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广州沙门释 弘赞在犙 绎
释此戒本。大科分二。初释题目。次释本文。
○初释题目
四分戒本
释曰。四分戒本者。从出处以立名也。本出昙无德律。律分四分。初分明比丘法。二分明比丘尼法。及受戒。说戒法。三分明安居自恣等法。四分明房舍等法。今此戒本。即彼初分。乃比丘二百五十戒经也。爰夫律制。始自鹿园。终乎鹤树。金言寂唱。波离续宣。诵如来言。词满八十。号为八十诵律。初则迦叶顶受。次乃阿难荷持。第三末田地。第四舍那波提。第五优波崛多。如是五师。递相传持。百一十余载。授受不异。后有育王御世。崇敬三尊。广会僧众。重集三藏。时诸比丘。互执见闻。抄治经律。各引师说。以为章轴。引执不同。遂成二部。相言是非。求王判决。行白黑筹。表其新旧。时取旧者多。以多为名。号曰摩诃僧祇。取新者少。而是上座从上座为目。名曰上座部。由斯二部。于二百年间。复出十八部。十八部中。有五部为其纲领。一曰昙无德(此云法密。人名也。律名四分)。二曰萨婆多(此云说一切有。根本。十诵。是也)。三曰迦叶遗(此云重空观。律名解脱。止有戒本一卷到此方)。四曰弥沙塞(此云不著有无观。律名五分)。五曰婆蹉富罗(此云犊子。律本未到)。如此五部所制。文有广狭。事有详略。至于轻重开遮。虽无大殊。不无小异。然皆一佛所宣。但为闻听不广。传诵有缺。各据一边。致成多别。如来在昔。预为记曰。我灭度后。经律当分五部。致于十八。虽名别异。而皆不妨诸佛法界。及大涅槃。依之修行。皆得解脱。佛告文殊。未来我诸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诸法住。二十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譬如海水。味无有异。如人有二十子。真实如来所说。根本二部。从大乘出。从般若波罗蜜出。声闻。缘觉。诸佛。悉从般若波罗蜜出。复说偈曰。十八及二本。悉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言根本二部者。即是僧祇上座二部。其僧祇部。分出七部。上座部。分出十一部。并二根本。共为二十部。今此震旦所传。唯存四部。谓僧祇。法密。萨婆多。弥沙塞。其戒因缘。优波离问经。乃律之支属。自余善见。毗尼母。摩得勒伽。萨婆多毗尼毗婆沙。明了论等。并是略释律之名义。如斯部类。既佛亲为印记。则无劳致疑。已知无是无非。又何烦再议。譬如船舫𥱼筏浮囊。名虽不同。至岸无异。是以五天诸国。随秉一法。皆获道果。震旦比来。四部悉行。咸登圣证。若非如来善应群机。曷缘获斯胜益。故当谨护浮囊。无不济其彼岸者也。
○次释本文(分三) 初序前方便 中总列戒相 后结劝回向。
●初序前方便(分四) 初述赞颂 二作前方便 三秉白羯磨 四说戒经序。
○初述赞颂(共十二颂分为九释)
稽首礼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释曰。上半颂。是归敬三宝。下半颂。显当说戒。法得久住也。凡作法事。必须先敬三宝。以求加被。使内障潜消。外魔无娆。法事而得成办也。稽首者。出周礼九拜之初。谓下首至地。稽留停头。少久乃起也。礼者。履也。谓进退有度。尊卑有分之义。然而方俗不同。礼无一定。西国以五体投地。为之致敬。此方则稽首。为之尽恭。今取随国行之。以为䖍敬之仪也。诸者。总举十方三世也。佛者。具云佛陀。乃穷理尽性。大觉之称也。