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饰宗义记卷第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饰宗义记卷第二本

嵩缶镇国道场沙门 宾 作

将解本文。仰依先章著述。凡欲开发经题。须为三要。言三要者。第一举宗摄教。第二知教旨归。第三正释律初题目。然以文义星罗。卒寻难晓。自非束揽。诠旨难通。故欲释文。先为三要。是则三要。以束揽为义也。疏释三要。初略。后广。就略释中。第一言举宗摄教者。复开为三。第一立藏差别。第二翻名释义。第三正辨相摄。问依义立三藏别耶。答举宗摄教。立藏差别。谓于此中圣教虽众。略要三种。第一修多罗藏。第二毗尼藏。第三阿毗昙藏。故成三藏。

言举宗摄教者。经律论文。各诠三学。随文释藏。混杂无分。故举正宗摄为藏教。以兼从正。相别历然。故即章云。此律所明。兼诠定慧。今以宗求。其唯戒学。由此准知。经唯定学。兼诠戒慧。论唯慧学。兼诠戒定。此即义同婆沙第一。如彼文云。如是三藏有何差别。或有说者。无有差别。所以者何。一切佛教。从一智海之所生故。随一觉池之所出故。等力无畏所摄受故。同一大悲所等起故。复有说者。亦有差别。且名即差别。谓此名素怛缆。此名毗柰耶。此名阿毗达磨。复次依处亦有差别。谓若依增上心论道。是素怛缆。若依增上戒论道。是毗柰耶。若依增上慧论道。是阿毗达磨。问于一切中一切可得。谓素怛缆中。亦有增上戒增上慧论道(余二亦尔)。如是三藏。应无差别。答依增胜说。谓素怛缆中。依增上心论道胜(余二准说)。有作是说。素怛缆中。依增上心论道。是素怛缆。依增上戒论道。即毗奈耶。依增上慧论道。即阿毗达磨(余二准说)。故由依处。亦有差别(更有多释。不繁具之)。今此章中。举宗摄教。立藏差别。即同婆沙依增胜说。宗者尊也。胜也。主也。即是婆沙增胜义也。摄有二义。一自性摄。如俱舍第一云。摄自性非余。以离他性故。如以眼根摄色蕰等。杂集第五名为相摄。谓蕰界处。一一自相。即体自摄。如色蕰摄色蕰等。二者他性摄。如俱舍云。就世俗说。应知亦以余法摄。如四摄事摄徒众等。杂集名为摄受摄。如世间说主能摄录自仆使等。依此二摄。且约经藏辨摄教者。若诠定学。即自性摄。以其经藏。定为正宗。故诠定处。是自性摄。若诠戒慧。即他性摄。谓经藏中正明定学。兼明戒慧。以兼从正。名契经藏。故明戒慧是他性摄。此之二摄。义可俱明。举宗摄教。余之二藏准此应知。故章略言举宗摄教。广释摄义。如婆沙五十九。俱舍第一。瑜伽十三。杂集第五。

第二翻名释义者。先释总名。藏是摄义。谓能诠教契经等三。皆能摄藏所诠诸义。故名为藏。故庄严论第四卷云。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由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三即是藏。持业释也(六释义。如前卷记)。

释别名者。第一修多罗别藏。或名素怛缆。梵音转也。翻为契经。章云所谓教诸经者略释也。契者是契合义。谓能诠教契所诠理。合有情机。故名为契。经者是贯摄义。故佛地论第一卷云。能贯能摄。故名为经。以佛以圣教。贯穿摄持所应说义。所化生故。正翻为綖。綖能贯华。风吹不散。契经亦尔。摄所说义。摄化生义。同向说。又无性摄论第一卷云。贯穿缝缀。故名为经。此等皆据能诠为经。契经即藏。持业释也。今三藏云素怛缆者。此云略诠。此乃是其一枝别义。未为通悟。

第二毗尼藏者。或言毗奈耶。或云毗那那。音之转也。此含多义。如下当释。且略说者。贯论第一云。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毗尼。或翻调伏。天亲摄论第一卷云。调者和御。伏者制灭。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依除灭诸恶行故。此通调伏身等三业。离三恶行。善见第四云。如来哀愍众生三业不善。是故说毗尼藏。以制伏身口意业。俱舍十五云。言调伏者。意显律仪。由此能令命根调伏故。此即约根律仪。释调伏也。谓以正念正知二法为体。防护诸根。名根律仪。非表无表律仪戒体也。然调伏者所诠行。调伏之藏。依主释也。

第三阿毗昙者。或云。阿毗达摩。此云对法。俱舍第一颂云。净慧随行名对法。及能得此诸慧论。此两句中。上句即是胜义对法。下句即是世俗对法。且胜义者。克性唯取净慧为体。兼眷属说。即通随行。故云净慧随行名对法也。法谓涅槃。或四圣谛。净慧即是无漏净慧。以无漏慧对向涅槃。对观四谛。故名对法。此无漏慧。义中胜故。故名胜义。婆沙第一据克性说。故彼文云。然阿毗达磨胜义自性。唯无漏慧根。俱舍即兼净慧眷属。是故复说随行为体。言随行者。谓此慧俱相应四蕰。及随转色。是则无漏四蕰五蕰为对法体。此等随彼无漏慧行。故曰随行(色界六地。具有五蕰。前三无色无道俱戒。故但四蕰。无色无道俱戒。如婆沙百三十释)。次辨世俗者。除无漏慧。所余修慧思慧闻慧。及生得慧。并相应四蕰及五蕰。随其所应。以之为性(饮界有闻思。色界有闻修。无色唯修慧。于中唯有色界修慧具足五蕰。所余诸慧无随转色。故俱四蕰)。及取能诠无漏慧等所有教法。亦名对法。故云及能得此诸慧论。诸慧即是修等诸慧。论者是教。故彼论中长行释曰。论曰慧谓释法。净谓无漏。净慧眷属名曰随行。如是总说无漏五蕰。名为对法。此则胜义阿毗达磨。若说世俗阿毗达磨。即能得此诸慧及论。谓能得此有漏修慧。思闻生得及随彼行。论谓传生无漏慧教。此诸慧论。是彼资粮。故亦得名阿毗达磨。释此名者。能持自相。故名为法。若胜义法。唯是涅槃。若法相法。通四圣谛(四圣谛。总摄一切法尽。是法之相。故名法相)。此能对向。或能对向观。故称对法(已上论文)。此中诸慧名之为对。涅槃四谛名之为法。对彼法故名为对法。有财释也。先来诸师。将为依主释者谬也(顺正理第一及显宗第一。释有为法亦名有离离谓永离。即是涅槃。有彼离故名为有离。如有财者名曰有财。今准彼文。故对法名。是有财释也)。教能诠慧名对法者。全取他名。亦是有财。若经名法论教能对名对法者。亦准知之。若将对法望藏为名者。教名对法。对法即藏。是持业释。自余约慧名对法者。对法之藏。依主释也。释对法名。略寻诸论。有三十六释。婆沙第一有二十四释。杂心俱舍分别功德论无性摄论。各有两释。世亲摄论四释。合三十六释也。

释第三正辨相摄者。如章。今兹律典三藏之中。乃是第二毗尼藏摄。典者即是经之异名。外学者释。典者常也。言可为百代常行之道也。由依戒论道。是毗奈耶虽兼定慧。然是第二毗尼藏摄。

第二门辨教宗者。前列名云知教旨归。旨者意也。至也。归者。趣也。向也。谓造释者知教意趣。意趣即是宗之异名。故云知教旨归也(若作指归字。非此义意也)。此中章云辨教宗者。语虽异前。而义无别。

增戒学等者。通相为言。一切戒。一切定。一切慧。如次应知立为三学。然经论中。就渐次修。故立木叉以为戒学。四静虑定以为心学。得无漏慧入见道等以为慧学。故下律文云。若比丘具持波罗提木叉。成就威仪。畏慎轻戒。重若金刚。等学诸戒。是为增戒学。何等增心学。若舍欲恶。乃至得入第四禅。是为增心学。何等增慧学。若比丘如实知苦集尽道。是为增慧学。瑜伽第十七意亦同此。所言增者。是增者是增胜义。谓戒定慧能有胜德及有胜用。

名增戒等。第十疏中释三学义。至彼当知。

止作俱戒者。大圣制戒不越二门。一者止持离恶门。离淫等是。二者作持䇿进门。修定等是。然则止作圆戒学满。俱能防过。并戒门收。故言俱戒。问三学应成杂乱。答毗尼藏中。戒论道胜。以宗往摄。无杂乱失。

创发要期断恶修善者。发心尽名曰创发要期。誓学二持。故称断恶修善也。

建志成就纳法在心者。勇锐无屈。名为尽建志成就。听闻白等如法羯磨。发表无表流入身中。故名纳法在心也。

义顺受体说之为随者。问犯非顺受应不名随。答悔以成随。尔者。若犯初篇。如何得悔。答学悔故随。若尔覆无学悔应不成随。通律师云。随有二义。一顺受义。二后起义。故并名随。今解犯在随位。相从名随。若约克性。犯实非随。然此章中。或克性说。义顺受体。或相从说。即通持犯。理并无失。

戒法有为等者。功德法中。或有有为功德。或有无为功德。今此戒法。有为德。摄续众缘。所作生灭相。名曰有为。故俱舍第一云。如是五蕰具摄有为。众缘聚集共所作故。无有少法一缘所生(为破外道执一因生。故云无有少法一缘所生)能发之缘者。通于因缘及增上缘。至下当释。寔。实也。

位皆凡圣等。如下广辨中。

第四教所被者。圣不等门释。

备如常者。如广辨中释名门辨。

一者作戒二无作戒者。下受体门自当广释。今且略解。

方便身口等者。现缘动发称为方便。简酬往业报色体也。婆沙百一十七云。然身业定非异熟。加行起故。是此义也。虽诸有为刹那生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然相相续假言造趣营为也。

一发续现四心三性始末恒有者。一发已去。相续现行。故云一发续现也。言四心者。疏主多依成实宗义故。准成实第九卷无作品云。若人在不善心无记心。亦名持戒。故知尔时有无作(善心有戒相续不论)。不善律亦如是(已上论文)。此论文意。即三性心及以无心。为四心也。问于四心中。以论三性。何须更别说三性耶。答四心门中虽复已说。于三性门重说。非然。二门既别。法相无违。或复通收色等三性。故复别说。问无心非心。何名四心。答从多分名。理亦无失。复有人释。准成实宗。识想受行。四心恒有。复有人引俱舍第一颂云。乱心无心等。随流净不净。大种所造性。由此说无表。(述曰)一者乱心。二者无心。次言等者。等不乱心及以有心。故成四心也。光法师释意云。无表二性。一善二恶。心通三性。善恶无记。乱不乱者。恶无记心。望善无表。以性别故。名为乱心。若以善心。望善无表。以性同故。名不乱心。由此准知。善无记心。望恶无表。名为乱心。若不善心。望恶无表。名不乱心。若准顺正理第二。释此颂文。真言不善及无记心。名为乱心。余名不乱。不同俱舍约性同异名乱不乱也。无心即是二无心定。翻此二位。即是有心。问此中无心。亦应通摄无相异熟。答彼虽无心。都无无表。故此无心。不摄于彼。谓色界中。无散无表。复由无心无定无表故也(色界必无散位无表。如婆沙百二十二释之)。顺正理论。破此颂意云。乱不乱心。摄心已尽。何须复说有心位耶。或应但说有心无心。何用复说乱不乱心。光法师叙安慧救云。乱不乱心。是据散位。有心无心。是据定位。故无有失。若准真谛旧俱舍疏云。染污心名乱心。余名不乱心。入定心名有心。二无心定名无心。此四位中。无教恒生(无教。即无表是也)。今详此等。似乖文意。观世亲意云。乱不乱心。虽是有心。为对无心。复说有心。凡诸法相。或由体别。而更别说。或由义别。而亦别说。今由义别。别说无失。故俱舍长行释曰。乱心者。谓此余心。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有心。相似相续。说亦随流。善与不善。名净不净。上来三家释四心义。若望顺疏。初说为胜。

俱有悬防者。通律师云。无作悬防。义容可尔。作已落谢。如何悬防。答作生无作。故并悬防。或人破云。上法得戒。不从作生。故知表戒。不生无表。今释别解脱戒无表必从表生。故婆沙一百十九云。别解脱律仪依表。是表随心转。律仪依心是心果。百二十二云。欲界必无随心转无表。色界必无依表发无表(已上论文)。若尔上法得戒。应有表业。答据根本位。虽无有表。然从加行表生无表。谓加行中所有无表。善而非戒。至根本位方立为戒。故无有失。

无作非色非心者。至下受体。当广释之。

恶离善行者。如次即是止作二持也。

念智舍等护防身口者。此根律仪。三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明差别。言释名者。新译经论。名根律仪。亦名为护。旧译经论。但有护名。所言根者。眼等六根。言律仪者是防护义。谓念智舍防护六根。名根律仪。旧名护者。真谛释云。能障恶事摄善事故。能守护六根门。令惑业不入故。能防守行人。令不堕四恶道故。又能防守行人。令出凡位入圣位故。由斯多义。故名为护。今助一释。护六根不流泄故。

次出体者。先辨位次出体。言辨位者。始从初业。持戒护根。乃至无学。若定若散。有漏无漏。一切位中。但使根门不漏诸恶。皆悉得立。为根律仪。瑜伽二十一二十三。广明声闻戒根律仪。是世出世二道资粮。故知即是通初业位。婆沙四十四云。云何护圆满。答无学根律仪。应知此中根是所护。由念慧力。护眼等根不合于境。起诸过患。如钩制象不令奔逸。是故无学正念正知。名护圆满(谓根律义。如从初业。至无学位。方圆满也)。正量部宗明了论云。由对治上心惑。应说诸护数量。即是通明对治道义。历寻诸部义意。并通一切诸位。

次出体者。准正量部。正念正知正舍三法为体。念谓于缘明记为性。谓能忆持本所受等。慧谓简择功德过失。舍谓远离贪忧二品。心平等性。无警觉性。故明了论偈曰。毗尼昙略文所显与戒及护相应人。释曰。由对治上心惑。应说诸护数量。三界上心惑。有二百九十四。是彼所起非护亦有二百九十四。为对治彼有善及无覆无记。诸护合有五百八十八。是人与此能对治护相应(论更一释恐繁不叙)。偈中意云。理实毗尼。具舍多义。略而言之。身论善戒及护根义。皆是毗尼。而于律中。但明于戒而不明护。故今毗昙具显戒护。方令律藏义理周足。故云毗尼毗昙文所显与戒及护相应人也。戒即身语律仪也。护即根律仪也。诸圣弟子。与此相应。故云相应人也。次释长行意云。偈中虽言戒。护戒护必有所治之过。故云由对治上心惑。此即略标所治过也。以理而推。所治有三。一者上心惑。即发恶业远因心也。二者非护。即发恶业近因心也。三者非戒。即所发恶业也。今此略标远因心也。应护说诸数量者。略标能治也。复以义推。能治亦三。一者圣道。治上心惑。二者护。能治非护。三者戒。能治非戒。今且略举护体一门也。言数量者。显头数也。问能治所治。既各有三。何以所治略标远因。正治之中略标护体。答所治就本。故举远因。能治举兼。故举护体。故真谛云。此但说护。即兼收戒。故但应说诸护数量(彼释意云。护是能发心。戒是所发善业。故说能发。即收所发)。问后何不言能治圣道。答护体之中。既有正智。即显圣道。故亦不明。论云。三界上心惑有二百九十四是彼所起非护亦有二百九十四者。此即别明能发业心远近二因也(上心惑。是远因也。非护。是近因也)。前略标中。就本而说。故举远因。今意正明护家所治。故明非护。真谛疏云。上心惑者。惑有二种。一者随眠(部执疏解意云。恒随众生。如眠不觉。此惑亦有贪等执之异。纵入无心犹恒相续。即当大乘种子义也)。二者上心随眠(真谛意云。上心即是起心义也。为简无心等位此惑不行。故云上心也。虽非恒续。亦随众生而无觉悟。故云随眠。即当大乘现行烦恼也)。随眠不能生非护及非戒。唯上心惑。能生非后及非戒。然非护者。从上心惑之所发生。谓由此惑。能令失正念起耶念。失正智起邪。失舍心起意忧喜(嗔恚忿恨嫉等类。总名为忧。贪悭覆憍等。并名为喜也)。故名非护。此唯意地。未动身口也。若动身口。即名非戒。此应二句分别。谓非戒必是非护。非护未必非戒(非戒必从非护心发。故云非戒必护也。然未动业。但名非护。以未动故。故云未必非戒也)。翻此而说。戒护相望。亦戒二句。戒必是护。护未必戒(戒是善业。必从护发。故云戒必护也。然未发业。但名为护。以未发故。故云未必戒也。先来诸人解云。如有俗人。虽起善心。而无有戒。故云护未必戒者。甚未识意)。且上心惑三界总有二百九十四者。真谛释云。正量部说。欲界大小惑。有一百三十七(大惑即是贪嗔痴等根本烦恼。小惑即是忿恨恼等余随烦恼。大意如是)。色界大小惑八十六。无色界大小惑合七十一。都合二百九十四。一惑能生一种非护。非护头数。故亦同也。论云。为对治彼有善及无覆无记者。谓念慧舍以为护体。各通善性及无覆性。不同大乘念慧并是五别境数。其体并通善等三性。舍是善性。十一善收。若萨婆多。念慧并是十八地摄。亦通三性。舍唯是善。十善数摄。何以不同者。真谛释意云。正量部宗。圆安名善。言圆安者。谓强胜心。因时无悔。果时离苦。故名圆安。论其无覆无记者。善虽昧弱。犹能遮惑令不覆心。故称无覆。安不圆满。故名无记(释无覆无记。与余宗不同)。准此部宗。胜劣二善。分为二性。是故二性皆为护体。若萨婆多。有漏善法。由感爱果。故名为善。是则通收正量部宗。二性名善。准此唯善以为护体。然萨婆多复是念慧二法为体。故俱舍云。正知正念。合名意根律仪。(述曰)谓以二法。合为护体。或名意律仪。或名根律仪。故云名意根律仪也。若准婆沙百九十七云复次释。衍彼文云。有作是说。根律仪以正念正知为自性。有说。不放逸为自性。有说。六恒住法为自性(谓眼见色。已。远离贪忧。恒住正舍。乃至意知法已。亦尔。所余次不繁叙)。若准瑜伽二十三云常委正念。防护六根。合行平等。或是善舍。或无记舍。故唯正念以为护体。由护根故。或行善舍(即十一善数中舍也)。或行无记舍位(四无记心。离染义边。假说为舍。理无别体)。论云。诸护合有五百八十八者。非护既二百九十四。各有善性及无覆性以为能护。故成五百八十八也。总述意者。非护既从破戒烦恼之所生起。此即是亲发业心也。故以念等防护此惑。令于六根不复流漏。即令身口离过行成也。

第三辨差别者。总说律仪。名虽是同。然根律仪是心所法。身语律仪是表。故不同也。婆沙百九十七有两句。彼云。诸业彼不律仪邪。答应作四句。有业非不律仪。谓身语律仪。有不律仪非业。谓根不律仪(即明了论非护是也)。有业亦不律仪。谓身语不律仪。有非业非不律仪。谓根律仪。第二四句者。诸业彼律仪邪。答应作四句。有业非律仪。谓身语不律仪。有律仪非业。谓根律仪。有业亦律仪。谓身语律仪。有非业亦非律仪。谓根不律仪。

