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卷第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大云寺沙门 慧沼 撰

界处义林  五蕴义林(合明三科宽狭不同。所以别辨)  五境义林

○界处义林

合以七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立意。四次第。五癈立。六诸门。七问答。

第一释名者

初列。后释。列名可知。释名者。初总。后别。总名界处。界者。梵云厌都。唐言为界。伽五十六云。何等是界义。答因义。种子义。本性义。种性义。微细义。任持义。是名界义。此之六义。俱名为界。旧有云持。偏据一义。非尽理也。处者。梵云阿野咀那。唐言为处。伽五十六云。诸心心所生长门义。缘义。方便义。和合性义。所依止义。居住处义。是名处义。此之六义。俱名为处。旧翻为入。然释云。声闻义是入义。何以故。心心所法。於此识故。称之为入。若尔识生。应不名入。此之根境能生识故。又若言入。梵本应云针罗吠舍。既云阿野呾那。不可云入。显扬十四。杂集第一。及五蕴论。明界处义。皆同於此。十八十二。皆是数名。即六释中带数释也。

释别名者。照瞩名眼。能闻名耳。能齅名鼻。能尝名舌。能触名身。能知名意。故瑜伽第十五云。谓见义。闻义。齅义。尝义。触义。知义。名根建立义。通理境皆持业释。色等六境。眼所行名色。耳等所取名声等。亦持业释。六识者。为依彼根。及缘彼境。名眼等识故。杂集第二云。谓依眼缘色。了别为性。乃至谓依意缘法。了别为性。眼等者。即有所依。色等者则彼境。了别谓识自性。若依成唯识第五。亦可名色识等。从境为名。杂集从根。但名眼等识。即依根名。皆依主释。瑜伽五十一云。如草糠札火。依彼得燃。即得彼名。故名草火等。举喻可解。

第二出体者

略明四种。一约百法。二约三科。三约三性。四约五法。初约百法者。五色根界。即十一色中五根色为体。意根以过去六种心王。及第七八心王为体。五蕴论云。意界者。则彼无间灭等。彼言则彼六识。复言等者。非第七八。更欲等所。或可七八亦同六识。过去为意。现名意识。意识名宽。故通未来及过现种。皆为界体。故杂集第一云。谓眼曾现见色。及此种子。曾见色。能持过去。识受用义。现见色能持现在。识受用义。此种子者。为引当来眼根。或已成就。为生现在眼根故。此二种名眼界者。眼生因故。简永不生眼等种。乃至意界。应知亦尔。五色界。则百法中。色声香味触为其体。法界者。即百法中法处五色。及五十一心所有法。二十四种不相应行。六种无为。然除无为。余通三世。虚空虽复无其自体。为意识境。亦法界收。亦无过未等。故杂集云。诸色眼曾现见。及眼界於此增上。是色界相。眼界於此增上力者。谓依色根增上力。外境生故。此意以根生识胜。缘境成种。故为增上。未言色种。及未来者。非眼境界。故略不论。据实亦是色界乃至法界。大分亦尔。若准瑜伽五十六。亦同此说。云若色根增上所生。若彼於此为增上。是名色界。亦通三世。杂集第三云。几已生。谓过去现在一切一分。几非已生。谓未来及无为法一切一分。若依瑜伽五十六云。问何等是眼界。答若眼未断。或复断已。命根摄受。如眼界。乃至意识界及法界一分。当知亦尔。传三藏释云。凡夫学人未断。无学人断已。然为命根摄受。得相续者。就命根说摄受。理实而言赖耶摄受也。此约未断缘缚及已断说。今又释云。若眼根未断。非阿罗汉最后眼等名未断。或复断已者。据得已失。或复异生。生无色等。现眼根断。名为断已。命根摄受者。持彼种子。可当生故。命根摄者。依第八识立命根故。名为命根。故成唯识第二云。离此命根众同分等不可得故。眼等六识。即百法中现识等六。现种心王。七八二种。准五蕴论。即意界摄。或通二界。如前分别。有云第八。显扬论说。通六识界摄。持彼种故。传三藏释以用从体。故言六摄。据实而言。即意摄界。又云持诸界种。应亦通法界。此既不尔。彼云何然。或可许非心类。虽持彼种。不称彼摄。又解。彼论据随转门。或随根境俱说。分心为六识界。十二处体。准界可知。故不繁述。故杂集云。问处何相。答如界应说。然除过去。谓眼当见色及此种子等。随义应说。言等者。举当见色。现眼及种。等取已见现见及彼种子。随义应说。彼七心界。并名意处等。故云随义应说。若瑜伽论五十六云。谓若根已得不舍。於无间体非断灭法。如眼处相。余处自性当知亦尔。已得不舍者。除已生坏。於无间体非断灭法者。除阿罗汉最后眼等。诸处决定不能生眼识等故。如根境亦尔。二约三科者。杂集第二云。谓色蕴即十界。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及法界一分。受想行蕴即法界一分。皆非全摄法界体。故云一分。识蕴即七识界。谓眼等六识及意界。十二处者。识蕴即意处。余准界说。故杂集第三云。立何建云处。谓十色界。即十色处。七识即意处。法界即法处。五蕴论说。亦同於此。三约三性。一切俱通遍计为体。依他起性法界法处。二各一分。非以为体。所余皆通。以无为法非缘生故。圆成实性。法界法处二各一分。以为其体。唯六无为。余不通故。此据常无常门。若约漏无漏。一切一分。亦圆成为体。性离颠倒。用周遍故。四约五法者。一切是相皆所诠。法界法处一分用。名为体。谓名句文能诠及依故。摄假从实。唯色界。假实别论。即二界各一分也。七识界及意处法界法处。并各一分分别为体。除无漏故。即前所除正智为体。圆成为体。如三性说。

第三立意者

有三复次。一为显四缘三缘。如次建立界处二法。故五十六云。问为显何义。建立界耶。答为显因缘义。及根境受用义。故建立界。此意显根立六。显境立六。受用立六。然因缘如名。显根增上缘。显境所缘缘。受用等无间。为欲显何义建立处耶。为欲显示等无间。所缘。增上。三种缘义。故建立处。此等无间缘立意处。所缘立境。增上立六。然前显无间立意处。即亦第六根。或增上立五。二为显能所取及彼取种。及能所受。故立分处。故辨中边论第二云。为显能取所取彼分种子义。立十八界。能取及种六根界。所取及种六境界。彼分及种六识界。故彼颂云。能所取彼取。种子义名界。下一种言贯通上三。为显能受所了境用门义立十二处。然受用门义。谓六内处。若所了境受用门义。是外六处。故彼颂云。能受用所了境。用门义名处。杂集第二大分亦同。三明境识因触生门义。显扬十四云。合观根境识三法。从自因而生。名界善巧。由彼诸法无始流转。从自种生。多生起故。及种种生起非一界故。种种界故。由善了智。触生门义。建立十二处。谓根及境。乃至广说。名处善巧。三文少别。大意悉同。莫不皆为破横计我。为诸法因。及能受性。故中边论第一颂云。於蕴等我见。执一因受者。作者自在转。增上义及常。杂染清净依。见缚解者性。一执一性。二执因性。三执受者性。四执作者性。五执自在转性。六执增上义性。七执常性。八执染净所依性。九执观行者性。十执缚解者性。为对治此十种我见故。修蕴等十种善巧。此界处二。即为对治执於因性执受者性。谓执神我。或自在等。为诸法因。或执我为受者性故。明即眼等三六种。而为生因。眼等六根为受者。无别神我或自在等。或破无因。故说於界。显扬十四云。世间愚夫迷惑於身。所有初因而生迷惑故。执不平等因。谓即常住自在天等。或说无因。谓拨无一切能生因体。五蕴瑜伽。皆亦破我。

第四次第者

杂集第二云。随世间事差别转故。谓诸世间最初相见。既相见已。更相问讯。既问讯已。即受沐浴涂香华鬘。次受种种上妙饮食。次受种种卧具侍女。然后意界处处分别。以内界次第故建立外界。随此次第建立识界。余者可解。由其意界随前处处遍分别故。在后而说。随根次第外境亦尔。识依根境次第如彼。如界次第。处亦如是。若依瑜伽五十六说。有七复次。初依根境以辨次第。次第复六次第。彼论颂云。众多顺世俗。喜乐与庄严。随二种作业。故次第宣说。力数数起。故先说眼。余类此知。故名众多。第二次第与前说同。随此次第。生喜乐故。非於余故。第四因也。又由诸众生。皆先依止身语二业。若净不净。方便勤求饮食。饮食既饱满已。习近诸欲。是第五因。又作业者。由眼纯见种种诸色。往还记识。及怨亲中庸力戏等。由耳能闻种种音声。起诸言论微妙音乐。鼻界能齅种种诸香。寻香而往。受诸喜乐。长养依身。舌界能尝种种诸味。余同鼻说。身界能触种种所触。受诸喜乐。然彼乐具。或损害身。后后望前。转转狭劣。故在后说。处处次第。准界可知。

