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真中风症

曰真者,所以别乎类也。风者,八方之风邪也。中者,邪之自外入内也。有中经、中腑、中脏、中血脉之分。此数句与病机要发明,大同小异,各有语病。余从发明而订正之:中经,外有六经之形症,中腑,内有便溺之阻隔,中脏者,性命危。中血脉者,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隔。先以中经言之。中经者,现出六经形症,太阳头痛、脊强;阳明目痛、鼻干、身热、不得卧;少阳胸满、口苦、胁痛、耳聋、寒热;太阴自利、腹痛或便难;少阴口渴、时厥;厥阴囊缩、遗溺、手足厥逆,而面色亦现出五色可诊。此中风之浅也,宜小续命汤加减主之。

小续命汤(方见《时方》)

如中风无汗恶寒,根据本方麻黄、杏仁、防风各加一倍。宜针至阴出血。(穴在足小趾外侧爪甲角刺二分)。昆仑。(穴在足外踝后跟骨,针透太溪)

如中风有汗恶风,根据本方桂枝、芍药、杏仁各加一倍。宜针风府。(穴在项后入发际一寸。针入三分,禁灸。)

以上二症,皆太阳经中风也。

如中风有汗,身热不恶寒,根据本方加石膏、知母各二钱,甘草再加一倍,去附子。

如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根据本方加葛根、桂枝,黄芩再加一倍。宜针陷谷,(穴在足大趾次指外间本节后陷中,针入五分)去阳明之贼,兼刺厉兑,(穴在足大趾次指端去爪甲如韭叶。)泻阳明之实。

以上二症,皆阳明经中风也。

如中风无汗身凉,根据本方附子加一倍,干姜加二倍,甘草加二倍。宜刺隐白,(穴在足大趾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去太阴之贼。

此太阴经中风也。

如中风有汗无热,根据本方桂枝、附子、甘草各加一倍。宜针太溪。(穴在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针透昆仑。)

此少阴经中风也。

如中风六经混淆,系之于少阳、厥阴,或肢节挛痛,或麻木不仁,根据本方加羌活、连翘。

灸少阳之经绝骨穴,(在足外踝上三寸,灸五壮。)以引其热。刺厥阴之井大敦穴,(在足大指甲聚毛间)。以通其经。

此少阳厥阴经中风也。

又以中腑言之,与伤寒腑症略同,内有便溺之阻隔,宜三化汤通之,夹有经症,宜防风通圣散两解之。

又以中脏言之,中脏多滞九窍,有唇缓、失音、耳聋、目瞀、鼻塞、大小便难之症。或卒倒不省人事,有闭脱之别。

若口开,为心绝;眼合,或上视,为肝绝;手撒,为脾绝;遗尿,为肾绝;汗出如油,声如鼾睡,为肺绝。及面赤如妆,脉急大,皆虚极阳脱不治之症。唯以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另煎浓汁,调入灌之,或可救十中之一。如牙关紧闭,以乌梅浸醋擦其牙;痰塞咽喉,以稀涎散吐之。不省人事,以半夏末吹入鼻中。盖此法为通关所设,而药汁方可灌入,非借此法吐痰以愈病也。

男元犀按:不省人事,有闭症、脱症之辨。二症误认用药,则死生立决。

《内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也,善行而数变。或为寒中,或为热中。

如阳脏之人,素有内火,而风邪中之,则风乘火势,火借风威,遂卒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虽有痰声,非漉漉之声,亦无涌起之势。可用橘皮一两,半夏一两,入生姜汁少许,煎服;或服后探吐之,随以涤痰汤加天麻、丹参、石菖蒲,入竹沥、姜汁以开之。如外热甚,二便闭,可用防风通圣散,及凉膈散加石菖蒲、远志、丹参及三化汤之类,表里两解之。如阴脏之人,素多内寒,而风邪中之,则风水相遭,寒冰彻骨,亦卒倒不省人事,口开手撒,尿出,脐下冰冷,痰声漉漉,如水沸之势。急用三生饮加人参,或用人参二两、附子一两、生半夏三钱,煎一盅,入生姜汁半匙、蜂蜜一蛤蜊壳灌之,亦有得生者。若以胆南星。及涤痰驱风等药投之,如入井而下以石也。

二症愈后,语言行动,定不能如常,察其水衰、火衰,以六味丸、八味丸清早服三四钱,下午服六君子汤加麦冬三钱,干桑叶一钱,竹沥二蛤蜊壳,最妙。盖柔润熄风,为治风之秘法也。

