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将释疏文大分为两。先通释。次别释。初又二。先叙古盈缩不同。次今分下明今师分节解释。初又二。先叙。次虽□□□□□。

□□小山瑶者。即湖州武康县小山和□□□□□□□□□□寺矣。

关内凭者。准法华疏。□□□□□□□□□□□。

等者。等取庐山龙齐中□□□□□□□□□□□□□佛经味道忘疲传□□□□□□□□□□□□□□讲此经。但分一部□□□□□□□□□□□□□下去尽经。而为中□□□□□□□□□□□□□小例分三段。谓序□□□□□□□□□□□。所置会焉。验知安公非□□□□□□□□□□之也。

灵味者。寺名。即宝高□□□□□。

□起者。从纯陀品至设三十四问前是迦叶向家缘起。从现病品去是答家余势。若依注经所叙。此经大致有四。一从如是讫老少二人譬劝问。二从多罗聚落迦叶已下发问。三从佛赞迦叶已下答问。四从憍陈如品讫经付属流通。问是一人科判。从此所引不同矣。

婆薮者。此云天亲。作涅槃论一卷。分为七门。地论师依之承用。

次结意中云兰菊者。夫节经文皆为引入第一义谛。□□□□□益已无。焉能契理。若顺四悉。各羡有□□□□□□□□开其分节以赴物宜。

牧女添水□□□□□□□□□□其事也。

流深等者。此借大□□□□□□□□□□□□八门解释。如流深令□□□□□□□□□□□□□今经佛性如深重□□□□□□□□□□□□□分判自为五七。七□□□□□□□□□□□□□中。初二可解。

三释名□□□□□□。

□□□运者。明自行之道。要藉利生。□□□□□□□□□利生之道。故云待等。运合宜也。

□□□□□□等觉已下诸类不同。皆蒙声光召动地。骇其常情。使大机启发。故云骇悟等。

缘牵曰召者。上命下曰召。下仰上曰请。谓本地及法华已前莫非结缘之众。由有此缘。故以声光召之。招谓唤也。致由至也。良由众有涅槃之机。故得使声光唤诸请影向等众。至此𤘽尸。扣佛成机。今不用下仰于上以释。

佛于下二明涅槃施为二。先明自行满。次本无下明化他功成。初云大□□□□□□机未堪说时未至。名之为藏。次化他为□□□□□□□□□释化意。意云由机昔日不堪及□□□□□□□□□□云所以初用等。

毒涂者□□□□□□□□□。

□□□洗者。开无常即正常□□□□□□□□□□□□□耶同小。今日方知□□□□□□□□□□□□□亦同亦异。又示为□□□□□□□□□□□无常以破耶常。又菩萨□□□□□□□□□□常即是正常。皆是先同末□□□□□□□□□知。

伺机下重说化意。殷勤劝□□□□□□。

使无遣滞者。使前机领无遗失。纯于净常无常偏小之非。

充溢者。自行内充。化他外溢。五十二众咸集𤘽尸。悉获涅槃秘藏之益。故云满也。

然秘藏下三释行。初云渊凝者。渊深也。凝静也。众生心性三德涅槃至深至静本来具足。若无五行。焉能契之。

善巧方便者。戒定慧三即善巧方便法也。

示现令前者。示谓显示。令秘藏可见。令前者。令从初心终至后心。皆显现耳。

推请□□□□□说怿(音示悦也)谓示为悟悦无病之相。

说三指一者。□□□□□□□□□□行指杂华。菩萨修行五行获□□□□□□□□□□云。

无尽者。此对外小等体□□□□□□□□□归法界。故云无尽。

举一𡚁诸□□□□□□□□□□□□等总一十八条劝菩□□□□□□□□□□□□诸法莫不皆依一佛□□□□□□□□□云蔽诸。

然佛性下五明用中□□□□□□□□□时唯恶。悟时唯善。然其理体□□□□□□。

□□□用者。然依非善非恶之体。故能□□□□□□法界生善。故曰弥满。

囊括者。五章如囊。佛性如括。囊之要者莫先于括。法之要者。无如佛性。遍摄诸法。又括结也。梗略也。概平也。

陈如五人者。且指鹿苑说小。

中亦例者。方等般若皆耶正双用也。

四生起为二。先正生起。次无始下释意。初生起五章。即是生起一部经意。

用由于义者。谓求于用知由于义。为求于义知由于行等。

次无始下释意。意云涅槃之体不当始终。今立五章论始终者。皆为涅槃而作□□□□□。

□□耶亡者。上至等觉恶方尽耶究竟亡。今□□□□□□□□□□皆以能化所化相对释之。

五通别□□□□□□□□□□□用为后。施行义三属中。

一言□□□□□□□□□□□也。

一事者。谓先催供。次声催□□□□□□□□□□□□□不咸。令众生同入秘□□□□□□□□□□□□□缘宜普施常命等故□□□□□□□□□教修行法也。总者机也。

规矩□□□□□□□□□□□如矩。五行如规。又浅行如矩。深行□□□□□□□□□依教修行。行称于理。方圆有则。欲显于圆。□□□于二行双依。莫不皆名涅槃之行。

文多事显者。五行是因。十德分果。俱名为事。入住分满获二十五三昧。故云显也。

别以一番者。师子吼虽说六句。并问佛性。然其后五但为成于初问故也。又通指句为一番也。

群萌者。万物牙始发者为萌。今以一部之文。得为遵利佛性可发之机。故云群萌。

摄恶者。善星也。机耶者。十仙耶徒也。

六引证。文自分二。初云大师子吼者。诸菩萨如师子子集娑罗林。启发如来大师子王。决定证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所以如来名大师子□□□□□□□□□其自身中三德涅槃佛性之法。二施□□□□□□□□□□之法。即是我惠于汝。汝又惠他。名□□□□□□□□□□□□是佛理。即体而用故也。

次□□□□□□□□□□□佛性非五而五。故得通证□□□□□□□□□□□□理悉是如来同行者。亦是□□□□□□□□□□□知识亦是垂迹时同行。知识。□□□□□□□。

□□□藏者。发堀众生诸觉宝藏。以施□□□□□□□□□。

当知般若(至)施者。欲知智在说。说即是施。故以般若对施。

是五一行者。谓次第五行。一谓一行。是如来行。

真正调直者。真破伪正破耶。直破纡曲。

不可倾动者。涅槃佛性犹若虚空。笠有伪耶。纡曲之所能动。

碎者破也。散者灭也。只是能破灭结惑耳。

喻于金刚者。若更转喻者。即以烦恼喻碎散金刚。为拈羊龟甲所破。若盘固金刚。羊角等则不能。亦可以羊角等喻于五行。

有佛性所以者。佛性之理。是涅槃教行所归意旨之处。名曰所以。如世人趣向之处有其所以。方可向之。

体用相□□□□□□□□□由无佛性之体。所以用不相即。

悉□□□□□□□□□□。或通具三因性也。

七出异解。初云□□□□□□□□□□□说法。偏据中前中后。则违□□□□□□□□□□□□通漫。彼经云。第一年二□□□□□□□□□□□□灭。若据彼说。由属机见□□□□□□□□□□□深如二品。通为用章。若偏分□□□□□□□□□□。

引接今昔有缘者。昔谓□□□□□□□□□五十二众亦不出今昔之人。良由有缘蒙召必至。

略广门者。迦叶设三十四问。前为略问。广答三十四问去为广门。

行与功德(至)因中者十德是因中分果。所以行与十德俱属于因。

则不烦文者。谓不烦开为二门。

地师者。若准宝法师。依世亲菩萨论分为七分。与今所引科目大同。第一不思议神通返示分。第二成就种性遣执分。第五名离诸放逸入证分。第六名慈光善巧住持分。余并同疏。

种性疑等者。明纯陀施食。为显发众生三因佛性。有可生可发之义。名为种性。兼破权除邪执故也。

正法实义者。三德□□□□□□□□□□性为实义。

方便修成者。方便□□□□□□□□□□安章者。但破其用。师子吼文□□□□□□□□□□□十仙昔定是邪。今方入于□□□□□□□□□□□□□等相显今用章之旨。□□□□□□□□□□□□权实名方便门。陈如品□□□□□□□□□□□。

□□□□云通序别序者。佛将说经□□□□□□□□□□起。所说名为发起。以此发起与□□□□□□□□□难。禀承佛化。欲以所闻传之末代。先对时众。言如是法我从佛闻。证成可信名为证信。以此证信与传经为由名证信序。次显立意者。立如来所说。宜在当时。阿难所传。传之末代。对斯二位。故云两序。又如来所为名如来序。阿难所作名阿难序。又如来序者名现在序。阿难序者名未来序。又如来序者名经前序。阿难序者说为经后序。

教门者。一部之文无非是教。教即门也。又今经与前四时不同。因法华前权实不融。今虽被于四机。皆知常住。又今经与法华有同有异。何者法华一向明开□□□□□□□权而实。与法华同。若即实而权。用□□□□□□□□□法华良由机别。故使教门不同。□□□□□□□□□今文但具二悉。初云三世道及□□□□□□□□□□也。

又诸经下劝信。即为人悉。□□□□□□□□□□阿塸二字不如不是对治悉。□□□□□□□。

□□□合者。以至处不可合释。故须□□□□□□□□□□权显实及用权扶实机也。

会□□□□。□□□□□理也。

展转相证者。五义展转相由。类如逆顺生起之相。

顺而不惑者。为令将来顺教信理。而无疑惑。

若言能传等者。又阿难所传。与佛说不异曰如。言当于理曰是。三藏意也。

称机为如者。别人入空与藏通共。入中复与圆教同。则以十行出假。名为称机。

事逆者。次第行学故。

理顺者。教谈中理故。

若信下判权实。若法华玄中每于一义。皆先约因缘分别。次判。次开。今文判已。即当于开。但从文意。所以不别立开文。

异则不异者。同入秘藏。故云不异。

诡者怪也。

果报纷杂者。由果报□□□□□□。

□□相倾者。巨倾细。精倾粗。映夺亦尔。

□□□□□□□以凡夫眼看也。

二施(至)无差者。纯□□□□□□□□□□感胜身。今昔差别以难如来。□□□□□□□□□□。

归身止息之所者。佛性之理□□□□□□□□□□□德归法身住秘藏。以众不□□□□□□□□□□佛为一。现在十方佛为一。是□□□□□□□□□同现佛也。以结缘当机发起影响□□□□□□□□约六即。佛配于八数也。八方佛为八。兼释迦化主。亦言九佛也。

