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正见卷第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住娄东古兴福禅寺沙门 济时 述

△四行阴。

一总明。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至)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阿难下明前相益。夫想阴未尽犹如浊浪。寤则成念。寐则成梦者。挟杂幻故也。想阴若尽。犹如晴空。寤亦如是。寐亦如是者。总一觉故也。又晴喻明。空喻觉。觉则一法不存。明则万象都照。譬如镜子相似。于诸境界。来无所黏。去无踪迹。是虚受照应也。如是了得。焉有旧习乎。焉有浮想乎。唯一精真而已。

生灭下明区宇之相。盖色受是粗重之相。想阴是万法影子。心逐生灭而弗觉者也。今粗重已去。影象已亡。众生之命绪。虽未即通。而生灭之根元。尽露于此。何以知之。今见乍时明。乍时暗熠熠然闪烁犹如野马者。非众生之生灭乎。见有时动。有时静。隐隐然眇忽似有丝系者。非众生之根元乎。以十类皆具。故曰同生基。以动静不常。故曰清扰。又门簨曰枢。门臼曰穴。浮尘根似门簨。胜义根似门臼。总指行相而言。以运动皆主此故。修定人到此境界。即是行阴区宇尔。

若此下明阴尽之相。想尽如水。故言清。行动如波。故言扰。乃元性初生之性也。行相既定。元性归于一。犹如波澜灭于海。便是阴尽之相也。言众生浊者。即无始一念。心发知见为生。业运迁流为往以心相假合。故名众生浊。言幽隐者。以生灭之心。甚深微细。似见不见。故云幽隐。今行相一定。观得最动之由。与妄想之本。便是超过众生浊矣。

△二别释十。

一二无因论。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至)第一外道立无因论。

阿难当知一句总提。是得下标正受。言正知者。简无浮想也。凝明。即奢摩他定。以奢摩他定力得浮想不生。外魔不入。是谓正受也。

方得下标邪计。精研。狂慧也。生元。同生基也。幽清即是行阴。以行阴未尽。狂慧忽生。于元性中见得生类之本。悉是无因。由是计度。立二无因论。

一者下见本无因。何以知之。是人想阴已尽。生机见透。乘此慧心。见八万劫内。一一悉知。见八万劫外。冥无所观。以是知众生从本无因生也。不知无始以来。串习业识。故无不知。业识尽处。则为无有。此如夜见有人擎火而行。行远不见。遂谓火灭无有。是人定中所见。正类此矣。

由此下结过如文。

二者下见末无因。何以知之。是人乘此慧力。见八万劫前如是。见八万劫后亦悉如是。见本无因。见末亦悉无因。目前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草芥人畜。一一不变。非不能变尔。无异因故也。既无异因。他日焉有菩提可成耶。以是知万物从本无因末亦无因生也。不知无始以来。熏习业力所持。业力衰当从渝变。此如仰目观空而有花生。花不能变。遂谓无异因。是人定中所见。正类此矣。由此下结过如文。

已上二种。皆堕外道计无因生。亦如此方儒者。计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老氏计自然为宗。若计自然为宗。即是无因生。若计阴阳为道。即是邪因生。何者。可惜一个灵明正觉之体。惑为无因邪因。由是亡失正知。堕于外道。宁不可哀耶。八百功德释见四卷。业流湾环。正指行阴。

△二四遍常论。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至)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阿难下标正受如前。穷生下标邪计。言常扰动元者。以动元如水。无风波常起者。性习所使然也。行阴亦然。浮想虽亡。行相常扰者。亦性习所使然也。由此穷研。观彼幽清之中。一切诸法。体性是常。遂立四圆常论。

一者下穷研心境二处。言二处无浮想之因。惟是自相所循者。盖心不独立。必仗境生。境不自缘。必依心有。如此境有生灭。心得常在。故知二万劫中。一切众生。生灭相循而不失者。以其性常也。

二者下穷研四大处。谓四大处一一是常。设一不常。则天地万物不成安立矣。以大性是常。故知四万劫中。一切众生。生灭而不断者。以其体常也。

三者下穷研八识。末那。第七识也。执受。第八识也。习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又八识名心。七识名意。六识名识。此八个识。一一是常。设一不常。三世诸法不立。成断空矣。以诸识是常。故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生灭相循而不绝者。以其识常也。

