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涅槃经疏记卷第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梵行品二

亦一往者。然经中三心成共结一地。舍心成独结一地二教皆尔。但是一往而已。二往不然。何者一子即具平等。平等亦具一子。二地体同。不应分二。

即理而事者。由证空平等。方有此用。

与爱相扶者。初住分得无缘慈相应。视诸众生由如一子。所以同制一果。

文略者。前三心文应具舍心。舍心文应具余三心。

亦是互现者。只极爱一子即具空平等。平等即具极爱一子。此即将平以显不平。

二云八地者。未知何教八地。

三云初地者。多在别教初地也。

若过者。超入八地也。

若不及者。今明别圆之果。应不由在通教性地。

极爱就心者。爱是大慈之志。大慈之极专是就心。

子非我内者。爱是能爱之心。子是所爱之境故云非我内也。

结判分明者。一一文末。皆云名极爱。名为一子。即是结对上文。

发心学人者。别圆初心法虽圆融。而人未免于滞着。

身口意业者。于五阴上。起身口意业。由未得三密。故无非是恶。

救其口过者。身口无过。意任运无。故略不。

经云舍而终己者。譬众生善根都尽。

经云善言诱喻者。始施人天等法渐渐诱之。令入圆极。故云也。

通譬救因果者。若堕狱等是果。造作善恶等是因。

直甲不解者。如佛向举五譬。皆住极爱及一子地。后云煞婆罗门。其义甚深。故我不解。

或云五难者。开初煞婆罗门难为三并。第二第三为五。

经云昔为国王者。若不行菩萨行。客可煞生煞。乖菩萨之道。违于慈心。如何名为住一子地。

经云若不得者。难意云。若不得一子地。煞应堕狱。若不堕狱不应断命。故左右难之。

不及弟子者。不及须菩提也。

经云现身得成十力者。于此犯重身不悔。

即得佛者。我亦不为众生作烦恼因缘。

更有多事者。文中都有六事。前三后三。

经云佉陀罗灰者。僧高云。一烧六日乃灭。坚利伤人。

总寄迦叶者。由迦叶闻。故寄迦叶。以试后代无智之人。谓如来实骂实煞。

经云慧施众生等者。大真心修圆极六度。所以一一皆得命长。若非圆度。唯不煞一。得寿命长。

经云若傧若煞者。贵得免于毁伤身体。所以父母而自煞之。

佛答言得者。上佛答意。未得不动地。为难法故。为驱遣恶人。破惑无罪。

是见机煞者。此解为得。复须纵容为何位次。及护法心令其有在。

若俱非化者仙豫及童子俱是实者。童子死已不见生处仙豫及婆罗门。那见生处耶。验此不可一例判之。

理在其间者。今则纵容得中。须权实二释以见机故。权为引实。实随于权。又权示同实。若未宜发迹。终不得云是权。又今文正意。前未得无畏地。尚得破惑。何况入地。而不得耶。是故二文更无违妨。古人如何作相违释。

经云若害和上者。外人称本师为和上。亦计和上为出世父母。父母是世间养育恩重。此于人有罪外人所计亦有上中下罪。

互明与夺者。无节故夺。得报故与。

经云知方便者。知机知时。宜权实称。适物情意令入实。名知方便。

经云食人涕唾者。调达修𤏙法观得上界。禅化为小儿。坐阇王膝上等。

四味者者。地论云。初一是戒。次二是定后。一是慧。此后是一意作四谛释。于义则顺。然经中有二譬。二□如文。

出苦味者。出离二死。名为苦谛。

空平等者。即地体也。

知见者。能知见也。即寂而照者。寂即空平等。照即知见。空即平等。有即知见实即平等。权即知见。事理亦尔。

平等果者。平等是果。名平等果。又空是梵行所证。故空是果引。

经云七地能入寂灭者。华严十地品云。解脱月言佛子菩萨何地未能入寂灭。金刚藏言。六地未能入寂灭。今住七地。于念念中能入寂灭。而不证寂灭。是菩萨成就不可思议。身口意业行。即其证也。彼文仍属别教。教道之说。故今不用。

理同能异者。一子约能用。空平等约体。故云能异。

生空等者。文中约所已边。且分二空。理实而言。以大真心修已。此二空方称中道亦是中道体具二空。

事空为譬者。譬前生法二空也。

大品明十八空者。大论三十四广释其相。今依彼略消一十八空。一内空所谓内六入眼空无我。无我所无眼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二外空。所谓外六入色空无我。无我所无色法。声香味解法亦如是。三内外空。所谓内外十二入中无我所无内外法。四空空。谓以空破内空外空内外空破是三空。故如净名云。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故名空空。五大空。所谓十方相空。故名大空。以十方无边故空。六第一义空所谓诸法中第一者。名涅槃。涅槃中亦无真相。真空即第一义空也七有为空。有为法者。名因缘和合生。所谓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今有为法二因缘故空。一者无我无我所及常相不变异不可得故空。二者有为法相空不生不灭无所有故空。八无为空。无为法者。名无因缘。常不生不灭。如虚空。故今侍有为。故说无为若有为法不可得则无。无为之可着。即是无为空。九毕竟空。谓以前八空破诸法。毕竟尽净。名为毕竟。若无诸法亦无毕竟。云何着。名毕竟空。十无始空。一切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无明覆爱往来生死不可得破是无始。于无始中无执着。故名无始空。十一散空。所谓五众利合故。有人若智慧一一分别破散。人与五众及前破散。皆无所有是有。是名散空。十二性空。性名自有不待因缘。若待因缘。名为作法。今诸法中。皆无自性。性不可得。名为性空。十三自相空。一切诸法有二种相。一者总相如常等。二者别相诸法虽无常而各有别相。如地有坚相。火为热相。如是二相皆空。故名相空。十四诸法空。谓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法。皆入种种门。一切法有相知相识相缘相增上相因相果相总相别相依相等。一切皆空空无实。故名诸法空。十五不可得空。一切法及因缘毕竟不可得名不可得空。十六无法空。无法名法已灭是无故无灭名无法空。十七有法空。所谓诸法因缘和合故。有今皆空。故名有法空。十八无法有法空。取无法有法相。不可得名无法有法空。亦以观无法有法空故。名之为空。又九十二云。是十八空性亦自空。即是能空。亦复皆空。以二经互显。故得引同也。

或论七空者。楞伽但列七空。一者相空。分拆自他共不生故。二者自性空。空于诸法自性不生故。三者无行空。阴本真故。四者行空。阴入和合离我我所故。五者不可得空。诸法妄计无可说故。六者第一义空。自证圣智离过习故。七者彼空。彼空中最下无没彼此。亦是合十八为七空耳。然彼经意与大论不无小异故知楞伽七空。多在藏通。以自证中三离过习。故从容取之。稍通别圆。大品唯在衍门三教。

大品广空等者。彼般若明空荡相。所以广明于空即以空显佛性。今文专明佛性以性显。

十一空何者。一一空文皆云常乐我净及三宝佛性为能空正体父母等为所空之坏。

互无空者。说内空时无外空。说外空时无内空。余五皆尔。名互无空。

任理空者。性自是空。故云也。

以修行有渐故者。今十一空无有浅深。如何以浅深释之。

十一空皆是破病者。亦有此义。但不合与今文同。泽州云。前十相空。后十一真空。就彼妄情所取法中以明空义。名为相空。就真识中。以辨空义。名曰真空。又前十境空。后一智空。

就境者。据实以求心外无法。一切诸法皆即真心体。

寂智者。地论云。一切法如说自体空名自智。又就前十中。初八以无明破有为空。第九以迷无为空。第十以其非有非无双破有无名空空。又就前八中。初七明其众生。及法无相故空。后一明众生及法无性。故空。因缘假中而无空性。名无性空。毕竟空中无因缘名无相空。然今经意一一空文。皆明三谛佛性。以为空体。只作生法等释。不会经旨。是故引之令识同异。

于文为得等者。但云互无其文。虽得道理。不通应先出内空外空之相。内外不显。但云互无致对其失。

于理为得者。道理虽得。于文不便。何者文今对事别所空不同。但云明外空时例解内法。

若但例者。文相不分。故不可用。

经云内空者。无父母至财物。是所空境。次从是内法中。不举能空体。又释内空时无外空之境。即名内空。释外空时。无内空所空之境。即名外空。所以二空共为一科。法华疏第八释身安乐行云。不颠倒即内空。内无六入我我所。故不颠倒。不动即外不为六尘流动。不退即内外空。十二入空故。而今经中初二空。合释其相难见。是故引之例出今文二空之相。

若作相待者。他云由待内空。方有外空。若内无空外亦未有。故云易见。

合为一空者。一平等空。

经云内外空者。先出所空境。

次唯有如来下出能空体。

经云有为空者。先出所空境。

次是中下出能空体。

经云无为空者。先出所空境。

次从佛等四下出能空体。

始破明无者。只是无始生死被破。名无始空。此之始破实无于始。故云无无。有始即是无始空。始无于也。法华疏云。不起即无始空求原初不可得。名无始空。

经云无始空者。生死无始是所空。次从皆悉。空寂下出能空体。

经云性空者。先明能空体。

次谓下出所空境。

破性说空性者。他以内因外缘破四性计。方得性空今释则以法性为自。无明为他。以成四性。破此四性。名为性空。

经云无所有空者。先出所空境。

次从菩萨观时下出能空体。愚痴人譬外道。贫穷人譬二乘。

两不之义者。论八不明中。今则与彼不生不灭。义同己有。

还无者。空也。无眼者。无实法。无主者。无假名。

经云有业有业者。二乘法也。

寄有明无者。达无即中道佛性。故云寄有等。法华疏云。观一切法空。如实相。即第一义空。

经云支仙等者。等取小菩萨及凡夫。

两是皆空者。前是有是无皆空也。

是是即权智者。权智分别。故云是是。实智体空。故云非是。

今更作三句责者。责前第三师但立境智。前之三教悉皆如是。故云此犹是偏。

若将空空下。今以佛性中道空。空前三教境智。方名空空。

一切诸法者。三教境智皆空也。

智体不空者。能空智体不空。

理无并照者。意云境则有二智。则唯一故。

无并照遣义可知者。智虽无二能遣所空有无之执。故曰空空。

人多重无漏空等者。若重无漏即轻有漏。将有轻无名互相空。故曰空空。

二空体下破。万法既寂下正明空空之体。万法既寂明所空境。空智体又空。明能空亦空。故曰空空。

经云所得空空者。辨异也。二乘亦得重空三昧。故须辨异。

经云大空者。应云谓摩诃般若等。方名大空。

更互相显者。涅槃是所空。般若是能空。能空即所空。所空即能空。故云相显。

真谛空者。且约对所空之境。名真谛空。此一真一切真俗谛空亦尔。即不思议俗此一一空。皆约圆融三谛释。

不见元祖者。若有元祖则有能生。有能生即有后胤何者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故无元祖。然疏中欠消无所有应云三谛俱寂。名无所有。

