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普济方

卷一百二十二 伤寒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伤寒赋

第一韵咳嗽恶风。恶寒身疼。咽痛肉筋惕。无汗口燥咽干。寒热往来似疟。发狂喘渴。霍乱吐泄第二韵至如痞满结胸。躁烦呕哕。头汗出。饮水漱水。背恶寒。吐血衄血。多眠不眠固有差殊。

潮百脉一宗。腹胀小便难。脏结。

第三韵观夫伤寒脉紧。伤风脉迟。既有伤寒见风之候也。又立伤风见寒以别之。风湿中湿兮。

大小夏病第四韵因知两感病曰双传。类伤寒有四证。三阴无头疼身热。三阳有合病并病。四肢逆冷谓之厥。

为物第五韵岂不闻无求子真一世之雄。长沙公乃百川之宗。喜壮热止其利。曰断下。厥而利反能食。

曰黄。狐惑便成湿唇。饥不能食。蛔厥即吐长虫。

第六韵大抵医有贤愚。疾无今古。阴受之则入于五脏。阳受之则入于六腑。无汗而烦躁者。可服青者。

请第七韵抑又闻脾受贼邪者。大势已去。脉见离经者。其风莫当。阳堕发狂。则逾垣上屋。日晡潮热大黄寒。

第八韵断之曰协热而利者。其肠必垢。协寒而利者。其肠似鸭。误服汤丸者。食不及新。触犯禁戒

伤寒诗及赋

凡论伤寒者。先须有定名。阳经多体热。阴证少头疼。了了心中印。摇摇指下明。补汤须是活人证治赋云。风缓寒紧。暑虚热洪。风温湿温。或汗多或汗少。风湿中湿。有便秘与便通原夫阳虚则阴从内出而寒。阴虚则阳自外入而热。恶寒者为表。汗则必愈。结热者为里。

下意曰脉以证别。证因脉寻。阳脉浮长弦而盛。阴脉细微缓而沉。治证据阳盛。即下胃腑。

初中岂不以恶寒一也。有热属阳。无热属阴。结热一也。不渴为表。见渴为里。有先温乃汗之证而胸恶衣大抵无身热无头疼。则温以阴经之剂。有痰妨有胸满。则吐其膈上之忪。三阳明俱可下。

惟阴盛多承气之凶。当下而汗。为无阳。为厥竭。为谵语。当汗而下。为痞气。为懊。为结胸。失下则血凝气滞而热厥。失汗则热闭狂妄而蓄脓。下汗脉数久便坚。当解瘀红之毒。少阴热壮与断下。转加热闷之凶。

当思无汗烦躁而脉浮紧者。可服青龙。无汗喜渴而脉单浮者。勿投白虎。用热远热之为当。

取。

桂心又当知阴病阳脉。与汗后而平静者活。阳病阴脉。兼汗已而疾洪者亡。厥而烦加吐泄。

肾土经断之曰阳明无汗。少阴反热。取表以温。少阴口燥。阳明汗多。急攻其内。下腹满。下囊证警省云。伤寒证候。顷刻传变。伤寒治法。绳尺谨严。非可以轻心视之也。其间种类不一。

中尤当审思而明辨之。若疑似未别。体认未明。姑且试探。切不可妄投决病之剂。方药虽微。

生死之系也。可不谨哉。

玉函经论生死歌诀上

切脉定知生死路。但向止代涩中取。

内经云。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可以决生死为

看取涩脉与止代。此是死期之大概。涩脉喻外有形证。未可断他殂大命。若无形证

与代同。

素问曰代。难经曰止。二义同也。脉不应止。满五十动而无代。则五脏之气通布不穷矣。

夫能至肾。至肝而还也。知肾气先尽矣。夫五脏有气者生。无气者死。涩细而迟。往来难时一止。为精血不足之候。与代相似。然三秋诊脉得涩而有胃气。为秋令平脉。右手寸口浮短而涩为肺正脉。既非死脉。亦非病脉也。若尺寸脉俱浮而涩。其外证必发热。恶寒头疼。项强腰痛。以至牵连百骨节俱痛。太阳经伤寒也。可汗之而愈。举此数端。则知涩脉大不可例言也。故云。喻外有形证。意极明悉。学人当三思之。若尺脉者人之根本。人有原气故不死。

涩脉为精血不足之候。若独见于尺中则为必死之候。故曰与代同也。

欲知死期何以取。古贤推定五般土。阳土须知不过阴。阴土遇阳当细数。四季中央

戊己同。

五土者。以气候言之也。凡人身五行与天地同。以天地论则人身可知。天地人三才既可知。

候变七十土生四休休王二不金生水。故季秋金休而变冬。冬水也。水生木。故季冬水休而变春。此乃土在四时之中。天有五星。镇在中。地有五岳。嵩居中。人有五脏。脾主中州。五土既皆居中。故知万物之中。四时之中。七十二候之中。皆以土为主也。天若失土。则万象无次序。而不能圆覆于上。

地若失土。则万物无变化。而不能承载于下。人若失土。则禀受不备也。以此数论。则知天地万物皆以土为要。然有阳土。有阴土。艮为阳土。而坤为阴土。艮者东北之卦也。时为十二月、正月之交。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也。坤者西南之卦也。时为六月、七月之交。万盛极。还元气归神伏也。一阳生于子。六阳极于午。六阴极于亥。四月阳土。育生万物。

此无乎不盛。而土力已衰矣。故曰阳土。须知不过阴也。十月阴土。取藏万物。至此不生而土力将旺矣。故曰阴土遇阳当细数也。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矣。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大抵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长。阴阳和合。则生生化化之理不穷矣。阴与阳相离。则生生化化之理绝矣。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孤阳绝阴者。与鳏夫寡妇之义同也。

假如申年肾止代。十动一岁分明主。尺部失主鬼称尊。其人子年夏季死。

老阳之数极于九。老阴之数极于十。十动应一脏者。阴阳之数完矣。细而计之五脏气备。

则年则鬼称尊。应其期而死。

鬼贼脉在年内死。此事人间尽称会。春得肺脉死庚辛。愚者反嫌药不对。叔和脉经

论精微。

四时之脉。应其时者为从。胜其时者为逆。内经曰。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在庚

尺部伏似树无根。阴毒阳寒合其类。回阳着艾后仍看。切骨若无堪下泪。

难经曰。人之有尺脉。譬如树之有根本。人有原气。故知不死。尺部伏而不动。则如树之无令阳

若人六脉动摇摇。又怕其中无胃气。

内经曰。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故云。六脉无胃气则不能生。假如弦脉。属木应肝。于时为春神也有土

屋漏雀啄恶见脾。余部见之皆不畏。死期常例有多门。弹石解索须细论。此候不逾

于一季。

火二木三量内经云。脾者土也。孤脏以溉四旁者也。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即见。如雀之啄。如水之下为石弹约去。

