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词史

第二章 论隋唐人词以温庭筠为宗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韩偓《海山记》曰,隋炀帝起西苑,凿五湖,作《湖上》八曲,曰《望江南》,令宫中美人歌之。

湖上酒,终日助清欢。檀板轻声银甲缓,醅浮香米玉蛆寒。醉眼暗相看。 春殿晚,仙艳奉杯盘。湖上风光真可爱,醉乡天地就中宽。帝主正清安。

(《湖上酒》第七)

右隋炀帝《望江南》词,凡八首。按段安节《乐府杂录》曰:“《望江南》,李德裕镇浙日为亡姬谢秋娘作,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亦曰《梦江南》。唐人所作皆系单调,至宋方加后垒,炀帝词乃伪托。

朱弁《曲洧旧闻》曰:炀帝有《夜饮朝眠》二曲。

忆睡时,待来刚不来。卸妆仍索伴,解佩更相催。博山思结梦,沉水未成灰。

(《忆睡时》第一)

右炀帝《夜饮朝眠曲》二首,说见上。按此体《词谱》不收,实则隋词之旧也,应补。

韩偓《迷楼记》曰:侯夫人有《看梅》二曲。

香清寒艳好,谁惜是天真。玉梅谢后阳和至,散与群芳自在春。

右侯夫人《一点春》词,凡二首。按同时民间亦有曲曰:“河南杨柳谢,河北李花荣。杨花飞去落何处,李花结果自然成。”与此体同,惟平仄不拘耳。亦见《迷楼记》。

又有《安公子》曲。《教坊记》曰:炀帝幸扬州,乐人王令言闻弹琵琶,曰“内里新翻《安公子》曲”。令言曰:“此曲宫声往而不返,宫为君,帝必不返矣。”《通典》曰,调在太簇角。馀略同。

按《碧鸡漫志》曰:宁王宪闻歌《凉州曲》,曰:“音始于宫。斯曲也,宫离而不属。臣恐一日有播迁之祸。”及安史之乱,世颇思宪审音。与此相似,亦如桀、纣之璇室、瑶台,如出一辙。同为亡国者鉴焉。柳永有《安公子》词,一八十字体,一一百六字体,亦依此立名耳。

又有水调《河传》曲。叶廷珪《海录碎事》曰“炀帝开汴河时作”。

按《脞记》曰:水调《河传》,炀帝幸江都时作,其声哀楚。乐工正令言闻之,曰:“帝必不回矣。”此与《安公子》曲,疑一事而两传也。

是小词之起,出于隋之宫中,而唐人能传其法也。唐初,小词尤盛。太宗时有《倾杯曲》、《英雄乐》等词,高宗时有《仙翘曲》、《春莺啭》等词,中宗时有《桃花行》、《合生歌》等词,今不传。赵璘《因话录》曰:唐初柳范作《江南折桂令》,一时诵之。惟其句法不可考耳。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曰:唐初歌曲,多是五七言诗。以《小秦王》为数早,即七言绝句也。如《清平调》、《渭城曲》、《欸原本误作“款”。乃曲》、《竹枝》、《杨柳枝》、《浪淘沙》、《采莲子》、《八拍蛮》,则其体同,其律不同。试举一以证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右王维《渭城曲》词,又名《阳关曲》。按唐人七言绝句入歌者,《词谱》所列外,如《六州歌头》、《伊州歌》、《渭州词》、《梁州歌》、《氐州第一》、《甘州歌》、《凉州歌》、《江南春》、《步虚词》、《凤归云》、《离别难》、《金缕曲》、《水调歌》、《白苎》等,其律当亦不同。均应补。

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时作阳关肠断声。

右苏轼《渭城曲》词。“忘”去声,通首四声一字不易。惟“客”字作“行”字,入本可作平也。按《秦淮海集》注曰:《渭城曲》绝句,近世多歌入《小秦王》。盖其律不同,故用借声歌之之法也。馀可类推。