真即是中者。有真之中。方成圆义。

是是者。中道双照。故云即具空假。

单照一谛者。非是即中道双非也。

空故是是者。不议空即具于假。故名是是。

假故非是者。假即具空。又不思议假能非偏假。若取易晓者只空。是假者云非是。

若双者。释内外空及第一义空。

若只者。释内空外空及有为空无为空。

若三者。约三谛释也。

若一者。释性空也。

经云虚空等地者。住于初住真空佛性空如来空也。

经前离后得者。经中先法说。次有两譬。两合皆。先明自他离着。后明得地。初譬明空不受一切。次明空容受一切。又前譬明有染净相显功能。次譬明容受相显功能。

广辨知见者。知见既广验所证。平等之空体弥法界。故以广见而显其体。

即寂而照下生起四文。一一知见无不与毕竟空理相应。

一知十三法等者。此明内心净故。能知能见。致有四辨外用。

经云亦见亦知者。见谓五眼具足。知谓一心三智圆。

行即是心者。四教能观心也。

境者。亦通四教所观也。

性者。十界性分不改也。

相者。十界外相不同也。

因缘者。四教感应不同也。

若众生心者。十界众生分别心不同也。

若根者。四教根缘不同也。

若禅者。界内外禅不同也。

若乘者。人天三乘九乘等。又为实施权则三乘不同。开权显实唯一佛乘。

若善知识者。四教知识不同。又善知识魔等。

若持禁者。十戒也。

若施者。四教行施不同。谓广大第一常等。

经云知而不见者。菩萨知众生不见佛性也。

编(必缘反)椽(传音又余战反)用棘刺编为兰。围身坐卧也。氀(力珠反布)织毛为巾。名氀。

经云若能修行檀者。四教檀也。

是知共行者。偏圆顿渐之法凡圣共行。此法名为共行。

是知果者文中又从闇入闇。从明入闇。是不善迷果。从闇入明。从明入闇。是出世悟果。

经云修心者。谓定也。

经云如来亦见亦知者。见谓自见知即知他不知不见。至俗者。此是冥出假。

经云菩萨知有种下此是结。但不别开此结文。

经云五眼所知者。应云三智。知今言眼者。以眼显智尔。智眼相即。

法句论者。长短句也。

经云不名菩萨者。不名空平等地菩萨。

他云是遣执释者。此是地上菩萨。复有何执而云遣执耶。言地持者。一一皆是任运能持。

往因释者。如法华寿量行因也。

经云修行世谛者。不思议世谛也。

经云必须软语者。软语用摄受门。粗语者用折伏门。

二开昔权者。此是施开之开。三显今实者。经举昔小不具以显今菩萨具前文。

已远者。此指大章第三。明四无碍智。初问。次答文意。而为领旨上经云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何等利。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四无碍。故云梵行品中也。

经云而汝复问者。汝问契当机宜。故佛赞之。

倒无倒者。先界内外四倒智慧下九皆复约界内外以释。

大小乘者。约教简也。

方等三藏者。约部简也。

经云十一部者。除方广部。

真空生死者。先分段及变易二种生死。

经云若生死轮者。为二死轮所转。

五见者。五见虽在界内。二乘等于界外全是五利。故云自此之前。皆名耶见人。

菩萨二乘者。约道简二乘是化城道。菩萨即实所道以二乘是菩提心魔故。

经云永欲断二乘道者。断二乘之道及偏菩萨之道。

经云汝之闻等者。皆犹得空平等故尔。

直是语法者。他意云。在此树说云于此者。但是言语之法。

二云见开者。意云或于此即说彼于彼说此。故云宁有定所。

略标者。出标佛意也。

经云本有先量烦恼者。佛无始来有无量烦恼。以有烦恼故。今在鹿菀时无大般涅槃。本无有。在小时无大乘修成种智般若。今在小时唯有烦恼。

若有沙门下释三世有法无有是处。谓本有烦恼今有烦恼。皆非三世所摄。以于如来无非法界故。

本有者。我本有王宫。受父母和合所生之身。今无大乘金刚微妙法身。但有小乘五分法身。

本无者。我身本无大乘三十二相之身。今在鹿菀。但有寒风索衣。热病求乳等身。

若有沙门下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本有者。我昔在鹿菀时。唯有无常等观。今在小时无大乘菩提。

本无者。由本不见佛性故。今在小时致无常乐我净三世有法。准知本有凡夫。

修苦行心者。以在小时但修苦行禅定。谓是菩提致使在昔不能究竟。破四魔八魔。但能少分破天子魔。何者阴身犹在故尔。

本无六度者。昔无无作六度。但有苦行之心。所以现在不得大乘无上菩提。三世可知。

我昔本有杂食之身者。受乳糜等身也。昔日无大乘无边法身。

本无三十七助道者。昔无无作三十七品等为是义。故但有杂食之身。昔无大乘无边之身。三世可知。

本有至取着心者。但有二乘真谛定心。名为取着。

现在至空定者。昔无首楞严定本。

无至中道者。昔但有编真之心。无有大乘中道实义。三世可见。

本有至菩提者。初得大乘菩提本欲说之。名为本有。众生根钝不即得说。名为今无。本无利根。名为本无。

今有者。昔日方便施三。名为今有。三世可知。

我本说至三月者。在昔鹿菀时。说现在不得。演说者。由机不堪致使昔不得说大乘。方等经典。

本昔无有文殊者。昔日但说如来无常。名为今无。三世可知。又每一句皆须云三世有法斯有是处。何者施开废会自因之果引入圆常化仪鹿宛。

然若言无是处者。六即亡泯解之与惑无非法界。但非世摄。

后释下半者。八文中每从。

若有沙门下是释下半无有是处。

昔日有无者。昔日有之与无皆是无常。何者虽云。今有涅槃只成释于上半差别之义。何能释迦叶难遣纯陀疑耶。

乃是者。今有真也。兴皇所释但得通意。犹不相即虽言。但了由是未了。故今不用。

众生唯作善恶等者。明凡夫二乘菩萨。皆只得上半差别之义。

文殊具得四句何者。三谛即一谛。一谛即三谛。得上半。即非三非一。得下半。又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三非一。能益众生斯有是处。

又若消偈者。本有即俗。今无即真。三世不摄即中。又本无即真。今有即俗。

三世不摄即中四门者。若约三谛。

为四门者。真即空。俗即有。双照即匝。亦双非即亡有亡无遍兼。

一切法者。为实施权释上半。

一一皆是者。各得昔教上半差别义。

故知言有等者。释上半。

皆为利益。释下半。

经云略相等。以一乘为三乘。会三乘归一乘。名为略相等。又如上文说十二缘。总名有为名广说略一有为中开分十二。名略说广。

四重之法等者。将菩萨戒十波罗夷与小乘四重对辨以论轻重。犯不犯。及菩萨戒轻垢与小乘十三。已下对辨制犯不犯异。又如僧祇盗人四钱三用。名犯波罗夷。四分说为偷兰。偷兰说四重者。翻前即是犯。

说非犯等者。如八不净俭畜非犯丰则成。

犯轻罪说重等者。四分中著白色衣。犯提不点。而言犯吉。祇律中著白色衣。犯吉不点。

犯提。皆以生死为世上半也。真为第一义下半也。

有时者。上半即下半。或说所诸法。下半即上半。余皆例尔。

众缘皆作有无之见者。即上半也。若于诸佛见无非法界。非三世摄。

经云名为道亦名菩提者。道者梵云末伽。如四谛中道谛菩萨此亦名道。此二何别通则是一别。则末伽是其因道。菩提是其果道。为此义。故别立二名。

常道虽得等者。常道即是得而无得。无得之得。方名大得。二乘虽得而是无常。

经类见者。即实而权。即权而实。即非权实。相似尚非虚妄。何况了了。是虚妄耶。

经云坐有如来悉知觉等者。泽州云。一就行。二约位就行者。闻慧为知。思求称觉。修证名见。又闻思为知。修观明白说之为见。证会名觉。约位者。地前名知。初地名见。二地已上重观名觉。今明六即之位。明其知见觉佛性之理。

梵行品三

问同世者。此二闻并是正闻不是难辞。何者先为舍利弗说世间知见。佛亦同得知见。为定尔不。

若定尔者。与世何异闻。

异世不知者。问意者世尊既同世间有于四大著衣吃会。世人何以不知见觉。世尊何缘独得知见觉耶。我今不解愿佛为说。故云其义云何。即总结二问也。

经云名为菩萨者。谓说名字菩萨也。

经云不觉十二部者。不知佛性十二部。不知无作十二因缘即三德佛性。不知八倒即常乐我净。不知无作四谛不知无作三十七品。以此等诸法为因。得菩提涅槃为果。世间之人皆不知之。

若能知者。即是行相似等菩萨。

经云梵天等者。涉公云。梵天初禅主。自在天四禅主。八譬手天护世主。

性者。即数论计冥初性也。

时者。谓计时生万物。

微尘者。即顺世外道说细微尘生粗果色法及非法。是胜论师计善恶行生苦乐受。各计所执。为万物因。名造化主。世界终即边见。初禅等为真。是见取。此是世间所知见觉谬解为正。

横计断常者作无始无终释者。堕常计作有始有终释。名堕于断计非。谓全是外计义同此。

二非世出世者。菩提涅槃之体不当世与出世。故云非也。

经云不名非世间者。诸佛菩萨名非世间。

初半行如前者。同古人判明佛有大慈能与众生大真乐。所以叹之。

次行叹大悲者。能拔二死三惑苦因苦果。故以叹之。

喜之所离者。究竟离苦也。

喜之所得者。见众生得大真乐也。

叹大舍者。众生既究竟离苦。得大乐已。故我舍之。故云不死亦不生。

以戒为本者。梵是净义。自若无戒焉能化他。又坐行亦以戒为本。文虽在此。意必在初。

若无戒者。化他无本法尔。

故也者。道理应尔。

难同世者。菩萨既同在世间。应同世人不见觉。

经云是则名为世间菩萨者。名字菩萨也。

不一向同者。一同世知见二异世知见三能知出世。故云不一向同。

但言二者。略无于定也。

经云不为四风者。不为界内外八风所动。四倒亦尔。

经云而是菩萨所知见觉者。世间初心菩萨。

经云乃至明了者。得空平等菩萨。

如难陀者。如止观记第四卷呵五欲中广说缘起不能。

从始至终者。此但有始而无其终对前四。

不净者。翻前四不净。名为对前。对前无始终者。今第一戒翻前第三非毕竟。今第二戒翻前第一为有。今第三戒翻前第二不定为众生。如文。

非是五戒等者。应云五戒十戒等。以大涅槃心修名为非戒。不同二乘凡夫决定心持。

经云自然而生者。如前文欢喜心。自然而生悦乐心。安隐不动。定解脱见佛性。得大涅槃等。自然而生。即观行已去人也。

经云执持明镜者。凭教而修戒品明净。故云面像自现观行已去人也。

经云如农夫下譬由戒净。故有生善之德。

亦如燃灯下譬由戒净。故有灭恶之功。

经云以净下文略。应具如前无悔心悦乐安隐。乃至见佛性得解脱涅槃。譬文及合文。皆须例前。

经云自见面貌者。自知我是违教之人。所以自见面貌不悦。

经云心则欢喜者。应云破戒之人心则愁恼。

五受根者。苦乐忧喜舍根。曰忧在欲界犹未得禅。而为欲界烦恼所动。故忧苦在初禅。以初禅中具足眼见色耳闻声身觉解。无香味二解。为三所乱。故苦喜在二禅。得离初禅三受。故喜乐在三禅。二禅虽喜。犹离苦。得扰动不安。故三禅称为乐受。三禅虽乐。能沉没行者身心。是故四禅能舍苦乐。即证不苦不乐相应。