又以中血脉言之。中血脉者,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隔,非表非里,邪无定居,或偏于左,或偏于右,口眼 斜,半身不遂。治之之法,汗下俱戒,惟润药以滋其燥,静药以养其血,则风自除,宜大秦艽汤主之。或偏于右者,以六君子汤,加竹沥、姜汁以补气行痰祛风,偏于左者,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天麻、羚羊角以补血行血,化痰祛风,气血两虚者,以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加钩藤,竹沥、姜汁以峻补之。

大秦艽汤秦艽 石膏(生用,各一钱半) 甘草 川芎 当归 羌活 独活 防风 黄芩 白芍(酒炒) 白芷 白术(炒)

生地 熟地 茯苓(各一钱) 北细辛(三分)

水煎服。

涤痰汤即六君子汤去白术加南星、枳实、石菖蒲、竹茹,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口眼 斜,以牵正散主之,又以鳝鱼血涂正处,牵之便正。

又偏枯症,如树木枯去一枝,而津液不能周行灌溉,宜六君子汤加竹沥等法治之,久可望愈,或以六味丸、八味丸、入桑寄生、五加皮、牛膝、杜仲,以自制虎骨胶为丸,朝吞五钱,黄酒送下,暮服前汤。可愈十中一二。

卷一 真中风症

中风四言脉诀

中风浮吉,滑兼痰气。其或沉滑,勿以风治。或浮或沉,而微而虚。扶元治痰,风本可疏。浮迟者吉,急疾者殂。

卷一 真中风症

各症方药

三化汤治中风,内有便溺之阻隔。

浓朴 大黄 枳实 羌活(各二钱五分)

水煎服。

喻嘉言曰:仲景云:药积腹中不下,填窍以熄风。后人不知此义,每欲开窍以出其风,究竟窍空而风愈炽,长此安窍哉。此方与愈风汤、大秦艽汤,皆出《机要方》中,云是通真子所撰,不知其姓名,然则无名下士,煽乱后人见闻,非所谓一盲引众盲耶?防风通圣散(方见《时方》)

治诸风抽搐,手足螈 ,小儿惊风,大便结,邪热暴甚,肌肉蠕动,一切风症。(按:此表里通治之轻剂)

喻嘉言曰: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可多服也。

祛风至宝膏即前方再加人参补气,熟地益血,黄柏、黄连除热,羌活、独活、天麻、细辛、全蝎、防风祛风,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茶酒任下,此中风门不易之专方也。

三生饮(方见《时方》)

薛氏云:加人参一两许,驾驭而行,庶可驱外邪而补真气,否则不惟无益,适以取败。

稀涎散治中风口噤,单蛾双蛾。

巴豆仁(六粒,每粒分作两片) 牙皂(三钱,切片) 明矾(一两)

先将明矾化开,却入二味搅匀,待矾枯为末,每用三分吹喉中,痰涎壅盛者,灯草汤下五分。(在喉即吐,在膈即下)

一方:半夏十四粒,牙皂一个炙,水煎,入姜汁服。

凉膈散(方见《时方》)

加味转舌膏即前方加远志、菖蒲、防风、桔梗、犀角、川芎、柿霜,炼蜜丸弹子大,朱砂为衣。

卷一

中风续论

古人定病之名,必指其实。后人既曰中风,如何舍风而别治,观仲师侯氏黑散、风引汤数方自见。余此书原为中人以下立法,只取唐人续命汤一方为主,盖以各家所列风症,头绪纷繁,议论愈深则愈晦,方法愈多则愈乱,不如只取一方,以驱邪为本,庶法一心纯,不至多歧反惑。要知此汤长于治外,非风则不可用,是风则无不可用也。至云风为虚邪,治风必先实窍,此旨甚微,能于侯氏黑散、风引汤二方研究十年,而知其妙处,则可与共学适道矣。

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内经》云:邪害空窍,此则驱风之中,兼填空窍。空窍满,则内而旧邪不能容,外而新风不复入。

风引汤(俱见《金匮》)除热癫痫(巢氏治脚气)

大人中风牵引,小儿惊痫螈 ,皆火热生风,五脏亢甚,归迸入心之候,夫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同居,火发必风生,风生必挟木势而害土,土病则聚液成痰,流注四肢而瘫痪。