觉具三义。一者自觉。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运无缘慈。度有情界。三者觉行圆满。穷源极底。行满果圆也。法者。谓如来随机演说清净法要。决定能令有情得无热恼。而趣涅槃。内证三明。智慧圆满。之圣教也。若以义释。法是轨持之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也。持是法体。轨是法用。任持不舍。各守自性。如水就下。火扬于上。性各决定。此是法体。轨谓轨范。可生物解。如火熟食。用水浮舟。各取其则。是为法用也。比丘僧者。比丘。此云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内修清雅之德。外离四邪。福利众生。告求资身。以成清雅之德。亦云除馑。谓众生无法自资。多所馑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是故世人归信。供养种福。如沃壤之田。能生嘉苗。而除彼之馑乏也。新云苾刍。别有五义。如常可知。僧。具云僧伽。此言众。乃四比丘已上之称。即清净持戒。及学无学众之总称也。今演者。正当宣说戒时也。毗尼。此云灭。谓灭贪瞋痴也。亦云折伏。谓调伏诸烦恼也。又云律。谓佛所说法律。处断轻重。开遮持犯。令止诸恶。而生众善也。令正法久住者。正法。谓出世无漏圣道也。由秉羯磨说戒。正法未灭世间。故云毗尼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藏住。佛法亦住。以诸善法。妙定胜慧。皆藉戒而生也。
戒如海无涯 如宝求无厌 欲护圣法财
众集听我说
释曰。上半颂。明戒胜德。下半颂。劝听获益。戒如海无涯者。戒谓二百五十波罗提木叉。并诸威仪。于一一戒中。各生摄取于僧十种功德。一一功德中。生十种正法。谓信等五根。无贪瞋痴三善根。及身口二护。由此成诸福海。无有边际。故云无涯。如宝求无厌者。宝谓海中清净如意珠王。随众生所欲。能与种种乐具。故世求之无厌。佛法海中。尸罗皎洁。出生根力觉道诸胜善品。应念而得。如彼珠王。求者无厌。圣法财者。即上根等诸胜善品。及信戒闻舍慧惭愧。此诸法财。非戒无能守护。故戒有防非止恶之功能。如勇兵猛将。能伏怨敌。不令侵凌。欲护此财。当和合共集一处听说。如说而行也。众。谓如法得圆满戒者。集。是身根和集一处。听属耳识。于彼所说文义。以耳识领受。决心了知也。我说者。谓词义无违。如律而说也。
欲除四弃法 及灭僧残法 障三十舍堕
众集听我说
释曰。此颂明听戒离过。四弃。是淫盗杀妄四波罗夷。随犯其一。即一切功德道果。悉皆捐弃。又永弃清众。不得与诸比丘共住。如大海不受死尸。漂弃岸上。戒法海中。不纳破戒。故永弃清净众之外。不问不治也。僧残者。总有十三事。谓犯此事。尚有少许余残可治之理。于二十僧中。如法忏悔。可得除灭。不同前四。无有余残可治也。舍堕者。共有三十事。由恣畜财物生过。犯此过者。须向众中。先舍其物。次忏堕罪。而罪称堕者。谓此罪若不忏除。即堕在三途。受烧煮苦。欲得除灭四弃。僧残。遮障舍堕。当共集。一心而听也。
毗婆尸式弃 毗舍拘留孙 拘那含牟尼
迦叶释迦文 诸世尊大德 为我说是事
我今欲善说 诸贤咸共听
