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上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魂魄论

朱子云。死则谓之魂魄。生则谓之精气。天地公其德。谓之鬼神。魂者阳之神。魄者阴之神。所谓神者。以其主乎形气也。故言魂魄。而神即在其中矣。

人之形骸。魄也。形骸而能运动。亦魄也。梦寐变幻。魂也。聪慧灵通。神也。分而言之。气足则生魂。魂为阳神。精足则生魄。魄为阴神。合而言之。精气交。

魂魄聚。其中藏有真神焉。主于心。而虚灵不昧。聪明知觉者也。若精气衰。

魂魄弱。真神渐昏。何也。本体常明。因气血衰败。则少生动之机。而神无所辅助。故本来面目敛矣。譬之于灯油与灯草即魄也。火即魂也。光芒四射即神也。油干火暗。光芒隐。魂之阳神。魄之阴神。中之真神皆散。仅存灯中之草。草即死魄耳。譬之于炉灰。炭即魄也。火即魂也。火之焰即神也。炭烬火熄焰灭。魂之阳神。魄之阴神。中之真神皆散。灰即死魄耳。人死躯壳存。

亦死魄而已矣。但此真神与天地同休。如灯之光。炉之焰。人以为灭也。而不知灯复添油。炉复加炭。火焰依然。是灭者有相。而不灭者无相也。人死神无躯壳依附。魂魄无神依附。皆脱出虚空。魂魄犹有相。空则无主而飞散。散则莫知所之矣。神则绝无相。空亦无主。然散而实不散。不灵而灵机犹在。必借生人之气血藏之。魂魄生而灵机动。是与灯中之光。炉中之焰无异矣。不观小儿初生。亦一魄乎。形体未充。魄未壮也。无梦寐变幻。魂未聚也。无聪慧灵通。神未明也。精气盛。魄则壮矣。魂则聚矣。神则灵矣。内经曰。精者身之本。又曰。气内为实。人可不自爱惜哉。是以道家以精气为实。

借有形气血。而养无形之神。释家以自性不灭是实。不以气血迷吾之性。

性本空虚。无来无去。明心即见性。吾谓道家着实工夫。释家从空会悟。明乎此。不第知魂随神而往来。魄并精而出入。而生当机关。可以心会。作佛修仙。亦不外是矣。

魂魄之义。自大易有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之言以后。经传诸儒。各有议论发明。兹篇前段深合圣贤之理。后幅能阐道释之微。

审虚实

经曰。五实死。五虚死。虚者固难补救。而实者亦多丧命。医家详辨之。庶虚实不致混淆。而投剂立效矣。盖外感之实。邪气实也。实中有真虚。正不胜邪。邪乘虚而内陷也。内伤之虚。根本虚也。虚中有假实。火热为害。灼津液而耗血也。如伤寒有虚实矣。病在阳者多实。病在阴者多虚。腹痛有虚实矣。痛而拒按者多实。痛而喜按者多虚。咳嗽有虚实矣。鼻塞声重者多实。

痰血潮热者多虚。虚实二字。乃诸症之大纲。举三者而千万症之虚实。亦了然于心目之间也。故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或在表。或在里。或在腑。必有所居而直指之。邪之实也。若无六淫之邪。而为病者。则惟情欲以伤内。劳倦以伤外。非实似实。及细审之。乃症之虚也。实实虚虚。安可不明其义耶。

夫世人之病。百不一实。而世间之医。百不一补。以新病为实似矣。而久病亦以为实也。以补不效为实似矣。而表散不应。犹以为实也。以外症为实似矣。而脉象空虚亦以为实也。是实而误补邪增。尚可解救。虚而误攻气散。不可救药。喜攻恶补之弊。其何以挽回哉。且实症易医。虚症难疗。真实易认。假实难辨。设内症寒热面赤。舌干口苦。牙宣鼻衄。头痛心烦。大小便不利。脉来数大。或弦细急数。当此之际。莫不以芩连知柏之属清火为先。

岂知阴不维阳。五内水亏。无根之焰不敛。病势危笃。明者急投六味汤壮水之主。八味汤益火之源。俾阴液生而阳火藏。精气回而坎离交。庶可有救也。设外症壮热不退。口渴不饮。烦燥不宁。大便不解。舌黑如墨。小便如血。两脉虚数。或沉细而数。当此之时。莫不以白虎承气汤为治。岂知阴盛隔阳。内真寒而外现假热。危在顷刻。明者急用附子理中汤。或人参八味汤之属。反佐从治。俾虚阳敛而阴寒现。真元复而外邪退。方可得生。又有二三候后潮热肌瘦。人倦力怯。胸闷少食。口渴引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

不能起立。斯时莫不以病久大虚拟之。及诊两脉沉细有力而数。明者速进承气汤一剂。大便通而邪解。精神旺而火除。庶可无虞也。不然。一七之投。误人不浅。书不云乎。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真假之别。非诊脉之精。

历症之熟。未易窥其虚实。虚者用参 而安。实者用膏连而起。视夫以实为虚。以虚为实者。不啻霄壤之隔矣。

病有虚实。有真假。阐发至此。可谓发前贤未发之秘。

附子理中汤

人参(三钱) 白朮(三钱炒) 炮姜(三钱) 川附子(三钱) 甘草(三钱炙)

每服八钱。水煎服。

人参八味汤

熟地(三钱) 山药(三钱炒) 茯苓(一钱五分) 人参(一钱五分) 皮丹(一钱)

山萸肉(一钱) 川附子(一钱) 肉桂(一钱) 泽泻(五分)

承气汤

大黄(四两) 芒硝(二合) 浓朴(半 ) 枳实(五枚)

上用水一斗。先煮浓朴枳实。取五升去渣。再入大黄。煮取二升。去渣。纳芒硝。更上微火煮一二沸。候温之。得下即止。不必尽剂。

六味汤

熟地(五钱) 山药(二钱炒) 茯苓(一钱五分) 丹皮(一钱) 泽泻(五分) 山萸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

八味汤

即前六味汤。加附子肉桂各五分。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服。

知生死

今夫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人生所赖。惟此气也。医寄死生。责任最重。若平日不能讲究精微。临症而吉凶莫辨。岂足谓之医耶。经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是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古人言之凿凿。余亦何容哓哓。第生当机关。极难确认。新久轻重。更难分别。即以暴吐而死者。先言之平日无恙。忽然呕吐。愈吐愈甚。点水不入。入则反出。大汗如雨。神识昏愦。

手足厥冷。脉如悬丝。此脾胃本亏。孤阳离根。由胃而上。大吐不已。胃气暴绝矣。有呕血斗余。或鲜或瘀。倾囊而出。冷汗如雨。手足如冰。元气暴绝矣。

有咳血如泉。急冲而上。内挟血块。其大如拳。壅塞喉窍。吞之而上。送之血又至。咯之而结块之血不出。气道不通。真气暴绝矣。有忽然泄泻。昼夜不下数百行。饮食入口。随即吐出。或已入胃。随即泻下。大汗气促。神色改变。

两脉全无。脾肾暴绝矣。有忽然头痛。渐不可忍。目定神昏。手足抽掣。谵语厥冷。脉非沉细如丝。即数大无伦。此平素精血内亏。肾中之虚阳直逆巅顶。阳气暴绝矣。有房室之后。阴寒乘虚直中。小腹急痛不可耐。呕酸苦味。

喜曲喜按。渐致指甲青黑。手冷如冰。冷汗如雨。真阴真阳暴绝矣。有忽然卒中。五绝皆见。肾元败而阴阳离。两手无脉。大汗出而暴绝矣。有感受时令。二三日间。即传厥少两经。神昏目定。抽掣谵语。舌黑冷汗。正气为邪所耗。阴液灼尽。五脏六腑暴绝矣。若久病而生者。何以见之。如咳嗽。吐血。寒热等症。脉尚未数。饮食未减。河车丸以进。久服不辍。加之心静神藏。善于内养。或半载。或一载。阴液渐回。诸症渐退。久病而生矣。腹胀如鼓。两足及面皆浮。病在脾肾。尚未传肺而变喘咳。惟口渴面赤。大便秘。脉数大。病在阴亏。宜壮水之主。如手足冷。大便泻。脉细迟。病在阳亏。宜益火之原。服药两百日不断。兼之养气吞津。久病而生矣。痛痹在床。手足红肿。叫喊不休。

食饮减少。半载不能步履。或滋阴养血。或阴阳两补。参地归杞。久久服之。

痛除肿消。久病而生矣。三阴疟疾。延缠不已。或变阴虚而咳嗽。或变阳虚而浮肿。壮水益火。补脾生血。归地参 。河车鹿茸。合宜而用之。久病而生矣。妇人崩漏。淋漓不止。日久面黄气浮。手足亦肿。腹中亦胀。饮食亦少。大便亦薄。脉息亦细。重进参 。多投归地。却虑静养。久病而生矣。以上数条。

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因此可以识彼。是在医者自勉之而已矣。虽然。医之而生者。病有元气也。医之而不能生者。脉无胃气也。病可医而终于不能医者。医伐其气也。人生之所赖。惟此气而已。彼精之与神。不又即是而可推哉。

前提后束。中分二段。生死之机。了无遗义。

河车丸

河车一具(用甘草煎汤泡洗) 人参(一两焙研) 山药(四两人乳拌蒸晒) 茯苓(三两人乳拌蒸晒)

上为末。用黑枣十二两。煮烂去皮核。捣为丸。每早开水下四钱。

活命汤

治暴吐欲绝。急以此汤浓煎。徐徐饮之。随吐随饮。

人参(一钱或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制附子(一钱) 炮姜(一钱)

加炒陈米一撮。水煎服。

救元饮

治呕血斗余。鲜瘀并出。急用此饮。

白朮(二钱土炒) 人参(二钱多加亦可) 炙甘草(一钱五分) 炮姜(一钱五分) 黄 (三分炙)

当归(三钱酒炒)

水煎服。

生脉散

治咳血。真气暴绝。急用此饮。

麦冬(三钱) 五味子(五分) 人参(二钱)

