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婴童百问

卷之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卷之五] 语迟第四十一问

巢氏云:小儿四五岁不能言,盖人之五脏、以心之声为言,不能言者,由在胎时,其母卒有惊怖,内动于儿脏,邪气乘于心,故令心气不足,而不能言也。宜服钱氏菖蒲丸以意加减,久服取效。

菖蒲丸

治小儿心气不足,五六岁不能言,心之声为言,儿稍长合语而迟,由妊娠时,其母惊怖、内动于儿脏,邪气乘于心,使心气不足,舌本无力,故令语迟。

石菖蒲丹参天门冬(去心,焙、各一钱)赤石脂(三钱)人参(去芦、半两)上为末,炼蜜丸如麻子大,食后温水下二十丸。圣济总录有黄连。

[卷之五] 滞颐第四十二问

巢氏云:小儿滞颐者、涎流出而渍于颐间也,此由脾冷涎多故也。脾之液为涎,脾胃虚冷,不能收制其津液,故流出渍于颐也。张氏温脾丹主之。一法百药煎含咽,其涎自不出亦截法也。益黄散亦治此症,温脾散亦可服。

张涣温脾丹

治滞颐。

半夏曲丁香木香(各一两)干姜白术青皮陈皮(各半两)上为末,糊丸如黍米大,一岁十丸,二岁二十丸,大小加减,米汤下。

温胃散

治滞颐,涎流出渍于颐上,此由脾冷涎多故也。

半夏(泡)人参甘草干姜肉豆蔻白术(各半两)丁香(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生姜三片,煎食前温服。

益黄散

见第八问。

[卷之五] 龟背、龟胸、鹤膝行迟第四十三问

(羚羊角丸,治五六岁不走。)仲阳云:龟胸者,乃肺热胀满攻于胸膈,即成龟胸,又乳母多食五辛而成此疾。龟背者,儿生下客风吹脊,入于骨髓,即成龟背,治以龟尿,点其背上骨节。取尿之法,当放龟于荷叶上,候龟眼四顾,急用镜照之,其尿自出。圣惠论小儿龟胸者,缘肺热气胀满而成此疾,乳母多食辛辣之物,亦成此候,或乳母有宿乳乳儿,亦成此疾,常捏去宿乳,则无此症也,当用圣惠龟背丸治之。圣惠论龟背者,小儿初生,未满半周,强令早坐,遂使客风吹脊,故令背高如龟之状也。有灸法可疗,当灸第三椎骨下两傍各一寸半肺穴,又第五椎骨下两傍二寸半心穴,又第七椎骨下两傍各一寸半膈俞穴。以小儿中指节为一寸,艾炷如小麦大,但三、五壮而止。又有鹤膝证,小儿禀受不足,血气不充,故肌肉瘦薄,骨节呈露如鹤之膝,抑亦肾虚而得之,钱氏地黄丸加鹿茸以补肾气。又有行迟之症,乃血气不充、则髓不满骨,故软弱而不能行,抑亦肝肾俱虚而得之,肝主筋,筋弱而不能束也,地黄丸加牛膝、五加皮及酒炙鹿茸,又有五加皮散治之,又治龟胸,有龟胸丸以散其热,松蕊丹、百合丹治龟胸、龟背尤佳。

龟胸丸

治小儿龟胸、龟背,缘肺热气胀满而渐成此疾。乳母多食辛辣之物,亦能成此症。

大黄(煨、一钱)天门冬(去心)百合杏仁(去皮尖、炒)木通(去节)枳壳(麸炒)桑白皮(蜜炙)甜葶苈(炒)朴硝(各五钱)上为细末,炼蜜丸如芡实大,每用一丸,温汤化服食后。

枳壳防风丸

枳壳(麸炒)防风(去芦)独活(去芦)大黄(煨)前胡(去芦)当归麻黄(去节、各一钱)上为细末,面糊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米饮食后服。

