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科疏卷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明慈慧寺开山比丘蜀东普真贵述

△二颂信忍。二。初正颂信忍。三。初颂初地忍。二。初颂寄位功能。

欢喜菩萨转轮王  初照二谛平等理

权化有情游百国  种施清净利群生

初句颂寄位。然轮王。即以琉璃为轮。若以初地作铁轮王者。此权教一途之义。然既云住百佛刹。岂以铁轮一天下为定哉。且三贤初地。虽总称轮王。而亦金银铜铁琉璃不同。且轮相大小分齐亦别。如铁轮广一俱卢合。铜轮广二俱卢舍。银轮广三俱卢舍。金轮广四俱卢舍。据此。若琉璃轮者。则广应十倍金轮大矣。盖贤圣分位既有天渊。轮相大小理自悬绝。俱卢舍即繇旬义。次句颂所证真如。即遍行真如。言平等者。谓住平等忍。以无相智。照胜义谛。一相平等。非相非无相故。三句颂悲心化生。谓此地寄位轮王。故云权化。住百佛刹。饶益众生。故曰游。四句颂所修行。此地于檀波罗蜜中。念念常行。余非不修。但随胜言也。

△二颂入位功德。

入理般若名为住  住生功德名为地

初住一心具众德  于胜义中而不动

初二句颂此圣位名目不同。以无分别智。证真如理。依理而入。故名住。言其始也。以蕴积前法。至于成实。一切佛法。依此而生。故曰地。言其终也。然地住两名。如眼目殊称。古以地属别教。住属圆教。正显圆教初住。正等别教初地。各是一宗之见耳。故古人有言曰。佛地如王城。如入王城者有三人焉。所行之路有五百五十里。一人乘神骏。不俟终日可到。一人乘蹇驴。十日可到。一人则足躄。三十日犹不可到。是三人俱到王城迟速不同。所过之路同一五百五十里也。渐顿根器。入证佛位亦然。或经劫方能入证。或一念可能顿超。顿渐虽异。共修位次一也。三句即地住二名合显。以住持一心三观。能具足众德故。然住一心即名住。具众德即名地。据此则地住二名相同。盖圣言量也。有谓地住天渊不同者。何哉。四句谓此地行。于生死魔。不能动故。离我我所。无怖畏故。盖胜义中。无有二相。故不动也。

△二颂二地忍。

离垢菩萨忉利王  现形六趣千国土

戒足清净悉圆满  永离误犯诸过失

无相无缘真实性  无体无生无二照

初二句。颂此地寄位化生。此即长养大悲利他行。后四句明断妄证真。自利功能。戒即三聚净戒等。此地持戒。寂静纯善。离破戒垢。故云清净圆满。然戒相多端。不能悉举。大要止持作犯。断恶防非。调伏三业。各别解脱而已。华严谓十度中。戒度偏多。余非不修。但随缘随胜而说。兴心结构曰故犯。无心造作名误犯。此地十善全修。十恶永断。故名永离诸过。华严又谓。此地。生草尚护。何肯杀生。于己一切能舍。何敢不义而取。妻房亦生厌难。何肯外求邪淫等。据此。则尚不误犯。岂故犯哉。上言断妄。下明证真。谓此地证最胜真如。此理现前。同异性灭。真谛无相。俗谛非缘。纯一真实之性。此性真空冥寂。故云无体。本来现成。故曰无生。一相平等。故无二照。言无二者。非特智缘境时。于解常自一。此以如智相即。又无如外智。亦无智外如。能所泯忘。非如非智。此无二无无二之妙也。

△三颂三地忍。

发光菩萨夜摩王  应形往万诸佛刹

善能通达三摩地  隐显自在具三明

初二句明寄位行化。应形。即随其愿力。以无量方便。随众生心。示以法乐也。次二句明行修。三摩地即四禅四空定。善能者。以此地用无分别智。次第随顺具足胜定故。隐显自在。即得五神通。现身大小。现大则大显小隐。现小则小显大隐。故复云自在。三明。即依无相忍。悉知三世。无去无来故。言明者。以能破三际愚痴故。然三明。即六通中。宿住天眼漏尽三通也。此地忍度偏修。亦有所断所证等文。但颂略耳。

△二总结信忍。

欢喜离垢与发光  能灭色缚诸烦恼

具观一切身口意  法性清净照皆圆

初句总结地名。以地位虽三。同修信忍故。第二句总颂三地。所断烦恼。色缚。即法执。初地断法执分别。二三两地。渐断法执俱生。若细分别。即三种地位。各断一障二愚。如起信六染云。谓不断相应染。得净心地。究竟离故。此染即六粗中。第三相续相。乃法执分别。又谓分别智相应染。依具戒地。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此染即六粗中第一智相。乃法执俱生。所以能灭者。以无相忍。观照色即空故。无明实性。即佛性故。第三句谓起惑造业。不出三业。故具观三业。则身心清净。守口如瓶。防意如城。自利利他。无过误矣。言观者。以了色即空故。三业即实相故。第四句即所证理。无非中道。有言三谛之理。历然不同。此凡夫二乘之见。然观照既是即空即假即中。谛理亦即真即俗即中。所谓能观所观。如月印千江。合亦不一。离亦不分。性智之圆遍如此也。

△三颂顺忍。二。初正颂顺忍。三。初颂四地忍。

𦦨慧菩萨大精进  睹史天王游亿刹

实智寂灭方便智  达无生理照空有

初二句。即寄位行化。此天此刹。即寄位行化之处。大精进。谓二利不倦。然此位十度中。精进偏修。故此颂之。后二句即能所证。实智证理。然照性双忘。空有无二。故云寂灭。方便智。即度生权智。盖地上二利齐修。非权不能涉俗。非实不能证理。故须二智。无生理。即真如。为实智所证。空有。即真俗二谛。为权智所照。洞明深入曰达。玄观彻视曰照。此权实二智之分也。楞严谓此地明极觉满。如大火聚。一切缘影。悉烁绝故。此亦实智寂灭达无生理良证也。

△二颂五地忍。

难胜菩萨得平等  化乐天王百亿国

空空谛观无二相  垂形六趣靡不周

初二句第四句。颂寄位行化广大之相。第三句。颂动静二相。盖此地如实观空。世与出世。平等一相。故云谛观。下文云。随顺真如清净平等无差别相。即其义也。若连下句为义。即以空谛观动即寂也。垂形六趣。寂即动也。然此谛观之义。特其一端耳。若论此地。行修断证。一切同异。所不能至等义。颂文太略。故未明也。

△三颂六地忍。

现前菩萨自在王  照见缘生相无二

胜义智光能遍满  往千亿土化众生

初后二句。颂寄位行化之事。二三两句。即寄位所修之行。谓此地得上顺忍。住三解脱门。能尽三界集因集业。现行粗相。故此谛观十二缘生。皆繇着我而有。实则非有非无。一相无相。即妙湛圆澄性无二也。胜义智光。即第六般若度。此地偏修。故智明圆极无边光照万法矣。

△二总结断证。

𦦨慧难胜现前地  能断三障迷心惑

空慧寂然无缘观  还照心空无量境

初句结名。次句所断障。迷心惑。谓于心不解脱故。起信谓断分别智相应染。此亦指法执俱生。然法不空寂。繇心生法生故。心若空寂。法自澄凝一如。何迷心哉。若细分之。此三地位。各断一障二愚。下经云。四地永断微细身边见故。五地断随小乘乐求涅槃障故。六地断三界集因集业粗现行故。此亦皆迷心之惑。故颂之如此。三四两句。谓此三位得中道观。不起有无。而观照诸法也。空慧寂然。即了一切法空。正观凝寂。了无分别。故云无缘。所谓虽观空而不起空想。第四句。即正观空时境不空也。若一于空。则滞空也。空而能有。则有而即空。此正观之妙也。然观义多端。非一言能显。求其大要。殊途同归。天台三观。有历别圆融之说。别观则先空。次假。后中。圆观则举一即三。言三即一。然历别而修。即三贤容有。圆融而观。唯十地能修。今经即圆修义也。盖以虽观无生。即还照无量境故。起信止观。亦有单修双修之异。所言止者。谓止息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法。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然单修则正止无观。正观无止。双修则正止即观。正观即止。今经即约双修义也。以上句空慧无缘。即观而止。下句还照诸境。即止而观也。若约法界还源观言之。若以空为门。摄谛智一切皆空。即真空绝相观。以无碍为门。摄有无能所而无碍。即理事无碍观。以含容为门。摄一多空有而交参。即境智能所而融通。所谓周遍含容观也。问。据上配法界观。犹是泛指。若的配今合同一辙何如。答。今经空慧寂然时。即有无能所绝相。同初观真空义也。今经空慧寂然还照诸境。正还照时。一切寂然。同第二观理事无碍义也。今经空慧寂然。摄一切能所。以溥融还照诸境时。含空有心境而相在。同第三观周遍含容义也。故知地上圣位。观照诸法。能所理智。必如此也。