释曰。前一颂。总举七佛。后一颂。述说嘱听。毗婆尸。亦名维卫。此云胜观。式弃。亦名尸弃。此云火。毗舍。具云毗舍浮。此云遍一切自在(此三如来。在过去庄严劫末出世)。拘留孙。此云所应断。又云作用庄严(在此贤劫第九小劫中。减至人寿六万岁时出世。为千佛之首)。拘那含牟尼。此云金寂。亦云金仙(人寿四万岁时。出现于世)。迦叶。具云迦摄波。此云饮光(人寿二万岁时出世)。释迦文。此云能儒。亦云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人寿百岁时出世。此四如来。在此贤劫初。次第出现世间)。世尊者。谓十号具足。天人凡圣。世出世间。咸尊重故。大德者。谓福慧两足。十号德具。世无与等。此二通称上之七佛也。为我说是事者。此明师资授受。显非应说也。我。指现前能说戒人。是事。谓从戒序。乃至七佛经偈。我今欲善说者。善说。谓如法而说。词无差谬也。诸贤咸共听者。诸贤。谓从初得戒无腊。乃至百腊者。咸共听。谓皆和合集在一处。至心谛听也。
譬如人毁足 不堪有所涉 毁戒亦如是
不得生天人 欲得生天上 若生人间者
常当护戒足 勿令有毁损
释曰。前一颂。上半。设喻。下半。明障生善道。后一颂。上半。示生善趣。下半。诫护善因。譬如者。假设之词。毁者。坏也。涉者。蹑躐也。毁戒。由破戒也。天。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二十八天也。人。谓四大洲。及八中洲。诸小洲人也。常当护戒足者。谓戒不可暂时有所毁犯也。损者。伤也。不但诫勿大毁。而小亦不可伤也。言生天人者。此乃随机顺世权说。以西域之人。多乐生天。佛初出世。随彼所乐。而为说法。然非圣意。亦非律之本旨。律以解脱为宗。岂示人天漏果。又复天道原是险途。所谓险途有二。一是生天。二是恶道。生天虽受胜乐。福尽还堕恶趣。以此证之。故非律旨。设若毁戒。则险途尚不能登。况复涅槃之乐道。此不言涅槃者。略也。如大律云。求天若涅槃。方便守护戒。如是无毁坏。必能度险道。又云如是念修戒。能避诸恶行。除诸结使患。安隐入涅槃。原声闻厌患三界苦果。断集修道证灭。宁复更期人天果报。菩萨不贪世乐。畏厌生死烦恼。深乐涅槃。声闻畏厌烦恼。深乐涅槃。百千万倍。不及菩萨一分。岂希人天之欲乐哉。
如御入险道 失辖折轴忧 毁戒亦如是
死时怀恐惧
释曰。上下颂设喻。下半颂示知过患。轴。谓车轮中之转轴。辖。是轴头之铁。犹御车过险难之路。中途失辖断轴。心怀忧恼。生大惶怖也。毁戒如彼失辖折轴。死时如在险道中途。既自知戒毁。必堕恶道。便怀恐怖惶惧。如入险路中。失辖折轴之忧怖也。
如人自照镜 好丑生欣戚 说戒亦如是
全毁生忧喜
释曰。上半颂设喻。下半颂显戒完缺。如人以镜自照其面。容端则生欣喜。貌陋便怀忧戚。今当说戒之时。以戒而自观察。全则内怀欣喜。外不愧人。毁便内生忧戚。外耻于他也。
如两阵共战 勇怯有进退 说戒亦如是
净秽生安畏
释曰。上半颂设喻。下半颂明戒得失。如两军阵。共相交战。勇者安而前进。怯者畏而退缩。今众集说戒。正与烦恼魔军共战。戒净如勇。则身心俱安。戒秽如怯。则情色自畏。遂没烦恼阵中。被魔所伏也。
世间王为最 众流海为最 众星月为最
众圣佛为最 一切众律中 戒经为上最
如来立禁戒 半月半月说
释曰。前颂。初句。以尊贵为胜。次句以深广为胜。第三句以明净为胜。第四句以果德为胜。谓声闻。缘觉。菩萨。行果未圆。如来行满果圆。于诸圣中独为最胜。此亦喻比丘。是金轮王子。法王贵裔。德慧深广。戒体圆明。天上人间。无能及者。是为诸众中尊也。后一颂。初二句。正显戒经是为最胜。戒经。谓比丘比丘尼律仪。之别解脱经也。别解脱者。谓依此经修行。即于下下等九品诸惑。渐次断除。于诸烦恼。而得解脱。又见修烦恼。其数各多。于别别品。而能舍离。故名别解脱也。由烦恼惑。结缚有情。