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七 伤寒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经曰。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太阳主表。为诸阳主气。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

太阳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风。阳也。寒。阴也。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营病发热无汗。不恶风而恶寒腠躁。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经曰。凡伤于寒。则为病热。为寒气客于经中。阳经怫结而成热也。中风即发热者。

风为伤痛者。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太阳主表。一日则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若脉气微而不传。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二三日。无阳明、少阳证。知邪不传。止在太阳经中也。)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阳明也。此太阳受邪。知为温病。非伤寒也。积温成热。所以发热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时螈(伤寒发汗已。则身凉。若发汗已。身灼热者。非伤寒。为风温也。风伤于上。而阳受风气伤气也。

便不不利则火逆。

命期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

六日(阳为热也。阴为寒也。发热而恶寒。寒伤阳也。无热而恶寒。寒伤阴也。阳法火。阴法水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伤寒自一日至六日。传三阳三阴经尽。至七日当愈。经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

若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巳为正阳。则阳气得以复也。始于太阳。终于厥阴。六经各以三时为解。而太阳从巳至未以三经解时。从亥至卯。以阴dao常乏也。内经曰。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则巳午未也。)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中风家。发汗解后。未全快畅者。十二日大邪皆去。六经悉和。则愈。)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欲得衣者。表热里寒也。身寒不欲衣者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阳以候卫。阴以候营。阳脉浮者。卫中风也。阴脉弱者。营气弱也。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足也寒复所覆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甘草(二两炙味甘平)生姜(三两切味辛(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内经曰。风氵㸒所胜。

平以氵㸒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生姜、大枣为使也。)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者。

禁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头痛者。太阳也。发热汗出恶风者。中风也。与桂枝汤。解散风邪。)太阳病。项背强ktkt。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ktkt者。伸颈之貌也。动则伸颈摇身而行。项背强者。动则如之。项背ktkt者。当无汗。

麻黄主表实。后葛根与此方同。其无汗者。当用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属表。而反下之。则虚其里。邪欲乘虚传里。若气上冲者。里不受邪。而气逆。

上已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

观其(太阳病。三日中。曾经发汗、吐、下、温针。虚其正气。病仍不解者。谓之坏病。言为医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脉浮发热。汗出恶风者。中风也。可与桂枝汤解肌。脉浮紧。发热不汗出者。伤寒也。

可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客内热。喜辛而恶甘。桂枝汤甘。酒客得之。则中满而呕。)喘家。作桂枝汤。加浓朴杏子佳。

(太阳病。为诸阳主气。风甚气拥。则生喘也。与桂枝汤以散风。加浓朴、杏仁以降气。)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内热者。服桂枝汤则吐。如酒客之类也。既亡津液。又为热所搏。其后必吐脓血。吐脓血得之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太阳病。因发汗。遂汗漏不止而恶风者。为阳气不足。因发汗。阳气益虚。而皮腠不固也气虚液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促为阳盛。则不因下后而脉促者也。此下后脉促。

不为阴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伤寒八九日。则邪传再经。又遍三阳。欲传三阴之时也。传经次第。则三日传遍三阳。

至不进热里发脉脉青而为痒也。与桂枝麻黄各半汤。小发其汗。以除表邪。)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烦者。热也。服桂枝汤后。当汗出而身凉和。若反烦不解者。风甚而未能散也。先刺风池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经曰。如服一剂。病证犹在者。故当复作本汤服之。服桂枝汤。汗出后。脉洪大者。

病犹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大汗出。脉洪大而不渴。邪气犹在表也。可更与桂枝汤。若大汗出。脉洪大而烦渴不解者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甘草(各十八铢)生姜(一两三钱切)大枣(四枚擘)麻黄(十八铢去(胃为十二经之主。脾治水谷。为卑脏。若婢。内经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是汤所以谓之以汤。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虽经汗下。为邪气仍在表也。心下满。微痛。小便利者。则欲成结茯苓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芍者(脉浮。自汗出。小便数而恶寒者。阳气不足也。心烦。脚挛急者。阴气不足也。阴阳血气躁吐得伸针。

四逆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干姜(二两炮味辛热)(内经曰。辛甘发散。为汤。甘草、干姜相合。以复阳气。)上二味。咀。以水三升。煮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苦酸微寒)甘草(四两炙甘平)(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也。酸以收之。甘以缓之。酸甘相合。用补阴血。)上二味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甘草(二两炙味甘平)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内经曰。热氵㸒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芒硝咸寒以除热。大黄苦寒以荡实。甘草甘平火。微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干姜(一两半味辛热)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内经曰。寒氵㸒于内。治以甘热。又曰。寒氵㸒所胜。平以辛热。甘草、姜、附相合。为甘辛分温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厥尚(阳旦。桂枝汤别名也。前证脉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与桂枝汤证枝汤加阳复而乱。少