邪恶不二者。邪恶即是秘藏。故不二也。

四众非八佛者。权实不同。物机犹杂。故非八佛。

初后优劣者。次第浅深名为优劣。但感人天五果。未免无常生灭。故曰迁移。

泾渭者。泾清譬正。渭譬邪。低(当嵇昴也)恶鱼也。昔龟鱼不同在水。今日同在大涅槃水。此证善恶用。

顶戴奉行者。于一时闻已。如典藏臣。顶戴奉行。行如来行也。

佛以佛所住者。佛以大涅槃窟为住处。还只说此以施时众。故云施与。

西海秘藏义者。西海譬秘藏也。

如是总序三点者。□□□□□部。□部不出三点。三点是教。所以如是总□□□□。

□□□□□□闻属于教。故对般若。又欲知智□□□□□□。

□□□□□者。称机契理。结累永忘。故对□□□□□□□□□□□乐。又闻佛性教住秘藏中。□□□□□□□□□□合。能净三惑。故表净也。

同闻□□□□□□□□□□显阿难。领持无谬。自在无碍。故□□□□□□□□□则淳。传闻则澹。为成上句明非谬也。

数□□□□□也。夫数法皆后一为初。此即三藏初俗谛所破法也。

真俗合一者。别人先真次俗。向后登地真俗方合。

三身四义者。从胜应闻出劣应。以对三藏。故云释迦牟尼数数现生数数现灭。即此身也。胜应对通。报佛属别。法佛属圆。身本只三。对机闻四。

经云佛在者。谓久居曰住。暂游曰在。如佛住灵山八年说法华经。故言佛住王舍城等。今佛最后在于双林。始从晨朝于中夜而说此经。故云佛在。

蓑(苏和反草名堪为雨衣)也。

茅城者。阿含经中名茅城。

此翻坚固者。谓风霜不能改。四时莫能迁。以况法身金刚之质。二死不能变。三惑不能□□□坚固。

似交让者。博物志曰。安孝县有树□□□□□□□□□枯者荣。荣更枯。号曰交让之木。今□□□□□□□□□□如贵与贱交。以与交□而无有二。虽□□□□□□□□□□□□。二树鲜荣二树枯悴。表法□□□□□□□□□□□□树。今日教圆寄之双也。

因兹八□□□□□□□□□□名一林。

兴废者。谓无常生灭及□□□□□□□□□名兴废。此即兼于两教二乘。若见是发菩提心□别□兼通菩萨。

言愿处者。谓发通愿别。

修定等者。修三学填愿。故云等也。

慈愍示人者。现身说四教法。以示圆常佛性也。

力士表我者。以显法身自在。有大我之力。兼遗封我之患也。

吉河表净者。入洗灭罪表净三惑也。

无属表净者。其城坚固。恶不能侵。又其城无恶。故可表净。

无属表常者。若有所属。即是无常。无常即常。佛性体遍。犹若虚空。故可表常。

心安表乐者。三十万人共居无能动者。故以安而表于乐。

色悦表净者。色净故。般若波罗蜜净故。以色悦表净。

恒流表常者。若有流不流则是无常。此□恒流不绝。故可表常。注经云。河流奔浚以譬□□。

□□□□□□□寄显生死之中有佛性也。金体不□□□□□□□□□□云出㶄浮金处。水之净者莫过□□□□□□□□□□。

凉表乐者。凛身快意。故可□□。

□□□□□□□□在以表于我。

东双表常者。□□□□□□□□□略。

又双茂者。此双言冠下三句。□□□□□□□□而别。即别而总。法体无二。以无二故故为二释。

九佛中八佛者。释迦化主是能与。八佛是所与之众。故云中之八佛。

私谓者。意云若论同闻唯在通序。今五十二并为声光所召。有权有实。当机结缘悉皆具足。所以五十二咸是同闻。预示此意令知分齐。

当知二别者。智及道也。

如为盲人者。虽文举七正辨处时二事。无机不见。故云如盲。

叹德者。今经无别叹德文。所以大字当于叹德。

通四围陀者。一赞诵二祭祀三歌咏四攘灾。一围陀有三十二万偈。合有一百二十八偈一千七百卷。即是外道围陀。内明三藏。故得多名。

学无学人者。前二教佛亦属无学也。

七方便者。人天及两教二乘为四。并三教菩萨为七。又两教□□□□□□为三。

于毕定众者。为开权显实□□□□□□□□也。

不仰者。不仰观星宿等。不下□□□□□□□□□□作通国使命等。不维谓不□□□□□□□□□□。

怖无常狼者。大论云。以无□□□□□□□□□是以生灭慧观五阴。念念无常。如以狼□。

□□□□者。以无生慧。达藏中四法。皆如幻化。

以资慧命知恶非恶者。达坏空也。

亦无知者。能观亦空。

阴怖者。报障破也。

一切诸法者。以实相慧。达前三教净命持出怖魔等。即是法界常乐具足。故云悉有。

破戒等者。如下金刚身品中破戒。亦名杂僧。以善恶无作共成此人。故名杂僧。但自持戒不知他事。名愚痴僧。

暖等是有羞者。此约克体简。若通取者。如圆教初以闻圆。即属有羞。余三教例尔。

复有四义者。真实即发起影响二众。有羞即是当机结缘二众。又真实兼三众。有羞唯结缘。以六根净位谓结缘。或为当机故尔。

或但人等者。只是或数数人为数。或数人法空为数。即藏通二教意。或数法门即别□□□□□□六法门也。或数实相即圆教也。从□□□□□□□□□□也。

围绕者。围谓住仪。绕谓行□□□□□□□□□□以三业恭敬者。一一皆有威仪□□□□□□□□□动对四教可知。

正是召请者。以□□□□□□□□序而立。正是之言。

临机者。机垂启之时。故□□□。

□□道者。中时表中道圆常涅槃法也。

月满之时者。月能亏盈。功胜于日。故以满月为表。僧亮曰。二月是春和之中节。异乎冬夏寒暑偏也。昔说苦空。如彼之偏。今既二理双显。故取表于中和。

不待不过者。非二月前。非佛灭后。正是二月十五日。不待不过。又机未熟而化名不待。熟而化名不过。

临赴之时者。此以能赴释。临谓垂灭曰临。晨朝出声中夜当灭。去灭不遥。故曰临也。所以唱涅槃而赴机发之众。

以佛神力者。以由用也。即用如意身通无谋而运。大音普告。又亦得云佛为本神力为末。

又空慧下约教释。空慧为本。属前二教佛出声。种智别佛。实相圆佛。

又大音声者。一觉远故大。二普告故大。三说大事故大。

此亦堪难者。今□□□□有据难于前师。其言当理。

四生者。□□□□□□□□□四生对三乘。此二属前两教。横□□□□□□□□。

□□之顶者。此三藏中俗谛意。

又三□□□□□□□□□顶下属后别圆。

则应无二者。□□□□□□□□□□当现着入圆常。故曰无二。

叹令崇仰者□□□□来三号遍摄诸法。益众生故令崇仰。崇者。迩雅云。重也。高也。

允同者。允合也。明诸佛皆从如中而来。所以释迦允。同诸佛。又诸佛皆具十号。释迦亦然。是故允同。令生尊仰。

是为世父者。世父能生育我。是可尊仰。佛为出世之父。能生育法身。故可尊仰。是为世主。能荣我便。业有始终。佛是出世之主能。荣我偏圆善业。师义可见。三意大体只是能令我等破恶生善。得入秘藏。无亲合无父。无宗仰合无师。

本父。君师者。此三皆是我本时结缘父君师。中间调熟。今日度脱。莫不皆由此三。

怜者。犹怜爱故。爱故。爱故能与出世之乐。

愍者。犹愍伤故。能拔二死等苦。

三号者。主为万民所归。父为子之所归。师为徒属所□□□□作归依。

为世间舍者。如世人得舍悦乐。□□□□□□□□□所谓慈能与乐。如得好舍。悲能拔□□□□□□□□□□□心则喜。不择精粗。谓为舍相。□□□□□□。

□□□欲涅槃者。佛若在世。为主亲师。□□□□□□□□□故须兴问。

节节明四义者。谓一一文须约四教□□。□者明也。亦旦也。涅槃光力也。

面门者。门谓游之出入。今面门放光表佛性。游之而出佉。注曰。口出其光。以表最极妙说之相。

经云其明杂色者。若分经文应先举光体。故云杂色。

次青黄下。示光之相。

随自意者。一言一行皆契秘藏。故云自也。

随他意者。佛性之理。随物机宜立种种名。遍在诸教。名为随他。

正应表此者。正表十界众生。皆入大涅槃海。名大身众生所居。

济六道者。安置六道众生于大涅槃秘密藏中。济之大也。

净六根者。净似真二位六根也。

三千大千者。如大论中说。千四天下合之为一。名小千世界。数小至千。复合为一名。为中千。数中成至千。复合为一。名为大千。此三千世界名世界刹。同时坏故合为一。

三业可知者。古人将三障三善。通为一段。故云可知。

经云见闻是已者。见光闻声也。

三业者。有人虽见闻而心不忧恼。虽举声而不啼哭。虽手拍头而不捶𮌎。不成三业。应先举不成而显相成也。

经云尔时大地者。正当声光之时。即大地动故也。

互相依者。无明为本如地。见爱是枝末如水依地。

痴爱者。痴即无明。爱即爱见。但略列二。

起涌动者。新云动踊震击吼爆。今用旧释。轻飏不安名动。自下升高名起。磷垄凹凸名踊。六方踊没亦名踊。隐隐有声名震。砰磕发飨名吼。令物觉悟名觉。新云击如打搏。爆若火声。

六动者。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灭。一一又有三。谓动遍动。等遍动。直动为动。四天下动为遍动。大千动为等遍动。余五亦然。合十八动。即表净十八界。若净六根。一有三。谓根识境三。

