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栀子豉汤(一)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升半,去渣,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此剂分两最小,凡治上焦之药皆然。

发汗吐下后,诸法俱用,未必皆误,而正气已伤矣。虚烦不得眠,虚为正气虚,烦为邪气扰。发汗吐下,实邪虽去,而其余邪,因正气不充,留于上焦,故阳气扰动而不得眠也。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反复颠倒,身不得宁也;心中懊 ,心不得安也。栀子豉汤吐之。此非汗下之所能除者,吐之而痰涎结气,无不出矣。

按:汗、吐、下之后,而邪未尽,则不在经而在肺胃之间,为有形之物,故必吐而出之,反复颠倒,心中懊 。摩写病状,何等详切,凡医者之于病患,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烦热且窒,较前虚烦等象为稍实。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误治。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外内之邪,俱未解,结痛更甚于窒矣。栀子豉汤主之。按:胸中窒,结痛,何以下用小陷胸?盖小陷胸症,乃心下痛,胸中在心之上,故不得用陷胸。何以不用泻心诸法?盖泻心症乃心下痞,痞为无形,痛为有象,故不得用泻心。古人治病,非但内外不失厘毫,即上下亦不逾分寸也。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胸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以上皆阳明本症,非因误治而得者。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汗多阳虚。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即前以火逼汗,亡阳惊狂之意。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 ,以前因用三法,未必合度,故病不解,各有现症如此。舌上苔者,此句乃要诀,舌上有白苔,则胸中有物,而可用吐法。否则,邪尚未结,恐无物可吐也。栀子豉汤主之。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表邪未尽。手足温,不结胸,无实邪。心中懊 ,饥不能食,痰涎停结。但头汗出,阳邪在上,欲泄不泄。栀子豉汤主之。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上濡者,濡者,湿滞之象,非窒非痛也。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栀子甘草豉汤(二)

栀子汤原方 加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升半,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便止。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栀子生姜豉汤(三)

栀子汤原方加生姜五两。先煮栀子、生姜,余俱如前法。得吐者,止后服。

凡用栀子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此服栀子汤之戒。

按:栀子清越上焦之火,与肠胃亦无大害,微溏者,即不可服,未知何义?想因大肠之气滑脱者,肺气不宜更浅也。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甘草能补中气。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此二条言凡遇当用栀子汤之病、见此二症,则加此二味也。

按:无物为呕,有物为吐。欲止其呕,反令其吐。吐之而呕反止,真匪夷所思也。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栀子干姜汤(四)

栀子(十四枚,擘)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下未必误,以丸药大下则误矣。身热不去,外有微邪。微烦者,下后而烦,即虚烦也。栀子干姜汤主之,下后故用干姜。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栀子浓朴枳实汤(五)

栀子(十四枚,擘) 浓朴(四两,姜灸) 枳实(四枚,水浸去稂炒)煮服法同前。

伤寒,下后心烦,即微烦。腹满,卧起不安者,烦而加之腹满,则卧起俱不宁矣。浓朴枳实,以治腹满也。栀子浓朴汤主之。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栀子檗皮汤(六)

栀子(十五枚,擘) 甘草(一两,炙) 黄柏(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升半,去渣,分温再服。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本草》:柏皮散脏腑结热黄胆。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枳实栀子豉汤(七)

枳实(三枚,炙) 栀子(十四枚,擘) 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又一煮法,浆水即淘米之泔水,久贮味酸为佳。取四升,纳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渣,分温再服,覆令微似汗。此不取吐而取汗。

大病瘥后劳复者,劳复乃病后之余症,不在吐法,故取微汗。枳实栀子豉汤主之。劳复因病后气虚,邪气又结于上焦,其症不一,故不着其病形,惟散其上焦之邪足矣,后人以峻补之剂治劳复,则病变百出矣。若有宿食者,纳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此指劳复之有宿食者,治食复之法,亦在其中矣。