此方用大黄为君,以荡涤风火热湿之邪,随用干姜之止而不行者以补之,用桂枝、甘草以缓其势,又取石药之涩以堵其路,而石药之中,又取滑石、石膏清金以伐其木,赤白石脂浓土以除其湿,龙骨、牡蛎以敛其精神魂魄之纷驰,用寒水石以助肾之真阴,不为阳光所劫。更用紫石英以补心神之虚,恐心不明而十二官危也。明此以治入脏之风,游刃有余矣。喻嘉言此解最妙。

卷一

类中风症

一火中之说,本于河间。河间举五志过极,动火而卒中。大法以白虎汤、三黄汤沃之,所以治实火也;以逍遥散疏之,所以治郁火也;以通圣、凉膈散双解之,所以治表里之邪火也;以六味汤滋之,所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以八味丸引之,所谓从治之法,引火归原也;又地黄饮子,治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行,神妙无比。

地黄饮子时贤徐灵胎云:此治少阴气厥之方,庸医不察,竟以之治一切中风之症,轻则永无愈期,重则益其病而致死。医者病家,终身不悟也。

孙心典按:舌喑不能言,有上焦为痰火阻塞者,宜转舌膏;有中风脾缓舌强不语者,宜资寿解语汤。惟有少阴脉萦舌本,气厥不至,名曰风痱,宜用地黄饮子温之。喻氏用资寿解语汤去羌、防,加熟地、何首乌、枸杞子、甘菊花、黑芝麻、天门冬治之。

资寿解语汤(俱见《时方》)

治中风脾缓,舌强不语,半身不遂。

一气虚类中,说本李东垣。东垣以元气不足则邪凑之,令人卒倒僵仆如风状。大法以六君子汤加黄 、竹沥、姜汁治之,补中益气汤亦治之;卒倒遗尿,元气大虚,必重用白术、人参、黄 ,加益智仁主之。又有恼怒气逆而厥,面青脉大,如中风象,宜景岳解肝煎主之。虚者六君子汤,加乌药、青皮、白芷主之。

一湿中之说,本于朱丹溪。丹溪以东南气温多湿,有病风者,非风也,由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二陈汤加沙参、苍术、白术、竹沥、姜汁主之,或单用半夏六钱,煎半盅,入生姜汁二滴,风化硝二钱,先治其标,或间服滚痰丸。

亦谓之痰中,可用吐法,后理脾胃,先调经络,以竹沥汤主之。

竹沥汤竹沥(二酒盏) 生葛汁(一酒盏) 生姜汁(一汤匙)

相合,作两服。

刘、朱、李三子发挥之外,后人又增恶中、食中、寒中、暑中四症。

一食中者,过饱食填太阴,上下之气不通而厥,以平胃散加减煎服,或探吐之,或以备急丸灌之。

备急丸 消暑丸(俱见《时方》)

一恶中者,入古庙山林古墓,及见非常怪物,感其异气,遂昏倒不知人事。其脉两手若出两人,乍大乍小,以苏合香丸灌之,或以平胃散加雷丸二钱,雄黄精五分,藿香一二钱,以解秽,或焚降真香、藿香、生 、川芎、苍术、皂角、红枣,使正气自口鼻入。

一寒中者,或暴寒之气直入于内,手足厥冷,腹痛吐泻不止,遂昏倒不知人事,六脉细小,或沉伏,四肢唇口青黯,宜以生葱白一束,安脐中,以火斗熨之,或灸关元三十壮,以四逆汤灌之。

一暑中者,夏月感暑气,昏倒不省人事,自汗面垢,吐泻脉虚,以《千金》消暑丸灌之,立苏。又有长途赤日,卒倒不省人事,以热土取来围脐上,以热尿注之,即苏,或以生蒜捣水灌之。

续论真中风类中风攻痰之误凡人将死之顷,阳气欲脱,必有痰声漉漉,是一身之津血,将渐化为痰而死也。时医于此症,开手即以胆南星、石菖蒲直攻其痰,是直攻其津血,而速之死也。

《医学真传》曰:《本经》只有南星。并无胆星。南星色白味辛,禀金气而驱风豁痰,功同半夏。今人以牛胆制为胆星,味苦性冷。(庸医皆曰:丸制者佳,不知愈制愈失其性,为祸更烈。)中风痰涎上涌,多属三焦火衰,土崩水泛,斯时助正散邪,壮火驱寒,尤恐不济,服之以苦冷之胆星,加之以清凉之竹沥,必至生阳灭绝而死。

