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注肇论疏

注肇论疏卷第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姑苏尧峰兰若沙门 遵式 述

△第二论文二。初题目。

○涅盘无名论第四

泥曰泥洹涅盘。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盘音正也。疏曰。涅盘者是中国梵音。西有五天竺。唯中国音正。如此方夏音正楚音讹故。泥曰泥洹皆梵音之讹也。秦曰无为。亦云灭度。然万法虽众。不过心境。心境乃生住异灭有为之事也。事本无体。起必全真。真体湛然平等一相。是故即有为。而无生无住无异无灭。心如境如。故曰无为。生死本无起灭。烦恼本无缚脱。故曰灭度。此则前三论但境智未亡。今境智不二。故知四论说则前浅后深。理则同时一致。良由境则虚而无相。智则寂而无知。境智一如。即今无为灭度之义。然涅盘有四种。一自性清净涅盘。谓理性本净不待修也。二有余依涅盘。谓烦恼永寂微苦所依未灭故。三无余依涅盘。谓烦恼既尽余依亦灭故。四无住处涅盘。谓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约修显故。唯识云。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此约定性。唯我世尊可言具四。然今一乘之教论此四者。中二约应化。前后约真实。但由应必全真。真不离应。事皆揽理。理外无事故。真应不二。通具四也。但真外执应。即为今之所破。若即应即真。并今无为灭度之义。又於四中。后三约修。初不待修。若修即无修。证即无证。则三乘因果。并得一乘无为之果。下之破立准此可知。言无名者。万法归本。各失自相。平等一味。不容异名。非唯即相无相。亦乃即名无名。故云以无所得故。得阿耨菩提。况涅盘也。又前则真俗同一。次则寂照同一。今则心境同一。不见二相。岂容异名也。论如前释。第四者。次前三也。涅盘无名之论。依主释。於前五名中。缘会诸法本无理智之异。缘会即本无。故曰一义。

△二本文中二。初标章。

九折十演者

折者屈也。即下九章有名之难辞。演者水长流也。取连续不断之义。即下十章无名之主义。虽以有名屈折。而无名之旨常通。故曰九折十演。者之一字。牒前标后故。

△二正论一十九章。分三。初一章开宗定义。文二。初章名。

开宗第一

开启涅盘无名真常之义。为下十八篇所宗。亦犹仲尼谈孝。先有开宗明义之章。

△二本文中二。初陈宗序意。文二。初陈宗二。初引经总标。

无名曰。

主者之宗尚。故标其所称也。

经称有余涅盘无余涅盘者。

此二涅盘。诸经皆说。余残也。烦恼虽尽。而身智未亡曰有余。至於灰身灭智曰无余。若定性二乘。从有入无。具此二种。回心二乘。及一切菩萨。不入无余。异二乘故。佛应化身。示现具二者。即牒经也。

△二依经释义三。初翻名释涅盘。

秦言无为。亦名灭度。

秦朝翻上涅盘。有此二译。下自释云。

无为者。取乎虚无寂莫。妙绝於有为。

虚无寂寞者。真理无声色也。妙绝者。即有而无也。有为者。三世四相心境诸法也。夫全真之事。虽事相宛然。而即事之真。真常虚寂故。过现未来生住异灭一切有为。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色无声。显示此义故。翻曰无为也。故楞伽云。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又楞严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

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

大患者生死也。老子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四流者。欲有见无明也。华严亦说此四。既常漂溺有情故曰流。生死是妄果。四流是妄因。若知生死本真四流常寂。故能灭大患度四流。不历僧祇。而登妙觉者矣。前是通翻。谓一切有为皆即无为。此约别翻生死烦恼即灭度也。至於凡圣染净依正等。一一皆可以即平等也。则涅盘义无处不显。故大唐奘师。翻为圆寂。谓德无不备。障无不尽也。

△二就理释无名。

斯盖是镜像之所归。绝称之幽宅也。

斯者指涅盘也。镜像者。镜中现像似有实无。幽宅者。圣贤所住深理也。一切有为生死及四流。皆同镜像之不实。推之不实。则同归一性。性本平等。故绝差别之称。乃曰涅盘无名。如百川归海。各失本名。

△三约应显假名。

而曰有余无余者。良是出处(上呼)之异号。应物之假名耳。

良信也。处居也。从真起化。居处人天。故出现曰。有余息化曰无余。信此不虚。皆即真之事也。

△二序意。

余尝试言之。

尝当也。试且也。未敢决言其理。当且议之。

△二立义推宗三。初标宗叙义三。初明体超数表。

夫涅盘之为道也。

此句标所宗。则知所议是无为之至道。又道者所行处也。众生虽不失。而常背此。圣人虽不取。而常履此。今议圣者所行所证之处故。此句为总。下多句为别。以别释总。则句句上皆有此句。

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

深广不可测也。寂兮无声。寥兮无色。冲虚故深。旷大故广。故不可以形名求也。

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

微妙不可知也。有心知者。解心妄智不能及。

超群有以幽升。

非有也。群有者。三界二十五有。谓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无想。五净居。四禅。四空处。此二十五处。皆属有情所居。涅盘非有。故曰幽升。