第五废立者

杂集第一云。问何因界唯十八耶。答由身具等。能持过现六行。受用性故。身者眼等六根。具者色等六境。过现六行受用者。谓六识。能持者。谓六根六境能持六识。所依所缘故。过现六识能受用者。不舍自相故。以能持义。故说名界。问何因处唯十二耶。答唯由身具能与未来六行受用为生长门故。谓如过现六行受用相。为眼等所持。未来六行受用相。似根及义。为生长门亦尔。所言唯者。谓唯依根境立十二处。不依六种受用相。识於过现说持。未来说生长门者。在显故也。故云亦尔。不尔如何。若於过现非生长门。处应不通过现在。立使违诸论。处通三世。过去已生长。现在正生长。义谓境义。

第六诸门分别者

一假实。二漏无漏。三执受不执受。四同分彼同分。五所知非所知。六所识非所识。七所达非所达。八有对无对。九有见无见。十三性。十一三界。十二三断。十三三学。十四四句分别 第一假实分别者。瑜伽五十六云。答实有者。或十七。或十二。六为一故。一为六故。此约世俗安立道理。以摄彼六。为意界故。说一为假。或从意界分成彼六。故十二实。广此假实。及漏无漏。如五蕴章。准彼可悉。三执受不执受分别者。谓依此法。受得生起。然除於心。是执受义。杂集第五云。谓受生所依色故。是执受义。若依此色。受得生起。是名执受。若成唯识论第二卷云。为识执受。摄为己体。同安危故。名为执受。杂集随转门。唯识实义说。或受生者。是生觉受。由识执持。令不烂坏。生觉受故。名为执受。彼此无别。即五根界处全。及四境一分。四境一分者。谓不离根。色香味触声。体虚疎发。便离质故。不通执受。有处说。五一分者。据声。未离能造内大说。四同分彼同分者。言同分者。谓根与识俱转相似。於诸境界。相续生故。由根与识相似转义。说名同分。诸根离识。自类相似相续生。由根不同与识。合唯自体。相似续生。根相似义。名彼同分。五十六中。亦同此说。即唯五根界处一分。是同分彼同分。故杂集第五云。色蕴一分眼等五。即此界处一分。是同分彼同分。所余与识。非定同转。由意界处不定。与识同缘一境。无识亦缘。五根不尔。或随转门。由意界处不与识俱。不说同等。据实理说。七八既在意界处摄。意识有时。与彼同缘。可名同分。不俱时转名彼同分。瑜伽五十六。但遮於外。说同分等。不遮内故。彼云。唯根所摄内诸界中。思量同分。及彼同分。非於色等外诸界中故。五所知非所知。六所识非所识。七所达非所达。界处皆通所知识达。智缘名知。心缘名识。通缘名达。智心及通皆有多种。广如论辨。八有对无对分别者。欲界五根五境界处。除欲中有所有根境。自六识变者。所余一切一句有对。故五十六云。何义几蕴是有对耶。答展转相触。据处所义。及粗大义。是有对义。粗大义者。当知远离三种微细。此三种微细。如前应知。一蕴一分。是有对。三种微细者。五十四云。损减微细性。谓分折粗色至极微位。二种类微细性。谓风等色及中有色。三心自在转微细性。谓色无色二界诸色。一蕴一分者。色蕴一分。若依杂集第二。即以三因明是有对。一种类故。自性有对。二积集故。谓积微以知一微无碍故。三不修治故。非定修治故。准此即除法界处色。非微所成。是修治故。此二论文。皆依粗显。非尽理说。若细言之。色界业生。五根五境。及中有根境。定自在变段食等。皆是有对。五十六云。据处所义亦有对故。此等皆是据处所故为言。及粗大义故。简知此等。又杂集第三云。能碍往来是。对义为。鱼米及金银等。有实用者。皆碍往来。若不尔者。即无实用故。又言。诸有见者。皆是有碍。中有色境及上二界色。皆可有见故。虽诸文别。不过三种。一相触对。二极粗显。三处所。一相触对。简中有定生。二极粗显。简风等色及上界业生。三据所及有见者。即通说诸色。已引诸文。随应分别。九有见无见分别者。眼根识境。准识缘中思准可悉。名为有见。除此所余。名为无见。十三性分别。如五蕴章。十一三界分别者。几是欲色无色界系。答四界二处全欲界系。谓鼻舌识及香味界处。以彼段食性。上界无段食。故无香味。香味既无。二识亦阙。以无其境。识不生故。除前所说。一切一分。通欲色系。三界二处一分无色系。谓意界意识界。法界意法二处。十二三断分别者。一切一分分别所起诸惑。及此相应诸心心所。及依於此诸不相应。三恶趣业所感界处。北俱虑洲。无想天。无形二形。皆见所断。故杂集第四云。谓分别起染污见疑。见处疑处。及於见等所起邪行。烦恼随烦恼。及由见等所发身语意业。并一切恶趣等蕴处界。是见处断。此约自性相应。因亡果丧三种断。说见处疑处。即此缘境自所变起。能缘既无。所缘亦断。亦因亡摄。若依亡亦说断者。彼身所起。善十一等。亦见所断。彼身既无。依身所起。亦不得有。除前所断。所余一切有漏界处。皆修所断。故杂集第四云。谓除分别所起染污见等。余有漏法。有漏法言亦摄随顺决择分善。粗重所随故。一切一分是修所断。一分者。除见所断。及无漏法。谓诸无漏法。除顺决择分善。是非所断。无漏法者。谓出世圣道。及后所得。并无为法。十界四处。诸蕴一分。是非所断。不约离缚及无漏身所起之法。名为无漏。俱性无漏。不尔余界处亦应名无漏。唯色声一身语业者。表无漏胜。故说非断。不尔何因不说余耶。然言十界四处无学。身语为非断者。非尽理言。随粗相说。据实而言。法界处一分。及入见已无漏所引身语二业。所有无表。皆非所断。即通无漏。或所引故。然前所断俱生惑等。是自性断。彼俱心等是相应断。余缘缚断。得四相等。随应当说。十三三学分别者。从解脱分已去。尽金刚定无间道来。所有善性。能顺三乘所求圣道者。皆名为学。即约此位所有五根。三境界处全。色声界处七心界意处。及法界处一分。余皆是有学。自性相应等起。或表随其所应。杂集第四云。从积集资粮位已去。十界四处。诸蕴一分是有学。十界者。谓七心界色声法界。四处者。谓色声意法处。故从金刚定解脱道已去。所有善法。顺无学者。皆名无学。简略如前。杂集第四云。於诸学处已得究竟者。所有善法。是无学义。以阿罗汉等。於增上戒定慧学处。已得究竟。故名无学。十界四处诸蕴一分。是无学。即前所除。及诸无为。并灭尽定。皆是非学非无学摄。染无记等。及诸无为。非学所习灭定。虽习依涅盘故。止息处故。亦非学无学。此非尽理。随少相说。据实而言。若在佛身十七界全。法界小分。是无学法。界处中除六无为及灭尽定。第十四四句分别者。若眼亦非眼界耶。说眼界亦眼耶宽狭相似。故四句答。有是眼非眼界。谓阿罗汉最后时眼。以次即入无余界。现无因用。故非是界。有是眼界非眼者。谓处卵[谷-禾+卵]及羯罗蓝时闭尸时。在母腹中。若不得眼。设得已失。及生无色异生眼因。皆有能生之因。故有眼界。现无眼故非眼。若依五十六。又云。或眼无间灭有无间已灭。在过去世。是曾见色。能为因故。非现见故。有亦眼亦眼界。谓除前及无色圣者。所余诸位。有非眼非眼界。谓般无余。及生无色所有圣者。无余身智一切皆无故。无色圣者。虽有彼种。毕竟不生。故非界义。五十六又云。阿罗汉眼已失坏。或不生眼。如眼与眼界如是。耳鼻舌身等准此应知。然有身界非身者。唯无色异生在卵壳等。欲有身故。有意非意界者。谓阿罗汉最后意。无因义故。有意界非意者。谓处灭尽定者所有意。因除无想者。有染意故。此约第七染分说故。若不尔者。即无此句。有意亦意界者。除前及无余余位。非意非意界者。谓已入无余。眼界等。准此可知。十二处者。有眼非眼处。谓若眼已得不舍。然是无间断灭之法。无间断灭之法。势劣故。现是定。不能为识生门。及无间断后。不能与后识作生门。此简罗汉最后眼等。有处非眼。谓所余处安住处相。有亦眼亦眼处。谓眼已得不舍。复非无间灭之法。有非眼非眼处。谓若眼不得。或得已失。及余耳等不住处相。文虽不说入无余依。亦是此句广有诸门。恐繁且止。

