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精解评林卷之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太史漪园 焦竑 弱侯父 纂

太史如冈 陈懿典 孟常父 校

(晁文元曰。圆觉之首。佛为十二大士。说如来本起因德。修之以三观圆觉。盖自诚而明者也)。

(如山曰。此觉有广大义。有方圆义。谓体大而用广。理方而义圆。方是正直。不偏不邪。圆是满足。无亏无缺。亦可大方是体。广圆是用。谓体大而方正不偏。用广而圆满无缺故。复以方连大。以圆连广。又上三字是别。圆字是揔。意明此觉具足三大之德故名[圆])。

裴休曰。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方者。就法得名。轨持为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广者。从用得名。广多广博为义。广多者。此圆觉性。本有过尘沙之妙用。潜兴密应。无有休息。无有穷尽。广博者。此无尽之用。一一同与觉性无有边际。无有分限。圆觉者。直指法体。若不克体标指。则不知向来说何法大。说何法广。圆者。满足周备。此外更无一法。觉者。虚明灵照。无诸分别念想。此觉非离凡局圣。非离境局心。心境凡圣本空。唯是灵觉。故言圆也。修多罗三字。总指诸经。了义二字。叹此一部。是诸经决了之义也。故下文云。是十二部经清净眼目。经之一字。正是此典。今随文便。均于广略总分为三。一信闻时主。二说处依真。三同体法众。今初信闻时主。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

(宗密曰。圣人说法。但为显如。唯如为是。故称如是。又真不违俗名如。俗顺于真为是。又如者当理之言。是者无非之称。又有无不二为如。如非有无为是。若唯就当经说者。凡圣因果。不异圆觉[名]唯此因果。方离过非为是)。

(宗密曰。诸佛有常光放光。若约常光。即是藏论云。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若约所放光及所起通。即神通光明之藏)。

如山曰。如是之法。我从佛闻。闻成就也。我即文殊及阿难海。五蕴假者。云何称我。我有四种。一凡夫遍计。二外道宗计。三诸圣随世假分宾主。四法身真我。今是后二。故无故也。闻谓耳根发识。虽因耳处。废别从总。故称我闻。非邪慢心而有所说。若无相宗。我既无我。闻亦无闻。从缘空故。不坏假名。即不闻闻耳。时成就也。一时者。即说听之时。心境泯。理智融。凡圣如。本始会。此诸二法皆一之时。婆伽婆。主成就也。涅槃云。能破烦恼。名婆伽婆。即当断德。以显法身。净土说经。法报不分。非应化矣。故佛德经云。是薄伽梵。最清净觉。极于法界。尽于虚空。穷未来际。若约诸经。多是佛字。孤山曰。藏即宝性法界藏。起信心真如。是诸佛众生之本源。神通光明之性体。尘沙德用并蕴其中。百千通光皆从斯起。故云藏也。亦名法性土。亦名常寂光土。息诸分别。智与理冥。名为入矣。

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如山曰。三昧正受。即论所云。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是也。华严亦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论云。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然圣证此境。直曰住持。凡不知同。但指觉)。

宗密曰。唐梵双彰也。安住藏中。不受诸受。名为正受。又三昧此云正思。谓在定时。于所缘境。审正思察故。二明与凡圣同体者。既入其源。即同其体故。本觉明如。始觉明来。始本不二。名曰如来。是则众生有本无始。是如不来。

如山曰。重重交光。照曜炳着。曰光严。安住永绝攀缘曰住。住持不失不坏曰持。是诸下。迷真起妄。妄见众生。妄体元空。全是本觉心地。妄不能染。故云清净故。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

(裴休曰。皆同一际。即圆觉本际也)。

如山曰。凡圣身心。取相似异。相皆虚妄。当体寂灭。寂灭故平等。

圆满十方。不二随顺。

(宗密曰。不二随顺。谓随顺不二也。西域语倒。译者回文不尽故也)。

如山曰。既与觉体无异。故随体圆满。周遍法界。生死涅槃为二。凡夫顺生死。二乘趣涅槃。今皆不住。故云随顺。又依报则净秽。不二。正报则生佛不二。克体则身心不二。通该则自他不二。与此相应。是随顺矣。

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裴休曰。土虽多□。不出其三。一法性。二受用。三变化。若开受用自他。即成四土。缘唯二种。谓净及秽。或性及相)。

宗密曰。佛无现土之念。如明镜无心。而现诸净土者。是无念而应缘。如明镜无心而现像。故肇公云。净土秽土。盖随众生之所宜。净者示之以宝玉。秽者示之以瓦砾。美恶自彼。于我无定。无定之土。乃名净土。随类普应。故云诸也。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辨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裴休曰。菩提此云觉。即所求佛果。萨埵此云有情。即所化众生。又此有了悟之觉。余缘虑之情。又是求菩提之有情也。摩诃大也。曰十万人。而仅叙诸菩萨者。为十万之标领)。

如山曰。皆入三昧者。由入定故。得住佛境也。当尔之时。凡圣体同。因果一相故。言法会者。法性之会。无我无人也。自下正宗分中。十一重问答。束之为二。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后十问答。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宗密曰。文殊师利。此云妙首。亦云妙吉祥。表信解之智故。亦云妙德。表证智故。文中说本起因地。究真真妄。以成正解。成就信根故)。

(宗密曰。求大乘者下。谓末法中。正解难得。其有或恣心五欲。或宗习异道。或执滞二乘者。置之言外。纵有发意。唯求大乘。若不闻此法门。亦堕邪见)。

如山曰。佛昔根本所起最初之心。圆照本体。元无烦恼。故曰本起清净。因德法行者。因行所依之心德也。大乘之体。是本始觉。今请于觉悟心中说发心。发清净心者。即前第二发菩提心也。此心一发之后。永无忘失。无忘故。魔惑不娆。故请宣一味决定真实。使求大乘者。闻此法门。不堕邪见。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

(智论释云。再言善哉者。善之至也。大乘了义。理合宣扬。针芥未投。且默斯要。既当嘉会。根熟咸臻。将演妙门。必资发问。今之所请。实谓起予。利乐寔多。再言叹善。离本心外。别有所求。见妄见真。并为邪见)。

(裴休曰。圆觉自性本无。为妄变异。即是真如。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又真者体非伪妄。如者性无改异。故曰真如)。

(宗密曰。流出。谓非别有法。从中流出于外。但依觉性。显示诸门。功德无有穷尽。应用无有疲厌。名为流出故)。

如山曰。世尊先赞后许。而复令谛听者。诚令审谛勿杂余缘。无以生灭心行听实相法也。无上法王。佛也。于法自在。更无有上。陀罗尼。此云总持。谓圆觉体中。有尘沙德用。从本已来。持之不失。门者。出入义也。圆觉者。正指法体也。从中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此云觉。涅槃此云寂灭。波罗此云彼岸。密具云密多。应云到彼岸也。教授菩萨。显上所流真如等法之业用也。菩萨是所教。真如等是能教。故谓真如是理。次二果。波罗蜜是因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牒其所问也。皆依。谓无佛不尔也。圆照即能照也。离于偏曲。清净觉相。即所照也。寂寥虚廓。了无情尘。亦可照体清净。是觉之相。但以初悟。能所未忘。故云相也。本觉既显。无明本无。毕竟不生。名为永断。尘沙诸佛以此为因。然欲明清净觉性。欲示圆顿妙门。不先推破无明。所作尽扶颠倒。故决真心本有。便推妄性元无。依此了悟分明。始得名为因德。故徴之曰云何无明。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

(如山曰。倒有所执。颠但荒狂。由颠故倒。如迷自故认他也)。

宗密曰。众生未曾悟。故心识狂乱。背觉合尘。如人乍至川原。或入荒落。忽然心惑。以东为西。既一方迷。余三俱转。故云易处。然正迷之时。方亦不转。忽然醒悟。还是旧方。

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

(斐休曰。迷身迷心。揔有四对。颠倒谓四大非我。认为我。法身真我而不认。是第一对。四大如幻本无而见有。法身真实本有而见无。是第二对。缘念生灭。认为真心。真心了然。而不自认。是第三对。缘念如珠中黑色。全空而执有。真心如珠中明相。实有而见无。是第四对)。

如山曰。四大从缘假和合有。无我无主。毕竟是空。离我我所。凡夫种种造业。长劫轮回。只由迷自法身。执此四大为我。六尘是境。识体是心。心对根尘。有缘虑相。虑相如影。举体全无。自心灵明。本非缘虑。今认缘虑谓是自心。念念随之。漂沉苦海。如珠明彻本非青黄。对青黄时即有影相。愚执其色谓是其珠。如迷自心认缘影也。譬如翳眼观空里。无华妄见华。捏目望月轮。月边别见月。空华幻月皆喻妄见。众生一念迷心翳目。而于圆明体上。妄见生灭身心。故曰空实无华。病者妄执。之言正对前妄认之语。若悟真如无相。但是一心。如空本无华。天唯一月。

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首楞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

(宗密曰。非惟惑此虚空。自此二句。若具法合。应云。非唯惑此真空自性。亦复迷彼身心生处)。

如山曰。虚空之性。清净无物。今执华生空处。即似空变成华。妄见空华。无生而生。无物成物。是迷惑虚空之性也。既执华从空生。即不知从翳而起。翳则实是华之生处。非谓真实之华。此乃但怪空里有华。不觉眼中有翳。外嫌身心苦恼。不知由畜迷情。妄执身心。则尘沙劫中。轮回不绝。地狱鬼畜八苦五衰。为害之深。故名无明。明则令人解脱。不生轮转。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如山曰。唯此无明。横从空起。今悟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老死灭也)。

(又云。了斯无体。诸行不生。不生故无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裴休曰。此无明名者。但是假名。内外求之。了不可得。推其际。元是妙明。故曰非实有体。既曰无体。道理难见。如睡时梦物。直见是有。寤欲求之。终不可得。

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所。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楞严经云。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此正是无生之理。若决定忍可于心。名无生法。华严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

宗密曰。空华若无灭处。即应还在。以何义故言空无也。盖见时本无生处。不见何寻灭处。前说生死由于无明。无明既无。何有生死。无明及与生死。本末一切俱无。众生于此无中。迷情横见生死。由是横见之故。故说名轮转生死也。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宗密曰[知]空华[即]即无轮转。还丹一粒。点铁成金。真理一言。点凡成圣)。

(斐休曰。若计有身心。是免轮𢌞之者。未免我执。亦无身心。则我我所亡。方为解脱。是即照五蕴空。度一切厄是□□□□□□)。

如山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依真而悟妄者也。既知万法如空华。岂更见有轮转。是无生死之法也。不唯无法。亦无生死之人。外遗世界。内脱身心。不计身。身同空虚。不计心。心同法界。然非由我作观行。方得身心空无。本性空寂。元来无故。故金刚三时经云。若此众生无生于化。不生无化。其化大焉。次展转拂迹。释成正因。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行简子曰。此节一则拂其觉妄之智。二又泯其拂心。三则遮其断灭。四则总结。其离过未。则释其成因。后文则徴拂所由。释归圆实)。

如山曰。彼知觉者。能觉身心性本无。亦如太虚都无所有。知能觉无者。即同空华。咎即无也。亦不可说无知觉性。特不起念分别空有耳。有无既不当情。斯即心言路绝。清净觉体从此显彰。但不背之合尘。即名随顺。亦非别有能顺。故罗什云。无心于合。合者合焉。随顺净觉。故言净觉随顺。如是执尽病除。然后兴心运行。则聚沙画地合掌低头。皆成佛道。如斯修习。可谓正因。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裴休曰。虚空性常不动二句。明诸法。此不皆是显一心也。论指一心。云如来藏故。楞伽亦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

