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澎湖纪略

澎湖纪略卷之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岭南胡建伟勉亭纂着

武备纪

营制

俸饷

营署

调补

班兵

哨船

汛防

巡哨

恤赏

题名

列传

·营制

澎湖一营,乃海中之孤岛也。论其地,则风多雨少,斥卤咸硷,不产稻麦,种植维艰,夙称硗确无用之地也。若据形势而论,则大山屿居中(营署、厅署在焉),东则有香炉诸屿之险,南则有八罩船路礁之险,西则有西屿吼门之险,北则有吉贝屿藏沙之险;外而五十五屿周环布列,水口礁线犬牙交错,实乃闽、浙、江、广、燕、辽、山左七省之藩维,而为台、厦居中之咽喉也。故备澎正所以备边,澎固而腹心之地未有不固者也。向为荒裔海氛出没,元时虽设巡检经理斯土,而营制亦缺如不可考矣。明洪武初,信国公汤和经略海疆,弃如敝屣。以致寇盗跳梁,倭子、红夷接踵窥伺,御亦疏矣。至万历初,倭寇猖獗,始分铜山、浯屿二游兵,分班轮戍;亦仅春秋巡警,有名无实,迨势不可支。万历二十五年,乃增设澎湖游兵,甚至料罗、东涌、大小甘山亦设远哨,实欲其缓急攸资,互为应援。然而海外孤军,兵力单弱。万历三十七年红夷突至,澎湖游兵一哄星散,遂为所据;久之乃去。天启二年,高文律又复窃踞;遂因山为城、环海为池,破浪长驱,肆毒漳、泉。都督俞大猷乃克复澎湖,议于文澳山筑城,用大石垒砌,高丈有七尺、厚丈有八尺、设东、西、南三门,北设铳台一座,内盖衙宇营房,以资控制。然道旁筑室,议寝不行;以致郑芝龙盘踞,延至三世,屡为边患,内郡迁界以避之,祸亦惨矣。

康熙二十二年,荷庙谟神算,讨平郑逆,澎湖遂列版图;东南半壁,始安衽席。乃设官兵驻劄,控制外洋,而营制兴焉。协以统将、将以统备、备以率弁兵,一呼百诺,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瀚海无波,则画方以守;戈船下濑,则合力以攻。如康熙六十年台匪朱一贵作逆,窃有全台,七日之内,渠凶芟没,此何莫非澎湖一营固若金汤、得以驻兵进剿之所致也哉!

·俸饷

澎湖水师协镇一员,阶副将,秩从二品。每月支俸薪、蔬菜、心红、纸张等三十一两四钱五分四厘八毫;内除朋扣银二钱,实支银三十一两二钱五分四厘八毫。每月支养廉三十分,该银四十五两;内除朋扣银一两五钱,实支银四十三两五钱。每月支坐马一十二匹草干银一十二两。每月支米三十票。

左营游击一员,秩从三品。每月支俸薪、蔬菜、心红、纸张等银一十九两二钱七分八厘三毫;内除朋扣银二钱,实支钱一十九两零七分八厘三毫。每月支养廉一十五分,该银二十二两五钱;内除朋扣银七钱五分,实支银二十一两七钱五分。每月支坐马六疋草干银六两。每月支米一十五票。

左营守备一员,秩五品。每月支俸薪、蔬菜、心红、纸张等银七两五钱五分八厘八毫;内除朋扣银二钱,实支银七两三钱五分八厘八毫。每月支养廉八分,该银一十二两;内除朋扣银四钱,实支银一十一两六钱。每月支坐马四疋草干银四两。每月支米八票。

左营千总二员,秩六品。每月各支俸薪银四两;内除朋扣银二钱,实支银三两八钱。每月各支养廉五分,该银七两五钱;内除朋扣银二钱五分,实支银七两二钱五分。每月各支坐马二疋草干银二两。每月各支米五票。

左营把总四员,秩七品。每月各支俸薪银三两;内除朋扣银二钱,实支银二两八钱。每月各支养廉四分,该银六两;内除朋扣银二钱,实支银五两八钱。每月各支坐马二疋草干银二两。每月各支米四票。

左营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五员,每月各支饷银一两五钱;内除朋扣五分,实支银一两四钱五分。每月各支米一票。

左营额外外委把总三员,每月各支饷银一两五钱,内除朋扣银五分,实支银一两四钱五分。每月各支米一票。

左营步战兵五百名,内除各官养廉八十一名,实在战兵四百一十九名,每月每名支饷银一两五钱;内除朋扣银四分,实支饷银一两四钱五分。每月每名支米一票。

左营守兵五百名,内除舵工、炊粮一十七名,实在守兵四百八十三名。每月每名各支饷银一两;内除朋扣银三分,实支饷银九钱七分。每月每名各支米一票。

右营游击一员,秩从三品。每月应支俸廉、马干银两并月支米票与左营游击同。

右营守备一员,秩五品。每月应支俸廉、马干银两并月支米票与左营守备同。

右营千总二员,秩从六品。每月每员应支俸廉、马干银两并月支米票与左营千总同。

右营把总四员,秩七品。每月每员应支俸廉、马干银两并月支米票与左营把总同。

右营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五员,每月每员应支饷廉银两并月支米票与左营外委同。

右营额外外委把总三员,每月每员应支饷银、米票与左营额外外委同。

右营步战兵五百名,内除各官养廉八十一名,实在战兵四百一十九名。每月每名应支饷银、米票与左营战兵同。

右营守兵五百名,内除舵工、炊粮一十六名,实在守兵四百八十四名。每名每月应支饷银、米票与左营守兵同。

·营署

协镇署:大堂一座三间,大堂前为头门,头门前周围木栅,东西辕门各一。辕门内竖旗杆二枝,东西鼓吹亭各一间。大堂后为后堂七间,一厅、二房、护房四间。又东西案房共七间,左右两边护房共八间。署之西边箭道一所,箭亭一座两进。署之东边花厅一所,中厅一座三间、花厅头门三间、花厅后厅三间。厅东为旗厅房,厅西为管班房。又东边马房一座二进,西边厨房一连三间。官厅在花厅之东,一连三进。乾隆三十二年五月内,协镇许同左右两营公建。