今同禅支者。同禅五支觉观喜乐。一心则喜浅乐深。

经云上名为乐者。乐是上果之法。故名为上。

五法佐助者。得离六种五法佐助也。名涅槃者大涅槃也。经中信等及五见等皆须深释方称今文。

猥者恶也。

一无所用者。无人天之用既失人天则无受道之用。

仆趋者。菩萨为其走使令其读持等。

今诫人师者。既是佛法护法之人。应须持戒勿得毁犯。

呵求有者。求二十五有由其心非。故属意业。

不求果报者。坐为无上菩提不求九法界果报。方名沉审。

莫不请者。若有利根重法之人。则不须待请。应为他不请之友。若钝根轻法之人。则须待请。故云事须适时十智等。从若欲受持至佛性有十名。名为十智。

从无当下次劝净心。

经云说佛性者。佛性语单。且约正性。秘藏则具三德涅槃。涅槃宗体等者。大涅槃体也。说佛性宗也。宗尊也。非宗体之宗大乘等行也。解脱用也。若闻一偈等教也。

三业清净者。文中具明三业是也。

十念者。阿含经云。佛告诸比丘。当修行十法。便成神通。去众乱相。到于涅槃。一念佛乃至第七念休息。八念安般。九念身非常。十念死。当善修行。

念体息者。谓心意想息。志性详谛。亦无卒暴。恒专一心常求方便。入三昧定常念不息自致涅槃。

八念安般者。只是数息知长知短。知冷知热。出入分别息长。故除诸乱想。自致涅槃。

九念身者。专念身发毛爪齿三十六物。何者是身地种水种火种风种。皆是父母所造。从何处来。为谁求造。此之六根于此终亡更生何处。自致涅槃。

十念死者。专精念死。此没生彼往来诸趣。命不暂停。诸根散坏如腐败草。自致涅槃。阿含唯小。大品专在衍门。今引小况大。念境无别。但观有巧拙不同。

八念者。于六念上。更加念死念出入息。

有坏恐怖者。听此通于初心。修于六念。拂除恐怖。慕果行因。请三实加护。示导于我。令我自身。一体三宝。速得现前。故念三宝。

天有近果等者。华报近在于天。远感无菩提大涅槃果。虽近在天。天非所愿。故须期远。又复不可一向唯念第一义天。复成不普。故须并念。

经云何念佛者。然念佛具其四意。一为令建菩提愿。故为上求境。二为令慕果行因。故无念果。次方念因满菩提行故。三为令如理而解了。心佛众生三无别故。四为度众生诸佛加护。导述开发。令速证佛德故。故无念佛。

别十号者。如释迦弥勒等是其别名。如来等十是其通名。化相须分故立别号。实德齐同故立通称。

总结上德者。将世尊总结上十号。十号具足为世所尊。故名世尊。

经云十力者。谓十力降天魔。四无畏伏外道。大师子号者。决定说也。

大沙门者。能灭恶也。

大婆罗门者。众行净也。

大净者。三障二死究竟净也。

无能胜者。万善圆满也。

无见顶者。出贤圣之上故也。

无有怖畏者。永离五怖故。

不惊者。无能惊忤故。

不动者。心常在定故。

独一无侣者。无与等故。

无师自悟者。了见自心不由他悟故。

疾智者。知法峻利一念能知一切诸法故。

大智者。知法深广故。

利智者。见明也。

深智者。所知渊深也。

解脱智者。出障清净名解脱智。

不共智者。高出余人不与下北共故。

广普智者。平等利物故。

毕竟智者。究竟圆极故。

智宝者。总结也。

人中象王者。荷负力大故。

人中牛王者。行步平等进止可观故。

人中龙王者。兴慈悲云澍大法雨故。

人中文夫者。相好严容人中尊故。

人中莲华等者。二死不能染性清净故。

调御人师者。智能益物能物心故。

为大施主者。以法慧人故。

前文皆略者。具足还用七善一一释前诸德。使广略义均故。今且略消众名之义。

经云以知众生种种性者。前释知尊卑中约十界释。以此验前。释知前当。

如如而解者。如理而解名如如。

如而说者。如理而说名来。说我所解名如。解我所说名来。

经云夫四魔者。应云俱坏八魔侈(尺氏反奢也)。

就脚足释者。行字平声呼满足释去声呼惫(𮑱界反病也)。

五阴等者。五阴等是果。世间五欲一是因。世间虽六不同不出因果。

开断惑者。有所断者名有上士。

无所断者。名无上士也。

鹿头人者。大论云。昔波罗奈王入山游獦见二鹿群数各五百各有一主。一是释迦菩萨。一是调达菩萨。鹿主见王煞其群党。起大悲心直至王前跪白王言。以小事一时令鹿受于死苦。若以供膳当差次送王善其言。于是二主各差次送。次当调达群中有一母鹿。白其主言。我死分当而我怀子。子非死次屈垂断理使生者不滥死者得次。王怒之曰。谁不惜命。次来但去母思惟言。我王无慈横见嗔怒。即至菩萨鹿王所具以事白。菩萨王言。唯我当代。即自送身到其王门。众人见之怪其自来以事白王。王亦怪之。王问群鹿尽耶。而忽自来鹿王白言大王仁慈人无犯者。但有滋筏无有尽时。但彼鹿母归告我。我愍之故若非分差。是亦不可。若纵而不救无异木石是身不久必不免死厄。慈救苦厄其德无量。若人无慈与虎狼何别。王闻是语即从座起而说偈言。我实是畜兽名曰人头。鹿汝虽是畜生名曰鹿头。人以理而为人。不以形为人即其事也。

野干者。大论十三云。譬如野干在林树间。依诸师子及虎豹等。其余肉以自存活时间空阙。夜半逾城深入人舍。求肉不得。避走睡息。不觉竟夜。惶怖无计。始欲起行虑不自免。住惧死痛。便诈死在地。众人来见。有一人言。须野干耳即便截去。野干自念截耳虽痛但令身在。次一人来言须其尾。复自念言截小事。次一人言。须野干牙。野干自念取者转多。傥取我头则无活路。即从地起奋力绝勇。开历涉经得自济。行者之心求脱苦难。亦复如是。生不修如失耳。老不修如失尾。病不修如失牙。岂更至死则如失头。即其证也。

彼此之异者。他云梵云婆伽婆。此云世尊。

破烦恼者。破烦恼究竟尽也。

功德者。具足果称法界。

巧分别者。任运分别法界法为实。施权开权显实法也。

好名声者。于一一方中皆称十界众生。令诸众生从权入实。方名好声。但说三教。未名为好。

经云大慧施者。如来利生以施为首。

经云吐女根者。久已破于女业。故云吐也。

余三复次(至)功德者。为满功德故。慧施为满功德。破于女业。并第四有大功德无能胜。故亦属功德。

经云长老者。上座有德者长老。

五十四心者。一一皆约佛心释。无下九界心。方是佛因。

谓无所为作者。因心已满双舍。

此二者。常住中道也。

知解无记者。任运而记。

果报无记者。白净无记也。

不求果报者。三因开发。任运契极。不求九界之果报。

经云无语心者。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多闻。

无所定执者。无常定执之心也。

经云念法者。具于三意。一为令常观真行道无余念故。二为令众生获菩提涅槃妙果故。三为度众生。置涅槃岸。得诸佛所游居处故。又经中一一句法皆先举法体。次出功能。如云非色断色非色法体也。能令众生断色功能也。非业法体也。断业下功能。能令众生断业也。余句例尔。文中具约三科法门。以示法相。

经云诸佛所可说法者。能诠教法也。得现在果。此至圆人始终常观涅槃行道无有改。观因果理。一又一生有超登十地之义。纵经多生。以观不改。名现得果。三藏菩萨亦据不改观边及于分段。父母生身三十四心断结成佛。名得现果。通教七地已后留惑润生。虽处处受生。与物结净土缘。于润生身而成正觉。名得现果。别人犹次第修。节节改观反动。经劫数方满。所以不名现在得果。

经云云何念僧者。经具三意。一为令达心性理和上冥下契无二无别故。二为令称法修行成菩提行故。三为度众生令其心调柔平等无二常不变易成真僧故。

经云诸佛圣僧者。诸佛已下名圣僧。如文殊普贤等。法佛非僧。但是举佛显出僧相。

经云随顺修行者。谓坏智相应。有上冥下。契适宜之用。

经云广普无边者。能福九道众生令入圆极。方名上田。

圆僧是正直法者。念僧是法。念法是僧。方名正直。前三教僧迂回偏曲。不名正直。

云何念戒者。然念或具于三意。一达戒法性。二为度众生为净土因。三为求无上菩萨。具此三意故。须念戒。

经云有戒不破等者。明菩萨只于小乘二百五十戒。即以大涅槃心。修一一无非法界法性。即成菩萨律仪。故云无杂等。

经云善修方便等者。诸佛善修果已圆满。菩萨善修令果速满。故赞叹之。

或谓以为无作戒者。谓是小乘无作之戒。故引三释祇至。

无无作色者。僧祇明无作戒。但取心为戒体也。

色非质碍者。不属身不属心。是不可见无对之色。以为无表。但是因缘和合假色而已。

昙无德者。以非色非心为体。属十四不相应行摄。故与数人意。今经以心性为戒体。故云心无愚。故戒亦无愚。非心所法及非色法。故引上文。证非此二法也。

经云如大地等者。大地能生万物。戒亦如是能生三诤之法。船舫能过度。璎珞能遍。大姓人中贵。大海多珍宝。灰汁能除垢。舍宅能遍容。刀釰能遍裂。桥能遍度。良医遍治。妙药遍涂等。