渭城朝雨,一霎浥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碧,千缕柳色新。更洒遍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 休烦恼。劝君更进一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富贵功名有定分。莫遣容仪瘦损。休烦恼。劝君更进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

右宋无名氏《古阳关》词。按徐本立《词律拾遗》曰:“‘弄柔凝碧’,‘碧’字据旧说补。”此即王维原词加字以便歌者也。与借声不同。可见唐法之不传于宋矣。

其叶仄韵者,当别为一律。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下乍摇风,媆柳池塘初拂水。

右杨太真《阿那曲》词,又名《鸡叫子》。按《词统》曰:“此赠善舞者张云容作。”用仄韵叶,与叶平韵者不同。《词谱》不收,应补。

其平仄通叶者,尤古之遗也。

章华宫人夜上楼,君王望月西山头。夜深宫殿门不锁,白露满山山叶堕。

右王建《乌夜啼》词,按《杨升庵集》曰:“此商调曲也。”《玉台新咏》徐陵《乌夜啼》凡四句,亦平仄通叶,为此体之自出。《词谱》不收,应补。

五言绝句,如《纥那曲》、《罗贡曲》、《一片子》、《何满子》、《三台令》、《杨柳枝》、《醉公子》、《长命女》、《长相思》等,其说与上同。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右李端《拜新月》词。按杜文澜《词律补遗》曰:调见《词谱》,用仄韵叶,而语气微拗。与叶平韵者不同,以为平仄不拘者非。

由是一变而为五言六句。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画堂。鸳鸯裁锦袖,翡翠贴花黄。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

右崔液《蹋歌》词。按《全唐诗》注曰:此词五言六句,惟于第五句用韵。如将末二句读作上七言下三言者误。

五色绣团圆,登君瑇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右刘禹锡《抛球乐》词。按皇甫松作,起句可不叶。此体即明人所谓五言小律也,与《蹋歌》词体不同。

再变而为五言八句。

祖席驻征棹,开帆候信潮。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蕉。

右皇甫松《怨回纥》词。按《词律》曰:此词见《尊前集》。且题名与曲意不合,正是词体,非五言律诗也。

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懒卸凤皇钗,羞入鸳鸯被。时复见残灯,和烟堕金穗。

右韩偓《生查子》词。按《词筌》曰:韩词别一首曰:“空楼雁一声,远屏烟半灭。”结曰:“眉山正愁绝。”平仄不拘,惟用仄韵叶。与《怨回纥》之叶平韵者不同。

门外猧儿吠,知是萧郎至。刬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 扶得入罗帏,不肯解罗衣。醉则从他醉,还胜独睡时。

右无名氏《醉公子》词。按《怀古录》曰:此唐人词也。前半用仄韵叶,后半换平韵叶。与《怨回纥》、《生查子》不同。

漠漠秋云淡,红藕香侵槛。枕倚小山屏,金铺向晚扃。睡起横波谩,独坐情何限。衰柳数声蝉,魂销似去年。

右顾夐《四换头》词。按别本首句曰:“河汉秋云淡。”此词凡二句一韵,四换韵,平仄通叶。与他体不同。

又变而为六言四句。

回波尔时酒巵,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仪。

右李景伯《回波乐》词。按刘肃《大唐新语》载此词首句曰:“回渡词持酒巵。”顾炎武《日知录》以为“词”、“巵”叶,读作三言二句。不知有沈佺期、裴谈二词可证也。张说《舞马词》、韦应物《三台令》词体同,惟首句不叶。

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

右无名氏《塞姑》词。按《崇文书目》曰:“李燕牧《濩子》词,六言四句,是此体已起于太宗时矣。”此词用仄韵叶,与裴谈《回波乐》词体同。

再变而为六言八句。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原本误作“乌”。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原本误作“章”。萋萋。

