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禅是什么

第三讲 佛教的一些基本概念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佛教是理性的,但又离不开修行实践

佛教总体上是偏理性的。为弄清这一点,可将佛教与其他宗教作一比较。大多数人都喜欢和基督教相比。与基督教的感性相比,佛教的确是理性的。

佛教融入日本人的生活一千多年来,影响了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同人随时需要呼吸,两者的关系已密切到感受不到对方的存在。早期的欧洲学者研究佛教时,可以轻易地就指出很多日本人平时注意不到的问题。他们认为:佛教是理性的宗教,宗团是以道德标准为基础构成的。近来,这一说法虽不盛行,但刚开始研究佛教的人仍认为佛教是“极为学术性、科学性和理性的宗教”。这可能是由于原始佛教有着显著的理性倾向。

佛教的传承,主要依靠文学形式传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一是巴利语系佛教;二是梵文佛教。欧洲研究佛教,一般是从巴利语佛经开始。巴利语的佛教经典并不等于原始佛教,但巴利语系佛教经典很好地展现了原始佛教的形态。因此,有些学者将巴利语佛教看作是原始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是相当理性的。

传到中国、朝鲜、日本的佛教是梵文佛教。梵文佛教的兴起远远落后于巴利佛教,是佛寂灭五百年后形成的。学界普遍认为,梵文佛经中的思想虽偏理性,但与原始佛教的巴利语系佛教相比,梵语佛教相当感性。无论原始佛教还是后世发展起来的佛教,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佛教有着共同的修行方法,这便是戒、定、慧。以“三足鼎立”的状态,共同构成了佛教修行的纲与目。

无论佛教多么理性,终归不是哲学、伦理、学说。所以,佛教最重要的还是实践。修行实践离不开戒、定、慧。无论原始佛教还是后世兴起的佛教都一样。

戒、定、慧也称为“三学”。这里的“学”,并非学问的学,是指在实践中学佛的学,即修行上的学修、修得。

戒有很多条款。如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乃至五百戒等。内容都是“不许做什么”的禁止事项。戒是用来禁止和规范修行者行为的。禁止的都是违背道德的行为。有人因此认为:戒律没有宗教气息,很像伦理学会。

定是指禅定,即坐禅。坐禅,在印度是修行的主要方式,其他国家并不发达,印度却很盛行。结跏趺坐的坐禅形式传说是按照天王、天、人的顺序传到了人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修行方式。坐禅修行的结跏趺坐,通过佛教传入中国、日本。得到了禅宗的格外重视。

慧是智慧、般若。智慧一般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学问上的。这种智慧可以通过自学、他人的教授、跟随他人学习学到。例如数学,优秀的老师用两到三年时间就能够将一定的数学知识传授给我们。我们也能从老师那里学到相当程度的数学知识。在科学知识方面,几千年前的佛陀和孔子,在数学或其他学科可能都不如我们。

世上还有上述方法学不到的智慧。它无须别人传授,而是在自己的心中油然而生,可以称之为“直觉的智慧”。戒、定、慧中的慧,包含上述两种智慧,心中自生和通过学习获得的智慧。

佛教在修行中重视心中自生的智慧,而不是学来的智慧。戒、定、慧中,戒是有训练性的。定可以说是一种严肃主义,是伦理、学问范畴的严肃主义,它反对放荡和自甘堕落的生活,展现出严格的形式。禅宗的僧人修行时,始终保持着极为严肃的态度。需要做的一定做,绝不妥协。这种严肃主义就是戒。

慧是理论主义。与严肃主义相比,慧是理性至上,将理性视为无上的存在。由此可知,原始佛教和佛教都十分倾向理性。

若没有情感,宗教就无法发挥作用

单有理性无法形成宗教。宗教中除理性外,还要加入感性元素。经文中说:“情为足,知为眼。不可有眼无足,亦不可有足无眼。”父母疼爱孩子,若情感多于理性,则会对孩子一味溺爱,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对父母的爱,尤其是母爱中的盲目性,要用理性去矫正。总之,宗教若没有情感就无法发挥作用。绝不能一个人开悟后就钻到山里不出来了。必须要到世间去弘法,要弘法就离不开情感。做生意也是一样。实际上,商海中并不仅仅是金钱关系,并非赚钱就好。问问生意人就可以知道,在商海中打拼,没有人情味和情义是做不成生意的。做学问也是这样。如果只有学术理论,不考虑人的情感,生活将会多么枯燥乏味啊!净化人类灵魂的宗教,更不能没有情感。与巴利语佛教相比,梵语佛教之所以昌隆,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有情感。梵语佛教就是大乘佛教,因为主张悲智双运,所以称为大乘佛教。

