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圆觉钞辨疑误卷之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第七卷 九处

释中实引藏和尚心经疏。作所诠义释心字。意取万法体为心。又作能诠义释心。意是六佰卷之中等。评曰对校心经疏。于所诠义中。唯有约唯释心字。又无能诠释心字。此是后人不采心经疏文妄意加。此实非圭山本解。故大疏云。中实名心。(如胜[缦]等)或名一心。(如华严起信等)大抄但云中实者。是最中之义。是坚实义。其犹树心中实之义。注云如胜缦等者。文云自性清净心不染而染等。初不引心经疏为据以解中实故。殊非疏主之文耶。据大抄云。然此经但云从觉生。不释生起行相。不释生起行相却是文殊章等验之。今抄但云不释生起行相处。大脱一句。语势巉施也。

疏中喻真心者抄觉心即巾无明业识即幻师术法等。前所云一真性(即巾)二心识(即幻师术法)抄云法性如巾真心如师分别识如术法等。评曰。前师喻真心。今以巾喻真心。前即分师与术法义别。此则合喻无明业识。据清凉但亦合喻能起因缘。谓前惑等。不知此文前后何故自语不同耶。

注复礼之偈云。据问法相宗。又云正迷法相宗等。而法集别行释此偈正问法性宗。却拣非问法相宗。当以法集为正。此中二处注语或刊板删为妙。

钞注云所以知者。次云于心佛亦尔(云云)。评曰。合云前云如心佛亦尔等。以觉林十偈。若人欲了知偈第十其如心佛亦尔偈。偈第七故也。又粗书偈即唐经注。指偈即晋经也。

钞中下之流。纵不契合。亦茫然不知始终。惶悚失其所守(并注云云)评曰。经正云。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始终。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如来知其魂虑变慑。生心怜愍。安慰阿难。乃至无法王。是真实语。如汝所说不狂等。既云茫然是义始终佛知其魂虑变慑。是诸有学。不知是义。故惊慑也。今注云是见非见俱非之义等。何得其魂变。然今引此文者。意者引证纵不契证亦知其义。然考楞严文意在相反。知者详之。

疏释普令开悟引同法华开示悟入。云以开示约能化。悟入约所化。准大疏。不配能所化。但云以开摄示以悟摄入。谓大开之与曲示。始悟之与终入。大钞释云。谓大开示正释文即嘉祥疏也。彼先配开示约能化。悟入约所化。不取者。以此经云普令开悟法华云欲佛知见即开等皆通所化也。不必定配。唯示字则唯似能化。评曰。既今经云普令开悟唯约所化。尤当。以大疏为正。

钞二障体义下八识章中当释。评曰。然八识章。即大钞八识十五门分别中。此中尚无释处。况今略钞耶。此合云弥勒章中释。

第八卷 二十处

钞今现见虚空遍一切处如生灭变异。评曰。大钞云无生灭变异。此中误也。

科三重法界中。二牒经释中三。初略示观门。二对释经义。三正释。评曰。此前二科在真空绝相观下分之。所以后二观皆以略示观门配释经义。定知科家误也。应合于牒经释中分三观。于初观下分二。初略示观门。二释经义。于中复分二。初会义。二释文。于释文中分二。初色相空净。二空色同如。方允当也。

钞注问前说此识有三位。何故于三能变中。举异熟。于此中。反举藏之名也。故云。评曰。据大钞无此注语故。引正于摄持因果自相故也。今略钞既加此说。问意更引次论显执藏之过迷时释相独受此名。虽加此注。而失记引论。今为足知。应加粗书云。此释自相。分位虽多。藏识过重。是故偏说。

