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附录三 亲戚往来诗文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亲戚往来诗文

1.忆诸弟 弘治十八年(1505)

久别龙山1云,时梦龙山雨。觉来枕箪2凉,诸弟在何许?终年走风尘,何似山中住。百岁如转蓬3,拂衣从此去。

【注释】

1龙山:浙江余姚城内的龙泉山。

2箪:竹席。

3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译文】

和龙泉山上方的云彩分别很久了,

时常会梦到雨中的龙泉山。

梦中醒来发现枕席已经被泪水打湿了一大片,

我睁开朦胧的双眼去寻找,各位弟弟,你们在哪里?

常年在世俗红尘中奔波劳顿,

哪里比得上长住山林间那么安闲。

百年的岁月像随风飘转的蓬草一样,

干脆撩起衣襟开路,这就去归隐山林。

【拓展性知识链接】

阳明先生的大学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以上是《大学》节选。

阳明先生经过亲身实践摸索出来的致良知学说,在当时属于新生事物,同时代的读书人人人熟读“四书五经”,而且他本人也是通过“四书五经”——主要是通过《大学》——才提炼出了简捷易行的“致良知”学说,所以,阳明先生指导刚刚入门的弟子,都要从《大学》《中庸》的首章入手。

首位入门弟子徐爱就是从《大学》入门的,《传习录》第一部分是徐爱听讲《大学》的笔记。晚年,阳明先生出征两广前,专门讲解了《大学》首章。弟子钱德洪整理后命名为“大学问”。

阳明先生认为,“明德”是良知的体,“亲民”是良知的用,“至善”是践行良知的最完美无缺的状况。一个人达到“明德”“亲民”和“至善”境界,就是大人。大人不仅爱人,还爱有知觉的动物,爱有生命的植物,爱无生命的瓦石,这样的爱是无疆的大爱,因为大人的心与万物一体,大人的境界是天人合一,大人就是大仁。

怎么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靠修身!

修身与心学

民国时代有一门课叫“修身”,现在叫“思想品德”。

为什么修身呢?《大学》中说,要治国、平天下,前提就是修身,甚至齐家(家庭和睦)的前提也是修身。怎么修身呢?唐代有位大智慧者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一匹马拉一辆车子,车子不走了,是鞭打车子呢,还是鞭打拉车的马?

这个比喻中,身躯是马车,人心是拉车的马。阳明先生说,心是人身的主宰,是人身的知觉,四肢身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意识都要受心的支配,所以修身的实质是修心。

怎么修心呢?《大学》首章中给出了一个递进的方法: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止,是第一步。

2.赴谪次北新关1喜见诸弟

扁舟风雨泊江关,兄弟相看梦寐间。已分天涯成死别,宁知意外得生还!投荒2自识君恩远,多病心便吏事闲。携汝耕樵应有日,好移茅屋傍云山。

【注释】

1北新关:明代运河上征税的关卡,在今浙江杭州。

2投荒:贬谪、流放到荒芜的地方。

【译文】

风雨中小船停靠到了北新关,

码头上,兄弟互相打量着像做梦一样。

本来因为避难而远走千里,

几乎像生死离别那样就要成永别,

哪里知道竟然能够意外得生还!

既然被贬官要流放到荒芜的地方,

自己知道皇恩虽然浩荡却离自己很远,

虽然一身病,

因为没有了衙门的事儿,

总算还可以享清闲。

领着你们种地砍柴的日子要来了,

到时候我们把茅屋搭建在山头上,

天天与清风白云做伙伴。

【拓展性知识链接】

知止后有定:止到哪里?

有成语叫“漂泊不定”,漂泊就是没有“止”。心猿意马,就是心在漂泊。要想不漂泊,就要把马和猿猴拴起来。拴起来就是“止”。

晚上睡不着觉,是因为心猿意马;数绵羊,就是把心拴到数字上。拴,又叫专注。专注到了一件事,心慢慢就定了。专注到一件事上,认定一个目标,心无旁骛,劲儿往一处使,容易成事。专注到一件事上,这是修心的初级功夫。专注到读书上还好,专注到赌博上,已经不叫修心了。

专注一件事,虽然是修心的初级功夫,已经不容易了。阳明先生说,有的人吃着饭,心却在胡思乱想,不能安生。好比现在有些人,嘴里吃着饭,眼睛却盯着手机屏幕,一心二用,根本品尝不到食物真正的天然滋味。这叫不会吃饭。

《大学》有“止于至善”的说法。阳明先生认为,至善是心的本体,良知是从心上来的,所以要专注于自己的心,不能一味地两眼向外,所以,止,是止于心。身外就不管了吗?阳明先生认为,心无内外,心外无物,所以并不是两眼一闭啥事不管。心无形无相,初学修心的人不知道怎么“止”,而且曾经有弟子误入歧途,所以,45岁以前,阳明先生教人静坐,45岁以后改变了教法,让人在事上磨炼。弟子金克厚被安排在王华的葬礼上负责后厨的物资出纳,他专注于事,一丝不苟。这一年,金克厚考中了举人;第二年,进士及第,事后他感慨道:“我从管理后厨这件事上得到了磨练,收获很大。我把经验用到了科举上,才有了科举的成功。先生说,学问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落实,这是真正的教育呀!”