(宗密曰。无起灭。无知见。非唯不可识识。抑亦不可智知。识智俱如。方为自体真实识知大智慧光明遍照)。

(宗密曰。法界性与如来藏。体同义别。别有其二。一者在有情数中。名如来藏。在非情数中。名法界性)。

如山曰。身心幻妄。可说全空。知觉称理。因何又拂。有无俱绝。约何修行。盖相因诸相。犹如虚空。本自不生。今无可灭。非谓拂之方全空也。又一切诸法常寂不动。不来不去。非已去。非未来。非现起。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无知见。盖见生死起者。即云执情。见生死灭者。即云知觉。今既无可起可灭。何有能执能知。情器交彻。心境不分。藏心如法界性。究境三际。始终常然。遍周虚空。众德具足。圆满遍十方。无边无际。良由如来藏性本自如斯。岂须减旧添新灭惑生智。是以三重泯绝。冥合觉心。将此为本修行。始得正名因地菩萨。下但结前文。更无别义。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宗密曰。普贤之义。略有三释。一约自体。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二约诸位。曲济无迂曰普。邻极亚圣曰贤。三约当位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表于理行。今此门中。依圆觉妙心。徴幻法而明正行裴休曰。如幻之文。法喻各开五法。喻中五者。如结一[中]幻作一马。一所依[中]二幻师术法。三所幻马。四马有即无。五痴执为马。法中五者。一真性。二心识。三依他起。四我法即空。五迷执我法。下诸幻喻。皆仿此知)。

(宗密曰。经文若诸幻性下。此问亦从前拂迹中来。金刚三昧经云。众生之心。性本空寂。空寂之心体无色相。云何修习。得本空心)。

如山曰。信解圆觉。即是当根。虽达天真。未明缘起。大士悲悯。接下垂方。反覆徴问。用心解行。如何契合。世尊下。知如幻者身心亦幻。解也。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行也。谓身心既如幻。能知亦是幻。将幻还除幻。幻幻何穷尽。若诸幻性下。谓若以幻故。一切皆空。能所总无。遣谁修习。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空本不修。多生生死苦。今空今不修。云何则脱苦。不了如幻境界者。未达缘起事相也。从来不达事。妄想不解脱。今还不了知。如何得解脱。故得请修习方便。谓初观一体。虽觉全真。后遇八风。纷然起妄。行如穷子。解似电光。何法修治。永除病本。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如山曰。世尊告普贤。大约有四。一标幻从以生。以为义本。二明幻尽觉满。次释前疑。三多离幻显觉。正示用心。四辨幻觉不俱。结酬其请)。

(宗密曰。妄托真起。说真为源。现且迷真。真本无玄。如二月托本月而起。依本月为起。二之依本月。实无二轮。即是二无其体。故经说种种生于觉心。不是心生种种。然诸经论俱说万法一心。三界唯识。宗途有异。学者罕知)。

宗密曰。三昧此云正受。由达身心如幻。则冥本觉真如。如镜受影。非受非拒故名正受。种种幻化。谓有漏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也。是诸有遍法。皆无自体。无自体故。必假所依。依圆觉心而生起也。依真起妄。犹如空中。毕竟实无起灭。但以眼翳。空中见华。既翳时。华依空现。故言从空而有。如圆觉妙性。毕竟无生。但以心迷。性中见妄。既迷时。妄依觉现。故言生于觉也。然眼翳则见华生于空中。翳差则见华灭于空中。华虽灭。而空常在。然华生时不生。灭时不灭。有翳有差。见生见灭。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此节众生下。言幻灭宽满。依幻下。合下节。令离幻显觉。正示用心。即答前请问修习之意也)。

(宗密曰。普贤之问。不疑合修不修。但于修中。疑用心违。姑一向但请。如何修行离幻。兼己自遮不修之失。故此段释疑了。又示用心。后段即会通方便渐次之语)。

如山曰。谓此幻心。由知了达。方得除灭。所了是幻。能了亦幻。能所双亡。即契圆觉。其犹波因水起。波灭水存。幻从觉生。幻灭觉满。依幻说觉。对缘而起。故亦是幻。若说有觉。对妄之觉。亦名为幻。不对妄者。本有之觉。则非虚幻。若起此心。起则如幻。若谓一觉俱无。即名真者。此意居然如幻。举迁而言。起心动念。言妄言真。无非幻也。若泯绝无号。分别不生。圆觉真心。自然显现。元无幻化。故言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裴休曰。无所离者。有其二意。一则冥于真觉。真觉则不可离。二则到真觉之中。自然无如上节[节]之幻可离。故荷泽云。妄起即觉。妄灭觉灭)。

如山曰。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者。离诸幻境也。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者。离离幻之心也。远离为幻亦复远离者。远离幻之离也。离远离幻亦复远离。远离离之离也。皆言远离者有二。一止一观。止离者。休心息意。永不追攀。如人遇熊不应共盈。观离者。虚空之法。体性皆空。如梦枷锁。寤则已离。梦中见梦。展转觉于前非。直到窹时。所见方实。故云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此下辨幻觉不俱。结酬其请)。

(裴休曰。喻中关于显觉。盖文略尔。若欲具之。应以地喻圆觉。木从地出。烧灭揔尽。唯有地存。心幻化生于圆觉。如心幻化遣尽。圆觉元来不动)。

宗密曰。如有一段干木。以一木燧。钻之火出。还将却烧二木。木火既尽。烟自然灭。既灭灰烬。任运飞散。不同二木形质为碍。木段喻所修幻妄。木燧喻能修幻智。烟喻离。灰喻遣。以幻修幻下。上三句。正合喻之现文。下一句。兼前密显真觉。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及能永离诸幻。

(前云。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故佛示用心竟。结答。不作方便。亦无渐次。如是乃能永离诸幻。会通问中之。文也)。

如山曰。知之是幻。已名为离。但得离幻。即元是觉。更无阶级。渐变为觉。如人梦见身疮。问医求药。寤来既知是梦。更欲作何方便。若待方便。修之渐离。即是实法。何名幻化。若执实有。还是妄计。何名修行。一切菩萨下。结成真离。亦是通用结前用心之文。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假说方便。

(宗密曰。谓之普眼者。由此法门。令观身心无体。根识尘境。世及出世。一身他身。一切清净遍满法界。普同诸佛。观行成就。顿见如此境界。是真普眼也。此含悲智。谓普见诸法清净。是大智普眼。普见众生成佛。是大悲普眼)。

(裴休曰。普令开悟。以开示约能化。悟入约所化故。约今经者。此后佛答全用。先所显示如来净圆觉心为本。以观人法二空。及灭影像。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乃至等同诸佛。即是普令开悟也)。

如山曰。普眼标请修行渐次者何。普贤所问幽深。如来称理而答。先欲消除心病。然后万行俱修。或有闻前说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亦无渐次。谓言知之即已。都不假修。普眼欲使教法圆足。请开起行之门。云何以下。皆别列也。思惟。观察真妄。即思慧也。住持。悟得妙境。安住其中。持之不失。即修慧也。普令开悟。此同法华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以开摄示。以悟摄入。世尊下。反明得闻佛说。方便思惟。即开悟也。言闻此三昧者。是前离幻法门也。假说方便。言假说者。以觉性本圆。妄法本寂。实无所修。但以初悟之人。迷习难为顿息。是以请于无修之中。假说修习方便也。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

(宗密曰。正念。注云无念。智论有云。有念是魔业。无念是法印。论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又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已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知无念是正念也)。

(或问。静室处众。岂不相违。宗密曰。此有二释。一根性不同故。或多昏沉。藉众䇿发。或多掉举。宜自息缘。非为一人而行二事。二定慧等学故。谓圆通观行。要止观相资。须依善友。或同见同。终日议论法门。无令用心差错。差之毫𨤲。失之千里。故净名云。不必是坐为宴坐也)。

如山曰。世尊之告普眼。先标指当机。曰净圆觉心。而又指前徴释离幻。以为起行之本。盖执法定实。即观行不成。故须摄前为方便也。正念者。无念也。正念与离幻。反覆相成。由离幻故正念。正念故离幻。何以故。外存有法。则内起缘念。内有缘念。则外见有法。由此双指。在诸行初。奢摩他此云止。止是定义。下文释云。至静为行。定有浅深。故标如来。简非粗浅邪小之定。若乱心持戒。不堪入此观门。故先定后戒。坚持禁戒者。一向绝缘。的不拟犯。名曰坚持。防禁根门。诫约身口。故名禁戒。安处徒众者。即同行同见人也。行业既同。且相雕琢。迭共商量。为长道缘。故须安处。宴坐静室。宴默也。坐为摄身。身住则心安。心闲则境寂。欲住身心。故须静室。恒作是念者。谓住坐卧一切时中。常如是观也。

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坚湿暖动。假和合也。故宝积经云。此身生时与其父母四大种性。一类歌罗逻身。若唯地大。无水界者。譬如有人握干麨灰。终不和合。若唯水界。无地界者。譬如油水无有坚实。即便流散。若唯地水。无火界者。譬如夏月阴处肉团。无日光照。即便烂坏。若唯地水火。无风界者。则不增长。净名亦云。四大合故。假名为身)。

如山曰。四大。地水火风也。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故此经文还分四大。各归来处。以发毛爪齿等归地者。坚凝为德也。以唾涕归水者。闰湿为水也。暖气归火者。然气是四大之本。不唯是风。故水火大中亦云气也。动转归风者。净名云。是身无作。风力所转。正观之时。四大各有所归。即名为离。且德有形碍而沉滞。风无形碍而轻举。敌体相迷。水火亦且相陵夺。故知四大相违。各各差别。未审我身属于何大。若总相属。即是四我。若总不属。即应离四。别有我身。故云妄身当在何处。

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裴休论曰。心无自相。托境方生。境性本空。由心故现。根尘和合。似有缘心。内外推之。何是其体。长轮生死。由不了心。苟能了之。圆觉自现。故首楞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妙明。不从人得)。

宗密曰。因前寻伺。见如实之理。定知四大非我。但约和合。假名为身。亦无实体。四大和合。成于一色。于此色上方有六根。四大为中。六根为外。内外和合。假成此身。由此内外根尘。引起妄心。缘虑不绝。念念生灭。刹那未停。缘合即有。缘散即无。推其自体。了不可得。故曰假名为心。此虚妄心。虽假缘生。不离真心气分。故曰缘气。言似者。明非实有。缘相者。义虑之相也。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问无尘可得下三句。亦说法空。何得一向判属人空。如山答。此指缘尘各散。正显心空。故结云。无心可见。身之与心。揔属我执。此第一法空)。

如山曰。心托六尘。尘依四大。四大无体。六尘即空。故云散灭。缘尘既灭。心体即空。故决判云毕竟无有。言缘心者。则前缘气之心也。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幻灭亦灭。则真如理见。如云散月出。尘尽镜明。非谓无云便名为月。但于无云之处而见月矣。非谓无幻便是真如。但于无幻之处。见真理矣)。