加童便一杯。水煎服。

附子理中汤

(见审虚实门) 治忽然泄泻。不下数百行。饮食即吐。

八味地黄汤

(见中风门) 治忽然头痛渐不可忍。目定神昏等症。

六味回阳煎

治房室之后。阴寒乘虚。直中小腹等症。

熟地(三钱) 人参(二钱) 制附子(一钱) 白朮(一钱炒) 丁香(五分)

水煎服。

参附救生汤

救忽然卒中。五绝皆见。

附子(二钱) 人参(三钱) 炒陈米(二钱)

加姜一片。水煎灌之。

六味参附汤

治感受时疫。二三日即厥。神昏目定等症。

熟地(三钱) 生地(三钱) 人参(一钱) 当归(二钱) 甘草(一钱) 附子(一钱)

加稻上露水。或荷叶上露水。煎服。

中风

窃怪中风一症。古法相传。皆谓六淫之邪。外风之袭。药投表散清凉。如三化续命愈风等汤。议论纷纭。训示谆谆。后人守定此法。以为先贤必不我欺。岂料指鹿为马。遵法奉行。药下咽而即毙。呜呼。何医学之不明。而人心之愚昧如是耶。即一二有识之士。以类风辨之。以真风目之。然类风者。犹不离乎风。而有似于风。真风者。则实指为风。不能舍六淫之外。而又有所谓风也。今中风之症。其果六淫之风乎哉。又谓中风须分闭脱两种。闭则有六经之症。脱则有五绝之险。夫脱为五绝之险是矣。而闭兼六经之症。

亦不外仲景伤寒之所谓中风脉浮缓。自汗出而发热也。今中风之症。其果仲景之所谓中风乎哉。盖外风为阳邪。其中人也。必先皮毛而入。决不比阴寒之邪。不从阳经而直中三阴之速。设中属外风之说。则当入伤寒一门。何必于伤寒之外。而又立中风之条。风邪最轻。从无直中伤人之患。

何中风疾发有顷刻垂绝之危。仲景伤寒于中风症脉。言之极详。何未闻将中病同发明于伤寒中风之内。以此辨之。则向之所谓风。为真风。谓症兼六经者。其何说之辞。况经谓虚邪偏客身半。未尝云实。营卫衰则真气去。明是云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从根本而验生死。又何尝言及外风与六经之形症耶。即言及外风者。亦不过外感之表邪。自有头痛身痛寒热之兼症耳。明张景岳直辟前人之误。断以非风之名。可谓发千古之未发。奈病家卒不知信。医家卒不知从。旁人卒不知解。有令人读是书而不禁三叹者矣。夫风自内生。属东方之木气。气动便是火。火动便是风。是气也。火也。风也。分而言之。有三者之名。合而言之。则有一无二之别。且风亦不过气之逆火之炽耳。并非气之外而别有火。火之外而别有风也。第此火发于肾。虚多而实少。此风根于气。阴亏而阳弱。是以中症之发。大约精血内亏。元气内败者。为此症之大旨。如亏在阴则虚火无制。

亏在阳则真气无根。当此之际。必有一股虚气从肾中间。上挟脊。穿昆仑。

过泥丸。直到命门。而三阴三阳之气。突然而散。脏腑之气。亦随之而去。此所谓五绝之脱候也。若症之轻者。乃一半精气未败。尚可挽回于万一。苏后必半身不遂。经所谓偏枯之症者此也。其口眼歪斜者。筋无精血荣养也。其舌喑不能言者。脾肾元亏。不能上达舌本也。其口流涎沫者。脾亏不能摄津液。肾亏不能藏津液也。其口噤不开者。阳明之筋。虚火灼而劲急。

真气寒而拘挛也。治法五绝症见。宜用参附汤参术汤。大补元煎之类。以救垂绝之危险。偏中症见。宜用地黄饮子八味生脉汤。六君子汤之类。以扶余生之岁月。脾肾大败。宜用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归脾汤之类。以回中焦之谷气。肝血大亏。宜用人参养营汤。归芍地黄汤。八味生脉汤之类。以生肝木之汁少。倘内有燥热。风火相煽。亦令人暴厥。虽古法有白虎之方。

然不若壮水补阴为稳。盖火之有余。乃水之不足。阳之有余。乃阴之不足也。噫。中年之后。始有是症。三旬以前。从无是患。形体丰肥。每遭此祸。质弱清。仅见此厄。不亦精血亏。真气衰之明效大验乎。倘庸医必以外风强辨。试问此风何不及于幼少。而必及于老壮。少及于清 。而多及于丰肥者。又将何说以解之耶。故临川陈先生曰。治风先治血。血胜风自灭。旨哉言乎。

中风之论。随方书所载。人云亦云。不几误乃公事乎。本经酌议洗尽谬说。方属上工见解。后学遵而行之。阳春满眼矣。

参附汤

人参(一两) 川附子(五钱)

姜水煎服。

参术汤

人参(二钱) 白朮(二钱炒) 黄 (二钱炙) 陈皮(一钱) 白茯苓(一钱) 甘草(一钱炙)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大补元煎

熟地(五钱) 人参(三钱) 山药(二钱) 枸杞子(二钱) 杜仲(二钱) 当归(二钱) 甘草(一钱炙) 山萸肉(一钱)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地黄饮子

熟地 巴戟肉 山萸肉 肉苁蓉(酒洗) 石斛 川附子 五味子 白茯苓 石菖蒲 肉桂 远志肉 麦冬上各等分。每服五钱。入薄荷少许。生姜同大枣煎服。

八味生脉汤

熟地(五钱) 人参(一二钱或五七钱) 麦冬(二钱) 山药(一钱五分) 山萸肉(一钱五分)

丹皮(一钱) 茯苓(一钱) 肉桂(五分) 泽泻(五分) 五味子(五分) 川附子(五分)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四君子汤

人参(二钱) 白朮(二钱炒) 茯苓(二钱) 甘草(二钱炙)

加姜枣。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六君子汤

即四君加陈皮(一钱五分) 半夏(一钱五分) 或加锅心焦(三钱)

如前煎服。

归脾汤

人参(二钱) 白朮(二钱炒) 茯神(二钱) 枣仁(二钱) 黄 (二钱炙) 当归(一钱)

远志(一钱) 木香(五分) 甘草(五分炙) 龙眼肉(七枚)

煎七分。食远服。

人参养营汤

人参(一钱) 白朮(一钱炒) 黄 (一钱炙) 白芍(一钱五分炒) 当归(一钱)

陈皮(一钱) 肉桂(一钱) 甘草(一钱炙) 熟地(七分) 茯苓(七分) 远志(五分)

加姜枣。水煎服。

归芍地黄汤

熟地(五钱) 当归(三钱) 山药(二钱炒) 萸肉(一钱) 白芍(一钱五分炒) 茯苓(一钱五分)

丹皮(一钱) 泽泻(五分)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

三化汤

浓朴(姜制) 大黄 枳实 姜活(各等分)

每服三两。水三升。煎至一升。终日服。以微利即止。

金匮续命汤

治中风肢体不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拘急不能转侧。并治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麻黄(去节) 人参 当归 石膏 桂枝 川芎 干姜 甘草(各三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即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忌。勿当风。

千金大续命汤

即前方内去人参加黄芩。荆沥元戎方用竹沥。

小续命汤

(千金) 通治八风五痹痿厥等疾。以一岁为总。六经为别。春夏加石膏知母黄芩。秋冬加官桂附子芍药。又于六经分别。药内随症细分加减。自古名医。不能越此。

麻黄(去节) 人参(去芦) 黄芩(去腐) 芍药 甘草(炙)

川芎 杏仁(去皮尖炒) 防己 官桂(各一两) 防风(一两五钱) 附子(五钱炮去皮脐)

上除附子杏仁外为粗末。后入二味和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加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渣。稍温。食前服。

愈风汤

治中风诸症。当服此药以行通诸经。则大风悉去。纵有微邪。只从此药加减而治之。若初觉风动。服此不致倒仆。此乃治未病之要药也。

羌活 甘草 防风 当归 蔓荆子 川芎 细辛 黄 地骨皮 独活 秦艽 黄芩 芍药枳壳 人参 麻黄 白芷 甘菊 薄荷 枸杞子 知母(各三两) 生地黄 苍朮(各四两) 肉桂(一两)

上 咀。每服一两。水二钟。生姜三片。煎七分。空心临卧服。空心一服吞下二丹丸。谓之重剂。临卧一服吞下四白丹。谓之轻剂。假令一气之微汗。用愈风汤三两。加麻黄一两。作四服。加姜七片。空心服。以粥投之。得微汗则佳。

便不通利。用愈风汤三两。加大黄一两。亦作四服。每服加生姜五七片。临卧煎服。得利为度。

景岳曰。中风一症。病在血分。多属肝经。肝主风水。故名中风。奈何自唐宋名家以来。竟以风字看重。遂多用表散之药。不知凡病此者。悉由内伤。本无外感。既无外感。而治以发散。是速其危耳。若因其气血留滞。而少佐辛温。以通行经络则可。若认风邪。而必用取汗以发散则不可。倘其中亦或有兼表邪而病者。则诸方亦不可废。录之亦以存古人之法耳。

偏中

偏风一症。名曰类中。类中者。有类于风。而实非风也。譬如树木一边叶枯。

则不能灌溉而欣欣向荣。人身之四末。亦犹是也。经曰。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者。内居营卫。营卫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可见内经谓邪为虚邪。而非外袭之风也明矣。盖肝肾精亏。经脉失荣。血不营运。气不贯通。气血两虚。不仁不用。是以脉中脉外。皆少生动之机。或左或右。无非气血之败。善医者补肾生肝。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矣。填实下元。

肾气回而经脉通。上达舌本。语不蹇涩矣。益气生精。筋脉得血滋养。而营卫之气不失常度。口无歪斜矣。培补脾土。为胃行其津液。灌溉四藏。口涎收摄矣。夫肝邪之为害。实由肝血之亏虚。血虚则燥。气生而木从金化。风必随之。血虚则火性烈。而津为热灼。痰自生焉。治此者。当养血以除燥。则真阴复而假风自灭。补水以制火。则肾气充而虚痰自化。补阳以生阴。则元阳回而水泛自消。风痰之药。不可用断断如也。设也误认内生之风。为外入之风。而竟以外风之药进之。则枯者益枯。误认内生之痰。非津化为痰。而竟以攻痰之药进之。则亏者愈亏。诚如是也。则一边之废。已离恃其无虞。而耗气败血。势必龙火无制。从命门丹田之间。直冲髓海。斯时五绝见而人事昏。大汗出而元神散。群医皆曰。此复中也。不可救也。药之误也。真可畏也。噫晚矣。