金克厚管理后厨,因为“止”,因为专注,因为用心,磨练出了智慧,有了智慧,就能举一反三,就能触类旁通。

初学修心,要学会“止”;孔子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时,就不需要止了。唐代慧能因为一句话开发出了大智慧,这句话是:心不能止于某一处。由此可知,“止于至善”,因为至善无形无相,实际上却无处可“止”。不止,就是不用再拴了;不拴,就是解放;彻底解放,就是《孟子》说的尽心(不是尽情,不是任性)。《孟子》说:尽心,可以知性;知性,可以知天。阳明先生说,天就是道。

3.守文弟归省携其手歌以别之 正德九年(1514)

题注:南都诗。正德甲戌年四月升南京鸿胪寺卿作

尔来我心喜,尔去我心悲。不为倚门念,吾宁舍尔归!

长途正炎暑,尔行慎兴居1!凉茗勿频啜,节食但无饥。勿出船旁立,忽登岸上嬉。收心每澄坐2,适意时观书。申、洪皆冥顽,不足长嗔笞。见人勿多说,慎默真如愚。接人莫轻率,忠信持谦卑。从来为己学,慎独乃其基。

纷纷多嗜欲,尔病还尔知。到家良足乐,怡颜报重闱3。昨秋童蒙去,今夏成人归。长者爱尔敬,少者悦尔慈。

亲朋称啧啧,羡尔能若兹。信哉学问功,所贵在得师。

吾匪崇外饰,欲尔沽名为。望尔日慥慥4,圣贤以为期。九兄及印弟,诵此共勉之。

【注释】

1兴居:起居,指日常生活。

2澄坐:静坐。

3重闱:旧称父母或祖父母。

4慥慥: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题注:诗作于南京。正德九年(1514)四月升任南京鸿胪寺卿时作。

你来我心喜,你走我心悲。

不是担心父母倚门思念你,我哪里就舍得你回去!

这么远的路,又是炎热的夏天,你路上日常生活要小心!

凉茶不要喝得太勤,吃饭别过饱,只要觉得不饿就行。

不要站得靠船边太近,不要突然跳到岸上去嬉闹。

想心神不散乱就多静坐,高兴的时候就看看书。

申、洪两个人愚昧顽固,不值得生气责罚他们。

逢人不要多说话,要小心谨慎、默默无语就像无知的人一样。

与人交往不要随意和轻率,要忠诚信实,要谦虚恭谨。

古往今来圣贤身心学问的根本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做到小心谨慎。心思纷乱是因为嗜好和欲望太多,自己的毛病还是自己最清楚。

能回家有太多的快乐,让父母高兴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去年秋天离家时还是懵懂少年,今年夏天回家时已经长大成人。

师长们喜欢你因为你知道尊敬,晚辈们喜爱你是因为你的和善。

你如果能做到这样,亲戚朋友既交口称赞又会羡慕你。

做身心学问最可靠、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明白人做老师。

我不是看重涂脂抹粉,因此就想让你沽名钓誉来装点门面。

只希望你能一天天变得忠厚诚信,把圣贤作为自己的榜样。

你九兄和印弟,你们要一起读诵,并以此互相勉励。

【拓展性知识链接】

心不动为定

《大学》说“知止后有定”。

止和定,都是在说心。

阳明先生这样解释这个定:知道了“至善”在自己的心,就不会再四处忙乱地搜寻了,这就有了寻找的方位,确定了方向,就找到了路径,心就不再妄动了。心不妄动,就是定。

弟子王艮(1483-1541)在认识阳明先生前,叫王银。王银盐户出身,早年家贫,读书不多,因为聪明,就有些狂,特别喜欢讥讽读书人为“腐儒”。拜师后,阳明先生给他改名王艮,字汝止。止,就是要止住狂心,把狂心安定下来。读书不多的王艮,心安定下来后,跟阳明先生求学,后来开设书院讲学,成了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王艮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他讲学的听众不少是盐工、瓦工和窑工等体力劳动者。