如山曰。前于身心之中。推求无我。故名我空。此则身心及境。一一自空。故名法空。然身等本空。非今始灭。故经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但以迷时执有。今执尽始无。义言灭也。幻尘灭故幻灭亦灭。谓有遍计之情。即见幻生。有观察之智。即见幻灭。对幻生故。则言幻灭。对情执故。则言智慧。对待之法。皆属缘生。缘生则无相。故皆云灭。般若心经云。无眼界乃至无智亦无得。楞伽云。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非幻不灭者。正显也。显圆觉性。本净圆明。独体全真。不因修得。众幻虽灭。自性常存。不假缘生。故云非幻。金刚三昧经云。若得空心。心不幻化。然对前妄尽。释云真如。若以本宗。但名圆觉。后喻。譬如磨镜。垢尽明现。虽云磨镜。却是磨尘。所言修道。祇是遣妄。夫镜性本明。非从外得。尘覆则隐。磨之则显。隐显虽殊。明性不异。今谓人执法执是垢。寻伺如实是磨。真心本觉是明。人法二空是现。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如山曰。根尘诸法。十方法界。普清净也。此由身心垢翳。妄执自他。故成局碍。垢相永灭。故云尔)。

如山曰。幻谓虚幻。无有实体。垢谓尘垢。坌污为名。由迷幻相。执取系着。坌污净心。故云幻垢。诸佛菩萨。虽有身心。由了如幻。不取于相。无坌污义。故非垢。由了幻空。故非幻。我空法寂。何所不通。故曰十方清净。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宗密曰。此由珠镜二事。所喻不同。故复标告。然前之镜喻。但一面明。又云。因磨而现。表二空之理。破执方显。对执得名。今摩尼珠。本净本明。十方俱照。以显后法界之宗也)。

如山曰。谓摩尼体性。莹净绝瑕。都无色相。由性净故。一切色相。对则现中。青黄赤白黑五色。各各随方而现。愚人不了珠体。但见全是青黄。则不见珠体。故华严云。凡夫见诸法。但随诸相转。不了法无性。以是不见佛。若以三性配者。摩尼喻圆成实性。即前所显之理也。现色喻依他起性。即前幻也。愚人定见青黄。喻遍计所执性。即前尘垢也。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如山曰。随类各应。即前种种幻化。生于觉心也。彼愚痴者下。显圆觉虽现。非其定实。亦复如是。合前喻也)。

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者字。实通两句。谓对垢者菩萨也。说名者佛也)。

(如山曰。觉所显发。即首楞所谓。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一时销殒)。

宗密曰。此上先说迹之所以。然其迹也。相蹑而起。亦相蹑而拂。本以众生妄执幻化。故佛说云幻垢。众生依教离垢。故复说名菩萨。垢尽对除。谓幻垢如珠中之色。达之本无。故云尽也。所离之垢既尽。对离之智何立。既无对治之智。何有起智之人。深浅之执本无。何有说教之者。故俱无也。善男子下。标告。及指当根所证者。证得诸幻。观行成就也。灭影象故。依他亦泯也。得无方清净。谓幻身为主。外见东西。我相既无。更何方所。然虚空离识。亦非实有故。迷悟所覆。觉处见空。尘影既销。空元是觉。显谓空销觉现。发谓妄尽心开。翻覆观之。俱无边际。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识具五义。随根立名。一依根之识。非由境色。说定生故。如盲不见等。二根所发识。由根变异。识必变异。如眼根须见青为黄。非色坏时而识坏也。三属根之识。由识种[乎]随逐于根。而得生故。非色种子识种随也。四助根识识。由根合识。识所领受。令根损益。非境界也。五如根之识。根识二法。俱有情数。非彼色法定是有情。根五胜义故说依根。若依起信。皆名意识。此六皆依意所起故)。

如山曰。圆觉明故。蹑前显清净之因也。由拂泯等故得圆明。显心清净。谓比迷觉心。心中执法。今见法性。法即皆空。故云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谓由我心计执故。见一切色相。由执相故。即见等是尘。见清净句。但牒见字。不言尘者。足显即见是尘。非外尘也。闻等亦然。眼根清净句。下余五亦例此也。六皆名根者。识所依故。能发识故。前五名从自种生自现行。四大所造净色为礼。意根即第七识。由此攀外。起意识故。根清净下。余五亦例此。皆云识者。随六根境。种类异故。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云名分别事识。识清净下。皆如此解。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如山曰。言色等者。眼等所取故。色有通变。今即别也。唯意所取法尘一境。通于一切)。

宗密曰。六皆名尘者。坌污心识故。约凡夫说也。亦云六境。此通凡圣言也。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裴休曰。即于根尘。不取发识牵心之义。直取四大之体也)。

如山曰。宝积经说。四大各二。谓内及外。地界二者。内谓自他身内所有坚者。谓发毛等。外谓身外所有坚者。谓土木等。水界二者。身内热体热相。能消饮食等。身外热体热相。能成熟等。风界二者。身内风体。风名速疾。住四支等。身外体等。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无量义经云。如是无相不相。不相无相。是名实相多身清净。谓一切众生。不取于相。同圆觉性故。志公云。以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

(宗密曰。十方众生圆觉清净。此乃一人悟性。知一切众[之]本性清净。非谓[所]人修道多人成佛)。

如山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从缘生故。会缘入实。即为实相。唯此实相。从本已来。自性清净。一切妄法所不能染。比迷似染。今悟本净。名性清净。性清净故一身清净。由前悟得根识尘大。世出世间诸法。皆归实相清净。方始成就。既于自身证实相理。亦见一切众生同一清净实相。多身清净故下。谓以般若正智。遍观众生。菩提涅槃。无漏智性。本来具足也。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宗密曰。陀罗尼。谓得总持菩萨。于一一法中。持一切法故。百千灯之喻。谓一灯光已满一室。更有一灯光亦全满。百千灯光一一如是。各不相坏。亦不浑杂)。

如山曰。由彼妙觉性遍满故。谓举所依性。为事事遍满。无碍之所由也。根性尘性。此是各指根尘自性。非谓泯根摄尘。归于一性也。无坏无杂。谓根之与尘。皆是事法。根尘无坏下。例前七段。事事皆然。故云乃至等也。如百千灯下。乃是以室中之空。喻于法界。灯之光相。喻以根尘。谓一灯光。容多光相。即一光相。遍多光中。一一皆然。重重无尽。前七段事法。一一例此。可见含容周遍。斯之谓与。所以然者。唯是真心所现。皆如幻梦影像。故与所依性。非一非异故。故得遍多入一。摄一容多等也。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

(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今则离前与求厌爱敬憎重轻等八念也。举八境者。显于心也)。

如山曰。觉成就故。总指圆彰法界已下之文。由斯故得同佛境界。所谓同者。于四对法。无胜力心。如佛于三念之境。故言同也。同之所由。经自徴释云。由一切觉故。

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首楞云。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折。汝识于[中])。

宗密曰。光即眼识。现量所得。故无憎爱。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

(如山曰。缨络[终]说。等觉照寂。妙觉寂照。今云同佛。是等觉义。故云普照寂灭。金光明经摄大乘论皆说。佛果无别色声功德。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三种世间。融无碍故。世界即器世间。众生即有情世间。成佛即智正觉世间也)。

如山曰。无修无成就者。泯前心迹也。若不泯之。则虽无憎敬。尚见持毁等。故须泯之。方同佛见。自此已下。正显其同。圆觉普照。寂灭无二。由自已空。但是觉照。宁有凡圣差别之二。焉冥一如之无心。即万物之恒寂故。普照是用。寂灭是体。佛之所极。极于寂照。于中。即于寂照中也。阿僧祇。此云无数。是华严十大数中之首。经论多用。故此举之。十者。谓阿僧祗。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也。恒河沙。谓恒河中所有沙也。此河从阿耨池东面流出。初出象口。周四十里。金沙混流。沙细如面。细故数多也。

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生。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如山曰。乱起乱灭。此有三意。一[切]一切世界。皆依妄念。念既刹那不住。界亦起灭不停。二者华严云。染污众生住故。世界成染污。大福众生住故。成染净。信解菩萨住故。成净染等。三者成坏相也)。

如山曰。诸佛世界。上僧祇等算。此世界之数也。然净秽等土。皆佛统之。故云佛界。犹如空华。谓缘无自性。全体即真。见一切世界。皆如幻住。乱起乱灭。谓世界无量无数。总观之。起灭缤纷。不即不离。明此世界不即圆觉。亦不离圆觉也。无缚无脱。文通上下。上则由世界无净秽故。下以众生本成佛故。始知。即始觉。观行成就。方能知故。本成。即本觉。知与不知。本是佛故。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谓无始觉之异。四相本来同一觉故。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不亦迷闷。

(宗密曰。见生死涅槃如梦。即称圆觉实性同佛境也。此有二意。一但有能依之梦。必有所依之人。梦是人之神游。亦见闻之气分。无别体故。二但了梦体空无。即证自身真实。迷自身者。由执梦故。大梦之境。必有大觉之明)。

如山曰。如昨梦故。摄前语也。当知下。谓迷时生死无起。涅槃无灭。悟时非灭却生死。发起涅槃。称体而观。都无起灭。无去来。所证之境。顺得真失妄。舍粗取妙。能证之心。都无分别。离于四病。于此证中。能所为泯。亦无证者。欲求佛道。应如是修习。故下文。总结以牒问词。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惟愿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

(补注曰。金刚从喻为名。金刚坚而复利。竖则无物可坏。利则能坏一切。此菩萨智亦尔。烦恼不能侵。外魔不能动。坚也。能破诸障。断人疑惑。利也。故起三重甚深之难。以消末世之疑。疑心既无。即具无尽功德。故复云藏)。

(如山曰。通论疑者。犹豫为性。能障信心。悔者。是不定之法。入道人。若未通决生佛同异。则或用功多时。又自疑悔。故请永断)。

如山曰。金刚此问。三难。其所疑。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疑谓真能生妄也。若诸无明下。疑谓说妄为真也。十方异生下。牒而纵之。责无穷过也。此上三难者。意云。本来是佛。烦恼何生。若无生中妄生起者。如来成佛。同本无生之中。还应妄起。成佛义等。生否应齐。齐生。即果佛阿尊。齐否。即因违现事。进退不可。故有斯云。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自此以下。皆辨其轮𢌞。谓但住有为。所向轮𢌞心也)。

(补注曰。始创变也。终极证也。生新新而起也。灭念念落谢也。前过去也。后未来也。有[往]劫也。无空劫也。[心]成劫也。散坏劫也。起现行也。[心]调伏也)。

(宗密曰。种种取舍。又于根身。则厌苦粗障为[于]。欣静妙离为取。于器界。则厌此娑婆为舍。欣彼极乐为取)。

如山曰。此之一切世界。总指情器也。情界器界。皆依妄念。始终生灭等。所依不断故。能依亦然。循环往复。谓器界空已复成。情界灭已复生。惑业袭习。报应纶于尘沙劫波。莫之遏绝。取谓取着。执我所执。舍谓厌离。厌苦所依。若取若舍。种种不同。皆是颠倒妄心变现轮回之相。未出轮回下。谓能观是轮回之心故。所观圆觉亦尔。如梦见实物。物亦是梦故。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音史)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眼目云舟。喻生死垢心。水火月岸。喻圆觉也)。

如山曰。由目数动。湛水如波摇。眼识迟钝。旋火成轮相。云驶月运。舟行岸移。想之可见。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诸旋未息。眼目云舟也。彼物先住不可得。水火月岸也)。

如山曰。三惑。即前三种疑也。据此结文的指。即知定是先责起疑之本。未是答。若是遍答三中之一难。即不合总结三惑。智者详焉。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问翳差之者。或有他时更生。不必的定永无。如何以此为喻。如山答。夫喻者。但取当日一席之事。不说终身。但以愚人旦见华。食时眼差。见华乱生乱灭。谓翳亦速起速停。念念候之。故云不可故)。