透发内经营卫衰。则真气去之旨。足以昭示来兹。

补肾生肝饮

治肝肾精亏。经脉失荣。血不营运。气不贯通。气血两虚。不仁不用。

当归(二钱) 熟地(三钱) 白芍(二钱炒) 女贞子(二钱) 山药(一钱五分炒) 人参(一钱)

枸杞子(一钱五分) 丹参(一钱) 炙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眩晕

眩晕一症。有虚运火运痰运之不同。治失其要。鲜不误人。医家能审脉辨症。细心体会。斯病无遁情。而药投有验矣。曷言乎虚运也。如纵欲无节而伤阴。脱血过多而伤阴。痈脓大溃而伤阴。崩淋产后而伤阴。金石破伤失血。痛极而伤阴。老年精衰劳倦。日积而伤阴。大醉之后。湿热相乘而伤阴。

其症面赤耳热。口干不渴。烦躁不寐。寒热往来。大便秘而小便赤。其脉或弦细而数。或弦大而数。或细涩而数。无非精血受亏。阴虚为病。盖蒂固则真水闭藏。根摇则上虚眩仆。此阴虚之运也。如劳倦费神而伤阳。呕吐过甚而伤阳。泄泻无度而伤阳。大汗如雨而伤阳。悲哀痛楚。大呼大叫而伤阳。其症面色青惨。神倦气乏。畏寒厥冷。身面浮气。大便泄而小便清。其脉或沉细而微。或弦细而迟。或浮大而空。无非元阳被耗。气虚为病。盖禀浓则真火归脏。脏亏则气逆上奔。此阳虚之运也。治阴虚者。用六味归芍汤。

加人参之类。壮水之主。以生精血。治阳亏者。用八味养血汤。加人参之类。

益火之源。以生元气。所谓滋苗者。必灌其根也。曷言乎火运也。如房劳则火起于肾。暴怒则火起于肝。思虑则火起于脾。两耳磬鸣。两目昏黑。上重下轻。眩仆卒倒。脉象细弱。无非动乱劳扰。虚火为用。盖火藏则清明内持。

动扰则掉摇散乱。此虚火之运也。若实火眩晕者。其人必强健。其症必暴发。其渴必引饮。其脉必洪数。其呕酸苦水之味。运稍定。其饮食寒冷之物运稍缓。其大便燥结。解后运稍止。无非风火相搏。实热为害。盖有余则上盛而火炎。壅塞则火炽而旋转。此实火之运也。治虚火者。宜六味汤。逍遥散之属。滋阴以制火。舒肝以养脾。治实火者。宜三黄汤竹叶石膏汤之属。

清降以抑火。辛凉以泻热。所谓虚火可补。实火可泻也。曷言乎痰运也。如水沸水泛。则痰起于肾。风火生涎。则痰起于肝。湿饮不行。则痰起于脾。头重眼花。脑转眩冒。倦怠嗜卧。食饮不甘。脉象缓滑。无非疲劳过度。虚痰为虚。盖清升则浊阴下走。气滞则津液不行。此虚痰之运也。若实痰眩晕者。

其症实而脉实。其积热在阳明。其阻塞在经络。其郁遏在肠间。无非风火结聚。积痰生灾。盖液凝则浊阴泛上。饮停则火逆上升。此实痰之运也。治虚痰者。宜六味八味归脾之属。补脾肾之原。治痰之本。治实痰者。宜二陈东加芩连滚痰丸之属。逐肠胃之热。治痰之标。所谓实实虚虚。补不足而损有余也。大抵虚运者。十之六七。兼痰火者。十之二三。即伤寒眩晕。虽有表散之法。亦多因汗吐下后。虚其上焦元气所致。且今人气禀薄弱。酒色不谨。肝肾亏而内伤剧。致眩晕大作。望其容。则精神昏倦也。闻其声。则语言低微也。察其症。则自汗喘促也。切其脉。则悬悬如丝也。当此之时。须执一定之见。毋惑多歧之臆说。惟投参 朮附重剂。多进庶可转危为安。倘病家畏骤补而生疑。医家见骤补而妄驳。旁人因骤补而物议。以虚症为实火。以参 为砒毒。点滴不尝。卒中之变。至危脱之象现。虽有智者。亦无如之何矣。岂不惜哉。

大呼大应。发明脉因症治之理。条分缕析。而又结出望闻问切之情。法精辞畅。气象沉雄。直逼西汉大家。

六味归芍汤

(见中风门)

八味养血汤

熟地(五钱) 当归(三钱) 山药(二钱炒) 肉桂(五分) 茯苓(一钱五分)

白芍(一钱五分炒) 附子(五分) 丹皮(一钱) 泽泻(五分) 山萸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

四君子汤

(见中风门)

八味生脉汤

(见中风门)

逍遥散

柴胡 当归 白芍(炒) 白朮(炒) 茯苓 甘草(各等分)

上加生姜。水煎服。

六味汤

(见审虚实门)

三黄汤

黄连 黄柏 黄芩(各等分)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竹叶石膏汤

石膏(一两) 人参(三钱) 麦冬(三钱) 半夏(二钱) 甘草(二钱) 竹叶(二十片) 粳米(一撮)

此系今方分两。非仲景旧法。 水二钟。姜三片。煎服。

归脾汤

(见中风门)

八味汤

熟地(五钱) 山药(二钱炒) 茯苓(一钱五分) 丹皮(一钱) 泽泻(五分) 山萸肉(一钱) 附子(五分) 肉桂(五分)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

二陈汤

茯苓(三钱) 陈皮(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一钱)

上加姜三片。水煎服。

滚痰丸

青礞石(硝 金色一两) 大黄(酒蒸) 黄芩(各八两) 沉香(五钱)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量人强弱加减。

补肝养荣汤

治亡血血虚。眩晕心烦。如坐舟车。举头欲倒当归 川芎(各三分) 白芍(炒) 熟地 橘皮(各一钱五分) 菊花(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服

益气补肾汤

治色欲伤肾。气逆不能归元。眩晕耳鸣耳聋。

人参 黄 (各一钱二分蜜炙) 白朮(二钱土炒) 白茯苓(一钱) 炙甘草(五分)

山药(炒) 山萸肉(各一钱五分)

加姜水煎。

羚羊角散

治一切头眩。

羚羊角 茯神(各二钱五分) 川芎 防风 白芷 半夏(汤洗各五钱) 枳壳 附子(各二钱五分)

共为细末。每服四钱。水一钟。慢火煎七分温服。

燥症

燥症何自而起哉。有外因者。六淫之一也。有内因者。血液之枯也。医家往往误治。不辨脉之虚实。症之新久。体之强弱。概以燥病为外邪。而药投清凉剥削。无怪乎操刃杀人者矣。夫外因之燥。非雨露愆期。即秋日暴烈。非南方不毛。即北方风劲。气偏阳亢而燥生。大约气从皮毛而入者。则肺受之。肺受燥气。咳嗽咽痛之症见矣。从口而入者。则胃受之。胃受燥气。结胸便秘之症见矣。明喻嘉言谓秋伤于燥。

冬生咳嗽。议论发前人之未发。而清燥一方。创自己意。可为治燥之灵丹。至于结胸便秘。世俗多以伤寒混治。不知燥则生火。津液耗而肠胃干。大小陷胸之法。利于体实。而不利于体虚者也。可不慎欤。若内伤之燥。本于肾水之亏。精血之弱。真阴之涸。在肺则清肃之令不行。咳逆口渴。皮聚毛落矣。在肝则将军之性不敛。胁痛暴怒。筋急拘挛矣。在脾则生血之原不运。蓄瘀便结。皮肤不泽矣。欲治其燥。先贵乎润。欲救其脾。先滋乎肾。诚以肾主水。而藏五脏六腑之精。养百骸而为性命之本。若肾阴足而及于肺。水道可以通调。肾阴足而及于肝。木气可以向荣。肾阴足而及于脾。四及可以灌溉。燥无自而生也。第水日亏而火日炽。决非清凉之味所可疗。必须重用六味归芍汤。合生脉散为主治。肺燥则加沙参、天冬、梨汁之属。肝燥则加丹参、枣仁、乳汁之属。脾燥则加柏子仁、松子仁、甘蔗汁之属此燥病之正治也。倘久病而气因精虚。参、 、河车及八味等汤。亦宜急投。盖阴生则阴长。气化则血润。此燥病之反治也。虽然。草木之枯。得雨滋荣。人身之燥。非血不泽。参乳汤救燥病之根。活命饮治燥病之原。又何必纷纷而他求耶。经不云乎。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又曰燥胜则干。其为血液之涸。已明效大验。如膈病之枯。胃之燥也。消病之渴。肺之燥也。爪甲之焦。筋之燥也。产后之痉。血之燥也。而敢谓治燥症为易易哉。庸医必以此症为实。

不惟清凉药进。而反以燥药治燥病。不亦犯内经刚与刚阳气破散。阴乃消亡之旨乎。

燥则当润。经义如是。得其肯綮。治燥之效。有不捷于影响乎。

清燥汤

桑叶(经霜者三钱) 石膏( 二钱五分) 胡麻仁(一钱炒研) 甘草(一钱) 阿胶(八分)

人参(七分) 麦冬(七分) 杏仁(去皮尖炒黄七分) 枇杷叶(去毛蜜炙一片)

上九味。以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之。

六味归芍汤

(见中风门)

八味汤

(见审虚实门)

生脉散

(见知生死门)

参乳汤

人参(一钱) 人乳(一杯)

不拘时服

活命饮

人参(二钱) 锅焦(一两)

水煎和参汤服。

滋燥养荣汤

治外燥皮肤皴揭。筋爪枯焦。

当归(三钱) 熟地(二钱) 白芍(一钱炒) 秦艽(一钱) 黄 (一钱) 防风(八分) 甘草(五分)