△四颂无生忍。三。初颂七地忍。二。初颂地位行相。

远行菩萨初禅王  住于无相无生忍

方便善巧悉平等  常万亿土化群生

初后二句。颂寄位摄化。二三两句。颂二利行。上句自利。下句利他故。谓此地修无生忍。不见少法生灭之相。尽真如际。迥超极造。虽随世间。而恒出世。故云住于无相。大品云。七地深入无生忍是也。此地住灭起行。住智行悲。示小乘而上修佛慧。现邪外而奉持正法。故名善巧方便。然动寂一如。邪正同观。小大无二。智悲双行。俱悉平等。斯亦将证无功用之德。不同六地观有间断。故行修如此。

△二颂断惑分齐。

进入不动法流地  永无分段超诸有

常观胜义照无二  二十一生空寂行

顺道法爱无明习  远行大士独能断

邻极第八。故云进入。第二句明损生。以未度报身。故云分段。尽此一身。即入变易。故云永无。智论谓七地菩萨。未舍肉身是也。而言进入法流。方断分段。超诸有者。谓以中道正观。等入法流。无复所碍故耳。诸有。即二十五有。盖分段不断。即诸有不超故。此乃预说八地以上功德。决定如此。若以证道。则初地已断二执粗相证真观中。不受三界果报宜矣。今约别论。故七地以后。方能如此耳。无功任运。一无间断。故云常观。以此地能入人法双观故。真俗同观。色心一致。胜义谛中。不容少异。故无二相。此句颂所证也。初地至七地。各有上中下三品断证。即二十一生。亦即每地有入住出三心不同故耳。然生生之中。皆以智观法性。一切空寂。以此为行。非同观空滞有等也。后二句谓断惑分齐。七地前虽已断三界惑尽。而犹己智未满。贪着佛法。故云顺道法爱无明习。至此七地中。细现行相。皆永断尽。故云远行大士独能断。如起信谓分别智相应染。至无相方便地。方究竟离故。即法执俱生。至此已尽。而无明随分亦离。至如来地乃究竟离故。十地经。谓远行地不名有烦恼者。以一切烦恼不行故。贪求如来智者。未满足故。即今经顺道法爱良证也。

△二颂八地忍。

不动菩萨二禅王  得变易身常自在

能于百万微尘刹  随其形类化众生

悉知三世无量劫  于第一义常不动

初句标名举位。一真如心。故名不动。二禅王。即寄位之王。得变下。明化生之悲。变易言自在者。以前无分段。今有变易。古谓改粗身为细质。易短寿作长年。生死去来。如游戏耳。故云自在。问。二乘极果出三界苦。受变易生。此教理也。今八地圣位。极无功用道。小乘视之。不啻天渊悬隔。云何此位始受变易耶。答有二意。一大乘圣位。无别所修。寄二乘法。以显其浅深耳。如小乘七贤位。即同大乘三资粮四加行也。小乘须陀洹果。目为见道。以初断见惑。入圣流故。大乘初地。亦以初证真如。同名见道。小乘二果三果四向。目为修道。大乘二地至等觉。亦目为修道位。且小之三果。名曰不还。以欲界九品思惑尽断。不生下界。故此名焉。例如大乘。七地之永无分段。超诸有也。四果出三界而受变易。亦例如大乘八地受变易。而自在化生也。但小大名目位次之迹则同。而就中证修则霄壤有异。斯可以意得。故曰大无别修。寄小以明也。二小乘断惑证真。唯求脱一三界而已。趣寂声闻自利。以变易见修为实事也。大乘圣位菩萨利他。故留惑润生。示入三界。与民同患。意在行化。如必欲早断分段。则智有余。而悲不足与二乘等矣。故今八地始受变易身。然变易名虽同。而小在趣寂。大在度生。又不可以同年而语也。凡看教者。无再滥也。二三句。颂住刹化生。以八地遍不可说大千世界。随顺利益众生。故特现形同类也。后二句明智。以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来今。故云悉知。所谓圆观三世也。若在边在中。则法法住相。故有所动。此地则住修无相。中忍功纯。故非二边能动。所谓一真如心也。

△三颂九地忍。

善慧菩萨三禅王  能于千恒一时现

常在无为空寂行  恒沙佛藏一念了

初句颂寄位。二句颂化境。谓此地于一念顷。于不可说界。答一切众生问难。能现百万亿恒河沙神力故。第三句。谓此地住上无生忍。灭心心相。证智自在。虽发真用。常在无为。所谓今时而劫外者也。如连上句义。则一时普现。恒处空寂。正在无为。同时千化。即寂而常动。动而常寂者也。第四句。显智用。恒沙佛藏。不出一心。证智圆遍。故一念能了。所谓识得一万事毕。下经谓顷刻神力。妙等恒沙。无尽法藏。利益圆满。即此义也。

△五颂寂灭忍。二。初颂下忍位。二。初正颂十地。

法云菩萨四禅王  于亿恒土化群生

始入金刚一切了  二十九生永已度

初句颂寄位。二句颂化境。然十万曰亿。此地佛土。即以亿道恒河沙数之。可谓世界无边。众生无尽。而普能化者。以一切境界。本来一心。既证心源。离于想念。则浑一法界。依正俱即一心。何所不知。何所不化哉。但众生妄见境界。不称法性。心有分齐。不见不了耳。第三句。明断证极处。金刚三昧现在前时。未能与等。故云始入。然此定现前。无明初相。拟之则雾殒霜消。故云一切了。末句明度生分齐。始从初地至十地。共三十生。然二十九生。约已过者言耳。若第三十生。则现受之身。故置不言。实则惑尽生忘。妙极果海。在一间耳。

△二结忍分齐。

寂灭忍中下忍观  一转妙觉无等等

不动善慧法云地  除前所有无明习

金刚喻定。住下忍位。以未得真穷惑尽故。妙在无明灭处。解脱现前。则逆流而出。妙同万物。无等等矣。所谓无等。而能等物也。三四两句。结名除障。即总结诸位。以显圆极也。谓今之所断。即前正使之余习。乃无明之末缘。非极智莫能断之。然此皆出于无明。故云习也。

△二颂上忍位。三。初颂荡无纤尘。

无明习相识俱转  二谛理圆无不尽

正觉无相遍法界  三十生尽智圆明

初二句。谓上忍位中。障尽理圆也。依起信。谓以依阿赖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若得无念。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是则觉明圆满。纯一无念。无明习相。究竟离故。根本业识。转为智体。即如法相。谓转八识成四智也。然无明本识。不一不异。故无明尽。而此识转也。转者。即转八识相应心品之谓。而识体即智体。何所转哉。夫理虽遍于诸法。大要不出真俗。真俗遮照。同时非二。故又名中。佛则极证玄源。故云无不尽。然此理即一心。心明则理何不尽哉。觉彻心源。不堕有无。故名正觉。湛然清净。真空冥寂。故云无相。然此觉此相。同真际等法性。故云遍法界。二死永断。来去叵得。四智圆明。心识非有。故云智圆明。亦可此四句。即三德圆备。初后二句是解脱德。以惑灭生尽。即解脱故。二句即般若德。以理非智不证故。三句即法身德。以无相遍界。是法身故。

△二颂富有万德。

寂照无为真解脱  大悲应现无与等

湛然不动常安隐  光明遍照无所照

此四句不出三身。初二句应化身也。以寂照即逆流而出。故璎珞云。等觉照寂。妙觉寂照也。应物无缘。故云无为。忧患不袭。故云解脱。二句拔一切苦。故云大悲。随类摄生。故云应现。福慧超绝。故云无等。此皆应化显现业用也。第三句法身也。清净离相。犹若虚空。故云湛然。万法一如。诸缘匪易。故曰不动。离过绝非。任运无生。故常安隐。此皆法身自体如是也。末句报身也。梵语毗卢遮那。此云光明遍照。光明有二。一身光遍照。二智光遍照。此他报身也。光明即说法利生之前相故。无所照。即摄用归体。所谓自受用身也。此皆报身之事故。然应身虽亦放光。以不同报身。光明遍照故。亦不同自报。照而无照故。岂相滥哉。故知三德具。三身圆。不纵不横。非伊非圆。其名为佛。三贤十圣。无此证矣。

△三颂超绝因位。

三贤十圣住果报  唯佛一人居净土

一切有情皆暂住  登金刚原常不动

三贤。即地前三十心。十圣。即地上十位。此四十心是因非果。断证未圆。同生华藏果报土。即实报庄严土也。华严说华藏刹海。是举依果劝乐生信者。以此法是十地三贤能被之言教。此土是所住庄严之依果。非有他也。第二句。谓妙觉极果。真穷惑尽。寂光性土。故唯佛住。盖性土。即法身也。在依在正。故分异名。实则依正一源。身土无碍。非佛居而谁居哉。问。三土亦有净相。佛何不住。而独居此法性土耶。答。凡圣同居一土。凡多圣少。方便有余一土。无明未断。实报庄严一土。犹带方便。非真净土。寂土无此。故佛居也。三句谓佛示生化物也。谓寂光无为。而出真兆圣。为物暂住世间。故法华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此寂光无为境也。又云如来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无明永尽。无余。乃至云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为度众生生老病死。乃至教化令得阿耨菩提等。此即暂住应化。受此三界果报也。以诸佛同为化生。故云皆。第四句。谓佛证妙极虽悲化众生。而智恒湛寂。所谓无缘慈力。常动常静。常照常寂。如一月不下降。万水不上升也。金刚原者。即证之极处。所谓通玄峰顶。不是人间。万境不能移。群魔不能动。佛登此地。则十方法界。总现全身。而当处湛然。恒居菩提宝座。妙哉证也。非大觉世尊。其孰能与于此乎。