心怎么定呢?怎么不妄动呢?心学认为心的体叫“性”,这个性是从来不动的,这个“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那个性,至善,也是指的这个性;妄动的是什么呢?是情,细分的话叫七情六欲。性,是心的体;情,是心的用。阳明先生把性比作水,把情比作波浪,他说波浪是水妄动后产生的,波浪和水是一体的。所以说,性和情也是一体的。因此,要让心定下来,就要管理好情绪,把情绪管理得无过无不及,就像《中庸》中说的,管理到“中和”那个水准。最难管理的情绪是贪婪和愤怒。具体怎么管理情绪才能让心定下来呢?心猿意马,说的就是情绪和欲望。要让马和猿安定下来,首先要给它套上缰绳,戴上笼头,拴上木桩。缰绳、笼头和木桩,就是法律和道德规范。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杜甫在《春望》中写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的感性多于理性。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政治家理性多于感性。范仲淹的心比着杜甫,就少了些妄动。

是不是圣贤们都是铁石心肠?阳明先生说过,看到令人气愤的事,圣人也会勃然大怒,但是怒是因为这个事而怒,心却没有动。这个怒,是怒于事,不是怒于心。怒于心,就成了心的奴隶;怒于事,就成了情绪的主人。这已经是孟子说的“不动心”了。不动心,就是定。

定不定,是从心上说,不是从身上说。大儒程颢在《定性书》中说:“静亦定,动亦定。”可见,打坐可以让人心定,运动也不妨碍心定。

4.送诸伯生1归省 (南京期间)

天涯送尔独伤神,岁月龙山梦裹春。

为谢江南2诸故旧,起居东岳3太夫人。闲中书卷堪时展,静裹工夫4要日新。能向尘途薄轩冕5,不妨蓑笠老江滨。

【注释】

1诸伯生:即诸陞,字伯生,号东川。阳明先生岳父诸让大儿子诸綋的儿子。正德九年,阳明先生在南京任鸿胪寺卿时诸陞跟着姑父学习。

2江南:浙江余姚舜江以南。

3东岳:指阳明先生岳母。

4静裹工夫:静,是身心学问中的一个境界。《传习录》:“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意为: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练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做到“安静的时候能心静,活动的时候心仍然能静”。)

5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禄。

【译文】

在遥远的异乡给你送别怎么会不令人伤感呢?

多年来百花盛开的龙泉山我也只是在梦里才能看见。

请替我问候住在舜江以南的那些亲朋故旧,

并把我的祝福捎给岳母老夫人。

有时间的话可以多看看书,

希望你身心学问一天天进步。

在世俗红尘中如果能不看重一顶官帽子,那么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在江边钓钓鱼、做个隐士也可以安享一生。

【拓展性知识链接】

静、敬与净

《大学》:“定而后能静。”

阳明先生在南京做鸿胪寺卿时,给居所的一处亭子取名“静观亭”。

关于定和静,古代有这样一个比喻:一盆浑水,因为旋转运动而显得浑浊,旋转运动停止后,水稳定下来,稳定后浑浊的东西沉淀下去,水澄清了,清得可以当镜子用。当年家贫貌美的西施,在河边浣纱时,就可能常常这样照镜子。

人心也是这样,心思杂乱时,心就不清净。不清净,就出不来智慧。人们需要智慧解决问题时,常常要说,让我静一静。静一静,就是要静心。深一点说,静到什么程度?静到“惟精惟一”,就到良知了。

人身也是这样,粗俗之气太多,就不清爽,粗俗和不清爽会显现在脸面和气质上。清轻之气上扬,卑鄙污浊之气下流;卑鄙污浊之气向下排放干净,清轻之气上扬,这个时候,人身、步履会变得很轻盈,人的眼神、面色、气质就发生了变化,儒家叫变化气质。浩然之气、光明正大这样的成语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身心如何清静呢?关键是修心。心如何修才能静?儒家也讲究静坐。静坐有个什么标准呢?心不动为坐。心上什么好动呢?情和欲。情不能不动,动要合乎礼义;欲不能不动,动要合乎道德。

怎么合乎礼义和道德?宋代儒家讲究一个“敬”。敬的不是某一位具体的人,是让自己的心恭敬。《论语》中孔子说“修己以敬”就是这个意思。心上恭敬,见人敬人,见物敬物。见物怎么恭敬?一双筷子,把它们摆放整齐;一棵草,不忍心践踏它;一包垃圾,送到该去的地方,这些都是敬。所以,大儒们生活很讲究,席子摆不正不坐,肉割不正不吃,菜做得不精不吃。能够敬到一棵小草,能够一个人暗夜里坐在一间黑屋子里而不失恭敬之心,就叫不欺暗室,这就是慎独。阳明先生说,慎独到极致,就到了独知,独知就是良知。

阳明先生在滁州做南太仆寺少卿时,给居所的一处轩房取名“慎独轩”。慎独,就是诚。《中庸》很强调这个“诚”。阳明先生说,欺骗别人容易,欺骗自己难。阳明先生还说,诚就是一,诚就是圣。