左营游击署:头门一座三间,大堂一座三间,川堂一座三间,后堂一座三间。署西客厅一连两进,后一进三间。东边厨房小屋七间,土地祠一座二间;西边案房六间,旗厅房三间。乾隆三十年五月内,游府林云详请在营中截随银两项下修盖。现在通署一律坚固新洁。

右营游击署:头门一座,大堂一座三间,川堂一座,后堂一座三间。东边厨房二间,西边旗厅房一连三间。署西客厅一座三间,外有照墙。乾隆三十二年,现任游府吴勇捐建。

左营守备署:头门一座三间,大堂一座三间,川堂一座三间,后堂一座三间。东边厨房一连三间,西边护屋三间、案房一座三间。

右营守备署:头门一座,大堂一座三间,川堂一座,后堂一座三间。大堂后护房小屋三间。东边厨房二间、案房六间、旗厅房二间。

军装局:在右营游府署后街。头门一座;局内二进,共房六门。

火药局:在新城内。一座三间。官厅一座三间,炮房一座三间。

大教场(一所):在协署之西偏。演武厅二进,前一进三间(系旧有的)、后一进三间。则乾隆三十三年协镇许同两营详请增修者。

·调补

澎营自协镇、游、守以及千、把总各官,俱由内地水师营分拣选调补。查定例:副将三年俸满,给咨赴部引见;游击、守备二年俸满,咨部推陞;千总、把总三年俸满,赴省候文推补。此向来之定例也。

乾隆二十六年二月内,兵部为酌定台澎武职等事,议得闽浙总督杨廷璋题前事:查台湾澎湖文武各官,向系三年俸满,该督提会核保题陞用。嗣于雍正八年十一月内,前任福建台湾总兵王郡,因台湾文职于雍正七年定议,改为一年俸满,再协办半年,调回内地补用;随援引奏请,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等官,应比照台湾文职之例,二年俸满,即行调回内地陞用,经大学士会同臣部奏准在案。迨至乾隆八年,台地文职照原例改为三年俸满,而武职参、游、都、守仍循二年之例办理。今该督既称台澎参、游、都、守等官职虽逊于镇协,然亦同受主恩;且各员于俸满调回后,即得仰邀首先陞用之恩。若靳此一年之瓜期,于心亦觉难安。况台湾武职年过四十无子者,准照文员之例,奏明携眷过台。设遇事故,原有给假回籍之条。请嗣后台澎参、游、都、守等官应照镇协大员及文职之例,仍定为三年俸满保题,调回内地候陞,庶各员不致以任事不久,草率塞责,于海疆营伍既多裨益,而定例亦昭画一等语。应如所请。嗣后台湾澎湖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均仍改为三年报满,该督提等会核保题,调回内地陞用。恭候命下臣部,载入例册,并行文该督等遵照办理等因。奉旨依议。又定例:调台武职年逾四十无子者,亦准照文职之例,奏明挈眷过台。又咨准部覆:凡调台官员及差使渡海乘坐船只,台镇免船三只,副将免船二只,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各免船一只,千、把总每员减谷四十石,军装器械等项每百斤减谷二石,递解人犯计差犯每名减谷五石。

·班兵

有文事必有武备,故兵可百年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凡以固疆圉、辑人民,有备而无患也。闽中兵制,始于汉有南部之兵,晋则有典船之兵,唐则有泉山府兵。至宋,则置福建三军:曰水军、曰保节军、曰崇节军。元则以兵增戍,有万户翼、万户府之制。明初,置卫于闽,命江夏侯周德兴入闽防倭。后又设立南日、烽火、浯屿、小埕、铜山五寨游巡。万历年间,始增设澎湖游巡。然兵力单弱,不足以守也。至国朝,革明代戍卒之弊,置绿营以重镇守,分营协镇,碁布星罗,马步如云,舟师集鷁,五寨、七游之制,联千万人为一身,兵制实为大备矣。然兵有水、有陆;夫防水之兵,难于防陆也。陆地虽极山川之险,犹有径可入、有力可通;至于水则风潮水势,有非人力之所得而施者矣。然水兵亦有别焉。内河之水易防,而外洋之水难防也。何也?外海一片汪洋,水天一色,台飓之风、鲸鲵之浪,与内河汹涌之势迥不相同。故凡外海之兵,必须熟悉风期潮信、港道水口、礁石沙线而后可以胜厥任也;故曰难也。澎湖自康熙二十三年平台之后设立营制,原召募土着以充卒伍,以其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熟习水性故也。至康熙六十年台变之后,于一件「恭陈台湾事宜等事」案内,始定以内地水师营分兵丁轮班戍守,三年一换,以均劳逸,而兵制定焉。所有应拨澎协两营内地水师营分战守兵丁名数,开列于后。