水煎服。

肝血虚则风热而金燥。故令皮肤皴揭而筋燥爪枯也。以当归芍地滋润荣血。而以艽防参草消风燥。

活血润燥生津饮

治内燥津液枯少。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炒) 熟地(一钱) 天冬(八分) 麦冬(八分)

栝蒌根(八分) 桃仁(八分烂研如泥) 红花(五分)

水煎服燥者。血液少而生也。归芍地黄。沉阴可以养血。栝蒌二冬。甘寒可以生津。桃仁红花。滋濡可以润燥。

湿症

湿之为病。有外因内因之不同。有湿热寒湿之各别。苟不辨表里察虚实而求本施治。未有不误人于反掌间者矣。如外因之湿也。有感天地之气者。则雨露水土之属。有中阴湿之气者。则卧地湿衣之属。多伤人皮肉筋脉者也。内因之湿也。有由于饮食者。则酒酪炙 之属。有由于停积者。则生冷瓜果之属。多伤人脏腑肠胃者也。其见症也。在肌表则为发热。为恶寒。为自汗。在经络则为痹为重。为筋骨疼痛。为腰痛不能转侧。为四肢痿弱酸痛。在肌肉则为麻木。为 肿。为黄胆。为按肉如泥不起。在脏腑则为呕恶。为胀满。为小水秘涩。为黄赤。为大便泄泻。为后重 疝等症。然在外者为轻。在内者为重。及其甚也。则未有表湿而不连脏者。里湿而不连经者。此湿病之变。不为不多也。况湿从内生。多由气血之虚。水不化气。阴不从阳而然。即湿从外入。亦由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故。若泥于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之旨。而概以湿为实症。岂不误施而犯虚虚之戒耶。夫湿从土化而分旺四季。故土近东南则火土合气。而湿以化热。如脉滑数。小便赤涩。大便秘结。引饮自汗者。方是热症治法。宜清宜利。四苓散大小厘清饮。茵陈饮之类主之。土近西北。则水土合德。而湿以化寒。如脉细迟。小便清白。大便泄利。身痛无汗者。方是寒症治法。宜温宜燥。五苓散理中汤。金匮肾气汤之类主之。大抵湿中有火。则湿热熏蒸而停郁为热。湿中无火。

则湿气不化而流聚为寒。且内湿之症。属阴虚者。因湿生热而阴愈虚。阴虚则精血内耗。而湿热反羁留而不动。属阳虚者。因湿化寒而阳愈虚。肠虚则真火内败。而寒湿更积蓄而不消。是以医家察脉。而确知其为阴虚生湿也。须用壮水补阴之品。则真水营运而邪湿必无所容。察脉而确知其为阳虚生湿也。须用益火补阳之药。则阳气流通。阴湿不攻而自走。可见内伤外感之症。皆由元气虚弱。致湿邪内而发之。外而袭之。经曰。壮者。

气行则已。怯者着而为病。彼妄行攻击。喜投推荡者。安可不兢兢自慎哉。

盖脾元健运。则散精于肺。而肤腠坚固。外湿无由而入也。肾气充实。则阴阳调和。而升降有度。内湿何自而生乎。不然者。徒知表汗燥湿。利二便之法。而不惜人元气。将见肿胀泄泻之症变。而议论更多臆说矣。

开鬼门。洁净府。人以为确守经义。而罔顾元气。宜其人甚多而湿病之根难拔。先生卓见。自不雷同。

四苓散

泽泻(一两七钱五分) 猪苓 茯苓 白朮(炒各七钱五分)

古法为末。今法以水煎服。

五苓散

即前方减泽泻五钱。加肉桂五钱。

古法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今法以水煎服。

大厘清饮

栀子(炒焦) 猪苓(各四钱) 茯苓 泽泻 木通(各二钱) 枳壳(一钱) 车前子(一钱)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食远温服。

小厘清饮

茯苓(三钱) 泽泻(二钱) 苡仁(二钱) 猪苓(二钱) 枳壳(一钱) 浓朴(一钱)

水钟半。煎八分。食远服。

茵陈饮

茵陈 栀子(焦) 泽泻 青皮(各三钱) 甘草(一钱) 甘菊花(二钱)

用水三四钟。煎二钟。不时陆续饮之。

理中汤

人参 白朮(炒) 炮姜 甘草(炙各一钱五分)

水煎服。

金匮肾气汤

熟地(三钱) 茯苓(一钱五分) 山药(一钱) 牛膝(一钱) 山萸肉(一钱)

车前子(一钱) 丹皮(八分) 泽泻(五分) 附子(五分) 肉桂(五分)

水煎温服。

头痛

头痛一症。病家视其微疾而轻忽之。医家尽认伤寒而妄治之。药投而病渐增。病增而药愈乱。束手无策。待毙莫救。此辨之不可不早也。夫经言外感有头痛。内伤亦有头痛。岂容混治。而无所区别。第外感头痛。有痛在阳经。有痛在阴经。如太阳。阳明。少阳。头痛属阳经。厥阴头痛属阴经。然其初发。必寒热。其背必酸痛。其项必强痛。其目珠额前痛。其耳聋两胁痛。其脉必紧数。其厥阴无身热呕而吐沫。若素无头痛之患。而忽然暴发痛。兼表症。痛亦隐稳。及按之摩之。缚束之。而痛不定者。乃外感之头痛。治在风池风府。调其阴阳。汗在表而散在巅。清在阳而温在阴也。内伤头痛。有痛在阴虚。有痛在阳虚。如火升巅顶作痛者。必烦躁内热。面赤口渴。大便秘结。

其脉必大数而空。或细数而弦。属阴虚。如寒冲髓海作痛者。必羞明畏寒。

手足厥冷。面多青惨。大便溏泄。其脉必细迟而微。或虚大无力属阳虚。然其初发无寒热。无急痛。不可忍。其精神必倦怠。其饮食必不甘。若素有头痛之患。忽然暴发痛。无表症。阴分痛甚。及按之摩之。缚束之而痛稍缓者。

乃内伤之头痛。治在水火二脏。调其营卫。补真阴而益元阳。病在上而治在下也。夫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为至清至高之处。故为天象。谓之元首至尊。而不可犯者也。凡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

从头走足。以为常度。则无头痛之患。苟外因风寒雾露之触。内因痰火湿热之熏。及偏正头风之症。虽痛不见杀人于数日之间。而杀人于数日之间者。则为内伤之真头痛也。盖脑为神藏。谓之泥丸宫。而精髓藏焉。人生精气。实于下则髓海满于上。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无如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致肾气不充。而髓海空虚。肾阴不足。而阴火冲逆。肾阳不壮而寒气通脑。医者不达其故。复投羌防辛芷之属温之散之。夫既亏在阴矣。我又从而温之。不益亏其真阴乎。既亏在阳矣。我又从而散之。不愈亏其真阳乎。无怪乎变症蜂起。痛极而厥。吾见神为之昏。目为之定。牙为之噤。舌为之黑。面为之戴阳。手足为之抽掣。语言为之谵妄。斯时真知其亏在阴也。则用六味归芍汤。加人参童便之属。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真知其亏在阳也。则用八味养血汤。加人参鹿茸之属。

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此症尤惟妇人血海空虚者。多有此患。安可不法内经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之旨。而以补元为汲汲耶。奈何庸碌之辈。不明肝肾为髓海之原。精气为神藏之根。一见头痛。概以伤寒目之。湿热疑之。食滞谓之。人事清则日病在伤寒三阳经。人事昏则日病在伤寒厥阴经。及至病势危笃。险症迭见。医者尚引伤寒书需待用药。不知病者竟以头痛剧而顷刻亡。医术不精。误人性命。有令人不寒而栗者矣。夫痛在经者。轻而易治。痛在脏者。重而难疗。若头风而害目者。肝阴亏则内风动摇。邪害空窍。痛在经也。头痛而昏愦者。脑藏伤则神志失守。心火不宁。痛在脏也。

头痛而痰厥者。阳虚则气寒而饮聚。阴虚则火炽而液凝。经脉不行。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也。头痛而积热在阳明。实火实痰为疟。脉洪数大而有力者。则又利于清凉攻下也。头痛而红肿壮热。口渴脉浮数而有力者。此大头天行时热之邪。宜从疫法治也。头痛而手足寒。且青至节。脉悬悬欲绝者。此危脱之症。旦发夕死。夕发旦亡。不及药治。药亦不能治也。予因阅历头痛之害。病家之愚。医药之误。伤人之速。故作是篇。敢谓后学之准绳。亦令其触目警心。不敢以人命为儿戏耳。

头痛一症。诸说纷纷。皆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得此畅论。至言而群言可废。

六味归芍汤

(见中风门)

八味养血汤

(见眩晕门)

贞元饮

熟地(五钱) 当归(三钱) 炙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服。

定痛明目饮

治头痛目生翳膜。红肿如破。

生地(五钱) 龟版(三钱) 当归(三钱) 白芍(一钱五分炒) 石斛(一钱)

丹皮(一钱) 菊花(一钱) 夏枯草(一钱) 羚羊角(水磨冲入)

加桑叶五片煎。好童便一杯冲入。

救元补髓汤

治头痛昏愦。心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此方救之。

熟地(五钱) 人参(三钱) 当归(三钱) 紫河车(一钱) 茯苓(一钱)

麦冬(一钱五分) 枣仁(一钱五分炒研) 熟附(五分) 鹿茸(一钱) 五味子(七粒)

加桂圆肉五枚。水二钟。煎服。

醒迷汤

治头痛厥逆。痰聚胞络。目定口噤。手足冷过肘膝。阳气虚寒者宜之。

人参(三钱) 白朮(二钱土炒) 当归(三钱) 茯苓(一钱) 白芍(一钱炒) 半夏(一钱) 杜仲(二钱炒) 陈皮(八分) 枣仁(一钱炒研) 炙甘草(八分) 川附子(五分)

加大枣三枚。煨姜三片。水二钟。煎服。

普济消毒饮

治大头天行。红肿壮热。口渴脉有力等症。此方主之。

黄芩(五分酒炒) 黄连(一钱酒炒) 人参(一钱) 橘红(五分) 元参(五分)