四者下穷研生灭之理。盖想元若尽。别境不生。生既无生。则灭亦无灭。此理便是常也。若此不是常。更有何常耶。故知万化之中。得自然而不尽者。以其理常也。

由此下结过如文。

△三四倒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又三摩下标正受如前。

穷生下标邪计。自他者。彼我两法也。彼我两法。必有所分。由是立一分常。一分无常。

一者下我常。彼无常。湛然者。神理也。神理即我之谓。此神我之理。遍于十方。一切众生。皆从我生矣。然则彼有生灭。我无生灭。无生灭是常。性有生灭是无常性也。

二者下劫坏。劫不坏。定中不观其理。但观器世间。见三禅以下有形有色者坏。见四禅以上无形无色者不坏。不坏者。三灾劫所不到也。坏者。三灾劫所到也。故知劫不坏者是常性。劫坏者是无常性也。

三者下有精有粗。精者心也。粗者身也。身而生灭。心无改移。无改移者是我性。故不坏。一切生灭者是我心流出。故坏。然则不坏者是常性。坏者是无常性也。

四者下行常。余无常。谓色受想是无常性。现见灭尽故。行阴是常性。现见常流故。常流者是真常性。灭尽者是真无常性也。

由此下结过如文。

已上四种皆即一身上起自他见。故立一分常。一分无常。是谓邪见也。何以。自身上立他。于自不成矣。他生我身中。于他不成矣。如此全是心外有法。自生违背。故称颠倒。

△四四有边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又三摩下标正受如前。

穷生下标邪计。分位者。即有是一边。无是一边。故立四有边论。

一者下见不见二边。过去已过去。未来犹未来。二皆不见。谓之有边。现在流用不息。相续无尽。灼然可见。谓之无边。相续约体说。二际约时说。以时有分剂。体无分剂故也。

二者下有闻有见。无闻无见二边。谓八万劫内。有闻有见。谓之有边。八万劫前。无闻无见。谓之无边。又有闻有见者众生也。无闻无见者空寂也。以空寂是一边。众生是一边也。

三者下有知无知二边。无边性。无知也。我遍知得一切人不见无边性者。彼不知故。有边性。有知也。我曾不知一切人见有边性者。彼有知故。彼有知谓之有边性。我不知谓之无边性也。

四者下生灭不生灭二边。一念有知是生。一念忘知是灭。故一身之内见有半生半灭也。又有众生处为有边是生。无众生处为无边是灭。故世界之中。见有半生半灭也。

由此下结过如文。

△五不死矫乱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又三摩下标正受如前。

穷生下标邪计。不死矫乱。出婆沙论。释外道计天常住。名为不死。计不乱答。得生彼天。若实不知而辄答。恐成矫乱。故有问时。答言秘密。不应皆说。或不定答。佛法呵云。此真矫乱。故云不死矫乱也。下别见。即是明其矫乱答。

一者下标八亦。谓恒变生灭增减有无也。

有求下述其所答。然止有六义。非阙文也。详义非所问故。言遗失章句者。谓所问非直答。令前人于句中不得义理。故云遗失章句也。

二者下观一切法皆无。互互即念念灭。才生即无故。于是知一切法皆无。因无证得。故所答唯无也。

三者下观一切法皆有。各各即念念生。举意即有故。于是知一切法皆是。因是证得。故所答唯是也。

四者下观一切法有无俱亦。其境枝故。其心亦乱者。谓念念生。即念念灭。难定其义故。于是知一切法有无俱即。因两证得。故所答亦有即是亦无。然且有不是亦无。无不是亦有。毕竟有无各别。故所答互相遮护。令人不能穷诘也。由此下结过如文。

△六死后有相。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又三摩下标正受如前。穷生下标邪计。无尽流。即行阴也。以行阴是常。虽死后不息。故云死后有相也。

或自下计四阴有相。一色是我。现见色身是我故。二我有色。能含遍国土故。三色属我。还我回前缘故。四我在色。得行中相续故。此一色阴有四句。受想行亦各有四句。故成十六相。皆执死后有相循环生也。