沉没三界。此经能使解脱。而趣涅槃。是故此经恃为上最。众律。谓五戒。八戒。十戒。乃至轮王十善。世间法律。及诸外道邪禁也。大律云。众经亿百千。戒为第一最。是则不但余教不如。即三藏十二部中。亦以戒为最。故根本律云。佛说三藏教。毗奈耶为首。佛游于世间。随处说经法。律教不如是。故知难值遇。诸佛证菩提。独觉身心静。及以阿罗汉。咸由律行成。三世诸贤圣。远离有为缚。皆以律为本。能至安隐处。如地载群生。能长诸草木。律教亦如是。能生诸福智。律是法中王。诸佛之导首。苾刍喻商旅。此为无价珍。准如律说。若不依斯修行。终无所成。设有所得。皆是魔业。故经云。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持戒。必落魔道。如来立禁戒者。此显如来亲制。非余圣僭为。不同经论。或容他说。呈佛印可。斯由如来智周法界。穷尽物性。知诸众生根业差别所宜与戒。非声闻菩萨所可堪能。如世礼乐。非天子不制。出世洪规。非佛莫立也。半月半月说者。谓黑白二月。以表黑白二业。欲黑尽。而白圆。故半月半月说戒。使诸比丘自忆所犯。如法忏除。令恶尽而善圆也。
已上十二颂。是诸阿罗汉结集时安置。按大律本。共有四十六颂。
○二作前方便(分七释)。
僧集不。
释曰。凡作羯磨布萨。同一界内比丘。并令共集。会在一处。以防别众破僧方便。故须先问。僧有四种。谓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四人僧者。除受具戒。自恣。出僧残罪。余一切羯磨应作。五人僧者。除中国受具。出罪。余一切羯磨应作。二十人僧者。一切羯磨应作。此四位僧中。随少一人。作法不成。过则如法。减则非法非律得罪。除布萨。余有要事羯磨。众多造次难集。或防障难。听在戒场上作法。不集无咎。
和合不。
释曰。同一羯磨和集一处。必须心口无诤。不来者与欲。在现前应诃者。不诃。谓防斗诤因缘。有妨法事。故须次问也。
未受大戒者。出。
释曰。未受大戒者。谓未经白四羯磨。如法得具足戒也。出谓遣出众外。离见闻处。佛言。不应在未受大戒人前作羯磨说戒。
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
释曰。不来者。谓不来赴集也。凡作一切羯磨法事。必须身心俱集。方成和合。设有佛法僧事。若病事。若瞻病等缘。乃开心集。故听传心口。应僧前事。方得彼此俱办。不妨法事。无别众过也。说欲者。谓说意乐。彼所作如法僧事。自心乐欲随喜共同也。清净者。谓自无罪。此是布萨时与清净也。复以布萨时。僧作种种羯磨。故须欲及清净俱与。不得单与清净。致妨僧事。亦不得称与某事欲。应言。如法僧事与欲清净。乃无稽留。废僧羯磨之患也。有五种与欲。若言与汝欲。若言我说欲。若言为我说欲。若病不能语。应现身相。若广与欲。俱成与欲。若不如是。不成与欲。应更与余者欲。此中与欲。必是身现在界内。亦不得今日与明日欲。若病比丘与欲已。闻僧中说法毗尼。自力就听。坐久疲苦。即以先所与欲。默离座去。不名与欲。已破前欲故。应更与欲。余缘准此应知。若病比丘。不能如上身口与欲。应扶舁至僧中。若虑扶舁病增。一切僧应往病者所围绕与作羯磨。若病者多。能集一处者善。若不能。僧应出界外作羯磨说戒。更无方便得别众羯磨说戒。若欲广与欲者。应至一可传欲人所。整威仪。作如是言。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与欲清净(一说)。若自恣时。应言与欲自恣。余一切羯磨。但言与欲。彼受欲比丘。持欲至僧中。其羯磨人。如上问已。即应具威仪。答言。