生甘草(一钱) 桔梗(一钱) 鼠黏子(八分炒) 柴胡(五分) 薄荷叶(六分)

连翘(八分) 板蓝根(五分) 马勃(五分) 升麻(七分) 白僵蚕(七分炒)

上为细末。半用汤调。时时服之。半用蜜丸噙化。服尽良愈。或加防风川芎当归薄荷细辛。水二钟。煎一钟。食远稍温服。如大便 加酒蒸大黄一二钱以利之。或热肿甚者。以砭针刺出其血。心悟云。体虚加人参五分。又云此症须用贝母。人中黄。荷叶为妙。发颐症倍柴胡丹皮。

喉咙肿痛。倍桔梗甘草。

既济豁痰汤

治头痛厥逆。痰聚胞络。目定口噤。手足冷不过肘膝。阴虚有火者宜之。

生地(三钱) 白芍(一钱炒) 茯神(三钱) 钩藤(三钱) 丹皮(一钱五分)

当归(二钱) 柏子仁(二钱) 枣仁(二钱炒研) 龟版(四钱)

竹沥十匙。水二钟。煎服。

暑症

今夫夏日烈烈。为太阳之亢气。人触之者。则生暑病。然有静而得之者为阴暑。动而得之者为阳暑。症各不同。治法迥别。非古法香薷饮一方可以尽之也。阴暑症。富贵安逸之人多有之。因畏暑而贪凉。食瓜果而伤脏也。

身贪凉者。内空虚而外寒乘之。食瓜果者。脾胃寒而吐利作焉。其症不壮热。其口不渴饮。其脉或细弱。或虚大为辨。即脉虚身热为伤暑者是也。阳暑症。藜藿劳苦之人多有之。因受暑而中热。热伤真阴。其症头痛大热。口渴大汗。其脉或洪大有力。或洪数有力为辨。即因于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者是也。阴暑者宜温补。补中益气汤。生脉散之属。阳暑宜清热。六一散之属。受热而体虚者。六味汤之属。为合法也。盖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

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值此阳气外泄之时。毛窍疏通。暑气易入。不救本源。而从事于攻邪。真不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旨耳。

阴暑阳暑。辨别极清。益气益阴。治法尤妙。

补中益气汤

黄 (炙一钱五分) 人参(一钱五分) 甘草(炙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 白朮(一钱五分炒)

陈皮(五分)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加姜枣。水煎服。

生脉散

(见知生死门)

六一散

滑石(水飞细六两) 甘草(一两)

共为细末。每用五钱。新汲水调服。

六味汤

(见审虚实门)

八味汤

(见审虚实门)

香薷饮

治一切暑热腹痛。或霍乱吐利。心烦等症。按此方惟治阳暑。阴暑不用。

香薷(一斤) 浓朴(姜水炒) 白扁豆(各半斤炒)

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五物香薷饮

治一切暑毒腹痛。霍乱吐泻。或头痛昏愦等症。

香薷 茯苓 白扁豆(炒) 浓朴(姜汁炒) 炙甘草(各一两)

上为咀 。水一钟半。煎服。本方加黄连即名黄连香薷饮。

十味香薷饮

治伏暑身体倦怠。神昏头重吐泻等症。

香薷(二钱) 人参 黄 (蜜炙) 白朮(土炒) 茯苓 陈皮 浓朴(姜汁炒) 白扁豆(各一钱炒) 木瓜 炙甘草(各五分)

水一钟。煎七分。食远服。

喘症

喘者息促。气急不能平卧也。外感邪入而为喘。属肺受风寒。其来暴。其脉实。其人强壮。数日之间。忽然壅气。喘咳不得平卧者是也。如近日哮病居多。乃肺金一经受病。药宜甘梗东加减。此属实喘也。若内伤无外邪中入。

乃肺肾受病作喘。其来渐。其脉虚。其人倦怠。或因病后。或因咳久而喘促渐甚。不得平卧者是也。如近日大富羸病。乃肾元亏损。肾气不纳而上出于肺。肺为门户而主气。肾气上冲。肺不能主。出多入少。又肺叶胀大。不能收敛。卧则叶向脊。上阻塞气道之路。喘咳更甚矣。此属虚喘也。治宜大补肺肾之原。第内伤之喘。有阴虚阳虚之异。如面赤口渴。大便秘属阴虚。如面白。口不渴。大便泄。手足冷属阳虚。阴虚者。六味地黄东加减。如麦冬沙参苡仁玉竹阿胶童便之属。皆为合法。阳虚者。八味地黄东加减。如人参紫河车枸杞子菟丝子杜仲鹿角胶之属。皆为合法也。然阴虚作喘而补阴是矣。第阴中有阳。服六味汤多剂不应。则又加人参枸杞子菟丝子杜仲河车之属。取阴阳互根之义也。阳虚作喘而补阳是矣。第阳中有阴。

服八味汤多剂不应。则又加沙参麦冬玉竹童便之属。取阴阳相济之义也。治病贵乎贯通。闻一知十。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

阴阳互根。相济之义。发喘症未发之蕴。

甘桔汤

桔梗(四钱) 甘草(二钱)

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服。

六味汤

(见审虚实门)

八味汤

(见审虚实门)

咳嗽

咳嗽一症。有外感内伤之分。有阴阳虚实之别。医家症脉不察。混治误人。

而概以表散风寒之说。尽咳嗽之治法。合病家之意见者。比比皆是也。岂不有愧司命之责乎。夫外感之咳。因偶受风寒。由皮毛而入肺。其症或头痛而身痛。或恶寒而发热。或鼻塞而声重。或鼻涕而气急。其脉或浮大而紧。或弦大而数。及素无积劳虚咳之症。而忽病咳不已者。即外感之症也。

治法宜用甘梗汤升发肺气。使邪从外达。疏通肌腠。使热从表散。此治外感咳嗽之法也。第人生气禀薄弱者居多。肾水不足者居半。肌表空虚。风邪易入。医家不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理。非投麻桂羌芷。即用细辛荆防。尝谓人曰。肺欲辛以辛泻之。此内经之旨也。闭门留寇。寇欲出而无路。

致穿窬而走。此医家之忌也。于是坚执逐寇之法。久进表汗之剂。不知肺属娇脏。又属燥金。升提则伤气。辛香则耗液。咳血渐热之症见。而往往症变虚损者多矣。故余治外感初咳。先用甘桔汤数剂。即进六味东加减。壮肾水以清肺热。补正气以退客邪。屡用屡效。万举万当。非故与俗见相反。

而嗜好滋补。亦为生人之性命起见耳。内伤之咳。凡肝肾阴虚于下。而木火刑金者。其症或洒寒而潮热。或形瘦而容减。或痰多而带血。或气短而喉干。其脉或弦大而空。或弦细而数。及素有酒色劳伤之患。而渐致咳嗽日增者。即内伤劳损阴亏之症也。治法宜六味汤补阴敛阳。使肺气充实。

补水保元。使虚火归根。此治阴亏咳嗽之法也。又有元阳下亏。而水冷金寒者。其症或畏寒而喘促。或呕恶而泄泻。或水泛而痰冷。或腹胀而食减。

其脉或细涩而微。或浮大而迟。及素有下元虚寒之患。而渐致咳嗽日甚者。即内伤阳亏劳损之症也。治法宜八味汤温补真元。使生气上布。填助真火。使阴寒冰消。此治阳亏咳嗽之法也。且内伤之咳。不独肺金为病也。

经谓肾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达舌本。所以肺金之虚。多由肾水之涸。而肾与肺。又属子母之脏。呼吸相应。金水相生。苟阴损于下。阳孤于上。肺苦于燥。不咳不已。是咳虽在肺。而根实在肾也。司命者。其可不兢兢耶。奈何近日庸工。每遇内伤之咳。惟投清金之药以为稳当。及变症百出。始委之莫救。盖不知肺受他人之侮。我又从而侮之。肺金岂顺王道之化乎。是以治咳而咳愈甚矣。虽然。更有说焉。脾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散精于肺。有生金之能。灌溉四旁。有益肺之力。若久咳而滋补无功。必须培养脾元。补母以及其子。先贤有言。补肾不如补脾。诚深知肺属辛金。生于巳土。而归脾四君之属。所宜急进也。总之外感之咳。实中亦有虚。宜寓攻于补内。内伤之咳。虚中或挟实。宜补水兼清外感之咳。脉数易治。邪退则脉静。内伤之咳。脉数难治。愈虚则愈数。至于疫后咳嗽。热伤真阴也。疟痢咳嗽。脾胃亏虚也。肺痈咳嗽。风寒外袭。积热内发。而蓄有脓血也。肺痿咳嗽。金气外泄。肺脏内损。病剧衰靡也。疮闭咳嗽。皮毛之毒。内攻肺脏。肺受毒害也。支饮咳嗽。脾胃生痰。肺失治节。而清肃不行也。胀满咳嗽。土不制水。浸溃入肺。而关门不利也。哮喘咳嗽。内有夙根。痰塞肺窍。而太阴屡困也。干咳无痰。气不生精。精不化气。而津液枯涸也。种种咳嗽之症多端。调治之法各异。而察色按脉。分别施治者。尤必以补元气为上策也。嗟夫。内外之咳。无非金燥生痒。虚实有辨。岂容混乱而误施。有内经咳嗽论在。学者其可不尽心会悟乎哉。

今日治咳嗽者。在外感亦仅得其半。孰知肺肾相关。己土生金之理。惟此能阐明其奥。

甘桔汤

(见喘症门)

六味汤

八味汤

(见审虚实门)

归脾汤

四君子汤

(见中风门)

时气咳嗽

今夫天之杂气有各种。人之感受有重轻。其来也无时。其着也无方。有触之者。各随其气而为诸病焉。如秋冬之交。咳嗽一症。遍于四方。延门合户。

众人相同者。此皆时行之气。即杂气为病也。其初起恶寒发热。咳嗽咽干。

鼻塞声重。头痛身痛。脉浮而数。或细而数。医家守五运六气之说。谓此症为风寒所中。而用药多不效。是亦不明气之所至无时。所著无方。而混施误人也。岂知寒热之候。乃杂气中之一种。较厉气疫病为稍轻。认症不确。