按程颢的说法,敬的最高境界,不是心上一直端着个“敬”字,而是要心中无物。从“静”字,根据同音,说到了“敬”,现在还回头说“静”。

“静”字古代通“净”字,就是干干净净。刚才说“敬”的最高境界是心中无物,其实也是一个“净”。

净,这个字才能更好地诠释这个“静”字。阳明先生说,人心的本然状态像阳光一样皎洁(无善无恶心之体),因为自私和欲望才把心的光明遮蔽住了。要恢复心的光明,就要化解自私和欲望。人心像天地一样生生不息,不可能没有欲望和情感,怎么化解呢?化私为公。自私少一点,良知就多一些;自私丝毫无存,就是廓然大公,良知就彻底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5.诸用文1归用子美2韵为别 (南京期间)

一别烟云3岁月深,天涯相见二毛4侵。孤帆江上亲朋意,樽酒灯前故国5心。冷雪晴林还作雨,鸟声幽谷自成吟。

饮余莫上峰头望,烟树迷茫思不禁。

【注释】

1诸用文:阳明先生妻弟。

2子美: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

3烟云:烟气和云雾,代指故乡。

4二毛:斑白的头发,常用以指老年人。

5故国:故乡。

【译文】

离开家乡已经这么多年,

在遥远的外乡相见时我们两鬓斑白。

一个人漂泊在外乡的江面上让亲戚朋友牵挂,

我们这些漂泊的人夜里喝着酒也在思念故乡。

树上枝枝杈杈上覆盖的冰雪在阳光下融化像下雨一样,

幽静的山谷里鸟儿在无忧无虑地欢唱。

喝罢酒千万不要上到山头去眺望,

满山的树木弥漫在烟雾间,更让人无限地思念故乡。

【拓展性知识链接】

宁静才能安详

《大学》:“静而后能安。”

有一个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故事:一个求学的人去找一位大智慧者,他向大智慧者请求说:“我的心忐忑不安,请您帮我安安心吧!”大智慧者默默注视着求学者,良久才缓缓说道:“把你的心拿来,我替你安。”求学者身内身外地搜寻了一阵子,最后无奈地说:“找不到我的心。”大智慧者静静地说道:“我已经给你安好了。”于是,求学者也变成了智慧者。这就是所谓的心安理得,这也是阳明先生说的心即理。在宋明理学的语境中,理就是道。

安,是有标准的。从安然无恙这个成语我们知道,没病没灾才叫安,这是从身体上说。从心上说呢,如果心上有什么事一直牵挂着,放不下,纠结着,甚至忐忑不安,坐卧不宁,就不叫安。反过来说,心中没事,没牵没挂,气定神闲,才叫安。有事没事,有没有什么标准呢?阳明先生有一次去杭州一座寺院,遇到一位闭关三年的人。闭关是修道人的一个专门术语,要关闭门窗,一个人不与外界接触,目的是不受打扰,好好修道。这位闭关者三年来,不睁眼,不说话。阳明先生喝问道:“你这人整天喋喋不休地絮叨什么?整天睁着眼睛瞎看什么?”闭关人很吃惊。阳明先生问道:“想不想爹娘?”闭关者回答道:“不能不想!”结果闭关者被阳明先生开导得痛哭流涕。这位闭关者看似身上没什么事,其实心上一大堆事。

照一般人想象,大国的领导人日理万机,恐怕连上厕所的空儿也没有。但是我们看大国领导人却总是气定神闲,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的心定了,心静了,眼里、手里、嘴里有事,心上没事,来了事儿处理事,处理完了不再挂念,没有来事不去想事,所以心上总是没什么事。这叫境界。本书在《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点评中说过,普天下的人性是一样的,所以无论管理和服务几亿、几十亿的国民,其实只是在管理和服务一个人性。管理和服务一个人性,能有多忙!这叫大智慧。这是对有大智慧的人来说。大智慧还没开发出来的人,干事的时候就需要“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意为:遇事必须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善于筹划才能争取成功)了。

心上没事才叫安。心上有事,能做到“思不出位”(意为:考虑问题不超出自己的职责范围)也叫安。心安,是因为心定和静的结果。心定了,不受外界的干扰了,即便到了人欢马叫、鸡鸣狗跳的地方,心里仍然很安静。这需要功夫。比如比赛场上,对方的球迷千方百计地干扰,运动员却能始终如一地专注于比赛,不受干扰,这就需要修炼。

心静了,心上没事,有时候会感觉不到自己身体的存在,那叫真正的安,这叫安详。我们看西方描绘天堂的油画,画里画外都是安详。安详,就是西方的天堂。

在《大学问》中,阳明先生对初入门弟子这样解释“安”:心不妄动后,心就静了,日常生活中就能从容不迫,闲适安然。

6.别族太叔克彰 (南京期间)