或复一时者。余经三或前后。今则一时。

裁抑者。今大众应须裁量裁断。如来放光为作何事。为说法益我。为复当入涅槃。故云裁也。抑者忍也。止也。应抑止愁恼。

大劫者。八十增减也。今贤劫中至第十五减中。有九百九十四佛。一时出兴。若请大劫。则妨此也。

善业则竭者。偏小善业。则有竭尽故也。

展转释成愁苦者。若失主则失亲师。则失余二也。

有事者。逐形迹亲疏。声闻形出俗网。迹近如来。证经为亲。故前列也。天人形乖服异。迹非侍奉。证经为疏。故后列也。菩萨形不捡节。迹无定处。既不同俗。复异于僧。处季孟之间。故居中仲。

有表者。声闻欣涅槃。天人着生死。各有所偏。菩萨不欣着居求宗。故在两间。又声闻表真。菩萨表中。杂众表假。又事解似因缘。表解侵约教。

骇令后问者。外来众则机身俱到。佛边众但召其机。骇动令发。故须召之。

又从多者。此解劣前解正。

时有无量者。正是大声放光动地之时故也。

尊让两盈者。故论语云。回也视余如父。余也视回如弟。谓回如弟。谓回自处己如子。尊夫子如父。夫子让而不受为父。但如其兄。处回如弟。故今两盈而目弟子一事。又钞中云。从我生解如子。学我后如弟。此亦目于一人矣。

美其德业。而不在于年。

汝能出家者。若不出家当为魔王。旧其宫殿。摄其徒属。故令出家。

蠲三障等者。上文先蠲三障。次生三善。

残习者。此是世界意。断不断异。

楷模者。生善。

别惑者。治其别惑即对治。佛法界即第一义。教教皆具四悉。故今约四教分别。

心得自在者。大论云。心得好解脱即俱解脱人。慧得好解脱即慧解脱人。由未不生。以有退故。故今不叹。

不生者。生是苦本。惑是生因。罗汉断三界惑。苦果不生故不生。又烦恼因尽。所期已毕。故云已办。又得尽智无生智究竟也。

经云离常住处等者。西国每于晨朝。先嚼杨枝及软口。皆在隐并之处。不在住房。

波罗奢者。梵本云双林间。佛圆寂日人天下泪。地尽皆成泥。哭者身边面如华树。

简非浅近者。化城之空名为浅近。今是毕竟空涅槃空。故非浅近。僧亮曰。诸罗汉知佛是常。今欲请佛。发明常教也。此经明常乐我净。无二十五有。故名第一义空。

问极者。极在佛性。无过此也。

经云为诸众生者。由为地所动。众生机动。故得为奉地动召。

玄相领悟者。明佛有三召。意令蠲三障。生三善。显发密教。使不断绝。令生调恨。所以时众一一皆顺如来三召之意。即是玄相领悟之相。

尼姨女者。尼是西方名。姨女是此方之称。

是三召者。经云亦于晨朝下奉光召。举身毛下顺光召。显发下顺声召。为诸众生调伏下顺动召。一段经文。三意具足。

贤圣人中者。即前三教贤圣人中之龙。以示为此二位中上首也。

因果一双者。从而常修习下明修因。得自在力下是得果。此但释成前意。故今不用。

人多识者。河近城故多人识。即世界也。得福生善。八河中大者。弃小忻大。及人洗灭罪。并属对治。是佛生处无非实理。即第一义。

菩萨十义者。论用衍斥藏。能所合明。四教菩萨义足。今亦须一一约教四教菩萨以释。

一化众生者。前二教但度六法界生等。别菩萨次第度十界生等。圆菩萨则遍法界度生。故华严云。菩萨发心不为一众生。乃为法界众生发菩提心。即当圆意。

二尽供养一切诸佛者。若小乘二十部中。亦有许十方佛者。亦得云供养一切诸佛。

三尽净一切佛土者为一切众生取土。众生得佛不同故须尽净。

四尽持一切佛法者。且约自行以释。

五尽令不断者。常作继嗣传灯故。

六尽分别者。法界佛土高下差别不同。说法亦偏圆顿渐不等。众生为用何土而得种熟脱三。故须分别。

七尽知者。诸佛因何法相开而为弟子。

八尽知众生心者。分别十法界众生心差别。及三无差别。

九尽知断者。自既断烦恼。必遍令法界众生断诸烦恼。

十尽知根者。始从五戒十善。乃至四教根性皆知。今文云净佛土者。依于寂光。净他受用等三土。又此十义须逆顺二种生起。以显菩萨十事相由。

一大庄严者。以无缘慈悲拔苦与乐。即是庄严。

二舍一切者。谓身命财。贵贱约依报。

内外者。己身为内。妻子为外。

四随堪任者。与人天善乃至偏小等。然后皆使住大涅槃。

五不得彼我者。彼即所度机。我即能度心。亦不释上彼我。

七无杂心者。偏小之心。而行六度。皆名杂染非清净心。何以故。不回向无上菩提趣大涅槃故。

八世间所作事者。菩萨入重玄门。倒修凡事。即其意也。

海德如大集中者。彼经第五云。尔时世尊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与诸大众围绕说法。是时三千大千世界大水盈满。犹如大海。然诸世界国邑舍宅山林木上至色界无所娆害。悉见如故。尔时水中出生无量分陀利华。青琉璃茎真金为叶等。尔时大众各各自见坐此华上。其华尔时出大光明。遍照十方无量世界。尔时大众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水。犹如大海。佛告弥勒。下方过于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国有一世界。名宝庄严。其土有佛。号海智神通如来。彼有菩萨名曰海德。欲来至此大宝坊中。故先现此瑞相(云云)今云海德者即彼海慧。但名异耳。

举八十种法门者。彼经第三十一云。佛告舍利弗。东方去此。度十恒沙微尘等世界。名曰不瞬。是中有佛。号曰普贤如来。彼有菩萨名无尽意。时舍利弗语无尽意言。唯愿仁者当说菩萨般若波罗蜜。如诸菩萨所得无尽。善男子。般若波罗蜜云何行。云何入。无尽意言。如闻修行。善入思惟。舍利弗言。云何如闻彼行。无尽意言。闻者具八十行。所谓欲修行。顺心行。毕竟心行。常发起行。亲近善友行。无憍慢行。不放逸行。恭敬行。随顺教行。从善语行。数往师所行。至心听恶思惟行。不乱心行。勤进心行。生实想行。起药想行。除诸病行。乃至得一切佛法行。广如经说。

善入思惟者。具三十二相。谓善入受持定。善入分别慧。善入心柔和。善入身狥行等(云云)。若依法华疏。引大品十八空。明空无尽。大集十八无尽门。明假无尽。净名云。夫无尽者。非尽非无尽。即中道。无尽者境也。意者智也。智契于境。境智合称。故言无尽意。

所谓法也者。既云敬重大乘乎。是从因至果之法。今云理法者。约因果所乘之体。即是佛师。故便敬重。

言无过般若者。此即实相般若。是所敬之理也。

悉皆安住者。下文云。安是诸子。今释于住。故云安住。

如函大者。称理而解。故以函为喻。

日割三两者。如下经文说。

至此如海者。至第十地也。

经云一切世间者。谓十界五阴众生前世间。皆令安置秘藏中也。戒是罪垢对治者。自持破恶。令他破恶也。

经云解未解者。若众生为惑所缚为。应佳买反。若众生未解集谛令解集谛。应鲑买反。二义并通。

小般若者。金刚般若经也。

此家即为有佛者。只此知常住人。即当于佛。

大品多用者。以无缘慈悲以修于度品。故得能严法身。

六度福德者。六度下化。属于福德。自行上求属于智慧。而成二严。次结文福智。亦经云。方便密教者。此是同体之权。善巧方便。方便即密也。

非世所知者。非世算法所知。故以恒河而为其量。

经云受持五戒者。亦应云八戒。优婆塞。唐三藏云。梵名邬波索迦。此云近事男。受五戒者。威仪具足。即堪近事出家之人。故名近事男。但是文略。

威仪具足者。若粗若细皆悉无犯。方名具足。

离欲二众者。亦云梵行优婆塞等。

若俗法不亏者。由有正妻也。

加复八斋者。以五戒不制过中食。谓持五戒。复持八戒也。

直三归者。但标心受三归。为翻邪向正而已。

志求涅槃是小分者。但至化城而已。

若有为众生者。出假菩萨。常以大悲拔苦。法药授人。

恒与戒俱者。行于世礼。而复受持五戒故云也。

恒与无常俱者。于无常坏。境如幻化。则成通教。但略不云。

举足下足者。以释威仪。谓四威仪。皆具佛法也。

问至若此者。优婆塞既有无分等。声闻菩萨复有不耶。

四善根是无分者。由未得果故也。

初果是少分者。若约三藏菩萨为四分者。三祇百劫以为四分。于义无失。但不得取至树下断结时为满分。断结即成佛故也。

苦断尘沙者。若据被机意说。三乘之人在方等般若时。已断尘沙。得少分名。今约安位开权。彰灼显露。唯至法华方得少分等名。通别二教皆须以前教得入后教。为用权相。例二乘可知。