△三颂结赞佛德。三。初颂佛慈荫物。

如来三业德无量  随诸众生等怜愍

法王无上人中树  普荫大众无量光

说法利生。莫先三业。故今赞之。随类现形。千百应化。此颂身业德无量也。后颂口意二业。以慈悲无倦。誓愿难量。此意业德无量也。三百余会雄谈。四十九年常说。此口业德无量也。然皆观根以示法药。随应令得利益。为使均沾溥润。一味无差。故云等怜愍。三四两句。谓佛慈荫物也。闻法则热恼清凉。见相则福慧作种。所谓慈悲普覆。神用旷济。诚十方无涯畔。三际难尽穷。故颂之如此。

△二颂说法无畏。

口常说法非无义  心智寂灭无缘照

人中师子为演说  甚深句义未曾有

初二句即口业。谓佛音一演。具无量义。非小乘之少义。邪外之无义可比也。二句即意业。谓性智离妄。观照无心。非业识之住着。妄念之执相。故云无缘照。既口业清净。意业虚灵。说法利生。根本圆具。故所说句义甚深。而未曾有。此则雷音一震。正信入理。邪异褫魄。得不谓之人中师子乎。

△三颂众喜顶礼。

尘沙刹土悉震动  大众欢喜皆蒙益

世尊善说十四王  是故我今头面礼

初句刹土俱无明感结。此法能断妄惑。故悉震动如此。然紧那罗王。弦歌一声。须弥为之涌没。况圆音一畅。得不情与无情。归心震动也哉。二句众喜闻法。庆幸无量。得其利益功德咸臻也。三句人天共仰云世尊。入理深谈曰善说。十四王。即三贤十圣。以寄位作王故。末句。即结赞归信恳切也。头面作礼。非止稽首再拜而已。

△三时众获益。

尔时百万亿恒河沙大众。闻佛世尊。及波斯匿王。说十四忍无量功德。获大法利。闻法悟解。得无生忍。入于正位。

无生忍。七地方得。九地究竟得故。入正位有二。一人空位。二法空位。大约诸教证真之位。如普贤观明无生入正位是也。

△三如来赞述。二。初赞能说甚深。二。初指王昔迹。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我为八地菩萨。今于我前大狮子吼。

指王昔迹者。欲明远因。示前赞颂不妄也。龙光佛。即释迦匿王因地宗师也。过十千劫。明往因绵远也。四地即𦦨慧。八地即不动。然四地明极觉满。烁绝缘影。故于般若。深入如此。八地得其全体。一真凝常。故超前位也。今佛已果满。而王位几十地。何则。盖师子吼名决定说。若非位阶十地。不堪此名。而佛亦不以此赞叹也。净名叹十地菩萨。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亦此义也。

△二印王胜解。

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得真实义。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知斯事。

言如是者。印其解悟合理也。再言如是者。深印许其不妄也。谓冥符圣心。玄解般若。复云如汝所说。盖深许之也。得真下。赞深入。谓般若妙慧。正修不出五忍。而五忍即妙慧之坦道。故王颂说。斯为得义。谓真实者。即不妄不变之称故。此义非口所宣。非义可测。诚难思议也。夫诸佛不证极玄源。无以同知。匿王不深入堂奥。无此开阐。然则匿王殆同佛地乎。其为般若发起。信不疑矣。

△二叹所说甚深。三。初正赞所说。三。初赞不可思议。二。初指法难思。

善男子。此十四忍。诸佛法身。诸菩萨行。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初句总标指体。谓忍为因果行证之体也。上品寂灭忍。圆证无生。真际平等。为功德所依。佛佛不易此道。故曰诸佛法身。四忍修断。位位增明。一切化法。地地殊胜。以诸贤圣同依此忍。故曰诸菩萨行。此果此因。若修若证皆不离性。亦不即性。非心口之境界。故不可思议。非方隅之分齐。故不可称量。

△二假徴广释。三。初就佛化身明不思议。

何以故。一切诸佛。皆于般若波罗蜜多中生。般若波罗蜜多中化。般若波罗蜜多中灭。而实诸佛。生无所生。化无所化。灭无所灭。第一无二。非相非无相。无自无他。无来无去。如虚空故。

初句徴。意谓行证。于修则妙。于证则深。何以结属此忍。而又云难以名言形状耶。一切下。释也。谓以生灭化三。不离般若。释成不思议也。言中者。古疏作二释。一谓其中之中。则一切诸佛。虽有生灭化三。皆不离其中。二谓中道之中。则虽生灭无非中道。亦犹佛常好中。如生中天。灭中夜。明中道等也。愚谓二义中。后义切当。盖中道之中。即指般若妙慧为中道。故经一一皆云般若中生灭化也。然生即示现王宫。灭即入寂双林。化即四十九行化之事。如依水起波。波不离水。依体起用。用不离体。故知般若无相。依俗而明。法身无形。为物示现。凡此皆明建立幻有。而示化身不生灭也。而实下。正以法身荡相明真空。释成不思议也。前以中道妙慧约俗则建立无量。今约真则湛然总空。故能无生而生。生即无生。生生者无生。无化而化。化而无化。化化者无化。无灭而灭。灭而无灭。灭灭者无灭。此皆第一义谛。空诸所有。一无住着也。当知即立。而遣相不有故非相。即荡而建化非空。故非无相。中道妙慧。于斯显矣。孰得思议哉。无自下。覆疏上义。谓彼我两忘。故无自他。既无自他。则化之有无。不必论矣。生灭双断。故无去来。既无去来。则相之存泯。亦不必言矣。此皆般若妙慧。中道无二之中。求自他而不有。方显无生。迹去来而非存。是称绝待。故净名云。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者。此也。如虚空故。喻也。此释上生无所生等义。盖以虚空体非群相。即非相义。不拒诸相发挥。即非无相义。本一体而遍在色非色处。即无自无他义。原常在而浑一。贯古贯今。即无来无去义。故云如虚空故。然则斯喻极成。此法顿显。般若妙慧。触目昭然。孰能思议者哉。

△二就众生明不思议。二。初正释难思。三。初人法对辨明不思议。二。初正明法空。

善男子。一切众生。性无生灭。由诸法集。幻化而有。蕴处界相。无合无散。法同法性寂然空故。

三祖云。境繇能境。能繇境能。盖繇不了能所如幻。故心境互为缘起。庸知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人法二执。当体全空者哉。故此人法对辨。以明一切皆空也。实相凝寂。不属有无。故云性无生灭。因缘和合。虚妄名生。故云繇诸法集等。蕴处下。指三科非因非缘。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然此三科。该一切法。以约自他共求了不可得。故云无合。亦不离自他共而有相。故云无散。又因缘别离则无合。因缘和合故无散。幻妄称相。性真一如。故同法性。此性离相。一尘不泯故云寂然空也。

△二明人空。

一切众生自性清净。所作诸行。无缚无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诸苦受行。烦恼所知。我相人相。知见受者。一切空故。

此初就义相。以显人空也。自性清净。指体。即实相般若。谓此真体。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凡圣不立。染净皆空。一切诸相。皆遣荡故。诸行。指世出世业行也。人天修持戒善是行。二乘谛缘观断是行。菩萨二利齐修。悲智双运是行故。约建化门中。则世业是缚。以余有集因故。出世是解。以断证增上故。然真性皆空。故缚脱不有。非唯此不有。即凡圣同源之境。缚脱无二之性亦无矣。自性离集离苦。故非因果。虽非因果。而因果宛然。故又拂云。非不因果。净名谓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忘此也问。据此中缚脱因果诸行等言。则是法空。何判为人空耶答。虽似法空。盖约能执边说。以缚脱因果不自有。繇妄执故有。妄执即人也。故古云。境不自境。繇心故境。况下文接连我人等相言之。故知是明人空也。诸苦下。约妄惑以显空也。受有苦受乐受舍受之别。于苦亦有苦苦坏苦行苦之殊。盖苦受名苦苦。乐受名坏苦。舍受名行苦。然此三受。皆众生于境。妄领为实有为诸受。同一虚妄故。续诸生死。名烦恼障。碍正知见。名所知障。然此二障。亦名事障。以于世事生着故。亦名理障。于真空处生着故。此皆以无明为体。翳惑妙明。而成此二障。故于般若。一皆空之。我人知见等。即总空四相也。四相有二。一约圆觉智境说。即任运执我名我相。心存妙悟名人相。了迹迹生名众生相。潜续如命名寿者相。二约金刚识境说。我是自在之名。人为主宰之称。众生取续前义。寿者取接后名。此二四相。浅深不同。总是人执。故皆空之。问。此处不言四相。止云我人知见等。何释为四相耶。答。四相之名。即而不离。既有我人等名。岂无众生寿者二相。况知见等言。约人执四相而说。受者亦即四相为能受者也。故释以四相。于理允当。