量太虚而永久。

非无也。量比也。太虚常住。体无生灭。道亦如之。故曰永久。

随之弗得其踪。迎之罔眺其首。

弗不也。罔无也。眺见也。随顺者无踪迹可得。瞻迎者无端首可见。上句则得在於无得。下句见在於无见。无得者方能随顺。无见者乃曰瞻迎。妙在斯矣。

六趣不能摄其生。

即无生也。天人狱鬼修罗畜。此六是迷涂生趣。不能摄之。故无生曰道。

力负无以化其体。

无灭也。力负者。变化之力趋新舍故。故力莫大於无常。不能化真常之妙体故。

潢漭惚恍若存若往。

积水曰潢。水大曰漭。今但语其深广。惚恍者不定也。深广之体。欲言其有心色两亡。欲言其无幽灵常在。故若存若往。此显不可思议也。

五目不睹其容。二听不闻其响。

肉天慧法佛眼曰五目。左右二耳曰二听。理绝见闻。故不可睹听也。

冥冥(深也)窈窈。(远也)谁见谁晓。

谁何也。以何为见。以何晓了。

弥纶靡所不在。而独曳於有无之表。

弥纶者周徧义。靡无也。曳出也。徧无不在。而独出有无之外。上句则即一切法。下句离一切相也。然上诸句皆谈涅盘妙道。体本如是。文虽似重。义各有理。且别中初句离名相故。第二句绝知解故。三离常情故。四超断见故。五佛非新得故。六菩萨莫窥故。七八生灭难求[占*ㄆ]。九十存亡叵测故。十一十二见闻不及故。十三十四深远难穷故。十五随缘普周故。十六体常不变故。如是之义。皆语涅盘。诸佛既以八万四千尘劳。一一为门。即知有尘沙妙义。今且略谈十六句也。

△二明比量难求。然法相宗说有三量。一心真见道曰现量。相见道曰比量。比度不真故曰非量。今比之既难。用比则失。失乃成非。是故一切深义。并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现量者可证也。

然则(承上也)言之者失其真。

语言非是道。用言则失真。

知之者反其愚。

愚者昧也。道体常寂。如愚知解。非是道存。知失寂灭。

有之者乖其性。无之者伤其躯。

有无非正道。存之滞二边。故伤其躯。而乖其性。盖涅盘体。离此四故。四皆乖失。岂知见之比度也。非谓别有玄道不可四求。

△三示现量之所以。

所以(由比之不得故也)释迦掩室於摩竭。

释迦始成道。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七曰不说法。同掩室也。自受法乐故。或云思惟行因缘行故。今取前义。行满证圆。现量亲证。故无所说。七日之数。或云。一七二七。乃至七七。半年一年。但为见闻随机。故诸经各异。智论云。佛初成道五七日不说法。法华亦云。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

净名杜口於毗耶。

梵云维摩诘。此曰净名。杜默也。梵云毗耶离。此曰广严。即城名。昔维摩诘。与五千菩萨。在毗耶城室内。共谈不二法门。维摩默然无言。文殊赞曰。是真入不二法门。

须菩提唱无说以显道。释梵绝听而雨华。

大品经。须菩提於岩中晏坐。释梵雨华为供。善吉曰。空中何以雨华。天曰。我见尊者。善说般若波罗蜜。曰我於般若未曾说一字。天曰。尊者无说。我乃无闻。无说无闻。是真说般若波罗蜜。又复雨华。上所显者。初则果佛无说。次则菩萨无说。三则二乘无说。四则天人无说。是知证之则圣凡皆尔。背之则比度皆非。故引四事以证。广在诸经。

斯皆理为神御。故口以之而默。岂曰无辩。辩所不能言也。

神者不测之智也。御着控也。理当以智御。故口默也。岂为无辩。辩才不能及此矣。此结成唯现量可到。非比度可解。

△二引教推穷二。初引教明深。

经云真解脱者。

解脱是涅盘之一德。权教三乘。皆具解脱离缚之义。今一乘三德。简异於彼。故云真。举一即三故。但云解脱。

离於言数寂灭永安。

言诠数量不及。故曰离言数。生灭灭已故曰寂灭。真常不动故曰永安。上总。下别释。

无始无终。

释上寂灭义。即乐德。寂灭为乐故。

不晦不明不寒不暑。

体非晦明寒暑故。数量不能及故。释上离数义。即我德。自在故。

湛若虚空。

水澄曰湛。故不动如虚空。溥徧常住。释上永安义。即常德也。

无名无说。

体本无名故无说。释上离言义。即净德。离言偏过非故。未见涅盘经文。理必如此。

论曰(衍论)涅盘非有(有即乖性)亦复非无(无即伤躯)言语道断(言即失真)心行处灭(知即反愚)。

文并可见。

△二推穷显妙二。初总释。

寻夫经论之作。岂虚构哉。

作立也。构成也。推究经论。皆以义立文。岂虚成立而无诠表耶。

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无。不可得而无。

果者决定义。寻其涅盘妙体。定非有无。故不可以有无名数而得也。非有无之所以。下自推释。

△二推释。

何者。

有何所以。下释。

本之有境则五阴永灭。

本者推求义。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此五覆法身真理。故曰五阴。即有为色心二事。既五阴即寂灭。方曰涅盘。则不可以涅盘为有也。

推之无乡则幽灵不竭。

幽灵不竭者。寂寂惺惺之体无穷。故不可曰无。

幽灵不竭则抱一湛然。五阴永灭则万累都捐。

抱一湛然者。两手相合曰抱。合抱则同一。湛然者不变也。此幽灵不竭之体。理智不二。始终不改故。万累都捐者。一切尘劳门。总曰万累。捐者弃也。即事而真故。万累当体都息矣。

万累都捐故。与道通洞。

洞者达也。事与理同。故曰与道通洞。

抱一湛然故。神而无功。

不测之体绝二相故。故无能所修证之功。以能修能证即所修所证故。修而无修。证而无证等也。

神而无功故。至功常存。

以无修无证。无因无果。同真际等法性。故曰至功常存。

与道通洞故。冲而不改。

冲者虚也。由冲虚常不改故。即尘劳而道体通达。故净名曰。菩萨行於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冲而不改。不可为有。

道体不改冲虚。焉可曰有也。

至功常存。不可为无。

平等至功。竖贯三际。横及十方。岂曰无也。由上义故。经论皆谓涅盘妙体。非心言有无可得者。故非虚构也。

△三结示深玄。文三。初结难测。

然则(总承前义)有无绝於内。(离性相也)称(去)谓沦於外。(离名言也)视听之所不暨。

暨及也。体超名相。非声非色。故视听不及。

四空之所昏昧。

外道所修四空定。谓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非想。妄计为究竟。於此妙道迷而不知。故曰昏昧。

