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一卷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越绝外传本事第一

【题解】

此篇是《越绝书》某位编者所作的序文,被后来整理者列为《越绝书》正文的首篇。本事就是有关《越绝》之事,故涉及《越绝》书名解释、篇目安排、思想内涵和作者等方面。

前三段是书名《越绝》的解释,作者抓住“绝者,绝也,谓句践时也”,反复申明此书为什么称“绝”的道理。作者认为,子贡说齐安鲁的外交活动和“乱齐,破吴,兴晋,强越”的外交成果,可以说是一“绝”;当时“天子微弱,诸侯皆叛”,而越王句践“抑强扶弱,绝恶反之于善”的行动,使“中国侵伐,因斯衰止”的功业,又是一“绝”;而句践作为“东垂海滨”的夷狄之君,能“转死为生,以败为成”,又懂得“尊事周室,行霸琅邪”,更是一“绝”。又“贤者所述,不可断绝”,所以“览史记而述其事”,并取名为“越绝”。

四、五两段简要点明《越绝》篇目安排的大致框架和主要思想内涵。吴前而越后,是为了“贬大吴,显弱越之功”。而弱越战胜强吴的关键是用人。“夫差失道,越亦贤矣”,“道”是什么?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仁义之道。君行仁义,任用贤人,则强,则胜;君背仁义,弃贤不用,信谗宠佞,则弱,则败。“亲贤臣,远小人”,这是中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共识,吴越之事就是一面镜子。

接着几段是对《越绝书》作者问题的探讨。一说为“吴越贤者”,一说“或以为子贡所作”,一说“盖是子胥所作也”。最后认为“经”“传”“内” “外”各有所属,明确“非一人所作”。

1.1问曰:“何谓《越绝》?”“越者1,国之氏也2。”“何以言之?”“按《春秋》序齐、鲁3,皆以国为氏姓,是以明之。绝者,绝也,谓句践时也4。当是之时,齐将伐鲁,孔子耻之5,故子贡说齐以安鲁6。子贡一出,乱齐,破吴,兴晋,强越7。其后贤者辩士,见夫子作《春秋》而略吴、越;又见子贡与圣人相去不远,唇之与齿,表之与里。盖要其意,览史记而述其事也。”

【注释】

1越:古国名,亦作於越、粤。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前473年灭吴称霸。前334年败于楚,分散为若干小国,成为楚附庸。

2氏:名。此指国家的称号。

3《春秋》:我国首部编年体史书。经孔子整理修订而成,为儒家重要经典。齐:齐国,周初封国,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东北)。前221年亡于秦。鲁:鲁国,周初封国,都曲阜(今山东曲阜)。前256年亡于楚。

4句践:越国国君。前496—前465年在位。

5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我国历代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子贡(前520—?):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时卫国人。孔子弟子。

7“子贡一出”数句:此事具体情形见本书《内传陈成恒第九》。吴,古国名,亦作句吴、攻吴等。都吴(今江苏苏州)。前473年为越所灭。晋,周代封国,都绛(山西翼城)。前376年被韩、魏、赵三家所分。强,按,乐祖谋校本均作“疆”。今除“疆域”的“疆”仍为本字外,其他均按义并据张宗祥本改为“强”。

【译文】

问道:“为什么称为《越绝》呢?”回答说:“越是国家的名称。”又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回答说:“根据《春秋》叙述齐国、鲁国的事,都是用国家的名称齐、鲁来称呼,因此知道越也是国家的名称。绝是空前绝后的意思,说的是越王句践时候的事。当时,齐国即将攻伐鲁国,孔子觉得这是耻辱,所以派子贡去游说齐国以安定鲁国。子贡出去转了一圈,就使得齐国陷入混乱,吴国灭亡,晋国强大,越国称霸。后来的贤能之人和智辩之士,看到孔子写作《春秋》而把吴国和越国的史事写得很简略;又觉得子贡和孔子的行述相差不远,如同唇和齿、表和里一样,于是提取吴、越史事的要点,查阅有关史籍,将吴国、越国的事和子贡的活动情况记述下来。”

1.2问曰:“何不称《越经书记》,而言绝乎?”曰:“不也。绝者,绝也。句践之时,天子微弱,诸侯皆叛1。于是句践抑强扶弱,绝恶反之于善2;取舍以道,沛归于宋3,浮陵以付楚4,临沂、开阳复之于鲁5。中国侵伐6,因斯衰止。以其诚在于内7,威发于外,越专其功,故曰《越绝》。故作此者,贵其内能自约,外能绝人也。贤者所述,不可断绝,故不为记明矣。”

