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从正宗首至释初犯竟。合有三万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门释 怀素 撰

次下正宗。然此宗文。由何起者。但以凡百僧尼。非一名姓。报殊心异。志乐不同。有漏过生。盖因名利。略教被坏。人𨷂奉持。何期释众亡依。戒珠潜曜。空希出离。律宝韬光。是以无上法王。大悲普济。寄因启请。兴立此文。欲使犯与不犯。焕矣分明。重之与轻。昭然可镜。斯则五犯分位。三有停轮。二持别流。四果修证。意唯若此。故起正宗。正宗之文。开之为二。初二部戒本止持行相。第二犍度已下作持行相。前文复二。一大僧止持。二尼众止持。释二止持。两门分别。一僧尼离合。二僧尼先后。言离合者。问大僧与尼齐希出离。俱是具戒。犯聚无殊。何以二众五犯别立。答过兴在人。患生不等。戒防斯过。故有少多。是则多少差别。轻重不同。有无互缺。犯同缘异。以斯别状。不得合辨。问两众具戒。数有多少。二位沙弥。何以齐十。答具位满足。防过使周。对过立戒。故有多少。二众沙弥。亦应不等。以同方便。且制十戒。又解两众沙弥。亦同二具。随过差别。立戒多少。所以知者。以诸戒下。皆结罪故。若尔何不具彰五犯。答人是不满。正唯制十。进修义同。咸皆结罪。故十数外。和上应教。既已应教。明亦同等。次先后者。问大僧戒相。所以先明尼之禁防。何以后说。答为表丈夫护持。建立功强于彼。是以先明。又复兼是师徒两异。出家先后。故所以尔。次释比丘止持。于中文八。谓初四夷。乃至七灭诤。于此八中。束为五犯。谓二提合众学七灭。合不定未定。故但为五。若解此五。须为二门。第一总解。第二别明。于总解中。须释五犯等义。但为初依戒者。寻文未周。直听悬言。不能领悟。故释大僧戒。已至尼律。初演此玄章。方知旨趣。庶得僧尼俱益。新旧咸开。进修轨仪。于斯毕矣。自下诸义改换皆然。不能于中。别更申意。

次随别释●先解初犯。于中复二。一总。二别。总中十门分别。第一起由三毒。第二身语成犯。第三自作教人。第四犯境宽狭。第五克漫不同。第六错误有异。第七明其立意。第八次第之相。第九下众任运。第十定业招报。

初门准毗婆沙一百一十六。不善业道。一一皆以三根为加行。若论成者。淫盗二戒。由贪究竟。断生命者。由瞋究竟。妄语通以三根究竟。淫三起者。优婆塞戒经第六云。若人自乐行非梵行。是名从贪。淫怨眷属。是名从瞋。于所生母。作非梵行。是名从痴而并境悦畅思。由贪究竟。盗三起者。自为己身妻子眷属。贪他财物。而往劫夺。是名从贪。盗怨家物。是名从瞋。劫夺下姓。是名从痴。故俱舍云。谓诸王等。依世法律。夺恶人财。谓法应尔。无偷盗罪。又婆罗门。作如是说。世间财物。于劫初时。大梵天王。施诸梵志。于后梵志。势力微劣。为诸卑族。侵夺受用。今诸梵志。于世他财。若夺若偷。充衣充食。皆用己财。无偷盗罪。此等要有所顾。皆贪究竟。煞三起者。若为贪故害命。是说从贪。若煞怨家。是名从瞋。煞老父母。是名从痴。故婆沙云。虎豹豺狼蜈蚣蛇等。伤害于人。煞之无罪。父母衰老。及胄痼疾。若能煞者。得福无量。此无所顾。皆瞋究竟。妄三起者。若为财利。自受快乐。是名从贪。为坏怨故。是名从嗔。若畏他死。是名从痴。故婆沙云。诸为自他身难命。而妄语者。不得妄罪。然成业道。亦由贪等。以贪等现前。此业成故。又增三云。有三种妄语得夷贪恚痴。又云身恚口恚身口恚。旧释妄语贪痴起。成妄语规。利瞋非顺情。故无瞋心。发思成业。此是传者之言。不依圣教。义既违文。不劳别破。

第二门身语位二。前三局身。第四唯语。淫戒形交。非身不辨。煞盗身犯。语有造义。如教人咒物等。妄语称圣。非言不宣。身有造义。如作书现相等。

第三门自他位三淫戒自重教轻。教人为非乐。在前人故。能教者。但获兰罪。煞盗损他。自作教人。损境无殊。彼此俱犯。于中唯有能所二心。不称无期。有差脱者。有犯非犯。准文可知。妄语教人称己得圣。名利属我。即能重所兰。若泛教人彼自称圣。名利推彼。即所重能兰。因此泛明。自他能所。轻重犯不。可为四句。一自重教轻。初淫戒是。二自轻教重。犯教僧漏失是。三自他俱重。如煞盗等同犯。四自他俱轻。如教不学吉等。若犯不犯。亦为四句。一自犯他不犯。如自贩易是。二他犯自不犯。如使尼浣故衣是。三自他俱犯。如煞盗等是。四自他俱不犯。如教进修是。

第四门宽狭位二。淫该四趣。故所以宽。余三局人。故所以狭。良以淫欲之性。顺情内逸。但得正道。畅适无殊。不简境之美恶。讵问人与非人。又以死尸犯故。不由损境。何容计境优劣。致犯阶降者欤。又通自境。如弱脊类。余之三戒。损在前境。趣别报殊。增微不等故。人犯重余趣便轻。义准人境。四戒并得。夷𠎝非天。便有夷兰二别。畜生阶四。夷兰提吉。

第五克漫者。此之四戒同境。论者克之。与漫俱犯夷罪。此中同境。淫戒约道。余者局人。为淫约道。不就趣分。不可例。余同为克漫。若通余趣。作克漫者。须除淫戒。约下三作。然下三戒。如其大漫。随三趣境。重轻结罪。若也专克。各相应犯。或若差互。俱成方便。

第六错误者。错误约戒。位可为三。第一以二对淫戒。错误俱犯重。为淫约道。不就趣分。但得正道。畅本业思。纵境交涉。亦成其重。故文言。道疑道非道想夷。第二对下三戒。若其余趣境上错误俱不犯。以于异境。本无心故。若对人境。误犯错不犯。以其误无两。并不得云。无心故误。故下文言。男想盗女物。佛言波罗夷。煞诳亦尔。错据无心。故不成犯。如欲堕胎母死之类。问若此误犯错不犯者。何故人言椽梁等。误堕不犯。答此实是错误声说故。尔者如何。下文说粗恶语。欲向此说。错向彼说。一切僧残。答此实是误错声说故。又解错误二门。各通犯及不犯。但使有心成事。无问错误俱犯故。文言男想盗女等。佛言波罗夷(此是误犯)。下文说粗恶语。欲向此说。错向彼说。一切僧残(此是错犯)。若其无心成事。错误俱不犯。如文椽梁等。误堕不犯。又僧祇第四云。欲害前人。误害中人。得越毗尼。又十诵五十一。问颇有比丘。虚说圣法。不得波罗夷耶。答曰有比丘。欲说须陀洹果。误说斯陀含果。乃至欲说阿那含果。误说阿罗汉果是。五分二十八。有比丘欲煞彼。而误煞此。生疑问佛。佛言不犯得偷兰遮(此误不犯)。下文与堕胎药。错与煞母药。母死不犯。及欲盗他衣。错得己衣。不犯欲受苏错受油不成(此错不犯)第三错误对妄语。所称法者。旧云错误俱无犯。如欲称圣错言凡。错称非境。如增上慢。迷凡谓圣。误心非巧。故并不犯。此释非理。杂乱宗文。如何煞盗。唯约人趣重境为错误。不论非情无主物。及至妄语所称之中。乃就凡法。为错误境。若顺宗文。错之与误。俱就众多。圣法上作。若同圣法。还是误犯。错不犯故。大妄开文云。欲说此。错说彼不犯。又伽论第八云。若比丘欲说须陀洹果。而说斯陀等果。犯何罪。答偷兰遮。或同后解。通犯不犯。

第七立意者。如大集经第三十。佛告频婆娑罗云。大王汝之国法。何名大罪。王言。世尊我之国法。有四重罪。一者断他命根。二者偷至五钱。三者淫他妇女。四者为五钱故。大众王边。故作妄语。如是四罪犯者不活。佛言。我今亦为未来弟子。制是四重。又为比丘制增戒学。有其二意。一欲令断三不善根故阿难答孔雀冠言世尊为欲调伏贪欲瞋恚愚痴令尽为诸比丘。制增戒学。所以尔者。凡兴圣制。为除患本。患本虽多。要谓三毒。为此贪等。恒能引导诸不善业。故须制断。问戒能防非。不断烦恼。何以乃言对之立戒。答理实戒但防非。不断烦恼。然由戒故。定慧得生。推功归本。故言对制。又解文言。调伏贪等者。但是制事不起名为调伏。不是要断。名为调伏。二为招生十利功德。文证可知。

第八次第者。易为喜犯。建在初明。非直此文。残等类尔。故僧祇云。初戒成道。五年冬分第五。半月十二日犯。即是十月二十七日。余之三戒。并是成道。六年冬分。盗戒第二。半月十日。谓是九月十日。煞戒第三。半月九日。谓九月二十四日。妄语第四。半月十三日。谓十月十三日。以此文证。足彰次第。问此为喜犯。淫戒在初五十。如何以煞为首。答古昔多解。皆不允当。今申正义。智者应思。但以五十等戒。不假犯请。依本业道。以煞为初。具戒兴广。必待犯请。喜犯前明。淫戒居首。

第九任运者。如沙弥时。教人作煞盗。乃称己得圣。已便受具戒。然受具已。前事方成。能教任运。犯三夷罪。若论自作。唯局不善。今取教业。通余二性。若其受戒未竟。所教事成。即是边罪难人。不发戒品。若受戒竟。戒罪俱得。以善因圆恶业满故。是以十诵五十一云。未受具人。盗心取是物。未受具戒时。离本处。得突吉罗。次句未受具人取受具时。离处吉。次句未受具人取受具人。离处夷。次受具时作方便。取有二句。一吉一夷。次受具竟取。复有二句。初句夷。次句受。具戒人。取非具戒人。离处兰。以此证知。有任运犯。淫教获轻。故无任运。

第十招报者。戒律威严。开神益物。行之轨则。熟不遵修。良以业道多迷。不惧沦溺。纵此愚情违犯者。众今依圣教。示以重轻。存理行人。特宜崇奉。然具足戒。禁勤七支。此且明四义应通举。一一支中。皆感三报。故婆沙一百一十三云。诸欲邪行。若习若修。若多修习。生那落迦。傍生鬼趣。是异熟果。从彼处殁。来生人中。妻不贞良。是等流果。彼增上故。所感外物。多有怨竟。是增上果。余六业道。异熟皆同。以悉遍于三恶道。受诸不与取。来生人中。财宝遗乏。是等流果。所感外物。有灾有患。多遭霜雹。尘秽等障。是增上果。诸断生命。来生人中。多病短命。是等流果。所感外物。皆少光泽。不久坚住。是增上果。诸虚诳语。来生人中。多遭诽谤。是等流果。所感外物。多诸臭秽。是增上果。诸离间语。来生人中。亲友乖离。是等流果。所感外物。多不平正。丘陵坑坎。险阻悬隔。是增上果。诸粗恶语。来生人中。恒闻种种不如意声。是等流果。所感外物。粗弊鄙恶。毒刺砂砾。虽有金等。少而无光。不调难用。是增上果。诸杂秽语。来生人中。言不威肃。是等流果。所感外物。时候乖变。速疾磨灭。多不成实。是增上果。优婆塞经亦然。不能具述。七善业道。翻此可知。

自下别解 初戒有四。一制戒意。二释戒名。三具缘成犯。四𨷂缘之义。此之四义。并有通别。下诸戒等皆同于此。

通制意者。多论第二。有四义。一知先作无罪得除忧悔。二以因之结戒。灭将来非法。三以佛结戒。知罪轻重。有残无残。可忏不可忏。决将来疑网。四以招生十利功德。此当律中制意。文证可知。别制意者。淫欲之性。体是鄙秽。爱结缠心。耽感难舍。为则沉沦生死。不绝禁则出离涅槃可期。是以如来。大悲方便。为制此戒。防过之源。二释名者。亦有通别。通者是戒能防之行。别是不净行。所防之过。能所通举。故曰不净行戒。三明具缘。通缘有三。一是大比丘简非戒所被者。以文云若比丘故。二制广教后以初作人教未摄故。三无重病坏心以狂等人圣开不犯。此之三义。该括上下。故了论云。若人已受大比丘戒。若如来已制此戒。若人不至痴法。是人则犯僧伽。胝施沙罪。于余略说。相亦如是。别缘具四。一有正境。二有染心。三起方便。四与境合。若为怨逼。亦具四缘。一有正境。二为怨逼。三与境合。四者受乐。此戒通三别四。七缘成犯。四𨷂缘者。若𨷂通缘。全是无罪。或可𨷂初。及第三有罪。即七方便中。𨷂缘方便是。次𨷂别缘。𨷂初二兰。谓非道道想非道疑。若𨷂二三两缘无犯。𨷂第四缘。轻重二𨷂。怨逼𨷂缘。比说可解。论其方便。𨷂通有一。𨷂别有四。通别合五。

次释文者。了论偈云。解戒五相九。毗尼释曰如诸佛所立戒。于一一戒中。应了别五相。一缘起。二缘起人。三立戒。四分别所立戒。五决判是非。此中缘起者。谓由饥饿难事为缘起。起缘起人者。是须陈那比丘立戒者。若比丘等。分别所立戒者。此中何者。为比丘等。决判是非者。此中比丘。于三处。犯波罗夷。乃至说戒究竟。若人能如理了别此五相义。此人必定能解。依此论释。亦是一途。然今随义。别分为二。第一从初至最初犯戒。漏生坏略。即上若犯有漏法。第二自今已去下。制广补略。即上然后结戒。前文复二。第一至呵责已漏起呵责。第二告诸比丘下。彰过违略。前文复二。第一至号为种子。明其犯相。即是漏过。第二须提那下。发觉呵责。前中文四。一标化处。二出犯人。三明犯缘。四正明犯。对此初戒分文既然已下诸戒。贯通类尔。初住处者。示化有方。即是犯制之处。尔时世尊。上已明讫。毗舍离者(毗奈耶云秦言广博)。然毗舍离名少讹。梵音正曰吠舍厘。多论第一。问契经阿毗昙。不以佛在初。独律以佛在初。答曰以胜故秘故。佛独制故。如契经中。诸弟子说法。有时如释提桓因。自说布施为第一。何以故。我以施故。得为天王。所愿如意。佛言如是。有时化作化佛。化佛说法。律则不尔。一切佛说。是故以佛在初。有如契经。随处随决。律则不尔。若尼中有事。不得即结。必当出外。若白衣边有事。必在众结。若聚落中有事。亦在众结。若于五众边有事。必当比丘。比丘尼边结。是以佛在初。次犯人。迦兰陀村者。多论。以鸟名之。有云。聚落主名。见论第六。是山鼠名。时毗舍离王。将诸妓女。入山游戏。因眠树下。树下有窟。窟中毒蛇。闻王酒气。出欲螫王。树上有鼠。鸣唤觉王。王觉免害。以鼠恩故。即封此村。供奉此鼠。因鼠号村。故曰迦兰陀村。村中一人。有金钱四十亿。王赐长者之位。即以村名。为长者号。然须提那子者。言中倒也。应云迦兰陀子须提那。故次文云。时迦兰陀子。善见云。须提那者。是迦兰陀长者子。五分亦云。迦兰陀子。名须提那。须提那者。多云求得。为求请神祇得故。了名善与。饶财者。多论有二。一众生数财。谓奴婢牛马等。二非众生数财。谓金银七宝等。此并无量。故曰饶财多宝。此人闻法悟解。厌俗嚣尘。抱信归依。情希出益。故曰持信等。五分云。须提那。闻法欢喜。即作是念。如我解佛所说。夫在家者。恩爱所缚。不得尽寿。广修梵行。出家无着。譬如虚空。我今宁可以家之信。出家修道。多论第二云。夫出家者。为灭垢累。家者是烦恼因缘。是故宜应极远离也。