从此下别计诸法相。谓阴相既尔。诸法亦然。烦恼通指诸法也。菩提别指觉明也。菩提烦恼并驱无改。亦执死后有相也。

由此下结过如文。

△七死后无相。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又三摩下标正受如前。

穷生下标邪计。如文准思。

见其下计四阴是灭。夫有色则知有想。有想则知有受矣。今现在色是灭尽。则知想阴亦是灭尽。想阴灭尽。则知受阴亦是灭尽矣。生理即是行阴也。虽有生气。与草木同。死后焉得为有相耶。又八无者。约现在子缚四相是灭。则知未来果缚四相。亦是灭。故成八无。

从此下别计涅槃因果皆依现阴而生。现阴既灭。未来安能有哉。是徒有名字尔。

由此下结过如文。

△八俱非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又三摩下标正受。穷生下标邪计。行存中就行阴而言也。知现存行阴是有。则知色受想是灭。以色受想是灭。则知现存行阴有亦非有矣。以行阴非有。知色受想非无。如此四阴双计成八非。故知死后俱非也。

色受下双计非有非无。谓色受想先来是有。而今非有。故曰见有非有。又以行相例前色等是无。以色等例今行相是非无。故曰观无不无。言八非相者。一阴有二非相。四阴成八非相。是谓穷尽阴界也。言有相无相者。以现在是非有非无。则知死后亦是非有非无。是谓双计有无也。

又计下别计俱非。盖现在见行相。念念迁流。生中有灭。灭中有生。生灭不定。由是通悟诸法。皆是非有非无。故曰俱非。又前八非是虚。八有是实。虚实亦难定准。故曰失措。

由此下结过。言后际昏瞢无可道者。谓现在言有不得。言无不得。有无二边俱不可得。况死后昏瞢而有知耶。

余如文。

△九七断灭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又三摩下标正受如前。

穷生下标邪计。七断灭者。即人天二界。四禅四界。与无色界。共七处也。后后灭者。现在念念灭。设生此七处。亦知后皆断灭矣。

或计下正释七处灭。身灭。即人天二界也。欲尽。指初禅也。苦尽。指二禅也。极乐三禅。极舍四禅。及无色也。此七处灭者。非谓进地后方灭。现前得念念灭。至后知亦念念灭。乃不复生也。

由此下结过如文。

△十五现涅槃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又三摩下标正受如文。

穷生下标邪计。于后后有生计度者。前念念灭。故知后后灭。今念念生。故知后后有。总前后论之。只一念生灭尔。

或以下释转依处。欲界是五趣杂居地。若悟得圆明之理。即欲界是转依处矣。初禅性无忧者。即离忧是转依处矣。二禅性无苦。即离苦是转依处。三禅极悦随。悦随即喜支也。四禅苦乐双亡。即舍支也。乃是其转依处矣。谓之五现涅槃果。此不彻悟本来。少得些轻安。便以为究竟。堕于支禅邪计中不知正是迷有漏天。妄作无为解者。便是误取涅槃尔。

由此下结过如文。

△三结示。

初示过。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至)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已上十种是行阴所变。以行阴迁动。邪计乘发。故得心差不安正受尔。用心交互者。修禅定心是正。狂解窃发是邪。正邪杂糅。故云交互。所谓差之毫𨤲。谬以千里。若不说破。误为证圣。便为大妄语矣。可不慎哉。

△二劝宣。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盖想阴尽是无外魔矣。然心魔内障。觉多错谬。反为学道之深孽。此世尊之隐忧。乘教之切心也。是故敕劝弘宣。再四叮咛。使行人觉了斯义。不遭枝岐。而弘大道。登正觉。是为清净之标指矣。

△五识阴。

一总明。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至)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阿难下明前相益。机即是机要。网绳曰纲。结处曰纽。补特伽罗。云数取趣。此总指行阴之相也。盖行阴是一切众生之机要。以此出生故。又是命绪之纲纽。以此连络故。又是诸法之归处。以此取趣故。众生之有业性也。此行阴为之血脉。众生之有妄性也。此行阴为之感应。故曰诸世间性。幽清扰动。总一行相为脉络贯串。迁改流动以成其业尔。今则行阴已尽。生基隳裂。纲纽已解。诸所取趣一切不行。尚无有作。谁为感应。此如东方之曙。鸡后之鸣。终不久闇。是将大明矣。斯时便是行尽之相也。