第七问答者

先问答界。

一问名中。余处皆以依积等义。说名为身。如何此中能触名身耶。

答依积名通。余皆身故。今据别义。能触名身。问色亦尔。或可色界。虽标总称。即亦别名。身不可尔。若依名身。意界亦应说名为身。或可身名亦同於色。思量名意。即无此滥。若尔五识无间灭者。应非意界。无思量故。前解为胜。

二问依根缘色。何故但依根立名。不从境受称。

答有五义。根胜得名。五义者何。依眼识故。眼所发故。属眼识故。助眼识故。如眼识故。从多故说。故作此通。据实而言。亦名色识等。摄大乘论引颂说云。应许为色识。及与非色识等。

三问体中。何故无为立在界处。不在蕴耶。

答蕴据积聚。无为即非界处之中。约能所取。故在界处。瑜伽五十六云。涅盘界摄者。持苦不生故。

四问虚空界摄不。

答空无积聚。非蕴所取。持身动用得界处摄。五十六云。持身眼等运动用故。

五问立意中。何故如是蕴处界三各别说耶。

答欲令所化有情。於广略门生善巧故。於蕴门中略识色。於界门中广开识色。於处门中但广说色。蕴门之中但广心所。界处略说一界处故。

六问废立中。眼耳与鼻。各有二处。云何不立二十一界耶。

若彼虽各二。然界不别。所以者何。其相相似。俱眼相故。所作相似。俱於眼识一所作故。如是鼻舌准眼可知。此意眼等虽各有二。同取一境。同发一识。故为一界。

七问若尔意能生六义。复缘六境。应六处摄。

答若过去六识。随分为六。即相滥失。且如眼识无间灭者。若名眼根。滥色眼根。又无胜能。不独名眼。眼照瞩故。色根具五。可独得名。余者例尔。以不舍自相。若有思量。复有能生之用故。同名意界。或随小乘。过去五识。俱名意界。若据大乘。七八名意界。余即六识界。不尔。六识界不通三世故。以过去者。共名意故。虽尔意根为染净等依。亦通发诸识。犹有前难。答彼不共故。此通发故不例也。

八问若过眼识等。以不舍自相等故。同名意界者。即五根应一界三义亦等故。

答自性为因。二义可等。非同名照。或闻齅等。故各别界。若依后解。即无此妨。

九问既於境识同一作业。何故眼耳鼻各生二。

答为端严故。各生於二。

十问傍生虽亦二。彼有何端严。本来有一。复谁言丑。

答傍生若一。转不端严。复设本来一。何废言丑。或云因果法尔。如此安置。如根上下。何可具责。

十一问三各有二。识依一生。为依二起。

答依一依二。理并无妨。闭一亦得。观闻齅等开二识生。得明盛故。

十二问眼耳有时各三类并。谓异熟。长养。及天眼耳。余各有二。除修所生。既有多类。为同一处。为各别耶。

答修生与二。同依处所。如水处沙粗细异故。长养异熟处所有别。长养在外。如城外郭防护内故。

十三问鼻舌等如何无修生。

答彼非通故。

十四问何故鼻舌等三非通耶。

答合取境不可远知。

十五问若尔何故欲界鼻等闻色界等香耶。

答彼互用故。是智境故。法威力故。

十六问六识有根境。依立十八界。七八有根境。何非二十四。

答依根境别。说十八界。七未转依。唯缘第八。彼根即境。不可别立。第八依根不殊第六。无别所缘。亦不可。

十七问几界合而能取。几非合知。

答鼻舌身界。此三识界。俱合能知。眼耳及识四离能取。意识一界。合不合取。故五十六云。六合能取。四不合能取。五及一少分不能取。一界若合不合。二俱能取。

十八问意界之中。六无间灭。通合不合。何不说耶。

答彼无间灭。虽曾离合取。现无取能。所以不说。

十九问第七八识。亦在意界。是何能取。

答第七一向唯缘第八。是则还缘意界。不别立境。不辨离合。

二十问异熟缘意界为合离耶。

答泛尔辨合离。据根而说。此根境一。何辨合离。约识而言。既无形碍。何辨合离。复根境既无合离。识缘何有离合。又复离合。设通何爽。

二十一问。八缘根境。第六独缘为合离耶。

答六八俱七为根。七非缘彼根境识。约根辨离合。根无故识不分。或复俱离合。於理亦乃何爽。

二十二问。若意界通合离。何故但说一。

答一全及别根境。显故说之。非全无别根境。隐故不辨。或随转门。七不缘余。据未转依说。若已转依。皆亦得缘五识及根。辨合离者。且据因说。若至果位。皆通合离。若不尔者。应非遍知。

二十三问。法界之中。心所有法。为合离缘。

答辨合离。据於根识。对境而说。彼在境。何辨合离。又解。前据胜言。但辨根识。若尽理说。应随所依。通合离收。几唯能等。思准可悉。

二十四问。几由助伴故能取。几独能取。

答五根识界。及法界少分。由助能取。根识和合故。意界一分。意识界全。自独能取。意界简别五无间灭故。意言一分根识不合。亦能取故。或五由意引根。由识合所。由依王故。助方取意界意识。不由引故。独能取。

二十五问。何故余处说八胜处。或十遍处。及唯说二等。何故此中说十二耶。

答破能受我。据根境立。彼别功能及心相处。故有增减。

二十六问。假实中。如小乘师。但有六识。六识无间说为意界。可六为一。从此生六。可一为六。大乘识八何故然耶。

答有言依世俗道理者。随转理门。假实如是。真实道理。十八皆实。今谓不尔。就胜义理。十八皆假。缘生幻有。如约诠说。依俗谛理。随转理门。六住意性。俱名意界。萨婆多说。十八界通三世有。故随根境。分一意为六。假实如是。此意假实约摄余界。复为此界。可名为假。不取於余。住自性界。说之为实。若约大乘。十一界实。五根六识。余通假实。意界无间。彼已无体。假名意界。余者具如五蕴章辨。

二十七问。漏无漏门。法界之中。寻伺二种。为唯有漏。通无漏耶。

答亦通无漏。说正思惟是无漏故。此正思惟。有寻伺为体故。或思为体。然未究竟位。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故通无漏。

二十八问。若尔何故瑜伽。说为分别所摄。

答虽说寻伺。必是分别。而不定说。唯属分别。后得正智中。亦有分别故。

二十九问。执受门中。准瑜伽论五十六说。五执受不执受。即通五境。何故杂集但说四耶。

答杂集论中。据色虚疎发故离质。说非执受。五十六中据未离质。故通执受。亦不相违。

三十问。所缘门中几界几识知耶。

答准俱舍说。色声香味触。如是二识缘。诸余十三界一向意识缘。若依大乘。因见各随应。五三六有二。六一一不定。自在等分别。依於因位见分说缘。故因见各随应。五三者。五境随应加六八缘。六有二者。眼等五根。各为第六及第八缘。意根即为六七识缘。六一者。六识界唯第六缘。一不定者。谓法界以根对境。六识诸根互用。即通五识。或七识缘。或六识缘。故云不定。自在等分别者。若至果位。随其所应俱得缘。故云所分别。等者借识法威力等。随应分别。

三十一问。有见无见门中。为眼能见。为识见耶。

答非眼能见。亦非识等。以一切法无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为见。若依世俗。可说眼见为六识胜。非识生有故。一识生因故。二见依眼故。三常一类故。四不待境合。念念生故。五由庄严所依身。六由圣教故。如经中说。眼能见色故。余五准知。若依实义。和合假见。以立见名故。五十六云。此中实义。唯於见等。说见者等。取闻齅等。

三十二问。为自地眼识。还缘自地。为得缘余。闻等为问。亦复如是。

答根通自上下识。随根亦然。如欲界人天。缘梵色声。受用通果所变段食。欲界第八。缘天眼等。皆不缘上。上得下者。眼耳缘下。处处诚文。鼻舌身三。如色界生。十地菩萨岂不借识。缘下二境。身识自即不借得缘。因合能知。自在互用。於理无失。故亦得下。定通等力。上八缘下。但遮业力。定等染故。眼耳身意识。通遍可知。鼻舌二识。无上缘下。上地无故。若在果位。无漏寄地。一切无遮。以遍缘故。杂集论说。多随粗辨。非尽理说。

三十三问。为自地识依自地根。为亦通耶。

答五识依自上。上识不依下。然意识界。及第七八。上亦依下。从有漏后。起无漏。无漏复依欲七八故。十地菩萨。生第四定。起六无漏。六七二识。为八依故。眼等根者。即上色根。不可舍胜。依於劣故。

三十四问。眼等五根。为有当定。与身根同地。通上下耶。

答眼耳同通上。鼻舌非上下。若意界望身。同通於下上。若第八识非上下。若无间灭。一切无遮。识境望身。思准可悉。若依俱舍。答前三问。与此全殊。彼有颂云。眼不下於身。色识非上眼。色於识一切。二於身亦然。如眼耳亦然。次三皆自地。身识自下地。意不定应知。耳已上诸门。及出体等。皆与彼别。恐繁不辨。