次犯缘文二。一远缘。二近缘。文三。初举谷贵。乞难生念由起。二须提那下生归家念念欲弃其两损。而就二益。三作是念下如念归村。近缘文二。初举财劝。三劝三拒。一文广出。余二略易。第二其母使舍下举色以劝。从而弗拒。问此须提那。情既乐道。何故乃答母云。我能为之。答见论念言。我不与种。终不置我。日夜相恼。我暂与种。令其心息。不复娆我。我因此故得住道门。修习梵行。由此思念。故曰我能。问须提何以拒财而受色。答财劝长时。背道故拒。色劝暂时。在道故受。

次正明犯。文中有二。先正犯者。以未制前。不见欲秽。此文理通一切诸戒。未制广教不知行欲。同于死人。摈出众外。虽预道门。生缘未绝。因希利故。漏过便生。问既曰三行。何以言初。答以未制故。故伽论第三云。作众多淫。佛言未制戒时。须提那犯罪。一切时不犯。次园中下彰欲之过。五分云。时兜率陀大威德天。命终受胎。尔时地神告虚空神言。迦兰陀子。于未曾有僧中。作未曾有事。展转相告。乃至梵天。超过学表。胜出独绝。故曰尊者种子。

次明呵责。文分为二。初比丘呵。第二世尊尔时下。如来呵责。前文有三。初至故愁耳发觉得实。为呵之缘。第二诸比丘下。显类以事启尊。前文有四。一叹须提那。先时解行事皆通练。故曰无事不知。无不遵奉。故曰触事皆行。非直自行。亦能导物。故曰转教于人。第二尔时下。作过愁忧内心焦恼。第三诸同学下。见愁检问。先正问愁。故云汝何愁忧。次问愁之所由。汝既解行具足。必应无忧。今乃翻愁当应厌道。第四须提那下。答愁所由。先申乐道之情。故云我甚乐梵行。次近在下。申愁所由。次呵责文三。初总举不应。汝于如来清净法中。能断欲等。是汝所应。云何乃作如是恶事。第二于如来下。别呵不应。举是反显。欲者五欲。于此五欲。不生欣求。故曰无欲。垢者秽浊。能污净心。故名为垢。此有其六恼害。恨谄诳憍。能永除灭。故云无垢。一切众生。渴于五欲。渴由爱生。故名渴爱。比丘守戒。正念现前。渴爱自除。名为能断。破坏巢窟。古旧𥼶云。人天生死在上喻巢。三涂生死在下喻窟。集因既亡。苦果随丧。故言破坏巢窟。至下受戒揵度中。𥼶巢窟云。诸天在上如巢。人居于下名窟。此𥼶随情。违背正理。今解不然。谓居止处。皆名巢窟。故婆沙五十二云。欲界窟宅所摄藏。故名欲界系。色无色界。应知亦尔。结谓九结。缚谓三缚。结缚非一。故名为众。以除结缚。能得爱尽涅槃。又可爱谓三界爱。尽者是灭。由三界爱尽。能显涅槃。故曰爱尽涅槃。其涅槃。是梵言(此云圆寂)。婆沙二十八。有多解。问云以何义故。名曰涅槃。答烦恼尽故。名为涅槃。复次三火息故。名为涅槃。复次三相寂故。名为涅槃。复次离臭秽故。名为涅槃。第三汝今云何下总结。不应经久为故。正偶为二。故曰故二。次白佛者。见论第六云。心不希佛。独誉于己。亦不令佛贱薄。遣须提那出。又不以此恶法斗乱。但依实理。白世尊言。今垢法已起。愿为声闻弟子结戒。

次佛呵中。文分为二。初则捡问自言。第二尔时下正辨呵责。前文有三。一集众僧。二明捡问。三辨自言。初文以此因缘者。谓因须提犯戒比丘启白。故曰以此因缘。集诸比丘者。多论第二。有五义故集。故集。一佛现不自专辄。二共众筹量。而后结戒。令犯罪者心伏。三佛虽自在。为持法故。凡有法事。集众共和。法得久住。四为肃现在将来弟子。凡是僧事。不问有力无力。要问众详议不得专独。五诸佛法尔。不独一佛。次捡文二。初举应问之法。次则依法而问。初应问法文有三句。知问者。谓因比丘。启白知问。佛一切智。常知是非。现同不知。而作疑问。多论四益。一顺诸佛常法。二顺自言治法。三令众生安稳。不生怖惧。四顺于大人圣主仪体知。而不问者。如来不以己之知见。辄说人过。证言是犯。准翻前益。须有四损。一不顺佛常法。二违自言治法。三令众生。怖惧不安。四逆说人过。非大人仪。体虽因比丘。启白而知。若不应时。亦不疑问。是以次明时问不问。时而疑问。有三种时。一是对众捡问时。二是犯者自言时。三是因此制广时。时不疑问。亦有三时。一非对众捡问时。二非犯者自言时。三非因此制广时。又解时者。谓因比丘启请知问即是时而问此时不以己知而问。故曰时而不问。虽复应时。呵责制戒。若不顺义惬情亦不疑问。是故次明义合不合。然此知之与时而问。名为义合知之。与时不问。名义不合。次正问可知。次自言者。问佛作疑心不定而问。何不拒讳便臣伏邪。答五分第一云。诸佛常法。有五百金刚神。侍卫左右。若佛问三返。不以实答。头破七分。情有所惧。不敢拒讳。

次呵文三。一总举。二别列。三总结。总举者。经家总牒世尊。呵词其无数。言即下者是。次别有二。初显须提。行有违失。所作不应。二告诸比丘下。举过示僧。齐防法众。前文复二。一明行有违失。二执作事不应。初违失者。总显作非。故云汝所为。非乖作轨则。故非威仪。沙门性。是无漏圣道。造恶违彼。故非沙门所作。垢秽名非净行。作既违教。故非随顺。总结非理。故曰所不应为。次作不应可解。次下举过诫众。其文有二。一显过失尤重。二执作事不应。显过文三。一举事中损益劝令舍顺行违。二何以故下。释成劝意。三何以故下。释堕所由。先解初句。多论有七义。一毒蛇所害。害此一身。女人所害。害无数身。二者毒害报无记身。女害善法身。三者毒害五识身。女害六识身。四者毒害得足僧数。女害不足数。五者毒害得生天上人中。值遇贤圣。女人所害。入三恶道。六者毒害得沙门四果女害。正使八正道。满于世间。犹如大海。于此无益。七者毒害人。则慈念而救护之。女害众共弃舍。无心喜乐。天龙善神一切。远离诸贤圣人之所呵责。以此损益理殊。浮沉事别。是故劝汝犯毒。不犯女人。次释劝意。何以一言顺违两责。第一何以劝犯毒蛇。毒蛇虽有暂时现苦。而无来狱长时之殃。故言不以此缘。堕于恶道。第二何以不听犯女。犯女虽有暂时现乐。必招来狱长时之殃。故言身坏命终。堕于恶道。次释犯女堕狱所由。文中有二。第一正彰欲过。第二举喻显过。初彰过者。总彰过源。令永除灭。故曰说断欲法。欲想者。思女之心。欲念者。追境之意。欲热者。欲火所烧。爱结者。明爱系缚。不为彼溺。称云越度。次举喻者。欲烧善心。故言如火欲焚戒手。如把草炬。复损戒身。如树繁果。欲乐不久。犹如假借。欲无实味。犹如枯骨。欲集众患。其如段肉。欲乐不实。如梦所见。欲伤戒足。如履锋刃。欲消众善。如新瓦等。欲性可惧。如毒蛇头。欲害善尽。如轮转刀。欲感危报。如在尖标。欲伤迅速。如利戟刺。欲患至极。故曰甚可秽恶。佛所呵责。结归教主。次执事如上。第三总结可知。

次彰过违。略告诸比丘者。显过。同知须提那者彰罪。别属痴人者。见论。佛见须提。已作恶法。以慈悲心。而言痴人。如慈父母。见子作恶。亦呵骂其子。痴人何以。作如此事。问世尊烦恼及习。皆已断除。何以乃云痴人耶。答世尊惑习虽尽。然有似爱等。言为利益事。故呵痴人。如今亲教。及轨范师。若有近住。依止弟子。起诸过失。便呵责言。汝为痴人。世尊亦尔。问佛呵痴人。有何义趣。为从痴生。名曰痴人。为痴现行。说为痴人。婆沙十六。解云。从痴生故。故曰痴人。尔者亦从贪恚慢见等生。世尊何故。唯言痴人。答痴遍行故。若佛知呵阿罗汉等。以为痴人。于物有益。即亦呵彼。以罗汉身。亦痴生故。又解现行痴。故名曰痴人。阿罗汉等。亦现行痴。不染无知。犹未亡故。问诸余烦恼。亦有现行。何故唯说痴人非余。答前已说言。痴遍行故。多种有漏处者。开诸漏门。漏源滋长。多论云。须提那。于劫初来。未有男女。作淫欲事。而此人于彼最初行淫。作恶法根本。今佛法清净。未有非法。而须提那。最初为恶作。将来非法。罪过之始。故言开诸漏门。最初犯戒。违略之始。略教被坏。

次下制广。其文有三。第一举宗标制。第二集十句下制利功德。第三欲说戒下正明立制。此戒既尔。诸戒类然。初文举制时分从兹已后。故曰自今已去。以因一结教网普沾。故曰与诸比丘。定犯轻重。位别防非。各有分局。称为结戒。问一切善法不言结。何以但言结戒。多论。解云。戒是万善之本。但结戒即一切结也。又可戒为止恶。兼立犯名。故结余善不尔。故不云结。对此解义。六门分别。第一制广补略。第二制除障道。第三制托缘别。第四制缘多少。第五制教所诠。第六制意老别。

初门佛初成道启化之元。恐入法人心无所寄故。先说略示行轨模。利根奉修。无所缺犯。钝根不悟。违略起非。令教毁坏。名为教缺。然即违教成犯。污本所受。令行不净。名为行缺。是以如来慈悲护念。为制广教。顺于略教。今使二教。相顺相成。还令略有被时之用。义同补教。既闻制广。呵责示过。识相护持。资成不断。皎洁逾前。名为补行。又可悔己所犯不能为因。未来苦果。毕竟不受。还令戒净。亦名补行。故上文言。若有犯有漏法者。然后世尊。为诸比丘结戒。断彼有漏法故。

第二门然障道业。虽复无边。要而言之。有其二种。所谓性遮。言性恶者。如煞盗等。无问圣教。禁以不禁。损害深重。作则是违。体是不善。名为性恶。言遮恶者。如房坏等。体非不善。但以事务纷动。能障修道。立制防之。名为遮也。此言遮性。就事以辨。若论罪名。悉是遮恶。以未制前作而无犯。由圣制后。方结罪名。亦可一禁已后。违教处齐。下沉义等。俱称为恶。又贪嗔痴。能障圣道。佛为断彼。制增戒学。如文可知。

第三门教不孤起。起必托缘。缘境虽众。要唯三性。谓善恶无记。托善结缘兴者。如因论义。女人说法。同诵辄教。䨱头人等。如斯之辈。事虽是善。亦乖圣意。生过不轻。是以如来。立教防耳。托不善缘兴者。如煞盗等。性是违害。托此能起诸不善行。是以兴教防此。不善托无记缘兴者。谓掘地等。事虽无记。业务纷动。多障修道。制不听。为息彼纷动。终阶道益。然准伽论。起犯之心。亦通三性。故论第一。问颇有善心犯。不善心。无记心犯耶。答有云何善心犯戒。如新出家比丘。未知戒相。自手净地。采花结鬘。此善心犯戒。云何不善心犯戒。佛所结戒故犯。云何无记心犯戒。佛所结戒不故犯。问准依此义。犯通三性。如何下文。犯诤无善。答下文据犯戒。理实无善犯。此为兴教缘故。得通三性。又解下文定犯诤不。得有善犯。然约起诤心。亦得有善犯。故文言。比丘以善心言。诤中事作等。

第四门制必托缘。事假犯请。要藉十缘。圣方兴结。一假先请。已许身子。漏起制故。二是比丘。谓被大僧。非余众等。三起漏过。谓犯淫等。一一自分。四须举发。若不举发。无由捡获。五佛在座。事归教主。要佛自结。六集众僧。共众筹量。法得久住。七对众问。若不捡问。恐有阿滥。八得自言。为得自言。心伏罪故。九须呵责。若不呵责。无似显非。十局最初。以最初人。教未摄故。此十具满。圣方兴结。若缘少亏。抑而未许。此之十缘位言兴也。或有阙者。义准可知。

第五门然假缘具。义教得兴者。教不虚设。必有所诠。所诠是何。谓有其四。一犯。二不犯。三轻。四重。指文可知。作过缘具。污本受体。名云为犯。善兴义顺。受体光晖。名为不犯。方便为轻。究竟为重。亦可五犯相望。前重后轻。此四句中。各生二行。如具五缘成煞。名为犯法。于此犯法。生二行者。若依五缘。煞事成就。即名犯行。谓顺犯法成。违圣制意。若识五缘。止恶不作。名不犯行。即违犯法成。顺圣制意。以不犯法。谓止作二持。若其䇿励进修。成不犯行。懈怠不学。即成犯行。问己有犯法。成不犯行。何须不犯法。成不犯行。答犯法成不犯行。但是止持。不犯法成不犯行。自是作持。又问己有不犯法。生于犯行。何须犯法。以生犯行。答不犯法生犯行。但是止犯。犯法生犯行。自是作犯。次重生重行者。如三时俱重。受乐䨱藏。不可忏等是。重生轻行者。谓八业中。下之七业。及无䨱心。可从缘悔等是。次轻生重行者。如打佛罗汉。重惑业等。轻生轻行者。如轻心掘地等。

第六门结意万差。理非一揆。略而言之。举要有八。一深防。二限分。三讥过。四稀数。五约相。六示过。七心境。八内外。言深防者。过未至极。预结重名。禁微防着。以护根本。如防四独。饮用二虫。染心衣食。搏脱藏等。言限分者。制未至极。意存力分。力未堪行。虽作不重。如尼漏失。比丘摩触。及䨱夷𠎝境差𨷂等。言讥过者。戒能防非。体性清洁。至于持护。须离嫌疑。如与女人。屏露二坐。同宿行说。赞指食等。言稀数者。犯虽藉境。境有易难心。则慢殷结罪。重如盗煞天。二众粗语。叹身造房。坏生掘地。言约相者。过损理违。道俗俱耻。为患既深。寄事兴结。随相虽多。略举其四。报时处事。立制不同。言示过者。虽有犯名。未显罪实。先标过缘。使得闻见。如唱调达大妄。无根。饮酒。畜宝。非沙门等。言心境者。犯不孤起。托境开心。或制从心。或制从境。如淫酒戒。制心从境。人非人等。制境从心。言内外者。犯不自成。成由缘集。因藉万差。要唯内外。如淫为内。摩触为外。食药为内。衣钵为外。次明制利。初句总标。但以心获荡逸意马喧疏于正教门靡能持护如来久积大悲不舍四智之誓。因过立制。皆生十利功德。斯即犯过之心永遣遵戒之意常生生乃生菩提之创基遣即遣烦恼之根本然则行不自立托教而成教能出生一切众行。所生众行。何限斯十。一方化仪略标。二五能诠之教表彰四所之旨。以之为义。自下别明文中分三。初有三利。能生众行。次有六利。能生别行。后之一利。能令法住。以有上二众别行成。能令正法。久住不灭。初三利者。戒能防非。违即不摄。顺教离非。名为摄取。身语既摄。行合崇和。绝去违诤。名为欢喜。既能禀教。永绝倾危。现未泰然。故称安乐。次下别利。初二生善。次四灭恶。未信者令信。见论第六云。若善比丘。随顺戒律。威仪具足。未信见之。即生信心。而作是言。此释种子。勤心精进。难作能作。所作极重。见是作已。而生信心。若诸外道。见略毗尼藏。而作是言。佛语比丘。亦有围陀。如我无异。而生敬心。已信者增长。见论。若有信心出家。随禁戒所说。人见所行。甚为恭敬。又言云。何尽形寿。日止一食。而修梵行。护持禁戒。见如是已。信心增长。破戒比丘。恼乱僧众。内无惭耻。名曰难调。佛为制戒。教僧责罚。改恶从善。故曰调顺。由禁无惭。不得入众。清净比丘。安隐作法。既不被恼。名为安乐。内怀不善。广造诸恶。为人打煞。名现在漏。由佛制戒。教摄身语。不起现恶。名之为断。现造恶因。后堕地狱。受苦无央。名未来漏。由佛制戒。永绝恶因。不受来苦。之为断。自下法住。由制广教。人得奉修。摄法在己。使不坠溺。名为久住。