六根虚静下正明识阴区宇。无色受想。则根自虚静矣。无诸行使。则心不驰逸矣。内湛发明。故曰内外湛明。内外者。即观照甚深之意。盖根境若交。则有所入。今想行两亡。根境不交。无有入矣。故曰入无所入。工夫到如此田地。然后观一切众生受命所由。莫不皆知矣。且既知所由。复执其元。执元即是念心不妄也。心不缘妄。诸类不应。唯一识阴矣。故曰观由执元。诸类不召。又十二因缘中。以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今入无所入。则是不缘六入矣。诸类不召。则是不缘名色矣。观由执元。则是不缘于行矣。不缘于行。又不缘名色六入。而能深达十方种类元由者。非是识阴耶。夫识阴既露。幽蔽则开。于是见得十方世界。元是一空。故曰于十方界已获其同。又精色不沉。即是不没。谓不被想行所没。以不没故。方知得三界唯心。万法惟识。别无他有。此便是识阴区宇之相。

若于下明阴尽之相。群召指前十二类生而言也。十二类生。识相虽别。其体则同。同是一空。观得其空。自然不由前尘所起知见矣。此是消磨法。消磨情尽。开也如是。合也如是。开则去来无碍。合则纤毫不隔。然非有心造作。圆通之理。固如是尔。言见闻通邻者。即是六根互用。如普贤用心闻。观音以眼听。皆凝一不分。互用之道也。如互用得。方显真心自在。本来清净矣。本既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何所障碍而不明净也。又世界举依报。身心举正报。谓此心清净。乃至若依若正。一体清净。犹如琉璃者。此总喻根身器界也。前文云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含宝月。此亦如是。六根清净。亦内外明彻矣。若到此地。便见得识阴尽也。所言命浊者。即无始妄想。起见闻知觉业识心也。以业识心六用相违。如眼不能听。耳不能见。众尘隔越故尔。故名命浊。此命浊谓之有。则无全体可指。谓之无。则有影象可识。今识阴一空。见闻通邻。十方无碍。观得虚幻之由。与妄想之本。便是超过命浊矣。

△二别释十。

一因所因执。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至)背涅槃城生外道种。

此约阴未尽相三。

初阿难下约识阴未圆。前总明中说行相空。如东方曙。将必大明矣。次说识阴空。如吠琉璃。能使明彻矣。而今行相虽空。识阴仍在。未得纯是真寂灭心。何则。以有心还元故。故曰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精妙。即识也。

次能令下约识用事。盖识虽未尽。可用集事。何也。假令一向根尘隔别而不能开者。能令开之。假令一向心识驰逸而不能合者。能令合之。合则以见诸类通㳷。开则能使入其圆元。圆元者。圆诸心也。通㳷者。通所隔也。此见因识以集其事矣。

三若于下约其邪计。上来因识成事者。不过借路以入圆元尔。若因此认为真常而生胜解者。便为不可。何则。盖真常非所因。所因是妄。而今外道计所因为常者。岂非邪耶。乃全是有所得心。失其正见。由是违远圆通。背涅槃城也。

娑毗迦罗外道也。计阿赖识前。未形之初。有个主宰。能生一切法。谓之冥谛也。

△二能非能执。

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生大慢天我遍圆种。

阿难下约识阴未圆如前。若于下约其邪计。所归即前于识还元句。盖识依行流。行空故识得归元。又归是识所归处。前计识生于因。以所因为常性。因冥初而生谛也。今计识生于能。能即我也。我生一切故。即能是常而生胜解者。便为不可。何则。真常非能生。而执以为能者。岂非邪耶。乃全是有所得心。失其正见。由是违远圆通。背涅槃城也。

摩醯首。即色顶大自在天。是外道所宗。执一切俱彼生故。我遍圆者。计我遍虚空也。

△三常非常执。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倒圆种。

又善下约识未圆如前。

若于下约其邪计。归依。即我所仗处也。前计良能是我。今计我是彼生。宣流。即识也。一切诸法及与自身。都从彼流出。故认识为他。生我为自。以他作真常无生灭解。此则在生灭中计常住。而惑不生。真无生灭。反迷生灭为不识。二俱是迷。故曰沉迷。自在天释见前。余如文。