通教不云二乘者。例同三藏。故不别出。通教八地是满分也。此是菩萨位满。别圆二教皆尔。以等觉位亦云等觉佛。故且不论。进取亦得。

无分佛者。理即等佛也。

一一法门(至)本迹者。地住已上皆有实本。能垂迹化而引实行。若地住前皆是实人。为权所引。

例一恶法者。若约恶为四分者。若恶冥伏在身名无分。一业作恶为多分。三业俱作为满分。

小菩萨所作者。或依根本禅。或依无漏。或依俗谛三昧。而起神通。名小菩萨。

此乃初教者。昔鹿苑所用也。

是六行观者。以胜三修破劣三修为六。文中云净者。相从释耳。

声闻者。声者教也。小乘钝根餐声悟解。故号声闻。

缘觉者。于缘缘悟解。故名缘觉。

前来未说者。指第一卷末应说也。

比丘不然者。反质并也。比丘昔日已得罗汉。既无将后叹前之文。优婆塞众岂独尔耶。

病去药亡者。能治所治。即是非常无常大涅槃理体故也。

二元不禀等者。此是方等般若中解圆行渐。以大涅槃心修人。今经中亦具此人及常观涅槃行道之人二种行相。

修有两种者。初无常治常。次常治无常。

推一是前教者。更非前古今人。所解云无常破常在昔。常破无常在今。

病治俱舍者。达常无常等。即非常非无常。中边俱寂圆契涅槃妙理。方名深乐。一一句皆尔。又此三释皆约开权。是故一一文后。皆云闻常住药。破无常等病。

具此德行者。具如来行。及双游德。

引向涅槃者。引入今大涅槃也。

尚无一种者。涅槃理尚不当一。何况二三。

无所轨者。轨则也。以实人轨于权人之法。进入涅槃。名之为轨。

大涅槃为苦者。证大涅槃。住首楞严。遍法界。化义如苦。

名之为门者。药为病门经云实不实者约谛释。归依非归依者约三宝释。众生非众生者约见性不见性释。见性方名非众生。恒非恒者只是约常无常释。安非安者约证不证释。为无为者约漏无漏释。断不断者约智德释。涅槃非涅槃者约断德。增上非增上者约位释。若泽洲疏云。略举六种。初苦乐等是以修门观生死法无常苦等。观涅槃法常乐净我。二实不实二谛门。真谛为实。世谛不实。三归非归是折猒门。归向三宝名归依。皆离邪法名非归依。四众生非众生者假实门。五阴非生。所成假人名为众生。五恒非恒者因果门。涅槃是恒。生死非恒。安与非安是因行门。善行是安。恶行非安。亦可无漏圣是安。有漏非安。六为无为是四谛门。有为是苦。色法心法非色心非色心法是有为也。无为非苦。相对故来。虚空数灭非数灭是无为。断者是集可断名。不断非集。相对故来。涅槃是灭。非涅槃者对相故来。增上是道。以殊胜故。非增上者相对故来。作此释者。殊乖对治之旨。应如今师所释。一一互为药病通入中道等。

藉财通法者。因献供得闻圆常法故也。又出家法施。在家财施。施具九事。财施有三。谓时物重物如法物。心亦有三。谓先心欢喜施时施已无悔。地亦有三。谓不动无相无量定。

阇毗者。以舍利利益诸国。即是因烧得不烧。所谓非常非无常。亦是使法不断绝奉召。办香阇毗意在于此。因食得不食亦然。附要附也。

优钵罗华者。旧云忧昙钵罗。此云灵瑞。琰师云译为青色。拘物头色赤。波头摩色不定不正。似菖𮑱华。分陀利华鲜白。生水中。曼陀罗是天华。中国亦有。其色不定。如赤而黄。如青而紫。如绿而绛。种种色变。

憍奢耶者。蚕茧所作。东天竺名乌陀。粳米欲熟。叶则变为虫。虫即食米。人取蒸以成绵。如此丝绵。名摩呵䟦多。此之大衣甚贵。

刍摩者。粗布衣。声论云。纻衣名。辕(猿音)𨍮(隔音车枙名也)。

经云八功德水者。称净土经云。一澄净。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六安和。七饮时除饥渴。八饮已长养诸根四大。成实论云。一轻。二冷。三暖是触。四美是味。五清净是色。六不𭊴是香。七饮时调适。八饮已无患。是水之用。

经云一苦等者。苦无我味。酢为苦味。甘为乐味。辛为我味。咸无常味。淡为常味。此表六行双游为对治门。

三德者。轻软自在表解脱德。净洁能涤秽表般若德。如法称理表法身德。所谓六行互治。药病俱亡。即契非常非无常涅槃秘藏也。

迦陵伽衣。细滑衣也。又云鸟毛衣。

钦婆罗衣者。善见律云。此衣有二种。一发钦婆罗。织人发作。二毛钦婆罗。织犀牛尾作。

亦成顺召之文者。各各下顺光召。复相谓下顺声召。诸优婆下顺动召。

优婆姨者。唐三藏云邬婆斯迦。此云近事女。若有俗女。如受持五戒。方堪承事出家之人。

寿德者。正由有德而获常寿。

三十二卵者。金藏经云。毗舍佉母生三十二卵。一卵生一子。一人力歒千人(云云)。

护正法之教者。护正法教以填其愿。

弘誓缘由者。良以百千众生有可度机。为菩萨弘誓之由。从堪任下是第三第四二弘誓。现女身即当第一第二弘誓。其文虽略。四弘意足。

大局者。太浅局。而无其旨也。

太奢。漫也。

卷(巨圆反。又居圆反)谓为五阴果报卷局。如笼槛系闭。不能得出。至无上菩提。

五种不净者。今经中略举三种。是身臭秽即种子不净。现在父母精血为种。过去烦恼结业为种。大论偈曰。是身种不净。非是妙宝物。不从白净生。父母耶想忆念风。吹淫欲之火。业力因缘。识托种子。在赤白精中。二住处不净者。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安置己体。大论云生处不净。偈曰。是身为臭秽。不从华开生。亦不从苫卜。又不出宝山。但从秽道出。三自相不净者。衣服澡浴种种华香。饴以上馔众妙美味。须臾之间皆为不净。彼命衣天衣食天食以身性故。三十六物共成己身。如论偈曰。地水火风质。皆变成不净。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洁。四自性不净者。大小便道目泪涕唾常流不息。如论偈曰。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不净者。如论偈曰。审谛观此身。终必归死处。难语无反复。背恩如小儿。

经云伊兰者。应云蜱麻也。

粗细两观者。从是身无常念念下是细观。从是身易坏下六是一期观。

经云宁以牛迹者。宁信牛迹盛大海水。不能说得此身过患。大地譬亦尔。

过患弥广者。一一枣皆是一过患。破一过患得一切德。所破既多。功德亦广。

内外推求者。三假四句推捡内心外尘。以成二空。

释论云二乘等者。举昔小劣。显今菩萨胜。

与修多罗合者。虽是事观。由与教合。皆非徒然。

不动本地者。不动本地无作四弘愿也。

可毁事迹以为利他。故须呵毁。

献供敬仪者。如道结成顺召之文。然今文略。但先顺声召。次转如是下顺动召。三诸离车下顺光召。其相皆略。

梨昌者。梨昌子。亦云弥离子。

七多罗树者。一多罗树去地七刃。一刃七尺。一树合有四十九尺。七树合有三百四十三尺。

大臣长者者。身为大臣。复是长者。是故双标。

寡无夫者。嫔正当妃者。淑未嫁堪绍妃者。淑(殊六反善也说清湛也)。

报得天眼者。若无天眼。何能谛观。见于如来。当般涅槃。故知是用天眼见也。

增数众者。今文列众。

权人多者。或一人引多人。或多人引一人等。

经云陀那婆王者。此名施有。是修罗种子类。不损有情名施有也。

媱(音姚。美好色媱囊也)。

媱(五䍃反。身长好。貌汉武帝夫人名媱娥。媱为正)。

经云白湿王者。有解云。地神名。约地体相为名也。

经云作清凉者。而垂化下。

经云二十恒象王中敬重大乘等。即是奉召之相。一一皆具三召。但诸文存略。

耆婆鸟。应云命命鸟。

润浮提是一边者。指前文已集之众也。

无量世界是一边者。指后无边身菩萨众也。后经云东方去此无量无数阿僧祇恒河沙微尘等世界是也。

其间是中间者。是彼无量阿僧祇恒河沙等世界中间人天也。此结经名众。故指中间二字。以为众相。

经云一切皆集者。指前诸众也。

应赦细戒者。十诵律第一序分初云。长老阿难偏袒右肩。长跪叉手。白大德摩诃迦叶。我面从佛闻受是语。佛言我般涅槃后。若僧一心和合筹量。放舍微细戒。迦叶言。何名微细戒心和合放舍。阿难答。大不德问。迦叶言如应当了问。何名微细戒僧一心和合放舍。汝若不问佛。汝得突吉罗罪。汝当如法忏悔。莫覆藏。阿难答言。我不轻戒故不问。是时佛欲灭度。我愁闷故不问。乃至外道所讥等如疏。诸比丘不知何者是微细戒。如是言非独突吉罗。更有四波罗提舍尼。亦是微细戒。有比丘不知何者是微细戒。作如是言。非独突吉罗。四波罗提舍尼。十波夜提。三十尼萨耆。二不定。十三僧伽波尸娑亦是。或有比丘但受持四戒。作如是言。余残戒放舍。以是故我等一心集会筹量。不听舍微细戒。我等随佛戒故。若准今经。菩萨极重等持。复无舍义。

迦叶若来者。若来亲自见佛。佛许其舍。宁得违佛。故云也。

四天上下者。虽云其天。应用三天下等人。以消中间之众。则以人为一。山神为一。海神为一。河神为一。合为四众。但经文迮。海河但为一段。又复应知。五十二众。但是文略而已。若细开则八部为八。色界为四。十方为十。合成六十九众。盈缩悉通。八部中文𨷂药叉。准例应有。

东弗西瞿者。亦应北云郁单越何缘不至。

相传者。西域记亦作此说。

经云占婆华者。即占匐华。释论第十黄华。

其林变白者。僧亮曰。贪生爱寿者。以佛灭为苦。今明灭非作法。乃息伪反真也。五色之中白是真实自然之色。不可染成。借事表理也。

悲近者。已集者悲。故云皆悉悲灭等。

此林荣茂者。明此林昔日枯在鹿菀。荣在方等般若。已为当之先兆。来至法华涅槃。开权显实。入秘密藏。所以枯荣一时俱变。即表非枯非荣矣。

而现生灭者。生谓荣。灭即枯。此皆涅槃之用。

上达其本等者。下士谓二乘。中士即方等般若中人。今悲此子令同上达住大涅槃故也。

虚空堂阁者。僧亮曰。今说涅槃。无一切有。故名为空希有常乐万德。如虚空中有堂阁也。此释自是一见。

不复居御者。御者坐也。谓堂本人居以御物。合如来应谢。如堂无人居以御物。譬众生无训导之主。

堂本地架者。只是堂本依地而立。

不堕者。譬如来缘谢入灭。不复应世。自住秘藏之中也。

是其有等者。无表鹿菀。有表方等般若。收归非空非有表法华涅槃入圆常佛性。悲于中下。令同上达也。

如堂高举者。如佛应谢不处于世也。

语其利益者。故法华云。应以如来灭度而度脱之。

闻见声光者。具足应云觉地动。

经云及三十三天者。更重举君臣耳。

开思藏下者。若据众生业报。及无机感。佛尚不能转魔是何人而能赦者。验知皆是大权所为。

经云是咒能令诸失心者。叹咒功能。复说已自为说以劝受持。或是失大乘心者。或是狂乱者。宁得好咒者。此从迹问。若据魔广赞。及自能发心。验是先佛之法。如净名经云。十方世界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信之于此矣。僧宗曰。若能穷达其旨。经之与咒。意何所在。但物心难悟。以理从易故威逼咒。但魔无法助化说。咒以弘道也。

