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中国通史

第二篇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第四章 古代史之文字记载与器物发掘

讲古代史,可以分两方面来说。

一种是文字的记载。有关传说的追记或神话,不可全信,也不可全不信。

一种是器物的遗留。可以信,但亦不可全信,因不知此器物究在何时,根据单一物件推测一切,故不可全信,亦不可不信。

故最好将上述两种方法配合起来讲,不能抹杀某一种。

《史记·殷本纪》与殷墟文字相符合,两者可会通。龟甲文即甲骨文何以有很大价值?由于殷墟古器物可以证明古史记载和古代历史。

既然《史记·殷本纪》可信,那么,《夏本纪》亦连带可信。这是我根据下列证据推测为可信的。因为:

(一)因《殷本纪》可信,故《夏本纪》亦可信。

(二)历史上称夏、商、周三代,在《尚书》中,有《西周书》,中有周公之文,他讲商朝,同时亦讲夏朝。

根据周公的话,就可讲夏朝。如基督教的耶稣,无法掘出遗物,其记载中有很多神话,但不可全信,亦不可全不信,其理相同。故吾人对文字记载亦不可抹杀。

周公在《尚书》中讲夏朝,他在太史公前一千余年,太史公司马迁亦讲夏朝。

由殷商时代之器物发现,可以推算到商朝。我国将《楚辞》中之《天问》,及另一书《山海经》均当作神话,但殷墟的龟甲文经发掘出来以后,证明《天问》与《山海经》亦有可信之处。中国应该有夏朝,故殷墟所发掘的龟甲文,更可使我们对古代历史增加信心。

夏朝以外有周朝,周是侯,是政治上的名分,商是天子,《史记》记载甚明。

商是天子,周是诸侯,根据《史记·殷本纪》讲,周自明王系,商封为西伯,龟甲文有“周侯”两字。

商在安阳,周在丰镐,这是从文字记载得知。

何以小屯是殷墟?因《史记》有记载:“洹水南殷虚。”故夏朝亦应可信。此乃合乎逻辑的道理。

周王季之子昌为文王,文王之子武王名发。

光靠金字塔不能讲埃及史,要等文字读通后,才能讲埃及史。故研究古代史,大的方向应该靠书本。

殷周之际,太王有三子,大儿子太泰伯,二儿子虞伯,三子季王季,连名字都无,才是信史,是可信的,因讲者已忘其名。

王季生子曰昌,为太王宠孙,大哥与二哥商量,国家最好传给他,泰伯和虞伯便逃走了,由王季接位,后由昌传承王季,于是商封昌为西伯,即是文王。昌生子发,即是武王。文王有很多儿子,发或为第二子。商在河南,周在陕西,周去商是要从黄河摆渡的。

后来周打败商,商之箕子 [1] 逃到朝鲜,虽不能证明,但绝可信。朝鲜人亦知道。可见商朝与朝鲜曾有过关系。故商朝东可至朝鲜,西可管周侯,可见南方 [2] 亦可推测商有其政治势力。商朝之政治势力如此之大,约历时三百年,可见商规模之大、文化之高了。政治亦为文化表现之一,进步到如此田地,至少要好几百年。

按照旧书所说,夏、商是封建时代,周亦是封建时代。

周朝人要跑到东方,可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出函谷关,到洛阳;一条路是出武关,到汉水、淮水,再可到南阳豫、襄阳鄂,再经汉水、淮水到长江。故周朝是翦商,渐侵商朝,打倒商后,变成新王朝了。

但当时商朝已有七百年历史,周武王灭商后,回丰镐去,因年老而两年后崩。周武王并非要灭商,但商纣的政治太坏,乃是吊民伐罪,特来慰问民众,讨伐商朝,故封其子武庚于安阳。此乃三千年前之事,如系欧洲人,便不会如此,可见中国民族是有文化的。英国人不够朋友,而是帝国主义,不肯归还香港。当时全中国诸侯均服从周朝,周朝成为王朝,商仍存在。