厦门水师提标前营应拨班兵战兵九十五名、守兵九十七名。

厦门水师提标后营应拨班兵战兵九十二名、守兵九十五名。

海坛镇标左营应拨班兵战兵五十二名、守兵七十一名。

海坛镇标右营应拨班兵战兵二十二名、守兵二十七名。

南澳镇标左营应拨班兵战兵三十一名、守兵三十七名。

闽安协镇右营应拨班兵战兵三十四名、守兵五十六名。

烽火门营应拨班兵战兵一十六名、守兵二十名。

铜山营应拨班兵战兵五十四名、守兵五十八名。

金门镇标左营应拨班兵战兵一十二名、守兵十一名。

金门镇标右营应拨班兵战兵一十一名、守兵十一名。

——以上十营,共拨战兵四百一十九名、守兵四百八十三名拨换澎协左营操防戍守(军装器械俱全)。

金门镇标左营应拨班兵战兵一百三十五名、守兵一百四十六名。

金门镇标右营应拨班兵战兵一百二十二名、守兵一百四十八名。

海坛镇标右营应拨班兵战兵三十三名、守兵四十六名。

南澳镇标左营应拨班兵战兵三十五名、守兵三十四名。

闽安协标左营应拨班兵战兵四十七名、守兵六十名。

闽安协标右营应拨班兵战兵九名、守兵九名。

烽火门营应拨班兵战兵二十八名、守兵二十八名。

铜山营应拨班兵战兵一十名、守兵一十三名。

——以上八营,共拨战兵四百一十九名、守兵四百八十四名,拨换澎协右营操防戍守(军装器械俱全)。

雍正二年,奉上谕:前往台湾换班之兵丁,守戍海外岩疆,粮饷在台湾支给;伊等所留家口若无力养赡,则当差之兵丁必致分心苦累,朕甚为轸恤。每月着户给米一斗,以资养赡。内地米少,则动支台湾所贮米石。合计船价,雇募运至厦门,交与地方官躬亲接户给发,务使均沾实惠。

雍正五年,奉上谕:台湾防汛兵丁,例由内地派往更换,而该营将弁往往不肯将勤慎、诚实营伍中得力之人派往;是以兵丁到彼,不遵约束,多放肆生事。此乃历来积弊,朕知之甚悉。嗣后台湾换班兵丁,着该管官弁将勤慎可用之人挑选派往。倘兵丁到彼有生事不法者,或经发觉、或被驻台官员参出,将派往之该管官一并该处。如此,则各派拨兵丁,不敢苟且塞责,而海疆得防汛之益矣。

雍正六年,奉上谕:驻台兵丁军器,诚为紧要。但此项军器,悉系各营自行制备,是以易于破坏。然将内地精良之器给与台军,亦非善策。嗣后换台兵丁军器,着该督抚于存公银内动支制造,务必坚利精良,该督抚验看给发。俟兵丁至台之日,该巡视御史会同该镇查验点收。倘有不堪使用者,巡视御史等即据实题参,将该督抚及承办官交部议处。三年之内,有应更造者,亦令该督抚制造给送。

雍正七年,奉上谕:福建台湾戍守之兵丁,其父母妻子留在内地,前已加恩每月给与米粮,以为养赡之资。闻台兵向例,每月将所领钱粮扣留五钱于内地,为养赡家口之用。朕思兵丁远涉海洋,所得饷银又复扣除以养家口,恐本身用度或有不敷;今沛特恩,于驻台之兵丁每年赏银四万两为内地养赡家口之用,着总督等均匀分派,按期给发;俾兵丁本身食用既得宽舒,而父母妻子之在内地又得养赡,以示朕恤兵赏劳之至意。

乾隆五年,奉上谕:福建台湾换班兵丁远戍重洋,而蒙皇考圣心轸念,于本身应领月饷外,添赏伊家口留住内地者每月米一斗、银二钱八分零,以资养赡,诚为格外之恩。今朕闻得班兵更换之时,一切行李衣装不能无费,甚为拮据,每于本营私派帮贴而后启行。是行者、居者,均有未便。可寄信与总督德沛,令其将闽省生息银两查算余剩之数,每年共计若干?即于此项内,分别班兵路途远近,赏给往来盘费,示禁营中帮贴之弊,庶于内外兵丁均有裨益。

·哨船

澎营孤悬海外,居台、厦之中,藏岸七百余里;南北则汪洋一片,茫无际涯。且一十三澳汛守,海■〈氵义〉港道处处间断,非船莫济。是澎营之战舰,视别营之水汛为独重也。自康熙二十三年建置营制,额设大赶缯船十只、中赶缯船十只、双帆艍船一十六只,共哨船三十六只,以资巡防。左营绥字一号至绥字十八号,共船一十八只;右营宁字一号至宁字十八号,共船一十八只。乾隆二十五年,于「钦奉上谕事」案内,奉文将宁字十三号、宁字十七号、宁字十八号三船裁汰;是右营仅止一十五只;后奉文将左营绥字十八号之船拨入右营补额。现在左营哨船实一十七只,右营哨船实一十六只,实存哨船三十三只。就中拨派防守妈宫汛,左营例拨船八只、右营例拨船九只,两营汛地一十三处例拨船十只,每岁护饷例拨船六只;此必不可已者,已足三十三只之额矣。此外,尚有大换班兵之年必须船八只,小换班兵之年亦须船四只,以及副将总巡船四只、两营将备分巡船共八只,又每岁大小修赴厂之船亦约有十只,在在需船,实不足以抽拨。夫水兵之有船,与陆兵之有汛一也。少一船即少一汛矣,船可少而汛不可少也。况淼茫大海,非船莫渡,更关紧要。船顾可少乎哉!