而治不合法。病安有不转轻为重者哉。盖肺属太阴。居高位。而金体本燥。

通肾气而子母相生。惟肾阴素亏之辈。肺藏阴液必虚。坚刚之体。更多燥气。加以秋冬令节。雨泽愆期。天之燥气生而外入。肺之燥气动而内发。两相感召。热则风生。肺金畏火。内则咳嗽之症见。肺主皮毛。外则寒热之候作矣。治法甘桔东加何首乌玉竹贝母黑豆枇杷叶麦冬桑叶丹皮地骨皮梨汁之属。清肺热而润肺燥。俾外入之燥气自解。内发之燥气自平。若不明寒热咳嗽之由。混投辛温发散之药。将见肺愈燥而愈咳。肺愈咳而愈喘。是所谓火上添油者矣。如进前药不应。则用六味汤除山萸加麦冬沙参童便梨汁之属。壮水保金。益阴退热。无不立效。如体素阳虚。则用六味东加枸杞杜仲炙甘草胡桃肉之属。甘润养阴。甘温养阳。方为两全。倘素有咳血之患。哮咳之疾。及产后老人病患。而忽感此症。表散妄用。则无有不丧命者也。嘉言喻氏。谓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燥病之要。一言而终。只以误传燥病为伤湿而解者。竞以燥病为湿病。遂至经旨不明。

今一以论之。而燥病之机。了无余义。真独开门户。破千古之溃溃矣。夫天之燥气入肺。金伤而受火刑。化刚为柔。燥极生痒。不咳不已。如以燥治燥。

恬于操刃。曾罔顾阴气消亡之旨耶。内经曰。秋伤于燥。冬生咳嗽。又曰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司命者。其可不知天时人事之理。而徒泥于辛甘发散之法。竟祸人于反掌间哉。

言言是理。字字是法。轩岐复生。不过是矣。藏之金匮可也。

甘桔汤

(见喘症门)

六味汤

(见审虚实门)

吐血

血也者。总统于心。藏受于肝。生化于脾。宣布于肺。施泄于肾。为七窍之灵。

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柔和。为肌肉之丰盛。滋养五脏。而神魂得以安充。

实皮肤而颜色得以润调。和营卫而津液得以营运。二阴得以通畅。凡形质所在。无非以血为用。是一身百骸。表里之属。惟赖此血。以为生人立命之根者也。夫血属阴精。本纯静而不动。必随气之转动。而血亦营运而不息。如日月之丽天。而无所阻碍。如江河之行地。而无所壅塞。所谓气如橐龠。血如波澜。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和而水火藏。安有阳络受伤。血从外溢之理哉。奈何膏粱之人。暴怒而伤肝阴。忧思而伤心脾。酒热而伤肠胃。阴血无不受亏。惟色欲过度。损伤肾气者为最剧。当此之时。真阳失守于阴分而无根。虚火浮泛于上。致营行迟而卫行疾。营血为卫气所迫。而上逆肺窍。脏伤而血妄动。咳血咯血唾血之候见矣。即胃火炽盛。而血大吐。乃阳明之本病。固不待言。至若怒气上逆而呕血者。肝木之邪乘胃也。

欲火上炎而呕血者。火发原泉。阴邪之乘胃也。由此观之。凡五志之火。皆能及胃而奔迫上冲。直出咽窍。腑伤而血妄溢。或暴吐而色鲜。或暴脱而色黯矣。盖血出喉窍。逆行气道。病虽在上。而根在下。病虽在肺。而源在肾。

故赵氏谓咳嗽咯唾之血。皆少阴之火上奔。以子母相顾。金水相生。呼吸相应者。而尽属肾病也。若血出咽窍。虽属多气多血之海。较脏血上溢。而杀人之烈者为稍轻。然气血由此而亏。营气由此而耗。谷气由此而减。其能免虚虚之祸乎。是以医家当审病情轻重。凡偶有所伤。而根本未摇者。

轻而易治。内有所损。而症剧脉数者。重而难疗。如肝肾阴虚。或为咯血。或为咳血。或为唾血。而脉静芤大。或细弱微弦。惟用甘醇补阴。培养络脉。使营气渐回。而阴火归根。如血久咳逆。阴亏已甚。而脉急浮大。或弦细紧数。

虽投壮水益阴。培补肺肾。奈真元已败。而脏损无救。如咯血过多。骤伤真阴。龙火不归宅窟。斯频率则微细无神。症则自汗喘促。声则语言低微。此危急虚脱之险症。大进参地鹿茸附子童便之属。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

救真阳于将断绝之时。所谓引火归原。逆者从治。或冀回生于万一也。如阳明积热。吐血成块。有火证火脉可据。治宜清火而血自安。犀角地黄汤主之。如怒动肝火。载血上逆。从胃而吐者。治宜平肝而血自安。加味逍遥散主之。如劳伤心脾。血走空窍。从胃而吐出者。治宜救本而血自安。归脾汤主之。如饮洒过多。脾胃受伤。而血从胃出者。葛花解酲汤主之。如欲念妄动。肾火冲逆于胃。而血从胃出者。治宜壮水而血自安。六味地黄汤主之。如阳虚阴走。胃中脱瘀。阴分受亏者。宜补精以化气。正元饮主之。阳分受亏者。宜补气以生精。八味生脉汤主之。又尝见暴吐失血。来如涌泉。垂危于顷刻者。速以补气为主。盖有形之血。不能骤生。无形之气。所宜急固。

但使气不尽脱。则命犹可保。血渐可生。须用人参二两为末。加飞罗面钱许调服。此正血脉益气。阳生阴长之法也。大抵上逆之血。宜补水以制火。

而寒凉不可轻投。宜补阳以生阴。而反治多有奇效。且土为万物之母。有生化精血之能。胃为五脏之本。有灌溉一身之力。古人有言一切血症。须以四君胃药收功。盖深知阴血生于阳气。而脾土健运。则中焦取汁变化为赤。司命者。其可不 于东垣脾胃论而加之意哉。

失血之人。非有大损于脏腑。则血不易以至。断未有真阴足而血妄动者。亦未有元气充而血不摄者。惟深明阴阳之理。议论自突过前贤。

犀角地黄汤

生地 白芍(炒) 丹皮 犀角(镑末极细各一钱五分)

上将上三味。水煎去渣。入犀角末服。

加味逍遥散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茯苓(一钱) 柴胡(一钱) 丹皮(五分) 栀子(姜汁炒黑五分) 甘草(五分炙)

上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归脾汤

(见中风门)

葛花解酲汤

葛花(一钱) 豆蔻(一钱) 砂仁(一钱) 青皮(六分) 白朮(四分炒)

神曲(四分炒) 干姜(四分) 人参(三分) 陈皮(三分) 茯苓(三分) 猪苓(三分) 泽泻(四分) 木香(三分)

水二钟。煎一钟服。

六味地黄汤

(见审虚实门)

正元饮

熟地(七八钱甚者一二两) 当归(三钱) 甘草(二钱炙)

水二钟。煎八分。温服。

八味生脉汤

四君子汤

(俱见中风门)

肺痈

肺痈为病始萌之时。最易惑人。极难识认。医家误作风寒。见咳治咳。用药不应。及酝酿成脓。倾囊吐出。方知肺内生痈。已为棘手之候。是亦未尝察脉辨症。而竟以人命为草菅者也。盖肺属西方之位。为五脏之华盖。内司呼吸。外充皮毛。其色白。其时秋。肺金独旺于秋者。应其轻清之候也。倘有所克。其病自生。故患肺痈者。或因腠理不密。外邪所乘。而内感于肺。或因烟酒炙爆。内蕴积热。而熏蒸于肺。其症恶寒发热。咳嗽声重。胸膈隐痛。鼻塞项强。气血稽留。日久则鼻流清涕。咳唾脓血。腥秽稠浊。甚则胸胁胀满。呼吸不利。其脉未溃之先。或浮紧而数。或洪大而数。既溃之后。或芤大而数。或弦细而数。初发宜甘桔汤。黑豆东加减。解毒开提。已成宜百合固金东加减滋水清金。溃后宜用六味东加减补阴保肺。诚以清肺之热。救肺之气。则肺不致焦腐。其生乃全。盖清一分肺热。则存一分肺气。而清热必须散其火结。涤其壅遏。以分散其势。于大肠令脓血浊沫。日渐下移。因势利导。乃为不易之良法也。夫肺为娇脏。属太阴而体燥。必被火热之毒内攻。致脏伤而脓血外泄。医者不知益肺之虚。救肺之燥。生肺之液。反恣胆妄投燥热之药。其能堪此虚虚之祸。况难成易亏之阴。日为脓血剥削。而多气少血之脏。势必 不救。且今日之人。入房太过。肾水素虚。而母病及子。化源益弱。咳嗽增而虚象现。由是肺喘生胀矣。声出音哑矣。潮热口渴矣。食少下泄矣。痰如米粥。肌瘦如柴矣。病势至此。皆由医学无传。用药误治之明验。而救治之法。舍参 补气。熟地补血。安能起垂危于万一耶。大抵血热则肉败。营卫不行。必蓄为脓。是以金匮以通行营卫为第一义。而脾旺则生金。津液流行。痰嗽渐减。是以内经有欲治其子。先健其母之旨。薛氏云。脾土亏损。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肾水。故始成则可救。脓成则多死。苟能补脾肺。滋肾水。庶有生者。若 攻其疮。则脾胃益虚。鲜有不误者矣。夫火热为害。肺气壅塞。须用升提之品。俾清虚之脏。毋致瘀滞而不通。成气血暴丧。辛金受困。更宜补元之法。俾坚刚之体。全赖血液而润枯。后之学人。于金匮肺痈论而熟读之。则其治是症也。庶不致误投于初病矣。

肺痈之症。初起难于辨别。既成拘于清热解毒。千人一类。用开提补元。可为万世之良法。

甘桔汤

(见喘症门)

黑豆汤

黑豆(二钱) 甘草(四钱)

水煎服。

甘草干姜汤

治咳嗽痰涎。咽燥而渴。肺经虚热。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炒)

