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𧧌震 述

入实际品第五之上

此为辨才分。夫欲得大辨才智者。非入实际。何以能之。所以第九善慧地中。为度众生。修无碍智。一法无碍。二义无碍。三词无碍。四乐说无碍。在声闻。祇得少分。以其不能知词知义。又且无三种善巧。不能随众生根性。用软语粗语。不软不粗语。而为众生方便说法故也。若在缘觉。乐修寂灭。其所化导。惟现神通而已。故菩萨住此九地中。得无量善巧无碍智。知一切佛法。名字性相。差别平等。而不取着。是法无碍。又知一切诸佛。法义名义。性相差别平等义。了知如来随八万四千众生。心行根解。差别音声。而不取着。是义无碍。又知一切法。随其言音。定其文字。善识字体。解其真义。广说地道无差别相。而不取着。是词无碍。又能以第一义智。善巧方便。随众生信解。以如来智。清净行。圆满说。然虽乐说如是最上。而亦不着。是乐说无碍。是皆于一切法。无所取着。故得无碍。又了达一切法无碍。故得义无碍。知义无碍。故得词无碍。知词知法知义。得不思议说。是为乐说无碍。如是。则善慧地中之能事毕矣。又菩萨住此地中。昼夜精勤。专求智明。更无余想。唯入佛境界。亲近如来。故诸佛皆随其性欲。而与法门也。今此如来无问自说。起发其问。亦犹是耳。又此地。行力波罗蜜为胜。以故大力菩萨当机。然总只发明入实际义而已。所谓实际者。于一切法俱不可得。此不可得亦不可得。虽不可得。而又修于智辨以利生也。又入实际三字。先出于无相法中。为此品张本。

于是如来作如是言。诸菩萨等。本利深入。可度众生。若后非时。应如说法。时利不俱。顺不顺说。非同非异。相应如说。引诸情智。流入萨婆若海。无令可众。挹彼虚风。悉令彼庶。一味神乳。

此垂法弘化。以明利生之行。言菩萨得本觉之利。深入唵摩罗。始可利生。若于吾灭后。至非正法住世之时。皆应如斯说法。即使众生未能信解。或际会不时。又且根性不利者。可以顺说而善化。可以逆说而折伏。此实非可以同。亦非必求其异。但取其相应。而如法说之。引一切邪见钝根众生之情识。与利根众生之心智。皆流入于萨婆若(此云一切种智)海中。夫般若为因。萨婆若是果。为令得此智果也。无令可化之众生。徒为挹彼虚风而已。挹之为言酌也。酌挹其风。犹俗言吸风。然必当令彼众庶。悉䬸一味神妙之法乳。乃为是耳。

世间非世间。住。非住处。五空出入。无有取舍。何以故。诸法空相。性非有无。非无不无。不无不有。无决定性。不住有无。非彼有无凡圣之皆。而能测(北藏作恻)隐。

此示五空之法。言若世间。若非世间。若住于世间相。若不住于世间相。于此住非住处。观于五空。若出若入。无有取舍之相生于其心。以此诸法空相。其性非属有之与无。亦非无。非不无。既不无不有。则无决定之性。故不住于有无。然非彼有无之情。凡圣之智。而能测其隐微之旨也。

诸菩萨等。若知是利。即得菩提。

此明其法利。然此法空性相之体。亦乃本觉之利。若知是本觉之利。即得于菩提矣。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大力。即从座起。前白佛言。尊者。如佛所说。五空出入。无有取舍。云何五空而不取舍。

此咨请如来空义。

佛言。菩萨。五空者。三有是空。六道影是空。法相是空。名相是空。心识义是空。菩萨如是等空。空不住空。空无空相。无相之法。有何取舍。入无取地。则入三空。

此答名示义。明其空相之无取也。然佛说法。或称菩萨。或称善男子。各有所表。凡切实紧要。欲令其直下顺理刚断。则必曰善男子。若为后世众生唱明其义。即称菩萨。而此经中。佛与大力地藏二大菩萨酬问。并无善男子之称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皆属有漏有为。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皆妄心所成。不实如影。法相名相。该世间出世间。皆由意识。妄生分别。心与识。皆是假名。本无实义。如是五空之义。亦皆为利生之故。诠表曰空。须知空。亦不住于空。空。亦无空相。总成无相之法。又何容取舍于其间耶。若能入于无取之地。则又更进一步而入于三空矣。