次明立制。文分为二。初明戒本说之仪则。次若比丘下广解戒本犯等四句。前文有三。第一对缘略立。第二牒制明随。第三满足戒本。初文将欲说戒故。先标引当说之文。即下者是对缘略立。但有四句。

次下明随文中分二。初明跋阇心异随结。次辨林中。境殊随结。然随意者。大圣制戒本。为备防违失。欲使开禁显然。犯持决了。若事周悉。一结即定。若其制相未圆。更须明随。是则教法该罗行轨。坚固始终。流通具足故尔。又复随文文有犯不犯。犯者。防过未圆。更须随结。如此戒异语。食前食后。嫌骂掘地等。不犯者。前制理含。更须随开。如增上梦中。别众洗浴。诸缘开等。前文七句。心异起非。意欲明随。先牒前制。然须提乐道。可使是犯。我今欣俗。不应有违。二彼作念下。复生疑心。为以厌道欣俗。失戒不犯。为当不失。有戒可违于此。犯与不犯。情疑未除。故言我当云何。三即便下。陈疑请决。耻负圣颜。不敢自请。故仗同学。陈己疑心。进不听佛。故曰随教奉行。四诸比丘下。为申疑滞。亦同疑故。所以不呵。为愍彼情。举缘具白。五世尊尔时下。佛判是犯。虽起异心。以羸不舍。由是比丘故在犯限。然此比丘俱违。广略不同。须提但违略教。六是故下。开令舍戒。跋阇厌道。既在犯限。其余羸人。开令舍戒。故曰若有余人等。然此比丘。舍戒归俗。后欲出家。亦听在道。故曰若复等。为彰此人。去时如法。后得入道。来时有益。进退合仪。去来应法。既不越理。利益重重。七自今已下。随结戒本。加前四句。次境殊随结。文还七句。一异趣起犯。二时有下。发觉生疑。三咸共下。伺捡获实。四诸比丘下。举制辨违。五彼比丘下。非制不犯。六诸比丘下。举以白佛。境非惑意。故亦无呵。七尊下。判该禁限。

次满足戒本。二门分别。一定文句。二明通塞。言文句者。戒本九句。一若比丘者。总标僧众。别显犯人。二共比丘者。明受同人。齐入犯限。三同戒者显行等一。四不还戒有戒可违。五戒羸不悔者。虽羸亦犯。六犯不净行。正显淫事。七乃至共畜生出犯境界。以对林中。加此一句。八波罗夷结罪。九不共住摈治。或可义求但应为六。谓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二二合一。于理无爽。若依广文。九句如上。次通塞者。若比丘句。义该五犯文。局上四共同。二句义五文。初不还戒。戒羸不悔。文虽在此。义该初犯。犯不净行。乃至共畜生二句文义。此戒八两九句文义初犯。问共同等四。何以下三戒无。答此以跋阇为缘。牒入戒本。余戒无缘。本中𨷂有。然以义准。并通初犯。对有难缘。皆听舍戒。故四犯畏云。善比丘未犯。终不犯。若犯都无䨱藏心。如法忏悔。悔既得通。舍何不许。又解共同戒等。唯结跋阇。汝与比丘。共戒同戒。虽羸不舍。亦成其犯。余戒无此随结。故无此文。余篇虽有随结。非坏根本。是故不须共同等句。旧释云。欲明此戒。爱心久习。事难卒舍。是以佛听舍戒还家。以礼自处。欲使去时。如法来时有益。有舍可对。须彰不舍下之三戒。若舍戒为煞。犹亦是犯。舍而无益。故不开舍。既无舍可对故不须。不舍句来。共同理有。既𨷂不舍。相与俱无。若尔对初开舍。岂不失下戒。答一切失。若尔何以下戒无此不舍。答以不对之开舍戒故。此释及问答。不能顺文。既失旨归。前解为正。

次下广解。文分为二。初至灭摈。广明犯相。二不犯者下释不犯相。前文复二。初大僧犯相。二比丘尼下下四众犯相。此戒既尔。诸戒类然。就大僧中。复分为二。初至偷兰遮成犯之相。二方便下轻重相。前文复二。初解戒本九句文相。二三种下重明戒本六七二句。

前释九句。文即为九。位各有三。谓举释结。或有少者。自是文略。先解初句。释中文二。初总标僧众。次是中下别显犯人。初文名为者。通名比丘。谓沙弥外道等。亦名比丘。相似者。谓犯重人。内实破戒。威仪相貌。似持戒者。见论第七。阿难夜行。见一犯戒比丘而问咄。此为是谁。犯戒比丘应言。我是比丘。此是假名无坚实也。自称者。十诵第一云。自言比丘者。用白四羯磨受戒。又复贼住比丘。剃除发鬓。披着袈裟。自言我是比丘。当此俭年。诈来入道。善来者如下释。乞求者。顺教乞活。着割截衣者。以刀割成。依之进道。破结使者。圣解一兴。众惑斯尽。羯磨者。举受之教。

次别显犯人。若成戒本犯戒之人。必以羯磨受具足戒。但欲简取犯戒之人。不是为释受缘之义。第二句。共比丘者。诸余比丘。亦用白四受戒。以受法同。故名为共。第三句。释中文二。初劝修持行。次是中下出其同义。禁勒不殊。名为一戒。体性无别。故言同戒。遮制数齐。称云等戒。十诵云。同入比丘学法。释云。如百岁受戒。比丘所学。初受戒人亦如是学。如初受戒人。所学百岁。比丘亦如是学。是中一心一戒。一说一波罗提木叉。同心同戒。同说同波罗提木叉。故名同入比丘学法。第四句有二。初解不舍。二云何下正明成舍。前不成舍。反即成舍。应下文明。后文成舍。反即不成。应上文说。但是绮文。互举不繁。并明前文有七。初有三句。重病坏心。故不成舍。二有三句。重病坏根。三有两句。中边不相领解。准此类余并不成。就四有两句。心境不相应。初句心不称境。次句境不称心。此中应有静。作静想不成舍。戒文无者略。十诵云。若独舍戒。若独想不独独想并不成。第五一句。无心不成。五分。更有不定语。嗔心强逼。不成十诵。又向无所知人。眠人入定。若隔障。若自嗔。若向嗔人。若梦中。若自不定心。若向不定心人。皆不名舍。第六天子下。七句境非。所对不成。七有二句。业不辨了。不成舍戒。准此书等。舍戒不成。五分遣使遣书作相动手。相似语不成。见论亦尔。

次明舍戒。先解其义。五门分别。第一总定舍缘。第二明舍渐顿。第三对受辨舍。第四作法具缘。第五所舍法体。初门。依俱舍第十五。舍有四缘。谓作法。命终。二形。断善。作法舍者。与受相违。命终舍者。所依舍故。二形舍者。所依变故。断善舍者。所因断故。若日夜戒舍由夜尽。有余部。立犯重舍戒。及法灭时。一切学处。结界羯磨。皆止息故。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言。犯根本罪。不舍律仪。所以然者。非犯一边。一切律仪。应遍舍故。非犯余罪。有断尸罗。然有二名。谓持犯戒。正法灭时。虽无一切。结戒羯磨。及毗奈耶。未得律仪。无新得理。而先得者。无有舍理。次渐顿门。作法舍者。约位相望。通含渐顿。余三顿失。然作法中。言我作沙弥。及优婆塞。是渐。余言是顿。问若或渐受渐舍。或渐受顿舍。及顿受顿舍。此三可尔。若本顿受。但得具戒。一无表体。如何渐舍。若得渐舍体便有三。如何乃言一无表体。答若依俱舍。三体各别。顿受唯顿。舍无有渐舍理。若依正理。一师所说。虽先不受五十二戒。但受具者。俱得三戒。准依此理。即得渐舍。又可比丘受得。防煞无表。理通三人。有共用义。是故舍时要心舍具。若与沙弥戒同随心。则在以十对。五义亦同之。约位差殊。名之为舍。望无表体。不名为舍。次约受门。善来受戒。是见法人。唯有命终。无余三舍。三归羯磨。具足四舍。八不可过受。或可唯有命终。或可具足四舍。以人不定。义可准知。次具缘门。须具六缘。一有所对。谓同地人。以边对中等。不成舍故。二根具无病非聋老等。三在见闻内。四有舍戒心。谓欣厌心。决定住自性。久思欢喜。自有寂静。五言说辨了。六前境领解。次所舍法体。问凡舍戒者。舍何等法为舍。已生戒善。为因义边。为复舍彼无表戒体。答不舍已生。为因之义。但正舍彼。无表戒体。以无表戒。一形相续为心。厌弃不续名舍。以无舍缘。则有得得。若遇舍缘则无得。得既无得。得说名为舍。虽可无得。亦不失因义。问舍戒不舍已生善者。忏悔不应。除已起业。答善顺理生。恶违理起。顺理力强。已生不舍。违理力劣。故可悔除。又解忏本生心抑伏恶业。以别对余故。得可弥舍。直厌退绝。彼相续不别对余。故言不舍。

次下释文。文分为二。初厌上欣下。为舍方便。二便作是语下。正陈舍戒。前文复二。初有二句。立两章门。不乐修梵行。是厌上门。欲得还家。是欣下门。次厌比丘下。释成二门。初有二句。释厌上门。贪乐下七句。释欣下门。次正陈舍文中有三。初明直舍。次若复下。无益有益舍。次若复下。毁赞舍。直舍文二。初有十一句。厌上舍。次有八句。欣下舍。然厌上中。见论第七。佛有一百名号。随称皆成舍戒。法名亦尔。谓善甘露法。长短阿含等。悉成舍戒。舍僧四双八辈。无上福田等。亦成舍戒。此以弃背三宝。所以戒失。得戒本缘和上阇梨。今若舍师。戒亦随失。同和上等者。以呹共依师得戒有心厌道。随称皆舍。十诵。称比丘等七众。亦成舍戒。梵行是随戒起修之行。戒是受体律。是其教学事。是所防过境。欣下可解。次文但对上法。有无益舍。略无欣下有益舍文。次毁叹可知。第五句文二。一举章开为二门。二依门解释。释中各三。谓举释结。就释不舍中。文分为二。先明厌欣在心。立章及释。如上应知。二便作是言下。彰羸于口。此中文三。初举所欣居家等法。二我欲下。举所厌境。舍佛法等。三便欲受持下。彰欣于口。上来心有厌欣。亦陈在口。以不决定。但成戒羸。戒羸相者。见论。譬如大王无人持从。复无天冠璎珞。亦不庄严。人见不以为好。故名戒羸。次羸舍可解第六句。五分云。淫法名非梵行法。懈怠法狗法。可恶法。二身交会。出不净。是名行淫法。十诵大同。第七句下。至共畜生者。越人非人三趣最下也。见论。此是下极语。共畜亦得夷。岂况女人。可行淫处者。谓可捉行淫处也。简去极大极小。不可捉者。第八句。自行绝分。五分。名为堕法。恶法断头法。非沙门法。僧祇复云。于法智。退没堕落。无道果分。乃至尽智。无生智亦尔。余如五犯说。第九句众法绝分。多论。有四义。一生四部天龙等信敬心故。二现佛法无有爱憎。清净者共住。犯者摈出。三为息诽谤。若与恶人同事。外道世人。咸生诽谤。当言佛法。有何可贵。不问善恶一切共事。四为持戒者。安乐增上善根。破戒者。生惭愧心。折伏恶心故。

次解六七二句犯相。于中文二。第一犯不孤起。要由托境而成。是以先明犯家境缘。虽有境缘。成由之造。是以第二比丘有淫心下。对境成犯。前文有四。初总彰境缘三趣之别。二复有下。离明。三趣有五种者。三于三种妇下。五者各三。成十五种者。者虽十五。未明重处。是以第四人妇三处下。离十五者。为三十九处。谓三妇童女。二形者。九处各有三。合成二十七。三种男。及黄门者。六处各有二。合成十二。彼此通收。总三十九。但列文中为成。亦如是故。约九三六二。分为二易。僧祇。男子黄门口中狂眠等。并有缘起。次明对境成犯。文分为四。第一先明自心起犯。六百二十四句。二若比丘为怨家下。怨逼造境。三千七百四十四句。三怨家强捉比丘下。怨逼己境。四十八句。四从道下。结罪分齐。先明自心趣境。境有其四。一觉境。二睡眠不觉境。此二俱活。觉不觉异。三新死。四少分坏。此二俱死。坏不坏殊。准十诵律。坏者据女根明。彼文五十一。云何名形坏。答言若女根烂堕。若干若虫啮。翻上名不坏。此四境上。各一百五十六句。文中觉境。广明下三合说。然对觉境。比丘行犯。长离疮门。总三十九。一一各加隔等四句。是故总成一百五十六。下之三境。准数亦然。四境合成六百二十四句。次明怨逼所以。须明怨逼来者。为释疑情。识知犯不。我先有心趣境。可使境合成重。我先无心。但为怨逼。不曾捡挍。乐与不乐。还同自心境。合犯者。教法太急。事难常行。故须开云。怨家虽能逼身。不能逼心。但不受乐。开使不犯。先对觉境。作九百三十六句。疮门长离。还三十九。且于人妇一疮门。上即有乐等六句。乐相云何。僧祇第二云。譬如饥人。得种种美食。彼以食为乐。又如渴人。得种种好饮。彼以饮为乐。受乐亦尔。云何不受乐。譬如好净之人。以种种死尸。系其颈上。又如破㿈热铁着身。不受乐亦尔。一一乐句。各加隔等四句。四六便成二十四句。一门二十四。十门二百四十。三十九疮门。总成九百三十六句。次下三境。准数亦然。是故总成三千七百四十四句。次明怨逼己境。若其具论九境逼。已合有九个四十八句。文但彰一。余者略无。又可论境虽多逼。己义一。是故不须约境离说。又于己境。二疮合有四十八句。文中略故。但二十四。又复己造他境。既分逼不逼殊。他造己境。亦分逼不逼异。文无自心作境者略也。第四结罪分齐可知。

次轻重文四。一自作。二教人。三死尸下坏境非境。四明境想。此轻重文。诸戒通有。然有少者。自是文略。文言成者。夷等对违广教。如前对境成犯。慈约广明。岂得此文。即对略说。次教人文三。一比丘教比丘。二尼教比丘。三余众相教。此中为明出家五众。自作教他。两业之别。次坏境文二。初约了心。次约迷说了心七句。上四坏境。下三非境。以非正道。并得兰罪。亦可兰据初入。毛头分齐。不净若出。即结僧残故。五分第一云。坏境过半时。骨时出不净。僧残不出偷兰。又善见第八云。若作出精意。僧残不出偷兰。又解若于正道。初入结夷。后出不净。不结僧残。若于非道作道其道想。初入结兰。后出不净。亦无僧残。虽境有殊。结罪义一。于此不可。有残非残。次迷二句。若于非道。迷为正道。疑为正道。理结偷兰。故云如是一切偷兰遮。又下文云。时有比丘。于大小便中门。弄失不净疑。如是于股间等。乃至君持口中。如是一切若道想。若疑偷兰遮。若非道想。不疑僧残。问此与境想。四五何别。答此是不识境人。执此半坏。谓为重境。疑为重境。不结夷残。但得偷兰。境想四五二句。是识境人。本期重境。乃为轻境成差。迷此为重。疑此为重。此是境差。故结兰罪。又解此实知。是非道生。心作道想道疑境想。心迷非道。为道想道疑。又解此中想疑。约非情外色起。下约情道内色起。据境虽异。迷心不殊。次明境想。此戒及酒。局境制故。上三究竟。下二方便次结下众尼是具戒。禁犯位同。式叉是学。摩那是女名。谓名正学女。沙弥。旧云息慈者不然。今云勤策。勤者是比丘。为勤人所策。故名勤策。尼是女声中呼。位非满足。故结吉罗。同坏根本。齐须灭摈。此结余众。诸戒通然。或有𨷂者。义准应知。以上所作。并皆违教。坏行为此。总云是谓为犯。

