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木片集

读古诗学文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近来中学教育开始看重文言,在语文教科书中加入些文言教材,因此时常听到诉苦的话,觉得不易搞得好。这无论出自教师,或是学生,我都觉得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这年辈的人,在书房里读过经书,尝过这个甘苦,虽然总算天幸读通了书,懂得一定限度的古文,回想起来实在也是不大容易的。我根据了五六十年前的这一点经验,曾经提出过一种建议,请求对于初学灌输古典文学作品或是文言文的知识,从韵文即是诗歌入手,这比用散文要有效得多。粗粗一想,一定以为旧诗有韵律的约束,经过推敲,很是简炼,比较散文要难懂得多了,其实却并不然。文言与白话在用字上固然有古今之分,重要的还是在文法上,文言散文上那一套“虚字”的别扭的规例,在韵文上差不多用不着,即此也就要轻松得多了。空论没有用处,我们且就实例来一说吧。唐朝号称韩文公的韩愈,是所谓唐宋八大家的主干,他的古文是古今驰名的。他的那一套古文,我嫌他有后来的八股气,一直不喜欢它,事实上也读了不好懂,懂了讲不通;可是他的诗,我却并不看轻它,觉得它有些很不差,而且也好懂。我们从《唐诗三百首》中引用他的一首七言古诗来做例,题名“山石”,其上半首云: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这十句七十个字里,检点起来,实在只有“荦确”和“疏粝”这两处和白话有区别,需要说明,其余读去文从字顺,只须略加一二衬字,就可以明白的。我手头没有韩文或是《古文观止》,不能引用他的散文来对比,总之要这么通顺易读的文句,我相信断然没有。其实恐怕并不限于个别的人,一般说来,大抵都是如此,也未可知。随便举一个例子,《诗经》头一篇,开头四句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周朝初期的诗,比起孔子在《论语》开头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亦要直接得多。固然这里“关关”“窈窕”,也要若干诠解,但没有“不亦……乎”那样的文法,也是一个长处。四言当然太是简古,经过五言的阶段,到了七言,似乎中国的诗歌找到适当的工具了。这固然也演变成词和曲,但七言的潜力却是最大,后来许多地方的民歌,以及许多地方戏的唱词也都以此为基本。所以从七言古诗入手,不但是了解文言与文学遗产的一个捷径,而且因为与这些民间文艺相通,了解也就更是容易了。

许多年前见过一部日本木板旧书,名曰“唐诗解颐”,是一个叫作释大典的和尚所著的,他选取了好些唐诗,不加释注,只在本文大字中间夹注一个以至几个的小字,使前后字义连贯起来,这样就可以讲得通了。这个办法并不一定怎么好,但似乎比整个讲解要好一点儿,因为他至少可以让读者自己比拟,咀嚼原文的一部分。鸠摩罗什曾说,翻译经文有如嚼饭哺人;但那是外国文,只有这个办法。若是本国的古典作品,尽可能叫读者自己用力,可以更多的理解原作的好处,有些古书如《书经》之类,的确除非译出来便无法看懂,别的还只宜半注半解的引导一下就好,而入门的工作是重在诗歌韵文,不但如上文所说比较好懂,也更多情趣,不像说理的古文,干巴巴的说的不知道是什么话。从文言韵文入手,可以领导读者到文学遗产里去,从散文入手如不是叫人索然兴尽,便容易引到八股文里去。这我相信不一定只是我个人的偏见吧。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