经云得须陀洹果者。知佛性暂取小果苏息二乘。故云我亦有分五念施者。只是念舍耳。大为三意。一为达施法界成最上檀。二以施遍摄众生为净土缘。若不慧施不能庄严四部之众。三以施为菩提涅槃。因令速满菩提涅槃果。

经云诸佛菩萨近修习者。诸佛修习已满。菩萨修习现在方成。

经云四部者。在家二。出家二。又天人魔梵为四。

经云能除破现在烦恼者。由行于施破现在悭贪之心。名破现在烦恼。若究断结座智能断。

杂华者。广明偏圆五摄一切因果。名为杂善。

念天者。为三意。一观诸天。以为观境。二为念天。令同诸天有分我亦同之。三思惟诸天。即见第一义天。又悲念。三界诸天不知无常。及不见第一义天。所以照念。名为念天。亦念于佛性大真第一义理之天。是故不同。他人唯念当果天也。

随义别立者。天名是一。而立三界诸天及第一义天。故云也。

不弘故衰者。有恶比丘及恶时。故大十二部。

亦不及涅槃者。亦有此义。自法华前。部有兼带。所以不及。

当机故胜者。一佛在世开权显实当机益物。故胜二为佛灭后。被于知有佛性常住。乘戒俱急。带权显实之机。故胜。

十二部中未必有涅槃者。作此成者。只胜小乘十二部耳。

经云佛法众僧等者。此教诠一体三宝及菩萨依大涅槃修行趣极为是义。故皆称不可思议。

经云以何义故复言菩萨不可思议者。可尔菩萨是人复有何不可思议耶。

如人间事咸所不测者。如人不测鬼神。人中上人犹不测于下事。岂是不思议耶。

不可以一二三思者。不可以单一单二单三思也。

须境教之者。别人须俗境发俗智。方始智明。故名境教。

不从人境者。圆常境智不二之法。本自有之。不由二乘人。及别俗境所发方有。故云不从人境。

与止观中发心同者。生死诸结此二。是下化境涅槃。菩提是上求果。故与发心意同。

二乘但知分段小分者。俱见分段无常生灭。不见如幻如化及以我性。

即俗真中者。俗谓三千。三千即真中。故言不厌。即中真俗。名为不离。益众生。名之不离。

安心意同者。以三智契三谛。故与安心义同。

如涅槃乐者。如大涅槃乐也。

三谛上障者。三惑二死障于三谛。何者若迷菩提涅槃名塞达。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名通。故云同也。

亦似大慈者。亦与发心大慈意同宅譬中。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机兴则来。机谢则去。虽有来往。不出法界。故以中道。名为旋还。

三谛行者。自化他皆拔苦与乐。慈悲为本。故名为行。

三谛证者。道品即是菩萨道。故与相似证同。

三谛位者。此约观行相似位也。

一中无量者。一谓一念。无量谓三千。三千即空即中。故云无量中一等。

三谛教者。此约双流之教。何者为实施权。常即无常。以治常倒。开权显实。无常即常故非邪见即于无常等。达常乐我净。故与对治义同。

胎不能生者。相似位人非父母胎能生。以得相似自在之用故。

约三谛报者。相似三谛报也。第九第十二文同是一意。

说默者。默即塞说即通。

三谛业者。三谛破身口意三业得与破遍同。

经云是故此慧等者。全生灭是慧。名不能远离。即无能无所也。

终不说言我破烦恼者。体达三惑全是法性。故云终不说破。此离相似法爱。

未入住者。正是相似未入初住位也。

前灭后起者。古人消异生异灭句也。

复伐于慧者。自称己善。曰代菩萨不尔。终不计言。我有智慧能破于惑。故云无所政代。

又生来下释无能无所。又生若是常下。更对破古难。

定有不者。有是有是无。

双难者。若有是经即有五行既有五行。如何复灭没也。

泛明者。约于多番通途而答。名为泛明。

指本有。佛在世时法不灭名本有。佛入涅槃名今无。即是不灭而灭。又昔小乘谓灭名本无。今大乘实不灭名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即非灭非不灭。又理实无生灭缘兴故。成道机故唱灭。故言不灭而灭。

经云外法者。教法也。内法者。理法也。

经云天无境灭者。此天乃是诸教圣位天也。

今佛对辨者。今佛对迦叶辨。

经云依根不无者。信等五根不无。

经云若佛初下明鹿菀小机所见初成。复次善男子下此明寂场大机所见初成。

初解义等者若解释者。皆须云。虽有解义无檀越不得。虽有檀越为利不得。虽不为利起诤不得。虽不起诤说过不得。虽不说过种种说不得。即法灭之相。

六种种说者。不达诸机之说。而各广引异说。不能融会互相是非。如今人讲律。但广引诸家。不能融会。只成是非。师法灭相。

经云或说有神等者。如犊子部说有神我。自余诸部说无神我。

或说有中阴等者。萨婆多部说有中阴。大众部说无中阴。

或说有三世等者。萨婆多部说有三世。一说部说无三世。

或说一切有等者。萨婆多部说一切有等者。萨婆多部说一切有。一说部说一切无。

或言众生有始等者。化地部说有始有终。经部师说无始无终。

或言十二因缘是有为等者。大众部化地部说是无为。自余部说是有为。

或言如来有病苦行等者。萨婆部说有病。六十年苦行。大众部说无。

或言如来不听比丘(至)十种者。如四相品说。

或言一切不听者。化地部说。

经云世间虚空者。佛不久必入涅槃。迦叶不更为咨问。故重唱言。世间虚空。世间虚空。

而灭而非灭者。示生示灭。皆为拔。与引偏入圆作大利益。净净文尽。非净非不净文奇在。净净文中双非释者是。

梵行品四

阇王是实逆者。实须权引权为引实。两意并通。

那提者。是须提子示数犯篇。

箫梁武不见者。王意云。既是梵行。只应说清净生善之法。不应说于耶恶之法。验是客品。

经云御者。进也。制也。

经云心悔热者。此即障欲除大机动。在法华时。障未深机未动。

母以药涂者。母以世药涂之。虽涂无损灭。

恶缘者。此六臣则是灭恶远缘。

然六臣所说与佛法有同者。亦有计业所为其言虽同。

要云煞无罪无报等文相广者。此权人所为以示后人令识耶法之相。故作此说涅槃至。

毒药者。善人闻大涅槃则能减恶。名为甘露。恶人虽闻善法翻更起恶。则名毒药。今阇王亦尔。虽被恶劝而不从恶。即名甘露。

朝白者。曰朝而白故曰朝白。

经云富兰那等者。什曰。迦叶母姓富兰那母字也。计一切法犹如虚空不生不灭。肇云。其人一切法断灭如空。无有君臣父子忠孝之道。

经云下业者。下劣心作业为下业。增上心造即为上业。

末伽利等者。什曰。末伽利字也。俱赊梨母也。计众生罪福无有因缘。肇云。其计众生者。苦乐不由因缘自然而尔。

删阇夜等者。什曰。删阇夜字也。毗罗胝母也。计要经生死弥历劫数。然任运自尽苦际。肇曰。其计道不须求。如缕丸转于高山之缕尽则止。何假须求。今经云众生苦乐由前世因。现在无因。未来果与波不同。

经云便得解者。计初禅等为解脱。

阿耆多等者。什曰。阿耆多翅舍字也。钦婆罗粗衣也。非因计因。着粗拔发烟薰鼻等。以诸苦行而为其道肇曰。今身苦行后身常乐。

迦罗鸠䭾等者。什曰。外道字也。其人应物起身。若人问言有其即。答有无等皆然。肇曰。迦旃延姓。余是字。计诸法亦有亦无。

经云若内若外者。计恒河水。能灭身心二病也。

尼干若提子等者。尼干是字。若提母名。计罪福苦乐尽由前世。要必当偿。与今不同此计无修无道。经八万劫自然得脱也。此之六师皆悉裸形。自称一切智人所计。不出因中有果因中无果等。

开逆者开示也。谓权示方便引实恶之徒。

固活者。固病应死者治皆得差。号为固活。

经云大王得安眠不者。知王不得安眠欲觉悟于王令王知有第一安乐眠人。故设此闻。

经云身无诸恶等者。王意云。我具身口具四过。心多疑因身心热恼。如何得安眠耶。

菩萨得安眠者。经中只一句专属菩萨。谓为诸众生故。余句皆属止恶。

经云若为于自己等者。我今为自安己身及贪宫人采女等。以何得安眠。

非谓东宫者。由太子未绍位。万民不得安隐。又只嗣主未立时。不得安眠。非谓为东宫时不得安眠。若顺疏文前释为正。若消经文后释为顺。

以下望上者。将下无五德文不近善友。验知上文有于五德。

故让不言者。且以谦让不云己是王之善友。

经云白法者。犯罪是黑法从恶得善。名为白法。

经云说有父母等者。若无惭人不见有父母等。王今说有是有惭人。何不速往至于佛所。

经云恶富者。王前造罪时名为恶富。王今惭愧改悔即是善人富。

向人说过者。发露是忏悔方便。

为未定故者。为王未肯即知故尔。

经云迦摩罗病者。谓癞病也。

初示良医者。文中具二意。初叹自行。大德下叹利他。初又二。初叹断德。次具十力下叹智德。初云无师觉悟者。此是大乘无师觉悟不同小乘。

次大慈下叹利他。又二。初叹利他心。次随喜下叹利他行。行中具身口二行。如犊遂母叹佛身行。次口业。

初知时者。善达机缘应授药等。实语者离虚妄语也。净语者离不净语。妙语者离粗恶。义语者离无义语。法语者离非法语。一语者言无二也。又实语净语明无妄语。妙语明无恶口。义语法语明无绮语。语能益人名为义语。语能称法故曰法语。一语明无两舌。

经云若不能至是处者。请王莫疑。

经云诸菩萨僧纵有二乘至此皆知常住佛性。所以皆名菩萨僧。

经云若有若无等者。知王有二谛三谛等机。若闻此法即能治王身心之病。又作二谛释。即是合三谛为二谛也。有力是烦恼。无为是涅槃。有漏是苦集。无漏是灭道。谓有为无漏即四谛足此。是相即二谛等。