进一步讲,如果没有大乘佛教——这一悲智圆满的宗教出现,佛教不可能传承到今天。如上一讲所说,佛陀在尼连河畔的菩提树下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正要进入涅槃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梵天出来对佛陀说道:“你已成道可以进入涅槃,这对你个人可能会有好处,但世界却依旧黑暗。要用光明照亮整个世界!通过思考所悟出的尊贵真理,并非世人皆不能懂,还是有人能够理解的。他们需要你的救度,请不要涅槃。”佛陀听后应允道,“那么好吧!……”于是不舍众生再来世间。

从这一点来看佛陀的行为,会发现其中有人类的本能作用。人绝不是独立存在的,自我里已经包含有他人的存在。所以,纯粹独立的想法是不成立的。在谈我时就已包含了他人和社会。佛教范畴的社会,包括人类、动物、植物等有情及无情的全部,是无边无垠的宏大社会。佛教将社会称为法界,法界是社会的背景。自我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如果离开法界,自我就会失去生命,不复存在。如果一定要强调自我的作用,也因为是法界在背后推动,如同在幕后用绳子操控着我们。

佛陀在到达大悟的境界时,只悟到了自我的能力。接着立即意识到,这不应是自己独享的能力,必须要回报社会。听从梵天的劝说到世间弘法的说法,是戏剧化了的表现形式。从文学角度讲,没有情节的故事是枯燥的。所以借用了叙事的文学体裁。

人类必须要走进社会发挥作用。如果佛陀最初的正觉是智,第二个正觉一定是悲。是悲心在起作用。开始是智,其后是悲。智是父亲,悲是母亲。悲心的升起让佛教具有了形态。我们还应在智、悲的前面各加一个“大”字,即大悲、大智。没有大智大悲,佛教就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原始佛教、巴利佛教,只关注佛陀理性的一面。虽说巴利语系佛教也意识到了梵天劝说佛陀的意义却没有加以足够的注意。所以,原始佛教在悲、同情、社会性等方面没有什么发展。事实上,巴利语系佛教的僧人对情感是有一定认识的。虽然认识的不充分,心中却有着真实的感受。

成佛不是一生就能成就的

佛一生中,准确地说是成道后的四十九年间四处弘法。弘法四方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传播佛陀本人的思想,而是为了普度众生。从佛陀涅槃图中可以看到,佛陀在娑罗树下入寂,身边聚集了各种动物、天人和其他各类的有情,他们表现出了极度的悲痛。这是一幅将佛陀涅槃高度精神化了的作品。佛陀示寂时,正在云游说法途中,身边只有弟子阿难一人。因此,赶来集结的人也不会太多,除阿难外可能再有两三名弟子,最多再加上附近寺院里的僧人们。

回顾佛陀在世的历史就会知道,他的一生是为众生奉献的一生。不仅为社会贡献了智慧,还奉献出了慈悲。佛陀自己没有直接这样说,但佛陀生涯的事迹足以证明这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佛陀向我们开示了四谛、十二因缘,佛陀的一生就是慈悲的体现。这是划分原始佛教和后世佛教的分界线。后世佛教现在称为“大乘佛教”,原始佛教是现在的“小乘佛教”。名称不同但本质一样。佛教这条大河的支流有宽有窄,但流动的水是相同的。无论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都是一个源头,只是各自的发展过程不同。佛教的这种差异,正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我们要充分注意佛教的发展过程和佛教体验对象的变化。原始佛教即小乘佛教的修行目标是罗汉,后世发展起来的大乘佛教的修行目标是菩萨。