大德僧听。某甲比丘。我受彼欲清净。彼如法僧事与欲清净(一说)。别部。听持欲者。对比座说。不告大众。为遮延时。僧生疲劳等诸过失故。其持欲人。受欲已。若命过。若余处行。若罢道。若入外道中。若入别部众。若至戒场上。若明相出。若自言犯边罪等十三难人。若被举。若灭摈。若应灭摈。若神足在空。若离见闻处。并不成与欲清净。应更与余者欲。如是若在路中。若至众中。亦如是。受欲人。若眠。若入定。若忘。若不故作。如是成与欲。若故不说者。得恶作罪。若遇道路隔塞。有贼。有恶兽。河水涨。一切命难。梵行难。不得至。从界外来至僧中。如是不失与欲。复听一人。受二三四人。乃至众多人欲。若能尽记识字者。随忆多少受欲。若不能忆字。当称姓。不能记识姓。当称相貌。若不能记相貌。但言众多比丘。如法僧事与欲清净。若受欲人。自有缘事起。不及诣僧中。听转授欲与余比丘。当如是言。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与(某甲众多)比丘受欲清净。彼及我身。如法僧事。与欲清净。若比丘为缘事故。与欲已。事休。便应往就说戒处。若一住处满四比丘。应共集说戒。不合说欲。
谁遣比丘尼来请教诫。
释曰。尼禀漏质。形累多拘。故阙游方问道之资。晨昏训导之益。如来愍此。制令半月半月。诣僧求请教授。僧方差具德者。诲以微言。勉以至道。但去圣时遥。僧尼慢教。既不遵承。斯法渐失。闻者尚少。行者全稀。拟复斯规。故为详注。其比丘尼僧众。于说戒日集僧。白二羯磨。差一比丘尼。往僧寺中求请教授。若独行无护。更差二三人为伴。既至寺中。诣一旧住比丘所(准义。僧应差人。承受彼尼嘱授)。礼敬已。曲身低头合掌白言。
大德一心念。比丘尼僧和合。礼比丘僧足。求请教授(三说)。僧说戒时。诵戒者问言。谁遣比丘尼来请教诫(佛言。于僧说戒时。上座问言。比丘尼众。遣何人来耶。今但取当时说戒者。问之)。先受尼嘱授者。即应起。具修威仪。白言。
大德僧听。某处比丘尼僧和合。差比丘尼某甲。礼比丘僧足。求请教诫尼人。如是三说已。准义应至上座所言。大德慈济。能教诫比丘尼不。若答言。不堪者。乃至二十夏已来。一一具问。彼说戒者。应更问云。谁为教诫比丘尼。若有者。应差。其教诫人。要具十法。一戒律具足。二多闻。三诵二部戒利。四决断无疑。五善能说法。六族姓出家。七颜貌端正。尼众见便欢喜。八堪任与尼众说法。劝令欢喜。九不为佛出家。而披法服犯重法。十若满二十夏。若过二十夏者。应如是差。
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差某甲比丘。教诫比丘尼。白如是。
大德僧听。僧差某甲比丘。教诫比丘尼。谁诸长老。忍僧差某甲比丘。教诫比丘尼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差某甲比丘教诫比丘尼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若教诫者多。应问尼请谁。随言便差。若言随僧处分。即应随常教授者。次第差往)。彼比丘尼。十六日更往寺中问可不。彼被差比丘。将一比丘为伴。克期而往。尼亦克时而迎。其教诫师。观尼众集已。为说八敬法。然后量机说法开导。若无教诫尼人。遍请不得。彼受嘱授比丘。还至上座所。白言。遍问众僧。无有堪者。时上座即应略为教授法。告受嘱人云。此众无堪教诫师。明日尼来请可不时。应报言。昨为尼众遍请。无有教授比丘尼人。然上座有敕。敕诸尼众。精勤行道。谨慎莫放逸(十六日尼至。如敕告知。尼还住处集众。具宣僧敕。诸尼合掌顶受)。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