十一种色者。谓五根五尘及无表。

色非色非色者。他云是十四不相应行中得一行。

十四种色者。谓五根五尘及地水火风。

只是俗谛者。于色心外别立中道与而言之只成俗谛。何者既云两舍中道无体。复立能舍所舍。且云俗谛。

自作自受者。自行破假入空。名为自受。

自作他受者。此是法身菩萨出假作地水火风及正报授药等。与受用诸文。

文例然者。经中诸句皆以三谛释之。若乘真谛乘也。非乘即人天俗谛乘。

薄今者。不薄今阇王也。

经云答言憍尸迦等者。佛具从末而答之。

经云因疑生者。以憍尸迦本疑于命。

故云因疑生者。实如佛教。

经云大目楗连者。此举资以显师。

经云大王畜生见佛者。此举下类况于人类。

经云大王世尊未得阿耨菩提者。此举因行以况果德其力皆大。

经云大王有旷野鬼者。此显佛慈普度。

经云如来弟子尚有如是等者。此举资以况于师。

经云愿善思之者。如上十三事愿王。善自思之。必不虚妄。

经云判合智者。女人者为极恶淫女说法。又判者半也。得偶而合。不以体六入也。

梵行品五

经云我今当(至)住世者。一通为一切。未知常住者住世。二正为王未知常住。所以住世。令灭恶生善。

双林之众者。五十二众已闻常竟。灭知不灭。世王永知。故须云住。

如来密语者。一为阇王造逆。二为一切造五逆者。三为一切有为众生。四未见佛性者。五为阿难迦叶所领之众。六为由具烦恼不见佛性者。七为王后宫之众。悉为灭恶生其善根令见佛性。故唱住世唱灭亦尔。非迦叶等所知。故名密语。

经亦不定者。今意须约圆人初住已上。方名无为众生。又通约名字已上闻常住教者。乃至等觉闻名无为众生。前二教未禀圆常悉属有为。别人知中且同圆摄。若克体简地前并同有为。

深浅远近者。破前诸师定约地位判无为义。毗婆为远。

现在发者为近。不可定作此成。

经云以世八法者。谓八风也。王未发心前恒为八法所污。何者煞父王当四违贪国位及世乐当四顺。又顺烦恼违佛性。又由为八法所污。罪不灭善不生。若能发心见佛性。罪则灭善则生。又八耶为八法。

结叹者。览前六重皆是密意语。所以举四重不思议叹之。

初治身者。由身不安。则心不安。欲安其心。故先治身。

四番论光者。明光功用。

后一番解月爱者。辨光体也。又耆婆识佛所入三昧。验非聊尔人也。

经云为是谁光者。王意云。应是天上月等无情之光应是人光。所以兴问。

经云是光无根者。根以能生为义。中道法界无能生所。故云根。

经云非热非冷者。翻王身令得清凉。然经文明中道光明。一一皆约双非二边以释。非常谓有边。非灭谓空边。余句例然。

经云实不可说者。光即法界无可说睹故也。

经云以何因缘(至)光者。王问意放此光明为灭。我罪为不灭耶。

或进或退者。退谓六道。进谓六住菩萨。

七方便者。两教二乘为二。三菩萨及人天为七。

七子之中起逆者。今意于七方便中。有圆机发者即便应之。令恶灭善生见于佛性。住大涅槃。名于病子。心则偏重。不同古人所判。

真解六地者。应是别十住中第六住似。

解六心者。别十信中第六心也。

六番如文者。初开敷鲜明譬发心。次能令一切路之人譬行。此即发心修行为一双。次智断一双。渐增譬智德。损减譬断德。三灭恶生善为一双。除贪恼灭恶。甘露味生善。

灭其心罪者。从此向下一一问答。皆显如来冥应益物之相。又一一问答。皆将阐提以并阇王。令王节节胜于阐提。何者由王具五德及能发心。

耆婆意者。阐提三世求其微善永不可得。佛尚怜愍不舍冥应王今具于五德。如何不速见佛治心病耶。

阐提断善者。断过去善据现无善。未来亦无致成三世之善并亡。

根缘感佛者。置为感佛之缘。

阐提有重恶者。于现恶上。更拨无因果。名为重恶。

断现未善尽者。未来之善实不可断。且据现无。名断未来。

过去少善者。由过去五戒感今报身。故云少善。

舍一取一者。从心求理。背有向无。背无向两。亦背两亦向双。非背单入。具背具向。复背复入。绝言名为舍一取一。又执有破无执无破有无等。

高山譬失戒品者。山能生万物如戒为众善之本。既失于戒。众善并亡。

树木譬失定品者。树依于山如定。因戒而发。又禅名支林。以树为喻。

四乘者。象譬圆乘。对前三乘。而成于四。

两边者。断破常常破断。名为两边。

独为信首者。持于独戒。戒是所归凭处。如首枕。犹以求安。

无生善处者。谓四仪之中求善皆无。

树叶为衣者。虽着此衣。不免裸露。故喻无惭。去坎就离明也。譬造恶分明也。

根缘感佛者。冥感法身。无缘慈力。内薰成机。名为感譬之。

亲属者。只名此身。为善在耳。

但以恶感者。今家意亦以恶为机缘。以恶极故。即能感佛。故云请医疗病也。

头蒙尘土者。蒙覆也。五住如尘。更起阐提。拨无因果。如头蒙尘土。此约轻重以释。

倚望感应者。现虽未感当。当方遂。

初观察等者。皆冥观冥许。

亦十二我见者。

十四谛出华严经者。彼第三十六云。佛子此第五地菩萨摩诃萨如实知。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是苦道圣谛。善知俗善知第一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成立谛。善知事谛。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谛。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乃至善知如来智成就谛。此菩萨随众生心乐令欢喜故知俗谛。通达一实相故知第一义谛。觉法自相共相故知相谛。了诸法分位差别故知差别谛。善分别蕴界处故知成立谛。觉身心苦恼故知事谛。觉诸趣生相续故知生谛。一切热恼毕竟灭故知尽无生智谛。出生无二故知入道智谛。正觉一切行相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相续成就。乃至如来智成就谛。以信解智力知。非以究竟智力知。以阐提人无信解力拨无此善。名断善根。

经云虽去何益者。于路假使见吉。复有何益。

感应道交者。置有道交之义。

二小儿者。譬断常相害。又断常自高譬之投头。而复拔发。譬共相害。瓦石刀杖皆譬断常。以自相害。

圣人所弃者。阐提拾他所弃之物。

沙门独行者。表阐提无出世善根。不成机感。佛常欲应生自无机。故以无侣而表之。

经云往至病所者。阐提虽无三世善根。以无缘慈力而冥应之子细求其善根。故云往至病所。

后观过去者。更观无始已来复有善不。

略无嗔者。闻他说出世因果。则便生嗔。即三毒足。

骨节是身根者。谓于身口鼻等求善皆无。

便利不通者。身相残害不当道理。名为不通。

肥大譬我见者。遍二十五有皆计于我。故名肥大。

经云问瞻病人者。阐提以恶为机。

名瞻病者意志云何者。为有善根可发。为都无耶。

根缘对者。谓根缘所对。皆无其善。

刚烈者。夫人及出世劲利之善。

经云觉身细软等者。缯绵等譬身恶。或坚如石等。譬口意恶。故云唯见三毒。

经云然不定言(至)死者。未来时冥应有发义。故云不定。

非佛教所制者。既机道未成未宜显。应任起断常等见。及三业不善。故云勿禁。

经云如是二悟者。一闻伽离入狱。二闻刹多见佛罪除虽闻二语。意独未审。

除其不定为定者。罪性若定。不能一除之。犹罪性不定。佛有能除之智。定能除之。故云为定。

经云仰瞻如来三十二相等者。只观佛身。已灭无量重罪。何况闻法耶。

经云出八种声。梵摩喻经云。一最好声清雅。二易了声有所言说辨了易解。三调和声大小得中。四柔软声其声柔软令人喜闻。五不误声言无错谬。六不女声其声雄朗。七尊慧声言无忏怯。八深远声犹如雷震。然今经虽不别列。与彼所出声同。是故引之。