右刘长卿《谪仙怨》词。按本集作六言律诗。考《全唐诗》载窦弘馀、康骈二家所作,通首四声一字不易,是词也。《词谱》载宋人词六言八句一首,用仄韵叶,附录于左。

拂破秋江烟碧,一对双飞鸂鶒。应是远来无力,相偎稍下沙碛。 小艇谁吹横笛,惊起不知消息。悔不当时描得,如今何处寻觅。

右朱敦儒《双鸂鶒》词,每句用叶,与《谪仙怨》不同。《谪仙怨》,《词谱》不收,应补。

三变而为六言十句。

铜壶漏滴初尽,高阁鸡鸣半空。催起五门金锁,犹垂三殿珠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舞蹈重拜,圣寿南山永同。

右冯延巳《寿山曲》词。按《蓉城集》曰:“‘鸳瓦’二句,殊有元和气象,堪与李氏齐驱。”即指此也。见《花草粹编》。

又变而为七言八句。

沉檀烟起盘红雾,一箭霜风吹绣户。汉宫花面学梅妆,谢女雪诗裁柳絮。 长垂夹幕孤鸾舞,旋炙银笙双凤语。红窗酒病嚼塞冰,冰损相思无梦处。

右徐昌图《木兰花》词。按杨湜《古今词话》曰:“昌图肃宗时进士,非宋初人也。”此词与《瑞鹧鸪》同为七言律诗,惟叶韵有平仄之别耳。《瑞鹧鸪》,唐词,今不传,故录宋词以证之。

遥天拍水共空明,玉镜开奁特地晴。极目秋容无限好,举头醉眼暂须醒。 白眉公子催行急,碧落仙人著句清。后夜萧萧葭苇岸,一樽独酌见离情。

右侯寘《瑞鹧鸪》词。按《苕溪渔隐丛话》曰:唐初歌曲,今止存《瑞鹧鸪》、《小秦王》二词。《瑞鹧鸪》是七言八句诗,犹依字易歌;《小秦王》必须杂以虚声,乃可歌耳。

再变而为七言六句。

枕障熏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右张曙《浣溪沙》词。按《花间集》、《花庵词选》均曰张泌作。两结句用单句,如《孔雀东南飞》古乐府之用单句法也。

三变而为七言四句。

床头锦衾斑复斑,架上朱衣殷复殷。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

右王丽真《字字双》词。按《才鬼录》曰:此词由唐中涓传出。盖亦七言绝句而每句用叶者。与《忆王孙》略同。

其渐变而为长短句者,始于《一点春》,继以《回纥曲》,即由五七言诗相合而成者也。

阴山瀚海信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右无名氏《回纥曲》词。按《词品》曰:“此词长歌之哀,过于痛哭,必隋末唐初人所作也。”

冯延巳《抛球乐》全仿此体。《词谱》不收,应补。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右冯延巳《抛球乐》词。按《阳春集》本调凡六首,字句平仄同。《词谱》取冯词而承其名,亦不考所出矣。

玄宗皇帝好诗歌,精音律,多御制曲。有《紫云回》、《万岁乐》、《夜半乐》、《还京乐》、《凌波神》、《荔枝香》、《阿滥堆》、《雨淋铃》、《春光好》、以上见《碧鸡漫志》。《踏歌》、见《辇下岁时记》。《秋风高》、见《开元轶事》。《一斛珠》见《梅妃传》。等词。今传者有《好时光》一词。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右玄宗皇帝《好时光》词。按《全唐诗》注曰:唐人乐府,元是律绝等语,杂和声歌之。凡五音二十八调,各有分属。自宫调失传,遂并和声亦作实字矣。此词疑亦五言八句诗,如“偏”、“连”、“张”、“敞”、“个”等字,本属和声,而后人改作实字也。

李白和之,有《清平调》、《菩萨蛮》、《忆秦娥》、《清平乐》、《桂殿秋》、《连理枝》等词。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原本误作“模”。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右李白《菩萨蛮》词。按黄昇《花庵绝妙词选》曰:“李氏《菩萨蛮》、《忆秦娥》二词,为百代词曲之祖。”