可吐篇云:宿食在上脘,当吐之。

按:栀子汤加减七方,既不注定何经,亦不专治何误,总由汗吐下之后,正气已虚,尚有痰涎滞气,凝结上焦,非汗下之所能除。《经》所云:“在上者因而越之。”则不动经气而正不重伤,此为最便,乃不易之法也。古方栀子皆生用,故入口即吐。后人作汤以栀子炒黑,不复作吐,全失用栀子之意,然服之于虚烦症,亦有验,想其清肺除烦之性故在也。终当从古法生用为妙。

卷二 承气汤类·六

大承气汤(一)

刘河间于此方加甘草二钱,名三一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洗) 浓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浓朴、枳实,取五升,去渣,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渣,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坏症。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时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以上皆阳明危症,因吐下之后,竭其中气,津液已耗,孤阳独存,胃中干燥,或有燥屎,故现此等恶症。脉弦者生,涩者死。弦则阴气尚存,且能克制胃实。涩则气血已枯矣。然弦者尚有可生之理,未必尽生,涩者断无不死者也。微者但发热,潮热。谵语者。

恶症皆无。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中病即止。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客热不能消谷。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

能食非真欲食,不过粥饮犹可入口耳。不能食,则谷气全不可近,肠胃实极故也。宜大承气汤下之。硬即可下。

按:燥屎当在肠中,今云“胃中”,何也?盖邪气结成糟粕,未下,则在胃中,欲下则在肠中。已结者,即谓之燥屎,言胃则肠已该矣。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阳明本自汗出,然亦有不汗出者,此指明汗出之为风,则知汗出乃表邪尚存,不汗出者,为火邪内结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此下之之时。下之若早,语言必乱,轻于谵语。以表虚里实故也,下早则引表邪入里,故表虚而里实。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虽已误下,然见谵语等症,则更下之,亦不因误下而遂不复下也。

二阳并病,同起者为合病,一经未罢,一经又病者,为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 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以上皆阳明现症。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 而烦,此乃下之未尽;故有此实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胃中燥屎,必别有现症。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仅微满则无燥屎,故不可攻。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详解前桂枝汤下。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惟有宿食,故虽大下,而燥屎终未尽。宜大承气汤。

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正在燥屎之位。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喘冒不卧,燥屎现症,宜大便有难无易。所以乍易者,以小便不利之故,燥屎不以易便而去也。宜大承气汤。以上三条,皆证阳明有燥屎之法。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邪热入里。至四、五日,又隔二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不必用全方,只通其胃气而已,又用药之一法。令小安,至六日,又隔一日,而病未除。与大承气汤一升。亦不必用全方。古人用药,虽现症凿凿,而轻方小试,敬慎小心如此。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小便不利,则水谷未尽分,大便犹湿也。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以小便之利否,定宜下、不宜下。又一法。宜大承气汤。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皆阳盛之象。无表里证,邪已结在里。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邪结为实。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此三字,包阳明诸症。发热汗多者,急下之。此重在汗多,恐内热甚而逼阳于外,以致亡阳也。宜大承气汤。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不解二字,必兼有阳明症,加以腹满且痛,则实邪有征矣。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虽略减而仍腹满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以上诸条,举当下之一、二症,即用下法。然亦必须参观他症,而后定为妥。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少阳属木,脉当弦紧,阳明属土,脉当洪缓。

若少阳脉胜为负,阳明脉胜为不负也。厥阴篇云: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少阴属水,趺阳属土,土能胜水,则胃气尚强,故为顺,即此意。但彼处乃手足厥冷之利,故属少阴,此则属少阳为异耳,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滑数则阳明之脉,独见而过盛,此为实邪,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有食反微涩,此气结不通之故。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阳邪初转入阴。口燥咽干者,急下之,阳邪传阴,肾水欲涸,故当急去其邪,以保津液。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纯青则非寒邪,乃肝邪入肾也。《难经》云:从前来者,为实邪。心下必痛,口干燥者,二症尤见非寒邪。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二条俱重口干,知为热邪无疑。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不便而胀,为日又久,是以当下。宜大承气汤。