经云当系心等。此二十事为凡夫。托事观察折伏其心。达事见理方成妙观。又今文明正助合行。善须修习。故云也。

经云我此身者。身中未有无漏善根。

经云未得调顺者。未有观行折伏。

经云无处不畏者。三途是可畏处。

无道前智慧者。今即以初住为道中也。

经云难得远离者。得真诤近分离分段得中道。方能远离八难。

经云无有一法能遮者。身中未有一善法。能遮二十五有因果之仇。

经云度五逆律者。未有无生种智度五逆险道。此文正归王身。

经云生死无际者。无生观成得入初住。方乃一分见生死终。等觉方乃穷其边际。

经云不作诸业者。既不作善业。名为空无。

经云因久明生等者。罪从心生。还从心灭。犹如一手。覆之与仰。俱不离手。生死亦尔。因痴而灭。

四倒是烦恼道者。此二十事不出三道。咸是所观之境。

经云尔时次第观心者。既灭三相。定慧进戒。次第增明度说者前事观。文义并略。故更广说无生妙观。以破执情。令悟佛性。

妨于入道者。虽修无生。更执此四。却成生灭。何得入于圆妙之道。

经云若一切法无定者领意者。若一切法无定众生。或时造恶。或时造善。诸佛菩萨。尚乃或时示入生死。或时示入真。故云无定。

昺然者。若不为修。无生广度一切但云无父者。则是大无惭人。

四大摄十色者。四大是能成则摄于根尘。根尘为能成。即摄于四大。

经云大王昔日口不教煞者。此且方便宽纵。王心恐报心不破。所以但云削足等。

混高下之心者。诸佛为高。王口意二业心为下。泯此二心。求罪无相。如何计云。煞父定重。故云诸佛世尊无有罪者。汝独云何而有罪耶。

经云亦得善果者。由昔煞仙人。今曰被煞。由供养死尸。今日得初果。故云现世中亦得善果。

纵横非法者。谓纵恣造诸非法也。

经云我弟子(至)犯戒者。佛亦且宽其心。我弟子中有痴狂心乱。痛恼所缠。犯皆无罪。犹无本心故尔。

今不言故重于死者。意云非谓保重于死为重死也人犯重者。煞人犯重。煞畜但犯轻轻垢及提罪。

若就施食者。如云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等。此是傍引例。以释于等。故云别论。

破其滞边失理者。失其中道之理。

经云涅槃非有等者。涅槃之体非有非无。而亦有大涅槃也。

经云虽非有等者。此结前煞。

虽非有非无惭愧者。煞则得罪。正结归王。

经云受果报下寄外断常二计。以显大王无此二失。又此下诸文并是示王偏执二边不得中道之人所以前举涅槃中道之有破其滞边失理。

言受果报者名之为有者。彰其业体。体得果。故空见之人断见也。

经云有有见者。常作定执有见人也。

无有见者。谓是计断之人。拨无果报。

经云常见之人(至)非有者。此但横计之常非于佛作真常。故云则为非有无常见。然亦故下结云虽非有非无而亦是有常。常见者。定作常见之人也。

劝作无常等观者。正劝作无生等观也。

经云我今始知乃至浅者。具足应以无常对常等为观。文但出一边。

经云知诸法(至)无我者。此亦但出一边具之应以常等。四相对为观。

王发心者。此是自行发心也。

王重发心者。此是下化发心也。

经云即得微薄者。由未全除但是微薄。

世王经者。阿阇世王经也。

五悔意者。自他具足既闻法已皆须具五。方成行仪。如宝积经中弥勒云。释迦勤行苦行。方始得方始得道。我今座修乐行。昼夜六时。但勤五悔。而得成道。即是例。

经云众生四种魔者。不出耶常等四及无常等四。

经云庄严诸佛大众者。若无菩提心严众不端美。何以故菩提之心更相庄严。上求下化。因果满足。方名佛众。

犹入宾吒地狱者。业报须入不入。罪则不灭。

经云如杂华者。泽州云。依佛名经。杂华犹是华严经也。

婴儿行品

大即如来行者。圆婴儿也。

大小两化者。小圣三藏。大即衍门。泽州云。不能起住明婴儿心。不能去来明婴儿身。不能语言明婴儿口观其释文非无此意。然终不及今师所释。则顺经文大旨。

经云语未了者。诸佛如来示同未了。亦是即说无说。名为未了。

经云名物不一等者。如世婴儿。或云歌娘。歌娘皆重言之。众生亦尔。或宜说常。或宜说无常。或宜顿说。或宜渐说。如来善巧同其深浅。皆令入极。故云因浅而得解。

欣厌婴儿者。约开权释。

正取和字者。和浅婆深。何者以三藏菩萨三祇百劫伏惑修行。名之为大未得无漏。是故今文以婆对衍。

不作大逆等者。别人修行。期心极果。不住二边之逆。

见道至为得者。谓证得也。

九品增修者。即前别教菩萨修慈。从初上亲与下乐。乃至第九品。方名修慈成就。

今以妄别者。若非妄引。无由得出。以行成故。

止不啼哭者。至极果已万行方止。自尔已前皆名啼哭。远到涅槃。极果涅槃也。

第三单结者。圣行初双标。次不次二行。次双释。次不二行。三单结五行。

卷第九 德王品初

释疏为二。一先明行德同异。二就文下解释。初又二。初述古。次今依下正释。初又二。先述古。次今皆下略破。初云一二功德广圣行者。以二功德对于一行故。名为广。以显修成功德之相。是则一行。皆具二德。太昌大体亦同。但后两行主对不便耳。

体一义异者。体一可尔。同是因善义则不然。何者为地前因为地上因。为圆善。为偏善耶。

终于穷学者。他意云等觉位满。名为穷学。今亦破之。为是何教穷学耶。

感后习果者。此约别教菩萨次第行学不会圆融。故须破之。又习因习果之言。多在权教。圣明报因报果。

金心为体者。他见第六功德有入金刚三昧。即云金心为体。破云初地即证。何以金心为体。余德复有体不。

庄严奖劝者。十德庄严五行奖劝行人令修学耳。

次破中云菩萨之位者。但成别菩萨位。

何处不劝者。行行文后皆有劝修。何独十德。

二正释中云前三圣行者。圣行梵行婴儿行也。

亦是于证者。每一行后证果之文。或一二三五纸。天行是所证。现文但有三行。故云其文则少。

十功德非不明修者。此即真修是天行也。

初对告者。其是对扬发起教主。故先告之。

高贵是法身者。高之极也。贵之遍也。法身遍一切处。三身中尊高贵。岂过于此。

德王是解脱者。分身散影。处处调伏。遍脱众机。故如王也。又若当法体应名十功德品。今从所告人。以题品目。故云从人题品。

不别列名者。经中但有十德次第。而无功德名字。

经云修行如是大涅槃者。涅槃是所证果。经是教法。依教修五行得涅槃果。故云得十事功德。

但存九句者。若并希有等八字成十句。亦得分别智至。

非难者。谓分别智难生。泥洹智易得中道佛性。非此二边智能知。故云非难等。

无色故非相等者。色心粗浅。故须非之。

无边无中者。今是即边而中。所以非于边外之中也。

绝四等者四句百非之法。皆世间所摄。故须非之。

皆重说者。夫言周者重说前事一遍二遍。名之为周。今十德各别周义不成。故今不用。

初一闻慧等。今依经破之。他见有所不闻。即对闻慧。能为利益。如何对思慧耶。后三对修文相。最为不便三慧伏惑。何能断疑等。

初一是本者。谓一切法皆以闻教为本也。

尚不得等者。破意云。别教修行入地真证。即与圆同。今尚不用。恐监教道。何得用藏小通共三慧以释。故今不用。

文明不共下。第三失。如何作藏通等释。

文明不闻下。第四由从他闻方生三慧。故不可也。

文明不思议下。第五前三教三慧。皆是思议之法。

文明秘密下。第六今十德是所证三德。真伊秘法况经。自云如来密藏如何作三慧显露释之。

文明圆备等下。第七前三教闻思修。是二边偏缺不圆之法。

文明惊下。第八二乘三慧是寻常法。昔日已得。如何今闻更惊怪耶。

文明无差下。第九三慧是差别法。

文明中道下。第十二乘菩萨三慧是二边有穷之法。

不闻至因相者。将十德望前五行。名为果证。望后未极犹是涅槃因。天行不闻。证理而闻。即涅槃因行。古人如何一向作极果释之。

若修证者。依真修天行。地地证真理。妙悟不闻也。发解闻也。入初住时真证开发。遍见诸佛。彼彼身土互相融入。刹说尘说无有穷尽。菩萨一念悉能了知。即其相也。

非他边领者。便破前三慧文。

略举三种者。大涅槃体是不闻。三谛是所证即是闻。故约三谛以释。故云不闻闻。此是证道一心三谛。所以皆言不与二乘共。

亦不证俗者。二乘破六界缘生之俗。不能从空出假具恒沙佛法。

其虽证真者。不能于真。即具中假上所至。

正叹者。正叹一心三谛也。

经云三宝性相者。谓一体三宝具于四德。又性即一体三宝相。即相三宝。

经云一切诸佛(至)常住者。举深况浅。良由菩萨同诸佛证秘藏。故举诸佛显于菩萨。

如来涅槃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即是不来而来。义当于始涅槃。谓所证所入。即是不终而终。不去义当于终。始终为一双也。

一一事中无非中道者。二十句皆是二边所非之法。

何者初非有非无者。非于二谛。

非有为非无为者。非于四谛。有为苦集也。无为道灭也。

有漏无漏者。非于证真不证真。

非色非不色者。非于色心也。

非名者。非四阴名也。

非不名者。非色阴也。

非相者。非于生住异灭四相也。

非不相者。非真也。

非有非不有者。非二十五有之有。非二十五有之空也。

非物者。非六根所睹隐显情尘。

非不物者。非真谛也。

非因非果者。非分段变易二处因果。

非待者。谓待对真俗。名之为待。

非不待者。谓边外之中今达即中。方名绝待。

非明非闇者。非于观智明及三障闇惑也。

非出者。非于二乘等。但运出三界也。

非不出者。非于人天乘不动不出也。

非常者。非于出假菩萨外计耶常也。

非不常者。非于二乘滞空之不常也。

非断者。于断惑位也。

非不断者。非于不断惑位也。

非始非终者。非于外计冥初之始。八万劫已灭没之终。此即非断常二计也。

非过去等可解余亦如是者。下九功德亦尔。

不闻闻一切外通经者。昔外人自谓究竟二乘不知今方得知无。是涅槃中不思议俗谛之法。

经云四毗陀论。泽州疏云。外国有四大论师。一婆耶娑造。四毗陀论亦名违陀。此云智论。一亿力毗陀明事火忏悔法。二耶受毗陀明布施祠祀法。三阿他毗陀明一切斗战法。四三摩毗陀明和异国斗诤法。知此生智。故名智论。第二论师名婆尼尼造毗伽罗论。此名记论明。一切音声名字音句等法。第三论师名伽毗罗。是黄头仙造僧佉。此云数。是所造论名。论中辨二十五法用通大地中慧数为体。二十五谛如下引。第四论师名优楼佉。是青目仙彼造卫世师经。此名最胜明。六谛义。如前释。

根本有三外道者。然一切外人所计不过二天三仙。

二天者。谓摩醘首罗天。毗纫天。亦云韦纫天。亦韦糅天。此翻遍胜。亦遍闷。亦遍净。阿含云。是色天。俱舍云是第三禅顶天。

大论云遍净天者。四辟捉贝持轮。骑金翅鸟。有大神力。而多悉害。时人畏威遂加尊事(云云)。

摩醯首罗天者。此云大自在。色界顶天。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有大威力。能倾覆世界。举世尊之以为化本。广如止观第十记引。

三仙者。一迦毗罗。此翻黄头。头如金色。说经有十万偈。亦僧佉论。此云数。术用二十五谛明因中有果。计一为宗。二优楼僧佉。此云休留仙。其人昼藏山谷以造经书。夜则游行说法教化。犹如彼鸟。故得此名。说亦有十万偈。亦卫世师。此云无胜。计因中无果。以六谛为宗。三勒沙婆。此云苦行。以算数为圣法造经。亦有十万偈。若尼乾子。此人断结用六障四浊为法计。因中亦有果。亦无果。亦一亦异为异。

六障者。如方便心论云。一不见障愚。二痴障。三受苦障。四命尽障。五性障。六名言障。

四浊者。谓嗔慢贪谄(云云)。然经中具列四大论师。疏中但述其二。正消经文而云。勒沙经中略同不说。是故具引三。四论师以消经文及疏。

计亦一亦二者。双计前二。故云与二人略同。

经云初未曾闻者。即不闻。今于此经而得知之。即闻故云不闻。

经云深密之义不闻也。今因闻也。

提缘由者。听受是证果之缘。大涅槃经是证果之由。

三番说者。如大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

分属三人者。定易解耳。作此融者。只缘寄于三譬。镜不及炬。不及日。似如次第故须融通。

经云令二乘(至)佛道者。昔来未见。今方得见。名之为远。

历四法者。初重在经可见。从善男子其听下第二重四法。谓名义为一双。从复次善男子下第三重行解。为一双。从善男子菩萨下第四法义为一双。

断疑是外论者。断他外疑论也。

亦名离者。令自他离疑网心也。

前后互明者。内证故断疑。断疑故内证。复有何前后。

疑佛涅槃是无常倒者。是经中初疑佛涅槃句也。

次明常倒者。经中疑佛是常句。此二为一双。并第三第四第五为三单句。合为五句。如此对者。亦未全稳。但依私对。消文则便。

理须具列佛性者。前疑名义及疑八倒文。后应云。断疑心亡则能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将此文例前。故云互明也。