卷一百二十七 伤寒门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第六

太阳病。项背强ktkt。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ktkt。汗出恶风者。中风表虚也。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

中风表实也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本草云。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此以中风表实。故加二物于桂枝汤中也。)上七一升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伤寒有合病。有并病。本太阳病不解。并于阳明者。谓之并病。二经俱受邪。相合病者。

病。

甚。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邪气外甚。阳不主里。里气不和。气下而不上者。但下利而不呕。里气上逆而不下者。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斗。先煮葛根、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经曰。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胁热遂利。桂枝证者。邪在表也。而反下之。虚其肠胃。为热所乘。遂利不止。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下利脉微迟。邪在里也气外除里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味甘平)黄芩(二两味苦寒)黄连(三两味苦寒)(内经曰。甘发散为阳。表未解者。散以葛根、甘草之甘。苦以坚里。气弱者。坚以黄芩、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此太阳伤寒也。寒则伤营。头痛身疼腰痛。以至牵连骨节疼痛者。太阳经营血不利也。

内者喘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味甘温去节)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一两炙味甘平)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内经曰。寒氵㸒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麻黄、甘草。开肌发汗。桂枝、杏仁。散寒下温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阳受气于胸中。喘而胸满者。阳气不宣发。壅而逆也。心下满。腹满。皆为实。当下之。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

(十日以去。向解之时也。脉浮细而嗜卧者。表邪已罢也。病虽已和解之。若脉但浮而不细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

汗出(此中风见寒脉也。浮则为风。风则伤卫。紧则为寒。寒则伤营。营卫俱病。故发热恶寒。

俱实卫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味甘温)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二两炙味甘平)杏仁(四十个去皮大碎味甘微寒)(辛甘均为发散。然风宜辛散。寒宜甘发汗。辛甘相合。乃能发散营卫之风寒。麻黄、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此伤寒见风脉也。伤寒者身疼。此以风胜。故身不疼。中风者。身重。此以兼风。故乍有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

或(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饮。则水寒相搏。肺寒气逆。故干呕发热而咳。针经曰。形寒饮冷水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芍药(三两味酸微寒)干姜(三两味辛热)甘草(三两炙味甘平)细辛(三两味辛(寒邪在表。非甘辛不能散之。麻黄、桂枝、甘草之辛甘。以发散表邪。水停心下而不行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而安肺)。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

加减法

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熬令赤色。

(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麻黄发其阳。水渍入胃。必作利。荛花下十二水。

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

(辛燥而苦润。半夏味辛而燥津液。非渴者所宜。故去之。栝蒌味苦而生津液。故加之。)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经曰。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噎加附子温散水寒。病患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去麻黄。恶发汗。)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水蓄下焦不行。为小便不利。少腹满。麻黄发津液于外。非所宜也。茯苓泄蓄水于下。

加所当也。)若喘者。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金匮要略曰。其人形肿。故不纳麻黄。纳杏仁。以麻黄发其阳故也。喘呼形肿。水气标本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也。发热不渴者。表证未罢也。与小青龙汤发表散水。服汤已渴者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脉浮弱者。营弱卫强也。)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浓朴杏仁汤主之。

(下后大喘。则为里气大虚。邪气传里。正气将脱也。下后微喘。则为里气上逆。邪不能传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

(经曰。本发汗而复下之。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经曰。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汤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

微除(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太阳伤寒也。虽至八九日而表证仍在。亦当发其汗。既服温经络治。故重也。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风寒在经。不得汗解。郁而变热。衄则热随血散。故云自衄者愈。)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

若表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太阳病未解。转并入阳明。而太阳证未罢者。名曰并病。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者。为太阳先解表也。阳明之经循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也。当解之熏之。以取其汗。若发汗不彻者。不足言阳气怫郁。止是当汗不汗。阳气不得越散。邪无从出。拥盛于经。故躁烦也。邪循经行。则痛无常处。或在腹中。或在四肢。按之不可得而短气。但责以汗出不彻。

更发汗则愈。内经曰。证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是以脉涩。知阳气拥郁而汗出不彻。)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

尺(经曰。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淅洒恶寒。言邪气在表也。是当汗出愈。若下之。身重心悸今尺则不可发汗。须里气实。津液足。便自汗出而愈。)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营气不(针经曰。夺血者无汗。尺脉迟者。为营血不足。故不可发汗。)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浮为轻手得之。以候皮肤之气。内经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浮则伤卫。数则伤营。营卫受邪。为病在表。故当汗散。)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尔。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风则伤卫。寒则伤营。卫受风邪而营不病者。为营气和也。卫既客邪。则不能与营气和。