三十五问。意识有时。或缘一界。及与十八独意识缘。或通现比。事显可知。或随五一。并缘余界。为现比耶。

答随胜境说。若五境强。随五俱现。若意识强。虽五同缘。意识或比。若境齐者。随五亦现。与五同缘。取境分明。故随五现。然云五根非现量境者。据强缘说。又释意识缘十八界。许五同缘。复五境胜。而意识界。通於现比。自证体一。见分多能。功能众起。於理何失。复云五根非现量故。而唯识云。或量非量非自证果者。以此见分。有时唯量。有唯非量。非一切时。将量非量及以唯量。故非彼果。二释俱难。智者应审。

三十六问。界系门中。生色界者。已於境得离欲。何缘。

复生鼻舌两界耶。

答令所依身得端严故。又复於根未离欲故。

三十七问。於余境界。亦已离贪。何但说二。

答此二种境。令欲偏增。已离食贪。所以独说。六境有无。如五境章辨。

三十八问。三断门中。若唯无漏。及无漏身语表。说为非断者。何故成唯识第七说。无学眠数。及於忧根。俱通非断。

答彼据已断缘缚。名为非断。非是无漏。自性非断。故复自云。若已断故。名非所断。则无学眠。亦通非断。忧引无漏。故亦说通。彼云。亦非如忧染永解脱故。唯彼无漏。亲所引生。亦通非断。则苦受体。亦可得通。色细分别。如三断抄说。

三十九问。涅盘虚空持断及动。故得名界。罗汉后心。亦持自性。何故非界。

答彼云持断动。非但持义。亦持动因。据实亦能为境生识。故彼虽生识。然非六识。是第八故。或虽现生。无更生用。故不名界。或可持义亦得界名。并约为因。故说非界。

四十问。何故十八界中。是眼非界。但说罗汉最后眼处即通耶。

答界据为因。彼无因用。处现生识。无间灭根。劣不生识。故亦非处。可为后因。犹有种故。得说为界。上来多依界问。处可准知。此之界处。广有多问。及诸问答。粗述大纲恐繁不具。诸广学者。可自详矣。

○五蕴义林

五蕴。略以六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次第。四癈立。五诸门。六解妨。

第一释名者

先列后释。列名者。谓色受想行识蕴。释名者。先总后别。总名者。梵云般遮塞建陀。般遮云五。塞建陀云蕴。旧名为阴。解者。虽云积聚。据字全乖。所以者何。阴(於禁反)若此阴是蕴覆义。若云阴者。梵本应云钵罗婆陀。准其阴字。应(於今反)即阴阳之阴也。近代异释。或云如淡聚名淡阴。此释不尔。医方说淡饮。不言淡阴。更有异释。不能具述。若云阴气。是万物所藏。即是聚义。借喻为名。虽粗可通。字音有别。或云五众。义虽无失。与梵音乖。梵音名僧伽。此翻名众。或翻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者。梵本应云遏罗陀。梵本既云般遮塞建陀。翻名蕴为正。五者是数。积聚名蕴。瑜伽五十六云。积聚义是蕴义。杂集第三云。积聚义故。如财货蕴。此约自体积聚。又云苦相广大。故名为蕴。如大林蕴。依止色等。发起生等广大苦故。此约所依。又云荷杂染担。故名为蕴。如肩荷担。谓色等法。能荷烦恼杂染担故。能押行人。溺生死河。不能越度。望涅盘山。故或名担。西方呼肩及场庭等积集之处。皆名为蕴。初解通无漏。后二依有漏。无漏非苦依。亦非荷烦恼。三俱通三世。若言取蕴。亦唯有漏。以取相合。故名为取蕴。谓诸蕴中。所有欲贪。谓於未来现在法诸蕴。能引不舍。欲希未来。引彼当蕴令便现起。贪染现体。令不舍离。是欲贪二。合名取蕴。为欲贪所引染故。名为取蕴。略无过去。俱舍三释。繁不具述。辨中边论。三义释蕴。颂云。非一及总略。分段义名蕴。一非一者。谓所有色。若过去。乃至远近等。此类非一。故名为蕴。准杂集。受想行识。义亦准此。二总略义者。如是过去等。略为一聚。故名为蕴。若依俱舍。略义非体。三世别故。今约大乘。体无可略。即於现法假立过未故。三分段义。谓色等蕴。各别安立色等相故。说名为蕴。五蕴论中。同初二解。显扬十四。四义解聚。二同中边初之二义。三共有转义。四增益损减义。诸缘共生。或和杂转。名共有转。谓有生灭。及长养增益。乖违损减。是增损义。瑜伽五十六。解聚亦四义。一种种所召体义。初种种名所召。及为名。依体依聚义。二更互和杂转义。即共有转义。三一类总略义。四增益损减义。亦同前释。六合释内。带数为名。受等即蕴。持业为目。五者是数。五法即蕴。故通二也。二释别名者。可殖增长。可示彼此及於变碍。故名为色。五十六云。於彼彼方所。种殖增长。及变碍义故。手等触时。便坏名变。能障往来名碍。杂集亦同。法处定生。可示彼此。受所引色。能遮於色。略逈遍计。从色起故。并名为色。领纳名受。安立境像名想。造作迁流名行。了别於境名识。蕴名如总。

第二出体

总有四种。一约百法。二约处界。三约三性。四约五法。摄相归性等四门。彼宽故不说。约百法者。色蕴总以十一种色。而为体性。故五十三云。何等是色蕴自性。答略有十一。谓眼等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又总为二。谓四大种。及所造色。五蕴亦言。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初五根体者。杂集第一云。谓四大种所造眼识等所依清净色。名眼等根。五蕴论云。云何眼根。谓色为境清净色。杂集举体及因果显。五蕴约境及体。各据一义。以眼等根非现量得。举因果境。而以明之。或有据因以辨。谓四大所造清净色为体。简扶根及境。名清净色。五境者。准杂集论。色者四大种所造。眼根所行义。余四准此。但举根别义。谓境义。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粗细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暗。云烟尘雾。逈色表色。空一显色。总二十五。五蕴论云。谓眼境界。显色形色。及表色等。前举因果。并显色体。后但约果体。并显色体。瑜伽第一。有二十四。除其逈色。逈色即是显色差别。故不别立。显扬论。色有二十五。除逈加影像色。有云以於镜等中。像现似质。是影像色。彰光明等。有暗色生。不似於质。是影色。今谓因於镜等。返见本质。所带相分。名为影像。五蕴论云。谓眼境界。显色形色。及表色等。逈显色。声者四大所造。耳根所取义。十一种声。谓可意。不可意。俱相违。因受大种。因不受大种。因俱大种。世所共成。成所引。遍计所起。圣言所摄。非圣言所摄。五蕴论说三。谓执受大种因声等。香者。对法说六。谓好恶平等俱生和合变异。五蕴亦同。味者。五蕴说六。甘酢醎辛苦淡。对法说十二。於五蕴六上。加可意。不可意。俱相违。俱生。和合。变异。触者。对法论。触有二十六。谓能造四大种。及於所造滑。涩。轻。重。暖。缓。急。冷。饥。渴。饱。力。劣。闷。养。黏。病。老。死。疲。息。勇五蕴论言等者。此亦同。瑜伽五十四说。触有二十四。除缓急。缓摄属耎。急摄重。以大种坚实。假立於重。急即坚实。法处所摄色。杂集说五。谓极略。极逈。受所引。遍计所起。自在所生。五蕴说同。如是色蕴。略即为二。谓四大种。及所造色中十一种。广八十五。如具是列。是色蕴体。广分别此八十五法。五境章当更辨之。受蕴以遍行中受数为体。杂集第一。受蕴谓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或复为三。苦乐及舍。又有多种。广如彼辨。然不离此。乐苦舍三。五蕴亦说苦乐说三。适悦身心。名喜乐性。非适性名为舍受。总以六三为受蕴体。想蕴者。亦以遍行想。为想蕴。五十三说。亦有六种。如前更说。随六触生。说为六想。又复说六。一有相想。二无相想。三狭少想。四广大想。五无量想。六无所有想。此约界地及有情辨。杂集说二六名。亦与此同。五十五云。又略有二。一世间想。二出世间想。此约漏无漏辨。总以二六及二为体。行蕴体者。五十三说。此亦六种。如前应知。此即遍行思随触。分六行蕴体。杂集亦同。举胜隐劣。故但说思。理实除色及受想识。余皆行蕴。故杂集云。又即此思。除受及想。与余心所有法。并心不相应行。总名行蕴。虽除受想。一切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皆行蕴想。然思最胜。与一切行为道首故。是故偏说。成唯识第三云。思於行蕴。为主胜故。举此摄余。故知除四蕴。余皆行蕴摄。五蕴亦如是。总以七十三法。为行蕴体。谓遍行三。别境五。善十一。本感六。随二十。不定四。及二十不相应行。广此心所。及不相应行。如别章说。识蕴体者。以八心王。为识蕴体。故杂集第二云。云何建立识蕴。谓心意识各别。心即第八。以能积集诸习气故。意者。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思度为性。此即第七。识谓六识身。眼识乃至意识。眼识者。谓依眼缘色。了别为性。余随所应。依根缘境。以辨体性。五蕴论说。於所缘境。了别为性。此即总说。次下逐难别解心意。与此无违。瑜伽五十三。但说六识。据通三乘。故隐余二。第二约界处出体者。色蕴即十界十处全。法界法处各少分。即法界处中。极略极逈等。瑜伽五十四云。色蕴摄十界十处全。一界一处少分。受想二蕴。亦法界处中。受想二法故。五十四云。受想俱言一界一处少分。行蕴除法界处中受想二。六无为及五色。余皆行蕴。五十四云。行蕴摄一界一处少分。识蕴体者。即识心界。总意处故。五十四云。识蕴摄七界全。一处全。对法五蕴。皆同此说。第三约三自性体者。有云遍计所执。既是无法。故不摄蕴。今释不尔。通三自性。妄计实有。即初性为体。从众缘生。依他为体。无漏离倒。圆成为体。故成唯识第八云。三性六法相摄云何。彼六法中。皆具三性。色受想行识。及诸无为。皆有虚妄缘生性故。问妄计体无。何成聚义。答妄计为有。有妄聚义。若不尔者。如何五蕴等。一切皆说空。有为无为名为有。我及我所名为无。诸论中说。佛所说法。不共外道。有说为有。无说为无。生缘蕴有。如何说空。又择灭无为。当依他摄。遍计非有。何癈蕴成。第四五法出体者。五法即相名分别正智圆成。除其圆成。皆四为体。五法体性。虽说不同。通而论之。故四皆摄。若依缘生。说相名体。五蕴皆相。行蕴小分。以名为体。假实合论。色行少分。用名为体。名声二法。蕴摄别故。受想识三。行蕴少分。分别为体。唯八心及诸心所。是分别故。无漏五蕴。容四为体。后得及似能所诠故。能变彼者。正智为体。无漏离例。圆成为体。常无常门三。除圆成实。或离戏论。非彼相名。虽有能所诠。皆正智为体。此依涅盘。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及唯识论第三师义。故以正智为五蕴体。若初二师。彼非蕴体。且依唯识初门出体。余随所应。思准可悉。