气。

绝也之。

每季土旺十八日。此法古今永无失。黄帝一法四分三。一法亦云三十日。随分远近

各不同。

土无正行。寄旺四季。故立春节后。肝木旺七十二日。立夏节后心火旺七十二日。立秋节后亦大四时土之

唯是伤寒最无定。汗吐下后脉须静。忽然相反即难医。外边尤怕乖形证。

伤寒古谓之大病。其死生存亡在乎旬日之间。伤寒之为病。自背得之则入太阳。或入少阴。

病汗其

脉息至少冷虚惫。至多热壅非为怪。补虚泻实更仍前。见此分明还可验。

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则阴阳各当其分。而不相胜也。故曰平人。减之。

法实则脉谓

上医四事尽须谙。脉病证治要相参。有一乖违难措手。此即难医大不堪。

学医之道。须谙脉病证治四事。难经云。知一为下工。知二为中工。知三为上工。上工十全

更有久病及暴病。大都要论须详贯。久病脉变即不中。死候当知宜早辨。暴病脉变

亦多端。

脉要精微论曰。有故病五脏发动。因脉伤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微其脉小。色不夺与五脉不

前为阳关后阴。妇人反此是冠簪。乘凌覆溢相侵夺。营卫调和理更深。

关者阴阳之界也。关前为阳。名曰寸口。关后为阴。名曰尺泽。男子为阳。得阴而生。

先生故寸女子谓此出为格其实则曰关

欲识童男与童女。诀在寸关并尺里。自然紧数甚分明。都缘未散精华气。

男女有阴阳之质不同。天癸与精液之形亦异。阴天海满而失血。阳动阴合而泄精。故女子二谐。

之所

本经自病最难医。纵疗何年有瘥时。

难经云。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形以阴为主。故于肺言形寒饮冷。于肾言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夫正经有一定。则体既可分矣。

则气广大言动

间藏七传无外证。强将丸散与扶持。

难经云。七传者其所胜也。间藏者传其子也。假令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

肾心

伤寒中风自难看。指下逢之脉撩乱。合吐而泻即非良。汗脉见时须发汗。然虽得汗

状如珠。

。此状见之当伤寒者。古谓之大病。风者百病之长也。其始得之脉亦难看。又况伤寒中风外证多端。

未诊宜下云。

漓。夫汗者。真气至阳之液也。若乃汗出如珠。着身不流。则精绝。精绝则气先死。气绝则上下

更有死脉多般样。难经细说那堪忘。从上损下死即迟。死脉多从下损上。连得五脏

死疾时。

难经云。脉有损至。然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

六至绝而不病肺者

病候脉状多中取。要知大抵医门户。有一乖违即不中。但看强者惟为主。

脉为医门之先。其理微妙未易研究。大抵问而知之以观其外。切而知之以察其内。证之与脉

复有久病更难看。或与健人脉一般。忽然加至脉翻变。脉病不应好买棺。

内经云。形气有余。脉气不足者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者生。且脉者气血之先。气血盛则

若遇风疾及劳病。妙法看时如抵圣。风疾脾缓空费力。劳疾心数难存命。风疾无令

脉至迟。

风疾劳疾生死脉别。若悟玄机有如抵圣。风邪之中于人也。其状奄忽。善行数变。其猝中于辨。若脾脉缓而无力者。最为难治。盖风喜归肝。肝木克于脾。则大便洞泄。千金方云。中风大风氵㸒复而中州

伤寒中风得死脉。但将真药与病门。药灵病退脉须和。脉若准前病难救。

伤寒中风本为大患。更见死脉。十无一生。若根据仲景法度。随证施治。则正气胜邪。间有生病

如此定知生死期。可作医家箕本柄。若能指下悟玄机。便是灵台挂明镜。

王叔和云。脉理精微非言可传。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后人能顿悟玄机。则心中洞然如挂明

玉函经论生死歌诀中

脉分虚实为君说。浮、数、沉、迟,并冷热。关前阳脉数强浮。关后阴沉迟细脉。

难经云。脉有虚实。涩濡者为虚。坚牢者为实。五脏之气满而不能实。其实者邪也。故邪盛论曰。

曰数。

阳出

弦而数热兼风。沉、细为寒气上攻。阳浮为表阴沉里。尺寸关中看仔细。

浮弦数疾皆阳脉也。沉细微迟皆阴脉也。诸阳为热。诸阴为寒。热即生风。冷即气动。

脉浮者也

学人要知生死期。九怪脉中定凶吉。结、促、牢、代四脉者。可取生死岁月期。

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者。乃九道脉名也。道者通之义。与七表八里脉虽别屋漏也

假令四十动一止。一脏无气四岁死。三十动中一止时。三岁死二脏无气。脉来十动

一止之。

动中不应指。

五十动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是谓平和无病之人。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四岁死。

三十一岁

一呼三寸阳气出。一吸复然阴气入。阴阳呼吸定息匀。来往升降中不息。

呼吸者。气之出纳也。呼者随阳出。吸者随阴入。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气周

肝未达而风气生。肾水下而雨滋湿。肺气清浮上属天。地气浊而生气嗌。脾司出纳

象空谷。

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

雨气以读

阳为形表血为阴。精气为营悍为卫。

气属阳主表。血属阴主里。血为营。气为卫。营卫者水谷之精气也。调和于五脏宣畅于六腑也。

络有十五经十二。上应周天下临地。水漏百刻运流行。与周天应为纲纪。

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相随上下通流。气血相贯无有休息。故一岁阴阳之升降。

万三下

十二脉中合经水。内外相输为表里。人身血气要盈盈。六脉无邪无病体。

离合真邪论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宿谓二十江水三阴海水。

外合于阳明外于三焦水。内应也。人之赖以生者。气与血而已。气卫于外。以充皮肤。血营于中。以营经络。周一体而无间。

平者胃

火之精气主生神。水气充盈生志意。

精之化生曰神。意之所存曰志。心属南方丙丁火。位处离宫。为五脏之尊。神明出焉。

肾属志藏之中

洪钩夏脉居寸口。堪笑愚夫多不晓。脉若俱洪不带钩。钩不应时血常走。秋脉微毛

若无涩。

无邪体气清。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此乃四时之正脉。然亦须诊得有胃气。乃为平和无病之人。

但见元气故

春怕庚辛秋丙丁。微毛洪数病相侵。

春脉即肝脉也。脉当弦而急。而反得浮短而涩者。肺金邪乘肝也。故为肝病。是为贼邪。

玉函歌诀最玄微。痛人俗眼难探赜。若能精向义中求。审察玄通神可几。

玉函经歌诀。广成先生本素问难经而作也。意极幽玄。非讲读内经者。不能明也。后学能精

玉函经论生死歌诀下

浮弦多是风头痛。积聚体疼胸膈噎。

浮者太阳之脉也。弦者少阳之脉也。足太阳之脉从颠顶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足少阳之脉。