△四知非知执。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倒知种。

又善下约识未圆如前。

若于下约其邪计。此计良知为自性者。盖草木是无情。人是有情也。今计知体遍圆。则有情无情。皆从所知生矣。故疑草木为人。人死还成草木。都无所择。是堕知无知执。谓之倒知也。又婆吒霰尼。二外道也。计一切是觉。乃与此执同。故成其伴尔。

△五生无生执。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前涅槃城生颠化种。

又善下约识阴未圆如前。

若于下约其邪计。然佛法谓随顺互用者。须得五阴空真心开发。然后随我用。谓之随顺。今阴相未尽识心用事。即观中暂得圆融。谓之随顺。便求圆化。四大之性。以群尘为因。冀望成果。是堕生无生执。若正理论之。其实无生。妄以为生而崇事之。岂非邪乎。乃全是有所得心。失正知见。违远圆通。背真涅槃城也。婆罗门。西域五姓中净姓也。世传有方书者。事火崇水。乃其本习。诸迦叶波。即三迦叶。婆罗门之别姓。其先事外道故。

△六归无所归。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断灭种。

明即明白心也。计此明心原是中虚。虚故不灭。不灭是空。此空虚之理。为群化之本。余则是生灭法。今灭其所灭。乃为我之归处。正理观之。其实无归。而计为归处。是堕归无归执者。乃是断灭法也。舜若多。此云空。无想执此成断空外道也。

△七贪非贪执。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妄延种。

此计即识是常。然识必依身而住。于是固身同于精圆。冀其长生而不倾逝者。是堕贪非贪执。盖妄身非常。而贪以为常。岂非是邪乎。阿斯陀仙。此翻无比。修长生术者。佛初生。净饭王命其相之。仙云。太子必当作佛。我今年暮。当生无色天上。不得见佛。言讫泪下。即其人也。

△八真非真执。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天魔种。

前计识依身住。故求固身。今计识从身生。故求广生。识得以延永矣。言互通者。识是众生之命。彼此互相通尔。言坐莲花宫者。冀识托生胜处也。又识是妄体。谬以为真。故云真非真执。吒枳迦罗。无正翻。疑即欲顶自在天。媛。女之美称也。

△九定性声闻。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缠空种。

命明者。已明得识阴。是生灭法也。由厌生灭。发心求道。道即四谛法也。观中分别苦谛为粗。灭谛为精。疏决集谛为伪。道谛为真。惟求感应者。冀断苦集是因。慕证灭道是果。便为感应也。只此居灭已休。更不前进。是堕定性声闻。增上慢俦矣。又声闻分二种。一是根钝。二是根利。利者回心向大。钝者趣寂即休。

△十定性缘觉。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即前二种中。又有根稍利者。观十二因缘法。见得觉性本来清净。清净拣非生灭。觉拣非迷者。从是发研深妙。妄为涅槃。不知即此发研。便是流注生。不发妙用。堕缘觉乘。亦是不回心定性声闻之类。

△三结示。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至)从始成就不遭岐路。

已上十种是识阴所变。何以明之。譬如梦中睹一异境。自谓了了。不知正是梦识所述尔。此识阴亦然。定中所见。自谓了了。不知乃是识阴所惑耳。由是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不能入清净觉者。为识阴所误也。余如文。

汝等下劝宣。佛虑后五百岁。虽有好心学道。奈何识阴未尽。以邪为正。便是佛法之害矣。是故深劝弘宣。传示末世。普令觉了斯义。毋为见魔混乱真禅也。见魔者。见指修定人。以识心发邪见故。魔指其所宗。如娑毗迦罗与自在天等。俱是魔外故。亦可指前八是魔。终为堕落故。后二是见。沉灭不进故。故总称为见魔也。修定人逢此沉孽。不能摆脱。须持佛般怛罗咒。如前八卷中说。故曰保绥哀救。必使身心荡尽见孽。消息邪缘。方可入佛知见。登正修行路。乃为得矣。