还奉国王者。王国内得。当还奉王。佛法中得还奉于佛。

咒是密语者。问咒既不可翻。西方人既解梵语。应解密意他答亦只是解其言。而亦未必解其意。

若一向解者。若一向作事解。何能令人得道。诸烦恼是鬼名者。此约初解。如识烦恼。烦恼不能障三德。内外三界烦恼不同。即世界义。

无明是鬼王者。若识无明鬼王。则三惑皆伏。即生善义。

善能下对治。

第一义谛者。智冥中理。无明顿破。犹如王来。

后一通者。四悉是佛遍施之法。所以佛来遍通前四。

十地菩萨者。如华严中。以十王配十地。即其意也。

得为大千之主者。此是三千大千世界中心。所以梵王是大千主。

言领小千者。非大千中心。此义违经论。

香饭奉佛此光召者。此光触彼。彼饭气触此。光饭同是一触。二俱无相。体不可得。又前诸献供。佛皆不受。亦对顺光召。此佛不受。故得对光。

经云威德悉灭者。除能引之众。及深位菩萨。住前当机结缘二众威德皆灭。

首罗惊怖者。首罗住深禅定。本不合惊怖。今德皆灭。今为光动。致斯惊怖。焉更疑问。

明此菩萨示不思议者。从本等法身。起应示现。

经云唯深至能见者。若蒙佛加。下地亦见。今明自力。是以除之。

例余方者。应云例余九方悉尔。

譬如带饶身边者。此取任运能见为譬。

里而非里者。镜在身边故云非里。身影在内故云而里。

惋(敬叹也鸟段反)。

集不集俱不可思议者俱是涅槃之力故尔。

慈不慈者。亦是涅槃之力。

又简阐提者。并是抑挫之辞。令其发心明恶不定恶。

所以俱不可思议总有九瑞者。初能召中三。谓声光动。次悲近中三。谓林白堂空池华。后此众见彼众有三。闻彼佛说此佛入涅槃是声瑞。觉地动地动瑞。见如镜之光光瑞。令成九也。

及风者。风是动相。故对地。

经云还从口入者。法瑶曰。明化缘周毕表涅槃之想。想有三种。一明众生心净。二国土净。三收光入口。收光入口止教之相众生心净表化周毕。国土净明行毕。如此释者。表相未明。令知同异耳。

第二卷 释纯陀品

就文为三。初通释品。次此讫众问下。开章别释。三初献供下入文正释。初为二。先标列章门。次初意下正释。于中文自为三。初中云开破今昔者。破昔执权之人如劣三修。破今执邪之人。如诸耶外等。开者于今昔二种之人。显于圆常佛性。

于义则密者。大意不出破执明常。所以于义则密。

于文则疏者。但题寿命。岂能显于三品。所明从人从事等异。是故于文则疏。

于文则密者。纯陀从人。哀。叹等从事。三相躯分。于文则密。从题辨常。其理难显。是故于义则疏。

随前人者。谓纯陀也。

随后事者。即哀叹品。破昔劣三。修今胜三。故云则施常修。

次德行中文为三。先明其异德。次问纯陀下明其让德。三问何故下释疑。

初中云二恒数者。是二恒优婆塞中一人也。

时众三请者。唯优婆塞众及魔波旬并无边身菩萨有三请之言。

因受大会者。佛自受纯陀供。化身受大众供。

因食开常者。如下巧兴五难。善覆有为等。

自请住者。住世一劫。若减一劫等。

腾众请者。如经云。一切诸众生。悉生大苦恼。以知佛世尊。今欲入涅槃。

金口叹者。赞言善哉善哉。希有纯陀。汝今具足檀波罗蜜。

大众叹者。经云南无纯陀南无纯陀。而为我等之所瞻作。即其文也。

当徒问答者。与佛问答。名曰当徒。

往昔誓愿者。下文云。于迦叶佛时发愿。愿于释迦如来涅槃之日。我当最后而设供养。

次明让德为三。先兴问答为解释之端。次旧明下出旧解。三今依下今师解。初云何不先办供而后请受。何故先请已方办供耶。

三今解中以少粗者。八斛四斗为少。但是粳粮曰粗。

以同类者。谓与其同类十五人俱也。

城傍者。纯陀在城内住。名之曰傍。

三释疑为三。先问。次答。三是佛下结意。初问云昔嘿今嘿者。昔即法华前。阿含经中最多嘿受。今即序中嘿然不受。

次答。自为通别二解。初通中云破恶得道者。嘿受嘿不受。皆为破恶。恶破入理。即第一义故也。

次别释中云时众无奇等者。谓无十妙之奇特。无圆常佛性之机。无感胜上开显之缘故也。

后供息心者。犹佛嘿不言。则后供续续而至。皆谓如来不受他供应受我供。若发言不受。则后供皆息。

显无常无胜治力者。昔无常但能治邪常。今日常能治无常。无常即常。方名胜治。

三结意云略言四者。此即开显四悉也。

三释名为三。初略释名。次然妙下释义。三纯陀大士下结略指广。以示义。同初云子纯者。此因梵文应云纯子。

先立嘉名者。嘉善也。谓先立善名。为最后闻常见性之先兆也。

次释义中云渊竖深也。博横也。所谓妙义深广。量同法界。故非言说可尽。又此十与法华十妙意同所谓自行因果化他能所。故以十妙叹之。

心如佛心者。佛心是觉。觉即智解。故名智妙。

檀妙者。属行妙也。

德妙者。是乘妙。

始办供等者。下文云。纯陀去后。未久之间。其地忽然六种震动。

说十三偈。者即第十经大众问品初。正献食时。但有佛说十三偈云。假使乌与枭。同共一树栖等。大众说偈不来。偈虽不来。献时已说。故今指之。以彰通妙。田妙者。是胜眷属。三指广中云。若依经者。依今大涅槃经也。

次别释。文为二。先谈大意。次此品下正开章别解。初云此土杂类众者。从二恒已下众是。

得作此说者。第一疏初通别释于五章。所谓即别而通。今是即通而别。故注云云。

次开章为三。一先列章门以示文意。次生起下生起四章。三通别下解释四章。初开章者。昙谶曰。此一品有四段。一因施以明常。二因大众喜庆以明常。三因文殊与纯陀论义以明常。四因催供以明常。此与今四段意同。

且共置之者。双亡有无冥于中道。故云开非有等。

次生起中云若置非求是者。若于有为无为外。求非常非无常。但成别教义。此是成非。若有无即是非有无。方成圆是。故云。即非是是。即是而非者。即常无常。无常是常家之用。所以示现涅槃。而催其施。义当非矣。

第二三者。如下文三度催供也。

是非俱非者。二俱无相。即寂灭乐。

事穷者。四章是事。由事寂故其理则亡。故云理尽。

三解释中为四。先述意。次今三下。释三如是下融通。四又此下成前起后。初如文。

释中云经论所害者。若以常破无常等。但是经论中相破之法。非于圆融绝待正意。故云所害。

还成待者。常待无常待常。常还成待对之法。

二施果报者。常即无常。无常即常。非即常非无常。故无差别。

四成前起后中云却鄣生善者。上文先蠲三鄣。次生三善。

成归佛所者。上经云。当共往诣拘尸那城力士生处至如来所等。

所至到处者。如来以大涅槃秘藏。是所至所到之处。

且共置之即解脱德者。若非证于解脱。焉能置之。

三入文解释中云优婆塞者。法瑶曰。应迹斯下。影响大圣。扣发至高之理。

此即三让者。此是奇特释经。

非同常见大匠子则贵者。子者男子之通称也。是都料大匠最贵也。

义自满足者。今文正意。为请佛受供。以财让法。为自行德。只一行半经十议义足。所以依经释出其相。

三贤十圣者。别教地前与而为论。入空出假亦得分果。若仁王经专证于圆。今且傍通别教。

经云舍身威仪者。正以舍坐仪。谓废工巧之事业。更起崇法之恭貌。

道威仪者。藏二乘威仪。兼三乘共住。

法门威仪者。别教也。

佛仪者圆也。

冠剑等者。王至佛所。应先下车。次脱履乃至冠。若不脱冠犹有王威。表其有慢。故须脱之。

单缝者。单缝袈裟。被着便易。以表浅法。

天冠天衣者。天在人中得道。犹着天服。故须脱之。

生忍法忍等者。伏顺二忍为生忍。在地前。无生寂灭为法忍。在地上。若大论第十五云。何名生法忍。忍诸恭敬供养众生及诸嗔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养恭敬法及嗔恼淫欲法。是为法忍。此即附事以明二忍。别教初心先修此二。是故引之。