【注释】

1叛:背叛,此指不尊周室,不听周天子号令。

2抑强扶弱,绝恶反之于善:强,指诸侯。弱,指周室。恶,恶行,指诸侯相互攻伐,不尊周室。善,善行,指致贡周室,遵行霸道。

3沛:春秋时宋邑,今江苏沛县一带。宋:周代封国,今河南商丘一带。前286年被齐、魏﹑楚三国所灭。

4浮陵:地名,疑即阜陵,今安徽全椒。楚:古国名,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今湖北南漳西南武当山东南沮、漳水发源处)一带,故亦作“荆”,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它为“荆蛮”。前223年灭于秦。

5临沂:今山东费县东。开阳:今山东临沂北。均为春秋时鲁国属地。

6中国:亦称“中华”“中土”“中原”“中州”,当时指华夏族活动地区。

7诚:诚心,善心,仁心。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存诚”是战国时期儒家思孟学派的主要命题之一。

【译文】

问道:“为什么不叫《越经书记》,却要叫《越绝》呢?”回答说:“不能叫《越经书记》。‘绝’是空前绝后的意思。越王句践的时候,周天子势力微弱,诸侯各国都不听他的号令。这时候越王句践站出来,抑制强权的诸侯,扶助弱势的周室,杜绝诸侯相互攻伐的恶行,让诸侯回到尊事周室的正义轨道上来。又用仁义之道决定土地的取舍,把沛归还给宋国,浮陵交还给楚国,临沂、开阳交还给鲁国。中原诸侯之间相互侵伐的行为,因此得以制止。正因为越王句践内心有着诚信仁义,因此能够在对外行动上显示出他的威严,使越国能够独享率领诸侯尊事周室、安定天下的功劳,所以称这部书为《越绝》。之所以编次这部书,是因为觉得越王句践内心以诚约束自己,对外做出超人举动的精神可贵。又因为贤人的记述是不可以断绝的,所以这部书不叫‘越记’是很明白的了。”

1.3问曰:“桓公九合诸侯1,一匡天下2,任用贤者,诛服强楚,何不言‘齐绝’乎?”曰:“桓公,中国兵强霸世之后,威凌诸侯,服强楚,此正宜耳。夫越王句践,东垂海滨,夷狄文身3,躬而自苦,任用贤臣,转死为生,以败为成;越伐强吴,尊事周室4,行霸琅邪5,躬自省约6,率道诸侯,贵其始微,终能以霸,故与越专其功而有之也。”

【注释】

1桓公:齐桓公(?—前643),名小白。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2一匡天下:《史记正义》:“匡,正也。一匡天下,谓定襄王为太子之位也。”

3夷狄:上古时期中原华夏民族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统称。文身:即纹身。《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汉书·地理志》:“其君禹后,帝少康之庶子云,封于会稽,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

4尊事周室:指向周王朝交纳贡赋,拥护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周,前11世纪初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建都于镐(今陕西长安)。以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为界,分称西周、东周。东周时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前256年为秦所灭。共历三十七王,七百多年。

5琅邪:地名,一作琅琊、瑯琊。据传越王句践灭吴后曾迁都于此。今山东青岛原胶南县城南稍偏西瑯琊山西北十里有夏河城遗址。也有山东临沂说、江苏赣榆说、山东诸城说、安徽滁县说、江苏连云港说等。

6省(xing):古代王遣使聘问诸侯之礼。约:约定,盟约。

【译文】

问道:“齐桓公多次大会诸侯,匡扶周室,安定天下,任用贤臣,征讨楚国,使强大的楚国听从号令,为什么不称‘齐绝’呢?”回答说:“齐桓公处在文明的中原,兵力强大,威势凌驾诸侯,使强蛮的楚国帖服,这是理所当然的。而越王句践是处在大海之滨、文身断发的夷狄之君,却能够刻苦自励,任用贤能之臣,使行将灭亡的越国恢复生机,由失败转为胜利。越国攻灭强大的吴国之后,能够献贡品给周天子,在琅邪推行霸业,亲自聘问诸侯,与他们订立共守信约,用仁义之道来统率诸侯。其可贵之处就在于开始微弱最终却能称霸天下,所以‘绝’字就是赞美越国所独享的尊事周室、安定天下的功绩。”

1.4问曰:“然越专其功而有之,何不第一,而卒本吴太伯为1?”曰:“小越而大吴。”“小越大吴奈何?”曰:“吴有子胥之教2,霸世甚久。北陵齐、楚,诸侯莫敢叛者;乘3,薛、许、邾娄、莒旁毂趋走4。越王句践属刍莝养马5,诸侯从之,若果中之李6。反邦七年,焦思苦身,克己自责,任用贤人。越伐强吴,行霸诸侯,故不使越第一者,欲以贬大吴,显弱越之功也。”