△二境智合辨明不思议。二。初辨境空。

法境界空空无相无作。不顺颠倒。不顺幻化。无六趣相。无四生相。无圣人相。无三宝相。如虚空故。

此初依境明空。所谓一切有为法。无不是空者。故总云法境界空。空无下。别以三空门空之。谓实相凝寂万法都泯。故云空。一切既空。则一异等相。求之叵得。云无相。既空无相。则有漏业习。更不复造。云无作。然此三空门。天台大师。约观四谛而说。凡夫执有。二乘执空。堕于本末二种颠倒。故云颠倒。菩萨不执二边。了法如幻。游戏幻海。度脱幻生。以空花为佛事。以水月作道场。然亦未免著于中也。今般若正智。二边不立。中道离相。故总云不顺。古云迷时三界有。悟后十方空。三界既无。四生何有。然古解十方。即十法界。对凡说圣。有缚脱相。凡既不立。圣从何安。故又云无。三宝有住持别相同体之异。今谓此心。既自离照离轨持。离和合。故无同体三宝。同体尚无。住持别相。皆成金屑。故亦空之。如虚空故一句。设喻合显也。宗镜明虚空有十义。一无障碍。二周遍。三平等。四广大。五无相。六清净。七不动。八有空。九空空十无得。然此十法。亦有十义具足。故引浅况深。乃云如也。问。法喻十义。极成无过。法喻相如。配义安在乎。答。凡圣皆空。即虚空之无碍。平等周遍等之义。触类而推也。则不顺二句之义。亦皆具十。盖不顺二边。并及中道。即周遍平等清净不动等义故。

△二辨智空。

善男子。甚深般若。无知无见。不行不缘。不舍不受。正住观察。而无照相。行斯道者。如虚空故。法相如是。有所得心。无所得心。皆不可得。

此文有三。一甚深下。明观照不得。肇公云。实而非有。虚而不无。存而不可论者。其唯圣智乎。乃至云。而无照相是也。彼广设问答。发明般若无知。极尽玄微。即此中甚深般若也。言甚深者。以所观人法二空。故能观照者。亦甚深矣。无知下。明般若空也。盖所观既空。能观亦离故。触境而智体常凝。故无知。了法而慧明若昧。云无见。心路泯绝云不行。观缘并寂云不缘。虚受照应云不舍。了罔陈习云不受。所以不行等者。以正住观察。能所不可得故。岂是土木无心。而言不知不见乎。亦以般若无知。而无所不知者也二行斯下。举喻显空。谓以般若智体。能所俱空。故行般若者。亦泯绝无相。然无非般若也。者字指人。行字即心经云。行甚般若之行也三法相下。合明俱空。谓般若皆空。非有无故。故二俱不可得也。盖以有心。即作意妄缘。无心即任运空寂。然此义亦如起信。明真如云。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直故。即今无心。不可得义。又云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即今有心不可得义。况般若即一切法。如清凉池。岂得在无心。又况般若。离一切相。如大火聚。岂得在有心。故知不可思议也。

△三结上四义总显难思。

是以般若。非即五蕴。非离五蕴。非即众生。非离众生非即境界。非离境界。非即行解。非离行解。

有所得心不得。则知般若非即一切法也。无所得心不得。则知般若非离一切法也。是故般若之为体也。亡然存然。不可得而名焉。故总结云难思议。夫此难思难议。唯佛能知。唯匿王能说。信矣。然此五蕴等相。即牒结前文。五蕴。即牒前蕴界处相下一段。众生。即牒前一切众生下一段。境界。即牒前法境空下一段。解。即牒上善男子下文。行。即牒前行斯道者下一段。此不可不知也。问。古今判教者率以般若为空宗始教。非终顿圆实之旨。今观即离不住。有无不得。非即中道不住不离之旨耶。且教有般若。与真如佛性。果无二无别乎。答。般若谈空。称为始教。古今确见一空而不可易者。然以般若大抵破相为宗。为始可尔。必执般若为空无中道者。实不可也。盖古今判教不拘一部。但一部之中。有有有空。即随义浅深判之。今此不即不离之旨。即圆实之旨。谓般若为终教。可矣。若必执即离中道。成立般若为空宗者。而于圆实空义。亦可执为中道妙旨乎。故知一部之中有多教焉。一教之内含多部也。必以此经为空者。是谓胶柱之见也。又真如佛性。与般若实相。同而不二。何者。盖正因佛性。即实相般若。了因佛性。即观照般若。缘因佛性。即文字般若。又离相真如。即正因与实相也。依言真如。即观照了因。文字缘因也。是知佛性真如。既遮照即离以显中。则知般若。亦有无存泯叵测而显妙。故知般若空空之中。而有妙有。岂独执为一空者乎。

△二总结名义。

如是等相不可思量。

释文如前。

△三双结因果名不思议。

是故一切菩萨摩诃萨。所修诸行未至究竟。而于中行。一切诸佛知如幻化。得无住相而于中化。故十四忍。不可思量。

此文有三。是故下。一因位难思。谓不可以众生境界智解。于般若中行。则知般若难以思议。既难思议。故许一切菩萨。从始至终于中行之。所谓般若即一切行藏也。故经云三贤十圣忍中行。然忍体即般若也。心经依无所得故。菩萨断妄证真。究竟涅槃。起信谓一心三大。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皆同此义。所谓般若能护十地行者。信哉。一切下。二果位难思。谓佛佛一道。故云一切。然皆住般若妙观故。无化而化。化而无化难思议也。就中知如幻化。即观生体空。得无住相。即不住行化。故知般若为一切佛藏也。前谓唯佛一人能尽源。虽言五忍之寂灭上品。而忍体亦不离一般若矣。心经谓诸佛以无所得为因。成就菩提。起信谓一心三大。一切诸佛本所乘故。皆同此义。故又知般若能护佛果。信哉。故十下。三总结难思。谓因果既无行而行。无化而化。则行亦无行。化亦无化。故知此忍。不可思议矣。

△二释不可称量。

善男子。汝今所说此功德藏。有大利益。一切众生。假使无量恒河沙数十地菩萨。说是功德。百千亿分如海一滴。

此功德藏。即前匿王偈颂。如来赞述之法也。然此法为不住皆空之妙域。因果同依之底源。故名为藏。然藏有覆藏含摄出生三义之别。今皆具之。有大利益。即指因果一切皆空也。以心空及第。方行方化。不住相故。非大利益而何哉。般若藏如海。无数圣位所说如一滴者。以般若正理无限。而一切言说有分量故。恒河沙数。极言其多也。今以圣位而言不以贤位者。盖圣位尚然。贤位何可道哉。故知在般若之五忍中行证者。非根深缘胜深造远到者。不能说赞。今匿王能说。实有本地风光致之也。

△三释唯佛乃知。

三世诸佛。如实知能。一切贤圣。悉皆称赞。是故我今略述所说少分功德。

般若为诸佛母。佛既证此。故如实能知。不涉言象也。又为诸行海。菩萨行此。故皆共称赞说其功德也。一切因果既知既赞如此。则吾今之所述者盖无量中之少分耳。所谓般若离言说相。难尽名言。信矣。问。据经略述所说等言。则知以所彰能。谓匿王之所说。佛止述其少分。今何故指般若而言耶。答。虽似略述匿王所说少分功德。实以赞般若之无尽藏也。若唯赞述匿王。则吾佛之一言印可述成足矣。何谓略说少分哉。故知指般若边而言少分也。吾宗义学。留神详焉。

△二劝如理修。二。初正叹劝修。

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过去现在一切菩萨之所修行。一切诸佛之所显示。未来诸佛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佛菩萨。不由此门。得一切智者。无有是处。

此先叹贤圣共修。言修行者。即依此忍而断证化度也。显示者。即依此忍而开阐演说也。所谓三世因果。莫不繇斯道也已。例如楞严耳根圆通云。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乃至云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者此也。然则耳根圆通观修之妙。亦不外此五忍矣若佛下。后反显劝修。所谓此忍。即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也。

△二推徴广释。

何以故。诸佛菩萨。无异路故。善男子。若人闻此住忍。行忍。回向忍。欢喜忍。离垢忍。发光忍。𦦨慧忍。难胜忍。现前忍。远行忍。不动忍。善慧忍。法云忍。正觉忍。能起一念清净信者。是人超过百劫千劫。无量无边恒河沙劫。一切苦难。不生恶趣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初三句徴释同修所以徴谓佛与菩萨因果天渊。何以同依修证耶。释谓修则修此。证则证此。无二路故。所谓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者。此也。善男子下。劝闻名起信。住行回向三忍。即伏忍三品。初二三地。即信忍三品。四五六地。即顺忍三品。七八九地。即无生忍三品。十地。即下品寂灭忍。正觉地。即上品寂灭忍。然总此因果诸忍。诸修证者。不离此中。故闻者难得。即闻而一念信解者。又难中难也。况信而清净。称般若清净之体乎。故下显大果报云。是人下。明超苦报。谓尘沙劫苦。皆繇慧眼不明。三恶道果。止为一念不信。今正智现前。故劫苦超脱。净信恳切。故三途长揖。非是过格。法如是故。其犹星火烧万顷之薪。一灯破千年之暗。而甚易矣。般若之脱苦妙哉。不久下。速证佛果。梵语阿耨等。此云无上正遍正觉盖拣因位非遍。凡小邪外非正故此名耳。然此即智果。五不翻中。仿古不翻。故存梵语。此之果位。一念清信。则因该果海。一念顿超则果彻因源。所谓解行在躬。一生圆旷劫之果。而今果然净信般若者。又岂濡滞多劫哉。故云不久。