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脏无他病。里和也。卫气不和。表病也。外台云。里和表病。汗之则愈。所谓先其时者。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脉浮紧。邪在表也。当与麻黄汤发汗。若不发汗。则邪无从出。拥甚于经。迫血妄行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故宜当下。若小便清者。知里无热。则不可下。经曰。

小便里。

也。

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

(烦者。热也。发汗身凉为已解。至半日许。身复热。脉浮数者。邪不尽也。可更发汗。

与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重亡津液。则不能作汗。必待阴阳自和。乃自愈矣。)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可以药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发汗。则表虚而亡阳。下之。则里虚而亡血。振寒者。阳气微也。脉微细者。阴血弱。)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

(下之。虚其里。汗之。虚其表。既下又汗。则表里俱虚。阳至于昼。阳欲复。虚不胜邪。

里子汤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味辛热)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内经曰。寒氵㸒所胜。平以辛热。虚寒太甚。是以辛热剂胜之也。)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汗后身疼痛。邪气未尽也。脉沉迟。营血不足也。经曰。其脉沉者。营气微也。又曰。

迟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发汗后喘。当作桂枝加浓朴、杏仁汤。汗出则喘愈。今汗出而喘。为邪气拥甚。桂枝汤不也。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味甘温)杏仁(五十个去皮尖味甘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石膏(半斤碎(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风气通于肝。风邪外甚。故以纯甘之剂发之。)上四味黄耳(发汗过多。亡阳也。阳气受于胸中。胸中阳气不足。故病患叉手自冒沁。心下悸。欲得按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二两炙味甘平)(桂枝之辛。走肺而益气。甘草之甘。入脾而缓中。)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去滓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汗者。心之液。发汗后。脐下悸者。心气虚而肾气发动也。肾之积。名曰奔豚。发则从少腹上至心下。为肾气逆。欲上凌心。今脐下悸。为肾气发动。故云欲作奔豚。与茯苓桂枝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味甘平)甘草(二两炙味甘平)桂枝(四两去皮)大枣(十五枚擘味甘平)(茯苓以伐肾邪。桂枝能泄奔豚。甘草、大枣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肾水气。煎用甘澜水者煮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吐后腹胀。与下后腹满。皆为实。言邪气乘虚入里为实。发汗后。外已解也。腹胀满。

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

浓朴(半斤去皮炙味苦温)生姜(半斤切味辛温)半夏(半升洗味辛平)人参(一两味甘温)(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泄之。浓朴之苦。以泄腹满。人参、甘草之甘。

以升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吐下后。里虚。气上逆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表虚阳不足。起则头眩。脉浮紧。

为邪虚。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味甘平)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白术(二两味苦甘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阳不足者。补之以甘。茯苓、白术。生津液而益阳也。里气逆者。散之以辛。

桂枝、甘草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发汗病解。则不恶寒。发汗病不解。表实者。亦不恶寒。今发汗。病且不解。又反恶寒者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甘草(三两炙味甘平)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热)(芍药之酸。收敛津液而益营。附子之辛热。固阳气而补胃。甘草之甘。调和辛酸而安正气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发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则发汗。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气。阴阳俱虚。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味甘平)人参(一两味甘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甘草(二两炙(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汗出而恶寒者。表虚也。汗出而不恶寒。但热者。里实也。经曰。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发汗已解。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胃气得润则愈。若脉浮者。

表未也。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味甘平去皮)泽泻(一两六铢半味酸咸)茯苓(十八铢味甘平)桂(半两去皮(淡者。一也。口入一而为甘。甘甚而反淡者。甘缓而淡渗。猪苓、白术、茯苓三味之甘以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已。脉浮数者。表邪未尽也。烦渴。亡津液。胃燥也。与五苓散。和表润燥。)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汗出而渴者。亡津液。胃燥。邪气渐传里也。五苓散以和表里。若汗出不渴者。

邪气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味甘平)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生姜(三两切味辛温)甘草(一两炙味甘平)(茯苓、甘草之甘。益津而和卫。桂枝、生姜之辛。助阳气而解表。)上四味。以水四升。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至六七日则当解。若不解。烦者。邪在表也。渴欲饮水。邪传里也。里热甚则故名未持脉时。病患手叉自冒沁。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

以重(发汗多亡阳。胸中阳气不足者。病患手叉自冒沁。师见外证。知阳气不足也。又试令咳而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喘肺疾。饮水多喘者。饮冷伤肺也。以冷水灌洗而喘者。形寒伤肺也。)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之吐逆。发汗亡阳。胃中虚冷也。若更发汗。则愈损阳气。