情深宗族谊同方1,消息那堪别后荒。

江上相逢疑未定,天涯独去意重伤。

身闲最觉湖山静,家近殊闻草木香。

云路2莫嗟迟发轫3,世涂4崎曲尽羊肠。

【注释】

1方:品行端正;儒家的道德学问。

2云路:遥远的路程;仕途。

3发轫:事业开始。

4世涂:世途。

【译文】

我们既有同一个祖宗的亲情,

又是共学圣贤身心学问的学友,

分别后杳无音信那可受不了。

江面上刚刚相见的时候我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遥远的外乡刚刚见面又要各奔前程,

思念亲朋的心再一次受伤。

身心安闲的时候才最能感受山光湖色的宁静,

离家乡越走越近时闻着身边的一草一木也会觉得特别地清香。

漫漫长路不必叹息起步的早与晚,

茫茫人生路上谁也免不了像羊肠一样的曲折小道。

【拓展性知识链接】

安而后能虑

《大学》:“安而后能虑。”

阳明先生这样解释“虑”:心止、定、静、安后,心上每生起一个念头,这个念头一定是对一个事物的感应,这个感应是善还是恶,是一般意义的善,还是至善,自心的良知自然会进行“详审精察”。这个解释中有两个要素,一是良知在进行审察,二是审察得既周详又精细。按阳明先生的说法,“知善知恶是良知”,如有不善,就进行为善去恶的格物,纯粹的善心善行就会结善果。

这个“虑”,是心上智慧的起用,不是一般意义的绞尽脑汁。阳明先生经常用镜子做比喻,用来讲述心上智慧起用的过程:人心好比一面铜镜,铜镜上落满了灰尘,人脸照进去就显得很模糊,即便西施的一张俏脸照进去也可能被误认为猪八戒。要照清晰人脸,就要擦去铜镜上的尘垢。铜镜少一分尘垢,照出来的人脸就多一分清晰。有一点尘垢,照出来的人脸就会无故多一个麻子雀斑。铜镜上有尘垢就不能准确反映人脸,同样,心上有尘垢,就不能准确认知世界。

相由心生,在阳明先生的心学语境中,这个成语有更深的意义,这里只说浅显的意义。一个人的面色和气质就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孟子说,一个人的善恶能反映在这个人的眼神里。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容的关键是美心。怎么美心呢?孟子不说美心,他说养心。他说,养心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望。

人心上的尘垢,按宋代理学家的说法,就是人欲;按阳明先生的说法,就是自私。自私的人,心上总是牵累着一个“我”字,既然有牵累,这个心就不会平衡。

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按《大学问》的说法,大人的心最大。用大人的心来治国,看似牺牲了自己,却得到了整个国(机关、事业单位、公司行号);用大人的心来做生意,看似在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其实却得到了整个市场。这是从利益上说。利益有眼前利益,有长远利益,有千秋事业。从处事上说,全心全意考虑如何能把事办好,这是公而无私;如果忧患自己的得失,就是自私。

虑的最高境界是一种直觉,就是孟子说的“不虑而知”,就是阳明先生说的良知。

7.送德声叔父归姚·并序

守仁与德声叔父共学于家君1龙山先生。叔父屡困场屋2,一旦以亲老辞廪3归养。交游强之出,辄笑曰:“古人一日养,不以三公4易。吾岂以一老母博一弊儒冠乎?”呜呼!若叔父可谓真知内外轻重之分矣。今年夏,来赣视某,留三月。飘然归,兴不可挽,因谓某曰:“秋风莼鲈5,知子之兴无日不切。然时事若此,恐即未能脱,吾不能俟子之归舟。吾先归,为子开荒阳明之麓,如何?”呜呼!若叔父可谓真知内外轻重之分矣。某方有诗戒,叔父曰:“吾行,子可无言?”辄为赋此。

犹记垂髫6共学年,于今鬓发两苍然。穷通7只好浮云看,岁月真同逝水悬。归鸟长空随所适,秋江落木正无边。何时却返阳明洞8,萝月松风扫石眠。

【注释】

1家君:对父亲的尊称。

2场屋:科举时代的考棚,代指科举考试。

3廪:粮食仓库。明代府、州、县学校中享受政府津贴的生员被称为“廪膳生”,简称“廪生”。

4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各朝代的称呼不一,明代变成了荣誉职衔。

5秋风莼鲈:出《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乎?’遂命驾而归。”(意为:一日秋风起,张翰想起家乡吴中的土特产茭白、莼菜羹、鲈鱼脍,便与人道:“人生在世,最难得的是能够舒适随意,怎能因为贪恋官位和名望而被束缚于千里之外呢?”于是就让人套上车马,直接从洛阳赶回了苏州故乡。)