至于哨船制造,固在于材料坚固,而把哨驾驶之人,尤须谙练熟习,方可保其无虞。其中舵工、缭手、斗手、碇手四项兵丁,实为一船紧要之人,而舵工一项更为紧要也。使舵工非二(?)十分熟练,于水性、风潮、港道、砂线稍一差失,磕响一声,船即虀粉。是一船数十人之性命,系于舵工一人之手;不可不慎也。雍正六年,遵旨议准台湾镇总兵官王郡所奏:嗣后台湾各水师营碇、缭、斗三项,拣选兵丁,学习更换,以六年为期,着为定例。如各营将弁不勤加查管训练以致操驾生疏及仍有隐瞒不换者,一经察出,将该管将、备、千、把照溺职例革职,总督、提督、总兵官交部严加议处。其舵工尤关紧要,各船正舵准以九年为满,令其更换。再有杉板工一项,专管驾驶杉板小船,亦照碇、缭、斗一例教习更换。

理台末议云:陆师重马力,水师重舟力。战阵之时,务争上风。而运转不灵,不能占居上风;压持不重,或反退居下风。此虽人力,全在良舟。然匠人为舟,固守绳尺,及驾至中流而快利迟钝之用乃见。同时发棹,而前后入港之日顿殊者何也?盖木之本质不类(如盐木为舵,遇波涛乃不摇动;余则否),轻重亦异(木老则坚而重;否则轻);必得良材,轻重配合,如人一身筋骨相配,然后善于运动也。故水师必讲于造舟者,此其一也。水师之湾泊,犹陆师之安营。凡水师不能于外洋觅战,皆于近港交锋;所以湾泊之处,即是战争之场。我舟先至,利在居要以争上风。然风信难凭,透发之后,往往转变,先要泊稳;倘一澳中有南风澳、北风澳不同,则宁泊南风以待。此又老将之持重,不可执一而论也。故水师必明于湾泊者,此其一也。水师之入港,犹陆师之克城。凡港门为贼所守而险隘尤为贼所持,兵法有挟制其险、而攻其虚之说。以险处多虚,故险可制而虚可攻耳。故水师必详于入港者,此其一也。此水师之大概也。要而言之,师之用在舟,舟之用在水,水之用在风;舟与师相习、风与水相遭,其在于变而通之以尽利。至于神而明之,则又存乎其人焉。

·汛防

划汛而守,固无失伍之虞;按季而防,又有及瓜之代。凡以专责成而均劳逸者,制甚周也。身厥任者,自当严卒伍、勤巡警,务使四境安宁,家无夜吠之犬;重洋清晏,海无鼓浪之鲸。斯细柳森严,远殊于棘门灞上者矣。当今海宇陞平,边陲清肃,其为戍守也易易矣。但使兵有卫民之心、弁无纵兵之弊,则兵辑民安,更何有鞭长莫及之虑。

今澎湖两营战守之兵二千名,分驻汛防共十有三处,度地势之险要、定口岸之冲要,守望之声援可接,远近之呼吸相通。斯真岛屿之干城而瀚海之保障也哉!妈宫汛乃澎营居中最要之地也,为本标营署驻劄之所,密迩文澳,澎粮厅署、仓库、钱粮与夫两营军装火药局,皆在于此。且铺舍民居,星罗云集,又为台、厦商艘出入口岸,在在均关紧要;稽查防守,责任綦重。左营例派战守兵二百五十名、战船八只驻防,右营例派战守兵三百三十二名、战船九只驻防,两营各派千把总一员以为专汛之官,按季轮流更替。此则两营互为巡防者也。

左营

妈宫澳新城东汛:营房七间。东港口炮台一座。汛兵二十八名。港口战船一只,配兵五十名。系妈宫专汛之官管辖。

嵵里汛:系外洋最冲要口。营房三间。烟墩一座。炮台一座。汛兵一十五名。按季派拨千把总一员、战船一只,配兵六十名驻防,统辖文良港、风柜尾二汛。东至阴、阳诸屿,西至鸡笼、桶盘诸屿,南至虎井屿,北则陆路距妈宫汛二十五里。

文良港汛:系外洋次冲要口。营房三间。烟墩一座。属嵵里汛兼辖。按季派拨外委千把总一员、战船一只,配兵五十名协防。东至阴、阳诸屿,西则陆路距妈宫三十里,南至锁管港,北至鸡膳诸屿。

风柜尾汛:系外洋次冲要口。营房三间。烟墩一座。炮台一座。属嵵里汛管辖。按季派拨目兵防守,驻汛兵丁一十名。四至与嵵里汛同。

八罩将军澳汛:系外洋最冲要口。营房五间。烟墩一座。炮台一座。驻汛兵二十八名。按季派拨千把总一员、战船一只,配兵八十名驻防,统辖挽门、水垵二汛。东至东、西吉屿,西至金鸡屿,南至半坪、头巾诸屿,北至虎井屿。

挽门汛:系外洋最冲要口。营房五间。烟墩一座。炮台一座。驻汛兵二十八名。属将军澳兼辖。按季派拨外委千把总一员、战船一只,配兵六十名协防。东至金鸡屿,西至草屿,南至大屿,北至桶盘屿。