罗汉,是原始佛教的理想形象,随着佛教发展,渐次产生出菩萨这一理想形象。在这里先解释一下罗汉和菩萨。原始佛教,即巴利语系佛教中虽然有“罗汉”这个词,但“菩萨”一词难觅其踪。原始佛教中,菩萨是在《佛本生故事》里出现的。佛本生故事是佛教的常用语,意为“本来所生的故事”。说到佛,一定要澄清一个概念,成佛不是一生就能成就的。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的修行做基础,要经过一代、两代,甚至三代不间断地精进修行,方可迎来成佛之日。一生的短暂时间,根本无法做到。

佛陀同样经历了众多的生死轮回和太多的艰难苦行。期间,或转世成人或转世为动物,尝尽艰辛才得以圆满成就。《佛本生故事》记录了佛陀的前世或前若干世所发生的故事。根据流传下来的资料,佛陀经历了几百次的生死轮回,期间曾转世为鹅、鹿,甚至做过国王。佛陀在多次的转世中积累了无量的善根功德,修得了六度(六种善事)后在印度转世。长期积攒的无量功德,让佛陀终得大悟。三世因果的说法,便出自这里。

佛教认为,能够投胎人世,不是一辈子可以修成的。需要通过几世的转世和修行,才能修成今世的人身。可以说,本生故事的含义就是将当代的优生学宗教化。它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贸然出生,或在某一生中成就大业,而是几代的转世和修行才修成今世的人身。不仅宗教领域,其他领域也如此。从社会角度看,面对自己时不能只想着过好今天,面对社会时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考虑子孙后代是万万不行的。每一个人,不只活在今世,子孙们会代表我们继续活下去。子孙后代不仅是肉体上,更是精神上的延续。精神的传承,不是我们的精神再一次出现在后世,而是在不断得到强大、清净和升华。今天的努力,不单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后世子孙奋斗。传承至今的文明、文化不能断送在我们手中,更不能单纯地维持现状,要将其发展、提高后传授给下一代。如同一位富翁有百万家产时,一定要增加至一百五十万后再传给后人。今天的世界文明、文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文明被毁坏,就太遗憾了。如果说古代的战争是让文化退步,那么今天的战争就是让人类灭亡。科学的快速进步,尤其是杀人武器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过去的弓箭战争变成了可以一次杀死数千人,甚至烧毁一个城市的战争。比起用弓箭作武器的小规模战争,今天的战争一旦发生,其威力会立即摧毁许多城市,夺去众多居民性命。这样的战争,一定会导致人类的灭亡。人类灭亡后的地球也许会变为昆虫的世界吧!传承至今的文明、文化,是先祖们苦心经营的结果,绝不能因当代战争而毁于一旦,否则就太可惜了。

以上是本生故事的解释。言归正传,任何一个事物、一个国家、一个世界的文化以及个性的形成,绝不是靠个人力量就可以实现的。我们的遗传基因也是这样。

菩萨与罗汉

本生故事中出现了“菩萨”一词,这个菩萨不是指佛。

菩萨的意思是:虽未成佛,但拥有可以成佛资质的人物。

罗汉的意思是:已修成佛陀的正觉,拥有着完美的人格,是佛的同时也是罗汉。罗汉是佛的别称。与如来、人天之师意思相同。

菩萨不是佛。最初的佛教徒普遍认为,菩萨是到达成佛境界过程中的一种人格。菩萨是未来的佛,正处于努力修行的过程中。至此,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从原始佛教发展到出现大乘佛教菩萨的过程了。

罗汉作为小乘佛教的理想,修行上只针对个人,对他人没有影响。没有影响他人能力的佛教,只会独来独往、自命不凡,无法形成真正完善的人格。人的形成是源自与他人的关系,一个人的正觉是不成立的。将自己修行的成果传达给他人并引导他人修行才能成立。我们会发现“罗汉”这一理想是不圆满的,从而希望将菩萨作为修行目的。菩萨毫不利己,并为帮助他人勇于牺牲自己。这是菩萨与罗汉的根本不同。佛教为了生存发展,一定要用菩萨的理想取代罗汉。佛陀的前生是菩萨,为了转世成佛而修行。菩萨修行不为利己,是为向众生弘法。菩萨因此修成正果。从此可以清楚地得知,菩萨修行是为利他。