(命注曰。无明虚空非暂有无。觉性何关迷悟。众生既如华起。约谁更难无明。无明生死既空。何责本来成佛。空华终不再起。果位何得还迷。由己度不休。见他觉性流转。若如是解。顿遣三疑)。

如山曰。谓不知华因翳有。妄执从空而生。不知迷真故妄生横翳。真能生妄。既得翳差。部不见华。闻说从翳而生。又执何时更翳。以喻比来迷倒。妄见轮回。因闻普眼法门。了悟根尘清净。闻道因除迷心。故得清净。不是新得妙门。又执早晚更迷。犹如何时更翳。何以故下。谓翳不与华期。华不随翳生。但翳故妄见。非华实生。二法各不相知。况一空一有。故云不相待也。纵使心迷。生死亦寂。但缘迷故。妄以生死。众生本自不生。幻华毕竟不起。莫将翳待。莫以迷求。亦如空华下。此喻前已含释。文易可知。生死涅槃下。谓迷见生死似华起。悟得涅槃似华灭。言圆觉离华离翳。则为拂生死矣。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觉于空性者。佛顶云。空生大觉中。又云寂照含虚空。复言平等者。然圆觉虽是虚空之性。而冥合不分。周遍法界。无分无限。无别能依所依。故云平等。此意云。空在觉中。空向常寂。况觉于空性。岂增减邪。喻犹不及。故云况复。后文。金矿之喻。答第三难也)。

如山曰。此言虚空世法。尚不同华起灭。况如来随顺圆觉。湛然真常。是虚空之体性邪。金矿之喻。谓金在矿中。销矿金现。非销始有。若因销有。销顽石等。亦应得金。故知虽假炉冶销镕。金性要须本有。既已成金下。明金在矿则隐。出矿则显。隐显虽殊。金性本来平等。不应说言本非成就也。此盖以矿喻烦恼。金喻觉性。炼出洁净。即有晶光。故曰如来圆觉亦复如是。世尊之意亦云。圆顿之理虽齐。迷悟不妨成异。既有多生习障。还须背习显真。真显则究竟清净矣。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

(补注曰。本无菩提二句。拂总依之名也。由转烦恼生死。故曰菩提涅槃。体谁即真。名因妄得)。

如山曰。先标觉心为宗。后方拂迹者。明非断灭。但离所拂。非无觉心。非无菩提。下皆双拂对待。圆觉中都无此事。若有少见。则迷圆觉。故华严云。于法若有见。此则未为见。若无有见者。如是乃见佛。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补注曰。身心语言。皆悉断灭。乃是沉空寂滞。定身灭智者。终不能至涅槃。谓若未入灭。即有余涅槃。若已入灭。即无余涅槃。下第二凡心真觉时。有思惟心。种种计度也。取萤烧山。举喻也。以下显情)。

如山曰。此云小圣真智。尚不能亲到小圣之理。况凡心劣于前智。真觉又超前理。转转悬隔。何能造耶。如百寮尚畏宰相。百姓岂亲天子。此正同金刚经。四果之人。尚无心言我证得四果。岂如来有定法得阿耨菩提耶。二举喻显情。并是显分别心。不能证觉。密讥前三种翻覆疑难。前云有思惟心。即是此云以轮回心。前云圆觉境界。即是此云大寂灭海。可深照之。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如山曰。此试息妄心。指前未出轮𢌞等文也)。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补注曰。有作思惟。从有心起。是举能起之根识。有心者识也。起者心所也。皆是六尘妄想缘气。是举能牵之尘境。非实心体。言实心无念故也)。

如山曰。此言纵实有思惟。思惟尚不能证觉。何况此心。早已如于空华。自无其体。向上更欲求证。何异空华结果。故言展转妄想。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补注曰。大段大意。总是责问者滞情分别过患。所以其中此即最观)。

如山曰。此是因前三番之疑。便都指浮心巧见。总不能证觉。末二句。结问不当理。

附乐普和尚浮沤歌

云天雨落庭中水。水上漂漂见沤起。前者已灭后者生。前后相续无穷已。本因雨滴水成沤。还缘风激沤归水。不知沤水性无殊。随他转变将为异。外明莹。内含虚。内外玲珑若宝珠。正在澄波看似有。及乎动着又如无。有无动静事难明。无相之中有相形。只知沤向水中出。岂知水亦从沤生。权将沤水类余身。五蕴虚攒假立人。解达蕴空沤不实。方能明见本来真。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弥勒。此云慈氏。慈是其姓氏也。名阿逸多。此云无胜。胜德过人故。今以姓而呼。但云弥勒。由此门深究爱根。荡除细惑。所以五性修证。皆属轮𢌞。弥勒是等觉菩萨。一生补处。表除微细惑习。即得正觉圆明)。

如山曰。大寂灭海。谓大般涅槃具足之德。能运大义。体用深广。故如海也。前云先断无始轮回根本。今当云何断之。前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审有几种性。修佛下。问修悲智方便。谓法门无边誓愿学。即从假入空成大智。众生无边誓愿度故。即从空入假成大悲。惑病既多。方药非一。若无方便。少汤添冰。恐落受见大悲。故须问也。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补注曰。恩爱贪。欲言。种种者。或天属之恩。如父母等或感事之恩。如得思责等。或任运生爱。即自身及名。利色味六亲等。或因敬成爱。因恩成爱。或因爱结恩。淫谓耽染爱着。但是情染。总得名淫。纵使化生。亦依业染)。

如山曰。能贪之爱。是轮回之本。首楞云。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以是因缘。故有生死。又涅槃云。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贪爱。何忧何怖。又佛名经云。有爱则生。爱尽则灭。故知生死贪爱为本。先令断者。如树除根等。谓由于五欲。引起爱心。能令众生生死不绝。诸世界一切种性。卵湿胎形。心染气传。难具分析。受性禀命莫不由之。既性命淫。淫复由爱。故云爱为根本。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肇论云。众生所以久流转者。皆由着欲故也。若欲止于心。则无复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合其德。是名涅槃)。

宗密曰。由外尘欲。牵起爱心。亦由爱心。贪著于欲。贪欲故造业。造业故受报。由此生死不断。欲谓贪淫。命谓身命。无爱欲则不生。无欲身则不有。当知欲因爱有。身因欲生。既有此身。还生于爱。由爱身故。还为欲因。复感未来生死果报。如是展转相续无穷。四起诸业报。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宗密曰。种种业者。十不善等也。舍恶乐善。谓由爱欲故造恶。今之欲可厌。故舍十恶。乐十善也)。

如山曰。由爱彼境。境不顺心。便生热恼憎嫉。憎嫉故起瞋。瞋故杀害逼恼。打骂凌辱。种种恶业从此便兴。知爱欲心是恶道因。于彼欲境。深生厌离。怖彼恶道。不造恶因。于离恶法门。深生爱乐。舍恶乐善。复现天人。得乐报也。华严云。十善业道。是人天受生因。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

(补注曰。上善果。谓二界殊胜依正二报也)。

如山曰。知其爱恶爱善。俱未免苦。弃彼爱心。乐修舍法。舍法即四禅八定。而不知乐舍之心。还同彼爱。故云还滋爱本。由于欲界修得此定。各随其地。而生彼天。故曰增上善果。

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远公报应论云。夫事起必由其心。报应必由于事。是故自报以观事。而事可变。举事以责心。而心可及。渴者喻其至切)。

如山曰。既知生死皆由贪爱。故欲脱生死。先断贪爱。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楞伽云。随说彼而成。皆名教熏起)。

宗密曰。厌恶乐善。三乘教熏。积习既深。遂成别性。若遇邪师教者。则于人法二我。极为坚执。名之为深。若遇二乘人说人空理。于法虽未离愚。于人已无坚执。对前为浅。若遇菩萨及佛。深浅相望可知。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补注曰。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心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染心义者。名烦恼碍等)。

如山曰。理障根本无明也。不达法界性相。是碍正知见义故。事障六种染心也。三细乃至起业受报。是续生死义故。发心修证。约断二障。故成五性。此都不断。故非五数。亦未发心遇教。故言未熏。

若诸众生。冰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宗密曰。知生死苦。止息攀缘。故云除事。其实未能除三细也)。

(补注曰。障有事理。执有人法。今唯断于前。故云但能悟入声闻缘觉)。

如山曰。不先悟理。但先除事。是以仅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佛界也。此犹至长者之客。仅在后园除粪。止宿草庵。未敢当堂。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补注曰。妙庄严域。谓愿满则触目对境。一切诸法。无非圆觉。故曰妙庄严域。谓疆域)。

如山曰。理虽顿悟其空。事乃渐除方尽。障尽则行住坐卧一切时中。触向无非解脱。故以清净法殿喻之。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

(清净慧。表在此门修。证地位因果相中。而智慧不住不着。虚心忘相。不为行位差别之相所染)。

如山曰。举所证觉性。问能证位德。觉心一味。因果阶差。二义常乖。故须起问。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

(此节明圆觉无证)。

(如山曰。全觉性起故。法身不增不减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

宗密曰。非性。谓非前五性。及贪爱等轮回差别之性。性有。谓前差别性。皆有圆觉也。圆觉不守自性。随缘遍诸差别之性。诸性起时。全觉性起。无取无证。谓非当情之境也。约有幻垢。名为菩萨。故无取证。然前轮回及此修证。皆云无者。前似岸移。此如境象。

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补注曰。实无寂灭及寂灭者。谓心性离念。本无生灭。良由无明迷自真[礼]。鼓动起念。能令心[礼]生住异灭。从细至粗。微着不同。先后际异。先际最微。名为灭相。中间二三。名住异相。后际最粗。名为灭相。今因本觉不思义熏力。起厌求心。又因真如所流闻熏。教去熏于本觉。益性解力。损无明能。渐向心源。始息灭相。终息生相。朗然大悟。觉了心源本无所动)。

如山曰。夫眼能见一切。唯不能自见眼根。又如眼光照瞩物时。境则万差。见即是一。故云平等。但约于凡圣。无分别胜劣之心。说平等义。亦无有能作平等之者。众生若无迷惑颠倒。则无差别之义矣。未能除灭一切幻化。谓执之为实也。于灭未灭。谓障习渐尽。如一分尘尽。一分境明也。妄功用中。谓圆明证悟。始知烦恼本无。则见能断智慧功用。亦是虚妄也。便显差别。正是总标德位也。如来寂灭。诸佛同证此理故也。随。与本相应也。顺。无乖也。非谓起心别求寂灭也。实无寂灭及寂灭者。无能所也。意明心念不生。不见有寂灭之法。亦无能寂灭者灭之令寂。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着五欲。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念念生灭。即净名经云。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是也。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故说无始无明)。

(补注曰。发明起灭。谓迷时即起灭妄念是我故。妄念不自见于妄念。如眼不自见。今既开悟。心冥真觉。不以妄念为我故。以冥真之慧。照于起灭之念)。

如山曰。我体元无妄想。为有四生九类。无不皆然。由妄想我。即所执也。及爱我者。即所执也。我见本无。唯心故有。心既念念无常。我亦念念生灭。由执我故。顺我则爱。迷我则憎。故着五欲。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即闻熏也。净圆觉性。即内熏也。慧照朗然显发心性。无始妄习一时悟现。如寤时觉梦。即知迷性之时。性即起灭妄念。还自劳役心虑。千营万计。念念不停也。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补注曰。法界清净。谓若理法界。则法界体中。绝诸劳虑。尘境不生。名之为净。若事法界。则分别念虑之心。差别尘境之法。十八界等。当[礼]不生。名之为净)。