释曰。谓僧既已和集。所为何等法事。然所为事。不出三种。一为情事。如受忏悔等。二为非情事。如结诸界等。三情非情事。如处分。离衣等。此所为事。委僧量宜。故须对众问其所作。一人随事答之。
说戒羯磨(若非说戒时。据事称之。答云某羯磨)。
释曰。梵语羯磨。此云事。亦云办事。谓诸法事。由兹成办也。然羯磨约体唯三。谓单白。白二。白四。随事量作。若轻事。应作单白。中事白二。重事白四。此三种羯磨。能摄一切羯磨。而诸羯磨。略有一百二十一法。单白有二十七。白二有五十七。白四有三十八。其余诸部。或增或减。根本部中。共有百一事。
凡为诸羯磨法事。必须作前方便。惟在说戒时。乃加问尼来请教诫。其余六法。遍诸羯磨。唯除结界。阙者不成。谓应共了知界相故。不许说欲。事须尽集也。
○三秉白羯磨(单白)。
大德僧听。今白月十五日。众僧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说戒。白如是。
释曰。大德僧听者。谓令诸比丘耳识。勿缘异境。专心一境。于所闻事。当正忆持也。白月十五日者。此取上半月言之。若下半月。即是黑月。月有大小。或十四日。或十五日。当依时称之。众僧说戒者。显非余事也。按耶舍所译戒本。则云布萨说戒。今不言者。是略也。何以故。说戒是直陈其事。未彰其义。布萨者。是长养净除义。谓由众集说戒。能长养功德。净除烦恼诸不善法故。若僧时到者。时。谓说戒之时。到。谓僧如时而至也。僧忍听者。谓现前大众。当共忍可听许和合说波罗提木叉戒也。白如是者。谓以此事而告知也。凡布萨日至。其年少比丘。应先往说戒堂。扫洒敷座。备水。燃灯。具筹。若不知者。上座当教。不教突吉罗。若不随教。亦突吉罗。说戒竟。应收复本处。不尔者。如上得罪。言具筹者。谓令知人数故。其筹应用铜铁竹木作。以函筒盛之。比座者。共相检校。知有来者。不来者。应先白已。然后说戒。若众集大。说戒时。不悉闻。听敷高座。极令高好。在上说戒。诵时若忘。若误。次座比丘当授语。若故忘者。次第二比丘。当代说。即以次说。不得重说。然说戒比丘。先当闇诵使利。莫致众中说时错谬。若说戒时。有八难事起。及有余缘。听略说戒。八难者。王贼水火病恶虫人非人。余缘者。若大众集。床座少。若众多病。若座上覆盖不周。值天雨。或斗诤事。或说法夜已久。听齐明相未出。应作羯磨说戒。更无方便可得宿受欲清净。羯磨说戒。略前方便。一如广法。量难远近。以为广略。若无难缘。不得略说。若说戒序。问清净已。难至。应告言。诸大德。是四波罗夷法僧常闻。如是十三僧残。乃至众学法。若难卒至。应随到处言。已说至某处。余者僧常闻。若难缘逼近。不及说序者。如僧祇律告云。诸大德。今十五日布萨时。各正身口意。莫放逸。便各各随意去。若一比丘独住者。至布萨日。应诣说戒堂扫洒。如前安置。若有客比丘来。若四。若过四。应先白已。然后说戒。若但有三人。若二人。应各各相向说。作是言。二长老忆念。今僧十五日说戒。我某甲比丘净净(三说)。若独一人。应心念口言。今僧十五日说戒。我某甲比丘清净(三说)。若有犯者。不得说戒。不得闻戒。不得向犯者忏悔。犯者不得受他忏悔。当诣清净比丘所。偏露右臂。脱屣。右膝着地合掌。若是上座。应礼足。自称所犯名字。如法忏悔。若于犯中生疑。亦如上诣净比丘所。称所犯名字。作是言。我某甲于所犯罪生疑。今向大德自说。须后无疑时。