水垵汛系外洋最冲要口。营房五间。烟墩一座。炮台一座。属挽门汛管辖。按季派拨目兵防守,驻汛兵丁二十八名。四至与挽门汛同。

右营

妈宫澳新城西汛:营房七门,两港口炮台一座。汛兵二十八名。港口战船一只,配兵五十名。系妈宫专汛之官管辖。

西屿内堑汛:系外洋最冲要口。营房五间。烟墩三座。炮台一座。驻汛兵二十八名。按季派拨千把总一员、战船二只,配兵一百名驻防,统辖外堑、小门二汛。东至师公礁,西至外堑山鼻尾,南至桶盘屿,北至大仓仔屿。

外堑汛:系外洋最冲要口。营房五间。烟墩三座。炮台一座。属内堑汛兼辖。按季派拨外委千把总一员,汛兵一十五名协防。兼辖小门汛。东至本汛山鼻尾,西至清水垵,南至花屿、猫屿诸屿,北至吼门。

小门汛:系外洋次冲要口。营房五间。烟墩三座。炮台一座。属外堑汛管辖。按季派拨目兵防守,驻汛兵丁三十名。东至吼门,西至鼎湾屿,南、北则一片汪洋大海,渺无涯际。

北山汛:系外洋次冲要口。营房一十间。烟墩三座。按季派拨千把总一员、战船二只,配兵一百名驻防。兼辖吉贝澳汛。东至鸟屿,西至姑婆屿,南至中墩、湾贝诸屿,北至北礁屿。外则汪洋大海,渺无涯际。

吉贝汛:系外洋次冲要口。营房五间。烟墩一座。属北山汛管辖。按季派拨外委千把总一员、战船一只,配兵五十名协防。东至蓝笨屿,西至目屿,南至险礁诸屿,北则一片汪洋大海,渺无涯际。

·巡哨

巡哨者,以时巡历,所以消患于未萌,靖边圉而卫人民也。然而往来驾驶,则习练自熟;是于巡防之中,并寓有操兵演武之法。故凡远近岛屿、礁石、砂线之险隘,与夫港道、水口之广狭、纡回,无一不悉。用能于风涛淜湃之中,奔驰矫捷如履平地;无事之日则解节制之师,有事之时则为精锐之旅,将勤兵勇,此道得也。澎营每岁于二月起、至九月底止,副将坐驾兵船四只出洋,在于左、右两营所辖洋面总巡;自二月起、至五月底止,两营游击各带兵船四只出洋,在于本辖洋面分巡;自六月起、至九月底止,两营守备各带兵船四只出洋,在于所辖各洋面梭织哨捕。又十一月、正月系单月分,两营游击各带兵船四只出洋轮巡;十月、十二月系双月分,两营守备各带兵船四只出洋轮巡。定例:凡将备出洋巡哨,每月于初二日在南势左右两营交界之花屿洋面兑旗会哨,十六日在北势左右两营交界之鸟屿洋面兑旗会哨。此营制也。诚能按期而往,善其舟楫器械,习其行阵击刺、定其游巡往来,毋潜伏内港而空文申报,不致有名无实,则在乎为主将者以身率人,先之、劳之而已,岂有他术也哉!

水巡,由妈宫澳开驾,向西至西屿头,巡内堑、外堑,复收回西屿头。从大果叶登岸,二里,左为缉马湾、右为小果叶。八里至小池角,四里至大池角,十五里至小门汛,四里至合界头横礁,三里至竹篙湾,仍回至大果叶登舟。由内港驾至北山瓦硐港,寄椗登岸。四里至通梁,三里至后寮,二里至大北山之顶了望。北为吉贝屿,欲赴吉贝,须出吼门往北。但吼门水道窄而且险,在大烈、小烈二屿之中,舟行过此,舵工非十分熟练者不能;若逆流、逆风,则未可驾驶。瓦硐港四里至大赤嵌,一里至小赤嵌,三里至港仔东,二里即崎头、东南二里至镇海澳,三里至港尾,二里至城前,仍回至瓦硐港登舟。从吼门出洋,收入内堑寄泊,驾回妈宫港。又由妈宫港开船出四角仔屿,往南经鸡笼屿、桶盘屿、虎井屿,顺风两潮水可以直抵八罩金鸡屿,入挽门汛;往西南一里许,至网垵澳,南为半坪等屿,西南为大屿,西北为花屿、草屿、猫屿、网垵,半里许至瓮菜堀,北四里至花宅,四里至水垵,复回挽门汛。汛东隔小港,一里许为将军澳,澳与挽门东西对峙,临海有石山颇高,可以望船,因名为船篷屿。向北为金鸡屿,在将军澳后有马鞭屿。由挽门登舟出船路礁屿,往东南大洋,至东吉、西吉等屿,回转向北,直往文良港;经锁管港、猪母落水、嵵里汛,复经鸡笼屿、八四角仔屿港口,回至妈宫港。

陆巡,由妈宫澳起行,五里至文澳,经澎湖厅署;三里至东卫,五里至大城。北三里至隘门仔,一里至林投仔,四里至尖山仔,一里至文良港;东鼻头烽台可望香炉屿、阴阳二屿。北五里至果叶仔,二里至奎璧澳,三里至白湾坑,二里至湖东,二里至湖西,五里至红罗罩。北三里至青螺仔、红罗罩,半里许至西溪,三里至大武。西三里至港底。北一里至东石,六里至沙港头。南三里至鼎湾澳。北三里至中墩屿(潮退,陆路可通),二里至潭边。南二里至港仔尾,三里至蚱脚屿,二里回至东卫;五里至西卫,二里至后堀潭,回至妈宫澳。又陆巡由妈宫港用大杉板往南,到嵵里后山登岸,至嵵里汛。五里至风柜尾汛。东二里至井仔垵,东南四里至猪母落水,东北二里至锁管港,西北一里许至鸡母坞,五里至铁线尾,六里至乌嵌,五里至双头跨,与大城北相对。三里至菜园仔,三里回至文澳,五里即回至妈宫澳。