第五章 周代历史已非传疑

当时周武王建立新的王朝,但其并不放心,为了防范武庚的叛乱,在商的都城外面设置了三监。当时文王有三子管叔,四子周公,五子蔡叔,八子霍叔,于是武王命老三、老五、老八三兄弟封在商京附近以作监视。

武王灭商后二年崩,其子周成王只是十多岁一小孩。中国的帝位有两种传承方法:一是立弟,所谓兄终弟及;一是立子,即父子相传。当时成王太年轻,管叔不才,老四不封为三监,因武王认为他有才干;让周公做,周公认为不可,主张让成王做,由周公摄政代理。这是三千年前的历史。当时武庚派人去向管叔挑拨离间,于是武庚与三监联合来攻打成王,势力甚为强大。当时由周公协助成王的中央政府,亦有人不满周公,于是周公派军东征。周公之子伯禽,当时只是一位十七至二十岁的青年,担任前锋将军,大义灭亲,杀了管叔与武庚。周王室仁至义尽,商虽背叛作乱,仍让商有自由,并封商于商丘。商仍有不服之殷顽者,周公将之迁往洛阳。

周公重立安阳为卫国,封九弟康叔 [3] 于卫。周公派其子封于曲阜。周朝的亲戚,即武王之岳父姜太公封其于临淄,即齐国,在太行山附近封晋国,在汉水、淮水间又封申、吕两国。又封吴国、蔡国,将商丘的商朝包围。周公如此做,一方面道德高尚,另一方面军事战略高超。

当时有人在成王面前挑拨,成王不放心,周公出。一日,大风大雨,见麦倒,要变荒年,成王去庙祭祀,在庙得一金匣,有一个金縢扎起来的文件,是周公为武王祷告求武王病愈的祷文。成王发现此文件,于是再亲自去迎这位叔父,然后旭日重出,麦亦成长了。

周公是历史上的大人物,摄政七年后,将政权交还给成王。周公长子在鲁国。后周公在京任宰相。周公不但封商,他还兴灭国,继绝世,又封夏之子孙于杞国,舜之子孙于陈国,凡古代帝王子孙均有分封。同时周自立宗戚亦各分封于外。

讲道德的人亦可用手段,诸葛亮曾有借东风和空城计。

周公用手段来完成道德的目的。周朝第一次封建是周武王,第二次封建是周公分封宗戚并兴灭国继绝世,于是周朝以德治天下,有八百年历史。所以说,中国文化是和平的文化,中国历史是和平的历史。

读西洋史,读罗马史并不好,没有味道,最好读周公的历史。封建制度是中国人的光荣,而且不采用帝国主义。

第六章 东周时期

东周时期,当时称春秋时代,“春秋”是书名,是一部编年史。东周时代较长。周建都西安镐,后西周衰,有戎狄之患,周搬迁至东都洛阳,故称东周。

历史记载,东周时有二百多位诸侯,为周王朝所封,分为三部分:一是本家宗室,二是外戚,三是古代的灭国绝世,如夏、商、唐虞、黄帝、神农。周是封建共主,曰王室王朝,故可说是众部落推周为共主,故中国的正式封建应从周朝起。

当时在黄河南北大山如阴山、伏牛山等地均有戎狄。诸侯在平地上筑城有两套,曰城郭,城是内城,郭是外城,其耕稼的城圈有三里、五里及七里等。如直径不过二里,等于小国;国即是一城圈圈,国人即住在城内之人,野人即住在城外的乡村,即城郭外是郊野平原,围着郊野的大圈圈即是封疆。

以城郭为中心之郊野直径为一百里,半径五十里。封疆之外就是弃地了因当时人口稀少,即国与国之间的空地,未开垦的草地,但有水,要引导水成河流。空地则有几十方里或一二百方里。

古代之地与今日之地有别。住在草地上的叫游牧人,如今日之青海、内蒙古,但游牧地比农地占地为多。

工商业社会需要的地少,农业需地次之,牧地需地最大。所以中国同时有耕稼与游牧,并非有阶级之分。如香港今日是工商业社会,但在新界仍有农田。

可用星罗棋布来形容当时社会,游牧人叫狄,种田人叫华夏,同是中国人,相当于两兄弟,一教书,一经商。

华夏文化较高,生活程度亦较高,有工商、武装、政教等各项职分。

游牧文化则较低,生活程度亦较低。

周朝分封各诸侯国后,戎狄就被迫进入山区了。

美国罗斯福提出海洋自由,即美国可通商,因小国没有船可自由航行。

周朝时则是陆路交通。

以上这一章所说的,是古书上所无,懂得这番话,就可看《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等古书了。