次明不犯。文分为二。初不犯等。据别缘明。次不犯等。约通缘说。别有三。一睡眠无知。自分明不犯。开前逼己。二不受乐胜进明不犯。开前怨逼趣境。此为命难。开非梵行难。一切无有淫意。不作故不犯。开前自心趣境。次通缘有二。一初故不犯。二病坏心故不犯。此𨷂通中。二三两缘。违略之始。故曰最初。广教未兴。故云未制戒。十诵五十九。未结戒前一切淫欲不犯。问佛说狂人不犯。何名狂。佛言有五相。名狂人。亲里死尽故。财物失尽故。由业人民失尽故。四大错乱故。先世业报故。次问心乱有五因缘。为非人打故。或非人怖故。或非人食心精气。四大错故。先世业报故。痛恼者。有五种病坏心。或风发故。或热发故。或冷发故。或三种俱发故。或时节气发故。所缠者。要须始终不忆是比丘故。彼文言。若自知我是。比丘作淫。得波罗夷。若不自知不犯。如此下文亦言实不痴狂。诈为痴狂。与痴狂羯磨者。是名非法。又此通别不犯有五。最初唯开犯广。余四俱开广略。若对诸戒。以明通局。此五不犯。位束为三。病缘一开。事义俱通。最初之人。义通事局。余之三开。事义俱局。

次明盗戒 总解还四。初明制意。通意如前。言别意者。所以不听为盗。凡是资财形命之本。人情保重。恋着处深。既能舍家入道。诚宜永绝贪求。今乃非理侵他。特亏自守之行。此则嘉声不着。秽迹弥彰。污染僧伦。事不轻小。圣慈愍极。故制防之。次释名者。非理损财。名之为盗。盗是所防。戒是能防。能所通举。故称盗戒。次解具缘。通缘如上。别缘有七。一是人主物盗。以损主为义。物虽有主。转想及疑。亦不成重。故须第二有主想。问想之与知。有何差别。答此二望境。了同迷异。以知唯了。想通迷悟。了境穴彻。名之为想。迷境穴彻。亦名为想。若作知是有主物。即于𨷂缘不便。又顺境想文。故云有主想。想虽当境。盗须满五。是以第三须明重物。物虽满五。转想为轻。亦不成重。故须第四作重物想。想虽满五。无心不成。故次第五须有盗心。心虽念盗须起方便。方便不起。损主不成。故须第六起方便。方便虽兴盗须离处。若未离处属己不成。故须第七举离本处。次解𨷂缘。𨷂通如上。若𨷂别缘。𨷂初八兰。以安双𨷂在初缘故。且𨷂境四者。初句欲盗人物。天物来替。缘于天物。作人物想。二非人物人主物想。三畜生物人主物想。四无主物人主物想。次双𨷂四者。欲盗人物。天物来替。是𨷂初缘。就天物上。复生疑心。为人物。为天物。即𨷂第二缘。此是初句。次非人物。替人物处。复生疑心。为第二句。次畜生物。替人物处。复生疑心。为第三句。次无主物。替人物处。复生疑心。为第四句。次𨷂第二缘。亦八𨷂罪。谓转想有四。疑心有四。转想四者。初句本是人物至境转作天物想取。隐复结前。盗人方便。故云人主物天物想取。第二句人主物非人物想取。第三句人主物畜生物想取。第四句人主物无主物想取。次疑心四者。初句实是人主物。而生疑心。为人物。为天物。第二句为人物。为非人物。第三句为人物。为畜生物。第四句为人主物。为无主物。次𨷂第三缘。有二兰罪。谓𨷂境及双𨷂。各一偷兰。𨷂第四缘。亦二兰罪。而实重物。转作轻物想疑。𨷂五六缘无罪。或可𨷂六小罪。若𨷂第七。轻重二兰。通别合论。具七方便。

次下释文科同于上。今就漏起呵中。分文为二。一明犯相。第二时有一大臣下发觉呵责。前文有四。一标化处。二出犯人。三明犯缘。四正辨犯。盗缘分二。初明远缘。二摩竭王下近缘。前远缘中文分为十。第一睹失草庵。念造瓦屋。僧祇第二。彼造一房。种种庄严成已有上座来。便与乃至。第三彼念言。我种种辛苦。作房而不得住。傍人常待。如猫伺鼠。成便见夺。奈何可辨。便以工巧作。全成瓦屋。第二时彼比丘下如念造作。全成瓦屋。三尔时下如来捡问。四诸比丘下报佛所由。五尔时下呵责。五分。作烧成瓦屋兰。自现工巧吉。六尔时世尊下。敕令打破。为利无𠎝。见论。无慈众生。作此凡屋。若比丘。多闻知律者。见余比丘所用。不得法即取。打破无罪。物主不得。作是言。大德已破我物。应还我直。七时诸比丘下顺教打破。八时檀尼迦下责破所由。我本造房。为资身用。无事被破。岂得甘从。第九诸比丘下申破所以。汝虽无𠎝。我非自意。但奉佛教。故来破之。第十时檀尼迦下述教修奉。前恨比丘。无事破屋。今承圣旨。自责甘从。十诵法王教破不得有言。五分云。法王所坏。我复何言。次明近缘。近缘文二。第一矫施异计。谬索王材。然执似与之言。以告守材者。故曰汝知不等。第二彼人言下闻王教与多少无遮。次明正盗。言要材者。祇云。王有五牧飞梯材。即便取二牧。持归作屋。

次发觉呵责。文分为三。谓俗比丘及佛。俗呵文二。一发觉获实。二大德应死下正呵。前文复二。一大臣发觉。捡事白王。二王问取由。更彰罪实。初文有五。一发觉得实。二时大臣下。责与不应。三时大臣下。以事启王。四王报下。显过于彼。五时大臣下。摄赴王所。次王问文五。一问与虚实。二答言不虚。三王索忆念。四引王昔愿文中有三。一举法要与而用。二王立愿与旧不同。但愿有二。一听随意用。是无主物。二不得不与而用是有主物而此比丘执王随意用。言于典材边。私行盗窃。第三王举前愿。须告施行。然多论云。此是比丘垂急之语。准此文中。即是预施计校。五王言说异。

次明呵责。一王。二庶。王呵文四。一明比丘犯刑至极。十诵第一云。王言我谓无主草木。故作是说。汝今堕大罪中。比丘答言。我出家人。寄居王国。云何煞我。王言比丘去。勿复更取如是大材。王云。我本所施。不及有主。怪哉比丘。作此方便。而取人物。复语言。我是灌顶王。如何因煞沙门。汝今便可速还。诣佛法王。自当以法治汝。二明大王思念不忍。三但呵责敕臣令教。四为宽刑诸臣不分。余文可解。第三佛呵文二。先捡自言。后方呵责。呵中有三。一举。二列。三结。列中有三。一行有违失呵。二违略不应呵。三准俗制道呵。此三各二。一列呵辞。二云何下。执其所作。不应以结文言五钱者。现盗不净物。五钱直者。谓是净物为遮恶人。两言兼举。问何故此戒。独问国法。余三不问。其义何也。答由盗王财。故依王法。余三不由。故不依也。多云。此戒要依国法。盗物多少。得断命罪。依而结戒。淫煞二戒。事成罪成。不问多少妄语。国无此法。是以三戒不问。

次明戒本。戒本八句。一人。二列物之所在之处。为欲遮防空有。并显此无空处缘起。五分。具有彼云。众多比丘。作如是语。佛所制戒。为聚落中物非。谓空地起过已。乃至呵云。聚落空地。有何等异。呵已立戒。制增空地。三不与者主不舍。四盗心取者。谓是盗心及业。五随不与取者。谓所盗物随取何等。六若为王等者。举俗治法。于中有二。一被大臣执至王所。为之言被。谓被王大臣捉。故言所捉。此但为他执捉。不是治法。二若煞下。始是治法。由此捉有所言治。有若字即是。大臣是能捉人。王是能治者。亦可王与大臣。俱是能治者。故言若被王王大臣所捉。若煞等又此治法。旧人准祇解云。若捉。是王先祖治法。若缚。是王父法。若驱出国。是瓶沙王法。若煞。是阇王法。若顺治法作文。应云。若捉。若缚。若驱出国。若煞。而此文中。谈法不次。或有以文错故。改从义正。今详异说。实冒经文。回换圣言。事不轻小。所以尔者。以制戒时。瓶沙身在。子阿阇世。犹未登位。如何悬知。后王治法。而预牒入戒本中。来又捉与缚。若是先王治法。王既崩久。法不施行。如何今复。牒入戒本。又彼文中。总无阇王煞法。先祖拍头。不言是捉王父。驱令出城。亦无有缚。又彼戒本正文。与此无殊。如何释者。妄情乃尔。今释瓶沙王时。已立煞法。如上缘云。大德应死。以此故知。国有煞法。又僧祇云。煞者夺其命。是名为煞。五分云。煞者以刀仗等。断其命根。十诵云。云何煞我及众人。曾言此比丘。决定应死。呵责便放。问既有煞法。如何复有缚驱出国。答此等治法。瓶沙具施其罪轻者。用余法治罪。若极者。须加重法。故十诵云。汝今堕大罪中。明知更有非大罪法。此文既云。五钱应死。明知四钱等不死。用余治法故。僧祇。问王治国。盗齐几钱罪。应至死。盗齐几钱。应驱出国。盗齐几钱。应用刑罚。问所以须举王治赋法。答为盗王材被王治故不同。旧云。准俗制道。汝是赋等。是呵责言。七八可解。

次下广释科与上同。就比丘犯中。文分为二。初解成犯相。二方便下轻重相。前文复二。初略释戒本八句。第二有三种下广解戒本。二三四五四句。然前略释。文有可解。于第六句中。但解能呵捉人。不解治法。次广释中。细观文相。亦解第五句。以广释中。有重物之言。明知即是。略释之中。随不与取五钱。五钱直义。旧云不释。第五句者。不识文意也。又将第三句。是物体者。义亦不然。以释此句。但云主不舍。且欲释主不舍。未即论其物体。其第五句。方是物体。于中文二。第一合解业心主物。旧以不善。文意遂作。顺逆次第。今谈实义。故须废之。第二处者已下释上处问。初中有四。增数谓三四五六。问凡增数法。以一为初。如何此中。用三为首。答夫论盗业。不过自作教他。然教他中。有现不现。为此从三为始。不得以一为初。若从一增。收义不尽。论自不摄他。言他不摄自。尔者。若三摄尽。不应更增。既亦更增。明知不尽。既俱不尽。等更须增。并以未同。应从一起。解文中更增。但增离处。重物盗心。论其取业。此三已足。由三足故。以足为初。尔者初位虽尔余位云何。答由初为法。余无减增。故并相从。以三为首。又可此之增数。随举一门。不可于中。浪相比决。初数本中。文分为二。前之二三。释盗业及心。后之三三。解不与及物。如此分文。贯通下位。又可此之四位。准其增数。并悉通解。戒本三句。且依前释。前中又二。初三解盗业。即上取字。取有三种。初一自盗业。下二教人业。以教人现前。名为看取。教人不现。称云遣取。自无不现。但云自手。次三及释盗心。虽是他物。己想不成。故须非己物想取。虽非己想。暂取不犯。故须非暂取。虽作永心。同意不犯。故须非同意。此三展转。反解盗心。问所以盗业。盗心文中。结罪下三。物主之上。不示犯名。答略也。又可以二影三。结义皆等。更作异解。不顺宗文。

次解物主。文虽有三。位束为两。初之三句。谓如地中伏藏。主心不知。故作他物之名。第二三者。主心知有属。主义显故。作有主之称。此之二位。虽知不知别。皆损正主。第三三者。谓是护主。又更一义。初三是总。凡非己物。即是他财。然以总相难知。复须离辨。以他有二。一损正主。他即有主。有主想是。二损守护主。他即他护。他护想是。总别虽三。其唯二主。然五分中。亦有二主。物属他。他所护。不与而取。是名盗心。十诵。释主总有四句。一者有守护。二者有主。三者无守护有我所心。四者有守护。无我所心。是中初四两句。是护主。二三两句。是本主。诸律解释虽殊。其唯二主。于此二主。互望成𠎝。财属既殊。义无俱损。次增四中。初之二三。各增离处。为成业心。后之三三。各增重物。为欲简轻。增五之中。前之二四。各加重物。亦为简轻。后之三四。各加盗心。为成正盗。问所以物主至五。即休业心。更增至于增六。解下三物主之上。先有离处。更增重物。盗心至五。即尽不至增六。前之二三本中。先无离处。遂于本三之上。更增离处。重物盗心。为此故须至于增六。旧作具缘。及滥解者。便是繁杂。不能具陈。问所以须言非己物。非己物想。答以若己物作非己想。纵有盗心。亦不成犯。故须非己物。复作非己物想。此二合为一句。更加盗心故六。问文中但云六种亦如是。所以得知。加者是盗心。答以下增六盗心。文云。非己物想。不暂用想。非亲友想。重物盗心。移离本处。故知此文亦加盗心。又下文但至增六故。此文中。不至七八。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二本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二末

次解处门。先列章本。有二十六。旧人科章本云。前十三章。就处以明盗。二寄信下八。就所取物以明盗。三同财业下五。违要以明盗。此且强作异同。未顺文意。次下依章解释。然释之中。有三十四章。以乘担村兰。若田处所船水。此八各兼坏体。故成三十四。然诸章中。各有举释。以皆结罪。故无结文。亦可略无。初文七句。一列物之所在。二属主。三盗心。四所取重物。五取之方法。六离处。七结罪。此中举有主。摄有主想。举重物。摄重物想。即是七缘具足。亦可略无想也。初门既尔。下皆类然。然有少者。自是文略。七中初句可知。

第二主者。不过三宝别人。先解三宝。四门分别。第一明盗结业。第二互用辨违。第三出贷得不。第四瞻待宾法。

初门先定盗佛物罪。然盗佛物。此律无文。祗中犯重。彼文第三云。比丘作摩摩帝。若塔有物。众僧无物。便作是念。供养僧者。佛亦在中。便持塔物。供养众僧。佛言夷。此作僧用。尚结夷𠎝。况盗入私。不成极罪。又复余趣报早盗得轻者。佛境尊高。宁容不重。又解。盗得兰罪。以佛于物无我所心。不生损恼。义同非人。故涅槃第七云。若有长者。造立佛等。以诸华鬘。用供养佛。有比丘。见华贯中缕。不问辄取。犯偷兰遮。又十诵五十一云。若盗塔寺精舍中供养具。若有守护。随计直犯。若不直五钱偷兰。既望护主成重。明知约佛不重。尔者如何僧祇成重。答或可更应别有护主。或损本主施佛功德。故奈耶第一云。若盗佛塔寺物者。谓檀越施与塔寺。断彼施主福结罪。又解。今详圣教重轻等文。佛物罪中。应分二类。谓佛在日。盗得成夷。以亲是主。摄物差别。若涅槃后。但犯兰罪。以入非情数中。不同现在。故婆沙正义。于佛处得罪。如人盗圣僧钱。必得重罪。以上座身现在。自为物主。若盗余般圆寂者财。非亲为主。但获兰罪。又如有人。身若现在。盗望现主。结以夷名。或若死后。立厝安物。若有盗者。但获兰𠎝。佛境亦然。宁不同此。比以诸文不定。说者怀疑。作此校量。可袪情惑。问盗物结业。如上所明。未知佛像合得何罪。多云。为供养故无罪。若为得钱。转卖偷兰。十诵亦言。盗得偷兰。若尊敬心作念。佛亦我师。清净心取无罪。此应无主。或本心通。若也本主无心兼为。但自供养。计直成重。故伽论第八云。取佛舍利有主。为自活偷。满五夷。不满兰。若憎恶取彼此俱无。偷兰。为供养故。佛是我师。我应供养。满五吉罗。

次盗法物者。以此非情别望损处结罪。故下文云。时有比丘。盗取他经。作念佛语无价。计纸墨直。疑。佛言得五钱夷。十伽五分并同。多云。盗经不问供养不供养。计直成重。此以损主读习功德。不同盗像有遥敬义。又可造经本心通为。但作净心。计不成重。此则像经义齐。论文牛举。上来但明盗经。不论法物。准经既重。物亦同然。故伽论第八。偷经物满五夷。