下利,三部脉皆平,无外邪症。按之心下硬者,实邪有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伤食、恶食。凡噤口利亦必因宿食之故。当宜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瘥后,至其年、月、日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脉滑则实邪不留。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木邪乘土。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大为阳,紧为阴。可以下之,宜大承气汤。

按:以上七条,见《伤寒论》可下条内。似指杂症可下法,不入六经治法中。

卷二 承气汤类·六

小承气汤(二)

大承气去芒硝。浓朴,枳实亦减。

大黄(四两,酒洗) 枳实(三枚大者,炙) 浓朴(二两,炙去皮)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凡汗出者皆恶寒。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以上皆内实之症。此外欲解,不恶寒。可攻里也。手足 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四肢为诸阳之本, 然汗出,阳气已盛于土中矣。以此验大便之硬。又一法。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未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腹满不通,虽外未解,亦可用小承气,此方乃和胃之品,非大下之峻剂故也。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潮热而便不硬,亦禁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此以药探之。又一法。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以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邪气因正虚而陷入。

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寒热相争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重伤津液。以小承气汤和之,仍用小承气,以大便硬故也。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又再申前戒,圣人之慎下如此。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谵语由便硬;便硬由胃燥;胃燥由汗出、津液少,层层相因。病情显著。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滑疾则易下,故止用小承气。因与小承气汤一升,腹中转失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攻之不应,是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过治。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因字当着眼,大便之硬,由小便数之所致。盖吐、下、汗已伤津液,而又小便太多,故尔微硬,非实邪也。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利而仍谵语,邪火不因利而息,则必有燥屎,盖燥屎不因下利而去也。后医见利则不复下,岂知燥屎之不能自出乎?!宜小承气汤。

卷二 承气汤类·六

调胃承气汤(三)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大黄、甘草,取一升,去渣,纳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按:芒硝善解结热之邪。大承气用之,解已结之热邪。此方用之,以解将结之热邪。其能调胃,则全赖甘草也。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阴阳错杂之症,多方以救之,必有余邪在胃,故少与以和之。全详杂方条。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此必发汗后无他症,但现微寒、微热,故止作虚实观,否则安知非更有余邪,将复变他症耶?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脉法无停字,疑似沉滞不起,即下微字之义。寸为阳,尺为阴。先振栗汗出而解。阴阳争而复和。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当发其阳。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当和其阴。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按:此微字,即上停字之意,与微弱不同,微弱则不当复汗下也。

伤寒十三日不解,二候。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如大、小承气之类。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此言下后之症。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下非误,下之法误。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知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当下而下非其法,余邪未尽,仍宜更下。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以上皆类少阳症。先其时自极吐下者,邪气乘虚陷入。与调胃承气汤。以涤胃邪。若不尔者,不可与。未经吐下,则邪在半表半里,不得用下法。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此段疑有误字。调胃承气汤。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未经吐下,而心烦中气实也。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外邪已解,内热未清。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已吐而胃中仍满,则非上越所能愈,复当下行矣。与调胃承气汤。

卷二 承气汤类·六

桃核承气汤(四)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渣,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令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微利仅通大便,不必定下血也。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太阳之邪由经入腑。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膀胱多气多血,热甚则血凝,而上干心包,故神昏而如狂;血得热而行,故能自下,则邪从血出,与阳明之下燥屎同。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外不解而攻之,则邪反陷入矣。当先解其外,宜桂枝汤。外解已,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小腹急结,是蓄血现症。

按:“宜桂枝汤”四字,从《金匮》增入。

卷二 承气汤类·六

抵当汤(五)

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 大黄(三两,酒浸)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不下再服。

太阳病,六、七日,过经。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向里。反不结胸,向下。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外症。小便自利者,内症。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此亦热结膀胱之症,前桃核承气,乃治瘀血将结之时,抵当乃治瘀血已结之后也。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以上皆似血症谛,因小便不利,安知非湿热不行之故,不可断为有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并无湿热而如狂,非蓄血而何?如此审证,无遁形矣。抵当汤主之。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心主血,血凝则心气结,而失其官矣。蓄不甚,故不狂,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此乃旧病,非伤寒时所得者。屎虽硬,大便反易,血性滑利。其色必黑,浮血亦有随便而下者。宜抵当汤下之。