第三次第

有九复次。杂集第二有三复次。一依四识住及识故。二约为依。依根境力故。三受随生。而领受故。从其所受。取彼相故。随所应想。造作诸业。随业造识。识於前境。及於异趣。而转变故。三依染净。谓由根境。为染净缘故。成唯识云。乱相及乱体。乃至若无余亦无。想生心胜。杂集说想依於根境。有染无染。二受而生。依受所领。取相造作。谓由如理及不如理。如次染净。彼所染净。谓即是心。合有粗重。无粗重故。瑜伽五十四。有六复次。一生起次第。初色识行受想思。故彼论云。眼色为缘。能生眼识。乃至意法为缘。生於意识。此先说色。次说於识。次三和故触。触缘受等。是名诸蕴生起次第。故成唯识第三云。触谓三和合。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二依治倒。则色受识想行。故彼论云。为治四倒。不净计净。於苦计乐。无我计我。无常计常。此中先说色及受识。识次想行二。三依流转。有根境界。由二种蕴。起诸杂染领纳采画於境界故。造作善恶。起后生等一切杂染。识是所染。故最后说。此即杂集染净一分。四依识住。与杂集同。五依安立。谓诸世间互相见已。先了其色。次知进退。或苦或乐。次由知彼如是名类。次知根性。愚睿胜劣。后由识蕴。安立内我。六依我具及於我事。谓我依身。於诸境界。受用苦乐。随起言说。此之二种。依法非法。方得积集。由思所起。及所造作。我具随次。我事后说。此之我具。依止我。故最先说。前四我所。第五我事。诸经论中。说色受想行识者。不依生起及治倒说。是故次第前后不定。随机治病。作此此说。若俱舍论第一卷中。四复次说。故彼颂云。随粗染器等。界别次第立。虽异宗义。说亦无妨。自既有多。恐繁且止。

第四癈立者

即前次第亦当癈立。何以得知。五十四中。第六复次。即杂集中。蕴唯五因。故杂集云。问何因蕴唯有五。答为显五我事故。谓为显身具我事。受用我事。言说我事。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彼所依止我自体事。乃至云。所以者何。世间有情。多於识蕴。计执为我。於所余蕴。计执我我所。此释五因。是故蕴五不增不减。以此故知。癈立亦尔。又义癈立。根境齐色。合为色蕴。八识类同。合为一蕴。心所之内。为净根本。及生死因。别立受想。在家着欲受为诤根。出家者见想为诤根。由受起贪。着欲乐故。由想起见。生执着故。互相忿竞。生死因者。由内外受。发起二愚。谓增上果愚。及异熟果愚。由想安立如不如理。言分齐相。随造诸业。所余一切无别胜能。皆有迁流。故同行蕴。思虽胜能。正体造作。故立行蕴。造作迁流。同行义故。

第五诸门分别

瑜伽五十六。及杂集论第三四五。广布多门。今略述三。解具如彼。一假实门。二漏无漏门。三三性门。第一假实者。一约待名言。不待名言。待名言者。五蕴皆假。不待名言者。五蕴皆实。故杂集第三云。谓不待名言。此余根境。是实有义。一切皆是实有。谓待名言。此所余根境是假有义。一切皆假。何以故。依名言智。及此名言。皆依共相。不依自相。共相即依自相增益。更无别体。故是假有。故成唯识第二云。假智及诠。但依诸法共相而转。二约相质。因位第八。五数相分。五蕴皆假。以无实种。见分义分。与王同缘。故通五蕴。种现通说。非唯种现。唯种现者。摄蕴不尽。八在果位。缘有漏者。王所相分。似故皆假。缘无漏者。可通假实。然心所相。亦一向假。心王所缘。质通假实。相分随质。故通假实。第七因相。王所同实。以一切时恒缘第八。相分生彼第八质相。果通假实。准八可知。第六因果位相。皆通假实。因果皆缘一切境故。五识因相。有义通假。许缘长短假色等故。有义唯实。不许五识缘假故。广此道理。如五境章说。随其所应。起假实相。若为质时体亦假实。三总相说。受想识蕴三体皆实。色行二蕴。即通假实。且色蕴中。眼等五根。触中四大。皆是实有。五十四云。色蕴所摄色中九种。是实物有。当知所余唯是假有。五根相显。故不别说。五境色中。青黄赤白四是实色。杂集论云。二十五色中。青黄赤白四种是实。所余皆假。八种声中。但可是实。有处说响声。当知彼是假。香六种中。和合香假。五十四云。空行风中。无俱生香等。唯假合者。既云假合。明知是假。余皆可实。味十二中。和合准香。亦可说假。余皆是实。法处色中。极略。极逈。遍计所起。受所引色。四皆是假。定所生色蕴。当知是实。五十四云。若有威德定所行境。犹如变化。彼果彼境。及彼相应识等境色。是实物有。若律不律仪色。皆是假有。彼既不言定生色假。明知是实有。又释。若威德定所生之色。即是实有。余定所生假相色等。即是假有。论据胜说。非尽理说。不尔极略等。亦应是实。然有判云。遍计所起色。通假实。以不分明亲证其境。名为遍计。成种生根。虽名遍计。而是假有。今释不然。若能成种。定即是实。假法如无。非因缘故。或所遍计。各自处摄。遍计性成。遍计色摄。然云遍计是影色者。非相分影。遍计色性。似执心现。说名为影。及分别意识。独缘空华等。彼无质故。但有影像。唯妄心现。故名遍计。若以意缘。即法处者。应无五根。五根亦是意识等缘故。但是意缘。非余根境。即法处摄。以能遍缘余根境故。故以但简。以斯解释。应合深理。行蕴之中。不相应行。一切皆假。遍三别境。一切皆实。善十一中。舍不放逸不害三假。本六惑中。恶慧是假。二十随中。小十大三。放逸妄念。及不正知。四不定中。寻及於伺。此等皆假。所余是实。依正义说。余则不定。

第二漏无漏门者。色蕴之中。欲界五根境。不律仪色。处中不善无表之色。散善无表。遍计起色。及欲界心起逈异色。皆唯有漏。若无漏门中所有。名无漏者。除不律无表处中不善。余名无漏。色界业生五根境色。除佛所起眼等五根。五八五境。皆唯有漏。第六七相。五境之色。极略逈色。定俱无表。定通所生。通漏无漏。漏无漏心所起别故。受蕴之中。苦忧有漏。喜舍乐三。通漏无漏。想随五受。思准可知。行蕴之中。遍行。别境。及喜十一。不定寻伺。得非得。相。命。名句文。同分。及於流转等十。通漏无漏。随其所应。与漏无漏心相应起。及俱有故。本随悔眠。及无想定。无想异熟。并异生性。皆唯有漏。其灭尽定。体唯无漏。识蕴亦通漏及无漏。思准可知。