△三大众赞益。

是时十亿同名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与无量无数诸来大众。欢喜踊跃承佛威神。普见十方恒沙诸佛。各于道场。说十四忍。如我世尊所说无异。各各欢喜。如说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染净同空。凡圣尽荡。空洞无涯。广大遍周。故虚空藏而为赞喜。然以十亿同名者。表十界依正同空故。前云一切诸佛之所显示。故今见一切诸佛同说。前云一切菩萨之所修行。故今喜大众如说而修良以如来实语。故说此经即现此境耳。不然。则说到此。而行不到此。非如所加说也。故华严金刚藏。将说十地品。先入正定现诸难思境界。以生正信于海众者。此也。故知言现见者。正证事实也。岂徒然哉然须仗佛威神而见者。凡以慧眼未彻必假佛力。方了了见故上答前第二问竟。

△三约二利双修答第三问。三。初牒前问意。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问云。复以何相而住观察。

前第一问。云何修行约自利。二问。云何化生约利他。今第三问。即约二利双修也。盖以大智故。则正住观察。了能所之本空。以大悲故。则观照缘生。知自他之如幻。今牒其问端者。亦显问答条贯。井然有序。非复说前义也。

△二正答其相。三。初标义略答。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观。如幻化身。而现幻化。正住平等。无有彼我。如是观察化利众生。

应如是观。即指向下所说自他因性。本无生灭繇诸法集。幻化而有。故观身如幻。观生亦然。不著于相故正住平等。了法无二故无有彼我。如是观察。则四相圆泯三轮体空。观空则泯相澄神。终身化生。不见化相观假则起幻销尘虽无度相镇日化生观中。则灵明绝待。即能度之幻身。为所度故。幻生不有。即所化之幻生为能度故。幻身本空。故结云如是观察化利众生。问。据经似约空边言化生之义。何以释约三观耶。答。能化既是大心。所观必住三观。况三观圆融。既举观空如幻。即见三观圆具矣。

△二申宗广释。二。初所化如幻。七。初明法假。三。初明梦识能为识本。

然诸有情。于久远劫。初刹那识异于木石。生得染净各自能为无量无数染。净识本。

能化所化如幻。方为正住观察。然所化众生。繇迷染而起。故此示之。夫四生九有。皆属知觉。故云有情。迷惑无始。染幻非今。故云久远。初刹那识。即第九白净识。所谓如来藏也。然此识其性了然。故不同于木石。繇一念妄动。真妄相合。一异叵得。故有藏识之名。即此识体。具二义故。摄一切法。生一切法。始觉返本。净法增长。本觉迷源。染法不断。善恶二缘。一一能生诸识。故曰为无数识本也。远公云。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一毫涉动境。成此颓山势。即此义也。故知此识一生。因果善恶。凡圣染净。皆从心生。此所以亦成就无量众生也。所言识无量无数者。以心海无涯。梦识无初故。如宗镜中明六识云。一名意识。乃至第十名分段死识。明七识云。一名转识。乃至第十名智障识。八识云。一名和合识。乃至第十名一切种智识。九识云。一名真识。乃至第十名不可名目识。平常以八种识心。止各一名而已。而宗镜各具十识。触类而推。则知无量矣。又如起信。明依赖耶。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此意复有五种。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二名转识。依于心动能见相故。三名现识。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识。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以一切时。任运而现。常在前故。四名智识。谓分别染净故。五名相续识。以念念相应不断故。又能住持过去。成熟未来。念虑现在。三世之事。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据此。则一意分五。而识之名。又无量无数也。然染净诸法。名有熏习之义。亦如起信中明。故彼论云。熏习义者。如世衣服。实无有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熏习。故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于净。但以真如熏习。故有净用。云何熏习染法不断。以依真如法。故有无明。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境界染法缘故。即熏起妄心。令其念着。造种种业。令一切身心等苦。乃至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云何熏习净法不断。谓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随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乃至广说云。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然此熏习。能生染净诸法等义。乃法性宗之要旨。故备引如此。如得此义。则向下次第生起之。

色法。生无量色。眼得为色。耳得为声。鼻得为香。舌得为味。身得为触。坚持名地。津润名水。暖性为火。轻动名风。生五识处。名五色根。如是展转。一色一心。生不可说无量色心。皆如幻故。

此初明五蕴。色即四大等色。心即受想行识四蕴。然此五法。藉有为众缘和合而有名蕴。以虚幻法盖蔽真实名阴。此开心合色一科。众生色心。不离此五妄成也。大王下。成十二处。先明一色生多色也。同一色法。则生有五尘四大不同。故眼见之有同美。故名色。乃至此身得之动转。故名风。然生则五尘合集。能牵妄识。四大和合。能隔真性。灭则五尘空寂。四大分张。同一虚假。此合。心开色一科。众生十二处。不离此成矣。生五下。明成五根。此即依上四大所造五根。而生五识。识托其中。以此作增上缘故名根。此五名根者。以同一四大造色故然。根有胜义浮尘之别。今皆名色根者。即浮尘根。如楞严所谓因名眼体。如蒲萄朵等是也。此即色心俱开一科。众生十八界。亦不离此也。如是下。结生如幻。以前三科皆妄成故。繇色生心名展。繇心生色名转。然一一色心。而生不可说色心。要之从一出多。自无。而有。不实虚假。犹如幻化。故总结云皆。问。十二入中少色。十八界中缺意者。何也。答。既云色心二法。则色即色入。心即意识。故略不言。凡有缺略之文。此中约义。总为含摄也。

△二明受假。

善男子。有情之受。依世俗立。若有若无。但生有情。妄想忆念。作业受果。皆名世谛。三界六趣一切有情。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我人诸见色法心法。如梦所见。

上明五阴等法。即法假。此明妄计有无。即受假。故古云受如水泡。然有领纳前境。苦乐舍三受不同。皆依世俗假立。真性何有哉。所谓遍计执性情有理无者。此也。若有下。明有无假。凡夫执有。二乘执无。皆非第一义谛。至于邪外。以实有为有。以豁色为无。凡此二者。亦徒以增长断常二见耳。是则外有妄境。即妄心随之而起。故云。但生等。妄念之惑既非实性。则业果作受。皆非实性。故云皆名世谛。三界下。法如梦假。婆罗门云净行。刹帝利云王族毗舍云商估。首陀云农田。即同此方四姓。上即所执。我人诸见。即我人四见。并邪外六十二见。此即能执。色心即五蕴。然此人法。梦时则有。及至于醒。了不可得。如庄周之梦蝴蝶。觉则安在哉。一切万法。皆类此矣。

△三明名假。

善男子。一切诸名。皆假施设。佛未出前。世谛幻法。无名无义。亦无体相。无三界名。善恶果报。六趣名字。诸佛出现。为有情故。说于三界。六趣染净。无量名字。如是一切。如呼声响。

夫至名无名。故老子云。名可名非常名。知此。则世俗诸名。皆强施设。何实有哉。故肇公云。名无得物之功。此也。佛未下。明法无名体。谓诸名字幻法。空劫以前非有。佛未出世本无。然非但无名。名下之实义。义中之体。亦总无之。乃至欲等三界。天等六趣。善恶之业。升沉之报。凡在名言。皆无实义也。诸佛下。明假立名也。若一向无名无义。则众生在迷。如处长夜。入道无门。修善无路。不知生死升沉。是何物也。故佛佛出世。皆为度生。假立三界名言。令物识心达本。不如是。不足为有情而出现也。如太古之初。本无名字。伏羲仰观俯察。以𦘕八卦。周公孔子。建文言而知象。观爻象以安名。诸佛安立名字。为化众生者。盖亦类此。如是下。结妄非实也。夫万物应名而得。如空谷应声而响。名之虚假无实。又如此夫。知此。则因指见月。是为真观。如执指忘月。何名彻。照哉。

△四相续假。

诸法相续念念不住。刹那刹那非一非异。速起速灭非断非常。诸有为法如阳𦦨故。

约心则前后生灭相续。约境则有无动静相续。然急如隙驹。疾如石火。实新新不停。念念迁谢矣。刹那如前解。非一下。明有为相续法也。盖相续之法体。非一异。相忽生灭。义离断常。故称相续。如定于一异。则续义不有。缓于生灭。则续义难成。即堕于断常。失于相续之义。此推相续之法。无实体也。故喻如阳焰。阳𦦨体非实有从暑气而蒸方生。则知相续无实。亦空有其名。浑一虚妄也。

△五相待假。

诸法相待。所谓色界。眼界。眼识界。乃至法界意界意识界。犹如电光。不定相待。有无一异。如第二月。

诸法一句。总明相待之法。如谓动静相形。高下相倾。生灭相续。圣凡相对是也。所谓下。明相待之法。谓六根六尘。互相对待。中间六识。能所合显。何者。盖以根不自根。繇境方根。境不自境。繇根方境。故云相待。此二俱能生识。然六识为所。根境为能。亦无所不能有能。无能不能生所。故亦名对待耳。实则诸法不定相待亦空。喻如闪电光。速迅不停息。亦如第二月。一异总非真。故楞严云。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况般若正智。云何于中。有是非是相待耶。