胃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

(发汗吐下后。邪热乘虚客于胸中。谓之虚烦者。热也。胸中烦热。郁闷而不得发散者是也昏。

者因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味苦寒)香豉(四合绵裹味苦寒)(酸苦涌泄为阴。苦以涌吐。寒以胜热。栀子豉汤相合。吐剂宜矣。)上二味。以水四升。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少气者。热伤气也。加甘草以益气。呕者。热烦而气逆也。加生姜以散气。少气则气为热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阳受气于胸中。发汗若下。使阳气不足。邪热客于胸中。结而不散。故烦热而胸中窒塞。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邪气在里之时。若大下后。身热去。心中空者为欲解。若大下后。身热去。而心结痛者。结胸也。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虚烦也。结胸。为热结胸中。为实。是热气六七日为欲解之时。以热为虚烦。故云未欲解也。与栀子豉汤以吐除之。)伤寒下后。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

(下后但腹满。而不心烦。即邪气入里。为里实。但心烦而不腹满。即邪气在胸中。为虚烦朴汤

栀子浓朴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味苦寒)浓朴(四两姜炙味苦温)枳实(四枚水浸去瓤炒味苦寒)(酸苦涌泄。栀子之苦。以涌虚烦。浓朴、枳实之苦。以泄腹满。)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凡药不能除热。但损正气。邪气乘虚留于胸中。而未入深者。则身热不去而微烦。与栀子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味苦寒)干姜(二两味辛热)(苦以涌之。栀子之苦以吐烦。辛以润之。干姜之辛以益气。)上二味。以水三升半。

煮取凡用栀子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病患旧微溏者。里虚而寒在下也。虽烦。则非蕴热。故不可与栀子汤。内经曰。先泄而后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里虚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津液不足也。)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膀胱里热则淋。反以汤药发汗。亡耗津液。增益客热。膀胱虚燥。必小便血。)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

(表虚聚热。则生疮。疮家身疼。如伤寒。不可发汗。发汗。则表气愈虚。热势愈甚生风。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不得眠。

(衄者。上焦亡血也。若发汗。则上焦津液枯竭。经络干涩。故额上陷。脉急紧。诸脉者。

则目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针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发汗。则阴阳俱虚。故寒栗而振摇。)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阙。

(汗者。心之液。汗家重发汗。则心虚。恍惚心乱。夺汗则无水。故小便已阴中疼。)病患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病患有寒。则当温散。反发汗损阳气。胃中冷。必吐蛔也。)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病在表者。汗之为宜。下之为逆。病在里者。下之为宜。汗之为逆。经曰。阳盛阴虚。

汗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伤寒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者。以里气不足。必先救之。急与四病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发热头痛。表病也。脉反沉者。里脉也。经曰。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

故知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冒者郁也。下之则里虚而亡血。汗之则表虚而亡阳。表里俱虚。寒气怫郁。其人因致冒。

冒家欲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脉阴阳俱停。无偏胜者。阴阳气和也。经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足虚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太阳中风。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营虚。营者。阴也。卫者。阳也。发热汗出。阴弱阳强也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

小柴(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有在表里之间者。此邪气在表里之间。谓之半表半里证。五六日来寒热证邪今只言胸胁静也。邪在表之里。在未至于必不能食也。邪初入里。

或为之证。)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味苦微寒)黄芩(三两味苦寒)人参(三两味甘温)甘草(三两味甘平)半夏((内经曰。热氵㸒于内。以苦发之。柴胡、黄芩之苦。以发传邪之热。里不足者。以甘缓之。

在半去

加减法

若胸中烦而不吐。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

(胸中烦而不呕。热聚而气不逆也。甘者令人中满。方热聚。无用人参之补。辛散逆气。

既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

(半夏燥津液。非渴者所宜。人参甘而润。栝蒌根苦而凉。彻热生津。二物为当。)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去黄芩恶寒中。加芍药以通壅。)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甘令人中满。痞者去大枣之甘。咸以之。痞硬者加牡蛎之咸。)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饮而水蓄不行。为悸。小便不利。内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则水益坚。故去黄芩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两。温覆取微汗愈。

(不渴者。里和也。故去人参。外有微热。表未解也。加桂以发汗。)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咳者。气逆也。甘则壅气。故去人参、大枣。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之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

(人之气血。随时盛衰。当月郭空之时。则为血弱气尽。腠理开疏之时也。邪气乘虚。

伤人腠理而结随经相搏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

(服小柴胡汤。表邪已而渴。里邪传于阳明也。以阳明治之。)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

者哕(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则邪气在半表半里。未为实。反二三下之。

虚悉涩而呕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身热恶风。颈项强者。表未解也。胁下满而渴者。里不和也。邪在表。则手足通热。

邪在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脉阳涩。阴弦。而腹中急痛者。当作里有虚寒治之。与小建中汤。温中散寒。若不瘥者。

里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三两炙味甘平)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芍药(六两味酸微(建中者。建脾也。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胶饴、大枣、甘草之甘。以缓中也。