第三三性分别者。谓善不善。及无记性。善中有二。加行生得。无记有六。有覆。异熟。威仪。工巧。变化。自性。别则九门。并漏无漏门。有十种五蕴。小乘唯九。无自性蕴。

初方便者。要加功力。修习而起。名加行善。即色蕴中。色声无表。极略极逈。通於方便。方便善心所起色声表故得通。性唯无记。极略极逈有漏三慧。亦皆观故。处中善无表。及律仪无表。是加行善。生得虽处中。劣不发无表。自在生色。唯方便善。除其无漏。加行所起。行蕴之中。遍别八。善十一。不定四。闻思位中。有悔眠故。及与此俱。受想识蕴。得。四相。名句文。无想定。法同分流转等十。随其所应。亦加行善。前六通加行。后二识皆无。二无六有。其义可知。眼等五识。如何知有。为利乐起天眼耳通相应之识。是方便善。又复解云。即闻思修所成之善。及八地上所起五识。亦方便善。

第二生得善者。生便即得。非加行心所起之善。名生得善。即此善心所发色蕴。色声二种。行蕴之中。遍三。别境。并善十。悔眠。寻伺。及与相应受想识蕴。并依此等。诸不相应。是生得善。所余皆非。

第三不善性者。违理损物。有胜自体。及招当果。名不善性。即色蕴中。色声二种。不律无表。遍计所起一分之色。行蕴之中。欲界本随二惑之中。一切分别。及俱生中。发恶业者。并此相应受想识蕴。遍三。别境。不定中四。及依此等不相应行。皆是不善。所余皆非。

第四有覆无记者。染污慧心。覆障真理。名有覆。不招异熟。名无记。即色声二。通於有覆。随发心故。烦恼随发。唯色界中。所知障发。可通欲界。梵王謟诳马胜身语。成有覆。悞犯三业。愚所知发有覆。遍计所起。亦通有覆。行蕴之中。欲界任运贪痴及慢。不发业者。俱生二见。上二界中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与此相应遍三。别境。及四不定。受想识三。及依此等不相应行。皆有覆性。所余皆非。

第五异熟无记者。果体无记。显善恶因。异性招感。名为异熟。即色蕴中。五根五境。唯业招者。是异熟。所余皆非。业招第八。眼等六识。及此相应受想二蕴。遍三。别五。及不定三。并依此等诸不相应。是异熟性。所余皆非。

第六威仪无记者。即行住等威仪工巧。虽通三性。善恶性者。随前所摄。此中唯取非染无记。即色蕴中。色等四尘。若威仪体。唯是表色。取不相离及此缘。故通四尘。声体虚疎。便发离质。又非此缘。不说通受想行蕴。与第六识。发威仪心。相应起者。及依此等不相应行。亦是威仪。有说除受想此俱行蕴摄。其眼等识。及善十一。本随二惑。二无心定。无想异熟。命。异熟性。名句文身。及依此等。余不相应。皆非此摄。有说四识。缘威仪者。亦威仪摄。此同有部。若大乘宗。无记缘威仪。即异熟生所摄。小乘威仪。大乘异熟心宽。故摄有别。故成唯识第五云。如增上缘。

第七工巧者。工谓工业。巧谓方便。有雕镂等。及此像。名为工巧。色蕴加声。语工巧故。不相应中。加名句文。余同威义。

第八变化者。转换本质名变。无而忽有名化。唯取游戏。变化起者。为利乐起。善性摄故。即色蕴中。色等五境。法处五色。皆亦可通。所起化人同彼等故。或可唯定生。余四皆非。虽非起化人用於彼。然但言说无彼当心。所起略逈变计受引。以不变心及心所故。心等既无。相分岂有。此说为正。受想二蕴。及行蕴中心所所有法。遍三。别五。不定寻伺。与第六识起变化心。相应起者。亦是变化。不相应中。除无心定。无想异熟。命异生性。余通变化。识蕴之中。唯第六识。能起变化。所余皆非。若云通果。色蕴之中。加天眼耳根。识蕴眼耳识。余同变化。变化狭。通果宽。通果摄变化。变化不摄於通果。准此应名通果无记蕴。癈彼变化五蕴之名。

第九自性无记者。非前无记。皆名自性。即色蕴中。长养五根境。除定所生受想二蕴。与六识俱。及於六识。除定。余所长养。亦自性无记。行蕴之中。遍三。别五。不定四。不相应行。依此等者。是自性无记。命根虽亦通於长养。离异熟外。更无别体。不可异熟断已更续。复非二并。即除法处五。及善十一。本随二惑。第七八识。二无心定。无想异熟。命异生性全。所余小分。有云心心所法。不通自性者。如眠梦所长。诸心心所。非善染性。泛等起者。何性收耶。准此前翻判。将为允当。三界三断。如是等门。恐繁且止。

第六释妨者

问释名中。准辨中边论第三解云。各别安立色等相故。名为蕴者。岂不违经聚义名蕴。俱舍论中。有作此解。彼论破故。二问色蕴之中。有十一种。何故不名眼等蕴耶。三问心意识三。八识通称。何故不言心意蕴耶。答初问云。据有聚积。可得分段。故分段解。理亦无失。彼所破者。据唯分段。不得聚者。故彼论破。答第二问云。变碍解色。色即通名。若言眼等。摄法不尽。从通立称。癈彼别名。答第三问云。心意识三。虽通诸识。且随举一。不可具彰。又解。诸执我者。多云了别。破我说蕴。不说心意。问出体中。百法五类。谓心。心所。色。不相应。及与无为。何故不取无为立蕴。若聚义解蕴。无为不聚故。杂集第二云。色等诸法。有去来等种种差别。总略积聚义。说名为蕴。聚义是蕴。常住之法。无有此义。是故无为。非蕴所摄。问聚义解蕴。无为非聚。名非蕴。了别解识。无为非了。非名识。答尔。问无为非了。不得识名。无为非了。不名唯识。答了别以解识。真如不说唯识不离得识名。无为亦唯识。问无为非了别。不离名唯识。无为非聚积。不离名唯蕴。答初义齐解。识外无别法。不离如亦唯识。蕴外无别我。何妨亦唯蕴。故五十四摄中。十胜义摄者。谓蕴等真如相所摄。言非蕴者。据聚义。非识者。据了别义。故可义齐。二不齐解者。明离识无法破执。故称唯识。蕴非明法无。真如不是蕴。问无为常住。非聚积。非总略。故不名蕴。极略无生。亦无灭。不可总略应非蕴。五十四云。建立极微。非由有体。是故极微无生无灭。亦非色。聚集极微成故。答极微无质。说无生灭。慧所假有。故聚义成。又释。据执有无。无生灭。约彼执情。故说为蕴。问无体无聚。约情称蕴。无体无生。约情称生。答尔。故心经云。不生不灭等。以斯通释。深含大经说通三性。说符论旨。问癈立中。约破我说。与次第门。二何差别。答约执前后。说为次第。据执情同。说为癈立。问执蕴为我了受等。据此后五蕴。即通执五以为我。亦应说一蕴。答彼本执我体一常。若说一蕴。增彼执。彼执我为了者等。说即识等五非我。问蕴为破我。说蕴为五。处界破我。处界说五。答虽同破我。所化生根。乐愚有殊。蕴处界别。杂集第二。欲令所化有情。於广略门生善巧故。以诸有情根宜乐欲所愚多少。依根欲愚三种智乃。说蕴处界。有情性宜闻。情所乐欲。及愚於彼心所多。色识少。或色法多。心心所少。或色识多。心所少故。随其次第。说有差别。令於三科生善巧智故。俱舍亦云。愚根乐三故。说蕴处界三。问诸门中。初假实者。言假实相为质之时。缘彼之相。亦随假实者。如第六识。缘第八识所变五根。岂亦是实。实应发识。若言是假。假法如无。非因缘故。应不生彼眼等五种。答虽根实有。以间断故。五识不依。或不熏彼种故。或法尔力故。或随能为因。而不能发识。问漏无漏门云。五蕴俱可通无漏者。何佛地论中。如实义者。如来五根。非蕴处界耶。答依唯识中第三师义。蕴处界收。涅盘亦言。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释违经。故非正释。或可彼据非二乘境。非三科收。即二乘知三科摄者。彼中所破。唯识克实。非约知人。故佛根境等。亦蕴处界摄。或可依胜义。非蕴等收。三摄世俗。故彼中破。问有覆性云。欲界色声。不通有覆者。何故杂集论说。谓欲界系。俱生烦恼。发恶业者。是不善。所余皆是有覆无记。不令有覆定不发业。若有覆惑不发业者。但应总云能发业。定具不善。何须恶字。虽缘起经云。欲界有覆。於发身语。无胜功能。不遮劣故。有依此义。云色声二通有覆性。今谓不尔。发染身悟。必论胜能。有覆性劣。故不能发。又唯识第五云。五识俱起任运贪痴。纯苦趣中。任运烦恼。不发业者。是无记性。既云不发业者是无起性。明发业者。定成不善。若尔杂集文。如何通。答简发善业。故恶字简。彼若云有覆不发业。应但云发业者。定是不善。应除发善业。惑唯不善故。若尔上二界。应一同不发。以无能发不善惑故。问变化无记所有色声。既是定生。何非法处。言五境。解云虽从定起。未互用来。眼等五识所缘相分。五境所收。意识相分。法处所摄。本质八变。以境随根。法处所摄。能为彼质。五境所收。如业生等。有云第八所生定色。有其二类。一粗二细。粗五识缘。细意识通。随其粗细。五境法处。二类所收。若不尔者。二相定生。应法处摄。有云定色但法处收。定所生因。眼耳应尔。问欲界诸天。及於鬼畜。皆能变化。虽通三性。无记所收。答有解云。非变化摄。然自性中。复不言摄。未委判此行蕴所收。今解即变化收。或通果收。非定化通。然是彼类。若异熟等起。即异熟等收。非异熟等起。然无记心之所起。即此所摄。或自性收。非定起故。纪纲如此。未具非一悉微明鉴。若据当处详审。