第七章 春秋时期

所谓四夷内侵,乃是本来在中国内部的游牧人,跑进城圈内,实际上就是华夏与戎狄杂处。

由诸夏造成封建系统,此封建系统由共主统领,免得他人欺侮。

西周失败后,失去王室尊严,诸夏不服,互相吞并,且要造成内乱。外有并吞,内有篡弑,于是四夷内侵,戎狄来攻城圈了,遂致耕稼文化衰落,此乃春秋初年之大形势。

时有称霸的诸侯崛起,其口号是“尊王攘夷”。仍尊周为天子,使勿互相吞并,亦不得篡弑,主张不承认新的吞并抢夺得来的政权,使内乱得以减少,进一步采取干涉行动,使多国相处安定。第二步再取缔戎狄之入侵捣乱。故所谓称霸的诸侯乃根据当时东周之形势而产生。

齐桓公之相管仲,主张尊王攘夷。当世除了周公、孔子以外,以管仲最为国人所钦佩。当时如无管仲,即无中国文化,所以孔子说:“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周封诸侯,当时称霸的诸侯主张城郭联盟,一国受到侵犯,各国出动增援。历史亦曾重演。今日世界外交与春秋一样,美助韩,英法派象征式军队,正如春秋时之乞师。

齐桓公带领各国军队帮卫国驱除戎狄,助卫复国,故春秋时中国已有国际联盟。当时楚国并不加入联盟,因楚仍要实施吞并。

当时,北有戎狄入侵,南有楚国捣乱,所以,“中国不绝若线”。 [4] 齐桓公无力除楚,与楚会议并无结果。

封建是周公所发明,没有封建,就无周朝。尊王攘夷霸诸侯是管仲发明。故今日需要有一个人出来讲一句话打开时代的僵局。只要能发明一句,便是大政治家。

齐桓公、管仲死后,接着由晋文公出来尊王攘夷。晋文公流亡时曾与楚会谈,晋有之物楚均有,以何来报答呢?我遇楚军且退三十里,三天让三次,第四天不退了。后来楚让晋文公返国。但晋楚一经火并,楚军败。可以说,齐桓、晋文二位维持了封建制度的社会。

后来楚则与宋、陈、蔡、郑建立了一个密切之关系圈。

后来晋楚联合各国举行弭兵大会。当时晋楚两国作战是在中间其他地区,与本身无关。

当吴攻打楚之时,春秋于是完结,战国遂出。

今日之世界犹如二百四十年之春秋时代。

春秋如何转变成战国?

起初大国并吞小国或弱国,后来不能吞并了。拿破仑向大陆、海洋进攻而失败,德国向欧洲大陆进攻亦失败。英国霸占海上而成功,苏不夺取欧洲亦成功。

从前中国人绝不承认中国是大国,共产党认为中国是大国是对的。英、美、俄等国无法与中国比。中国不能违背上天与历史,永远是一个大国。

春秋晚年,晋国力量最大,至晋八世分成三国,称为赵、魏、韩。

我在民国初年看到一本书,其书名为“春秋国际公法”,写得极好,它用《左传》的史事来比较当代的国际公法,甚至更为进步。可惜此书已绝版。

我佩服孙中山先生,因为他曾说:“中国的政治比外国高明。”可见中山先生眼光精准。

第八章 战国时期

战国亦经历了二百四十年,由最初的十二诸侯演变到七雄,即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韩、赵、魏三晋原为周之同姓,但分成三国后便与周无关了。

当时秦、楚反周。齐是周之外戚,田姓一出,与周无关了。故此时已无“尊王攘夷”之口号了。

春秋时期,一国一城,是城市国家。

战国时期,一国有很多城,齐国有七十余城,十分像样。故春秋称为封建诸侯,至战国则以军立国,成为军国矣!