[卷之五] 腹痛第四十四问

夫腹痛者,多因邪正交攻,与脏气相击而作也。挟热而痛者,必面赤或壮热四肢烦,手足心热见之。挟冷而痛者,必面色或白或青,手足冷者见之。冷甚而变症,则面黯唇口俱黑,爪甲皆青矣。热症四顺清凉饮加青皮、枳壳,冷症七气汤加辣桂,调苏合香丸,若邪正交攻,冷热不调,桔梗枳壳汤加青皮、陈皮、木香、当归为妙,若内吊等症则钩藤饮,其余则芍药甘草汤为要药也。实痛有热者,大柴胡汤主之,心腹痛甚有实热者,大承气汤下之,腹痛桂枝加芍药,痛甚桂枝加大黄也。

四顺清凉饮

治小儿血脉壅实,脏腑生热,颊赤多渴,五心烦躁,睡卧不安,四肢惊掣,及因乳哺不时,寒温失度,令儿血气不顺,肠胃不调,小便少,大便涩,或温壮连滞,欲成伏热,或壮热不歇,欲发惊痫。又治风热结核,头面疮疖,目赤咽痛,疮疹毒,一切壅滞,并宜服之。治挟热泻不止,加木香、大黄。

赤芍药当归甘草大黄(各等分)上锉散,三岁以上,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作两服。欲利小便,用赤芍药,虚热加甘草,不利减大黄,冒风邪,加去节麻黄,中风体强,眼睛上视,加独活,量儿大小虚实加减,微溏利为度,可加荆芥。更四十问内有加味清凉饮子,可详症通用。

七气汤

治七气所伤,痰涎结聚,心腹亦痛,不能饮食。

半夏(制、五两)人参辣桂(各二两)甘草(半两)上锉细,每服三钱,水大盏,姜五片,枣一枚,煎六分,食前服。

指迷七气汤

治七情相干,阴阳不升降,气道壅滞,攻冲作疼。

青皮陈皮桔梗莪术辣桂益智仁(各一两)香附子(一两半)甘草半夏(制、各七钱半)上锉细,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四片,枣一枚,煎至七分,不拘时服。

异香散

治小儿诸般吊症,角弓反张,胸高脐凸。

用透明没药一味为末,姜汤调下一钱匕。

桔梗枳壳汤

治诸气,痞结满闷,腹胁疼痛。

枳壳(炒)桔梗(各二两)甘草(半两、炙)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至半盏服。

钩藤饮

见第二十一问。

芍药甘草汤

治出疹,肚疼腹满,小便不通。

芍药(一两)甘草(二钱半)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服。

大柴胡汤

治伤寒十余日,邪气结在里,往来寒热,大便秘涩。腹满胀痛谵语,心中痞硬,饮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绕脐刺痛,时发烦躁。及汗后如疟,日晚发热,兼脏腑实,脉有力者可服。

柴胡(去芦、八钱)黄芩赤芍药(各三钱)枳实(去瓤、麸炒一钱)半夏(汤泡七次、切片焙干、一钱半)上锉散,姜三片,枣二枚,水一盏,煎七分,加减服之。欲下加大黄半两。

桂枝加芍药汤

见第五十三问。

大承气汤

见第二十九问。

桂枝加大黄汤

见第五十三问。

[卷之五] 腹胀第四十五问

腹胀有虚有实,皆由脾胃气攻所作也。实者闷乱喘满,可下之,紫霜丸、白饼子。其不喘者,虚也,不可下,若误下,致脾虚气上附肺而行,肺与脾、子母皆虚,肺主目胞腮颊肿也,脾主四股,母气虚甚即黄也,治之用塌气丸渐消之,未愈渐加丸数。然脾虚气不运动,故腹胀而不喘,可以散药治之,使上下分消,其气即愈也。又有疳气积胀,用褐丸子治之。又有症癖痞胀,三棱丸主之。有实热胀满者,大承气汤主之,一法用五苓散吞紫霜丸,量虚实用丸数亦妙。热轻者,大柴胡汤治之。

褐丸子

治小儿疳积肿胀。

萝卜子(一两、微炒)陈皮青皮槟榔五灵脂莪术(煨)赤茯苓(各半两)木香(二钱半)黑牵牛(取净末、半生、半炒)上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五丸,苏叶泡汤送下。