为积

紧实外寒而内热。渴泻燥烦小便涩。

紧为外寒。实为内热。紧实相兼。则知外感寒而内蕴热也。寒邪客于肌表。则外证必发热而亦表

芤脉盖因阳耗散。鼻衄无时精气竭。

血流据气。气动根据血。相持以行不得相失。芤之脉乃为阳邪内搏于血。而气失其常道。

并入

脉沉兼伏是重阴。气刺胸膨症块结。

沉为阴主里。伏主物聚。脉沉而又伏。名曰重阴。必主胸中气逆膨闷而不宽舒。发为症瘕

风寒相搏脉浮迟。外受寒邪内风热。肺受风寒痰咳嗽。左手见之心战栗。

浮为风。迟为寒。脉浮迟者。知寒邪外侵。风热内搏也。假令右手寸口得之。主肺受风寒。

弱而兼濡是阳虚。汗出憎寒气羸劣。

濡者营怯卫弱之脉。弱者虚气反表之候。二脉兼见。阳虚明矣。经云。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风湿风温湿温反。脉候交差要分别。汗无重汗耳无知。妄语无音名重。

伤寒有风湿。有风温。有湿温。证候不同。脉名亦异。不可不别。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相润。

俱浮识则在杀

洪数脉来阳气盛。目赤舌干唇破裂。

洪者大也。数者疾也。洪为阳盛。数则为热。脉来应指。洪大数疾。则为热邪所胜。偏阳隆

浮而兼紧肾之虚。温助寒邪益精血。

浮则为虚。紧则为寒。脉浮而紧。见于尺中者肾虚感寒也。宜以温暖之药。祛逐寒邪。

滋益

阳绝尺中脉细微。针灸勿令精气绝。

尺脉者人之根本也。脉来微而细者则为阳绝。速灸关元气海。不可缓也。治之稍缓。则阳气

促结代脉是脾虚。若见之时难救得。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曰促。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脉动而中止曰代。此皆脾虚之脉。

忽然诊得寸中盈。六部无邪身有孕。

内经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诊之寸洪而尺大。肝大而肺微者。有子之脉也。

童男童女何以别。须看天真无损缺。大凡童子脉来沉。童女尺中洪拍拍。

此篇与上章。欲识童男与童女。诀在寸关并尺里。自然紧数甚分明。都缘未散精华气。

同意如前

男子妇人精血衰。假饶覆溢脉无回。

男子以精为主。妇人以血为本。精血实则强盛。精血衰则困惫。脉之盛衰。亦随气血之虚实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遂

一呼四至为平脉。一呼一至死相催。

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则阴阳各当其分而不相胜也。故曰平人。减之法曰不者。皆血气不足故也。

伤寒舌黑洗不红。药洗分明定吉凶。

舌者心之官。其色正赤。以象火也。伤寒病舌上有膜。白滑如苔。甚者或燥或涩。或黄或黑苔不者。

肾水再生

汗后脉和无恶候。脉如躁疾命将殂。

内经曰。伤寒热病。口干舌燥。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此名阴阳交

中风目闭口开者。喉中曳锯气不敷。脉若洪弦犹可救。浮大多应命不苏。男女五劳

洪此与上章。若遇风疾及劳疾。妙法看时如抵圣。风疾脾缓空费力。劳疾心数难存命。义同。

皆死

大抵七表八里脉。相连九道作程途。表里脉分轻重病。九怪传来命不舒。诊脉要分

轻与重。

表者以阳言之。故脉有七。以象少阳。奇数也。里者以阴言之。故脉有八。以象少阴。

偶数与表得之

浮洪短促为阳弱。沉细兼长阴有余。如此分张轻重断。岂同俗眼一凡夫。

张长沙云。瞥瞥然如羹上沸者。阳气微也。故浮洪短促谓之阳弱。沉细兼长则知阴盛矣。

六部鬼贼是如何。造化阴阳事更多。心火怕逢沉滑细。肺金尤怕浮洪克。唯有脾元

恶木侵。

克重却厘清。

五行人通于五脏。分旺于四时。故心法火旺于夏。脉应洪大而长。若反得沉细而滑者。

是肾火乘善不可春。脉脉应沉治。脉反

水火相临分上下。金木相侵事必凌。水土二宫俱要静。一宫有克少安宁。要知刑克

名天肇一于北。而命门始具。地偶二于南。而心火继生。此一身之天地也。夫命门者。元精之立而下行心火天地肺藏定位。

色青。

应脾。

五脏具也。盖所养者

春怕庚辛秋恶候。夏嫌水气火相刑。刑克只分轻与重。自然切脉甚分明。

春脉即肝脉。夏脉即心脉。经所谓春脉弦。夏脉钩者是也。春脉当弦。而诊得浮而短涩。

是而

左手诊得重病脉。右手脉候却调匀。只断脉中须应病。故知命脉得和平。假此一例

余仿此。

左手脉平和。右手脉病。为风邪伤于卫气。右手脉平和。左手脉病。为寒邪伤于营血。

盖肺虽

活人书三阳合病歌

(三阳有合病而三阴无合病不可不知也)

伤寒合病脉浮长。长是阳明浮太阳。目痛鼻干知属胃。

(阳明)

头疼腰痛是膀

胱。

(太阳)

少阳

中得长

脉。少阳之病合阳明。

(弦脉浮而长者。太阳、阳明合病。浮而弦者。太阳、少阳合病。弦而长。外有少阳证者。

少阳小便不者气俱

并病歌

(并者譬如二人博金并归一家之义)太阳元与阳明病。后并归来作一家。尚有太阳宜发汗。太阳证罢下无差。

太阳初得病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者是也。若发大汗不出何以汤。

伤寒十劝

(伤寒与他证不同投药一差生死立判李子健伤寒十劝不可不知人家有病者知此十劝则不至有误所益非轻今详具之)