上咀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数次温服。

百合固金汤

生地(二钱) 熟地(三钱) 麦冬(一钱五分) 贝母(一钱) 百合(一钱)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元参(八分) 桔梗(八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肺痿

肺痿一症。金匮治法。非不彰明。奈混在肺痈一门。精意难解。然论脉条中。

谓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虚实之辨。可谓详悉。医家能细心会悟。决不以肺痿之虚症。而误作肺痈之实热矣。夫肺为五脏之华盖。其位至高。其质至清。内主乎气。中主乎音。外司皮毛。人生血气充足于内。水火互藏其根。斯娇脏无畏火之炎。金水有相生之用。肺气安得受克而痿弱不振者乎。无如先天之禀既亏。复又房劳不慎。戕贼真元。根本摇动。致肾水亏而相火炽。上熏肺金。金被火刑。观其症则咳嗽失血矣。寒热往来矣。

盗汗侧眠矣。音哑咽痛矣。上呕而下泄矣。切其脉或浮大空数。或弦细而涩数矣。病势至此。形体消削。咯吐瘀脓。色如桃花。或如米粥。此病剧而变肺痿之恶症。竟为百死一生之危候。医药难救。其奈之何哉。虽然。病固难救。而必欲立法以救之。则责在补肾水以镇阴火。生津液以润肺燥。更宜参河车之属。填实下元。补真气以通肺之小管。以复肺之清肃。所谓补其肺者益其气。补其肾者益其精。庶可起垂危于万一也。夫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肺气壅浊。则周身之气。

易致横逆而犯上。彼肺痿之形象。与肺痈似是而实非。肺痿发在病虚之后。肺痈发在无病之初也。肺痿咳白血而吐涎沫。肺痈则咳臭脓而胸胁痛也。肺痿人肌瘦而神倦。肺痈人体实而强壮也。肺痿病久。始洒寒而潮热。肺痈初发。则毛耸而恶风也。肺痿脉芤数而无神。肺痈脉浮数而有力也。种种症脉。不同如是。是肺痿为虚。误以肺痈治之。是为虚虚。肺痈为实。

误以肺痿治之。是为实实。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而死者。医杀之耳。余也察色按脉。分别虚实。审病情之吉凶。求此中之顺逆。大约从外因而成肺痈者。急宜调治。虽肺伤而尚可补救。从内因而成肺痿者。多方培补。奈肺枯而百法难疗。庸手不知仲景肺痿之论。虚实混治。两症欠明。惟用金银花清热解毒。甘桔汤极力开提。喘咳痰鸣。危在旦夕。病家情急。遍阅方书。

始知肺痿之症以告医。医家蒙昧。学浅才疏。又误认痿 之候而着想。指鹿为马。伤人性命。莫此为甚也。呜呼。以坚刚之体。忽变衰靡之象。无非木火炎于上。君火灼于中。肾气不相顾。土气不相救。而阴液内耗。白血外溢。肺脏之真气尽泄。金能保其全乎。自今以后。后学能知病之原。察病之情。熟读仲景金匮方论。讲究甘草干姜等汤。悉心化裁。神明运用。于肺痿一症。思过半矣。

阐发脉因症治之理。已属最上一乘。又想见作此论时。真有笔歌墨舞之乐。

人参养肺汤

治咳吐痰涎。色白痿顿。脉大无力。肺虚之证。

人参(一钱五分) 白茯苓(一钱) 炙甘草(一钱) 黄 (一钱,蜜炙) 阿胶(一钱) 五味子(二十粒)

水煎温服。

甘草干姜汤

(见肺痈门)

人参平肺汤

人参 天冬(各四钱) 橘红(五钱) 知母(七分) 甘草 茯苓 地骨皮(各三钱) 桑白皮(一两)

每服五钱。入姜水煎服。

胎疟并三日疟

按疟疾一症。内经详言之。先贤备述之矣。至于人生初次发疟。则为胎虐。

古人未有发明。患此者延缠难愈。轻则月余。重则数月。或变虚咳。或变浮肿。多致丧命。即体实之人。亦成疟母。为终身之患。是可悯也。盖疟乃暑邪。

伏在募原之间。呆在少阳之界。不同伤寒温疫传里之险。常发疟者。数发之后。邪无所容。即从毛窍熟径而出。霍然愈矣。若胎疟之作。膜原忽被其耗扰。复又缠绵不已。气血由此大亏。兼之隧道少疏通之机。毛窍非熟由之路。正愈虚而邪愈陷矣。予悟此理。初发投小柴胡东加减数剂。阴虚者改用救阴补元之法。阳虚者改用温养元阳之法。俱重加人参。俾营卫正气大盛。则膜原流恋之邪。斯时急走隧道之间。肌腠虽非熟径。而自有不能不出肌腠之势矣。或问曰。胎疟之故。既得闻命矣。乃三日疟。尤难愈于胎疟。抑又何也。余曰。膜原之界限。宜分阴阳浅深之不同。营卫之气血。亦分阴阳盛衰之各异。在膜原之浅者。阳盛于阴。阳盛则正强而邪弱。随卫气出入。而疟难久留。在膜原之深者。阴盛于阳。阴盛则邪胜而正弱。居营气之间。而疟多伏藏。所以邪中浅者。一日而作。邪中深者。间日而作。邪中极深者。间二日而作也。汪机云。三日一发者。非入于脏也。由气血盛衰而然。气血未补。未至于强健。已补强健。邪无容留矣。可见邪伏募原之深界。

而离肌腠之路远。须宜阳分肋气之药。加血药引入阴分。方可掣起。如是则气血大盛。邪不攻而自走。经所谓邪正不两立也。或又问曰。募原之界。

营卫之道。安有浅深盛衰之不同。子言得毋谬乎。余曰。经言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何得无浅深之分经言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何得无盛衰之别。但募原本是少阳表里之界。营卫既分阴阳。而在表者。又属阳中之阳。阳性动而行速。故邪出表易。在里者又属阴中之阴。阴性缓而行迟。故邪出表难。一迟一速。相拒交争。而所发之时日不同矣。经曰。阴气多而阳气少。故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又曰。其间二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此之谓也。此症初发用补中益气。合桂枝汤升其邪。陷于阴经。久发肾阴虚而疟不止者。用六味合生脉散。以补其真水。久发肾阳虚而疟不止者。用人参养营汤。八味汤以补其真火。久发脾胃虚而疟不止者。用四君子汤。或六君子汤以补其脾土。总之此症本于根原内空。卫外之阳不密。邪有隙而可乘。惟重加参术煎汤吞八味丸。久服自有神功。血亏甚者。加当归。气弱甚者。加黄 。若阴虚火盛者。二母汤吞六味丸。或阴虚火盛而胃滞者。二母汤吞独何丸。治疟之法。不外乎是。舍此而他求。势必变症百出矣。

理从悟入。每遇病机。他人苦思之而不能得。即偶得之而格格不吐。一经悟思。偏出之 。其神于医理者乎。

胎疟

小柴胡汤

人参(二两) 柴胡(八两) 半夏(半升) 黄芩(三两) 生姜(二两切片) 大枣(去核十二枚) 甘草(三两炙)

上药用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进三服。

三日疟

补中益气汤

(见暑症门)

桂枝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去核)

上用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一升。日三服。

六味汤

八味汤

(俱见眩晕门)

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

人参养营汤

(俱见中风门)

生脉散

(见燥症门)

二母汤

知母 贝母(各等分)

水煎服。

独何丸

何首乌(黑豆拌蒸)

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早滚汤下四钱。

痢症

愚按痢疾一症。非六淫之邪所感。瓜果生冷所伤。而后始有此患也。余尝观古法相传。谓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热蓄积为痢。近日医家。皆宗其说。

不知暑乃六淫之一。中暑而发热者有之。受暑而发疟者有之。与痢症毫无关涉。医用其法者。往往取效少而伤人多。夫痢症实时疫中浊邪中下。

名曰浑者是也。邪毒入胃脘之上焦。则浮越于肌表。而恶寒发热。邪毒中胃脘之下焦。而走入大小肠。则剥脂膏之脓血。而后重里急。邪毒出肌表。

由三阳而传入三阴。入里杀人。邪毒在肠脏。致恶饮食而败脾胃。绝谷杀人。若下痢而兼寒热者。杀人尤速。此疫邪入胃之不同。而见症之各别也。

盖天地不正之杂气。种种不一。而痢症疾速。亦杂气所钟。病遍于四方。延门阖户。一人病此。人人亦病。此始也感受于天。继也传染于人。其为气所感召。已明验矣。且经不云乎。夏伤于暑。秋为 疟。未见传染也。因于暑。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未见传染也。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未见传染也。而痢疾之传染。益信暑热之无与。况杂气所著无方。或发于城市。或发于村落。他处安然。无有杂气之所发无定。或村落中偶有一二所发。或一年中竟无一人所感。而暑热则每岁时之所必有。瓜果每夏秋之所必熟。何值此痢疾不发之年。虽暑热酷烈。瓜果多食。卒未见滞下而广行如此。则不辨而自明矣。而余谓疫邪作痢之说。亦不为无据矣。此症初治。宜用黄金汤解疫毒而救胃气。继用四君子汤扶脾土而补元气。久则用八味加参汤。补真元而生土气。经曰。肾为胃关。主二便而开窍于二阴者也。即体实受邪。

于黄金汤中加黄连一味。无不捷应。若兜涩太早。休息久痢。邪在肠间。体实余邪不下者。宜犀角地黄汤。或巴豆霜丸。体虚余邪不下者。宜六味归芍汤。或桂附八味丸。此治痢大略之法也。若症见脓血切肤。少腹必急痛也。赤白刮下脂膏有浅深也。里急后重。或塞或热而下迫。或气虚而下陷也。口渴引饮。或液少而亡阴。或胃热而火炽也。是以治痢之诀。要在虚实寒热得其法。则万无一失矣。第疫气之来。有一无二。而人生禀赋不齐。虚实寒热各殊。虚体受邪。则为虚痢。实体受邪。则为实痢。寒体受邪。则为寒利。热体受邪。则为热利。司命者其可不详察欤。呜呼。余曾见痢疾蜂起。医者洋洋得意。谓家人妇子曰。滞下发矣。正吾技之擅长。可操必胜之术也。