钞准前棱伽起信等意(云云)。评曰。合云准后棱伽等。以大疏钞即在前释见尘时。一并引释。故大钞云准前。今略疏分在释眼识毕故牒。钞方称释此文。故小钞合修改也。

钞乃至名青等。评曰。准大钞云乃至名青等识故。此脱藏字耶。

钞又以依心意意识转故等。下注云相是六尘。评曰。此五字应注在次非末那之行相下。此注中止可注云如上所引五意思之。

钞引楞伽分别事识下注中云故前云合转相为见尘。评曰。不应云前云。以大疏钞则在前。此钞前未有此文。然合转相为见尘。

钞今此经论等。本不是欲解释。谓但欲显观行成时觉既圆明心即清净等。评曰。若大钞作此标。此经论等。即约楞伽起信。此经叙意。通标经论等而唯释以此经意。止合标云今此经本不是等。思之。故大通释云。论中欲叙染法生起纶次。经中(云云如此抄)然论及楞伽。约随流说。此经约反流说。其生起纶绪则无差也。钞二无见有对色五根四尘。注云声香味触等。评曰。合云色香味触。此是四微故。声非报分。又不恒有故。四微不用此声字误。

疏唯意所取法尘一境通一切。然大疏亦云法者一百数中唯除五尘。(已自标列)余皆是法也。评曰。据此二疏正取法通一切义说故。大钞云第六法尘。此是第六识所缘之境。故极宽通。通于色心内外三世三量。无非此境。故云皆是。百法论以余法各有名位故。但举法数处所摄色。处界门中。以十一处十七思摄十八界故。唯八十二。今唯以六尘所摄故。但除五尘。余皆总取。即九十五也。若直就第六心境能缘所缘而言之。即九十九法。皆是意之所缘法也。(上是大抄)然观今略钞。牒释云。唯意所取。乃至法处所摄者。(上牒疏牒疏无此文)而今钞释意以通义非约尘境之义。故不取也。故为取法处所摄之色。正如百法论中。各有名位。但取法处所摄色也。此释敌休与大疏并今疏相反。今观略钞意为正。应有后改之疏。但前疏以流行故。疏以钞相违也。思之。

钞十力章中云。若一一和会。繁碎难之。若要广解。即检大钞。评曰。大钞亦不和会。却指在补阙卷中。钞分别名诸定中有一心行等。评曰。大钞云分别诸定中。此多一名字也。

钞转治不转治。大钞牒云转治如淫欲中欲慈心等。此脱二字也。

钞散心中摄一心若不尔者名不转治。据大钞云。沉没心中欲摄一心。此云散乱心定误矣。何者成转治故也。

钞无畏中。注云。诸天外道有此疑者。评曰。大钞注云以不见故至诚言安立等。此为正也。今所注定非。何者。文云乃至不见是微畏相。(此是一句)是佛不见难家小因缘可畏。非谓对上是法不知乃至不见也。故当如大钞注为义耳。

钞四无碍知注中。此下不具引经文。但直释疏中取意用者。此后人妄加。此后三段引文。皆是经具。捡古本略钞无此语。

钞又一下三行相等(云云)。评曰。疏既云又一法智二比智。钞释合云又一法下三智约类以分法义。经云法无碍智。以法智知差别不异。(现见智也。观如故云现见。谓观差别闻如故不异也。)义无碍智。以比智知差别如实(比智也。比即类也。观前能观之智亦无实故云类也。然所知境即二谛。能知法比即无碍体。立名不同前后已。前后皆明所知。此明能知从体)然今钞误引行相释疏。又以三世顺返释法知名。何失智至此也。钞今且略举十相中五注下云一二三六七。评曰。以经有十相。一自相二同。三行。四说。五智。六无我慢。七诸乘。八菩提地。九佛地。十住持地。(后九皆下相字)今注合云一二五六七也。由钞引第三误故今亦误也。总明次下一科。理合移在第三牒文别释后。为第四总明次。第一列数。第二出体。第三别释。第四名次。文理宛顺。又何却附在第七释正道中耶。思之。科三乘因法分二。初释助道。二解余文。评曰。既释余文。如乃至下注云。三身四智五眼等。岂非果法也。故不应科在因法中。应合于随文释下分三。初果法。二别释余文。以经并是举果因结云清净。故合为一科。如是乃至之言。如是既是指上因果。乃至方是超过。既如是止前足知别是一科也。

第九卷 六处

钞下亦准之者。然大钞连续引初二门下八门但列名空。故大钞云。但以连续本文而已。(谓初二门)今略疏十门皆列。钞中十皆连续本文故。不应全写大钞。应去下亦准之一句。不然改亦字为并字。又恐元已改为并字。传写误为亦字也。