作法作事有离有合。离者。一者作法。谓诵戒羯磨等。二作事。谓受食不安坐受食等。合者。假作法而作事。如得法造房等类。

对事作法者。如先畜长后方说净之类也。

第二白法者。善法名白。昔未犯时。名为为初白。今犯已悔。名第二白。

第三门通标一部。名之为想。四分别论。名为别举也。

随根制戒轻重差殊缓急有异者。先来诸人。种种解释。或以僧祇四钱三角。余律五钱。以配轻重。辄度残提以配缓急。结净开制配犯不犯。今详本意。轻重缓急等。体同义异。谓随诸部根性不同。于一事中犯相升降。名为轻重(如四钱三角五钱等。事反辄度等。义亦是同)。据为诱进。及为远防。于一事中。制相差别。名为缓急。谓诱进故。且制轻罪。或复全闻(如据力分制杀畜提。及[开]结净等类)。为远防故。制犯制重。名之为急(远防妨道。煞草制犯。远防犯重。制触夷等类)。是则轻重。约犯相门。缓急之异。缓约诱防门。二十部师。未通此意。故各偏执。分成别部也。

昙无德者。部执疏中。昙摩鞠多。翻为法护。宗轮论中。名法藏部。旧人亦翻法敬法密。并是一也。然部执疏云。法上部旧名昙无德者。盖似不然。至下当辨。

言四分者。古来传说。律仪主四度升坐诵出。名为四分。净三藏云。良以梵本四夹成部。故云四分。岂容四诵便终一部。十诵五分。并由夹数立名不同。然夹亦有大小之异。今更助详。如智度论第一百云。摩偷罗国。毗尼舍阿波陀那(此云譬喻经)本生。有八十部。罽宾毗尼除却本生。但取要用作十部(古来传云。八十部。即八十诵律也。十部者。即十诵律也)。十诵彼既名为十部。故知未必由升座诵。故应译人约夹名诵。或名部也。

行用差别分者。觉云一往分判。戒用律行。下二俱用。细论行用。四并通有。今详本意云。所诠之行。约用差分。有此四种(何容外防。即详是用及其内伏。即非是用)。

据果望因者。谓以果名。于因上立也。

业结无处逍然无为者。断惑尽处。证无为理也。此亦因上立果名也。

蕴积众旨者。先来皆云。三十七法以为众旨。谓僧戒八段。尼戒六段。二十揵度。结集。调部。及增一也。今详一戒一经。以为众旨也。

共成一部者。能成之因。即是分义。自下广解。此中亦应广释前中举宗摄教。由于律相非所要故。但广释后之二门。

第二宗归门

此门意者。前略辨云。今以宗求。其唯戒学。分别戒学。两番料简。第一受戒法门。第二随戒行相。今度建立。故立此门。建立意者。一为破古。二为显今。三引教证。四释名义。五辨相须。六明教行。一为破古者。昔解开宗五门分别。(乃至)方可就总开别者。破古开宗义也。且如昙律师云。然戒不孤起。藉因詑缘然后方发。故第一明受戒方法。既有能发之缘。必有所发体状。是以第二所发戒体。既受得戒。岂可端拱而住。必须方便正念护本所受。是以第三次明持戒。然上行之徒一往善成。中下之人捉心不固。遇缘喜犯。是以第四次明其犯。持犯既不顿成。故第五番还料简上持之与犯渐顿之义。今师意云。第五渐顿。乃是随中别义。故废不论。就前四门。缘体相须。合为受门。持犯后起。合为随门。且束此四以为受随。方可就总曲开别义。若如旧解。便开总门。义乖学路也。后有更助五门立义。作问答云。问缘体就受门。持犯约随行者。受中有能所。此悬明受缘。持犯既随状。具缘亦悬解。答随行具缘。约戒文辨。无劳预解。若尔受戒法门下有揵度。应对彼释。何假预明。答将欲释随。应先明受。欲使识缘。知体戒法居身。故先明也。若尔何不最先结集受戒揵度。答各据义别。亦不相违。然先结集戒本文者。略有二义。一者欲令能秉行成。二者欲令观过兴猒。戒行圆满。方可秉法度生。欲令䇿进防德。为斯先集戒本。若论受法损益义。后与随不同。故宜后辨。又问持法是顺。犯是违。对持以明犯。受法是顺。舍是违。应对受明舍。答随含持犯。可相对明。受非通相。故不相对(尊者云。上来且助古人立义。然今师解。悬明舍法。故不劳此问答也。上问答尊者每叙)。又难持犯渐顿。在此预。明受舍渐顿亦应悬说。故今章中。翻昔师义。舍之渐顿义便悬明。犯渐顿对文方辨。故来前四以为受随。总标之后。方可别释。第二显今者。章云故今解有戒宗有二等。三引教证者。如章云故地持云等也。地持第四戒品云。受戒随戒。当知无量。摄受菩萨无量净戒。既引教证。四释名义者。如章云受以要期创发等也。此中两释。前约受心持心不同。后约缘如受成随立。五辨相须者。章云若无其受等也。六明教行者。章云。若释受随。可为两门。第一约筌。即是总别一部教文也。二就行辨者。谓就一身起行次第也。且判文者。章云言约筌者已下是也。

尼聚少法旨归彰受等者。尼揵度文。从初不得受二根者戒。明尼受法。第二诸比丘尼聚在一处已下。明尼杂行(既半明受。故云少法)。问受法等中。呵责弟子。七法相瞻依止等德。应行是随。何容名受。答师有此德。方堪度人。以随资受。即受门摄。故云旨归也。

意辨其随者。问二部戒中。减年受戒。度诸遮女。即是受法。何以言随。答不应度故。令师得罪。以受结随行摄。故云意辨也。

次约行中。第一总解缘体者。相对辨别也。第二别解缘体者。由细别解也。相对辨中。章有两释。初约作法而明。后通得戒体说。且初释意讫。

至在前而去是其受门者。坛场作法。受门毕故。所以名受也。余可解。

后释意者。说相等事义通受随者。作法未毕。在受门收。在辨体后。故是随行。有斯两滥。故通受随也。

约五受说可以准知者。上法一受唯得无表。余四具得表无表也。

论其缘者。具如第五藉缘门辨。

护体为因缘者。如上已辨。护是发业。近因心故。是同类因也。

能生作行者。作持行也。

永断相续还受持清净对治护者。谓念智舍。以为护体。此与永断还持之心相应报也。

还成二戒者。表无表二。还成清净势用增长也(于犯位中戒体虽在。势用不增。大小乘。大意同也)。

废立门(废四及六。唯立五受故也)。

一以义求者。谓以别解脱义求。要从他故。心为第四。颂云。受别解脱戒。当知从他教。随心上中下。得三品律仪。

无上法人无上法教者。二义证知。无人无法。一者以有证无。谓异陈如善来人等。复殊羯磨受戒之教。二者以无证无。谓寻律文。都无上法人之与教也。

敕听者。与佛论议。因敕比丘听受戒故(后当广辨)。

故不相类者。此律受后之开缘。不类彼律受前之常行教也。

岂容逆数者。理应受竟。后疑方开。不应逆数也。

曾嫁十二论议沙弥亦应持满者。难此二受未满二十。何以逆开。然依十律。有论议。无曾嫁。此律有曾嫁。无论议也。

女以仗人建志故与二十者同者。姑夫教敕。故曰仗人。迳历若事遂能建志。理堪持戒与二十同也。难曰。建志尚许与二十同。罗汉岂容不如曾嫁。故使章中后释云亦可胎闰等也。今详亦应更破云。曾嫁别立不类胎等。

就年数者。罗汉亦应别立。不补灭年。故知古师徒烦言论也。

胎闰等三者。一胎。二闰。三十四日布萨也。

阙于戒本者。意说。戒文本欲结罪。若罗汉阙。即必得戒。由得戒故。师僧无罪。故灭年戒阙文不立(至彼戒文。当辨是非)。

有则定满者。喻同年满也。

何故母经是名第一者。捡彼无文。彼文但言。建立善根上受具。而无第一之言也。然五分云。童迦叶不满二十受具。佛问诸比丘。童迦叶有所得不。答得初果。佛言。此人是第一受具。不名白四羯磨如法受戒(已上律文。彼虽文有第一之言。而是初果)。

或可略无者。其犹灭法之中。梦中行淫。忧波离言。乃至不犯突吉罗罪。然淫戒中。戒本及释。并略无开。其例大有也。

五分法身者。新译经论。名无漏五蕴也。设得木叉。仍非戒蕰。今虽不得。何成难词。由戒名滥于戒蕰。故泛难之。言五蕰者。广如婆沙第三十三。然略辨者。无学身中。正语业命。以为戒蕰。三三摩地以为定蕰。无学正见以为慧蕴(除尽无生。余无漏慧)。尽无生智。无学正见相应胜解。名解脱蕰。即尽无生。名解脱智见蕰(创初证得此解脱智见谛理故)。杂集第十卷中无学支摄为五蕰。彼云。无学正语业命。是戒蕰。正念正定。是定蕰。无学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是慧蕰。无学正解脱。是解脱蕰。无学正智。是解脱智见蕴。基法师云。正见是缘事慧。正智是缘无为慧。今详彼释。定为谬说。谓无学身。诸无漏慧。别简尽智及无生智。立为正智。即由创初证解脱故。复即名为解脱智见。除此二智。余无漏慧名为正见。岂容一向判为缘事。又言事者说何为事。若变相缘名为事者。即尽无生。亦通缘事。若缘事相说名事者。即声闻人。无漏圣慧不能缘事。何容得有缘事智耶。据佛菩萨。可通缘事耳。

第二解者(今师意存)。母论上法。文相甚多。今且略引要而明者。彼论第一。有三节文。且第一节。僧尼各有五受。文言五者上受具。何故名上受具。佛在世时受不戒。直在佛边听法。得阿罗汉。名上受具。第二节云。云何。上受具。如有一人。尽一切满未满。二十已受具足。即于比丘中。自生疑心。同住比丘白世尊。世尊语比丘。汝数胎闰满不。答不满。佛即问诸比丘。得罗汉耶。白佛言得。佛言。此是上受具。第三节云。佛告诸比丘。从今已去。听汝建立善根上受具。佛告诸比丘。过去诸佛。未来诸佛。皆立善根上受具。我今亦复如是。是名立善根上受具。第二卷云。上受具中。除尊者摩诃迦叶苏陀婆。具余一切不得建立善根上受具。问引彼证此。为应理不。此何所疑。以其嵩云。夫论立义。依宗正之。岂取僻文。依他部立。且如上法。无替减年胎等不满。更开罗汉。若道成名受。胎等应同。胎非受缘。罗汉宁是。又准母论。亦羯磨开。故彼文云(广如前引。第一卷中。第二节文)。又母论第二。上受具中。除尊者磨诃迦叶苏陀波(广如前引)。又立上法。应无应无罗汉沙弥。若据祈心。准凭何教。(彼又总非云)如斯之义。应熟思寻。(又云)立者不能熟详文义。既无的据。难可依凭。(又云)是力力无劳广述。今详彼难。若道成名受。胎等应同者。今应反难。胎中九月。罗汉几年。故不例也。若言道力义同二十者。三果何容劣于二十。又复罗汉何理劣于曾嫁之人。准羯磨前方开补年。其曾嫁者。何理胜于罗汉极果。开羯磨前逆数十二。又云。母论亦羯磨开者。何不审寻彼论第一佛在世时不受戒文也。故知。彼论第二节云。如有一人。尽一切漏。未满二十。已受具足者。望曾作法。即名已受。然法不成。复名不受。故荷初节佛在世时不受文也。若不尔者。岂容一论二说相违。故不应尔。即由此理。此理律下文因明羯磨。乘说罗汉名受具者。亦望羯磨法定不成也。又嵩复引母论第二。除迦叶等。欲何所说。今详除者。由迦叶等上法所收。故须除之。其余不详。此则上法文甚分明也。若言除已其余不听故无上法者。八年之后。不听三归。亦应三归不立为受。又难祈心准凭何教者。智人咸许推理归文。何用滞文而迷正理。又三世佛。论说皆同。宁执自心违三世佛。又寻诸部。皆有此受。但名不同。且俱舍十四。立有十受。第四受云。四由信受。佛为大师。谓大迦叶。杂心第四。十受亦同。十中第三名为受师。多论第二。七受之中第五自誓。十诵五十八。十受之中第三自誓。见论第三受教。既通诸部。此何独违。故此律受戒㨖度云。尔时有年不满二十者。受具足已。后便生疑。诸比丘往问佛。佛言。自今已去。若受具足已。有如是疑。听数胎月。若数闰。若数十四日说戒日。若得阿罗汉。即名为出家受具足(造论本欲释律本文。母论既明此文。甚显)。又责祈心凭何教故者。多论十诵。皆名自誓。誓即祈心。宁非明教。问前来上法。虽已善成。瑜伽决择分。如何会释。彼论五十三云。或有一类。唯自然受。除苾刍律仪。何以故。由苾刍律仪。非一切堪受故。若苾刍律仪。非要从他受者。若堪出家。若不堪出家。但欲出家。便应一切随其所欲自然出家。如是圣教。便无轨范。亦无善说法毗柰耶而可了知。是故苾刍律仪。无自然受(已上论文)。答彼据制后满足教说。即符母论除迦叶等。其余不得建立善根上受具也。

多子塔者。佛本行三十六。迦叶因缘品云。佛在一树下。尔时是神名曰多子。偈中云。佛在多子树。母论云。迦叶白佛言。我初到多子塔林中见世尊。(述曰)因多子神。以目林塔。林中有树。复云佛在树下。辟支佛因缘论中。亦说多子塔事。

群品者。觉有二解。一云。群者众。品者别。即别众是也。又云。群者众多义。品者品类义。谓于四年不同大僧护持律相。何得不犯众多品类微细惑也。今详母论第二卷云。法业群品业不应作。法业齐集业应作。(述曰)梵本之中。名为羯磨。此翻为业。所言法业群品业者。是别众也。复言。法业齐集业者。是法和众也。谓于界内。别为群品也。付法藏第四云。忧留陀山有一老虎。生于二子。饥穷困极。便命终。二子失母。忧婆鞠多。日日与食。为说诸行无常偈。命终生摩突罗国。至年八岁。出家得道。即便使之采瞻匐花。答言。大师此树高峻。鞠多言曰。汝等是天(神用名天)。岂无神足。时即升空。采花奉献。诸人同见叹未曾(育王传第四亦同)。育王经。降伏外道。捡彼无文(应捡贤愚)。贤愚第十五。尊者舍利弗。昼夜三时。天眼观世。应度度之。尔时有诸商人。共将一狗。至于中路。众贾顿息。狗便盗取还贾人内。于时众人便共打狗。弃置空野。舍之而去。舍利弗顿息狗。便以天眼见。以食施与。即为解说微妙之法。命终生舍卫国婆罗门家。字曰均提。至年七岁。付舍利弗。令使出家。得罗汉果。自以智力。观过去世。作一饥狗。蒙我和上舍利弗恩。今当尽身供给所须。永作沙弥。不受大戒。

摩夷者。正梵音云。摩怛理迦。翻为本母。既有母义。古人遂称毗尼母论。为摩夷也。

尽智现前即发具足者。至下第六。发戒时节门。当辨释之。

上法三缘。至第五藉缘门释(一假佛教授。二有祈夷心。三尽智现起)。

至文释者。下淫戒中。释准十诵。是贼住人也。古人有立自然受戒。谓佛是也。故下文云。自然得解悟。云何从人学者。彼为忧陀邪梵志。问佛为从谁学。佛即答解悟。非答受戒也。

释名门

善来两释。觉云。前释意者。由此律中。要得初果。方命善来。后释即准五分第一。善来通凡。故除契证句也。以五分律。须提善来。而犯初戒。故知通凡。由其初果。性离五邪。必不犯重故也。今详前据受戒揵度文中。但言来比丘。而无善字释也。后解即依八比丘中。具有善来两字释也。是则解善是求戒行者。来谓如来。教章云。故曰善来。即据能所合结。律单言来。据所对教也。后解或据能所合说。文具两字。义如前释。或以行者善心而受。佛遂双赞。即二字俱为佛教也。

上法。两释。先来诸释不复堪记。今详前释。约圣智境。名为上法。论其后释。即能证智名为上法。且前释云性空之理超出相有者。先来复言。相谓十相。有即三有。今详生空。即是无为。成实论宗言不可得。如衣坏已都无所有。龙树宗中。亦同此义。萨婆多宗释。灭即以离系为体。实有非无。天亲无著护法等宗。二空所显之实性名曰真如。是圣智境。非无实体。诸宗虽复诤体有无。莫不皆称性空之理。性违于相。故言超相。空违于有。复言超有。此超相有。意显涅槃。涅槃之性。远十相故。俱舍二十八云。涅槃离十相。故名无相。十相者何。谓色等五。男女二种。三有为相。(述曰)色等者。等取声香味触也。三有为者。一生有为相。二住异有为相。三灭有为相也。住异合说者。俱舍第五。一释云。住是有情所受着处。为令猒舍。与异合说。如示黑甘与吉祥俱。是故定有四有为相(开即四相。合即三相)。涅槃经第三十。离十相亦同此说。涅槃既是法中之上。故名上法。上法即是圣智所缘。内证境界。

修道进德或尽解满会增上法者。谓数勤修圣道力故。进证智断二种圆满。所言或尽。即显断德。言解满者。即显智德。断德即是择灭无为。智德即是尽无生智。无学正见也。于斯二德成就之时。正契无为。会增上法。

亦可尽无生智超学表者。即是第二约智释也。表者外也。谓超三果四向之外。故云上法。智是有为。可建立故。故引母论。证成释也。俱舍二十四颂云。第九无间道。名金刚喻定。尽得俱尽智。成无学应果。此颂意云。断非想地九品。或时第九无间道相应定数。名金刚喻定。次解脱道即超尽智。此之尽智与尽得俱。故云尽得俱尽智也(尽得即是择灭得也)。既得尽智。即成无学应供等果。理实钝根唯得尽智。若其利根亦得无生。二人俱得无学正见。故婆沙一百二云。时解脱阿罗汉。金刚喻定。唯一刹那。尽智流注。长时相续。从尽智出。或起无学正见。或起世俗心。不动阿罗汉。金刚喻定。后尽智唯一刹那。无生智流注。长时相续。从无生智出。或起无学正见。或起世俗心。一切阿罗汉皆修无学正见圆满。而非一切皆现在前(未来无量无学正见。不可顿起)。俱舍二十四。正理六十五。义亦同此。然正理论。说无生智及无学正见。或亦一那刹。或亦相续。婆沙文云。或解脱道或胜进道摄是尽智。唯胜进道是无生智。因此略释。金刚喻定。尽无生智。无学正见。略作三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辨相。且释名者。问何故名为金刚喻定。答婆沙二十八云。无有烦恼。不断不破。譬如金刚。无有铁等不穿不碎。故名金刚喻定。问何故名尽智。答俱舍二十四云。尽智是断或中最后解脱道。由解脱道。与诸漏尽得最初俱生。故名尽智。正理六十五一释大同。又云有余师说。惑尽身中。此最初生。故名尽智。问何故名无生智。答正理意云。言无生者。谓未来生得。非择灭智托无生。名无生智。若尔。岂可无漏圣慧缘非择灭。答理实根本无生智体。但缘谛理。而由后得缘非择灭。故无漏智从后得智。得无生名。于理无失。问何故名无学正见。答推度性故。名之为见。此见真实。故名为正。若据照瞩。名之为见。则尽无生亦名为见。今据推度。故尽无生。非是见性。由此二智。已息求心不推度故。若准大乘。一刹那智义说为二。谓由有彼集因尽义。故名尽智。复由有彼苦果不生义。故名无生智。除此二智。余无漏慧照理明了。名为正见。杂集第十。略释尽无生智。瑜伽六十九。有出世尽智无生智。复有世出世尽智无生智。如彼应知。