如山曰。劳虑永断。绝相作之心也。法界净秽。皆由自心。心秽则秽。心净则净。于彼净时。心生爱着。于净起净。名为净解。系心在净。故成障碍。非外尘所扰。故言自碍。证觉之相。作意于觉。故于圆觉而不自在。觉于念异。念无异相。故名凡夫随顺觉性也。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由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补注曰。前名凡夫。结成信位也。二贤位。论寄息于异相。此名菩萨结成贤位。论寄息于住相)。

如山曰。见解为碍。见前净解之碍也。是嗫前位以辨此位之相。即觉于异念也。虽断解碍。起前位也。言虽者。预显劣后念无异相等也。犹住见觉。证觉之相。劣于登地。所觉是碍。故能觉亦碍。此则将碍除碍。故不自在。此名菩萨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也。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

(补注曰。常觉不住三句。明证相也。谓以智证理。理智冥符。如日合空。如珠自照。但是本觉显现。非能所故)。

宗密曰。有照。信中净解也。有觉。贤位中觉碍之觉也。俱名障碍。正显前非也。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能所契合也。此则念无住相。觉住相无。如把刀剑自断其头。头未落时。即无能断之义。头若已落。复无能断之人。则以觉碍之觉。自灭所觉之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如火出木尽。烟灭灰飞。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苏子由曰。如标指月。盖昔人筌蹄之喻。补注曰。此名不住教也。谓地前未证真理。难忘言教。登地证理。不住名言。不住故名真解教。故华严初地文云。得经论智)。

如山曰。设言象在于得意。无言象而倒惑。执言象而迷真。故以标月之指。喻于言教。谓见月须藉指端。悟心须假佛教。因指见月。见月忘指。因教筌心。悟心忘教。存指则失真月。执教则失本心。意令证实忘标。故云毕竟非月。一切如来下。明诸佛同以言筌显理。此名菩萨下。论寄息于生相。文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

(补注曰。一切障碍。总标也。谓智明圆觉。无分别心。故下列十对法。皆同真实。即论中见性常住等也。得念下。一言识智对。二言成破。对三言愚智对)。

如山曰。若见有障可断。断已名觉。觉非究竟。故障碍即觉。方究竟矣。得念失念二句。谓无念则得其正念。有念则为失念。故论中说。觉则离念。念则不觉等。今明念本自空。元是无念。故皆解脱。众缘相会曰成。缘离曰破。又进修曰成。毁谤为破。缘无自性。成破一如。故皆涅槃。智慧愚痴二句。即大宝积所云。痴从分别生。分别亦非有。痴性与佛性。平等无差别。

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补注曰。菩萨三句。连上即看。为第四言邪正对。五言真妄对。六言染净对。七言依正对。八言苦乐对。九言有性无性对。十言结解对)。

(宗密曰。如来乃忘心顿证也。前由普示教门就机。说有深浅。今恐存分别。则悟入无期。故示圆顿安心。于觉成真随顺。前是随相。亦如华严先说差别位地因果。后以平等因果融之。即差别中之平等。平等中之差别。此中意趣。正同彼也)。

(李舟天堂地狱偈云。天堂无则已。有则君子登。地狱无则已。有则小人入)。

如山曰。所成就法二句。即思益所云。住正道者。不分别是邪是正。无明真如二句。即涅槃所云。无明本际。性本解脱。古德云。迷则真如是妄想。悟则妄想是真如。诸戒念三句。即无行经所云。贪欲即是道。慧痴亦复然。如是三事中。有无尘佛之道。众生二句。即涅槃所云。我以佛眼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究竟者即法性也。地狱天宫二句。谓极恶业成。天宫即见地狱。极善业熟。地狱即是天宫。二业之念由心。地狱天宫岂定。心既本空。一切清净。有性无性二句。言有性者。三乘性也。言无性者。阐提性也。非唯他日回心。现已齐成佛道。一切烦恼二句。即佛顶经所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然烦恼依识。识性既空。烦恼何缚。合上十对。名相虽异。其意不殊。但缘佛证觉心。心无取舍。故得诸法普同圆妙。故今但各引例而已。不更一一推求。法界海慧。谓法界深广。故如海也。海慧离念。故诸相如空。又能照之慧。离分别念。犹如虚空。即同净名。如镜照物。镜自无心。安心于觉。成真随顺。故名如来。

善男子。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此文二。但诸菩萨下。指示末世安心。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句。即如眼不自见等。彼诸众生下。示依法入顿。即金刚经中所谓。不惊不怖不畏。甚为希有等也)。

如山曰。妄念者。攀缘取着外法也。念则违觉。故令不起。于诸妄心亦不息灭。谓若求真舍妄。犹弃影劳形。若灭妄存真。似扬声止响。盖境从心现。元是自心。若加了知。即迷现量。故经说非幻成幻。论云心不见心。但不生情。自然如镜照物。且心体本自知觉。何必更加了知。知上起知。名为加矣能知既寂。即真实知。真实即知。谁知真实。彼当根众。闻此方便。心无疑惑。体达分明。领受任持。则坦然合道矣。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性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补注曰。威德自在。谓三观成就。功用猛利。邪魔不能娆。妄惑不侵。故威德领前依位渐证。及忘心顿证。暂闻已得善利故。从而请之。文中有二。一问所修。二明所为)。

如山曰。大城譬圆觉也。四门譬行门也。随方来者非止一路。如从东来。不可西门而入。一切下。谓前说现行。理趣分明。今复咨询。恐涉非分也。故先立理。更请投机。惟愿下。问所修之行。并能修之人也。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补注曰。同体平等。即智论所云。在众生数中。名为佛性。在非众生数中。名为法性也)。

(补注曰。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即楞伽所云。所说非所应。于彼为非说。彼彼诸病人。良医为处方。如来为众生。随心应量说也)。

(补注曰。三种义如下释一泯相澄神观。二起幻销尘观。三绝待灵心观)。

宗密曰。十方诸佛。同证同修。色心不二。凡圣无差。皆依觉性。故同平等。于诸修行。即如前二空观门。根尘普净。贪爱俱寂。悲智双行。离相离心。常无所得。一切菩萨无不如斯。随事虽差。此意无二。然众生根性。利钝不同。烦恼厚薄。沉掉不等。随其根性。说教多端。不尔。难为趣入。圆摄所归下。谓众生根性。虽有万差。而此三门。可一切收尽也。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补注曰。取静谓不取于法也。觉心初建。力尚尪微。理宜取静安详。方能展照)。

(补如镜中像。注问云。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云何世间多不能见。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经云佛心。论云法身。身心一也。皆据能现之本。若就所现。应云应化。此约心静故。则知佛心亦然。故云为现。非谓佛心有所现也)。

如山曰。此谓发心修行。欲趣佛果。先须了悟身中净圆觉性。以为行本。欲净觉心。约其所悟而起行也。以者用也。凡夫用妄。菩萨用觉。迷悟异故。取静为行。虽悟即动即静。为欲对治。动乱之间。一向以静境安心。渐渐修行。方得成就。由前以静澄心。诸念不起。心合静源。体非分别。故见分别之识。烦劳动扰。由前念澄觉性。慧性开明。因静生慧。故云静慧。此隐今显。故云发生。由慧发生。身心相尽。尘妄不起。名为永灭。则内心自闲。寂静清虚。轻安调畅。喧尘永息。粗重长袪矣。夫众生圆明性体。与佛不殊。但以妄情。凡圣似隔。今身心相尽。妄念不生。圆觉妙心。凡圣交彻。理实而言。我知身心。亦遍现十方佛中。如诸镜入一镜中。诸镜即成影像。故诸佛以入行人现心。如影像也。然尘镜之性本明。磨莹即呈佛像。众生自心亦尔。心静即现如来。奢摩他此云止。定之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也。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补注曰。变化诸幻而开幻众。谓若观心释者。变起差别幻智。遍观八万尘劳之众。一一称真清净。非障非蔽。即为开也)。

(宗密曰。如土长苗。种喻觉心。土喻幻法。苗喻幻智。谓悟净圆觉。依幻法而起幻智。从幻智而忘心入觉。入觉则前二皆袪)。

(补注曰。三摩钵提此云等至。又等谓齐等。离沉掉故。至谓至到。到胜定故。故前有如幻三昧)。

如山曰。心性是识。识与根尘。三和合有。名无自性。但是无明。迷真而起。故名幻化。诸幻即幻智也。幻者。即根本无明。是能幻之者。除幻者。依如幻始觉力。分觉根本不觉。始灭息相。终息生相。即是除幻。变化诸幻二句。谓随机应化。说法开示如幻众生也。由根尘既消。自他无二。故能内发同体大悲。由悲从空起。非其爱见。故轻安畅适。一切菩萨从此观门。方能起于悲智。乃至佛果。彼观幻者。非同幻故。拂幻法也。非同幻观皆是幻故。拂幻智也。幻相永离。则成非幻称真之行矣。如种谷等。依土长苗。收子之时。苗土皆弃也。三摩钵提此云等至。等持之中。能至胜位故。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补注曰。无[如]觉明之明。正灵妙之[礼]。然此灵心。上而无顶。下而无底。傍无边际。中无在处。既无当中。何有东西上下。欲言空寂。不似太虚。欲言相用。不从缘起。欲言知见。异于分别。欲言顽碍。异于木石。欲言其觉。不同醒悟之初。欲言其明。不同日月之类。故诸经教。于寂静空无。呵为邪小。于知见明觉。互泯互存。各有深意)。

(宗密曰。器中锽声。盖以器喻世界身心。声喻灵明观智。谓声从器出。器不能拘故。声闻四远。器局本处。以喻观智约身心修得。身心所不能拘。观智廓尔无边。身心不离旧处。但所喻相当。何争喻所依物。悫云。如万钧之镛。星楼受碍。摇杵一声。声振寰宇。是也)。

如山曰。以净觉心。蹑其所依也。不取幻化。离第二观也。及诸静相。离第一观也。了知有身有心。悉皆是妄。无知觉明。即上所了身心也。不依诸碍。直造灵明也。碍即前幻。涉于烦恼者。无碍境。即取静同于涅槃者。相在。谓不异常也。尘域。谓不离旧处也。此由执认复体同他。今不生情。岂拘灵照。如金器声锽锽出外。不相留碍也。内发寂灭。谓不取幻化。幻化即寂。不取静相。静相即灭。非故寂之灭之。又但是真心实理。非对静幻。故楞伽云。寂灭者名为一心。此非息动之寂。生已而灭。故云内发随顺妙觉寂灭。谓在观之时。用心同佛。故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谓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故他不及。自己心识之量亦不能造。如荧烧须弥。必须离情方契。故自不及。又依体起智。为自根尘发识名他。不可识识智知。故皆不及。了知真寂。即知众生毕竟非真。此名为禅那。此云静虑。即虑而静。故无散动。即当定义。即静而虑。故非无记。即当慧义。

于是辨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

(补注曰。佛以辨音逗于万类。虽此门总明三观。而随机单复不同。故二十五轮。各皆证入。此菩萨善能辨别。随类圆音。故当其问)。

宗密曰。此诸方便。指前三观也。前说三观虽行相分明。未审诸菩萨所修。为复一人具三。为三人如一。为前后。为同时。为依次。为超次。故问之。

尔时世尊。告辨音菩萨言。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末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如山曰。轮者摧辗义。能摧惑障。令正智转。故名为轮)。

宗密曰。观网交罗。于中初有三轮。单修三观。次有二十一轮。交修三观。后有一轮。圆修三观。于此二十五观。约喻各立一名。今全用之。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补注曰。此言澄浑息用观。三观皆标云唯。结云单。意显不兼余二。力所未兼。非轻余行)。