孙心典按:竹沥为中风必用之药,取其柔润以熄风,轻清以活络。而驱行经络之痰,在所后也。荆沥、生葛汁,亦是此义。

卷一

虚痨

《圣济总录》曰:虚痨之病,因五脏则为五痨,因七情则为七伤,痨伤之甚,身体瘦极,则为六极。所谓七伤者,一曰:太饱伤脾,脾伤则善噫,欲卧,面黄;(土色黄,脾伤则其本色自见,故面黄。神者,中气之所生,脾伤则神亦倦,故善卧。)二曰:大怒气逆伤肝,肝伤则少血目暗。(肝者,将军之官,故主怒。又曰:目得血而能视,今肝伤少血,故令目暗。)三曰强力入房,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则短气,腰脚痛,厥逆下冷。(脚痛下冷者坎,中之阳虚也,轻则八味丸,重则附子汤治之。)四曰:形寒饮冷伤肺,肺伤则气少,咳嗽,鼻鸣。(形寒者,形气虚寒也,饮冷者,复饮冷物也,故《金匮》治咳嗽五方皆以小青龙加减。)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心伤则苦惊,喜忘,善怒。(心藏神,心伤则神不安,故苦惊;心主血,心伤则血不足,故喜忘;心愈伤则忧愁思虑愈不能去,故因而生怒。一本无善怒二字,有夜不能寐四字。)六曰:风雨寒暑伤形,形伤则发落,肌肤枯槁。(外冒风雨则寒湿不免矣,以外得之,故令伤形而皮肤枯槁。然皮肤之间卫气之所居也,《灵枢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合者也。故峻补其卫气而形斯复矣,宜桂枝汤加黄 之类也。)七曰:恐惧不节伤志,志伤则恍惚不乐。(怒则气上,恐则气下,则膻中大失其权,怫然不得舒畅,故曰伤志。

志者,肾之所主而畅于膻中。膻中在两乳之间,心君之分也。心者,神明之所出,故令恍惚。膻中者,喜乐之所出,故令不乐。伤之固也,故为七伤。)所谓五痨者,一曰肺痨,令人短气,面肿,不闻香臭。二曰肝痨,令人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恐惧,不能独卧,目视不明。三曰心痨,令人忽忽喜忘,大便苦难,(心主血,血濡则大便润,血燥则大便难。)

时或溏泄,(心火不足以生脾土也。)口中生疮。四曰脾痨,令人舌本苦直,不能咽唾。五曰肾痨,令人背难以俯仰,小便黄赤,时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此五者,痨气在五脏也,故名五痨。所谓六极者,一曰气极,(气极主肺)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二曰血极,(血极即脉极主心)令人无颜色,眉发随落,忽忽喜忘。三曰筋极,(筋极主肝)令人数转筋,十指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四曰骨极,(骨极主肾。)令人酸削,齿苦痛,手足烦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动。五曰肌极,(肌极即肉极主脾)令人羸瘦无润泽,食饮不生肌肤。六曰精极,(精极主五脏,盖以五脏主藏精也。道家以精、气、神为三宝,《经》曰:精生气,气生神,精无以生气,故有少气内虚等候也。)令人少气,吸吸然内虚,五脏气不足,毛发落,悲伤喜忘。此六者,痨之甚,身体瘦极也,故名六极。又五痨、七伤、六极之外,变症不一,治法皆以补养为宜。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相得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其要也。

按:方书论虚痨之证最繁。余取《圣济》书以五痨、七伤、六极立论,为握要之法。以下分采各方,听人择用。然有不得不分者,亦有不必分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可以口授也。《圣济》于总结处,提出气味二字,示人当从阴阳根本之地而药之,所谓吾道一以贯之也。

按:阳虚阴虚,是医家门面话。然亦不可不姑存其说,以资顾问。吴门马元仪分阳虚有二,阴虚有三。较时说颇深一层。所谓阳虚有二者,有胃中之阳,后天所生者也;有肾中之阳,先天所基者也。胃中之阳喜升浮,虚则反陷于下,再行敛降,则生气遏抑不伸;肾中之阳,贵凝降,痨则浮于上,若行升发,则真气消亡立至。此阳虚之治有不同也。所谓阴虚有三者,如肺胃之阴,则津液也;心脾之阴,则血脉也;肾肝之阴,则真精也。液生于气,惟清润之品,可以生之;精生于味,非粘腻之物,不能填之;血生于水谷,非调补中州,不能化之。此阴虚之治有不同也。