△二结平等。

恬焉而夷。怕焉而泰。

恬怕者。心之寂静。夷平也。泰通也。涅盘妙心平等通达。无所不在故。

九流於是乎交归。

九流者。欲界一地为一流。上二界八地为八流。九类虽殊。理唯一致。故曰交归。故会色归空。归是即义。

众圣於是乎冥会。

众圣者。三乘人也。冥会者契合也。三乘同归一佛乘。一佛乘者无为灭度。故曰於是冥会也。以九流对众圣。圣凡同体。故曰平等也。

△三结超情。

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乡。

老子有希夷义。即无声色也。杨子有太玄义。玄者黑也。黑故无异见。即不可测也。况玄之又玄曰太玄耶。今惜语。涅盘妙道。既非思议所得。故曰太玄之乡也。

而欲以有无题榜。标其方域。而语其神道者。不亦邈哉。

题榜谓书题榜示。皆诠名也。邈远也。此破三乘异见。既不能即事契真。乃谓实有有余无余名之与相。以为涅盘者。皆以书题榜示。标指生灭方域。语论妙道。迷之甚远也。论主既欲返权顺实。理当如此也。

△后一十八章。问答推穷。合为九重。开解行证之次第。大分为三。初三就真应明等解。次四对三乘显等行。后二就人法示等证。初中三重。一真应异同辩。文二。初叙应疑真问。文二。初章名。

核体第二

核责也。前云有无绝於内。称谓沦於外。故今执示现生灭之相。责核推究涅盘真体何以绝有无名相也。此据人天二乘所见。应化为实。故疑真身。何以离名绝相。

△二正问中二。初序问。

有名曰。

难者所谓涅盘必有名相可得。故标有名为难者之辞。

夫名号不虚生。

名因相有。

称(平声)谓不自起。

称说言谓必由名起。故不自然。此上是泛叙。

经称有余涅盘无余涅盘者。(即前经)盖是返本之真名。神道之妙称者也。

返者归也。由圣人归本证神妙不测之道。是此有无二涅盘。故经文立此名称也。然今有名者。陈相致问。盖以二乘所见。应化为真。未达真身毕竟寂灭。报体相续长时。故执示现生灭之身。已为返本真实。则知向下所说。但认化身示成正觉。以为大觉法身圆满。故说因果行相。正符小教。虽以法报。标名释义。多论化相。此意为欲破二乘及诸凡夫执化为真。令达真化不一不二之旨耳。

请试陈之。

此句是无名者问曰。试且陈之。行相如何耶。

△二立问中三。初陈有余相。文二。初牒名述相中三。初牒名。

有余者。

△二述相有五。初果德已圆相。

谓如来。

应身如来也。谓从如实道。来应众生。

大觉。

自他觉满故。

始兴。

三十四心。断三界九地惑尽。於金刚座上木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时。

法身初建。

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初圆也。即八相成道丈六之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二乘既认此以为真佛。故今标指之。

澡八解之清流。憩七觉之茂林。

八解者八解脱。大品云。一内有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三净解脱。四空处定。五识处定。六无所有处定。七非非想处定。八灭受想定。此八有断惑之能故。如清流有浣濯之用。佛已澡之。故得上法身初建也。憩息也。七觉者即七觉分。一择法。二精进。三念。四定。五喜。六舍。七除。一一有觉分之言。或曰觉支。即菩提分法。共成觉道故。如园林秀茂。佛已憩其中也。故得上大觉始兴也。此二义。多用净名。彼云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二因行已满相。

积万善於旷劫。

小乘亦说。菩萨成佛。定满三僧祇。修有漏四波罗蜜。及百劫修相好等。皆旷劫积善也。

荡无始之遗尘。

直至菩提树下。三千四心。一时断惑。遗弃也。尘以坌污为义。即明见修烦恼。是无始可弃之尘垢。尽故今曰荡也。即知小乘所说。前三僧祇。但是伏惑。直至菩提树下。方有断义。若约始教菩萨。则金刚心断种义耳。

三明镜於内。神光照於外。

天眼知现在。宿命知过去。漏尽知未来。曰三明。由内证根本。外发后得。故有三明神光外照也。此则智行满。

结僧那於始心。终大悲以赴难。

僧那是梵语。此云四弘誓愿。即烦恼愿断。法门愿学。佛道愿成。众生愿度。前三是智。后一是悲。悲智愿三即菩提体。始结四心。双行二行。自行已满。利他无穷。故大悲终心。长时赴难。填度生愿故也。此则愿行也。

仰攀玄根。俯提弱丧。

上句智穷深理。故曰玄根。下句悲济群生。故提弱丧。弱谓劣机。即乐小法者。丧谓丧失。即三界众生。此释上四心。不过此二故也。

超迈三域。独蹈大方。

超迈三域者。出三界也。独蹈大方者。已成佛道。不共二乘。故云独蹈。上句则报超三界。下句则果异二乘。

△三利他益物相。

启八正之平路。坥众庶之夷途。

启开也。八正则八正道。大品云。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是三乘出离正道。故曰平路。坦平也。众庶者不一之称。夷途者断常二边邪见也。今以八正道。为平等之正路。平众生之异见。同归正道故。

骋六通之神骥。

骋奔也。即驰骤义。六通者。三明外更加二天耳三他心五如意。后得自有曰三明。赴他有六通。天耳察声故。他心知他心行故。如意速疾而往故。神骥者。健行千里马也。圣人六通赴机疾速。如神骥之奔骋。此明大悲愿力利他无处不周也。