及其举方。非槟朴之破气。即承气之攻下。未几呕恶恶食之变在先。冷汗呃逆之变在后。医家至此而技穷。病家至此犹不悟。推其故也。缘误认暑热瓜果之利害。不明疫邪入肠之伤人。岂知疫痢之恶。能绝人之谷。削人之脂。损人之脾。伤人之胃。耗人之气血。正气为邪毒败坏如是。而医尚于香连。切切于承气。极之不可救。而莫可如何也。吁。医过矣。医过矣。

自制黄金汤

黄土(五钱) 扁豆(四钱炒) 谷芽(二钱炒) 茯苓(一钱)

黑豆(三钱) 甘草(八分) 白芍(一钱五分炒) 生姜(三片) 金银花(三钱) 五谷虫(二钱炒研) 扁豆花(十枚)

水二钟。煎八分。不拘时服。

立方精确。可为一百十四方矣。

四君子汤

(见中风门)

八味加参汤

(见审虚实门)

犀角地黄汤

(见吐血门)

巴豆霜丸

巴豆(去皮心研)

饭捣为丸。每次滚汤下四五粒。

六味归芍汤

(见中风门)

桂附八味丸

(见眩晕门)

挛症

愚按拘挛属肝。肝主身之筋也。古书有风寒湿热血虚之不同。然总不外亡血。筋无荣养。则尽之矣。盖阴血受伤则血燥。血燥则筋失所滋。为拘为挛。势所必至。又何待风寒湿热相袭。而后谓之拘挛耶。且精血不亏。虽有邪干。亦决无筋脉拘急之病。而病至坚强。其枯可知。治此者。必先以气血为主。若有微邪。亦不必治邪。气血复而血脉行。邪自不能留。何足虑哉。内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又曰。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此之谓也。

挛主血虚。一洗风寒湿热之妄见。

养血舒筋汤

治血虚不能荣筋而挛症作。

当归(二钱) 白朮(二钱土炒) 茯苓(一钱) 沙参(一钱五分) 麦冬(一钱)

枣仁(一钱炒研) 牛膝(一钱) 苡仁(二钱) 丹参(二钱) 何首乌(二钱)

加桂圆肉五枚。水煎服。

膈症

愚按膈症。病在上焦。而其原实在下焦。饮食下咽。至膈不能直下。随即吐出。乃贲门为病。血液干枯。胃口收小。初病浆粥尚可入。病久饮食俱难下。

盖血液枯 。津液不润。凝结顽痰而阻塞胃脘者有之。气结不行。血滞成瘀。而阻塞胃脘者有之。第贲门之 。顽痰之聚。瘀血之阻者。皆由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耗竭。运守失职。而脾中之生意枯。五液无主。而胃中之津液涸。缘虚阳上泛。挟冲任二脉。直上阳明。贲门终日为火燔燎。迫之又迫。不 不已。是以隔塞不通。食不得入矣。虽然。膈之食不得入为有火。与反胃之食久复出为无火。迥乎不同。而膈症之火。其根实发乎肾。若肾中水亏。不能摄伏阳光。而虚火不藏者。治宜壮水之主。从阴引阳。而焰光自敛。若肾中火亏。不能生化元气。

而龙火不归者。治宜益火之源。补阳生阴。而真气上升。如是则血液有生动之机。贲门有滋养之润。胃司受纳。而脾司传化矣。夫酒色操心之辈。多有此症。为虚为实。不辨自明。若刘氏下以咸寒之味。损胃尤烈。严氏分有五膈之名。惑人失从。不若养血益气。以通肠胃。补阴助阳。以救本原。则大便润而小便通。下既宣通。必无直犯清道。上冲贲门之患也。奈何学浅庸工。泥于气结不行。阻碍道路之故。妄投辛香破气。化痰清火之药。谓病生于郁结。而骤开之。或得效于顷刻。终必至于干枯委顿而毙者。不可胜数也。张鸡峰云。病在神思间。谓养其神。清其思。而后津液归聚于胃中。庶能稍延岁月。病膈者。其可不达观而返观内照耶。余阅历数十载。见年少者无此患。年老者有此症。其为气血之亏。水火之弱。上焦之枯。肠胃之燥。已明效大验。治此者不急急求脾肾根本而补救之。而反从事于开关诡异之法。以为快捷方式也。以为得计也。以为理是也。噫。医亦愚矣哉。

膈之因。本于阴阳之虚。自当补救根本。泥于气结。投以破气。去病远矣。

主此论以治膈。不有春回寒谷哉。

六味地黄汤

八味地黄汤

(俱见审虚实门)

通幽汤

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噎塞不开。气不得下。大便艰难。名曰下脘不通。治在幽门。

当归身 升麻 桃仁 红花 甘草(炙各一钱) 生地黄 熟地黄(各一钱) 加麻子仁(三钱)

水煎服。

秘方

治噎膈。

童便 牛羊乳 韭汁 竹沥 蜜 姜汁 甘蔗汁和匀温服。

又方

以手巾裹杵头糠。时时拭齿。或括下杵头糠。口内含之。

盗汗

盗汗者。乘人睡熟而出。意同盗贼之义也。盖本原充实者。睡则神气收敛于内。本元不足者。睡则神气浮越于外。汗亦因之流溢。总之由阴不平。而阳不秘耳。夫寤寐皆由卫气为主。昼行于阳。动则为寤。夜行于阴。静则为寐。卫气行里。则表中阳气不致。平人营卫调和。虽毛窍开发。而津液内藏。

若肾失闭藏之职。肝行疏泄之令。水虚而火炎。卫强而营弱。内热蒸蒸。气化汗泄。亦毛窍疏豁。有隙可乘也。寤则目张。行阴之气复还于表。而肌腠秘密。汗欲出而无由矣。治法宜滋阴以荣内。益气以卫外。薛氏云。肾气虚弱。盗汗发热者。用六味丸。肾气虚乏。盗汗恶寒者。用八味丸。气血俱虚。而盗汗者。用十全大补汤。阳盛阴虚者。用当归六黄汤。伤寒盗汗。责在半表半里。胆有热也。用小柴胡汤。是在医家运用变化之妙。而不得胶乎一定之则也。

寤则目张。行阴之气复还于表数语。尽得盗汗之秘。

六味丸

八味丸

(见审虚实门)

十全大补汤

熟地(三钱) 当归(三钱) 人参(二钱) 茯苓(二钱) 白朮(二钱炒)

白芍(二钱炒) 川芎(一钱) 肉桂(一钱) 黄 (一钱炙) 甘草(一钱炙)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当归六黄汤

黄 (二钱炙) 当归(一钱) 生地(一钱) 熟地(一钱) 黄柏(五分) 黄连(五分) 黄芩(五分)

水煎服。

小柴胡汤

(见胎疟并三疟门)

脉间止变喘满症论

今夫脉理精微。诊切艰难。口不能言传。指不能区别。求其得于心。应于手。识病情而知生死者。盖亦寡矣。夫脉之原也。资始于肾。资生于胃。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十二经中。皆有动脉。不独手太阴寸口一经。而诊定生死。则必不外于手太阴寸口者何也。以此以属肺主气而司呼吸。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会于此。人一心昼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故五十度复会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寸口也。是以诊脉之法。有三部九候。一部中。有浮中沉三候。诊有百五动。

六部亦如之。往来不止者为无病患。而五十动有止者。又可以决生死而起垂危。切脉其可忽乎哉。脉诀谓间至有促代结之不同。有阴阳生死之各异。有痰积。有狂斑。有毒疽。有气衰胎堕等候。要皆真元败而气血枯。无论其促代结之分。则二三十动之间。时间一止者。其离根尚浅。犹可延缠岁月。若三五动一止。二三动一止者。其离根已近。死期将至。其见症也。岂止如脉诀所云。痰积狂斑。毒疽胎堕等类者哉。余阅历多载。切脉初知。见症颇多。大约三五动一止。二三动一止之脉。初病必气短。间亦咳嗽。渐变面浮足肿。

剧之则遍身浮气。腹大囊肿。不得平卧。水泛为痰。谷食日减。已成不可救药。而医者曰。间止之脉。老人不为病。即病矣。亦不过。痰阻经络。壅塞不通。

不足为虑也。呜呼。病家闻此说。即深信医而任之专。医家进此说。则大剂药而攻之速。不知间止乃生死相关。攻伐骤进。气血骤竭。可以计日而亡矣。夫脉以气血为贯。间止则气血不续。三五一间。二三一间。则气血更不续矣。初病有气短之验。医独未之见乎。间止而变喘满。医独未之闻乎。盖此症由于肺肾。肺主诸气。肺气虚则喘咳。肺主皮毛。肺气虚则浮肿。肺司呼吸。肺气虚则脉不贯。肺主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小便短少。溢于肌肉毛窍。水出而尤根源于肾。以肾为生气之源。金水相生。子母之脏。内经曰。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聚水也。即此之谓。且气短在先。浮肿在后。为母传子。

即脉不间止。已属逆症。况间止而先喘后满。无胃气者乎。纵有良医。日投八味参 之属无益矣。经不又云乎。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脉随呼吸。

为性命之根蒂。生死之源头。岂容间断。庸手不悟。切脉艰难。而曰痰凝气滞。老人不为病也。其信然耶。其不然耶。

附案

洪坑洪翰思先生。年七旬有二。己巳六月患背疽。疽愈后大便泄泻。且有血。脉息沉细。三五至一间。至十二月渐变气促咳嗽。遍身浮肿。腹大囊大。

夜不能平卧。诸医皆云气血凝滞。风邪未清。药投几脱。请余一诊。余辞不治。姑与参地河车之属投之。半月足流黄水。气消咳减。一月全瘳。惟间止之脉不退。延至五月复喘肿而卒。

脉至间止。无论结代。总属不治。特有迟早之异耳。得此明论。颠扑不破。

而行文亦有韩苏手意。那得不压倒一时。(门人敏识)

两仪煎

治肺肾亏虚。永息间止。

人参(一钱) 熟地(三钱) 陈米(五钱炒)

水煎服。或倍为丸。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