如山曰。唯取极静。不兼事也。由静心之力。觉身心空。瞥念尚无。烦恼何据。烦恼不起。即是觉心。故云究竟成就。不起于座。谓不起法空之座。便入涅槃。谓便入寂灭涅槃也。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补注曰。此言庖丁恣刃观。庖子以一刀解牛。十九年锋刃不损。喻菩萨利众生。修万行。应缘入俗。自智无伤)。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补注曰。此言呈音出碍观。谓器质音融。随扣应响也)。

(宗密曰。此后二十一观。论其次。谓初静次幻后寂。寂与静异者。静是。二乘境。寂是佛境。又静是禅定。寂是涅槃。文中三有。初七次七后七)。

如山曰。以诸幻境无边。难可穷究。故直云灭。灭者绝念也。作用施为。又妨禅寂。故云不取。独断烦恼。独者不假诸行也。正是绝待之义。烦恼断尽。但与灵心相应。烦恼自无所有。无所有处。即为证也。后交络三观。每以一观为头。兼于余二。交络成七。三七故有二十一轮。兼前三单。及后一圆。足二十五。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补注曰。初中七观。此言运舟兼济观。菩萨修定。以出尘即运舟。发慧以化物即兼济)。

如山曰。先取至静句。标静观为首也。以静慧心。从静蹑迹起也。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盖兼修幻观。若无静慧。则自居幻化。何能照幻。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补注曰。此言湛海澄空观。湛海则波澜不动。先静观以反流。澄空则水性清明。后寂观以显性)。

如山曰。以静慧故。静也。证至静性。寂也。蹑静而兼修寂矣。二观功用。断烦恼是因亡。出生死是果丧。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补注曰。此言[三]首罗三目观。三观俱修。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

如山曰。以寂静慧。静也。复现下。言次幻后寂。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补注曰。此言三点齐修观。三点者。梵之伊字。悫意云。一人具修三观。即名为齐。非谓同时)。

如山曰。以至静力。静也。后言先寂后幻。烦恼既尽。爱见已无。故所起行无不净妙。可解他缚。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境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补注曰。此言品字单双观。上单静观。如上一口。后双明寂幻。如下两口。故云单双)。

如山曰。此盖齐兼幻寂也。内断烦恼是寂。外度众生是幻。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补注曰。此言独足双头观。白泽图中。有山精。头如鼓有两面。前后俱见。此喻静幻双照。二和齐运。如双头也。单寂观如独足也)。

如山曰。以至静力。资发变化。齐标静幻也。谓以至静力。资助䇿发变化之力。以度众生。后断烦恼。兼寂也。前二利备。故入中道。此与前异。前则静独为初。后始兼寂幻。此则静与幻齐为初。后始单兼于寂。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补注曰。此言果落华敷观。即以静定之树。结寂灭中道之果。后敷华者。复以幻观入有情界。度诸众生。同令获得涅槃之果)。

如山曰。以至静力用资寂灭。齐灭也。后起作用变化世界。兼幻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补注曰。此次七轮。各标幻为首。次兼余二。初先武后文观。武王伐纣后不用武。喻此菩萨。先变化种种。后入静观)。

如山曰。以变化力种种随顺。标幻也。而取至静。兼静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补注曰。此言功成退职观。菩萨发慧利物。即是功成。习寂内修。名为退职)。

如山曰。以变化力种种境界。幻也。而取寂灭。兼寂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灭。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补注曰。此言幻师解术观。先起变化作术法。后静体寂故解术)。

如山曰。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幻也。安住寂静。静也。而断烦恼。寂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补注曰。此言神龙隐海观。起幻化生。如神龙布云雨归体入静。如隐海也)。

如山曰。以变化力无碍作用。幻也。断烦恼故。寂也。安住至静。静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补注曰。此言龙树通真观。先起幻。后归静寂。如龙树初行幻术。广化邪途。后习真乘。自阶圣果)。

如山曰。以变化力方便作用。幻也。至静寂灭二俱随顺。兼静寂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补注曰。此言商那示相观。商那和修。即优波鞠多之师也。先以神力示相。降伏鞠多弟子慢心。后乃入定归寂)。

如山曰。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齐静也。后断烦恼。兼寂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补注曰。此言大通宴默观。大通如来。先化用利物。后则归寂)。

如山曰。以变化力资于寂灭。齐灭也。后住清净无作静虑。兼静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补注曰。此言实明空海观。佛顶经云。同入如来实明空海。今灵心观。即本觉明。如实明也。后静观。如空海也)。

如山曰。以寂灭力。寂也。而起至静住于清净。兼静也。此合下七节。为后七轮。各标寂为首。次兼余二。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补注曰。此言空虚妙用观。灵心之体如虚空。起化即妙用)。

如山曰。以寂灭力。寂也。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兼幻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补注曰。此言舜若呈神观。舜若即虚空神。遇日光映之暂现。如此先寂次静后幻)。

如山曰。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寂也。安于静虑。静也。而起变化。幻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补注曰。此言饮光归定观。大迦叶也。先证体。次起神通。后乃归定)。

如山曰。以寂灭力无作自性。寂也。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幻也。归于静虑。静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补注曰。此言多宝呈通观。多宝佛。先成道证如体。后于塔中发起法华。如静幻无碍)。

如山曰。以寂灭力种种清净。寂也。而住静虑起于变化。齐兼静幻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补注曰。此言下方腾化观。即法华菩萨。六万恒沙。从下方现)。

如山曰。以寂灭力资于至静。齐静也。而起变化。兼幻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补注曰。此言帝青含变观。此宝含诸佛像。对即变应。应而还空。如灵心观成。包含德用。应缘起幻。而复安静)。

如山曰。以寂灭力资于变化。齐幻也。而起至静清明境慧。兼静也。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补注曰。最后一轮。圆修三观。此名如意圆修观。如意宝珠。四方俱照。大智顿觉。三现齐修)。

(宗密曰。以圆觉合一切。是从体起用。性相无异。觉性是会用归体。体用无碍。寂照同时。是为圆满无上妙觉)。

如山曰。以圆觉慧。称圆觉而发慧故也。圆合一切。谓圆融和合一切事理性相。真妄色空等类。举体相应。是为圆合。谓由圆觉合理。理即非理。故全即事。又由以觉合事。事即非事。故全即理。余性相等皆同此说。中道义谛。于是现焉。非理非事。双遮显中。遮照同时。是为圆觉。又依诸性修静观。依相修幻观。依无离觉性修寂观。故科云圆修三观矣。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惟愿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补注曰。净诸业障。谓一切业障。尽依四相而生。此门问答。除之诸业自然清净)。

(如山曰。法性者。诸法之性。若直译本体。则名觉性。故云开悟法。若推穷差别之法。皆无自体。同于一性。而名法性。今推破四相。豁融诸法。全同觉性)。

如山曰。此中问意。不说本来都迷。意明已知觉性圆明。诸法清净。何得凡心宛在。不合觉源。所作所为。情犹憎爱。自他全别。难自浑融。比对果人。天地之远。觉心本净。悟即应同。更有何法染污。令我用心异佛。故云因何迷闷不入。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

(补注曰。我人众生寿命。由展转约义。故有四名。四名复有一相。一迷识境。二迷智境。一切众生下。总叙四相。为过患之因由。由此下言由迷起惑)。

如山曰。世尊谓。众生未曾悟故。妄中横计。计取自体为我。计我展转。趣于余趣为人。计我盛衰苦乐。种种变异相续。为众生。计我一报命根不断而住为寿。夫真我本有。迷之谓无。妄我本空。执之为有。四皆横计。故云颠倒也。由执四相为实我体。所以于自生爱。于他生憎。顺我者爱。逆我者憎。如是爱憎皆由执我。故曰由此。于虚妄体重执虚妄。谓四大五蕴。迷性妄生。众缘假合。已是虚妄。更于其上。重执我人也。

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

(补注曰。二妄相依二句。言由惑造业。次二句。言由业招报。后二句。言反于五道。堕于二乘也。自由此便生憎爱。至妄见涅槃。总当二乘宗中生灭四谛也。谓初六句集谛。次二句苦谛。次一句道谛。后一句灭谛)。

如山曰。由前二妄。故生起造作种种妄业。业能引至苦乐之果。故名为道。业成即受生死流转。生死流转。是所至之果也。厌流转者。谓厌三界不安。皆如火宅。息缘断惑也。妄见涅槃。志在趣寂耽空。灰身灭智。由此不能入清净觉也。此句正是答结前问。前问云何迷闷不入。今答云。由认四相展转生过。纵离六道。复堕二乘故也。

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

(补注曰。自前文由此不能入清净觉。至非觉入故。言迷拒觉心也。是故下合。次文是言动息俱迷。为己主宰句。言动是我动。息是我息。我相既在。动息俱迷)。

如山曰。前问因何使诸众生不入。故此答云。非觉违拒使之不入。但由认我。故不入也。如梦身未忘。不能合于本身。非本身违拒也。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意云。入时若是觉入。不入即是觉拒。既入者自是信解行等。觉体元无出入。入与不入。何责于觉。是故动念息念。皆归迷闷也。夫动念既为背觉。息念即合契真。何故皆称迷闷。由将无始住地无明。为我主故也。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补注曰。生无慧目。如人若十岁二十始盲。则眼前虽不见物。说之即能了知。若胎中无目。生来便盲。即对色之时。种种为说。终无所益。则先须金錍抉膜。然后指示是非。故涅槃经说。如盲人不识乳色。他人为说。展转譬喻贝米雪鹤。竟不能得识其乳色)。

如山曰。生无慧目。谓未曾悟入故也。身心等性二句。谓前得本起因地。则所修皆是佛因。此用本起无明。一切皆是魔业。又前以觉圆明故。根尘普净。结云一切是觉。今已无明为本。故云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二句。谓由爱故得身。若断身即违爱。如人纵卑陋病苦。亦自保命。终不能断。断余或可。自断诚难。认我亦尔。断一切烦恼恶业。容有得者。欲令断我。其可得乎。何以故。我终不能还断我故。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此以下。皆结成障道)。

(补注曰。从爱憎求道。毕竟不成。即宝积金经所云。于身生宝爱。不离于我人。彼作是修行。由斯堕恶趣)。

如山曰。有爱我者二句。是对顺生爱以明我。非随顺者二句。是对违起憎以明我。为憎爱心二句。谓唯滋无明。故知迷心修道。纵令勤苦。种种行问。但助无明。何成佛果。可知本从无明而生憎爱。憎爱还熏无明种子。现行相续不断。将此求道。毕竟不成。自下文以后。别释四相。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此合下二文。谓验其任运分自他者。是其我相。文中二。一标释相粗。二结指细相。此乃徴起标示)。

宗密曰。夫我难自见。约事证知。但验自他各殊。即证自中有我。设令修道。舍妄证真。但觉有心。总名我相。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补注曰。此约喻以释也。弦谓紧急。缓谓缓慢。皆是支体不调。手足失度之状)。

如山曰。摄养乖方下。况道者燕居静室。或隐深山。心绝经营。境无违顺。习闲成性。暂得忘情。不觉自他。谓证无我。若违顺所福。宛有心生。心既未平。方知我在。故下云。若复有人。叹谤其法。即喜恨等。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补注曰。此结指细相也。证为能。如来为所。毕竟了知又于所证中能了知也。清净涅槃。所了知也)。