罗汉注重独自修行。坐禅,则隐于深山老林专心坐禅。菩萨则相反,一定要走进社会去发挥作用、去利他、去度化众生。菩萨的思想和理想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结果导致佛教不再是出世的了。同时,菩萨的思想如同一张铺开的大包袱皮,可以将世间万物都包入其中。

罗汉的理想生活是比丘。比丘有乞丐之意。比丘一面乞讨,一面云游四方。还有比丘尼,就是女性乞丐。用今天的经济观点来看,乞讨是很卑贱的。但在佛陀时代,哲学家和宗教家都以乞讨为生云游四方。僧人托钵也是那时传下来的。比丘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修行中,根本无暇顾及经济生活。他们任由别人施舍,只吃乞来的食物。他们过着乞讨的生活,不在肉体和生活上分心。通过乞讨,消除自己肉体和生活上的烦恼,专心精神层面的修行。通过实践禁欲主义的生活方式来保持内心的清净。

比丘、僧、僧侣是有区别的,僧伽制度是佛教的特殊制度。比丘不单是指佛教徒,古代印度的修行人都以乞讨为生,比丘是他们的总称。僧侣,只限于佛教。僧,是梵文“samgha(僧伽)”的简称。僧侣是中文和梵文的合成词,侣,有同行、同志、同伴之意。从侣的含义可知,僧侣是指三位僧人为一个僧团共同生活的人。取三人以上结伴生活的含义,将中文的“侣”和梵文僧伽的“僧”字合在一起,组成了“僧侣”这一常用词。

佛教终归要回归到家宗

这里还需要提到出家。出家是指舍弃俗世生活而出家。出家人是指从世间苦恼中解脱,过着特殊生活的人。有人认为出家有利于更好地修行。宗教如果仅仅是为了度化过着特殊生活的人群,则另当别论。但当今的宗教需要救度世间一切众生,否则就不是宗教。不去度化众生,人心也无法安宁。如果不满足于自我解脱,出家、乞食的僧侣生活方式,就要转变为在家的生活方式。佛教也要从出家生活的宗教,转变为在家的宗教。

罗汉出家成为僧侣,开始特殊的修行生活,最终获得佛果,得到自我解脱。这样的修行生活,对特殊阶层的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但没有如此优越条件的人应当怎么办呢?在这里,人人都会感受到佛教发展的内在转机。佛陀开悟后意识到,仅仅使自己修成正果还不够,一定要到世间去弘法。去世间意味着无法完全再过出家的日子,必须要转为在家。如果只是出家,佛教会走向衰退。佛教终归要回归到在家宗。

回归的主要表现是:(一)罗汉到菩萨的思想转变。(二)出家到在家的形式变化。展现变化的代表性经典是《维摩经》。《维摩经》中的主人公是在家人。传统经典中的主人公要么是佛陀,要么是罗汉。这部经的主人公却是在家的社会人,过着凡间生活的普通人。主人公不仅说法,而且辩才绝对无碍。舍利弗、目连这些罗汉中的卓越人物,对维摩也像孩子对待大人一样去尊重。其中也包括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在早期佛教中并不存在,是后来在后世逐渐形成的代表性人物。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在菩萨界同居高位。维摩在如此高位的大菩萨面前仍然坚持己见。从《维摩经》时代开始,佛教不再是出家的,明确地回归了在家。类似的例子还有《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这里的童子不是指孩童,可以理解为年轻人。童子在修行过程中参见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受到了很多启发。日本的“东海道五十三次”也是源于《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典故。今天,佛教已不知不觉地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偶遇的五十三位善知识,有比丘,也有在家人,甚至有很多女哲学家和女性信徒。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在佛教里,女众的地位低于男众。尤其在亚洲,女性是不受尊重的。古代曾有女人统治男人的时期,后来因为战争的出现,肉体的力量成为决定因素后,男人逐渐占了上风。众所周知,人类最早是母系社会,以女性为尊。我认为,其实现在也应如此。可惜直至今天,多数亚洲人依旧保持着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佛教的《华严经》时代,出现了女性的大人物。在日本的白拍子[3]中,也诞生过女性的尊者。这些女性,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启发了善财童子。佛陀曾开示说:如果女性进入僧团,可以持续千年的僧团将会在五百年内衰亡。如果佛教真要衰亡,五百年也好,三百年也罢,就让它消亡吧!因为消亡的原因与女性的加入不会有丝毫关系。正法会持续五百年,之后的五百年佛教会进入与正法相似的像法时代。这是佛的开示,不容置疑。正法是指处于特殊阶层的罗汉们聚集的时代。出家后过着特殊生活,受到特别关照的罗汉们的修行便是正法。这样的正法时代,消亡反而是好事。正法的灭亡,从某种意义上讲会促进佛教更广泛地传播。可以说,进入像法时代后佛法的传播就更为广泛了。这时的佛教不再是特殊阶层独享,而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因女性加入致使僧团人心涣散,就更有意义。从出家佛教发展到在家佛教,从罗汉佛教发展为菩萨佛教,从男性佛教扩展到男女二众的佛教,这一系列变化在佛教的发展历程中是十分值得研究的。有些人经常说,进入了末法时代的佛教渐渐走向了衰败。换个角度看,这未尝不是佛教的一种发展。