大力菩萨言。云何三空。

此又问三空之义。

佛言。三空者。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如是等空。不住三相。不无真实。文言道断。不可思议。

此示名显义。此三种空。唯九地十地。与等妙二觉所知。他不能解。盖言如上所举五空之相亦空。又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入于如是之三空。并不住此三种空相。则其间。岂不无真实之理。至此。文言道断。真乃不可思议。

大力菩萨言。不无真实。是相应有。

此拣误解为有相。

佛言。无不住无。有不住有。不有之法。不即住无。不无之相。不即住有。非以有无而诠得理。菩萨。无名义相。不可思议。何以故。无名之名。不无于名。无义之义。不无于义。

此示真实名义。言无且不住于无。有且不住于有。故凡不有之法。即是无。不即住于无。不无之相即是有。不即住于有。然此不住之中。不无真实之性。此亦非可以有无而为诠表。得尽其理。既不可以诠表。则本无名义之相可得。是真不可思议。然无名之名。名不自名。因义表名。故不无于有名。无义之义。义不自义。因名显义。故不无于有义。

大力菩萨言。如是名义。真实如相。如来如相。如不住如。如无如相。相无如故。非不如来。众生心相。相亦如来。众生之心。应无别境。

此菩萨领解。因义明如。言如是名义。既互无自性。即是真实如如不动之相。亦即如来之如相。如是如相。俱是假立。亦不住于如。以如中本无如相。若相中既无如相。则非不同于如来矣。至若众生之心相。是相亦同于如来。以此推之。众生之心。又岂不如。自应无有别境也。

佛言。如是。众生之心。实无别境。何以故。心本净故。理无秽故。以染尘故。名为三界。三界之心。名为别境。是境虚妄。从心化生。心若无妄。即无别境。

此印如明净。谓众生之心。本自清净。以理观之。实无垢秽。但以贪染情尘。背真离觉。故名为三界。遂成三界生死垢秽有漏之妄心。是即名为众生心中之别境也。虽有是境。本自虚妄。乃从清净心中。幻化而生。若心无妄念。本自如如。心境一如。境外无心。心外无境。如此。即无别境也。

大力菩萨言。心若在净。诸境不生。此心净时。应无三界。

此明心净即土净。

佛言。如是。菩萨。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所见诸境。唯所见心。心不幻化。则无所见。菩萨。内无众生。三性空寂。则无己众。亦无他众。乃至二入。亦不生心。得如是利。则无三界。

此明心境空寂。印成净义。言心不妄生诸境。如悬镜然。境亦不生于心。本不相到。若能如是。则所见诸境。唯所见心。宗门下说到者里。便截住口。却云。正当与么时。且道此心。毕竟在甚么处见。切莫拟议。若拟议。便属意根卜度。设或有不识好恶汉。下个注脚道。境从心现。见色便见心。祇是说道理。直须向语默外。当体觌露处。转得一机。直下便与释迦老子一同鼻孔出气。教乘中不会。只得注脚下重添注脚道。若心不幻化。则外无诸境之可见。内无众生善恶无记三性。皆本空寂。如是。则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故曰无己众。亦无他众。乃至二入。亦不生心。则并无法见。非法见。所以般若经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得于如是。即得本觉之利。自无有三界。而超然出乎其外矣。

大力菩萨言。云何二入。不生于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

此拣问二入之义。

佛言。二入者。一谓理入。二谓行入。

此显二入之名。后别示二入之义。

○昔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四行。有云。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谓理入。二谓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他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为四。一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以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二随缘行。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纵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构。今乃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故说言随缘行。三无所求行。世人常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知彼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了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说言无所求行。四称法行。即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故说言称法行。此四。乃为行入也。按初祖此说。即依此经而立者也。

理入者。深信众生。不异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尘之所翳障。不去不来。凝住觉观。谛观佛性。不有不无。无己无他。凡圣不二。金刚心地。坚住不移。寂静无为。无有分别。是名理入。

此示理入。言顺其真性之理以利生也。故曰。深信众生。原不异佛之真性。今生佛体殊而不能一。凡圣位分而不能共者。但以客尘之所翳障耳。然须知心性是主。本来清净。如明镜然。其妄念如客。因相续而起。污染心性。有尘垢之义。此犹镜上所积尘垢。而翳障其光明也。若能磨莹而去其尘垢。则光明之体仍在焉。然今以此修治心性之法而利生。先应今其坐断意根。前念不随之而去。后念不使其复来。直用当前一念。凝住觉观。谛观此本有佛性。于相不有。于理不无。无己无他。体原是一。无次无余。凡圣不二。如是。则于金刚心地中。坚住不移。得寂静无为之智体。悟无分别之智用。是令其从理而入于法空也。