气虚饴。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柴胡证。是邪气在表里之间也。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候全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为柴胡证。即未作里实。医便以药下之。若柴胡证仍在者。虽下之。

气欲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伤寒二三日。邪气在表。未当传里之时。心中悸而烦。是非邪气搏所致。心悸者。气虚也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

心(日数过多。累经攻下。而柴胡证不罢者。亦须先与小柴胡汤。以解其表。经曰。凡柴胡汤微烦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味甘平)黄芩(三两味苦寒)芍药(三两味酸微寒)半夏(半斤洗味辛温)生姜两味苦寒)(柴胡、黄芩之苦。入心而折热。枳实、芍药之酸苦。涌泄而扶阴。辛者散也。半夏之辛。

升。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伤寒十三日。再传经尽。当解之时也。若不解。胸胁满而呕者。邪气犹在表里之间。

此为入腑解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盒饭硬。而反下内实(伤寒十三日。再传经尽。谓之过经。谵语者。阳明胃热也。当以诸承气汤下之。若小便利者。津液漏渗。大盒饭硬。反下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也。下利。脉微而厥者。虚寒也。今脉调和。则非虚寒。由肠虚胃热。胁热而利也。与调胃承气汤。以下胃热。)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

(太阳。膀胱经也。太阳经邪热不解。随经入腑。为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者。为未至于狂但为蓄少腹外。

桃核承气汤方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味甘平)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大黄(四两)芒硝(二两)甘草(二热之气。

寒以取去滓。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八九日。邪气已成热。而复传阳经之时。下之虚其里。而热不除。胸满而烦者。

阳热也。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阴气内行于里。不营于表也。与柴胡汤。以除胸满而烦。加龙骨牡蛎枝。以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半夏(二合洗)大枣(六枚)柴胡(四两)生姜(一两半)人参(一两半)龙骨(一两半)蛎(一两半)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温服一升。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腹满谵语者。脾胃疾也。浮而紧者。肝脉也。脾病见肝脉。木行乘土也。经曰。水行乘火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伤寒发热。啬啬恶寒。肺病也。大渴。欲饮水。肝气胜也。玉函曰。作大渴。欲饮酢浆。

木小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

振风流(太阳病二日。则邪在表。不当发躁。而反躁者。热气行于里也。反熨其背而发汗。大汗出微。阴液不得虚也。

津液不便已卓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风为阳邪。因火热之气。则邪风愈甚。迫于血气。使血气流溢。失其常度。风与火气谓之衄。

不能炎上曰。火气内发。上为口干咽烂者。火热上熏也。热气上而不下者。则大便不硬。若热气下入胃。

声哕大甚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伤寒脉浮。责邪在表。医以火劫发汗。汗大出者。亡其阳。汗者。心之液。亡阳则心气虚药。

之涩以固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牡蛎(五两熬味酸咸)龙骨(四两味甘平)先煮蜀漆。减二升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形作伤寒。谓头痛身热也。脉不弦紧。则无伤寒表脉也。经曰。诸弱发热。则脉弱为里热得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此火邪迫血。而血下行者也。太阳病用火熏之。不得汗。则热无从出。阴虚被火。必发躁清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此火邪迫血。而血上行者也。脉浮热甚。为表实。医以脉浮为虚。用火灸之。因火气动血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

(微数之脉。则为热也。灸则除寒。不能散热。是慎不可灸也。若反灸之。热因火则甚。

遂主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脉浮在表。宜以汗解之。医以火灸取汗。而不得汗。邪无从出。又加火气相助。则热愈甚腰以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烦。热也。邪气还表。则为烦热。汗出而解。以脉浮。故为邪还表也。)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

与(烧针发汗。则损阴血而惊动心气。针处被寒气聚而成核。心气因惊而虚。肾气乘寒气而心也。先灸核上。以散其寒。与桂枝加桂汤。以泄奔豚之气。)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先火为逆。复以下除之。里气因虚。又加烧针。里虚而为火热所烦。故生烦躁。与桂枝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甘草(二两)牡蛎(二两熬)龙骨(二两)(辛甘发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也。以发散经中火邪。涩可去脱。龙骨、牡蛎之涩。以收敛浮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寒则伤营。营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惊者。温针损营血而动心气。金匮要略曰。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所致(恶寒发热。为太阳表病。自汗出。不恶寒发热者。阳明证。本太阳表病。医反吐之。

伤动成热热。吐晨食入故止云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太阳表病。医反吐之。伤于胃气。邪热乘虚入胃。胃为邪热内烦。故不恶寒。不欲近衣也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

数为(阳受气于胸中。发汗外虚阳气。是令阳气微。膈气虚也。数为热本热则合消谷。客热则不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以呕(心下温温欲吐。郁郁微烦。胸中痛。当责邪热客于胸中。大便反溏。腹微满。则邪热已下邪。若胃热。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