次辨体者。金刚喻定。六智相应定数为体。故婆沙二十八云。此有六智。谓四类智。及灭道法智(此即苦集唯是类□。灭道即通法智类智)。若约行相。四谛各通四谛各通四种行相。广如俱舍二十四婆沙二十八释之。尽无生智者。六智为性。谓法及类并四谛智。若细分别。四法四类以之为性。然此二智。最初生时。唯苦集类。自后相续。方通六智。缘苦集类金刚喻定。亦与此同。灭道法类金刚喻定。即不同此也。谓此定后。必定故为苦集类智。不得同前灭类道法类也。若论行相。初尽无生。唯六行相。谓苦集类。除空非我。后相续位十四行相。亦除空非我行。由此二智。于出观时。作如是言。我生已尽等。涉世俗故。故除空非我行。无学正见法类四谛六智为性。通十六行。或以七智为性。加他心智。

次辨相者。金刚喻定。势能摧破。三界一切所有烦恼。但由前时烦恼已破。是故不破理实有能(如俱舍二十四释)。尽无生智。如俱舍二十六云。谓无学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由此所有眼智明觉解慧光观。是名尽智。云何无生智。谓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应更知。广说乃至我已修道。不应更修。由此所有眼智明觉等。是名无生智。如何无漏智。可作如是知。迦叶弥罗国诸论师说。从二智出后智中作如是知。故无有失。无学正见。准而可知。不繁广辨。

未感如来玄悟见道者。简异善来。善来诸人。感佛说法。复悟见道得初果已。方命善来。今此三归。都无二义。故云未感。上法既非言教下发。以非类故。不须简之。

三语三归。唯此律中。体同义异。望三宝境。名曰三归。望罗汉教。名曰三语。不同多论分为二受。至下当知。

了论瞿娄达摩者。了论疏中作此名字。非论文也(论文但多尊法)。

受缘开合门。

猥多者。字林。猥者众也。

僧得可呵者。以违教故。应可呵责得吉罗罪。非谓提舍尼也。觉云。梁朝时。白木调国从西进马来。故知此国在白木调来也。

若一比丘尼往大僧中代乞戒者。准下尼法。但差一人。若准五分二十九。十尼俱往。如下当辨。

因辨遣信得戒时节者。章中三释。初释先且依教立宗。章云。(乃至)已与汝受戒竟。次当引喻以立道理。章云。又准媒业。(乃至)便义不具。次释妨难。章云。若尔何故教人盗。(乃至)不同杀盗(谓有别义。不类杀等。言别义者。当知年夏。媒须和合二处。二处者。男女也)。次第二释。初破前宗。章云。若尔戒非羯磨缘生。(乃至)何容使报。方始得戒。次申自宗。章云。故有异释。(乃至)事成得罪。次释妨难。且先立难。章云。若尔何不类媒耶(假述前师。举媒为难。媒戒文云。受语往彼还报。僧伽婆尸沙。亦应杀盗受语往盗还报。方成犯限也)。次答非例。章云。答如媒报所媒。(乃至)何得以所类能(显媒类受。若并令报。于中即有能所不同。且如媒中。如有和上教一弟子。男家受语往语女家。女家受语还报男家。此则男女俱是所媒。此则报时。但能所媒。能教和上已得罪竟。论其杀盗。若令还报。即是义边。受语往彼。事成我已罪竟。若复还报。便是能报。非是罪时。故不相类)。次准例立理。章云。如此解时。(乃至)非谓报竟。方始得戒(谓类媒杀并不报能。即例受门。以受戒人为能教者。使尼往受。羯磨才成。即得律仪。不须还报)。或曰。今应更难此第二释。谓立能所。与前义别。男作能教。令为己媒。所教比丘须还男。准此例受。理应还报。应答难云。此媒虽复要须报能。而不得结能教男罪。亦应受戒虽要报能。而亦不令能教得戒。复曰。能教比丘。令为己媒。既要报能。受亦应尔。答汝若类媒须结媒罪。今为己媒。既要报能。受亦应尔。答汝若类媒须结媒罪。今为己媒。乃是淫因。岂令受具而发五戒。复曰。尼僧十众并作能教受戒行者。及大僧众并作所教。此则所教预喻如所媒。所媒既须往彼还报。受戒亦应往大僧处。还报受戒行者。答媒报令能得罪。岂受还报而令能教尼众得戒耶。此等既并立难不成。还归初门能所类相。并不报能。得戒得罪也。次第三释。先且总非前释。章云。虽有此释。(乃至)不了说故。次依教立理。章云。如余三律。(乃至)明因使得(理应受戒。要闻羯磨。故知使传大僧羯磨。方始得戒)。次例此律。亦应具传大僧羯磨。章云。此律文略。直言汝已受具足竟(下尼法云。能使应还。比丘尼寺内。语言大妹。汝已受大戒竟。述曰。疏意说比尼法文略也。谓准尼法。虽差一尼并二三伴。异于余律十尼俱往。然亦应理还来集尼。对大僧中所作羯磨。令具听讫。方可语言。大妹汝已受戒竟。以受要须闻羯应故)。次辨具缘。章云。应具六法等也然文亦不具者。略者。准尼法中。全无第三戒师白缘。于第四缘。但问名字及和上名。并学戒不。而略不问十三难等。虽问少分。而亦是略。今更详之。应具十缘。一端正女人。尼法文云。小小类貌。不应遣信。母论第二云。若有如是比者。得遣信受(五分半迦尸。十诵四十一云。婆罗门生女。端正姝好。价直半迦尸国)。二有难缘。三本法成就。四白二差使。口差伴尼(准尼揵度)。若准余律。十尼俱往。五义加使尼为请师(设无此缘。亦应得戒)。六使尼为乞。七戒师作白。八捡问遮难。九白四成就。十使还报知。若依余律。白四具足(或恐转变。更应捡难。更加捡缘。使十一缘)。上来立义虽已善成就。崇复云。遣信受戒得。在大僧言下。报表事终。非为发戒。故报文云。已与汝受戒竟。报有已言。明知先得。若在报发。便违已言(难曰。俱舍第九云。开口已眠。应先开口)。又云。若使言下生戒法者。便有三过。一有秉法杂乱过。二尼有一部发戒过。三违见论八语过。今略详之。尼传僧教。本非杂乱。故五分二十九云。羯磨师为说僧所作白四羯磨令听已。又凡受戒。理须听闻大僧白四。若不许尼传僧白四。僧教未成。则崇自招一部之失。又见论八语者。善见第七。八种得戒。八语之外。别有遣使。如彼论云遣使如彼论云。遣使受具足戒者。半迦尸尼。遣信八语。得具足者。从比丘尼得白。四法。比丘僧复白四法。是名八语(已上论文)。八语遣使。论既别设。违八语。何成有过。况复使尼传僧白四。并其本法。成八语。此等立破。具如破述记中已广辨说。

受有作法者。尼往僧中。或须结界。或相捡问。随时变动。不同随中。

异缘无作唯随非受者。穷寻疏意。略有三门。一者异缘能发无作。如欲杀人不执刀仗。乃用指印相书而煞。虽同身业。而事有异。故曰异缘。者互缘。如以指印。或以相尽。作大妄语。是即身业以成语业。或如赞杀。以语成身业。既互造故名互缘。三者助缘。如以他人身语等业。用成我身身语等业。即如遣使。名曰助缘。先来诸人。不违异缘互缘别相。遂妄破疏。且如觉云。受中理亦通于异缘。如语乞戒发身戒故(此将互缘。以破异缘是故非理)。通律师云。问此人亦应遣使依止。答成。若有难。开无依止而住。岂可有难。开不受而得戒。故不相类也。又以依是凭义。理不合遥也。

总发假缘者。情非情等一切境上。总顿发故。要假缘也。

今取面化者。谓便舍时。未说成舍者。留待后时。容亲面化使不舍戒。以其舍戒如死故也。

不假余缘者。若当有便。随便对舍。何须遣往也。

十人二十足为良验者。十人受戒。二十出罪。是表难易也。

受本不得请僧就己者。上代僧祐律师云。遍寻诸律。有难尚令遣使往受。岂容无难辄受尼请来就尼寺。往往有人。轻藻无识。往赴尼寺与受戒者。深违教意。今详教意。但由大僧。取静息缘。不肯来赴。故开使受也。请而赴者。理非轻藻。然今疏意。同僧祐说。故云不得也。伽论第一及第七并云。百一羯磨。一切经中。亦别有一卷百一羯磨。即萨婆多宗所弘也(数有人言。毗尼母百一羯磨者误)。边无十僧。谁足二十。故应同开边尼十众虽有多释义等为可者。一解。羯磨中摄。故不别论。若尔遣使亦羯磨摄。何以别明。答端正女人。开中之胜。而论曾嫁名中鄙恶。不类端正。故不别论。虽有此理。然十二开异常二十。应分两别。答以十诵中无开十二。有遣信故。今据彼说。故有隐显。章中破云。以其文无定数者。诸部受数。或多或少。岂专十诵以妨此律。又解违于五受。亦同此破。故依下文。立曾嫁受。

女妇二受者。妇受有一。曾嫁是也。女受有三。二十众。遣使。并义立边尼十众也。更加大僧十人五众。即是羯磨离六也。

合即唯五者。谓合前六。总名羯磨。辨余善来上法等四受。故五也。引伽论者。证成羯磨。应离成由也。

并余二受者。一者义立边尼。二者曾嫁。

二僧摄者。义立边尼及边僧并五人僧摄。余并十人僧摄。

得名门

善来两释。准上释名门中。如次配之。谓有一学两学异。

上法两释。亦准释名。约境约智。如次配之。约数就心。即带数释也。

通局门

多论对七受以说此约五受者。多论第二。见谛。善来。三语。三归。自誓。八法。白四(八法即八敬也)。于此七中。义摄为五。与此律同。故相对辨。谓彼七中。善来三归八法白四。即与此律四受全同。三语摄入三归之中。见谛自誓自义同上法。是故摄之。以为五受也。

但知七中有见谛无上法者。见谛虽可义同上法。论其克性。此律所无也。

此律有上法无见谛者。上法虽可义同彼论见谛自誓。然据名字。彼无上法也。今详上法。是母论名。仍非此律有也。

八敬专尼余三比丘者。应云八敬专尼余五比丘。何故言三。答合五为三故也。谓三语三归。合为一见谛。自誓合为一。善来复一。故三成也。

若谨依文者。多论第二云。问七种受。几是比丘不共尼。答曰。五是比丘。一见谛。二善来。三者三语。四者三归。五者自誓。问几是尼不共比丘。答曰一。谓八法受戒。问几二众共。答曰一。谓白四羯磨也。

为止诽谤故者。多论第二。佛不自度尼家三众。作此释也。

多论局者偏就爱道等为言者。问多论第二云。八法受戒。唯大爱道。更无得者。既唯一人。何用言等。答理实多论。唯望爱道善来是局。复置等等言。良以母经及此律等。敬通五百。是则善来总望五百。亦名为局。总收义尽。须置等言。

亦同此局者。重释此律望五百局。十诵五分。望爱道局。故云亦同此中多论说局也。

举此五受受随分别者。此律善来唯受非随。唯佛秉故。若准祇律第三。佛与比丘俱秉善来。即是义通受随二法。谓自得戒。即属受门。复以度他。即随行摄。次辨上法。若据母论。唯二人得。唯受非随。通律师云。自因祈心。果戒俱得。即是摄。复教他得。即随行摄。此义即是自部所宗。以其破结不遮简故。次辨三归。多论第二云。佛成道后八年之中。得三归受。故八年中。理有自得教他之义。便通受随。八年之后。非受非随。次辨八敬。若准自律。五百释女因此得戒。名之为受。随中行敬。复即是随。然此随义异前说。除五百已。约余女边。唯随非受。次辨羯磨。义准应知。今此古人。受随分别。既说五百。故通受随。自余诸尼敬不通受。明知五百以敬为受。是故善来不度五百。故说善来局也。

叔𨤲尼者。贤愚第五云。其初生时。细濡白㲲裹身而生。父母怪之。相师言古。因为作字。名曰叔厘。秦言白也。叔厘长大。㲲随身大。女白父母。我欲出家。将往佛所。佛言善来。头发自堕。所著白氎。寻成五衣。精进不久。成阿罗汉。

摩登耆女者。经无文说善来受。母论第一。摩登祈捡。

多论自誓唯大迦叶者。彼论第二云。自誓唯大迦叶一人。更无得者。(述曰)意说。当时更无人得。非是佛制余不复听作自誓受也。故章中云。一多少为言等也。多论第二云。问佛在世几年便听白四羯磨受戒。答曰。有言佛初得道一年后。听白四受。有言四年。有言八年。以义而推。八年者是正义也。(又云)佛遣阿难。与大爱道。八法受戒。十四年后。听白四受。(又云)三语三归。佛成道已八年中得。八年已后。更无得者(已上论文)。

结集毗尼序者。十诵五十五。明五百结集。彼文名为五百结集毗尼序也。一为敬要(即是释前不善来度)。二须和上(即是释前不羯磨度)。

多论俱局离羯磨故者。多论虽言羯磨是通。余皆是局。若如向来离羯磨受。便合多论。一切俱局。谓据总名。羯磨便通。论其别体。亦即是局。

数齐有五者。颂曰。僧五谓来上。三归十及五。尼五谓敬遣。边十常行嫁。又准多论。更加三语及以见谛。便为僧七。今言僧五。谓摄此二人三归上法中也。

局中三僧五专尼众者。前齐五中。除来上已。余三局僧也。即齐五中尼众有五。是专局尼也。

诸部同异

十诵五十八种得戒颂曰。然见誓论边。重信来归羯。

六同四分者。十中后六。义摄为四。便同此律来归敬羯也。谓边五遣信羯磨。合之为一。余三还三。即是摄为四也。

善来是同者。同此律中。要得初果也。

不须善来者。谓彼复有直尔见谛。即发戒品。不须更加善来受法。

余二即异者。一者所秉法。二所被行者。故言二也。

四句分别者。即释名等四门是也。

智论云非佛声闻等所告者。智论九十五云。无性可见。住是性中得耨菩提。何故无性相是阿耨菩提。非诸佛所作。非辟支。非罗汉。非向道。非得果。亦非菩萨所作。众生不知诸法实相。是故菩萨行般若彼罗蜜。以方便力。为之说法。(述曰)无法性者。是所证理。阿耨菩提。是能证智。而今论云无性相即是阿耨菩提者。菩提菩提断。皆名为菩提。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故说无性即是菩提。此之性空。不为因造。然十诵中。虽不说辟支。是自然得。以其多论七受之外。有佛辟支。并无师得。义准成立辟支自然也。

四分等中者。母论也。

大尽智者。多宗余论与此大名。准此多论第二卷中。云大尽智。先来诸人云。约人名大。今详论意。已前有学。烦恼分尽。今成无学。烦恼大尽。故名之也。

道未知智者。即道类智也。何以知然。杂心第六。释九遍知四类忍四类智。皆名未知。且如彼云。集智忍未得一断知。如彼广说。然婆沙六十二云。集类智忍灭。集类智生时。得一遍知。文相不同也。然杂心论上下文中。有处亦名比忍比智。良以观上二界不现前境。名为未知。余释非理。不劳叙破。又觉云。若准俱舍苦忍初心得者。彼以俱舍第十四十受文云。二由得入正性离生。即作此说。理实初入苦法忍时。名入离生。而论得戒。要至第十六心得也。见谛周故。顺多论故。建立果故。然俱舍云得入离生。显初入道。由此为缘而得戒品。不必即说得戒刹那也。

多论假身口教者。准章中释。似约言教之教。今详多论。表名教无教。彼论第二。问曰。佛与辟支。云何得戒。答无师得。问从教得。不从教得。答曰不从教得。有言。从教得。如佛在树下结跏趺坐。言我要不解此坐而得漏尽。即身教成就。口教成就。然后得漏尽戒亦俱得。是谓身教得戒。辟支亦尔。(乃至)见谛或言从教得。或言不从教得。言从教者。安居一时。乞食听法。身口二教亦俱成就。然后见谛。戒亦俱得。是名从教得戒(已上论文)。若是言教者。见谛既因佛教。何故乃言安居乞食等为身口教。又彼论第一云。若口说三归。是身口教。若淳重心。有身口无教。故知是表无表也。

问木叉戒是无漏戒禅戒不者。多语第一问答也。

佛在世有者。法未灭来。总名佛在。此约制立七众木叉。要佛出世。若约独觉。出无佛世。五戒性成。名木叉者。不假佛世。问圣者皆得五不作戒。若是木叉。应命终舍。何因经生仍成五戒。答理实命终五戒随舍。由此五戒。感当胜果。故非不舍。然随生处。五戒性成者。理是新成。非成前生。故无有失。

余二人天俱有等者。约趣辨依身也。于中禅戒。通欲色界。容成容现而名为有。若无漏戒。欲色二天。亦是容成容现。于无色天。唯成非现。亦得名有也。今言人天俱有者。天名是通。理应分别也。

余二通二界等者。约界辨依身也。谓禅无漏。通二界中。容成容现。其无漏戒。无色界中。唯成非现。婆沙二十八云。无有圣者不成就无漏戒。是故圣者生彼界。唯成就造色。于中学成就学随转色。无学成就无学随转色。问此诸随转色。何大造耶。答依次前身。随所应戒。欲界或色界大造。(述曰)婆沙百四十云。无漏戒不堕界地。随所依身。大种所造。若现有色。可如百四十说。今既生于无色界中无色身故。故以前身大造也。

若如十诵证下三果亦得戒品如见谛是者。初果见谛。义即决定。斯陀那含。义即不定。若先世道。断欲六品。后入见道超证一来(大乘世道是伏非断。而论超证。亦得同此)。或先世道。断欲九品。后入见道超证不还。此二超证。得名见谛。而亦得戒。若先初果。渐次证得一来不还。即非见谛。理不得戒。

问证下果时为一切得耶等者。此问答中。叙古人释。略显其非。且古意云。以下三果或。未尽故。假有祈心。即略非云。若第四果虽或已尽。亦非一切得。如沓婆等。故知不由或未尽者即假祈心。若尔今师云何答如前已释。以其戒是从缘得故。不由或尽不尽也或有疏本云。若第四果虽或尽解满一切得戒者。传写者谬。若言一切得者。何得指同沓婆也。

何得判言经中不得三四者是其在家者。意破前师五戒一向判为在家。八戒一向判为出家。而言在家不得三四。是望经文。有大宽失。以经但言唯不得四。非不得三故也。章云。若在家者。以五戒人不断自妻。岂得三果者。此意难云。若复用汝五戒在家可经释者。有违理失。以有自妻。何得三果。三果必断欲界或尽。何有自妻。章云。既言得三道果明亦出家者。此显正释。正释意云。既言在家得三道明亦出家。即是亦在家亦出家也。以其着俗。即名在家。断非梵行。复是出家。由名在家。顺经文相。复由出家。故不违理。即破前师八戒一向唯是出家。无在家义也。

频婆娑罗等者。观经云。佛口放光。照频婆娑罗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经就道俗多少者。缁服出家得道者多。白衣在俗。得道者少。故下律云。以信乐心。而作是念。我今在家。妻子系缚。不能纯修梵行。我今宁可剃除鬓发。被袈裟。以信舍家。入非家道。善生经说。在家菩萨修道难。如陆路牵般。出家菩萨修道易。如水路乘船等。瑜伽四十七云。出家菩萨一向能行钩锁梵行。在家菩萨。则不如是。广如彼论。

非谓不得第四果耳者。若准多宗。定不得四。故婆沙四十六。释初果云。问若满七有。无佛出世。在家得阿罗汉耶(正义家释云)。如是说者。彼法尔成佛弟子相。乃得极果。如五百仙人。在伊师迦山中修道。本是声闻。出无佛世。猕猴为现佛弟子相。彼皆学之。证独觉果。无学不受外道相故。今五分律。化地部宗。俗得罗汉。不须会释。见论第七。教授迦叶词句。具如彼论。不繁叙之。然章中不具也。