其馀诸家,若张志和《渔歌子》即七言绝,惟于第三句减一字,化作六字二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缘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右张志和《渔歌子》词。按《词苑》曰:此词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苏轼增句作《浣溪沙》,黄庭坚增句作《鹧鸪天》,亦借声之法也。

韩翃《章台柳》即仄韵七言绝,惟于第一句减一字,化作六字二句。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原本误作“令”。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右韩翃《章台柳》词。按柳氏答词首曰:“杨柳枝,芳菲节。”以下同。是起句可不叠。

刘禹锡《潇湘神》即平韵七言绝。亦于第一句减一字,化作六字二句。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右刘禹锡《潇湘神》词。按本集又一首,首曰“湘水流,湘水流”,是起句须用叠,与《章台柳》不同。

郑符《闲中好》即仄韵五言绝,惟于第一句减二字改作三字一句。

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

右郑符《闲中好》词。按段成式、张希复二家作,首句亦曰“闲中好”。惟用平韵叶,且不作拗句,微有不同耳。

元稹《樱桃花》即仄韵七言绝,作于第一句减四字,改作三字一句。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采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右元稹《樱桃花》词。按《古今词话》曰:此亦长短句。比《章台柳》少叠三字,词谱不收。应补。

皇甫松《天仙子》即仄韵七言绝,惟于第三句下加作三字二句。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葓花发秋江碧。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青历历。

右皇甫松《天仙子》词。按《乐府杂录》曰:《天仙子》本名《万斯年》,属龟兹部舞曲,因皇甫松词,故易今名也。

近年敦煌石室中,新出唐写本《玄瑶集杂曲子》三十首,内有《天仙子》词一首,附录于左:

燕语莺啼三月半。烟蘸柳条金线乱。五陵原上有仙娥。携歌扇。香烂漫。留住九华云一片。 犀玉满头花满面。负妾一双偷泪眼。泪珠若得似珍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应百万。

右无名氏《天仙子》词。按唐五代人《天仙子》词只一叠,或叶平韵;或首二句叶仄韵,第三句起换平韵叶;第二句平起仄起可不拘。至宋人方如后叠,专叶仄韵,第二句平仄同首句。此词与唐五代人词不合。惟既云出于唐写本,犹以为疑也。唐写本为英人购去,今归英伦图书馆。

吕岩《梧桐影》即七言三句,惟于第一句减一字,化作三字二句。

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右吕岩《梧桐影》。按《庚溪诗话》曰:京师景德寺东廊壁间题此词,相传吕仙笔也。

诸家以外稍变其体者,若韦应物有《转应曲》词。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塞北江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右韦应物《转应曲》调。按计有功《唐诗纪事》曰:韦苏州小诗不多见,惟《三台令》、《转应曲》流传耳。王建、戴叔伦二家作即仿其体。

刘禹锡有《春去也》词。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右刘禹锡《春去也》词。按《碧鸡漫志》曰:此曲自唐至今皆南吕宫,字句相同。因刘词故名《春去也》,白居易复更名曰《忆江南》。

白居易有《花非花》、《忆江南》、《如梦令》、《长相思》、《一七令》等词。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间分散。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右白居易《如梦令》词。按《东坡词》注曰:此曲本后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曰《如梦令》。因词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句也。今得白氏词,是言之不确矣。

宣宗大中间,温庭筠出,始专为词。庭筠字飞卿,并州人。初名岐,后改曰庭云,又改曰庭筠。貌极陋,时号温钟馗。才思艳丽,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效之者目为“三十六体”。又曰“温八叉”。以士行有缺,累举不第。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孤绹乞其代制以进,戒令勿他泄,而遽言于人。又以言触帝怒,出为方城尉。徐商镇襄阳,署为巡官。及商执政,入为国子助教,商罢遂废。所著有《握兰》、《金荃》等集。唐人词多附诗以传,词之有集,自庭筠始也。赵崇祚《花间集》录其词六十六首,最著者为《菩萨蛮》词。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