△四总结前意二。

一阴尽功用。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至)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如是法门一句。总蹑前五阴而言也。盖前是破阴为法。入正为门。一切诸佛无有不破五阴而入道者。五阴既破。得诸根互用。即是金刚干慧地。此义在前第三渐次中已明。今略释之。所言金刚者。乃是当人无念心体也。此无念心体。不变不坏。不动不迁。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在生灭而随生灭。故凡夫成迷。在生灭而透生灭。故圣人成觉。究竟此无念心体。不变不坏。不动不迁。故称金刚也。所言干慧者有二义。前则欲爱干枯名曰干。纯以智慧名曰慧。今则五阴尽名曰干。得六根互用名曰慧。故名干慧也。又前义是顿。位是渐。文云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者。即是顿中施渐也。今义是渐。位是顿。文云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者。即是渐中施顿也。若是先顿后渐。则曰随所发行。安立菩提。若是由渐施顿。则曰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无所得心。非无念心体耶。此虽前后施设不同。合而言之。总名金刚干慧地也。问。位既是一个。何故前后不同耶。曰有二义故。一约当机。二约未来。如阿难是悟底人。须依三渐次为法。得根尘业识尽。见本妙圆明平等已。然后成就五十五位登妙觉海。方始彻法源矣。又如末世修定者。是未悟底人。须要五阴尽破。为证得诸根互用。悟自圆明精心已。如是乃悉超过五十五位。入如来妙庄严海。乃为究竟矣。已上二义。一则曰成就。一则曰超过。是以不同尔。问。若然。末世修定人。不必证位乎。曰不然。佛祇要人悟道。历位不历位。是当人分上事。况佛已敕阿难。将如来语。传示未来。其人既悟。自然印得本法也。何更重得菩提。为醉后添杯乎。

△二劝识魔事。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至)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此是下总标。事贵有识见。一切百工贱技皆然。况学无上之道乎。如上五十种阴魔。皆是先佛世尊。于止观中㭊出。令后人证果成佛之法。乃师师相传者也。是故学道要识得。识得魔不能惑。心地清净。纵有天魔外道。不敢近傍矣。即有下劣。见得此意。亦能增进。况其余者乎。至于愚钝不知佛法。单修禅定。未免堕邪。但劝持佛顶般怛罗咒。亦能除灭魔事。令生正解。此是如来最后垂范。后学勉旃。奢摩他。云止。毗婆舍那。云观。褫。夺也。丧也。

△二重伸三问二。一伸请。二正答。

一伸请。

阿难即从座起(至)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此问承前总明中。通指五阴为妄想之本。由是起疑。发此问也。盖五阴是众生所执。不得谓是无有。今一总指为妄想。则亦是无因矣。虽知是无因。毕竟现在是有。假如今日闻法。销除此五阴。为一时尽耶。为次第尽耶。又销除阴相。指归何界。是谓三问。大意要佛说出妄元无体。有何界畔。为阴所住。与尽不尽之说乎。譬如捏鼻做梦。既醒已。安问其尽耶不尽耶。不知还是自捏自做尔。如此方结尽前来五重之意。盖亦是要紧问也。

△二正答三。

一答妄无因。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至)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佛告下显真明妄。前文云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今文云精真妙明。本觉圆净。此乃前后一义。但少变其文尔。以此参之。性觉之体既明。则何有生死乎。精真之心既净。则何有尘垢乎。生死尘垢尚无。则何有虚空乎。又生死含前能所义。前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者是。尘垢含前同异义。前云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者是。虚空含前世界义。前云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沉虚空者是。此体上之妄也。又虚空含世间义。尘垢含业果义。生死含众生义。此约果上之妄也。又虚空是无明惑。尘垢是尘沙惑。生死是见思惑。此约因中之妄也。但前文广显。此文隐略。今以前后二义明之。无非一妄所生尔。故曰皆是虚妄之所生起。以此看来。一个妙明精真之心。而有虚妄之相。如此因妄有生。因妄有死。因妄而有虚空世界等尘垢者。正如演若达多。迷本头不觉。而计镜头所觉。遂生狂怖诸相。亦如迷本觉之明。而计所明之妄。遂生世间诸相。与演若之迷无异矣。

妄元下因妄生妄。如演若之头不失。而狂怖是无因矣。本觉之性不失。而妄想是无因矣。妄本无因而立因缘。又不识因缘。而执自然。是谓转展妄矣。此如演若迷自己本头。而认镜影假头。是亦转展迷矣。不知镜影假头。皆是狂机幻生。何尝是实耳。不知因缘自然。皆是识心计度。何有于因耶。是谓因妄生妄尔。