乘五衍之安车。

乘运也。衍者梵音。此云乘。即五乘为五衍也。三乘外加人天乘。安车者。安处车乘也。以六通神骥。运五乘安车。即皆令出离三涂及三界故。

至於出生入死。与物推移。道无不洽。德无不施。

洽沾也。出入生死界中。随顺五道。示现受身。无为道德。悉施众生。如春泽普滋。此结利他事也。

△四二智常行相。

穷化母之始物。极玄枢之妙用。

此明后得智达俗。化母者因缘也。一切事法。皆由因缘。从无而有。故因与缘为物之始。玄枢者俗智也。尔雅曰。制扇以附门傍者曰枢。有动运义。以喻智有照用。简异邪智。故曰枢枢妙用。极智用以穷事也。

廓虚宇於无疆。耀萨云於幽烛。

此明根本智达理。廓彻也。虚宇者。真理虚寂绝边疆故。萨云是梵语。具云萨云若。此云一切智。即真智也。耀烛皆照义。以根本智。烛幽深理也。

△五将欲示寂相。

将绝眹於九止。永沦太虚。

欲绝未绝故云将绝。眹者化迹。九止即前九类。是生灵止处。圣人示现欲息。息同太虚。

而有余缘不尽。余迹不泯。业报犹魂。圣智尚存。

缘不尽。即残机未了。迹不泯。即化身未息。此是无漏业报所招。尚有神魂圣智存。此赴应故也。

△三结名。

此有余涅盘也。

结相就名也。

△二引经证成。

经云。陶冶尘滓如炼真金。万累都尽而灵觉独存。

先喻后法。炼金之法。陶汰溶冶。滓矿尽则真金现。修行证性理亦如之。定慧双修二障尽则灵觉显。灵觉身智即有余也。

△二陈无余相中二。初牒名述相三。初牒名。

无余者。

△二述相中二。初总陈。

谓至人教缘都讫。灵照永灭。廓尔无眹。故曰无余。

教化也。讫毕也。灵照智也。廓空也。化相随缘已毕。智照亦灭。身智既泯故。空廓无眹曰无余。即八相中。入涅盘相也。

△二别陈中四。初征释所因。

何则(何以至人灭身智耶)夫大患莫若於有身。故灭身以归无。

老子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今借彼语。大患者。分段变易二种生死有身故有。故今灭身则大患永离。

劳勤莫先於有智。故绝智以沦虚。

劳勤者。断惑证理。弃妄求真行。一切净行。皆策勤劳苦。由智故有。故今绝智则劳勤永息。二乘厌於人天起行实有如此故。灭身智以求寂灭。

然则智以形倦。形以智劳。轮转修途。疲而弗已。

智因形故。有生死之倦。形因智故。有损益之劳。修途者。长途三界六道宛转。无始皆由。身智互牵。转而不息。

△二引证因起。

经曰智为杂毒。形为桎梏。

毒药能损身。喻之如智。则形以智劳桎梏者山海经云桎其足梏其手即械缚也。喻之如形。则智以形倦。

渊默以之而[这-言+(杳/小)]。患难以之而起。

渊默即无余涅盘。由有身智故。远於无余。患难从生也。

△三正明灭相。

所以至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

二乘不了化相示现。执为真实故。说佛身实有生灭。为破此执。特有斯问。灰身者。化火焚灰故。捐形灭智者。真俗智灭故绝虑。

内无机照之勤。

机智也。灭智故无勤劳。

外息大患之本。

捐形故大患无本。

超然与群有永分。浑尔与太虚同体。

群有。三界二十五有身心灭故。超越群有。同太虚空。此明色心灭。

寂焉无闻。怕尔无兆。冥冥长往。莫知所之。

无声曰寂。涅盘经云。寂然无声便般涅盘也。怕尔无兆者。灭声色故。但见冥寂。不可测其所往。

△四引喻以况。

其犹灯尽火灭。膏明俱竭。

灯尽则火性灭。膏油竭喻身灭。光明竭喻智灭。

△三结名。

此无余涅盘也。

△二引经证成。

经云。五阴永尽譬如灯灭。

由此故。立无余之名也。

△三双结正难文二。初双结有无。

然则有余可以有称(去)无余可以无名。

皆谓相上各可以立名也。

无名立则宗虚者。欣尚於冲默。有称生则怀德者。弥仰於圣功。

显立名之益。宗虚者。即趣寂之人故。欣尚冲默。怀德者。则大悲之人故。仰慕有余功行。各从所尚。而有进修也。

斯乃典诰之所垂文。先圣之所轨辙。

名出胜鬘及诸经。故曰典诰。轨辙者。轨则途辙。皆证此二涅盘故也。

△二牒前正难中四。初牒前难。

而曰有无绝於内。称谓沦於外。视听之所不暨。四空之所昏昧。

牒前也。下难云。

使夫怀德者自绝。宗虚者靡托。

靡无也。因闻涅盘。绝有无故。怀有余者绝趣向。宗虚寂者无归托。

△二举喻难。

无异杜耳目於胎壳。掩玄象於霄外。而责宫商之异。辨玄素之殊者也。

杜耳目於胎壳。即前视听不暨也。掩玄象於霄外。

即前四空之所。昏昧玄象。即四空天。掩闭霄外四。

空天。即昏昧不显也。责者问也。宫商则五音之二。玄黑也。素白也。则五色之二。责宫商者。要知五音清浊之异。辨玄素者。要别五色。黑白有殊。此则必有见闻之处。即前所谓九流交归。众圣冥会。必有归会之处。此喻意谓涅盘既绝视听。又非四空。如何令九流众圣归趣耶。似杜绝耳目。而欲问五音清浊。辨五色殊异。岂有此理也。