次盗僧物者。教无定说。解者多途。一解。盗得兰罪。以望十方不满五故。故多论第三云。若盗僧物。五钱已上重兰。四钱已下轻兰。虽无夷名。兰逾尘数。又以此文。现结兰罪。善见。若取僧物。如己无异。行用与人得兰。又解。僧物分为四例。一常住常住。二十方常住。三现前现前。四十方现前。于中结罪轻重可知。此由教含轻重。故作四例。科分望得。顺教无违。故作斯解。今详。此说转更违文。但是解有随情。妄为阶级。且如第二物类。岂得唯兰。第三物中。属别非众。故今正解。僧物分二。一十方常住。二十方现前。其常住物。盗得夷罪。文中但言属主。不简僧别。僧既成主。盗理成夷。其罪或望护人。或于僧结。此物十方僧众。若有可分之义。可使不满五故。但结兰罪。然十方众。既不合分。如何约彼。而成轻罪。但望十方。有共用义。又僧祇第三云。比丘作摩摩帝。塔无物。众僧有物。便作是念。天人所以供养僧者。皆蒙佛恩。供养佛者。便为供养僧。即持僧物。修治塔者夷。将供佛用。尚结夷𠎝。况费入私。不成究竟。又五分二十八。有比丘盗心。贸僧好物。生疑问佛。佛言贸直五钱犯。又大集经三十三云。是诸比丘。乃至未盗众僧田宅。园林。奴婢。驼骡。牛驴。如是等物。难可了知。是名破戒初相。若盗如是等物。是名破戒等相。是相出已。失比丘法。是波罗夷。非沙门。不得与如法众僧同共止住。应当摈出。尔者如何此及余文。有结兰者。答此文不据盗损。且结碍僧用罪。善见第十。如己物行用兰者。不言有盗心。其次即云。若以盗心取者。随直多少结罪。以此取文。极须思审。多论。直言僧物。不定色类。或是十方现前。望人不满五结。次十方现前者。如僧得施。及亡比丘物。未作法前。理望十方。不满五故。结以偷兰。若已羯磨竟。即准羯磨数结。故婆沙云。若盗命过苾刍财物。于谁处得业道。答若已羯磨。于羯磨众得。若未羯磨。普于一切善说法众处得。俱舍亦然。

第二门。于中有二。一三宝互。二当今互。初门若三宝相望。俱不得互。如僧祇中摩摩帝。以塔僧物。互用成重。此律下文。施佛竹园。佛言施佛及四方僧。若但施佛。僧不得用。以此故知。施主本心。通施三者。即有共用之义。若各限约。理即不通。故多论第三云。若塔地华不得供养僧法。应供养佛。亦得卖取钱。以供养塔。若属塔水。功力由僧。残水多少。善好筹量。次当分互。佛物差别。分之为二。一是胜义。二是世俗。言胜义者。谓是宝物。若人施入宝者。应悬塔中供养。故多论第五云。仙若在世时。若施主言供养佛。则色身受用。若言供养佛宝。则色身不得受用。应着爪塔发塔中。施心供养法身。法身长在故。次世俗有三。第一佛受用物。谓是堂宇帐座等。此文云。佛有衣钵房等。一切天人。应可供养。第二施入佛物。谓诸文中。许令出息者。是故十诵五十八云。塔物无尽者。毗舍离估客用塔物。翻转得利供养塔。是人求利故。欲到远处。持与比丘令得利供养塔。比丘不受。白佛。佛言。听僧坊净人。若优婆塞。出息塔物。得供养塔。此回转物。得买受用物。及供养具。故新后分涅槃经上卷云。佛告阿难。若佛现在。所施佛物。僧众应知。若佛灭后。一切信心所施佛物。应用造佛形像。及造佛衣七宝幡盖。买诸香油宝华。以供养佛。除供养佛。余不得用。用者则犯盗佛物罪。此经传来。恐非真也。五百云。佛物得买供养具。第三供养佛物。僧祇三十三云。塔有华果园。是中出华。应供养塔。若檀越言。尊者是中华供养佛。果与僧。应从檀越语。若华多者。得与华鬘家。语言尔许华作鬘与我。余者与我尔许直。若得直。得用然灯买香。以供养佛。及得治塔。若直多者。得买佛无尽物中。又云。有舍利者名塔。无舍利者名支提。支提得安佛华盖供养具。若有言。佛贪欲嗔恚愚痴已断。用是精舍供养为。得越毗尼。罪业报重。又言若佛生等大会日。得持供养佛塔中。上者供养佛塔。下者供养枝提。次法物亦二。一施宝物。即是胜义。故多论云。应悬塔中。不得作经。及与说戒诵经人。次世俗亦三。一受用物。如箱巾函帊等。二施法物。多论云。若直言施法。分作二分。一分与经。一分与读诵经人。三供养法物。准佛应知。言僧物者。施宝如上。应悬塔中供养。此是胜义物。故多论第五云。若施僧宝。凡夫僧。圣人僧。不得取分。以施僧宝故。此物应还付施主。若无施主。应着塔中。供养第一义谛僧。若施众僧者。圣僧凡夫僧。俱得取分。以言无当故。此是世俗物。此物通回转用。若持僧食。出界而食。纵使鸣钟。亦不免盗。虽供僧用。属处定故。下文。二处同利。必以羯磨通该。若但得者。岂繁须法。十诵犯吉。以还供僧。现前物互。准义应知。

次明出贷者。僧祇第三云。若塔无物僧有物者。得如法贷用。但分明疏记言。某时贷用。某时得还。僧贷塔物亦尔。彼知事人。若交代时。应僧读疏分明付授。若不读疏。得越毗尼。又准十诵五十七。别人亦得贷僧塔物用。彼有一住处比丘。属塔物自贷用。是比丘死。是事白佛。佛言。衣钵物还计直输塔。余残僧应分。次贷僧物亦尔。

次瞻待法。此下律文。有一住处。众多痴比丘。集在一处。时尊者波离。至此众中。而诸痴比丘。都不瞻视迎逆承事。波离以是。即日离去。比丘白佛。佛言。若有三藏比丘来。当往半由旬。迎逆承事。安处洗浴。给其所须饮食。若不尔者。当如法治。既言给饮食等而供给物。不言常住现前。准与知事人衣。是十方现前物。亦可用常住物供给亦得。如知事人。与福饶类。十诵三十四。分药人和合平等分。若有贵价药来者。应别举置。若病比丘索者。应与两钱半价药。若索多者。应从索直。五分二十一云。比丘有拘摄。四方僧有伽梨。佛言听贸易。若价有多少者。应须互陪。若贫无物可陪与僧。而必是少欲知足。亦听与之。余衣亦尔。僧物供僧。白衣绝分。故大集经四十二云。但是众僧所食之物。不得辄与一切俗人。亦不得云。此是我物。别众而食。然于众僧。有损益者听。故僧祇第三云。若损者益者应与。损者。贼来诣寺。索种种饮食。若不与者。或能烧劫寺内。虽不应与。畏作损事。故随多少与。益者。若治僧房巧匠。及撩理众僧物事者。应与前食后食。及涂身油非时浆等。若王及诸大势力者。应与饮食。是名益者。十诵。有众多王臣。数数诣竹园房舍观看。若来时索食薪火灯烛。若与畏犯。不与惧作患。不知云何。以事白佛。佛言应立分处人。立分处人已。不白众僧。得用十九钱供给少。若更须。应白僧竟与。又若练若处。有贼来乞食。作食人言。食不由我。不得与汝。汝自从沙弥索。诸贼即从沙弥索。沙弥言。我不得与汝。汝自从知食比丘索。即从知食比丘索。比丘言。为僧故办是食。不为汝等。贼相语言。是比丘。何肯与我。便捉一比丘。手脚截腰断。诸比丘。不知云何。白佛。佛言。若有如是怖畏处。若少乞少与。若乞半与半。若都索都与。莫以是因缘故。得大衰恼。问文中遣立知事处。当三宝财物。及盗损中。亦望护主成业。而全未知何人堪作。答凡知事者。必须识性昭敏。明练毗尼。善达开遮。洞知持犯。至于随务量据。不率己心。行洁冰霜惧来业道。如此之人。方堪执物。斯则远继前踪。遐开后辙。自有屋愚下辈。志性倡狂。不识圣制根由。亦迷业道轻重。直畅无明之庆快。不忧永劫之沉沦。斯乃佛法疮疣。僧中息肉。以兹慰喻。幸可思之。一旦漂零。悔之何及。岂得更纵顽心。便谓三涂可讷。斯则四山奄至。五痛焦然。故大集经四十二云。若有四方常住僧物。或现前僧物。笃信檀越重心施物。或华果等诸物。一切所须。私自费用。或持出外。乞与知识亲里白衣。此罪重于阿鼻地狱所受果报。又三十三。佛言有二种人。堪作僧事。何等为二。一者具八解脱阿罗汉人。二者须陀洹等三果学人。堪知僧事。供养众僧。诸余比丘。戒不具足。心不平等。不令是人为知僧事。宝梁经上卷云。佛告迦叶。我听二种比丘。得营众事。何等为二。一者能持戒。二者畏于后世。喻若金刚。后有二种。一者识知业报。二者有诸惭愧及以悔心。复有二种。一者阿罗汉。二者能修八背舍者。迦叶。如是二种比丘。我听营事。自无疮疣。圣教既然。即为永诫。宣人轻犯。获二愚痴。

次别人成主不者。于中有六。第一守护主。见论第九云。若为三宝别人。守掌财物好恶之心。合陪不是。又如十诵四十七。六群比丘。与一比丘。作善知识。是比丘寄一比丘钵与六群。是钵中道破。是比丘见六群作念。若不自语。或多索价。便语彼知。六群言。是汝钵破不。答我钵不破。汝偿我来。是比丘白佛。佛言。若好心捉破者。不应从责偿。彼下文亦言。若好看失不应偿。若不好看失应偿。若论借物损失。一切须陪。不得论心有好有恶。

第二守视主。十诵第六十。守还人与比丘衣。比丘不取。作是念。是中谁是檀越。谁是主。是事白佛。佛言但随施者受。此律下文。守视人及贼。与比丘佉阇尼食比丘意言。此非彼食。不受。白佛。佛言此即是檀越食。听净洗手受食之。理应任彼自施。不合从乞。此但守视。非正物主。若从彼乞。便是教盗。

第三盗贼主。贼盗得物。即名为主。故下文云。他盗取物。而夺彼盗者物。疑。佛言夷。伽论第四云。有诸贼施比丘衣。比丘疑故不敢取。乃至佛言。作施主意取。十诵第六十云。诸贼破城邑已。后官力来围。是贼怖畏急故。持物施诸比丘。施已便去。后诸白衣见物。从比丘索。是事白佛。佛言莫从贼取物。若贼主与当取。取已染坏色着。若坏色已。主故索者当还。以盗得物。即成属己。故夺得重。施复成施。问物入贼手已。后见得取本物不。答诸文不定。一解。依此律文。不问心断不断。皆不合取。尔者鼠偷胡桃。六群住取。以属鼠讫。应得吉罗。所以望本人主。而成重罪。答畜生无心盗取。或未离处。不属畜生。望人成重。尔者鸱鸟亦然。何以无罪。答此已离处。不属女人。又解。若更思文捡义。或同余律。若作舍心。后不得取。若无舍心。后还得取。此律复云。去寺不远有村。诸鼠往村中取胡桃来。在寺内成大聚。六群比丘。以盗心取食。观此文势。亦是离处。但以人主不知。摄为己有。六群取时。作人物想。故望人主成重。不据畜生。其鸱鸟肉。主作舍心。以属鸱鸟。取之无罪。尔者文中结重。何不问心。答以此文中。不了说故。佛判得重。明据舍心。上来二释。各据一边。犹未能通诸教本意。然今会释犯不犯相。须据二心四句简定。唯有现前行盗。物主不作舍心。盗者未作得想。此取无罪。如五分二十八云。有一比丘。为贼所剥。诤得衣物。生疑问佛。佛言不犯。又如僧祇第三云。比丘盗马乘走。而马主觉。即乘马逐。其主不作失想。比丘不作得心。未犯波罗夷。若马主作失想。比丘作得想。波罗夷。牛等例然。或可盗者虽无得想。其失物主。已作舍心。舍已更取。决定成重。故见论第九。比丘夺他园。令园主疑兰。园主作舍心重。多论第三。若先心已舍。正使己物。亦不得取。取计成罪。又伽论。施已还取。亦成盗犯。或可物主虽无舍心。其盗物人。已作得想。对此若取。还成夺贼。前人摄物属己。已作得心离处业成。何容更取。此若取者。深违正理。故见论云若园主未作舍心。比丘取园。作决定得想。波罗夷。多论云。若先失物。作心未舍。还取此物。计钱成罪。或可主作舍心。盗者作其得想。此之一句。事是绝言。因明僧物入贼手已。后见本物。更得取不。古旧解云。若盗僧物。一切得取。以其前人不成自入。又以前施是施。后施非施。此之二解。俱违正理。智者于中。理应思择。然众僧物。还须捡验得舍二心。若其众僧。已作失想或可盗者作其得心。更取此物。必定成重。僧物若其不成自入。盗者即应不成业道。盗者既计业成。夺者。何容无罪。

第四收因主。如似破家人。财合入官。僧祇四十云。若犯官事。未被收录。又未藉财。寄者得取。若已收录藉财。语言。世尊制戒。不得受是。若言我与塔寺得取。不得覆上而去。当露持去。若有问者。当言塔物僧物我物。若听者善。若不听者还。

第五狂人主。伽论第七。狂人边得取衣不。或得或不得。云何得。不知父母等所在。自持物施。比丘得取。云何不可取。父母等可知。不自手与。不可取。又第四云。有比丘取狂人衣。彼见已语言。莫担去。比丘答言。后当还汝。寻生疑悔。乃至佛言。不犯波罗夷。犯偷罗遮。

第六北方人主。十云。盗天北方人物犯兰。以彼无我所心故。余方成重。皆据此方钱断。见论第十。帝释立店贩卖。比丘天眼观知而取。帝释𠫤惜。还不无犯。以是应化物故。次非畜者。此文不明。五分。盗非人物兰。畜生物吉。

次明盗心。祇中。好心互用佛僧物。亦成盗心。所谓痴心犯也。十诵五十一。有五种取。苦切取。轻慢取。以他名字取。抵突取。受寄取。伽论第七。有五种取。谓强夺取。耎语取。苦切取。受寄取。施已还取。下文有五种贼心。黑闇心。耶心。曲戾心。不善心。常有盗他物心。复有五种贼心。决定取。恐怯取。寄物取。见便取。倚托取。

次明重物。要五钱已上。问未知此是何等五钱。答准其道理。随用国所用八种钱中。计五成重。故下文云钱者上有文像。国土所用。僧祗第二。告诸比丘。从今当知。十九古钱名一罽利沙槃。分一罽利沙槃。分分为四分。若盗一分若一分直。犯波罗夷。所言四钱三角者。依此准也。又十诵五十一。问如佛所说。若比丘盗心取他物。乃至五钱。若直五钱物。得波罗夷。云何是五钱。答若一铜钱直十六小铜钱者是。计今小钱合八十成重。虽尔且依前说。

次取之方。埋藏牵挽言辞攻击等。随设损财之仪。皆成盗罪。

次明离处。差别为二。一约离处明离处。若准多论第三。若舍物同主。离地成重。曳而不离。未出家界偷兰。出界始重。若舍物别主。离本处即重。异邑上亦同此例。若依此文。但离处即结。不论主物同异。第二有无离处明离处。此中多句。一文书成。如非法断类。见论第九。若𦘕地作字。初𦘕一头兰。𦘕两头重。二言教立如偷夏唱大。见论十七。若比丘实一腊。妄言二腊。依二腊次受利养。计钱犯重。一切言词辨说等皆同。三移标相。下文。时有比丘分地。盗心移他地相。彼疑。佛言移标相。若直五钱夷。见论。若有二标。举一兰。举二夷。若有三标。一吉。二兰。三夷。若有众多标。前者并吉。后第二兰。末后者夷。四堕筹。谓分物及付受。下文时有比丘。盗心倒易他分物筹。彼疑。佛言。举筹便波罗夷。五转齿。谓赌物人转彩。或更异门。盗他田宅。政击破村。烧埋坏色。空中吹毳。鸟杙断流。及明了所明。内界等类。不能具陈。