按:此症又多蒸热咳嗽,故医者以二皮清心,二冬保肺,而不知土旺则金生,无区区于保肺;水升则火降,勿汲汲于清心。李士材此四语,深得治虚痨之法。

脾肾虽有一方合治之说,其实驳杂不能奏效,当审其所急而图之。如食少怠倦、大便或溏或秘、肌肉消瘦等症,治脾为急,以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归脾汤之类,补养脾胃,调其饮食,即所以输精及肾也。如形伤骨痿、面色黯黑、骨蒸炊热、腰痛气喘,或畏寒多梦、腹痛遗精等症,治肾为急。肾阴虚者,以六味丸补坎中真水;肾阳虚者,以八味丸补坎中真火,以通离火。稽之《周易》卦象,坤土是离火所生,艮土是坎水所生。赵养葵谓补水以生土,语虽离奇,却为妙旨也。

大黄 虫丸(方见《金匮》)

治五痨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房室伤,肌伤,痨伤,经络荣卫伤,内有干血,肌肉甲错,目黯黑,缓中补虚。

四乌 骨一芦茹丸(方见《女科要旨》)

治虚痨气竭,肝伤血枯精伤。

按搜血之品,为补血之用。仿张路玉以此丸药料,加鲍鱼、绒鸡之类。

卷一

虚痨续论

(前论俯首从时不过于时,法中录其可以姑从者为浅病立法。余复续此论从《内经》“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两言,悟入左右逢源,取效捷如影响。至于痰饮、咳嗽、怔忡、不寐及妇人经水不调等病,皆虚痨中必有之症,已详各门,毋庸再赘,宜参考之。)

虚痨症,宋元诸家,分类别名,繁而无绪,如治丝而棼也。丹溪颇有把柄,专主补阴,用四物汤,加黄柏、知母之类,后世非之。明。薛立斋出以六君子、四君子、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加味逍遥散之类,与六味丸、八味丸、养荣汤之类间服。开口便以先后天立论,虽视诸家颇高一格,其实开后人便易之门。到张景岳出,专宗薛氏先天之旨,而先天中分出元阴、元阳,立左右归饮丸,及大补元煎之类。有补无泻,自诩专家。虽论中有气虚、精虚之辨,而大旨以气化为水,水化为气,阴阳互根,用方不甚分别,惟以熟地一味,无方不有,无病不用。是于简便之中,又开一简便之门。且有着《药性》云:地黄生于中州沃土,色黄味甘,谓非脾胃正药,吾不信也。此论一出,而《本经》《金匮》诸圣训,扫地尽矣。夫薛氏书,通共二十四种,吾不能一一摘其弊。而观其案中所陈病源,俱系臆说,罕能阐《灵》、《素》不言之秘;所用方法,不出二十余方,加减杂沓,未能会《本经》性味之微。时贤徐灵胎目为庸医之首,实不得已而为此愤激之言也。即景岳以阴虚阳虚,铺张满纸,亦属浮泛套谈。能读《金匮》者,便知余言不谬也。详考虚劳治法,自《内经》而外,扁鹊最精。上损从阳,下损从阴。其于针砭所莫治者,调以甘药。《金匮》因之,而立建中诸方。

意以营卫之道,纳谷为宝。居常调营卫以安其谷,寿命之本,积精自刚。居常节欲以生其精,及病之甫成,脉才见端,惟恃建中复脉为主治。皆稼穑作甘之善药,一遵“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义也。景岳亦会得甘温之理,或变而为甘寒至静之用,视惯用苦寒戕伐中土者颇别。然方方重用熟地,自数钱以及数两,古法荡然矣。且熟地之用滞,非胃所宜。(《经》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其性湿,非脾所喜。彼盖取滋润以填补其精,而不知精生于谷,脾胃伤则谷少久而不生其血,血少自不能化精,而虚劳日甚。况虚劳之人,必有痰嗽,亦最易感冒,若重用频用熟地,又佐之以参、术,则风寒闭于皮毛而不出,痰火壅滞于胸膈而不清,药入病增,谓非人人之共见乎!予于此症,每力争治法,无如医友及病家,心服薛氏、景岳诸法,以六味、八味、左归、右归、补中、逍遥、六君、四君、大补元煎之类,谓不寒不燥之品,先入为主,至死不悔,亦斯民之厄也。戊申秋闱后,抑郁无聊,取《内经》、《金匮》等书,重加研究,参之平时所目击之症,如何而愈,如何而剧而死,大有所悟。知虚痨之病,死于病者少,死于药者多。侃侃不阿,起立斋,景岳于今日,当亦许为直友也。请略陈方治于下,以为耳食治虚痨者,脑后下一针。