行入者。心不倾倚。影无流易。于所有处。静念无求。风鼓不动。犹如大地。捐离心我。救度众生。

此示行入。言住于真心之行以利生也。此行字。指一切日用中。应缘遇物之心行。故曰心住中道。而不生倾欹依倚之念。于六尘缘影。而无迁流变易之想。于日用中。一切所有作为处。想念寂静。永绝驰求。纵遇境风鼓撼而不动。犹如大地之奠安。虽得如此。抑且原无住着。所以捐离无妄心我。唯与慈运悲。以利生也。

无生无相。不取不舍。菩萨。心无出入。无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为入。

此明入字之义。言理性本自无生。心行本自无相。故不取一法。亦不舍一法。盖以真性之理。不可取故。真心之行。不可舍故。然心行无相。本无所出。理性无生。本无所入。是以菩萨利生之心。本无出入。然得此无出无入之心。则知入而不入。以入而不入。故强名之曰入。

菩萨。如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虚弃。何以故。不无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尔清净。

此结成前义。以明入法之功。言若能入此理行二法。则知此法之相。实本不空。然则何以谓之不空之法。其法今已显著。是必不致于虚浪弃掷者也。既不虚弃。必自知其不无。若既知此不无之法。是则具足法性之真实功德者矣。此非妄心。亦非缘影。实乃法性固尔清净也。然其从不取舍。无出入。转出不空。不虚弃。不无。方乃出此具足功德四字。

○昔达磨祖师初见梁武帝。帝问。朕造寺度僧。有何功德。祖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遂问。如何是真功德。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是为真实功德。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祖曰。不识。帝不悟。祖遂渡江入魏。然当时天下人。咸称武帝为佛心天子。尝御注大品般若。又亲为四众。讲放光般若。实能依教修行。只为未知真实功德。所以不悟初祖之言。后来闻法道大著。深悔之。及祖示灭后。又闻魏使于葱岭上遇祖。手携只履而返。益加追慕。乃御制碑文记之。有云。嗟夫。见之不见。逢之不逢。今之古之。悔之恨之。朕虽一介凡夫。敢师之于后。又为作赞。有心有也。旷劫而受沉沦。心无也。刹那而成正觉之语。虽然。设或当日武帝知此经之义。决不当面错过达磨老子。

大力菩萨言。云何非心非影。法尔清净。

此咨请未解之义。

佛言。空如之法。非心识法。非心使所有法。非空相法。非色相法。非心有为不相应法。非心无为是相应法。非所现影。非所显示。非自性。非差别。非名。非相。非义。何以故。义无如故。无如之法。亦无无如。无有无如。非无如有。何以故。根理之法。非理非根。离诸诤论。不见其相。菩萨。如是净法。非生之所生生。非灭之所灭灭。

此发明空如清净法义。言如向所说。三界惟心。万法唯识。只为外道邪见。不信自心故。今此空如之法。非心能知。非识能识。此先破心识之能。此能。即藏识见分也。故曰非心识法。又众生因心识之能。遂有心所。谓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具此三义。名为心所。其数共有五十一心所法。而心法唯一。是皆为心识使令之所有者。此破心识之所。即藏识之相分。皆因小乘我法二执所有。若大乘顿悟法空。即无此执。故曰非心使所有法。又不属于断见之无。故曰非空相法。又不属于常见之有。故曰非色相法。又非世间有为之心。一切不相应法。又非出世间无为之心。本是相应之法。非同幻化之所现影。非是言说之所显示。非自性真体。非差别智用。非有名字。非有相状。非有义理。盖此清净法中。谁与安名。义本空寂。亦无如故。今强诠之。而为无如之法。亦本无此无如之名。既无有无如之名。即非为之无如。而可有此无如矣。若更究竟此根源之义理。亦非实有义理可求。亦非实有根源可得。故离于一切言说诤论。实不可见其无如之相。如是清净之法。非生之所能生而生。亦非灭之所能灭而灭者也。