△三诘责难。

子徒知远(句)推至人於有无之表。高韵绝唱於形名之外。而论旨竟莫知所归。幽途故自蕴而未显。

子者。男子之通称。召无名者也。徒虚也。知理不谛故为虚知。但以高绝才韵。推涅盘出有。无唱妙道。超形名而不知旨无所归矣。涅盘幽途。自此蕴藏而不显。

△四结无益。

静思幽寻寄怀无所。

难者静心幽寻前章也。寄怀者。解心无所寄托。

岂所谓朗大明於冥室。奏玄响於无闻者哉。

大明即二相。玄响即二名。冥室是不见二相。无闻是不闻二名众生。既无见闻之益故。宜表示之。令其熏善种。既泯绝名相。岂能示之以真相。奏之以真名耶。

△二真应异同答。文中二。初章名。

位体第三

位次也。则应化之相。示生示灭。从有而无位次。如是体依也。涅盘妙性。本无名相。为万法所依曰体。然即体之位。全真而起故。有出现入灭位次。即位之体全应。而显本绝去来之形名。前难者。执化相以为真佛故。以名相有无难。前章绝名相之体。今先令达真应。假实不同。然后示化位。即体故曰位体。

△二正答三。初叙难非真二。初翻前疑二。初破前疑。

无名曰有余无余者。盖是涅盘之外称。应物之假名耳。

前云返本真名神道妙称。盖不达示现耳。今直破之也。

△二遣前执。

而存称(去)谓者封名。志器象者耽形。

存执也。志慕也。封亦执也。耽着也。此四虽言别意同。盖不了圣人示现名相。而执名称言谓以为真。慕形器色象以为实。此则不了依他故起徧计。而不知情有理无耳。

名也极於题目。形也尽於方圆。方圆有所不写题目有所不传。

题目者。书题名目也。涅盘真体本绝名相故。方圆不能图写。题目不能传说。下责云。

焉可以名於无名。而形於无形者哉。

△二示真应。文二。初明应化非真。

难序云有余无余者。信是权寂致教之本意。亦是如来隐显之诚迹也。

难者所陈。二涅盘相者是如来。为执无者。显现有余权相。为执有者。隐现无余寂相。致立教化之意。诚实之事迹耳。此明应化下显非真。

但未是玄寂绝言之幽致。

玄寂幽致者。是即事而真。有无双寂。显上权寂。非此玄寂也。

又非至人环中之妙术耳。

环中者。空处也。术法也。至人所证微妙至寂之道。虽离一切相。而即一切法。隐显二相。非此妙术也。

△二示正观真体。

子独不闻正观之说欤。

召有名者。曰子经有正观之说。何独不闻。

维摩诘言。我观如来。

见阿閦佛品。世尊问曰。汝以何等观如来耶。此即答文。彼有多句。今此略引维摩。以中道观。观第一义谛真身如来也。如谓真如。来而无来。故曰如来。

无始无终。

彼云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亦不住前际寂灭故无始。后际寂灭故无终。则中间寂灭故无住。即三际而无三相故。无始终也。

六入已过三界已出。

彼云。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谓真身寥廓。不可以根识尘六积聚处所摄也。又非欲色无色界地所收。

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

方所也。法性无住故不在也。无处不全故不离也。为者造作义。体非新生。不由修得故。非有为不似太虚色。外别有空豁之体。故非无为。

不可以识识。不可以智知。

缘虑不到其体故。不可以识识。五眼不见其形故。不可以智知。

无言无说心行处灭。

彼云。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盖为言说诠表。心识分别。皆不及故。

以此观者乃名正观。以他观者非见佛也。

彼云。名为邪观。此者前诸义也。他者即始终六入三界有无等相。本觉真体。当以中道正观。而契不可以有无邪观。即知有名者。邪观未正。但认应化虚相。岂见真常佛体。

△二正明位体三。初标宗显义文二。初标宗中三。初引经。

放光云佛。

此云觉。法相教说。佛有三身。谓法报化。约理为法身。约智用为报身。约事用为化身。又报身有二。自受用他受用。终教合之为二。以自受用报合法为真身。他受用合化为应身虽说二身。而不一不二。以实教理智体用。虽有二义。而无二体。以始觉合本为真。全真起用为应。前难者。但执丈六化身。以为真佛。尚未知自报相续无穷。况法性真身湛然常住也。今但引经立实。以明不二之真佛。则权义自破疑执自除矣。

如虚空。

喻也。虚空有三义。横徧故。竖穷故。含容故。真身徧一切处。穷三际时。具河沙净功德故。

无去无来。

离有余无余去来相故。此上明真体也。下辨位。

应缘而现无有方所。

全真之应随缘而现。应以佛身得度者。而现佛身。乃至三乘天人八部等品类。无有方所。良由大悲愿力。称法性故。随一一根缘。现无方大用也。

△二释意。

然则(承上经意)圣人之在天下也。

此句总牒也。既曰全真而应。触事皆真。则圣人无处不周。此语亦用系辞。彼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寂寞虚无。无执无竞。

此释真身也。上句约理。寂寞者。无声色也。本自虚无故。若以色见声。求不能见如来。下句约智。执竞者。无明妄动我法潜兴。则有执着诤竞。今言无执竞者。始觉合本。无明粗细。俱离此则金刚位后一切种智圆满之时。故起信云。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以为真身也。此智与理。不一不二故。说自受用身土量周法界故。上经曰。佛如虚空。无去无来。

导而弗先感而后应。

此释应身也。导者接引也。机缘未熟故。无先导之事。机熟为能感之缘。圣人定有应现。此明应身定从缘起。既随缘各感故。有十重身土。及千丈丈六等别故。上经曰。应缘而现。无有方所。据前有名者。但以丈六之身为问。犹未知胜。应况真身耶。

△二喻释。

譬犹幽谷之响明镜之象。

以喻上真应身不一不二之旨。山谷深远曰幽。随召则有响。明镜当台随照则有象。谷唯幽镜唯明。本无声象。以喻真身。唯具性净功德。本无名相。召之则有响。照之则有象。以喻随缘应身。示现名相也。良由谷幽故能应响。镜明故能现象。则以喻由智合理为真。方能起应。又由应响。方知谷幽现象。始知镜明。则以喻由应化无方。始达理智究竟。以喻求法反覆可思。