服道服者二乘也。法门者别也。即俗服者圆也。此约开权释。

权化易行者。袒谓显露。权是浅近之法。物宜易受故云也。

袒实覆权者。此且寄喻。示废权显实之相。即废即开。方是文旨。

膝即常行者。此约开权圆常之行。契大涅槃秘藏。实理以释。

诸教诸味者。前二教真为实俗为权。别圆二教皆以中为实。真俗为权。又三为权。圆为实。以教约味。其相可知。

悲感者。此下四释。次第对四悉可见。

以我之顶者。谓顶是已尊。足是佛卑。以尊接卑。显敬之极附事释也。

自他求度者。自居未足。他众全无。故云自他求度。

智断具足者。此即常住智断。

一体法宝无供之众者。此即果地三宝。本是受供之人。体三宝亦尔。

供无所供者。若无无供之众。供复供谁。

为度无量者。何故请佛受供。即标出所为之意。为度无量诸众生故。故请佛受。

如此自他者。我若得主亲师。能为他舟航谓佛为我舟航。我为他舟航故也。

无主是失佛者。佛是法王能荣能益。

无亲是失法者。亲以法财覆育于子。

无救是失僧者。僧能示导是道非道。

忠无所护者。主是献忠诚处。若无于主忠无所献。

孝无所归者。亲是孝子归心之处。既无于亲。孝无所归无趣如后释。

既不为主护者。佛是能护。荣益于我处。

又无主可护者。佛是我所护。以求于荣禄。若得入无生忍位。方名为荣。既入位已。万德法财一切善业以严法身。自行他悉皆备足。名之为禄。由失主故。荣禄俱无。故名为贫。

既无亲可归者。佛以平等法身大涅槃藏。为生所归之处。由佛去世。生无所归。

亲去不归者。由亲不归。则法身慧命不生法。既不生则失无缘常住之慈。故名为穷。

无师可趣者。师之妙解。本训诱于生。是我生德之处由失于师。解无归趣。故云无训。

又师不示趣者。师若在世。则说教示导。既失于师。则无教可禀导利自他。故云无训。

无成者。谓师能训导令解行圆满。既无于教。行无可依。焉得从因而至极果。故云无成。每于一句。皆二义者。约感应道交以释。

求佛一体者。正令求己身中。一体三宝也。

即释所求者。若受我供。一体方满。三求必遂。即释所求意也。

唯是专义。求受供故。故曰唯愿。食竟取灭。名后涅槃。

四族姓者。如此土崔卢李郑之类。

刹利者。声论云应言刹底利。翻为王种。婆罗门。释论云净行。善见毗婆沙中云净行。正音婆罗摩耶。毗舍依放光经谓田家。首陀放光经谓工巧。于义应云下贱。

方便菩萨根性者。若圆人未破无明。由属方便根性。今则克体简之。

未闻圆常教者。皆名方便菩萨根性。让于已成佛法界圆人故也。

烦恼所覆者。应云良由法性变为三道。今且顺方便教立名。云覆蔽耳。

或酢等四者。或酢如刹利。或咸如婆罗门。或甜如毗舍。或苦如首陀。随文对四。亦应无失。

亡家亡国者。无主故亡国。无亲故亡家。应更云无师故亡其训导。

外则远离三宝者。由远相从三宝。自身一体三宝则失。

言远至者。只由恶隔善名远。又不能达即无常。无常即常。即非常非无常。名为远至。道生曰。去已所封入佛化。泽州云。生死为此国。佛果为他国。即是发菩提心。求出生死。名远至他国。此二释却以入佛化及向菩提为殊背经意。

义说为无者。只以不显。名之曰无。

缘性不显者。缘因若显。则万德禄成。

四性等异者。举九法界异。请佛法界不异。

始从人天者。人以五戒善。除四趣恶。天以十善除人趣恶。

然三佛性者。前法说中明通失三性。次譬说中明别请三性。故云通别。又修性一一各三为通。修性各异为别。又理性具三为通。修二性一为别。虽有此通别不同。然只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即非三非一。而三而一。故云非通非别。

自他内外者。内即自身一体。外即请于佛三及以自他。以显一如无二。

长寿金刚者。若不开常。何得谈于长寿。既说长寿。即是金刚不坏之身。所以后品得起皆由摄。今纯陀品中佛性而起。故云次第相蹑。

广显佛性者。只是广显此品佛性也。

缘因少分者。良由未有了因。了于缘因故。使二乘等善。但是缘因少分而已。故下文云。正为求了。即此意也。

施常命等者。命等在内。故属正性。

贫之与役者。二事相因。故无前后。

虽少不同者。七方便人。虽深浅少殊。贫常义等故离也。

身口七支者。除身三耶。离口四过。是其七也。

就一体合者。专就一人身上合。

经云甘露法雨者。法雨语通。通于权实。加之甘露。以表纯圆。智秀曰施。心为种子。应有下种之。譬文略故尔。

拯者济也。因说广济。名之为拯。

历别四性者。谓亦是拯及九法界众生。故云历别。

如来大众者。应云充足如来及以大众。所设既少。冀凭威神。普充大众。

众多而供足者。多入一也。供少而周多者一入多也是则非多非少。故云不思议。不思议者。一以心普故。二为文殊等加持故。

我今无主等者。国以主为覆护。家以亲为归依。智以师为开晓。世无圣人。谁为救拔。

事三如一者。故论语曰。非父母无以生。非师长无以成。非君主无以荣。人生在三事之如一。国安所以家安。家安所以行李。今世尊是即三而一。乃视一切如罗睺罗。纯陀是即一而三。所以事三如一故云愿垂矜愍。

事火即师者。外道师事火。弟子禀师亦尔。乃以事火当于师义。

奉释即主义者。释是天主。所以奉主如释。

四种菩萨者。此约开权以释。所以四种菩萨皆是秘藏之机。绕佛宝山。以纯檀林及师子子。绕纯檀林及师子王。秘藏。三学故。为世所崇仰。

喻戒定慧者。佛月清凉。可以喻戒。佛山安固无动。可以喻定。檀林枝叶繁茂。可以喻慧。师子震吼。能令众兽皆伏。可以喻慧。分别汤相。决定说于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如来一身者。只犹世人。名神为智人。故佛一身遍令其解。所谓遍知一切智人以破邪智人也。

不以色身为佛者。魔亦能示现故。

一切种智者。非但从智慧具足得名。亦是种别而知。令他种别而解。故名一切种智。

自既丈夫者。佛是丈夫中王。故能调他丈夫。

七百僧祇者。首楞严下卷云。坚首菩萨白佛言。世尊。佛寿几何。何时入灭。佛告坚首。东方去此三万二千佛土。国名庄严。佛号照明庄严自在王。十号具足今现说法。如彼佛所有寿量。我寿亦尔。又问彼佛寿命几何。佛言汝自往问。彼自当答。坚首承佛神力乃至。答言如释迦。我亦如是。汝欲知者。我寿七百阿僧祇劫。释迦亦尔。

偏擿至一句者。无生七百二种也。

二途俱失者。俱失于常。何者涅槃破病。是待对法。犹属无常。失于三点圆常佛性。楞严亦尔。以非常非无常方是正体。他无相即。致成俱失。

楞伽三佛者。彼经第一云。化佛者随机赴感。名之为化。酬其往因。名之为报。此是他受用报。即胜应身也本觉显照。名为智慧。此是大智圆明。称于如如。即自受用报身也。理体无二。故曰如如。此即平等法身也。以化身从应身流出。故今但云三佛也。