如山曰。谓非但了知二乘涅槃为我相。设使了知如来涅槃。亦是我相。然涅槃但是觉体。非别有可证。今既证得涅槃。不忘能所。即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补注曰。此合下二文。是悟我成人悟。前非者是此相矣。下分粗相细相)。

如山曰。觉前非也。者字。正名人相。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

(补注曰。此言粗相也)。

如山曰。悟有我者二句。不作证心也。所悟非我二句。同前非也。悟已超过句。是绝所证之过。除能悟之累。末句结成也。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但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补注曰。此言细相也。备殚证理。谓无非不尽。故曰备。殚。尽也)。

如山曰。圆悟涅槃。不取能所故也。心存少悟。谓此智不怯。便为存悟。非诸差别。故云少也。皆名人相。结成细相也。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补注曰。此合下文是言了迹迹生。谓前二相。俱是心迹。总不执之。故免我人。然此了心。又亦是迹。故云了迹迹生[义]凡三)。

如山曰。觉前能悟。悟是所觉。悟既成所。觉又名能。展转无穷。皆成能所。能所及处。皆是相待。了此无定。故离前非。计所不及。谓免诸过。不觉此计。又是众生。众生者。不定执一之谓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补注曰。此喻正释)。

(宗密曰。譬如二句。借人语词。以为义契。显众生四句为标非也)。

如山曰。云何非我。以自是众生。故非我也。云何非彼。以云我是众生。不云彼是众生。故非彼也。非我非彼。谓非彼人之我也。又显于自于彼。不计我人。故非彼我。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补注曰。此节指前对辨。皆为我人句。指前二相也。下对之以辨众生之相)。

如山曰。了证。证我相也。了悟。悟人相也。了证者空。则我不及。了悟者空。则人不及。不执主宰。故离我人。存有所了二句。谓心不忘故也。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宗密曰。此合下文言潜续如命。谓都无所执。但碍修行。由不起心。免前三过。即此无执之业智。相续未忘。非故生心。故言潜续。文二。此乃徴起标示)。

如山曰。心照清净。谓即心之照。故云清净。即自觉也。觉所了者。觉前三相。即觉他也。证悟等尽。彻于真源。无别能觉。故上云心照。一切业智。谓拟将此智。修习一切无漏之业。故虽能除妄。而不自除。故不自见。不自见故。犹如命根。如命根者。兼取相续不断之义也。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消冰。无别有冰。如冰消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补注曰。此节展转细释。善男子下。以义正释。如汤销冰下。以喻反释)。

(宗密曰。水喻真性。冰喻四相。汤喻智慧。煎水名汤。悟心名智。故谓水冻成冰。还煎水以消之。冰汤俱尽。湿性独存。以喻心迷成我。还悟心以消之。我智俱尽。照体独立)。

宗密曰。觉所觉者。由将此心。见前诸觉。故不离尘。以心未忘故。如汤销冰三句。谓汤消冰。尽同成一水。更无能知尽者。反明此业智既照。前三相皆尽。则是我病未尽如冰。若言我尽。即此言尽之冰。便是不尽。存我二句。谓无别有我知我尽者。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补注曰。此合下文言存我失道也。凡二。此乃总标失道也。有为。由前四相皆有取证)。

如山曰。以有为心修行。则行行皆带能所。故不成圣正。夫正法之时。修则皆证。末世之时。人多取相。今既取证相。则正法亦同末世。若遇此教。了达病源。则虽末世。还同正法。后展转广释。文凡四。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认贼为子。喻六根取境。犹可制御。藏识妄我。难以辨明。故如来藏中功德之宝。念念衰耗。犹此贫穷难集福智)。

如山曰。劫数既多。行又勤苦。以何义故不证圣果。良由认我以为涅槃。故虽多劫勤修。终无所益。譬如贼在外。犹可堤防。养之为儿。如何检慎。又知贼是贼。贼无能为。认之为儿。宁免破败。

何以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补注曰。何以故句。证何妨道微。有我爱者。释憎爱非脱)。

如山曰。纵使认我取证。何以便妨于道。夫生死轮回。本自憎爱。欲求解脱。须尽二源。今爱涅槃。还是本爱。今憎生死。亦是本憎。弃苦欣乐虽殊。憎爱元是本习。带之修道。佛果岂成。伏我爱根为涅槃者。由伏之故不起。不起之相似涅槃相。以似为真。故云尔也。不知爱者四句。谓本爱涅槃。拟除生死。爱心既在。即生死根。爱根憎苗。岂名解脱。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补注曰。云何句。为何知证。法非解脱徴。善男子以下合。下文乃是赞毁验我释者。谓实证者必无我。无我故即无嗔喜。今为法嗔喜。即知证法非真。我未尽故)。

宗密曰。法者涅槃。犹前释云。爱涅槃者。名不解脱。故此徴云。若爱生死。许是系缚。今悟涅槃。是寂灭法。以何相知。云不解脱。以己徴证二句。外知根尘假合。内觉性体寂然。由未能句。正标未尽之故也。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宗密曰。此言以境验知。则知我相二句。言因对外境。验得内心。我无间断。潜伏藏识。种子也。游戏诸根二句。现行也。言遇境则发相续流转)。

如山曰。世境违顺。粗重易明。唯就法门。最难觉察。但言为法。瞋彼度此。不知此心元是我相。因对外境。验得内心。我执犹坚。潜藏相续。虽慧军数举。魔众频摧。且阿赖耶城。难攻主宰。末那常侍。防护牢强。意识谋臣。经营内外。旁监五识之将。以镇六根之门。由是贼主频通游戏。时时偷号。惑我法王。往往侵疆。扰我观境。虽外怯般若。昼伏夜行。而内挟无明。昼夜不断。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补注曰。此文结成障觉)。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宗密曰。此合下文但说病为法。文凡二。此乃覆推。摄前为法瞋喜之次。推穷以成说。病。为法之过。毁者是彼。说者是我。经文于毁者言无。反明过也。于说法者言有。顺明也。翻覆推过者。下拟决断为病故)。

如山曰。恐闻瞋喜是我。便拟忍受不瞋。用为无我。故推徴云。若见彼是毁人。我被彼毁而不瞋者。此亦是我。故云。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既见有毁我者。则未得我空。亦应云。若知我空。无我说法。故次云。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下。谓例于我也。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如山曰。带病修行。增益诸病。唯益实德。如药草等。种有甘苦。水土所滋。名惟增益。苦喻我为本。甘喻净觉为本。水土则喻万行)。

宗密曰。指前所推之过也。即是四相。四相若存。总名为病。以病为法。诚可怜愍。带病修行。故境诸病。反此而言。则称实修行。末句结成障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补注曰。此合下文言将凡滥圣。文凡二。一正明相滥。二结成障觉。此节言抑圣同己也)。

如山曰。佛说了义称理法门。此言心境本空。惑业本净。凡圣不异。因果皆圆。就佛见之。理实如此。且众生迷倒已久。种习根深。纵令解法门。现用元来随念。但以分别心识。解他无碍言教。谓言佛意亦祇如然。心既是念。故不觉念。不知冥通证入。异于随相。信心认佛平等之谭。不能断惑求证。故经印言终不成就。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补注曰。或有众生五句。是聘己齐圣。前则抑高就下。此则聘下齐高。首三句是认其圣智。见胜者二句。验出凡情。由彼众生。为指前两类之人。未断我爱。前云终不成就者。以佛无我爱。凡有我爱。故次云见胜进嫉妒。亦由我爱。由我爱故。是故不入清净觉也)。

如山曰。得谓理也。乃至圣所俱功德。证谓智也。则圣人冥证之智身。今谓得谓证者。增上慢人。若自知不证而言证者。则根本戒中大妄语戒。非此文意也。然诸圣人。形类不定。得与不得。内证在心。何以辨他未得未证。故观心行。以验真虚。夫圣人用心。他己无二。见他胜进。或法教流行。念念喜欢。必能随顺。自验内心如此。或即证悟不虚。若自觉己衰他盛则嫉。己盛他衰则喜。纵令深解妙境。但是心之所缘。勿错认之谓得谓证。由彼众生下。结成障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补注曰。此言趣果迷因也。增长我见。即华严所云。不能了自心。增长一切恶等)。

如山曰。希望成道。趣果也。惟益多闻。迷固也。即知先须悟道。然后多闻增慧。末世之人。多迷此意。唯宗名数。不务了心。心既不通。解义唯多。我见唯长。故下云增长我见。夫多闻无智慧。是不知实相。譬如大闇中。有灯而无目等。

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瞋爱慢。謟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以成就。

(补注曰。此合下文乃四断惑成因也。但当精勤。诫劝之辞也。降伏烦恼。别标所断也。起大勇猛。通劝修断也。贪瞋爱慢。根本烦恼中三也。爱无别性。贪类所摄。謟曲嫉妒。少随烦恼也。末句结成因)。

宗密曰。未得令得。修也。谓真境中。一切功德妙用。未断令断。断也。谓颠倒境中。一切障碍之法。重举彼我恩爱者。生死根本。最难拔故。念尽则自他俱寂。勤断烦恼。我见习气渐尽。无上佛果自然渐成。

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

(补注曰。上文顺释。此文反释。偈有云。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如山曰。商人入海。须假导师。学者修行。必资善友。若于所求下。反明不生憎爱。则入觉也。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圣贤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补注曰。普觉菩萨。谓从前诸过已离。四相又除。然于用意行心。仍余作止任灭之病。觉犹未普。至此决择四病。觉性无瑕。普觉诸病。故当此矣)。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

(补注曰。此下俱指示明师令事。文凡三。此合下令识也。此言顺行。下言逆行)。

如山曰。善知识者。谓善能识真妄。知病识乐。故初心便令求者。正知见人。谓善达觉性。不因修生。决择无疑者。心不住相者。离凡夫烦恼境界。不着声闻缘觉者。离二乘滞寂境界。

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补注曰。心恒清净如净名所云。虽有妻子。常修梵行等。华严云。菩萨在家。与妻子俱。未曾舍离菩提之心)。

(斐休曰。或为利益。或有别缘。所作非仪。暂乖真故。故示诸有过者。秪得贬己承非。不得非说理以误凡下)。

宗密曰。尘劳。即贪等也。心恒清净。谓现染之中而不染也。示诸有过。谓欲度众生。先以同事相摄。但为同事相摄故。虽现诸过。常虽赞叹真实梵行。故论云。坏见之人。虽不坏行。不堪与众生为其道眼。虽坏行而不破见者。是则人天真胜福田。求如是人下。结成大益。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憍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

(补注曰。此即令事师。末世下。举身命之难。况复下。例身外之易)。

(智论云。于诸师尊。如世尊想。若有能开释深义。于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验余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复如是)。

如山曰。不惜身命。如雪山舍身。香城破骨之类。彼善知识三句。惜前顺行。乃至示现二句。指前逆行。心无憍慢。明不疑也。夫菩萨化现。权道难测。但依法门。莫疑其迹。不以顺行。即效虔诚。或睹逆行。便生憍慢。况复二句。例身外之易。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补注曰。此节言显益)。

如山曰。憍慢若起。恶念便生。障覆自心。法何得人。既无恶念之覆。即得正觉成就。觉心既明。即慧光开发。能向无染。故曰心华。称体无边。照十方刹。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

(补注曰。此合下四节。是分别四病令除者。此乃总标徴起。下文别释行相)。

如山曰。心病无边。要唯此四。随有其一。即不堪为师。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宗密曰。此言生。心造作病。若了觉性本圆。不用兴心求益。不兴心处。即合觉心。合觉心时。自无诸妄。无诸妄已。则所作相应。积土聚沙。皆成佛道)。