○佛说心识名相。皆为破二乘外道邪见。如楞伽中。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种种分别科拣。无非为显一心之法。故经云。佛语心为宗。又云。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后代祖师。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识立相宗。是皆同显一心之法耳。后学宗之。或执相以难性。或执性以破相。性相角立。而是非生灭之妄心生矣。达磨大师。斥相指心。尝以楞伽授二祖。谓可以印心。盖指佛语心为宗之语也。又传载二祖。每常举楞伽论说。辄自叹曰。此经四世之后。变为名相。一何可悲。此乃言后代不知此名相之建立。为显一心。心法未明。唯知名相。执名相为实有。皆属妄想。即是众生境界。若知名相本空。妄想非有。独显一心。则为正智如如。是诸佛境界矣。

大力菩萨言。不可思议。如是法相。不合成。不独成。不羁不绊。不聚不散。不生不灭。亦无来相。及以去相。不可思议。

此乃深领法义。亦先叹不可思议。而后言之。曰。如是法相吾今已知其不为众法所合成。亦不可言一法之所独成。不为一切有法所羁。不为一切无法所绊。不可言其有所积聚。不可言其有所散失。不见有一法可生。不见有一法可灭。亦无来去之相可得。体本如故。言已。复叹之曰。不可思议。其深领佛意。可知矣。

佛言。如是。不可思议。不思议心。心亦如是。何以故。如不异心。心本如故。众生佛性。不一不异。众生之性。本无生灭。生灭之性。性本涅槃。性相本如。如无动故。一切法相。从缘无起。起相性如。如无所动。

此印成重释。明心真如义。佛言。如是。此又不同乎前。盖言其所叹不可思议者。固应如是。但更须知诸佛不可思议之心。与一切众生心。亦乃如前之不可思议也。盖如前所言空如之法。顺理推之。本不异于诸佛众生之心。以心体本同于如故。虽则众生佛性。流转不一。而归源本不异也。以故众生之性。即空如之性。其体本无生灭可得。然今目前所见有生灭者。乃是相耳。相中之能生灭者。性也。此生灭性。本与涅槃之体同。故言此性与相。本同于如。此如者。即寂灭之性。寂灭即是如。故如之性。本无生灭之动相故。然世间一切法相。虽皆从缘而起。而无起相可得。盖以缘起之相。其性本如。如之性。本无所动也。

因缘性相。相本空无。缘缘空空。无有缘起。一切缘法。惑心妄见。现本不生。缘本无故。

此明因缘空义。言如众生妄见有十二因缘之性之相。不知其相。本自空无。然今虽则见有能缘之性。及所缘之相。须知能缘亦空。所缘亦空。其性本无有能所缘起之相。一切因缘相续之法。皆由众生。发业润生烦恼。惑乱于心。妄生所见。虽有相现。而性本不生。盖以缘起。本自无故。

心如法理。自体空无。如彼空王。本无住处。凡夫之心。妄分别见。如如之相。本不有无。有无之相。见唯心识。

此明心如法理。言心与如相。及因缘之法。真性之理。推其自体。皆是空无。如彼空王。盖以虚空之性。广大自在。喻之为王。然其体性圆融无碍。本无有所住处。而凡夫之心。于此妄生分别知见。岂知如如之相。本不属于有无。然今众生。但以能所分别有无之相。不知其能见所见。乃是唯心唯识而已。

菩萨。如是心法。不无自体。自体不有。不有不无。菩萨。无不无相。非言说地。何以故。真如之法。虚旷无相。非二乘所及。虚空境界。内外不测。六行之士。乃能知之。

此结明心法义。言如是空如之心。与缘起之法。究竟亦不无自性之体。何也。若推其自性之体。固乃不有。逆而观之。虽是不有。亦非不无。以缘起而自现故。须知此说。乃是菩萨无与不无之实相。而非言说可到之地也。盖真实如相之法。虚无旷大。无有相状。非二乘之所能及。犹如虚空境界。无有内外限量。不可以测识。唯六行之士。乃能知之。后地藏菩萨。问相本空无。收此中之义。

音释

(与软同)。

(音邑。酌也)。

(音恻。度量也)。

(改平声。括尽也)。

(音狄。面见也)。

(音谢借也。又与籍同。如狼藉从草。典籍从竹)。

(音宁。不散貌)。

(音蔺。悭也)。

(音姤。结构)。

(荣定切。去声。洁也。一作摩莹。皎然也)。

(音古。吹撼也)。

(音溪。不正也)。

(含上声。摇动也)。

(音匆)。

(音尺。黜也)。

(音出。忽然也)。

(彼卷切。近变)。

(闲上声)。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七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