【注释】

1本:肇始。吴太伯:《论语》作“泰伯”。传为吴国的始创祖。《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

2子胥:姓伍名员,楚国人。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3乘:车乘。此指驾车经过。

4薛:古国名。任姓。先后都薛(今山东滕州东南薛城)、下邳(今江苏睢宁)。战国时灭于齐。许:古国名。姜姓。在今河南许昌东。战国初灭于楚。邾娄:《说文》:“邹,鲁县,古邾国,帝颛顼之后所封。”周代封国,为鲁国的附庸,在今山东曲阜东南。战国时灭于楚。按,《春秋》作“邾”,《公羊传》作“邾娄”。乐祖谋校本将“邾娄”断为“邾、娄”,未当。莒(ju):古国名。己姓。都莒(今山东莒县)。前431年灭于楚。毂(gu):车轮中心连结车辐的部分。

5刍(chú):割草。莝(cuò):铡草。

6若果中之李:《尔雅翼》曰:“李,木之多子者。”比喻诸侯从者之多。

【译文】

问道:“既然越国独享尊周室、安天下的功绩,为什么不把写越国事迹的篇章放在本书的前面,却要把叙述吴太伯的事摆在第一篇呢?”回答说:“因为越国弱小,吴国强大。”问道:“越国弱小、吴国强大怎么样?”回答说:“吴国自从有了伍子胥的教导,称霸已经很久了。向北侵凌齐国、楚国,诸侯没有敢违抗他的;吴王车驾经过,薛、许、邾娄、莒等国国君都只能在车子旁边小步快走。越王句践先是属于割草养马被使役的人,而后来成就霸业,听从他号令的诸侯之多,像果实挂满枝头的李树一样。他从吴国回到越国的七年时间里,忧心苦思,约束自己,任用贤臣。后来越国消灭了强大的吴国,称霸诸侯,之所以没有把写越国事迹的篇章放在本书的开篇,是为了通过贬斥强大而迅速灭亡的吴国,来显示越国由弱变强、称霸诸侯的功业。”

1.5问曰:“吴亡而越兴,在天与?在人乎?”“皆人也。夫差失道1,越亦贤矣2。湿易雨,饥易助。”曰:“何以知独在人乎?”“子贡与夫子坐,告夫子曰:‘太宰死3。’夫子曰:‘不死也。’如是者再。子贡再拜而问:‘何以知之?’夫子曰:‘天生宰嚭者,欲以亡吴。吴今未亡,宰何病乎?’后人来言不死。圣人不妄言,是以明知越霸矣。”“何以言之?”曰:“种见蠡之时4,相与谋道:‘东南有霸兆,不如往仕。’相要东游5,入越而止。贤者不妄言,以是知之焉。”

【注释】

1夫差:吴国国君。前495年即位,前473年越灭吴后自杀。

2亦:通“奕”,大。

3太宰:官名。此指太宰嚭(pi)。嚭,伯嚭,字子馀。吴国大臣。楚左尹伯州犁之孙,一说为楚左尹郤宛之子。郤宛被陷害后,嚭逃到吴国。

4种:姓文名种,字子禽(一作“少禽”),楚国郢(今湖北荆州)人,曾任楚宛令,与范蠡一起投奔越国,佐越王句践复国灭吴。相传后来遭越王猜忌被杀。蠡: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佐越王句践复国灭吴。传说他功成身退,改换姓名至齐国等地从事商业活动,家至巨富,被誉为“商圣”。

5要:邀请。

【译文】

问道:“强大的吴国灭亡了,弱小的越国强盛了,这取决于天意呢,还是取决于人事?”回答说:“都取决于人事。吴王夫差丢弃了仁义之道,而越王句践甚贤明。空气潮湿的地方就容易下雨,饥肠辘辘的饿人就容易接受资助。”又问道:“怎么知道只取决于人事呢?”回答说:“子贡和孔子坐着聊天,对孔子说:‘听说太宰伯嚭死了。’孔子说:‘他还不会死。’这样的话重复了两次。子贡恭敬地向老师拜了两拜,问道:‘您怎么知道他不会死呢?’孔子说:‘上天生下太宰伯嚭,就是想通过他来灭亡吴国。吴国如今还没有灭亡,伯嚭怎么会死呢?’不久有人来说伯嚭果真没有死。圣人是不会随便说虚妄的话的,因此清楚地知道越国日后要称霸天下了。”又问道:“凭什么这么说呢?”回答说:“文种见到范蠡的时候,他俩一起商量说:‘东南方向有称霸的征兆,不如到那里去做官。’于是两人结伴东行,到了越国就停了下来。圣贤是不会随便乱说的,因此知道越国日后要称霸。”