禁欲主义在方式上是好的,是修行者必备的心境。禁欲主义和持戒不是佛教的目的。禁欲可以作为发展教法的手段,但绝不能成为修行的终极目标。这样去考量佛教的发展,一直停留在大智境界的我们会认识到大悲与大智并驾齐驱的重要。

大智大悲是佛教的真正目的

下面从教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慈悲。慈悲是好的,但有目的的慈悲是绝不可行的。要在慈悲前各加个大字,即大慈大悲。这里的悲不能有任何目的性。不以功德为目的,没有目的性的慈悲,才可称为大悲。这样的大悲从何而来呢?从大智中来。

《楞伽经》云:“悲自智出,智,乃无分别之智。”这里的智,不带有关系性,没有善恶和彼此关系,是没有限定的智。这样的智中自然会产生悲,这样的慈悲一定会发挥作用,否则就不是真正的慈悲。这样的慈悲才是大智大悲。大智大悲是佛教的真正目的和大乘佛教的理想。

大乘佛教的理想,不是佛陀所言,也不见经典。但佛陀正是用他的一生实现了大乘佛教的理想。这样一解释,就可以将前面所讲的与下面的内容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佛教不仅是佛陀的语言和智慧,还包含着佛陀的修行和切身体验。在思考“如何认识和理解佛陀的修行体验”的过程中,佛教得到了发展。我坚信,具有佛教知识和理念的人比我更能深刻理解大乘佛教的理想。但是,现实中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十分了解佛教。下面主要针对没有基础的人们谈谈佛教。

◇没有基础的人们应如何看待佛教

如何看待佛陀的一生,是构成大乘佛教的根本基础。这样认识佛教,大悲自然会鲜明地浮现出来。长期隐藏的事物渐渐地显现出来说明对该事物的意识愈发地强烈和鲜明了。一步步意识到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清晰地自觉到它的存在,让它帮助我们成长。这是人类的特征,也是智慧的能力。智慧让我们逐渐认识到原本不知道的事物。动物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盲目去做,人类则是先学习后去做,这是文明的进步。

从宗教的角度看,这还不够,还需要再进一步,重新返回“不知而为”的原点。就像学游泳和书法,首先学习如何用手、如何用脚、如何掌控身体姿势,充分注意每一个动作。但只注意每一个动作,反而会被淹死。事实上,在初学游泳时,不重视每一个动作是游不起来的。熟练后,自然会忘记身体的动作,最终达到“鞍上无人鞍下无马”的大师境界。开始时,对不知、不会的事物,逐渐地去认识了解。当精通、熟练后,还要再去忘记。这是宗教的真正作用。无论哪个宗教,最高境界都是如此。

13世纪著名的爱克哈特,虽不算基督教的正统派,但他的看法与佛教非常相似。我经常引用他的观点。他曾说:“基督教尊崇上帝,要随上帝心愿、遵从上帝旨意、不可随心所欲。基督教徒最高的境界是‘一切遵从上帝的旨意’。要做到这些,确实很不容易。但需再进一步,达到‘不知是在遵从上帝旨意,还是在随自心而动’的境界。只有达到自觉遵从神旨的境地,才是真正的基督徒。”