明智现前者。无漏圣智。称之为明也。

如增一阿含广说者。彼二十一云。佛在摩羯国波沙山。世尊清旦从静室起。在外经行。须陀沙弥。在世尊后。世尊顾曰。今问卿义。谛听善思。对曰如是。世尊告曰。有常色及无常色。为一义。为若干。须陀白佛言。此义若干。非一义也。所以然者。有常色者是内(如来常身。非诸凡夫六根所取)。无常色者是外(外色声等六根所行)。以是故。义者若干也。世尊告曰。善哉。复云。有漏无漏义。为一为若干。对曰。若干。所以然者。有漏义是生死结。无漏义是涅槃。故是若干也。告曰善哉。复云。聚法散法。为一为若干。白言若干。所以然者。聚法之色者。四大形也(极微聚故)。散法之色。苦尽谛也(谓灭谛体。散灭有漏色身也)。故有若干。告曰善哉。复云。受义阴为一义若干乎。白言若干。所以然者。受者无形。不可见。阴者有色可见。故若干也(诸心心所领受境界。故言无形也。色可聚集。故名阴也)。告曰善哉。复云。有学义无学义为一为若干。对曰若干。所以然者。有学义。是生死结。无学义。是涅槃。故若干(谓名有无名也)。复告曰。云何有学是生死。无学是涅槃。白言。有字。有生有死。有终有始。无字。无生无死。无终无始。世尊告曰。善哉。快说此言。今即听汝为大比丘。告诸比丘。摩羯国界。快得善利。便此沙弥此境界。今总颂曰。常色无常色。漏无漏聚散。受阴字无字。如次义应知。

多论举羯磨摄十诵中三者。谓中三者谓摄五众遣信论义。以其多论是有部宗。释十诵义。故相摄也。问乐者。乐谓意乐。意乐清净。发言亦善。故俱舍云。谓由善巧酬答所问。如苏陀夷是也(亦有释言。问其乐受戒不者。今恐不然也)。僧祇二十三。四种受具颂曰。自宽来中边。不能如法者。彼律云。诸比丘亦欲如来善来度人。威仪进止。左右顾视。着衣持钵。皆不如法。广列善来者。佛善来度三千二百九十一人。诸比丘度不列其数(广说如彼)。

羯磨替善来者。但替诸比丘。非替如来也。讫至双林。皆是善来故也。

所以可知者。牒入羯磨众。所斟量故。不足数也。

八敬悬指者。向来并是二十三文。此云悬指者。是彼第三十六。五百释女。往诣佛所。却住一面。爱道白佛言。佛世难值。今遭如来出世说法。令诸众生成寂灭证。如大爱道綖经中说(经中有爱道比丘尼经两卷是)。

然彼文中爱道言佛为尼制法者。祇律三十云。佛住迦维罗卫。尔时大爱道。与五百释女。求佛出家。如綖经中广说。(乃至)爱道白言。世尊为比丘尼。制八敬法。我等得广闻不。佛言得(因此。即广说八敬也)。五分五受颂曰。自来三八羯。剃发之初故。名为因。祇律可知。

一二三归者。觉云。或据境说一二三归。或可约一二三遍。今详前释好也。与此律中度俗二归。相相顺故。若尔何故五分十五云。诸比丘一语受戒。言汝归依佛。又二语受。言汝归依佛归依法。又三语受。言归依佛法僧。以是白佛。佛言不应。答谓制后不应也。若不尔者。岂可三语亦不应也。母论第一。二众各五颂曰。来上羯离六。来三师遣使。伽论十受颂曰。无见问归誓。边中重遣常。

谓迦叶及三说者。律师云。此准母论。佛告迦叶。听汝建立上受具足。即是一说。又复告曰。过未诸佛皆尔。即是二说。我尔亦然。即是三说。或可约三世佛说以为三。觉云。似有人名三说。今复详之。迦叶显人。三说显法。谓三遍说自誓法也。

但同归敬(此二种受令同此律。故不须辨异)羯磨细论同异可知者。谓彼论中。问答五众十众遣信。及二部僧。此五种受。虽可总入羯磨中收。然彼问答。此律中无。十二曾嫁。彼论非有。此彼虽复俱有遣信。而此复无已后之制。故有同异也。

对十诵者。并以同是萨婆多宗。故对辨之。后多论中亦同此释。

善见第七。八种受具颂曰。善归授答问。重使语羯磨。多论第二。七种受戒。见来三语归。自誓八白四。问此论三语。与三归何别。尊者云。三归有结词。三语无结词。据根钝利。故受亦别。故多论第二云。以众生宿业力故。若应三语得戒者。三语则止。若应三归得戒者。三归便止。以业力故。自然便尔。今详。或据罗汉教其归三宝者。名曰三归。若无人教自归三宝者。名曰三语。如此律中俗受五戒。多是自归也。又此三语由无人教。自能说故。亦名自誓。如伽论十受释自誓中。语迦叶及三说。彼文意云。迦叶自誓。即当多论佛为我师我为弟子。故俱舍第十四云。四由信受佛为大师。谓大迦叶。伽论又云。及三说者。谓无人教。自归三宝。亦自誓摄。而名三说也。即当多论三语是也。若作此释。前释伽论三说之义。宜改就此。

见谛摄自然者。准论见谛。不摄自然。以其自然是佛辟支。彼既以佛辟支。对见谛受。辨其同异。又复见谛与尽智异。故不应摄也。若尔七受应义不同。答七受唯约弟子得戒。故实不同。

了论九受颂曰。僧来肆归略广。尼来遣使广。独觉有量德。如来无量德。

择二圆德了别相者。择谓简择。直辨体也。相对而明。即是了别九相之异也。

言圆德者。真谛释云。圆德至得。是比丘性。得戒之时。即得四万二千正法。名为圆德。复有至德。德此圆德。此中意说。圆满功德。名为圆德。复至身中。得获成就。故名至得。声闻七种。必依他德。佛及独觉。唯是自得。

言善来者。真谛云。若诸行人。善根强胜。智慧聦利。戒善易生。圣道易得。此必圣人。犹是白衣。佛呼云善来比丘。修行清净梵行。正说正法(此是善来词句也)。鬓发自堕。衣钵自然。即得具足(此辨相仪并仍戒时)。前云佛呼善来比丘者。是许出家及与具戒。谓从白衣。来出家位。从无戒位。来具戒位。故曰善。既无具戒。复言比丘也。修行清净梵行者。与具戒已。来令起行。离恶行善。名为梵行。令其修学。故曰修行。若欲别论。戒定慧品名为梵行。合学此三。故曰修行。正说正法者。说谓佛教。法谓三藏十二分教差别法门。□不妄倒故称为正。正说正法。即是梵行之所依止。佛唱此言。名善来受。

言三归者。从此已去三种得戒。非皆是圣。又非佛与。善根渐薄。戒往难生。后后转难。故有三别。且三归者。善来未得。更说三归。三归之前须诵佛语。谓呼善来比丘等词句前次说三归。方始得戒。

次略羯磨者。须立师僧问遮法等。羯磨之前。与广无别。但说单白。便能得戒。又不要须十人五众。四人亦得。以此为异。

次广羯磨。如今常法。尼无三归及略羯磨。以根钝故。若是圣人。佛命善来。故立善来也。大瞿耽教。是遣使受。故有八尊法也。自余咸是广白四受。故有羯磨也。

独觉有量功德至得者。先于多劫。已修戒行。最后生身。五戒性成。后入见道苦忍初心。得出家戒。鬓发自落。衣钵自然。尔时具有木叉定生及无流戒。虽具三戒。若类佛德。犹是有量。论云诸佛无量功德波罗蜜至得者。行菩萨道。第三劫中。分分割截。能忍不嗔。尔时戒忍波罗蜜多悉圆满。波罗蜜者。翻为到彼岸也。谓佛万行。实尽边际。悉到彼岸也。即简二乘未能永断不染无知。非到彼岸也。至最后身。释菩萨戒。亦是性得。后入苦忍。得出家戒。乃至尽智无生智时。一切佛法一时圆满。木叉定生无流戒等。无有边量也。心论第四。十受颂曰。起超善师乐。重信归中边。

律毗婆者。此总意云。随逐律文。分别解释。故云律毗婆沙也。此方律疏是也。梵云毗婆沙。此云逐分别。或名广解释也。故俱舍十四云。诸毗奈耶毗婆沙师十种得戒等。义同心论也。

舍宝衣等者。非是论文。义亦有失。谓此自起即自然之异名也。唯多论释。尽智时得。非发愿时得也。

超升离生者。俱舍云。二由得入正性离生。婆沙第三云。论不正见。要由见道。能毕竟断。故名正性。世第一法。无间别起。故说能入。令言超升者。超不正见。升正性中。即是入正性义也。言离生者。婆沙第三。多复次释。而总意云。见所断惑。名之为生。惑如生食。久在身中。作极苦事。惑如生狩。笼戾难伏。见道能灭。故云离生。

三归三说者。准多论与此心论。同是萨婆多宗。即应三说。是彼三语。三语三归合为一故。若准俱舍十四云。十由三说。归佛法僧。即似三遍口说三归。若准十诵五十三。辨十受三归已。自说誓言。我今随佛出家。以为三说。任依一释。

辨异可知者。既同十诵。即上诵已辨异说。故云可知也。

见谛得戒共无漏戒问答者。见谛必有道俱无表。道俱之外复得木叉。此二何别。广释如章。

得果舍因者。且如初果。后证一来。舍前劣道。更得胜道。道俱无表。随道转增。故言舍因中戒也。余果准知。

总别门

如昔所论善来羯磨说之为总余三是别者。此叙昔律师义也。然寻彼师云。来上羯磨。名之为总。且善来总者。一者见谛。谓陈如等。二者呵欲入道。如婆提婆敷等。三者因缘入道。如舍利弗。初时虽别。后悉佛命善来得戒。次上法者。或名自誓。或名教授。并未发戒。后得尽总名上法。问前呵欲等。是得道缘。如何名别。答如论义时。未欲求戒。而请经论名论议受。来上亦尔(已上叙讫)。

章云。今解善来亦非是总等者。将古人且应先识总别之相。且如论议。一人身上有论议开异曾嫁等。名之为别。复加羯磨同曾嫁等。名之为总。曾嫁亦然。谓亦一人有曾嫁开异论议等。名之为别。复有羯磨同论议等名之为总。由准此理。今解善来。亦非是总。以呵欲等非受名故。即不成别。以其别者须是别开。遍寻律论。不见呵欲是即开故。别义不成。总亦不立。故知非总。不同论议有多。多为论议有多受名。名为论议。来听问答。答问羯磨。然人唯一。故得说为从远缘彰。名为论议。显是别开。既是别开。复加羯磨。亦得成总。章虽不破上法是总。准例以破其义已成。谓将教授以望自誓。体不成别。别既不成。总亦不立。

应开合中分十二受者。上辨受缘开合门中。羯磨离云。来上归敬。复成四受。合成十数。今若更分善来为三。应彼开合立十二受。今详此难。深为无用。设开十二。违何理教。故非理也。

举七毗尼七种非法总别为妨释不类之义可知者。问七种毗尼。总名现前。然而离忆念等六。仍自别有现前毗尼。又如七非。总名非法非毗尼。然而离出非法别等。仍有非法非毗尼在。今羯磨中。十众五众遣信二十边十曾嫁。总名羯磨。亦应离出十众等六。仍更别有羯磨体在。答七灭七非。是通局门。如眼等根及色等境。辨法处色。通名为色。虽复离出五根四境及法处已。仍更别有色处体存。今言羯磨。是总别门。如世军林。离人树已无军林体。故不类也。

如界内不别众中亦有不定者。尊者曰。亦应说言结界成就亦是不定。大界界场亦不定故。二十八人颂曰。余举灭难为。神隐离别场。

第三能秉人门

多论见谛自得者。此不尽理。如彼论第二云。六从他得。一须分别。因佛说法。名曰从他。自见谛发。即名自得。如彼广说。

论云以根本而言等者。此将上法。准他多论分别见谛文也。非谓彼论有此正文(分别见谛。如向所引多论第二也)。

尘习双亡者。若准深密瑜伽等宗。尘谓尘染。即烦恼障也。习有三种。一者一切善染种子。名为习气。今言习者。烦恼种也。二者烦恼虽断。仍有依附。所依身中。无堪任。虽无堪任。而无别体。三者诸所知障亦名习气。故经说为无明习他也。若准涅槃等佛性宗中诸经论意。尘即烦恼障也。通收种现。总名尘染也。习即所知障也。通收无堪任性。总名习也。唐朝已来。不谙彼宗者。将谓习名古人错译。甚疏失也。今章疏意。即是佛性宗义也。此释决定。物怀疑耳。

转缘入道者。转变俗服。以成法衣等。如僧祇云。善来言下。鬓发自落。袈裟着身等。

付法藏阿难善来。如付法藏第一卷说。阿难乘船。在河中流。入般涅槃。时雪山中。有五百仙。阿难度已。同时涅槃。准彼即是善来度之。至下第三卷记中。当具别之。

舍利弗金师之子教不净观者。捡涅槃二十六。缘不在佛。

如文可知者。下文佛今百一十一罗汉。游行说法。时有闻法得信。欲受具足戒。时诸比丘将欲受戒者。诣如来所。未至中道。失本信竟。不得受具。以事白佛。因开三归。

多论十义。广如彼论第二卷说。

四不坏信者。新译经论。名四证净。若准大乘。以信为体。谓无漏信。缘佛法僧及戒为境。信不可坏。名不坏信。或复由证得净故。名证净戒。证即是净。故名证净。理并无失。若萨婆多。无漏信戒二法为体。婆沙一百三云。净谓信戒。离垢秽故。于四圣谛。别别觉证。而得此净。故名证净。又云。此中佛者。谓佛身中诸无学法。缘彼无漏信。名佛证净。此中法者。谓独觉身中三无漏根等学无学法。菩萨身中二无漏根等诸学法。及苦集灭三谛。缘彼无漏信。名法证净。此中僧者。谓声闻身中学无学法。缘彼无漏信。名僧证净。诸无漏戒名戒证净。自性净故。依证起故。亦名证净。俱舍二十五云。信戒二为体。四皆唯无漏。广释如彼。

一正富罗者。多云。如昔一时。有一比丘。应得罗汉。有轮王鄣。不得漏尽。佛欲除障。为正富罗。轮王福灭。即得无著。

唯羯磨通局可知者。觉云。五百年前。通凡及圣。五百年后。既无圣僧。故局凡也。今详宾头卢。向来应供。何以言无圣僧。设圣僧来秉。岂可不成。何以言局。尊者云。唯羯磨通者。即通凡圣也。局可知者。即余四局秉也。

第四所门

至顺之极者。有余所释。全不堪记。今详此依成实论宗。唯观灭谛。达无相理。得入见道。如从内凡觉观灭谛数数观察。然初学时。被有相心之所间杂。尔时犹非至顺之极。久学纯熟。见五阴灭。不为相间。名入见道。至此名为至顺之极。谓至顺无相之极也。若萨婆多。唯空无愿。得入见道。定不许以无相三摩地入见道。正违成实宗也。

多论云此二受法不羸不舍者。问若言内凡不羸不舍。何故俱舍二十三云。若得𤏙法退断善根等。答彼据退𤏙。容断善根。而今意说。不退𤏙位。定不羸舍。故无违失。

羯磨无与为起过人者。如受戒揵度。未制羯磨之前。诸比丘等着衣不齐整。乞食不如法。此等并是三归之人。既曰此人起过之后方制羯磨。故知三归并是外凡。今详下二果人。容犯夷罪。况复着衣不齐。而能证成是外凡也。故应还依多论第二。云三归受不羸不舍。判为内凡者好。

三人通被者。一外凡。二内凡。三圣者也。

涅槃经净梵志者。彼经第三十九。净梵志白佛云。我已得正法净眼。归依三宝。唯愿如来听我出家。佛告憍陈如。听是梵志出家受戒。时憍陈如。将至僧中。为作羯磨。令得出家。十五日后。得阿罗汉。

莲华色尼。下文得初果付。波阇度之。

饰宗义记卷第二本

饰宗义记卷第二末

藉缘门

昔律师五受。皆具五缘。善来五者。合此三四。以为一缘(谓假佛形。并佛言教)。更加心境相应。及言成事讫。今详此中已说内有出家善心。复有佛形并佛圣教。便是已显心境相应。又复佛言无落非过。何因言成事讫。上法五缘者。一假佛教授(同此章中第一缘)。二立誓要期。三精勤苦修。四三毒皆尽。五尽智现前(此同章中第三缘也)。今详尽智已显勤修及三毒尽也。三语合此初二。以为一缘(谓假弟子形。及三归教)。二出家相具。文言教令剃发披袈裟等(尊者云。更加此缘好)。三归依心成。领前归仗(即是章中第三缘也)。四心境相应。五言成事讫。今详亦可摄在第三归仗缘中。八敬五缘。同三归说。谓一者假形及教。二者相具。三者有永戒心领受奉行。四者相应。五者事讫。今详五中。相具求心。之有亦好领受奉行。相应事讫。恐不具足。是故章中。改为四缘也。

羯磨受戒昔来所辨等者。今师意存此释已。今详四缘。义虽具足。若配律文。似乖文相。文相意云。若受大戒者。举能受人也。

白四羯磨如法成就者。此即总是四缘具足。故名如法成就也。

得处所者。称可圣教。名得处所。如说如来处非处智力者。处谓称理。非处即是不称道理。如来皆达不可屈伏。故名为力。故今此中。称教名得处所也。

住比丘法中者。结前作法。称教名成就。便得安住比丘法中。又详四缘。虽言年满。身无遮难。复应细寻。下律文中。不问十三难。不名受戒故。虽无难不问。亦不得戒也。破四缘义不合道理者。非谓出妨破也。但辨四缘。别更立义。即是破也。

不然之义当释者。即下略叙是也。

祇六缘者。愿律师云。一年满二十。二身无遮难。三结界成就。四尽集。五羯磨称文。六僧数满足。准祇第二。似有五缘。愿云六缘。盖是义立也。彼文云满。非二十不满(似当第一缘。又[云])。若比丘受具足时。善受具足。一白三羯磨(当第五缘)。无障法(当第二缘)。和合非别众(当第四缘)。满十僧若过十(当第六缘)。是为受戒(已上祗文)。第三结界成就。善是愿律师准义立也。理必有故。故须加之。总为颂曰。二十无遮界。集羯磨僧满。