次结罪者。问诸外财物。一切有情共业所感。何故盗者。唯于财主得罪非余。答婆沙二十一云。财主于财摄受守护。余则不尔。是故盗者。唯于财主得罪非余。复次财主于财。作己有想。盗者于彼。作财主想。故唯于彼得罪非余。实论第九。问曰一切万物。皆共业所。生。劫盗何故得罪。答虽从共业因生。因有强弱。若人业因缘强。又勤加功。此物则属。

次乘上盗物。主物同异。准上所明。盗取乘体四足举遍重。言从道至道等者。但是取者。方便之心。非谓要至非道等方犯。如观军之类。盗担亦然。次空处者。谓空中所有属主之物。见论第九。空中鸟等。若捉牵尾离头处重。傍牵左翅过右翅亦重。上下亦然。次上处者。谓在树㰚杙等。次破村体。机开等者。是破村之计。若以此计。破村损财。皆成盗罪。兰若者。村外空地。此文不定近远。五分。聚落外尽一箭道。有惭愧又所便利处。次船者。僧祇第三云。顺牵尾过头处。倒牵头过尾处。若右边傍牵左过右者夷。左边傍牵亦尔。车亦如是。次盗水中物。十诵云。水中浮物来下。比丘取。直五钱夷。若捉留住。后水到前夷。若沉着水底。若举离水俱夷。复次有主池中。诸有主。比丘以偷夺心。取是诸鸟夷。若沉着水底兰。若举离水夷。复有无主池中。诸有主鸟。比丘偷夺心取夷。若沉着水底夷。若举离水亦夷。次不输税者。僧祇第三云。世尊弟子比丘比丘尼。不应输税。若卖买者应输税。既白衣应输税。若有应税物。而比丘为隐。得免者重。准文比丘无输税法。若有非理税者。方便得脱无罪。若此有罪不与贼物。亦应是犯。次园及物同异如上。次二足众生者。十诵六十。有贼捉弟子将去。和上还夺取。生疑白佛。佛言若决定属贼。得重。若未决定无罪。阇梨亦尔。又贼捉一比丘将去。还自夺身走来。生疑白佛。佛言自偷盗身无罪。次同则业。或是私心隐藏。或公强不与。满五皆重。次共要者。劫偷得物。契要共分。盗心隐藏。满五者重。此中有二罪。一以盗物故。财主边得一重。二以隐物不与共要人故。复犯一重。伺候者。伺其处所通塞之状。守者守护此物。外更经求。看者虑有发觉。恐事不成。

次解重轻。于中文三。一自作。二教他。三境想。初自作业。举上自手取。以明轻重。二教人业。举上遣取看取明其轻重。三境想者。举上物中三三句。以明轻重。盗心傍通。理该余位。自作位三。一求过五。二求正五。三求减五。此三各四。合十二句。前四句中。初句是克。下三通二。初句可知。第二句。克之与漫。俱一夷罪。问克求过五。今但得五。不得过五。如何无犯。答虽复克求。过五。以具三同。得将过五。方便成五方钱重。第三句。若本漫心。今得减五。为𨷂重物。但得一兰。若本克心求过五钱。今取减五。结二兰罪。一取减五。究竟偷兰。二𨷂过五。方便兰罪。问所以此句不相成耶。答过五减五。虽同一主。以𨷂下二。故不相成。不同前句三义具足。第四不得方便一兰。第二四句。第二是克。余通二心。释同前位。第三四句。第三句克。作通二心。问本求减五。今得过五。不得减五。应是吉罗。如何此中。明夷隐吉。答先取减五方便吉罗。后取过五方便偷兰。览轻成重。因果相顺。故得夷外无别有吉。若尔前求过五。得减五钱。亦是重轻位别。何以即结二罪。答前以先心取重。因以结兰。后取减五。方便但吉。先重后轻。因果颠倒。不类此故。不得相成。又解。不得减五。别结吉罗。所以知者。以本期心。但取减五。今见过五。理应事止。事既不止心。更别生心。以别生心。定有方便。不取减五。方便成过五重。次句同前。余二可解。次教人有十六句。前十二句。但教人为异。句不异前。唯求减五。四句之中。前前二句。能教局克。故犯偷兰。所通二心。一向夷罪。问教求减五。得五过五。望能教人。不得减五。此应结吉。何以亦兰。答以五过五。含其减五。第三俱克。第四俱通。次下四句料简。教人能所差别。此唯对前八句以简。以言教人。求五过五。不言减五又以减五。能所前已别故。此四句中。前之二句。料简重轻。次下二句。料简犯不犯。初重轻者。前八之中。物数增减。能所同犯。今此数同。但物体异。谓青黄等。或物体同。而取处异。未知此二。同上犯不。答不同上文。谓此所重能轻。如文说者是。次下二句。体处虽同。而能所以异。未知此亦同前犯不。亦亦不同前。如文说者是。若定克漫。前二下一。能教局克。所通克漫。第三能通二心。所克无罪。第三境想两重。前对重物。后约轻物。此之两重。皆约犯不犯境。成以本迷齐各四句。若对上数境想。合有三重。但以五及过五。咸是重位故作两重。摄法斯尽。问所以不对重物。重物想。作境想耶。解文言有主有主想。五过五钱。明已含说。次不犯中。与想取者。谓无盗心。反前不与。己有想。翻前非己有。番扫想取。含反主物。三三句暂取。反前不暂取。亲友。反前非亲友。

次明煞戒 约类总明。四门分别。一约人趣。二明父母。三煞罗汉。四出佛血。

先解初人。谓非恩养。及以福田。此中开四。先明制意。通制如前。言别意者。人者报逾下趣。蕴义怀仁。智越上天。厌增修胜。又以我执心固。爱寿命于遐龄。怨结情强。递相仇于累劫。既而形披忍服。诚令怀悲。如何不顺所宜。翻行煞戮。故失掘经言。一切畏杖痛。莫不爱寿命。取已可为譬。勿煞勿行杖。以斯义故。立制防之。次释名者。旧解不然。今解息风名生。依身心转隔断不续。名为煞生。人名别于蕴上建立。或复生者即是命根。谓以恶心。隔断他命。乃至一念。应生不生。故僧祇第四云。人者有命。人趣所摄。夺命者。令彼命根不相续。四大分散。是名夺命。此文复云。人者从初识至后识。而断其命。此是戒之所防。戒是能防。能所通举。故名煞生。三解具缘。别缘有五。一者是人简余轻故。二作人想。想疑亦轻。三有煞心。无心不犯。四兴加行。若无加行。境不可坏。第五加行虽兴。命若未断。所规未成。思心不畅。故须断命。第四𨷂缘。言𨷂别者。若𨷂初缘八句兰罪。𨷂境双𨷂。各有四兰。旧立境差。四境来替。至此𨷂中。不论同趣。此是义途疏略。前后相违。今解。同趣无差。加天为四。且阙境四者。一本欲煞人。天来替处。缘天作人想。二非人人想。三畜生人想。四杌作人想。次双阙四者。一本欲煞人。天来替处。名为阙境。于上复生疑心。为天为人。即是阙心。此由境心俱𨷂。名为双𨷂。二本意煞张。非人来替。复生疑心。同前二𨷂。三畜生疑。四杌木疑。问境心二缘。各依缘𨷂。别阙理尽。何须辨双。答对异起疑。不同𨷂初。疑当异境。复异第二。以此不同。更明双𨷂。问虽有斯别。莫不𨷂二。𨷂二义齐。何须更辨。答若不出者。人情意谓。疑当于异境。不成人方便。为成人家方便。故须更明。问所以辨双。是疑非想。答想由一向。不得成双。如人非人想不𨷂境。非人人想不少心。疑中非本期故𨷂境。犹豫故𨷂心。此以俱𨷂。得名为双。此之双𨷂。寄在初缘。故单双𨵉。各四成八。次𨷂第二。想疑各四。转想文一。义含有四。一人作天想。二人作非人想。若本迷人。作非人想。煞人无罪。非人有吉。今文结兰者。为本煞人。临至境所。转作非人。由此转想。不畅前思。令前偷兰。住在因位。举后转想。结前心兰。故言人非人想兰。如三羯磨。舍者三兰。舍是善心。岂容有罪。但由举后舍心。结前方便。故言舍者三兰。此亦如是。问人作非人想𨷂心。故结前心兰者。非人作人想𨷂境。故结前心吉。答𨷂境之中。本意煞人。人想煞心。恒在本境。但为非人境差。令前业𨷂。即是煞人方便前生。非人之境后起。犹是举后结前偷兰。比于转想。本异两殊。不得见想名同。抑令齐一。三作畜生想。四作杌木想。次疑𨷂决正。义亦含四。一为人为天。二为人为非人。三为人为畜生。四为人为杌木。次𨷂第三。全是无罪谓落开缘。故不制犯。或可容得提吉。谓打道俗二众。𨷂四无罪。不制单心。或获吉罗。以未发业。𨷂五便获轻重二兰。此等通别。具七方便。人趣既尔。余三类然但轻重殊。不能繁具。

次煞父母。是恩养非福田。先明别意。言父母者。身生之本。加以庭训义深。养育恩重。诚宜候志起居。七旬已寐。承颜侍觐。五恭匪𮓪。何期孝悌无思。翻怀逆虑。煞父害母。何恶能过。但以人命不殊。同结夷罪。违恩背义。复得逆名。故五分二十云。告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形。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又增一经云。供养父母功德果报。与一生补处菩萨一等。益福既多。损罪弥重。以斯义故。制不听为。释名可解。次解具缘。别缘有五。一人父母。二父母想。三煞心。四兴加行。五断命。第一缘人父母者。简异非畜。或若非畜。自煞父母。及人父母。亦不犯逆。唯有人类。煞人父母。然于人中。除去北洲。扇𢮎。半择。无形。二形。此等并无律不律仪。由于染净二中。无增上用。所以者何。彼身法尔。志力微劣。不能作律仪不律仪器。又解。彼等皆由根不具故。父母于子。爱恋心少。彼于父母。亦复不起殷重惭愧。又是生身父母。养母不成。诸所作事。应咨养母。次第二缘。要须母作母想。故婆沙一百一十九云。若于非母。作母想害。及于母作非母想害。俱不成逆。于父及余。应知亦尔。若本漫心。虽作余想。由心无简。亦成逆罪。次第三缘须有煞心。若作打心。或复误煞。皆不成逆。如子执杖击父身蚥。母隐在床。谓余而煞。第四不起加行。亦无无间。如人扶持父母。经过险路。恐有贼来逼令前进。父母颠仆。即便丧命。以无加行。不成煞罪。次第五缘加行究竟满足成逆。故俱舍十八云。若于父母。起煞加行。误煞余人。无无间罪。于非父母起煞加行。误煞父母。亦不成逆。但使加行究竟成满。设形改转。亦成逆罪。以依止一故。由如是义故有问言。颇有女人非母非罗汉煞成逆耶。答有。谓父转根为女。颇有男子。非父非罗汉。害成逆耶。答有。谓母转根为男。尔者若但打时。亦得打父母罪不。答曰不得。尔者煞亦不应得成逆罪。答打本就位。不据恩养。如打现父。结同余俗。何况转根。不就位别。次𨷂别缘。准同人位。然此余人。望父无逆。亦应得作心境差句。但以余人。单唯𨷂理。不𨷂教名。故不辨也。

次煞罗汉。是福田非恩养。言阿罗汉者。道契无生。证六通而自在。腾晖有顶。作九地之津梁。既圣既尊。是归是救。能利能益。可敬可崇。何容纵彼愚情。损伤胜境。恣其顽意。煞害德田。但以人同夷罪。道满逆𠎝。过状不轻。双标理教。次释名者。煞义如前。言罗汉者。婆沙三十二云。罗汉名应。阿之言不。于诸界趣。不应流转。故名不应。又云罗汉名贼。亦名为怨。阿之言无。无烦恼怨贼。故名阿罗汉。又九十四云。应受世间胜供养故。次具五缘。一是阿罗汉。以彼身中具诸胜德。坏德所依。故成逆罪。问煞余学人。如何非逆。答由田不满。不成逆𠎝。故婆沙一百一十九云。前说无间由二缘得。一背恩养。二坏德田。害诸有学。非坏德田。以彼身有功德。亦有过失。有妙行亦有恶行。有善根亦有不善根。复何因缘。辟支非逆。解凡成逆罪。须具六缘。一藉教进修。二观智猛利。三曾修学道。四能现神通。五善能说法。六得益深广。具斯六义。利益处宽。福田是胜。故得逆罪。其辟支佛。但能现通。田不满足。故不成逆。故涅槃十七云。缘觉之人。修寂灭法。志乐独处。着化众生。但能现通。终日点然。无所宣说。二阿罗汉想。谓作余想。不成逆罪。故俱舍问云。将死方得阿罗汉果。能煞彼者。得逆罪不。答无。于无学身。无煞加行。若本漫心。虽不了知是阿罗汉。亦成逆罪。故俱舍云。彼于依止起定煞心。无简别故。亦成逆罪。三煞心。四加行。五断命。𨷂缘同上。

次出佛血。佛者道过三界。智迈十方。为六趣之舟航。作四生之导首。信无伦而独秀。谅胜境而孤标。诚宜励己亡身。虔心供养。何期不思厚德。反念伤残。情过不轻。是故圣制。但以命不可断。结以兰名。出血业深。故加逆称。释名可解。问世尊身有诸无学法。说名为佛。此不可害。云何恶心出血。得无间罪。答婆沙一百一十九。世支说云。以于能成大菩提法。起恶意乐。欲毁坏故。虽害生身。于彼得逆。复次佛无学法。依生身转。若坏所依。能依亦坏。如破瓶失乳。是以得无间。问如起恶心出佛身血。得无间罪。颇有起煞心。不至出血。亦得无间罪耶。答有。应作四句。有起恶心。出佛身血。不得无间罪。谓起打心。令出身血。有起恶心。不至出血。得无间罪。谓起煞心。乃至令血移处。有起恶心。出佛身血。亦得无间罪。谓起煞心。令出身血。有起恶心。不至出血。不得无间罪。谓起打心。令血移处。问未知出血偷兰。是最初不。为是究竟。为是方便。答此是第二。不是最初。以此起在煞人或戒后。尔者煞佛有逆。余人无逆。既是逆非逆异。如何无初。答逆是违理。不由佛制。不可约此以辨最初。论其违教。煞戒已兴。此既后起。故是第二。若以逆故。即别立初。如余三煞。亦应有初。余既不然。此如何有。又此出血。是方便非究竟。以望本心欲断佛命。今但出血。不畅本思。故俱舍云。一是煞生业道加行。具缘还五。一是佛。二佛想。三煞心。四加行。五血移处。移已摄出。若不举此。收义不周。问血移成逆。心通克漫以不。答若本漫心。不简彼此。对佛虽可不知是佛。但使出血血移。皆成逆罪。若本克心。不欲害佛。知方成逆。不知无逆。次𨷂缘者。若𨷂初二。同前人位。若𨷂煞心。合得提罪。𨷂四无罪。或获吉罗。𨷂五血不移处。无逆兰。本规断命。未断故兰。