△六因成假。

诸法缘成。蕴界处法。如水上泡。诸法因成。

诸法无体。生即从缘。既从缘生。则如三科中。识因境生。从根而有。则根境同识皆妄矣。以俱仗缘助藉和合生故。如水藉风缘。忽生沤泡。无风则泡灭而同水。诸法托无明缘而倏有者。亦若是也。

△七缘成假。

一切有情。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如空中云。

俱时因果。即今生作因。今生受报。以不隔世而受云俱时。异时因果。即今生作因。来生受报。以异类异时而熟云异时。然金刚云。三心不可得。三心既叵得。则三世之业缘。亦如空中云起矣。所谓云出无心。随空际自来自去。果非强受。顺业缘而自作自招。实则善恶因果。皆悉叵得是。称幻谛幻。化无性。斯即空也。上之二段。虽因缘不二。然因亲缘疏。故分二段。问。所化众生。约如幻义。足显不住平等之理。而须七假。一一推其无性者。何耶。答。众生根种不同。故执着情见有异。若不以七假推之。岂知诸法缘生非实。究竟如幻者哉。故知七假显空。则能化所化。总是一幻。

△二能化如幻。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无分别。无彼此相。无自他相。常行化利相。是故应知愚夫垢识。染着虚妄。为相所缚。菩萨照见。知如幻土。无有体相。但如空华。

此初牒前法以勉勖也。菩萨即能修人。若有分别。则人我未忘。能所不融。化利方行。自他相碍。今住无分别。则彼此不形。自他非二。终日化生。实无灭度。此不住行化。即悲智兼行之道。故勉云是故应知。愚夫下。甄明迷悟。先明凡夫耽着。夫道人于一切法。如明镜现相。对境无心。若愚夫心不清净。故见法染着。非解脱相。此则迷悟天渊耳。菩萨下。明智者了空。所谓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岂同凡小。更邀空华。执有实果耶。上申宗广释已竟。

△三总结名义。

是为菩萨摩诃萨。住利自他如实观察。

以法化生利他也。化功归己。自利也。观生如幻。观身亦然。是谓如实观察。能如是观。于般若得矣。

△三时众获益。

说是法时。会中无量人天大众。有得伏忍空无生忍。一地二地。乃至十地无量菩萨。得一生补处。

夫大众闻法获益。即乘戒俱急者也。伏忍即人天发心。从信位而进至三贤位也。空即信顺二忍。以此二忍。前六地中修断证入。皆空缘影故。无生忍。即七八九三地。此明人天。得圣行益也。一地乃至十地者。此明人天得入圣位益也。无量下。此明菩萨得因极果圆之益。非人天之益可比盖以闻此法而悟此理。闻此行即得此位。所谓一生等流果也。然闻法入证。斯则解脱。即离系果。故总结云得益。

△四明二护所依正理。二。初当品名题。

二谛品第四

原夫性觉平等。真俗无差。心鉴虚玄。理智一体。此超情离谓之境。不可得而一二。亦不可得而真俗也。唯是归万法于一致故不二。不二斯真。散一本于万殊故不一。不一则俗。此真俗之所以分也。然于此了彻者。观俗明真。真俗无相。执取者。观真成俗。俗真有名。亦岂知真俗双泯。二谛恒存。空有两忘。一味常显。缘此。如来导俗有流动之说。谈真有不迁之称。一代时教。所说之法。莫逾此矣。今之所说。意不出此。然所谓谛者。以圣人了法。莫不究其所以谛当根底之处。夫日月是幻妄之法故可转移。真俗乃谛实之理。焉能变异。是故反阴为阳。世容有之。逆理乱真。终无是处。故名为谛。若明来意者。盖二护即能依行修。二谛即所依理致。二护行修既明。二护理致当显。故次明之。

△二正释经文。三。初问答明旨。三。初明二谛不二。四。初匿王请问。

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胜义谛中。有世俗谛不若言无者。智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事云何。

问中双标二谛也。夫谛理之至。即胜义谛之名亦强名耳。云何有二。又有种种差别哉。盖今问意。祇明不二之圆旨也。古疏云。亦应有世俗谛中。有胜义谛不。但是文略耳。若言下。双难有无。难意谓若胜义中无世俗谛者。然智不应二。既有无皆空。是智二矣。何得言无耶。若胜义中有世俗者。然智不应一。既圣解无差。是智一矣。何得言有耶。上难其智二。以验真中有俗。下难其智一。以明真中无俗耳。一二下双结难思。此上皆古疏意也。愚谓此问乃匿王蹑前观如来品内。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以来。一往发明胜义世俗二谛。实相观照二智。今先以谛难智。后双显二谛。俱非一二也。故发问云。胜义谛中有世俗谛不。若言无者智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应一。难意谓若胜义中无世俗者。但祇有胜义一谛。既唯有胜义一谛。智应唯有实相般若一智。不应有实相观照二智。今智既有二。岂得言胜义中无世俗耶。若言胜义中有世俗者。即有胜义世俗二谛。谛既有二。智亦应有二。不应唯有一智也。智既唯有一。岂胜义中有世俗耶。然则般若正智果一耶。果二耶。亦应云。胜义世俗果一耶。果二耶。故云其事云何。此上举所观之谛。以难能观之智。智约体用分二。谛就理事分二。智体谛体。本非一二。匿王约用以问。故有一二。佛后就体而答。故云非一非二。既无说听。岂有一二云乎哉。

△二如来垂答。

佛言大王。汝于过去龙光王佛法中。已问此义。我今无说。汝今无听。无说无听。是即名为一义二义。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答中先叙昔曾问。盖曩因已深。故求道愈切。非藉夙习。何能究明此事乎。佛告此者。欲显发往迹也。我无下。次答其旨。谓说听皆空。即不二。听说宛然。即不一。然无说无听之妙。即不一不二之谭。此等境界。诚难思议。故空生无说无示。帝释赞其善说般若。肇公云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凡以理为神御。故口以之默。办所不能办。此皆发明无说也。知无说则知无听。无说无听者。得非不一不二之旨乎。末二句。诫听许说。盖母以生灭心听实相法也。

△三引证昔说。三。初正申二谛。三。初明无作二谛。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无相胜义谛  体非自他作  因缘如幻有

亦非自他作

此约真俗双亡。空有一味。以颂答之。足显佛意。即真即俗明不二也。然既不二。岂堕不一哉。上二句明真谛空。下二句明俗谛空。于真谛中。初句出体。谓无相者。以体绝染净有无等相故。谓胜义谛者。以脱俗冥真。虚灵妙绝故。下句谓此理非了因之所了。故非自作。亦非生因之所生。故非他作。本来现成。绝诸对待。迥出思议之表也。后二句。谓诸法不出色心。生起皆藉因缘。如眼具九缘生等。故论云因不生。缘生故。缘不生。因生故。又经云。诸法从缘生等。然缘生之法。有而性常自空。譬之幻化。有而非实。究其根底。本非因缘。故论云。诸法不自生等此也。是知胜义本空。因缘无性。真俗融通。浑然一味。故俱云。体非自他作也。此如楞严云。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据此。则可作之法有坏。非作者不坏。今真俗俱云非作。则益明世相常住。波相皆水不二之旨也。然真俗皆无作者。良繇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若约观行释此者。即于三性。立三无性观。一于遍计执性。立无相观。谓非自他作。妄想生灭。实无生灭故。二依他起性。作无生观谓依他染净。从缘无性。非自他作故。三于圆成实性。作无性观。谓远离前二。胜义真空。亦非自他作故。问。真空俗有无作之旨。有何所拣。答。邪外计执。作者不同。或执冥性以为主。或执梵天而生物。时方微尘。混沌自然。亦皆出于有作者也。今时正教。真俗双泯。迥异邪外妄计矣。然权教事行。亦迷有作。二乘沉空。专怖尘染。皆不了自心一如。真俗无二者。故佛答二谛首明无作。良有以也。

△二明无性二谛。

法性本无性  胜义谛空如  诸有幻有法

三假集假有

上半明真。下半明俗。法界观。明真如有随缘不变二义。俗有成事体空二义。就二义中。真中不变。俗方体空。真中随缘。俗方成事。此偈义意。亦类是矣。法性。即真空。与万法为性者。本无性者。以正随缘时。即不变故。义言无性耳。胜义空如者。空谓其体本空。如谓于法一如。故起信云。一切诸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乃至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然彼真如离相。即今胜义空。真如平等。即今如义也。下半。即正成事时体空也。诸有。指二十五有。幻有法。指三界依正因果。以随业缘显现。故云幻有。三假。即法受名。总谓三界诸法。因缘和合而有生。亦如幻法。咒巾和合而有相。能生三假。所生诸法均在不实。故知假有。故肇公云。如其真有有。则无灭。然此空有二义相成。谓繇真谛空如。故俗谛幻有。繇诸有假幻。而胜义空如。故知真空幻有。二不相碍。方相成故。至于俱存俱泯。隐显无碍。存亡自在。可准思之。