亦是释八比丘义者。祇律第二。但有一种羯磨比丘。何以乃言释八比丘。今详疏意云。汝若祇羯磨六缘。亦是释此四分律中八比丘义。何如直取自部文耶。非谓疏注云彼祇律有八比丘也。言虽广闹者。即是首律师五缘也。今来彼师五缘以为颂曰。能受有五种。人根清相法(已上第一缘)。所七谓界僧。十集羯时资(第二缘也)。乞心境相应(乞是第三缘也。心境相应。是第四缘也)。及言成事讫(第五缘)。今师以四缘。摄彼五缘总尽。复为颂曰。初摄僧十集。二羯四半讫。三界四能五。时资乞四半。释曰。言五缘者。第一能受人。第二有所对。第三乞。第四心境相应。第五言成事讫。且第一缘能受有五。一要是人。简余趣故。二根具足。文云哑聋等不得受故。三身器清净。简十三难。四出家相具。文言不应与俗服者受故。五少分得法。文言不应不与沙弥戒而受故。第二所对。曲复分七。一结界成就。祇第八云。不羯磨地者。不得作僧事故。二僧位所摄。非别人秉故。三十人。瞻波云。若少一人。非法非毗尼故。文言。自今已去。听十人受故。四界内尽集和合。文云。更无方便。界内别众作羯磨故。五白四教法。文言。息三语兴羯磨故。六佛法时中。故心论云。法灭尽时。结界羯磨一切息故。受不失。未受不得故。七资缘具足。文言。乃至无衣钵。不应受故。第三乞戒。文言。不乞者不名受戒故。第四心境相应。文言。眼醉狂人不成受戒。故知心不称境也。复以文言白四羯磨。不如白法作白等。故知境不称心也。第五言成事讫。白四具漏。独秉至头。无人呵制。方成事讫。今师摄彼四缘者。如前颂云初摄僧十集者。今师初缘云僧数满足者。摄彼昔师所对之中。僧位十人尽集等三也。二羯四半讫者。今师第二缘云教法成就者。摄彼昔师所对之中白四教法。及彼第四心境相应之中境称心(此第四缘。具摄四半。故云四半也)。并摄第五言成事讫也。三界者。今师第三缘云结界成就界内不别众者。摄彼昔师所对之中结界成就也。四能五时资乞四半者。今师第四缘云。年岁满足。身无遮难。摄彼昔师顿受五种。及所对之中。佛法时中。资缘具足。及第三乞。并第四心境相应之中。心称境也(四半义。准前释)。

四心俱得者。多论第一。于三性心及无心皆得。如彼应知。

前四以心为缘者。心论第四颂云。随心上中下。得三品律仪。故准心论立前四受。必假心缘也。

羯磨一受文虽不列者。谓八比丘中。律文自释具缘之义。然文不列以心为缘也。文虽不列。亦要须心。顺心论故。

四缘是何缘者。缘有四种。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然准俱舍。总摄五因。以为因缘。唯能作因摄为增上故。今先应辨六因义。后释四缘。令义易了。然大乘中亦有六因。名字虽同。其义全别。若欲广叙。恐厌繁文。故且应依俱舍第六婆沙十六乃至二十一广释六因。今当略叙。俱舍颂云。能作及俱有。同类与相应。遍行并异熟。许因唯六种。且辨第一能作因者。旧名所作因是也。俱舍颂云。除自余能作。论曰一切有为。唯除自体。以一切法为能作因。由彼生时无障住故。显宗第九一释云。因即能作。名能作因。此因有力能作果故。虽余因性。亦能作因。更无别称。如色处等。总即别名(此意显持业释也)。又云。或此令他能有所作。他能即是果能作之因。名能作因(此显依主释也)。除自者。且如一极微色。或复一刹那心。正生之时。除自体不。以余一切有为无为无量诸法。为能作因。由彼生时。因法自体无障住故。因谓自安住。因法自相不障果生也。然总辨者。此中果法体狭于因。因体总通为无为法。果体唯局有为法故。然能作因略有二种。一者有力。如眼望识。二者无力。犹如涅槃望有为法。

第二俱有因者。旧名共有因是也。自下五因。体局有为。且辨俱有者。颂云。俱有互为果。如大相所相。心于心随转。论曰。若法互为士用果。彼法更互为俱有因(此释颂中初句也)。即指事云。一者如大。谓如四大展转相望。二者复指如相所相。相谓能相。生住异灭也。所相即是所相。色心等也。生住异灭。复有二种。一者大相。相于八法。二者小相。但相一法。法望小相。为俱有因。小相于法。非俱有因(准此本法是小相因。小相但是本法之果。本法即非更互为果。而亦许法望彼小相而为俱因。故知颂云俱有互为果者。且说多分)。大相。望法。并望小相。并为俱因。三者后指心于心随转(谓心于彼心随转边。虽为俱因。俱因之果。却望于心。不必一切皆为俱因。如后辨也)。心随转者。颂云。心所二律仪。彼及心诸相。谓心随转。总有三类。一者心所。二者定道二种律仪。三者彼及心诸相。彼者。彼前心所及二律仪也。及心者。及取心王也。此中举其心所二律。及心王者。意欲标取此等法上大小诸相也。上来尔许心随转法。若以心王。与彼为因。于中须除心所二律一切小相。以论文云心王但与五十八法为俱因故。若以前来俱因之果。却望于心为俱因者。于中又除心王小相非心俱因。所余五十四法一切。亦并与心为俱有因(所言随转于心。不必一切皆为俱因者。此即释竟)。

第三同类因者。旧名自分因。或名自种因也。颂云。同类因相似。自部地前生。道展转九地。唯等胜为果。加行生亦然。闻思所成等。论曰。同类因者。谓相似法与相似法。为同类因。略叙彼论。指事释云。谓善五蕴与善五蕴。展转相望。为同类因。染污与染污应知亦尔。无记五蕴。彼有四释。一释。亦是五蕴展转。为同类因。第二释云。有余师说。无覆无记。五是色果。四非色因(此中意云。为果望须。或等于因。或胜于因。为因理须或等于果。或劣于果。此中若论色是色果。即等于因。四是[也]果。即胜于因。于此遂言五是[也]果。既不许胜与劣为因。是故必定罪色因也。此即义显。四望于四。既等于过。故亦成因也)。第三释云。有余师说。五是四果。色非四因(此中意云。四因势报能取同类及异类果。故五皆是四家之果。为因势弱。唯取同类。不取果类。故[非色]是四家之因)。第四释云。有余师说。色与四蕴。相望展转。皆不为也(此中意云。无记法者。色心不互不遮心法。四蕰互因也)。光法师云。诸论皆有四说。并无评家。且以后师为正。授记法师云。光叙正义。后述余师。初释为正。今详四蕴更互为因。四释无诤。但诤色心互为因义。故成四释。然二法师。虽各判释。然并未违是非所以。故今欲存初释为正。应破后三。其义方立。破云。三无记心。皆能发表。如何乃言心非色因。此即通破二四师讫。又所发业与三无记为所缘缘。令三无记得增长。明知此表能为同类。此即别破第三师讫。故知初释为正也。问异熟生心。不能发表。理应四蕴非是色因。答今总通说心为色因。何用何举异熟心难。问异熟色法。望异熟色。同类因不。答有同类因。若尔俱舍第二云。离异熟外。无别等流。如何通释。答彼意说言。离异熟外无有等流别体可得。不遮异熟当体之上亦有等流。故婆沙十八俱舍第六并云。羯剌蓝位。与余十位。为同类因等也。言自部自地者。显有漏法。部谓五部。即四谛断及修断也。谓唯自部为同类因。异部相望。无此因义。又九地中。始从欲界乃至有顶。皆唯自地为同类因。异地相望。无此因义。言前生者。过现二世前生之法。与现后世。为同类因。未来世中。无此因义。广如俱舍问答成立。道展转九地者。显无漏道不随界地。是故九地展转为因。顺正理第十六。广有料简。如彼应知。准等胜为果者。此九地道。准取等果及胜果也。不应加行求劣果故。加行生亦然。闻思所成等者。谓即有漏闻思修法。随应自界。准取等胜以之为果。故云亦然。如欲界中唯有闻思。乃至无色唯有修慧。唯于自界。有同类因。越界即无也。生得善法胜劣九品。皆互为因。染污亦尔。异熟威仪工巧变化。如其次第。能与四三二一为因。广如俱舍。不能繁叙。

第四相应因者。颂云。相应因决定。心心所同依。论曰。唯心心所是相应因。又云。由五平等共相应义。立相应因。谓同一所依。同一所缘。同一行相。同一刹那。并及事等(谓一受一想。无有一心有二受等。故云事等也。所余心法。准此亦然)。问相应因体亦是俱有。此有何别。答相依行世。是俱有因。世中同业。是相应因。是则体同而义异也。

第五遍行因者。颂曰。遍行谓前遍。为同地染因。论曰。遍行因者。谓前已生遍行诸法。与后同地染污诸法。为遍行因。(述曰)谓前已生者。此因亦唯过现二世。与现后世为遍行因。未来无故。故说已生也。遍行诸法者。谓见苦集二部所断七见二疑。及二无明。合说即是十一随眠。及此相应俱有。并是遍行因体。二无明者。一见苦断见疑相应及不共无明。二见集断见疑相应及不共无明。问遍行因得。亦是此因摄不。答婆沙十八云。遍行因得。与遍行法。不常相随。或前或后。非极亲近。故非此因。正理十六。意亦同此。今应略辨此因相者。萨婆多宗。一切有漏。望因分边。名为集谛。望果分边。名为苦谛。此之苦集。即是五部所断法性。于向十一遍行因中。见及无明。缘此苦集以之为境。能所展转。随增漏过。正理论意。说譬喻云。猪入粪中。猪增粪堆。粪堆增猪。更互相因。转增其臭。此亦如是。婆沙十八亦云。随缘有漏。随渐增长。然五所断。虽通染净。然此十一缘净法边。但增漏过。缘染法边不但增。并与为因。是故婆沙正理二论并说。十一随眠。具有三义。一者遍缘五部。二者随增五部。三者遍与五部染法为因。十一相应心心所法。但具二义。一者遍缘。二者遍因。此俱有法。但有一义。谓遍为因。此之相应及俱有法。由能助惑相从是因。此因良由能增染法。故为因也。问同类遍行二因何别。俱舍释云。此与染法为通因故。同类因外。更别建立。此论意云。遍与五部为因。同类但与常部为因。故不同也。今应更徴。即望当部。二因相别。云何可了。正理论中。虽广分别。今且理推。如种子义。是同类因。令增盛义。是遍因义。

第六异熟因者。颂云。异熟因不善。及善唯有漏。(述曰)一切有漏善恶二性。皆是此因。且作一释。异类熟故。名为异熟。异熟之因。依主释也。无记劣如朽败种。不招异熟。非异熟因。无漏复无爱水润故。如真实种。无水润沃。故此亦非能招异熟。唯有有漏善恶二性。为此因体。

上来六因。同类遍行局过现世。相应俱有异熟等三皆三世有。能作一因通世非世。即摄六因以为四缘。如俱舍第七颂云。说有四种缘。因缘五因性。等无间非后。心心所已生。所缘一切法。增上即能作。(述曰)谓除能作。余之五因。即因缘性(释第二句讫)。等无间缘。非阿罗汉最后心聚。以其此缘作因所显。既不能引后位心生。故非此缘。是故但取自余已生心心所法。为此缘体。何缘不许未来世有等无间缘。以未来法杂乱住故(此释第三第四句讫)。所缘缘者。即一切法随与心聚。为所缘缘。增上缘者。且据多分。是能作因。理实能作亦有因缘。故婆沙百三十一云。大种与所造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谓生因依因立因持因养因。增上者。谓不碍生及唯无障(亲造四大不碍生也。除亲造外。望余所造但无障也)。又此四缘差别相者。婆沙一百七云。因缘者如种子法。等无间缘如开避法。所缘缘者如任杖法。增上缘如不障碍法(增上。具通有力无力。望所生法。皆名不障也)。

上来略辨及缘说体同义异。故显宗十一云。六因四缘。体虽无别。而义有异。复辨异云。因谓能生。缘能长养。犹生养二母差别。云云如彼。复总结云。此意总显因亲缘疏。授记法师破此论文云。岂可以缘义是疏。即令因缘疏于能作。因义是亲。而令能作亲于因缘。又如婆沙云。增上缘者如不障者。能作因中。亦云不障。因缘不同。云云如彼。今详此破。理未善成。因缘自合望五因明。能作复须望增上辨。此即妙显体一义殊。何乃因缘难他能作。而于异体对辨亲疏。今详亲疏。于一物上。有为种义及长养义。以开二门。故不应难。又难不障亦非不异。谓因不障。不障果生。缘义不障。不障果盛。故论将喻生养母殊。理甚精理甚精微。不应谬破。

问缘因若异。何故婆沙十六一释云。谓前五因。即是因缘。能作一因。是余三缘。答此据体因。故云即是。显宗约义。乃说亲疏。故无有失。今应略辨。一切诸法几何因生。释曰。法有四类。一者染污法。二者异熟生法。三者初无漏法(即苦法忍。初刹那心。并相应俱有及得等)。四者三所余法从五因生。谓除异熟因也。异熟生法亦五因生。谓除遍行因也。三所余法从四因生。双除异熟遍行因也。初无漏法从三因生。即于前四。复除同类。次辨色法不相应行。于中除法从四因生。谓除异熟相应二因。异熟生法亦四因生。谓遍行相应二因。三所余法从三因生。谓异熟遍行相应。初无漏法从二因生。即前三中。更除同类。决定无有一因生法。广释六因。如婆沙俱舍及杂心第三智度论三十五三十六。然杂集第四卷中大乘六因。及瑜伽显扬唯识等论十因四缘。不可繁叙。

次配疏中云答谓从二缘生者。从因缘及增上缘生也。先辨因缘。如章云。以有祈戒心者。既摄五因。为因缘体。今此祈心。显与所发表无表色为同类因。俱舍等论云。善五蕴展转互为同类因体。前能引后。若与祈心同时表等。岂是同类因耶。答前引后边。是同类因。望俱时边。但为增上。今且偏取同类因边。故无有失。章云。四大造者。显表无表。俱从大造。然四大种。望所造色。前已显有。生等五因。亦是因缘也。章云。及四相者。表无表上。虽复具有大小四相。然大相与表无表为俱有因。小相于法非俱因故。然表无表虽与彼小相以为俱因。今欲辨章云即是因缘者。上来总显同类俱有。辨能作中生等五因。合为因缘。

次辨增上缘者。章云。余僧界等是增上缘者。此中且辨有力增上。理实表等自体之外。一切有为。及无为法。皆为增上。皆望自体无障住故。章云。非余二缘生者以非心法故者。心聚诸法。必具四缘。且心生时。要由前念心聚开避。故用前念为无间缘。复由所缘境界而起。故用境界为所缘缘。因缘增上。其义易了。今表无表。体既是色。是故必无等无间缘。问前念色法。亦开避后。何以不立等无间缘。诸论释意云。以其色法前后刹那不等生故。现见前念有大取色。引生后念极细少色。故非等生。若尔。前聚心中或十大地。并善法及以心王。即二十一引生后念。无记心聚。但十大地。并一心王。岂非不等。诸论释意云。此亦是等。无有一心二受二想。乃至广说。故云等也。又表无表体非能缘。故所缘缘决定非有。章云。以非心法故者。应言以是色法故者好也。以其非心法中。无想灭定。从三缘生。谓四缘中。但除所缘故也。

上来以配四缘门讫。以配六因。章云。及二因所生谓所作业共有者。即新译中。能作俱有也。以表除自体外。所余一切不障生者。为能作因。其俱有因。如缘中辨。章云。第二念无作应加自分因者。分是因义。后念法起由前自因。即新译中。同类因是。崇云。此释违理。险等山川。所以尔者。旧云自分。新名同类。初念亦从同类因生。如何第二始加自分(如彼拾遗。[欲]须辨之)。今详法相。理如崇说。三羯磨前已有祈心。为同类因。况复亦有无表相续羯磨之前。虽非戒体。然能续至羯磨之后。足为同类。何得言无。况复过去无量生前。自界地法并为同类。故知第二方加自分。其言有失。今以理通。亦可无爽。谓意且说邻念体同之同类因。不遮体别性同之因。故理无真(谓前祈心。心色体别。及前无表戒。非别过去诸法隔越时言体别而同善性也。别故并不谈。理实不遮也。别体性同者[虽])。

得戒时节门

尽智现前时得者。觉云。若准多论。第九无间道时。得尽无生智。余宗无间道时断惑。解脱道时得尽无生智。今详此言。无方可救。请诸后学。慎勿传之。且准多宗。第九无间金刚喻定唯一刹那。次解脱道即得尽智。若利根者。起尽智时。亦一刹那次起无生智。或一刹那。或复相续。次后或起无学正见。或世俗心。准此得戒在尽智时。非无生时也。若准大乘。余可同前。准尽无生。体同义别。无问利钝皆证此二。是则二智许同念也。如上释名门中已辨义门。可准彼。

以非营为故无其作以道力故得无作戒者。此且据其现非营为。然入观前。立誓表业。能发无表。相续流至尽智之时。名以道力为增上缘。缘具名戒。故谓得戒。理实承前已有无表。但缘未具。未名为戒。如上略辨。智教旨归门中。亦已辨释。

次辨三皈者。本为具戒。因谈五八等也。又寻上代诸师。共立五种三归。一者翻邪三归。善生经意。欲为受戒。先合三归。翻昔邪归外道师等。二者五戒三归。三者八戒。四者十戒。五者具戒。亦有义立菩萨三归。然瑜伽论及地持等。菩萨亦以羯磨受戒。泛解三归。首律师依萨婆多论。勒为七门。一者三归体性。二者三归之意。三者归境宽狭。四者归境真伪。立五者总别次第。六者对趣差别。七者渐顿得失(谓渐重受得以不。及[显]受重得不)。多论第一。婆沙三十四。具明其义。乐广慧者。任自寻之。彼非难文。故略不录。尊者每叙。故复记之。

更有所加者。多论第一云。有人趣何故优婆塞受三自归。及以沙弥。乃至八戒。皆受三归。何故不名受具戒耶。佛言。二义各异。优婆塞者。不止在三归。更加五戒。始名优婆塞。沙弥及八戒亦尔。受具与此为足。更无所加。故言受具。(乃至)当尔之时。佛未制二百五十戒乃至八戒。以是义故。直受三归。得具戒也(已上论文)。章云。今解。三归结竟即发五戒。引多论证云。欲受五戒。先受三归。三归竟。尔时已得五戒名者。(乃至)其犹白四已。为说相等。为知故说。然寻多论。总有三释。向者章中引初释讫。次又释云。有言三归竟说不煞戒。尔时得戒。能持一戒。五尽持故。(乃至)有言受五戒竟。然后得戒。于诸说中。初说是定(已上论文)。章中虽准多论初释。然违婆沙(百二十四)。如彼论中评家正义云。如是说者。无但三归。即成近事。何故两论如此相违。今详多论译人不善。致令上代稍为谬解。今准婆沙。实同多论。如百二十四。引契经中。受近事戒经文句云。我某甲归依佛法僧。愿尊忆持。我是近事。我从今日。乃至命终。护生归净(已上经文)。论中具叙两国师释。且健䭾罗国论师意云。此经文句。唯愿三归。自释誓受。此三归即名近事。而未得戒。戒师后更说五戒相。方始得戒。然经文言。说护生归净者。若不护生。归非净故。此句非是显戒相也。迦湿弥罗国诸论师意云。此经文句。即显三归。并显戒相。谓契经言。护生归净者。婆沙两释。一云。护生谓离煞生。以此为依。余四成故。于损生中。煞为首故。二云。又护生言。通于五戒。以护众生不煞盗淫妄语饮酒。作此誓已。亦得三归。亦得律仪。方名近事。次后戒师。与说五相。但为了知。非为得戒。故立义破健䭾罗诸论师云。无但三归。即成近事(理实两国受戒词句。同依经文。但由释经应。别。故不同也)。今详多论三释本意。并是婆沙评家正义。两论意同。实无违背。且多论中。初释意显。具诵经文。自誓竟时。名三归竟。三归竟已得五戒者。即经文中。誓护生故。故得五戒。第二第三两释本意。但释其护生之言。非是违前初释道理。而译论人妄评是非。云初释定。盖非梵本有此诤言。承前已来经律论师不寻文相。谬与人受。不谨经文定不得戒。杂心第十三。亦依经文词句云。我某甲。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诸众尊。我是是优婆塞。当证知。尽寿舍众生受。归依心清净。乃第三(已上论文)。然百二十四。引经文云护生归净。彼论复云。然有别诵。言舍生者(云云多释。不具录也)。故知经文两本不同。杂心即依舍生经本也。上来推核理义善成。疏中立义。应更息释。