紫霜丸

见第三问。

白饼子

见第十四问。

塌气丸

治小儿疳气腹胀喘急,并面目浮肿。

丁香(一钱)胡椒(一钱)萝卜子(炒)白牵牛(生、各二钱)上为末,面糊丸如小豆大,三岁三十丸,米汤下。

三棱丸

见第八十四问。

大承气汤

见第二十九问。

五苓散

见第五十二间。

大柴胡汤

见第二十九问。

下积丸

见第四十九问。

五珍丸

见第四十九问。

[卷之五] 腹中有癖第四十六问

癖者、血膜包水,侧僻于胁旁,时时作痛也。惟癖为能发潮,为能生寒热,故疟家多畜黄水,日久而复结癖于中脘,寒热不已,有是疾者以此。小儿脏腑和平,荣卫调畅,则津液自然流通,纵使多饮水浆,不能为病;惟失哺失调,三焦关格,以致水饮停滞,肠胃不能宣通,如冷气搏之,则结聚而成癖。轻者用积滞木香丸,重者用取癖丸。仲阳云:腹中有癖不食,但饮乳是也,当渐用白饼子下之,如不早治,则不能食,脾胃虚弱,四肢不举,诸邪遂生,羸瘦而成疳矣。

木香丸

治吐乳、泻乳,其气酸臭,由啼叫不已,以乳与儿,停滞不化,是为乳积。肚硬热渴吐泻,由饮食无度,过饱即睡,是为食积。腹痛啼叫,利如蟹渤,由触忤其气,荣卫不和,淹延日久,是为气积。疟后肚内结癖成块。

木香(二钱)莪术(二钱)砂仁(二钱)青皮(去瓤、二钱)朱砂(研细、二钱)代赭石(二钱)大丁香(二钱)巴豆(去油、一钱)上为细末和匀,飞白面糊和丸麻子大,每服二三丸,乳伤乳汁下,食伤米饮下。

取癖丸

治小儿癖块大痛,用之如应。

甘遂(微炒、二钱)芫花(微炒、二钱)黑牵牛(半炒半生、磨筛取末、二钱)辣桂(二钱)莪术(二钱)青皮(去瓤、二钱)木香(二钱)桃仁(炒、二钱)五灵脂(二钱)巴豆(去油、一钱)上为末,研和十分细嫩,飞白面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二丸,姜蜜煎汤灌下,泄后冷粥补,仍和胃。

挨癖丸

治乳癖、谷症、腹中块痛。

青皮(去瓤、三钱)木香(三钱)莪术(三钱)生地黄(三钱)代赭石(火醋淬、研极细末、三钱)巴豆(压去油尽,一钱)上为细末,醋面糊丸麻子大,每服二丸,食后擦姜泡汤下。

[卷之五] 痞结第四十七问

痞者塞也,结者实也,热气蕴于胸膈之间,留饮聚于腹胁之内,于是荣卫不能流行,脏腑不能宣通,由胀满而致痞结,势使然耳,此实热之症也,时或发为壮热,圣惠甘遂散主之。此药治小儿痞结,虽服汤药时,暂得利而滞实不去,心下坚胀,按之即啼,内有伏热诸候,并成此疾,宜疏利大便,破结散气,后宜常服进食丸。

圣惠甘遂破结散

治小儿心胸痞结,蕴聚痰水。

甘遂(面裹、煨令黄色、二钱半)青皮(半两)黄芩(半两)川大黄(煨、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和服,量大小加减,得通利则止,后以冷粥补之。

进食丸

治乳食不消,心腹胀满,壮热喘粗,呕吐痰逆,腹鸣泄泻,米谷不化,或下痢赤白,腹痛后重,及食症、乳癖、气、痞结并皆治之,小儿胸膈热实,腹内有留饮,致令荣卫痞塞,脏腑之气不得宣通,其病腹内气结胀满或壮热,凡有此疾,当疏利大便,破结散气,宜常服之。

巴豆霜(一钱)朱砂(五钱)枳壳(炒、五钱)当归(米泔浸一宿、炒)代赭石(、醋淬七次、各三钱)木香(五钱)麝(少许)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一岁儿一丸,温米饮下,更量虚实加减,食后服,治食积发热羸瘦,肚大青筋,疳积肚疼哺露。