1.6问曰:“《越绝》谁所作?”“吴越贤者所作也。当此之时,见夫子删《书》1,作《春秋》,定王制2,贤者嗟叹,决意览史记,成就其事。”

问曰:“作事欲以自著,今但言贤者,不言姓字,何?”曰:“是人有大雅之才,直道一国之事3,不见姓名,小之辞也4。或以为子贡所作,当挟四方5,不当独在吴越。其在吴越,亦有因矣。此时子贡为鲁使,或至齐,或至吴。其后道事以吴越为喻,国人承述,故直在吴越也。当是之时,有圣人教授“六艺”6,删定“五经”7,七十二子,养徒三千,讲习学问鲁之阙门8。《越绝》,小艺之文9,固不能布于四方。”“焉有诵述先圣贤者,所作未足自称,载列姓名直斥以身者也?”“一说盖是子胥所作也。夫人情,泰而不作,穷则怨恨,怨恨则作,犹诗人失职怨恨,忧嗟作诗也。子胥怀忠,不忍君沉惑于谗,社稷之倾;绝命危邦,不顾长生10;切切争谏,终不见听;忧至患致,怨恨作文。不侵不差⑪,抽引本末⑫。明己无过,终不遗力。诚能极智,不足以身当之;嫌于求誉,是以不著姓名,直斥以身者也。后人述而说之,乃稍成中外篇焉⑬。”

【注释】

1夫子删《书》:疑《书》前脱“《诗》”。《书》,即《尚书》。我国现存最早的上古典章文献汇编。

2王制:指周王朝的礼乐制度。

3直:只。

4小:谦逊。

5挟:通“浃”,周匝,通。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一说为《诗》《书》《礼》《乐》《易》《春秋》。

7五经:《易经》《书经》《诗经》《礼经》《春秋》。

8阙门:此指孔子故居阙里。《史记索隐》:“孔子居鲁之邹邑昌平乡之阙里也。”

9小艺:小道,礼乐政教以外的学说、技艺。

10长生:余生。

⑪不侵不差:不妄加也不妄减。侵,扩展。差,欠缺,缺少。

⑫抽引本末:阐明事件的本末原委。

⑬中外篇:指“内篇”“外篇”。“内篇”分“内经”“内传”。

【译文】

问道:“《越绝》是谁写的呢?”回答说:“是吴国或越国某个贤能之士写的。当时,他看到孔子整理删定《诗》《书》等典籍,又写作《春秋》,确定周王朝的礼乐制度,十分叹美孔子推行王道的精神,于是决心遍阅史料,把吴国和越国的事记载下来。”

问道:“写书的人往往想借此扬名,现在只说是吴国或越国的某个贤士写的,而不说出他姓甚名谁,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说:“这个人有宏博的知识和高雅的气度,认为写的只是一个国家的事,所以不肯著明姓名。其实这是他谦虚的托辞。有人认为是子贡写的,如果是子贡写的按理应该关注列国的事情,不应该只记述吴国和越国的事。当然,这里只记述吴国和越国的事,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时子贡是鲁国的使臣,有时到齐国,有时到吴国。事后谈论国事,他往往用吴国和越国的兴衰存亡作为典型事例来比喻,国人传述子贡的话时,也就只涉及吴国和越国的事了。当时,孔子正在向学生传授‘六艺’,删定‘五经’。他带着七十二位高足、三千多名学生,在鲁国的阙门讲习治国安邦的学问。《越绝》是记述轶闻琐事的文集,当然不可能像‘五经’那样广泛流传了。”问道:“哪里有写颂扬古圣先贤的书还不值得称扬,写上姓名直接指出作者是谁的呢?”回答说:“还有一种说法,说《越绝》是伍子胥写的。按人之常情,一个人在他事业顺利、生活安泰的时候,是不会去写东西的;在不得志、生活处于逆境的时候,就会产生怨恨牢骚的情绪,有了怨恨牢骚就会写作,正如诗人在失去了应有职位的时候产生怨恨,忧伤叹息而作诗一样。伍子胥满怀忠诚,他不忍心看到夫差被谗言所迷惑,国家即将灭亡,为危亡之际的国家而死,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他诚恳而迫切地直言规劝吴王夫差,但他的话最终不被采纳。他心里十分焦急苦闷,产生怨恨而写出了这些文章。不妄加也不妄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阐述明白,表明吴国的灭亡不是自己的责任,而且自己始终在不遗余力地挽救危亡的吴国。至诚能够把智慧发挥到极致,但不能以自身去承受;又怕别人说自己追求名誉,所以没有把自己的姓名写上去,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后人根据他所写的内容加以复述和发挥,便逐渐形成了‘内篇’和‘外篇’。”