卷一 虚痨续论

脉法

《要略》曰:脉芤者为血虚,沉迟而小者为脱气,脉大而无力为阳虚,数而无力为阴虚,脉大而芤为脱血,平人脉大为劳,虚极亦劳;脉微细者盗汗,寸弱而软为上虚,尺软涩为下虚;尺软滑疾为血虚,两关沉细为胃虚。

《脉经》曰:脉来软者为虚,缓者为虚,微弱者为虚,弦者为中虚,细而微小者,气血俱虚。

景岳脉法可取之句,无论浮沉大小,但渐缓则渐有生意,若弦甚者,病必甚;数甚者,病必危;若以弦细而再加紧数,则百无一生矣。

卷一 虚痨续论

方治

六味地黄丸此方大旨,补水以制相火。

先祖选严公曰:补水以制相火,为相火有余而言也。若命门真火不足,不能蒸化脾胃,若服六味丸,则湿痰愈多,宜八味丸常服。

虚痨之由,多由于吐血与咳嗽。夫吐血咳嗽,岂尽致劳,治之不得法,斯劳根于此,锄之不能去矣。吐血起于骤然,是多风寒失汗,逼而上越为大吐。一吐即止者,不必治之。

(汗即血,血即汗,夹汗而见血,风寒从血解也。宜静养,勿药可愈。)不止者,用麻黄人参芍药汤治之。若脉细而沉迟,按之无力,乃直中寒症,败其元阳,阳虚阴必走,故为大吐,(或大衄)四肢微厥,宜理中汤,加当归、木香治之,或镇阴煎降之。此一定之法也。又有素性偏阳,外受酷暑,内伤椒姜爆炙而致血者,宜白虎汤、三黄解毒汤之类。鼎下抽薪,而水无沸腾之患。又法以地黄汁半升煎三沸,入生大黄末一寸匕,调和,空腹服之,日三服,即瘥,此秘法也。今人一见吐血症,即用六味加黑栀、藕节、白茅根、血余炭、阿胶之类,姑息养奸,必变咳嗽而成痨。

凡咳嗽初起,多因风寒。《经》云:皮毛者,肺之合也。予每见今人患此症,不知解肌,遽投六味。(若加麦冬五味之类为祸更烈。)是闭门逐寇也,必变成痨。

崔氏八味丸(此方在仲景之前,仲景收入《金匮要略》中,故名金匮肾气丸) 大旨温肾脏,逐水邪。

此方《金匮要略》凡五见:一见于第五篇,云,治脚气上入小腹不仁;再见于第六篇,云,治虚劳腰痛,小便不利;三见于第十二篇,云,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肾气丸主之;四见于第十三篇,云治男子消渴,小便及多,饮一斗,小便亦一斗;五见于第二十二篇,云,治妇人转胞不得溺,但利小便则愈。

观此五条,皆泻少腹膀胱之疾为多。盖肾者,水脏也。凡水病皆归之,故用茯苓、泽泻、山药利水之药。水过利而肾虚恶燥,故又用熟地、萸肉、丹皮等滋敛之药。又水为寒邪,故用附子、肉桂等助阳通痹之药,相济而相成,总以通肾利小便为主,此八味丸之正义也。薛氏、赵氏借用之,以为补火,亦不甚切当。若小便多者大忌之。

小建中汤本文云:虚痨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喻嘉言曰:急建其中气,俾饮食增而津液旺,以至充血生精,而复其真阴之不足。但用稼穑作甘之本味,而酸辛咸苦,在所不用,舍此别无良法也。

黄 建中汤即前方加黄 一两半。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千金》疗男女因积冷气滞,或大病后不复常,若四肢沉重,骨肉酸疼,吸吸少气,行动喘之,胸气满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胁满腹胀,头重不举,多卧少起,甚者积年,轻者百日,渐致瘦弱,五脏气竭,则难复常。六脉俱不足,虚寒之气,小腹拘急,羸瘠百病,名曰黄 建中汤。