实际上,战国不止七雄,起初应有九雄,尚有宋国,由商朝传下;又有中山国 [5] 。

孟子说:今天下方千里者九。从前的国家方百里,战国的加了十倍,成为方千里了。孟子对齐宣王说:以一服八,是不可能的。 [6]

又:《战国策》亦有九国之策。但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称“七雄”。此是由于太史公生于秦王统一中国后八十年。孟子先于太史公约三百年,且为战国时人。《史记》是后出之书,何以会弄错?因宋与中山首先被灭,故前、中期的战国是九雄,但后期便是七雄了。理由在此。

战国七雄,有合纵,有连横。

合纵者,南北相连打击秦。出了苏秦。

连横者,东西联合服从秦。出了张仪。

苏秦、张仪是同学,同是鬼谷子学生,居住在鬼谷。苏秦甚穷,洛阳人,家经商。他先去见秦王,劝秦攻打六国,秦不听,回国后父母妻子都看不起他。于是苏再发奋苦读,悬梁刺股,学有所成后,去燕、赵等六国游说攻打秦国,六国均请他做宰相。他身悬六国相印,返回洛阳时,万人空巷迎接他。他对嫂嫂说:“何前倨而后恭?”嫂嫂答道:“季子位高而多金。”苏秦叹道:“人要富贵,道理在此也。”

张仪毕业后,到楚国游说贵族。楚相请张仪吃饭时,据说丢了一块玉璧,怀疑是张仪所偷,张仪被打得皮破肉烂,说:“我的舌头还齐全不破,仍还可用,前途绝不会受影响。”后来张仪就去见做了六国宰相的苏秦,去了,却受到冷遇,于是张仪就前往秦国。他一口气从洛阳到了长安,途中遇一旅客,一路上帮助他经济吃用,终于到了秦国,秦王请他为宰相。这时陪他同去的旅客要回乡,说明以上一切都是苏秦安排好的,为了刺激他去见秦王,现在既已成功,便要身退了。这故事相传已有两千年。

但以上这个故事,其实不可靠。所以说神话和传说故事有时是靠不住的。经考证后,这故事原是假的,我发现太史公讲错了。第一点,苏秦、张仪略早于孟子,孟子说“方千里者九”,则苏秦当时应联合八国,何以只有六国,却少了宋与中山两国?第二点,联合六国攻打一国,可见秦最强,但苏张时期,世界最大国要推梁即魏国与齐国。“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曰:‘晋国 [7] ,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要请孟子设法。后来孟子见齐宣王,王曰:寡人有大欲存焉!可见大希望,想王天下。孟子说:不要做楚,天下方千里者九,以一败八是不可能的。齐宣王当时想统一天下。

梁惠王时,秦有秦孝公,当时春秋各国称公,只有楚称王。后来有吴王、越王,楚不服周,便永远称王。战国梁惠王称王,楚人反对,遂邀齐亦称齐威王,在徐州称王。当时秦尚是秦孝公,后才称王。故当时是强国先称王,弱国后称王。

当时有两员大将,孙膑与庞涓。他俩是同学,老师亦是鬼谷子,同学军事,后来庞涓在梁国,孙膑则去齐国。庞涓因惧孙膑,遂设计使孙变成跛脚。后齐梁开战,孙做参谋,击败庞涓。孙膑事先于其树下置一标语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遂自杀。

齐败梁后变为大国,与秦合攻楚,秦取楚六百里地,因此齐楚绝交。

西周历时三百年,春秋与战国各二百四十年,合共八百年,大致上周历时一千余年,楚则八百年,楚与周大致同时。

* * *

【注释】

[1] 编按:箕子,商朝贵族,有人说是纣王之叔,封地在箕(今山西省太谷县东北)。

[2] 编按:近年在江西、广东等地发现商朝活动的遗迹。

[3] 钱按:康叔寿至一百有余。

[4] 编按:《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何休注:“线,缝帛缕,以喻微也。”

[5] 钱按:春秋时无此国,战国时才有。

[6] 编按:原文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见《孟子·梁惠王上》。

[7] 钱按:梁自称晋国。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