无论是神还是佛,在他看来,仅仅意识到了神、佛的存在还不够,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督徒,还需要彻底放下自己是教徒的意识。当然,人类首先要有这样的意识,但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意识的境界。要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忘掉你曾有过的意识。我相信,爱克哈特达到的境界同样是佛教的境界。

◇产生悲的原理

当无意识的智发挥作用后,悲的功能也一定会出现。下面有必要再次明确什么是悲。如前所述:我存在是因为他存在,有他才有我。孔子说:“欲达己,先达人。”禅宗中常说的四弘誓愿,第一条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然后是“烦恼无尽誓愿断”。众生是指社会或这个世界。首先要拯救世界,所以拯救世界是第一目标。烦恼在自己心中,不断烦恼就无法完成第一目标。所以,断烦恼就提上了日程。只有先断内心烦恼才能达到救人的目的。要以他人为先,然后考虑自己。要为实现最初的目标不惜牺牲自己。如果佛教的修行就是为了利他而让自己受苦,这样的修行是不是太傻了?

当你意识到自己时,意识的根本之处会有什么呢?有众生、有他人、有社会、有世界、有天地的存在。自我是在事物的表面起作用的,所以格外醒目。让自己发挥作用的真正原因,是隐藏在自己背后的。不将原因放到自己面前,自己的作用是不真实的。要关注让自身存在的根本原因,搞清它究竟是什么。我认为,这是产生悲的原理。

有人认为,人类会永远将自我放在第一位。为他人做好事,最终目的也是为自己。我认为不完全正确。帮助别人难道真的就是为了一己私利?我的认识起初也很模糊。后来,自己看了很多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思考。最终的结论是:并非完全出于私利。

人类天生就有一颗助人之心。有私心的同时,也有愿意帮助他人的心。因为有了“为他人”的前提,“为自己”的说法才能成立。佛教说的自利、利他,是两者同时存在时方能成立。下面的例子说明:利他是人的本能,这一观点也是佛教徒和学者们认同的。

看到有人落水,便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救人。这时的救人者不可能有其他目的和一己私利,只会单纯地出于悲心。在今天,救了人会得到表彰,表彰时也会出现问题。救人虽是好事,但救人的如果是臭名远扬,经常酗酒、闹事、给周围带来很多麻烦的人,在危急时刻,他又不顾自身性命跳水救人,这样的人,一旦要对他进行表彰,大家就会争执不休。实际上,救人时并没有时间去想到表彰或平时经常被批评,所以要救人完全是出于本能的反应。看到军人因为英勇作战荣获勋章时,我们可能会想:“普通人也能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啊!”其实,如果是为了获得勋章,你未必能做到勇往直前;得了勋章的人,平时未必就那么勇敢。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有些荣誉,往往是凭借一时冲动得到的。

听到有人这样评论《忠臣藏》:“还是自杀了好,虽然可惜。如果活下来反而玷污了一世英名,那就太可惜了。他们集体自杀是明智的。”人不是总想坏事,也会想好事。凡夫俗子也有好的想法,这是悲心的作用。凡人的好想法,是在瞬间的本能反应中产生的,是突发的。贤达的悲心可以随时、自然地产生。要达到这一境界,需要宗教方面的训练。

悲在本能地怜悯他人的过程中产生。其哲学依据是:“自”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才能成立。从悲的角度看,罗汉的修行只为利己。完成了修行后,就可以去地狱。如果有极乐世界,也可以去极乐世界。因为断绝了尘欲烦恼。

◇悲可以起什么作用?