疏云。答此谓心期者。标也。以说相多少故令受者期五期十等随心所期者。释也。

辞句各别者。翻邪二归及五八戒。诸经论师并云。我某甲。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三说。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从今以往。称佛为师。更不归余邪魔外道。唯愿三宝慈悲摄受(三说)。南山律师。受八戒云。我某甲乃至归依僧。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今详优婆塞。者正梵音云邬婆索迦。翻为近事。梵云邬波婆娑。翻为近住。两名既别。应不八戒名优婆塞。故今更详前归依云。更不归余邪魔等者。但是翻邪。论其五戒。如前已引。婆沙杂心经文是也。八戒三归。未见文说。且准五戒。应言乃至愿尊忆持。我是近住。我从今时。至明清且。誓修梵行。十戒三归者。准下文云。乃至归依僧。我今随佛出家。某甲为和上。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具戒三归。准下文云。乃至归依僧。今于如来所出家。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多论第一。问曰。若受三归。或先称法宝。后称佛者。成三归不。答曰。若无所晓知。说不次第者。自不得成三归(师自无罪。亦令弟子。得成三归)。若有所解。故倒说者。得突吉罗。亦不成三归(师得吉罗。亦令弟子。不成三归)。问。若称佛及法。不称僧者。成三归不(余二句准作)。答曰。不成三归(归境既阙。故不成也)。问曰。若不受三归。得五戒八戒十戒不。若不白四羯磨得具戒不。答曰。一切不得。婆沙三十四云。问若不受归依。而受律仪。彼得律仪不。有说不得。有说亦得。若不知法。或复忘误。不受者得。而授者得。罪。若有憍慢。不受三归。但受律仪。彼必不得(弟子忘受。师嘿任之。故师得罪)百二十四亦有两说。同前应知心论第三云。或十二种。或二十一种。然不解释。应准多论。谓由无贪善根所杂淫盗煞妄。故成四戒。无嗔无痴各四亦然。故成十二也。若由善离七支恶。即二十一也。

多论云等。论第一卷也。

乃可有漏不漏者。就学戒说。具不具者。就位明也。

然成分学故普缘也者。问若普缘境。应普发戒。即应沙弥。已具获得二百五十。如是便违婆沙百四云。近事受勤䇿律仪。不舍五戒。更得十戒。尔时成就十五律仪。勤䇿更受苾刍律仪。尔时成就过二百六十五律仪。论既分明。言十戒位但十五。至具戒位。方加其数。何容沙弥普缘寻发。答论据十戒成沙弥性。不遮普发无表。此即十戒。立为律仪。所余无表善而非戒。设使违犯。通名恶作。不可即名犯戒恶作。为调机器故。令普学也。

五之与十圣不制问者。准善生经。受五戒时。亦须捡问。尊者每叙。今略经意。不能谨录。彼云先问父母。下至奴婢。次白国王。方求受戒。戒师应问。汝父母妻子奴婢国主听不。汝不负三宝及他物不。汝今身中将无内外身心病耶。汝不曾煞发菩提心人。盗现前僧物。两舌恶口。成于人于母姊妹作非法耶。不于大众中作妄语乎。广说乃至受三归已。名优婆塞。优婆塞有一分多满分。谓持一戒。或二四五。如次是也。乃至受已为说六重二十八轻。准此乃是菩萨戒。非小宗所明。然梵网经。菩萨乃有十重四十八轻。不同善生也。

其犹和上通具不具者。十戒具戒。皆有和上。准下律文。具戒即有诸和上文。十戒即无也。

多论所明具受方得等者。多论第一卷也。婆沙百二十四亦同。故婆沙云。契经何故安立一分少多分满分近事。答此说持位。非说受位。其近住戒。百二十四云。尊者妙音众世说曰。应言近住或全无。或一二三乃至或七。非要具八。如是说者。非全无支。乃至或七得名近住。近住者。要具八支。成实问答八戒者。如彼第十二卷八戒品说。问答五戒。如彼第十一卷五戒品说。就时者。多论第一。成论十二说也。

如亿耳所见者。彼律第二十五皮革法云。亿耳入海。采宝回还。经饿鬼城。至夜到一树下。见有男女。类貌端正。着天宝冠。共相娱乐。夜过女灭。即有狗表啖男子肉。亿耳问之。答言。我先世作屠儿。迦旃延化我。我言先祖。常习此业。何得不作。遂救我云。昼既屠煞。应受夜戒。由此今生业报如是。忆耳前行。更至一树下。见有男子。昼日受乐。广说准前。此由好淫。迦延教言。夜既贪淫。应受昼戒。具说如彼。若准多论第一婆沙百二十四。并会此文。且婆沙云。如是所说。当云何通(谓若不许昼夜分受。如是律文。当云何通)。答彼妙行摄。非是律仪。受妙行果。非律仪果。是以无过。有余师说。是彼尊者神力化作。非是真实。令俱胝耳厌世间故。故不须通。有说亦得(谓亦得分受)。评曰。前说为善。昼夜戒故。今引十诵。以证分受。即当婆沙不正义释。然准成实第十二七善律仪品云。若但一日。或但一夜。若半日。或半夜。随能受得。准此成实。即许十诵正明分受也。此由宗别故也。俱舍十四颂云。近住于晨旦。下座从师受。随教说具支。离严饰昼夜。(述曰)要晨旦受此戒。要经一日夜故。婆沙百二十四云。除先要期月八日等。恒受斋戒。彼有余缘。午前不忆。食已方忆。深生悔愧。即请戒师如法受者。亦得此戒。座者要就卑座也。从师受者。无容自受故也。随教说者。要逐师语。勿前俱也。具支者。要具八支也。离严饰者。离憍逸故也。昼夜者。终昼一夜。至明便舍也(俱舍论主。依婆沙正义。造论故也)。

羯磨竟发者。古来三释。一云。诵至与某甲受足具戒竟。方名三羯磨竟。三云。诵至是事如是持。方名三羯磨竟。今详初释好也。三番羯磨。文句应齐故也。又释结词。偏表第三是竟分齐。故如是持三所摄。

论云先以善心礼僧等者。多论第一也。

一解有要期出故者。那含出定。必不犯性。或容犯遮。故须防之。若尔何用性戒。答非唯独为防过受戒。亦为招生十利功德。故并须受。

多论无作望要期故得定前发者。第三刹那所有无作。望第三前发。故今纵在余心之中。得从前发。而成善性也。

作取当时色为体以从心故不说有作体者。谓取当时造作善色。以之为体。此体必由现善心成。既现余心。不说有作体也。

无作非色心故得藉前方便说有无作者。体既非心。故虽现在余心之中。得藉方便。有善无作也。

若言作戒以色为体色唯无记身语口业损益者是作色者。谓色本性。是其无记。要善恶心。令身发动及起口业。方成损益。始是作色(损是不善性。违益故。益是善性。性顺益故)。显扬论云。色性非善恶。随能发心。假名善恶。成实文亦同也。

若取此宗唯善心发善心得者。执现律文。以之为宗。故云此宗也。下律文云。眼等不得。故知要由善心发得。尊者曰。此未必然。律文盖据始终眼醉。故云不得。傥若初有善心开白。后方眠醉。理亦应得。顺多论故。

并以前二是俗及未满故者。以十加五。以具加十。此二位中。并加意者。以前二位。一则是未俗满故也。

五外方十十外方具如常所辨者。如下受授渐顿门中。准多论说。五十具等。始终位别。言得三藏戒。理实无三。至下当知。今详多义。论第一难作此释。乃是婆沙不正义也。推验多论。并取婆沙正义造论。此独不正。盖是梵文根本脱漏。或是译人脱错。或造论意异也。婆沙百二十四云。问诸近事勤䇿律仪。及勤䇿受苾刍律仪。为舍前律仪。得律仪不。答受后律仪。不舍前戒。诸近事受勤䇿律仪。不舍五戒。更得十戒。尔时成就十五律仪。勤䇿苾刍相望亦尔。尔时成就过二百六十五律仪。有余师说。若近事受勤䇿律仪。不舍五戒。更得五戒。尔时成就十种律仪。勤䇿苾刍相望亦尔(正义云)。如是说者。不舍前戒而得后戒。彼后所受。非前所受。相违法故。又前后戒因缘各别。不应相合成十数等。

心论一切因一切支及俱舍亦尔者(梁朝真谛所翻古俱舍论二十二卷也)。心论第四。新俱舍第十五。同有此文也。且依新俱舍颂云。律从诸有情。支因说不定。(述曰)得戒从一切有情。无少分理也。支因不定者。支或具七。如比丘戒。或唯具四。如所余戒。故云不定也。因中有义。若无贪等三根为因。是则必定具一切因。若以下中上心三品为因。是则三心不可俱起。两约既异。复是不定。然通律师引略䟦律。释此三心。彼是大乘。非全符会。不须引之。但知三心胜劣不同。分为三品。约此三心。可为四句。论云或有一类住律仪者。于一切有情得律仪。非一切支。非一切因。谓以下心或中或上。受近事勤䇿戒(此即第一俱非句也)。或有一类住律仪者。于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支。非一切因。谓以下心或中或上。受比丘戒(此即第二偈句也)。有或一类住律仪者。于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支及一切因。谓以三心受近事勤䇿比丘戒(此即第三俱是句也)。或有一类住律仪者。于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因一切支。谓以三心。受近事戒近住勤䇿戒(此即第四偈句也)。今为许之。总束为颂曰。初约五十戒。第二唯具戒。第三五十具。第四五八十。然杂心论破俱舍师立第四句云。此并尽寿八戒。日夜何得成句。婆沙百一十七亦然。俱舍论主。立第四句意者。但使成句。何用局取尽寿戒耶。今章中意。且准俱舍三四两句。并证重发也。萨婆多资传。受具已。嫌前心不上品。更以上品心受戒。不失本夏。七善律仪者。成实第十二。七善律仪品云。问曰。律仪几时可得。答曰。有人受一日戒。是初律仪。即日受优婆塞戒。是第二律仪。即日出家作沙弥。是第三律仪。即日受具足戒。是第四律仪。即日得禅戒。是第五律仪。即日得无色定。是第六律仪。即日得无漏。是第七律仪。随得道果处得律仪。而本得不失。但胜者受名。(述曰)随得道果处者。随得四禅及无色等。世间之道。又得无漏出世间道。及圣道果。于如是等得道果处。随应即得定道律仪。而本所得五戒等体。今亦不失。虽复不失。而从胜者名比丘等。而复应知。但可五戒从沙弥名。或复沙弥从比丘名。决定不得。比丘具戒从定道名也。然有人言。善律仪者。八戒五戒十戒具戒定道二戒及断律仪为七者。彼以不寻成实论宗。复以萨婆多宗。无色界中。无有律仪。律仪是色。彼无色故。故除第六无色律仪也。此不应理。今依成实。无表既以非色非心。为其体性。故无色界亦有律仪。勿以萨婆多宗而合成实。亦同彼义。

三皈羯磨此二须结者。崇云。除羯磨外。余并无结。遂破此疏中义云。前三能发戒。后三结义成说。后戒方生。那得名为结。今详结者。结成归词。本不欲结得戒已竟。若尔者。何以文言归佛竟等。竟言即是结成义故。

三归俱说者。复有疏本云。三归具说。今详二义。俱可理通。且俱说者。意显三归师弟俱说。岂可羯磨亦师弟俱说耶。或具者三归结词。牒前说羯磨。结词岂具牒。

遮难缘与方有教授者。差威仪师教授也。

八敬前后者。下尼犍度。佛告阿难。今为女人。制八尽形不可过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说八相讫。文中复云。如是阿难。我今说此八不可过法。若女人行者。即是受戒。

第二犯广方说相者。所为受人。是当第二能受僧。亦是犯略也。

如文可知者。下文受已。众僧舍去。彼即还与故二行非。僧遂问言。何故在后。彼即具白。僧遂呵摈。彼便语僧。应先语我。我当不作。因此遂制受已说相。后令新受戒人在前而去。

第七受舍渐顿门

问若一时受得三种戒者。并依多论第一问答也。不破威仪者。通律师两释。一云。直受具戒。于五戒十戒威仪法式。咸悉不知。人解十戒制令分学。既𨷂分学。多破威仪。今详威仪是轨则义。然旧译人多言威仪。此谓破受戒之轨则也。

众生得道时异者。多论第一。复次众生。应受五戒。而得道果(受十戒亦尔)。婆沙百二十四云。问若先不受近事律仪。便受勤䇿律仪。得勤䇿律仪不。有说不得。以彼与此为门为依为加行故。有说不定。若不了知。信戒师故。受者得戒。戒师罪。若彼了知。先受近事律仪。后受勤䇿律仪。是正仪式。但为憍慢故。不欲受近事律仪。作如是言。何用受此近事劣戒。彼慢缠心。虽受不得。(乃至)不受勤䇿律仪。受苾刍律仪。广说亦尔。下文那罗陀。解龙王偈。先受五戒。后始出家。

耶输伽文已有五戒者。佛初成道。度耶输伽。其文为受五戒。八年之后方止三归。岂可八年之中。无有一人受五戒已。后方三归受具戒耶。俱舍十五颂曰。舍别解调伏。由故舍命终。及二形俱生。断善根夜尽。(述曰)夜尽者八戒也。总有五舍。杂心论颂中。虽无夜尽。长行亦有也。

依俱舍释四舍云。作法舍者。与受相违。表业生故。命终舍者所依故。断善者所因断故。二形者所依变故。八戒者。过期限故。问瑜伽论说。三聚净戒中律仪戒者。即是七众所受律仪。若尔菩萨应有命终舍。答舍亦无失。义准上诸部同异门中。辨五种不位戒释之。

犯重舍者论主不存者。通律师曰。舍利弗阿毗昙。立犯重舍及法灭尽时舍。杂心论主不存。今详舍利弗论。元无此文。又舍利弗法轮大将。傥若立义。谁复敢违。然不存者。心论云。有说犯初众罪名舍律仪。此则不然。若言舍者。犯已还俗。应得出家。已舍戒故。佛言非比丘者。以非第一义比丘故。此说无过。谓于别解脱。犹名比丘。于无漏戒。非是比丘。又持律者云。法灭时舍。阿毗昙者云。法没尽时。先受不舍。未曾得者更受不得。广说如彼。故知通律师无凭妄判。婆沙百一十七。亦立四舍。义意同此。俱舍十五。亦叙萨婆多宗不立犯重舍。乃至云非比丘者。依胜说(世亲破云)。此言凶勃。凶勃者何。谓于世尊了义所说。以别义释。令成不了。与多烦恼者。作犯重罪缘。宁知此言是了义说。由律自释。谓非白四羯磨比丘。故知此言是了义说。广说如彼。瑜伽五十三立五舍。加犯重舍。

涅槃第三十五。四种比丘。一者毕竟到道(断二障尽。名毕竟到)。二者示道(能以正法。示人令学)三者受道(领受圣道。在身中故)。四者污道(犯重戒者)。婆沙六十六云。准陀经中。亦作是说。沙门有四。无有第五。一者胜道沙门。二者示道。三者命道。四者污道。当知。此中胜道沙门。谓佛世尊自能觉故。一切独觉。应知亦然(中自觉故。其道最胜)。示道沙门。谓尊者舍利子。无等双故。大法将故。常能随佛转法轮故。一切无学声。应知亦尔(无学之人。自行已办。但应度人)。命道沙门者。谓尊者阿难。阿难居学地。而同无学多闻闻持。具净戒禁。一切有学。应知亦然(谓有学人。身中圣道犹应渐长。如命增长。故云命道)。污道沙门者。谓莫喝落迦苾刍。喜盗他财物等是(莫喝落迦。此云大愚钝者。旧云摩诃罗也)。瑜伽二十九云。一胜道。二说道。三活道。四坏道。当知诸善逝。名胜道沙门(简独觉故。不同婆沙也。然可义同涅槃毕竟到道)。诸说正法者。名说道沙门(此通凡夫及菩萨等。不同婆沙也。涅槃示道可得同此)。诸修善行者。名活道沙门(堪生圣道。名之为活。此通凡。不同婆沙也。涅槃受道。可同此也)。诸邪行者。名坏道沙门(邪行者。身语意业三邪行也。此同上经论污道)。又学无学名胜道。坏灭一切见修惑故(此不同婆沙及涅槃也)。诸声闻众。持三藏者。名说道沙门([唯]显声闻)。若诸异生。为触未触。为证未证。勤修加行。堪能触证。名活道沙门。由彼现有诸善法𤏙。能生长圣慧命根。名活非死(此显学声闻行者也)。坏道可知。广说如彼。近法师。以修思闻三慧。逆配前三沙门。第四污道。如常可知。十轮第五。亦释四种。四种比丘。不能烦叙。

舍法十九者。下文淫戒中。具有明文。今为颂曰。舍三宝二师。同梵戒律学。受家人塞弥。外子非沙释(上两句厌上。下两句欣下)。无四灾患者。一羸。二舍。三变根为二形。四断善也。故多论第二云。问曰。七种戒。几戒羸。几不羸(舍根变断善。作问亦尔)。答曰。一戒羸六戒不羸(舍根变断善。作答亦尔)。一戒者。所谓白四羯磨也(已上论文)。念处已前具足四舍者。谓见道前有七方便。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四燸。五顶。六忍。七世第一法。今言念处已前者。即第三方便已前也。具足四舍者。命终舍可知。有余三舍。观行力微。容可退败戒作法舍。及断善二形也。若尔入燸等位。岂不亦退。断善二形及舍耶。且如婆沙第七云。问起顺决择分。更可受扇𢮎半择迦无形二形不。答更可受。唯燸顶非余(谓退燸顶。或命终后。更受二根等也。然诸论说前三善根。如别解脱命终时舍。初二善根。复退舍也。忍必不退)。又俱舍二十三云。若得燸法有退。断善根。造无间业。准此等文。既许断善及二形生。复应亦有命终及舍。何故俱言念处已前具足四舍。答且就过重云已前有。而实不遮燸顶亦有四舍也。

四现忍已去是色界法无二根故者。谓观四谛。现前忍可生燸等注。名四现忍也。

是色界法无二根故者。问此言无二根。为据纵退亦无二根。若据不退。应同多论无四灾患。何独二根。若据纵退无二根者。便违婆沙第七卷说。𤏙顶容退受二根身。如何会释。今解释章中。据不退说。所言无二根者。无者违也。何故说此。是色界界法。以其违二根故也。谓二根生。本由贪欲。故色界法必违二根。若尔色界之法。亦违断善。何故不说。答二根贪欲。决是色界敌对所违。断善耶见。但续即违。非是要须色界法违。故不说也。上来章中。且是总显色界之法违于二形。复应别辨。一一善根。各无何舍。故次章云。然燸顶之中无二形一。此则且显二位之中敌对所违也。此位既非正违断善及作法故。舍隐不说无断善等。若尔忍位亦非正违断善。何故章中次至忍位。除其断善。谓如章云。忍心二。除二形断善(忍心二者。此有二释。一云。忍心有二种舍。一故舍。二命终舍。一云。忍心二者。即所除二形及断善二也)。答忍位除断善者。显前燸顶。容退断善。今此忍位决定无有退而断善。有此殊胜。故须别说。若准俱舍二十三。顶位虽退。亦不断善。故彼颂云。燸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长行意云。若得𤏙法。虽有退善根造无间业堕恶趣等。而无久流转。必至涅槃。若得顶法。虽有退及造无间业。而毕竟不断善根。杂心第七。义亦同此。人准涅槃第三十六。𤏙位即能不断善根。婆沙第六一说。亦同涅槃也。准此经论。今此章中。至于忍位。方除断善。便是太迟。然意欲显不退断善。至忍方说也。以前二位。俱容退故。又准忍位应无厌舍。望欲供养。容故舍。具如均提沙弥。为供养师。誓作沙弥。况于忍位也。