一、伤寒头痛及身热。便是阳证。不可用热药。

伤寒传变共六经。而太阳为首。太阳病。头疼身热。少阴病。有身热而无头疼。厥阴病。

二、伤寒必须直攻毒瓦斯。不可补益。

邪气在经络中。若随证早攻。只三四日痊。若妄谓先须补益。再行攻毒。则便毒瓦斯愈炽。

三、伤寒不思饮食者。不可服温脾胃药。

伤寒不思饮食自是常事。终无饿死之理。如理中丸之类不可轻用。若阳病服之。致热气增重

四、伤寒腹疼亦有热证。不可轻服温暖之药。

难经云。痛为实。故仲景论腹有时痛之证。有曰病甚者加大黄。夫痛甚而加大黄。意可见也

五、伤寒自利。当看阳阴证。不可例服补药。暖药。止泻药。

自利。惟身不热。手足温者。属太阴。身冷四逆者。属少阴、厥阴。其余身热下利属阳。

六、伤寒胸胁痛及腹胀满。不可妄用艾灸。

尝闻村落见有此证无药。即用艾灸。多致毒瓦斯随火而盛。膨胀发喘以死。不知胸胁痛自属少

七、伤寒手足厥冷。当看阴阳。不可例作阴证。

厥有阴厥。有阳厥。医者少能分辨。若阳厥而投热药。杀人速于用刃。盖阳病不至于热极不身热至宜急见热沉而

八、伤寒病已在里。即不可用药发汗。

伤寒病须看表里。如发热恶寒则是在表证。宜发汗。如不恶寒反恶热。即是里证。若一例发里之

九、伤寒饮水为欲愈。不可令病患恣饮过度。

病患大渴。当与之水以消热气。故仲景以饮水为欲愈。人见此说。遂令病者恣饮。因而为与半

十、伤寒初安不可过饱。及劳动或行房。或食羊肉。及食猪骨汁。并饮酒。

病方愈不须再服药。兼脾胃尚弱。食饱不能消化,病即再来。谓之食复。病方好气血尚虚。劳动太早。病即再来。谓之劳复。又食羊肉行房并死。食猪骨汁并饮酒者。再病必重也。

凡饮食滋味所以养生。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然食之有妨。反能为害。窃见时人不所食汁以肺病不食气入炙不及身本者。不皆有毒。

食疫死牛肉

恶风

黄帝针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实腠理。司开阖者也。风邪中于卫也。则必恶其实比之帏帐之内。则舒缓而无所畏也。一或用扇。一或当风。淅淅然而恶。此为恶风者也。恶寒则有属于阳者。有属于阴者。及其恶风则悉属于阳。非若恶寒之有无恶风者此也。恶风虽悉在表。而发散又自不同。若有汗而恶风里证虽具。而恶风未罢者。皆当先解其外也。又有发汗多而亡阳盖以发汗多漏不止则亡阳。外不固。是以恶风也。必以桂枝加附湿相搏。骨节烦疼。湿胜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恶风也。必以甘由是观之。恶风属乎卫者可知矣。

歌括曰。病患卫中分入风。脉缓而浮是本宗。自与伤寒分两证。不堪例作一般攻。宜服桂枝恶风汗出怯风吹。脉缓而浮但解肌。发汗亡阳成漏者。温经之法莫迟缓。恶风者见风则怯。

微解在皮阳。

桂枝节间

恶寒

伤寒恶寒者。风寒客于营卫之中也。惟其风寒客于营卫。则洒洒然恶寒也。惟其营卫之受风恶。

去衣者是也。寒热之寒于向火被覆。而犹不能一切恶寒属表。虽里乃可攻里也。经曰热。或未发热。凡恶寒者。必继之以发热。此则发于阳也。若恶寒而蜷。脉沉细而滑者。此则发于阴也。在阳出而恶寒者。则为恶寒者。背者胸为阴。阳气不足。阴寒者。阴寒气盛可知子汤者是也。又或乘热。口燥渴。心烦。

气内陷。又何以明之内陷则热烁津液。故者。于口中之润燥可歌括云。恶寒发热发于阳。阴病憎寒身体凉。解表桂枝并越婢。温中须索理中汤。

又论曰。发热微恶寒者。柴胡桂枝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发汗后。反恶寒者虚也。太阳或发桂多属表少阴恶又云。汗后恶寒宜芍药汤。脉沉发热。四肢倦疼。仍燥下利。厥逆。四逆汤。发汗后。复热脉准前单疾。根据前寒热者。再须看脉候如何。若还有表。重加汗之。里证下之即除。汗之致使病家多下则失血。发汗则损气。损气则脉微。故恶寒也。四逆汤或芍药甘草附子汤。

血则脉涩。故发热也。苦葶苈酒汤。此皆仲景所谓不当汗下。而误汗下。故有此二证也。

恶寒者皆为表证。或里证备具而微恶寒者。是表犹未解。当先解表。俟不恶寒。然后可以剂。温而散之。汗后反恶寒者为虚。芍药甘草附子汤。不得复发其汗。心下痞而恶寒者。表未解遇背

寒热

伤寒寒热者。谓往来寒热也。经曰。邪正分争。往来寒热者。言邪气之入也。而正气不与之不发阴而则之不定。或出或入。由是而寒热且往且来也。是以往来寒热。属半表半里之证。邪居表多则多深常热恶热下活人书云。往来寒热者。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往来寒热有有里仲景云。血弱气虚。腠理开邪气入。与正气相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者。小柴胡汤主之。

又或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往来寒热者。大柴胡汤主之。伤寒五六日。已发汗。复下之。胸腹满前麻汗若胃歌曰。热多寒少属膀胱。不呕清便各半汤。尺脉若迟为血少。脉皆微弱号无阳。热多寒少阳如常如脉亦可汗余寒热脉中论。若见憎寒法用温。沉实当攻浮在表。风温误汗热而烦。汗后寒热。邪气未解彻也。脉浮洪者。邪在太阳。法当再汗。脉沉实者。邪在阳明。又须下之。若厥阴余热。加以下利。厥逆恶寒者。四逆汤温之无疑矣。憎寒者属厥阴。大汗出热不去。拘急体痛。

下若身恶寒则为虚。用芍药甘草附子汤。身发热则为实。用大承气汤。脉浮洪者属太阳。汗后寒热。桂枝二麻黄一汤。风温不恶寒。若误发汗。必心烦热渴。独语。葳蕤汤。风温家。汗后大热脉躁。名阴阳交。不治。热病已得汗。而脉躁盛者。亦不治。详见阴阳交条。有再汗再下之剂。

发热

伤寒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然而散者是也。与潮热寒热若同而异。与烦躁相于发所谓翕翕发热者。明其热在外也。故与桂枝汤发汗以散之。所谓蒸蒸发热者。明其热在内也。故与调胃承气汤攻下以涤之。其发热属表者。即风邪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也。其发热属而而罢。邪外达于其在半阳也。无附子细辛热也。经为汗衰。狂言不能食者。此名阴阳交。交者死也。此亦忌发热也。讵可与寻常发热一概而论耶。医者活人书云。发热而恶寒者。属太阳也。太阳病。必发热而恶寒。盖太阳主气。以温皮肤分肉恶寒为温汤微承气仲景云。太阳证。汗后不恶寒但恶热者实也。当和其胃气。宜调胃承气汤。太阳病。三日。

发热。小柴胡汤主之。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病患不渴。外有微热者。小柴胡汤加桂枝主之。此身热不已。身热相搏下之。

也。抵阴证有发热热在不消汤主之

烦热

伤寒烦热者。与发热同而异也。发热者。怫怫然发于肌表。有时而已者是也。烦者。为烦而之烦汤。

烦疼烦。

与脉泄

舌上苔

伤寒舌上苔者。盖舌乃心之官。法应南方火。本红而泽。伤寒三日以后。舌上有膜。白滑如气传里皆舌胁下脏则舌上之苔不滑而涩矣。经曰。伤寒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

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是热耗津液。而胃汁已干也。若热聚于胃。则舌为之黄。是热邪已深也。金匮要略曰。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若舌上色黑者。