6垂髫:儿童头发不束因而下垂的样子。指儿童。

7穷通:人生际遇的困顿和发达。

8阳明洞:在绍兴宛委山,阳明先生31岁时曾在此住山养病。

【译文】

德声叔父曾经与我一起跟着家父龙山先生读书学习。叔父在科举考试中一直不顺利。有一天突然从县学退学了,回家奉养年迈的母亲。朋友们强迫他出来继续参加科举,他却笑着说:“古人能有一天奉养父母的机会,哪怕是给一个最大的官做也是不愿意交换的。我怎么能丢下老母亲不管,去争抢一顶读书人的破帽子呢?”哎呀呀!像叔父这样可以说是真知道内外有别和轻重缓急。今年夏天叔父来赣州看我,住了三个月,心情很好,要走了,挽留不住,他就对我说:“秋风起了,我思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肉了,知道你没有哪一天不想着回乡的。但是现在这个局面,你恐怕一时半会儿也脱不了身,我不能等着搭乘你回乡的官船了。我先回去,在阳明洞下面的山脚,给你开垦出一块地方,怎么样?”哎呀呀!像我叔父这样可以说是真知道内外有别和轻重缓急。我刚刚立下不再写诗的禁戒,叔父说:“我就要走了,你怎么可以不写首送别诗呢?”于是就写了这首诗。

还记得我们少年时代一起学习的日子,

如今我们两人双鬓都已经灰白了。

人生的逆境和顺境只能当作浮云一样看待,光阴就像东去的江水,不停歇地在流逝。

天高云阔,归巢的鸟儿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秋天的江面上,落水的树叶漂到哪里是哪里。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曾经的阳明洞,看着松林间的微风替我扫净石台,伴着透过藤萝的枝叶间洒下的月光,催我进入无忧无虑的梦乡。

【拓展性知识链接】

虑而后能得:得到什么?

《大学》:“虑而后能得。”

究竟得到了什么呢?那要看考虑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

想得到知识,就得到知识。正如《道德经》所说的“为学日益”。知识,一般指的是见闻知识,所谓的学富五车那样的知识。但是《大学》里说的是另外的东西,如果和见闻知识对应的话,这个东西叫德性知识。南宋时,在大儒朱熹和大儒陆九渊之间发生的学术争论中,前者主张追求见闻知识(道问学),后者坚持追求德性知识(尊德性),双方各持己见。到了明代,阳明先生说,见闻知识和德性知识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因为见和闻用的是眼睛和耳朵,眼睛和耳朵要受心的支配。

德性知识是抽象的,需要“舍得”才能得到,正如《道德经》所说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在《大学问》中,阳明先生说,舍去人的自私和欲望,恢复人心的本然天性,本然天性是至善,至善是“无善无恶心之体”。舍,就是“格物”,就是为善去恶;舍得彻底,舍得干净,舍到无善无恶,舍到没什么可舍,就是《道德经》说的“以至于无为”。得,就是“致良知”。良知的妙用是《道德经》说的“无为无不为”。

在《大学之道》前58个字这个语境中,得,指的是得到“大学之道”,就是平常说的得道。道无形无相,好像什么也没得到。古代,“得”字同“德”字。道德,就是道得,所谓的在天为道,在人为德。少得,就是小德;多得,就是大德;得道之全体,就是圣人。

8.赠岑东隐1先生 嘉靖五年(1526)

岑东隐老先生,余祖母族弟也,今年九十有四矣。双瞳炯然,饮食谈笑如少壮,所谓圣世之人瑞2者非耶?涉江来访,信宿3而别。感叹之余,赠之以诗:一东隐先生白发垂,犹能持竹钓江湄。身当百岁康强日,眼见九朝4全盛时。寂寂群芳摇落后,苍苍松柏岁寒枝。结庐闻说临瀛海5,欲问桑田6几变移。

二圣学工夫在致知,良知知处即吾师。勿忘勿助7能无间,春到园林鸟自啼。

【注释】

1岑东隐(1434-1526),名鼎,字懋实,号东隐。秀才,善诗。享寿九十二。阳明先生在诗中写的年龄不准确。

2人瑞:指年岁特别大的人。瑞:吉祥。俗话说:“家有一老是个宝。”

3信宿:连续住宿两个晚上。

4九朝:这两首诗,阳明先生写于嘉靖年间的1526年。嘉靖皇帝是明代第11位皇帝。九朝比喻岑东隐老先生年岁大,经历的岁月长。

56瀛海、桑田: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指世事变幻。

7勿忘勿助: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意为:让心处于一种本然状态,别刻意施加意念,但又不能放任。

【译文】

岑东隐老先生是我祖母娘家的本家弟弟,今年高寿94了,双目炯炯有神,吃饭和说笑像年轻人一样。这就是这个太平盛世的人瑞呀,不是吗?老先生过江来我家做客,住了两晚上就走了。我很感慨,给老先生写了两首诗相赠:

东隐老先生满头银发,竟还能在江边甩杆钓鱼呢。

年近百岁了身体还这么强健,他可是见证了近百年的好时光。曾经争奇斗艳的百花园内一朵朵鲜花悄无声息地凋谢了,

只剩下青松翠柏一年又一年地准时迎接又送走冰霜。

听说老先生就住在大海边,

他这是要问问沧海桑田能有几次变迁。

学习圣贤学问最简捷的途径是致良知,

觉醒了的良知就是我们的好老师。

守护好自己的心,别忘失,别刻意,细细密密别间断,春天来了园林中的鸟儿自己就鸣唱了

(功夫成熟良知自然就觉醒了)。

【拓展性知识链接】

致良知,简捷易行

我们看《大学》前58个字,“大学之道”有三纲领,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有六步功法,即“止、定、静、安、虑、得”;既分“本末”,又分“终始”。接下来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过来说一遍,又反过来说一遍,显得很繁琐。

《尔雅》:“安,定也。”《说文解字》:“安,静也。”可见,“定、静、安”这三步完全可以并作一步。

阳明先生12岁时,立志学圣贤做圣贤,学“大学之道”,走的就是这条繁琐的道路,想不到第一步就被拦住了,拦在了“格物”上。21岁时,在北京准备第一次会试考试时,在父亲王华的官署里,阳明先生与姓钱的一位同学一起对着一丛竹子发愣,“格”了几天竹子,苦思冥想了七天,找不到头绪,两个年轻人先后病倒了。

又苦思冥想了十几年,经过许多磨难,37岁时,在贵州的大山里,才终于悟通了“格物”,悟通了“致知”。又经过了十几年的实践验证,于50岁时,在知天命之年,终于提出了简捷易行的“致良知”学说。

47岁时,组织刻印了古本《大学》,恢复了《大学》的原貌,并且写了一篇序言。

阳明先生认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目标都是一物,齐家、治国、平天下,目的都是一事。阳明先生认为,格物可以直接致良知,所以他说,他一辈子讲学,只是一直在讲“致良知”三个字。

阳明先生晚年总结的“四句教”是对“致良知”三字的注解,其中:无善无恶心之体,是至善;有善有恶意之动,是意念;知善知恶是良知,是智慧;为善去恶是格物,目的是致良知。

在《大学问》中阳明先生说,人心的本然状态像日月一样皎洁,这个时候就是至善,这个时候就是良知,一旦被欲望和自私蒙蔽,良知就会被遮蔽。

阳明先生认为,中国禅宗说的人未出生之前的本来面目,也是这个“人心的本然状态”,实际就是良知。

9.为善最乐文 嘉靖六年(1527)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1然小人之得其欲也,吾亦但见其苦而已耳。“五色令人目盲,五声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2营营戚戚,忧患终身,心劳而日拙,欲纵恶积,以亡其生,乌在其为乐也乎?若夫君子之为善,则仰不愧,俯不怍;明无人非,幽无鬼责;优优荡荡,心逸日休;宗族称其孝,乡党称其弟;言而人莫不信,行而人莫不悦。所谓“无入而不自得”3也,亦何乐如之!

妻弟诸用明积德励善,有可用之才而不求仕。人曰:“子独不乐仕乎?”用明曰:“为善最乐也。”因以四字扁其退居之轩,率二子阶、阳日与乡之俊彦读书讲学于其中。已而二子学日有成,登贤荐秀。乡人啧啧,皆曰:“此亦为善最乐之效矣!”用明笑曰:“为善之乐,‘大行不加’,‘穷居不损’4,岂顾于得失荣辱之间而论之?”闻者心服。

仆夫治圃,得一镜,以献于用明。刮土而视之,背亦适有“为善最乐”四字。坐客叹异,皆曰:“此用明为善之符,诚若亦不偶然者也。”相与咏其事,而来请于予以书之,用以训其子孙,遂以勖夫乡之后进。

【注释】

1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出《礼记》,意为:君子乐在得到仁义之道,小人乐在满足欲望。

2五色令人目盲,五声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出《道德经》,意为: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繁的韵律使人两耳失聪,盛美的佳肴使人胃口损伤,纵情于打猎使人心浮意狂。五色:古代以青、黄、赤、白、黑为五色。五声:古代以宫、商、角、徵、

羽为五声,又称五音。五味:古代以酸、苦、甘、辛、咸合称五味。

3无入而不自得:出《中庸》:“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意为:君子无论处于什么境地,都可以自得其乐而泰然处之。)

4大行不加,穷居不损:出《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意为: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主张通行于天下,也并不因此而增加;即使困窘隐居,也不会因此而减损,因为他的本分已确定。)大行:指理想通行于天下;穷居:隐而不仕。