经云所谓若常等四者。除生死涅槃之疑。

若命非命者。除十六知见疑。

若众生非众生者。见佛性者名非众生。是除假名上疑。

若毕竟不毕竟者。除开权未开摧疑。故上文云。云何名毕竟及与不毕竟。谓有余无余义。若他世等除过未疑。谓于未来有报。无报疑于过去有因无因。

若有若无者。二谛疑。

若法非法者。除执教法疑。

若善若非善者。除人天三途疑。

次假名中者。然经中有五计不同。一于五阴疑惑不知何者是我。二眼能见下六根对我疑。不知阿谁能见乃至能知。三色受法有五阴对我疑惑。不知阿谁受报。四色至他世下阴对我疑惑。不知谁至后世。五生无之法下于生死疑。不知为有始终为无始终。

有始有终是耶外者。计八万劫初为始。计过八万劫已为终。

正直耶曲两章互者。曲中又二。一凡夫耶曲。二二乘耶曲。

经云见老人等者。瑞应经上卷云。太子至年十四启王出游欲观施为。王令左右百官导从始出东城门。天帝化作病人身瘦壁大倚门壁而喘息。太子问曰。此为何人。其仆曰病人也。何谓为病。对曰凡病者。皆由风寒或热或冷。故得此病。太子曰。一何苦哉吾处富贵饮食快口亦有不节。当复有病与此何异。次驾乘出南城门。天帝复化作老人。太子问曰。此为何人。其仆曰老人。何谓为老。曰年耆根熟形变色衰余命无几。故谓之老。次驾乘出西城门。天帝复化作死人太子又问。此为何人。其仆曰死人也。何谓为死。曰死者尽也。寿有长短福尽命终气绝神游。谓之死人。次复游观出北城门。天帝复化作沙门。法服持钵视地而行。太子问曰。此为何人。其仆曰沙门。何谓沙门。对曰盖闻沙门之为道也。太子曰善哉唯是为快。广如经说。

寄有无者。只是寄有无上而论双非双照。以明不思议三谛也。

玄而复玄者。前因果二释俱不思议。故云玄而复玄。

经云闻不闻义者。只是不闻闻。此是德王谬领之。

非何者。意谓若不闻不应言闻。若云闻不应言不闻。故成错领。

初夺成两者。法若定有夺闻成生。法若定无夺不闻成灭。法若有闻则无不闻。若有不闻则无于闻。云何而言不闻而闻。故云不闻。

得是一不得非一者。生灭既异。不得作闻不闻一义。

经闻所不闻者。夺意者。现见不闻闻异。如何世尊云闻所不闻是是一义耶。

先结定成两者。不闻与闻异。故知定两。

结定不应一者。现见一闻与闻异如何。而言不闻而闻是一义耶。

凡累三譬者。此犹约法为譬也。至则不去显上不闻定是不闻。至则不至显上闻定是闻。亦如生已下反显义生已定生不得。更不生显上闻定是闻。若言不生即是不生不生显上不闻定是不闻不得。更云不闻闻得已不得同上生已不生句不得不得。同上不生不生句。当知不闻闻有其二义。如何世尊云闻所不闻是一义耶。

譬中无不一譬者。谓譬中少于亦复如是之言。即是结难不得为一也。

纵难者。所言纵者许其不闻闻是一也。

经云十住菩萨者。反徴也。若言凡夫未得菩萨未得涅槃未见佛性。

是其得者。菩萨已得犹名不得。既有凡圣之殊。验知不闻闻云言一。

经云如来往昔等者。若从他闻即是于闻。云何言不闻。

复言无师者。无师即是不闻。如何复云闻耶。是则不闻与闻本成是二。何故说言不闻闻是一义耶。

结两纵者。既凡座不同故知是成两法。法此则先结佛果纵。次结众生纵也。

次难者况意者。色尚有不可见。何况涅槃有于闻所不闻耶。

障内色者。凡是色法有其三种。一可见对。谓眼所见色。二不可见有对。谓耳鼻舌身所对之色。三不可见无对。谓法尘中无作之色。初一可见。余不可见。是以言惑。

佛明幻等者。佛以幻空幻假幻中答之。故云汝今善知一切诸法如幻等。文中三谛义足佛意正言。一切诸法皆如幻化。汝何执定相难耶。

是为叹答者。为机兴问。众疑既息。施佛先叹。

从善子汝今下是答也。非青等不闻也。见青等闻也。

即兼答者。兼不闻闻闻闻也。

凡此三答者。幻等又不闻闻等四句并为上根是一答。答生生四句为中根是一答。第三请答德王之问是一答。

为下根来相(云云)者。不来而来不放而放等。故经(云云)。

经云非青见青非青释不闻见青释闻。所以名为瑞答。

是光体等者。作青等是光体。见青黄等是光用。从真起应亦尔。

皆破定相者。傍破德王定执之疑。此光不属因缘。故无定相。

经云念佛者。念法佛也。此一段文皆说光体。所以一一悉云常住。

自行破立者。四菩萨自破无明。立自菩萨灯也。

应以世谛者。甚深是嘿即不闻。世谛是说即闻。应从于说。逗物所宜。

如何专嘿不能答下。具四悉意。示佛道同世界意。生此土善为人意。灭此土恶对治意。令见性得道第一义意。

此佛举彼菩萨者。举谓举觉亦觉发也。如经尔时世尊问文殊师。何因缘故有此光明。文殊即说光明名为智慧等。因此问答。彼菩萨来。即是佛所举之相。

亦三悉说者。于圆常有三悉之益。但不说戒律对治。以扶常耳。

然问答(至)不定者。夫问答之法皆是。已下而问于上。

今文佛问菩萨答者只。是顺物所宜。故云不定。

即是人傍者。上纯陀与文殊对佛论于有为无为。即是人傍。有为无为且共置之。即显非常非无常。正法则是法不傍也。

是法傍者。正论不闻闻法。而且问于去来之法。所以成傍。然问虽傍流。光答已傍。

即是正何者。去来之法。即不闻闻。

而人不傍者。佛问菩萨答。菩萨问佛答也。

经云为至来等者。为依俗谛故来。

为不至来者。为依真谛故来。又是无来故云来。为有来去故来。

经云至亦不来者。此明来即不来。

不至亦不来至此明不来亦不可得。

经云诸行若常亦复不来者。常即非常。非无常若是无常。

亦无有来者。无常即常即非常非无常。所以皆云不来。故云就前境明无来。又从彼来此。此众是境。为此境故来。

后八番者。初有众生。是约果报。次憍慢下。约因此即因果为一双。明来不来。三有取行下约有取着无取着未见大真理皆名取行。四若见如来下约二乘见去来。五不闻佛性下约能破明去来。六若见声闻下重约二乘明去来。七若见声闻支佛下约名明去来。以二乘真谛亦有四德之名。而体不同。故须简遣。八若见如来下约双非明去来。

兼答高贵(至)而闻者。悟故不闻。迷故有闻。本迹亦尔就理体为不闻。分明证见为闻。

经云且置斯事者。且置去来之事也。

流光在本者。在彼满月光明佛所。亦作三双之问。如今德王。

众已闻广者。彼众已广闻竟。

证是内悟者。证理名不闻。分明见名闻。

念念增明者。念念增明名闻。常契性理名所不闻。

经云汝今欲尽等者。我久已证。

汝欲尽者。我能善说非。谓昔不能说。由机未会。今机始遂。故致值我。我言所有疑内者。若权实本迹大疑法华。

已破为未除者。今方拔出令见佛性。又为末代带实说权。以显于实。除权实上疑。故云能善拔出。

欲度生死大河者。我能为汝作种智船师。

生父母想者。一天性相关。二本曾结大。退大已后流转五道。今开权显实。方知天性理同。故法华云。此实我子我实汝父。故云生赤子心。

能想慧施者。如法华云。七宝大车其数无量等赐诸子。今亦如是。正法佛性普示无偏。

若生起此文者。由能尽海故无疑。由无疑故见性。由见性故度二死河。由度河故会性。由会性故得大车游于四方。直至道场。

似如六度者。诸佛如来不空说法。皆附法门。佛意难知。且约六度解释。故似也。

约精进许者。若无精进。焉能竭无明海。

约度戒许者。若无毕竟戒。安能拔除破戒毒箭。

高贵亦然者。般若圆照法界。故以高贵表之。

一句半句者。了因为佛性涅槃亲因。故云也。

闻不闻是缘因者。闻即修也。入初住时一分契理。名为不闻。故云闻不闻。

不闻不闻是正因者。理性正因本是不闻。修得性显复不当闻。是故正因属不闻闻。

不闻闻是境界者。上正因通善恶境界。唯在恶谓流转三有之恶。虽复极恶堪为不思议境。名境界性。

又是因性者。为成来五因性。故更重释。又因性即正因性也。

因因性者。闻不闻即是重因也。

例来不来者。例于不闻等为三因五因之相。

约忍度许者。若不安忍二边违顺。焉能为他种智船师。

约禅度许者。若非住首楞严三昧。何能观一切众生同于子想。

令不覆器者。令专注仰上。如以一瓶泻之一瓶器。

若覆者。法水不入。

善思者。闻已不思其法。

则失念之者。若无念持则不专一。

莫求其过者。令了佛性涅槃莫作偏小之解。

是诚勿漏者。经中具四弘自闻法已。若无弘愿与小不殊。

若作别体等者。若作别体解者则见佛法僧。无常即污一体。

若起小乘等者。余三污为自也。

凡行十法者。初诫覆有三。次诫漏有二。𨷂敬师一事义开应三。三诫污中有五。故为十也。又一一法皆先遮次行专取行为十法也。

后两四句是譬说者。古人见有如字。即名为譬说。今则不尔。如只是同以不生生等。同于不生闻等。

地论人者。见有不闻闻等。即名为教。见有不生生等。即云属行。见有不至等。即名为理。

逗三根者。有三种人宜三种说。亦非上中下根。破云今明证法为被。何位三根人耶。

故真得有闻者。由证于真有能闻之俗。

嶷然者。凝然不动也。

应迹闻见者。应现不断。故云闻闻。

则闻不闻者。若能修道名之为闻。证入真理。名为不闻。

闻闻四句非是正意者。闻闻等但是教门方便为吁引耳。

涅槃无始无终者。涅槃理体不当始终。是则一不闻为无始。一不闻为。

无终不生生者。不生是无始。生是而终。

生生者。轮回无际故无始终。

不生生者。迷真起妄。故云而始。

非但方不会圆者。作教行等定执名生不称。无生圆门名不会圆。

屠割伤体者。专破第四师涅槃与生死离释即是屠割之相句。既屠割无生。圆理任运分张。故云伤体。

又一师依于一谛者。不闻闻等四皆由证一实谛。而能不闻而闻乃至闻闻。

况作互无者。破第四师解。彼释不生。不生等为涅槃。则弃生生一句。释生生等三句。则弃不生。不生一句是则涅槃。中弃生死。中弃涅槃。

小乘小分者。生死外有涅槃。但成三藏涅槃。而𨷂衍门。即色是空。真谛等又有近代。泽州云。先正释闻不闻义。后以生至类以显之。释前四句有二。一是生死可闻之法。二是真离闻之法。人亦有二。一凡。二圣。将圣对彼真为前为两句。圣于真不闻之法堪能听受。名不闻闻。凡于真不闻之法不能听受。名不闻不闻将凡将圣对彼生死为后两句。圣于生死可闻之法不复食受。名闻不闻。凡于生死可闻之法。餐受不息。故曰闻闻。四中初句正答前问。举凡显圣故有第二。举染显净故有第三及与第四。就后类中先生后至。各有四句。下文自释仰观斯解去。古诸师犹尚天隔焉能契经圆旨。此亦不俟破之。

