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李娃传

李娃传注释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1本篇选自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2汧(qian牵)国,指唐时汧阳郡,治所在今陕西省陇县。《新唐书·百官志一》:“文武官一品、国公之母、妻,为国夫人。”倡,通“娼”。3瓌奇,卓越,美好。瓌,同“瑰”。4天宝,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公元742年—756年)。荥(ying莹)阳公,犹言郑公。唐时,郑姓为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的望族,故称。5知命之年,五十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6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后沿用以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7应……举,应试。贡士曰赋,乡赋即乡贡。唐朝科举制度,由州县选送者曰乡贡,应举者通称为秀才。8薪储之费,指生活费用。9上第,谓考试取得高名次。指掌,比喻事情容易做到。10毗陵,古代郡名,即常州。(11)东市,唐时长安有东西二市,为商业荟萃之区。(12)平康,长安里(坊)名,亦称北里。孙棨《北里志》:“平康里,入北门,东回三曲,即诸妓所居之聚也。”(13)青衣,婢女。要(yao夭)妙(miao渺),同“要眇”,美好。(14)狭邪女,妓女。狭邪,同“狭斜”。古乐府《长安有狭斜行》中有“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语,后因谓妓女居住之所为狭斜。(15)赡(shan善),富有。(16)萧墙,照壁,屏风。(17)垂白,头发渐白。上偻,驼背。(18)迟(zhi直)宾,接待宾客。(19)叙寒燠(yu育),问候起居的应酬话。燠,暖。(20)触类妍媚,举止动静,无不美媚。(21)缣(jian兼),黄色的细绢。(22)彻,通“撤”。(23)“男女之际”二句见:《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24)荐枕席,侍寝。宋玉《高唐赋》载巫山之女对楚襄王曰:“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25)厮养,奴仆。(26)目之为郎,妇称夫曰郎。此从其女的称呼。(27)屏迹戢(ji集)身,谓深居不出。屏、戢,都是隐藏之意。(28)如响,如声音之有回响,比喻有求必应。(29)致荐酹(lei类),以酒食祭祀。(30)牢,祭祀用的牛羊豕三牲。醴,甜酒。(31)信宿,再宿。(32)戟门,唐制,三品以上官员得立戟于门,因称贵显之家为戟门。(33)大宛,汉朝西域诸国之一。《汉书·西域传》:“宛别邑七十余城,多善马。”故称良马为大宛。(34)日已晚矣,按平康、宣阳二里距离很近,而此云“计程不能达”,俞正燮《癸巳存稿》谓为“作《传》者信笔漫书之,非实情也”。(35)弛,解除。质,抵押。赁,租借。(36)蹇,蹇驴,跛脚驴子。一般用为驴的别称。(37)尚书,唐朝尚书省各部的长官称尚书。(38)凶肆,专售丧事用品并为丧家办理殡仪葬礼的店家。(39)绵缀,当作“绵惙”。谓病情沉重,气息微弱。(40)穗(sui遂)帷,灵帐。(41)轝,同“舆”。(42)耆旧,此指老师传。(43)大和会,《尚书·周书·康诰》:“四方民大和会。”孔安国传:“四方之民大和悦而集会。”(44)里胥,古代乡里之职,等于地保之类。贼曹,州郡掌管治安的佐吏。京尹,即京兆府尹,京师地区的行政长官。(45)辇轝威仪,谓丧车仪仗之类。(46)层榻,高椅子。(47)铎,此指唱挽(輓)歌时用的大铃。(48)扼腕,握持手腕,表示振奋的情绪。顿颡(sang嗓),叩头。颡,前额。(49)《白马》之词,《后汉书·范式传》载张劭死,将葬,“(式)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后人因以“素车白马”为送葬之词。(50)连榻,并坐的长椅子。(51)翣(sha霎),形如掌扇的棺饰,出殡时所用。(52)《薤(xie械)露》之章,汉挽歌辞有《薤露》、《蒿里》二章。(53)响振林木,《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木。”(54)愕眙(chi斥),吃惊得呆住了。(55)牧,州牧,即刺史。隋、唐时刺史为一州的行政长官。(56)老竖,老仆人。(57)郎, 奴仆对年轻主人的称呼。(58)曲江杏园,曲江池,在长安城南,以水流曲折得名。其地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有杏园、慈恩寺,北有乐游原,唐时为都中人士游览的胜地。(59)瘗(yi议),埋葬。(60)道周,路旁。(61)䍀缕,破旧的衣服。一作“褴褛”,义同。悬鹑,鹑鸟尾秃,因以形容衣服的破烂。(62)颔颐,犹言点头。颔,动。颐,面颊。(63)却睇,回头斜视。(64)不啻(chi翅),不止。(65)别卜所诣,另找住所。(66)晨昏得以温凊(qing庆),早晚可以侍候问安。《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67)荐水陆之馔(zhuan撰),把山珍海味给他吃。荐,奉,进。馔,食物。(68)渊思寂虑,深思默虑。(69)旗亭,酒楼。鬻坟典之肆,书铺。坟典,指书。古代传说有《三坟》、《五典》等古书,实不可靠。(70)孜孜矻(ku哭)矻,勤奋不怠。(71)甲科,甲等。唐初取士,明经有甲乙丙丁四科,进士有甲乙二科。(见《通典·选举典》)按甲乙科系指等第言。(72)礼闱,即礼部。考试归礼部掌管。(73)敛衽(ren任),整理衣襟,表示敬意。后称妇女下拜为敛衽。(74)秀士,应试者的通称。(74)中朝,朝廷(中央政府)。(75)不侔,犹言不及。侔,相齐。(76)砻淬(cui粹),磨炼。(77)连衡,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连合以事秦,谓之连衡(亦作“连横”)。此为结交之意。(78)大比,《周礼·地官·乡大夫》载周朝考查官吏:“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此指唐朝特定的“制举”考试。《新唐书·选举志》:“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79)直言极谏科,唐代制举(为选拔人才而特开的科目)的项目之一。(80)三事,即三公。《新唐书·百官志》:“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为三公,皆正一品。”此指品级最高的官吏。(81)蒸尝,古代秋冬祭祀的名称。《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烝,同“蒸”。(82)自黩,自汗。中外,内外亲戚,此指外戚。按唐朝婚俗,极重门第,郑氏为当时望族,戚属亦多高门通显之家。(83)剑门,唐县名,故城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84)除书,任命、调动官员的文书。(85)剑南,道名,治所在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86)浃(jia夹)辰,谓自子至亥十二辰为一周,即十二日。浃,周匝。(87)刺,名片。(88)六礼,古时结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89)秦晋之偶,春秋时代,秦、晋两国君主世代联姻,后世因借称两姓联姻。(90)岁时伏腊,谓过年、过节。伏日在夏,腊日在冬,都是古代的节日。(91)一穗三秀,谓一根穗开三朵花。倚庐,古时守丧住的草 房。(92)本道,成都府属剑南道,故称本道。(93)白燕,古时认为祥瑞的鸟。层甍(meng萌),高耸的屋脊。(94)终制,谓三年守制期满。制,指居丧的制度。(95)清显之任,高贵的官职。(96)太原尹,唐朝太原为府(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置府尹。(97)甲门,高门。(98)莫之与京,“莫与之京”的倒文,即没有人可以和他比大小。京,大。(99)贞元,唐德宗李适年号(公元785年—805年)。下文乙亥,为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