人参建中汤即前方加人参二两,治虚劳自汗。

当归建中汤即前汤加当归二两,治妇人血虚自汗。

八味大建中汤治中气不足,手足厥冷,小腹挛急,或腹满不食,阴缩多汗,腹中寒痛,唇干精出,寒热烦冤,四肢酸痛,及无根失守之火,出于肌表,而为疹为斑、厥逆呕吐等症。

黄 当归 桂心(桂枝去皮即桂心,非近时所用之肉桂心也) 酒白芍 人参 甘草(炙,各一钱) 半夏(制)

附子(炮,各二钱半)

每服五钱,加姜三片,枣二枚,煎服。

桂枝龙骨牡蛎汤治失精家,小腹强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失精亡血,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喻氏曰:用桂枝汤,调其营卫羁迟,脉道虚衰,加龙骨、牡蛎,涩止其清谷,亡血失精。一方而两扼其要,诚足贵也。

《短剧》云:虚羸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一钱五分,故曰二加龙骨汤。

桂枝虽调营卫所首重,倘其人虚阳浮越于外,即当加附子、白薇以固阳,而助其收涩,桂枝在所不取也。

张石顽曰:亡血失精,举世皆滋补血气之药。而仲景独举桂枝汤者,盖以人身之气血,全赖后天水谷以资生。水谷入于胃,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气不营,则上热而血溢;卫气不卫,则下寒而精亡。是以调和营卫为主。营卫和则三焦各司其职,而火自归根。热者不热,寒者不寒,水谷之精微输化,而精血之源有赖矣。以其亡脱既大,恐下焦虚滑不禁,乃加龙骨入肝敛魂,牡蛎入肾固精,皆固蛰封藏之本药也。至于小建中汤加减诸方,皆治虚劳之神剂,后人专用滋阴降火,误治遗害,未至于剧者,用此悉能挽回。

大建中汤(俱见《金匮》)

心胸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

叶天士加减大建中汤辛甘化阳法。

人参 桂心 归身 川椒(炒,出汗) 茯苓 炙草 白芍 饴糖 兰枣按:原方中干姜定不可少。

叶天士加减小建中汤脉右虚左小,背微寒,肢微冷,痰多微呕,食减不甘。此胃阳已弱,卫气不得拥护,时作微寒微热之状,小便短赤,大便微溏,非实邪矣。当建中气以维营卫。东垣云:胃为卫之本,营乃脾之源,偏热偏寒,犹非正治。

人参 归身(米拌炒) 桂枝木 白芍 兰枣按:此方姜定不可少。

复脉汤(一名炙甘草汤,方见《伤寒》)

治诸虚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此治血脉空竭方)

用之所以和血。凡脉见结代者,虽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必死。若复危急不能行动,则过十日必死,语极明白,从前解者多误。

喻嘉言曰:此仲景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邪少虚多之圣方也。《金匮》不载,以《千金翼》常用此方治虚劳,则实可征信,是以得名为《千金》之方也。虚劳之体,多有表热夹其阴虚,所以本论汗出而闷。表之固非,即治其阴虚亦非,惟用此方得手,而脉出热解,俾其人快然,真圣法也。但虚劳之人,胃中津液素虚,匪伤寒暴病邪少虚多之比。桂枝、生姜分两之多,服之津液每随热势外越,津既外越,难以复收,多有淋漓沾濡一昼夜者。透此一关,亟以本方去桂枝、生姜二味,三倍加入人参,随继其后,庶几津液复生,乃致营卫盛而诸虚复,岂小补哉!叶天士加减复脉汤本案云:其脉虚细,夜热晨寒,烦倦口渴,汗出,脏液已亏,当春风外泄,宗仲师凡元气有伤,当与甘药之例。

孙心典按:虚劳治法,舍建中别无生路。又有一种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当从时贤养胃阴诸法。

叶天士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愚于此法又悟出无数法门,此下所列之方,俱宜深考。

叶氏养胃方治胃虚少纳谷,土不生金,音低气馁。

麦冬 生扁豆 玉竹 甘草 桑叶 沙参此方生谷芽、广陈皮、白术、麦仁、石斛、乌梅,俱可加入,燥极加甘蔗汁。

叶氏方治阴虚盗汗,不用当归六黄汤,以其味苦不宜于胃也。此方用酸甘化阴法。(合前加减大建中汤辛甘化阳法,可悟用药之妙。)