·恤赏

台、澎恤赏之典,雍正八年台湾镇总兵官王郡奏准恩给营中恤赏银两,台、澎二处领到本银概就台郡购置田园、糖廍、鱼塭等业,各协营遴员经理,于冬成征收租谷、糖筋税银;其应纳各县正课,仍依民间则例交纳。所获租息以六分存留营中,赏给兵丁游巡及有病革退并兵弁拾骸扶衬等盘费,以四分解交台湾府划兑藩库,备赏戍兵眷属吉凶事件。所截六分租息,每年除赏恤外,所有盈余存贮赏给期满换回班兵盘费。其出入数目,按年造册送督抚、提督、藩司查核在案。澎湖协标左、右两营兵丁共二千名,领帑银四千两,在于台湾购置庄场:左营置买北路头桥路南庄、又草地尾庄共二处,右营置买北路黄吉仑庄、又南路东宁庄亦共二处。两营庄场岁收租息,视岁之丰歉,原无定额,每年两营各派拨妥当千、把总一员赴庄经理。岁获租息,遵照奏准之例办理。所有恤赏则例,开列于后。

一、兵丁娶妻及子女婚嫁,各赏银三两。

一、兵丁父母本身及妻亡故,各赏银四两。

一、故弁扶柩回籍,照依每员名下支食养廉名粮计算,每名赏银四两。

一、故兵遗骸班满队目拾运回籍安葬,分上下游给赏运费:上游赏银三两、下游赏银一两五钱。如同标营一起运拾三名以上者,各减赏银三钱。水师有营船可以带运,每名止赏银一两。