1.7问曰:“或经或传,或内或外,何谓?”曰:“经者,论其事;传者,道其意;外者,非一人所作,颇相覆载1,或非其事,引类以托意。说之者见夫子删《诗》《书》,就经《易》,亦知小艺之复重。又各辩士所述,不可断绝。小道不通2,偏有所期。明说者不专3,故删定复重,以为中外篇。”

【注释】

1覆载:重复记载。覆,重复。

2小道:礼乐政教以外的学说、技艺。通:广布四方。

3专:占,占有。

【译文】

问道:“书内篇目有的称为‘经’,有的称为‘传’,有的称为‘内传’,有的称为‘外传’,有说法吗?”回答说:“经,是述说事件本身的;传,是表达某种思想的;外传,说明不是一个人所写,所以很多地方相互重复记载,有的甚至并不是吴国和越国的事,只是征引其他相类似的事寄托某种思想、寄寓某种道理。编纂此书的人看到孔子曾经删定《诗》《书》,整理《易经》,就知道这些礼教以外的学说也难免重复。这些文章又是那些智辩之士的重要论述,不能让它湮灭而不流传。虽然这些无关礼教的学说难以广布四方,但偏偏又有所期待,希望能广泛流传。为了表明编纂者没有占为己有的意思,所以仅仅删掉了一些重复的地方,把这些文章分编为‘内经’‘内传’和‘外传’。”

越绝荆平王内传第二

【题解】

此篇叙述伍子胥入吴的原因、经过及入吴后佐吴王阖庐富国强兵、西破强楚、报仇泄恨之事。据《本事》《德序》和《篇叙》等篇,此篇之前应该还有一篇《吴太伯内传》。《篇叙》篇中说:“始于《太伯》,仁贤,明大吴也。仁能生勇,故次以《荆平》也。”为什么“次以《荆平》”?是因为吴国的强盛由子胥入吴开始,破楚、厄越、霸吴,子胥死后吴国败亡,子胥在吴国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伍子胥入吴及强吴破楚、复仇史实的叙述,一方面为了阐述“君仁臣忠”的道理,另一方面为了说明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的关键在于“用人”。君仁则臣忠,君不仁则臣不忠,为君之道当以仁义为重。楚平王不仁——为太子娶秦女而自纳;信谄谀之人而杀忠谏之臣,导致了邦弱国破。先有楚平王的不仁,继有伍子胥的不忠。对于伍子胥的复仇之举,《越绝》是持肯定态度的。伍子胥在出逃途中的两个小插曲——渔者暗渡子胥后自刎而死、击絮女子助食子胥后自沉而死,也说明了民众对暴君的厌弃和对忠良的爱戴。伍子胥入吴后,深得吴王阖庐的信任,其智勇才能有了用武之地,既西破强楚,报仇泄恨,又佐吴王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由此看来,容人与用人,全在君主一念之间,而此关系国家安危,不可不慎。

2.1昔者,荆平王有臣伍子奢1。奢得罪于王2,且杀之,其二子出走,伍子尚奔吴,伍子胥奔郑3。王召奢而问之,曰:“若召子,孰来也?”子奢对曰:“王问臣,对而畏死,不对不知子之心者。尚为人也,仁且智,来之必入;胥为人也,勇且智,来必不入。胥且奔吴邦,君王必早闭而晏开,胥将使边境有大忧。”

于是王即使使者召子尚于吴,曰:“子父有罪,子入,则免之;不入,则杀之。”子胥闻之,使人告子尚于吴:“吾闻荆平王召子,子必毋入。胥闻之,入者穷,出者报仇。入者皆死,是不智也;死而不报父之仇,是非勇也。”子尚对曰:“入则免父之死,不入则不仁。爱身之死,绝父之望,贤士不为也。意不同,谋不合,子其居,尚请入。”

荆平王复使使者召子胥于郑,曰:“子入,则免父死;不入,则杀之。”子胥介胄彀弓4,出见使者,谢曰:“介胄之士,固不拜矣。请有道于使者:王以奢为无罪,赦而蓄之,其子又何适乎?”使者还报荆平王。王知子胥不入也,杀子奢而并杀子尚。