【译文】

“君子的快乐在于得到了仁义之道,小人的快乐在于满足了自己的欲望。”然而在满足了欲望的小人身上,我也只发现小人仍然活在困苦中。“缤纷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让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让人口舌麻木;纵情狩猎,让人心情发狂。”小人奔走钻营,追逐名利,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担惊受怕一辈子,费尽心机却越来越粗俗笨拙,于是私欲越来越放纵,罪恶越积越厚重,一辈子不知不觉就过去了,难道他们这样过得快乐吗?至于君子积德行善,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白天不受人们非议,夜晚不遭鬼神责难;无忧无虑,心胸坦然,不费心机反而越过越好;宗亲家族里夸赞他孝敬,乡邻乡亲间称赞他友爱;说什么话没有人不相信的,做什么事儿没有不令人高兴的。这就是《中庸》中说的“不管处于什么境遇都能自得其乐”。别的还能有什么快乐比得了这种快乐吗?

妻弟诸用明积德行善,有做官的才能却不追求做官。有人问他:“你难道不认为做官快乐吗?”用明回答说:“行善最乐。”于是就把这四个字刻成匾,挂在了闲居的轩房。平常就领着诸阶、诸阳两个儿子,与乡里的英才贤士一起会聚在轩房里,互相讲学互相听习。后来两个儿子一天天学出了成绩,因为德才兼备被推荐了上去。乡亲们交口称赞,都说:“这是‘为善最乐’的操守出成效了!”用明笑着说:“我奉行的‘为善最乐’这种快乐,即便是做到名满天下的事业也不会丝毫

增加什么,即便是隐居乡间、穷困潦倒也不会丝毫减少什么,哪里又会计较得到些什么和失去些什么,哪里又会计较什么是荣耀和什么是耻辱?”大家听后心悦诚服。

仆人整理花园,从土里刨出了一枚古镜,献给了用明。刮掉古镜上的泥土端详,发现古镜背面也正好有“为善最乐”四个字。在座的客人赞叹诧异,都说:“这是用明积德行善的信符呀,如此一来这一切也就不是偶然的了。”于是就一起作诗咏叹这件事,并且来请我把这件事写出来,用来训导他们的子孙,并勉励乡里的年轻人。

【拓展性知识链接】

善与至善

《大学》说:“富润屋,德润身。”意为:物质富裕,可以把房屋装修得富丽堂皇;品德高尚,可以润泽自己的身心。

《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意为:道德高尚的人,纯粹的道德发散出来的光辉,让人的面色洋溢着温润、敦厚、安详的光泽,显露在肩背,放散于手足,直至浑身都透散、笼罩着祥和的气场。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意为:行善积德的人家,不仅仅荣及自身,还会恩泽子孙。

有一定生活经历的人,认真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人群,可以验证一下先哲们给我们留下的经典。

德是什么?在天为道,在人为德。这样说还是太抽象。惪,这是德字的古体字,这个字的结构可以帮助理解“德”的内涵。直心,就是平心。心平,才能气和。心平,近似《孟子》说的“我四十不动心”。不动心,就是“定”,就是“静”。《论语》说:“四十而不惑。”不惑,是因为有智慧。

《中庸》说:“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意为:德行小,就像小河流一样,川流不息,可以滋润周围一方土地;德行大,可以影响化育天地万物。有兴趣的话可以体证一下,在德行好的人身边,会感到很安详很和谐,有的时候,头顶会有清凉的感觉。

有德行的人,言行举止都是善行;行善可以积德,积小善成大善,积小德成大德。

仁,是德。作为医生,面对一坨脓疮,不忍心下刀子,那是妇人之仁;作为男人,面对恶人横行霸道,不敢挺身而出,虽有一颗同情之心,也只是懦夫之仁;至于帮助人贩子数钱的助人为乐,那已经是愚蠢的善行了。所以,儒家在强调仁的同时,同样看重勇敢和智慧,并且把智慧排在了首位,把智、仁、勇看作君子的三大德行。

君子,近乎公民社会的公民,要具有自利利人的意识。利于别人,就叫善;利于别人的多,利于自己的少,可以称为贤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已经是圣人了。相应的,自私自利,那是小人;损人利己,那是坏人;损人不利己,是恶人。

阳明先生在《大学问》中说,没有丝毫私欲的心,是心的本然状态,心的本然状态就是至善,至善就是良知。良知开发出来后,按阳明先生的说法,会体验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欲望得到满足的快乐,它叫自得其乐,是自心上生发出来的快乐,是《孟子》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的丝毫不缺的圆满的快乐。

真心行过善的人,可以回忆一下,行善时是否体验过愉悦和崇高感?

阳明先生说,良知是诚,良知是一,良知是圣,良知是道。

良知,是大智慧。

《中庸》首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修道,才是最根本的教育。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