[卷之五] 积痛第四十八问

仲阳云:积痛口中气温,面色黄白,目无精光,或白睛多及多睡、畏食,或大便酸臭者,当磨积而痛自除,宜消积丸,甚者白饼子下之。后胃气不和,用白术散、小沉香丸、感应丸治之。又有食积肚痛,有热者,芍药甘草汤加干葛。

吐者,加半夏、生姜,或加枳实亦效。

消积丸

见第四十九问下积丸。

白饼子

见第十四问。

钱氏白术散

治泻渴兼吐泻。

人参(二钱半)白茯苓(半两)白术(半两)藿香叶(半两)木香(二钱)甘草(一钱)干葛(半两、渴者、加一两)上锉散,水煎,发热甚渴者去木香,肚痛加白芍药。

小沉香丸

和中顺气,嗜食消痰。

砂仁(煨、四钱)莪术(煨、四钱)香附(炒、一两)甘草(炙、一两半)沉香(六钱)甘松(三两六钱)益智(炒、一两半)舶上丁香皮(二两四钱)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四十丸,食后温生姜汤下,或嚼破更妙。

芍药甘草汤

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烦数,微恶寒,脚挛急。拘疼,及治肚腹胸胁大痛。

白芍药(炒一两)甘草(一两)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八分,不拘时服。又见四十四问。

[卷之五] 积滞第四十九问

小儿有积滞,面目黄肿,肚热胀痛,复睡多困,酷啼不食,或大肠闭涩,小便如油,或便利无禁,粪白酸臭,此皆积滞也。然有乳积、食积,须当明辨之。吐乳、泻乳,其气酸臭,此由啼叫未已,便用乳儿,停滞不化而得之,是为乳积。肚硬带热,渴泻或呕,此由饮食无度,多餐过饱,饱后即睡得之,是为食积。腹痛啼叫,利如蟹渤,此由触忤其气,荣卫不和,淹延日久得之,是为气积。合用木香丸主之,槟榔丸亦可用,大小便闭者,神芎丸妙甚,更用推气丸佳,冷症下积丸,五珍丸亦可用。

木香丸

见第四十六问。

木香槟榔丸

疏导三焦,宽利胸膈,破痰逐饮,通润大肠。

郁李仁(去皮)皂角(去皮、醋炙)半夏曲枳壳(麸炒)青皮(去瓤)杏仁(面炒)木香(不见火)槟榔(各一钱)上为细末,别用皂角四两,用浆一碗,搓揉熬膏,更入熟蜜少许,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小儿服可丸如绿豆大,食后生姜汤化下。

神芎丸

见第二十问。

推气丸

治三焦痞塞,气不升降,胸膈胀满,大便闭涩,小便赤少。

大黄陈皮槟榔枳实(小者、去瓤)黄芩黑牵牛(各等分生用)上为细末,炼蜜丸如绿豆大,临卧温热水下二三十丸,量虚实加减。

槟榔丸

治小儿疳气腹胀,胸膈痞闷,喘急不安。

青皮(去瓤、同巴豆十粒炒、去巴豆)萝卜子香附子(炒)木香(各一两)黑牵牛(半两、微炒)槟榔(原阙分量)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米饮下。

下积丸

治乳食伤积,心腹胀满,气粗壮热,或泻或呕。

丁香(二十粒)砂仁(二十个)使君子(五个)乌梅(三个)巴豆(不去油、三粒)上为末,烂饭丸麻子大,每服三丸,陈皮汤下。

五珍丸

治酒食积通用。

青皮干姜(烧、存性)莪术五灵脂(各一两)巴豆肉(去油、一钱半)上为末,粳米饭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米汤下。