次下释文。科同于上。今就漏起呵中。文二。初明其犯第二时诸居士下。发觉呵责。前文有三。初如来住处。第二无数方便下。人缘合辨。第三彼即受下。正明相煞。

人缘文二。初明远缘。第二诸比丘在婆求河边下近缘。远中文四。一说药劝修。第二诸比丘下。念说为己。第三时诸比丘下。顺教修成。第四便求刀下。习成厌报。先解初文。说不净行者彰过。叹不净行者赞行。叹思惟者劝修。所以说不净者。凡是证入初基。皆以五停导引。然五停观。非遍修行。于中要者。唯有二门。谓不净观。及持息念。此二观门。亦随行增。非要具修。能入圣道。谓观行人。总有二类。一者贪增。修不净观。二者寻增。修持息念。此中世尊接二类生。说二观门。令其趣入。先教不净。正为治贪。然贪差别。略论有四。一显色贪。缘青瘀等。二形色贪。缘被食等。三妙触贪。缘虫胆等。四供奉贪。缘尸不动等。此贪虽四。骨𤨏能除。以骨𤨏中。无四贪境。故教比丘。修骨琐观。即能除彼四贪不生。其作观法。总有三位。一初业位。二已熟修位。三起超作意位。谓观行者。欲修观时。应先系心。于自身中。或于足指。或额及余。随所乐处。心得住已。于自身分。假想思惟。皮肉烂堕。渐令骨净。乃至具观全身骨琐。见一具已复观第二。如是渐次。广至一房。一寺一园。一村一国。乃至遍地。以海为边。于其中间。骨𤨏充满。为令胜解得增长故。于所广事。渐略而观。乃至唯观一具骨𤨏。至此渐略。不净观成。名观行人初习业位。复于一具。先除足骨。思惟余骨。系心而住。渐次乃至除头半骨。思惟半骨。系心而住。齐此转略。不净观成。名观行人已熟修位。又除半骨。系心眉间。专注一缘。湛然而住。齐此极略。不净观成。名观行人超作意位。若作骨观。释此文者。非直即与此文相应。亦复不乖入道次第。若取智度论中五种不净释者。非直不应趣入之门。亦与一切圣教相害。诸师不知旨趣。直见不净名同。便引来解。遂成大好。以此即是念处位收。如何至后文中。却修持息。又多论第三云。所以习不净观。先在面上者。修此观法。为除贪欲心。以欲心生。要从面起。故先观面。若作种子等不净观者。所以要从面起。又涅槃经第二十五云。贪欲病者。教观骨相。次诸比丘。点念大圣。为己宣说。应可修行。次依修克获。于中有法喻合。法中。时诸比丘。举能习观人。即无数下。方便习观。从定觉已。观成厌报。喻合二文亦三如上。次观成厌报。此谓愚人厌报。不除其病。智人除病。而不厌报。

次明近缘。文对能煞之人。序列所煞求意。为彰过非。一切独举婆求河边。其文有四。第一举前第二圣为己说。第二举前第三习观成就。第三举前第四厌报求煞。第四举能煞者。言沙门者是性。非是出家沙门。五分云弥邻旃陀罗。见论第十云鹿杖沙门。鹿杖是名。作沙门形。剃发留少周罗发。着坏色衣。依止比丘。拾残自活。以作沙门形相故。诸比丘呼言。大德断我命来。

次正相煞。文中有四。第一受雇行煞。第二内心追悔见论云。以世间人言河能洗除人罪。是故往河洗刀。望除罪垢。第三天魔劝赞。欲令信行。在水不陷。第四受劝行煞。谓为度人。其中比丘。观未成者。名为未离欲身毛竖等。习观成者。厌患身命。故曰爱尽身毛不竖。

次呵有二。谓俗及佛。所以无比丘呵者。情谓为是。以观未成。方便修习。其已成者。方能厌耳。佛呵文三。第一发学所由。第二唯愿下。请更修法。第三尔时下。正明呵责。

发觉文四。初小缘集者。旧解云。以布萨。为小因缘。四部都会。为大因缘。复有解云。谓除说戒。作余羯磨。是小因缘。此之二释。咸不应理。以文但云小缘。不言说戒。故知不得以说戒为小缘。又羯磨法。八年前无。佛亦不秉。不得为小缘。今解。但以如常集会。问经请法。以为小缘。故善见云。世尊立制。半月静坐。知五百比丘死尽。从禅定起。知而故问。欲为说法。又五分云。从三昧起。在露处坐。大众围绕。理实世尊初从定起。比丘法应围绕礼敬。为此故云以小因缘。不须别更出大因缘。第二尔时下。见众减少。第三尔时下。因前致问。第四尔时下时事白佛。

次改观文二。先明说法方便。方便文四。初阿难陈请。次佛令集众。次奉命集僧。后集已白知。比丘疑曰。我等正欲依前佛教。习行不净。恐致前突祇欲不修。复是佛说。于此未明。称云疑惑。请更改。方离前灾经。体解圣旨。故曰永无。余文可解。

次正说法文中有四。第一改观投机。第二念说为己。第三顺教修习。第四观成获果。此之四文。并悉次第。反前相煞缘中四句。今说息观。令既得道。明前不净。不令厌报。如何谬执。退失道门。改意如此。初文有二。一明说法体。二明对机正说。法体文。三谓法喻合。今详法喻等文。但可为二法。中二者。初举定体。叹其能治。第二诸不善下。是所灭之寻。初体应云。阿那阿波那念。此云入出息观。以慧为体。但以念近于慧。故名为念。言阿那者。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那者。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义。此相圆满。由具六因。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转。六净数。谓系心缘入出息。不作加行。放舍身心。唯念忆持。入出息数。从一至十。不增不减。所以尔者。恐心于境。有聚散故。然于此中。容有三失。一数减失于二谓一。二数增失。于一谓二。三杂乱失。于入谓出。于出谓入。又可数无次第。亦名乱遥。离此三失。名为正数。若十中间。心散乱者。复应从一。次第数之。终而复始。乃至得定。此出入息。应先数入。以生息入。死时出故。随谓系心缘。入出息不作加行。随息而行念息入时。从外入内。谓从口鼻流至咽喉。复从咽喉流。至心胸。复从心胸流至䐡轮。如是展转。乃至足指。念恒随逐。复念于息。从内出外。半麻一麻。半麦一麦。半指节一指节。半指一指。半搩手。一搩手。半肘一肘。半寻一寻。乃至广说。随根势力。息去近远。念恒随逐。余止等可解。次喻有二。一秋天喻。二大雨喻。二喻之中。准法各有能所不同。旧来长分为四。合喻可解。次对机说。下之三文可知。次呵责。改观除疑。时遥事隔。更须集众。呵所不应。问世尊说不净观。已知比丘厌报。如何今乃自呵责耶。答世尊虽知。比丘厌报。此观即是。入道初基。何不依之。进求而反。厌其现报。此厌现报。不除余集因。因既未除。苦果还起。此则壅本剪条。更增郁茂。非行道人。故须呵责。又解佛既呵责。明前厌非。即令比丘。仿习心断。问此中能行煞者。本非比丘。所煞已死。不可呵责。其未死人。复无情过。未知何人。是合呵者。答已死虽不可呵现者。亦曾相赞。即呵此之相赞煞者。又解此诸比丘。住果证者。即是前习不净观人。此既修进。得增上法。明前不净。本意亦然。云何谬执。不能趣证。乃相赞叹。厌报求煞。

次释戒本六句。一人。二故自手断。谓身作业。三人者。谓所煞境。四持刀与人。古旧断云。是安煞具煞。此释不然。其安煞。具自别立章。解释不开。此中持刀言事。又彼此文语意各异。岂以持刀名同遂则指此是彼。是故今解。此牒缘中持刀赞劝。赞劝受法。用刀自害。作如是下。结前赞劝。五结六摈。

次下广释五六二句。略而不解。解前四中。文分为二。初明成犯相。二天子下轻重相。前中初三。别释。二四合解。别中初识者。谓初结生一念。生有后识者。谓后一念正住死有中间。识寿命根相依。息起不绝。名之为生。此等无形。不可说害。但坏所依。能依息断。息起不续。名为煞生。自下合解。二四两句。文分为二。先立章本。后依章解。准其解中。有二十章。加一遣使叹死。旧人。观文不审。乃云加一遣。使书者不然。既准释中。有其二十。明知章中。𨷂一不足。此二十章中。八是自作业。谓自煞身口。俱及坑陷。倚发与药安具。先解初章。业虽自作。心通克漫。随称本期。皆成究竟。十诵第二云。若不即死后因。是死亦夷。后不因是死兰。问为所煞者。住死有时。能成业道。为复不尔。答要所煞者。住死有后。能煞之者。业道方成。故俱舍云。俱死及前死。不成根本业。次教人者。若本克心教害张命。所教事成。能所俱重。若教害张。所断王命。所教得夷。能教不重。或教煞坐。乃害立人。如是长短赤白。去来今明日等。类同此释。若漫心教一切同重下诸教人皆同。此判遣使。往来可解。重使煞者。最初能教。及后断命。此二获重。余者并兰。展转使者。一切成重。以皆相望。成能所故。次下四求。皆是教人异相。次现三相如文。次遣使叹煞。若为此人赞煞。余人领解。用法而死赞者无犯。若本为二人。随死皆重。劝典形人。亦同犯重。遣书者。欲煞彼人。作死书送。然使得书。自向亲说使者得重。作者无犯。望欲煞者。不死获兰。次遣使书者。自不亲对。遣人作书。令彼所取。依书死重。造坑陷者。审知怨家。所行道处。而安坑阱。堕死者夷。次倚发(府越反。谓是机发。说文射发也。或作拨者。非义。广雅拨者除也。亦弃也)审知彼来。定倚之处。赞施煞具。密害前人。与药可知。安煞具者。或如有人怖畏事逼。或遇长病。不能忍苦。此等并皆自厌身命。知已方便。与他刀等。次若作如是比下。收前不尽但以煞相众多。非如上列。更施余法死者皆夷。为欲遮防恶人矫计。一言总息。异类犯门此。则天网滔滔犯而无漏。圣刑荡荡毁者云遗。故云若作如是比等。

次明轻重文二。一约异趣。畜能变形。谓是本性。传说老猪狗等。亦能变形。煞此等类。不得兰罪。知解人语。亦非调习。自性解者。入此犯门。十诵。波离问。若比丘以咒术变身。作畜生形。夺人命。得波罗夷不。答自忆念我。是比丘得夷。不忆偷兰。

次明境想。境想五句。一具四关。又可相对为四。初句境心俱重。次二境重心轻。次一境轻心重。次一俱轻。又可下四束成三位。人非人想疑。心差境方便。次一境差心方便。次一心境俱差成方便。问何故本境之上。疑先想后。异境之中。想先疑后。答皆约先重后轻故尔。又解想是穴彻法。须前明故。本异中乘言便。次解此境想。六门分别。第一须境想意。第二释境想名。第三泛明境界。第四辨戒有无。第五就有之中。定其多少。第六又就有中定迷及想。

初门业不自成。要由心境。境有优劣是非。心有浓淡谬妄。或若心境相应。犯齐一品。或若差互业有重轻。如人非人相等。心不当境。非人人想等。境不当心。或境犯心不犯。如有主无主想等。或心犯境不犯。如无主有主想等。有斯犯等四句差别。故须境想。阶业重轻。欲使僧尼。善知犯相。既识相已。息过不为。

第二释名。境谓是前所趣之境。想者是能成。犯者心心缘前境。或了或迷。取像决定。名为境想。问于境之上。起想起疑。所以但言境想。不言境疑。答想于境定标。以想名疑。以不定故不彰也。又解人作人想得究竟罪从初立名名为境想境疑不然故不彰耳。

第三门境界。境界有六。一约心为境。如观许想。及染心衣食。二以内报为境。或四趣齐犯。谓如淫戒。或各升降。如盗煞等。又就人中。道俗分别。俗如贩卖食家宝等。道如谤打讥抟疑等。又道俗通者。谓触媒二宿。同路两粗。又就道中。小大差别。大即谤打。小谓减年。大中复有形报不同。随顺提罪。局是比丘作衣赞食。事专尼众。三者外事为境。如掘坏非残不滔足等。或通内外者。盗夺虫水等。第四约法。法有其四。一自所称佉如二粗媒嫁毁呰妄等。二他所作法。如处分异语学家谏等。三进修学法。如学三藏。讽诵戒等。四邪正理法。如十八法法非法等。第五约时。如日暮非时。洗浴宿等。第六罪者。谤覆说类。

第四门有无者。僧五犯中。合二十六戒有境想。谓初四戒。第二犯六摩触。二粗两房。媒嫁三十。回僧九十十五。说粗掘坏。两足非残。赞暮不滔。二虫覆发。对有三十五。二房七重。盗粗媒坏。各有其两。尼之五犯。十八戒有。于前僧犯二十六中。除去十个不同。犯戒。谓淫及触。二粗两房。日暮赞食。自足劝他。余十六戒与尼同。有与僧不同。复有二戒。如摩触五句。染心四句。对有二十一。谓盗媒坏同上二重。次言无者。诸余戒中。无境想者。或可略无。或可理无。然以略理二义。通前六对明者。初约心略无者。如解及灭。疑恼指授。背请后悔。触八染等。余尽理无。不对心故。次内报者。如漏失境假情非情不得摄。在内报中收。然于内报。或略无者。如谤打两舌。毁呰嫌骂。余即理无。不对情故。外事无者。如屏露二敷。脱脚者覆露地。然火藏衣钵等。余即理无。不对事故。法略无者。如大小妄谏随举等。余即理无。不对法故。时略无者。如洗浴过限。二入聚落。余即理无。不对时故。罪略无者。如尼覆戒。余尽理无。不对罪故。

第五多少者。然境想文。所以或四五者。但由第三人非人想。此一不定。故或四五。所以尔者。旧解。重轻之中。位有其三。若转想定五迷。或四五。六何或四五。若想对二趣。犯境起迷。以吉罪故。为斯具五想。对无情一切无犯。是以但四。如似覆说。类则亦尔。若对下三。轻重应五。然落开通此。是全谓非罪。而覆说者。无犯故然。是以本迷或四五。若准此义。犯不犯位。亦有其三。如上重轻。应本定五。进就不犯故即成。或四五者今犯不犯。如盗戒中。是或四五。今退就犯中。对非畜二物。作想转迷。俱五亦成三位。此即二对理齐。文中绮说。谓煞等就重轻。盗约犯不犯。故有多少。又复此谓犯中。有轻重。如前所论。若处分掘地。非时劝足。犯中无量轻。但有或四五。余准可知。又可此等通本。异二镜。故言定五。及或四五。若据本境。四即齐四。谓本迷故。五则俱五。谓转想故。但文互说。用斯犯等。随据境想。可以准知。此解不然。若言想对二趣。犯境起迷。以吉罗罪故。为斯具五者。如似始终。迷人作非人想。煞人无罪。非人有吉。此吉乃是异趣。上吉何关境想。第三句事。此第三句。是本境转想。即想差方便。又盗䨱说。与煞类同。煞中亦有非畜。为重轻门。亦有非情。为犯不犯门。何须先约重轻。作三位已。次约犯不犯门。更作三位。又云。若据本境。四则齐四。谓本迷故。五则俱五。谓转想故。此亦不然。然此境想。若四若五。皆悉通对。本异两说。如何乃言。若据本境。本境但有二三。岂有四五。又于异境本迷吉者。何预境想。四五阶须。而欲通其本。异作或四五。又于本境。迷既齐四。如何后有。迷或五言故。今正解一切境想。无问重轻。及犯不犯。总为两位转想。即五本迷但四。所以尔者。转想为结前心方便。以结方便。故成五句。本迷为无。前心方便。异罪非宗。故但四句。此谓转想本迷共成或四五。而无定有。第三以成五句。第六迷想者。如淫媒煞妄二触粗两。此约重轻。犯境除淫。转想为五。若据本迷。除淫应四。然诸戒中。无此迷四。如犯不犯位中。媒嫁法想。二房掘坏。日暮非滔除滔转想为五。粗语法想。回僧二虫。赞食两足。残宿不受。发起染心。本迷故四然盗覆说。若对天等三趣。物上及下三犯轻罪。境上即是重轻门。若对无主非罪境者。即是犯不犯门。为此盗戒。且约犯不犯门。本迷故四覆说。落在开通位者。亦约迷作。非罪覆说。又可迷重为轻。得吉罪者。此非本境。转想方便。还同非畜。上吉异罪非宗故。落开位非。第三句开中。皆开煞心不犯。