(太阳。经也。膀胱。腑也。此太阳随经入腑者也。六七日邪气传里之时。脉微而沉。

邪气结在为无血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味咸苦寒)虻虫(三十个熬去翅足味苦微寒)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味苦甘平)(若走血。咸胜血。虻虫、水蛭之咸苦。以除蓄血。甘缓结。苦泄热。桃仁大黄之苦。

以下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

(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胃热发黄也。可与茵陈汤。身黄脉沉结。少腹硬。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伤寒有热。少腹满。是蓄血于下焦。若热蓄。津液不通。则小便不利。其热不蓄。津液。

抵当丸方

水蛭(二十个味咸苦寒)虻虫(二十五个味苦微寒)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更(饮水多而小便自利者。则水不内蓄。但腹中水多。令心下悸。金匮要略曰。食少饮多。

卷一百二十七 伤寒门

辨太阳脉证并治法下第七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何谓上白(结胸者。邪结在胸。脏结者。邪结在脏。二者皆下后邪气乘虚入里所致。下后邪气入里与心而结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脏结。于法当下。无阳证。为表无热。不往来寒热。为半表半里无热。其人反静。为里无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

以下(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而反下之。则表中阳邪入里。结于胸中。为结胸。无热恶寒者。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

(结胸病项强者。为邪结胸中。胸膈结满。心下紧实。但能仰而不能俯。是项强亦如柔之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味苦寒)葶苈(半升熬味苦寒)芒硝(半斤味咸寒)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味苦(大黄、芒硝之苦咸。所以下热。葶苈、杏仁之苦甘。所以泄满。甘遂取其直达。白蜜取其如弹不下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结胸。为邪结胸中。属上焦之分。得寸脉浮。关脉沉者。为在里。则可下。若脉浮大。

心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结胸证悉具。邪结已深也。烦躁者。正气散乱也。邪气胜正。病者必死。)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

气躁余(动数。皆阳脉也。当责邪在表。睡而汗出者。谓之盗汗。为邪气在半表半里。则不恶寒。

乘虚浮脉独于胸膈懊。皆邪热为实。阳气内陷。气不得通于膈。壅于心下。为硬满而痛。成结胸也。与大陷胸汤。

越。不

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去皮苦寒)芒硝(一升味咸寒)甘遂(六钱匕苦寒)(大黄谓之将军。以苦荡涤。芒硝一名硝石。以其咸能硬。夫间有遂以通水也。甘遂若夫升。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病在表而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此不云下后。而云伤寒六七日。则是传里之实热也。

沉为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是可下之证。复往来寒热。为正邪分争。未全敛结。与大柴胡汤水饮以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重发汗而复下之。则内外重亡津液。而邪热内结。致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也。

日晡之中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心下硬痛。手不可近者。结胸也。正在心下。按之则痛。是热气犹浅。谓之小结胸。

结胸小陷胸汤黄连(一两苦寒)半夏(半升洗辛温)栝蒌实(大者一个苦寒)(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黄连、栝蒌实。苦寒以泄热。半夏之辛。以散结。)上三味。

以水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

(太阳病二三日。邪在表也。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者。以心下结满。卧则气壅而愈甚分。

至次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

脉弦滑者(此太阳病。下之后。邪气传变。其脉促者。为阳盛。下后脉促。为阳胜阴也。故不作结胸后脉嗌痛少阳脉细传于胜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

小(病在阳。为邪在表也。法当汗出而解。反以冷水之。灌洗。热被寒水。外不得出。

则反不渴苓散本以以

文蛤散

文蛤(五两味咸寒)(咸走肾。则可以胜水气。)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钱匕服。汤用五合。

白散方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温)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辛温)贝母(三分味辛苦平。)(辛散而苦泄。桔梗、贝母之苦辛。用以下气。巴豆之辛。用以散实。)上件三味。

为末。

利。

以上法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

肝(太阳之脉。络头下项。头项强痛者。太阳表病也。少阳之脉。循胸络胁。如结胸心下痞硬全入邪。

损谵语当止。若复不止。为少阳邪热甚也。刺期门以泻肝胆之气。)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

(中风。发热恶寒。表病也。若经水不来。表邪传里。则入腑。而不入血室也。因经水适来凉者之募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中风七八日。邪气传里之时。本无寒热。而续得寒热。经水适断者。此为表邪乘血室虚。

有时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伤寒发热者。寒已成热也。经水适来。则血室虚空。邪热乘虚入于血室。若昼日谵语。