又为热之极也。黄帝针经曰。热病舌干黑者死。以心为君主之官。开窍于舌。黑为肾色见于心。心属火。肾属水。邪热已极。鬼贼相刑。故知必死。观其口舌。亦可见其逆顺矣。

歌括曰。饮食如常时下利。更见舌上白苔时。连脐痛引阴筋者。脏结元来死不医。无阴证。

又曰。舌苔大热疗应难。利腹疼兮呕恶寒。懊胁坚并中满。更兼脏结六条看。尺寸脉紧。口中热气而干燥。足冷蜷卧。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或七八日以来微热。手足温者必欲人懊满。不湿故也

胸胁满

伤寒胸胁满者。谓胸胁间气塞满闷也。非心下满者也。胁满者。谓胁下气胀满也。非腹满证。

而胸满更不言主之。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脉弦紧者。小柴胡汤主之而不行曰。四病在中窒者。则以栀子豉汤吐之。若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则以瓜蒂散若能胸满者。胸膈间气塞满闷。非心下满也。胁满者。胁肋下气胀满。非腹中满也。胸满多带芍药或胁硬塞。逆下。

汤。

谓其吐吐绪证由一又问曰。凡饮食不节。胸膈不快。寒中阴经。何以治之。答云。急作理中汤加青皮、陈皮。

或发汤加可

小腹满

伤寒小腹满者。脐下满是也。小腹者下焦所治。难经曰。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

并无然者内也。

是硬利血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府急结者为

短气

伤寒短气者。气短而不能相续也。似喘而非喘。若有气上冲。而实非气上冲也。喘者。

张口似误辨短要便寒内皆者令其气短者。呼吸短促而不能相续是也。其有呼多吸少者。皆不救。千金曰。少气不足。以息者邪在致。

小承汤。

里有

动气

伤寒动气者。乃筑筑然动于腹中者是也。脏气不治。随脏所至。发泄于脐之四旁。跳动筑筑然。谓之动气。难经曰。肝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心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不左之可热则。头眩心悸。是下之而动肺气者也。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痛。目晕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下。是发汗而动肾气者也。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腹满。

猝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是下之为动肾气者也。其脾内证。当脐有动气。经特曰脐之四旁。动气不可汗下而独不言脾。盖当脐有动气者。以脾主中州。为胃以行津液。发汗吐下。耗损津液必先动脾。其余四脏动气发动。妄有汗下犹先动脾。脾家发动气者。讵可动之也。所以特不言之也。伤寒所以必看外证为当者。盖不在脉之可见。必待问之可得也。发汗吐下者。务要审谛。举此动气。类可知矣。

歌括云。奔豚动气数般方。左右高低细揣量。去术理中并用桂。不堪汗下例中详。动气者。

气脐非问证何以知之。然则调理伤寒。贵于纤悉问证。动气诸药。详见不可汗不可下条例中。太阳病下之后。气上冲者桂枝汤。若不上冲不可与也。若从腹上冲于心。桂枝加桂汤。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也。茯苓桂甘大枣汤。动气通用理中汤去术加桂。盖桂利小便。泄奔豚故眩盖以误汗动经。故以白术闭其汗也。奔豚动气。脉沉弱。肢体冷。可与养正丹。动气证治论。用柴胡桂枝汤。

郁冒

伤寒郁冒者。盖郁为郁结而气不舒也。冒为昏冒而神不清也。世谓之昏迷者是也。郁冒之来不愈知因

头眩

伤寒头眩者。非毛而见其毛。眩非玄而见其玄。为眼花。眩为眼黑。眩也。运也。

也冒为邪所并病故眩者。责其虚也。伤寒有起即头眩与眩冒者。皆因发汗吐下后所致。是其阳虚也。故针经病。

皆非虽神医其能治之耶。冒因虚极。有伤寒头疼胸坚属三阳。汗吐下后。脉沉自利者理中汤。冒者蒙妇人而脱胸中汗吐茯以眩食。大便坚。盖血虚则厥而必冒也。

摇头

伤寒摇头者。盖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阳之脉皆上于头。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阳脉不至。

语言风主直视下相伐其盖焉根盛有痛。言则痛甚。痛则必摇。经所谓摇头言者里痛也。又曰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是也。合而言之均是摇头。析而分之。曰实邪。曰虚邪。曰真病。又当明其脏痞云。摇头直视。形如烟熏者心家绝也。为真病不治。太阳发痉摇头。口噤背反张。身热足冷。各有本条。摇头言者。其里有病。言者虚也。可与如圣饼及芎辛汤服之。

项强

伤寒项强者。盖太阳经脉起于目内。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颈为之急尔。伤寒颈项强急者。太阳表证也。必发散而解之可也。太阳病。项背强ktkt。反汗出根汤主之。是皆发散之剂也。二者皆是项背强。而发散有轻重者。盖发热汗出恶风者。为表虚。

表虚者可解肌。无是桂枝汤加麻黄、葛实。正可发汗。则于是桂枝汤中但加葛根能飞腾。动则先引伸其其或太阳中风。加之寒湿头热面赤目赤。独头面摇ktkt。然脉反流动者此为痉。

又有结胸病者。项亦强如痉状。下之随证投汤则万全矣。

伤寒头项强急。太阳表证也。当发散而解之。若误下。则太阳邪风乘虚入里。则为结胸。

太根而满

直视

伤寒直视者。盖视物而目睛不转动者是也。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目者心之使也。

神所为眼骨。血气之精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五脏血气调和。精气充荣。则目和而明矣。伤视者。邪气壅盛。冒其正气。使神志不慧。五脏之精气不上荣于目。则为之直视。伤直视。为邪气已极。证候已逆。多难治。经曰。衄家不可发汗。汗则额上陷。脉息紧视不能。不得眠。以肝受血而能视。亡血家肝气已虚。目气已弱。又发汗亡阳。则虚所致也。此虽错逆犹未甚也。逮乎狂言反目直视。又为肾绝。直视摇头又为心绝。

脱绝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又剧者。发则不识人。寻衣摸床。惕而不安喘直视。皆邪气盛而正气脱也。其或有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有者。是非直视也。此为内实也可用大承气汤、大柴胡汤下之。直视为不治之疾。目中不为可治之候。二者形证相近。宜熟视之。

歌曰。直视无神不转睛。衄兼少血汗犹轻。遗溺喘泄摇头证。脉涩寻衣并猝倾。

又论云。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病患邪气极盛。冒其正气。

此发不惕脉大

不仁

仁柔也。不仁谓不柔和也。痒不知也。痛不知也。寒不知也。热不知也。任其屈伸灸刺不知曰。

痹而郁为不知痛痒。不得为尸厥之厥。即经曰。少阴脉不至。肾气微。精气少。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其乘寒之厥。郁冒不仁。即此尸厥可知矣。若越人入虢。诊太子为尸厥。以郁冒为不仁。为可治。