妄称得过人法戒 于中有二。第一总解。第二别明。总解四门。一列妄语多少。二定能妄语人。三释所称之法。四明镜心虚实。初门依下增四。有四妄语。谓夷残提吉。若取诳非天变畜。及余𨷂缘。亦有兰妄足前成五。此言夷等妄者。谓举所得之罪。以标夷等非。将夷等罪名。以诳前境。名夷等妄。然此五妄。夷残逸提。同诳人境。但以所称事殊。故三阶降。兰吉二罪。通诳四趣。以其所称及境别故。次能妄人者。是凡非圣。然凡虽有。事中实语。以非理解。不能断妄。违想背心还成妄语。又亦得有缘事实想。由非理解。违成妄𠎝圣人证理。永绝虚心。称实而谈。必无妄过。然由证理。想实非虚故。于定前闻为入水。谓是定内。向比丘说。诸比丘言。何有入定慧定闻为王入水声。目连虚称。得上人法。以事白佛。佛言有是定不清净。目连不犯。此依方便想言。不成妄语。问前之三戒。不定犯人如何此戒。独明犯者。答前之三戒。是凡不疑。此称圣法。故须辨定。又以目连语滥。亦须简定。次所称法。位约为三。夷妄所称。谓是过人。以于此法。实未交证。情希名利。假偷在己。损重过深。故得夷罪。残提所称。乃是凡法。谓无三根。横构虚状。重事谤他。欲令摈罚。恼他一生。故得残罪。或以残谤。治罚轻微。或遣见闻。背想而说。此等并结波逸提罪。次兰吉所称。通过非过。谓大妄下兰。及诳非天变化畜生。并悉同以过人法。诳二谤下兰。便是凡法。吉罗通二。义准应知。次境心者。位约为三夷妄一种。心境俱虚。残提二妄。唯取心虚。兰吉二妄。义同上二。所以夷妄。须俱虚者。以若境实。即无心虚。为实得者。永绝虚妄。若其境虚心实。增上慢人。复是不犯。若也心境俱实。不犯此戒。以此故取。俱虚成犯。言境虚者。谓不得圣心虚者。知不得圣。残提二妄境唯是事。无问境之虚实。唯取心虚对此。须以四句辨定。沓婆俱虚。彼人不清净者。境实心虚。此二是犯。有想不妄心。不得出者。此是境虚心实。不成谤犯。若实有三根。即境心俱实。便成举罪。不成谤𠎝。残谤得提。义亦同此。次兰吉妄。所称通二。若过人法诳同夷俱虚。若凡法诳。同于残提。唯取心虚。

次下别解大妄。先别意者。圣道幽玄。凡非所会。至理冲邈。愚不能知。以不会知。希求名利。假偷在己。惑乱群心。医法𧦘时。过中之极。为斯损故。立制防之。次释名者。言不称实。所以名妄。妄说胜法。超过凡境。故曰过人此是所防。戒是能防。能所通举。故曰过人法戒。又大妄语者。圣法超凡。名之为大。虚偷属己。称之为妄。陈彰在口。故名为语。故云大妄语戒。尔者若称圣法。始成犯者。如不净观。阿那波那三昧。是近小法。何以多论。名过人法论。解云。此是甘露初门。一切圣人。莫不由之。天龙等来供养者。亦是称他圣人感者。多云。自现内有胜法。能咸诸天龙神。又自显断恐怖。故龙神来至我所。我无恐惧。次解别缘。别缘有九。一对人境。二作人想。三境虚。四知境虚。五说过人法。六作过人法想。七言已证。八言辨了。九前境知。次𨷂缘别。若𨷂初二。各八兰罪。阙第三缘。境若实者。或有提吉。或全无犯。𨷂第四缘。不知境虚。是增上慢无犯。𨷂第五缘。非过人法。作单双𨷂。各一兰罪。𨷂第六缘。作不过想疑。亦各一兰。𨷂七不言己证。叹余实者无罪。或可得兰更相粜卖。𨷂八不了了轻兰。𨷂九重兰。是中具七方便。

次下释文。科同于上。然漏呵中。文分为二。初明其犯。第二诸余比丘下。发觉呵责。前文有三。初如来住处。第二时世谷贵下。明妄缘起。第三婆求河边下。正明其犯。犯缘有二。一远。二近。远缘文六。一明谷贵分众之缘。二时世尊下。来令集众。三阿难下。奉教令集。四众僧集下。集已白知。五尔时世尊下。告众随缘。六时诸比丘下。如教分散。次近缘文二。一点念设计。二寻即念下正明设计。次犯文四。一自言己得。二兼道他证。三获以名利。四受资得益。

次呵文二。初明发觉所由。二佛告下。明其呵责。发觉复二。初实语礼觐。以明发觉。文三可知。二妄语致虔。正彰发觉。于中文四。初直礼觐下三。各一问答。然第四文。因言捡问。正彰得实。问此中岂有实者。答云。或实不实解。僧祇第四。佛问汝所赞叹。为实尔不。世尊我所赞叹三宝。及尊者舍利弗等是实。自赞叹不实。佛言此是恶事。云何为身。利养不实。空自赞叹。宁敢灰炭。吞食粪土。利刀破腹。不以虚妄。称过人法。而得供养。次明呵责。呵责文三。初以实况虚。呵出家理。应藏名隐德。纵使是实。亦不应说。况复是虚。而向人说。第二以轻况重呵。于中文四。一总举数。并是虚情窃利。咸称为贼。第二列名一内实。破戒无恶。不造第二。为口腹故。虚称上法。第三是中下挍量虽复。咸称为贼。是前二中。为口腹者。大于初贼。第四何以故下释何以。初小后大故。谓为口腹。实无所知。虚偷上法。盗受他食。损重过深。圣制夷罪。此罪大初。故云最上大贼。亦可前非上法。后是上法。所谋法大。名为大贼。第三结呵。此中略无。汝所为非等。

次明戒本文三。一者略立。第二随开。随开文五。一举昔虚。今实生疑之境。但为圣法。超凡名为增上。然此比丘。于增上法。未得谓得。名之为慢。十诵第二云。有空闲处。诸比丘住其中。因别相观定故。贪欲嗔恚不起。便作是念。我已得道。所作已办。到佛所。亦作是说。后近聚落。僧坊中住。数见女人。故贪欲嗔恚便起。以此为缘故。除增上慢。第二彼作念下。睹境生疑。佛说尸罗不净。定慧不行。准我境虚。违于圣教。正应是犯。不应得道。今既得道。复似不犯。于此犯与不犯。情疑未决。故曰我当云何。三寻语下。陈疑伏托。若制是犯。便即守教甘心。若言无违望除情惑进不唯然。故曰随教奉行。四为咨申。五开不犯。第三满足戒本。戒本七句。一能犯人。二实无所知者。未知圣谛。心境俱虚。三自称言下。虚称上法。四彼于异时下。自言首罪。五除开缘。六七可解。旧解自称文云。自称言等。总称圣法。二我已入圣下。别举。言入圣者。谓得生空。知胜法者得法空。我知是下。得初果已去然。此生法空言。深违理教。今详广文。自称分二。初自称言三字是总。我得上人法下是别。别中复二。我得上人法者。别明上法。此法虽凡。得者为上。但称此法。亦犯重罪。次下三句。别明圣法。我入无漏。圣智位中。故云我已入圣智胜法。此是见道已去。诸无漏位。我知是者。是无间道。知我见是者。是解脱道见若云。我已入圣知胜法者。谓入见道位中。能知谛理胜法我知是者。知圣见道。我见是者。见圣谛理。此是重述见知。据理相似。亦可更详文意。自称言我得。上人法一句是总。下三是别。然依广文不释别。三就前总中。更开为二。谓自称自言。两章别故。第四句。彼于异时者。非前行妄之时。是后自首罪时。因问有陈。称为若问。不问引罪名。为不问自言。不过有二故。总标之间。一切诸戒。皆有因问。自言所以。此戒复云不问。昔解具二义者。须言有自一罪重坏众。须众治罚。如僧尼二覆不同者。是二虚实难知。以内证法。若不自言。无由知故。具斯两义。故有自言。自言众委。治罚义易。下谤亦尔。自有难知非坏众。如小妄是自有坏众。非难知余夷残。是非难知非坏众余提等。是唯此及谤。具足二义故。有自言。此解不然。如自恣中亦有不问自言。佛本不问。行哑所由。谓但问言。汝等云何。住止安乐。不以乞食。为苦因耶。答言。为行哑法。此罪非是坏众。又非难知。如何复有不问自言。又有旧解云。自言有二。一因问自言。诸戒通有。今此戒中。有不因问。而自言犯。以缘有故。牒为戒本。如增上慢。大妄即有实。得道同此。彼遂文无。除梦亦尔。若尔不问可尔。所以复言。若问者相对。故断今详。此解亦恐不然。有何所以。须举若问相对观其戒本文句。并是望前缘说不得。直云相对。故来今解前缘。但是不问自言。不问自言既成发觉制戒。若问自言。亦成制戒。据缘不过此二。故总标之。又解若问不问。二言兼之。方可得尽。缘起中事。所以知者。谓佛问言。汝等以何方便。不以饮食为苦。由佛问此。称为苦门。佛无不问妄语之事。比丘自首。称为不问。又解不问者。是发觉文。谓但问言。云何不以饮食为苦。不问妄语之事。若问是佛问文。问云。汝等虚实。答言或实不实。作此释文。希无乖失。此戒既尔。谤戒亦然。

次下广释戒本七句。但解三。不释下四。释中文二。初正释相。二如是虚下明轻重相。前中解初可知。不知不见者。反解第二句。自称者下释第三句。此中有二。初解三字总句。第二一法下释别四句。亦可初略释第三句。第二自言下广释第三句。略中文三。初释自称信者。谓是理解之信。戒谓性戒成就。永不作恶施。谓依正两报。不生少厷。闻慧依教。习成智慧者。谓无漏智慧。辨才者。谓无碍辨才。第二释人法。谓成人之法。即阴界入。第三释上人法。总谈胜法。故名为诸。能破有因。名为出要。由获此故。称云成就。

自下广文。广文分二。初立十四章。次依章解。解中例三。谓举释结。且初释中。旧人分三。初发生空解。二修习下发法空解。三守护下发无相真解寻此妄情。转违理教。岂有身念。位中已得二空无相。夫人空者。声闻所得。法空观门。菩萨位。有如何忽以此言。配文解释。此违入道次第。亦乖经论宗徒。此寻旧疏。数本皆然。如是重抄。获何福利。唯显造者。不善宗文。复益学人。妄传无义故。今改踪聊。申正解。依前重写。恐转成非。冀诸智人。思文察义。希通大化。不益无知。然此诸文。总释观之功能差别。不须别作三文分齐故。今解释分之为四。第一举定显胜。第二狎习下劝使修习。第三守护下防令离过。第四已得下叹得自在。初言有念者。谓身念处观。能令人出离者。叹此观能除净颠倒。渐能趣入。后胜善根。乃至见道。离垢超升。皆由此门。称云出离。次劝修者。数系在心。名为狎习。渐增近理。称云亲附。此法之言。通其二位。亦可连为一句。习观逾明。名为增广。修令成熟。如调伏乘。次离过者。在凡习妄日久于。观恐为缘𮓪。故云守护观察。观成体解。无减无增。名为善得平等。次叹得者。观起随心。克用属己。故云已得决定。习观既成。无缘能碍。故曰无复艰难。永袪净想。纵任随心。故云而得自在。正忆念者。余三念处。得戒者。得无漏戒有欲者四如意足不放逸者。四正断精进者。是觉分数。广文同前。故云如上定者。有觉有观。谓是初定。及未至无觉有观。唯中间定。无觉无观二定。已上三解脱门。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三昧者不正)。空三摩地。与苦下二行相应。谓空非我。若与灭下四行相应。是无相三摩地。若与苦下二行相应。谓非常苦。及集道下。各四行相应。名无愿三摩地。次明八正受。正受者。通是定名。梵云奢摩他(此云止止者是定文言正受译者谬矣)。八中前二。初想正受。谓一切有心定。对除色中乱。第二无想正受者。谓二无心定。对除心乱故。次四正受。是八解脱。其八者何。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灭受想定解脱。然初解脱。以于内身。有色想贪。为除想贪。观外不净。青瘀等色。除内贪故。以内色难除。故须偏说。第二解脱。此于内身。虽已除贪。为坚牢故。观外不净。第三解脱前观不净。其心沉戚。为策发心。故须观净。或试烦恼。前观不净。令贪不生。未足为难。观净不生。始为难也。显观转胜故。次观净令贪不生名解脱。彼观行者。身中证得。名身作证。具足圆满。得住此定。名具足住。余相可解。今此四中。随法者。是灭定。次心想者。四无色定。次除色者。前二解脱。次不除色者。是净解脱。次除入正受者。谓八除入。今云八胜处。即分前三解脱。以为此八。初二各二。第三为四。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内无色想。观外青黄赤白为四。足前成八。八中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问此八胜处。何殊三解脱。答前修解脱。唯能弃背彼贪不起。不能制境。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能制伏境。故名胜处。次一切入正受者。是十一切入。今云十遍处。谓遍观察地水火风。青黄赤白。及空与识二无边处。于一切处。周遍观察。无有间隙。故名遍处。十中前八。如净解脱。后二如空识。应知此中。修观行者。从诸解脱。入诸胜处。从诸胜处。入诸遍处。以后后起。胜前前故。次十一支道者。旧皆取成实论。十一定具。或依舍利弗。毗昙取十一种。集数法门。此等并非。今解谓是逆观十二缘起。以老死支由生故。有乃至行支。由无明有不应复责。最初无明。以谁为因。故但十一。故婆沙一百一十云。解若法有支所摄。似有支为因。是有支果者。此中说之。无明虽亦有支所摄。而不以有支为因。亦非有支果。故此不说。此解顺理。不违法相。往招不识。此文错作异释。次修者五分法身。婆沙三十三云。无学身语业。名无学戒蕴。无学三摩地。名定蕴。无学正见智。名慧蕴。尽无生智。无学正见智。相应胜解。名解脱蕴。即尽无生智。名解脱智见蕴。智中有四智。见中具四谛智。若复下是天眼通。亦是死生智证明。余文可知。此等法门。略申名相。至于广解。论经所明。且如经论诸师。岂知戒篇轻重。彼虽守分自明。此已略侵他。学律部行。护持犯为心。纵使具明。于宗未要。但分轻重。犯不差殊。接引初基。令行成就。

次轻重文三。初约人趣。文二可知。第二诸天下。异趣轻重。若人实得道下。通明异类。第三境想略无。法想开文。梦者。即是除梦。诸口业戒。多有此开。问戒本文中。说四事已。称云不得。与诸比丘共住如前等。有何义耶。答此中文二。前结初犯。后释再违结。初意者。以未犯前戒。即全具得。与比丘和合共住。今既犯己义同。死人不预。昔来共住之限。故云不得共住。如前后亦尔者。释重犯疑。人疑初犯。既类死人。后更再违。应非有罪。故释此疑云。后亦尔。又五分解云。若犯此戒如先白衣时。不得与诸比丘共住。故云如前重违还犯。故后亦尔。古师刊祗云。学悔人犯重但吉。应驱出者。此错引文。详而不审。其文二十六云。四波罗夷中。若有犯者。应驱出十三已下。作吉罗悔。多论第一云。若以贪故。煞一人者。于一人上。三不煞中。但犯一不煞戒。得波罗夷。似罪重故。譬如穿器不受道水。不能得沙门四果。故名非沙门。初犯一戒。已毁破受道器。名波罗夷。后更煞人。得突吉罗罪。虽重无波罗夷名。以更无道器可破故。而此比丘。故名破戒比丘。不名非比丘也。以此义推可。一时得无量戒。不可一时尽犯也。若依婆沙。此义不正。故婆沙一百一十七云。有说彼七支戒。亦于一切有情处得。而所得是一。彼云。于一有情。犯一支戒。即此有情。及余有情。此一支戒。断此及余生。六支犹转。此则善通世尊所说。若犯学处。非苾刍等。有说此七支。戒亦于一切有情处得。而所得各异。如有情数量。所得戒亦尔。彼云于一有情犯一支戒。但此一支戒。断余六。犹转自余有情。七支恒转。若尔云何通佛所说。若犯学处非苾刍等。答依胜义。苾刍。言非苾刍。以犯尸罗。不能趣彼。故有余师说。别解律仪。随因差别有二十一。此中亦有二说。准上应知。依如是理故。作是说。宁作出家。犯诸学处。不为五戒。邬波索迦。所以者何。彼若毁犯五种学处。身中便空。诸出家人。虽犯五处。而更有余众多犹转。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虽犯律仪。而律仪不断。如法悔除。还名持戒。无有顿受别舍得故。未悔除位。具得二名。若已悔除。但名持戒。问若犯第二。亦坏众法。何以不言后亦如是。答第二非断头。无故不释。又以初二作法难故。故须具举忏摈仪式。下三不然。故齐不举。上来初犯竟。

四分开宗记卷第二末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