为争小无而门。)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邪当传里之时。支。散也。呕而心下结者。里证也。法当攻里。发热微恶寒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伤寒五六日。已经汗下之后。则邪当解。今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心烦令小余处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半斤苦平)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干姜(二两辛热)栝蒌根(四两苦寒)黄芩(三(内经曰。热氵㸒于内。以苦发之。柴胡、黄芩之苦。以解传里之邪。辛甘发散为阳。桂枝、辛。

一斗便愈。

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故(伤寒五六日。邪当传里之时。头汗出。微恶寒者。表仍未解也。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则热皆至汤已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伤寒五六日。邪在半表半里之时。呕而发热。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是为柴胡证具。以他里。

中。

痞。

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洗辛温)黄芩(苦寒)干姜(辛热)人参(以上各三两甘温)黄连(一两苦寒)(辛入肺而散气。半夏之辛。以散结气。苦入心而泄热。黄芩、黄连之苦以泄痞热。脾欲缓去滓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太阳、少阳并病。为邪气在半表半里也。而反下之。二经之邪。乘虚而入。太阳表邪入里饮食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浮而紧。浮为伤阳。紧为伤阴。当发其汗。而反下之。若浮入里。为阳邪入里。则作结胸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下利呕逆。里受邪也。邪在里。可下。亦须待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而有

十枣汤

芫花(熬味辛苦)甘遂(苦寒)大戟(苦寒)大枣(十枚擘甘温)(辛以散之。芫花之辛。以散饮。苦以泄之。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水者。肾所主也。

升平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

(太阳病。因发汗。遂发热恶寒者。外虚阳气。邪复不除也。因复下之。又虚其里。表中虚为阴肤肉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心下硬。按之痛。脉关沉者。实热也。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虚热也。大黄黄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二两味苦寒)黄连(一两味苦寒)(内经曰。火热受邪。心病生焉。苦入心。寒除热。大黄、黄连之苦寒。以导泻心下之虚热绞去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者。虚热内伏也。恶寒汗出者。阳气外虚也。与泻心汤攻痞。加附子以固阳。)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本因下后成痞。当与泻心汤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躁烦。小便不利者。为水者。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胃为津液之主。阳气之根。大汗出后。外亡津液。胃中空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

金匮腹中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

心上(伤寒中风。是伤寒。或中风也。邪气在表。医反下之。虚其肠胃。而气内陷也。下利日数中空虚生姜。此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

便。

(伤寒服汤药下后。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气虚而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攻之。则痞已。

焦虚所以不分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味甘温)禹余粮(一斤碎味甘平)(本草云。涩可去脱。石脂之涩。以收敛之。重可去怯。余粮之重。以镇固。)以上二味。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

经脉(伤寒吐下后。发汗。则表里之气俱虚。虚烦。脉甚微。为正气内虚。邪气独在。至七八日邪气留结而不去。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大邪虽解。以曾发汗吐下。胃气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与旋复代

旋复代赭石汤方

旋复花(三两味咸温)人参(二两味甘温)生姜(五两切味辛温)代赭石(一两味苦寒)大(硬则气坚,咸味可以之。旋复之咸。以痞硬。怯则气浮。重剂所以镇之。代赭之重。

之甘。

日三服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前第三卷。廿六证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为与此证治法同下。若吐后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为重虚其里。邪热乘虚而入。里虚协热。遂利不止。而心下痞。

若攻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甘草(四两炙味甘平)白术(三两味甘平)干姜(三两味辛热)人(表未解者。辛以散之。里不足者。甘以缓之。此以里气大虚。表里不解。故加桂枝、甘草升。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大下后。复发汗。则表里之邪当悉已。此心下痞而恶寒者。表里之邪俱不解也。因表不解之内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发热。寒已成热也。汗出不解。表和而里病也。吐利。心腹濡为里虚。呕吐而下利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病如桂枝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言邪在表也。头痛项强。为桂枝汤证具。若头不痛。

项里硬。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味苦寒)赤小豆(一分味酸温)(其高者越之。越以瓜蒂、香豉之苦。在上者涌之。以赤小豆之酸。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作稀糜。

瓜蒂散。

(素有宿昔之积。结于胁下为痞。今因伤寒。邪气入里。与宿积相助使脏真之气。结而不通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若吐若下后。七八日则当解。复不解。而热结在里。表热者。身热也。里热者。内热也。

热未知表未为散热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无大热者。为身无大热也。口燥渴。心烦者。当作阳明病。然以背微恶寒为表未全罢。

所寒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渴者。宜麻黄汤。渴者。宜五苓散。非白虎汤所宜。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慎勿下之。

(心下痞硬而眩者。少阳也。颈项强者。太阳也。刺大椎肺俞。以泻太阳之邪。以太阳脉下半表胃。

少阳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

可以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味苦寒)甘草(二两炙味甘平)芍药(二两味酸平)大枣(二十枚擘味甘温)(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黄芩、芍药之苦酸。以坚敛肠胃之气。弱而不足者。