当如法忏悔。如是作已。得听说戒。若比丘正说戒时。或忆知有罪。或心疑。若向众说。恐致闹乱。当语比座。或应心念。须座罢已。当如法忏悔。如是者得闻戒。若一切僧尽有犯。或生疑。当向清净客比丘忏悔决疑。然后说戒。若无客来。当差二三人。诣比近清净僧中。决疑忏悔已。还所住处。诸比丘当向此比丘忏悔。然后说戒。若比近无净僧。应作白已当忏悔。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一切众僧犯罪。若僧时到。僧忍听。此一切众僧忏悔。白如是。作是白已。然后说戒(然此一途忏悔。谓各各识知所犯罪名种相。而无一净比丘向之忏悔。故听作斯白忏。非是于罪不识。儱侗而为。作斯羯磨而得罪除灭也)。若一切僧于罪有疑者。当作白已。应说其罪。当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一切僧于罪有疑。若僧时到。僧忍听。此众僧自说罪。白如是。作是白已。然后说戒(此但露罪。得闻说戒。本罪俟无疑时。仍须向他说已忏悔。五分律。听向有罪比丘悔过。但不得向同犯者悔过。若病比丘。听向同犯共悔过)。若不识罪名罪相。待有客比丘持律者来。应请问之。如法忏悔。若说戒日。旧比丘集。已说戒序竟。有客比丘来少。客当告清净。作如是言。大德僧听。我某甲清净。作是告已。余者当次第听。若说戒竟。举众未起。若多未起。若都已起。亦应告清净。若说戒序竟。若说戒竟。客比丘来。或等。或多。应更为重说戒。若客比丘先说戒。旧比丘来。亦如上说。若比丘心乱狂痴。应与作狂痴羯磨。此有三种狂痴。一说戒时。或忆。或不忆。或来。或不来。二或忆而来。三或不忆不来。是中后二种。不应与作。初一种应作白二羯磨。若狂病止。应白二羯磨解。五夏比丘。当诵戒羯磨使通利。不应众多痴比丘。集在一处。既不知戒。复不知说戒。不知布萨。不知布萨羯磨。应依能诵戒比丘夏安居。若安居中。所依人命终。或远行。或休道。乃至十三难等。若后安居日未至。当诣比近处结后安居。或当请彼能诵戒者来过安居。若已过后安居。诸比丘应向比近处有学诵序者。若诵四事者。若十三事。乃至九十事者。若诵余残法者。彼各各诵已。还至本住处。教一人使诵。若一人不能尽诵者。随先所诵得。各次第诵。不得重诵。若尔者善。不者。但说法诵经已。从座起而去(谓布萨日至。不得不说戒。既皆无能诵者。方许说法诵经。非为长途轨则。僧祇律云。若举众不利者。应遣上座出界外。心念口言作布萨。余三人界内。作三语布萨。即是罚上座。不应早作布萨。若一比丘住者。应待客来共作布萨。若无客来。有罪者。应作是念。若得清净比丘。此事当如法除。作是念已。应心念口言三说布萨。若布萨竟。有客来者。客应随喜言。长老已作布萨。我某甲随喜。若不随喜。应世界外作布萨。一住处。不得再作布萨。若比丘远行。布萨日至比丘住处。作布萨已。不应默去。应嘱沙弥。若守围民。若放牧者。有比丘来语令知。此中已作布萨。若无人者。应书柱户扇。或散准作相。彼后来者。应问。应求相。不得辄作布萨。若共商客行。至布萨日。有恐怖难。商行不待。得行作布萨。先应筹量。齐几许得诵戒竟。若山若石作标帜。伸手相及。羯磨结作布萨界已。然后作布萨。若据本部。布萨日于无村旷野中行。结小界。说戒。并无外标相。即身所坐处。以为界体。故羯磨文中云。今有尔许比丘集结小界。是知无有多相。在如是处行。僧应和合集一处共说戒。若僧不得和合。随同师善友。于下道集一处。白二羯磨结小界说戒。此为难缘方许。无缘不听。说戒竟。应白二羯磨解界而去。毗尼母经云。不应用歌音诵戒。当以高声了了诵戒。歌音有五事失。一心染着此音。二为世人所嫌。三与世人无异。四妨废行道。五妨入定。本律不听歌音说法。不禁诵戒。疑是遗误。按说法仪中。初听。后以过差。即不听。有五种过失。大同母经说)。