○五境义林

五境。略以四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癈立。四诸门。

第一释名者

初列。后释。一列名者。初总。后别。总诸色声香味触。列名者。色者。瑜伽第一云。略说有三。谓显形表。显色者。谓青黄赤白。影光明暗。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形色者。谓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表色者。谓取舍屈申。行住坐卧。璟法师云。此论中。色有二十三。谓显色有十一。表色即是长等所摄。慈恩法师云。有二十四。表色不以长等摄。故今谓此论有三十一。显形如前。表色有八。并前即为三十一。或可九十三。各有好恶俱异。俱异者。即平等故。瑜伽唯约显色以辨。以理而论。形表亦有。以显色是本。故且偏说。显扬论中。立二十四。束表为一。离出影像。杂集第一。有二十五。表亦为一。影像从质。亦更不立。但加逈色。从一显离。萨婆多师立二或二十。除粗细表逈一显像故。俱舍第一颂云。色二或二十。若经部师。立二十一。加定果色。若萨婆多。即显色摄。声者。瑜伽第一。声有六种。谓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此复三种。谓可意。不可意。俱相违。若以义言。或可分九。前三各三。故说有九。杂集第一。声有十一。於前六上。更加世所成。成所引。遍计所起。圣言所摄。非圣言所摄。依显扬论。更加向声。二论俱是。总别说故。俱舍论。声唯有八种。一有执受。二无执受。三有情名。四非有情名。此四各有可意不可意。差别成八。香者。瑜伽第一。香有三种。谓好恶平等。说总非别。杂集第一。香有六种。更加俱生和合变异。显扬亦同。二论亦是总别说故。俱舍论中。香有四种。好恶平等不等。味者。瑜伽第一。味有八种。谓苦酢辛甘咸淡。可意不可意。亦总非别。杂集论中。味有十二。加俱相违。俱生。和合。变异四种。俱相违者。非可意。非不可意。瑜伽说胜。杂集具云俱生等三。亦同前会。显扬亦同。萨婆多师。有六种。八除后二。若经部师。声香味三。缘生无量。不限显数。触者。瑜伽第一。有二十六。谓地。水。火。风。轻性。重性。滑性。涩性。冷。饥。渴。饱。力。劣。缓。急。病。老。死。痒。闷。黏。疲。息。耎性。勇。或二十九云。此复三种。谓好触。恶触。舍处所触。杂集第一。但二十六。除后三种。以总从别故。显扬亦同。萨婆多师。触有十一。谓四大种。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及冷。饥。渴。若经部师。触有三十。坚。湿。暖。动。耎。轻。重。强。弱。冷。热。涩。濯强。猗乐。疲极。不极。病。老。身利。身重。迷闷。[月*冬][月*瞢]。痹。类申。饥渴。饱满。嗜乐。不立滑涩。释名者。先总后别。总名者。变碍等名色。十一通名。今五境中。眼见名色。耳缘名声。鼻齅名香。舌尝名味。身得名触。释别名者。虽未见文。且以义释。显谓显着。形谓形段。表谓表彰。瑜伽第一云。若色积集。长短等差别相。表色者。谓此能表内心所为。故名为表。第一云。谓业用为作转动差别。所余诸色。虽未见文。可持业释。青即是色。乃至处即是色。可意名好。不可意名恶。处中名俱异。异好恶故。地水火风。为心摄领。名执受大种。此种为因。所发之声。名执受大种因声。与此相违。名不执受大种因声。若二合发。名执不执受大种因声。善名可意。不善名不可意。非二名俱相违。或可顺心名可意。违心名不可意。非二名俱相违。前约因解。后据情释。世俗语名世共成。成谓成实。为利乐所起之声。名成所引。或说称定名成所引。妄计度生。名遍计所起。称相起语。名圣言。不称相起语。名非圣言。萨婆多等声。恐繁不述。香味触三。准前可悉。或复持业。或据因体。义皆无失。

第二出体者

初总后别。总中有三。一摄相归性。二摄余从识。三体相别论。於中复二。一约百法。二约三科。摄相归性者。相谓事相。性谓真如。凡一切法。皆不离如。故以真如名诸色体。故维摩经云。一切法皆如也。摄余从识体者。一切诸法。皆从心生。不离心故。百法论云。二所变故。华严经云。三界虚妄。但一心作。如是证广。体相别论。约百法者。十一色中。色声香味触五法为体。约三科者。色蕴少分。六境处中五全。除法处界中亦尔。别出体者。青黄赤白。四显可知。影色者。俱舍论云。障光明生。於中余色可见名影。日焰名光。月星火药宝珠电等诸焰名明。暗翻影色。龙等所起名云。火起名烟。风起名尘。此三无文。以义准知。雾者。俱舍云。地水气腾为雾。空显色者。杂集论云。谓上所见青等显色。於四显色。立空一显。有说或依光明以立上见苏迷。瑠璃等光。作虚空解。依此假立。言四显色据本而说。长等形色。成业论云。即於和合诸聚色中。见一面多。便生长觉。是一面少。便生短觉。见四面等。即生方觉。见诸面满。生圆觉。见中凸生商觉。见中坈凹生下觉。见面齐平。生正觉。见面参差。起不正觉。粗细二色。相形以立。更无别相。取舍等八。随事可悉。逈色者。杂集云。谓离余碍触。方所可得。亦依四显。或依光明。与一显别者。上观名一显。下觉为逈色。影像色者。有说谓托他质。起相而缘。名影像色。若尔即五识等所现之色。皆影像收。便之五境。不可说八所变名色。即六三不成失。有云水镜等中。现面像等。以本质故。名为影像。此亦不尔。无垢称云。如镜中像等。喻之於无。今若云有。便违经失。若云无者。何故八喻。喻依他耶。答约第六识。自所变相。似镜等有。非是全无。故喻依地。谈实见自面等。非在镜中。实有面像等。第六分别。谓在镜等。说为影像。障光明等。但现黑色。不似质故。但名影色。若法处中。影像色者。即空华等相。彼全无故。或可第六缘镜像等。亦法处收。唯意缘故。眼识相分。名为影像。质相别故。若准此解。余四境中。应立影像。是互显故。略不立之。此解为正。若五十四。复有空界色。即明暗所摄造色。名空界。

声体者。杂集第一云。因受大种者。谓语等声。因不受大种。谓树等声。因俱者。谓手击声。可意等。其名可知。共成声。如说盆瓶等。语声成所引声。谓诸圣者。说道理语。遍计所起。谓外道语。依见闻等。名圣言声。见等言不见等。名非圣言。响声者。击岸谷所发之声。萨婆多等声。繁不具出。

香体。初三可悉。杂集第一云。俱生者。谓旃那像等。和合香者。谓和合等。变异香。谓熟果等。

味体者。初九可知。后三如香辨。

触体者。坚湿燸动。为大触体。五十四云。於大种清净。假立滑。於大种坚实立重。於大种不清净不坚实。立涩及轻。於大种不清净慢缓。立耎。水风和合。假立有冷。由阙任持不平等故。立饥渴及弱力。由无所阙。无不平等故。立强力及饱。由不平等。变异错乱。不平等故。立病。由时分变异不平等故。立老。由命根变异不平等故。立死。由四大有过患。不平等故。假立痒。由恶饮食不平等故。假立闷绝。由地水合故。立黏。由往来劳倦不平等故。假立疲极。若远离彼。由平等故。假立憩息。由除垢等。离萎悴故。立勇锐。杂集亦同。

