乘者。不接小机。谓声闻辟支所不及故。又此不惟是大乘。且是一乘。谓是经唯显一佛乘故。今名为大者。非对小言大之大。乃超出一切。名之为大。如法华门外三车。牛对羊鹿。即名为大。若比大白牛车。则非真大。今是大白牛车。乃真大也。顿机众生者。积劫因成。未及果证。今生才出头来。一闻千悟。顺行如善财。逆行如鸯崛。皆为顿教之机。从此开悟者。一闻此经。顿开心地。悟证圆觉。所谓必至佛地者。即其大也。然此乃约机教相对。成就开悟。固如是之深且疾耳。要知顿即近圆。随顺而可至圆教故。亦摄渐修一切群品。如始终二教菩萨。小教声闻缘觉。及彼世间六道众生。但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故能并摄。如弥勒章云。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若闻此而不生憎嫉。不造众业。则三途亦可成佛。又云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若闻此而既舍恶业。复超善业。则欲界天人。亦可成佛。又云。知爱可厌。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若闻此而既舍诸爱。亦不乐舍。罔滋爱本。则上二界亦可成佛。又云。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若闻此而离本贪欲。不发无明。则五性差别皆可成佛。是知此经所谓亦摄渐修群品者。以此经总摄一切渐修诸法门故。法说竟。

△二喻显。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至)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譬如大海。不唯容纳百川。然亦不让小流。此盖以大海。必纳百川。不纳则不能成其大故。喻顿教必通圆教。统摄一切诸大乘法。不摄则不能显其顿故。然既通于圆。则不惟统摄诸大乘法。乃至小乘人天等法。亦皆普摄。故喻中以不让小流喻之。让犹辞也。谓辞之而不容入故。海必不尔。顿教通圆亦然。此且喻教。下乃喻机。然大海既容纳百川。必能潜流四天下地。而四天下中。以任凿井疏河。灌园溉地。所有王臣人民。象马牛羊等。一一皆取之不尽。用之无竭。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法中谓顿教兼圆。既能统摄诸大乘法。必能潜利四位(住行向地)因心。而四位因心中。以任生智流辩。谈妙说玄。所有应被之机。一一皆随心应量。取足无穷。乃至六道众生。及彼一切天魔外道等。但有闻法。佛种以纳识田。时至机熟。佛果自尔圆成。试观本经喻文。其间少有不足。如喻教中。但言不让小流。不言大流。喻机中但言乃至蚊虻。不言超略何等。本疏先以私意补足。然后以法贴合。不敢言妥。尚冀高明者教之。依问正答竟。

△二校量功德(两番校量。益显修习功德之不虚矣。分二)一施宝校量。二施法校量。初。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至)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积聚也。直解云。世宝盈刹。但资有漏。至理一言。转凡成圣。故功倍天渊。施宝校量竟。

△二施法校量。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至)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直解云。小异虽多。终无实证。此经半偈。成佛正因。故难为比量。答修习功德问竟。

△四答拥护持人问。(问在第三。答在第四。前后俱有加添之文。应分为三)一显当护因。二正答当护。三奉教护持。初。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至)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初反显当护。闻经名。非闻经义。信不惑。非是受持。此人即非少福少慧。便当护持。

○如是下。正明当护。如是必从一佛二佛。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积善积福。闻经资慧。既福多慧多。益当护持。言此以见。向下之依教修习者。定当护。勿复疑矣。显当护因竟。

△二正答当护。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至)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先称汝。附称善男子者。显是面嘱当机。令其着意。非漫答也。准前当机请云。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是直欲自领其事。故世尊应其请而答之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佛意以但闻经名。信心不惑。尚是久供多佛。多福多慧。况复末世得闻是经依经修行。自他两利者。又非前人之可比拟。故直解云。修习此法者。乃慧命所系。若恶魔恼乱生退。则慧命断绝。故当护持也。直解不言外道者。以外道即魔侣故。恼其身心者。谓恼害其身。恼乱其心故。退屈者。谓退失本念。屈志从他也。正答当护竟。

△三奉教护持(当机奉教护持。事属一定。避繁不复更列。今约余众分三)一金刚护持。二诸天护持。三鬼众护持。初。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至)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初统属具仪。谓金刚众。统其眷属。具仪之义可知。通称金刚者。依手中所持之杵彰名。其威力全在杵故。火首金刚者。直解云。谓头有火𦦨。即楞严所云。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乃菩萨示现者也。摧碎金刚者。以所持之杵。能摧碎一切天魔外道等故。尼蓝婆金刚者。圭峰。憨山。皆云未详翻译。八万金刚。皆其同类。并其眷属。乃所统徒众耳。

○世尊下。护人及处。有能持此者。此字即指本经。显有则必护。不空言耳。决定大乘。不指经说。乃指能持之人。以是决定求大乘人故。如护目者。显护之最严。即一尘一沙。亦不使有犯故。乃至道场等。如前建立道场。即是克期修行处故。自领徒众者。周界旋护。晨夕守护者。昼夜长巡。如是则魔外不敢有犯。自应无有退转。

○其家下。兼护其家。其家乃私居也。永无灾障等。显人眷平安。财宝丰足等。显家道昌隆。非金刚守护者。莫由至此。金刚护持竟。

△二诸天护持。

尔时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至)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初天众具仪。直解云。大梵天王。乃初禅王。为娑婆世界主。佛佛出世。此王为请主。二十八天。总指三界诸天。谓六欲天。十八禅天。四空天也。须弥山王。特举帝释。乃忉利主。护国天王。乃四王天。为守护国界之主。私云。大梵天王下。已总标二十八天。乃又特举帝释。及四王者。以其有统众之威。能护持故。

○世尊下。许护令安。安而且隐。自应心不退转。诸天护持竟。

△三鬼众护持。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至)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初鬼众具仪。直解云。吉槃茶。亦云鸠槃茶。此云可畏鬼。食人精气。其疾如风。变化无端。住于林野。管诸鬼众。故号为王。不属人天。单居鬼趣。座起礼绕而白。具仪表诚可知。

○世尊下。许护持人。朝夕侍卫。魔外不能相犯。故不退屈。

○其人下。指界相要。直解云。一由旬四十里。言守护方隅。可四十里内。无灾害也。(问。此经乃佛住大光明藏。为文珠等一类大菩萨说。列众尚无二乘。为其绝分。云何乃有诸天鬼神。发显守护耶。答。大光明藏。即法性土。理应自他平等。说听皆无。但经家叙云。于不二境。现诸净土。据此则不惟现于受用。而净化亦该。如华严积行菩萨。曝腮鳞于龙门。上德声闻杜视听于嘉会。而世王妙严品。诸世间主。各证毗卢一德。岂是绝无。要知如来境界。不可思议。况此经直通乎圆。岂可以有思惟心。而妄兴难问)应问教酬竟。

△四总结流通。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至)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本无说。何尝有己。今约一期事毕。名为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即文殊普贤等。当机之众。及其诸眷属也。天该天部。龙该龙部。鬼该药叉。神该俗乐法乐。余难备举。故总以八部。及眷属该之。此皆寻常随逐佛会。卫法护教之者。及诸天王等。别指上来许护当经之众。金刚神。吉槃茶。总以等字该之。一切大众。总结菩萨。乃至梵王等也。闻而思。思而修。终获巨益。故云皆大欢喜。信谓信忍佛语。受谓受领佛意。奉行者。钦奉佛敕。展转传行。所谓流通者。正在是耳。

为谢世缘寻佛意  随文析义解兹经

回施随喜见闻人  同证如来无上觉

圆觉经析义疏卷第四(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