○四说戒经序(开二) 初正说序 次结问。
△初正说序
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戒。汝等谛听。善思念之。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无犯者默然。默然故。知诸大德清净。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如是比丘在众中。乃至三问。忆念有罪不忏悔者。得故妄语罪。故妄语者。佛说障道法。若比丘忆念有罪。欲求清净者。应忏悔。忏悔得安乐。
释曰。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戒者。此是告众令知今说戒时将至。各当摄持威仪。整肃三业。勿为散乱也。波罗提木叉。此翻别解脱。义如前释。又翻保解脱。谓能保任行人出生死海故。汝等谛听者。是诫令端意审实详听。人于语义。以成闻慧也。善思念之者。谓当如闻思义。忆念勿忘。以成思慧也。若自知有犯等者。既闻思择义。美恶自现于心中。当去其不善。择其善者而修之。以成修慧。修慧若成。则法流常注于心矣。有犯。谓所作犯事。未向他发露说悔。今当自说露其罪。乃堪闻戒。勿俟他首。更犯罪也。无犯。谓不犯。或犯已说悔。默然。谓既无所犯。当一心寂默而听戒也。默然故等者。由其默然故。故知清净无罪也。若有他问亦如是答者。如余时中。他举问实答。此亦应如实答。如是比丘在众中乃至三问者。比丘。指犯罪人。众中。谓现前听戒僧众。三问。是令语词圆满。无广略过故。略则闇钝者卒难知觉。无惭者未发愧悔。广则听者生烦。心起疲倦也。忆念等者。谓由他三问。忆知所犯。而不发露。故得妄语罪。虽默不说。由现身相。表成语业故。纵曾有犯。今不忆知。无妄语罪。一一问。随忆得罪。三问。三忆。得三罪。障道法者。谓佛说故妄语。是障道之法。障何等道。谓障诸禅。三昧。四果。涅槃之道。欲求清净者。谓欲求清净无罪。而自忏悔。非为畏他诘问责罚。而为忏悔。清净有二。一是净因。二是净果。因谓净戒。果谓涅槃。欲得涅槃。当持净戒。才有毫芒瑕疵。萌于心胸。即应发露其根。无令覆阴条干日茂。致成秽萼而失净果也。忏悔得安乐者。由发露说悔。身心寂定。即得诸禅三昧。至获涅槃乐果。
△次结问
诸大德。我已说戒经序。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释曰。戒经序者。谓此为二百五十别解脱经之由绪也。是事如是持者。持是了知义。已三诘问。众皆清净。由清净故默然。由其默然故。此事我今如是了知。堪为说戒经也。
四分戒本如释卷第一
音释
四邪
即四邪命食。一下口食。谓合药种谷植树不净活命。二仰口食。谓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不净活命。三方口食。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四维口食。谓学种种咒术卜算吉凶不净活命。
苾刍五义
一体性柔软。二引蔓傍布。三馨香远闻。四能疗疼痛。五不背日光。
毗奈耶
即毗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