【注释】

1荆平王:即楚平王,名弃疾(一名居),前528—前516年在位。伍子奢:名奢,楚平王时为太子太傅。

2奢得罪于王:楚平王使太子少傅费无忌替太子建迎娶秦女,因见秦女貌美,听信费无忌谗言,自纳为夫人;又恐太子为乱,欲杀太子。伍奢因为劝谏而得罪了平王。

3郑:古国名,姬姓。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前375年灭于韩。

4介胄彀(gòu)弓:披甲戴盔,弯弓搭箭。介胄,即甲胄。彀弓,张弓。

【译文】

过去,楚平王有位大臣叫伍子奢。伍子奢因为直言规劝而得罪了楚平王,平王打算杀了他。他的两个儿子逃出楚国,伍子尚逃到吴国,伍子胥逃到郑国。楚平王叫来伍子奢,问他道:“如果召他们回来,他们哪个会回来?”伍子奢回答说:“大王问我,回答你显得我怕死,不回答又显得我做父亲的不知道儿子的为人。大儿子尚的为人,聪明仁厚,叫他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小儿子胥的为人,英勇机智,叫他回来他一定不会回来。胥还要跑到吴国去,大王你一定要让人把城门每天晚些打开早些关上,胥将会给楚国的边境带来很大的麻烦。”

于是楚平王派使臣到吴国去叫伍子尚,对他说:“你的父亲犯了罪,你如果回来就赦免你父亲的罪,不回来就杀了他。”伍子胥听说楚王派使臣去叫伍子尚,就赶忙派人到吴国去告诉伍子尚:“我听说楚平王已派使臣去叫你回国,你一定不要回去。我听人说,回去就是白白送死,在外还可以设法报仇。回去都去送死,这就是笨蛋;宁去送死而不设法替父亲报仇,这就是懦夫。”子尚回复说:“回去就可以免去父亲的死罪,不回去就是不仁。爱惜自己的生命而使父亲绝望,仁德之人不会这么做。你我想法不一样,也商量不到一块,你还是留在国外,就让我回去吧。”

楚平王又派使臣到郑国去叫伍子胥,对他说:“你回来就免去你父亲的死罪,不回来就把你父亲杀了。”伍子胥身穿铠甲、张弓搭箭出来见楚王的使臣,谢罪说:“请原谅穿着铠甲的人不能行拜礼了!请您带话给大王:大王如果认为我父亲是无罪的,就应该赦免并蓄养他,这样他的儿子又会跑到哪里去呢?”使臣回去把伍子胥的话报告给楚平王。平王知道伍子胥不会回来了,就把伍子奢和伍子尚一同杀了。

2.2子胥闻之,即从横领上大山1,北望齐、晋,谓其舍人曰:“去,此邦堂堂,被山带河2,其民重移3。”于是乃南奔吴。

至江上,见渔者,曰:“来,渡我。”渔者知其非常人也,欲往渡之,恐人知之,歌而往过之,曰:“日昭昭4,侵以施5,与子期甫芦之碕6。”子胥即从渔者之芦碕。日入,渔者复歌往,曰:“心中目施7,子可渡河,何为不出?”船到即载,入船而伏。半江,而仰谓渔者曰:“子之姓为谁?还,得报子之厚德。”渔者曰:“纵荆邦之贼者,我也;报荆邦之仇者,子也。两而不仁,何相问姓名为?”子胥即解其剑,以与渔者,曰:“吾先人之剑,直百金,请以与子也。”渔者曰:“吾闻荆平王有令曰:‘得伍子胥者,购之千金。’今吾不欲得荆平王之千金,何以百金之剑为?”渔者渡于于斧之津8,乃发其箪饭,清其壶浆而食,曰:“亟食而去,毋令追者及子也。”子胥曰:“诺。”子胥食已而去,顾谓渔者曰:“掩尔壶浆,无令之露。”渔者曰:“诺。”子胥行,即覆船,挟匕首自刎而死江水之中,明无泄也。

子胥遂行。至溧阳界中9,见一女子击絮于濑水之中10,子胥曰:“岂可得托食乎?”女子曰:“诺。”即发箪饭,清其壶浆而食之。子胥食已而去,谓女子曰:“掩尔壶浆,毋令之露。”女子曰:“诺。”子胥行五步,还顾女子,自纵于濑水之中而死。

【注释】

1领:当为“岭”之误。横岭、大山:不可考。张宗祥注:“所谓横岭大山,当是今河南东部之山。”