人参 熟地 五味 炙草 湖莲 茯神又方 《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纳谷如常,而肌肉日削,当以血肉充养。

牛骨髓 羊骨髓 猪脊髓 茯神 枸杞 当归 湖莲 芡实。

又方治肉消脂涸,吸气喘促,欲咳不能出声,必踞按季胁,方稍有力,寐醒,喉中干涸,直至胸脘,此五液俱竭,法在不治。援引人身膏脂,为继续之计。

鲜河车(按:此味不可用) 人乳汁 真秋石 血余灰阴虚阳浮,宜用介以潜阳之法。六味丸,减丹、泽,加秋石、龟胶、牡蛎、湖莲之属;如有用海参胶、淡菜胶及燕窝之类,皆是此意。

长孙心典按:虚极之候,非无情草木所能补。如肉削之极,必须诸髓及羊肉胶之类;阴中之阴虚极,必须龟胶、人乳、粉牡蛎、秋石、麋茸之类;阴中之阳虚极,必须鹿角胶、鹿茸、黄犬外肾之类,一隅三反。

黑地黄丸治阳盛阴衰,脾胃不足,房劳虚损,形瘦无力,面多青黄,而无常色,此补肾益胃之剂也。

苍术(一斤,油浸) 熟地(一斤) 五味子(半斤) 干姜(秋冬一两,夏五钱,春七钱)

上为末,枣肉炼丸,梧子大,米汤送下百丸,治血虚久痔甚妙。(此治脱血脾寒之圣药)

天真丸治一切亡血过多,形槁肢羸,饮食不进,肠胃滑泄,津液枯竭,久服生血养气,暖胃驻颜。

生羊肉(七斤,去筋膜脂皮,批开入下药末) 肉苁蓉(十两)

当归(十二两,洗,去皮) 山药(湿者去皮,十两) 天冬(去心,焙干,一斤)

四味为末,安羊肉内裹缚,用无灰酒四瓶,煮令酒尽,再入水二升煮,候肉糜烂,再入黄末五两、人参末二两、白术末二两,捣作薄饼,晒干,隔纸悬火上烘干。以炼蜜为丸,梧子大,服一百丸,加至二三百丸,温酒下,一日二次服。

悉尼膏治咯血吐血,痨嗽久不止。

悉尼(六十只,取汁二十杯) 生地 茅根 藕(各取汁十杯) 萝卜 麦冬(各取汁五杯)

将六味煎,炼入蜂蜜一斤,饴糖八两,姜汁半杯,再熬如稀糊,则成膏矣。每日用一二匙,含咽。

卷一 虚痨续论

虚痨不治证

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泻而加汗者死,身热不为汗衰、不为泄减者死,嗽而上喘下泄者死,股肉脱甚者死,一边不得眠者多死,五旬以下阳痿者多死。痨疾久而嗽血、咽疼无声,此为自下传上,若不嗽不疼,久而溺浊脱精,此为自上传下,皆死证也。

脉候详下《续论篇》。

地黄蒸丸生地汁(六升) 天冬汁(三升) 生姜汁 白蜜 鹿髓黄牛酥 红枣肉(取膏,各三合) 枳壳 川芎(各一分) 醇酒(半斤) 茯苓(一分半) 金钗石斛 炙黄 炙甘草(各一两)

上六味共为末,先将前三汁,与酒并煎减半,入蜜髓酥膏,同熬如稠糖,再下六味末,重汤不住手搅匀,丸梧桐子大,空心酒送三十丸,日三服。

天王补心丹(方见《时方》)

治心痨,心血不足、神志不宁、健忘怔忡、大便不利、口舌生疮等症。

朱雀汤(《圣济》)

治心痨脉极。

雄雀(十枚,用肉) 人参 红枣肉 赤茯苓 紫石英小麦(各三钱) 赤小豆(三十枚) 炙甘草(一钱) 丹参 远志 紫菀(各二钱五分)

水煎服。

柏叶沐头丸(《圣济》)

治脉极虚寒,鬓发堕落。

生柏叶(一两) 附子 猪骨(各五钱)

上二味共为末,入猪骨为丸,入沐汤洗头,令发不落。

伤中汤 李士材 主思虑伤脾,腹痛食不化。

白术 当归 茯苓 陈皮 甘草 芍药 香附 菖蒲 生姜(各等分) 红枣(二枚)

水煎服。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