从悲的角度看,会发现尘世中有人比自己的境遇更恶劣、更可怜。他们怎么才能得到解脱呢?当你独善其身、脱离苦海时,太多的人仍在苦海中挣扎。佛教是为众生拔除苦痛的,所以看到有人受苦,绝不能置之不理,一定要出手相救。这就是产生“菩萨”这一理想人物的因。菩萨修成正觉后,可以马上涅槃。她没有选择独自去极乐世界,当看到世间很多众生在黑暗中痛苦挣扎、需要救度时,便发了大愿:“不能自己去极乐世界,要留在尘世救度众生。”救度痛苦中的一切有情,就是菩萨的本愿。

什么是悲呢?就像佛本生故事记载的:前世积累了功德,今生有大福报。身体健康,意志坚定,具足智慧。以修行功德修成罗汉。那些尚未修成罗汉的人怎么办呢?人不满足于自己修成罗汉。为弥补这一不满,于是从智、悲中生出了方便。

日本有句俗话“撒谎也是方便”。这纯粹是滥用,与佛教所说的“方便”有着天壤之别。方便与智、悲相同是佛教的基本概念,意义十分重要。方便十分必要。用冷眼去看受苦的人,会认为“恶有恶报,活该受苦。没必要救他。就算救了,他还会继续干坏事。”如果有悲心,就不会如此冷酷。会认为虽然恶有恶报,但总有办法救他们,就算不能彻底挽救,总可以给些帮助。这种悲的力量,很快就会变成誓愿或成为本愿。

变成愿后,悲可以起什么作用呢?假设我们发了一个善愿,并将善愿传递到对方心中。愿力就能够在对方充满罪恶的心中产生出一丝的善。祈愿本身可能没有任何作用。正如和歌所说:“不用祈祷,神也护佑”。虽说祈愿没有实际作用,但人们还是要去祈祷,否则内心就会不安。人的心中有一种情感,看到别人可怜,就会于心不忍,想方设法去帮助他。否则,就心中不安。方便就是在这时出现的。方便的意义何在呢?假如某人一直做善事,积累了一百份善根功德。他一定会将其中的四十、五十,少则三十份,分给他人。有人认为这种行为毫无意义。的确,从科学角度看这是不可能的,但宗教则认为可能。科学中一加一等于二,在宗教中却必须等于三,因为宗教有其独特的功能。真宗等宗派所说的弥陀本愿,同样出自这一功能。法,不能止于自己,要传递到他人的身心。这一愿望成为本愿后,形成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

不仅是阿弥陀佛,众生都有本愿,同时也都有方便。自然现象统治的世界(社会)是我们的力量所不及的。无论你有多强的主观意识或意志力,无论心中有多么强烈的激情,客观世界绝不会因此有一丝变化。宗教是超越情感的,具有让他人在心中感受和升起同样愿心的能量。我相信宗教的力量。当我们祈愿“一定要好起来”时,心中便会产生方便,方便会将我们的祈愿传递到他人心中。这在宗教上是成立的。回向的意思是,将自己的东西转送给他人。修行不是为自己积功德,是要自己积累功德供养他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宗教就是让自己始终去做奉献。在俗世里我们只知道拼命获取,宗教却一味地让我们奉献。其结果是自己始终奉献,他人却一直获得。

有人会质疑:如果大家都奉献,谁会受益呢?都为他人着想,又能怎么样呢?这只是一个假设,我们无法对假设进行探讨。如果大家都甘愿奉献,就没人获利,真正的理想社会就会实现,佛教也会消失。菩萨几度生死轮回到世间,是因为有未完成的佛教使命。如果人人都能甘愿奉献,就都是菩萨了。这样,菩萨的理想也会得以实现,佛教就没必要继续存在。佛教的理想也将随之圆满成就,这是佛教的“自利利他,觉行穷满”。

智、悲、方便、本愿、回向,都是佛教的基本概念。佛教还有很多的概念,如无我、无人等。从般若层面讲,无我、无他即空、空三昧。空是哲学思维层面上的讨论。宗教层面上将智、悲、方便、本愿、回向这些积极的思维作为宗教基础比较适合。宗教和佛教都要建立在积极的基础上,尤其是要以悲为根本。佛教研究迄今都偏“智”,悲的概念出现后,悲与智相辅相成。这样才可以展现出佛教大智大悲的真实面貌。

上述概念如不详细解说,大家恐怕难以充分理解。今天只是一个开头。如果大家能够了解佛教中大致有上述一些概念,这些概念与禅的本质是什么关系就可以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