阿难下正斥无因。上来说狂怖是无因。妄想亦是无因。要知即说无因。亦成其妄。何以故。知妄所起。可说有因。妄元无有。于何为因。因缘且不有。况更说自然耶。说有说无。总一妄故。故说五阴亦同是妄尔。

△二别明五蕴六。

一色相。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至)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汝体下标相。有情于父母边。见赤白时。或见是光明。或见是屋宅。或闻香洁。或闻臭秽。心即起染而入之。入已便覆而托处焉。故曰想者。像也。想随其善恶业而像之以生也。然则无父母之想则不生。无己心之想则不生。必三缘和合。识乃方生。以是知此身全是妄想也矣。

如我下引验。盖醋崖无情。涎酸非我。能令口中水出。足心酸起者。非由汝妄想之耶。不然。何物通彼之伦而来也。醋崖等文。备见三卷末。

是故下结名。故知现在有形可指。有相可见。是名色蕴。此色蕴从父母之遗。合己心之染。凝结而住者。的是汝坚固妄想也。

△二受相。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至)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此蹑前醋崖之说。以明受蕴之妄也。何以知之。谈醋水出。想高足酸。乃是色蕴。然色不能自动。必由心动。心有所受。心驱使之动尔。由是验之。身有违顺二境者。全是受蕴所使矣。盖身家以顺则益。违则损。以其本质虚妄故易动。以其妄心通明故先受。由来先受。故能动色身。名为妄想也。

△三想蕴。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至)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验根身之动。必由念虑。念虑非想乎。何以知之。盖身非念伦。念必是想。想像生形。全取前境为心故。然后身随之动尔。前境岂非是色蕴乎。身动岂非是想蕴乎。由想蕴融彼色质。以通念虑者。乃是妄想所变也。

△四行相。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至)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前三蕴皆似外境转。今行蕴是自相转。故曰化理不住。运运密移者。即任运流行之意。释上不住句。甲长下三句。显行相之状。曾无觉悟句。判成亦是妄想也。

阿难下正指行相是阿难。谓若非汝。将谁使汝甲长发生。而令汝体迁乎。若行是汝。何无觉悟。逐诸生灭。不能回光返照耶。盖行相最是绵密。故称幽隐。因其幽隐不觉。故知是妄想也。

△五识相。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至)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又汝下三句。牒阿难所计。于身一句。正指识相。然恐阿难所计。谓我无事于心。故无其想。我心精真。故无其行。心体恒常。精湛不摇。是我之真心也。佛今破云。汝身现在。岂无见闻觉知乎。此心既属见闻觉知。明是识蕴。焉得为真心乎。

若实精真下引事破。汝谓湛不摇性即我真心。若实精真不容习妄。岂不为幸耶。今恐不然。何则。假如昔年曾见一奇物。历年已久。忆忘俱无矣。今覆睹之。恍焉记得。此非识蕴现在乎。如此不止一事。于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新新不住。有何筹算。而计为精真之心耶。

阿难当知下引喻破。谓阿难若计湛不摇处。正如急流。望如恬静。急流者。细流也。因流细不见。非谓无流。二乘声闻所计。湛不摇处。正同此流。望如精湛。亦是流注微细不见。非是无流。若得真无流。真断生死。要在六根门头开合互用得。方许是真心。若是开合互用不得。生死妄想。几时得休歇。

故汝下结名。只据汝现在湛不摇中。见闻觉知之事。不知宁几。而今暂不现前。即计以为真。殊不知此湛了之性。谓之有又却是虚。谓之无又似有象。此中最极微细。故名罔象虚无精想也。

△六通结前五阴。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至)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前阿难问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如是五重诣何为界。今先答末句。夫界有浅深不同。若论色为浅。论空为深。何者。人知即色。不知即空。以空即是色故。故举色空。一切有形尽之矣。以尽处为边际。故言色边际也。后凡言边际仿此。人知触是受相。不知离亦是受相。何者。非受谁知其离也。人知有事记忆是想。不知无事相忘亦是想。何者。不忘即忆。不忆即忘故也。人知一念生起是生。一念过去是灭。不知一生一灭。总属行相。以行相迁流不住故。人知无前四阴是湛。觉得了然是湛入合湛。为无生灭法。不知湛入合湛是识相。以有心觉了。亦是生灭法故。以此一深一浅是五阴边际。知得边际。即知界分矣。已上答诣何为界也。