2被:同“披”,依傍,靠近。带:环绕。

3重移:安土重迁。重,难。张宗祥注:“移,动也。盖言齐、晋大国,其民难动,不能藉以报仇也。”

4昭昭:太阳明亮貌。

5侵:渐近。施(yí):谓太阳西斜。

6期:相约。甫:通“乎”,语助词。芦:芦苇。碕:弯曲之河岸。

7心中目施:指子胥心里焦急,眼巴巴张望。中,通“忡”,焦急,忧虑。施,目光移动,瞭望。

8于斧:地名。晋时有于湖县,疑即于斧之讹音。顾炎武《江上》诗:“于湖担壶浆,九江候旄麾。”

9溧阳:地名,今属江苏。

10濑水:即溧水。在今江苏溧阳。

【译文】

伍子胥听到父兄被杀的消息,便从横岭登上大山,向北眺望齐国和晋国,对他的亲随说:“离开此地吧!这些堂堂大国,山河环绕,人民安土重迁,难以发动,不能借他们来报仇。”于是往南奔向吴国。

到了长江边上,见到一个渔夫,说:“快来,把我渡过江去。”渔夫知道他不是平常人,想去渡他过江,又怕被别人发现,便唱着歌摇着船从江边经过,歌词是:“太阳亮堂堂,不久向西斜,与你约定在岸边芦荡。”子胥就听从渔夫的暗示到了芦荡岸边藏身等待。太阳下山了,渔夫又唱着歌将船靠近芦荡岸边,歌词是:“心中忧虑啊目光游移,可渡河时为何迟疑?”船一靠岸,伍子胥就立刻登船,到了船上就立即卧下身子。船划到江心的时候,伍子胥才仰起头对渔夫说:“你贵姓啊?将来如果能回来,我一定报答你的大恩大德。”渔夫回答说:“放走楚国叛逆的是我,要向楚国报仇泄恨的是你。我们两人都不仁德,为什么要问姓名呢?”伍子胥就解下他的宝剑递给渔夫,说:“这是我家的传家宝剑,价值百两黄金,我把它送给你作为酬劳。”渔夫说:“我听说楚平王下令:‘谁抓获伍子胥,就赏他千金。’现在我不想得到楚平王的千两黄金,要你价值百金的宝剑干什么?”渔夫把伍子胥送到于斧渡口,就打开自己的饭篮,又从壶里倒出菜羹给他吃,说:“你赶快吃了饭离开这里,不要被追你的人追上。”伍子胥说:“好。”子胥吃完饭就走,回头对渔夫说:“请把你的壶浆藏起来,不要把它露在外面。”渔夫说:“好吧。”伍子胥走后,渔夫即刻掀翻船,拿起匕首在江中自杀了,表明他不会泄漏消息。

伍子胥于是赶忙上路。来到溧阳地面,看到有一位女子在濑水当中捶洗蚕丝,便走上前去问她:“能否给我一顿饭吃呢?”女子说:“可以。”当即从饭篮中盛出饭,从壶中倒出菜羹给伍子胥吃。子胥吃完饭要离开时,对那女子说:“请把你的壶浆藏起来,不要把它露在外面。”女子说:“好吧。”子胥才走上五步路,回头看那女子已纵身跳进濑水之中淹死了。

2.3子胥遂行。至吴,徒跣被发,乞于吴市三日。市正疑之1,而道于阖庐曰2:“市中有非常人,徒跣被发,乞于吴市三日矣。”阖庐曰:“吾闻荆平王杀其臣伍子奢而非其罪,其子子胥勇且智,彼必经诸侯之邦可以报其父仇者。”王即使召子胥。入,吴王下阶迎而唁数之,曰:“吾知子非恒人也,何素穷如此?”子胥跪而垂泣曰:“胥父无罪而平王杀之,而并其子尚。子胥遯逃出走3,唯大王可以归骸骨者,惟大王哀之。”吴王曰:“诺。”上殿与语,三日三夜,语无复者。王乃号令邦中:“无贵贱长少,有不听子胥之教者,犹不听寡人也,罪至死,不赦!”

子胥居吴三年,大得吴众。阖庐将为之报仇,子胥曰:“不可。臣闻诸侯不为匹夫兴师。”于是止。其后荆将伐蔡4,子胥言之阖庐,即使子胥救蔡而伐荆。十五战,十五胜5。荆平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操鞭捶笞平王之墓而数之曰6:“昔者吾先人无罪而子杀之,今此报子也!”