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过经。虽脉浮数者,可下之。脉虽浮数,而无表里症,则其发热竟属里实矣,七、八日,故可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脉数不解,邪本不在大便也,消谷善饥,蓄血本不在水谷之路,故能食。至六、七日,蓄血更久。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其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此指服汤后之变症,热邪不因下而去。又动其血,则血与便合为一,而为便脓血之症,又当别有治法。

按:瘀血,又有但欲漱水,不欲咽之症。盖唇口干燥,而腹中不能容水也。

卷二 承气汤类·六

抵当丸(六)

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熬,各二十个) 大黄(三两,酒洗) 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 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一周时也。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热而少腹满,又小便利,必兼三者,乃为血证谛。不可余药,谓此症须缓下其血,用丸使之徐下。

卷二 承气汤类·六

十枣汤(七)

芫花(熬) 甘遂 大戟(等分) 大枣(十枚) 上三味,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渣,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平旦温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水停也。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不恶寒为表解,以上诸症,皆里不和,凡蓄水之症皆如此,不特伤寒为然也。十枣汤主之。服此汤以下蓄饮。

卷二 承气汤类·六

大陷胸汤(八)

大黄(六两,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渣,纳芒硝,煮一、两沸,纳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经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是也。动数变迟,正气益虚。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 ,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此段明所以致结胸之由,及结胸之状最详,乃因邪在上焦,误下以虚其上焦之气,而邪随陷入也。此症与承气法迥殊、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此乃误下,而邪气不陷入上焦,反郁于皮肤肌肉之间,故现此等症。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此段申结胸之象尤明。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十余日,过经。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

结胸本无他物,气与水所停也。但头微汗出者,热结在上。大陷胸汤主之。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胸有蓄饮,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已汗下而大痛如此,知非有物之实邪矣。前云:膈内拒痛。又云:心下石硬。专指上焦说。此云: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痛,则上下皆痛,其根总由心下而起,与承气症自殊。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误治。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邪向里而更虚,故汗出为难。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卷二 承气汤类·六

大陷胸丸(九)

大黄(半斤) 葶苈子(熬) 芒硝 杏仁(去皮尖熬黑,各半升) 上四味,捣筛二味,纳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痞。此明所以致结胸与痞之故。

发热恶寒之症,则热入于阳位而作结胸,无热恶寒之症,则热入于阴位而作痞,故治结胸用寒剂,治痞用温剂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二病未尝不可下,但各有其时,不可过早耳。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此陷胸之外症。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卷二 承气汤类·六

小陷胸汤(十)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渣,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一服未和,再服微解,下黄涎,便安也。按:大承气所下者,燥屎;大陷胸所下者,蓄水;此所下者,为黄涎。涎者,轻于蓄水,而未成水者也。审病之精,用药之切如此。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上不至心,下不及少腹,必按之方痛,非不可近乎,与大陷胸症迥别。脉浮滑者,不若大陷胸症之沉紧,其邪未入深也。小陷胸汤主之。

卷二 承气汤类·六

白散(十一)

桔梗 贝母(各三分,古法二钱五分为一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上三味,为散,纳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服半钱匕,今秤约重三分;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 ;利过不止,进冷粥一 。巴豆得热则行,得冷则止。身热皮粟不解,畏冷起寒粟。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 之、洗之,益令热劫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寒实结胸,结胸皆系热陷之症,此云:寒实。乃水气寒冷所结之痰饮也。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用。按:《活人书》云:与三物白散,无“小陷胸汤亦可用”七字,盖小陷胸寒剂,非无热之所宜也。

卷二 承气汤类·六

麻仁丸(十二)

即小承气加芍药、二仁也。

麻子仁(二升) 芍药 枳实(各半斤,炙) 大黄(一斤,去皮) 浓朴(一尺,炙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研作脂) 上六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阳盛。涩则小便数,阴不足。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此即论中所云: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麻仁丸主之。太阳正传阳明,不复再传,故可以缓法治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