第三废立者

依杂集论。由六种因。建立二十五种色。谓相故。安立故。损益故。作所依故。作相故。庄严故。如来次第。四。十。八。三。於列数中。如次充释。相故者。谓青黄等相。显看故。安立者。於积集色。分位立故。损益故者。能有对除障碍等故。作所依故者。以逈色体。非是能碍。於下所见光明等色。然与作业。为所依故。作相者。谓其作业表彰之相。庄严故者。庄严於上故。

声十一者。由四因立。杂集虽云五因。然云相者。谓耳根所取义。与总释声。非别癈立。损益者。谓立可意等三。因差别者。谓立次三。说差别者。谓即次三。言差别。谓即次二。

香由二因故立六种。虽有三因。相如声释。损益立初三。差别立后三。

味由三因相故立初六。损益故立次三。差别故立后三。文虽不别。指例香故。

由八种因故。立触二十六。由相故立四。癈立故立二。谓滑湿。摄故立二。谓轻重。触故立一。谓渜。执故立二。谓缓急。杂故立二。谓冷及黏。界不平等故立四。息力勇饱。瑜伽云。由无所阙。无不平等。杂集云。由二种者。即此二故合说。入平等不说别故。由不平等。故立所余。

四诸门者

一三性。二三界。三三流。四问答。一三性分别者。谓善不善无记。各有多类。且善或立为四。谓自性。相应。等起。胜义。自性善者。若萨婆多师。以无贪瞋。及痴惭愧为体。大乘以善十一为体。五境皆非。二相应善。各随所应。与善十一相应起者。名相应善。五境皆非。非相应法故。三等起善。大小同以身语业为体。为善心所等起故。萨婆多师又云。得及四相。亦通等起。大亦可尔。然理不违故。即五境中。色声二通。又小乘师。因果皆以性是善等。大乘有漏性是无记。表善恶故。假通善恶。若无漏者。可性是善。胜义善者。萨婆多师。以涅盘为体。即择灭无为。大乘以真如为体。通六无为。五境俱非。不善亦四。自性不善。萨婆多师。三不善根及无惭愧。大乘即以无惭无愧。本惑唯瞋。小随除三。谓謟诳憍。相应不善。准前可知。等起不善。谓前所起身语二表。义如前说。胜义不善。三界有漏。轮转生死。名胜义不善。五境虽非界趣生体。是趣资具。可通彼收。无记四者。一能变无记。谓无记心心所法。二所变无记。即五境色。及诸种子。三分位无记。谓无记诸不相应。或自性无记。异熟等心。及以五境。有漏性者。除善恶表。相应无记。与异熟心相应起法。等起无记。诸无记心所起身语。胜义无记。萨婆多师。以虚空非择灭二无为为体。大乘亦同。或复善有七种。谓生得。闻。思。修。学。无学。胜义。不善唯一。无记亦七。谓有覆。异熟。威仪。工巧。变化。自性。胜义。五境之中。色声一分表通六善。除胜义善。若克性者。无漏通学及无学善。亦得通於修所成善。从定生故。若有漏中。色声二法。唯表色及执受大种因声。成所引声。圣非圣言声各小分。为语表者。可通善不善。若无漏者。显形表三。除遍计所起。及非圣言声。皆性是善。以显形表。约四七善等。一一细辨。准理思之。繁恐不述。依杂集论。善有十三。一自性。二相属。三随逐。四发起。五胜义。六生得。七加行。八现前供养。九饶益。十引接。十一对治。十二寂静。十三等流。表色声二尘。一分通发起及随逐。善发起。即身语。随逐即此种子。或非随逐。谓可说表种无表故。或假无故。又说自性相属。即说随逐。释云。即彼习气故。或除初二。及胜义对治寂静皆可表。通所余善故。不善有十二。初八名同於善。丸损害。十引摄。十一所治。十二障碍。五境一向。全非初二。第三取舍。如前已释。五境皆通胜不善。所余唯表色声得通。无记有十四。十三名同善。加一名受用。除相属。胜义。受用。引摄。对治。寂静。等流。所余无记。五境皆通。以色界皆名自性无记故。随逐等起可知。业感无记。皆名生得故。四尘为威仪路。五尘为工巧处。此二为加行无记故。供养无记可知。非染净心。於自妻子等。而行惠施。名饶益无起。施以三业。而为其性。假亦得通表色声。繁非细述。

二三界分别者。业生五境。唯欲界具。色界除香味。无色全无。定生五境。上二界全。欲界非有。不许定生。为五境者。唯法处摄。即如前判。然以理论。多处唯言段食。香味触三尘成。诸菩萨等。从定等。变鱼米等饱。可是五境。又若定生。即法处者。天眼耳根。应法处摄。五识依缘。无异同故。若尔应无法处定色。此非成难。假想定生。非自在定变无实用。唯意缘等。皆法处中。定所生色。若尔定生。应一向假。即违论说。及堕法处所现实色。此亦无失。无色定生。及下意缘。即法处实。二解任意。然有不许。上二界中。有定所生香味二尘。非但为五境。法处亦不计。引五十六云。复次色界中无现香味。然有彼界。段食性故。由无此二。三识亦无。又云法处所摄。胜定果色中。当知唯有显色等相。何以故。於彼香味等。生因阙故。又无用故。今谓不尔。业生香味。同许上无。上无定生。即不应理。法华第六云。光音及遍净。乃至於有顶。闻香悉能知。又云。上至有顶。诸天身香。亦皆得闻。若云依彼身起。说彼身香。据实欲界斯言无义。彼无境贪。何故起下无用之香。及识之耶。又云。光音及遍净。乃至於有顶。初生及退没。闻香悉能知。又华严经云。菩萨鼻根。闻无色界宫殿之香。又仁王般若云。时无色界。雨无量华。香如车轮。华如须弥山王。若其业力。不可能起。若定为缘。不发异界。又为宫殿变欲香。於彼无用。变之何益。然第五十六。据业生者。说唯色界。无现香味。於彼香等。生因阙者。有云。依胜处说。胜处唯作显色观故。有云定生。依业质变。约质无香。云生因阙。俱不云无。不尔前文难可会故。又云定色。许变一切。一切言无简别故。若细分别。上界无。日焰名光。上无日故。明可得有。唯非日故。上亦无暗。身及宫殿。皆有光明。恒常照故。光是明。依明说光。若定所生。上二界中。一切皆有。变为云焰尘等色故。表中上二。无不善表色。有有覆表。假通非实。十一声中。上界无不可意。无色无遍计。及非圣言。余者在色界。通业定生。无色唯定起。香六种中。上二亦无恶及变异。味亦准知。余容定起。或言有变异定生。随机故。或定通所生。色界四境。皆除不可意。余皆可有。无色定生。容有四大。余触皆无。色界之中。除冷饥渴闷病痒疲。余可容有。假建立故。业生思准。

三三流分别者。一等流流。二异熟流。三长养流。初等流流。有四种。一异熟等流流。二长养等流流。三变异等流流。四本性等流流。异熟复二。一最初。二相续。长养亦二。一处宽遍。二相增盛。大纲五境。皆通三流。若别而言。青黄赤白。明及形色。分通三流。外器无异熟。增上果故。内扶尘。具通异熟故。逈一影色。有等流中。本性流流。非内故无异熟。空中色故。无长养。表色通三。除异熟一。有长养等。而异熟长养。与等流中熟长别者。各初为熟长。相续入等流。而异熟中。言有二种。初及相续者。初谓总报。即第八识。及与身根。相续者。谓别非据长时相续。不尔无别。执受大种因声。及世共成声。圣非圣言声。分通三流。非执受大种。及俱成所引。遍计所起。可通性及长养。除成所引。可通变异。香味除外。不通异熟。所余一切。可通三流。触中除冷饥渴疲。余可通三。所余除熟长。然色界中。无变异流。欲天所有疮相现故。又复长养。由段食唾眠梵行等至。欲界具四。色界后一。五十四云。又欲界色。具由四食。及余一切。而得长养。色界诸色。不由段食唾眠梵行。而得长养。又定生者。除异熟流。余皆可具。

四问答分别者。问色中。长与高何别。短与下何殊。方与正争异。答长据边论。高约中说。短下亦尔。四面等为方。四面平为正。问何故色中立表。声不立耶。问声立执受大种因等。何等色无耶。问声香味。立可意不可意等三。色触等何无耶。答皆据影略。何以得知。且准瑜伽第一。立可意等色。余虽无文。义准应有。问何故色中。立长短粗细。声等不立耶。答亦影略说。问五境色。为积微成。为当顿起。答成唯识论第一云。阿赖耶识。随量大小。顿变一色。非别变作众多极微。集成粗色如是等问答。广有无量。恐繁且止。

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卷第七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