△三明圆融二谛。

无无谛实无  寂灭胜义空  诸法因缘有

有无义如是

古谓真无别真。即俗而真。即俗而真。真无体也。俗无别俗。即真而俗。即真而俗俗无体也。故云无无谛实无。然此初句。因上二颂。俱言真俗皆空。故此欲明二谛俱有。以明二谛存泯无碍。为圆融二谛也。今初一无字。是重扫前无二谛之无。谓前言无真谛俗谛是实无者决无此理也。何则。若言真俗实恒无者。是断灭见。故此后明二谛俱有。免堕此断见。故佛谓无有无真俗二谛实无之理也。盖以真无别真即俗而真。既即俗而有真。真岂实无真体耶。俗无别俗。即真而俗。既即真而有俗。俗岂实无俗体耶。故云无无谛实无也。下三句重释初句之义谓寂灭一句明真。因缘一句明俗有无一句双结。盖胜义真空。即有之空。空恒不空。诸法幻有。即空之有。有常非有。存泯自在。二谛双融。故云有无义如是。然二谛约法体以明。有无约义相为目。以依彼二谛辨有无故。上之三偈。或云无相无性。或云本有幻有。或云空种种名言之不同。而释其义者。易混淆也。若见其纲宗。则无有非是者。故古疏云。真俗二谛。直一妙理。本无分别。故以一本无言之。则无性无相。无自无他。无有无无。无二不二无作不作等。皆悉无也。以一本有言之。则第一义本有。法性本有。因缘本有。诸法。本有。有无本有。二谛本有。三假本有。无适而非有也。以一空言之。则第一义空。谛实空。寂灭空。二无二亦空。幻化亦空。也。至于第一义。则皆第一义。以一则俱一。以二则俱二。以有则皆有。以无则皆无。以是则皆是。以非则皆非。以一切异名别说。则皆异名别说。以粗言细语言之。则皆粗言细语也。以上偈句。错综言之。殆不容以伦理明义类晓。直彰妙理之无尽。全显般若之自性耳。据上古疏之义。即如来严明法性融通一法为门。法法全趣一法也。例如北辰所居。而众星皆拱。妙哉古疏也。

△二正答所问。三。初理智相对遣一异。

有无本自二  譬如牛二角  照解见无二

二谛常不即

大疏云。理随事遍。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千差摄入而无碍。今约相非相违义。则真俗迢然。故有差别。如牛二角。缺则不可。然约心观。则真俗一体。相即同时。二谛独静于名教之外。所谓于解常自一也。若推其谛缘。则即真之俗。俗相宛然。即俗之真。真性恒显。一味千差。迥不相即。所谓于谛常自二也。应知初二句。法喻合明。以立有二之义。三句以智遣理。明不二义。四句以理遣智。明不一义。既不一不二。则空有莫羁。所谓中道。于斯显矣。

△二理智相对遣执情。

解心见无二  求二不可得  非谓二谛一

一亦不可得

常情执一执二。故为法所缚。不能彻了。解心明极。则知法体不即。亦自不离。故见无二。见无二者。以求其二。不可得故。然无二。则二谛一矣。非必谓之为一也。盖一亦不可得故。若必执一。则一犹二也。且是堕数之法。故法句经云。一亦不为一。为破诸数故。斯之谓也。生公云。是非相待。故有真俗名生。一谛为真。则知二言成权。亦此义也。

△三理智相对入真义。

于解常自一  于谛常自二  了达此一二

真入胜义谛

理即智故。解常自一。智即理故。谛常自二。故知理智一也。妄求一二。则是波外求水。镜外觅光。岂知谛智哉。若能了达。即此玄解。悟入理窟。妙证真源。如空合空。似水投水。古谓一双孤雁。博地高飞。一对鸳鸯。池边独立。斯理智常一常二之玄镜也。

△三结成上义。三。初世谛有无。

世谛幻化起  譬如虚空华  如影如毛轮

因缘故幻有

初句。举法明诸法非真。繇妄心起。二三句。喻明虽有非实也。空华本无起灭。病目妄执为有。水影不可捞捷。愚顽认以为真。毛轮原未旋转观者如见循环。众生妄计诸法。盖类此矣。岂知因缘如幻究竟不实哉。起信云。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乃至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合今经意。但彼约从真起妄。此则证其幻化无体为异。故知幻有空华。空理全彰。毛轮影响。缘生足显。悟真空则不住诸相。观幻有则警䇿修行。妙符灵妙之智。潜通无生之域。有无真俗。岂足言乎。

△二圣见有无。

幻化见幻化  愚夫名幻谛  幻师见幻法

谛幻悉皆无

色心依正。因果有无。凡圣情量。总繇一心随缘幻起。今以妄心分别妄境。是即幻化见幻化也。以幻见幻。非是智者。了心唯心。故曰愚夫名幻谛。幻师则知幻无性。故谛幻悉无。如楞严见眚非病。所谓无者。非实无也。即圆觉所谓幻法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灭亦灭。非幻不灭。即此义也。涅槃佛答文殊问世谛胜义二谛。大同此经。避繁不引。

△三结成正观。

若了如是法  即解一二义  遍于一切法

应作如是观

上之所明。皆是真俗同观。空有无二。谛智相从。能所俱泯。故能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一二自在。为真二谛。人能了此。则若一若二。不劳致诘。故云即解一二义。三句谓触类而长。则一切法。凡无相者。皆胜义摄。凡因缘者。皆世俗摄。知一切法。不出二谛。则知一切法。皆不一不二。即不可以有无名言拟议。故云应作如是观。到此。则所谓要知无听说。即此听说是。

△四释成二谛。二。初明常二义。

大王。菩萨摩诃萨。住胜义谛。化诸有情。

胜义。即真空也。所谓住于灭定起殊胜行。虽常寂灭广化众生。然此义未圆。应云即智之悲。化诸有情。即悲之智。住胜义谛。此义如肇公云。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沤和功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

△二明常一义三。初标能所以明一。

佛及有情。一而无二。何以故。有情菩提。此二皆空。以有情空。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得置有情空。

按下文以生佛皆空明不二义。若华严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疏云。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诸佛心内众生。时时作佛。此生佛不二圆旨也。何以故句徴。谓佛已大觉圆明。生犹昏迷长夜。何云不二耶。有情下释。谓众生染缘而有。菩提净缘而成。染净虽殊。同借因缘。然因缘即空。能所无二。无二之旨。本同一如。故得置生空于智空之中。摄所化以归能。置智空于生空之内。摄能化而归所。无适不可。如水乳不分。光体不二也。

△二约境智以明一。

以一切法空空故空。何以故。般若无相。二谛皆空。谓从无明。至一切智。无自相。无他相。于第一义。见无所见。若有修行。亦不取着。若不修行。亦不取着。非行非不行。亦不取着。于一切法。皆不取着。

初二句两属。盖结前生后之文也。若结前。则生佛能所。一切皆空。繇空故。空之相置。两不二也。若生后。则一切法指境。空空指智。谓繇境空。而智亦空也。故重空空。然虽两属。生后义长。何以故句徴。谓一切诸法。见前森布。有何所以。生佛皆空耶。般若下。释。先释一义。谓繇上境空故。显示智空。繇智空故。真俗俱泯。忘言绝虑。正所谓杲日夺众景之耀。须弥落群峰之高。到此。何有一法不空哉。然般若无相者。盖以体自无相。亦非众相故。谓从下。次逐难重释。此约迷悟以明空。意谓诸法明空。空相显然。般若无相。无何等相。空何分齐也。故释云。谓从无明等。一切空空。何有相哉。无明即约迷因而言。一切智。约迷果而言。如是中间。无自无他。此般若于迷悟始终。俱无相也。证于理智。无见而见。实无能所。此般若于证入无相也。自相。指般若自体言。他相。指无明等说也。若有下。约不着明空。古云。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又云。般若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者。盖言住相取着。斯成大害。去般若远矣。故不可入。如不住相取着则内泯遍计。外忘依他。一等皆圆明般若。孰不可入耶。故以之修行则顿阶高上。以之不修。则罔识家珍。非行不行则观契中道。于一切法则世相常住。乃不取着之功分量。同乎虚空。岂浅浅哉。行即行深般若之行。

△三约染净以明一。

菩萨未成佛。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何以故。于第一义。而无二故。诸佛如来。与一切法。悉皆如故。

比初双标染净。谓迷时全净是染。悟后即染是净。迷悟之时虽殊。染净之源莫二。譬如迷时惑南为北。悟时即南是北。迷悟有差。南北无二何以故句徴。谓烦恼菩提。如仁暴不相为用。火水不相为因。何故染净全同耶。于第下释。而有二义。一约理。则一而无二。二约证。则诸法皆如。繇此全染成净。翻迷令悟。即此即彼。即彼即此。无他道也。

△二明说法不二。三。初当机启请。

波斯匿王白佛言。十方诸佛。一切菩萨。云何不离文字。而行实相。

问意谓上明法法皆空。则文字无有也。云何佛菩萨不离文字。而行实相耶。盖实相无相。文字有迹。以有行无。敌体相反。故此问之。

△二如来垂答。二。初明说空。

佛言。大王。文字者。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有论议。所有宣说。音声语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无非实相。若取文字相者。即非实相。