失其正旨者。般若失种智。方等失三轨。法华失一乘。此皆诸经正意也。

以当现常者。地人云。涅槃明当常现常。破于无常。亦是待对之法。故同前坏。

见法生者。只是即知法不灭。见法灭者。即知法不生不生不灭病去药亡。若不达不生不灭。还成断常二见。何者若常破无常。即成常见。若无常破常。即成断见。

无所间然者。谓法无彼此。体本相即。何者常即无常。无常即常。即非常非无常。无相破之失。方名无间。

指非常(至)正体者。指常无常外两非为体。非非今经常是所不用。

心首者。常是诸经之心。名为心首。

群圣之窟宅者。常是诸佛菩萨。及七方便人所依。名为窟宅。

若嶷然常者。亦常无常外常。故今所不用。

常立诸法者。若法华中即以实相因果为事。此经即以秘藏因果。体具诸法为事。何者修常因获常果。是则因收万善。果摄万德。故名常立诸法。

常无师弟者。常理不当师之与弟。犹诸佛皆师此法。致师弟名生。

净是正法者。佛性真正。无诸邪染。故名法。

二鸟双游者。佛性无二之体。有于常无常二用。何者用无常治常。常即无常。用常治无常。无常即常。双游并息。致极方止。即点常体有双照之用。故曰双游。

四悉无碍者。一悉即具余三。名为无碍。常亦寂下出无碍相。间隔即世界。寂绝即第一义。出生即为人。

佛性雄猛者。众生佛性。虽在四趣及七方便。无能摧灭。令其改变终不可毁。名为雄猛。

三世有法者。用此一句亡于当现。皆不可得是故。引之。

开发慧眼者。开二乘慧眼。即佛慧眼也。

通别无常者。犹昔未见中理。所以俱属无常。

开境界性者。四趣恶。五阴性。境界性。即是常住不动菩提之果。故云即开果性也。

何人者。七方便人。何法者。七方便所修四谛等。何教者。七方便能诠教法。何行者。七方便行位权用也。

何法不是非常等者。无常即非常非无常。常法亦尔。竖彻秘藏。横摄七方便。皆入非常非无常之理。

无边等者。横即竖故无边。竖即横故无底。以表横竖不二也。

充满法界者。即非横竖也。

具摄因果者。谓览常因而成常果故也。

以非色为色者。以九法界无常非色。即真善妙即色。

命意密者。命属于内。由意而立。故命属意。

开初亦尔者。此约大机所见。非但涅槃开常。佛初成道即说于常。所以八万诸天便获大道。但小机自见于小耳。

常法印者。诸法皆称理。方名法印。

行常者。实相之檀。故属于行。教常者。初后俱转法轮。故属于教。人常者。佛是常人。以常人法施于常机。故云必有。法常者。所护理境法也。

皆不食者。此约大缘所见以答。如来久虽食想。为众生故。初后皆受皆食。

皆断烦恼者。即无烦恼身。

楞严下。证中间常。如即必竟空。释论证实相般若。常如胎中子。作用虽未同文。性岂得异。众生及佛亦复如是。

六即者。相似已前名现常。分证已后名当常。众生无始本有此常。即属过去。如此明常不同古人分擘以释。

阿耨菩提者。阿之言无。耨多罗言上。三之言正。藐之言真。三复名正菩提名道。谓无上正道也。

法理具足者。法谓圆常教法。理谓秘藏常理。如此教理。方名具足。

经云有二果报无差者。先受施者。入于秘藏。后受施者亦入秘藏。故云无差。

依而行施者。依于常理而行檀施。令他得常。方名檀足。

总非者。现见初劣后胜云。何而言二施无差。故云不然。

具度眼等者。以天眼与肉眼。但是粗细小异。所见大同。故略不云天眼。但斥不见三谛之眼。故云尔。未得佛眼法眼慧眼也。

得五果等者。得不受食无世间五果。此约小乘所见。经中但云得命等。不云得常命等。验于无常。定知是将有漏五果为难。

得命者。得报命也。得安者。五荫安也。得辨者。得世智能说法也色力可解。

四后难至目者。若例初文。具化他者。应云亦未能令众生具足是天中。下三难皆例此说。

消化者音华。

经云不食。纯陀意云。若有食有消则有五果。既云不食不消则无五果。若无五果即成大小差别。云何而言无差别耶。

芰角者(奇寄反谓䔖菱)。言芰角者。只是落角难耳。将小初难大后。即当落角势。若将大初难小后。亦成芰角。文中无此势。若将小初难大初。则成并难。大小二后相并亦尔。

眷属菩萨者。此即往日同行知识为眷属。实是分身教权未说。且云眷属。

成于应者。胜应佛也。百亿国中即劣应。如小所见。

乳糜与光明永异者。华台佛但以此光明入顶为食则是顶食故不同也。

构差别难者。五难皆是差别难也。

泾渭皎然者。纯陀所见初浊后清。大缘所见初后俱清。故云不二。

祥草者。如此土茅草。

内有烦恼者。居伏惑位。是烦恼身。

是后边身者。从无始来。至今日已前行菩萨道。皆未免生死。今日是最后之身。入灭已不更再受。名后边身。

能五益他者还以有漏五果而益于他。

久具智断者。如法华寿量所明久成之相也。

成初受等者。谓大缘见后灭入涅槃也。

岂可以劣见者。前文云将大缘之后并小缘之初。今云以劣初难胜后。正当难势。

身有离合者。正明大小各自有离合。何者小离后边出无常。大有离合者。然前难中大则有五。以金刚为能喻。佛答文中大则有六。亦以金刚为能喻。是则离有五六。合但四五。纯陀既不见四身。亦不见能譬金刚身也。

正言后边至同者。经中但列后边身。正言无常与后边同。是故合之。但列三身。

唯五无四者。唯见大五。无于小四。然疏中初常住之身即是经中常身。破于杂食之身。次非烦恼身即是法身。破烦恼身即是合无烦恼身。并犹如金刚。故非无常身。五身具足。故云唯五无四。又若据双非释者。初非食不食即常身。则合非无常非后边。身非烦恼非不烦恼及非法非非法并属法身。非金刚但是能喻是。则离有五六。合唯三身。如经所引。又若大破小者。合非无常身半句入后边身。合非金刚身半句入常身。则成以大五破小四。亦名以大六对破小四。若约双非。则大小俱六。开合适宜。故作四作五等。

玄而复玄者。作四作五。即是一玄。非四非五。复是一玄。又常破无常。又是一玄。复举九本而非迹权。又是一玄。本迹俱不思议。故云二施等无差别。

入金刚定者。等觉菩萨入金刚喻定。破最后品。登妙觉位。

明见佛性者。最后究竟了了分明而见。名之为明。

智断无殊者。谓初后俱得智断。故云无殊。但初后时异耳。

是人中天者。轮王是人中上胜。即飞行皇帝。故赞为天。天有五种。一是世天。大论云名假号。天谓人王名为天子。二生天从四天王乃至非想。三净天从须陀洹乃至辟支佛。四义天。从初地已上乃至法云诸菩萨解空义。五第一义天。诸佛如来见性穷极。名第一义。佛于如是五天之中最为上天。名天中天。

但有舍财者。俱舍颂云。但由悲普施。被折身无忿。赞叹底沙佛。次无上菩提。六波罗蜜多。于如是四位。一二又一二。如次修圆满。悲心普施。一切物乃至身命。都无恋着。施满。被折身乃至无见如芥子许心无小忿。忍满。不起身悟二业加报。名戒满。遇见底沙如来火光三昧。心生欢喜专注翘诚。忘下一足。合掌瞻仰经七昼夜。以妙伽陀赞叹底沙佛。语曰。天地此界多闻室等。名精进满。戒摄忍。慧摄静虑。唯禅定般若。复金刚座方得圆满。故颂中云次无上菩提。婆沙云。此等所说。皆依一时一行增上。说为圆满。如实义者。得尽智时。四波罗蜜方得圆满。次无上菩提位。成就定慧二波罗蜜。释迦菩萨菩提树下无漏观。至第三十三心获金刚三昧。名禅定波罗蜜成就。至第三十四心获尽智时。具足种智。名般若波罗蜜成就。但名行事六度。未见法界之檀。故云无理檀也。

先已通达者。本地久成。示在迹中犹居菩萨位。若广说法要。在八相成佛。故云菩萨尔时。

分得佛眼者。在菩萨位时。已分得佛眼也。

我实不食者。法瑶曰。明菩萨实不受用迹示受用。今入涅槃。亦是迹受。二受俱迹非等。如何不判大小初后之见。但云俱迹则大小不分。今所不用。

受乳糜者。昔有二女。长名难陀。小名难陀波罗。共牧千牛。于一时中。构千牛乳用饮百头。复构百头用饮十头。构用饮一头。构一牛乳煮以为糜。糜在空中七尺而沸。女见奇异不敢自食。用上树神。佛在树下。二女不知。到已遇见。遂即奉献。故云小缘初见口受也。

若尔者难意既云去复云住。既云住后云去。如此去住。于物何益耶。

亦去亦住者。亦去应身去。法身住。非住可可解。

得大名利者。因受纯陀供。则普受大会供。利岂过此。

五果当先者。在一切人先得五果也。

俱足故者。德满足利满足名满足。

名与法合者。与一切种智理境檀波罗蜜法身合也。

名与佛合者。与一切智般若合也。

名与僧合者。与道种智解脱合也。

叹其得主者。犹如忠臣。心契主意。叹其得师。能生解故。

叹其得亲者。天性体同。如罗此正显纯陀体具主亲师三不灭也。

超第六天者。梵王初请佛转法轮。纯陀后请得受所供。故与梵等。

经云纯陀欢喜者。喜有三意。一以佛受供故喜。二以檀既成入圣流故喜。三为众人所叹故喜。

佛不染世法者。以无染人。说无染法。故叹闻难。

无主亲师者。主在则调御我。亲在能覆育我。师在能开导我。令三圆开发。三德增长。失此增长致生苦恼。

智度益者。实智益也。

云起得清凉者。从真起应。如空中无云忽然起云。复能清凉于他。故譬权智益物。

拨乱反正者。曰同邪魔军震动。恼乱行人。今蒙佛日照。烦恼寂灭。达魔界如即佛界如。譬如圣君。拨乱世以登正位。故云反正。

展转相依者。从前向后由具前后置供。

三种无佛者。谓生在人中。得无上利闻法复难。此三与众人共。由为易闻。故不重述。

经云汝今纯陀者。汝字独呼。汝即是人身难。故须独呼。

又障他人者。由汝献供。佛则普受诸供。汝若请住。无最后供。致成障他。

汝自鉾盾者。请佛久住。复欲献供满最后檀。则成自言而相鉾盾。

至存者。法身常存如何请住。

弥亡者机息入灭。云何请住。

至亡者。法身常寂。

弥存者。机兴则遍法界应。

非存非亡者。双树中间入灭以表之。即住等亦尔。文意大鉾。只是常存常灭。常灭常存。以一唱灭三谛具足。

言之者讷者。以存亡之体。即是法界故。非言能言之。

而存己者。为物宜然。

取之者失者。若遍取无常。即失于常。若取于常。则失非常非无常大涅槃理。故不可取也。

六种云云者。六即明知纯陀是分证十住。六不知上故请住也。

而抑于高者。抑纯陀之高。息下人之望。

经云诸行性相者。性生性灭。性不可请。应物所宜。何可请哉。又性语其内。即以迁流潜谢为质。相语其外取百年终灭为义。

隐显者。用无常为隐用常为显。唱灭为隐。言住为显。

能常者。荣遍一切处。

能无常者。生灭宛然。

他境界者。由现无常。故成他境。

岂定自他者。应云岂定自定他。能作即自即他耶。

若用无常者。无常自灭。何须请住。

故举二用者。体是非常非无常。若消此文。应用上佛境界。何常用而成相。下则是即体而论用。故曰二用。

经云三界皆无常者。释成上苦只由无常性。

经云可坏法流转者。此举无常显成空义。

无我观者。我以自在为义。既为老病等所侵烦恼所缠。验知无我。

经云根本无义利者。种子不净为一切不净根本。

如瑞应者下第九疏中释。

此彼之彼岸者。三界生死为此岸。三乘真谛为彼岸。又三乘为此岸。出假慈悲为彼岸。又出假为此岸。入中为彼岸。又次第三谛为此岸。圆融三谛为彼岸。故云度非此非彼也。

三谛一谛者。此约即用而体。一一皆约体用相即以释。

非一非三者。体用双泯。而三而一者。体用双照。

三谛皆空者。俱冥法界。乃至者。应云一假一切假。假即法界。但有名字。

云何请住一中一切中者。中即法界。平等无二。不当去住。复云请住。

离欲一偈者。既云思惟岂非假也。

六难由佛者得人身由五界。界由佛说而有故。大论云。若能持于释迦文佛在汝家中。余五例然。故云由佛。

从于用生者。闻佛说非常非无常。即体之用。故谢于佛。

悭结漏断者。分除三惑也。

喻于智断者。龙是水中力大喻定。从断受名。象是陆中力等。

拔渊泉之下等者。我是城中工巧之贱。名拔渊泉之下。得入住地。名处云霄之上。

能生物善者。生常住大善也。

大众苦至者。五十二众悉皆三请。名为苦至。

亦无变吐者。众生不猒佛。佛不猒众生。故用无变吐喻之。

圣言巧密者。称机故巧。于一言音赴斯二说名密。

为无为是傍者。献供本意为求非有非无实理。所以为无为是傍。

是其权巧者。执有专为显非有非无。执无亦为显非有非无。俱适物宜。名为权巧。

四悉意者。初释名为三。又次第对四悉可解。

后当广说者。哀叹品中广说非常非无常。

举是显非者。广举非常。非常非无常之是。显二人所执非。

约斯事理者。二用属事。非常非无常属理也。

有者无无者。此牒前难家云纯陀是有辞也。何者汝言纯陀是有者。是义不然。纯陀之无。能无文殊之无。以能无故纯陀之无还成常住之无。故云还得是无。文殊之无既为所无。此无反成于有。如何却难纯陀应是有耶。又若直出文势。应云文殊之有。无纯陀之无。所以文殊之无。还得是昔教之无。不应将昔以难于今。令无成有。二解并通。