一、病兵辞退革伍回籍者,照站给赏盘费:每站赏银四分,计站核算。

一、游巡兵丁,每名每日赏银一分五厘。

一、期满班兵换回内地,分上、中、下游赏给盘费:上游赏银二两、中游赏银一两五钱、下游赏银一两。

·题名

澎湖水师协镇

詹六奇,海澄人,行伍。康熙二十三年任。陞江西赣南镇总兵官。

张旺,山西人,行伍。康熙二十五年任。陞江西赣南镇总兵官。

王国兴,宁夏人,行伍。康熙三十年任。三十三年陞台湾镇总兵官。

陈国任,陕西长安人,行伍。康熙三十七年任(陈之上缺一位,然不可考矣)。

王三元,甘州人,行伍。康熙三十九年任。

尚宣,腾骧卫人,兵部效力。康熙四十三年任。四十五年调三屯协。

赵呈烜,安定人。康熙四十五年任。

叶国鼎,闽县人,功加左都督。康熙四十六年任。

张进,漳州人,行伍。康熙五十年任。

朱杰,顺天人,武举。康熙五十三年任。

许云,海澄人。康熙五十六年任。五十七年调台湾安平协(有传)。

蓝廷珍,漳浦人。康熙五十七年任。本年陞南澳镇总兵官(有传)。

罗光干,天成卫人。康熙五十八年任。

戴宪宗,浙江太平卫人。康熙六十一年任。

陈伦炯,同安人,侍卫出身。雍正元年任。

董方,同安人。雍正三年任。

吕瑞麟,晋江人,行伍。雍正五年任。

陈勇,海澄人。雍正六年任。

章隆,福州人,行伍。雍正十年任。十二年陞福宁镇总兵官。

顾元亮,字明甫,号松庵;广东番禺人,行伍。雍正十二年任。

李维扬,广东阳春人,武榜眼。乾隆三年任。四年休致。

高得志,江南崇明人,行伍。乾隆五年四月任。

杨瑞,广东潮州人,行伍。干降九年五月任。

邱有章,晋江人,行伍。乾隆十三年任。

林洛,同安人,行伍。乾隆十七年任。十八年陞浙江温州镇总兵官。

林贵,晋江人,行伍。乾隆十九年任。二十一年陞浙江温州镇总兵官。

叶相德,浙江归安人,武进士出身。乾隆二十二年任。

谈秀,广东新会人,行伍。乾隆二十五年任。

魏宗圣,浙江温州人,行伍。乾隆二十六年任。

龚宣,江南通州人,武进士出身。乾隆二十七年任。

江起蛟,浙江镇海人,行伍。乾隆二十九年任,卒于官。

许德,字聿修,号懋亭;广东阳江人,由侍卫出身。乾隆三十一年任。三十二年军政大计卓荐,三十三年陞授总兵官。

颜鸣皋,号丹崖;广东嘉应州人,武进士出身。乾隆三十四年八月任。

左营游府

陈简,福清人,行伍。康熙二十三年任。

李大训,河南人,四川籍。康熙二十四年任。

康运昌,陕西广阳人,行伍。康熙三十年任。

杨明锦,直隶天津人,功加。康熙三十六年任。

高天位,陕西西宁卫人,武进士出身。康熙三十九年任。陞厦门水师提标参将。

王贵,浙江西安人,功加。康熙四十五年任。陞江西吉安营参将。

巩廷瑞,陕西盩厔人,武进士出身。康熙四十九年任。

陈国璸,晋江人,行伍。康熙五十四年任。五十八年告休。

陈国星,同安人,行伍。康熙五十八年任。

谢希贤,诏安人。雍正元年任。

蔡高,龙溪人。雍正二年任。

任文龙,浙江温州人。雍正六年任。

黄晓,漳浦人。雍正十年任。

柳圆,山东登州蓬莱人。雍正十三年任。

杨瑞,字旭举;广东潮州海阳人,行伍。乾隆四年任。

高省,安溪人。乾隆六年任。

郑李嘉,广东揭阳人,行伍。乾隆十年任。

陈洪建,同安人,行伍。乾隆十四年任。

陈吴灿,同安人,行伍。乾隆二十年任,卒于官。

杨添,同安人,行伍。乾隆二十一年任。

魏文伟,同安人,廕生。乾隆二十五年任。

林士雄,同安人,行伍。乾隆二十八年任。为特参玩视战舰等事革任。

林云,字五堂;古田人,武举。乾隆二十八年任。

尤用,罗源人,行伍。乾隆三十二年任。是年陞广东大鹏营参将。

叶凯,字捷南,号若■〈含香〉;闽县人,行伍。乾隆三十二年任。

右营游府

胡恺,顺天宛平人,行伍。康熙二十三年任。

方冰,福清人,行伍。康熙二十六年任。

张锦,陕西榆林卫人,行伍。康熙二十九年任,以病去。

薛奎,奉天人,行伍。康熙三十四年任(薛之下至翁相距一十四年,应尚有三、四位,然不可考矣。阙疑可也)。

翁国桢,诏安人,行伍。康熙四十八年任。陞台湾北路营参将。

林秀,漳州人,行伍。康熙五十年任。

王之印,陕西宁夏卫人。康熙五十四年任,卒于官。

叶纪,浙江人。康熙五十六年任。五十八年以病去。

张駴,江南江都人,行伍。康熙五十八年任。

洪平,泉州人。雍正元年任。

杨恩,同安人。雍正四年任。

李燕,漳浦人。雍正六年任。

高得志,江南崇明人。雍正八年任。

邱有章,晋江人,行伍。雍正十一年任。

张吉,惠安人,行伍。乾隆二年任。

林如锦,广东饶平人,行伍。乾隆五年任。

吴昭,广东高州人,行伍。乾隆八年任。

郑李信,闽县人,行伍。乾隆十一年任。

官玉田,浙江黄岩人,行伍。乾隆十四年任。

谢玉福,晋江人,行伍。乾隆十七年任。

吴志忠,同安人,行伍。乾隆二十年任。二十三年为特参玩误战舰等事革任。

陈应钟,长汀人,行伍。乾隆二十三年任。二十五年陞铜山营参将。

林吕韬,诏安人,行伍。乾隆二十五年任。二十六年陞广东大鹏营参将。

许廷佐,同安人,行伍。乾隆二十六年任。

戴福,字文炜;浙江仁和人,行伍。乾隆二十九年任。三十二年陞本省督标水师营参将。

吴勇,字利仁,龙溪人。乾隆三十二年任。

左营守府

王祖,兴化人,行伍。康熙二十三年任。

赵广,河南商邱人,武进士出身。康熙二十七年任。

褚国柱,直隶宣化人,行伍。康熙三十年任。

叶得禄,江南霍邱人,将材。康熙三十四年任。

张成准,陕西渭南人,武举。康熙三十九年任。

张得胜,山东济宁人,行伍。康熙四十三年任。

谭士瑍,湖广江陵人,武进士出身。康熙四十七年任。

洪文,晋江人,行伍。康熙五十二年任。

陈本昭,长乐人,行伍。康熙五十六年任。

朱文,南安人,行伍。康熙五十七年任。

邱延祚,浙江人,行伍。康熙五十九年任。

刘使,泉州人,行伍。雍正二年任。