刺之而得痊。实神医之诊也。呜呼。设或脉浮而涩。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此又为命绝。虽有越人其能起之欤。

歌曰。不仁口腹及肤皮。痛痒寒温总不知。正气重为邪气伏。营虚卫弱厥如尸。经曰。

乘寒痒不气绝用。

头汗

伤寒头汗者。盖头者诸阳之会也。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于头也。邪热内蓄。蒸发腠以三汗际热入此数属表汗也热心邪气也。

家出阳脱也。经曰。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生。有汗者死。湿家下后喘者亦阳脱也。经云。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小便不利者死。下利不止者气上出。汗见于头者。盖阳脱也。则知可治而治。知不可治而不治。欲得明辨而审的也。

歌括曰。要知头汗非阴证。际颈而还似发黄。心水满时名水结。曾经汗下别推详。

又歌曰。头汗诸阳气上熏。身黄尿秘引浆频。心忪水结谵语血。表里柴胡小是珍。

又论云。诸阳之经循于头。三阴则至颈而还也。里虚表实。腠理致密热不得越。阳气上腾。

证。无是可无关格。

皆不可五苓散病属汤。寒表未解。柴胡桂头。凡头汗出者有数证。伤寒五微结。必有表复有里。此为半在里半知非少阴也。小柴头汗出。往来寒热颈而还。小便不利其外有热。手足温大热。头汗出者。

胸。故头汗出。

过经乃可下之。

自汗

伤寒无汗者七证。自汗者九证。太阳伤寒无汗。刚痉无汗。少阴病无汗。太阴病无汗。

厥阴无他出而出者复伤风自汗。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为中风。属桂枝汤。又云。太阳病。项背强ktkt。

然仲景云。伤风自汗用桂枝。然桂枝汤难用。须当仔细消息之。假令伤风自汗。若脉浮而弱。

设当服桂枝与桂枝也。

之。若小便躁。厥逆呕伸。若胃气数者。寸口不可误用桂风温自汗。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其脉阴阳俱风湿自汗。风湿相搏。关节烦疼。脉沉而细。汗出短气。小便不利。难经云。病而多汗者。

中暑自汗。太阳中热者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属白虎汤。

阳明病自汗。不恶寒反恶热。汗自出者属阳明也。若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病。

宜急明病发汗亡阳自汗。太阳病。发汗多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当温其经。宜桂枝加附子汤。伤寒脉尺寸厥卧柔痉自汗。太阳病。发热脉沉细。摇头口噤。背反张。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柔痉。小续命汤霍乱自汗。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逆者四逆汤主之。

虽然少阴不得有汗。而少阴亦有反自汗出之证。阴证四肢逆冷。额上及手背冷汗者。

亡阳明病法多汗。而阳明亦有反无汗之证。不可不察也。

歌曰。自汗伤风暑不消。风温风湿卫难调。无阳霍乱并柔痉。更与阳明共九条。

又论云。胃气所以密腠理而固津液也。卫为邪所干不能护卫。于是而汗出焉。寒伤营气。

汗通如太阳伤风自汗。脉浮缓者桂枝汤。汗出而渴。或小便难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汤。

自汗附子用小关汤有温汗项自利而汗出者。为津液少。不可攻。但用蜜煎导法。若汗多者。胃汁干也。急下之。宜大承气

无汗

伤寒无汗者。盖以汗乃津液之所积也。为风暑湿气所干。外凑皮肤则为自汗。若寒邪中经。

内汗而者不外蒸发者则无汗。经所谓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发黄。及伤寒发热无汗。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与夫三阴为病。不得有汗。是数者皆邪行于里而无汗者也。其水饮内蓄而无汗者。盖水散而为津液。渗而为汗。水饮内蓄而不行。则津液不足桂阳皮服汤一剂病证仍在。至于服三剂而不汗者。死病也。又热病。脉躁极也死。兹二者以无汗为真病。讵可与其余之无汗者同日而语也。

歌曰。伤寒无汗分为七。刚痉三阴与太阳。更有阳明反无汗。下连阴易应魁罡。

又云。伤寒躁盛身无汗。或用麻黄汗不行。此是诸阳之脉极。百中无一可全生。

若还无汗浑身痒。脉更浮迟本属虚。自是无阳难作汗。建中术附载医书。

无阳身痒。桂枝麻黄各半汤。阳明主有汗。今反无汗。如虫行皮中。术附汤建中汤。汗不流皆令自汗。惟寒邪中经。腠理致密。则津液内渗独无汗也。此皆伤寒在表则然耳。若阴病。

若水当于必

不得汗

甲乙经云。热病脉常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躁盛而得汗者生。大抵伤寒。

汗不蒸法。用薪火烧地。良久扫除去火。以水洒之。蚕砂、柏叶、桃叶、糠麸皆可用。相和铺于床。

伤寒亦有气虚不能作汗者。仲景云。脉浮而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中汤又论云。伤寒欲得汗。与麻黄汤数剂而汗不出者不治。热病脉躁盛而不得汗者。诸阳之极也。亦不治。二者盖真病也。亦有发热而厥。忽两手或一手无脉。是犹重阴欲雨之时。必不能癖气虚发根

手足汗

伤寒手足汗出者。盖四肢为诸阳之本。而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阳经邪热传悉热汗而手足足然又何以者也。

歌曰手足如何汗不休。胃中热聚液旁流。热家燥粪为谵语。寒证难分水谷流。

又论云。手足汗出。热聚于胃而津液之旁达也。亦有寒聚于胃致之。挟寒则水谷不分。

蕴热明中中汤。

怫郁

怫郁者。阳气蒸越。形见于头面肌肤之间。聚而不散也。其证则有异焉。大便硬而气短者实郁而因面妄与歌曰。怫郁阳蒸聚体肤。便坚为实哕为虚。二阳并病容颜赤。火迫身黄惊惕余。

战栗

伤寒战栗者。形相类而实非一也。合而言之。战、栗非二也。析而分之。则有内外之别焉。

战栗战之争也人本者何争则为栗。栗其甚者也。经曰。阴中于邪心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

方欲者歌曰。战动于身栗动心。正邪胜负两般争。振振汗出将痊愈。鼓颔虚寒病已深。

又论云。战栗皆阴阳之争。战者身为之摇也。栗者心战而惕也。邪气外与正气争则为战栗。

故身以栗

伤寒振者。森然若寒。耸然振动者是也。伤寒振者。皆责其虚也。至于欲汗之时。其人本虚而战家发振若吐下后。心下逆。上冲胸。起则头眩。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二者

螈则急而缩。则缓而伸。病至于螈。热气极矣。盖热极生风。风主乎动。故筋脉相引而折螈涤热如柴胡、栀子辈。祛风如防风、羌活辈是也。又风温证。妄以火熏必然发黄。剧惊痫。时时螈。经云。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设或为医所误。只得用金匮风引邪用黑豆解。歌曰。螈为引缩为伸。热极风生并在经。涤热祛风犹可望。火熏发表定归冥。