右温庭筠《菩萨蛮》词。按张惠言《茗柯词选》曰:“温氏《菩萨蛮》皆感士不遇之作。”细味之良然。

《词源》尝谓:“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字一句闲不得。末句最当留意,有有馀不尽之意始佳。”温氏其首出也。《苕溪渔隐丛话》尤称其《更漏子》词。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右温庭筠《更漏子》词。按顾梧芳《尊前集》《古今词话》谓吕鹏作《尊前集》。《花庵词选》于李白《清平乐》词下自注谓采自唐吕鹏“鹏”字原本无。《遏云集》,《遏云集》今无传。是鹏为唐人,不应录及五代人词矣。朱彝尊《词综》据毛晋跋谓顾梧芳作。今所传者,或顾氏承吕氏原书而以意为出入也,故从之。《四库提要》谓不著撰人名氏,亦非。曰:《更漏子》属商调。

此词为冯延巳作。《阳春集》谓别作温庭筠。《全唐诗》则两收之。

其所创各体,如《南歌子》、《荷叶杯》、《蕃女怨》、《遐方怨》、《诉衷情》、《定西番》、《思帝乡》、《酒泉子》、《玉胡蝶》、《女冠子》、《归自谣》、《河渎神》、《河传》等,虽自五七言诗句法出,而渐与五七言诗句法离。所谓解其声故能制其调也,宜后人奉以为法矣。若杜甫、元结、白居易、元稹、王建、张籍之新乐府,或作长短句,或作五七言诗,虽曰乐府,而不以入词。其真能破诗为词者,始于李白之《忆秦娥》词。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右李白《忆秦娥》词。按郭茂倩《唐词纪》曰:《忆秦娥》,商调曲也,《凤楼春》即其遗意。太白《菩萨蛮》或疑温庭筠辈伪托,《桂殿秋》或疑李德裕辈伪托,《连理枝》或疑宋人《小桃红》之半,《清平乐》或谓既有《清平调》三绝句不应复有词。惟《忆秦娥》无议其伪者,故录之。

极于温庭筠之《河传》词。

湖上,闲望,雨潇潇。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峨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还。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邪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右温庭筠《河传》词。按《碧鸡漫志》曰:《河传》属水调,本隋曲,炀帝所制,不传已久。唐词存者二,一属南吕宫,凡前段平韵,后换仄韵起。一乃今《怨王孙》曲,属无射宫,今以属仙吕调。非也。

他若昭宗皇帝之《巫山一段云》词。

蝶舞梨园雪,莺啼柳带烟。小池残日艳阳天,苎萝山又山。 青鸟不来愁绝,忍看鸳央双结。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

右昭宗皇帝《巫山一段云》词。按《尊前集》曰:帝幸蜀时题宝鸡驿壁。或云宫人作。

司空图之《酒泉子》词。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假山西畔药栏东,满枝红。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

右司空图《酒泉子》词。按《词苑》曰:此调始于温庭筠,有四十字、四十一字二体。司空图始改作四十五字体。毛文锡仿之,首句曰“绿树春深”,“春”字改平声。宋人遂通用此体矣。

无名氏之《凤归云》词。

征夫数岁,萍寄他乡。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愁听砧杵疑塞雁,□□□行。此二句,《全唐五代词》作“月下愁听砧杵,拟塞雁行”。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 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倚牖无言垂血泪,暗祝三光。万般无那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

右无名氏《凤归云》词。按《古今词话》曰:《凤归云》长调属林钟商。是唐人有此词矣,不独滕潜《凤归云》二词,犹作七言绝也。此词亦见唐写本《玄瑶集杂曲子》,阙三字,与柳永一百一字体、一百十八字体二者不同。《词谱》不收,应补。

论其句法,亦二家之遗也。《词统源流》以为词之长短错落,发源于《三百篇》。温氏之词,极长短错落之致矣。言词者必奉以为宗,洵万世不祧之俎豆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