对之弗知其所以来。随之罔识其所以往。恍焉而有。惚焉而亡。

释镜像喻也。此明非唯真身。本无来去。应身来去之相。亦非实有。如镜中像。对之则现来无所从随顺也。顺而推求。求之既无。以何为往。但由外相对之。则恍有。有非定有。不对则惚无。无非实无。应身示现之相。理亦如是来。无所从去无所往。但由机缘感不感故。见生灭耳。

动而逾寂。隐而弥彰。出幽入冥。变化无常。

释俗响喻也。亦显应身去来之名。非实有也。在召者。见响曰动。谷本常寂。谷本无声曰隐。处召之应弥彰。但由召者呵之则出幽。不呵则入冥。故曰谷响。有无变化无常示现之名。理亦如是。但由根有感不感故。说佛有去来名也。

△二显义三。初约化体名相显。又二。初即名显义。

其为称也。(牒二涅盘名)因应而作。(作者立也)显迹为生。息迹为灭。生名有余。灭名无余。然则有无之称。本乎无名。

应本自真故。

无名之道。於何不名。

由无名故能顺一切名。故曰於何不名。

△二即相显义。

是以至人(牒上真应佛也)居方而方。止圆而圆。在天而天。处人而人。

前云方圆不写。今云随方圆。得方圆之相。在人天得人天之形。以方圆泛举天人正论故。又方圆约土。人天约身。非唯全真。起於应身亦乃全真。起於应土故。祖教明以缘就性。身土体同。以性就缘能所差别。今明以性就缘故。在方圆为依。人天为正故也。

原夫能天能人者。岂天人之所能哉。

反明也。岂有天人之所能能於天人之事耶。

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

顺明不二也。由理绝天人故。能随天人之缘也。

△二约化用施为显。

其为治也。

治上呼。即前有无二用。

故应而不为。因而不施。

前云因应而作而体绝施为之相。施谓施设。为谓作为。示现身土出生入灭住世说法。皆施为也。

因而不施故施莫之广。应而不为故。为莫之大。

虽绝施为之迹。而施为应化。广大莫加。其能广大者。盖出真起故。

为莫之大故。乃返於小成。施莫之广故。乃归乎无名。

返小成者。以大用无方。回返丈六之身。一佛小成之劣用。以称真广大会。三乘有作之用。归无名之化源。此约法性宗。即真之应。收前二教也。

经曰菩提之道。

菩提约智。涅盘约理。理智无二体故。今引经说菩提义。意证涅盘义也。

不可图度。

此句为总离下诸句图度之相。

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大包天地。细入无间。

无上相故高。不能图度等极。谓边际相。水深曰渊。谓下尽相。此二句是一相。谓无高下是离竖穷相。无广极是离横徧相。此上遮相也。后二表相。言大则包藏天地。言细则入无中间。如邻虚尘。更无中间之位。亦全具道体故。入无间。

故谓之道。

结上所明不可图度是谓菩提也。

△三结成。

然则涅盘之道。不可以有无得之明矣。

以菩提绝图度。例涅盘亦绝图度。故不可以有无名相得之之义明矣。

△二结责惑情。

而惑者(不了真应之人)睹神变因谓之有。见灭度便谓之无。

此责前云。有余可以有称。无余可以无名。神变者。示现出世不测之用也。

有无之境妄想之域。岂足以标榜玄道。而语圣心者哉。

妄想者。倒心也。榜者示也。有名者。执有无名相。为返本真实神道妙称故。今责之。有无唯妄心所居。岂以此标示为涅盘。而语论圣人心智耶。又有无不可标玄道妄想。岂足语圣心心为能证玄道是所证。此责以妄为真也。

△三述意显解三初述解意。

意(解心)谓至人(证极曰至人。寄人以显法体)寂怕无兆(真体常寂本无声色)隐(无余)显(有余)同源(应全真起)存不为有(示现有余故非有)亡不为无(示现无余故非无)。

△二征释。

何则(双征上不有无义也)佛言。吾无生不生。虽生不生。无形不形。虽形不形。

先单释不有义。佛出现事。生必兼形。形不兼生。八相成道。则有受生。若千丈及十重身土现形非生。凡可示现处。无不受生。现形既曰示现。於生形则体常寂灭。故曰存不为有。

以知存不为有(结不有也)经云。菩萨入无尽三昧。尽见过去灭度诸佛。

此下单释不无义。智为能入。理为所入。三昧此云正受。亦云等持。从理之智。还契於理。理智不二。三际平等故。不可尽即诸佛之正体。示现之相虽灭。此不可灭故尽见也。

又云。入於涅盘。而不般涅盘。

般入也。示相入灭体本不生。何有入灭。故曰亡不为无。

以知亡不为无。

结不无也。下双述成。

亡不为无虽无而有。

示无而真体常住故。

存不为有虽有而无。

示有而真体虚寂故。

虽有而无故。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故。所谓非无。

即应而真。以显佛体本绝有无矣。

△三结定。

然则涅盘之道。果出有无之域。绝言象之径断矣。

径路也。故有无是言象之路。既出有无。则言象路绝断。定如是矣。

△三结责乖旨。文三。初牒前非理。

子乃云。圣人患於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勤莫先於有智。故绝智以沦虚(此牒前文)无乃乖乎神极。伤於玄旨者也。

神极玄旨。皆语深理也。圣人证此。尚无能所之迹况外有身智。为患难。而欲弃灭之事耶。然此下论文。古人多谓重破无余涅盘。以执有易遣滞无难除故。乍观可尔。细寻则局以下有顿赴殊对象出心生等义非一向破。无既迷上位体玄旨执生执灭。并为所破故。科曰结责乖旨。