如山曰。辨相也。思惟揣度。计校筹量。兴心运为。拟作行相。造塔造寺供佛供僧。持咒持经。僧讲俗云。端然宴坐。种种施为止息深山游历世界。勤忧衣食。谓是道缘。故受饥寒。将为功德。观空观有。爱身厌身。于多行门。随执其一。托此一行。欲契觉心。圆觉性非造作。造作如何契之。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宗密曰。此言任意浮沉病)。

(补注曰。任病如好闭任闲。逢饥即餐。遇衣即着。好事恶事一切不知。任运而行。信缘而活。睡来即卧。兴来即行。东西南北。何定去住。此病因前云圆觉清净本无修习。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失彼文意。故成任病)。

如山曰。若复有人。意云生死是空。更何所□涅槃本寂。何假修求。不厌不欣。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如火热水湿之类。各各差别。妄从他妄。真任他真。各称其心。何必改作。自谓已觉。何必作幻。故成任病。此乃放纵身心。复令善恶不拘。即名无记之性。七贤岂是大道。四皓宁为圣人。尚昧欲天。焉冥觉体。故前云。若不修行。常居幻化。云何解脱。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以此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补注曰。此言止息妄情之病)。

(宗密曰。此病从前静观中来。迷彼取静为行。及证诸念之言。因成此病)。

如山曰。生心恐非。随情虑失。一向止息妄心。自谓妄尽自然平等。以此欲求圆觉。见念既乖。性本灵明。迷照亦失。念无而有。既止息令无。照有而隐。何不观察令显。又真本无念。念既乖真。性本无止。止亦违性。故言非止合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补注曰。此言灭除心境之病。前但止息心念令寂。此则计于身心根尘本来空寂。又前不妨见有根尘。但不随念爱染。故云止息。此则于根。尘亦无。坚持空寂之相。由见空无。故云除灭。此病从寂观中来。彼诸轮中。皆云寂灭及断烦恼。迷彼成此)。

如山曰。烦恼之本。即是身心。若执身心。烦恼何断。故标断烦恼。释以身空。又断尽烦恼。空却身心。身心尚空。根尘何有。身等本空。故名永寂。诸相既泯。寂相现前。拟将此心求证圆觉。夫觉体灵明。不唯寂灭。今灭惑住寂。岂得相应。况圆觉者。非动非静。双融动静。恒沙妙用。无碍难思。住寂之心。何能契合。言即似近。理即全疏。与理相违。故言非也。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宗密曰。此即结明真伪)。

(补注曰。作是观者。离四也。他观者。取四也)。

如山曰。将前四行。自验其心。随落一门。则知是病。故言离者。则知清净。病除法在。是正观也。又更生情。便信胸襟。别为见解者。邪观也。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求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瞋恨。

(补注曰。此合下是辨事师之心。此当答第三行何等行之问。故标云欲修行者。结云如是修行。然且唯说事师。更无别行。故。但作此科判以当修行)。

如山曰。夫善友度人。种种方便。师徒心契。法意方传。是以俯就物机。相亲相近。愚者无识。憍慢便生。慢既翳心。即不入道。故云应断。或欲除慢。或遇异缘。相去相离。便生瞋恨云。疏我亲彼。说爱说憎。既一念瞋。百万障起。非论失道。亦堕三途。故此令断。

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补注曰。此节言。若不了善友及诸众生与己同体者。则虽知菩提可进。而不能屈节事师。虽知萨埵可悲。而不能忘躯弘道。故此示也)。

宗密曰。远离名逆。亲近名顺。又违情曰逆。随情曰顺。故胜鬘云。应摄受者而摄受之。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则佛法久住。犹如虚空。心无改易也。了知身心下。结示同体悲智。如是下。结因成果。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补注曰。此节明除病之行。是答第四除去何病之问。文凡三。善男子下。明所治也。若复有人下。言一等心观人也。于诸法中。言二等心观法也)。

如山曰。自他憎爱。前已频明。今复说者。是种子故。是入道微细病故。由此种子。难契圆明。故随所闻法门。即生心作意。舍此取彼。憎妄爱真。难忘能所。故后云即除诸病。若复有人下。是以冤家父母无二。例此观法。应云涅槃生死不殊。不殊则无自他憎爱。故知诸病祗由爱真憎妄。见自见他。故不能久事师宗。但自生情起行。今既断斯种子。则诸病自除。所以观人中云。即除诸病。此云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补注曰。此节显发人深广。正答第五问也。文凡三。一总标发心。尽于虚空下。别以相。如是二句。通结离耶)。

如山曰。诸佛因地。皆发此心。依此愿修。方成正觉。若无心愿䇿引所修。行亦不成。尽于虚空一切众生。广大心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第一心也。于圆觉中无取觉者。常心也。除彼我人一切诸相。不颠倒心也。如是发心便离邪见。故偈语有云。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补注曰。此节宗中诸菩萨等。与佛问答。发扬本意。欲显圆觉。但缘节节过思未尽。义意未圆。𠬧机未普。故表法菩萨。未标圆觉之名。今始显之)。

如山曰。得名圆觉。今有三意。一前虽病尽理圆。仍恐下根难入。此又曲开方便。三期道场。即上中下机。普归圆觉。二由前节级行解已圆。至此名为证极。证极之境。更无别体。唯是圆觉。三最初标指圆觉为陀罗尼门者。从本起末。今显义已周。还至圆觉者。摄末归本。表此三意。故当此门。若佛灭后三句。举所为也。云何安居三句。问道场也。此圆觉中三句。问加行也。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补注曰。若佛现在下。称理说者。谓观行无间。是佛现在。间断之时。是佛灭后。断后复作观行思惟。是设像存想)。

宗密曰。若佛现在。对当会菩萨也。当正思惟句。明不假设像等。当知惟心。无外境界。若复灭后。对末世众生也。施设下。明设像之意。谓大师去世。不睹真仪。设像谛观。引心入法。相即无相。即见如来。亦可想佛真身常在不灭。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

(补注曰。如是初静下。应云静即是体是定。觉即是慧是用。初观成不见自身之相。名一身静。以身静时当体是觉。名一身觉。世界亦然)。

如山曰。静极便觉。超动静相。圆觉显现。如前从空入中也。如是初静三句。释上静相。自他普遍。遍静虽无前后。约行人趣入故。从狭至宽。觉亦如是句。例于静也。

善男子。若宽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宗密曰。上节言修静观成。此节言起功用。非彼所闻下。诫邪证也)。

如山曰。知众生念者。世界既全成觉。众生全在觉中。故所起念。无不了达。如影入镜。镜照无遗。□发则同时已遍。故曰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下。谓信解行证。虽阶级不同。而所信乃至所证之法。元来不异。谓解则解其所信。修则修其所解。证则证其所修。今明证得境界。若非本所信等法。即不应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补注曰。此节言幻观。非彼下。诫邪证。静观不假外缘。今起幻门中。须凭圣境。前威德段中圆说。故约大悲化生。今道场之内。且自克修。故约大智求佛)。

如山曰。诸佛菩萨心。以大悲为本。但依佛菩萨种种之门。自然具大悲也。道场之内。且学悲心。限满对缘。即将化用。渐次者。前至静归体。功则顿现。今随差别之相。故应渐次。愿者希求欲乐之义。众生无始以来。念念希欲五尘之境。今已了悟。故发心念念。希欲。悲智六度等境。熏心成习。故云种也。非彼所闻下。义同上。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是名三观初受方便。

(补注曰。此言寂观。善男子下。言修观成也。渐次增进下。言起用功也。非彼下诫邪证。是名二句总结)。

(补心中了知三句注科云。灵心绝待绝待无念。一觉灵心。岂非同邪。是知绝念之慧。方能了知生住灭念)。

宗密曰。此有二意。一者先用数息观门。治诸觉观。渐入妙境。然修出入息者。有六妙门。谓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或依次第。或随便宜。二者即下文所知生灭心念。便是数门。由前心息相依。息调心净。故了知心中生住异灭粗细妄念。本末分齐头绪数量。如是周遍四句。谓初则宴坐照见。后则行住皆知。知即无患。譬如妖魅。所欲着人。若知其名。自然消灭。涅槃云。如人觉知是贼。贼无能为。渐次增进下。净心是圆觉自体。世界本在其中。观行成就。全合灵源。知雨滴数。固宜本分。非唯雨滴。万物皆然。凡夫之类。迷此真心。随念所知。故□其用。末二句。因前问云。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故具答已。结云是名等也。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补注曰。此言互修三观。文凡三。若后末世下。明修观不成。由[习]业障下。令忏除惑业。三种净观下。令随便互修)。

如山曰。欲求道不得成就。乃下中之下。力不遂心也。由昔业障下。重发誓愿。决心欲证。加功励志。忏业断惑。论中亦云。若人修行信心。以从先世罪业众多障碍。应当勇猛礼忏等。三种净观下。言有人色相所碍。空静之观难成。先观色幻。幻即全空。静观方成。复有执定实色。碍于心识。难修幻观。先知其体本无。而不妨睹相。方成假幻。复有修中难成绝待。先知假全空而无假。空全假而无空。空假俱无。绝于对待。方成寂灭。又有人直见心源。方知诸法即性故空。不坏相故假。或但从性现故假。无别所现故空。先后绮互。如说轮说。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补注曰。调柔善顺曰贤。贤之与善。义意无别。贤则亚圣。善则顺理。首是头首。欲使万善齐兴。俱顺真理。成正因位。亚次圣果者。必藉经教流通。经教流通。是贤善之首。故流通分中。当此菩萨)。

如山曰。事须持教。以教贯穿。文既不遗。随文解义。解义先须识名。遗名于义不了。奉法者云何持教。持教者得何利益。受持此经者。云何护卫。流传此教者。至何究竟。此贤善发问意也。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补注曰。此标能说能护之人也)。

(补恒河沙诸佛所说注。华严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又不了义经。则随有说不说。了义之教。无佛不谭)。

如山曰。说此经佛。既是真身。真身无碍。尘沙同体。故一说即是多说。华严云。我不见有佛国土不说此经等。守护。亦如华严经等云。我等诸佛。护持此法。令未来世一切菩萨。未曾闻者皆悉得闻。归依。谓因行之中。无不从此成佛。清净眼目。谓推穷迷本。照彻觉源。是以理贯群经。义无不尽。于此若解。则诸教焕然。若不了之。何知正道。故云眼目。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此答名字之问)。

(补。汝当奉持注。谓已悟者。文性离而持法。未悟者。无离文而持义。是奉持之相也)。

如山曰。非器不闻名秘。随器异闻名秘。三昧之名。其数无量。圆觉三昧。是彼根源。故称王也。决定。极证之处。如来藏。即圆觉在缠之名。妄不能变。名为自性。随缘起妄。名为差别。又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即是差别。余义现前。末句敕令依此名义而持也。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补注曰。善男子下。是标行所依。若诸菩萨下。是言依修所至)。

宗密曰。经说无明等皆无所有。正是佛境。佛境若不显现。众生岂得皆空。生若不空。岂彻觉地。故华严信位。即佛境甚深。虽知与智殊。皆佛境界。是此意也。由经唯显佛境。故修之必至佛地。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补注曰。譬如大海。谓渐教则乖顿教。顿门。必具渐门。乃至蚊虻句。喻二乘受持。及阿修罗句。喻菩萨受持)。

如山曰。宗是顿教。事具渐门。既顿渐俱收。则迟速皆益。入有不入。总可留心。譬如大海。有无量之水。饮之则量腹少多。圆觉有无边法门。受之则随器顿渐。

圆觉经精解评林卷上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