世第一法及见谛不舍者。正在观位。无作法舍。必入圣故。无断善舍。不受恶身。故无二形(前忍位中尚无断善二形。况今世[世]第一法)。无命终者。先来释云。既一刹那。以时促故。无容命终。若尔见道十五刹那。应有命终。故今解者。由法尔力。必须入圣。故不命终。又上品忍。亦一刹那。即准俱舍第二十三。上忍已得。于第八有不生法故。亦法尔力。无容命终。必须入圣故也。

若依多论四现忍亦唯命终者。前来就显。故以四舍别别配之。今依多论。就尽理说。故若不退四种善根。决定于中无有三舍。

已生戒善者。未舍已前戒家作用也。一者戒法二者戒业者。戒法即是无表体也。戒业即是取果与果功能也。谓后无表虽断不续。而前已生入过去者。犹得在身。耶果与果功能不失也。

若语得果舍业不失法者。谓别解脱。感欲界果。若得不还阿罗汉果。决定不于欲界受生。故合别解。虽不失体名不失法。而决定失与果功能。名为舍业也。然准大乘。预流已去不造新业。即初二果在凡位。先得戒者。具有牵引圆满二业。感欲界生。若得圣后方受戒者。但可发得圆满业体。无牵引业。以不造故。若准小宗。许造新业。亦具二业。自余凡夫。准而可解。

故有得得者。因此略辨得舍之体。且为四门。一释名。二辨体。三差别。四相须。且释名者。有情身中。创初获法。名之为得。后相续获。名为成就。虽复得获及与成就。体性实同。且分别相。作如是释。若有情身创失之法。名之为舍。后复续舍。名不成就。虽复非得及不成就。若失若舍。体性实同。亦且辨别作如是。

次辨体者。经部大乘。离色心外。无别有体。且如根境色等诸法。及诸心所等法。自身所摄。即名为得。失舍之后。即名非得。离色心外无别实体。若萨婆多。离色心外。有别实物。即是非色非心不相应行。五蕴之中。行蕴所摄。大乘蕴摄亦是同。但是假法。

次辨差别者。大乘差别。无暇分别。且依萨婆多。毗婆沙百五十八云。能得有四。一者法前得。二者法俱得。三者法后得。四者无为得。然诸无为。既不随世。故不可说法前后俱也。所得有六。一者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如异熟生。二者有所得法唯有前得。如三类智边世俗智等。三有所得法唯有俱后。如别解脱戒等。四有所得法唯有前俱。如道类智忍等。五有所得法具有前俱后得。如所余善染等法。六有所得法不可说有前后及俱而许有得。如择灭决定无有唯法后得。问论家何意立此六类。答有为法中。势力有三。谓上中下。且上品法。理应具有前后俱得。而今上品。分为三类。一者唯有前得。由是上品。故有前得。但由缘阙。毕竟不生。既不流入现在过去。故无俱得及以后得。傥若流入。则应具三也。二者唯有前及俱得。亦是上品。但由后念必定舍故。故无后得。傥若未舍。理亦应有。三者具有前俱后三。义可准知。次中品法唯有俱后。次下品法唯独有俱。并无为得。故成六类也。次辨非得者。望有为。一者唯有法前非得。如入涅槃时。最后刹那诸蕴。二者具有法前后。三者无为非得。广如婆沙。必无唯有法后非得亦决定。无法俱非得亦决定。如理应思。

四辨相须者。问由获所得。故言有得。此得复由谁获故得。得复有得。应成无穷。婆沙百五十八。评家释云。如是说者。一刹那中。但有三法。一彼法。二得。三得得。即由得故成就彼法。及成就得。得复由得得。故成就得。更互相得。故非无穷。准此且辨法俱得等。若准俱舍第四。通法俱后。以辨其相。故彼云。一一自体初生起时。并其自体三法俱起(如婆沙准知)。第二刹那。六法俱起。谓三法得。及三得得。第三刹那。所生诸法。有九法得及九得得。如是诸得。后后转增。无对碍故。互相容受。若不尔者。一有情得。虚空不容。况第二等。杂心十三亦释得义。应知。

校量优劣门

多坐作法者。谓于三洲。同于一时。各别集僧。为人受戒也。

自外三受中间即止又局阎浮者。并据多论第二说也。若据前来自所立义。上法容通末代。亦遍他方。又三归者。因宾头卢取木钵故。佛偿令往东西两洲。然未委知八年前偿。为在后耶。首律师云。百一十罗汉。游方度人。宾头无名。故知三归不通余二天下。通律师云。文中直列百一十人。本不说名。何妨宾头即在其数。然依多论局阎浮也。

受体所因之戒者。教为能因。戒为所因也。

方便身口乃至心论作者身动身方便者。婆沙百一十三。问何故名业。有一师释云。复有说者。由三义故说名为业。一有作用故。二有行动故。三有造作故。有作用者。即是语业。如是评论。我当如是如是所作。有行动者。即是身业。虽实无动。如往余方有造作者。即是意业造作前二。由此义故说名为业(已上论文)。而无评家。今此心论。取此即释依相续假。所以言动。据实有为刹那刹那。生已即灭。无动转义。故俱舍十三颂。身表许别形。非行动为体。长行中云。论曰。由思力故。别起如是如是身形。名身表业。有余部说。动名身表。以身动时。由业动故。为破此故。说非行动。以一切有为皆有刹那故。(乃至)若此处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故不可言动名身表。(述曰)既言余部有实行动。不破婆沙假行动也。若尔多宗业岂是假。答若论克性。刹那刹那实色为体。今谈其相。故举行动。亦无有失。然作无作。或名教无教。新翻经论。名表无表。释此名者。谓善思等。等起身语。表彰善恶。故名为表。言无表者。俱舍第一云。无表虽以色业为性。如有表业。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无表。(述曰)无表色性。虽同表业。无所表示。故名无表。教者。教是示义。准表等释作无作者。作即作动。义稍疏僻。新译改之。就表无表也。

与余识俱者。无记心等。名之为余也。心识名异体同也。

秽污无记者。先辨秽污。新译经论名为染污。染污即通不善及有覆无记也。次辨无记者。唯无覆无记也。

调伏心智者。问经文也。善生第七。又复戒者名学。学调伏心。智慧诸根。是故名学(已上具足经文也)。谓调伏心离贪欲故。调伏智慧离无明故。调伏诸根。善防护故。防护即显根律仪也。

义用得名者。且总辨者。法体是义。法业是用也。配疏应知。

是故从用立名称之为戒者。彼经句句皆言戒者名制。又戒者名上等。而此戒者。并是用名。五之别名通义通用。如章自配。

即彼刹那无作有七种名者。若准婆沙百一十二。作及无作。俱有七名。故彼文云。此中根本七善业道。若表及此刹那无表。各具七义。一尸罗。二妙行。三律仪。四别解脱律仪。六业。七业道。心论第十三颂云。律仪妙行。业道初解脱。说业及尸罗。如是七种名。章引论云。一切恶戒对治故名律仪者。正以对治。释律仪名。以其律仪是防护义故。俱舍云。能防身语。故名律仪。章云。二防护恶戒故入七众故名波罗提木叉律仪者。杂心文无一二等数。而今疏主。以义加之。此中既名木叉律。律仪复须以防护释也。又章云防护恶戒者。已下是疏主释。非论文也。又言不为恶众所缚者。且就一相。然俱舍云。初表无表。别别弃舍种种恶故。依初别舍立别脱名。故知心论入七众者。意显戒方入七众创受。即能别别弃舍。故名别脱。章云三于一切众生所得故善作故名为妙行者。简异外道百由旬内而得律仪。今则不然。故成妙行。故俱舍云。智者称扬。故名妙行。四得爱果故思愿道故名为业道者。道是通义。通生爱果。故名业道。故唯识论云。通生苦乐。异热果故。名为业道。又复道是所游履义。即身语色。是思所履。故云思愿道故。五最初随顺解脱故名婆罗提木叉者以其木叉依初弃舍而立名故。六作所起故名业者。俱舍难云。岂不无表亦名不作。如何今说所作自体。答不造诸恶。故名不作。表思所造。得所作名(此意说云。亦得名作。亦名不作也)七名尸罗者淳善不害心起故者。论文云。尸罗者淳善义。不害心起故。(述曰)以淳善义。正释尸罗。由行淳善。谓由不害心起故。俱舍云。能平险业。故名尸罗。俱舍十四亦有七名。崇云六名者违婆沙百十三依数列七。亦违杂心论偈云如是七种名也。

第三羯磨一刹那者。此门所引。并心论第四说也。

根本业无作。或复说者作。彼论云。前七业道定有无作。邪淫定有作。以自究竟故。余业道不定。若自作。若使他一向阙作。故颂中云或也。问今释戒义。何故引不善业道耶。彼论次又释云。舍不善业道方便。即是善业道方便。舍根本舍后起亦尔。问此事云何。答沙弥受具。及至白二。皆是方便。第三刹那作及无作。根本业道。如疏引是也。俱舍十六婆沙百一十三亦同。

多论初念等。第一卷论也。

以道力故者。增上缘力也。

三聚分别者。一色聚。二心聚。三非色非心不相应聚也。若开心聚以之为二。应言四聚。开二者。谓心聚及心所有聚也。复加无为。即成五聚。出体。出体之法如初卷记。

心及四相不相应等者。心是同类因也。四相即不相应。持业释也。

及无作假色者。杂心论第一卷偈云。十种谓色入。及无作假色。是分别色阴。牟尼之所说。(述曰)彼论意。辨色阴。总有十一种色。于中十种。即是五根及以五境。皆是色体。十入所取。故云十种。谓色入也。及无作假色者。准萨婆多。无作是实。而今言假。是彼论师别意建立。何以知然。且如婆沙百二十七大造纳息云。尊者法救说。离大种有别造色。说心所法。非即是心。然说色中二非实有。谓所造触及法处色。杂心论主虽即非是婆沙法救。然亦名为法救论师。其所造论。往往遵承婆沙法救。且如心论第十二云。尊者说曰。注中云。此达磨多罗。以古昔达磨多罗为尊者(达磨多罗。此云法救)。准此应知。杂心论主亦立法处无表色体。以之为假。然婆沙中法救论师者。即婆沙七十七。须正理五十二。俱舍第二十并云。萨婆多宗有四大论师之一数也。

第三色聚中三色分别者。应了知一切诸法。三科摄尽。一者十二处。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已上即名五色根也)。六意(此上六种即是内六根也)。七色。八声。九香。十味。十一触(已上五种。即五色境也)。十二法(此上六种即外六境也。言十二处者。俱舍释云。心心所法生长门义。名之为处。旧名十二入者。即心心所流入根境义也。然法处中。有四种法。一无表。二诸心所。三不相应。四无为法)。二者十八界。一眼界。二耳界。三鼻界。四舌界。五身界(已上五色根)。六意界(此一即以心体为性也。此上即内六根也)。七眼识界。八耳识界。九鼻识界。十舌识界。十一身识界。十二意识界(此上六识并心为体。此即于前意所之中。离出[心]也。此六界。并前意界。合名七心界也)。十三界。十四声界。十五香界。十六味界。十七触界(此上外五境也)。十八法界(此法界。亦有四类。准前法处释之。所言界者是种族义。谓一切法。合有十八族差别也)。三者五蕰。一色蕰(即五色根。并五色境。及法处法界中无表也)。二受蕰。三想蕰(此二即法处法界中。诸心所内。别立此二为蕰也)。四行蕰(即法处法界中。诸心所内。除受想已。取余心所及不相应为此蕰也)。五色蕰(即十二处中意处。及十八界中七心界也)。上来三科。于界处门。取五色根及五色境。并法界法处中无表。立为三色。于中虽有声香等异。通相为言。皆是色聚。即此亦是色蕰所收。如向已辨。言三色者。章云。一可见有对色。谓色入(新名有色有见有对。是也。俱舍略释云。以可示现此彼差别。故名有见。即当旧名可见义也。极微聚故。相对碍故。名为有对。体即是色名为有色。章云色入。即十二入中色入也)。二不可见有对色。谓二不可见有对色。谓五根四尘(旧名五尘。新名五境。今言四尘。谓于五中。除色尘也。即此四尘。及五境根。总名不可见有对色。新名有色无见有对。俱舍意云。不可示现此彼差别。故名无见。极微聚及互相对故。名有对也)。三不可见无对色。谓法入中无作(法入中。说有四类。今除三类。但取无表。名为不可见无对色也。新名有色无见无对。无见者。准前释之。无对者。非极微聚不相对碍。故名无对。然体是色。故名有色)。若言作戒。前二色收(身语[三]表。体即色声。故是前二色收也)。以无作法。入法界中摄。是故非三有对者。问心所虽是法入中摄。而是境界所缘有对。故知不由是法处故。即非有对。答心所虽具二有对义。而非具三。故亦得名非三有对。或可即依俱舍论释。非极微聚。名为无对。章疏之言。何烦苦救。

三有对义此应广说者。俱舍第二云。对是碍义。此复三种障碍境界。所缘异故(一障碍有对。二境界有对。三所缘有对。碍有二种。一者对碍。如障碍有对也。二者拘碍。如余二种也)。障碍有对。谓十色处。自于他处。被碍不生。如手碍手。或石碍石。或二相碍(此即五根及五色境。既是微聚。故一微聚。无第二聚。互相障故。故杂心第一云。若彼有一。则无第二极微故。据处故。述曰。障碍即有对。持业释也)。境界有对。谓十二界。法界一分。诸有境法。于色等境(六根六识为十二界也。法界一分者。四类之中除诸三类。但聚心所。故云一分。此中心所。随应与前六识相应。后依六根。能取色等六种境界。即是境界之有对。依主释也。各有自境。以为所对。故名有对也。俱舍云。如施设论云。有眼于水。有碍非陆。如鱼等眼。有眼于陆有碍非水。多分如人等。有眼俱碍。如毕舍遮等。有眼俱非碍非昼。如蝙蝠鸺𪅳等。于昼非夜。多分如人等。有眼与碍。如狗。野干及猫狸等。有非者。除前相)。所缘有对。谓心心所于自所缘(心者即七心界也。心所者即法界中心所也。此心心所。随其所应。于自所缘。有拘碍义。即是所缘之有对。依主释也)。境界所缘。复有何别(此难意云。五种色根。能取境界。名为境界有对。既非缘虑。故非所缘有对。其义易知。然论境界。所缘有对二门。并言以七心界及诸心所而为体性。是则境界所缘有对。应无差别)。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即说彼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执彼而起。彼于心等。名为所缘(若于彼法者。彼色等境也。此有功能者。此十二界一分有取境一功能也。即说彼为此法境界者。说彼色等。是此十二界法界一分之境界也。总相意者。取境功能。即立名为境界有对。犹如灯炎。有烧炷功能也。心心所法执彼而起者。执彼色等境界而起也。谓凭境力。心[方]生。总相意者。自由他生。即立名为所缘有对。犹如灯炎藉炷已生也。亦如羸人杖力故起也。名为所缘者。境名所缘也。所缘之有对。依主释也。此文分明。自辨[异已]。光法师等。浪为多释)。云何眼等。于自境界所缘转时。说名有碍(此即双问。二种有对。云何名有拘碍)。越彼于余。此不转故(此答意云。且如眼识。越彼色境。于余声等。即不得转。故有拘碍。此即第一释也)。或复碍者。是和会义。谓眼等法。于自境界及自所缘。和会转故(且如眼根。于自色境。和会而转。而终不于他声等和会也。此第二释碍义也)。问若法境界有对。亦障碍有对耶。应作四句。谓七心界法界一分诸相应法。是第一句(此谓是境界有对。非障碍有对也)。色等五境。是第二句(此谓是障碍有对。非境界有对也)。眼等五根。是第三句(此即俱是句也)。法界一分非相应法。是第四句(法界中。有四类。除诸心所。自余三类。名非相应法也)。若法境界有对。亦所缘有对耶(此以境界问所缘也)。应顺后句(此举答法也。谓[若]法互有宽狭。应四句答。且如境界。望障碍边。境界或宽。通心色法。或复是狭。不通五境。障碍或宽。通取五根及五色境。或复是狭。局色非心。故成四句也。今将境[界]即亦所缘耶。若是所缘耶。应顺后句。述成其事。故云顺后句也。若将狭法以问宽者。应顺前句及境。应知)。谓若所缘有对。定是境界有对(此正顺成问事后句也)。有虽境界有对。而非所缘有对。谓眼等五根(此正违于问中前句。以显[顺]后义也。准此亦应名为违前句也)。上来谨依俱舍论。释三有对讫。若广分别。如顺正理第四及婆沙七十六并显宗等。不能繁叙。今言无表。既不取境。故非境界。及以所缘。又非极微所积集色。故非障碍。故云无作非三有对也。

非余八色者。内五色根。外五色境。名十色处。于中既除色声两处。故余八色。即是五根及香味触也。此作无作。但是色阴者。以其色蕰摄十一色。故作无作。于蕰门中。并色所收。

第四就色声中报方便分别者。旧译名报。新名异熟报。谓酬宿业故。言异熟者。亦是酬报。而由此报异时而熟。名为异熟(谓造业时。异得果时)。异类而熟。名为异熟(因是善恶。果是无记。故名异类)。变异而熟。名为异熟(谓所造业。至得果时。由变异故。能令异熟)。旧名方便。新名加行。方法巧便。令事得成。故名方便。新名加行者。行是造。加心造作。名为加行。二相既分。次配疏意。疏云作者身动身方便者。若其不欲。加心造作。既任本性。故名报色。今既加心。造作营事。故今身动身成方便。故俱舍云。由思力故。别报如是如是身形。名身表业。

口作唯方便者。如俱舍云。语表即言声。声体一向非是报法故。俱舍第二云。声无异熟生。随欲转故。婆沙百一十八云。有说。声是现在加行所发。异熟果是先业所发。有说。声随欲转。非异熟法可随欲转。复有说者。声有间断。异熟色无间断。是故声非异熟。若依犊子部。声亦异熟。故彼宗中。引施设足论云。菩萨昔余生中。离粗恶语。此业究竟。得梵音声。故知声是异熟。具叙如婆沙百一十八。

报与方便亦一亦异者。诸宗不同。且如萨婆多宗。若起内思动异熟身。即于身中。别有大种造身表业。故依彼宗。一向是异。不得言一也。若依成实宗说。色性非善恶。随能发心。假名善恶。方可说为非一非异。谓若任性如本而住。名为报色。若由内心鼓动造作。名为方便。二义既别。故名异。然鼓动时。于报身外。无别大种造身表业。故复是一。大乘宗义亦可同此。

方便现起体通三性者。善恶二性。其相易知。言无记者。四无记中。三无记心。能发表业。除异熟心。其异熟心。不能发表。具如婆沙百一十七(然无记。唯能发表。不发无表也)。

身口无二无作非报非方便。已下二释。初释引经证成非报非方便义。如疏易知。次释唯依道理。成立章中。意云。作既方便非报。其无作体异于作体。岂得更是报及方便。作此释讫。次破前引经妄证。故云。然彼经文未必证成非报非方便也。因此遂作别义释经也。如章意云。作与无作。若受若随。及处中位。各各具有。然于其中。一切作体。皆名为因。一切无作。皆名为果。果因既异。故云异色。经中欲取受中无作。是故简却所余异色因及异色因果也。寻疏可知。