△二以理推破三。初引经立理。

经曰。法身无象应物而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

前说圣人以身智为患故。今引经立真应身智正义。以为能破。各有二句。皆上句明真。下句明应。又上约理。下约事。法者轨持义。身者体义。法性有真轨持义。为万法所依之体。圣人证此故曰法身。所谓湛然虚寂。本无色象故。金光明曰。佛真法身。犹若虚空。而能随缘应。现示种种形。经又曰。应物现形。如水中月。般若智体。本自无知。而能对缘不失鉴照既身智。即真而应。应本自真故。即身无身。即智无智。何有患难。而欲灭耶。

△二释成正理。

万机顿赴。而不挠其神。

释上应物而形也。群机不一故言万。一时普应故顿。赴既无形而形故无挠动。

千难殊对。而不干其虑。

释上对缘而照也。虽异问殊对。而无心普应。不干动其思虑故。

动若行云止犹谷神。

云无心而出岫。以喻顿赴。而不挠其神。谷无念而答声。以喻殊对而不干其虑。

岂有心於彼此。情系於动静者乎。

双结上也。

既无心於动静。亦无象於去来。

即应而真故。智本无心。形本无象。何有去来动静。而有有无决定之名相耶。

去来不以象。故。无器而不形。动静不以心故。无感而不应。

即真而应故。智无方形无碍。器者皿也。可承受义。机熟受化。则无不示形故。

△三结破有无二。初破有。

然则心生於有心。象。出於有象。

此先破前有余之执悲智心。生相好象。出在根感故。见有心象也。

象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焦。心非我生。故日用而不勤。纭纭自彼。於我何为。

我者。即法身真我也。金石流而不焦者。劫火坏时。金石流散。此不可焦。盖由真体无相故。又用无勤劳者。由真心无念故。纭纭自彼者。身智之事。自属受化之机。非法身如是此破有毕。

△二破无。

所以智周万物而不劳。形充八极而无患。

次破前无余之执。前说身智为患。今直非之。八极者。四方四维身智尚无。况有患难耶。

益不可盈。损不可亏。

损必有所益。真体有必有所。无前既无有此必无。无有非有故。益不可盈。无非无故。损不可亏。下责云。

宁复痾疠中逵。寿极双树。灵竭天棺。体尽焚燎者哉。

宁复者。责词何有此事也。泥洹经云。佛将般涅盘。於中路患痢。尔雅曰。路有九达曰逵。双树者。即娑罗树。此云坚固。有四双八只。四荣四枯。表四德破四倒。如来於中。头西面南右胁而卧。示现入灭。灵竭者智灭也。体尽者身灭也。天棺者。以千迭缠身。内金棺中次银次铜。次以铁棺。灌满香油。依轮王棺法。化火焚之也。经中广有异事。皆是随机见闻。非谓如来体。有生灭也。

△三结责迷情。文三。初责有。

而惑者居见闻之境。寻殊应之迹。

即前所陈有余行相。皆是殊异应迹耳。

秉执规矩。而拟大方。

秉亦执也。规矩者方圆也。老子曰。大方无隅。方圆岂能拟议。以显真身。湛寂有相。岂能指陈耶。

△二青无。

欲以智劳至人。形患大圣。谓舍有入无。因以名之。

此责前所陈无余行相。因以名之者。因舍有入无。名为返本真实迷之甚也。

△三结责。

岂谓采微言於听表。拔玄根於虚壤者哉。

采拔皆取也。微言者。诸经之妙言也。即维摩放光等经。玄根者。法性真源也。虚壤者。不实之土。以喻应相。为前难者。执权名滞化相故。今责之。岂能采实教微言於听表。又岂能取法性玄根。於应化之间。上释真应异同辨竟。

△二有无即离辨二。初有无难出问中二。初章名。

征出第四

征者推问也。因前章明涅盘出有无故。今双牒有无。而推问涅盘出有无之理也。

△正问二。初泛叙难端中二。初泛叙。

有名曰。夫浑(上呼)元剖判。万有参分。

儒道穷五运之前。天地未分三才。浑为一气。故曰混元。亦曰混沌。至於剖判清浊。则清升曰天。浊坠曰地。和气於中曰人。则三才启运。万物不过三。而分之也。

有既有矣。不得不无。无不自无。必因於有。所以高下相倾有无相生。此乃自然之数数极於是。

三才是有对有立无。於有无中。复暂有无。或高或下。相向相生。此则物理之数。自然如是非强使之。

以此而观化母所育。理无幽显。

道经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母者母人有生育义故。未有三才名字之前。此为变化之本。今观此理。幽显万物。无不统摄也。

恢谲恑怪无非有也。

庄子云。恢谲恑怪道通为一。此则言其变怪殊形好丑差别。无不属有。亦不过有无所摄。

有化而无无非无也。

有而后化。化复归无。无不属无。

然则有无之境理无不统。

三才属显变怪属幽并不过有无故。理无不统。意谓真实涅盘。亦不过无之所统。

△二引证。

经云有无二法摄一切法。

此证前为量。

△二正伸难意文三。初别经标指。

又称三无为者。

小乘说无为有三相宗说六。今约小乘人致问也。

虚空。

一也。太虚非生住异灭故。性离作为。

数缘尽。

二也。数即智也。以智为缘。拣择诸惑。显灭尽理。即择灭无为也。

非数缘尽。

三也。即非择灭无为。不假智数择断而得灭尽。如阿罗汉。永离三界苦果。果非择断故。云非择灭。但断集因。即择灭也。

数缘尽者。即涅盘也。

标指择灭所显。以为真实无为之义。然前即双执有无二相为真。今则已知有相非真故。疑无相必实虽则舍有取无意。谓亦不过二相故。责无为何离有无也。

△二推求出意。

而论云。有无之表。别有妙道。

前云果出有无之域。

妙於有无谓之涅盘。

妙者不可思议故。不可以有无思议。谓之妙道。

请核妙道之本。

请无名者。研核其本。必不过於有无。

果若有也。虽妙非无。虽妙非无。即入有境。

此牒前云虽无而有。所谓非无乃征之也。道若是有妙局非无。非无之妙。即当入有。故知非无即是有也。

果若无也。无即无差。无而无差。即入无境。

又前云虽有而无。所谓非有复征之也。道若是无妙在无差。无差之妙。即当入无。

总而括之即而究之。无有异有而非无。无有异无。而非有者明矣。

有名者。总以非有非无之文。搜括推究。妙道之本如是也。无有者。不可也。异者非也。不可非有。又非无。又不可非无又非有。妙在非无则定有。妙在非有则定无。则非有非无。微妙之道。不过有无义已明矣。