初标列经名然此十二。总摄如来一代教法。皆一期应机逗器看病下药之说。实无定法。故一切皆空也。修多罗。云契经祇夜。云应颂。和伽那。云授记。伽陀。云讽颂。优陀那云。自说。尼陀那。云缘起。阿婆陀那。云譬喻。伊帝目多伽。云本生。阇多伽。云本事。毗佛略。云方广。阿浮陀达那。云希有。优钵提舍。云论议。释义如别。所有下。明语言皆如。夫如来说法。三一和合能成教体故声为实法。名句文三。是声假诠。所谓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然文字性空即是般若。故语言文字皆如。而一切无非实相矣。是则不著文字而行实相。故净名云。文字性离。无离文字。是则解脱。正此义也。又云。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此则即文字而见实相。犹是文字般若。甚玄甚妙。若取下。明执则乖真。清凉云以圣教为明镜。照鉴自心。以自心为智灯。烛经幽旨。是则闻教自合观。心。离指方能识月。此不著文字。而行实相之谓也。取则止是文字耳。故十地论释空中风画等云。风喻音声。画喻名字皆不可取。以此言教。皆与证智。而相应故。不同风在树叶。画在于壁。但就教道而可见闻。又佛藏经云。诸法如毫厘不空者。是则诸佛不出于世。亦终不说诸法性空。又下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如上经论。皆明文字之相不可取也。

△二明修空。二。初正辨修习。

大王。修实相者。如文字修实相。即是诸佛智母。一切有情根本智母。此即名为一切智体。诸佛未成佛。与当佛为智母。诸佛已成佛。即为一切智。未得为性。已得为智。

此文有二初约因修。上云文字不可取。取则即与实相相违。此言无离文字。而求解脱。盖文字性空。如文而修。则实相默契。故即文字是实相矣。夫实相者。触事而真。岂虚语哉。故云修实相。如所如之文字而修实相。不必离文字也。然因教显理。即理生智则佛果成就。在文字中。故又云是诸佛智母。问。文字依声假立。何故修实相如文字而修耶。答。灵云观华。香严击竹。皆彻悟心源。然文字不啻如花竹也。以之修实相。有何不可乎。但在乎即言离言。不取着可也。文字有何过哉。况香积佛国。餐香饭而三昧显。极乐佛国。听风柯而正念成。故知依文字而修实相者。乃如来了义之说也。一切下。约果位以明。谓三界有情。迷此则沉沦业海。故是根本。知根本。即转迷即悟故名智母。十方果人。悟此则超登彼岸。故为智体。达智体。则妙同实相矣。未成为智母。仗此能出生佛果功德也。已成为一切智。契此能了彻万法也。是故未转为本具之性。已得为究竟之智。智性虽殊。其实一也。

△二逐难重释。

三乘般若。不生不灭。自性常住。一切有情。此为觉性。若菩萨不著文字。不离文字。无文字相。非无文字。能如是修。不见修相。是则名为修文字者。而能得于般若真性。是为般若波罗蜜多。

初三句约行性释。谓三乘根器不一。所修诸行亦异。而本觉之性。非因缘故。岂有生灭。不迁变故。是以常住。肇公云。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金刚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据此。则性一行殊明矣。然此谓之重释者。以前云智母。又云根本。恐人难解。故重释如此。一切下。约理性释。谓觉性者。即人人本有实体也。以依成道。以此修因。莫不繇之。以之造业。以之受报。亦莫不繇之。日用云为。一切施设。皆藉此矣。故庞公云。野老负薪归。催妇连宵织。看他家事忙。且道承谁力。妙哉。即众生仗觉性之谓欤。若菩下。结显修成。不著文字。并无文字相二句。即结前文字皆如。无非实相。又取文字相即非实相文也。不离文字。并非无文字二句。即结前修实相者。如文字修实相文也。意谓不着不离。则文字实相。非一非二。以此而修。虽修而忘修以此而得。虽得而无得。是从文字处。即真般若性故结云如此。

△三总结前文。

大王。菩萨摩诃萨。护佛果。护十地行。护化有情。为若此也。

护佛果。结指观如来品之文也。护十地行。结指观菩萨行品之文也。二品俱有化众生行。故又结云护化有情。

△三法门不二。三。初机教相违问。

波斯匿王白佛言。真性是一。有情品类根行无量。法门为一。为无量耶。

问意谓众生同具一性。随业染净熏习无量。所被根行既多。能被法门为一耶。为多耶。若一则一法何被多机。若多则真性又何平等。一多之义。其旨云何。

△二教繇机异答。二。初双标总答。

佛言。大王。法门非一。亦非无量。

答意谓性绝数量。理无形声。然法门称性。无涯之说。随缘显现。一也无量也。何象数限之哉。

△二徴释不异二。初。约机器明二谛。

何以故。由诸有情色法心法。五取蕴相我人知见。种种根行品类无边。法门随根。亦有无量。此诸法性。非相非无相。而非无量。

初句徴。谓无量与一。名言两异。非一则无量。非无量则一也。何故两非。而不定于一耶。繇诸下。释。先约依根实多。谓因根器异故。法门亦无量也。色心五蕴等法。已解如前。然色法心法。众生俱执取不舍。故名取蕴。我人知见。即能执之名。种种根行。根指往昔所培浅深。行指现前操修优劣。品类。即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玄谈云。离众生心。佛果无有色声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大慈大悲。为增上缘。令彼所化根熟众生心中。现佛色声说法。是故圣教。惟是众生心中影像。彼疏言教体唯影无本。今谓如来既随根设法。能随之法门。是亦悲智为增上缘。所随之众生是亦根熟心中。现佛色声说法。故引以证其义也。此诸下。约真无二。法性即法门所依之实相。然一期方便法门。虽有多种。而究竟真实之性。非相非无相。而亦非无量矣。此中非相。谓非有也。非无相。谓去有存无。无亦不有。故并非之。庞公云。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即此义也。若配四句。应云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盖般若真体。离四句绝百非。故必具之。不然。何止二句哉。

△二约观照明二谛。

若菩萨随诸有情。见一见二。是即不见一二之义。了知一二。非一非二。即胜义谛。取着一二。若有若无。即世俗谛。

先明了知即真。谓大悲度生。为物恒顺。故一二之义。见而不见。何也。繇随顺众生故。示同于见。繇智照洞彻故。忘其见相。此则不二而二处。了知非二。不一而一处。了知非一。忘言绝相。纯一真实。故云即胜义谛。然此正如法界观中。真理夺事。及真理非事之义。故彼喻云。事虚而理实。如水夺波。波相自尽故。盖不取着如此也。取着下。次明取着即俗。谓均之一法也。了知。则胜义。泯俗谛于无有。取着。则世俗隐真谛于有无。故知迷悟繇人。真俗何关哉。亦犹仁智殊见不分于道也。亦即观中。事能隐理。及事法非理之义。故取着又如此也。

△三结答不二。

是故法门。非一非二。

结文可知。

△二劝持功德。三。初叹教同说。

大王。一切诸佛。说般若波罗蜜多。我今说般若波罗蜜多。无二无别。

信谓皇天无二道。圣贤无两心。所证者同。故所说者亦同也。

△二举益劝持。

汝等大众。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即为受持诸佛之法。

繇诸佛同证同说。故也。

△三较量显胜。四。初举能较量。二。初佛佛无尽。

大王。此般若波罗蜜多功德无量。若有恒河沙不可说诸佛。是一一佛。教化无量不可说有情。是一一有情。皆得成佛。是诸佛等。复教化无量不可说有情。亦皆成佛。

初句先标。显功德无量。若有下。此举能化极多之佛。是一一下。此举所化无边之众俱成佛也。是诸下。此又举所化成多众。所成之诸佛。又复教化无量无边众生成佛道也。然此三次言佛。佛岂有数量哉。

△二般若无量。

是诸佛等。所说般若波罗蜜多。有无量不可说那庾多亿偈。说不可尽。

今经止两卷八品。而此云不可说偈者。信谓通方之说。一多不定。称性之谈。卷舒自在也。

△二举所较量。二。初以一分较全分。

于诸偈中。而取一偈。分为千分。复于千分。而说一分。句义功德。尚无穷尽。何况如是无量句义。所有功德。

一偈之分千分。千分之中一分。其义可谓极微矣。而功德尚无穷尽者。所谓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岂有涯量哉。如一尘中。出大千经卷。故知心思测度不得也。

△二以一念较解持。

若有人能于此经中。起一念净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万劫。生死苦难。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所得功德。

一念净信。谓信之极也。故能超越多劫生死之苦。亦犹念佛一声。能免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也。以一念而免多苦者。盖繇一念勇猛。可出重围。岂泛尔一念哉。信乎千年闇室一灯能破。凡遇斯经者。当净信而求出苦。亦非等闲人也。

△三结显成佛。

即与十方一切诸佛。等无有异。当知此人。诸佛护念。不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盖般若是诸佛之母。能全部解持。实相在我。故能因果相彻。平等无二。诸佛护念。速可成等正觉。夫此经之义大矣哉。

△四时众得益。

说是法时。有十亿人。得三空忍。百万亿人。得大空忍。无量菩萨。得生十地。

忍谓行之成名。三空忍。或是小乘三空门。即空无愿无作。若以人法俱空释之。恐升之太高。以后有得住十地故。况楞严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乃至云俱空不生。是人即获无生法忍。此又在七地以后位次。故知是小乘三空门也。大空。谓一切法空。此盖一闻般若。了法如此。而得益亦如此也。十地。非单第十。盖通指十地。地言住者。即本经云。入理般若名为住。是也。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科疏卷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