[卷之五] 诸热症第五十问

小儿之病,其热惟多,夫热有虚有实。实则面赤浓黄,气粗口热,燥渴唇肿,大小便难,掀揭露衣,烦啼暴叫。虚则面色青白,恍忽神缓,口中清冷,嘘气软弱,泄泻多尿,夜出虚汗。其或乍凉乍温,怫郁惊惕,上盛下泄,水谷不分,此则冷热不调之症。虚则败毒散加木香当归。然小儿表里俱热,面黄颊赤,唇燥口干,小便赤涩。大便焦黄,先以四顺清凉饮为之疏利,其热即去。或表未解也,当先用惺惺散,少加麻黄去节以取其汗,或用柴胡散,则表热已除,又当和解,其热自平。若惊热、风热、积热,可服宽热散下之,保寿散、金粉散、以退余热可也。

败毒散

治伤寒、温疫、风湿,头目昏眩,四肢痛,憎寒壮热,项强目睛疼。寻常风眩、拘倦、风痰,身体项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寒热,并治之。

柴胡(洗、去芦)前胡川芎枳壳(炒)羌活独活白茯苓桔梗(炒)人参(各二两)甘草(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生姜薄荷煎,加地骨皮、天麻。或锉散,加蝉蜕防风。治惊热,可加芍药、干葛、黄芩。无汗加麻黄。

四顺清凉饮

见第四十四问。

惺惺散

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清涕。

天花粉人参细辛(去叶)茯苓(去皮)白术甘草(炙)桔梗(各等分)上锉散,每服五钱,水一小盏,入薄荷三叶,同煎至四分,温服。如要和气,即入生姜煎服,不拘时。

柴胡散

治小儿伤寒无汗,有表症,壮热头疼,身体痛,口干烦渴,小便赤,大便秘涩,夹惊腮肿。

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二钱半)麻黄(去节)柴胡(半两)上锉散,三岁儿每服二钱,水小盏,生姜少许,葱白三寸,豆豉二十粒,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汗出为效。

热嗽加杏仁去皮尖二钱,五味子三钱。

宽热散

治小儿中恶天吊,手足搐候,服牛黄膏得渐安,只腹肚有热未退,早晨亦可进一服宽热散。兼小儿食癖积,婴孩惊乳癖,服此药则下恶物,或成块如鼻涕腥臭,觉得肚腰渐消,稍思乳食。

朴硝甘草(各半两)大黄(锦纹者,一两)枳壳(去瓤,一两,以水润之,以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同炒,去巴豆)上四味为末,以瓷器收之,每服一字或半钱,用薄荷七叶煎汤调下一呷,或入砂糖一块皂子大在内,以薄荷汤调匀,早晨未乳食前灌下。或儿壮加添药末,儿或弱则减药末,或儿子通身生疮热毒者,可早晨与一服,推出毒瓦斯。

保寿散

治婴孩惊热、潮热、风热、虚热,头额温壮,白日夜间多啼,伤湿鼻流清涕,喉咽时时有清涕,夜多睡卧不稳,或手足口舌生小热毒疮,或因吃着喜怒乳食,胸膈不快,时复吐呕乳,忽因人物所惊,日夜间手足心热,痰壅咳嗽,兼患天吊急惊风候。

白茯苓人参川雄黄牙硝甘草(炙各二两)麝香牛黄梅花脑子(各少许无亦得)上八味,细研,入锡合内收之,汤使如后金粉散。

金粉散

治婴孩惊热、风热、虚热、潮热,手足心热,口多涎唾。面色红赤,头额身体温热,日夜呀,鼻流清涕,咳嗽,上膈壅热,口鼻喉舌手足浑身头项生毒热疮,夜卧不安,吐呕逆,乳食不化,胸膈不快,变蒸温壮,或有惊潮热,并宜服之,常服镇心化涎压惊。风搐候,服牛黄膏得手足搐住,病势稍轻,但有些少余热,亦宜进三、两服。

川雄黄(半两别研)白芍药牙硝脑子麝香(各少许)上件研令细,以锡盒收之,每遇此证,一岁儿半钱,二、三岁一钱,并薄荷汤调下,金银薄荷汤尤好,常服可防百病。

【论不可服冷药证】

足胫冷腹虚胀粪色青面白呕乳奶眼珠青

【论不可服热药证】

足胫热两腮红大便秘小便黄渴不止上气急脉紧急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