筋惕肉

伤寒筋惕肉者。盖伤寒头疼身痛。恶寒发热。必然之证也。其于筋惕肉则非常常有之者阳气大是益寒痿治歌曰。筋惕身发汗多。酌量真武更无过。左边动气如轻汗。此证难医奈命何。

论云。汗出过多。津液涸少。阳气偏虚。筋肉失其所养。故惕惕而跳动也。张氏特设真脾气脉俱则自子其散下者

伤寒懊者。郁闷之貌。即心中懊郁郁然不舒畅。愦愦然无奈何。比之烦闷为尤甚也。

由胃中其与于阳汤热歌曰。懊心间用陷胸。舌间苔白脉俱洪。发黄须与茵陈辈。燥粪阳明承气攻。

又论云。懊者。懊郁闷之状。盖由表证误下。正气内虚。于是客气乘虚入而动膈。

胸烦懊。心中微疼。特未如结胸之甚也。然由是而结胸亦不难矣。短气烦躁。胸中懊。

心下此邪也。

后二

郑声

伤寒郑声为邪音也。孔子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又曰。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氵㸒。

人今重数意则气

小便自利

小便自利。非血证则肾虚也。惟血证则小腹结而如狂。惟肾与膀胱俱虚。则不能约束制水液满。

腹虽自汗小便大便是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太阳自汗。四肢拘急。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小便数。误服桂枝汤气歌曰。小便自利血相干。蜜导阳明肾证寒。脾约谵语脚挛急。太阳汗下大便艰。

又云。小便自利者。太阳证下焦有热。小腹必满。小便必不利。而反利者血证也。抵当汤。

腹必便自抵经也急难以草汤。

大便则与小

下利

伤寒下利多种。须识别阴阳。勿令差误。三阳下利则身热。太阴下利手足温。少阴厥阴下利身不热。以此别之。大抵下利挟太阳脉证。不得即用温药。俗医但见下利。便曰阴证。

用温太阳、阳明合病。必下利。葛根汤主之。下利而头疼腰疼。肌热。目痛鼻干。其脉浮大而长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黄芩汤主之。若呕者。黄芩汤加半夏、生姜。下利而头疼胸满。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逆也。因相克贼。名为负也。下利身热。

阳属负者自利不渴。属太阴。四逆汤。理中汤主之。

自利而渴。属少阴。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汤。通脉四逆汤。猪苓汤。真武汤。四逆加人参汤其余下利。皆因汗下后证也。大抵伤寒下利。须看脉与外证。下利而脉大者虚也。脉微弱者而滑脐或下利清谷。湿毒瓦斯盛则下利腹痛。大便如脓血。或如烂肉汁也。下利欲饮水者。以内有热也。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寒毒入胃者。四逆汤。理中汤。白通汤加附子。四逆散加薤白主之。协热利者。黄芩汤。白头翁汤。三黄熟艾汤。薤白汤。赤石脂丸。湿毒下脓血者。桃花汤若少先生仲景云。趺阳脉浮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注云。脾虚不能制水。肾气平歌曰。伤寒下利多般数。须辨阴阳勿差误。惟有阳明合少阳。若还克贼名为负。

又云。肾虚下利苦咽干。不识惟知脏有寒。协热胃寒并湿毒。利而谵语下之安。

下利而谵语者。有燥屎也。调胃承气汤。太阳、阳明合病。脉浮大而长。下利者葛根汤。

太利或迟而滑者。有宿食也。宜下之。小承气汤。自利不渴属太阴。四逆汤。理中汤。自利而渴属少阴。脉微者白通汤。厥逆脉不至者。白通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三阴下利。法当温之。自利清水。心下痛。口干燥者即宜下。不可不知也。温之四逆、理中辈。下之大柴胡、承气汤也。三阳下利亦有饮水者。乃有热也。治如肠垢法。

下利心中痞。自有痞而下利条。

大便硬结虽宜下。亦有诸般不可攻。肠垢溏分冷热。不妨步蹑古人踪。华佗云。寒即溏。

须根据丸。鸭胶汤。

遗溺

水液之余者。入胞而为尿。使胞中虚寒不能约制水液。加以邪气乘之。故使溺自遗而不禁也合病亦遗结急歌曰遗尿风温戒利肠。腹膨身重合三阳。下焦不摄兼停血。肾绝狂言互证详。

漱水不咽

阳明病。头疼身热。口燥。但漱水不欲入咽者必衄也。若病患无表证。不发寒热。胸腹满。

歌曰。漱水阳明衄血时。头疼口燥热生肌。发狂瘀血无寒热。犀角桃仁类例推。

又论云。唇燥口干。血证中类有之。必欲取水而灌漱也。然漱水而不饮水何哉。盖渴者易为是脉便丸。

寻衣摸空

华佗云。病患手循衣缝者不治。间有一二活者幸也。吐下后不解。多日不大便。日晡潮热。

并太阳病。用火熏之。以致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身体枯燥。头汗及颈。口干咽烂。腹满微喘。或不大便。谵语。甚者呕哕。循衣摸床。此证小便利则可治。

歌曰。寻衣妄语最堪忧。下后弦阳病可瘳。脉涩为阴终不救。发黄还须小便流。

伤寒方药

(附论)论曰。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不能发是以吐下以桂所以辛。

温。

辛甘津液者请又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实为寒邪在表。皮腠坚实。营卫不行。津液内涸之之。

君也桂枝为臣者。以风邪在表。又肤缓而理疏者。则必以桂枝解其肌。是以用桂枝为臣。寒邪在为臣用以必则卫实而营弱。仲景所谓汗出恶风者。此谓营弱卫强者是矣。故桂枝汤佐以芍药。用和营也麻黄汤主伤寒。寒则伤营。寒邪并于营。则营实而卫虚。内经所谓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者是也。故麻黄佐以杏仁。用利气也。若处方之妙理。制剂之渊微。明通君子。

熟而察之乃见功焉。

又曰。青龙东方甲乙木神也。应春而主肝。专发生之令。为敷营之主。万物出甲开甲则有两歧。肝有两叶以应木叶。所以谓之青龙者。以发散营卫两伤之邪。是应肝木之体耳。桂枝汤主中风。麻黄汤主伤寒。二者发散之纯者也。及乎大青龙汤则不然。虽为发汗之剂。而所风兼寒。寒兼风。必用大青龙汤专主之也。见兹脉证。虽欲与桂枝汤解肌以祛风。而不能已其寒则病不去。或欲与麻黄汤发汗以散寒。而不能去其风则病仍在。兹仲景所以特立大青龙汤以两解之。麻黄味甘温。桂枝味辛热。寒则伤营。必以甘缓之。风则伤卫。必以辛散之。