于深无损者。于文殊非常非无常而无损减。

胜负双舍者。减会中道。

各执二用者。于执常人。知常即无常。执无常人。知无常即常。皆为显非常非无常正体名俱是。俱非可见。

各有一是一非者。所执之体。是因名为是。犹偏执常则失无常。执无常则失常。故或各有一是一非。

应如是学者。观诸行性相无常。为正空三昧方便。故劝其字。

群有劳累者。三界生死。劳累群有车轮。譬苦。三界轮转。上升下沉。念念迁谢。故以譬苦。

经云同于诸行者。无常行也。若同诸行则非法王。佛以万行圆满为三界尊。岂可同诸行耶。

丈夫譬刚者。正也直也。谓譬中道正直理也。

寓(虞句反奇)发心已去者。发心谓名字已上。

未足者。远未足谓等觉。近未足谓地住已上。

无常住五果者。五果为身。所依如舍。为人所依。犹未有行。故无五果。如无居家。

理无智断者。理性虽未有智断之用而有解脱之性。故云义也。

乞丐者(割音。又盖音。前胜也)。

素丝易染者。于名字慈中而求静慧。犹如素丝则易染。观行相似法也。

薄知名数者名字即人薄知。即权而实。即实而权。即非权非实。方实隅权。但名竖达权实故也。

逆旅者。道傍之屋名为客舍为逆。国国迸散之旅所居暮合朝散矣。又逆者迎也。客舍是迎宾旅。所居之处名曰逆旅。

贪者求物者。虽贪贪不能得。故喻如空聚。

焚灼愍之者。有观智者能达恶贼。如有智人愍于遇者矣。

通名解说者。观行之人。但能为他略说于慈。又但是依教而修。得解说名。

寄生一子者。法瑶曰。解托阴生曰寄。真而无二曰一。

慈说已彰者。能以一妙音。遍满三千界。随意即能至。名为以彰。

慈悉倚伏者。相似慈成。能破通惑名倚。别惑被伏名伏。今言悉者。通惑虽除。别惑全在。约圆伏边。故名为悉。

更互强弱者。能破通惑但慈为强。未破无明真解未发。似慈则弱。名曰更互。

言抱儿者。抱观行儿也。

向涅槃城者。向大涅槃城也。

遇恶风雨者。生公曰。五欲如风雨诸结如塞。若恶友如蚊虻。此解太浅。

蚊虻蜂螫者。螫案琰法师经音云。螫别是一虫名。若作释音。此是虫用。所以即是一虫名者。先举四虫。蚊。虻。蜂。螫。后以毒虫二字来结。故云之所唼食。即出其用。罗睺和上。亦作螫读。

外业鄣者。外恶业尘。助于内业。故名外尘而为外鄣。

水漂([卓*ㄆ]妙反)。

慈念功德者。犹修圆三慈功德。得入初住故也。

偏运者。不应偏修观念耳。

经云不同诸行者。明如来不同诸行。以常住故不应言同。

经云未有慧眼者。未有佛慧眼也。

经云如来正法者。秘藏理法。名之为正。

广有所破者。一一文皆破昔三教。属偏非正。谁非慧眼非正理。故注云云。

不许偏说者。以未知机。只可但以大乘法答。令至一切种智。

通论前后者。相似已下皆能随分偏圆二说。

后见机理者。分真已上也。

具有无者。分真已上。

具双非双照二用者。方名无为。所谓达常即无常等。乃名圆说。

亦是见第一义机者。善分事理。故对二悉。

经云当言如来同无为者。所谓同于涅槃无为。亦是同法性无为也。

理寂而照者。法身体安名为理寂。解脱顺缘名无系缚。无照而照。无明即明。此是理性三因性具寂照之解。

始末两间者。中间四即俱名中路。

生死拘逼者。不出三界名拘。轮六道名逼。又为生死拘烦恼逼。

谦卑请益者。始入名字未有观道。名曰谦卑。顺理求于观行相似等解。名为请益。

无明所厌者。为粗无明所覆也。

言卒起者。无常是本无今有之法。故名卒起。又烧自身亦名卒起。

邻真为悟者。既得似解知必入真。故云悟也。

但在白法者。似位能破六道之黑名白。分真已上名非白非黑法也。

衣缠身者。观达于境。如衣缠身。

显其所离者。究竟观成。二死三惑永尽。故云常生安乐。

经云持戒比丘等者。意云汝是持具足戒比丘。何以同于小见。即是妄语明有罪因。死入地狱彰有罪果。

此文三十二相合云。僧宗曰。结果报也。忉利天有三十二臣。譬表三十二相。

八十反者。譬八十种好也。

大梵王者。梵名涅槃。王即佛也。

亦合主者。尔八十下。举例合也。既以此文三十二相合主。应云若尔下例合。八十种好合上八十反。十八不共法合上轮王。又今下以好例十八悉不与下地共也。

初如文者。一赞其说当。二赞其领当。故双云善哉。

经云十八不共法者大论二十六云。佛于无量阿僧祇劫来。常用戒定智慧。以修身口清净二无失。三念无失。佛于四念处心。长夜善修故。善修诸深禅定。心不散乱。得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名念无失。四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无分别。无远近。无异想。平等普度。心无简择。名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定名一心。佛于诸法实相中不退不失。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众生有三受。苦众生嗔。乐受生爱。不苦乐受生痴。佛于三种受。苦受中知苦受生苦住苦灭。乐受中知乐受生乐受生乐住乐灭。不苦乐中知生时住时灭时。四威仪恒在定。名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佛知善法恩。故虽具众善。而常欲集诸善法。欲度一切。名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佛身心二种精进。慈悲度人。未曾休息。安住寂灭。不增不减。名精进无减。九念无减。佛于三世诸法。一切智慧相应故。满足无减故。名念无减。十慧无减。佛得一切智慧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成就圆极。名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佛具二种解脱。一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二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都尽无余。名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佛于诸解脱中。知见了了分明。智慧无量无边。名解脱知见无减。十三十四十五佛一切身业一切口业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一切身口意业智慧为本。得无碍智说不可尽。无不利益一切众生。三业寂静。亦名三不护。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智慧照知过去世。尽过去际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遍知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智慧照未来世。尽未来际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遍知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智慧照现在世。尽现在际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遍知无碍。

言行相应者。纯陀住十住地如行而说。故云相应。

正见正知者。正见属定。正知属慧。犹内具定慧。致能外用。定慧益地。故云正护正说。

常住因缘者。修行常住之因缘也。

止一言呵劝者。上文殊但以先呵次欢耳。

圣人但说己法者。纯陀住十住地说自证法。名为己法。

若未亲证说者。名说他法。

妨于大后者。妨碍也。遮也。断也。明纯陀用小初而难大后。如来广答二施无差。及文殊与纯陀互执不契圆旨。众共置之。如此之惑。正为遮断后来执小初以难大后。及将大后以破小初之徒。息于此见令知二施果报无差。

乃是杂众者。意云此是法华后更说般若洮伏之人。来至涅槃会者。名为新众。

汝劝我覆等者。是则文殊覆实而用权。纯陀覆权而用实。

不能尽其用者。此有即体而用。故不可尽。

不能罄其极者。此无即体。量同法界。言语道断。故无能竭。

言所不洎者。即体而用。言不及于有。即用而体。言不及于无。

第一义置者。此即泯用皈体名第一义。何者如来涅槃非有无所测。故且置之。

莫知其正者。其正者达者则知互执。皆为显非权非实涅槃正体。迷者不达互执之旨。故云莫知。

为人置者。献供为生物善。故属为人。又泽州云。正其论之。暂停非永。故言且置。

经云根本种子者。檀是法身种子。时物是檀种子。

理涉贪者。意云大众不涅槃。复不须食。二并不须应。是自贪故也。

文殊同他见者。同诸献食人见也。

印其呵者。印其呵当也。

蒙佛悦可者。文殊意云。汝说无为。蒙佛悦可。我说有为。亦应悦可。既不悦我。则是如来有爱憎心故偏悦。

即作伏并者。初并云。如来悦于汝不合悦众生。众生既被悦于我何不悦。次并云。如来既悦生。理应悦于我。于我既不悦。如何得汝。据此悦皆偏圆悦言无旨。即是伏并之相。

经云汝不应(至)悦可者。纯陀意云。我是说契机理。如来悦可于我。非谓如来有爱憎心。偏悦于我。

经云俱行颠倒者。非但汝说有是倒。我说无之是倒。何以故。谓有悦可是爱憎故。故云俱行。

譬显如文者。寄喻显过。明世人。有爱念。故虽复行化饶益他人。若竟不竟忽然放舍。还益所亲。佛无此念。故对过彰离。

普净悦可者。等视名普。无到曰净。

冶城等者。冶城两譬皆是下不知上。此释为得。云根约法身义稍可用。余皆不可。

则言尽等者。言尽故不可思。议穷故不可思。

诸瑞者。指第一卷中九瑞。

扶上化下者。称佛教名扶上。合机宜名化下。

经云非无因缘者一令催供二必入涅槃即是因缘未诺者良由悲塞未暇发。言故云未诺。

止乱者。应思法利。如何啼哭。悲无所益。乱心迷道。非行者所宜。当观其身。释无益之旨。

六譬空者。此六悉皆磨灭故空。

三譬无常者。体皆无坚。念念灭故。

三譬不净者。取已熟坏果段段肉悉皆烂坏。故以为喻。

两譬无我者。织尽由经。上必须下。皆不自在。以喻无我。

经云犹杂食者。苦空无常等五法利合食。则煞法身慧命。故当观等。

经云诸佛法尔者。化仪之法应谢必灭。故云法尔。

经云至是处者。皆至小涅槃处及大涅槃处也。

涅槃者。知化佛灭名知涅槃。知真常存名非涅槃。又现在不知如来化灭。故云不能思量如来涅槃。亦不知佛真身常住名非涅槃。

携友共办者。道慧记曰。纯陀迹未善解设供之法。故携文殊而去。又朋友者。同处师门曰朋。同执一志为友。绸缪寒湿热䦚饥饱相知者也。

涅槃疏私记卷第一

承保四年四月二十八日以华林房本书写已了

以同五月七日一校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