但示学者。令知彼释耳。

又此十事者。十功德也。

蓬飞野外者。明诸师释。游𩘲无依。不会圆经。违于佛旨譬。若蓬飞遂风飞于野外。复以萍随洪流于海表偏据事相者。如前诸释。但是事相而已。

应佛扶语者。经中佛自解竟。今疏所释须扶佛意。

修道忽谢者。从住前来名为修道。入初住已缘修即谢。

若事者。闻生闻生句。若理者。不闻不闻不生不生句。若智是初句。若断第三句。前三句自行智断具足。闻生闻生句是所化境名他。

释二人疑者。德王琉光二菩萨也。

不闻证圣行者。昔所不闻而今得闻。

闻不闻是证梵行者。从初修慈悲入初住时。同圣行证。

不闻不闻是证天行者。初证又真修皆不离真如。

不闻不闻是证正因者。修性本一。故云不闻不闻。

闻闻是证境界者。入初住时恶境界转。全成平等法身。为令流光等。恶境界转也。

自净其意者。善恶皆由于意。意净则众善立。故云不生不生。

若就生死外法者。此且附世俗释。如悉达初托摩耶名初托胎。住胎名为安住。此即就生死外法。

若就涅槃者。观行名胎托。六根净位名安住。世谛无明未破。名为世谛无明。是世法故。

四住菩萨者。亦不专论判教地位。且证断四住惑。尽能自在破生于生生。所以引之。

他经有六住者。地持云。从初发心住至十地。束为六住。一种性住。二解行住。三净心住。四行道迹住。五决定住。六究竟住。种性住者。若人无有种性虽生善道。数退数进。不得在菩萨六人数中。若种性处成就。无有退失。数数增进。得是一人。解行人是初地方便。净心住是入初地。得出世间心。离凡夫我相叹。故名净心住。

行道迹住者。从二地至七地住修道也。

决定住者。八地九地已得报行。不还不退。故名决定住。

究竟住者。十地学行穷满。名究竟住。

经言四住名生不生者。正是行道迹住。二地已上是入假化之位。处处现生。而非实生将别显圆。初出胎时即能利他化生自在。

经云生若是常等者。此是更难生若是常。有漏之法即无常生。若无常有漏之法。即应是常。常与无常既其相违。如何世尊说有二生相并之法。余四难悉然。

所生非复能生者。只是所生即是他也。意云若有能生则无能生。故知能生。所生皆无自性。故云生能性也。

六非一是者。从有因缘故。亦可得说一是也。

复为灭所灭者。复为自体灭之所灭。即是体是灭。故云举体皆灭也。

本取生死者。止观中释云。美何生不生不可说生。即名为生生。不自生故不可说。

大师解云生即名为生者。乃是诸法不生般若生。生不自生者。此般若生不从四句。故不可说。

经云以生无故者。只生即无生。故云以生无故。

十因缘者。过去于无明。心中造作。生灭行业。心中已具四教机缘。复由无明润业。成今识名色。乃至取有。于爱取有。心中善根将发。由昔善缘。成机感佛。为说四教之法。故云十因缘法为生作因亦可得说。

雅合者。彼与此消经复合也。

咸契等者。此消经契无生教门。彼依经修观。则契无生观门。故云咸也。

莫入空定者。如前佛告文殊。第二句为一。第三句为二。第四句为三。为此因缘。

则不可说者。一者只当句理不可说。何以故未有机故。二者只前理具四句。故不可说。此名重理不可说。又只一句理具权实。故不可说。权即实故。实即权故。故不可说。

乃至四句者。应云乃至第四句又四句。

即事而理者。四句智断因果化他。能所具足。故名为事。

是多闻者。如下文云。一时说于十二部等不名多闻。乃至如来嘿然无言。方名多闻。何以故即遍法界说故。

非无此义者。且泛许之。而复不用。

别惑禅者。二乘真谛全是无明。仍是后教所断又。是界外之惑。故名为禅。

生生是通惑复者。四教俱断通惑。故得复名生生。

是复生不生是通解褝者。但证偏真故。

不生不生是别解复者。三智乃断具足故。又三谛圆满故得复名。又通惑解是思议之解惑。别惑别解。名不思议之解惑。若思议解惑。次第断证。不思议解惑。一智即三智。一惑即三惑。凡夫三道尚即三德。何况二乘别惑。而非三德耶。

傥者只是四相当自体分。各自一性。未为余相所住等。时以常有故而得常名。又四相与本法俱而时有互相住异等。致使一法。皆有常与无常。

本有今无(至)无常者。本有于坏名之为常。为三所坏名之为常。今无故云复是无常。

以二义者。一为念念迁变答上自生。二为真所断答上他生。上文云。次就自生他生难。

破性义竟者。破自生他生竟也。

初经家叙相者。已闻法竟得入初住。分证寂光。故以处空表之。

经云殷勤等者。如前闻闻等四句。及生生等闻一句。即四句重重解释。方始悟解。故曰殷勤。

经云亦令八万等者。且一往约中根得悟。故云解不生生等。

经云然此会中者。流光为述。

此两相成者。一问修何因得生彼土。二问生彼土已。如何复得上根利智二义圣在一身。但是转例之异。

若入实净土胜者。如香积云。菩萨坐香树下。即获德藏三昧。上根利智一向入实。彼无动国为胜。若秽土从权入实。备谙权道。此人为胜。如备历文武方入将相。

经云不动国者。如上经云。于此东方过二十恒河沙等世界有佛世界。名曰不动。其仙住处纵广正等。是满一万二千由近延是也。

十行是止善者。此十行不出十恶。次第配之。如文从多对为止善。其中亦有行善如文。

经云不恼众生者。如思益经云。此土众生从且至中。无嗔碍心。胜于净土百千万劫修行六波罗蜜等。

总别不异者。四弘总为此文。是则旷路下六度具足三种等者。德王初难凡作三双。初一双作夺门。次作纵门。三作况门。即是三双。于纵门中初从众生有三纵。一覆。次纵佛果有一从一徴。三更结两纵。此名六种。

佛说六喻者。谓一切诸法如幻如炎。如乾闼婆城。尽水迹。如泡沫芭蕉树是也。

为缘禅复者。此正明初未至不至不至句。对前不生。不生。此但单云一不生句。

经云须陀洹等者。未出三界。名为至至。

经云断烦恼者。名得真者。既云其得即是无常。

经云因庄严者。有庄严即是无常。

经云阿那者。谓持息入也。是引外风令入身义也。波那者。谓持息出也。是引内风令出身义也。慧由念力观息为境。故名阿那波那念也。亦名数息观也。

六念处者。此观差别。由六种相方得圆满。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转。六净。数谓系心数出入息。从一至十(云云)。

随者。谓系心缘出入息。不作加行。随息而行。止谓系念唯在眉间。或于足指。随心乐处。安止其心。观谓观察。此息风通并观息具大种造色。及依色住心心所法。法具观五蕰以为境界。转谓移转。转息风觉。了至世间第一法位。净为升进入见道位乃至尽智等。此执阿含经修观为难破。

拆六大者。如维摩经云。是身无主为如地。是身无我为如火。是身无寿为如风。是身无人为如水。是身如空离我我所观空大也。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观识大也。此六大观破我执也。

经云譬如虚空者。涅槃可见即非。既非无碍则是无常。

言缘修等者。今若顺地人。

立二修者。谓根本智显。名为本有。从二地去更起智。缘真而修入于后地。名为缘修。

若地人本立真缘二修者。以地前为缘修。登地为真修。与此不同。今明地上之法。故不用彼义。

经云非生非出者。非生谓非生死。非出谓非二我。一一句皆非二边。非堕谓非堕空。非死谓非堕。

二死非别异者。非俗也。

非同相者。非真谛也。

经云非圆者。非通故非圆。非别故非方。非空故非央。非有故非耶。余句可知。

经云譬如地下者。谓烦恼地下也。八味水者。如上已释。

经云久乃得出(至)父母者。虽经文方出父母等修不。谓是今始有也。

似不相应者。依今答非不相应。

似四缘三因者。意云今经五因似成论中四缘三因。彼论四缘者因故。次第缘者。心心数法次第而生缘缘者。如识眼识。增上缘者。诸余缘也。

三因者。成论以所作因即是增上。故不别立。但立报因。即今生因是自分因。即今习因是共因。即今依因是所以今五似彼四缘三因也。若俱舍论云。能作及俱有同类与相应遍行并异熟。故因圣六种。又大论三十二云。言六因者。所作因相应因共因自种因。释曰所作因者。不碍于他。

相应因者。心心数法同时相缘。以心心法共相应。故名因。如亲友知识和合成事。

共因者。切有为法各共生因以共生故。更相佐助如兄弟同生互相成济。

自种因者。过去善法与现在善法为因。现在善法与未来善法为因。恶无记法亦复如是。

遍因者。苦集谛下十一遍使名遍因。谓苦下五见及无明疑为七。集下四耶见见取及无明疑。此十一使是生死根□□遍为五部。作因名为遍使报因。行善恶因得无记报。名为报因。新名异熟因。谓异类而熟。名为异熟因。

四缘者。如上五因。名为因。缘心心数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名次第缘。新名等无间缘心心数法托缘生。故名为缘。缘新名所缘。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名增上缘。今五复与大论等六因四缘似同也。

即是习因者。谓自种因也。新名同类因。

初双答因果者。初不闻布施至不见大真。先明小大涅槃体无二皆不可得。

次从菩萨大真下至空虚之相举因。从菩萨尔时下举果。即是双答也。

小分真者。未能于一一施皆达法界。此之有相无相并是真小因缘。

后一正则是对者。经中若为恐怖下先举非。次从善男子如人下显是。三从善男子譬如下举譬此经。

明生生等者。谓观近即远。方名深邃。故云生即不生生等。

即有不有者。有谓二十五有。亦是观近即远。故云深邃。

即空者。谓达有即毕竟□□。

不空者。点空即百界千如不思议俗也。

即非空非不空者。双非上有无。故云深邃也。

涅槃疏私记卷第六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