疏如梦幻影像。评曰。据释文合云镜像。然华严大疏亦作镜像。今钞即彼疏文故。决择亦云应是镜像。如会解辨。

钞云。成佛义等者。天真成佛。无所不成。非除却妄染尘劳添益真净功德。不增不减故。众生本来成佛亦然。故云等也。评曰。天字误也。正作夫字。诸实教真成佛者。不同权宗除断妄染增净功德。故云夫真成佛者不除染添净也。疏以佛真成同众生本来成佛亦然。

钞前是分别之爱。此则俱生之爱。方能助润于业受生故也。评曰。大抄正云前是俱生之爱此即分别之爱方能助润受生故也。此后人误改尔已。上释沐爱约任运流注为种种。岂是分别。次释纳相约爱助润于业。岂是俱生。润业者唯初果受七生义。故知凡夫但分别润业也。

钞佛地论但云业染。据行愿钞引新经疏。即地持论。论非佛地论也。钞以三界恶果是不可乐故名为苦。据大钞。无界字。但云三恶果。此中多界字也。然此解苦字故。以三恶不可乐释尔。三界通苦乐。岂总标三界为恶果耶。故以大钞为正。

第十卷 三处

钞此句我见者是第七识中四惑之一数(云云)。等。评曰。此对大疏大钞。应后人不识祖意擅自修改。故大疏云下句我见即能执也。我见是别境中慧故。无著金刚论。以为法执。(此行以我见属境慧配法执。不配第七识中我见也。此抄返违大疏。)亦可妄想我即我痴我见。及爱我者即我爱我慢。(大抄于亦可下。方云执我第七识中有四惑故以说经据此尔。小抄亦不应直云此识中有此四惑。前小疏既略此义。而此字足指疏列四惑尔。说前我见属别境慧。不配第七识。此方配四惑故)然今钞不合配前我见便为七识中一数。以疏通明我报为见。此通六七识故。大疏自配别境慧并法执也。况通约凡夫所迷。岂但配指第七之一惑。为能执之见邪。况第七执内自我起见耶。足知后人不晓妄意改作尔。此钞应云此句我见是别境中慧。故无著金刚论以为法执。又亦呵我执者。是第七识。此识中有四惑故。谓妄相我即我痴我见等(云云)。故今钞从第七识中四惑之一数。上通配二句经文。皆后人妄改。非钞中本意钞今意在解心数破倒正等法为解。据大疏无破此后人削元板妄加。倒则可破。正何破耶。正云解心数倒正等法为解耳。

经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疏钞三解。皆失经本意。而悫疏云。楼拘钟。使向不通。形碍管声。令音不透。因迷此疏。遂作三释。然经中如器中锽者。器是乐器之通称。钟是乐器中一数。然锽正因钟声。而正不取钟体。此如大雅作乐。众器同时发声时。唯钟声清彻。透出众乐器声之外。故云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故。烦恼涅槃合众乐器声不能杂碍锽声故。钟独出。烦恼涅槃之外为绝待灵心也。此正用锽字。非鐄簧字意。故知而悫公少符尔。然更议之。以锽字是钟声。经既云器锽故。器亦取众乐器之体。亦取乐器声尔。下句云声出于外。此声字含众乐器之声。但出于外者是锽声。余杂沓向不能分者。是众乐器。故知正取众声不杂锽声为喻。不是器中虚故。发声透出于外。以凡一切物考击。则有声出外。何独钟声敲之声出。又何特锽者发于外。以一切无锽中虚之物并寔体之物。如金银铜铁石等误中不虚考之。亦有声出外。如此经何独取钟耶。若云声大而远故取之者。以经但云声出于外。不取远大之义为喻故。思之可见。故悫疏有形碍管声。今音不透之语。正约管等乐声不能杂钟声。今钟声不透出于外。岂是悫公疑故又为管如笙等。管有鐄故出声于外耶。故经与悫意两只失也。

后二快误少不别辩也。

圆觉钞辨疑误卷之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