言处中者。至下受随同异门辨之。疏意且然。应求别理。且如崇云。诸释虽复各逞异端。终乖圣旨。夫方便者。须对根本论之。何得方便对报分别。今详。方便自有多门。一者加心造作。发身语业。亦名方便。如前已辨。此即无间加行根本。及后报业。皆名加行。旧名方便。是也。故婆沙百一十八云。煞生后起。亦名加行。二者加行根本后报。三者闻思修慧。亦名加行。既有此三。今辨发业。何用对彼根本分别。又崇云。古旧引经。深成谬乱。不识旨归。杂乱抄引。又云倒写连理教。又云问旧解既非。何繁序别。答若不剖折。熟知是非。指事再明。息诸野论。又云。依前重写。恐误后人。又云。故今依文聊申正解。夫身语业由心故起。

言非异色因者。谓无受戒善心色因。非彼恶无记因。故言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者。谓但感得自类善果。必不能招恶无记果。既于自类因果性成。一得在身。相续随转。随转不绝。是无作色。故言不作异色因果。以此解经。冀无违失。今详。若言受戒善心非恶无记因故言非异色因者。此则通于发表业心。但感自类。必不能招恶无记果。此亦通于所发表业。何理能显相续随转而成无表。故此复应更求别理。今寻涅槃第三十四说。佛灭后。诸弟子辈。广兴诤论。有二十四双。今所引者。当第十三。如彼文言。善男子。往昔一时。菩提王子作如是言。若有比丘。护持禁戒。若发恶心。当知是时失比丘戒。我时语言。菩提王子。戒有七种(七支是也)。从于身口。有无作色(从身口表发无表也)。以是无作色因缘故。其心虽在恶无记中。不名失戒。犹名持戒(此答不失戒所由讫)。以何因缘。名无作色(此问何缘名无作色。不复更问不失戒义。以佛前番答讫故也)。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正释无作名义也。如后[辨])。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有无作色。善男子。我于余经。作如是言。戒者即是遮制恶法。若不作恶。是名持戒。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决定宣说无无作色。(述曰)言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者。谓非异我色身之外。而成因性。此显无表。虽无表示。然随自身也。不作异色因果者。不作异我色身之外。因缘家之果。此显感果亦随自身。果既不亡。明知别有无表色体。此亦简彼外道妄计离我身外梵王为因能感爱果等也。更有别释。如破述记。

即向初色有二十种者。前十二种。名为显色。一青。二黄。三赤。四白。五影。六光。七明。八闇。九烟。十云。十一雾。十二尘。次有八种。名为形色。如章所辨(如初卷说释之)。三声者。一因受四大声。新译名为执受大种为因声也。谓心心所。执受四大。以为所依。故云执受大种也。以此为击发生声。故云为因也。二因不受四大声。新名无执受大种为因声。谓风铃等。无心心所之所执受。三因俱声。新名有执受及无执受大种为因声。如手鼓等合所生声。俱舍论第一。世亲破云。如不许一显色极微。二四大造声亦应尔。顺正理第一云。虽有执受与无执受。二四大种。共相扣击。而俱为因。各别发声。虽生二声。而相映集。随取一种。其差别相。不易可知(谓耳识随想者。先取)。又正理意不立三声。以因俱声。不异前二故。如彼应知。

前两不如亦应发戒者。今亦及难。前既已发。后应无用。故应解云。以前两番。资成三辨。不可即令初已后戒。

亦可唯局第三不妨而得口业之体此即互造者。婆沙百一十八云。颇有非身作。而得煞生罪耶。答有。谓遣煞。颇有不发语。而得虚诳语罪耶。答有。谓身表。颇有非身作不发语。而得二罪耶。答有。谓仙人意愦。及布洒他时嘿然表净。准彼恶业既许互造。善业翻此亦应互造。问语业即声。现既无声。如何互造。答萨婆多宗。身中无有无声之时。又婆沙百二十二云。然表依身而起。有依一分。如弹指举足等。一分动转作善恶业。有依具分。如礼佛逐怨等。举身运动。作善恶业。此中随所依身极微数量。表业亦尔。如表数量。无表数量亦尔(此显身表)。百二十七云。问诸有情类。口所发声。当言何处大种所造。有说。喉边大种所造。有说。心边大种所造。有说。脐大种所造。评曰。总说此声。一切身支大种所造。若别说者。轻小语声。应言喉边大种。所叱吒哮吼号叨等声。应言遍身大种所造。现见此等举身掉动故(此显语表)。又百三十二云。律仪所摄。复有七种。如是七支。各四大造。此复有二。谓表无表。评家正义。表与无表。复各大造。准此等文。身造语业。亦发语表。非谓但发语无表也。以其文言。如表数量。无表三亦然。身表三支。如何得发语四无表。若尔何故诸论教人煞盗俱有无表。答正根本位。可唯无表。于加行位。教人之时。令身变异。亦有身表。故婆沙百二十二。评家义云。加行位中。决定有表无表不定。即准此义。傥以身业表成语业。正身表时。亦令身中有语表生。若以现今无语声故。便执定无语表业者。亦应婆沙非非身作不发语。而得二罪。应无语表。若无语表。岂可从意直发无表。若许从意直发无表。即应名为随心转摄。崇云。第三刹那许无语表有何过耶者。理甚不通。是故论云。已知无作非心者。彼成实论第九卷无作品云。意无律仪。所以者何。若人在不善心无记心若无心。亦名持戒。故知尔时有无作不善律仪亦如是(此即显戒定非是心续。次云)。问云。已知无作悲等。如疏应知。

以色等五法是无记者。谓色声香味触五也。若准萨婆多。色声二处通于三性。五根三境。局是无记。今成实宗。色性非善恶。随能发心。假名善恶。故云色等五法是无记也。

又色等是恼坏性者。谓以手等触色等时。令其变坏也。

但作戒者取文不定者。谓诸师取成实文不定也。即此疏中。叙三师释。色心二法为体。次释局心为体。后释唯色为体。即引论云。身口业依止四大等。然彼宗意。色香味触。有坚湿等。即成四大。四大体性。虽是无记。若令动发。即名善恶。故使身业四大为体。口业者。准论虽言依止四大。四大出声。声方是业。寻疏当知。今详三释。并可存之。然疏主意。欲存后释。且辨俱存者。谓若假实俱说为业。即取初释。若唯实业。即取中释。若唯假业。即取后释。故使论文三处不同也。彼宗实业。以思为体。思即是心。故即以心为三业体。色性无记。由心发动假相名业。是故说色以之为业。

是法名声性法入所摄者。意显名句十二入中。虽是法入。然论实性。体即是声。但由法相假实殊门。故分声法二入也。谓一刹那实声之中。无名句字。要须相续屈曲成名。既是离声。无别体性。故是假也。

破外人义思与心同时别体者。谓成实师故破萨婆。心王心所。虽同一聚。各有别体。而共相应。大乘立义同萨婆多。今即破云。离心无思。谓心王无别心所中思也。

心未必思者。了境名心。造作名思故也。

色即无记色阴摄作戒善恶性行阴收者。作戒既许色法为体。成实论宗。乃至诸宗。曾无色法是行阴摄。故此问答甚违正理。宜应废之。若据实业作义戒。理应用思为体。方可名为行阴所摄。此复与色。条然各别。应言不即理非不离也。亦可难意云。作戒是善恶性。应是行阴收。更加应字。即成难词也。

如似四相即于色心者。谓成实宗。离色心外。无有别物名为生住异灭等相。大乘亦同。成实宗中。命根亦是离色心外无别体也。

然青黄等者。青等显色实非业体。容依形色而起。相从俱说也。俱以远从要期生故。并有二业之体者。理恐不然。若谈无表可从远生。而谈语表许从远生。应入恶心。无记心等。亦应许有语表业。此起则与彼无表何别。故依后释。身能造口。谓即以身表成口业。此宗色声。既是假业。故互造义。道理易为也。

无作三时者。疏主依义。作此解释。非论文也。

果时无作无作有二者。其实体一。而义有二。现同刹那。名曰作俱。复能引起后后诸念。复名形俱。

若依此宗似先后发者。准成实论第九无作品云。问曰。几时从作生无作。答曰。从第二心生。随善恶心强。则能久住。若心弱则不久住。如受一日戒。则住一日。如受尽形住(已上论文)。疏意释云。第二心生者。第二念生也(念即是心故也)。论虽如是。理稍难通。若详第三羯磨竟时。但有作义。后念方生无作戒者。即应许有律仪善行。不受而得。故知理拥也。

又善生经者。善生第六云。初发心异(远因心也)。方便心异(近因心也)。作时心异(正起身表业也)。说时心异(正起语表业也)。众缘和合。故得名作。以作因缘生于无(此显无作从作而生)。如威仪异。其心亦异(谓受戒竟改威仪时。其心亦异)。不可坏故。名为无作(谓虽改心。而戒不坏)。从此作法。得无作已。心虽在善不善无记。所作诸业无有漏失(谓从坛场作法而生无作也)。疏录经意。非谨写文。又详经意。以作因缘生无作者。同时因果。亦是相生。何能正证无作先后。又详成实第二心生者。应显第二念已去。唯无表生。不遮初念同时无表。以其表业色法为体。为无表者。非色非心。二体既殊。何妨同念。楯者傍牌是也。

无作多种者。古来诸德搜寻经论。纂集为九。或为七种。非有论文作此说也。一者作俱。即显无作与作同时。故心论云。第三羯磨竟。作及无作。二者事在。如造佛像塔寺桥船。此事在时。常能生福。婆沙百二十二云。或造佛像宁持婆。(乃至)造井桥船阶道处等。此诸表业所发无表。具有三缘。相续不断。一由意乐。谓缘彼事。深生欢喜。意乐不息。二由所依。谓所依身。同分相续。命未终位。三由事物。谓所修建佛像等事。未都坏灭。如是三缘。随阙一种。无表便断。成论十二九业品。心论第四。并同此也。三者从用者。成论第十一卷三障品云。食檀越食。着檀越衣。入无量定。而此檀越得无量福(慈悲喜舍四无量定)。四者异缘者。如上受缘开合释。五者心俱者。定道律仪。随心转故。六者愿俱者。成论十二九业品云。若人发愿。愿我当要布施。若起塔寺。是人定得无作。(述曰)问与前事在有何异耶。答前现作事。非但发心。今从发心。即生无表。依此应言。若是事在。必是愿俱。有是愿俱而非事在。谓已发心而未作事。七者要期者。疏自释云。如日夜乃处中要期等。日夜谓八戒也。处中有善及有不善。谓虽善业非是律仪。或虽恶业非是恶戒。既处中庸。故云处中。通律师云。善非淳净心。恶非深厚缠。未晓其义。故作是说。且如有善唯利一人。虽非律仪。容心极猛。岂得名为善非淳净也。恶准此知。问此与愿俱。有何差别。答现作当作。通名愿俱。要期唯局现作。亦应说言。若是要期。必是愿俱。而有愿俱非是要期。谓拟当作是也。八者助缘者。遣他作业。成自业是也。九者形俱。可知。

前六局随者。不然作俱亦应通在受中。

处中随作业者。处中亦许有随行也。且如要期百日礼诵。是名中。日未满来随作礼诵。无作复起。

随用者。即前从用是也。

互缘者。诸师皆云即异缘是。今解不同。如上受缘开中辨也。

不异前七者。助缘若受。即形俱要期中摄。若随。即所余摄。互缘亦尔。故言不异。

同义有三者。同名无作。二者或色为体。或非色非心。三者义同。谓同防非离恶义也。

罗汉成就下戒者。心论第四云。虽复阿罗汉。犹成就下戒。婆沙百一十七。问有新学苾刍。成就上品律仪。而阿罗汉。成下品律仪耶。答有。谓有新学苾刍。以上品心。起有表业。受诸律仪。是也。

教相所诠者。如淫戒中结戒义。第五门辨也。

亦同此狭者。教相所诠。既辨随行。故同此中随行狭也。

此准多论有五不同者。谓有如上第四长短第五三性有无也。萨婆多宗。静虑无漏二种律仪。在定道心。亦成就。亦现行。出定道心。唯成就不现行。故定道戒。纵在随中。亦无长义。是故受随定有长短。即由随行定不得长。故亦即非三性中有。由此复说三性有无。若成论宗。不得作此四五二门。以其随中。容有定道。出定入定。常有无表。既出定有。善等性中亦恒现行。故章云。以道无作宽长故尔。是也。故成论十七二善律仪品云。问曰。有人言。入定时有禅律仪。出定则无。是事云何。答出入常有。如彼广说。定共既尔。道共应同。通律师云。问若尔应不名为随心转戒。答从初受名。以初发时。要从定道方能故。然诸大德以出道定有。义唯三性亦恒现行。今详若得初之二果。欲界烦恼既未断尽。故或有时起不善心。即定道戒三性中有。傥得不还或阿罗汉。不即得言三性常有。彼宗阿罗汉等常在无漏。无无记心。况有不善。若得禅定。或容无记。定无不善。准此随中。亦犹说狭。宁知罗汉常在无漏。彼宗无我无假缘心。即名无漏。彼宗无我无假缘心即名无漏。彼论二十二智相品云。阿罗汉无缘瓶等心。已坏一切假名相故。如彼广说。

二作同义有五者。一名。二体。三义。言义同者。同有防非离恶义也。

不同有四。比前无作。义准可知。

缘境发戒中。萨婆多宗。婆沙百二十。心论第四。俱舍十五。同有此说。且俱舍颂云。从一切二现。得欲界律仪。从根本恒时。得静虑无漏。(述曰)前之两句。释定道戒。从一切者。谓从一切根本加行。后起业道得律仪也。从二者。谓从二类。即情非情。性罪遮罪也。现者。谓从现堕有情数。蕴界处得。不于过未。以其过未。堕法数故。堕法数故者。过未之境。唯意识缘。名随法处。不可煞盗。故不缘之得戒也。得欲界律仪者。别解律仪唯欲界故。既从一切二现而得。是故防非还通此等。章中。且显缘现在境。并辨防于根本眷属。而性遮异略而不论。问遮罪岂非眷属摄耶。答遮罪之中。自加行根本后起。故不可言眷属所摄。禅无漏戒。唯从根本业道处得。唯七支性罪所摄。不从遮罪也。言恒时者。从三世境。亦发律仪。法处不善亦须断。故悉如论。若昙无德宗。不存过未心。得戒以非众生故者。此辨得戒之人。能缘心也。然现在中。亦不得约一刹那说。以其此宗五蕴相续假名众生。识想受行次第而起。既于一念。不具五蕴。是则不可说为众生。既无众生。说谁得戒。故约相续假说现在。不同萨婆宗一刹那中具足五蕴。刹那过未。即非现在也。

三世境所有之恶者。此即辨所缘境也。彼论十二。七善律仪品云。问曰。但于现在众生得戒。为从三世众生得耶。答曰皆于三世众生所得。如人供养过去所尊等。

三世诸佛戒齐等者。两宗义异。且据成实意说。过去迦叶佛时。有无量人。已入涅槃。此等境亦发戒品。故云齐等。若于此等不发戒者。释迦弟子。戒境应减。若据萨婆多宗。婆沙百二十有三种。一云。应作是说。律仪境界。虽有多少。而律仪体。前后无异。俱从一切有情境处。总发得故。有作是说。三世如来。律仪不等。亦无有失。问若尔施设论当云何通。如彼论说。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皆悉平。答由三事等故。一修行等。谓皆过去三无数劫。勤修四种波罗蜜多。究竟圆满。得菩提故。二利益等。谓于无量应化有情。作利乐事。皆究竟故。三法身等。谓诸如来皆得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十八不共等胜功德故。由此三义。故言平等。非律仪体无多少异。又由根等我等。一切如来。皆住上品根。皆得上品戒故。有余师说。一切如来所有律仪。皆于一切有情处得。故说等言。非说无异。谓过去佛戒所从境。设今犹在者。释迦从彼。亦得律仪。然无此理。释迦律仪所从情境。设当在者。慈氏从彼。亦得律仪。然无此理。故说等言亦无有。然准俱舍。世亲存其后释。多论第一。存中间释。

次辨发戒多少门

从生数从非生数者。先准婆沙百二十有五释云。此中有说彼七支戒。一一各于一切有情处得。而所得是一有情。犯一支戒于一切有情。此一支戒断。余六犹转。二云。一一各于一切有情处得。而所得而得异。如有情数量。所得戒亦尔。彼说于一有情犯一支戒。即此一处一支戒断。余六犹转。余有情处七支皆转。三云。有余师说。别解律仪随因差别。成二十一。此中有说。二十一种一一各于一切有情处得。所得不异。彼说。由贪烦恼。于一有情所犯一支戒。于一切有情无贪所生一支戒。于一切有情无贪所生一支戒断。余二十种如先犹转。有说。此二十一种。一一各于一切有情处得。而所得各异。如有情异。所得戒亦尔。彼说。由贪烦恼。于一切有情所犯一支戒。即此一处无贪所生一支戒断。余二十种如先犹转。于余有情。二十一种具足皆转。(乃至)依如是说。宁作出家。犯诸学处。不为五戒邬婆索迦。所以者何。彼若毁犯五种学处。身中便空。诸出家者。设犯五处。而更有余众多犹转。五者。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虽犯律仪。而戒不断。如法悔除。还名持戒。无有顿受别舍得故。未悔除位。具得二名。已悔除位。但名持戒。(述曰)作心顿受。不应别舍。亦应别得也。未悔除位得二名者。一者持戒。二者犯戒也。前四师说。犯一戒时。此戒即舍。迦湿弥罗不言前四。谁是谁非。然犯不舍。异前四也。章中所引。多论第一也。然多论意。于四师中。存第四释。犯亦不舍也。故多论云。犹名破戒比丘。不名非比丘也。

不可煞者。诸入灭定慈定中阴如来轮王佛使等。决不可煞。诸得他心。是不可诳。问生生与趣。缘何发戒。古来传释。引杂心第一十颂云。生摄一切趣。非趣摄于生。中阴增。当知非趣摄。(述曰)增者。处所异名也。亦是增如义也。如言地狱有十六增也。准斯发戒。亦生非趣。古来又云。六趣亦应不摄如来。今详大乘王宫现生。是化非实。容有斯义。若依化相。示现受生亦是趣摄。是故萨婆多宗。后身菩萨许是异生。即此生身。虽已成佛。犹是有漏。菩萨入胎。三时正知。婆沙百二十。说佛胎生。由此亦许是趣所摄。

若非生数。多论第一。有五种子。彼一粒麦一粒粟。断一根草。但使得一罪处。即得一戒。堀一微尘地。下至金刚。皆准前说。若准婆沙。不同多论。百二十云。问于外物中。得律仪不。若有得者。所得律仪。应有增减。谓生草枯时。酒味坏时应减。即彼生时熟时应增。(乃至)若无得者。即此律仪境。应少分处受。而世尊说。如是律仪无少分受。又断生草。悔应无用。评家云。如来说者。于外物中。亦得律仪。问若尔律仪应有增减。答无有增减。以总得故。此律仪总于一切生草等上。得一无表。而世间无有无生草等时。总于一切蒲桃等酒。则不坏时。得一无表。世间无有无诸酒时。是故律仪无于一有增减。余亦如是。(述曰)余如是者。一切非法衣食等类。一一类上得一无表。不约微尘一粒等别也。

根本戒四百二十者。彼论云。如来所立戒。有四百二十也。

婆薮斗律者。真谛三藏云。此翻品类律。此律多说缘起制诸轻戒。优波提舍。翻为正教。此律正说是罪非罪。制诸重罪。

无愿毗尼者。了论九毗尼中。第七无愿毗尼也。九毗尼。至下今演毗尼中辨之。俱舍十五。若人不作五种定限。方可受得别解律仪。谓有情支处时缘定。一有情定。念我唯于其类有情当离煞等。二支定。念我唯于某律仪支当持不犯。三处定。念我唯住某处方域当离煞等。四时定。念我唯于一月等时能离煞等。五缘定。念我唯除斗战等缘能离煞等。如是受者。不得律仪。相似妙行。

受体已竟。

饰宗义记卷第二末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