此五阴下答前二句。要知生起之因。即是生从识起。何以故。一切诸法。唯识所变。故曰生因识有。要知除灭之法。即是灭从色除。何以故。色若灭除。诸法无依。故曰灭从色除。大概生则从内生。灭则从外除。此约相说。不知总是虚妄故。若约理则不然。无生无灭。无前无后。一了一切了。一证一切证。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前文云。金刚王宝觉弹指超无学。即是顿悟底道理。若约事相。又却不然。此事须要脚踏实地。从渐次而学。以信为入门。一步一步历将去。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并四加行十地。至妙觉海。方尽法源也。文云。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即是次第尽底道理。已上答为并消除。为次第尽也。

我已下结责所问。此提前说以责阿难尔。文在第五卷。文云。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消亡。不真何待者。示顿法也。选择六根。如观音从耳根而入圆通是已。又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者。示渐法也。于中三解之法。如诸菩萨。及二乘阿罗汉。先从方便法。后入圆通是已。二义前已开示明白。何所不明。再此询问乎。此责阿难烦问也。

汝应下劝宣。人如医法如方。人有不通医而执方者。杀人必矣。若不自悟诸妄。而已人妄者。鲜有能济矣。故劝阿难须先自悟心地开通而复传示末世。令后学知有我道。何三界可恋。何涅槃不到。是谓自觉觉他之道也已。

△三较量功益三。

一较量经益。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阿难若复有人下。举无尽施显无尽功。盖所称施功无尽者有三。其一十方虚空是量数无尽。其二七宝贵重所施是财胜无尽。其三供养微尘诸佛是发心无尽。所谓三无尽也。但前二属外施。后一属内施。总而言之。是竭内外施。所得功德。是不可量矣。

次阿难答言下。举轻显重。七钱是所施之最轻。轮王是所报之最重。以所施最轻。得所报最重。对前无尽之施。其福德不可较也明矣。

三佛告阿难下。举重显轻。四重十弃。罪之极恶。十方阿鼻。报之极重。彼极重之苦是无限。一念弘经是有限。以有限之功。翻无限之苦。且不止感无尽之乐。更令彼十方成极乐国。今以一念弘经。对后念念持经。其功德算数。焉可更较耶。

上来较量经益。先从广以至于狭。次从狭以至于广。广则十方虚空。狭则七钱功德。广则十方无间得极苦。狭则一念弘经得极乐。如是转展较胜不能及者。总显此经独胜矣。其独胜之功不可及。请以少喻之。假如人一念触欲。便是遍迷矣。岂止遍迷。将必造无尽之恶。得无尽之苦。其无尽之苦。与初念之欲。是不可同日较量矣。是谓转展胜。假如人一念悟理是遍觉。岂特遍觉。将必证极圣之果。登极圣之位。其极胜之果。与极圣之位。与初悟之念。是不可凡情测度矣。是而转展胜。则知此极恶并极果。岂二人耶。只一念心尔。以一念极果且不论。止就一念弘经其功更是不可及。何者。其极果是自利边事。若是弘经。是化他边事。化他岂有尽乎。其功其福。便是不可量也。是亦转展胜。由是信知此经不可思议。其果报亦不可思议。焉可忽哉。

△二较量人益。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至)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上来较量经功。是独胜不可企及已。今劝有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其功亦是独胜不可企及。且不特能诵能持功利为然。若果如我教行。直证极果。更无魔事。如是功德。若何称量也哉。又能诵此经是指显文。能持此咒是指密说。直证菩提是指顿机。无复魔事是指渐机。总之若显若密。能诵持者。其功即是不可及。若顿若渐。能受化者。其福亦是不可及。以此广称功德无尽。以显通经甚深如此。

△三结经作礼。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至)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比丘下四众结当机。

天人下八部结近众。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结远众。

初发心及大力鬼神结护法众。

又菩萨二乘结正觉世间。

天人八部结有情世间。

一切世间结器世间也。

结意情尽。语在不烦。可思。

首楞严经正见卷第十(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