此风寒两伤。营卫俱病。故以甘辛相合而为发散之剂。表虚肤缓者则以桂枝为主。先桂枝而后麻黄。是以桂枝为君。麻黄为臣也。表实腠密者则以麻黄为主。先麻黄而后桂枝。是以麻黄为君。桂枝为臣也。甘草味甘平。杏仁味甘苦为助。佐麻黄以发表。大枣味甘温。生姜味辛温。相合佐桂枝以解肌。石膏味甘辛微寒。风阳邪也。寒阴邪也。风则伤阳。寒则伤阴。

营卫阴阳为风寒两伤。则非轻剂所能独散也。必须合轻重之剂以同散之。乃得阴阳之邪俱散。营卫之气俱和。是以石膏为使。重剂而又专达肌表者也。夫大青龙汤发汗之重剂也。用之稍过。则又有亡阳之失。经曰。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又曰。一服汗出者停后服。多服则汗多亡阳。阳虚则恶风。燥烦不得眠也。即此观之。剂之轻重可见矣。用汤者宜详审之。

又曰。青龙象肝木两歧。而主两伤之疾。中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则为营与卫两伤。

故以且不麻为。寒饮伤肺。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干姜、细辛、半夏三者所以为使。心下有水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若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以干姜、半夏为使。以散水寒逆气。水寒散。津液通。则汗出而解矣。心下有水气。散行所传不一。故又增损之证。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水蓄则津液不行。气燥而渴。半夏味辛温。燥津液者也。去之则麻表之。

中冷不利可汗故去所宜苦温又曰。大承气汤者。承者顺也。伤寒邪气入胃者。谓之入府。腑之为言聚也。胃为水谷之海而为用。

以酸于内治黄热有燥屎乃可投之也。如非大满。则犹生寒证而病不除。况无满实者。而结胸痞气之病生矣。

是以脉经有曰。伤寒有承气之戒。古人亦特谨之。

又曰。大柴胡汤者。经云。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轻重之际。临证者须消息焉。盖大满大坚只大不胡胡芍实气者必以甘。故以半夏、生姜、大枣为之使也。一方加大黄。以大黄有将不加大黄恐难切下。必应以大黄为使也。用方者审而行之。可得十全之又曰。小柴胡汤者。伤寒邪气在表者。必发表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取利。其于不表里则半芩为为之以散是以气已以和表以御之则热去之者。

人宜通而寒则痛。邪气入里。里气不足。寒气壅之则腹中痛。黄芩苦寒。苦性坚而寒中。故去之硬。去大枣加牡蛎。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大枣甘温。去之则硬寝散。酸以收之。牡蛎味酸咸寒。加之则痞消而硬去。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心下悸。小便不利。

水蓄不行也。内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黄芩苦寒。去之则蓄水浸行。内经曰。淡味渗泄为阳。茯苓甘淡。加之则津液通流。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不渴则津液足。

去人参者。以人参为主内之物也。外有微热则表证多。加桂以取汗。发散邪也。若咳者。去人五者热又曰。栀子豉汤。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泻之。中满者泻之于其内。有邪者传里邪气乘虚留于胸中。则谓之虚烦。应以栀子豉汤吐之。栀子豉汤吐胸中虚烦者也。栀子味苦寒。

内经曰。酸苦涌泄泻为阴。涌者吐之也。涌吐虚烦。苦为主。是栀子为君。烦为热胜也。涌热者必以苦。胜热者必以寒。香豉味苦寒。助栀子以吐虚烦。是以香豉为臣。内经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识其所以为治。根据而行之。斯为良矣。

又曰。半夏泻心汤。凡陷胸汤攻结也。泻心汤攻痞也。邪气结而不散。壅而不通则为结胸。

谓心下是以急食大枣所谓中者气得和。上又曰。瓜蒂散香。华佗曰。四日在胸则可吐之。此迎而夺之之法也。千金方曰。气浮上部须时也矣。

为君豉味胸中痰热涌吐而出矣。其于亡血虚家。所以不与者。以瓜蒂散为驶剂。重亡津液之药。亡血虚又曰。大陷胸汤者。结胸者邪在胸中。处身之高分。邪结于是。宜若可吐。然所谓结。

若紧结之结。不能分解者也。谓阳受气于胸中。邪气与阳相结不能分解。气不通壅于心下。

为硬之。

苦性君。

消为使又曰。茵陈蒿汤。玉函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发黄者热之极也。

者以之气热必又曰。白虎汤。白虎者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热甚于外者。

以气热欲彻里热必以甘寒为助。是以石膏为臣。甘草味甘平。经曰。热则伤气。寒以胜之。甘以缓平之物缓其中。故以甘草、粳米为之使。是太阳中得此汤而荡除之。即热见白虎而尽矣。

立秋后不可服。以秋则阴气半矣。白虎为大寒剂。于秋深之时。若不能禁而服之。则为哕逆不能食。而成虚羸者多矣。

又曰。五苓散者。苓者令也。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专为号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

茯泄为君。

术为味辛枝为又曰。理中丸者。心肺在膈上为阳。肾肝在膈下为阴。此上下脏也。脾胃应土。处在中州。

甘以温中者以中焦邪气气壅必姜圣收而不泄也。或曰。湿胜则濡泄。术专除湿。是以下多者加之。悸者加茯苓。饮聚则悸。茯苓味甘。渗泄伏水得所宜也。渴欲得水者加术。津液不足则渴。术甘以补津液。腹中痛者加人参。虚则痛。本草曰。人参味甘温。补可去弱。即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寒多者加干姜。辛能散也。腹满者。去白术加附子。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术甘壅补。于腹满家则去之。附子味辛热。气壅郁腹为之满。以热胜寒。以辛散满。故加附子。内经曰。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此之谓也。

又曰。四逆汤者。四肢逆而不温也。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气不足。阴寒加之。阳气不相顺味甘内辛以润之。开发腠理使津液得通也。暖肌温经必凭大热。是以附子为使。此奇制之大剂也。

四逆属少阴。少阴者肾也。肾肝位远。非大剂则不能达。内经曰。远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谓也。

又曰。真武汤。真武者。乃北方水神也。而属肾。用以治水焉。水气在心下。外带表而属阳武之甘以内经曰。

故五味子酸而收也。肺恶寒。以辛润之。细辛、干姜辛而润也。若小便利者。去茯苓。专渗泄也。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酸之性泄。去芍药。以酸泄也。辛之性散。加干姜以散寒也。呕者。去附子加生姜。气上逆则呕。附子补气。生姜散而不相损。则气顺矣。增损之功。

非太和孰能贯之。

又云。建中汤。内经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位在上。肾处在下。左右上下四脏居焉。

则经曰散也桂、焦。

合。

数多芍药以健也。

又云。脾约丸者。约者约束之约也。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约束温。

以甘以润大黄便利又曰。抵当汤者。人之所有者气与血也。气为阳。气流而不行者则易散。以阳病易治故也。

当其必以虻虫为臣。桃仁味苦甘平。肝者血之源。血结则肝气燥。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散血血逐济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