△三结责非理。

而曰有无之外。别有妙道。非有非无。谓之涅盘。

牒前所言出有无也。

吾闻其语。未即於心也。

未解此语故。即者契也。

△二双超不离答。文二。初章名。

超境第五

超出也。境谓色等六尘。界上难者。先以有无名相求真。次征出有无之所以。今显真体。超出色声妄境故。不可以应化为真。故前云果出有无之域。乃曰超境。若了色性本寂有无元真故。下云岂曰有无之外别有一有而可称哉。故科曰双超不离也。

△二正答。文二。初破泛难三。初纵夺破。

无名曰有无之数。诚以法无不该。理无不统。

此纵也。诚实也。法即万法。理谓物理。前有名者。所陈有无实。能该统诸法道理。生则有摄。灭则归无故。

然其所统俗谛而已。

夺破也。俗谛从缘故。有无可统。则知前章所明。但以俗难真耳。

△二引经破。文三。初引经。

经曰。真谛何耶。涅盘道是。俗谛何耶。有无法是。

皆上句问。下句答。虽真俗二谛不即不离。然而难者。以俗混真为问故。今引经。且就不即门以示之。涅盘此曰无为。既无生住异灭为作之相。真谛岂有无可摄也。故知前说有无能统者。即俗谛且。

△二推释。

何则(何谓有无是俗谛耶)有者有於无。无者无於有。

无而忽有故曰有。於无有而忽无故曰无。於有。

有无所以称有。无有所以称无。

有其无故称有。无其有故曰无。

然则有生於无。(因无生有)无生於有。离有无无。离无无有。有无相生。其犹高下相倾。

倾夺也。似高下相形夺也。

有高必有下。有下必有高矣。

△三结非。

然则有无虽殊。俱未免於有也。

有有故有无。乃不过有为对待所摄故。曰俗谛耳。

△三结责。

此乃言象之所以形。是非之所以生。

此出过也。形现也。因有无故。言象可现。是非可生。下责云。

岂足以统夫幽极。而拟夫神道者乎。

幽极者。无为之理。幽深以至於极。神道者。道不可思议故曰神。岂以言象是非之理。而统之耶。

△二答正难三。初明前章意。

是以论称出有无者。

前位体论云果出有无也。

良以有无之数。止乎六境之内。

核体中所陈有无二相。不过色等六境。

六境之内。非涅盘之宅。(应化非真实故)故借出以祛之。

祛遣也。位体中言出。乃假借之以遣。核体中执应之惑。

△二正显超境。

庶悕道之流。彷佛幽途。托情绝域。得意忘言。

总劝离执也。庶望也。悕求也。彷佛者近也。幽途者正道也。托情者寄心也。望求道之人。不可任情执。而远真旨。当以非有非无正解。彷佛近於正道寄解心。於绝六尘之域。得意趣而亡。出有无之言。固可求道矣。

体其非有非无。

此示正解也。体解也。真常法体。即应化而不可以有无声色推求。方为体解。

岂曰有无之外。别有一有。而可称哉。

此明不离义。若即应而真。真不离应故。非有无相外。别有真佛之体。

△三示前经意。

经曰。三无为者(前引之经也)盖是群生纷绕。生乎笃患。笃患之尤。莫先於有。

此明经意。纷绕者。妄心纷飞众惑缠绕笃重也。患害也。即善恶等业也。由妄动故。造业受报。故曰笃患。推其过尤本因。执有而兴。

绝有之称(平)莫先於无。

经说无为为真。欲绝有为惑业故。权教三乘。皆说择断惑业。永离苦果。而证无为。方为真实。

故借无以明其非有。

假借无为真实。以破有为颠倒。

明其非有非谓无也。

经中明其虚妄非有。非谓无是真实。又三乘之人。若明有为非有。更当了法性真常。非谓断灭之无故。不可执权经疑实旨也。

△三两亦双非辨二。初双非即离问。二即离同时答。初中二。初章名。二正问。今初。

搜玄第六

搜求也。搜求前章玄旨。何以非即。又非离耶。

△二正问三。初牒前叙疑。

有名曰。论旨云。涅盘既不出有无。

前云岂曰有无之外别有一有而可称哉。

又不在有无。

得意忘言体其非有非无。

不在有无。则不可於有无得之矣。不出有无。则不可离有无求之矣。求之无所。便应都无。

即之不得离之不可恐应无道可求。

△二重述疑意。

然复不无其道。

有名者。又复疑之云。道不可曰无。

其道不无。则幽途可寻。

既疑有道。必可搜寻。

所以千圣同辙。未尝虚返者也。

此释不无所以。千者大数也。辙车辙。有运载义。众圣同以涅盘出离。未有不得。而却返三界者。乃知其道不无矣。

△三搜求玄旨。

其道既存。而曰不出不在。必有异旨。可得闻乎。

虽知道存乎不出不在之间。未达不出不在之旨故。求於闻诲。此则解心已庶几矣。

注肇论疏卷第五

音切

(后光切)

(莫朗切)

(杳音)

(怖古切)

(女交切)

(子姚切)

(於何切)

(力誓切)

(奇归切)

(力吊切)

(居毁切)

(古穴切)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