林如锦,广东人,行伍。雍正五年任。

姚德,龙溪人,行伍。雍正十年任。

薛存忠,莆田人,行伍。雍正十三年任。

聂国贤,莆田人,行伍。乾隆四年任。

张勇,泉州人,行伍。乾隆七年任。

曾志忠,海澄人,行伍。乾隆十年任。

陈陆卿,同安人,行伍。乾隆十四年任,卒于官。

吴志忠,同安人,行伍。乾隆十六年任。十九年陞厦门水师提标后营游击。

洪福,同安人,行伍。乾隆十九年任。二十年陞闽安协标右营都司。

许朝耀,同安人,行伍。乾隆二十二年任。二十三年陞厦门水师提标右营游击。

黄居正,闽县人,行伍。乾隆二十五年任。二十六年陞厦门水师提标后营游击。

颜鸣皋,广东嘉应州人,武进士出身。乾隆二十七年任。二十九年陞金门镇标右营游击。

卓其祥,漳浦人,行伍。乾隆三十年任。

右营守府

原尔怀,连江人,行伍。康熙二十三年任。

刘奇,山西平阳人,行伍。康熙二十六年任。

陈蛟,山西阳曲人,行伍。康熙三十年任。

沈鹤,陕西宁夏人,行伍。康熙三十五年任。

达养栋,陕西凉州卫人,行伍。康熙三十九年任。

郑璸,河南祥符人,武举。康熙四十三年任。

喻义,陕西人,行伍。康熙四十七年任。

鲍世伦,江南人,武生。康熙五十一年任。

陈国星,同安人,行伍。康熙五十五年任。

林亮,漳浦人,行伍。康熙五十七年任(有传)。

尹日和,福州人,行伍。雍正二年任。

张标,福建人,行伍。雍正五年任。

蔡启,漳浦人,行伍。雍正六年任。

施必功,晋江人,行伍。雍正十年任。

李嘉,广东揭阳人,行伍。雍正十三年任。

施凤来,晋江人,行伍。乾隆四年任。

蔡忠,漳州人,行伍。乾隆八年任、

郑捷,龙溪人,行伍。乾隆十一年任。

颜得庆,同安籍,澎湖人,功加。乾隆十四年任,卒于官。

陈德,闽县人,行伍。乾隆十六年任。

蔡从,晋江人,行伍。乾隆十九年任。

萧英,晋江人,行伍。乾隆二十二年任。

戴福,浙江仁和人,行伍。乾隆二十五年任。二十六年陞厦门水师提标右营游击。

吴科,晋江人,行伍。乾隆二十七年任。

杨元,字仁长,晋江人,行伍。乾隆三十年六月任。三十二年预行保举,赴部引见,回任候陞。

·列传

蓝廷珍,漳浦人;澎湖副将,陞南澳镇总兵官。朱一贵倡乱,总督觉罗满保飞檄调赴厦门,商略机务。廷珍以海外豕突残魂,必须重臣坐镇,以安人心、消反侧;乃遣人陈请满公驻厦门,就近督师。满公得所指陈,喜曰:蓝总兵事事与吾吻合,吾无忧矣。遂自会城兼程疾趋至厦门,而廷珍亦单骑率所部舟师继至。满公令总统征台水陆大军赴澎湖,会提督施世骠进剿。六月朔,出厦门港。二日至清水沟。时飓风骤起,军士相顾失色。廷珍亲自操舟驭风,漂至铜山。风定,由铜山至澎湖。世骠大喜,与议进兵。廷珍慷慨言曰:群盗乌合,一攻即靡。但其众至三十万,不可胜诛;以某所见,歼厥渠魁,余令自新,且安反侧。乃戒将弁无得妄杀。翼日进兵,廷珍亲率诸将奋击,贼众败走,克复安平。贼复率二万众列牛车、夹牌盾为阵,蜂拥蚁附,攻安平。廷珍发大炮四面环击,贼大溃,退保府治。越数日,廷珍督大兵南下,复败贼众,追杀至茑松溪,一贵遁去。遂复府治,驻万寿亭;提督世骠屯北教场、分遣大兵廓清南北二路,以除残孽。一贵及余党先后就俘,台郡悉平(台湾郡志)。

许云,漳州海澄人;澎湖副将,调任台协水师副将。朱一贵倡乱,南路被陷,逆贼环攻府治;云不以水陆分岐,于四月三十日率次子方度、家丁吴国珍等,赴春牛埔援总兵欧阳凯。时镇标官兵俱陷,云冲突血战,杀贼数千人,贼退走。翌日,贼众十余万拥至,云率游击游崇功、千总林文煌、赵奇奉、把总李茂吉,自黎明战至日中,矢穷炮尽。云重伤遍体,坠马步战,犹手刃数十贼。势孤无援,贼众愈甚,弁兵俱没;厉声命次子方度曰:贼势猖獗,我分当捐躯报国。尔速突围出,将安平、鹿耳门各炮位封钉,无遗贼用;即齎印信,赴提督乞师复仇。方度号泣,奔突出围。云左臂被贼砍,犹奋勇血战。厉声曰:吾生不能尽杀尔等,死必来歼灭尔。贼怒,寸磔之。事闻,赠拜他拉布勒哈番世职,予恤、赐祭葬,廕子弟一人以守备用;崇祀忠义祠。安平百姓,悯其捐躯殉国,为立五忠祠以祀焉。次子方度,随参将王万化征剿朱逆,攻入鹿耳门,克复安平镇,杀贼七鲲身、西港仔、苏厝甲,底定台湾。以军功,补台湾镇标中营游击(台湾郡志)。

林亮,漳浦人;澎湖右营守备。为人平日胆略过人,遇事有决断。康熙六十年台匪朱一贵作乱,台厦道梁文煊、知府王珍、同知王礼、台湾县吴观域、县丞冯迪、典史王国定、诸罗县朱夔、典史张青远并台协中营游击张彦贤、右营游击王鼎、守备千把各官率兵丁千余人,于五月初二、初三两日逃遁到澎湖。澎协将弁仓皇不知所措,见群情汹汹,亦各出家属登舟,将度厦门;百姓妇女争舟杂沓,哀声震海岸。亮闻之,请协营主将制回登舟各家属,死守澎湖。诸将犹豫不决,亮厉声曰:朝廷以海外封疆付我等,正为缓急倚赖,非徒升平食廪禄、肥身家已也。今锋刃未血,而相率委去,他日骈首市曹,宁能免乎?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则死忠义耳。请整兵配船,守御要害;俟贼至,决一死战。战不捷而亮死,公等归亦未迟!皆诺,愿死守。亮驰出江干,径申主将号令,拔所佩刀驱官民家属尽各登岸,众心始固。六月初十日,大师至澎湖。十三日发澎湖,以林亮、董方为前锋,抵鹿耳门,贼目苏天威率众叠发大炮,又以小船扼要迎敌;林亮、董方亦以六船冒死直进,亦施大炮攻击。遥望炮台火药堆积,亮命专攻;火药桶中之火起,燔毙贼众无算。贼溃,遂入鹿耳门。亮乘胜掩杀,夺取鹿耳门炮台,焚其营垒。贼目苏天威遁入安平城,列兵迎敌;亮奋勇先登,复陷贼阵,遂复安平城。又败贼于七鲲身濑口,又于木栅仔追杀贼众至茑松溪,直捣台郡,收复府治。七日而克复全台,时以亮为首功云。后以功,累官至台湾镇;戢兵安民,至今人犹思慕焉。亮真名将材也哉(纂平台纪略)!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