【注释】

1市正:管理市场的官员。

2阖庐:一作“阖闾”,张家山汉墓竹简作“盖庐”,名光,吴国国君。张宗祥注:“是时主吴者为僚,公子光尚未立,不得称阖庐。盖阖庐乃公子光王吴后之称。”

3遯逃:潜逃。遯,同“遁”。

4蔡:周初封国。今河南上蔡、新蔡一带。前447年灭于楚。

5十五战,十五胜:《左传·定公四年》:“五战及郢。”《史记》作“五战,楚五败”,《吴越春秋》作“五战径至于郢”。疑“十”为衍文。

6数:列举罪状。

【译文】

伍子胥于是急忙赶路。到了吴国都城,他赤着双脚,披头散发,一连三天在市场里乞讨度日。管理市场的官员觉得他形迹可疑,便报告吴王阖庐说:“市场里来了个特殊的人,披头散发赤着一双脚,在那里乞讨三天了。”阖庐说:“我听说楚平王杀了他的大臣伍子奢,但并不是伍子奢犯了什么罪,他的儿子伍子胥智勇双全,他一定会到诸侯各国去寻找能够帮助他报杀父之仇的人。”吴王阖庐即刻派报信人叫伍子胥进宫。子胥一进宫,吴王立即走下台阶迎接,并亲切地慰问说:“我知道您不是一般的人,为什么会潦倒到如此地步呢?”伍子胥跪倒在地,流着眼泪说:“我的父亲没有犯罪却被楚平王杀害,连他的儿子子尚也一并被杀害了。我潜逃了出来,我想只有大王您有力量能够替我复仇,希望大王可怜我的不幸遭遇。”吴王说:“好,放心吧!”把他请上殿堂同他交谈,说了三天三夜,没说重复的话。吴王于是向全国发布命令:“无论高贵的还是卑贱的,年长的还是年少的,如果有人不听从伍子胥的教导,就是不听从我的话,就是死罪,决不赦免!”

伍子胥在吴国居住了三年,深得吴国民众的爱戴。阖庐将要替他报仇,伍子胥说:“不行。我听说诸侯是不能为某个平常的人兴师动众的。”这件事于是搁了下来。后来楚国将要攻伐蔡国,子胥把此事禀告给了阖庐,阖庐就派伍子胥率领军队讨伐楚国以救蔡国。打了五次仗,五次都大获全胜。此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带领六千士兵,拿着鞭子一边抽打平王的坟墓一边列举平王的罪状说:“过去我先父兄没有犯罪你却把他们杀害,今天我只能这样向你报仇了!”

2.4后,子昭王、臣司马子期、令尹子西归1,相与计谋:“子胥不死,又不入荆,邦犹未得安,为之奈何?莫若求之而与之同邦乎?”昭王乃使使者报子胥于吴,曰:“昔者吾先人杀子之父,而非其罪也。寡人尚少,未有所识也。今子大夫报寡人也特甚,然寡人亦不敢怨子。今子大夫何不来归子故坟墓丘冢为2?我邦虽小,与子同有之;民虽少,与子同使之。”子胥曰:“以此为名,名即章3;以此为利,利即重矣。前为父报仇,后求其利,贤者不为也。父已死,子食其禄,非父之义也。”使者遂还,乃报荆昭王曰:“子胥不入荆邦,明矣。”

【注释】

1昭王:楚昭王,芈姓,名珍。平王之子。前515—前489年在位。司马:官名。执掌军政和军赋。子期:昭王之弟,名结,字子期。令尹:官名,春秋战国时楚国最高官职,执掌军政大权。子西:楚平王庶弟。

2故坟墓丘冢:祖先坟墓所在之地。指故乡。

3章:明显,显著。

【译文】

后来,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大臣司马子期、令尹子西回到郢都,一起商量说:“伍子胥不死,又不回到楚国来,国家还是不得安宁,怎么办呢?是否可以请求他回来一起管理这个国家呢?”昭王于是派使者到吴国去告诉子胥,说:“过去我的先人杀害了您的父亲,而您父亲并没有犯罪。那时我还小,还不懂事。现在您报复我也太过分了,但是我也不敢怨恨您。现在您为什么还不回到自己的家乡来呢?我们国家虽然小,但愿和您一起来管理它;民众虽然少,但愿和您一起来役使他们。”伍子胥对楚王使臣说:“我如果借此机会去获取名誉,这名誉也就很显赫了;如果借此机会去获取利益,这利益也就很厚重了。起先为父亲报仇,后来去追求名利,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现在父亲已死,儿子回去享受他的俸禄,这也是违背先父的本意的。”使臣于是回去报告楚昭王说:“伍子胥不肯回楚国,是很明白的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