滓。温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湿家下后。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是邪气入里。而为下热上寒也。此伤寒寒。

黄连汤方黄连(味苦寒)甘草(炙味甘平)干姜(味辛热)桂枝(去皮味辛热各三两)人参(二两味(上热者。泄之以苦。黄连之苦。以降阳。下寒者。散之以辛。桂、姜、半夏之辛。以升阴煮取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伤寒与中风家。至七八日。再经之时。则邪气多在里。身必不苦疼痛。今日数多。复身体则浮知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发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硬。为津液不足。去桂加术。)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生姜(三两切辛温)甘草(二两炙(风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湿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姜枣辛甘。行营卫。

通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风则伤卫。湿流关节。风湿相搏。两邪乱经。故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也或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热)白术(二两味甘温)桂枝(四两去皮味辛(桂枝、甘草之辛甘。发散风邪而和卫。附子、白术之辛甘。解湿气而温经。)上四味。

以五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浮为在表。滑为在里。表有热。外有热也。里有寒。有邪气传里也。以邪未入腑。故止言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味苦寒)石膏(一斤碎味辛寒)甘草(二两味甘平)粳米(六合味甘平)(内经曰。热氵㸒所胜。佐以苦甘。知母、石膏之苦甘。以散热。热则伤气。甘以缓之。

甘草服。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结代之脉。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由血气虚衰。不能相续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生姜(三两切味辛温)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人参(二两味甘温)(半升味甘平)(补可以去弱。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不足之气。桂枝、生姜之辛。以益正气。

圣济之甘滓。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

名(结代之脉。一为邪气留结。一为真气虚衰。脉来动而中止。若能自还。更来小数。止是邪极。

卷一百二十七 伤寒门

释音

辨脉法

见(音现。下同。)谵(职廉切。病患寐而自语也。)剧(竭戟切。甚也。)(音硬。下往来也。)(匹灭切。)转索(上株恋反。下苏合反。)(阻立切。汗出和也。)趺(音夫。)腐(音府。烂也。)燥(苏到切(直立切。)侠(哕(于月切。逆气也。

困切。浊乱也。)怫郁(上音佛。下音熨。)痈(于容切。)(乙骨切。咽也。)豚(徒浑切。)盍(音合。)切。)糜(音眉。)悍(胡旦切

平脉法

参差(上初簪切。下楚宜切。)铨(七全切。)铢(音殊。)(音畜。水聚也。)其差(菽(音切。

下才音现。)股(音古。髀也。)(徒颊切。动惧貌。)谐(音鞋。和也)戾(音利。)痂(音加。)癞(力代切。)噫(乌介切。)酢(音醋。)冒(音帽昏冒也。)芤(苦候切。)

伤寒例

清凉(上七正切。)疫(音役。)忿(孚吻切。)疹(之忍切。瘾疹也。)飧泄(上音孙。

也。)逮(音代。及也。)砭(悲廉切。石针也。)(如劣切。)中病(上音众。)之长(下音掌。)嗌(音益。咽也。)沓(徒合切。)俱见(下音现。)嚏(丁计切。)瘳(音抽。病愈也。)痼(音固。)迄(许讫切。至也。)狭懵(上户甲切。下莫孔切。)殒(羽粉切。)(祖对切。周岁也。)(羽轨切。)膺(于陵切。胸也。)(音偶。又音虞。肩前也)。

辨湿脉证。

(充至切。恶也。一曰风病。)(音谒。伤暑也。)痉(巨井切。强急也。)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ktkt(音殊。短羽鸟飞ktkt也。)挛(力全切。)内药(上音纳。)晡(布胡切。)洒(苏癃(音隆。)淅(胫(胡定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内诸药(上音纳。)啜粥(上昌悦切。饮水也。)协热(上音挟。)见风脉(上音现。)渍(疾智切沤也。)蛔(音回。人腹中长虫也。)茈(音柴。)瞑(音冥。视不明也。)悸(其季切。心动也。)人(下音参。)咀(上音父。下才与切。咀嚼也。锉如麻豆更(音更。改也。)沫(音末。)懊(上于刁切。下外刀切。又女江切。心乱也。懊悔声。)窒(陟栗切。塞也。)擗(脾入切。)(音县。目摇也。)(音栗。惧也蕴(纾问切。积也。)嘿(音墨。静也。)但见(下音现。)饴(音怡。饧也。)仍切。

火气上行也。)募(音慕。)渗(色荫切。)谛(音帝审也。)水蛭(音质。)盲。)峻(上音快。下思俊切。险也。)

辨太阳脉证并治下

俯(音免。府也。)(如伦切。目动也。)匮(求位切。匣也。)痿(于危切。

痹病也。)(乎各切。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